李辉 东亚人的遗传系统初识

合集下载

复旦讲堂李辉:科学研究的过程就是盲人摸象

复旦讲堂李辉:科学研究的过程就是盲人摸象

复旦讲堂李辉:科学研究的过程就是盲人摸象Q人类从哪里来,会到哪里去?世界各地的人群为什么长得如此不同?我们的语言是怎么演化的?我们的家族是如何传承的?A想知道问题的答案吗?来听李辉教授的《现代人类学》吧!上面这些都是现代人类学探讨的问题。

李辉老师会在课上带领同学们一起进行探讨。

因为上课地点每次都会变化,所以以前的同学把这门课亲切的叫做“老师去哪儿”!李辉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人类生物学、历史人类学、语言人类学人类学:人的类的学首先,我们先了解什么是人类学。

顾名思义,人类学是研究人类的,但这个范围太大。

所以人类学是研究“人的类的学”。

研究人的相同点,就是人的起源,研究人的差异处,就是人类演化的过程。

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人的群体差异、个体差异,根据研究方法的不同,人类学有不同的分支,如文化人类学、生物人类学、语言人类学、考古人类学等等。

直到现在,大多人对人类学的定义还搞不清楚。

并不是随便做个社会调查,或者研究时用了田野调查的方法就可以称之为人类学研究。

刚才我们讲到人类学必须是研究分类。

古典人类学:收集和记录最早的时候,人类学是研究人的身体类型,早期欧洲人环游世界后发现,外面的世界跟欧洲完全不一样,各个地方的人长相差别非常大,他们就开始调查、记录世界上的人有什么样的不同特征和种类,研究人类的生物学多样性。

所以人类学实际上是从生物学研究开始的,从研究人类外在的生物学差异开始,这就是古典人类学的时期。

古典人类学时期的人类学没有详细分支,一个人类学家就是博物学家,他记录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的种族和民族,记录生物学特征、文化学特征、语言学特征等等,收藏各种各样的民俗文物。

他们在搜集记录的时候,还要整理归纳,所以古典人类学一开始是博物学的一个分支。

当然他们在研究的时候也在进行分类,虽然现在看来这种分类比较粗糙,但那时已经是一种很好的研究方法了。

近代人类学:精确测量与比较判断科学的性质,都要限定在一定的时期里。

遗传学视角下东亚人群的起源和演化

遗传学视角下东亚人群的起源和演化

Hereditas (Beijing) 2018年10月, 40(10): 814―824 收稿日期: 2018-07-16; 修回日期: 2018-09-25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31601017)、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编号:2017FB044),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人才培养引进计划项目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编号:2016YFC1201704)资助[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 31601017), Yunnan Applied Basic Research Project (No. 2017FB044), CAS “Light of West China” Program and National Ke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Program of China (No. 2016YFC1201704)]作者简介: 田娇阳,博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东亚人群源流历史。

E-mail : tianjiaoyang@ 通讯作者:孔庆鹏,博士,研究员,研究方向:人类进化遗传学。

E-mail: kongqp@DOI: 10.16288/j.yczz.18-202 网络出版时间: 2018/9/26 16:18:02URI: /kcms/detail/11.1913.R.20180926.1617.006.html综 述遗传学视角下东亚人群的起源和演化田娇阳,李玉春,孔庆鹏,张亚平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遗传资源与进化国家重点实验室,昆明 650223摘要: 东亚是研究解剖学意义上现代人迁徙和演化的重要地带之一,该地区现代人群的起源及形成问题一直都是人类学领域广泛关注的焦点。

遗传学研究为重建东亚人群历史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见解。

越来越多的遗传学证据表明,现代人约20万年前起源于非洲的晚期智人,并于10万年前走出非洲,大约在5~6万年前沿海岸线快速到达东亚南部,进而扩散到整个东亚地区。

基因视野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上古起源

基因视野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上古起源

入东亚的至少两批现代人混合而成的,呈“两阶段两路线”。

第一批约7万年前出非洲后沿海岸线东进,约5万年前进入东亚,在现代东亚基因库中比例较小,而在澳洲土著中比例较高。

第二批约5万年前从西亚扩张并于约4万年前进入东亚,形成了现代东亚人的主体。

两批人进入东亚的路线分别有东西两条主线。

第一批,部分人群约5万年前从缅甸溯着青藏高原边缘的河谷进入东亚西部。

另一部分从中南半岛沿着冰川期海岸线进入东亚东侧,并一直北上抵达东亚北部。

第二批,4万年前进入东亚的两条主线分别是滇川、两广,其后代构成了现代东亚人口的主体。

其中滇川的人群涉及孟高棉、苗瑶、汉藏三个族群的起源。

从基因谱系看,苗瑶和汉藏族群的早期人口都源于孟高棉族群的祖先。

两广主线进入中国的人群奠定了现在侗傣-南岛族群的主体人口,成为中华民族另一支来源。

在迁徙过程中,东南亚丛林气候形成遗传过滤效应,使得东亚人群的遗传、体质和生理病理特征得以特化。

东亚族群起源于原始人群的聚合早期狩猎采集人群并未形成民族,而是大量文化关联疏松的散在部落。

我们深入研究了“新石器转型期”的遗传结构变化,发现民族是冰期结束农业起源以后,由散在人群向农业核心聚合形成的。

民族是人口与文化稳定积累的产物。

文化的稳定积累需要建立在足够的人口基础上,而人口的大规模增长依赖于农业生产。

冰期的寒冷气候不支持农业的起源,所以只有冰期结束以后,生物资源大量增长,才促进了人口初步增长。

初步增长的人口发明了农业并稳定地传承,从而进一步刺激人口大量增长,在农业核心上聚合形成了原始民族群体。

充分的剩余时间使得新石器工具出现,并渐渐孕育了具有相对完善的社会规则的早期国家雏形。

按照语言谱系,中国现代各个民族可以归为若干语系,即汉藏、苗瑶、侗傣(新名仡傣,Kra-Tai )、阿尔泰(满蒙为主),以及边缘的南亚、南岛、印欧等。

苗瑶和侗傣因为与汉藏关系紧密,也会被归入汉藏中。

这些语系族群中,中国的主体族系——汉藏语系族群,具有最高多样性的Y 染色体O-M134单倍群。

东亚与东南亚人群迁徙与融合的古DNA证据

东亚与东南亚人群迁徙与融合的古DNA证据

专题J13SPECIAL TOPIC东亚与东南亚人群迀徙与融合的古D N A证据0白帆张明东亚与东南亚在地理上紧密相连,文化上相互影响从史前到历史时期,两地一直存在着人群迀徙和融合,而古D N A研究提供了有别于传统考古学和现代人群遗传关系的新见解进入全新世后,欧亚大陆东部的人群发生了多次自北向南的扩散11]。

在我国的诸多朝代(如西晋、唐 和南宋)都发生了东亚人群的南向迁徙,进入东南亚 大陆及各岛国。

历史学家通常利用文献记录和考古证据,来了解 历史上不同地区间人群的迁徙。

近几十年来,随着遗 传学和D N A测序技术的发展,科学家可以通过比较不同地区人群的遗传信息来了解他们之间的遗传关系,并推测历史上的人群迁徙与融合。

东亚(亚洲东部)包括中国、朝鲜、韩国、蒙古 和曰本。

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

中南半岛包括中国云南南部、越南、缅甸、泰国等国;马来群岛散布在亚洲东南部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辽阔的海域上,包括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

东南亚人群的语言和文化均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中南半岛以壮侗语系和南亚语系为主,马来群岛则主要属于南岛语系。

不同 的语言和文化提示人群本身的来源可能并不相同,东南亚地区的人群迁徙与融合历史,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才能厘清。

白帆,硕士生;张明,博士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 究所,北京100044。

*****************.cnBai Fan, Master Degree Candidate; Zhang Ming, Postdoctor: Institute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and Paleoanthropology, CAS, Beijing 100044.目前科学家已对现代东亚与东南亚的人群间遗传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基于对亚洲现代人群核基因组的研究,发现东南亚现代人群具有更高的遗传多样性,超过90%的东亚人群遗传类型能在东南亚人群或中亚和南亚人群中发现,其中50%的类型为东南亚人群特有,仅有5%的类型为中亚和南亚人群特有,据此推测东南亚是东亚人群最初的起源地m。

最新-2018高考生物 第24讲人类遗传病课件 新必修2 精品

最新-2018高考生物 第24讲人类遗传病课件 新必修2 精品

解析:由Ⅰ1和Ⅰ2正常,Ⅱ1患甲病,可判断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 遗传。
互动探究2:下图为甲病(A-a)和乙病(B-b)的遗传系谱图,其中 乙病为伴性遗传病,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属于____A____,乙病属于____D____。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D.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E.伴Y染色体遗传病
答案:C
考点2单基因遗传病的判定 在分析遗传系谱图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先确定系谱图中的遗传病是显性遗传还是隐性遗传。 ①遗传系谱图中,双亲正常,子女中有病孩子时,则该病必定是 由隐性基因控制的隐性遗传病。 ②遗传系谱图中,双亲患病,子女中有正常孩子时,则该病一定 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显性遗传病。
3.措施 根据遗传咨询可选择生育男孩或女孩(如伴性遗传),以避免生 育患有遗传病的后代,根据产前诊断情况可选择终止妊娠或 进行产前治疗等。
特别提醒:遗传咨询只是对后代患某种遗传病的概率的推测, 而产前诊断则可对胎儿的多种疾病作出判断,包括非遗传因 素引起的先天性疾病。
例析1-121三体综合征患儿的发病率与母亲年龄的关系如下 图所示,预防该遗传病的主要措施是( )
③不能确定判断类型:若系谱图中无上述特征,只能从可能性 的大小上推测。 若该病在代与代之间呈连续性遗传→
(3)遗传系谱图中若患者全为男性,可判断为伴Y遗传;若母亲 是患者,其子代中不论男女全为患者,或母亲正常,其子代中男 、女都正常,可初步判断是细胞质遗传。
特别提醒:(1)色盲、血友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进行性肌营养 不良等伴X染色体病属于单基因遗传病而不是性染色体变异。 (2)细胞质遗传病:母病子女必患病,父病子女均正常。 (3)①伴性遗传与常染色体遗传的共性:隐性遗传——隔代遗 传;显性遗传——连续遗传。 ②伴性遗传与常染色体遗传的区别: 伴性遗传——与性别相关联。 常染色体遗传——与性别无关,在雌、雄(男女)中表现概率相 同。

土家族源流的遗传学初探

土家族源流的遗传学初探
XIE Xuan2Hua , L I Hui , MAO Xian2Yun , WEN Bo , GAO Song , J IN Jian2Zhong , L U Da2Ru , J IN Li ①
( Center f or A nt hropological S t udies , School of L if e Sciences , Fudan U niversity , S hanghai 200433 , Chi na)
土家族源流的遗传学初探
谢选华 , 李 辉 , 毛显 , 文 波 , 高 嵩 , 金建中 , 卢大儒 , 金 力 ①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现代人类学研究中心 , 上海 200433)
摘 要 : 通过分析湖北恩施 、湖南吉首地区土家族两个人群样本 ,利用 14 个 Y 染色体非重组区 (NR Y) 单倍群分型 技术对土家族的遗传结构进行了研究 。分型结果结合其他地区土家族两个人群和相关民族群体进行主成分分析 , 并将分析结果根据不同人群的地理分布展示在地图上 。然后对各主成分和单倍群进行偏相关分析来探讨它们之 间的相关性 。结果显示土家族主体与汉族在父系结构上比较接近 ,但依然有一定的区别 。同时还发现龙山地区唯 一保留土家语的土家族与氐羌族群有很明显的相关性 ,这说明土家族最早的起源可能正是氐羌民族 。实验结果表 明 ,恩施和吉首地区的大部分土家族与周边民族群体间的血缘交流频繁 ;而龙山和永顺的土家族更能代表土家先 民的遗传结构 ,他们与西部氐羌族群密切相关 。 关键词 : 土家族 ; Y 染色体单倍群 ; 巴人 ; 人群起源 ; 主成分分析 中图分类号 : Q986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037924172 (2004) 1021023207
© 1995-2005 Tsinghua Tongfang Optical Disc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人在地域上有没有长相特点?

中国人在地域上有没有长相特点?

中国人在地域上有没有长相特点?中国各地各省人长相,人种,基因,历史,分布(史上最客观,科学,详细的分析版本)感谢大家的支持,写这个文章主要就是网络上各种误导人的地域帖子太多研究清楚自己的人种与喜欢的人种,对于事业,爱情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根据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原则:1.选择一个自己的人种和喜欢的人种都同时大量分布的城市,则容易觉得和很多人都有眼缘,容易混得开,事业爱情发展都好2.选择一个自己的人种较多而喜欢的人种较少的城市,则事业发展好而爱情不好3.选择一个自己的人种较少而喜欢的人种较多的城市,则事业爱情不一定,因为自身的人种和当地人种存在较大差异,可能对方对自身就不一定看得顺眼了4.选择一个自己的人种,喜欢的人种都少的城市,则事业爱情都不好本文对于基因,长相的描写,全部来自于各类分子人类学,体质人类学著作,为了便于大家考证研究,把全部参考资料列出,放在文章末尾本文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先说几个注意事项东方人起源包含三批由于战乱,移民,导致现在的中国各地人都是各种长相都有,只会有比例上的不同,很多都是多种基因混血,不具有单一人种特点,比如杨洋,井柏然就是古羌与东夷混血类型,张若昀,胡彦斌则是满人与百越混血类型所以,我特别反对各类地域贴说北方人,南方人,某某省,某某市的人长什么样,根本不存在一个地区的人都长一个类型现代身份证上的民族划分是一个人造政治概念,是机械模仿苏联的民族理论而定的,民族不等于种族,实际上中国民族划分非常混乱,很多都是自己申报或根据语言,历史,文化划分的,并没有进行科学的基因检测所以,不存在某某民族的人都长某某样子所以,本文描写长相,都是按族群描写,然后再写了这些族群在各地的分布中国人追溯到远古新石器时代,可划分为本文所述的几大基本族群-----------------------------------------------------------------------古羌/纯汉人(匈奴的南部,西戎,北狄,氐,西夏属于此体系)这里的古羌/纯汉人指的是新石器时代前期中期甘肃青海地区的古人类族群,而不是现代羌族,汉族古羌/纯汉人不等于新石器时代前期中期古中原人,大量考古报告显示,新石器时代前期中期古中原人长相为华南苗瑶百越混合长相(之所以说混合,是因为考古显示两类长相都存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现代古中原人,汉代汉人,现代汉族,是古羌/纯汉人,东夷,苗瑶,百越,等其他族群的混居族群分子人类学角度分析汉人起源于西北甘肃青海地区,古中原为苗瑶百越,观点来自复旦大学李辉,金力,文章末尾有参考文章,比如《东亚人的遗传系统初识》《y染色体与东亚族群演化》古中原人长相,参考文章末尾的各类体质人类学著作,半坡人复原雕塑(注意,半坡人复原图有两个版本,一个版本为赵成文的版本,这个版本是错误的,实际应该是古华北姜家梁人种,另一个中科院的雕塑是准确的)长相特点古羌人也就是体质人类学所讲的古西北人种,根据古西北各个古人类头骨体质特征测量报告,复原图,另外参考秦始皇兵马俑(注意,由于汉羌,中原人,东夷人混居,兵马俑也有一部分方脸,宽鼻翼),长相特点:标准长度鹅蛋脸或瓜子脸,高鼻梁,浅眼窝,单眼皮,帅哥美女比例高西南山区的汉人,融入了一些百濮基因,双眼皮,圆脸,更甜美西南,西北还有的融入了第一批老亚洲人基因,鼻梁高,深眼窝北狄(古华北人种)属于古羌/纯汉人与东北古蒙古高原类型的混合人种,融入了古蒙古高原类型的突颌(嘴巴突出)基因考古发现,匈奴的南部人长相与古羌/纯汉人一样,北部的接近东胡,西部的接近中亚白人纯汉人还有一类宽眉眼距,丹凤眼的,现在已十分罕见长相代表现代人里面难找到纯汉羌的代表了,混了少量其他基因的:范冰冰,李冰冰,倪妮,张梓林,杨丽萍,央吉玛,阿兰,王源,袁福福,刘雯,王大锤照片复原图比较纯的混了其他基因的青岛东夷部落里混了其他基因的古羌/纯汉人(东夷是一个零散的部落统称,东夷内部,纯东夷人,古羌/纯汉人,古中原,苗瑶,都可见分布)混了其他基因的宽眉眼距,丹凤眼汉人古华北人种历史与现代分布由于秦代,三国两晋南北朝,唐末,五代十国,宋朝,元朝的战乱,古羌/纯汉人分散迁移到全国各地华北汉人在以上战乱时期融入了大量的东胡(包括鲜卑,契丹,蒙古),以及肃慎(包括女真),根据《中国人口通史》《中国移民史》记载,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口有一半都是胡人,而金代北方总人口5000多万,有700多万女真人而南方是苗瑶,百越的大本营,南迁的古羌/纯汉人陷入苗瑶,百越汪洋大海,血统大量稀释综上所述,因此纯汉人反倒成了比例小的族群青藏高原,重庆山区,四川山区,云南山区,是保留古羌/纯汉人基因最多的,尤其康巴地区(甘孜,凉山,阿坝,迪庆,玉树,昌都),安多地区(青海),帅哥美女非常多,这些地区汉人基因比较纯的如歌手央吉玛,阿兰,有的混了第一批老亚洲人基因,鼻梁高,深眼窝,比如蒲巴甲(第一批老亚洲人基因带有五官立体基因,第一批老亚洲人基因占多数的日本绳文人,鼻梁高,深眼窝,像白人混血,比如平井坚,阿部宽)四川平原也有较多汉人,当然百越,苗瑶也多这些地区的汉人来自:一部分来自于早期南迁的古羌人,表现为现代的羌族,白族,彝族等10多个少数民族,一部分来自古代南迁逃难的汉人,虽然四川在元代,明代,战乱损失了大部分人口,但仍有少部分幸存北方(包括安徽,江苏北部,不包括河南)较多,不过汉人基因多不等于帅哥美女就多,东胡基因只一小部分就影响了汉人长相,华北,西北受东胡影响最重,此外,民国时期很多中原难民逃往陕西,甘肃70%人口来自安徽,江苏,浙江,中原移民,这些难民,移民带来大量苗瑶基因只剩东北,华北北部有肃慎,惠莫(肃慎,惠莫相对封闭,没有受三国两晋南北朝东胡影响,山东部分地区也有山区可以逃难,所以这些地区是北方帅哥美女最多的陇西,河西走廊地区有少量羌混第一批老亚洲人基因鼻梁高,深眼窝长相南北交界的秦岭山区(广元,汉中)也多,很多战乱时代逃难的汉人居住于此南方的话,江苏南部,安徽南部,浙江北部,湖北有一些南迁汉人,不过清代由于太平天国战乱,苏南浙北汉人损失较多,而桂林,柳州有一些秦代南下的汉人,潮州,汕头有一些南下的汉人,南方各地的客家人也有一些南下的汉人浙江南部,福建,江西,湖南,贵州是百越,苗瑶大本营,汉人较少岭南,百越的汪洋大海,汉人最少-----------------------------------------------------------------------东夷远古时期分布于山东,苏北特别注意,东夷是一个零散的部落统称,东夷内部,纯东夷人,汉羌,古中原,苗瑶,都可见分布,所以我这里所指的东夷人,指典型纯东夷人长相特点参考文章末尾的各类体质人类学著作,山东出土的头骨测量报告鼻梁高,深眼窝,胡须体毛多,长方脸或方脸,面部瘦削,棱角分明,立体感强根据山东长岛人种复原图,大汶口复原图来看,纯东夷人应该是长方脸,外地移民较少的胶东地区长方脸长相也最多,国字脸的山东人可能因为融入了古中原,东胡,苗瑶基因东夷人,波利尼西亚人,毛利人,巴布亚新几内亚人,印第安人,这几个人种长得非常像,可能因为共有的第二批老亚洲人基因(根据《山东荣成人群线粒体dna多态性研究》,《mtdna 迁移图》分析,山东荣成人群与波利尼西亚人,印第安人都有较多的第二批老亚洲人线粒体 b 基因),当然后来山东的东夷人混了更多汉人基因,颜值更高一些东夷人与波利尼西亚人的关系,存在争议,也可以参考颜回,张振标,韩康信的相关文章,《中国新石器时代古代居民体质研究》有相关文章介绍长相代表张继科,赵文瑄,黄晓明,靳东,季晨,霍建华照片复原图山东长岛历史与现代分布东夷人是山东,苏北的土著,主要分布在山东,苏北,安徽北部由于先秦时期的移民,以及辽代,金代汉人进入东北,后来的闯关东,整个北方都有分布-----------------------------------------------------------------------东胡(鲜卑,柔然,契丹,蒙古属于此体系)长相特点小眼睛,浅眼窝,单眼皮,肿眼泡,卧蝉明显,宽眉眼距,较大的方脸圆脸,鼻梁中等偏高,鼻翼中等偏窄,面部和身体的脂肪都比较多,显得比较粗壮,由于远古时期炎黄大战苗瑶首领蚩尤,一部分苗瑶北上融入东胡,因此一部分东胡人低鼻梁,宽鼻翼特别注意,蒙古人融入了几十万粟末靺鞨,几十万女真人,清代蒙古八旗满八旗汉八旗可通婚(清代是旗人与民人不能通婚,不是满汉不通婚,旗人内部的满汉可通婚),因此,现代蒙古族出现一些清秀的人,如保剑锋,也不足为奇,但不是典型蒙古人长相内蒙古东部的蒙古族由于粟末靺鞨,女真基因,瓜子脸较多,内蒙古西部的蒙古族比较纯,脸比较大,参考《中华民族遗传多样性研究》,古蒙古高原类型人种复原图,东胡族群的头骨测量报告,元代皇帝皇后,画像代表长相成吉思汗,腾格尔照片复原图契丹人鲜卑人历史与现代分布全国除西南,岭南,均有分布北方,中原最多,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口有一半都是胡人,蒙古入侵又带来一些融合了东胡的北方人,在唐代,五代十国,宋代,元代躲避战乱而南迁,带到了南方-----------------------------------------------------------------------肃慎+惠莫(huimo,那两个字打不出来)肃慎,惠莫,古代本来是两个族群,但惠莫人后代建立的高句丽灭亡后,大部分族人融入粟末靺鞨,黑水靺鞨,粟末靺鞨黑水靺鞨后来形成了女真,满人,因此,除了一部分比较纯的朝鲜族,肃慎惠莫已经混血而成为一个族群目前没有肃慎人的体质人类学资料,无法判断肃慎人长相,只能判断肃慎惠莫混血后代---满人的长相,以及惠莫人长相(1)肃慎惠莫混血后代---满人长相特点由于金代女真融入了少量契丹人,奚人,汉人,清代满人早期融入少量蒙古人,汉人,中期后期更是直接融入大量蒙古八旗,汉八旗,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等等,血统不纯,所以现代满人的长相各种都有,此外,辛亥革命后,满人受到屠杀,歧视,很多满人改为汉姓,自称汉人,并且与汉人通婚,混血。

复旦大学李辉教授 绘制人类进化图版

复旦大学李辉教授 绘制人类进化图版

复旦大学李辉教授绘制人类进化图版
佚名
【期刊名称】《大学科普》
【年(卷),期】2017(011)002
【摘要】人类进化图版,揭示了人族演化史中各个属的分化、真人属各个物种的分化、智人物种的亚种分化(图1),以及现代人亚种演化成8个地理种的Y染色体解析(图2)。

【总页数】1页(P97-9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9.28
【相关文献】
1.复旦大学:在另类中守住自己的魂——专访复旦大学副校长、教授陆昉 [J], 裴富强
2.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李辉教授来校交流讲学 [J],
3.复旦大学:在另类中守住自己的魂——专访复旦大学副校长、教授陆昉 [J], 裴富强
4.复旦大学李辉教授研究成果的六张浓缩逻辑图 [J],
5.作为复旦大学教授的许杰——复旦大学档案馆藏许杰先生遗札及其他 [J], 王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人类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中国人类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中国人类遗传多样性 研究
随着人类基因组逐渐破译,对人类本 身的了解将迈上新的台阶。在最初确定 中国的人类基因组计划方案时,科学研 究员们就考虑到如何立足于中国实际, 扬长避短地开展研究。而着眼于中国少 数民族的基因位点差异研究,就是有可 能作出中国独特贡献的一个研究领域。
中国现有的56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单独 聚居区,其中一些民族为遗传隔离群。 他们间不仅在语言、服饰、风俗等人文 科学方面有显著特点,在民族源流、遗 传表型等方面均有其特点。在遗传性疾 病种类、发病率以及其他疾病的易感性 方面亦有较大差异。
将是一个重要贡献。具体说,选择全国不同 民族30个群体,按照“知情同意”的原则, 在每个群体选取30~50个健康个体(男女各 半)作为志愿者以静脉血B淋巴细胞进行EB 病毒转化建立永生细胞株,并同时保存每个 群体100份DNA样品,在昆明和北京正式建立 中国不同民族的基因库的两个基本保存地, 供永久性研究。共计保存DNA4000个,建立 细胞株1200-2000个。
结论
褚嘉佑及研究员们的努力, 对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地区的 生物和文化加深了了解,迈出 了具有重大意义的一步”。虽 然我们得出了这个结论,但也 应当指出,人类起源问题是个 复杂的问题,它也只是人类遗 传多样性研究的一部分,我们 希望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将遗传 多样性研究与人类健康更密切 地结合,以造福于人类。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地进 行,对于那些常见的复杂性 装得多基因并如:哮喘、肥 胖等基因克隆开始得以成功; 利用基因治疗解决更多的疾 病将成为可能,通过控制人 体的生化特性,人类将能够 恢复或修复人体细胞和器官 的功能,甚至改变人类进化 的进化过程。同时,通表的制作,揭示进化、发育 和脑功能的奥秘。
的网络和样品库。
人类基因组计划

北京猿人并非中国人祖先

北京猿人并非中国人祖先

北京猿人并非中国人祖先张星海约50万年前的北京猿人是不是中国人的祖先?学术界一直存在着很大的争议。

争论的一方为古人类学家,他们认为,中国古人类的进化是连续着的,同时附带了少量与境外人群的杂交。

也就是说,约50万年前的北京猿人是中国人的祖先。

而争论的另一方为遗传生物学家,他们认为,北京猿人并不是我们的祖先,中国人的祖先是大约6万年前进入东亚的非洲人。

近日,昆明动物研究所张亚平院士领导的实验室在人类走出非洲的迁移路线研究中取得新突破。

他们的研究成果进一步证实了东亚人来自于非洲。

为了了解生物学是如何得出“非洲起源说”的结论,记者对国内持“非洲起源说”的代表人物复旦大学教授金力进行了采访。

对东亚人群的系统遗传学研究将是解决现代人类起源争论的关键。

金力教授告诉记者,自从达尔文的进化论问世以来,人类的起源和迁徙一直是科学研究中的一个热门话题。

八十年代后期,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以艾伦·威尔逊教授为首的研究小组通过对世界各地人群线粒体DNA多态性研究,提出了“走出非洲”的假说。

该假说认为,现在生活在世界各地的人群(现代人)均起源于非洲,是单一起源的,拥有相当晚近的共同祖先,他们生活在距今约20万年以前。

在10万年前左右,我们的祖先开始从非洲迁出,逐渐扩散到世界各地,完全替代了当地早期的直立人。

此假说否定了以前由古人类学家提出并广为接受的“多区起源”假说,即世界上的主要人种均是从当地的直立人经过上百万年漫长的独立演化而形成的。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初,北京猿人在中国的发现,确立了东亚地区在研究人类起源问题上的重要地位。

在过去十年中,中国的古人类研究取得了一系列令世人瞩目的发现。

这些发现被部分学者认为是支持“多区起源”假说的重要化石证据。

因此,对东亚人群的系统遗传学研究将是解决现代人类起源争论的关键。

通过对现代人群中DNA遗传标记的研究,可以追溯发生在远古时代的进化事件。

金力教授说,遗传物质DNA代代相传,是进化事件的忠实记录者。

乙醛可引起脸红

乙醛可引起脸红

乙醛可引起脸红乙醛大量积聚会引起中毒俗话说无酒不成席,可酒量多少却是因人而异的。

有人认为酒量大小是天生的,也有人说好酒量是练出来的,现在则有专家说“酒量与人的基因有关”,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酒量好真的是天生的吗?有媒体报道,有人发现,大多数东亚人都拥有一种被称为“杜康基因”的解酒基因,基因的发现者是复旦大学副教授李辉。

据李辉介绍,酒精进入人体后需要两种酶来分解,第一种是乙醇脱氢酶(ADH),可将乙醇分解为乙醛,这种酶就是由乙醇脱氢酶基因控制产生的,并把这种基因叫做“杜康基因”。

酒精(化学成分为乙醇)被人体分解为乙醛后,就需要第二种酶,即乙醛脱氢酶(ADLH),将乙醛催化为无致癌作用的乙酸。

只要体内同时具备高效乙醇脱氢酶与乙醛脱氢酶的人,酒量就一定好。

李辉在接受采访时提到,当“杜康基因”使体内的乙醇迅速转化为乙醛后,如果乙醛聚集在体内不能被分解,就会产生很多副作用,比如一喝酒就脸红。

如果乙醛在人体内长时间聚集,甚至会对很多器官造成危害。

对此,天津市人民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庞雁介绍,无论是不是解酒基因的影响,喝酒之后出现的不同反应,其实都是酒精对身体不同的药理作用所致。

有些人一喝酒就脸红,这有多种可能:可能是药物过敏性的脸红,有时可伴有皮肤发痒;也可能是酒精影响到了毛细血管的扩张和收缩,导致脸红,这些都是酒精导致的正常药理作用。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乙醇被分解为乙醛后,也会引起脸发红。

乙醛如果不能被及时分解掉,在体内大量聚集的话,就有可能引起中毒反应,损伤肝脏,甚至成为肝病的诱发因素。

不过,乙醛引起的中毒反应只是酒精中毒的其中一种情况,有些酒精中毒也可能是自身有疾病基础所导致。

有些人喝了酒会持续地脸发白,但最后也会变得脸通红,这也是酒精的药理作用所致;还有人脸发白是因为心脏功能不好,酒精容易诱发过敏性休克。

有些人喝酒之后必须马上睡觉,这是由于酒精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功能在发挥作用。

还有些人喝酒后,中枢神经会过度兴奋,反而睡不安稳;醉酒后说话滔滔不绝,也是酒精刺激神经兴奋所导致。

复旦大学李辉

复旦大学李辉

■国际学术期刊编委 美国Hans出版社 Commun. Contemp. Anthropol 英国BMC Investigative Genetics 美国SCR出版社 Advances in Anthropology , Chinese Studies 瑞士Frontiers出版集团 Frontiers in Genetics
建设成果—学生竞赛
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特等奖3项,一等奖3项
建设成果--实习基地
建立了复旦大学-泰州健康科学研究院、长江河口湿地生态 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天目山生物学教学野外实习基 地等。
通过开展大型队列调查,揭示环境和遗传因素与疾病发生、发展 及治疗和转归的关系,进行疾病风险评估、预防和干预研究。
管理 6%
教授 23%
讲师20%
副教授 21%
基地建设思路
遵循 “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求创新” 的教学理念,建立培养目标明确、培养方 案合理的教学体系;
构建 “一体化、模块式、综合型、开放式” 的本科生物学实验教学体系
建立 “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 的运行机制。
人才培养目标
他们是复旦大学的优秀使者, 他们工作努力,学习投入且 非常智慧。
丁琦亮在贝勒医学院交流期间导师对他的评价
他的学习能力和对项目核心 思想的把握能力给我留下了 深刻的印象。
李辉
1996-2000 复旦大学生命学院遗传学系; 2000-2005 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位人类生物学博士; 2005-2009 耶鲁大学医学院博士后; 2009-2011 复旦大学生命学院副教授、博导; 2011- 今 复旦大学生命学院教授、博导。
建设成果—实习基地
长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崇明东滩国家级鸟类 自然保护区)

古基因组解密末次盛冰期前后的东亚北部人群动态

古基因组解密末次盛冰期前后的东亚北部人群动态

Hereditas (Beijing) 2021年6月, 43(6): 526―530收稿日期: 2021-05-27作者简介: 毛晓伟,博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群体遗传、数量遗传。

E-mail:******************.cn 平婉菁,硕士,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实验技术。

E-mail:*******************.cn毛晓伟和平婉菁并列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付巧妹,博士,研究员,研究方向: 演化遗传、群体遗传。

E-mail:*****************.cn DOI: 10.16288/j.yczz.21-187网络出版时间: 2021-05-28 16:32:40URI: https:///kcms/detail/11.1913.R.20210528.1013.002.html 热点追踪古基因组解密末次盛冰期前后的东亚北部人群动态毛晓伟,平婉菁,付巧妹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 100044现代人的起源与演化一直是地球与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焦点。

过去10多年,围绕世界各地考古遗址人群开展的古基因组研究,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以来欧洲、北亚等区域人群的演化问题上取得重大进展。

然而,东亚人群古基因组研究则相对滞后,尤其是对中国人类古基因组的研究极度匮乏,使东亚人群遗传演化和迁徙融合的历史成为现代人演化进程里的重要“缺环”。

但是,近几年中国科学家在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2017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简称“中科院古脊椎所”)付巧妹团队从我国北京4万年前的田园洞人化石中获取中国以至东亚最古老现代人的基因组序列,数据分析表明以其为代表的古东亚人群与同时期某一古欧洲人群存在特殊的遗传联系,首次为探索整个欧亚大陆人群的遗传历史开启东亚篇章[1]。

2020年,其团队首次系统性研究距今5000年青藏高原人群的线粒体基因组揭示青藏高原人群由低海拔向高海拔地区少量的人群流动和之后一段时间高海拔地区内部的人群扩张[2]。

人类谱系的基因解读

人类谱系的基因解读

人类谱系的基因解读⊙ 李辉、宋秀峰、金力生物进化论告诉我们,地球上所有生物都是同一起源的,处在同一棵进化大树的枝枝蔓蔓上。

人类这个群体也是这棵大树上的一部分,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灵长目(类人猿亚目)─人科。

而实际上人科仅仅是为满足人类自以为超然的主观愿望而设的,人类根本只是猩猩科中的几个相近属,黑猩猩与人之间的差距相比其与大猩猩要近得多。

所以人类的进化也是与其它生物的进化一样,符合生物进化论的普遍规律。

地球上曾经出现过的人类,究根探底都是同一起源的,这也是进化论的基本原则。

现存的人类属于一个物种,使我们觉得人类很特别、很孤单。

其实,从发现人类化石最早的440万年前起,人类谱系的演化经历了一个相当曲折多元化的过程。

至少有四个属17种人类物种先后出现,在180万年前的肯尼亚甚至同时有四个物种生存于同一区域内1。

古人类学为我们建立了人类的总体粗线条谱系,最新的现代分子生物学手段又使我们有能力着手构建现代人类的精细谱系,探究现存的人类是怎样产生、分化和演变的奥秘。

一 多地区起源说是否一厢情愿人类经历了漫长的进化演变历程,从东非直立人(Homo ergaster )进化到早期智人(H. heidelbergensis, H. neanderthalensis ),一直到约10万年前进化到晚期智人(H. sapiens sapiens ),即今天的现代人类。

最初的人类可能出现于500到700万年前的非洲,这一观点在学术界没有太多争议2。

然而,现代人类如何发展而来?这疑问一直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兴趣,并且争论持续不断。

目前关于现代人类起源最主要的两种观点分别是非洲起源学说和多地区起源学说。

两种假说都认为直立人起源于非洲的东非直立人,然后大致在100万年前走出非洲,迁移到欧亚大陆。

但非洲起源学说认为现代人类起源于10万年前非洲的第二次迁移,走出非洲以后完全取代了其它地区的古人种。

多地区起源学说又称独立起源假说,认为世界各地的人类是独立起源,即由各地的非洲直立人、海德堡人、尼安德特人、东亚直立人各自独立进化到现代人类的几大人种(亚图 1 根据人类化石推测的系统树种)。

潮汕人与广府、客家人母系遗传背景差异的分析

潮汕人与广府、客家人母系遗传背景差异的分析

潮汕人与广府、客家人母系遗传背景差异的分析李晓昀;苏敏;黄海花;李辉;田东萍;高玉霞【摘要】目的广东汉族3大民系即潮汕、广府和客家人都是内陆中原汉族移民的后裔,本研究利用反映母系遗传的线粒体DNA(mtDNA)证据分析3大民系的遗传背景差异.方法收集89份潮汕人血样和48份内陆中原河南太行山食管癌高发区人群血样,构建每个个体的mtDNA单倍群;广府和客家人的单倍群数据来自文献.将这3大民系人群的单倍群分布情况与河南太行山人群和南方原住民族人群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河南太行山人主要由北方汉族主要单倍群构成,广府和客家人则以南方原住民族主要单倍群为主,潮汕人表现为北方汉族主要单倍群稍高于南方原住民族主要单倍群.基于单倍群频率的主成分分析显示,河南太行山和潮汕人聚在一起,客家和广府人则与南方原住民族群体聚在一起.结论 3大民系中,只有潮汕人的中原汉族血统更纯正,与河南太行山人群的关系最近,这可能也是其为南方沿海食管癌高危人群的原因之一;而客家和广府人则与南方原住民族在母系血统上有更多的交融.【期刊名称】《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10(031)006【总页数】5页(P664-668)【关键词】潮汕;广府;客家;mtDNA;遗传背景【作者】李晓昀;苏敏;黄海花;李辉;田东萍;高玉霞【作者单位】汕头大学医学院病理教学研究室,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免疫病理实验室,汕头广东,515031;汕头大学医学院病理教学研究室,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免疫病理实验室,汕头广东,515031;汕头大学医学院病理教学研究室,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免疫病理实验室,汕头广东,515031;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及现代人类学研究中心,上海,200433;汕头大学医学院病理教学研究室,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免疫病理实验室,汕头广东,515031;汕头大学医学院病理教学研究室,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免疫病理实验室,汕头广东,51503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87广东汉族3大民系,分别是操潮汕、白话和客家方言的潮汕、广府和客家人。

李辉博士:走向远东的两个现代人种

李辉博士:走向远东的两个现代人种

李辉博士:走向远东的两个现代人种一、远东的两个人种及其起源争议现代人(Modern Human) 的学名叫做晚期智人(Homo sapiens sapiens),其生物学级别被假定为一个亚种(subspecies),与各早期智人的亚种同属于一个物种(species)。

可能这种级别的设定完全不正确,但至少晚期智人的级别与早期智人的各分支相并列是相当可信的。

所以现代人有相当近的同源性,都可以追溯到晚期智人的发源地——非洲。

而后在扩散迁徙过程中形成了各分支,我们姑且称其为地理种,即比亚种更小一级的分类单位。

不管哪个地理种,与当地出现过的早期智人亚种都没有直系亲缘关系。

现存的现代人地理种有 4 个,即黑色人种(尼格罗人种Negroid)、棕色人种(澳大利亚人种ustraloid)、黄色人种(蒙古人种Mongoloid)和白色人种(高加索人种Caucasoid)。

虽然肤色是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却不是关键的判别特征,同一地理种内的各群体肤色会相差很大,造成有些黑色人种群体比一些白色人种群体还白得多。

埃塞俄比亚(Ethiopia)的一些黑人群体的确非常白。

我们对人种的判定一直采用一种综合的体征标准,以达到确实的亲缘关系。

这种标准包括颅面骨骼的各部分形态、发质发色、虹膜色泽,以及其它一些遗传体征。

单一的特征都很难判定人种,因为其变异和交流可以造成不同原因的相同表现。

比如肤色可能受高紫外线地区的生活环境选择而造成不同的人种都可以有深色的相同表现,不能以肤色深浅判断关系远近。

所以所有体征中,颅面形态相对来说是最好的分种依据,因为其受环境影响比较小,变化范围大,变化以后不易回复祖先群体的形态。

一般来说,黑人整个头颅较圆,额部较突;白人较侧扁,面部凹凸不平,眶骨深,鼻根低;黄种人前后较扁,面部较平整,鼻根高;棕色人种颅型略偏圆柱形,面部起伏也较大。

另外,从发型上看,黄种人多直发,棕种人多窄波发,黑种人多旋发,白种人多宽波发。

基因与人类起源:为什么说李辉的基因研究是对非洲起源说的迎合?因为他的指导理论就是非洲起源说

基因与人类起源:为什么说李辉的基因研究是对非洲起源说的迎合?因为他的指导理论就是非洲起源说

基因与人类起源:为什么说李辉的基因研究是对非洲起源说的迎合?因为他的指导理论就是非洲起源说人类基因多样性是源头上的多样性还是演化途中突变产生的多样性很重要。

如果是源头上的基因多样性,就是原始基因的多样性,这本身就是人类起源的多样性,也就是多源头起源。

这就关系到多样性与原始类型的定义问题。

原始类型是根据多样性定义的?多样性是原始存在还是分化变异存在?如果多样性是原始存在,开始就说了,这本身就是多起源说。

多样性是分化变异存在,这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同理。

这就说明多样性不是原始状态,原始类型基因是共同的基因,是人类基因的底子。

具有人类基因多样性的非洲,不一定就是源头,也就是不一定是人类的起源地。

人群的长期分离会产生基因的变异,地球环境的巨变会促使人的基因产生突变。

人群的长期交流、融合和族群的战争与兼并,会促进基因的趋同。

这就是基本道理。

多样性得以维持的根本原因是人群之间的长期隔离,这才是如今我们在非洲看到人类基因多样性的原因。

非洲原始人以各自隔离、不交融的自然状态而自然存在,所以基因的多样性依然能够存在。

欧亚大陆人群发生多次交融和替代,所以欧亚大陆人的基因被多次改写、覆盖或淘汰,最后就具有普遍性和同一性。

非洲人的来源,有非洲本土少量越过第四纪第一次冰期的人猿,也有距今90万年后误入非洲的猿人。

因为非洲猿人和人猿没有收到青藏高原最后一次隆起运动的巨大应激效应的刺激,所以在智力的进化上是累积进化,而不是突击进化。

智力的累积进化,时间漫长。

科学家们认识到原始基因都在非洲,就把人类基因的起源地当做非洲,但是科学界没有意识到,这种思维是有问题的。

原始基因就是源头,基因的多样性与源头的关系,是非洲起源说模型定义的,不是基因记载的。

非洲起源说不是因为基因研究而提出,而是以非洲古人类化石比其他地方的化石早为基础提出的。

这中间“露西”的发现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露西”被称作“人类的祖母”。

“露西”的基因是什么?没有见到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亚人的遗传系统初识[文摘]李辉,作者任职于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现代人类学研究中心)东亚的古人类学界至今还有人不相信。

北京猿人竟然不是我们的祖先。

但是在这里,的确没有找到十万年到四万年前的人类化石,看起来这里的古人种,在约十万年前就灭亡了。

在之后的几万年冰河时期,东亚大地寒冷而寂寞,直到四万多年前,来自非洲的现代人重新发现了这块大地。

从一九九九年宿兵等人研究了几千分亚太地区的样品的NRY,到二000 年柯越海等人研究近一万二千分中中国各族样品,涉及到的所有个体的NRY单倍型都在非洲起源的谱系树上,没有一个人是可能来自北京猿人或其它东亚的古人种。

既然东亚人群也是来自非洲,他们又是从哪个方向进入东亚大地的呢?有两个可能的地方,中亚和中国西北或中南半岛。

由于前一地区考古研究的深入,大量现代人的早期遗址被发现,所以很多人开始相信东亚人是由西北方向进入,而后由北向南散布开来的。

但实际上东南亚发现的现代人遗址的年代也不晚。

宿兵等对亚太人群的NRY分析证实了后一种可能。

他们的研究对象包括人群和西伯利亚人群,由于每个部分包含相当数量的群体,所以保了大区域结构的可靠性。

结果发现,这四个区域中的NRY的SNP 单倍型种数由南向北梯度下降,而且南部区域包含了所有北部区域的种类。

因为SNP 单倍型的主要种类早在人类在东亚分化前就形成了,所以随着长时间的扩散迁徙,人群的单倍型在途中可能丢失,造成单倍型种类沿迁徙方向从丰富变为单调.故而东亚人由东南亚进入东亚大陆。

随者冰川渐渐消融, 人群开始向北扩散,遍及各地。

还有部分群体通过亚洲和北美之间的白令陆桥进入美洲。

除此之外,在北方还发现了很少量的单倍型,在人群中占的比例很小,这个比例在新疆地区大概是17%,蒙古高音大概占6%-8%之间,东北维持于4%上下,而到日本就骤升为约30%,而这些类型显然与约十万年前由非洲迁移到中亚的群体有关。

所以,迁移的主线虽是由南向北,但还有少量人口由西北进入。

从亚洲到美洲的移民至少可分三批。

第一批是约三万年前,由中亚来的那部分人先走过白令陆桥,到达美洲后迅速南下,成为南美和北美南部大部分的印第安人(American Indian)。

第二批在约一万年前,从南向经中国东北到白令陆桥的人群占据了北美的北部,成为现代纳丁语系(Na-Dene)的祖先。

大约三千年前度过白令海峡的爱斯基摩人和阿留申人可以算是第三批美洲人。

亚洲南端的安达曼――巴布亚语系(Anadaman-Papua)、泛新几内亚语系(Trans-NewGuinea)和澳大利亚语系的棕色人种的迁徙路线还没有头绪、但他们与东亚的其它人群系统差距很遥远。

除了古老的SNP 单倍型随着人群的分化而散布和佚失,在分化过程中的不同时代不同分枝上也会产生新的SNP 单倍型。

新的单倍型成为这些分枝的标志性特征。

首先,由于现代人群虽然调查分析得已相当大量,但是还是有限,所以各突变的年代估计只是个大概数据。

其次,族群发生树状结构虽然比较可靠,但不能排除新的材料改变树的局部结构的可能。

另外还有一点更重要的说明,是我们这里用到的族群年代都是借用于语言学,但是这课发生树却是遗传学的结果,与语言学的对应只是个梗概。

族群的血统分化,完全可能不与语言分化同步,甚至相去甚远。

再加上群体语言转用的影响,使遗传结构与语言结构差距更大。

但是,另用一套新的遗传名词的话,对于人类学研究的各领域的交流和理解会造成障碍,更使普通读者一头雾水。

所以只要明确这里讲的是(在一定时期)大致讲某类语言的人群的遗传分化过程,就不必强求名词的严格界定了。

现代东亚的人群分别讲大致留个语系的语言,即:汉藏语系(Sino-Tibetan,包括汉、藏、羌、彝等族)、侗台语系(Daic,包括侗、壮、泰、黎、僚、仡佬等族,亦称百越)、苗瑶语系(Hmong-Mien,包括苗、瑶、畲等族,又称荆蛮)、南亚语系(Austro-asiatic,包括越南、高棉、芒、孟、门达等族,又称百濮)、南岛语系(Austronesian,包括马来、爪哇、占城、马拉加什等遍及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大多数民族,主要是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族Malayo-Ploynesian),另外是北方草原的主体阿尔泰语系(Altaic,分为突厥、蒙古、通古斯三个语族和朝鲜、日本、虾夷三种独立语种,从土耳其分布到日本)这六个语系的祖先从非洲来到中亚时,完全没有分化。

大约在八万年前,一支人群开始向东南亚方向拓进,这一过程应该不是举族的长途迁徙,而更可能时随着人口的增长而渐渐向东南延伸,而最终由于东南亚宜人的气候使到达这里的人口大增,文化速度、遗传结构也由于特定的机制发生了漂变(Genetic Draft), 形成了南方系民族(Austirc),这一征程持续了几万年,实际上也可能不是单一方向一次完成的,而可能使回回复复地随机移动着地族群地一个长期移进地方向而已。

进入东南亚发现新天地的先祖们,由于这里复杂的地形被渐渐隔离,经过很长时间后,他们随着地理的分离而分化。

首先,东南亚中南半岛的西北部和东南亚的人群产生了差异,西北部以缅甸为中心开始形成后来的百濮等族系,东南部以柬埔寨为中心开始形成后来的百越等族系。

东南群不久分出了一支人群,不知通过何种途径到达中国东北(可能是冰期露出的大陆架),与中国西北进来的另一支人群融合,形成了阿尔泰语系的各民族。

其它留下的部分,也开始分别向南向北分化。

向北到广东广西间的人群形成后来的百越族群,向南到马来亚、苏门答腊和婆罗洲之间大陆架的人群形成后来的南岛马来族群。

西北部的人群也开始向云贵高原的各个河谷扩张。

东南亚各条南北向的大河河谷成了他们的走廊。

有一批人走的最快,迅速到达了川西北和黄河河套地区,形成了后来讲汉藏语系语言的氐羌民族和汉族。

之后又有一支人沿长江进入川东、湖北和湘北,形成后来的苗瑶民族。

这就是东亚几个族系的大致分化过程,在考古发现上也在相应的年代和地点,找到了开拓者的足迹。

这种早期分化后基本形成了地理区系。

东夷只见过历史记载,考古文化上也独特,但由于已很难寻找后代,所以遗传上还不清楚。

而中国西北的吐火罗(Tocharian)则属于西来的印欧语系,现已不存。

(待续)回复| 引用回帖人:温哥华宅男影响力指数:8 | | 发短消息| 只看此人| 2009/9/10 15:08:34 第293 楼(接续)东亚人的遗传系统初识[文摘]李辉,作者任职于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现代人类学研究中心)语言学家白保罗(Paul Benedict)认为侗台语系和南岛语系的语言有很大程度的共性,所以可以合为一个语系,即澳台语系(Austro-Tai)。

事实上,这两个语系的NRY主要SNP单倍型基本一致。

他们的共同祖先是拓进东南亚的先头部队。

在印度支那共同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以后,他们向南向北两个方向扩张,并在两广和马来亚形成了两个中心。

不知何时,缅甸的南亚语先民也开始了向东南方向扩张,并从澳台语先民手中接管了印度支那,使得南向和北向的澳台语先民基本失去联系,于是分别形成南岛语系马来语族和侗台语系先民,即后来的马来族群和百越族群。

百越族群先民是最早进入两广的现代人类,当地的『柳江人』可能就是属于这个族群。

这支人群在当地又居住了几万年,人口缓慢地增长起来。

大约在一万多年前,末期冰川消融,于是其中一部分人穿越南岭进入江西,百越族群开始分成南北两群。

大约同时,另一群完全不同的人也从怒江、澜沧江流域进入长江流域,向同一方向拓进。

后来两支人群相遇会产生冲突。

南越和北越分化后,各自产生了新的SNP 单倍型,使我们今天能看到这约一万年前发生的事件。

北越在江西长期留居的人群在后来的记载中被称为『干越』。

今天江西一带和相邻的皖南和闽西的汉族中保留的一定比例的百越结构与侗族几乎完全一致。

太湖流域七千多年就开始出现的现代人可能来自江西的越人先民。

后来的良渚文化、马桥文化和于越、扬越的遗传结构也与江西越人相连。

除了沿江而下的移民,可能还有一部分人是从江西溯江而上,一直到达贵州。

这一支人可能就是仡央语族(Kadai)的先民。

在东下的越人建立春秋时期越国之前,西上的越人建立了强大的夜郎国,并在商王朝的历史舞台上频频出场。

在夜郎国治下的许多其它族群也改变了仡央语。

我们今天看到的仡央语族中的许多小部族的遗传结构完全不属于百越类型。

楚国的强大影响到南方许多部族,大约在商末,楚国发动了对江西干越的征伐。

在顽强抵抗之后,终因技术落后,干越战败退逃。

大部分的人可能退到两广之间的梧州一带,在历史记载中称为『骆越』。

可能这些名称当时的发音都相同,可能为Klam-Daic。

属于北系的『骆越』与南系当地的『西瓯』比邻而居。

但却已不一样,骆越在梧州一带大概一直居住到宋代。

在大约秦汉时候,部分人迁到了广西北部的融水一带,又渐向贵州移动成为今天的水语支各部族(Sui)。

宋代受越南侵略军的侵扰,骆越从梧州北上广西、湖南、贵州三省交界地带,成为今天侗语各部族(Kam)。

南越部分也在北越离开后一段时间开始内开始东进,到达福建和浙南,形成后来的闽越和东瓯。

而南宁一带的南越人被称为西瓯。

所以与『骆』为北越代称相对应,南越的代称可能是『瓯』。

秦末南越国的主体民族可能就是南越。

汉代南越灭国后,一大部分人由广东退向僚国、泰国方向,形成今天的僚族、泰族等民族。

云南的傣族又是由泰国迁来。

泰系民族在东南亚陆续建立了好几个政权。

十三世纪,猛昂国(现云南德宏)向印度阿萨姆省(Assam)地带远征,建立了阿含王国(Ahom)。

海南的黎族很晚还在广西广东之间,什么时候分化形成还未知。

台湾原住民被分在南岛语系,但却分成与马来语族完全不同的三个语族。

语言学家认为一类语言中最复杂的地区是分化时间最长的发源地。

如果台湾原住民语言是属于南岛语系,则台湾就是语言最复杂的南岛语发源地。

在台湾之外的南岛语系近两千种语种都属于马来-玻利尼西亚语族(Malayo-Polynesian)。

所以语言学家提出一种『南岛快车假说』,认为南岛语各族起源于台湾,迅速散布到几乎整个太平洋和印度洋。

但是,从NRY结构看来,台湾与玻利尼西亚完全不相关,『南岛快车假说』完全不成立。

其实,如果不看台湾,其它南岛语言中最复杂的在苏门答腊(Sumandra)一带,与遗传学家推测的南岛发源地一致。

或许南岛语系马来族群的先民于百越先民分离后,在马来亚和苏门答腊一带一直住下来,直到千多年前,航海技术的发展,使他们得以在广渺的大洋上驾着『拉比塔』(Lapita)小舟自由航行。

而台湾原住民的遗传结构看来与百越族群很相似,可能是不同时期不同路线从大陆来到台湾的,有的属于南越,更多可能属于北越。

虽然侗台语的结构与台湾语言看来很不一样,但是侗台语是在秦汉以后受汉语影响而发生过了类型转变,也很难否认转型前侗台语与台湾语言相似,而符合遗传学的不可转变的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