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勒的课程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是围绕四个基本问题的讨论展开的:
第一,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第二,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第三,怎样才能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第四,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这四个基本问题可进一步归纳为“确定教育目标”、“选择教育经验”、“组织教育经验”、“评价教育计划”,这就是“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泰勒的研究,围绕着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程序进行,他对于每个问题分别从教育的实际状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主要问题所在,然后进一步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一),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1.目标的三个来源
(1)对学习者自身的研究。
(2)对当代生活的研究。
(3)学科专家的建议。
2.两个筛选器
一是教育和社会哲学;二是学习心理学。
3.目标的陈述
仅仅有合理的目标是不够的,还必须把目标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
(1)对已有陈述方式的批判
①“把教育目标当作教师要做的事情来陈述”。如介绍进化论,介绍杜威的教育思想;讲解一元一次议程的概念;
②“列举一门或几门学程所涉及的课题、概念、概括或其它内容要素”。例如:一元一次
方程的概念、解法、应用;或以概括以形式来陈述,“物质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等。
③目标的陈述过于笼统或概括。例如:“发展批判性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
(2)二维图表陈述法
在分析批评常用的目标表述方式之后,泰勒提出了自己关于目标表述的主张:“最为有效地陈述目标的形式,是以这样的措辞来表达:既指出要使学生养成的那种行为;又言明这种行为能在其中运用的生活领域的内容。”
(二)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1.选择学习经验的五条原则
(1)给学生提供的学习经验必须既能使学生有机会实践该目标所隐含的行为,又能使学生有机会处理该目标所隐含的内容。(具有实践可能)
(2)必须使学生在从事教育目标所隐含的行为的过程中获得满足。(使学生获得满足)(3)所期望的反应是在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的。(力所能及)
(4)有许多特定的经验能够用来达到同样的教育目标。(多种经验→同一目标)
(5)同样的学习经验通常会产生几种结果。(同一经验→多个目标)
2.有助于达到目标的学习经验所必备的四个特征:
(1)有助于培养思维技能;
(2)有助于获得信息;
(3)有助于形成社会态度;
(4)有助于培养兴趣。
(三)怎样才能有效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1.学习经验组织的两种方式
(1)纵向组织:指不同阶段(或时期)的学习经验之间的联系。
(2)横向组织:指不同领域的学习经验之间的联系。
2.学习经验组织的主要准则
(1)连续性:是指“直线式地重复主要的课程要素”。
(2)顺序性:或称序列性。是指“把每一后继经验建立在先前经验的基础上,同时又对有关内容作更广泛、更深入的探讨”。
(3)整合性:是指“课程经验的横向联系
3.学习经验组织的三个层次
(1)最高层次:①具体的科目(specific subjects)。②广域课程(broad fields)。即将一个广泛的知识领域视为一个整体,并以此来设计课程。如社会学科、语言艺术、普通理科、保健体育。③核心课程(core curriculum)。即以问题为中心的一种课程设计。④未加分化的课程。类似我们现在所讲的经验课程,把整个教学计划视为一个整体,以学生生活为基础设计课程。(2)中间层次:①按序列组织的学程,如社会科学Ⅰ、社会科学Ⅱ、社会科学Ⅲ;②以一学期或一学年为单位的学程。如四年级的中国历史,五年级的世界历史。它们之间具有互补性,但较少考虑其联系和关系,合起来并不构成一个整体的历史学科。
(3)最低层次:①课;②课题;③单元。
4.学习经验组织的一般步骤
(1)确定课程组织的一般框架。即采用分科课程、广域课程还是核心课程等。
(2)确定每一课程领域的组织原则。即考虑学习经验组织的逻辑顺序和心理顺序。
(3)确定低层次组织的方式。即采用课、课题还是单元的方式。
(4)制定灵活的“资源单元”。供每位教师在与某一组学生打交道时使用。
(5)师生共同设计活动。这是课程的最终实现状态。
(四)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1.评价的含义
评价过程实质上是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实际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的过程。泰勒认为,评价有两个重要的方面,第一,它寓意评价必须评估学生的行为。第二,它寓意评价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包括一次以上的评估。否则,我们无法了解变化是否发生。
•※泰勒的贡献:用评价代替了测验。
2.评价的一般程序
•①先说教育目标;②确认评价情境;③设计评价手段;④利用评价结果。一是了解课程的实际结果,二是提出改进课程的各种假设。
泰勒原理的意义
首先,它提供了一个课程研究的范式,泰勒本人也因此获得现代课程理论之父的美誉。
其次,将评价引入了课程编制过程。这具有极高的理论和实践价值,通过评价不断搜集有关的各种信息,及时地改进和完善课程。
第三,建立了课程编制的目标模式。泰勒将学生、社会生活、学科专家三个方面共同作为目标来源,使得目标模式获得了合理地基础。将目标贯彻于课程编制的各个环节之中,使得目标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因此有人将泰勒称为课程编制模式的行为目标之父
另外,也有许多人对目标模式提出了置疑和批评,认为现实中的课程操作远远复杂于泰勒的直线式课程编制等问题。但无论如何,泰勒对课程的贡献都是无庸置疑的。正如有人所言:“不管人们是否赞同‘泰勒原理’,不管人们持什么样的哲学观点,如果不探讨泰勒提出的四个问题,就不可能全面地探讨课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