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史_笔记
马克思主义笔记
联系的多样性: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有无中间环节)本质联系和非本质(性质)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根据和条件)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有无确定的趋势和方向)认识度的意义要求我们在生活中坚持适度的原则,反对“过”和“不及”度的原理是法学、政治学上强调的“正义”价值的哲学基础。
度的原理为变引起质变提供了基础。
矛盾斗争性: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否定、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比如在自然界中,吸引和排斥、化合和分解、同化与异化、遗传与变异等等。
在社会中,市场上的竞争、战场.上的厮杀、学术.上的争鸣、批评与自我批评等等。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
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脱离运动谈物质,会导致形而.上学的错误。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共性):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 -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事事有矛盾,矛盾无处不在;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时时有矛盾,矛盾无时不有。
矛盾的特殊性(个性):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及每一侧面各有其特点。
主要表现有:矛盾性质的特殊性、矛盾地位的特殊性、矛盾范围的特殊性和矛盾解决方式的特殊性。
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对立: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总是暂时的和有条件的,因而相对的。
统一:相互依存,相互渗透。
在相对静止中有绝对运动的一面,即静中有动;处于绝对运动中的事物都有相对静止的一面,即动中有静。
内因和外因的辨证关系A、内因是运动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 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
内因是运动的根据:内因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深刻基础;内因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本质;内因决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B、外因不起决定作用,而且通过内因表现出来。
C、外因和内因的区别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静止的含义:静止是指物质运动中的相对的稳定和平衡状态,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认识质的意义:1、可以判断事物发展了没有。
2、认识事物的质是认识和实践的起点。
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是:是否符合历史趋势、是否具有强大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学习笔记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学习笔记一、唯物论(三观两原理一方法论)1.物质观: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原理: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和变化之中,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主体),脱离物质的运动是不存在的。
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运动是绝对、无条件的、永恒的,静止是相对、有条件的和暂时的。
静止是绝对运动的特殊状态,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运动的物质与时间、空间的辩证关系原理: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具有一维性。
空间是物质的广延性,具有三维性,即具有长、宽、高三度。
时间、空间与物质运动是不可分离的:一方面,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空中进行的,离开了时空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另一方面,时空也离不开物质的运动,离开了物质运动的时空同样是不存在的。
时空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有限性与无限性。
2.意识观:意识的能动性原理:在认识世界过程中,意识不仅可以反映事物的现象,而且可以通过抽象思维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意识具有指导性,意识可以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意识具有能动性,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意识能够反作用于主体,影响人的生理过程。
3.实践观: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原理:实践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客体的现实活动。
主体与客体是相互作用的,主体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处于主导地位和中心地位。
在实践过程中,主体受到客体的限定,又不断地发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以自觉能动的活动不断打破客体的限定,从而超越现实客体。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辩证唯物主义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是指统一于所有物质形态的共同的本质的属性----客观实在性;世界的统一是无限多样的统一,是包含着质的差别的统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运动和发展的充满联系的统一。
高教版《马克思主义哲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马克思主文哲学的创立与发展)【圣才出品】
第2章马克思主文哲学的创立与发展2.1 复习笔记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1.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社会基础任何哲学都是在一定的经济社会土壤中产生和发展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和发展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
(1)资本主义社会的建立及其内在矛盾的逐渐暴露,以及人类历史从地域性向世界性的转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社会历史条件;(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在极大地解放社会生产力的同时,也导致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4)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世界历史舞台,但由于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屡遭失败,这就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2.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科学前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不仅有深刻的社会基础,而且有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前提。
(1)自然科学的蓬勃发展时期时间为15世纪后半期到18世纪末,主要成就包括数学成为解释自然现象的根据、实验方法的确定、近代的生产本身成为自然科学的工艺学运用。
(2)“搜集材料的科学”过渡为“整理材料的科学”时期这时期的主要成就是恩格斯所说的“三大发现”,即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以及生物进化论的创立,为哲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自然科学基础。
(3)启蒙运动近代社会科学起源于17、18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
近代社会科学研究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现象及其规律,获得了一系列的重要发现,其中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复辟时期的历史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所取得的积极成果,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科学前提。
3.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一切优秀成果。
它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既包括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又包括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直接从对这两方面的批判继承中产生的。
高教版马克思主义哲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高教版马克思主义哲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编写组编写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配套辅导书,1.整理教材笔记,浓缩知识精华。
2.详解课后习题,巩固重点难点。
第1章哲学及其发展规律1.1 复习笔记一、哲学是理论形态的世界观1哲学与世界观(1)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①世界观是人们关于世界的根本看法。
哲学是一种从总体上把握世界的人类智慧,哲学问题总是关于人与世界关系的重大问题、根本问题。
哲学是从总体上把握世界的人类智慧,是一种理论形态的世界观。
②哲学是通过一系列概念、范畴、命题和理论论证而形成的关于世界总体的思想体系,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其内容包括自然观、历史观和人生观等在内的理论体系。
(2)哲学与其他形态的世界观①哲学与常识常识是人类世世代代经验的产物,它的本质特性是自发的、零散的和非理论性的。
人要自觉地规范和指导自己的思想与行为,就需要超越常识,上升为哲学。
②哲学与宗教宗教的本质特征是对神的信仰。
宗教建立在信仰的基础上,哲学则通过理论的逻辑力量来表现它对人与世界关系的理解。
③哲学与艺术艺术是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来反映人与世界之间的丰富关系的。
哲学是把握世界的理论方式,通过逻辑论证以理服人;艺术是人类把握世界的审美方式,通过艺术形象以情感人。
④哲学与科学科学是人类运用理论思维实证地把握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
哲学要把科学成果转化为哲学理论,而且要随着科学的发展而变革哲学自身。
2世界观与人生观(1)人生观的含义人生观是关于人生问题的根本观点,决定人们活动的目标、人生道路的方向和对待生活的态度;人生观是世界观的主要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观。
(2)人生观的内容人生观主要包括对人的本质、人的生存方式的认识,对人生目的、人生价值的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人生观的核心问题。
(3)人生观问题的根源人生观问题根源于人的特殊存在方式,以及由此构成的特殊矛盾,主要表现在:①人的存在的自由与必然的矛盾。
马可思主义哲学笔记全集
马哲笔记2010第一章实践基础上人、自然、社会的统一第一节实践及其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一、实践概念的规定实践本身包含有一种矛盾性的本质:一方面,实践是一种现实的、感性的客观活动。
实践:是一种表现出历史主体主观能动性的真正现实的、感性的客观活动。
二、实践的基本特征1.客观物质性: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对象、实践的手段、实践的结果都是物质的。
可感知的。
2.主观能动性:实践过程贯穿了人的自觉的目的和意志,使客观世界按照人的要求和目的得到改造。
3.社会历史性:实践活动具有社会性,是历史的发展着的。
三、实践的基本形式1.变革自然的生产实践:通过改变自然界的物质存在方式,生产满足人类生活物质需要的资料。
2.处理社会关系、变革社会的实践:维护和巩固有利于生产发展的社会关系,调整或改变不适合生产发展的社会关系,改造社会。
3.科学实验活动:科学上为阐明某一现象、揭示其客观规律而创造特定的条件,以便观察它的变化和结果的过程。
四、实践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和基本的观点:1.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本体论就是论本体与其派生物(精神)之间的关系,即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
2.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观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把自然分为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
3.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基础,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观的基本观点第二节人与自然的关系一、人对自然的依赖性1.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劳动:人和人类社会产生的现实基础劳动在人产生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劳动具有决定性意义:(1)劳动使类人猿前后肢分工,创造了人的手;(2)劳动创造了人脑;推动了语言和意识的产生与发展。
(3)劳动形成了人类的社会关系。
人类劳动的根本标志是制造工具。
3.自然概念的层次性及自然对社会的影响自然概念有以下三个层次不同的含义(1)作为一切存在物总和即物质的自然(2)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的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诸种自然条件的总和,由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构成。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笔记(第三章)
第三章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第二章内容讲世界的本质、本原,讲“世界是什么?”也就是讲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那是哲学的“本体论”问题,是哲学的基础和出发点。
第三章内容讲“世界的状态”。
讲各种事物间的关系,就是讲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矛盾。
唯物论是马哲的基础,辩证法是马哲的“灵魂”,形容它无处不在。
唯物论和辩证法在马哲体系中是自觉地结合在一起的,所以它的唯物论是辩证唯物论,它的辩证法是唯物辩证法,二者不可分割地科学地揉合在一起。
第一节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第一节是辩证法部分的小绪论)一、什么是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一方面与唯心主义辩证法根本不同,另一方面也与形而上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不同,是迄今为止唯一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
1、唯物辩证法的概念定义有三种相似的说法,实质上是一致的。
(1)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科学(2)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联系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3)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与发展的科学2、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总纲)(1)讲联系联系的观点(2)讲发展发展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也叫总纲,也是它的基本观点。
它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宇宙间没有任何事物是绝对孤立存在的,一切事物都和周围事物相互联系着;同时也没有任何事物是绝对静止的,一切都处在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
在这里,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完全是一致的。
3、唯物辩证法的本质和主要内容(1)唯物辩证法的本质批判性和革命性是唯物辩证法的本质。
它认为,一切事物的存在都具有暂时性和过程性,新陈代谢,推陈出新是普遍规律;稳定和静止是暂时的、相对的,运动、发展是绝对的、普遍的;没有否定就没有发展。
(2)唯物辩证法的主要内容唯物辩证法犹如智慧的大树,主要由两大部分内容组成。
其中“三大规律”的学说是它的“主干”,“五对范畴”是它的“枝叶”。
A、对立统一规律(矛盾规律)B、质量互变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五对范畴二、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性和系统论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世界上万事万物纷繁复杂、千姿百态、千变万化,但它们没有完全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笔记
马哲一、唯物论(2个核心、2大原理)2个核心:物质、意识物质(客观实在性)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物质是对一切可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的抽象,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意识(反映性)1、(起源)意识与人脑: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2、(本质)意识与客观存在:(近似、能动、原形)意识是对客观存在近似的、能动的反映;任何意识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都能从客观实在找到原形,也即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反映。
(内容与形式)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形式是主观的;意识体现了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2大原理: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多样性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世界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物质世界的统一,是多样性的统一: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具有物质统一性。
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原理、意识能动性原理)1、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原理,即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的起源和本质的原理。
2、意识的能动作用,亦称为主观能动性,指意识能动地反映世界和指导实践,通过实践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是人之所以区别于物的特点。
具体3表现①认识世界;②指导实践、改变世界;③对人体生理活动的控制和调节。
二、辩证法(2个核心、3大规律、4对范畴)2个核心:联系、发展联系(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1、(内部要素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2、(客观性)联系是客观的,凡真实的联系都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人们可以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把握事物,但决不能用臆想的联系代替真实的联系,否则将陷入诡辩论。
3、(普遍性)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内部和外部都处在相互联系之中,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个环节并通过它体现出联系的普遍性。
马哲史笔记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习笔记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一、基本概念:1、社会形态:是建立在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上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
建立在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上的经济基础是社会形态的物质内容和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准;社会形态还包括与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上层建筑。
只有把两者联系起来考虑,才能了解社会形态的全貌,才能理解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规律。
2、市民社会: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恩将交往关系(生产关系)从各种社会关系中划分出来作为社会结构中具有决定性的因素,并沿袭传统社会学术语并赋予他历史唯物主义含义。
指出“在过去一切历史阶段上受生产力制约、同时也制约生产力的交往形式,就是市民社会”。
它“包括各个个人在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上的一切物质交往,即一切物质活动和物质关系,是全部历史的真正的发源地和舞台”。
这里已清楚表明,这里所讲的市民社会就是经济基础,或经济结构、生产关系的总和,政治国家和观念即意识形态则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
3、交往形式:亦称“交往方式”、“交往关系”,马恩早期著作中的政治经济学和哲学用语。
1846年完成的《德意志意识形态》首次使用表示人的社会关系。
“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
按照马恩理解,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的关系就是交往形式与个人的物质活动的关系。
交往关系受制于生产力。
在不久后的《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就明确用生产关系来概括。
4、《德法年鉴》:马克思和卢格于1844年在巴黎主编出版的德文刊物。
1844年2月底在巴黎出版第一、二期合刊号。
这一期刊有马克思的文章《论犹太人问题》、《〈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恩格斯的文章《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和《英国状况——评托马斯·卡莱尔的〈过去和现在〉》,还发表了马克思致卢格的三封信。
这些著作标志着马克思和恩格斯最终从唯心主义转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到了共产主义,实现了两个转变。
5、异化:异化理论是在文艺复兴以来的近代西方哲学里逐渐形成起来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笔记(第四章)
第四章认识的规律本章标题也可标为“认识与实践”,就是认识论。
哲学基本问题第一层含义是:“世界是什么?”第二层含义是:“世界可知否?”“如何知?”认识论主要研究的问题是:(1)人的正确思想是怎样形成的?(2)人的智慧是从哪里来的?(3)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4)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5)真理的客观性与辩证性。
第一节认识的本质什么是认识的本质?概括地说,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一、认识的结构一个正常的认识过程或认识行为,一种正确认识的产生,必须具有三个要素,缺一不可。
认识主体→认识工具→认识客体1、认识的主体什么是认识的主体呢?不同的哲学有不同的主体观。
(1)唯心论的主体观唯心主义哲学把认识的主体神秘化,把主体抽象为精神性和观念性的东西。
把主体等同于主观意识或“客观精神”。
这是很模糊很不科学的概念。
(2)旧唯物主义主体观旧唯物主义把认识的主体说成是自然的、一般的人。
从它注意了人的自然属性一方面看是对的,具有反宗教神学、反唯心主义的进步性。
但它却忽略了人的社会实践性,所以它的主体观也是不科学的。
(3)马克思主义主体观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认识的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和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
(P.94)2、认识主体的基本特征(1)自然物质性(反唯心主义)(2)自觉能动性(人不同于一般动物)(3)社会实践性(主体是历史的实践的人)3、认识主体的形式(层次性)(1)个人主体(2)集团主体(3)类主体4、认识的客体(P.95)什么是认识的客体?不同的哲学有不同的客体观。
(1)唯心论的客体观唯心主义哲学把认识的客体解释为“精神主体”的“创造物”和“附属品”。
认为认识的客体不是自然的、物质的,而是由主观精神或神秘精神“外化”出来的。
(2)旧唯物主义客体观旧唯物主义一方面把自然物看作是真正现实的客体,而不是精神的产物,这是对的。
但另一方面,它又认为认识客体是与认识主体毫无关系的纯粹的客观实在。
马克思主义哲学笔记
马克思主义哲学笔记第一章第一节:哲学及其社会功能1、什么是哲学哲学是人们关于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2、哲学的特色哲学的特色即它与其他具体科学的不同,首先表现在对象方面,其次表现在它的思维方式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
3、哲学的功能~提供了理论化、系统化世界观~是人们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世界关系的基本规范和准则~具有一种独特的批判功能第二节:哲学的基本问题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2、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思维和存在何为第一性的问题——本体论意义~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认识论意义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两个基本派别第三节:哲学的历史发展1、哲学的历程2、科学的分化和哲学的发展3、哲学的发展与文明的创造和演进第二章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历史发展和哲学发展的必然产物1、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社会历史前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据统治地位,适应历史时代的的根本性转折,在哲学上也必须实现根本性的变革。
19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也为新世界观的创立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19世纪在社会科学方面获得的重要进展对历史唯物主义解释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料。
2、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理论前提~以往哲学从两个方面提供了新世界观产生的前提~以住哲学与时代精神的背离及它所包含的内在矛盾为新哲学的形成提供了由以出发的问题3、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的过程~第一阶段的标志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二阶段的标志是《神圣家族》~第三阶段的标志是《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范畴为核心的完整的理论体系1、实践以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以观点~以实践概念为基础,唯物论和辩证法这两种哲学传统获得了统一。
~以实践概念为基础去解决哲学的基本问题,把思维与存在的统一理解为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现实的历史过程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革命的批判的哲学~它公开申明服务于无产阶级批判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人类解放事业~它本身内在的包含着革命性、批判性的规定——实践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完整严密的科学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与革命性都是它的内存的本质规定第三节: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世界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2、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自然科学~马克思和恩格斯自觉地总结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发展以推动哲学的发展~前苏联和中国都出现过对西方自然科学新发展予以排斥的情况3、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本质差异~阶段属性不同~理论实质不同~社会作用不同~发展形态不同4、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需要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内存需要和本质特征之一第三章第一节:世界的物质性1、对世界统一性的不同认识唯物主义——唯心主义2、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是对一切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的抽象,因而它既包括一切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自然事物,也包括可以从感觉上感知的人的感性活动既实践活动。
高教版《马克思主义哲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社会历史运动的规律性)【圣才出品】
第7章社会历史运动的规律性7.1 复习笔记社会历史运动有自身的规律。
唯物史观把社会历史理解为现实的人的活动,从中探索出隐藏在人的目的和意识背后的“物质动因”,说明社会历史运动的规律性及其作用方式。
一、历史与人的活动社会历史是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
人的活动首先是物质生产活动,历史是在物质生产基础上的人类活动的展开过程。
1.现实的人是历史的前提社会由人组成,考察社会历史不能离开人及其活动。
历史的前提是现实中的个人。
(1)现实的人现实的人是指依据一定的物质条件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是在既定的历史条件下能动地表现自己的人。
现实的人从现实的生产以及与之相应的现实社会关系获得具体规定,主要有:①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现实的人生存和从事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是满足人类基本需要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
②由新的需要引起的再生产现实的人在其生命活动中不断地更新和扩大自身的物质生活。
③人类自身的生产人类自身的生产是指人类的繁衍。
如果没有人类自身的生产,现实的人的存在会中断,人类社会的历史会终止。
(2)现实的活动现实的活动表现出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
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构成现实的人的自然规定和社会规定。
意识也是现实的人的规定。
(3)现实的人是历史的前提现实的人既是历史的前提,也是历史的结果。
现实的人既是自然的产物,又是历史的产物,是人类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
这种前提与结果之间持续不断的相互转化,表现为历史的发展和人自身的发展。
2.历史是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现实的人的活动都是有目的的。
目的或意识只是人们进行历史活动的主观动因,背后隐藏着更加深刻的“物质动因”。
因果性与目的性在人类历史活动中紧密交织。
3.人的活动的目的与利益人的活动的目的有着物质动因,物质动因是追求一定的物质利益。
物质利益是推动人们从事各种历史活动的客观根源,是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因。
(1)人们的物质利益与其物质需要有着密切联系人类的生产活动,源于最基本的物质需要,只有在这一需要得到满足的基础上,才产生和发展出其他需要以及为满足这些需要而形成的种种活动。
马克思主义哲学笔记整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笔记整理⼀共六课,第⼀课为唯物论第⼆课、第三课为辩证法第四课为认识论第五课、第六课为价值观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价值观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法论1、⼈类从事两项基本活动,即认识世界(想问题)和改造世界(做事情)2、哲学是世界观和⽅法论的统⼀(世界观决定⽅法论,⽅法论体现世界观)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法论引申:唯物主义发展史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形⽽上学)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第⼀课:⼀切从实际出发包括四组世界观和⽅法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切从实际出发,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世界观:1、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物质决定意识,物质第⼀性,意识第⼆性,先有物质,后有意识,世界的本质是物质)承认⾃然界的客观性是⼈类有意识地处理⼈与⾃然关系的基本前提。
我们在利⽤⾃然、改造⾃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然,顺应⾃然,保护⾃然,学会与⾃然和谐相处。
2、马哲把不依赖⼈的意识,并能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叫物质,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1)物质的唯⼀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根本属性是:运动物质的可知性是指:能为⼈的意识所反映2)客观实在与客观存在的区别客观实在⾃然界客观存在⾃然界⼈类社会⼈类社会整个世界⼈的意识3、意识1)起源:是物质世界发展到⼀定阶段的产物2)本质:是客观存在在⼈脑中的反映(产⽣意识的物质器官是⼈脑;意识的内容是客观存在)3)意识根源于物质(正确的与错误的思想意识都是客观存在在⼈脑中的反映)⽅法论⼀切从实际出发1、含义:⼀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部出发点,来决定我们的主观思想和⾏动。
2、为什么要⼀切从实际出发?1)是做好各项⼯作的起码要求-具体的⼯作2)是⽆产阶级政党正确地制定和执⾏路线、⽅针、政策的前提-党的⼯作⼤局3)是⼈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点-⼀般的哲学原理3、怎样做到⼀切从实际出发?1)对主观主义,深⼊实际、了解实际、研究实际2)坚持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把握全⾯的、变化了的实际3)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4)正确发挥主管能动性,能动地反映并反作⽤于客观实际,不能消极地适应实际。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笔记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笔记嘿,朋友,今天咱们来唠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
这可不是个枯燥的事儿,就像一场跨越时空的奇妙旅程,充满了智慧的碰撞和思想的火花。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可不是凭空而来的。
在马克思之前,德国古典哲学可是热闹得很。
康德就像一个严谨的建筑师,精心构建着他的哲学大厦。
他提出的那些概念,什么先验感性论、先验知性论之类的,就像一块块形状独特的砖块,试图拼凑出对世界和人类认识的完整解释。
可是康德的哲学就像一座半完工的建筑,有些地方还透着神秘和模糊。
这时候黑格尔登场了。
黑格尔就像一个魔法大师,他的辩证法就像魔法棒一样,把整个世界看作是一个不断发展、充满矛盾的过程。
他的绝对精神像一个巨大的幕后操控者,世间万物都在这个绝对精神的自我发展中演变。
我和我的哲学伙伴聊天的时候,有个小伙伴就打趣说:“黑格尔这绝对精神,是不是有点像一个看不见的超级导演,指挥着所有的剧情发展呢?”不过黑格尔的哲学也有让人头疼的地方,太抽象了,普通老百姓看着就像看天书一样。
费尔巴哈就像一阵清风,吹进了这有些沉闷的哲学氛围。
他说要把哲学从天上拉回人间,关注现实的人。
这可太对胃口了。
费尔巴哈强调感性直观,就像他在告诉大家:“嘿,别老在空中楼阁里想事儿,看看身边实实在在的人啊。
”可费尔巴哈也有不足,他对人的理解还是有点片面。
马克思呢,他就像是一个超级智慧的融合者。
他吸收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又拿过来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然后开始了一场哲学革命。
马克思觉得,哲学不能只是在书斋里空谈,得用来改变世界。
我记得在一次讨论会上,有人问:“马克思的哲学到底和以前的有啥本质区别呢?”我就激动地说:“这区别可大了去了。
以前的哲学很多时候是解释世界,马克思的哲学可是要用来改造世界的。
这就像你知道房子哪里坏了,马克思不是光分析这坏的原因,而是要拿起工具去修房子,去建新房子。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发展过程中,列宁也是一个重要人物。
俄国当时的社会状况那叫一个复杂。
肖前《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下两册全》重点笔记
肖前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上下册重点笔记第一章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第一节哲学及其社会功能一、什么是哲学马克思曾说过,“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文明的活的灵魂”。
哲学是从总体上概括地把握时代的内容,集中地反映时代的本质特征,从而体现着时代精神的精华。
凡是真正的哲学都是该时代人类智慧的一种理论升华。
哲学的基本内容就是世界观和方法论。
世界观,就是人们对于包括自然界、社会和人的精神世界在内的整个世界的一般看法和根本观点。
世界观是通过人们观察和处理各种具体事物时采取的态度和方法表现出来的。
哲学是人们关于世界的总的看法或根本观点,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又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提供一般的、普遍的方法,并且是关于这种一般的、普遍的方法的学问,即方法论。
哲学就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作为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是经过了理论的加工和概括的。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只有这样,哲学才能真正成为智慧之学,成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文明的活的灵魂。
二、哲学的特点1、哲学的特点,首先表现在对象方面。
哲学的研究对象始终是人与世界的关系。
哲学与具体科学在对象上的区别实质上就是一般与个别或特殊、全局与局部、整体与部分、无限与有限的区别2、哲学的特点,还表现在它的思维方式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
黑格尔指出:“哲学的认识方式是一种反思。
”这种反思,实质上就是对人处理和驾驭自己同外部世界的关系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及其所创获的成果的总结、概括。
这种总结、概括就是哲学把握人与世界的总体性关系的基本思维方式,它必然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抽象性的特点。
三、哲学的功能总体而言,哲学是关于各种具体科学知识的总结和概括,它同其他各种具体科学知识一起构成人类的知识体系;哲学又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同其他的社会意识形态一起构成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体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哲学作为一种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再整个社会意识形态体系中,乃至再整个人类精神世界中,都处于核心的地位,其者统摄一切的灵魂的作用。
马哲笔记整理
马哲笔记整理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哲学与哲学的基本问题一、(哲学的定义)哲学产生于奴隶社会一、哲学界观,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二.哲学是对各门具体科学的概括,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三.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二、哲学基本问题(两方面)一、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二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问题,即我们的思维能否认识我们的社会三、(唯物主义3个历史形态\\唯心主义其基本观点)朴素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人本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主观唯心主义:虚构出某种脱离物质的自我并把它当成唯一真实的世界本源客观唯心主义:虚构某种脱离物质、脱离任何个人的客观精神,并把它当成万事万物的创造者否认事物内部矛盾是发展的动力第二节一、(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1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社会经济前提2无产阶级的壮大为独立的政治カ量提供阶级基础二(意义)为无产阶级提供了认识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1实现了研究对象的革命变革(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2实现了哲学内容的根本性变革(辨证唯物+厉史唯物、唯物论+辨证法、自然观+厉史观的统一)3马哲的本质特征及其精髓(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实践基础上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的高度统一)第二章第一节一、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概念和意义列宁的定义:(辩证唯物主义概念)“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1、客观实在性:2、辩证性3、可被感知的一、实践的本质1、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基本观点,他坚持物质观和实践观的统实践是指人能动的改变物质世界的对象性活动 a.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b.实践具有物质的、客观的、感性的性质和形式2、实践的基本特点客观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3、实践的基本形式物质生产实践社会关系实践科学实验4、实践构成了人的存在方式二、主体和客体的关系1、主体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实践主体具有能力结构(3基本要素)a.人本身的自然力b.进入主体实践活动领域,为主题所实际掌握、运用得知识和经验c.主体的情感和意志实践主体的社会结构:a.个人主体:从事相对独立的实践活动的个人b.群体主体:以一定形式组织起来,共同从事实践活动的集团c.社会主体:一定地域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整体客体是指主体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是进入主体实践领域的客观事物a.自然客体:天然存在的自然物、人工自然物 b.社会客体:社会存在、社会关系c.精神客体:思维心理等精神现象中介: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存在的三种关系:实践关系:主体和客体间改造与被改造关系认识关系:主体和客体间反映与被反映关系价值关系:客体对主体的利益关系实践关系是基础,认识关系和价值关系从属于实践关系,并为实践关系服务2、实践是人类世界分化根源和统一基础第三节一、认识的本质及其能动作用1、意识的起源a.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b.意识是社会劳动的产物○1○2○32、意识的本质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b.意识是客观物质的主观映像(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二、意识的能动作用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2、意识活动是一种主观的创造过程3、意识活动对人的生理过程的调节和控制4、意识能动性突出表现在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上:(正确>促进,错误>阻碍)第四节一、为什么说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其物质性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在客观实在基础上的多样性的统一1、物质的多样性:物质的具体存在形式是多样的2、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及其规律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整个宇宙都是物质的3、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物质的实践活动是社会产生和存在的基础4、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二、实事求是的哲学含义是什么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更本要求:1、世界统一于物质,是不依赖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的2、物质世界在时空中是运动、变化、发展的3、物质运动是有客观规律的第三章第一节b.条件性二、发展的实质;为什么说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1、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2、发展的观点新生事物(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不可战胜规律:a.新事物的出现,实在旧事物内部孕育成熟的b.新事物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过时、腐朽的东西,吸收继承发扬了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而且添加了旧事物不容的丰富新内容,比旧事物优越,具有强大生命力一、对立统一规律;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怎样理解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关系(1)矛盾及其客观性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及其关系的基本哲学范畴(2)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a.矛盾着的对立面的相互依赖着,不能孤立存在和发展b.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贯通,存在着向对立面转化的趋势○矛盾的对立性(矛盾着的对立面间相互排斥的属性,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两者的关系:a.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b.斗争性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c.同一性是由条件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2、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a.内因(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和第一位的原因)和外因(通过内因而作用)及其在市委发展中的作用b.矛盾的同一性在物质发展中的作用矛盾双方联为一体,互为条件,使对立面在相互依存的统一体中得以存在和发展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利用、相互促进中各自得到发展矛盾的双方的互相贯通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c.矛盾的斗争性在物质发展中的作用:根本作用在于推动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d.二者的结合构成动力矛盾同一的相对性主要指它的有条件性;矛盾斗争的绝对性主要指它的无条件性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1)矛盾的普遍性(共性、绝对性)a.矛盾无处不在b.矛盾无时不有(2)矛盾的特殊性(个性、相对性)a.矛盾性质的特殊性(根本矛盾——贯穿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并规定事物及其过程本质的矛盾、非根本矛盾——不规定事物及其过程本质,也不一定—贯穿事物发展过程始终的矛盾)b.矛盾地位的特殊性(各种矛盾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主要矛盾是出于支配地位的、对事物发展的过程起决定性作用的矛盾;非主要矛盾是出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性作用的矛盾。
马克思主义哲学上笔记整理(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上笔记整理(1)马克思主义哲学上笔记整理凡真实的⼈⽣总是相遇。
(——马丁布伯)第⼀章什么是哲学⼀、“哲学”⼀词的词源Philos(爱)+Sophia(智慧)哲学的基本性质:从总体上把握世界的⼈类智慧①哲学研究的不是某个特定领域,它关注的不是细枝末节②研究⼈与世界的关系(⼈对待世界的⽅法、态度),⼈和世界打交道⼆、哲学智慧与实证知识1、智慧不等同于具体的实证知识哲学不等同于具体科学(science 科学;wissenschaft学问,科学,学术,知识。
既包括⾃然科学在内的世界上的所有的科学)是以⼈与世界关系为中⼼展开的对世界的总体把握2、哲学问题:总体(普遍)的问题哲学:客观地研究世界,研究⼈们对待世界的⽅式、⽅法、态度,是⼀种有关境界的学问。
⾃然科学:天为什么下⾬哲学:什么是因果关系⼈为什么会死⼈如何对待死亡三、我们为什么要学哲学?1、为了让⽣活⽐⽣活更多(为了更好地在世界中⽣活)“边缘境况”:科学技术⽆能为⼒领域。
例如:感动是内⼼的真实情感,油然⽽⽣。
(雅斯贝斯提出)为了解决“边缘境况”的问题,我们需要学习哲学。
2、哲学是⼀门“life work”①⼈只要活着,就需要哲学,需要哲学智慧。
哲学区别于宗教:哲学——⼊世(更好地⾯对与解决问题);宗教——出世(逃避问题)②哲学总是源⾃于⼈们的现实⽣活。
⼈⼈都有⾃⼰的哲学。
(这⾥的哲学指的是常识,是⾃发的、发散的,未经思考的。
)真正的哲学:系统化、理论化;哲学家的哲学:⾃觉地经过理论的加⼯和反思的、系统的③具有⼀种实践的定向哲学不是纯粹理论的东西,真正的智慧来源于⽣活,⼜⾼于⽣活,扎根于⽣活。
Life work:⽣命的劳作,在⽣命的劳作中所⽣产出来的有关⽣命的作品四、哲学的基本特征(⼀)哲学的批判性(是哲学的根本特征)1、哲学是⼀种⾃由思想(⾃由思想≠主观思想=批判地思想)苏格拉底:批判的⽜虻⿊格尔:所谓⾃由的思想,就是不接受任何未经审查其前提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通用笔记
马克思主义哲学复习通用笔记第一章绪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理论基础,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正确理解和把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前提和基础;第一节哲学的起源、对象、特点和功能一.哲学的起源哲学作为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人类生活实践和思维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产物,其形成的标志是人们理性理解和说明世界万物的“本原”的思想的产生,形成的根本条件是人们在实践中获得的实证知识的大量积累和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工;制造和使用工具的生产活动,一方面把人和自然界区别开来,造成了人和自然界的关系,另一方面又把人和人区别开来,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以生产资料占有为基础的社会交往关系;二.哲学的对象马克思和恩格斯把哲学的对象规定为“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的运动的一般规律”;三.哲学的特点和功能特点:第一,哲学具有最高的概括性和普遍性;第二,哲学是通过一定的概念和范畴系统把握对象的,这是由哲学是一种反思所决定的;第三,哲学是远离物质基础的意识形态;功能:第一,哲学最主要和最突出的功能就是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第二,哲学的功能还表现在它是一种强大的精神武器;第二节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派别一.哲学的基本问题恩格斯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可以说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思维和存在或精神和物质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第二,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凡是主张存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思维依赖于存在的,就是唯物主义;凡是主张思维第一性,存在第二性,思维不依赖于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唯心主义有两种主要表现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某种精神实体,认为这种精神实体先于物质世界,先于人而独立存在;主观唯心主义则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于个人的主观感觉或意识;三.哲学的党性和阶级性哲学的党性是指:任何一种哲学不属于唯物主义,就属于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上的两大基本派别,超越或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哲学派别是不存在的;在哲学及其发展的历史上,除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之外,还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第三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发展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三大科学发现:细胞的发现、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达尔文的进化论为马克思主义辨证唯物主义哲学的产生提供了基础;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及其伟大意义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是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崭新的世界观第一次公开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有着极为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使哲学第一次获得了真正科学的性质,出现了真正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认识、改变世界的理论武器;第三, 唯物历史观的出现,一方面结束了唯心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内的统治,使自己成为真正的科学;另一方面,唯物史观同剩余价值学说一起,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发展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来自两个方面的动力:一是对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实践新鲜经验以及自然科学发展新成果的概括和总结;二是对敌对思想以及国际工人运动中错误思想的批判和斗争;第四节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时代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世界科学技术的新成就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无疑的促进了人类认识的发展和提高;二.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是指导我们完成民主革命、建立社会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而且是指导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和统一性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是世界万物统一的基础,是世界万物共同的本原或本质;意识依赖于物质,事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对物质世界的反映;是对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回答,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基础;第一节物质及其存在的基本形式一.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范畴经受了实践和科学发展的考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第一, 它揭示了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原则,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 它揭示了物质的可知性,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可知性,有力的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 它强调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揭示了物质的唯一特性就是它的客观实在性,抓主了世界万物的共同本质;二.运动及其基本形式恩格斯说:“运动,囊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变动起直到思维;”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运动事物质的存在方式和固有属性;世界上没有脱离运动的物质,也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多种多样的物质运动形式之间既是相互区别的,又是相互联系的、统一的;物质运动形式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原理,对于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运动作为物质的存在方式和固有属性是永恒的、不灭的,因而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世界上没有不运动的物质,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暂时的、有条件的、相对的;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绝对和相对的关系,它们是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具体表现在:第一, 运动和静止互为前提,互相依赖;第二, 运动和静止相互渗透,相互包含;总之,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三.时间和空间时间作为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空间作为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是指物质的广延性、伸张性;时间空间同运动着的物质是不可分割的;时间空间作为物质运动存在的基本形式同物质运动一样,是既不能被创造的也不能被消灭的;因此,时间空间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时间空间的相对性、可变性,也事物质运动本身所固有的客观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时间空间之间也是不可分割的,统一的;时间空间的无限性和它们的有限性是辨证统一的;时间空间的无限性,是人类从自身的实践和科学发展的历史经验中概括出来的科学结论;正确理解和把握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重要意义:第一,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是彻底坚持唯物主义的必要条件;第二, 正确理解和把握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是正确认识世界的前提;第三, 正确理解和把握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观,是成功的改造世界的必要条件;四.物质运动的规律性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变化的基本秩序,一定如此的趋势,是事物自身所固有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物质运动规律具有以下特点:第一, 规律具有稳定性;第二, 规律具有普遍性;第三, 规律具有可重复性;第四, 规律存在于物质运动过程的始终,决定着物质运动过程的前途和方向;第五, 规律具有绝对性,是客观的;第二节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一.意识的起源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现象不是从来就有的,而事物质运动合乎规律的产物,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出现的;意识的产生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无生命物质的反应到生物的反应,低等生物的反应到高等生物的反应,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的意识;造成人类意识和动物心理本质区别的是人类自身的活动——劳动;人类意识是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是社会的产物、劳动的产物;劳动在意识产生的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第一, 劳动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客观需要;第二, 思维的工具——语言,也是在劳动中产生的;第三, 劳动改造了人类自身身体状况,特别是促进了思维的物质器官——人脑的形成和日益完善;第四, 劳动不仅使意识的产生成为可能,而且使意识的产生的可能转化为现实;二.意识的本质意识依赖于物质,不仅表现在意识的起源上,而且表现在意识的本质上,即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应;意识是由各种彼此区别而又相互联系着的认识因素和情感意志因素等构成的复杂体系;感性认识反映的是事物的现象或外部联系;理性认识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或内在联系;三.意识的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 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意识不仅能够以感觉、知觉、表象等感性形式反映事物的现象或外部联系,形成对事物的感性认识,而且能够运动概念、判断、推理等理性形式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能动的反映事物的本质或内部联系,由对事物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第二, 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意识能够通过指导实践转化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把观念的东西变成物质的东西,在自然界打上“人类的印记”;这就是列宁说的“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第三, 人类的意识活动是自觉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第四, 意识对人的大脑和人体的生理过程有能动的反作用;总之,意识的能动性对于人们的认识和实践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认识和实践中,人们只有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性,才能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辩证唯物主义承认意识具有能动性,但同时又认为意识的能动性是依赖于物质的,是受客观物质条件和客观规律制约的;第一, 意识的能动性的实现离不开社会实践,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第二, 意识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不是凭空产生的,是客观物质条件在思维中的反映,是由客观物质条件决定的;第三, 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第三节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一.世界的多样性和物质统一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对世界的统一性问题的回答;世界的统一性问题,即世界万物有没有一个共同的本原的问题;二.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的科学根据和哲学证明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的原理,是以科学发展所提供的大量系统是实为根据的;哲学证明P93-P94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是求是辩证唯物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我们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是求是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一切从实际出发、实是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一元论世界观的根本要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做好一切实际工作的根本保证;解放思想和一切从实际出发、实是求是,是统一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是求是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一致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是求是和一切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也是一致的;第三章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同世界的普遍联系和发展是不可分割的;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基础;世界的普遍联系和发展,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的表现和根据;第一节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一.联系的客观普遍性联系作为普遍的哲学范畴,是指事物之间或构成事物的诸要素、方面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联系是客观的;联系的客观性是指,事物之间或构成事物的诸要素、方面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它们自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联系又是普遍的;联系的普遍性或普遍联系是指,世界上一切事物、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或方面,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着的,并且只有在这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它们才能存在和发展;二.联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事物之间或构成事物的诸要素、方面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又是复杂的、多样的;三.一切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移坚持普遍联系的观点,在实际工作中,就要坚持“一切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移;”第二节物质世界的永恒发展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又是永恒发展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运动;发展是事物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前进的上升的运动,是事物运动变化的总趋势;新陈代谢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法则;一.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作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是事物运动的真正终极原因;二.发展的普遍必然性所谓“发展”,就是事物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前进上升的运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发展是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必然经历的过程,是无条件、普遍的,因而是绝对的、永恒的;三.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发展的普遍必然性,具体表现为宇宙间永无止境的新陈代谢,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是由事物发展的辨证本性和新旧事物的本质特点决定的:第一, 新事物是旧事物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合乎规律的产物;第二, 新事物是促使旧事物灭亡的因素,但又是旧事物不能战胜或克服的因素;第三, 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总之,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和最终结果;第三节唯物辩证法是关于联系和发展的科学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事物质世界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本质方面;唯物辩证法就是对物质世界的这两个不可分割的本质方面的反映;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一.唯物辩证法的产生及其和形而上学的对立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概括和总结科学发展的基础上,批判的继承黑格尔哲学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创立了科学形态的辩证法——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根本对立的:第一,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求人们在认识和实践中要全面的看问题,形而上学则把事物看成是孤立的、互不联系的,在认识和实践中片面的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第二,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要求人们在认识和实践中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使自己的思想跟上不断变化着的实际;形而上学则把事物看作是静止不变的;第三,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形而上学则不承认矛盾的存在;其中,是否承认矛盾,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根本焦点;唯物辩证法强调事物的普遍联系,并不否认它们之间的相互区别;强调事物的发展规律,并不否认事物在绝对运动中也有相对静止的一面,并不否认相对静止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强调事物矛盾的普遍性、斗争的绝对性,并不否认矛盾双方的同一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二.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及其实质和核心唯物辩证法是由其基本规律和范畴构成的;前者包括: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后者包括: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形式和内容,可能性和现实,本质和现象等等;科学范畴的科学规律是相互区别的;科学范畴即基本概念,是人的思维对事物普遍本质的概括和反映;科学规律是人的思维对事物的本质关系的概括和反映;科学范畴和科学规律又是相互联系的;从逻辑形式上看,科学规律即概念或范畴之间的关系,概念或范畴及其关系的展开,也就是科学规律;唯物辩证法是由其基本规律和范畴构成的科学理论体系;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因为:第一,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实质,即既对立又统一;揭示了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和动力;揭示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根本焦点;第二, 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乃至整个唯物辩证法体系的钥匙;第三, 矛盾分析方法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第四章普遍联系的辨证图景第一节原因和结果一.原因和结果及其客观普遍性原因和结果就是反映事物或现象间的引起和被引起关系的一对哲学范畴;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叫原因,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叫结果;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是普遍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着的;原因和结果在时间上一般总表现为原因在前,结果在后;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因果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是科学研究的客观基础;二.原因和结果的辨证关系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原因和结果之间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对立表现在:在特定的因果链条中,原因是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结果是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而者的区分是确定的;既不能倒因为果,也不能倒果为因,否则,就会陷入相对主义诡辩论;统一表现在:第一, 原因和结果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第二, 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换;第三, 因果联系的具体形式是复杂多样的;掌握原因和结果的辨证关系,对于人们的认识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第一, 揭示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是探索事物的内部联系,揭示其本质和规律的重要环节;第二, 揭示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是科学预见的基础;第三, 原因和结果的辨证关系揭示了科学研究的一般途径,即以事物的存在和变化为结果揭示其原因,或以事物的存在和变化为原因探讨其未来必然引起的结果;第二节必然性和偶然性一.必然性和偶然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反映事物联系和发展中的两种不同趋势的一对哲学范畴;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的确定不移、一定如此的趋势;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的不确定趋势;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事物联系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是由事物自身不同的原因和根据引起的;必然性是由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引起的;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偶然性是由事物内部的非根本矛盾和外部矛盾引起的;必然性和偶然性都是客观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二.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辨证关系必然性和偶然性,作为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的趋势,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又是相互联系、辨证统一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具体表现在:第一, 必然性和偶然性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第二, 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第三节可能性和现实一.可能性和现实的相互区别现实是标志当前存在着的事物或现象的哲学范畴,现实是和必然性联系着的;现实着眼于事物发展的当前,是已经实际存在着的东西;可能性作为与现实相对立的范畴,反映的是存在于现实事物中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可能性是存在于现实之中的,是在现实中有一定的条件和根据的;二.可能性和现实的辨证统一可能性和现实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可能性是事物内部蕴涵着的种种趋势,是潜在的、尚未成为现实的东西;现实则是已经实现的可能性;现实着眼于事物的当前状况,可能性则着眼于事物发展的未来;可能性和现实又是统一的:第一, 可能性和现实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第二, 可能性和现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掌握可能性和现实的辨证关系原理,对于人们在认识和实践中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目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第四节内容和形式可能性向现实转化的过程,就是内容和形式辨证统一的过程;一.内容和形式的对立统一内容和形式是揭示构成事物的内在要素同这些要素的结构或表现方式的相互关系的一对哲学范畴;内容是指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的总和;形式是指把构成事物的诸要素联结为一个整体的结构和表现事物内容的方式;事物的内容是事物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事物的内容和形式是相互依赖、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地联系着的;而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过渡、相互转化;二.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在内容和形式的辨证统一中,二者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首先是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依赖内容;有什么样的内容,就有什么样的形式;内容的变化决定形式的变化;形式对内容有能动的反作用;内容和形式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推动着形式和内容从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基本适合的矛盾运动;在形式和内容的矛盾运动中,新内容要求革除旧形式,建立新形式;第五节本质和现象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通过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一.本质和现象的相互区别本质和现象,是反映事物的内在规定性和它的外在表现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一对哲学范畴;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事物的现象所表现的事物的内在规定性;现象是事物的本质的表现,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现象和本质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具体表现在:第一, 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东西,本质是同类现象中的一般的、共同的东西;第二, 现象是多变的、易逝的,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的;第三, 现象是本质的表现,是人们的感官能够直接感知的;本质是深藏于现象背后的,是人们的感官不能直接感知的,只有通过思维才能把握;二.本质和现象的相互联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1836—1848)学习指南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重点和难点马克思和恩格斯新世界观转变。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和理论来源创立于19世纪40年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它所处时代的产物,是资本主。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资本主义机器工业的大生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社会条件:政治经济及阶级状况1、社会经济的发展,为马克。
(1)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发生了新的变化,产业。
(2)产业革命的直接后果是阶级斗争的尖锐,资产。
(3)工人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的斗争由经济斗争向政治斗争转化,无产阶级作为社。
2、对于以上政治经济条件的理解(1)把握历史。
(2)社会历史条件的有限性:第一,从马克思以。
(二)自然科学基础1、19世纪的自然科学状况——自然科学在。
2、自然科学的成就对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影响(1)在马克思看来,自然科学与大工业一样是人。
(2)恩格斯则主张用自然科学在各个领域中的。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复辟时代。
(一)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1、发展时间:产生于17世。
2、代表人物:在法国从比埃尔•布阿吉尔贝尔起至西蒙•西斯蒙第为止;在英国。
3、主要内容。
(1)提出的劳动价值论,实际。
(2)古典经济学家比较深。
(3)古典经济学家对资本主义社。
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各阶级之间对立的经济根源。
(二)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历史观1、代表人物: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
——18世纪启蒙学者的理性原则的继续和发展,唯心主义。
2、主要内容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大影响(1)论证了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一个由低级到高。
(2)空想社会主义者触及到了社会。
(3)空想社会主义者看到阶级斗争在历。
(4)空想社会主义者在对未来社会的预测中,也提出不少合理的。
(三)复辟时期法国历史学家的历史观1、复辟时期:是指1815年拿。
2、代表人物:梯叶里、基佐、米涅3、主要思想——总体上是唯心主义的(1)突破了把历史发展归结为个别。
(2)对阶级斗争的历史发展作了具体的考察。
认为17。
(3)注重财产关系——试图证明财。
(四)德国古典哲学——德国资产阶级革命先导1、代表人物: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
2、历史贡献:(1)把思维和存在、主体和客体。
(2)最大成就是在唯心主义的基。
(3)德国古典哲学在历史。
△黑格尔的历史哲学:形式是唯心的,内容是现实的。
①把社会历史看作一。
②认为在历史人物动机背。
③只提出了认。
④思想是深。
△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①费尔巴哈坚持唯。
③费尔巴哈以人。
19世纪初期哲学、社会科学中的合理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第二节马克思和恩格斯新世界观的转变一、参加青年黑格尔派活动时期(一)马克思参加青年黑格尔派活动时期情况1、倾向康德、费希特哲学时期:(1)康德、费希。
(2)不足:导致马克思的研究脱离实际,他认。
从而转向对“应有”和“现有”作辩证理解的黑格尔主义。
▲2、博士论文时期1、论文成由:致力。
2、研究希腊晚期哲学的原因:希腊晚期哲学是自我。
▲补充:伊壁鸠鲁的原子论——自由原则(1)伊壁鸠鲁的原子论与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的区别:第一、德谟克。
(2)马克思认为,伊壁鸠鲁的。
(3)在马克思看来,在希腊晚期。
3、论文中的独创精神(1)强调通过改变环境来。
(2)把自我意识看作。
①当世界的具。
②当世界与哲学处于。
③当哲学与世界相矛盾的。
(扩展)(3)反对黑格尔调和哲学和宗教的思想,坚决用。
(4)重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高度赞。
▲补充:马克思的自我意识与青年黑格尔派的哲学观点的异同。
二、开始转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1841年到1842年马克思。
(一)对现实的批判这一时期,马克思一方面继续坚持自我。
1、批判普鲁士书报检查制度——1842.1《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1)坚持自我意识与。
(2)认为国家、法律的。
(3)人的行为是由一些。
2、莱茵省议会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观点:站在劳苦大。
3、摩塞尔河沿岸农民。
(二)强调哲学对时代、人民的依赖性1、注重哲。
2、批判以布•。
▲市民社会——最初是指僧侣阶层和封建。
(四)《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市民社会决定国家。
1、转向唯物主义的原因:——第一次批判黑格尔思辨唯心主义(1)对《莱茵。
(2)受费尔巴哈。
2、核心思想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1)批判一:在。
(2)批判二:黑格尔认。
(3)批判三:马克思从方。
(4)批判四:批判辩。
(5)批判五:批判黑格尔关于国家制度。
3、影响:马克思尚。
(五)恩格斯的转向——恩格斯通过英。
三、实现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转变1、马克思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转变。
(1)马克思批判了鲍威。
(2)马克思认为,产生社。
(3)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
(4)在探索实现。
评价:马克思对宗。
2、恩格斯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转变恩格斯在《德法年鉴》上发表《政。
(1)从社会主义立场出发,批判英国古。
(2)恩格斯已开始认识到旧唯物主义的。
恩格斯在《德法年鉴》上发表的另。
(1)批判了卡莱尔。
(2)批判了卡莱尔。
拓展:▲宗教解放、政治解放、人类解放(1)宗教解放及局限性。
(2)政治解放及其局限。
(3)人类解放。
第三节马克思、恩格斯对科学世界观的探索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
一、异化劳动理论在科学世界观形成中的重大作用及其局限马克思在《1844。
政治经济学和共产主义思想。
(一)异化劳动概念的提出及其规定1、“异化”的概念及历史渊源:①德国古典哲。
②德国古典哲学时代:。
③黑格尔:第一次在他。
④费尔巴哈:第一个把异化。
⑤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把“现象世界”看。
▲2、“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1)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相异化。
即工人劳动。
(2)劳动行为本身与劳动者。
(3)人的类本质与人。
(4)人与人的异化。
人同自。
3、异化的属性(1)劳动的对象化不。
(2)异化是现实。
(3)异化与异化。
(二)异化劳动理论在唯物史观形成中的作用异化劳动是《手。
1、确定了生产劳。
2、强调了人的自觉。
3、提出物质生产。
4、第一次把实践。
(三)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和改造——同异化劳动理论密切结1、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容:(1)否定之否。
2、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1)批判一:黑格。
(四)对共产主义的论证1、通过对异化劳动的分析。
(1)第一,私有制不是天然。
(2)资本主义制。
2、从异化劳动。
(1)共产主义的。
(2)共产主。
★理解掌握:“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和。
从上述的论述中,。
(五)异化劳动的局限性1、实际思想内。
3、对《手稿》的。
二、从异化劳动理论到唯物史观的过渡1844年,马克思和。
(一)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思辨唯心主义,用唯物辩证的观点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二)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史观,提出一系列接近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思想批判:青年黑。
(三)进一步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批判:鲍威尔等人敌视群众,尤其敌视无产阶级。
不仅应该批判社会、特权者、私有主等等,而且必须批判无产者。
马恩观点。
第四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和问世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标志1、18。
2、原因:(1)马。
二、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中的重大飞跃——《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实践”观点的形成过程(1)《博士论。
(2)对黑。
2、《关于费尔。
(1)重要性:第一。
(2)旧唯物主义的特点:①把对象、现实。
②承认真理的。
3、实践与唯物史观(1)实践既是。
(2)旧唯物。
(3)费尔巴哈致。
4、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与旧唯物主义的对立马克思指明了自己同。
扩展:“实践”哲学纲要:(1)实践。
三、唯物史观基本原理的制定1845年9月到18。
(一)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唯物史观的实质1、历史发展的四个。
(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的提出过程(1)《经。
(2)《神圣家族》:明确提出物质生产是历史的发源地——得出接近于生产的社会关系的思想(3)《评弗里德。
(4)《德意志意识形。
(5)《哲学的贫困》:明确使用“生产关系”术语。
2、生产力和。
3、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规。
(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及其辩证运动1、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的提出过程(1)《黑格尔法。
(2)《1844。
(四)阶级、国家和革命社会形态的更替,是通过经济斗争、革命和国家政权从一个阶级转到另一个阶级手中来实现的。
1、阶级、国家和革命的关系。
唯物史观的发现,为共产主义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使它和一切空想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学说划清了界限。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问世。
(一)批判蒲鲁东主义,阐发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1、蒲鲁东思辨唯心主义观点:。
2、马克思的批判。
3、《哲学的贫困》一书影。
(二)新世界观在《共产党宣言》中的运用和发展《共产党宣言》的哲学意义:(1)是马克思和。
(2)“这部著作以。
1、《宣言》贯穿着彻底的唯物主义。
常见的。
2、《宣言》闪耀着历史辩证法的光辉。
3、《宣言》论证了无产阶级的世界历史使命。
4、《宣言》评价(1)。
(2)。
(3)《。
义哲学已经成为工人阶级解放斗争的指南。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重要性▲马克思主义。
核心复习题1、简答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
3、马克思、恩格斯。
4、试述异。
10、马克思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