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哲学比较初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哲学比较初探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多元文化的交融和会通成为文化自觉的表现。中西两大文化体系所孕育出来的哲学思想,各有长短,互有优势,并呈现出鲜明的特质。比较中西哲学思想各自特点,在把握和弘扬本土文化的精华之时,充分借鉴和吸收他国文化的精义,在相互借鉴中灵犀相通,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标签:中国哲学;西方哲学;比较

世界哲学之源分东西两流,作为东方哲学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传统哲学与西方哲学之间,由于民族禀赋、地理环境、文化氛围、生产方式和生活条件等方面的很大不同,导致中西哲学既有共性和同一,又有诸多的个性和差异。共性和同一是双方需要互学互补的理由和动力。

一、中国哲学侧重于人生观,西方哲学侧重于知识论

胡适认为中国哲学是“关于人生切要的问题”,人生离了哲学,是无意义的人生;哲学离了人生,是想入非非的哲学。中国哲学把人不同于动物的特质理解为德性,中国哲学是主善的,由此孕育了伦理主义的人生论传统。以儒道为主体的中国传统哲学主题是关乎人生智慧,儒道的共同特点是重人生,重为道,而轻知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主张以“仁”为根本,“君子学以致其道”,“笃信好学,守死善道”。为仁是孔子的一贯之道,是六艺之本,诸德之帅,闻道、为道是人生之本。一部《论语》是以仁为核心的道德教训,是以仁为基础的人生之道。在论语中,几乎不讲知识,甚至把学习具体知识看作是下等人的事情。道家区别了为道与为学,并以“为道”是人生之首要义务。老子认为“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主张“绝圣弃智”;虽然崇尚自然,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但是《道德经》并不是一部关于研究自然的著作,而是通过对自然之道的感悟获得人生之道。如从“水滴石穿”和“强风折树”中领悟了“贵柔”与“守雌”;从“海纳百川”中领悟了“谦和”与“无为”。人之道就是无为,顺其自然,做到“少私寡欲”、“见素抱朴”、去伪存真、返璞归真。庄子以“道法自然”为指引,以自然解释人生,让人参透自然,悟透人生,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真人境界。在对待知识的态度上,老子否认知识,反对追求学问,学得越多,离道越远,所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大道废,有仁义;慧知出,有大伪”,相反“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只有“绝圣弃智”,“绝学无忧”,“常使民无知无欲”,方能无所不知;向往“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的小国寡民社会。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也。”不仅认为追求知识,明辨是非没有必要,而且用个人的有限生命去否认追求无限知识的可能性。

西方哲学史上占主导地位的思想传统是重求知,重为学。西方哲学把人区别于动物的特质理解为理性,西方哲学是主知的,它由此孕育并衍生出科学主义的知识论传统,古希腊哲学从一开始就以“爱智”、求知为目标。早期的自然哲学家虽然以研究万物之本源或始基为己任,但是他们是用认识具体事物的方法去把握

始基。柏拉图在其学院大门上书“不懂几何者请勿入此门”,可见他在招收学生时对知识重视;亚里斯多德更是把求知、理性作为人的本性,解读了人们对知识追求的所以然,“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至理名言表达了他对知识的追求、真理的热爱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西方近代哲学以重求知、重认识论为特征,是认识论哲学。西方近代开端文艺复兴时期是西方哲学自我觉醒的时代,人文主义精神使人们的思想从空幻的彼岸世界回到了现实的此岸,从清静的僧院走到了纷扰的尘世,从而发现了自然,也发现了人自身。追求知识,渴望个人自由,要求个性解放,反对教会的桎梏,要求发挥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这是当时人们的一般精神面貌。随后,无论是以培根、洛克为代表的经验主义哲学,还是以笛卡尔为代表的唯理论哲学,他们有着共同的目标,就是对认识的本质、规律和方法的研究,重视对知识的探究,解答人们怎样探索自然、世界和获取知识,知识论成为西方近代哲学的中心问题。

二、中国哲学侧重于辩证思维,西方哲学侧重于逻辑思维

中西方哲学思维方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辩证思维与逻辑思维上。中国哲学侧重于辩证思维方式,西方哲学侧重于逻辑思维方式。中国哲学没有像西方那样经过从16世纪至18世纪自然科学的洗礼,没有受到像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和牛顿等创立的科学方法的影响,因而也没有产生像西方近代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传统。中国哲学始终是沿着古代朴素辩证法的思维方式向前发展的。它注重从整体上、宏观上、联系上把握事物,而极少用逻辑推理分析方法。中国人的辩证思维包含着三个原理:变化论,矛盾论及中和论。变化论认为世界永远处于变化之中,没有永恒的对与错。矛盾论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由对立面构成的矛盾统一体,没有矛盾就没有事物本身。中和论强调的是中庸之道,认为任何事物都存在着适度的合理性。因此,中国人偏重于整体的、辩证的思维,善于运用综合的方法,把事物看成是普遍联系的,习惯于从整体上看问题。这种思维方式有利于对事物进行总体上的把握和宏观上的概括,促进事物整体功能的发挥和事物之间的融汇与和谐。它的不足是缺乏对事物的复杂性、个性的认识,很少对事物进行细致入微的考察和分析,对自然现象的解剖研究尤其不够。这就导致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形式逻辑和实证分析不足,从而影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正如爱因斯坦指出”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的,那就是西方哲学家发明的形式逻辑体系,以及通过系统的实验发现有可能找出因果关系。在我看来,中国的贤哲没有走上这两步。”

西方人的思维是一种逻辑思维,这种思维强调世界的同一性,非矛盾性和排中性。同一性认为事物的本质不会发生变化,一个事物永远是它自己。非矛盾性相信一个命题不可能同时对或错。排中性强调一个事物要么对,要么错,无中间性。因此,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也叫分析思维,他们在考虑问题的时候,喜欢从一个整体中把事物分离出来,对事物的本质特性进行逻辑分析。西方哲学的思维方式虽也有整体性思维,但占主导地位的是以个体思维、机械思维为特征的实证分析方法。它往往重视每一个事物的状况,在具体细节上穷极分析,善于从解剖个别具体事物中看问题。这种重个体、实证、重分析的思维方式,极大地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它的不足是容易孤立地、片面地、静止地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善于从总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和整体功能的发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