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学(复旦大学 杨长江)课件
国际金融(双学位)完整教学课件

国际金融学 ·引言 ·6
三、国际金融的概念界定 (一)金融与国际金融
金融是货币流通和信用活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经济 活动的总称,专指信用货币的融通。
国际金融是指国家和地区之间由于经济、政治、文 化等交往和联系而产生的货币资金周转和运动。
国际金融学 ·引言 ·7
深化金融改革的总体思路:
以提高金融体系市场化水平为核心; 加快推进货币政策传导市场化、商业银行组织结构
市场化、资本市场运营机制市场化、金融业经营体 制市场化和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 不断完善金融监管法规和手段; 提高监管水平,及时化解金融风险。
国际金融学 ·引言 ·18
(二)发展前沿
1. 理论发展 2. 实务思考
13世纪西欧城市的兴起和集市贸易的发展。 1720年伊萨克.杰伊斯首先提出国际收支的
一般均衡分析。 1752年大卫.休谟论述著名的“物价—现金
流动机制”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国际金融学长期依附于国
际贸易学(why)。
国际金融学 ·引言 ·1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20世纪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 系取代金本位制,使得国际金融方面的问题开始具有 某些独立的特点。
20世纪70-80年代,国际经济学产生,包括国际贸易 与国际金融,其中国际金融的内容是以研究布雷顿森 林体系及其相关问题为线索的。
20世纪80年代后,原有的国际经济学体系受到很大 挑战,欧美教育界开始出现国际金融学方面的专门教 材。
国际金融学 ·引言 ·14
20世纪90年代后,以国际金融为独立研究对象的教 材越来越多,同时,越来越多的大学开设了国际金融 方面的专门课程。
行为金融学向主流(正统)金融学的公理性假设(金 融市场有效性和投资者经济人理性)提出了挑战。
杨长江《国际金融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国际协调的制度安排:国际货币体系(圣

第十四章国际协调的制度安排:国际货币体系14.1复习笔记一、国际金本位制1.国际金本位制简介金本位制是指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一种制度。
在金本位制下,流通中的货币除金币外,常常还存在着可兑换为黄金的银行券及少量其他金属辅币,但只有金币才能完全执行货币的全部职能。
国际金本位制就是以各国普遍采用金本位制为基础的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金本位制的特点是:金币可自由输出入;金币可自由兑换;金币可自由铸造或熔化。
因此,国际金本位制是一种比较稳定的货币制度。
2.国际金本位制下的内外均衡实现问题(1)国际金本位制下内外均衡的表现形式国际金本位制下,外部均衡目标就具体体现为维持汇率稳定,因为只有将本国货币汇率维持在金平价水平上,国际贸易与资本流动才能正常有序地进行。
在国际金本位制下,内部均衡问题尚不突出。
(2)国际金本位制下内外均衡的实现机制在国际金本位制下,内外均衡目标可以在政府不对经济进行干预的条件下。
通过经济的自动调节机制而实现,即“物价一现金流动机制”。
①物价一现金流动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物价一现金流动机制对经济的自发调整,是建立在一系列前提下的。
这些前提主要包括:第一,政府严格按金本位制的要求实施货币政策,保持黄金的自由兑换、自由铸造、自由输出入,当国际收支因素带来黄金储备变动进而影响货币供给时,不得采取冲销措施。
第二,不存在国际资金流动。
第三,商品价格具有完全弹性。
②物价一现金流动机制调节过程过程可用图14-1表示。
③实现机制具有如下特点:第一,自发性。
这种调整机制完全依靠经济的自发力量实现,不需要政府进行干预。
第二,对称性。
自动调节机制是在国际收支盈余国与赤字国同时发挥效力的,两国都承担调节责任。
因此这种调节机制比较公平合理,使国际收支调节能够尽快地完成。
第三,稳定性。
汇率始终在黄金输送点之间变动,这就使内外均衡的实现始终在稳定的条件下进行,避免了汇率的剧烈变动等现象对经济的破坏性影响。
④内外均衡实现机制的局限性:第一,它要求各国政府遵守特定的“游戏规则”。
最新复旦大学国际金融课件(姜波克)复旦大学本科国际金融学讲义

第三讲 外汇市场
三、外汇市场参与者 1。企业 2。商业银行 3。外汇经纪人 4。中央银行
第பைடு நூலகம்讲 国际融资市场
二、欧洲货币市场 1。概念:从事境外货币交易的金融市场 2。发展历史:欧洲美元的形成;欧洲货币市场 的形成 3。特点:短期的市场;批发的市场;境外的市 场;富有竞争力的市场;创新的市场;不稳定的 市场
第四讲 国际融资市场
三、国际银行业务与监管 1。国际银行业务的主要内容:外币与母国货币 的存贷款;货币兑换;其他服务 2。国际银行业监管的特殊问题 3。国际银行业监管的主要协议:《巴塞尔协 议》——规定资本充足率标准 4。国际银行业监管的新发展:新巴塞尔协议
国际金融学
授课教师:杨长江 副教授 (email:chjyang@) 教材:国际金融学 (姜波克 杨长江 编著,高教版)
第一讲 开放经济的国民收入帐户
一、封闭经济的国民收入帐户 1。国民收入的概念 2。封闭经济的国民收入恒等式: Y=C+I+G=C+SP+T 3。封闭经济下的经济均衡条件 I=SP+(T-G)=S
三、中国的国际收支概况 1。经常帐户情况 2。资本与金融帐户情况 3。错误与遗漏帐户情况
第三讲 外汇市场
一、外汇的含义 1。外汇:以外国货币表示的、能用来清算国际 收支差额的资产 2。外汇的条件:自由兑换性;普遍接受性;可 偿性 3。外汇的范围:外国货币;外币支付凭证;外 币有价债券;其他
第三讲 外汇市场
第一讲 开放经济的国民收入帐户
杨长江《国际金融学》(第3版)配套题库【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汇率决定理论【圣才出品】

第五章汇率决定理论(上)一、重要概念1.金币本位制答:金本位制最初是指金币本位制,即以黄金为货币制度的基础,黄金直接参与流通的货币制度。
在金币本位制度下,各国都规定金币的法定含金量。
两种不同货币之间的比价,由它们各自的含金量对比来决定。
在金本位制度下,汇率决定的基础是铸币平价。
实际经济中的汇率则因供求关系而围绕铸币平价上下波动,但其波动的幅度受制于黄金输送点。
2.金块本位制答:金币本位制度发展到后期,由于黄金产量跟不上经济发展对货币日益增长的需求,黄金参与流通、支付的程度下降,其作用逐渐被以其为基础的纸币所取代。
只有当大规模支付需要时,黄金才出马,以金块的形式参与流通和支付。
这种形式的货币制度,我们又称它为金块本位制。
金块本位制依然是一种金本位制,因为在这种制度下,纸币的价值是以黄金为基础,代表黄金流通,并与黄金保持固定的比价。
黄金仍在一定程度上参与清算和支付。
3.金汇兑换本位制答:在金汇兑本位制度下,纸币为法定的偿付货币,简称法币;政府宣布单位纸币的代表金量并维护纸币黄金比价;纸币充当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并能同黄金按政府宣布的比价自由兑换。
金汇兑本位制度下,黄金储备集中在政府手中,在日常生活中,黄金不再具有流通手段的职能,输出入受到了极大限制。
黄金只发挥储藏手段和稳定纸币价值的作用。
一战期间以及1922--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期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筹集资金以应付战争和刺激经济,大量发行纸币,导致纸币与黄金之间的固定比价无法维持,金汇兑本位制在几经反复后终于瓦解。
4.法币答:在金汇兑本位制度下,纸币成了法定的偿付货币,简称法币;政府宣布单位纸币的代表金量并维护纸币黄金比价;纸币充当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并能同黄金按政府宣布的比价自由兑换。
5.金平价答:金平价,就是两种货币含金量或所代表金量的对比。
铸币平价和法定平价都是金平价的表现形式。
6.铸币平价答:铸币平价是金平价的一种表现形式。
《国际金融学》

⑤1000
②30 ④ 40
+1380
35
贸易差额
经常项目差额
基本差额 官方结算差额
国 际 收 支 差 额
综合差额
精选版ppt
36
各种口径的国际收支差额示意图
1贸易收支差额
2经常账户差额=1+无形货物收支、 收益、经常转移
1
2 3 4 3基本账户差额=2+长期资本流动流
动
4综合账户差额=3+短期资本流动
钱荣堃、陈彪如。 马君潞、范小云(南开大学) 陈平(中山大学)
Obsfeld和Rogoff《高级国际金融学教程》中文版 《国际金融学说史》 陈岱孙、厉以宁编 中国金融出版社
学科体系
一 个
微观
博弈论、产业组织理论 数理金融学、金融工程
国 家
宏观
(宏观)金融学
货币银行学
两 国际贸易
个
国 家
国际金融
• 金融的定义
国际金融学
International Finance
精选版ppt
1
导论
自我介绍: 课程邮箱: gjjrhenu@(密码:1234henu) 教材 学科体系 课程概述
教材
姜波克 《国际金融新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杨长江、姜波克 《国际金融学》第四版, 高教出版社 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
CA=Sp-I
双赤字:CA=(Sp-I)+(T-G)
美国
CA=T-G
双顺差: CA+KA=0 CA>0, KA(不包含外汇储备)>0
中国
双顺差——大国历史上史无前例
精选版ppt
23
第2节 开放经济下的国际收支账户
《国际金融学》课件

03
外汇市场与汇率
外汇市场概述
外汇市场的定义
外汇市场是全球各国货币交换的场所,主要参与者包括中央银行 、商业银行、跨国公司以及投资银行等。
外汇市场的功能
外汇市场的主要功能是提供货币兑换服务,帮助人们进行国际支付 和跨国投资等活动。
外汇市场的参与者
外汇市场的参与者主要包括外汇交易商、进出口商、跨国公司、中 央银行等。
03
欧洲货币市场与离岸金融市场的区别
欧洲货币市场主要服务于国际商业和贸易融资,而离岸金融市场则主要
服务于投资和投机活动。
国际金融市场的全球化趋势
全球化趋势的表现
国际资本流动加速、跨国公司扩张、国际金融监管合作加强等。
全球化趋势的影响
促进全球经济的增长和发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加金融市场的 竞争和风险等。
汇率制度与政策
固定汇率制度
固定汇率制度是指一国政府通过 各种措施将本国货币的汇率固定 在一个特定的水平上。
浮动汇率制度
浮动汇率制度是指一国政府不干 预外汇市场,让市场力量决定本 国货币的汇率。
汇率政策
汇率政策是指一国政府通过各种 措施影响本国货币的汇率,以达 到一定的经济目标。
04
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危机
详细描述
国际金融学涵盖了多个方面的理论,如国际收支理论主要研究各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往来如何影响各国的经济状 况;外汇汇率理论则关注各国货币之间的交换比率及其决定因素;国际资本流动理论探讨资本跨国流动的原因和 影响;国际货币体系理论则研究全球货币体系的运作和改革。
国际金融学的研究方法
总结词
国际金融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证研究和 规范研究两种。
和家庭等。
国际金融市场的功能
复旦大学国际金融学课件 (1)

图14-1
物价—现金流动机制的调节过程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国际金本位制下的内外均衡实现机制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自发性。 第二,对称性。 第三,稳定性。
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国际金本位制下的内外均衡实现机制也是有着很大的 局限性的,这体现在: 第一,它要求各国政府遵守特定的“游戏规则”。 第二,当商品价格不具有完全弹性时,这一机制常常会破坏内部均衡。 第三,总的来说,在国际金本位制下,内外均衡的实现有其物质基础,那就是世界 黄金产量能满足经济发展对货币供给量的需要。
图 14-6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结构
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份额
1. 份额的含义 份额(quota)是指成员国参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时向其认缴的一定数额 的款项。 2. 份额的作用 对于一个成员国来讲,份额不仅决定了它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时应认缴 的款项数额,还决定了它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投票权、借款权和特别 提款权分配权。
三、 国际金本位制的崩溃
第二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内外均衡实现问题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一、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
第一,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促进 国际间政策协调。 第二,实行以黄金—美元为基础的、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 第三,取消对经常账户交易的外汇管制,但是对国际资金流动进行限制。
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汇率变动情况
首先,牙买加体系下汇率变动剧烈,与布雷顿森林体系下汇率变动被限制 图14-4 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汇率变动情况相比,牙买加体系下的汇率调整有时 会“过度波动”。其次,牙买加体系下各国国际收支状况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调节。 再次,牙买加体系下内外均衡的冲突依然存在,并且由于大规模国际资金流动的 存在而表现得日益复杂,政府对开放宏观经济进行调控的困难加大了。
《国际金融学》PPT课件全

现代国际金融学时期
以布雷顿森林体系为研究背景,分析 国际货币制度演变及国际金融市场发 展。
国际金融学的研究方法
实证分析方法
运用统计数据和计量经济学工具,对国 际金融现象进行定量分析和检验。
案例分析方法
通过对典型国家或地区的国际金融实 践进行案例分析,提炼经验和教训。
规范分析方法
基于经济学原理和国际金融理论,对 国际金融问题进行定性分析和逻辑推 理。
国际资本流出可分散母国投资风险,获取更高收益;但也可能导致 母国产业空心化、失业率上升等问题。
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国际资本流动推动了全球范围内的资源配置优化和经济增长;但同 时也加剧了全球经济波动和风险传递。
国际资本流动的管理与政策
01
管理措施
02
实行外汇管制:通过对外汇的买卖、兑换和转移进行限制 ,控制国际资本流动。
04
CATALOGUE
国际金融市场
国际金融市场概述
1 2
定义
国际金融市场是指由国际性的资金借贷、结算、 汇兑以及有价证券、黄金和外汇的买卖活动所组 成的市场。
功能
国际金融市场的主要功能包括资金融通、外汇买 卖、风险管理、国际结算以及信息传递等。
3
分类
根据交易性质的不同,国际金融市场可分为货币 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以及衍生 金融工具市场等。
牙买加体系
1976年牙买加协议确立了以浮动汇率制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各国 可自由选择汇率制度,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
布雷顿森林体系
建立背景
二战后,美国经济实力空前膨胀,黄金储备占全球70%以 上,为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奠定了基础。
主要内容
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实行可调节 的固定汇率制度;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两大 国际金融机构。
复旦大学本科讲义-国际金融学杨长江老师

特别地,我们开设有一套全面系统的专业课培训课程(只做高端培训,特别专长于复旦, 含 431、801、856 和 436 资产评估硕士 )。授课老师由业内最强的一届师资班底平移而来,包 括目前公认货币银行学讲得最好的 Hua Xiao 老师、国际金融讲得最好的 Huang Feiyun 老师, 投资学讲得最好的 Chung Huangwei 老师、公司金融讲得最好的 Woo Yun 老师,以及擅长行为 金融(刘红忠《投资学》2-6 章内容)的新派投资学老师张飞鹏,801 & 856 宏观经济学老师 赵达,436 会计学老师吴桐,注册会计师、436 新增科目“资产评估学”老师范吉亮,431 实 战模拟课老师周子璇等。除 Chung 老师外,其他老师均为复旦金融硕士或博士,曾经的考研高 分得主。这几位老师在近年来考进复旦的同学中极富口碑和影响力,深谙复旦老师的经济学思 想和命题偏好,辅导学员涵盖近两年复旦金融专硕总分第一名和专业课成绩第一名。鉴于一些 原因,我们不便在公开资料上列示部分老师的中文姓名,您只需通过本文最后一页公布的联系 方式联系我们,我们会告诉你老师的详细信息。当然您也可以向近年来考上复旦的学长学姐咨 询,他们当中有 80%都听过以上老师的课。
其次是课时安排方面。一般校外教育机构,1 课时 = 40 分钟,也有个别按照 1 课时 = 20 分钟计算的,至于课时数造假(如对外宣称 176 课时,实际不到 100 课时)等现象也屡见不鲜, 因此课时安排严重不足,暑假班每科只安排两天时间,而即使对于最简单的货币银行学,要讲 深讲透,也至少需要 3 天时间来完成,否则只能勉强覆盖课本内容,很多知识点都无法做延伸 展开。
复旦大学国际金融学课件(杨长江)

第一章 跨国融资关系的计量
二、国际收支账户
经常账户还包括:
记账原则:
记入借方的账目包括:
(1)反映进口实际资源的经常项目; (2)反映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的金融项目。
记入贷方的项目包括:
(1)表明出口实际资源的经常项目; (2)反映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的金融项目。
第一章 跨国融资关系的计量
三、国际收支账户的记账方法
记账实例:
1)汽车的出口:本国某企业出口一辆汽车, 价值100万美元,出口货款已经收到并存入 海外的存款账户中。
第一章 跨国融资关系的计量
一、国际收支
注意区别居民概念与国籍概念:
居民概念与国籍概念不同,判断一项交 易是否应该包括在国际收支的范围内,不 能单纯地依据交易双方的国籍,而是要根
据上述标准判断双方对特定国家是否分别
具有本国居民与外国居民的身份。
第一章 跨国融资关系的计量
一、国际收支
理解国际收支概念需要注意的因素:
25 20 增 长 15 率 10 % 5 0 贸易额占GDP的比重 外部资本占GDP的比重 15.4 19.9
导
论
国际金融学的研究背景:开放经济
国际间金融资源的流动发展非常迅速, 对各国经济的影响日益显著,自身的运 行越来越具有独特的运行规律,因此非 常需要对跨国融资关系进行专门研究
导
论
国际金融学是以研究跨国融资关系 的运行规律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独 立学科。 国际金融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复旦大学国际金融学课件 (3)

第二,正因为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汇率完全是一种货币现象,所以无论绝对购
买力平价还是相对购买力平价都认为,名义汇率在剔除货币因素后所得
的实际汇率是始终不变的。
回本节
三、 对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分析、检验与评价
首先,购买力平价在计量检验中存在着技术上的困难。 第一,物价指数的选择不同,可以导致不同的购买力平价。 第二,商品分类上的主观性可以扭曲购买力平价。 第三,在计算相对购买力平价时,基年的选择至关重要。
2. 金块本位和金汇兑本位制度下汇率的决定 在金块本位和金汇兑本位这两种削弱了的金本位制度下,虽说决
定汇率的基础依然是金平价,但汇率波动的幅度则由政府来规定和 维护。
3. 纸币本位制度下汇率的决定
纸币所代表的价值量是决定汇率的基础。
第二节 汇率与价格水平的关系:购买力平价说
购买力平价说(theory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简称PPP)是一种历 史非常悠久的汇率决定理论,它的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16世纪,对之进 行系统阐述则是瑞典学者卡塞尔(G.cassel)于1922年完成的。购买 力平价的基本思想是:货币的价值在于其具有的购买力,因此不同货币之 间的兑换比率取决于它们各自具有的购买力的对比,也就是汇率与各国的 价格水平之间具有直接的联系。
第二,相当多的经济学家认为,购买力平价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汇率决定理 论。购买力平价作为汇率理论的不完整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第三,购买力平价在理论上的意义还在于,它开辟了从货币数量角度对汇率 进行分析之先河。
第三节 开放经济下汇率与利率的关系:利率平价说
与购买力平价说相比,利率平价说是一种短期内的分析,这两者说的基本 思想可追溯到19世纪下半叶,在20世纪20年代由凯恩斯等人予以完整 阐述。利率平价说可分为套补的利率平价(covered interest—rate parity,简称 CIP)与非套补的利率平价(uncovered interest——rate parity,简称UIP) 两种,以下对之进行分别介绍。
国际金融学PPT课件第一章 国际收支和国际收支平衡表

2020/4/3
13
(三)国际金融学
在货币信用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基础上 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研究货币资金在国 际之间周转与运动规律的科学。
产生:1752年大卫休谟的价格—现金流动机制
1797年李嘉图与博赞克的金块论战 1960年后惠德克的外汇学
海宁的外汇、贸易、融资 瓦索尔曼的国际货币 雅格尔的国际货币关系 中国:闭关锁国、历史的主基调是战争
• 它们的区别在于:
①国际收支是流量(Flow)而国际借贷是存量 (Stock)
②两者所包括的范围不一样,国际经济交易中的 赠予、侨民汇款与战争赔偿等“无偿交易”,都 属于不发生国际借贷关系的交易,因而不包括在 国际借贷中,但却包括在国际收支中。
2020/4/3
33
(四)事后的概念
• 国际收支是一个事后的概念,定 义中的一定时期一般是指过去的 一年,所以它是对已发生事实进 行的记录。
2020/4/3
25
国际收支(广义):(P10)
根据IMF的解释,一国的国际收支( Balance of Payments)是指一个国家( 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对 外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往来所发生的 全部国际经济交易的系统的货币记录。
2020/4/3
26
二、关于国际收支概念的几点解释(P10 )
(3)收入(Income):包括职工报酬和投资收入两类。中国 人在国外获得的工资,奖金,股票红利,债券利息等作为收 益项目贷方,外国人在中国获得工资、奖金、红利、利息等 作为收益项目借方。
(4)经常转移(Current Transfers)包括各级政府转移和其
2他020/转4/3 移。
40
• FOB (Free on board) :船上交货价格, 卖方负责在规定的港口和期限内把货物装上买 方指定的船只为止的一切费用和风险,由此形 成的价格。
《国际金融学》PPT课件

《国际金融学》PPT课件contents •国际金融学概述•国际货币体系与汇率制度•国际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合作与协调•中国国际金融发展与实践目录01国际金融学概述国际金融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国际金融学的定义研究国际货币、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金融市场运行规律的科学。
研究对象包括国际货币制度、国际收支、外汇与汇率、国际储备、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资本流动、国际金融机构及国际金融监管等。
03当代国际金融学面临新的挑战,如金融科技、数字货币、气候变化对国际金融的影响等。
01早期国际金融学主要研究国际收支、外汇与汇率等问题。
02现代国际金融学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研究领域扩展到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资本流动、国际金融机构及国际金融监管等。
实证分析方法运用统计数据和计量经济学模型,对国际金融现象进行实证分析。
规范分析方法基于一定的价值判断,对国际金融政策和制度进行分析和评价。
案例分析方法通过对典型案例的深入剖析,揭示国际金融活动的内在规律和机理。
比较分析方法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国际金融制度、政策和实践进行比较分析,寻求共性和差异。
02国际货币体系与汇率制度以黄金作为国际储备货币或国际本位货币的国际货币制度。
金本位制布雷顿森林体系牙买加体系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的协定第二次修正案在1978年4月1日正式生效,国际货币体系由此进入牙买加体系时代。
030201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汇率制度的类型与特点固定汇率制一国货币同另一国货币的兑换比率基本固定的汇率,即指一国政府为了维持经济的稳定,将本国货币与某种外国货币的比价固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即使汇率的波动超过一定范围也采取干预措施。
浮动汇率制一国货币当局不规定本国货币与其他货币的官方汇率,也不规定汇率波动的幅度,听任汇率由外汇市场供求关系自发地决定。
联系汇率制将本币与某特定外币的汇率固定下来,并严格按照既定兑换比例,使货币发行准备随时可调回所使用的货币的制度。
杨长江《国际金融学》(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国际资金流动下的经济运行(圣才出品)

第四章国际资金流动下的经济运行4.1复习笔记一、国际资金流动的宏观机制1.概述国际资金流动:是指与实际生产、交换没有直接联系,与实物经济越来越相脱离的、以货币金融形态存在于国际的资本流动。
国际资金流动就持有金融工具的期限是否超过一年来分,可分为中长期资金流动与短期资金流动。
一般而言,前者较后者更加稳定。
一般来说,影响国际资金流动的主要因素是各个金融市场上的收益率与风险状况。
当存在国际资金流动时,国际收支平衡就体现为经常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作为一个整体的平衡。
对于这一平衡有两种考察方式:一种是将经常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分开考察,在确定影响经常账户收支的主要因素后,再专门研究哪些因素影响资金的流动,然后再将两者综合起来分析。
另一种则是对经常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不加区分,认为这两者的变动统一受某种因素的影响。
对于第一种方法,在研究影响国际资金流动的主要因素问题上,又存在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就是国际资金流动中的流量理论,另一种观点一一国际资金流动中的存量理论所取代。
2.国际资金流动下的开放经济平衡:流量理论(1)流量理论中的BP曲线BP曲线的数学表达式:式4-1K表示资本与金融账户收支余额,i表示本国利率。
受资金流动性不同的影响,BP曲线的形状有三种:①资金完全流动时,BP曲线表现为水平线。
所谓资金完全流动,是指各国金融市场完全一体化,资金流动极为迅速而且不存在任何成本和障碍。
资金完全流动时本国利率必须与世界利率相等,否则微小的差异都会带来巨额资金的迅速流动而导致国际收支不平衡。
②资金不完全流动时,BP曲线表现为斜率为正的曲线。
所谓资金不完全流动,是指各国金融市场的一体化程度较低时,资金流动会受到信息、交易成本等因素限制,这时本国利率与世界利率的差异只会带来一定数量的资金的持续流动。
③资金完全不流动时,BP曲线表现为垂直线。
此时相当于仅存在经常账户收支的情况。
(2)固定汇率制下的开放经济平衡①在资金完全流动时,这一平衡状态如图4-1所示。
国际金融学(复旦大学_杨长江) PPT资料共68页

第八讲 货币危机问题
二、货币危机的发生原因 1。政府扩张性政策与货币危机的发生
1)分析工具:货币分析法 2)根本原因:扩张性政策 3)发生机制:投机冲击带来储备下降 4)防范机制:紧缩性财政货币政策
第八讲 货币危机问题
二、货币危机的发生原因 2。心理预期与货币危机的发生
1)分析工具:维持固定汇率制的收益与 成本分析(提高利率的经济影响) 2)发生原因:投机者的贬值预期心理 3)发生机制:投机冲击引起利率提高最 终政府放弃维持固定汇率制 4)防范机制:提高政策的可信性
第二讲 开放经济的国际收支帐户
二、国际收支帐户的基本原理 2。帐户设置:
1)经常帐户:货物;服务;收入;经常转移 2)资本与金融帐户:
资本帐户:资本转移;非生产、非金融资 产的收买或放弃
金融帐户: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 资;储备资产
3)错误与遗漏帐户
第二讲 开放经济的国际收支帐户
二、国际收支帐户的基本原理 3。记帐规则:不论是实际资源还是资产所
衡变为国际收支的均衡 4。外部均衡目标的确定:经济理性;可维
持性
第十二讲 开放条件下的政策调控分析
二、开放条件下的政策目标之间关系 1。内外均衡的冲突情形
1)通货膨胀、国际收支顺差 2)经济衰退、国际收支逆差 2。内外均衡的一致情形 1)通货膨胀、国际收支逆差 2)经济衰退、国际收支顺差
第十二讲 开放条件下的政策调控分析
收入与吸收的影响 3。吸收分析法的意义与局限性
第五讲 经常帐户收支分析
三、经常帐户的自动平衡机制 1。固定汇率制下:
收入机制:经常帐户逆差~收入下降~ 进 口下降~经常帐户改善
货币——价格机制:经常帐户逆差~货币供给 下降~价格下降~本国产品竞争力上升~经常帐 户改善 2。浮动汇率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