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excel教案全集
初中信息技术excel教案设计全集

第一课认识Excel一、教学目标知识方面:1.使学生掌握启动、退出Excel的方法。
2.使学生了解Excel窗口的组成。
3.使学生掌握单元格、工作表、工作簿等概念。
4.使学生掌握如何建立一张简单的工作表。
5.使学生掌握保存工作簿的方法。
技能方面:1.使学生建立数据处理的概念。
2.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方面:1.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迁移、运用的能力。
2.培养学生主动查找和获取信息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单元格、工作表、工作簿的概念。
2.工作表、工作簿的建立和保存。
三、教学难点建立工作表。
四、教学方法1.演示法。
2.观察法。
3.自学法。
4.启发式。
五、教学手段与教学媒体多媒体网络教室。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见下表)教学内容、步骤与方法学生活动内容与方式预期效果与备注一、导入课题教师展示如图1-1所示的成绩统计表。
要求学生讨论在Word中怎样绘制这个表格。
图1-1教师小结:如果需要对表学生讨论在Word中如何绘制图1-1所示的成绩统计表。
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应用Word字处理软件,绘制需要对数据进行大量计算的表格很不方便。
八、板书第一课认识Excel一、启动Excel二、认识Excel窗口三、几个概念1.单元格2.工作表3.工作簿三者的关系:单元格组成工作表组成工作簿。
四、建立简单的工作表五、保存文件六、退出Excel第二课数据的输入、修改和计算一、教学目标知识方面:1.使学生掌握输入数值、文本、日期和时间的方法。
2.使学生掌握修改数据的方法。
3.使学生学会利用公式进行数据计算。
技能方面:使学生学会处理数据的基本方法。
情感方面:1.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的意识。
2.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
二、教学重点1.输入数值、文本、日期和时间的方法。
2.修改数据的方法。
3.利用公式进行数据计算。
三、教学难点利用公式进行数据计算。
四、教学方法1.演示法。
初中信息技术excel全套教案

第一节 Excel简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工作簿、工作表、单元格、单元格内容等概念。
(2)能够对比Word窗口,描述Excel窗口的功能和特点。
(3)通过实例认识Excel电子表格的工作簿窗口。
(4)了解工作簿文件的扩展名,以及工作簿与工作表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1)打开Excel软件,让学生了解工作簿、工作表、单元格、单元格等内容,完成目标1。
(2)比较Word、Excel窗口,让学生描述Excel窗口的功能和特点完成目标2。
(3)打开Excel成绩表让学生认识Excel电子表格的工作簿窗口,完成目标3。
(4)保存新建工作簿,让学生明白文件的扩展名,以及工作簿与工作表的关系,完成目标4。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通过参与探究活动,具有处理数据的能力和信息技术学科素养。
学生在制作成绩单工作表的过程中,学会创建、保存工作薄,并能够对学习Excel软件产生兴趣。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掌握Excel的正确启动与退出以及工作簿的创建和保存的操作方法。
(2)熟悉Excel窗口的组成元素。
(3)理解工作簿窗口中的有关概念。
2.教学难点(1)单元格的选取。
(2)单元格数据的输入(3)正确使用单元格地址标识单元格3.教学策略Excel是微软公司Office家族中的成员之一,它们都具有相同的窗口界面和操作方法。
因而学习本课教学内容可以借助Word软件学习的知识和技能的基础进行知识的迁移,找出相同的操作方法,强调不同之处,很容易被学生接受。
4.课时安排1课时5.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Excel软件教学过程:启动Excel:1)点击“开始-所有程序-Microsoft-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03”。
2、Excel窗口:1)出现一个满是格子的空白窗口,这就是一张电子表格了,第一个格子看着边框要粗一些,处于选中状态。
2)最上面是标题栏,默认的是文件名Book1,保存的时候起一个有意义的,Excel的文件称作“工作薄”。
初中信息技术熟悉Excel教案(全集)

课题:熟悉Excel教学目标:了解Excel的启动、退出熟悉电子表格的功能、特点及应用,把握Excel窗口各个组成部份,学会区分工作表和工作簿,了解工具菜单自概念与选项命令教学重点:工作表和工作簿的关系,制概念Excel窗口界面教学难点:灵活利用各类工具制概念Excel窗口界面教学方式:教授、演示教学进程:一、组织教学二、温习导入在前面学习了排版、编辑文件考试试卷等文件操作,咱们利用的是word 软件。
若是咱们要想对考试成绩进行数据处置和数据分析,那咱们要利用的确实是Excel软件了。
Excel的界面友好,操作简单;兼容性好;利用方便;也具有网络功能。
这节课咱们来熟悉Excel [板书]三、教学新课1.Excel的启动提问:Word软件是如何启动的?引出excel的启动。
三种方式:1)“开始”→“程序”→“Microsoft Excel”2)双击“桌面”上的Excel快捷方式3)右击“桌面”空白处→“新建”→Excel工作表2.Excel的窗口1).比较Execl窗口与Word窗口的异同按由上到下的顺序为:“题目栏”→“菜单栏” →“经常使用工具栏” →“格式工具栏” →“编辑栏...” →“工作区” →“工作表标签.....” →“水平转动栏” →“状态栏” →“垂直转动栏”2)工作区:全选按钮;行号;列标;单元格;水平分割框(右上角);垂直分割框(右下角)。
(介绍Excel 的工作表)3. Excel 工具栏的显示与隐藏(可略)方式:1)右击键菜单栏或工具栏,选快捷菜单显示或隐藏的工具栏名称。
2)“视图”→“工具栏”→经常使用、格式、画图。
适宜:Word/Excel 等大部份编辑软件。
说明:本命令属于开关命令(单击就打开、再单击就隐藏)4.菜单栏与工具栏的移动(可略)方式:鼠标指向菜单栏的双线处,拖动菜单栏到指定位置。
(注意:虚线框在指定位置显现时才可松开鼠标键。
)适宜:带有工具栏和菜单栏的软件。
初中信息技术Excel教案汇总

初中信息技术Excel教案汇总初中信息技术Excel教案汇总1.课程概述1.1 课程名称:信息技术Excel教学1.2 适用年级:初中1.3 课时安排:每周2课时,共计36课时2.教学目标2.1 熟悉Excel软件的界面和基本功能;2.2 能够使用Excel进行数据输入、编辑和格式化;2.3 掌握Excel中常用的函数和公式;2.4 能够运用Excel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图表制作;2.5 能够利用Excel进行数据的排序、筛选和统计。
3.教学内容3.1 Excel软件介绍3.1.1 Excel的功能和特点3.1.2 Excel的界面布局和常用工具3.1.3 Excel的快捷键和常用操作技巧3.2 Excel数据输入和编辑3.2.1 基本数据录入和修改3.2.2 单元格样式和文本格式设置3.2.3 数据填充和自动填充技巧3.3 Excel函数和公式3.3.1 基本函数的使用和应用3.3.2 算术运算函数和逻辑函数3.3.3 常用统计函数和条件函数3.4 Excel数据分析和图表制作3.4.1 数据排序和筛选3.4.2 数据统计和图表创建3.4.3 数据透视表和数据分析工具的应用3.5 Excel数据处理和管理3.5.1 数据的复制、粘贴和移动3.5.2 数据的合并和拆分3.5.3 数据的筛选和筛选条件设置4.教学方法4.1 讲授法:通过讲解Excel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技巧,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Excel的使用方法;4.2 演示法:通过教师演示实际操作,让学生直观地了解Excel的功能和应用;4.3 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实践,让学生熟练掌握Excel 的使用方法;4.4 案例法: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解决,让学生运用Excel 解决实际问题。
5.教学评价5.1 观察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操作过程和结果,评价其对Excel的掌握程度;5.2 作业评价:通过布置作业,检查学生对Excel使用方法的理解和应用;5.3 测试评价:通过组织小测验或期中/期末考试,检查学生对Excel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初中信息技术认识Excel教案全集

页面设置
调整页边距、纸张大 小和方向等,使打印 效果更加美观和实用 。
步骤
在“页面布局”选项 卡中点击“页面设置 ”按钮,在弹出的对 话框中进行相应设置 。
2024/1/25
27
导出为其他格式文件
导出为PDF
将工作表保存为PDF格式,便于在不 同设备上查看和打印。
导出为CSV
将工作表保存为CSV格式,方便在其 他软件中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使用错误检查功能
Excel提供了错误检查功能 ,可以帮助识别并修复公 式中的错误。
分步调试
将复杂的公式拆分成多个 简单的部分,并分别进行 测试和调试,以便更容易 找到问题所在。
2024/1/25
18
04
数据分析与处理功能
2024/1/25
19
数据排序和筛选操作
2024/1/25
排序操作
Excel提供了多种排序方式,如升序、降序、自定义排序等 ,可以按照一个或多个字段对数据进行排序,方便用户快 速查找和比较数据。
初中信息技术认识 Excel教案全集
2024/1/25
1
目录
2024/1/25
• Excel基本概念与操作 • 数据输入与格式化 • 公式与函数应用 • 数据分析与处理功能 • 协作与分享功能 •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2
01
Excel基本概念与操作
2024/1/25
3
Excel软件介绍
Microsoft
2024/1/25
宏的使用
介绍宏的录制和使用方法,以及如何 通过宏自动化Excel操作,提高工作 效率。
与其他软件的协同工作
探讨Excel与其他办公软件如Word、 PowerPoint等的协同工作方法,实 现数据的共享和交换。
2024精选初中信息技术excel全套教案

显示工作表中的数据,可以进行各 种数据操作。
状态栏
显示有关选定区域的信息,如平均 值、计数、求和等。
8
工作簿、工作表与单元格概念
工作簿
一个Excel文件就是一个工作簿,可以 包含多个工作表。
工作表
单元格
工作表中的每一个格子称为一个单元 格,是Excel中最小的数据单位,每个 单元格有一个唯一的地址,由列标和 行号组成。
2024/1/24
10
03
数据输入与编辑技巧
2024/1/24
11
快速输入数据方法
2024/1/24
利用填充柄快速输入数据
在Excel中,可以利用填充柄快速输入相同或有一定规律的数据。只需在第一个单元格中 输入数据,然后选中该单元格,将鼠标指针移到单元格右下角,当指针变成黑色十字形时 ,按住鼠标左键拖动即可。
2024/1/24
31
页面布局调整技巧
2024/1/24
设置纸张大小和方向
根据打印需求选择合适的纸张大小和方向,确保内容能够 完整且美观地呈现在纸张上。
调整页边距和居中方式
通过调整页边距大小以及水平和垂直居中方式,使得表格 在纸张上的位置更加合理。
插入分页符和打印标题
在需要分页的位置插入分页符,确保每页都能打印出完整 的表格内容;同时设置打印标题,使得每页都能显示列标 题信息,方便阅读。
2024/1/24
39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
能够独立完成数据管 理和分析任务
挑战:公式和函数的 复杂应用、数据透视 表的使用等
2024/1/24
学习过程中的挑战与 收获
40
学生自我评价报告
• 收获:通过不断练习和实践,逐渐掌握了Excel的高级功能,提高了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初中信息技术考试实用excel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考试实用Excel教案第一章:Excel基础知识1.1 教学目标了解Excel的界面及基本操作掌握Excel的基本功能键和快捷键学会在Excel中输入和编辑数据1.2 教学内容Excel的启动和关闭Excel界面认识单元格的基本操作数据输入与编辑撤销和恢复操作1.3 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Excel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介绍Excel的基本界面和功能键。
3. 示范:演示如何在Excel中输入和编辑数据。
4. 练习:学生动手操作,巩固所学内容。
第二章:公式与函数2.1 教学目标掌握Excel中公式的输入与编辑学会使用常用函数进行数据计算2.2 教学内容公式的输入与编辑单元格引用常用函数(如SUM、AVERAGE、COUNT等)2.3 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公式和函数在Excel中的应用。
2. 讲解:介绍公式的输入与编辑方法,讲解单元格引用。
3. 示范:演示如何使用常用函数进行数据计算。
4. 练习:学生动手操作,掌握公式和函数的使用。
第三章:数据排序与筛选3.1 教学目标学会在Excel中进行数据排序掌握数据筛选的方法3.2 教学内容数据排序:升序排序、降序排序数据筛选:自动筛选、高级筛选3.3 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数据排序和筛选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2. 讲解:介绍数据排序和筛选的方法。
3. 示范:演示如何进行数据排序和筛选。
4. 练习:学生动手操作,运用数据排序和筛选功能。
第四章:图表的使用4.1 教学目标掌握Excel中图表的类型及特点学会创建和编辑图表4.2 教学内容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常用图表类型图表的创建和编辑:图表、坐标轴、图例等4.3 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图表在数据展示中的应用。
2. 讲解:介绍不同类型的图表及特点。
3. 示范:演示如何创建和编辑图表。
4. 练习:学生动手操作,制作不同类型的图表。
第五章:数据透视表5.1 教学目标了解数据透视表的概念和作用学会创建和应用数据透视表5.2 教学内容数据透视表的概述创建数据透视表:数据源、透视表字段等数据透视表的编辑和应用5.3 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数据透视表在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初中信息技术excel教案课程全集

适用于展示数据的占比 关系,直观显示各部分
在整体中的比例。
散点图
适用于展示两个变量之 间的关系,以及数据的
分布规律。
创建图表步骤详解
准备数据
选择合适的数据区域,确保数据 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插入图表
在Excel中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 将数据区域转换为图表。
调整图表布局
根据需求调整图表的布局,包括 图表大小、位置、颜色等。
添加数据标签和标题
为图表添加数据标签和标题,提 高图表的可读性和美观度。
编辑图表元素:标题、坐标轴等
修改标题
双击图表标题进行修改,选择合适的字体、 大小和颜色。
调整坐标轴
根据需要调整坐标轴的范围、刻度、标签等 设置。
添加数据标签
为数据点添加数据标签,显示具体数值或百 分比。
设置图表背景
为图表设置背景颜色或图片,提高图表的美 观度。
公式编写规则及实例演示
公式编写基本规则
介绍Excel中公式的基本构成,如等号 (=)开头,单元格引用,运算符等。
实例演示
通过具体案例展示公式的编写过程,如 求和、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等常见 计算。
常用函数功能介绍及使用场景
01
02
03
04
05
SUM函数
AVERAGE函数 MAX和MIN函数 IF函数
04
批量填充数据技巧
使用填充柄
选中已输入数据的单元格,将鼠标指 针移到单元格右下角,当指针变为十 字形状时,按住鼠标左键拖动即可实 现数据的批量填充。
使用快捷键
使用“序列”功能
在“开始”选项卡中,选择“编辑” 组中的“填充”按钮,在弹出的下拉 列表中选择“序列”,可设置等差或 等比序列进行批量填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认识Excel 一、教学目标知识方面:1.使学生掌握启动、退出Excel的方法。
2.使学生了解Excel窗口的组成。
3.使学生掌握单元格、工作表、工作簿等概念。
4.使学生掌握如何建立一张简单的工作表。
5.使学生掌握保存工作簿的方法。
技能方面:1.使学生建立数据处理的概念。
2.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方面:1.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迁移、运用的能力。
2.培养学生主动查找和获取信息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单元格、工作表、工作簿的概念。
2.工作表、工作簿的建立和保存。
三、教学难点建立工作表。
四、教学方法1.演示法。
2.观察法。
3.自学法。
4.启发式。
五、教学手段与教学媒体多媒体网络教室。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见下表)八、板书教学内容、步骤与方法学生活动内容与方式预期效果与备注一、导入课题教师展示如图1-1所示的成绩统计表。
要求学生讨论在Word中怎样绘制这个表格。
图1-1教师小结:如果需要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大量的计算,应用Word就不方便了。
由此引出学习新的软件——Excel电子表格软件。
二、新课1.启动Excel教师介绍:Excel和Word一样,是MicrosoftOffice家族的成员,启动方法与Word 相同。
教师要求学生自己尝试启动Excel。
学生讨论在Word中如何绘制图1-1所示的成绩统计表。
学生听教师叙述。
学生听教师介绍。
学生完成启动Excel的操作。
通过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应用Word字处理软件,绘制需要对数据进行大量计算的表格很不方便。
使学生了解本课的学习任务。
学生已经掌握了画图程序、Word的启动方法。
通过实践,学生可以掌握启动Excel的方法。
续表续表八、板书第一课认识Excel一、启动Excel二、认识Excel窗口三、几个概念1.单元格2.工作表3.工作簿三者的关系:单元格组成工作表组成工作簿。
四、建立简单的工作表五、保存文件六、退出Excel第二课数据的输入、修改和计算一、教学目标知识方面:1.使学生掌握输入数值、文本、日期和时间的方法。
2.使学生掌握修改数据的方法。
3.使学生学会利用公式进行数据计算。
技能方面:使学生学会处理数据的基本方法。
情感方面:1.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的意识。
2.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
二、教学重点1.输入数值、文本、日期和时间的方法。
2.修改数据的方法。
3.利用公式进行数据计算。
三、教学难点利用公式进行数据计算。
四、教学方法1.演示法。
2.观察法。
3.自学法。
4.实践法。
五、教学手段与教学媒体多媒体网络教室。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见下表)续表续表第二课数据的输入、修改和计算一、数据的输入1.输入数据的两种方法2.输入数值3.输入文本4.输入日期和时间二、修改数据三、利用公式计算1.公式的组成2.输入公式第三课自动填充功能一、教学目标知识方面:1.使学生掌握选定单元格的方法。
2.使学生学会应用自动填充功能填充数据。
技能方面:1.使学生掌握处理数据的基本方法。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方面:1.培养学生把所学方法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的意识。
2.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自动填充数据。
三、教学难点自动填充数据。
四、教学方法1.演示法。
2.观察法。
3.启发式。
4.实践法。
五、教学手段与教学媒体1.多媒体网络教室。
2.教师准备好测验和练习用的表格。
六、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内容、步骤与方法学生活动内容与方式预期效果与备注一、导入课题教师布置练习内容:打开学生目录下的“学习用品统计”表(见图3-1),利用输入公式的方法计算出总计、合计各栏的数据。
图3-1 教师提出问题:总计一栏的计算公式基本样式相同,是否有更好的办法简化输入公式的过程?由此引出课题。
二、新课1.选定单元格教师介绍选定单元格的几种操作:(1)选定单个单元格(2)选定一个连续的单元格区域(3)选定不连续的单元格区域(4)选定整行或整列(5)选定整个工作表(6)取消选定教师要求学生上机练习选定单元格的操作。
2.自动填充数据学生完成练习。
学生观看教师演示,学习选定单元格的方法。
学生上机实践,练习选定单元格的操作。
学生观看教师演示,学习自动填充数据的方法。
通过学生练习,巩固上节课所学的输入公式计算数据的知识。
以设问的方式导入课题,使学生了解本课要解决的问题并可留下较深印象。
通过观看教师演示和亲自实践,学生可以掌握选定单元格的方法。
学生可以顺利完成任务。
通过观看教师演示和亲自实践,学生可以掌握自动填充相同数据的方法。
(1)自动填充相同的数据教师输入“计算机”一词,讲解并演示自动填充相同数据的操作方法。
续表教学内容、步骤与方法学生活动内容与方式预期效果与备注教师要求学生练习自动填充相同数据的方法。
(2)自动填充有规律数据教师演示用自动填充数据的方法输入1~10,强调要输入至少两个数据,使得Excel可以找到数据的变换规律。
教师布置任务:(1)用自动填充数据的方法输入“1~10”,“1、3、5、7、9”,“星期一~星期日”。
(2)打开“人数统计”表(见图3-2),演示利用自动填充功能填充“初1年级、初2年级、初3年级、高1年级、高2年级、高3年级”的操作方法。
图3-2 (3)自动填充单元格中的公式。
教师布置任务:(1)利用输入公式计算的方法计算“人数统计”表中初1年级的总人数,试一试能否用自动填充的功能计算出其他年级的总人数。
学生上机练习自动填充相同数据的方法。
学生观看教师演示,学习自动填充有规律数据的方法。
学生上机实践,练习自动填充有规律数据的操作方法。
学生打开“人数统计”表,完成自动填充任务。
学生上机实践,学习自动填充单元格中的公式的方法。
通过观看教师演示和亲自实践,学生可以掌握自动填充有规律数据的方法。
教师要加强对个别学生的指导。
学生通过实践,可以掌握自动填充单元格中的公式的方法。
续表教学内容、步骤与方法学生活动内容与方式预期效果与备注(2)用自动填充的功能完成书中第17页例4。
三、课堂练习完成书第19页习题4。
四、课堂小结学生上机实践,完成课堂练习。
学生与教师共同完成小结。
学生可以完成课堂练习。
使学生复习巩固知识,要求学生注意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八、板书第三课自动填充功能一、选定单元格二、自动填充单元格1.自动填充相同数据2.自动填充有规律数据3.自动填充单元格中的公式第四课函数的使用一、教学目标知识方面:1.使学生掌握求和函数、求平均值函数的使用方法。
2.使学生掌握求最大值函数、求最小值函数的使用方法。
技能方面:1.使学生掌握分析数据、处理数据的能力。
2.培养学生管理数据的能力。
3.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方面:1.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的精神。
2.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
二、教学重点1.求和函数、求平均值函数的使用。
2.求最大值、最小值函数的使用。
三、教学难点求和函数、求平均值函数的使用。
四、教学方法1.演示法。
2.观察法。
3.实践法。
五、教学手段与教学媒体1.多媒体网络教室。
2.教师准备的表格素材。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见下表)续表续表八、板书第四课函数的使用一、求和函数1.使用SUM函数2.使用自动求和工具按钮二、求平均值函数三、求最大值函数四、求最小值函数五、其他函数介绍第五课工作表行列的设定一、教学目标知识方面:1.使学生掌握改变表格列宽和行高的操作方法。
2.使学生掌握在表格中插入行或列的操作方法。
3.使学生初步掌握隐藏行或列的操作方法。
技能方面:1.使学生掌握表格的编辑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方面:培养学生通过实践学习计算机知识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重点1.改变表格的行高和列宽。
2.插入行或列。
三、教学难点改变表格的行高和列宽。
四、教学方法1.演示法。
2.观察法。
3.自学法。
五、教学手段与教学媒体多媒体网络教室。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见下表)图5-1教师提问:“装机指南”表中有什么问题?需要怎样改正? 由需要增加新项目等问题导入课题。
二、新课1.改变表格的列宽和行高(1)改变表格的列宽教师介绍并演示改变表格列宽的三种方法:①拖动鼠标调整一列表格的右边界(可调整到任意大小)。
②直接双击一列表格的右边界(调整至最合适的列宽)。
③选定某几列,双击右边界,可以使选定的列的列宽相同。
示,学习改变表格的列宽方法。
续表教学内容、步骤与方法学生活动内容与方式预期效果与备注教师布置任务:打开“成绩表”,按书中第26页例1要求,完成表格列宽的调整。
(2)改变表格的行高教师布置任务:自学掌握改变表格行高的操作方法。
2.插入行或列(1)插入行教师讲解并演示插入行的操作,在“装机指南”表中添加显示器的型号、价格,提示学生注意观察插入行后“总计”一项的变化。
教师布置任务:插入书中第26页例2给出的数据。
(2)插入列学生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
学生自学改变表格行高的操作方法。
学生观看教师演示,学习插入行的操作方法,并注意观察插入行后“总计”一项的变化。
学生上机操作,完成任务。
学生自学插入列的操作方法,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
学生可以顺利完成任务。
学生可以通过自学掌握改变表格行高的操作方法。
学生可以掌握插入行的方法。
让学生再次体会使用函数计算的特点。
学生可以较顺利地完成任务。
学生可以顺利完成任务。
通过观察“总分”、“平均分”数据的变化,体会使用函数的续表八、板书第五课工作表行列的设定一、改变表格的列宽和行高1.改变表格的列宽2.改变表格的行高二、插入行或列1.插入行2.插入列三、隐藏行或列第六课排序一、教学目标知识方面:1.使学生掌握排序的操作方法。
2.使学生了解排序的几种类型。
技能方面:1.培养学生处理数据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方面:1.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排序的操作方法。
三、教学难点设置主要关键字和次要关键字排序。
四、教学方法1.讨论法。
2.演示法。
3.实践法。
五、教学手段与教学媒体1.多媒体网络教室。
2.教师准备的表格。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见下表)续表八、板书第六课排序一、排序的方法1.利用工具按钮2.利用菜单操作二、排序的种类1.按数值排序2.按笔画排序3.按字母顺序排序第七课数据的复制、移动和引用一、教学目标知识方面:1.使学生掌握复制数据的方法。
2.使学生掌握移动数据的方法。
3.使学生了解相对引用和绝对引用的概念及应用。
技能方面:1.培养学生管理数据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方面: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工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1.数据的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