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数学第二章前两节课件

合集下载

离散数学课件 第二章 谓词逻辑-1

离散数学课件 第二章 谓词逻辑-1
n元谓词:含有n个变元。
例如:
F(x):
x是人。
G(x,y): x与y是兄弟。
F(x)是一元谓词, G(x,y)是二元谓词。 一元谓词表达了个体的“性质”, 而多元谓 词表达了个体之间的“关系”。
例: 将下列命题符号化: (1) 熊猫是动物。 (2) 上海位于南京与杭州之间。
(3) 2是偶数且是素数。
命题符号化举例(续)
例: “有些病人相信所有的医生”。 解: 设: F(x): x是病人; G(x): x是医生; H(x,y): x相信y
原命题符号化成: (x)(F(x)(y)(G(y)H(x,y)))
2-4 变元的约束
定义:量词的辖域(作用域)是邻接量词之后的最 小子公式,故除非辖域是个原子公式,否则应在该 子公式的两端有括号。 量词辖域的确定方法: (1)若量词后有括号,则括号内的子公式就是 该量词的辖域; (2)若量词后无括号,则与量词邻接的子公式 为该量词的辖域。
例:F(x):x是不怕死的 D(x):x是要死的 M(x):x是人 若论述域是全人类: 则:人总是要死的 可译为 (x)D(x) 有些人不怕死 可译为 (x)F(x) 若论述域不是全人类: 则:人总是要死的 可译为 (x)(M(x)D(x)) 有些人不怕死 可译为 (x)(M(x) F(x))
一般地, 一个由n个个体和n元谓词所组成的 命题可表示为P(a1, a2, …, an), 其中P表示n元 谓词, a1, a2,…, an 分别表示n个个体。 a1, a2,…,an 的排列次序通常是重要的。 B(a, b, c)不同于B(b, a, c)。
2-2 命题函数与量词
将下面表示(Socrates 三段论)符号化: 所有的人总是要死的。 Socrates是人。 所以Socrates是要死的。 设:H(x):x是人 M(x):x是要死的 则前提:H(x)→M(x) H(Socrates) 结论:M(Socrates) 需证: (H(x)→M(x))∧H(Socrates)M(Socrates)

离散数学2PPT课件

离散数学2PPT课件
在讨论A与B是否有相同的真值表时,应将哑元考虑在内, 即将A、B都看成含所有p1 , p2 , … pn的命题公式,如果在所有 2n个赋值下,A与B的真值相同,则AB为重言式。
3/25/2021
2021
4
定义
CHAPTER TWO
定义2.1 设A ,B 是两个命题公式,若A, B构成的等价式A ↔ B为 重言式,则称A与B是等值的, 记为A⇔B。
3/25/2021
2021
11
例24
证明:(p→q)→r

p→(q→r).
CHAPTER TWO
证 方法一:真值表法。
方法二:观察法。 方法三: 记A=(p→q)→r, B= p→(q→r)。先将A,B等值演算
化成易于观察真值的公式,再进行判断。
A=(p→q)→r⇔(┐p∨q)→r
(蕴含等值式)
⇔ ┐(┐p∨q)∨r
(交换律,结合律)
(10) ⇔ p∧(1∨p)
(排中律)
(11) ⇔ p∧1
(零律)
(12) ⇔ p
(同一律)
(13) 可见,(3)中公式不是重言式,因为00,01 都是成假赋
值;它也不是矛盾式,因为10,11 都是其成真赋值,故它是可
3/25/20满21足式。
2021
15
例2.6
CHAPTER TWO
B2∧C3∧D10, B3∧C1∧D2p∧┐q∧r, B3∧C2∧D10 于是,由同一律可知 E(┐p∧q∧┐r) ∨(p∧┐q∧r)
但因为王教授不能既是苏州人,又是杭州人,因而p,r必有一个为假命 题,即p∧┐q∧r0 。
于是 E┐p∧q∧┐r 为真命题,因而必有p,r为假命题,q为真命题, 即王教授为上海人,甲说得全对,丙说对了一半,而乙全说错啦。

离散数学课件第2章

离散数学课件第2章
4
序,而集合中的元素是不讲顺序的。但是 为了将所有的 概念都统一于集合概念, 可采用克亚托斯基(Kazimierz Kurafowski)在1921年给出的定义 (a, b)={{a},{a, b}} 将二元组定义为比其元素高二层的集合; (4) 也可用二元组来递归的定义n元组如下: (a,b,c)=((a,b),c)
例9 .设 A={1,2,3} R1 ={(1,1),(2,2)} , R2 ={(1,2),(2,1)} 。
16
元素aA和集合A1A在关系R A×B下的关联集 (1)a的R-关联集(R-relative set of a): R(a)={b : bBaRb }B ; (2) A1的R-关联集(R-relative set of A1): R(A1)={b : bB (aA1)(aRb) }B 。 定理.设R A×B是一个二元关系, A1 ,A2 A 。则 (1)保序性:A1 A2 R(A1) R(A2) ; (2)R(A1∪A2) = R(A1)∪R(A2) ; (3)R(A1∩A2) R(A1)∩R(A2) 。
例.设A={a,b,c,d}, A1 = {c,d} , R={(a,a),(a,b),(b,c),(c,a),(d,c),(c,b)}。
17
§3 .关系的表示
关系的性质
一.关系表示法 1°关系的矩阵表示法 设关系RA×B , 这里A,B是两个非空的有限集合, A={ a1,a2,a3,…,am } , B={ b1,b2,b3,…,bn } 。 则 用一个m×n阶0—1矩阵MR来表示关系R, 称此矩 阵MR为关系R的关系矩阵(relation matrix)。 MR=(xij)m×n ,其中 1 当(ai,bj) R时 xij = ( i=1,…,m ; j=1,…,n) 0 当(ai,bj) R时

离散数学第2章 关系(祝清顺版)

离散数学第2章 关系(祝清顺版)
第二章 二元关系 2007年8月20日
离散数学
关系矩阵的实例
例9 设A={3, 5, 6, 9}, A上的二元关系
R={<x, y|x>y},
试求出关系矩阵。
[解] 关系的集合表示为:
R={9, 3, 9, 5, 9, 6, 6, 3, 6, 5, 5, 3}.
关系矩阵为: 0 1 MR= 1 1
关系的三种表示方法: 集合表达式 关系矩阵
关系图
关系矩阵和关系图可以表示有限集合上的关系。
离散数学
第二章 二元关系
2007年8月20日
关系矩阵
设给定集合A={a1,a2,…,an},B={b1,b2,…,bm},R为从A到B
的一个二元关系,构造一个n×m矩阵。用集合A的元素标注矩
阵的行,用集合B的元素标注矩阵的列,对于aiA和bjB,令
n2 n2
个. 不
每一个子集代表一个A上的二元关系,所以A上有 2 同的二元关系。 |Ai|=mi,则A1×A2×…×An上有 2 二元关系。
离散数学 第二章 二元关系 2007年8月20日
m1m2…mn
个不同的
常用的关系
定义 对任意集合A,定义 (1) 空关系 (2) 全域关系 EA={<x, y>|x∈A且y∈A}=A×A (3) 恒等关系 IA={<x, x>|x∈A} (4) 小于或等于关系:LA={<x, y>|x, y∈A且x≤y}, 其中 AR。 (5) 整除关系:DA={<x, y>|x, y∈A且x整除y}, 其中 AZ* , Z*是非零整数集 (6) 包含关系:R={<x, y>|x, y∈A且xy}, 其中A是集 合族。

广东工业大学《离散数学》课件 PPT 第2章 计数问题

广东工业大学《离散数学》课件 PPT 第2章 计数问题

设A1, A2, …, An是任意n个有限集合,
n
An Ai Ai A j Ai A j A k
i 1
i j
i jk
(1)n1 A1 A 2
An 。
推论2.4.6 设U为全集,A1, A2, …, An是任意n个 有限集合,则
m
A1 A 2 A n S A i A i A j A i A j A k
i 1
i j
i j k
(1)n A1 A 2 A n 。
2021/5/4
习题
第37页 22.
2021/5/4
http://202.115.21.136:8080/lssx/
2021/5/4
例2.4.2 解
设A、B、C分别表示选修数学课程,计算机课程 和商贸课程的人构成的集合,
则三种课程都不选的学生集合为 A B C,只选修计 算机科学课程学生的集合为 A B C 。
2021/5/4
U B
A C
图2.4.2
例2.4.2 解(续)
(1)∵|U|=260, |A|=64, |B|=94, |C|=58,| A∩C|=28 ,|A∩B|=26 ,|B∩C|=22,
|A∩B ∩ C|=14,所以利用容斥原理得 A B C U ( A B C) ( A B A C B C) A B C =106;
(2)A B C B A B B C A B C 94 26 22 14 60
2021/5/4
容斥原理的推广
定理2.4.5 则
A1 A2
离散数学
Discrete mathematics
任课教师:朱鉴 计算机学院 广东工业大学
2021年5月4日星期二

六人人离散数学_第二章PPT资料61页

六人人离散数学_第二章PPT资料61页

26.12.2019
离散数学
2
关系及其表示
特别地: (1)若R= A×B,称R为全关系。 (2)若A=B,则称R为集合A上的二元关系。
设:|A|=n,则|A×A|=n2,于是,A上所有不同的二 元关系共有2n2。(|(A×A)|= 2n2) 其中大多数关系没什么意义,我们关心的是 具有一定性质的关系。
26.12.2019
离散数学
12
关系的矩阵表示
• 一个在有穷集合A上的二元关系R可以用
一个矩阵MR来表示。设| A | = n ,〈 i, j 〉 表示A中第i个元素和第j个元素的序偶,
MR中的元素 1
mij = 0
如果〈 i,j 〉 R; 如果〈 i,j 〉 R。
MR矩阵称为R的关系矩阵。[举例]
例1 设A={a,b,c},R是A上的二元关系, 如:R={<a,a>,<b,b>,<c,c>} 这时,R是反对称的。 如:R={<a,b>,<b,a>,<a,c>,<c,a>,<b,c>, <c,b>} 这时,R不是反对称的。
26.12.2019
离散数学
9
反对称性举例2:
例2:设BZ+(正整数集),定义B上的整 除关系为:DB={<x,y> | x,y∈B,x|y} 如:B={1,2,3,6},有
第二章 关系
关系的概念是现实世界中最基本的, 反映出事物之间的一种联系,常见的是 二元关系。如人与人之间的师生关系、 同学关系等;数值之间的相等关系、大 于关系等。
本章主要讨论关系及其表示、关系的 运算和一些常见的关系。(习题二)

离散数学课件第二章 一阶逻辑

离散数学课件第二章 一阶逻辑

§2.1
一阶逻辑的基本概念
原因:命题逻辑不考虑命题之间的内在联系
和数量关系。
要反映这种内在联系,就要对命题逻 辑进行分析 , 分析出其中的个体词、谓词和 量词,再研究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总结出 正确的推理形式和规则,这就是一阶(谓词) 逻辑的研究内容。 办法:将命题再次细分。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在表示命题时,既表示出主语,也表示 出谓语,就可以解决上述问题。这就提出了 谓词的概念(谓词是用来刻划个体词的性质 或事物之间的关系的词,谓词S(x)相当于一 个函数).
§2.1 一阶逻辑的基本概念
2.1.1 个体、谓词和命题函数 在谓词逻辑中,将原子命题分解为谓词和个体两部分。
主语 谓语 宾语
讨论对象 对象的性质或关系
讨论对象
个体词(组)
谓词
个体词(组)
1、定义:在原子命题中,所描述的对象称为个体;用 以描述个体的性质或个体间关系的部分,称为谓词。
例2.1:分析下列个命题中的个体和谓词
如何表示?
2.1.3 命题函数 谓词本身并不是命题,只有谓词的括号内填入足够 的个体,才变成命题。 设 H(x) 是谓词 表示 x “能够到达山顶” , l 表示个体李四, t 表示老虎, c 表示汽车, 那么H(l), H(t), H(c),等分别表示各 个不同的命题: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形式, 即 H(x) 当 x 分别取 l、 t、 c 时 就表示“李四能够到达山顶”,“老虎能够到达山 顶”,“汽车能够到达山顶”。
Discrete Mathematics
刘师少
Tel: 86613747(h) E-mail: lss@
授课:
51学时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素质
第二章 一阶逻辑

离散数学第2章ppt课件

离散数学第2章ppt课件
E AA∪B∪BC
C
n
A k A 1A 2 A n
k 1
二、集合的并 (Union)
3、性质
1)幂等律 A∪A =A
2)零律
A∪U =U
3)同一律 A∪ =A
4)交换律 A∪B =B∪A
5)结合律 A∪(B∪C) =(A∪B)∪C
二、集合的并 (Union)
3、性质
, 6)
若A⊆B,C⊆D,则A∪C
是集合,没有元素
有1个元素的集合
2) ∈{}, {}
五、特殊集合
1、空集
定理 空集是任一集合A的子集,即 ⊆A。
下列命题是否为真。
1)√⊆;
2) ∈ ; 3) ⊆{}; 4) ∈{} 。


五、特殊集合
1、空集
推理 空集是唯一的。(绝对唯一)
证明: 设1,2是两个空集, 则1 2,且2 1,
证明唯一性 一般采用反
1、符号表示法
通常用大写字母A, B, C, …代表集合; 用小写字母a, b, c, …代表元素。
1)如果a是集合A的一个元素, 则记为 a∈A, 读做“a属于A”,或 “a在集合A中”。
2)如果a不是集合A的一个元素, 则记为 a∈A, 读做“a不属于A”,或 “a不在集合A中”。
注:任一元素, 对某一集合而言, 或属于该集合, 或不属于该集合, 二者必居其一, 且只居其一。
1) 若b∈A,则b是不给自己刮脸的人, 而由题意,b只给集合A中的人刮脸。 ∴b 要给b 刮脸, 即b ∈ A。
理发师问题
在一个很僻静的孤岛上,住着一些人家,岛上只 有一位理发师,该理发师专给那些并且只给那些自己 不刮脸的人刮脸。那么,谁给这位理发师刮脸?

离散数学讲义 第二章命题逻辑PPT课件

离散数学讲义 第二章命题逻辑PPT课件

解 令P:我得到这本小说;Q:我今夜就读完它。
于是上述命题可表示为P→Q。
7
5.等值“”
定义2.2.5 设P和Q是两个命题,则它们的等值命
题是一个复合命题,称为等值式复合命题,记作“P Q” (读作“P当且仅当Q”)。
当P和Q的真值相同时,PQ取真,否则取假。
例10
P
Q
P Q
0
0
1
0
1
0
1
0
0
德.摩根定律
E11
PQP∨Q
E12
P Q (P∧Q)∨(P∧Q)
E13
P (QR) (P∧Q) R
E14
P Q (PQ)∧(QP)
E15
PQQP
23
三、等价式的判别
有两种方法:真值表方法,命题演算方法
1、真值表方法
例1 用真值表方法证明 E10: (PQ) PQ
解 令:A= (PQ),B= PQ,构造A,B
一个复合命题,记作“P→Q”(读作“如果P,则Q”)。
当P为真,Q为假时,P→Q为假,否则 P→Q为真。
P
Q
P→Q
0
0
1
0
1
1
1
0
0
1
1
1
例8 若P:雪是黑色的;Q:太阳从西边升起;
R:太阳从东边升起。则P→Q和P→R所表示的命题都是真的.
例9 将命题“如果我得到这本小说,那么我今夜
就读完它。”符号化。
对于上述五种联结词,应注意到: 复合命题的真值只取决于构成它的各原子命题的真 值,而与这些原子命题的内容含义无关。
9
命题符号化
利用联结词可以把许多日常语句符号化。基本步骤如下:

离散数学 第二章一阶逻辑PPT课件

离散数学 第二章一阶逻辑PPT课件

注: 个体变项取值范围:个体域(论域) 有限的事物
无特殊说明
无限的事物
(宇宙间的一切事物称为全总个体域)
谓词常项:具体性质或关系的谓词
谓词 谓词变项:抽象或泛指的谓词
F,G,H,…
个体变项x具有性质F,记作F(x) 谓词符号化
个体变项x,y具有性质F,记作F(x,y)
注:下文中称这种个体变项和谓词的联合体F(x),F(x,y)为谓词.
谓词 用来刻画个体词的性质或个体词之间关系
的词。
例如: ① 2 是无理数.
②王宏是程序员.
③小李比小赵高2厘米.
个体词: 2 , 王宏,小李,小赵
谓词: …是无理数,
个体词性质
…是程序员, …比…高2厘米.
个体词之间关系
4
个体常项:具体和特定的个体词 a,b,c,… 个体词
个体变项:抽象或泛指的个体词 x,y,z,…
要求: 1)个体域为有理数集合. 2)个体域为实数集合. 3)个体域为全总个体域.
6
谓词中的其它概念:
1).元数:谓词中所包含的个体词数. 一元谓词:个体词性质的.
2).n元谓词 n元谓词:个体词之间关系的.
表示方法定义域:个体词变项的个体域.
P(x1,x2,…xn) 值域:{0,1}
注: n元谓词不是命题,真值无法确定.要使之成为命题,必须:
指定某一谓词常项代替P
用n个个体常项代替n个体变项
注: (1)0元谓词也不是命题.要使之成为命题,必须:指定某一
谓词常项代替L.
(2)命题逻辑中的简单命题,也可以用0元谓词表示.因而 命题可看成是谓词的特殊情况.
例1: 将下列命题用0元谓词符号化.
(1)2是素数且是偶数.

《离散数学第2章》课件

《离散数学第2章》课件

关系的运算
总结词
关系的运算包括并、交、差、对称差两个关系的元素合并,并 保留重复的关联;交运算是保留两个关系中 共有的关联;差运算是从一个关系中去除另 一个关系中的关联;对称差运算是将两个关 系中的不同元素合并;复合运算是根据一个 关系来定义另一个关系中的关联。
01
分布函数是单调非减的,且在无 穷大处的极限为1,在负无穷处 的极限为0。
03
离散随机变量的分 布函数
对于离散随机变量,其分布函数 可以表示为一系列离散的阶梯函 数。
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数学期望
数学期望是随机变量所有可能取值的 概率加权和,表示随机变量取值的平 均值。
协方差和相关系数
协方差是两个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的 差的期望值,相关系数是协方差与两 个随机变量标准差的乘积的比值。
随机变量的取值范围
随机变量的取值范围称为随机变量的值域,可以是有 限集、可数无穷集或不可数集。
随机变量的分类
根据取值范围的不同,离散随机变量可以分为离散型 和连续型。
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
01
分布函数的定义
对于离散随机变量,其分布函数 是所有可能取值的概率之和,表 示随机变量取某个值的概率。
02
分布函数的性质
必然事件
概率值为1的事件,表示一定会 发生。
不可能事件
概率值为0的事件,表示一定不 会发生。
互斥事件
两个或多个事件不能同时发生 。
条件概率
条件概率的公式
P(A|B) = P(A∩B) / P(B)。
条件概率的应用
在决策树、贝叶斯定理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独立性
01
事件的独立性是指一个事件的 发生不受另一个事件是否发生 的影响。

离散数学第二章课件

离散数学第二章课件
2013-7-27 213页-第19
河南工业大学离散数学课程组
结论
F(x, y):x是y的父亲
1.谓词中客体词的顺序是十分重要的,不能随意变 更。如命题F(b, c)为‚真‛,但命题F(c, b)为‚假‛; 2.具体命题的谓词表示形式和n元谓词是不同的,前 者是有真值的,而后者不是命题,它的真值是不确 定的。如上例中S(x):x是一个三好学生, a为王童, S(a)是有真值的,但S(x)却没有真值。 3.一个n元谓词不是一个命题,但将n元谓词中的客 体变元都用具体的客体取代后,就成为一个命题。 而且,客体变元取不同的值对是否成为命题及命题 的真值有很大的影响。
2013-7-27 213页-第6
河南工业大学离散数学课程组 所有的人都是要死的。 苏格拉底是人。 所以苏格拉底是要死的。 逻辑学中著名的三段论方法,是由一个大前 提,一个小前提推出结论的方法。这方面的例 子如: 著名的苏格拉底三段论: 显然这是正确的推理,但在命题逻辑中却 苏格拉底(前469-前399) 无法得到证明,因为三段论的每句话都 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 是一个原子命题,我们可分别用P,Q, 出现问题的原因 R来表示。这样,三段论方法用形式符号 在于,三段论中, 表示应为 P∧Q R 结论R与前提P, 但在命题逻辑里, P∧Q→R显然不是重言 Q的内在联系不 式。 可能在命题逻辑 命题演算的局限性: 不能反映命题之间的内在 中表示出来。 联系,即不能将命题分解开。
2013-7-27 213页-第20
河南工业大学离散数学课程组
2-2 命题函数与量词
一、命题函数 1、命题函数 单独一个谓词不是命题,例如设A:…是大学生,不是 命题, 只有当这个谓词后面紧跟一个具体客体后才是 命题,如A(张三)是一个命题。 设L(x, y): x小于y, 则L(2, 3)表示‚2小于3” 是真命题, 而L(5, 1)表示‚5小于1”是假命题。 上例中当x,y是客体变元时,谓词L(x,y)不是命题。 设P(x)表示‚x是大学生‛, 当x取特定的客体即客体常量时,则P(x)是命题, 而当x可在一定的范围任意取值, 则P(x)不是命 题,称为命题函数。

离散数学标准讲义sy第2章精品PPT课件

离散数学标准讲义sy第2章精品PPT课件

2021/2/4
离散数学
10
一阶逻辑命题符号化
例:在个体域分别限制为(a)和(b)条件时,将 下面两个命题符号化: (1) 凡是人都要呼吸. (2) 有的人用左手写字.
其中: (a)个体域 D1为人类集合; (b)个体域 D2为全总个体域.
解答
2021/2/4
离散数学
11
F (x) : x呼吸。
再取i癌痛治疗工作的开展使阿片类止痛药用量出现明显增加的趋势然而阿片类的滥用人数却呈现下降的趋势阿片类止痛药物医疗用药并未增加阿片类药物滥用的危险2020622离散数学57一阶逻辑知识结构21一阶逻辑基本概念22一阶逻辑等值演算23一阶逻辑的推理理论第四次课第一二次课第三次课癌痛治疗工作的开展使阿片类止痛药用量出现明显增加的趋势然而阿片类的滥用人数却呈现下降的趋势阿片类止痛药物医疗用药并未增加阿片类药物滥用的危险2020622离散数学58一阶逻辑等值演算知识点量词消去等值式量词否定等值式量词辖域收缩与扩张等值式量词分配等值式代替规则癌痛治疗工作的开展使阿片类止痛药用量出现明显增加的趋势然而阿片类的滥用人数却呈现下降的趋势阿片类止痛药物医疗用药并未增加阿片类药物滥用的危险2020622离散数学59一阶逻辑等值式b为逻辑有效式则称a与b是等值的记作
(a)个体域 D1为人类集合;
(b)个体域 D2为全总个体域.
2021/2/4
离散数学
13
一阶逻辑命题符号化
例:在个体域限制为(a)和(b)条件时,将下列命题符 号化:
(1) 对于任意的x,均有 x2-3x+2=(x-1)(x-2) .
(2) 存在x,使得 x+5=3.
其中: (a) 个体域 D1=N (N为自然数集合) (b) 个体域 D2=R (R为实数集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4、 量词 全称量词 ∀ ∀xF(x): 表示个体域中每个元素都有性质F 存在量词 ∃ ∃ xF(x): 表示个体域中至少有一个元素有性质F 注:量词的确切含义与个体域有关
例3:将下列命题符号化(一阶逻辑)
(1)每个人都是会死的 A(x) 表示 “x 是人”,B(x) 表示 “x 是会死的”, 则原命题符号化为:∀x(A(x) →B(x)) (2) 有些人不喜欢吃早饭 A(x) 表示 “x是人”,B(x) 表示 “x不喜欢吃早饭” 则原命题符号化为:∃x(A(x)∧B(x))。

结论:命题逻辑永真(假)式的代换实例 称为一阶逻辑永真(假)式 p ∧ q →p 永真 ∀xP(x) ∧ ∃ yQ(y) →∀x P(x) 永真
例5:判别以下公式的类型 (1)∀xP(x) →(∀x ∃ yG(x,y) → ∀x P(x)) (2)∃ xP(x) ∧﹁ ∃ xP(x) (3)∀ x∀y (P(x,y) →P(y,x)) (4)¬(∀xP(x)→(∃xQ(x)→∀xP(x)) )
5
【练习1】给定解释I如下:D={ 2, 3 }, f (2)=3, f (3)=2, P(2)=1 P(3)=0, Q(2, 2)=1, Q(3, 3)=1,Q(2, 3)=0, Q(3, 2)=0. 求下列闭式在解释I下的真值
1) ∀x(Q( f(x), x)→P(x))
【练习2】在数学分析中极限定义为:任给小正数ε, 则存在着一个正数 δ,使得当 0<|x−a|<δ 时有 |f(x)−b|<ε。 P(x,y) 表示 “x大于y”, Q(x,y) 表示 “x小于y” 则可表示为: (∀ε)(∃δ)(∀x)(((P(ε,0)→P(δ,0))∧Q(|x−a|, δ)∧P(|x−a|, 0))→Q(|f(x)−b|,ε))
2.2 谓词公式与翻译 一、项和原子公式 定义1、项的定义 (1) 个体变元是项; (2)个体常元是项; (3) f是n元运算符号,t1, t2,… tn是项, 则f ( t1, t2,… tn )是项 (4) 当且仅当有限次地使用以上三条得到的 是项。 定义2、原子公式定义 P是n元谓词,t1, t2,… tn是项, 称P( t1, t2,… tn )为原子公式
当个体域DI中的元素个数有限时,可将变元的所有 可能取值一一列举出来,此时量词可消除. 设解释I的个体域为{ a1, a2,…, an }, 则在解释I下, ∀ xA(x) ⇔ A( a 1 ) ∧ A( a 2 ) ∧ ... ∧ A( a n ) ∃ xA(x) ⇔ A( a 1 ) ∨ A( a 2 ) ∨ ... ∨ A( a n )
自由变元的代入规则: (1) 对公式中出现该自由变元的每一处都 用新的个体变元替换. (2) 新变元与原公式中所有变元名称不同。 如: ∃x(A(y)∧B(x,y))
例如
∀x(P(x)→R(x,y) ∧Q(x,y))
3
注:当个体域中元素的个数是有限时,对量词 辖域中的约束变元的所有可能的取代是可 枚举的,即: 若设个体域为 {a1, a2, …, an} 则: (1) (∀x)A(x)⇔A(a1)∧A(a2)∧…∧A(an) (2) (∃x)A(x)⇔A(a1)∨A(a2)∨…∨A(an )
三、 谓词公式的解释
谓词公式的真值与那些因素有关?谓词公式的真值 能否像命题逻辑那样总可由真值表给出?

指定运算具体含义和个体 指定自由变元
∀x∃y (P(x)∧ Q( f(x,a), y ,z )) 的真值
给出个体域 指定谓词
定义6
闭式:不含自由变元的公式. 否则称为非闭式
定义7
谓词公式的一个解释I(Interpretation)
(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z E( h( y,z ), x )
4
例3:给定解释I如下: D={a, b }, P(a,b)=P(b,a)=1, P(a,a)= P(b,b)=0 求下列闭式在解释I下的真值
1) ∀xP(x,x)
定义8 A为一个一阶公式 1)如果公式A在任何解释下均为真,称A为永真式; 2)如果 A在某个解释I和I的一个赋值下为真,称A 可满足; 3)如果公式在任何解释下均为假,称A为永假式.
定义4 对于谓词公式 ∀xP(x) 或 ∃xP(x) 来说,x 称为量词 ∀x 或量词 ∃x 的指导变元或作用变 元。P(x)称为相应量词的辖域。 定义5 在一个谓词公式中,若 x 出现于 ∀x 或 ∃x的辖域中则称 x 的出现是约束的;若 x 的出现 不是约束的,则称是自由的。
(∀ x) A( x ) 或 (∃ x) A( x )

1).指定一个个体域DI. 2).为个体常元符号指定DI中的一个个体. 3).为n元运算符号指定具体含义. 4).为n元谓词符号指定具体含义 闭式在一解释下有一确定真值. 解释I下的一个赋值 为公式中的每个自由变元指定个体域DI中的一个个体. 非闭式在一组解释I及I下一个赋值下, 有一确定真值.
注:要求给一个公式,会给出使之成真 (成假)的解释;反之,给定公式的解 释,会求其真值。
第二章 谓词逻辑
命题逻辑的特点:在命题逻辑中,基本组成单 位是原子命题,并把它看作不可再分解的,而不涉 及其内部的逻辑结构。 命题逻辑的缺点: (1) 它不能揭示某些有效的论证; ( 2 ) 无法将具有某种共同属性的命题显示出 来。 引入了谓词和量词等概念,形成数理逻辑另外 一个重要的基础部分——一阶谓词逻辑。
例1 :对下列公式,给出使之成真 (成假)的解释 (1) ∀x E(g(x,a), x) (2) ∀x ∃y L(x, y) (3) ∀y (E(x,y) ∨ L(x, y ))
例2:给定解释I和I 中的赋值如下: DI:自然数集,L(x,y):x<y, E(x,y):x=y, h(x,y):x·y, 自 由变元赋值 x=0,(x=1) 求公式在解释I下的真值. (1) ∀y (E(x,y) ∨ L(x, y ))
指导变元 辖域 约束变元
例如 ∀x∀y(A(x,y)∧B(y,z))∧∃xA(x,y) 注:1)一个变元在同一个公式中: 既可以为约束出现,又为自由出现。 2)公式 ∀xP(x)、∀yP(y) 和 ∀zP(z) 在相同的个体域中具有相同的意义
可将谓词公式中的约束变元更改名称符号,这 一过程称为约束变元换名。约束变元换名要遵循一 定的规则: (1) 换名时,更改的对象是量词中的指导变 元,以及该量词辖域中所出现的所有该变元, 其余不变; (2) 换名时换为 公式中未出现的变元名称。
2) ∀x∃yP(y,x) 3) ∃x∀yP(x,y)
定义9:设A是包含命题变元 p1, p2,...pn的 例4:判别以下公式的类型 (1) ∀xP(x) → ∃ xP(x) (2) ∀x﹁P(x) ∧ ∃ xP(x) (3) ∀xP(x) → ∀yP(y) 命题公式, B1,B2,...Bn是谓词公式, 用 B1,B2,...Bn 分别代替p1,p2,...pn 在A中 的所有出现,得到的谓词公式B称A的代换实 例. 例如 (1) ∀xP(x) ∧﹁∀xP(x) (2) ∀xP(x) ∧﹁ ∃ xP(x) (3) ∀x (P(x) → Q(x))
2
二、一阶公式(谓词公式)
定义3 谓词公式,由如下递归定义构成: (1) 原子公式是谓词公式; (2) 若 A 是谓词公式,则 ﹁A 也是谓词公式; (3) 若 A 和 B 都是谓词公式,则 (A∧B), (A∨B), (A→B), (A↔B) 都是谓词公式; (4) 若 A 是谓词公式,x 是任何个体变元,则 ∀xA 和 ∃xA 都 是谓词公式; (5) 当且仅当有限次地应用规则 (1), (2), (3), (4)所得到的公式 是谓词公式。

注:n元谓词可以看作自变量取自个体域, 函数值取自真值集合{0,1}的n元函数。 例1:将下列命题符号化 1)2和4都是偶数 2)2既是偶数又是素数 3)如果张三比李四高,李四比王五高, 则张三比王五高
3、 运算 个体域上的运算用f,g,h表示

注:n元运算可以看作自变量取自个体域, 函数值取自个体域的n元函数。 例2:将下列命题符号化 1)2与3之和小于2与3之积
2) ∀x∃ yQ( x, y)
6
2.1一阶逻辑命题符号化 1、 个体词 1)个体词:研究对象中的客体(客观事物,名 词) 2)个体域:研究对象组成的集合 全总个体域:一切事物的集合 3)个体常元:个体域中特定个体的符号 用a,b,c……表示 4)个体变元:泛指个体域中个体的符号 用x,y,z……表示 2、 谓词 1)一元谓词:表示个体的性质 只需提供一个个体即可成为命题 p(x) 2)二元谓词:表示2个个体之间的关系 p(x,y) …… 3)n元谓词:表示n个个体之间的关系 p(x1,x2,…xn)
(3) 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迟到过。 A(x) 表示 “x是学生”,B(x) 表示“x迟到过” 则原命题符号化为:﹁∀x(A(x) →B(x)) 。 (8)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职业 (9)有些职业是每个人都喜欢的
也可写成 ∃x(A(x)∧﹁B(x))
(4) 没有不犯错误的人。 (5) 尽管有人聪明,但未必一切人都聪明。 (6) 火车比轮船快。 (7) 有些汽车比所有火车都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