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古代诗歌三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浪淘风簸自天涯

(4)两山排闼• 送青来
山郭 ___山__城_____ 手 ___亲__手_____ 簸 ___吹__荡_____ 闼 ___小__门_____
课内知识优化练
3. 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A ) A.九曲\黄河\万\里沙 B.多少\楼台\烟雨中 C.两山\排闼\送青来 D.水村\山郭\酒旗风
【点拨】正确的划分应是“九曲\黄河\万里沙”。
课内知识优化练
4. 写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1)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夸张 ) (2)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 对偶 拟人 借代(写出两个即可) )
课内知识优化练
5. 默写。 (1)如今直上银河去,__同__到__牵__牛__织__女__家____。 (2)《江南春》一诗中“_千__里__莺__啼__绿__映___红__, _水__村__山__郭__酒__旗__风___” 描绘了江南春景。 (3)_南__朝__四__百__八__十__寺___,多少楼台烟雨中。
课外阅读拓展练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练习。 南溪弄水回望山园梅花 [宋]杨万里
梅从山下过溪来,近爱清溪远爱梅。 溪水声声留我住,梅花朵朵唤人回。
(选自《给孩子的古诗词》)
课外阅读拓展练
9. 杨万里的小诗妙用动词。结合全诗,分析第一句中 “过”字的妙处。 _____“__过__”__字__写__出__了__梅__花__茂__盛__的__特__点__。__诗__人__富__有____ _想__象__力__,__赋__予__梅__花__人__的__情__感__。__表__现__梅__花__急__切__过__溪____ _唤__“__我__”__回__去__的__情__态__,__生__动__活__泼__,__富__有__趣__味__。______
语文素养专项练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30字。 ______示__例__一__:__《__诗__经__》__包__括__风__、__雅__、__颂__,__国__风__和____ __部__分__小__雅__最__有__价__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示__例__二__:__《__诗__经__》__分__为__风__、__雅__、__颂__,__国__风__和___ __部__分__小__雅__对__后__世__诗__歌__影__响__深__远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知识优化练
7. 诗中写景从 ___院__内_____ 写到____院__外____,既是对主 人的赞叹,又写出了山水的情态。
课内知识优化练
8. 这首诗最后两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自然景物。 试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______把__山__水__写__成__富__有__生__命__情__感__的__亲__切__的__形__象__:__水__绕_____ __农__田__,__好__像__母__亲__用__双__手__护__着__孩__子__一__样__;__青__山__排__闼__,__仿___ __佛__是__争__相__前__来__为__主__人__的__庭__院__增__添__色__彩__。__(意__思__对__即__可__)___
语文素养专项练
(3)请从表格中识别出一句七言律诗,并写在横线上。 相 马 纸草 浅 上 才 逢 蹄能 没 花
____浅__草__才___能__没__马__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enku.baidu.com
语文素养专项练
14. (综合性学习•语言建构素养)【中考•广东】阅读下面材 料,按要求作答。 《诗经》包括:“风”,地方乐调,《风》诗是民 间歌谣,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情感;“雅”, 周王朝所在地的乐调,《雅》诗是宫廷诗歌;“颂”, 祭祀时用的歌舞曲,《颂》诗是庙堂祭祀诗歌。《雅》 诗和《颂》诗大多数反映统治阶级的生活。国风和部 分小雅是劳动人民口头创作,最有价值,开创了古代 诗歌的光辉传统,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教版六年级·上
12 古代诗歌三首
人教版六年级·上
提示:点击 进入讲评。
1A 5
课内知识优化练
2
3A
4
6C
院内
7 院外
8
人教版六年级·上
提示:点击 进入讲评。
课外阅读拓展练
9
10
11
12
人教版六年级·上
提示:点击 进入讲评。
语文素养专项练
13
14
课内知识优化练
1. 下列句子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A )
语文素养专项练
13. (综合性学习•文化传承素养)《中国诗词大会》是 央视一档全民参与的诗词节目,以“赏中华诗词、 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力求通过对 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分享诗词之美, 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 涵养心灵。请你也来参加!
语文素养专项练
(1)请在诗句横线处填入一个恰当的选项,将其补充 完整。 备选字:A.情 B.信 C.痕 D.声 ①人似秋鸿来有_______B_________, ②事如春梦了无_______C_________。
课内知识优化练
6.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C ) A.刘禹锡的《浪淘沙(其一)》一诗歌咏了九曲黄河 中的万里黄沙,赞扬了它们一往无前的顽强性格。 B.“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这两句 诗寓情于景,寄托着诗人的抱负和情怀。
课内知识优化练
C.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其一)》一诗赞美了庭院 的清幽,表达了对湖阴先生生活方式、生活情趣的 肯定,也流露了诗人对这种渴望而不可得的生活的 无奈和苦痛。
语文素养专项练
(2)请阐释下列经典诗句所蕴含的中华美德。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______诗__句__蕴__含__着__一__股__自__强__不__息__的__豪__迈___气__概__,__深__刻___ __表__达__了__诗__人__老__当__益__壮__、__锐__意__进__取__的__精__神__,___抒__发__了___ __诗__人__不__甘__年__迈__,__生__命__不__息__、__奋__斗__不__止__的__壮__志___豪__情__。_
D.杜牧的《江南春》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中不仅描绘 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 楼台景色。
课内知识优化练
【点拨】C项中“无奈和苦痛”的感情不准确,抒 发了诗人对高洁清雅品格的喜爱和向往之情。
课内知识优化练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练习。 书湖阴先生壁(其一) 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课外阅读拓展练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练习。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课外阅读拓展练
11. 全诗以“行”为线索,从“孤山寺北贾亭西”起, 到“__绿__杨__阴__里__白__沙__堤____” 终。以 “__最__爱__湖__东__行__不__足____” 说明自然景色美不胜收和 诗人意犹未尽的感受,给读者无穷的回味。(请用 诗中的原句作答)
A.同到牵牛织女家
B.南朝四百八十四
C.茅檐长扫静无苔
D.千里鹰啼绿映红
【点拨】B项“南朝四百八十四”中的第二个“四”
应为“寺”;C项“茅檐长扫静无苔”中的“静”
应为“净”;D项“千里鹰啼绿映红”中的“鹰”
应为“莺”。
课内知识优化练
2. 解释加点字词的含义。
(1)水村山• 郭• 酒旗风
(2)花木成畦手自栽
课外阅读拓展练
【点拨】本题运用古诗词炼字品析法。答题时要把 这个字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 和情感来分析。先指出这个词所用的修辞手法,再 想象所描述的景象,最后点出作用,即该词描绘出 怎样的情态。
课外阅读拓展练
10. 杨万里的小诗巧用叠词。分析诗歌三、四句中叠词的 表达效果。 ______溪__水__声__声__不__停___,__像__在__热__情__地__挽__留__诗___人__;__梅__花___ _朵__朵__争__艳__,__像___是__急__切__呼__唤__诗__人__。__两__个__叠__词__的__使__用__,___ _既__突__出__殷__切__之___情__,__又__富__有__音__韵__之__美__。__在__诗__人__笔__下__,___ _溪__水__、__梅__花__都__有__了__人__的__情__感__,__别__有__趣__味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拓展练
12. 颔联中有两个动词用得极妙,请找出来作简要赏析。 (1) 颔 联 中 两 个 用 得 极 妙 的 动 词 : ______争______ 、 _____啄_______。
课外阅读拓展练
(2)赏析:_一__个__“__争___”__字__,__运__用__了__拟__人__的__修__辞__手___法__,__让__ __人__感__到__春__光__的__难__得__与__宝__贵__。__一__个__“__啄___”__字__生__动__地__描__ __绘__出__燕__子__那__忙__碌__而__兴__奋__的__神__情__,__似__乎___把__小__燕__子__也__写__ __活__了__。__这__两__句__诗__着__意__描__绘__出__莺__莺__燕__燕__的___动__态__,__从__而__ __使__得__全__诗__洋__溢__着__春__的__活__力__与__生__机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