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涛整理好《平面图形的画法》教案
平面图形的绘制教案
§1—4 平面图形的绘制课题:1、平面图形的绘制2、绘图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课堂类型:讲授教学目的:1、讲解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线段分析和平面图形的作图步骤。
2、讲解仪器绘图和徒手绘图的基本方法。
教学要求:会画中等难度的平面图形。
教学重点: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教学难点:平面图形尺寸基准的判断和选择教具:模型“手柄”教学方法:讲课中要抓住尺寸分析这个核心,教会学生具有对平面图形分析尺寸基准和识读定位尺寸的能力。
基准与定位尺寸紧紧相连,二定位尺寸又是画出第二基准线、第三基准线……的依据,在讲解时不可忽视。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结合作业中的问题,纠正错误,强调圆弧连接中几个需要注意的地方。
二、引入新课题平面图形是由直线和曲线按照一定的几何关系绘制而成的,这些线段又必须根据给定的尺寸关系画出,所以就必须对图形中标注的尺寸进行分析。
三、教学内容(一)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1、定形尺寸定形尺寸是指确定平面图形上几何元素形状大小的尺寸,如图1—33所示中的φ12、R13、R26、R7、R8、48和10。
一般情况下确定几何图形所需定形尺寸的个数是一定的,如直线的定形尺寸是长度,圆的定形尺寸是直径,圆弧的定形尺寸是半径,正多边形的定形尺寸是边长,矩形的定形尺寸是长和宽两个尺寸等。
2、定位尺寸定位尺寸是指确定各几何元素相对位置的尺寸,如图1—33中的18、40。
确定平面图形位置需要两个方向的定位尺寸,即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也可以以极坐标的形式定位,即半径加角度。
图1-33 平面图形3、尺寸基准任意两个平面图形之间必然存在着相对位置,就是说必有一个是参照的。
(由此引出基准这个概念,介绍基准时可联系直角坐标系的坐标轴来讲解)标注尺寸的起点称为尺寸基准,简称基准。
平面图形尺寸有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相当于坐标轴x方向和y方向),因此基准也必须从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考虑。
平面图形中尺寸基准是点或线。
常用的点基准有圆心、球心、多边形中心点、角点等,线基准往往是图形的对称中心线或图形中的边线。
平面图形的画法ppt课件
手柄平面图的作图步骤
(e) 结果
16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例2-1画图2-23所示定位块的平面图形
图2-23 定位块
17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 一般的平面图形常用以下的线为基准线: (1) 对称中心线。如图2-21所示的手柄是以水 平轴线作为垂直方向的尺寸基准的。 (2) 主要的垂直或水平轮廓直线。如图2-21所 示的手柄就是以中间铅垂线作为水平方向的尺 寸基准。
(3) 较大的圆的中心线,较长的直 线等。
3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二、线段分析
8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手柄平面图的线段分析
连接弧
中间弧 已知弧
9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5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手柄平面图的尺寸分析
水平方向主要尺寸基准
垂直方向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平面图形的画法说课稿
平面图形的画法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第一章关于制图国标的相关规定,尤其对平面图形标注有了一定的理性认识。
这为学习绘制平面图形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2.教材内容本课选用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械类专业通用教材《机械制图》。
平面图形的画法一节是教材中§2.7的内容,是集图线、尺寸标注、弧线连接、图形分析等基础知识为一体的平面图形制图综合课,本节是第二章的核心内容,也是全书的重点的部分之一。
平面图形的画法这一节内容安排在学生学习完圆弧连接及尺寸标注之后,它既是前面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使学生画图能力进一步提高,又是后续课程三视图和轴侧图的学习的桥梁之一。
在教材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其教学的成败,将对能否学好后续各章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3. 教学目标根据本节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学生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确定本次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尺寸基准、定形尺寸,定位尺寸的概念;掌握尺寸、线段的分析方法;掌握绘图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应变能力,能够用AutoCAD软件画出手柄的平面图形。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良好习惯,以及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
4. 教学重点和难点结合教材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平面图形的尺寸和线段分析,画图步骤和技巧。
教学难点:平面图形尺寸基准的判断和选择;中间圆弧的画法。
二、教法分析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重点,适应教情和学情,使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本课教学以精讲多练为主,通过讲、练、提问、讨论、总结归纳的程序,将问题引向深入。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主要是引用了任务驱动法、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带着任务,有目的的去学习,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
另外还有小组讨论、总结归纳和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正确思维,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我还运用多媒体课件,设置课堂情景,烘托效果。
创造有利的学习环境,并通过教师设计出的环环相扣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并参与到教学中来,更充分地体现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平面图形的整理复习 ︳西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平面图形的整理复习 | 西师大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回顾和整理平面图形的知识,包括点、线、面的基本概念,以及三角形、四边形、圆等图形的分类、性质和特征。
2. 培养学生运用平面图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小组合作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 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2. 通过对平面图形的整理复习,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秩序美和逻辑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1. 点、线、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 三角形的分类、性质和特征3. 四边形的分类、性质和特征4. 圆的性质和特征5. 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平面图形的分类、性质和特征2. 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教学难点1. 平面图形的性质和特征的深入理解2. 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和应用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视频、模型、实物等2. 学具:练习本、草稿纸、直尺、圆规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回顾平面图形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通过PPT展示平面图形的分类、性质和特征,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平面图形的性质和特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4. 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深入理解平面图形的性质和特征。
5. 课堂小结: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板书设计1. 点、线、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 三角形的分类、性质和特征3. 四边形的分类、性质和特征4. 圆的性质和特征5. 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作业设计1. 基础题:让学生计算给定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平面图形的课教案设计
平面图形的优质课教案设计第一章:平面图形的基本概念1.1 平面图形的定义与性质了解平面图形的概念掌握平面图形的性质1.2 常见的平面图形学习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图形的特征能够识别和描述这些基本图形1.3 平面图形的对称性理解对称性的概念学习对称轴的定义和性质能够判断图形是否对称,并找出对称轴第二章:图形的测量与计算2.1 线段的长度学习线段的度量方法掌握用尺子和圆规测量线段长度2.2 图形的面积了解面积的概念学习基本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能够计算简单的复合图形的面积2.3 图形周长的计算理解周长的概念学习基本图形的周长计算方法能够计算简单图形的周长第三章:图形的变换3.1 平移理解平移的概念学习平移的性质和规律能够进行简单的图形平移3.2 旋转理解旋转的概念学习旋转的性质和规律能够进行简单的图形旋转3.3 轴对称理解轴对称的概念学习轴对称的性质和规律能够进行简单的图形轴对称变换第四章:图形的分类与归纳4.1 图形分类学习图形的分类方法能够正确分类给定的图形4.2 图形归纳学习图形的归纳方法能够从给定的图形中归纳出一般的规律第五章:图形的应用5.1 平面图形的拼接学习平面图形的拼接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平面图形拼接5.2 平面图形的设计学习平面图形的设计方法能够设计出具有特定性质的平面图形5.3 平面图形在实际中的应用学习平面图形在实际中的应用方法能够运用平面图形解决实际问题第六章:图形的位置与运动6.1 坐标系与图形位置学习坐标系的定义和用途掌握如何在坐标系中表示图形的位置能够根据坐标系确定图形的运动6.2 图形运动的概念理解图形运动的本质学习图形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数学表达能够运用坐标系分析和描述图形的运动6.3 图形运动的计算学习图形运动的基本计算方法掌握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变换后图形的性质能够计算图形运动后的位置和大小变化第七章:图形的对称性7.1 对称轴的性质深入理解对称轴的定义和特点学习如何寻找和确定对称轴能够识别和作图对称轴7.2 轴对称变换掌握轴对称变换的性质和规律学习轴对称变换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能够进行复杂的轴对称变换7.3 中心对称理解中心对称的概念和性质学习中心对称变换的规律能够进行中心对称变换和识别中心对称图形第八章:图形的综合应用8.1 平面几何问题解决学习如何运用图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掌握平面几何问题的解题策略能够运用所学的图形知识解决复杂的几何问题8.2 几何证明理解几何证明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学习如何运用图形和几何性质进行证明8.3 几何模型构建学习如何构建几何模型掌握几何模型在实际中的应用能够设计并分析几何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第九章:平面图形的拓展9.1 非欧几里得几何简介了解非欧几里得几何的基本概念学习非欧几里得几何与欧几里得几何的区别能够运用非欧几里得几何的观点理解平面图形9.2 平面图形的计算机表示学习计算机如何表示平面图形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绘图技巧能够利用计算机软件绘制和操作平面图形9.3 平面图形的现代几何理论接触现代几何理论的基本概念学习现代几何理论在平面图形中的应用能够理解并应用现代几何理论解释平面图形现象第十章:平面图形的评价与反思10.1 平面图形学习的自我评价学习如何评价自己在平面图形学习中的表现掌握自我评价的方法和技巧10.2 平面图形的同伴评价学习如何进行同伴评价掌握同伴评价的标准和技巧能够参与同伴评价并给予建设性反馈10.3 平面图形的教学反思理解教学反思的重要性学习如何进行教学反思第十一章:平面图形的探索与创新11.1 平面图形的探索活动设计并参与探索性平面图形活动通过实践活动发现平面图形的性质和规律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11.2 平面图形的创新设计学习如何进行平面图形的创新设计掌握创新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能够创作出具有独特性质的平面图形11.3 平面图形的应用创新学习如何将平面图形应用于实际问题的创新解决探索平面图形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潜力能够提出创新的解决方案,解决实际问题第十二章:平面图形的评估与展示12.1 平面图形的评估学习如何评估平面图形的学习成果掌握评估标准和评估方法能够进行有效的平面图形评估12.2 平面图形的展示学习如何展示平面图形的学习成果掌握展示技巧和展示方法能够有效地展示自己的平面图形学习成果12.3 平面图形的评价与反馈学习如何给予和接受平面图形的评价与反馈掌握评价与反馈的有效方式能够积极地参与平面图形的评价与反馈过程第十三章:平面图形与数学思想13.1 平面图形与逻辑推理理解平面图形与逻辑推理的关系学习如何运用逻辑推理解决平面图形问题能够运用逻辑推理进行平面图形的证明和分析13.2 平面图形与抽象思维理解平面图形与抽象思维的关系学习如何运用抽象思维解决平面图形问题能够运用抽象思维进行平面图形的理解和创新13.3 平面图形与数学建模理解平面图形与数学建模的关系学习如何运用数学建模解决平面图形问题能够运用数学建模进行平面图形的问题解决和分析第十四章:平面图形的教学策略14.1 平面图形的教学设计学习如何进行平面图形的教学设计掌握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能够设计出有效的平面图形教学方案14.2 平面图形的教学方法学习如何进行平面图形的教学掌握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能够有效地进行平面图形的教学14.3 平面图形的教学评价学习如何进行平面图形的教学评价掌握教学评价的标准和评价方法能够进行有效的平面图形教学评价第十五章:平面图形的教学研究15.1 平面图形的教学研究方法学习如何进行平面图形的教学研究掌握教学研究的方法和技巧能够进行有效的平面图形教学研究15.2 平面图形的教学改革与发展了解平面图形教学的改革与发展趋势学习如何适应教学改革的要求能够积极参与平面图形教学的改革与发展过程15.3 平面图形的教学创新与探索理解教学创新与探索的重要性学习如何进行教学创新与探索能够进行创新的平面图形教学实践和探索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平面图形的优质课教案设计,内容涵盖了平面图形的基本概念、测量与计算、变换、分类与归纳、应用、位置与运动、对称性、综合应用、拓展、评价与反思、探索与创新、评估与展示、与数学思想、教学策略以及教学研究等十五个章节。
平面图形的绘制教案
§1—4 平面图形的绘制课题:1、平面图形的绘制2、绘图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课堂类型:讲授教学目的:1、讲解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线段分析和平面图形的作图步骤。
2、讲解仪器绘图和徒手绘图的基本方法。
教学要求:会画中等难度的平面图形。
教学重点: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教学难点:平面图形尺寸基准的判断和选择教具:模型“手柄”教学方法:讲课中要抓住尺寸分析这个核心,教会学生具有对平面图形分析尺寸基准和识读定位尺寸的能力。
基准与定位尺寸紧紧相连,二定位尺寸又是画出第二基准线、第三基准线……的依据,在讲解时不可忽视。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结合作业中的问题,纠正错误,强调圆弧连接中几个需要注意的地方。
二、引入新课题平面图形是由直线和曲线按照一定的几何关系绘制而成的,这些线段又必须根据给定的尺寸关系画出,所以就必须对图形中标注的尺寸进行分析。
三、教学内容(一)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1、定形尺寸定形尺寸是指确定平面图形上几何元素形状大小的尺寸,如图1—33所示中的φ12、R13、R26、R7、R8、48和10。
一般情况下确定几何图形所需定形尺寸的个数是一定的,如直线的定形尺寸是长度,圆的定形尺寸是直径,圆弧的定形尺寸是半径,正多边形的定形尺寸是边长,矩形的定形尺寸是长和宽两个尺寸等。
2、定位尺寸定位尺寸是指确定各几何元素相对位置的尺寸,如图1—33中的18、40。
确定平面图形位置需要两个方向的定位尺寸,即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也可以以极坐标的形式定位,即半径加角度。
图1-33 平面图形3、尺寸基准任意两个平面图形之间必然存在着相对位置,就是说必有一个是参照的。
(由此引出基准这个概念,介绍基准时可联系直角坐标系的坐标轴来讲解)标注尺寸的起点称为尺寸基准,简称基准。
平面图形尺寸有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相当于坐标轴x方向和y方向),因此基准也必须从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考虑。
平面图形中尺寸基准是点或线。
常用的点基准有圆心、球心、多边形中心点、角点等,线基准往往是图形的对称中心线或图形中的边线。
平面图形的画法---说课
(3)情感目标: ①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 和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 ②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4. 学情分析、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确定 4、教学重点、难点、突破方法 由于学生的基础比较差,学习能力不强,所以在讲 课的程中应层层深入。 结合教材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重难点。
内在动力,让学生积极、主动、愉快地进行学习, 作为这次教学活动的启发者、合作者、指导者, 我的:
1、一点收获:在本次教学中,让学生收获了知识和 学习的积极性;在各种教学方法交替应用中,学生学会 了主动学习与合作。 2、一点不足:本次教学,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 大学生的知识面。着重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
3、学习资料:教材《汽车机械制图》 4、学习工具:圆规、三角板(一组)、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 圆弧连接的作图步骤是什么? ①找连接圆弧的圆心 ②找连接点,即切点 ③画连接弧并描深
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答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一方面加深学生对所学 知识的回顾,另一方面所提 出的问题对本节课的学习有一定的作用。
突破方法 学生亲自做、学、练,以学习任务的完成活动为主线, 多种教学方法交替使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同时配合多媒 体演示,实物教具、小组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搞学习 效率。
二、学情分析
1、学生的认知起点: 这门课按照国家教学大纲的要求一般开设在中职学 校的一年级,学生基本上还没有接触过专业技能内容, 起点较低,但是由于他们曾在初中学过部分平面几何和 简单形体的知识,所以我们面对的学生虽然在空间想象 能力上较弱,但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我们可 以在他们原有的几何学知识上搭建起知识平台,逐步培
,即在练习过程中模仿、学习教师的思维方法,再把学到
美术平面图形画法教案
美术平面图形画法教案教案标题:美术平面图形画法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常见的平面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
2. 学习使用简单的线条和形状描绘平面图形。
3. 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回顾和复习他们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例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
可以通过问答、展示图片等方式进行。
知识讲解:2. 介绍平面图形的特点和基本构造,例如正方形有四条相等的边和四个直角,三角形有三条边和三个角等。
3. 展示一些简单的平面图形的绘画示例,讲解绘画时要注意的线条、形状和比例等要素。
示范与练习:4. 示范如何使用简单的线条和形状描绘平面图形,例如使用直线和直角来描绘正方形的边和角。
5. 让学生进行练习,使用铅笔或绘画工具按照示范进行绘画,绘制不同的平面图形。
创作活动:6. 提供一些简单的美术作品,包括平面图形的组合和创作,鼓励学生观察和模仿,创作自己的作品。
7. 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线条和形状进行创作,可以使用不同的颜色和材料进行涂饰。
展示与分享:8.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分享彼此的创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9.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鼓励,提供具体的建议和指导,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
总结与延伸:10.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平面图形的重要性和应用。
11. 提供一些延伸活动,例如观察周围环境中的平面图形,或者继续创作更复杂的平面图形作品。
教学资源:- 图片或实物展示平面图形的示例- 铅笔、纸张和绘画工具- 美术作品的展示和分享区域评估方式:-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和绘画表现。
- 评价学生的创作作品,包括对平面图形的准确描绘和创造力的发挥。
教案扩展:- 可以引导学生绘制更复杂的平面图形,如五边形、六边形等。
- 可以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色彩和材料进行平面图形的涂饰和装饰。
- 可以引导学生探索平面图形在建筑设计、装饰艺术等领域的应用。
2017春六年级数学下册《平面图形》(第3课时)教案西师大版
平面图形(三)【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6页的例1,课堂活动第1题,练习二十一第7,8,9题和思考题。
【教学目标】1.通过多层次的练习,加深同学们对周长和面积的理解,熟练掌握基本图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2.培养同学们思考问题的条理性,有机渗透数学的对应思想。
3.培养同学们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同学们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教具:多媒体,展示平台。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前面我们对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进行了整理,这节课我们将进行不同层次的练习,希望通过今天的练习,同学们能够熟练地进行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并能灵活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周长和面积计算的复习[点评:开门见山,自然引入课题,交代复习目的,使学生了解复习内容,明确复习要求,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内驱力。
]二、周长和面积计算的复习1.教学第106页例1(1)学生看题。
提问:这是一个什么图形?要求它的面积必须知道哪些条件?(2)请学生量出相关数据并标在图上。
(单位:cm)(3)多媒体展示测量结果。
(4)梳理提升:要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它的底和高,请同学们注意,这个底和高必须是相对应的底和高。
(老师指着图具体讲解底和高的对应关系)在求三角形的面积时,也要注意这个问题,找准对应的底和高。
2.教科书第106页课堂活动第1题(1)学生看题。
(2)教师提示:计算下列图形的周长和面积需要知道哪些数据?请同学们先思考,再测量,并把数据标在图上。
(3)全班统一测量数据。
(4)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点评:通过基本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了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的条理性,同时有机渗透了数学中的对应思想。
]三、练习应用1.对比练习比较下面各组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每一组中两个图形的周长相等吗?面积呢?为什么?(1)出示题目。
(2)同桌讨论。
(3)全班交流(交流时注意请学生具体指出每幅图的周长和面积)。
2021春六年级数学下册《平面图形》(第2课时)教案西师大版
2021春六年级数学下册《平面图形》(第2课时)教案西师大版【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5页的内容,课堂活动第2题及练习二十一第5题。
【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使同学们进一步明白得周长和面积的含义,明白得常见平面图形周长、面积运算公式间的联系,进一步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2.提高同学们整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同学们的合作意识和数学表达能力。
3.通过整理,培养同学们严谨的学习态度和有条理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明白得周长和面积的含义,明白得公式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明白得公式间的联系,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预备】教具:将教科书第105页的整理图示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教师:前面我们复习了平面图形的认识,回忆了常见平面图形的特点,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期望通过复习,同学们能够进一步明白得周长和面积的含义,明白得公式间的联系。
板书课题:周长和面积的整理与复习[点评:由前一节课的复习自然引入课题,并交代复习目的,不仅让学生对复习内容产生亲切感,而且明确了复习要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复习周长和面积的概念1.请学生举例说明什么是平面图形的周长(1)让学生自主发表意见。
(2)教师梳理:围成一个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叫做那个图形的周长。
2.请学生举例说明什么是平面图形的面积(1)让学生自主发表意见(2)教师梳理: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3.实例感知周长和面积概念的区别(1)指出课桌面或教室里其他物体表面的周长和面积。
(2)请学生说一说周长和面积有什么区别。
(3)教师梳理:周长是指围成一个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它应使用长度单位。
而面积是指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它应使用面积单位。
[点评:由抽象的概念回忆到具体的实物感知,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了两个概念的含义,并能正确区别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
]三、小组合作,自主整理1.提出整理内容及要求(1)整理内容整理出我们研究过的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运算公式。
平面图形画法教学设计
平面图形画法教学设计引言:平面图形是绘画中的基础,对于学习绘画的人来说,掌握平面图形的画法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平面图形的画法进行教学设计,力求帮助学生初步掌握平面图形的绘制技巧。
一、教学目标1.了解平面图形的定义和分类;2.掌握绘制基本平面图形的方法和技巧;3.培养学生观察、感知和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学工具:铅笔、纸张、直尺、量角器;2.教学素材:各种平面图形的实例。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平面图形的定义和分类在教学开始前,首先向学生介绍平面图形的定义和分类,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等。
通过图片或实物,让学生对这些图形有初步的认识。
第二步:绘制基本平面图形1.正方形的绘制要求学生先用直尺绘制一个正方形的边,然后使用量角器确认边的长度相等,最后连接四条边形成正方形。
2.长方形的绘制要求学生先用直尺绘制一个长方形的两个相邻边,然后使用量角器确认两个角均为直角,最后连接四条边形成长方形。
3.圆形的绘制要求学生先定出一个圆心,然后使用量角器测量圆心与圆上一点的距离,将这个距离用直尺放在圆心上的其他点上,最后用铅笔将圆上的点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圆。
4.三角形的绘制要求学生先使用直尺绘制一个底边,然后使用量角器确认底边两侧的角均为锐角或直角,最后连接底边两侧的点形成一个三角形。
第三步:绘制复杂图形在学生对基本平面图形的绘制有了一定掌握后,可以引导学生尝试绘制一些复杂的图形,如各种多边形、椭圆等。
第四步:实践与应用学生可以应用所学的平面图形画法进行绘画创作,例如绘制城市景观、建筑物等。
四、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初步掌握了平面图形的绘制技巧和方法,对于绘画的基础过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通过不断练习和实践,学生的绘画能力将会得到更大的提升。
五、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和感知平面图形,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示范和示范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平面图形的绘制技巧。
《平面图形》教案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平面图形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平面图形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上完《平面图形》这一章节后,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反思。我发现学生们对平面图形的基本概念掌握得还算不错,但有几个地方我觉得可以进一步改进。
-难点举例:使用演绎法证明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
e.实际应用中几何图形的识别:将现实世界中的物体与几何图形对应起来,识别其几何特征。
-难点举例:在实际生活中找到矩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应用实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这些重点和难点内容,采用直观演示、实际操作、问题引导、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透彻理解核心知识,逐步突破学习难点。
在实践活动环节,我注意到学生们在分组讨论时非常积极,但实验操作部分却有些手忙脚乱。我意识到,可能是我没有提前准备好足够的指导,或者是实验步骤不够清晰。下次我会提前准备得更充分,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清楚地了解实验的目的和步骤。
至于小组讨论,我觉得整体效果还是不错的。学生们能够围绕主题展开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但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比较内向,参与度不高。我打算在接下来的课程中,更多地鼓励这类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提高他们的课堂参与度。
-矩形的性质:对边平行且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菱形的性质:四边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正方形的性质:具有矩形和菱形的全部性质。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
-三角形的性质:内角和为180度,三角形的分类及性质。
c.平面图形的相互关系:理解图形之间的位置关系,如平行、垂直、对称等。
平面图形的画法说课材料
平面图形的画法说课材料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说课材料各位专家、评委:大家好!我叫贾毅敏,现任中专一年级汽修专业《汽车机械制图》课,我说课的课题是:平面图形的画法。
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汽车机械制图》,本教材共包括三部分:制图基本知识、投影作图、机械图样,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是第一章第四节中的一部分“绘图方法和步骤”。
2、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平面图形的绘图方法和步骤”是制图教学中看图和绘图相结合的初步阶段,是制图基本知识的简单综合,同时又是投影作图的基础。
一个平面图形可以看成是表达机件形状的一个视图,又是机件可见部分的轮廓图形。
因此,学好图面的合理布局和正确的作图步骤,对今后各个章节的绘图无论在图面质量和作图效率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
3、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材的具体内容和中专学生的实际水平,认知特征,拟定教学目标如下:知识目标:掌握绘制平面图形的步骤及绘图的基本技能,学会图面的合理布局。
能力目标:对平面图形的线段和尺寸的分析、理解能力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在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中,促进师生的情感交流。
4、重点、难点:重点:绘制平面图形的方法和步骤;难点:绘制平面图形底稿图的步骤及实际绘图能力的培养。
5、教材处理:结合本节教学内容特点,首先通过实物和平面图形的观察与比较,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好奇心。
在学生理解和掌握“平面图形的绘图方法和步骤”的情况下,动手操作,强化训练。
即突出三个环节:观察分析——演示思考——训练反思。
二、学生状况分析2我所任教的班级为汽修专业一年级新生,鉴于中专生基础差,底子薄的特点和长期形成的对于接受新知识没有自信心的实际情况。
我们一开始就从直观演示入手,借助于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兴趣和学习专业知识的渴求,以简单的演示代替抽象地讲解,在师生共同合作中完成新知识的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数学教案《平面图形》
数学教案《平面图形》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识别和命名常见的平面图形,如矩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形等。
(2)能够理解平面图形的特征和性质,如边长、角度、对角线等。
(3)能够运用平面图形的基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能力。
(2)学会使用画图工具和几何语言,能够准确地描述和表示平面图形。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学会与人交流和分享。
二、教学内容第1节:平面图形的认识1. 导入:通过实物展示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平面图形。
2. 教学内容:介绍矩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形等常见平面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3. 练习:学生自主探究,通过画图和观察,总结不同平面图形的特征。
第2节:平面图形的测量1. 导入: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到平面图形测量的重要性。
2. 教学内容:学习如何测量平面图形的边长、角度和对角线等。
3. 练习:学生分组合作,测量和记录不同平面图形的尺寸,并进行交流分享。
三、教学资源1. 实物教具:矩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形等平面图形模型。
2. 画图工具:直尺、圆规、彩色笔等。
3. 教学课件:平面图形的图片和动画演示。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以及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包括准确性、速度和思考过程。
3. 小组合作: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如沟通、合作和分享。
五、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直观感受:通过实物展示和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平面图形的特征。
2. 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鼓励他们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自主地发现和总结平面图形的性质。
3. 加强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测量和画图,增强他们对平面图形的认识和理解。
六年级数学下册平面图形教案西师大版
1教科书分析对平面图形梳理的内容包括:一是直线、射线、线段的认识和画法;二是角、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与测量;三是相交与平行;四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的特征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科书用学生自主梳理与课堂活动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如下图)。
在学生的自主梳理中,通过“议一议:我们学了哪些平面图形?这些图形各有哪些特征?它们之间各有什么关系”的形式提出引导性问题,然后让学生进行自主回忆与梳理,教科书这样编写,一方面突出了梳理知识的线索和重点,另一方面强化学生对图形认识有关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第104页课堂活动安排了3个题目,体现了活动性与知识性的统一,学生通过动手画角与量角、画垂线与平行线等活动,一方面可以发展他们的操作能力,提高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在活动中使学生对角、平行线和垂线的知识得到巩固。
具体讲,第1题体现了对角的度量和画法的巩固;第2,3题体现了对平行线、垂线的认识、画法的练习,特别是第2题,将平行线、垂线与现实生活结合,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对图形周长和面积整理与复习的内容包括:一是周长与面积的意义;二是长方形、正方形与圆的周长;三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圆的面积计算。
教科书采用对知识的整理、测量与计算相结合的形式,首先,教科书通过“议一议:你会计算哪些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这些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得到的”呈现梳理的线索和复习的重点(如下图),然后让学生进行自主回忆和整理,情景图中3个学生的对话体现了对周长计算公式、面积计算公式及这些计算公式的推导3个方面的知识的梳理,并且这3个方面是密切联系的。
此外,这里没有呈现周长和面积的意义及计量单位等,但并不排除对这些知识的梳理。
为了让学生更好掌握平面图形的面积、周长计算公式,教科书在第105页呈现了平面图形的关系及面积、周长计算知识网络结构图,学生通过对该网络结构图中公式的填写,不但加深对各种平面图形面积、周长计算方法的掌握,也进一步感受这些图形的联系以及计算方法的同一性,对面积、周长计算公式形成一个整体的认识。
《平面图形》教案
《平面图形》教案(10篇)【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96、98页。
【学习目标】:1.回忆各种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够通过这些特征用Y图对三角形进展分类。
2.能够通过思维导图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3.能够通过韦恩图表示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与梯形两两之间的联系与区分。
【资源预备】:1.多媒体课件。
2.打印好的思维导图、韦恩图和Y图模板。
3.卡纸,便利贴。
【学习过程】:一、问题情景,导入复习1.出示平面图形:师:同学们,我手中的是什么图形?我们还学过了哪些平面图形,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学生自由的说一说,教师简要板书。
2.导入:师:同学们把握得不错,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系统地复习一下平面图形的相关学问。
(板书课题:平面图形的复习)二、小组协作整理,建构网络。
1.小组协作整理。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对学过的平面图形的学问进展整理,要表达出它们各自的。
特点。
要求:(1)用自己喜爱的方法整理。
(2)小组内同学共同分类整理。
2.教师介绍思维导图,韦恩图和Y图的作用。
师:思维导图可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Y图可以表示分类,韦恩图可以表示联系和区分。
3.教师引导学生用图表进展整理,并巡察课堂进展个别指导。
4.观摩学习。
要求:(1)整理完后,以小组为单位互派代表到各组观摩学习,每个组只留下一个主讲人对参观者进展介绍。
(2)学习完毕以后把自己组整理的内容补充完整。
(3)组内推选一人展现本组的作品。
5.汇报展现。
教师选定几个小组,分别上台汇报展现本组所整理的内容。
要求:(1)汇报时先说一说自己是用哪种方法整理的。
(2)说一说自己都整理了哪些内容。
(3)其他同学仔细听,并把自己组的作品进一步的完善。
小组代表汇报完毕后,让下面的同学对他的汇报做适当的评价,如有遗漏,可做相应的补充。
6.优化再建,完善学问。
师:依据刚刚的沟通汇报请同学们再次完善自己整理的内容。
教师把学生完善后的作品选几份张贴在黑板上供学生参考,并依据学生的完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只有定形尺寸没有定位尺寸的线段。如图所示。R12。其圆心位置的水平与垂直方向都未标注,只能通过与其相切的R15、R50用作图法找到圆心后才能绘制出R12。
学习第3点平面图形的绘图步骤.(用时16分钟)
绘制平面图形应当首先进行尺寸和线段分析,(引导学生分析不同的图纸幅面采选用比例的方法,得到本图采用A4图纸,比例1:1)首先画出已知线段,其次画出中间线段,最后画出连接线段。检查无误后擦去多余图线,描深加粗,标注尺寸。如图所示手柄应按下列步骤绘制,
学情分析
本节课内容主要针对新入学的机械、数控、模具、机加类专业的学生,在此之前学习了几何图形的画法,掌握了基本知识和技能。由于本门课程是专业基础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较多。机械制图主要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本节课主要教会学生分析平面图形,要求学生掌握平面图形的绘制方法。
单元教学目标
1.熟悉尺寸分析、线段分析的内容
连接O3与O2与R50交与点F
14、分别以O3、O4为圆心,以R12为半径,以EF、CD为圆弧起止点绘制连接
线段R12
15、检查无误,擦去多余图线。
16、保留R15延长弧便于标注R15尺寸
17、描深图线
遵循以下原则:先粗后细,先曲后直,从上到下描深水平线,从左到右描深铅垂线,最后描深斜线。
18、检查无误,标注尺寸。
教师备课纸
课题
平面图形的画法
使用教材
《机械制图》
备课时间
2012-3-14
授课时间
授课专业
数控技术应用
授课班级
课时
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柳燕君、应龙泉、潘陆涛主编《机械制图》(多学时)第一章第四节第五知识点:平面图形的画法。是机械、数控、模具、机加类专业的基础课程。该知识点的内容既是几何作图的总结,也是为后续绘图的速度与质量打下基础,因此本节课内容在教材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三、新授课(共计用时约34分钟,包含机动时间4分钟)
平面图形的画法主要涉及到以下知识点:
1、尺寸分析;2、线段分析;3、平面图形绘图步骤(以手柄为例讲解)。
学习第1点尺寸分析.(用时8分钟)
1.1基准
明确基准的含义,熟悉平面图形通常选为基准的线型。
基准是确定尺寸位置的几何元素。平面图形的尺寸位置通常有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的确定
2.掌握平面图形的画法。
重点阐述
平面图形的绘制步骤。
难点突破
通过讲解与绘图相结合的方式达到学生自主分析、绘本,草稿本,课本,笔等用具
教具准备
投影仪,电脑,绘图工具等。
主备
彭涛
审核
德圣教务处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熟悉尺寸分析、线段分析的内容
2.掌握平面图形的画法。
如图所示手柄应按下列步骤绘制1分析图形确定比例绘制水平尺寸基准线和垂直尺寸基准线2绘制定位尺寸3绘制已知线段204绘制已知线段5r1520r10圆弧5用作图法找到r50的圆心o16连接圆心o与o1并延长与r10交于点a7以o1为圆心以r50为半径以a为起点画r50圆弧8找到o1的对称点o29连接圆心o与o2并延长与r10交与点b10以o2为圆心以r50为半径以b点位起点绘制r50圆弧11分别以o1o2为圆心以r62为半径画圆弧
注意:
对平面图形的总体要求是:图形准确无误,线段连接光滑,粗细浓淡
一致,图面整洁,同类图线、同批次图线宽度应当一致。
综上所述,平面图形的作图步骤主要有:
(在这里学生总结,教师归纳)
1、分析图形,确定比例。
2、绘制底稿,底稿要求轻、淡。先画基准线,再画已知线段,再画中间线段,最后画连接线段。
3、检查无误,擦去多余图线。
因而有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的基准。
平面图形常用以下直线作为基准:
1)对称中心线;
2)主要的垂直或水平轮廓线;
3)较大的圆的中心线等。
1.2定形尺寸
确定图形中各个部分几何形状大小的尺寸。如图所示Φ20和15确定了圆柱的大小;R10、R15确定圆弧半径的大小;让学生观察还有哪些尺寸是定形尺寸(Φ5确定了左端孔的尺寸R12等)。
1.3定位尺寸
确定图形中各个几何要素相对位置关系的尺寸。如图所示Φ30确定R50在垂直方向的的位置,75确定了R10圆弧在水平方向的位置;8确定了Φ5孔的水平位置。
引导学生思考:75这个尺寸还有什么作用?
在平面图形中有些尺寸既是定形尺寸也是定位尺寸,比如图形中的75既是确定手柄长度的定形尺寸,也是间接确定R10圆弧圆心位置的定位尺寸。
4、描深加粗。遵循以下原则:先粗后细,先曲后直,从上到下描深水平线,从左到右描深铅垂线,最后描深斜线。
5、检查无误,标注尺寸。
四、小结(用时3分钟)
绘制平面图形时应当首先对图形进行分析,确定好比例,然后绘制底稿,底稿完成检查无误擦去多余图线,再描深加粗标注尺寸,最后检查。注意:在平面图形中线段连接光滑,粗细浓淡要一致,图面整洁,同类图线、同批次图线宽度应当一致。
板书设计:(使用多媒体课件不必板书,不使用课件板书课按下列方式设计)
作业布置及要求:(用时3分钟)
用A3图纸绘制定位块。要求按课堂所讲要求完成作图,使用A3有装订边图框绘制图形。
教后记:
督查情况:
在平面图形中一般应标注水平及垂直两个方向的定形尺寸及定位尺寸。
学习第2点线段分析.(用时6分钟)
2.1已知线段
具有完整的定形尺寸及完整的定位尺寸。如图所示。Φ5,R15,R10。这些线段可以确定基准线后直接绘制出来。
2.2中间线段
具有完整的定形尺寸及不完整的定位尺寸。如图所示。R50。只有Φ30确定垂直方向的位置,需要通过R10用作图法找到R50的圆心,再绘制R50圆弧。
教学重点:平面图形的绘制步骤。
教学难点:分析、绘制平面图形的过程。
教具准备:投影仪,电脑,绘图工具等。
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自主练习、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检查学生上课准备情况,出示本课学习目标,复习已经学习过的知识点。(用时3分钟)
1.提问:
两圆弧连接时,怎么找内连接圆弧的圆心?怎么找外连接圆弧的圆心?
1、分析图形,确定比例,绘制水平尺寸基准线和垂直尺寸基准线
2、绘制定位尺寸
3、绘制已知线段Φ20
4、绘制已知线段Φ5、R15、Φ20(R10圆弧)
5、用作图法找到R50 的圆心O1
6、连接圆心O与O1并延长与R10交于点A
7、以O1为圆心,以R50为半径,以A为起点画R50圆弧
8、找到O1的对称点O2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2.快速浏览本节课内容。
二、导入。(用时2分钟)
我们已经学习了关于直线、圆弧的几何作图,由此我们已经知道零件的轮廓形状虽然不同,但分析起来都是由直线、圆弧和其他一些非圆曲线组成的几何图形熟练掌握和运用几何作图方法,将会提高绘制图样的速度和质量。本节课我们来学习平面图形的画法。
9、连接圆心O与O2并延长与R10交与点B
10、以O2为圆心以R50 为半径,以B点位起点绘制R50圆弧
11、分别以O1、O2为圆心,以R62为半径画圆弧;以O’为圆心,以R27为半径
12、画圆弧得到交点O3、O4
13、连接O1与O4与R50交与点C
连接O’与O4与R15交与点D
连接O’与O3与R15交与点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