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轴动点问题压轴专题(二)2021-2022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 有理数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第一章 有理数 数轴动点类压轴综合练习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第一章  有理数    数轴动点类压轴综合练习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有理数数轴动点类压轴综合练习1.如图,在数轴上点A所表示的数是﹣5,点B在点A的右侧,AB=6;点C在AB之间,AC=2BC.(1)在数轴上描出点B;(2)求点C所表示的数,并在数轴上描出点C;(3)已知在数轴上存在点P,使PA+PC=PB,求点P所表示的数.2.如图所示,在一条不完整的数轴上从左到右有点A,B,C,其中AB=2,BC=1.设点A,B,C所对应的数之和是m,点A,B,C所对应的数之积是n.(1)若以B为原点,写出点A,C所对应的数,并计算m的值;若以C为原点,m又是多少?(2)若原点O在图中数轴上点C的右边,且CO=4,求n的值.3.如图,点A、B、C为数轴上的点,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点A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点A,B,C表示的数中,哪个数最小?(2)将点C向左平移6个单位长度后,点A表示的数比点C表示的数小多少?(3)将点B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点B与点C的距离是多少?4.如图,数轴上A,B两点对应的数分别﹣4,8.有一动点P从点A出发第一次向左运动1个单位长度;然后在新的位置第二次运动,向右运动2个单位长度;在此位置第三次运动,向左运动3个单位长度,…按照如此规律不断地左右运动(1)当运动到第2018次时,求点P所对应的有理数.(2)点P会不会在某次运动时恰好到达某一个位置,使点P到点B的距离是点P到点A的距离的3倍?若可能请求出此时点P的位置,若不可能请说明理由.5.有A、B两点,在数轴上分别表示实数a、b,若a的绝对值是b的绝对值的4倍,且A、B两点的距离是15,求a、b的值.(1)若A、B两点在原点的同侧:A、B两点都在原点的左侧时,a=,b=,A、B两点都在原点的右侧时,a=,b=.(2)若A、B两点在原点的两侧:A在原点的左侧、B在原点的右侧时,a=,b=,A 在原点的右侧、B在原点的左侧时,a=,b=.6.已知数轴上的点A和点B之间的距离为28个单位长度,点A在原点左边,距离原点8个单位长度,点B在原点的右边.(1)请直接写出A,B两点所对应的数.(2)数轴上点A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出发向左运动,同时点B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出发向左运动,在点C处追上了点A,求C点对应的数.(3)已知,数轴上点M从点A向左出发,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同时点N从点B向左出发,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长度,经t秒后点M、N、O(O为原点)其中的一点恰好到另外两点的距离相等,求t 的值.7.如图,数轴上A点表示的数是﹣2,B点表示的数是5,C点表示的数是10.(1)若要使A、C两点所表示的数是一对相反数,则“原点”表示的数是:.(2)若此时恰有一只老鼠在B点,一只小猫在C点,老鼠发现小猫后立即以每秒一个单位的速度向点A方向逃跑,小猫随即以每秒两个单位的速度追击.①在小猫未抓住老鼠前,用时间t(秒)的代数式表示老鼠和小猫在移动过程中分别与点A之间的距离;②小猫逮住老鼠时的“位置”恰好在,求时间t.8.把一根木棒放在数轴上,数轴的1个单位长度为1cm,木棒的左端点与数轴上的A点重合,右端点与数轴上的点B重合.(1)若将木棒沿数轴水平向右移动,则当它的左端移动到点B处时,它的右端点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20;若将木棒沿数轴水平向左移动,则当它的右端点移动到点A处时,它的左端点在数轴上所对应的数为5,由此可得到木棒的长为cm.(2)图中点A表示的数为,点B表示的数为;(3)根据(1)(2),请你借助“数轴”这个工具帮助小红解决下列问题:一天,东东问爷爷的年龄,爷爷说:“我若是你现在那么大,你还要40年才出生;你若是我现在这么大,我已经125岁,是老寿星了,哈哈!”请求出爷爷现在的年龄.9.结合数轴与绝对值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数轴上表示5和1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m和数n的两点之间的距离等于|m﹣n|.如果表示数a和﹣2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3,那么a=;(2)若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位于﹣2与5之间,则|a+2|+|a﹣5|的值为;(3)若x表示一个有理数,且|x﹣1|+|x+3|>4,则有理数x的取值范围;(4)若将数轴折叠,使得1表示的点与﹣3表示的点重合,此时M、N两点也互相重合.若数轴上M、N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2020(M在N的左侧),则M、N两点表示的数分别是M:;N:.10.如图,在数轴上,点A表示﹣10,点B表示11,点C表示18.动点P从点A出发,沿数轴正方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匀速运动;同时,动点Q从点C出发,沿数轴负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1)当t为何值时,P、Q两点相遇?相遇点M所对应的数是多少?(2)在点Q出发后到达点B之前,求t为何值时,点P到点O的距离与点Q到点B的距离相等;(3)在点P向右运动的过程中,N是AP的中点,在点P到达点C之前,求2CN﹣PC的值.11.已知数轴上有A,B,C三点,它们分别表示数a,b,c,且|a+24|+|b+10|=0,又b,c互为相反数.(1)求a,b,c的值.(2)若有两只电子蚂蚁甲、乙分别从A,C两点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的速度为4个单位/秒,乙的速度为6个单位/秒,当两只蚂蚁在数轴上点m处相遇时,求点m表示的数.(3)若电子蚂蚁丙从A点出发以4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右爬行,问多少秒后蚂蚁丙到A,B,C的距离和为40个单位?12.数轴上点A表示数a,点B表示数b,点C表示数c,若规定m=||c﹣a|﹣|c﹣b||,n=|c﹣a|+|c ﹣b|(1)当a=﹣3,b=4,c=2时,则m=,n=.(2)当a=﹣3,b=4,m=3,n=7时,则c=.(3)当a=﹣3,b=4,且n=2m,求c的值.(4)若点A、B、C为数轴上任意三点,p=|a﹣b|,化简:|m﹣p|﹣|p﹣n|+2|m﹣n|13.如图1,点A,B,C是数轴上从左到右排列的三个点,分别对应的数为﹣5,b,4.某同学将刻度尺如图2放置,使刻度尺上的数字0对齐数轴上的点A,发现点B对应刻度1.8cm,点C对齐刻度5.4cm.(1)在图1的数轴上,AC=个长度单位;数轴上的一个长度单位对应刻度尺上的cm;(2)求数轴上点B所对应的数b;(3)在图1的数轴上,点Q是线段AB上一点,满足AQ=2QB,求点Q所表示的数.14.如图,点A、B是数轴上的两个点,它们分别表示的数是﹣2和1.点A与点B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1)AB=.(2)点P是数轴上A点右侧的一个动点,它表示的数是x,满足|x+2|+|x﹣1|=7,求x的值.(3)点C为6.若点A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点B和点C分别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和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请问:BC﹣AB的值是否随着运动时间t的变化而改变?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求其值.15.数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学工具,它使数和数轴上的点建立起对应关系,揭示了数与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它是“数形结合”的基础.请利用数轴回答下列问题:①如果点A表示数﹣2,将点A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那么终点B表示的数是,A、B两点间的距离是;②如果点A表示数5,将A点先向左移动4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移动7个单位长度,那么终点B表示的数是,A、B两点间的距离是;③一般地,如果A点表示的数为a,将点A向右移动b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c个单位长度,那么终点B表示的数是,A、B两点间的距离是;④若点A表示的数为x,则当x为时,|x+1|与|x﹣2|的值相等.。

【压轴必考】2023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压轴题攻略(人教版)-线段上动点问题的三种考法(解析版)

【压轴必考】2023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压轴题攻略(人教版)-线段上动点问题的三种考法(解析版)

线段上动点问题的三种考法类型一、求值问题例.数轴上有A B C 三点 A B 表示的数分别为m n ()m n < 点C 在B 的右侧2AC AB -=.(1)如图1 若多项式()371231mn x x x +--+-是关于x 的二次三项式 请直接写出m n 的值:(2)如图2 在(1)的条件下 长度为1的线段EF (E 在F 的左侧)在A B 之间沿数轴水平滑动(不与A B 重合) 点M 是EC 的中点 N 是BF 的中点 在EF 滑动过程中 线段MN 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 请判断并说明理由;(3)若点D 是AC 的中点.①直接写出点D 表示的数____________(用含m n 的式子表示); ②若24AD BD += 试求线段AB 的长.【答案】(1)5m =- 1n =;(2)不变化 理由见解析;(3)①12m n++;②103【解析】(1)解:由题可知 n -1=0 7+m =2 ∴1n = 5m =-故答案为:5m =- 1n =(2)解:MN 的长不发生变化 理由如下: 由题意 得点C 表示的数为3设点E 表示的数为x 则点F 表示的数为1x +∴6AB = 2BC = 5AE x =+ 6AF x =+ 3EC x =- BF x =- ∴点M 是EC 的中点 N 是BF 的中点 ∴32x MC ME -==2x NF -= 即311222x x MN ME EF FN --=--=--=(3)解:①∴A B 表示的数分别为m n ()m n < 又点C 在B 的右侧 ∴AB =n -m ∴2AC AB -= ∴AC = n -m +2∴点D 是AC 的中点 ∴AD =12AC = 12(n -m +2)∴D 表示的数为:m +12(n -m +2)=12m n ++ ②依题意 点C 表示的数分别为2n + ∴AB n m =- 1122m n n mAD m +-=+-=+ ∴1122m n m n BD n +-=+-=+ 22122m nBD m n -=+=-+ ∴24AD BD += 即1242n mm n -++-+= 当20m n -+>时.()1242n mm n -++-+= 2m n -= ∴m n < ∴2m n -=不符合题意 舍去 当20m n -+<时.()1242n m m n -+--+= 103n m -= 综上所述 线段AB 的长为103.【变式训练1】如图1 点C 在线段AB 上 图中共有三条线段AB AC 和BC 若其中有一条线段的长度是另外一条线段长度的2倍 则称点C 是线段AB 的“巧点”. (1)线段的中点__这条线段的“巧点”;(填“是”或“不是”);(2)如图2 已知AB =15cm .动点P 从点A 出发 以2cm /s 的速度沿AB 向点B 匀速运动;点Q 从点B 出发 以1cm /s 的速度沿BA 向点A 匀速运动 点P Q 同时出发 当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 运动停止.设移动的时间为t (s ) 当t =__s 时 Q 为A P 的“巧点”.【答案】是 7.5或457【解析】(1)若线段中点为C 点 AB =2AC 所以中点是这条线段“巧点”(2)设A 点为数轴原点 作数轴 设运动时间为t 秒;t 最大=7.5 A :0 P :0+2t =2t Q :15﹣t①Q为AP中点20152tt+-=∴t=7.5;②AQ=2PQ AQ=15﹣t﹣0=15﹣t PQ=2t﹣(15﹣t)=3t﹣15∴AQ=2PQ∴15﹣t=2(3t﹣15)∴457t=;③PQ=2AQ得3t﹣15=2(15﹣t)∴t=9>7.5(舍去).综上所述:t=7.5或457.故答案为:(1)是;(2)7.5或457.【变式训练2】已知:如图1 M是定长线段AB上一定点C、D两点分别从M、B出发以1cm/s、3cm/s的速度沿直线BA向左运动运动方向如箭头所示(C在线段AM上D在线段BM上)(1)若AB=11cm 当点C、D运动了1s 求AC+MD的值.(2)若点C、D运动时总有MD=3AC直接填空:AM=BM.(3)在(2)的条件下N是直线AB上一点且AN﹣BN=MN求2MN3AB的值.【答案】(1)7cm;(2)13;(3)13或23【解析】(1)解:当点C、D运动了1s时CM=1cm BD=3cm ∴AB=11cm CM=1cm BD=3cm∴AC+MD=AB﹣CM﹣BD=11﹣1﹣3=7cm.(2)解:设运动时间为t则CM=t BD=3t∴AC=AM﹣t MD=BM﹣3t又MD=3AC∴BM﹣3t=3AM﹣3t即BM=3AM∴AM=13 BM故答案为:13.(3)解:由(2)可得:∴BM=AB﹣AM∴AB﹣AM=3AM∴AM=14 AB①当点N 在线段AB 上时 如图∴AN ﹣BN =MN又∴AN ﹣AM =MN ∴BN =AM =14AB ∴MN =12AB 即2MN 3AB =13. ②当点N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时 如图∴AN ﹣BN =MN又∴AN ﹣BN =AB ∴MN =AB ∴MNAB=1,即2MN 3AB =23.综上所述2MN 3AB =13或23【变式训练3】如图 数轴上有两点,A B 点C 从原点O 出发 以每秒1cm 的速度在线段OA 上运动 点D 从点B 出发 以每秒4cm 的速度在线段OB 上运动.在运动过程中满足4OD AC = 若点M 为直线OA 上一点 且AM BM OM -= 则ABOM的值为_______.【答案】1或53【解析】设运动的时间为t 秒 点M 表示的数为m则OC=t BD=4t 即点C 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t 点D 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b -4t ∴AC=-t -a OD=b -4t由OD=4AC 得 b -4t=4(-t -a ) 即:b=-4a ①若点M 在点B 的右侧时 如图1所示:由AM -BM=OM 得 m -a -(m -b )=m 即:m=b -a ; ∴=1b a B O mA m M m-== ②若点M 在线段BO 上时 如图2所示:由AM -BM=OM 得 m -a -(b -m )=m 即:m=a+b ; ∴=4543b a b a a a m a AB b a a OM ----===+- ③若点M 在线段OA 上时 如图3所示:由AM -BM=OM 得 m -a -(b -m )=-m 即:433a b a am a +-===- ∴此时m <0 a <0 ∴此种情况不符合题意舍去; ④若点M 在点A 的左侧时 如图4所示:由AM -BM=OM 得 a -m -(b -m )=-m 即:m=b -a=-5a ;而m <0 b -a >0 因此 不符合题意舍去 综上所述AB OM 的值为1或53. 类型二、证明定值问题例.如图 已知线段AB m = CD n = 线段CD 在直线AB 上运动(点A 在点B 的左侧点C 在点D 的左侧) 若()21260m n -+-=. (1)求线段AB CD 的长;(2)若点M N 分别为线段AC BD 的中点 4BC = 求线段MN 的长;(3)当CD 运动到某一时刻时 点D 与点B 重合 点P 是线段AB 的延长线上任意一点 下列两个结论:①PA PB PC -是定值 ②PA PBPC+是定值 请选择你认为正确的一个并加以说明.【答案】(1)12AB = 6CD =;(2)9;(3)②正确2PA PBPC+= 见解析 【解析】(1)由()21260m n -+-= ()212600m n ≥--≥, 12=06=0m n --, 得12m = 6n = 所以12AB = 6CD =; (2)当点C 在点B 的右侧时 如图因为点M N 分别为线段AC BD 的中点 4BC = 所以()()1124118222AM AC AB BC ==+⨯+== ()()111645222DN BD CD BC ===++= 又因为124622AD AB BC CD =++=++= 所以22859MN AD AM DN =--=--= 当点C 在点B 的左侧时 如图因为点M N 分别为线段AC BD 的中点 所以()()1111244222AM MC AC AB BC ===--== ()()111641222BN ND BD CD BC ===--== 所以126414AD AB CD BC =+-=+-= 所以14419MN AD AM DN =--=--=. 综上 线段MN 的长为9; (3)②正确 且2PA PBPC+=.理由如下: 因为点D 与点B 重合 所以BC DC =所以6AC AB BC AB DC =-=-= 所以AC BC = 所以()()222PC AC PC BC PA PB PC AC BC PCPC PC PC PC++-++-====.【变式训练1】已知线段AB =m CD =n 线段CD 在直线AB 上运动(A 在B 的左侧 C 在D 的左侧) 且m n 满足|m -12|+(n -4)2=0. (1)m = n = ;(2)点D 与点B 重合时 线段CD 以2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左运动.①如图1 点C 在线段AB 上 若M 是线段AC 的中点 N 是线段BD 的中点 求线段MN的长;②P是直线AB上A点左侧一点线段CD运动的同时点F从点P出发以3个单位/秒的向右运动点E是线段BC的中点若点F与点C相遇1秒后与点E相遇.试探索整个运动过程中FC-5DE是否为定值若是请求出该定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解析】(1)∴|m-12|+(n-4)2=0 ∴m-12=0 n-4=0 ∴m=12 n=4;故答案为:12;4.(2)由题意①∴AB=12 CD=4∴M是线段AC的中点N是线段BD的中点∴AM=CM=12AC DN=BN=12BD∴MN=CM+CD+DN=12AC +CD+12BD=12AC +12CD+12BD+12CD=12(AC +CD+BD)+12CD=12(AB +CD)=8;②如图设PA=a 则PC=8+a PE=10+a依题意有:81013231a a解得:a=2 在整个运动的过程中:BD=2t BC=4+2t∴E是线段BC的中点∴CE= BE=12BC=2+t;∴.如图1 F C相遇即t=2时F C重合 D E重合则FC=0 DE=0 ∴FC-5 DE =0;∴.如图2 F C相遇前即t<2时FC =10-5t DE =BE-BD=2+t-2t=2-t ∴FC-5 DE =10-5t -5(2-t)=0;∴.如图3 F C相遇后即t>2时FC =5t-10 DE = BD - BE=2t –(2+t)= t-2 ∴FC-5 DE =5t-10 -5(t-2)=0;综合上述:在整个运动的过程中FC-5 DE的值为定值且定值为0.【变式训练2】如图数轴上点A B表示的有理数分别为63 点P是射线AB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A B重合)M是线段AP靠近点A的三等分点N是线段BP靠近点B的三等分点.(1)若点P表示的有理数是0 那么MN的长为________;若点P表示的有理数是6 那么MN的长为________;(2)点P在射线AB上运动(不与点A B重合)的过程中MN的长是否发生改变?若不改变请写出求MN的长的过程;若改变请说明理由.【答案】(1)6;6;(2)不发生改变MN为定值6 过程见解析【详解】解:(1)若点P表示的有理数是0(如图1)则AP=6 BP=3.∴M是线段AP靠近点A的三等分点N是线段BP靠近点B的三等分点.∴MP=23AP=4 NP=23BP=2 ∴MN=MP+NP=6;若点P表示的有理数是6(如图2)则AP=12 BP=3.∴M是线段AP靠近点A的三等分点N是线段BP靠近点B的三等分点.∴MP=23AP=8 NP=23BP=2 ∴MN=MP-NP=6.故答案为:6;6.(2)MN的长不会发生改变理由如下:设点P表示的有理数是a(a>-6且a≠3).当-6<a<3时(如图1)AP=a+6 BP=3-a.∴M是线段AP靠近点A的三等分点N是线段BP靠近点B的三等分点.∴MP=23AP=23(a+6)NP=23BP=23(3-a)∴MN=MP+NP=6;当a>3时(如图2)AP=a+6 BP=a-3.∴M是线段AP靠近点A的三等分点N是线段BP靠近点B的三等分点.∴MP=23AP=23(a+6) NP=23BP=23(a -3) ∴MN=MP -NP=6.综上所述:点P 在射线AB 上运动(不与点A B 重合)的过程中 MN 的长为定值6.【变式训练3】(1)如图1 在直线AB 上 点P 在A 、B 两点之间 点M 为线段PB 的中点点N 为线段AP 的中点 若AB n = 且使关于x 的方程()46n x n -=-无解. ①求线段AB 的长;②线段MN 的长与点P 在线段AB 上的位置有关吗?请说明理由; (2)如图2 点C 为线段AB 的中点 点P 在线段CB 的延长线上 试说明PA PBPC+的值不变.【答案】(1)①AB=4;②线段MN 的长与点P 在线段AB 上的位置无关 理由见解析;(2)见解析.【详解】解:(1)①∴关于x 的方程()46n x n -=-无解.∴4n -=0 解得:n=4.故AB=4. ②线段MN 的长与点P 在线段AB 上的位置无关 理由如下: ∴M 为线段PB 的中点 ∴PM= 12PB .同理:PN=12AP ..∴MN=PN+PM= 12(PB+AP )=12AB=12×4=2.∴线段MN 的长与点P 在线段AB 上的位置无关. (2)设AB=a BP=b 则PA+PB=a+b+b=a+2b . ∴C 是AB 的中点 1122BC AB a ∴== 12PC PB BC a b ∴=+=+2212PA PB a bPC a b ++∴==+ 所以PA PBPC+的值不变.类型三、数量关系 例.数轴上A B 、两点对应的数分别是4,12- 线段CE 在数轴上运动 点C 在点E 的左边且8,CE =点F 是AE 的中点.(1)如图1 当线段CE 运动到点,C E 均在,A B 之间时 若1CF = 则AB =_________ 点C 对应的数为________BE =________;(2)如图2 当线段CE 运动到点A 在C E 、之间时 画出草图并求BE 与CF 的数量关系.【答案】(1)16;2;2;(2)2BE CF = 画图见解析. 【解析】(1)数轴上A B 、两点对应的数分别是4,12- 12(4)16AB ∴=--=8,1CE CF ==7EF CE CF ∴=-=点F 是AE 的中点 7AF EF ∴== 6AC AF CF ∴=-=6AC AO CO =+= 2CO ∴= C ∴对应的数是2 2BE AB AF EF ∴=--=故答案为:16;2;2; (2),BE AB AE CF CE EF =-=-点F 是AE 的中点 2AE EF ∴=162,8BE AB AE EF CF CE EF EF ∴=-=-=-=- 2BE CF ∴=故答案为:(1)16;2;2;(2)2BE CF = 画图见解析.【变式训练1】如图 已知线段AB 延长线段BA 至C 使CB =43AB .(1)请根据题意将图形补充完整.直接写出ACAB= _______; (2)设AB = 9cm 点D 从点B 出发 点E 从点A 出发 分别以3cm/s 1cm/s 的速度沿直线AB 向左运动.①当点D在线段AB 上运动 求ADCE的值; ②在点D E 沿直线AB 向左运动的过程中 M N 分别是线段DE 、AB 的中点.当点C 恰好为线段BD 的三等分点时 求MN 的长. 【答案】(1)13(2)3 (3)12cm 或24cm .【详解】解:(1)图形补充完整如图∵CB =43AB ∴CA =13BC AB AB -=13AC AB = 故答案为:13; (2)①AB = 9cm 由(1)得 133CA AB ==(cm ) 设运动的时间为t 秒 (93)DA t =-cm (3)CE t =-cm93=33AD tCE t-=-②当3BD CD =时 ∴AB = 9cm 3CA =cm ∴212CB CD ==cm ∴6CD =cm 318BD CD ==cm运动时间为:18÷3=6(秒) 则6AE =cm15BE BA AE =+=cm 3ED BD BE =-=cm∴M N 分别是线段DE 、AB 的中点.∴ 1.5DM =cm 4.5BN =cm12MN BD DM BN =--=cm当3BD CB =时 ∴AB = 9cm 3CA =cm ∴12CB =cm ∴336BD CB ==cm运动时间为:36÷3=12(秒) 则12AE =cm 21BE BA AE =+=cm 15ED BD BE =-=cm ∴M N 分别是线段DE 、AB 的中点.∴7.5DM =cm 4.5BN =cm24MN BD DM BN =--=cm综上 MN 的长是12cm 或24cm .【变式训练2】已知点C 在线段AB 上 AC =2BC 点D 、E 在直线AB 上 点D 在点E 的左侧(1)若AB =18 DE =8 线段DE 在线段AB 上移动 ①如图1 当E 为BC 中点时 求AD 的长; ②当点C 是线段DE 的三等分点时 求AD 的长;(2)若AB=2DE线段DE在直线上移动且满足关系式32AD ECBE+=则CDAB=.【答案】(1)①AD=7;②AD=203或283;(2)1742或116【详解】解:(1)∴AC=2BC AB=18 ∴BC=6 AC=12 ①∴E为BC中点∴CE=3∴DE=8 ∴CD=5 ∴AD=AC﹣CD=12﹣5=7;②∴点C是线段DE的三等分点DE=8∴CE=13DE=83或CE=23DE=163∴CD=163或CD=83∴AD=AC﹣CD=12﹣163=203或12-83=283;(2)当点E在线段BC之间时如图设BC=x则AC=2BC=2x∴AB=3x ∴AB=2DE∴DE=1.5x设CE=y∴AE=2x+y BE=x﹣y∴AD=AE﹣DE=2x+y﹣1.5x=0.5x+y∴32AD ECBE+=∴0.532x y yx y++=-∴y=27x∴CD=1.5x﹣27x=1714x∴171714342==xCDAB x;当点E在点A的左侧如图设BC=x则DE=1.5x设CE=y∴DC=EC+DE=y+1.5x∴AD=DC﹣AC=y+1.5x﹣2x=y﹣0.5x∴32AD ECBE+=BE=EC+BC=x+y∴0.532y x yx y-+=+∴y=4x∴CD=y+1.5x=4x+1.5x=5.5x BD=DC+BC=y+1.5x+x=6.5x ∴AB=BD﹣AD=6.5x﹣y+0.5x=6.5x﹣4x+0.5x=3x∴5.51136==CD x AB x 当点E 在线段AC 上及点E 在点B 右侧时 无解 综上所述CD AB 的值为1742或116.故答案为:1742或116. 课后作业1.已知有理数a b c 在数轴上对应的点从左到右顺次为A B C 其中b 是最小的正整数 a 在最大的负整数左侧1个单位长度 BC=2AB . (1)填空:a= b= c=(2)点D 从点A 开始 点E 从点B 开始 点F 从点C 开始 分别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1个单位长度、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在数轴上同时向左运动 点F 追上点D 时停止动 设运动时间为t 秒.试问:①当三点开始运动以后 t 为何值时 这三个点中恰好有一点为另外两点的中点? ②F 在追上E 点前 是否存在常数k 使得DF k EF +⋅的值与它们的运动时间无关 为定值.若存在 请求出k 和这个定值;若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 【答案】(1)-2 1 7;(2)①t=1或t=52;②k=-1 【解析】(1)∴最小正数为1.最大的负整数为小-1 a 在最大的负整数左侧1个单位长度 ∴点A 表示的数a 为-1-1=-2 点B 表示的数b 为1 ∴AB=1-(-2)=3∴223=6BC AB ==⨯ ∴点C 表示的数为c=1+6=7 故答案为:-2 1 7;(2)①依题意 点F 的运动距离为4t 点D 、E 运动的距离为t,∴点D 、E 、F 分别表示的数为-2-t 1-t 7-4t,当点F 追上点D 时 必将超过点B ∴存在两种情况 即DE=EF 和DF=EF 如图 当DE=EF 即E 为DF 的中点时()21=274t t t ----+ 解得 t=1如图 当EF=DF 即F 为DE 中点时()74=21t t t ---+-2 解得t=52综上所述 当t=1秒和t=52时 满足题意. ②存在 理由:点D 、E 、F 分别表示的数为-2-t 1-t 7-4t,如图 F 在追上E 点前 ()74-2=93DF t t t =---- ()74-1=63EF t t t =---()()93639633DF k EF t k t k k t +⋅=-+-=+-+ 当DF k EF +⋅与t 无关时 需满足3+3k=0 即k=-1时 满足条件.故答案为:(1)-2 1 7;(2)①t=1或t=52;②k=-1 2.已知点C 在线段AB 上 2AC BC = 点D 、E 在直线AB 上 点D 在点E 的左侧.若18AB = 8DE = 线段DE 在线段AB 上移动.(1)如图1 当E 为BC 中点时 求AD 的长;(2)点F (异于A B C 点)在线段AB 上 3AF AD = 3CE EF += 求AD 的长. 【答案】(1)7;(2)3或5【解析】(1)2AC BC = 18AB = 6BC ∴= 12AC = 如图1E 为BC 中点 3CE BE ∴==8DE = ∴8311BD DE BE =+=+= ∴18117AD AB DB =-=-=(2)Ⅰ、当点E 在点F 的左侧 如图2或∵3CE EF += 6BC = ∴点F 是BC 的中点 ∴3CF BF == ∴18315AF AB BF =-=-= ∴153AD AF ==∵3CE EF += 故图2(b )这种情况求不出; Ⅱ、如图3 当点E 在点F 的右侧或12AC 3CE EF CF +== ∴9AF AC CF =-=∴39AF AD ==3AD ∴=.∵3CE EF += 故图3(b )这种情况求不出; 综上所述:AD 的长为3或5.3.已知线段AB 点C 在直线AB 上 D 为线段BC 的中点.(1)若8AB = 2AC = 求线段CD 的长.(2)若点E 是线段AC 的中点 请写出线段DE 和AB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答案】(1)3或5(2)2AB DE = 理由见解析【解析】(1)解:如图1 当C 在点A 右侧时∴8AB = 2AC = ∴6C AB C B A =-= ∴D 是线段BC 的中点 :∴132CD BC ==; 如图2 当C 在点A 左侧时∴8AB = 2AC = ∴10BC AB AC =+= ∴D 是线段BC 的中点 ∴152CD BC ==;综上所述 3CD =或5; (2)解:2AB DE =.理由是:如图3 当C 在点A 和点B 之间时∴E 是AC 的中点 D 是BC 的中点 ∴2AC EC = 2BC CD = ∴222AB AC BC EC CD DE =+=+=; 如图4 当C 在点A 左侧时同理可得:()2222AB BC AC CD CE CD CE DE =-=-=-=; 如图5 当C 在点B 右侧时同理可得:()2222AB AC BC EC CD EC CD DE =-=-=-=.4.已知:如图1 M 是定长线段AB 上一定点 C 、D 两点分别从M 、B 出发以1cm/s 、3cm/s 的速度沿直线BA 向左运动 运动方向如箭头所示(C 在线段AM 上 D 在线段BM 上)(1)若AB =11cm 当点C 、D 运动了1s 求AC +MD 的值. (2)若点C 、D 运动时 总有MD =3AC 直接填空:AM = BM . (3)在(2)的条件下 N 是直线AB 上一点 且AN ﹣BN =MN 求2MN3AB的值. 【答案】(1)7cm ;(2)13;(3)13或23【解析】(1)解:当点C 、D 运动了1s 时 CM =1cm BD =3cm ∴AB =11cm CM =1cm BD =3cm∴AC +MD =AB ﹣CM ﹣BD =11﹣1﹣3=7cm .(2)解:设运动时间为t 则CM =t BD =3t ∴AC =AM ﹣t MD =BM ﹣3t 又MD =3AC ∴BM ﹣3t =3AM ﹣3t 即BM =3AM ∴AM =13BM 故答案为:13.(3)解:由(2)可得:∴BM =AB ﹣AM ∴AB ﹣AM =3AM ∴AM =14AB①当点N 在线段AB 上时 如图∴AN ﹣BN =MN又∴AN ﹣AM =MN ∴BN =AM =14AB ∴MN =12AB 即2MN 3AB =13. ②当点N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时 如图∴AN ﹣BN =MN又∴AN ﹣BN =AB ∴MN =AB ∴MNAB=1,即2MN 3AB =23.综上所述2MN 3AB =13或235.如图 在数轴上A 点表示的数为a B 点表示的数为b C 点表示的数为c b 是最大的负整数 且a c 满足()2390a c ++-=.点P 从点B 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 到达点A 后立刻返回到点C 到达点C 后再返回到点A 并停止.(1)=a ________ b =________ c =________.(2)点P 从点B 离开后 在点P 第二次到达点B 的过程中 经过x 秒钟 13PA PB PC ++= 求x 的值.(3)点P 从点B 出发的同时 数轴上的动点M N 分别从点A 和点C 同时出发 相向而行 速度分别为每秒4个单位长度和每秒5个单位长度 假设t 秒钟时 P 、M 、N 三点中恰好有一个点是另外两个点的中点 请直接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t 的值.【答案】(1)3- 1- 9;(2)13x =或1x =或53x =或233x =;(3)167t = 12617 8 12 【详解】解:(1)∴b 是最大的负整数 且a c 满足()2390a c ++-=∴b=-1 a+3=0 c -9=0 ∴a=-3 c=9.故答案为:-3;-1;9.(2)由题意知 此过程中 当点P 在AB 上时. ∴PA+PB=AB=b -a=-1-(-3)=2. ∴()13-=13-2=11PC PA PB =+. 又∴BC=c -b=9-(-1)=10.∴PB=PC-BC=11-10=1.当P从B到A时如图所示:∴PB=1 可以列方程为:3x=1解得:x=1;当P从A到C时分两种情况讨论:①当P在线段AB之间时如图所示:可以列方程为:3x=3,解得:x=1②当P在线段BC之间时如图所示:∴PA+PB+PC=13 AB=2 BC=10∴PB+PC=10∴PA=13-10=3∴PB=PA-AB=3-2=1可列方程为:3x=5解得:53x=.当P从C到B时如图所示:可列方程为:3x=23 解得:233x=.综上所述13x=或1x=或53x=或233x=.(3)当点从为PN中点时当0<t<23时点P向A运动.此时P=-1-3t M=-3+4t N=9-5t.(-1-3t)+(9-5t)=2(-3+4t)解得t=78(舍去).当23≤t≤43时点P从A返回向B运动.此时P=-3+3(t-23)=3t-5.3t-5+9-5t=2(-3+4t)解得t=1.当P为MN中点时t>43.(9-5t)+(-3+4t)=2(3t-5)解得t=167.当点N为PM中点时t>43.(-3+4t)+(3t-5)=2(9-5t),解得t=2617.综上所述t的值为1167或2617.6.七(1)班的学习小组学习“线段中点”内容时得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结论请跟随他们一起思考.(1)发现:如图1 线段12AB=点,,C E F在线段AB上当点,E F是线段AC和线段BC的中点时线段EF的长为_________;若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其他条件不变(请在图2中按题目要求将图补充完整)得到的线段EF与线段AB之间的数量关系为_________.(2)应用:如图3 现有长为40米的拔河比赛专用绳AB其左右两端各有一段(AC和BD)磨损了磨损后的麻绳不再符合比赛要求. 已知磨损的麻绳总长度不足20米. 小明认为只利用麻绳AB和一把剪刀(剪刀只用于剪断麻绳)就可以得到一条长20米的拔河比赛专用绳EF. 小明所在学习小组认为此法可行于是他们应用“线段中点”的结论很快做出了符合要求的专用绳EF请你尝试着“复原”他们的做法:①在图中标出点E、点F的位置并简述画图方法;②请说明①题中所标示,E F点的理由.【答案】(1)6;补图见解析12EF AB=(2)①见解析(答案不唯一)②见解析.【详解】解:(1)点,,C E F在线段AB上时因为点E是线段AC的中点所以CE=12AC因为点F是线段BC的中点所以CF=12BC所以EF=CE+CF=12AC+12BC=12AB又AB=12 所以EF=6.当点C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时 如图2此时 EF=EC -FC∴12AC -12BC=12AB. 答案为:6;EF=12AB. (2)①图3如图 在CD 上取一点M 使CM CA = F 为BM 的中点 点E 与点C 重合. (答案不唯一) ②因为F 为BM 的中点 所以MF BF =. 因为,AB AC CM MF BF CM CA =+++= 所以222()2AB CM MF CM MF EF =+=+=. 因为40AB =米 所以20EF =米.因为20AC BD +<米 40AB AC BD CD =++=米 所以20CD >米.因为点E 与点C 重合 20EF =米 所以20CF =米 所以点F 落在线段CD 上. 所以EF 满足条件. 7.问题背景整体思想就是从问题的整体性质出发 突出对问题的整体结构的分析 把握它们之间的关联 进行有目的、有意识的整体处理 整体思想在代数和几何中都有很广泛的应用.(1)如图1 A、B、O三点在同一直线上射线OD和射线OE分别平分∴AOC和∴BOC则∴DOE的度数为(直接写出答案).(2)当x=1时代数式a3x+bx+2021的值为2020 当x=﹣1时求代数式a3x+bx+2021的值.(3)①如图2 点C是线段AB上一定点点D从点A、点E从点B同时出发分别沿直线AB 向左、向右匀速运动若点E的运动速度是点D运动速度的3倍且整个运动过程中始终满足CE=3CD求ACAB的值;②如图3 在①的条件下若点E沿直线AB向左运动其它条件均不变.在点D、E运动过程中点P、Q分别是AE、CE的中点若运动到某一时刻恰好CE=4PQ求此时AD AB的值.【答案】(1)90°;(2)2022;(3)①14;②112或512【解析】(1)解:如图1 ∴射线OD和射线OE分别平分∴AOC和∴BOC∴∴DOC =12∴AOC∴COE=12∴BOC∴∴DOE=∴DOC+∴COE∴∴DOE=12∴AOC+12∴BOC=12(∴AOC+∴BOC)∴∴AOC+∴BOC=180° ∴∴DOE=12×180°=90°故答案为:90°.(2)∴当x=1时代数式a3x+bx+2021的值为2020∴a +b+2021=2020 ∴a+b=-1 ∴-a-b=1当x=﹣1时a3x+bx+2021= -a-b+2021=1+2021=2022.(3)①如图2设点D运动的路程为x则点E运动的路程为3x∴CE=BC+BE=BC+3x CD=CA+AD=CA+x∴CE=3CD∴BC+3x= 3CA+3x∴CB=3AC∴AB=CB+AC=4AC∴ACAB=14.②根据① 设AC=m则CB=3m AB=4m设点D运动的路程为AD=x则点E运动的路程为EB=3x当点E在C点的右侧时如图3∴CE =BC -BE =3m -3x CD =CA +AD =m +x ∴点P 、Q 分别是AE 、CE 的中点 ∴PE =12AE QE =12CE ∴PQ =PE -QE =12AE -12CE =11()222mAE CE AC -== ∴CE =4PQ ∴3m -3x =4×2m 解得x =3m故AD =3m∴AD AB=13412mm =. 当点E 在C 点的左侧 且在点A 的右侧时 如图4∴CE =BE -BC =3x -3m CD =CA +AD =m +x ∴点P 、Q 分别是AE 、CE 的中点 ∴PE =12AE QE =12CE ∴PQ =PE +QE =12AE +12CE =11()222mAE CE AC +== ∴CE =4PQ ∴3x -3m =4×2m解得x =53m 故AD =53m ∴AD AB =53412mm =. 当点E 在A 点的左侧时 如图5∴CE =BE -BC =3x -3m CD =CA +AD =m +x ∴点P 、Q 分别是AE 、CE 的中点 ∴PE =12AE QE =12CE ∴PQ =PE +QE =12AE +12CE =11()222mAE CE AC +== ∴CE =4PQ ∴3x -3m =4×2m解得x =53m 故AD =53m ∴ADAB =553412mm =. 综上所述ADAB 的值为112或512. 8.已知:如图1 点M 是线段AB 上一定点 AB =12cm C 、D 两点分别从M 、B出发以1cm /s 、2cm /s 的速度沿直线BA 向左运动 运动方向如箭头所示(C 在线段AM 上 D 在线段BM 上)(1)若AM =4cm 当点C 、D 运动了2s 此时AC = DM = ;(直接填空) (2)当点C 、D 运动了2s 求AC +MD 的值.(3)若点C 、D 运动时 总有MD =2AC 则AM = (填空) (4)在(3)的条件下 N 是直线AB 上一点 且AN ﹣BN =MN 求MNAB的值. 【答案】(1)2 4;(2)6 cm ;(3)4;(4)13MN AB =或1. 【详解】(1)根据题意知 CM =2cm BD =4cm ∴AB =12cm AM =4cm ∴BM =8cm∴AC =AM ﹣CM =2cm DM =BM ﹣BD =4cm 故答案为:2cm 4cm ; (2)当点C 、D 运动了2 s 时 CM =2 cm BD =4 cm ∴AB =12 cm CM =2 cm BD =4 cm∴AC +MD =AM ﹣CM +BM ﹣BD =AB ﹣CM ﹣BD =12﹣2﹣4=6 cm ; (3)根据C 、D 的运动速度知:BD =2MC∴MD =2AC ∴BD +MD =2(MC +AC ) 即MB =2AM∴AM +BM =AB ∴AM +2AM =AB ∴AM =13AB =4 故答案为:4;(4)①当点N 在线段AB 上时 如图1∴AN ﹣BN =MN又∴AN ﹣AM =MN ∴BN =AM =4 ∴MN =AB ﹣AM ﹣BN =12﹣4﹣4=4 ∴13MN AB =; ②当点N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时 如图2∴AN ﹣BN =MN又∴AN ﹣BN =AB ∴MN =AB =12 ∴1MNAB=; 综上所述13MN AB =或1故答案为13MN AB =或1. 9.如图 数轴正半轴上的A B 两点分别表示有理数a b O 为原点 若3a = 线段5OB OA =.(1)=a ______ b =______;(2)若点P 从点A 出发 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向x 轴正半轴运动 求运动时间为多少时;点P 到点A 的距离是点P 到点B 距离的3倍;(3)数轴上还有一点C 表示的数为32 若点P 和点Q 同时从点A 和点B 出发 分别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和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C 点运动 P 点到达C 点后 再立刻以同样的速度返回 运动到终点A 求点P 和点Q 运动多少秒时 P 、Q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4. 【答案】(1)3a = 15b =;(2)9或92;(3)8或503【详解】解:(1)∴数轴正半轴上的A B 两点分别表示有理数a b |a|=3 线段OB=5OA ∴a=3 b=15 故答案为:3 15;(2)设运动时间为t 秒时 点P 到点A 的距离是点P 到点B 距离的3倍. 由题意得:AB=15-3=12 当点P 在A 、B 之间时 有 2t=3(12-2t ) 解得:t=92;当点P 在B 的右边时 有 2t=3(2t -12) 解得t=9;即运动时间为92或9秒时 点P 到点A 的距离是点P 到点B 的距离的3倍;(3)根据题意 由点C 为32 则 AC=32-3=29 BC=32-15=17 ∴点P 运动到点C 所需要的时间为:2914.52t ==秒 点Q 运动到点C 所需要的时间为:17171t ==秒 则可分为两种情况进行分析: ①当点P 还没有追上点Q 时 有:1224t t +-=解得:8t =;②当点P 运动到点C 返回时 与点Q 相遇后 与点Q 相距4 则有:2124292t t ++-=⨯解得:503t =. 10.已知数轴上三点M O N 对应的数分别为-3 0 1 点P 为数轴上任意一点 其对应的数为x .(1)如果点P 到点M 点N 的距离相等 那么x 的值是______;(2)数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点P 到点M 点N 的距离之和是5?若存在 请直接写出x 的值;若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3)如果点P 以每分钟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O 向左运动时 点M 和点N 分别以每分钟1个单位长度和每分钟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也向左运动 且三点同时出发 那么几分钟时点P 到点M 点N 的距离相等.(直接写出答案) 【答案】(1)1-;(2)x= 3.5-或1.5;(3)4t 3=分钟或t=2分钟时点P 到点M 点N 的距离相等.【详解】解:(1)∴M O N 对应的数分别为-3 0 1 点P 到点M 点N 的距离相等 ∴x 的值是1-.故答案为1-; (2)存在符合题意的点P ;∴点M 为-3 点N 为1 则点P 分为两种情况 ①点P 在N 点右侧 则(1)(3)5x x -++= 解得: 1.5x =; ②点P 在M 点左侧 则(3)(1)5x x --+-= 解得: 3.5x =-; ∴ 3.5 1.5x =-或=.(3)设运动t 分钟时 点P 对应的数是-3t 点M 对应的数是-3-t 点N 对应的数是1-4t . ①当点M 和点N 在点P 同侧时 因为PM=PN 所以点M 和点N 重合 所以:-3-t=1-4t解得t =43符合题意.②当点M 和点N 在点P 两侧时 有两种情况.情况1:如果点M 在点N 左侧 PM=-3t -(-3-t )=3-2t .PN=(1-4t )-(-3t )=1-t . 因为PM=PN 所以3-2t=1-t 解得t=2.此时点M 对应的数是-5 点N 对应的数是-7 点M 在点N 右侧 不符合题意 舍去.情况2:如果点M在点N右侧PM=3t-t-3=2t-3.PN=-3t-(1-4t)=t-1.因为PM=PN 所以2t-3=t-1解得t=2.此时点M对应的数是-5 点N对应的数是-7 点M在点N右侧符合题意.综上所述三点同时出发43分钟或2分钟时点P到点M 点N的距离相等.11.如图P是定长线段AB上一点C、D两点分别从P、B出发以1cm/s、2cm/s的速度沿直线AB向左运动(C在线段AP上D在线段BP上)(1)若C、D运动到任一时刻时总有PD=2AC请说明P点在线段AB上的位置:(2)在(1)的条件下Q是直线AB上一点且AQ﹣BQ=PQ求PQAB的值.(3)在(1)的条件下若C、D运动5秒后恰好有1CD AB2=此时C点停止运动D点继续运动(D点在线段PB上)M、N分别是CD、PD的中点下列结论:①PM﹣PN的值不变;②MNAB的值不变可以说明只有一个结论是正确的请你找出正确的结论并求值.【答案】(1)点P在线段AB上的13处;(2)13;(3)②MNAB的值不变.【详解】解:(1)由题意:BD=2PC∴PD=2AC ∴BD+PD=2(PC+AC)即PB=2AP ∴点P在线段AB上的13处;(2)如图:∴AQ-BQ=PQ ∴AQ=PQ+BQ∴AQ=AP+PQ ∴AP=BQ ∴PQ=13AB ∴13PQAB=(3)②MNAB的值不变.理由:如图当点C停止运动时有CD=12 AB∴CM=14AB ∴PM=CM-CP=14AB-5∴PD=23AB-10 ∴PN=1223(AB-10)=13AB-5∴MN=PN-PM=112AB当点C停止运动D点继续运动时MN的值不变所以111212ABMNAB AB==.。

七年级数学上册数轴类动点问题压轴题专题提高练习(二) (2)

七年级数学上册数轴类动点问题压轴题专题提高练习(二) (2)

七年级数学上册数轴类动点问题压轴题专题提高练习1.点A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a,点B对应的数为b,且a、b满足|a+2|+(b﹣3)2=0.(1)求点A,B所表示的数;(2)点C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x,且x是方程2x+1=x﹣8的解,①求线段BC的长;②在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PA+PB=BC?若存在,求出点P对应的数;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如图,在数轴上有四个点A、B、C、D,点A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12,点D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15,AB长2个单位长度,CD长1个单位长度.(1)点B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点C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线段BC =.(2)若点B以1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右运动,同时点C以2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左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若BC长6个单位长度,求t的值;(3)若线段AB以1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线段CD以2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也向左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①用含有t的式子分别表示点A、B、C、D,则A是,B是,C是,D是.②若0<t<24时,设M为AC中点,N为BD中点,试求出线段MN的长.3.如图,数轴上有A、B、C、D四个点,分别对应a,b,c,d四个数,其中a=﹣10,b=﹣8,(c﹣14)2与|d﹣20|互为相反数,(1)求c,d的值;(2)若线段AB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当t=时,点A与点C 重合,当t=时,点B与点D重合;(3)若线段AB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的同时,线段CD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向左匀速运动,则线段AB从开始运动到完全通过CD所需时间多少秒?(4)在(3)的条件下,当点B运动到点D的右侧时,是否存在时间t,使点B与点C 的距离是点A与点D的距离的4倍?若存在,请求出t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如图,数轴上点A对应的有理数为12,点P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A出发,点Q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原点O出发,且P、Q两点同时向数轴正方向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1)填空:当t=2时,P,Q两点对应的有理数分别为,,PQ=.(2)当PQ=8时,求t的值.5.数轴上A、B两点对应的数分别是﹣4、12,线段CE在数轴上运动,点C在点E的左边,且CE=8,点F是AE的中点.(1)如图1,当线段CE运动到点C、E均在A、B之间时,若CF=1,则AB=,AC=,BE=;(2)当线段CE运动到点A在C、E之间时,求BE与CF的数量关系;(3)当点C运动到数轴上表示数﹣14的位置时,动点P从点E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抵达B后,立即以同样速度返回,同时点Q从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B运动,设它们运动的时间为t秒(t≤16),求t为何值时,P、Q两点间的距离为1个单位长度.6.如图,一根木棒放在数轴上,数轴的1个单位长度为1cm,木棒的左端与数轴上的点A 重合,右端与点B重合.(1)若将木棒沿数轴向右水平移动,则当它的左端移动到点B时,它的右端在数轴上所对应的数为24;若将木棒沿数轴向左水平移动,则当它的右端移动到点A时,它的左端在数轴上所对应的数为6,由此可得到木棒长为cm;(2)由(1)的启发,请你借助“数轴”这个工具解决下列问题:一天,小丽问马老师年龄时,马老师说:“我像你这么大时,你只是1岁;等你到我这个年龄的时候,我已经52岁了.”请求出小丽和马老师现在多少岁了?7.已知数轴上三点A、O、B表示的数分别为4、0、﹣2,动点P从A点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1)当点P到点A的距离与点P到点B的距离相等时,点P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2)另一动点R从点B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若点P、R 同时出发,问点P运动多长时间追上点R?(3)若点M为AP的中点,点N为PB的中点,点P在运动过程中,线段MN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若发生变化,请你说明理由;若不变,请你画出图形,并求出线段MN的长度.8.如图,线段AB=24,动点P从A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沿射线AB运动,运动时间为t秒(t>0),M为AP的中点.(1)当点P在线段AB上运动时,①当t为多少时,PB=2AM?②求2BM﹣BP的值.(2)当P在AB延长线上运动时,N为BP的中点,证明线段MN的长度不变,并求出其值.(3)在(2)的条件下,在P点的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这样的t的值,使M、N、B三点中的一个点是以其余两点为端点的线段的中点,若有,请求出t的值;若没有,请说明理由.9.如图1,在长方形ABCD中,AB=12厘米,BC=6厘米.点P沿AB边从点A开始向点B以2厘米/秒的速度移动;点Q沿DA边从点D开始向点A以1厘米/秒的速度移动.如果P、Q同时出发,用t(秒)表示移动的时间,那么:(1)DQ=厘米,AP=厘米(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2)如图1,当t=秒时,线段AQ与线段AP相等?(3)如图2,P、Q到达B、A后继续运动,P点到达C点后都停止运动.当t为何值时,线段AQ的长等于线段CP的长的一半.10.如图,在射线OM上有三点A、B、C,满足OA=20cm,AB=60cm,BC=10cm(如图所示),点P从点O出发,沿OM方向以3cm/s的速度匀速运动,点Q从点C出发在线段CO上向点O匀速运动(点Q运动到点O时停止运动),两点同时出发.(1)当P在线段AB上时,且PA=2PB,点Q运动到的位置恰好是线段AP的中点,求点Q的运动速度.(2)若点Q运动速度为5cm/s,经过多长时间P、Q两点相距70cm.(3)当点P运动到线段AB上时,分别取OP和OC的中点E、F,求的值.参考答案1.解:(1)∵|a+2|+(b﹣3)2=0,∴a+2=0,b﹣3=0,解得a=﹣2,b=3,即点A,B所表示的数分别为﹣2,3;(2)①2x+1=x﹣8,解得x=﹣6,即点C表示的数为﹣6,∵点B表示的数为3,∴BC=3﹣(﹣6)=3+6=9,即线段BC的长为9;②存在点P,使PA+PB=BC,设点P表示的数为m,当m<﹣2时,(﹣2﹣m)+(3﹣m)=9,解得m=﹣4,即当点P表示的数为﹣4时,使得PA+PB=BC;当﹣2≤m≤3时,[m﹣(﹣2)]+(3﹣m)=m+2+3﹣m=5≠9,故当﹣2≤m≤3时,不存在点P使得PA+PB=BC;当m>3时,[m﹣(﹣2)]+(m﹣3)=9,解得m=5,即当点P表示的数为5时,使得PA+PB=BC;由上可得,点P表示的数为﹣4或5时,使得PA+PB=BC.2.解:(1)∵AB长2个单位长度,点A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12 ∴点B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10;∵CD长1个单位长度,点D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15 ∴点C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14∴BC=14﹣(﹣10)=24故答案为:﹣10;14;24.(2)当B、C相遇前:t+2t=24﹣6;解得:t=6.当B、C相遇后:t+2t=24+6;解得:t=10.∴t的值为:6或10.(3)①∵移动前,点A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12,∴运动t秒后,A是﹣12﹣t;∵移动前,点B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10∴运动t秒后,B是﹣10﹣t;∵移动前,点C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14,∴运动t秒后,点C是14﹣2t;∵移动前,点D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15∴运动t秒后,点D是15﹣2t.故答案为:﹣12﹣t;﹣10﹣t;14﹣2t;15﹣2t.②∵0<t<24,∴点B一直在点C的左侧.∵M为AC中点,N为BD中点,∴点M表示的数为,点N表示的数为,∴MN=.3.解:(1)由题意得:∵(c﹣14)2+|d﹣20|=0,∴c﹣14=0,d﹣20=0,∴c=14,d=20;(2)[14﹣(﹣10)]÷3=8;[20﹣(﹣8)]÷3=.故答案为:8;;(3)t秒后,A点表示的数为﹣10+3t,D点表示的数为20﹣2t,∵AD重合,∴﹣10+3t=20﹣2t,解得t=6.∴线段AB从开始运动到完全通过CD所需要的时间是6秒;(4)①当点A在D的左侧时AD=(20﹣2t)﹣(﹣10+3t)=30﹣5t,BC=(﹣8+3t)﹣(14﹣2t)=5t﹣22,∵BC=4AD,∴5t﹣22=4(30﹣5t),解得;②当点A在D的右侧时AD=(﹣10+3t)﹣(20﹣2t)=5t﹣30,BC=(﹣8+3t)﹣(14﹣2t)=5t﹣22,∵BC=4AD,∴5t﹣22=4(5t﹣30),解得:.所以当或时,BC=4AD.4.解:(1)∵2×2=4,12+2×1=14,∴当t=2时,P,Q两点对应的有理数分别是14,4,∴PQ=14﹣4=10.故答案为:14;4;10.(2)当运动t秒时,P、Q两点对应的有理数分别为12+t,2t.①当点P在点Q右侧时:∵PQ=8,∴(12+t)﹣2t=8,解得t=4.②当点P在点Q的左侧时:∵PQ=8,∴2t﹣(12+t)=8,解得t=20.综上所述,当PQ=8时,t的值为4或20.5.(1)∵数轴上A、B两点对应的数分别是﹣4、12,∴AB=16;∵CE=8,CF=1,∴EF=7∵点F是AE的中点.∴AF=EF=7∴AC=AF﹣CF=7﹣1=6BE=AB﹣AE=16﹣7×2=2故答案为:16,6,2;(2)∵点F是AE的中点∴AF=EF设AF=FE=x,∴CF=8﹣x∴BE=16﹣2x=2(8﹣x)∴BE=2CF(3)①当0<t≤6时,P对应数:﹣6+3t,Q对应数﹣4+tPQ=|﹣4+t﹣(﹣6+3t)|=|﹣2t+2|依题意得:|﹣2t+2|=1解得:t=或②当6<t≤12时,P对应数12﹣3(t﹣6)=30﹣3t,Q对应数﹣4+tPQ=|30﹣3t﹣(﹣4+t)|=|﹣4t+34|依题意得:|﹣4t+34|=1解得:t=或∴t为秒,秒,秒,秒时,两点距离是1.6.解:(1)由数轴观察知三根木棒长是24﹣6=18(cm),则此木棒长为:18÷3=6cm,故答案为:6.(2)设马老师今年x岁,因为马老师和小丽的年龄和是:52+1=53(岁),则小丽的岁数是53﹣x岁;所以,x﹣(53﹣x)+x=523x﹣53=52,x=35,小丽的年龄是:53﹣35=18(岁)答:小丽现在18岁,马老师现在35岁.7.解:(1)∵A,B表示的数分别为4,﹣2,∴AB=6,∵PA=PB,∴点P表示的数是1,故答案为:1;(2)设P点运动x秒追上R点,由题意得:2x+6=3x解得:x=6答:P点运动6秒追上R点.(3)MN的长度不变.①当P点在线段AB上时,如图示:∵M为PA的中点,N为PB的中点∴又∵MN=MP+NP∴∵AP+BP=AB,AB=6∴②当P点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如图示:∵MN=MP﹣NP,AB=AP﹣BP=6∴=.8.解:(1)①∵M是线段AP的中点,∴AM=AP=t,PB=AB﹣AP=24﹣2t.∵PB=2AM,∴24﹣2t=2t,解得t=6;②∵AM=t,BM=24﹣t,PB=24﹣2t,∴2BM﹣BP=2(24﹣t)﹣(24﹣2t)=24;(2)当P在AB延长线上运动时,点P在B点右侧.∵M是线段AP的中点,∴PM=AP=t,∵N是线段BP的中点,∴PN=BP=(2t﹣24)=t﹣12.∴MN=PM﹣PN=t﹣(t﹣12)=12;(3)由题意可知,N不能是BM的中点.①如果M是NB的中点,那么BM=MN=BN,∴t﹣24=12,解得t=36,符合题意;②如果B是MN的中点,那么BM=BN=MN,∴24﹣t=×12,解得t=18,符合题意.综上,在P点的运动过程中,存在这样的t的值,使M、N、B三点中的一个点是以其余两点为端点的线段的中点,此时t为36或18.9.解:(1)DQ=t厘米,AP=2t厘米;(2)由题意,得AQ=(6﹣t)cm,当AQ=AP时,6﹣t=2t解得:t=2故当t=2秒时,线段AQ与线段AP相等;(3)由题意,得AQ=(t﹣6)cm,CP=(18﹣2t)cm,∴t﹣6=(18﹣2t),解得:t=7.5.答:当t行7.5秒时,线段AQ的长等于线段CP的长的一半.故答案为:t,2t;2.10.解:(1)当P在线段AB上时,∵PA=2PB,AB=60cm,OA=20cm,∴PA=40cm,PB=20cm,∴OP=60cm,∴点P运动时间为:60÷3=20(秒),∵当P在线段AB上时,且PA=2PB,点Q运动到的位置恰好是线段AP的中点,BC=10cm,∴BQ=40cm,CQ=50cm,∴点Q的运动速度为:50÷20=(cm/s);(2)设运动时间为t秒,则3t+5t=90±70,解得,t1=,t2=20,∵点Q运动到O点时停止运动,∴点Q最多运动的时间是:(10+60+20)÷5=18(秒),∴当点Q运动18秒到点O时,PQ=OP=3×18=54cm,之后点P继续运动的时间为:(70﹣54)÷3=秒,∴PQ=OP=70cm时,此时t=18+=秒,由上可得,故经过秒或秒两点相距70cm;(3)如右图所示,设设运动时间为t秒,OP=3t,点P在线段AB上,∵点E为OP的中点,∴OE=1.5t,∵OA=20cm,AB=60cm,BC=10cm,点F为OC的中点,∴OC=90cm,OF=45cm,∴EF=OF﹣OE=45﹣1.5t,OC﹣OP=90﹣3t,∴.。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动点问题压轴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动点问题压轴题专题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动点问题压轴题专题训练(1)则B点表示的数为;(1)______,______.(2)若动点P 、Q 分别从点A 、B 处同时向右移动,点P 的速度为(1)当点Q 到达点B 时,点P 对应的数为 ;=a b =(1)当秒时,两点在折线数轴上的和谐距离(2)当点都运动到折线段上时,(1)当动点P 在上时,把点P 到点A 的距离记为,则_______式表示);(2)当动点P 在上时,把点P 到点O 的距离记为,则_______2t =M N 、M N 、O B C --OA AP AP =OB OP OP =(3)若动点P 运动的终点是点C ,动点Q 运动的终点是点A,动点P 、Q 是否同时到达终点,请说明理由;(4)当点Q 在上时,Q 、B 两点在“折线数轴”上相距的长度与P 、O 两点在“折线数轴”上相距的长度相等时,t 的值为__________(直接写出结果).7.如图,数轴上点、、对应的数分别为、、,且、、使得与互为同类项.动点从点出发沿数轴以每秒5个单位的速度向右运动,当点运动到点之后立即以原速沿数轴向左运动,动点从点出发的同时动点从点出发沿数轴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右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秒,(1)填空:______,______,点在数轴上所表示的数为______(用含的代数式表示).(2)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与何时相遇?(3)若动点从点出发的同时动点也从点出发沿数轴向左运动,运动速度为每秒5个单位长度,是否存在非负数使得在一段时间内为定值,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如果存在,求出非负数.8.已知式子是关于的二次多项式,且二次项系数为,数轴上,两点所对应的数分别是和.(1)则______,______;,两点之间的距离为______;(2)有一动点从点出发第一次向左运动1个单位长度,然后在新的位置第二次向右运动2个单位长度,再在此位置第三次向左运动3个单位长度…,按照如此规律不断地左右运动,当运动到第2023次时,求点所对应的有理数;(3)若点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点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BC A B C a b c a b c 1212a b x y z --35c x y z P A P C P A Q B t =a b =Q t P Q P A M C n nQM PM +n 32(4)625M a x x x =++-+x b A B a b =a b =A B P A P A BAI(1)点A 表示的数为 ;点B 表示的数为 (1)数轴上点表示的数是 ;当点运动到(2)动点从点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B P Q B(1)a 的值为 ,b 的值为 ,(2)点P 是数轴上A 、C 两点间的一个点,当(1)线段的长为 ,点表示的数为 ;(2)若、、三个动点分别从,,三点同时出发,均沿数轴负方向运动,它们AC B P Q R A B C(1)写出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与(1)点表示的有理数是 ,点表示的有理数是 ,点A C(1)两点之间的距离是 ;(1)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A B B参考答案:。

数轴动点问题压轴专题(二)2021-2022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 有理数

数轴动点问题压轴专题(二)2021-2022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  有理数

第一章《有理数》——数轴动点问题压轴专题(二)1.如图,在数轴上的A点表示数a,B点表示数b,a、b满足(a+2)2+|b﹣4|=0.(1)点A表示的数为,点B表示的数为.(2)若在原点O处放一挡板,一小球甲从点A处以1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另一小球乙从点B处以2个单位/秒的速度也向左运动,在碰到挡板后(忽略球的大小,可看作一点)以原来的速度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①t=1时,甲小球到原点的距离=;乙小球到原点的距离=.当t=3时,甲小球到原点的距离=;乙小球到原点的距离=.②试探究:甲、乙两小球到原点的距离可能相等吗?若不能,请说明理由;若能,请举例说明.2.阅读下面的材料并解答问题:A点表示数a,B点表示数b,C点表示数c,且点A到点B的距离记为线段AB的长,线段AB的长可以用右边的数减去左边的数表示,即AB=b﹣a.若b是最小的正整数,且a、b满足(c﹣5)2+|a+b|=0.(1)b=,c=.(2)若将数轴折叠,使得A与C点重合:①点B与数表示的点重合;②若数轴上P、Q两点之间的距离为2018(P在Q的左侧),且P、Q两点经折叠后重合,则P、Q两点表示的数是、.(3)点A、B、C开始在数轴上运动,若点A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点B和点C分别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和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试探索:3AC﹣5AB的值是否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求出其值.3.在数轴上点A表示数a,点B表示数b,点C表示数c;a是最大的负整数,a、b、c满足|a+b|+(c﹣5)2=0.(1)填空:a=,b=,c=;(2)P为数轴上一动点,其对应的数是x,当P在线段AC上,且PA+PB+PC=7时,求x的值.(3)若点P,Q分别从A,C同时出发,匀速相向运动,点P的速度为3个单位/秒,点Q的速度为1个单位/秒.当点P运动到C后迅速以原速返回A;点Q运动至B点后停止运动,同时P点也停止运动.求在此运动过程中P,Q的相遇点在数轴上对应的数.4.已知点A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a,点B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b,且|a+2|+(b﹣5)2=0,规定A、B两点之间的距离记作AB=|a﹣b|.(1)求A、B两点之间的距离AB;(2)设点P在A、B之间,且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x,通过计算说明是否存在x的值使PA+PB=10;(3)设点P不在A、B之间,且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x,此时是否又存在x的值使PA+PB=10呢?5.如图:在数轴上点A表示数a,点B表示数b,点C表示数c,b是最大的负整数,且a、c满足|a+3|+(c﹣5)2=0.(1)a=,b=,c=.(2)若将数轴折叠,使得点A与点C重合,则点B与数表示的点重合;(3)点A、B、C开始在数轴上运动,若点A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点B和点C 分别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和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假设t秒钟过后,若点A与点B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点B与点C之间的距离表示为BC,则AB=,BC=.(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4)请问:3BC﹣AB的值是否随着时间t的变化而改变?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求其值.6.已知:数轴上的点A、B分别表示﹣1和3.5.(1)在数轴上画出A、B两点;(2)若点C与点A距离4个单位长度,则点C表示的数是.(3)若折叠纸面,使数轴上﹣1表示的点与3表示的点重合,则10表示的点与数表示的点重合.7.如图,在数轴上点A所表示的数是﹣5,点B在点A的右侧,AB=6;点C在AB之间,AC=2BC.(1)在数轴上描出点B;(2)求点C所表示的数,并在数轴上描出点C;(3)已知在数轴上存在点P,使PA+PC=PB,求点P所表示的数.8.如图,半径为1个单位的圆片上有一点Q与数轴上的原点重合.(提示:圆的周长C=2πr,结果保留π的形式)(1)把圆片沿数轴向右滚动1周,点Q到达数轴上点A的位置,点A表示的数是;(2)圆片在数轴上向右滚动的周数记为正数,圆片在数轴上向左滚动的周数记为负数,依次运动情况记录如下:+2,﹣1,+3,﹣5,﹣1①第几次滚动后,Q点距离原点最远?②当圆片结束运动时,Q点运动的路程共有多少?此时点Q所表示的数是多少?9.某巡警骑摩托车在一条东西大道上巡逻,某天他从岗亭出发,晚上停留在A处,规定向东方向为正,向西方向为负,当天行驶情况记录如下(单位:千米):+10,﹣8,+6,﹣14,+4,﹣2.(1)A处在岗亭何方?距离岗亭多远?(2)若摩托车每行驶1千米耗油0.5升,这一天共耗油多少升?10.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思想方法.例如,式子|x﹣2|的几何意义是数轴上x所对应的点与2所对应的点之间的距离;因为|x+1|=|x﹣(﹣1)|,所以|x+1|的几何意义就是数轴上x所对应的点与﹣1所对应的点之间的距离.(1)发现问题:代数式|x+1|+|x﹣2|的最小值是多少?(2)探究问题:如图,点A、B、P分别表示数﹣1、2、x,AB=3.∵|x+1|+|x﹣2|的几何意义是线段PA与PB的长度之和,∴当点P在线段AB上时,PA+PB=3,当点P在点A的左侧或点B的右侧时,PA+PB>3.∴|x+1|+|x﹣2|的最小值是3.(3)解决问题:①|x+3|+|x﹣1|的最小值是多少?并利用下面所给数轴说明理由;②填空:当a为时,代数式|x+a|+|x﹣3|的最小值是2.11.已知:|b|=1,b>0,且a,b,c满足(c﹣5)2+|a+b|=0,请回答问题:(1)请直接写出a,b,c的值(2)a,b,c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分别为A、B、C,在上标出A、B、C(3)点P为一移动的点,其对应的数为x,点P在0到2之间运动时(即0≤x≤2时),请化简式子:|x+1|﹣|x﹣1|+2|x+5|(写出化简过程).12.点A、B在数轴上分别表示有理数a、b,A、B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在数轴上A、B两点之间的距离AB=|a﹣b|.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点A表示数5,将点A先向左移动4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移动7个单位长度,那么终点B表示的数是,A、B两点间的距离是;(2)数轴上表示x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可以表示为;(3)若x表示一个有理数,则|x﹣1|+|x+3|有无最小值,若有,最小值是?(4)若x表示有理数,则|x﹣1|+|x+3|=8时,x的值是?13.如图,数轴上每相邻两点的相距一个单位长度,点A、B、C、D是这些点中的四个,且对应的位置如图所示,它们对应的数分别是a,b,c,d.(1)当ab=﹣1,则d=.(2)若|d﹣2a|=7,求点C对应的数.(3)若abcd<0,a+b>0,化简|a﹣b|﹣|b+c﹣5|﹣|c﹣5|﹣|d﹣a|+|8﹣d|.14.如图,数轴上点A、B表示的有理数分别为﹣10、5,点P是射线AB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A、B重合),点M是线段AP靠近点A的三等分点,点N是线段BP靠近点B的三等分点.(1)若点P表示的有理数是0,那么MN的长为;若点P表示的有理数是1,那么MN的长为.(2)点P在射线AB上运动(不与点A、B重合)的过程中,MN的长是否发生改变?若不改变,请求出MN的长;若改变,请说明理由.15.数轴上,点M表示﹣2,现从M点开始先向右移动3个单位到达P点,再从P点向左移动5个单位到达Q点.(1)点P、Q各表示什么数?(2)到达Q点后,再向哪个方向移动几个单位,才能回到原点?16.已知数轴上有A,B,C三点,它们分别表示数a,b,c,且|a+24|+|b+10|=0,又b,c互为相反数.(1)求a,b,c的值.(2)若有两只电子蚂蚁甲、乙分别从A,C两点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的速度为4个单位/秒,乙的速度为6个单位/秒,当两只蚂蚁在数轴上点m处相遇时,求点m表示的数.(3)若电子蚂蚁丙从A点出发以4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右爬行,问多少秒后蚂蚁丙到A,B,C的距离和为40个单位?17.邮递员骑车从邮局出发,先向南骑行2km,到达A村,继续向南骑行3km到达B村,然后向北骑行9km 到达C村,最后回到邮局.(1)以邮局为原点,以向北为正方向,用0.5cm示1km,画出数轴,并在该数轴上表示出A,B,C三个村庄的位置.(2)C村离A村有多远?(3)邮递员一共骑了多少千米?18.已知数轴上三点M,O,N对应的数分别为﹣1,0,3,点P为数轴上任意一点,其对应的数为x.(1)MN的长为;(2)如果点P到点M、点N的距离相等,那么x的值是;(3)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点P到点M、点N的距离之和是8?若存在,直接写出x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如果点P以每分钟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O向左运动,同时点M和点N分别以每分钟2个单位长度和每分钟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也向左运动.设t分钟时点P到点M、点N的距离相等,求t的值.19.如图,一只蚂蚁从点A沿数轴向右爬了2个单位长度到达点B,点A表示,设点B所表示的数为m.(1)求m的值;(2)求|m﹣1|+(m﹣6)2的值.。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动点问题压轴题训练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动点问题压轴题训练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动点问题压轴题训练1.在一条不完整的数轴上从左到右有点A、B、C,其中点A到点B的距离为4,点C到点B的距离为9,如图所示,设点A、B、C所对应的数的和是m.(1)若以A为原点,则m=___________;若以B为原点,则m=___________.(2)若原点O在图中数轴上,且点B到原点O的距离为6,求m的值.(3)动点M从点A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C移动,动点N从点B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C移动,t秒后M,N两点间距离是2,则t=___________秒(直接写出答案).b≥时,将点A向右移动2个单2.在数轴上有A,B两点,点B表示的数为b.对点A给出如下定义:当0位长度,得到点P;当0b<时,将点A向左移动b个单位长度,得到点P.称点P为点A关于点B的“联动点”.如图,点A表示的数为1-.b=时,点A关于点B的“联动点”P;(1)在图中画出当4(2)点A从数轴上表示1-的位置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右运动,点B从数轴上表示7的位置同时出发,以相同的速度向左运动,两个点运动的时间为t秒.①点B表示的数为___________(用含t的式子表示);②是否存在t,使得此时点A关于点B的“联动点”P恰好与原点重合?若存在,请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如图,已知线段24AB=,动点P从A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沿射线AB方向运动,运动时间为t t>),点M为AP的中点.秒(0(1)若点P 在线段AB 上运动,当t 为多少时,PB AM ?(2)若点P 在射线AB 上运动,N 为线段PB 上的一点.①当N 为PB 的中点时,求线段MN 的长度;②当2PN NB 时,是否存在这样的t ,使M ,N ,P 三点中的一个点是以其余两点为端点的线段的中点?如果存在,请求出t 的值;如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已知150a b ++-=,点A 、B 在数轴上对应的数分别是a 、b ;(1)求a 、b 的值,并在数轴上标出点A 和点B ;(2)若动点P 从点A 出发沿数轴正方向运动,点P 的速度是每秒1个单位长度,求几秒后点P 与点B 的距离是3个单位长度;(3)在(2)的条件下,动点Q 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B 出发向数轴正方向运动,求几秒后点P 与点Q 的距离等于3个单位长度.5.点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P 是数轴上的一个动点.(1)当P 、B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1时,则点P 表示的数为__________;(2)当点P 将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三等分时,则点P 表示的数为__________;(3)现在点A 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点B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同时向右运动,同时点P 以每秒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表示数1的点向左运动,当点A与点B之间的距离为3个单位长度时,求点P所对应的数是多少?6.已知数轴上有A、B、C三个点对应的数分别是a,b,c,且2++++-=,点O为原点.a b c|24||10|(10)0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1)请写出=(2)以AB为长,BO为宽,作出长方形EFGH,其中G与A重合,H与B重合(如图所示),将这个长方形总绕着右边的端点在数轴上不断滚动(无滑动),求出E点第3次落在数轴上对应的数字;(3)将(2)中的长方形EFGH,G与A重合,H与B重合时开始计时,该长方形以2个单位长度/秒向右移动,当H点与C点重合时停止运动,整个过程中速度保持不变.数轴上一动点P与长方形同时开始运动,从C 点出发,沿数轴向左移动,速度为3个单位长度/秒,设它们的运动时间为t,求t为何值时,点P与点H之PH=).间的距离为5(即57.如图所示,一个点从数轴上的原点开始,先向右移动3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5个单位长度,可以看到终点表示的数是-2,已知点A,B是数轴上的点,请参照下图并思考,完成下列各题:(1)如果点A表示数-4,将点A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那么终点B表示的数是,A、B两点间的距离是________;(2)如果点A表示数-2,将A点向右移动188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266个单位长度,那么终点B表示的数是_________,A,B两点间的距离是________.(3)一般地,如果A点表示的数为a,将A点向右移动b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n个单位长度,那么终点B 表示的数是_________,A,B两点间的距离是________.(4)在(..1.)的条件下.....,动点P从点B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在数轴上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妙(t>0),当t为何值时,P、A两点之间的距离为9个单位长度?8.在数轴上点A 表示a ,点B 表示b ,且a 、b 满足570a b ++-=.(1)求a ,b 的值,并计算点A 与点B 之间的距离.(2)若动点P 从A 点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正方向匀速运动,运动几秒后,点P 到达B 点?(3)若动点P 从A 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同时动点Q 从B 点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运动几秒后,P 、Q 两点间的距离为4个单位长度?9.已知数轴上有A 、B 、C 三点,分别表示有理数26,1010--,,动点P 从A 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终点C 移动,设点P 移动时间为t 秒.(1)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P 到点A 和点C 的距离:P A = ,PC = ;(2)当点P 运动到B 点时,点Q 从A 点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向C 点运动,Q 点到达C 点后,再立即以同样的速度返回,当点P 运动到点C 时,P 、Q 两点运动停止.①求当t 为何值时Q 点追上P 点?②当P 、Q 两点运动停止时,求点P 和点Q 的距离.10.已知数轴上两点A 、B 对应的数分别为2-、5,点P 为数轴上一动点,其对应的数为x .(1)若点P 到点A 、点B 的距离相等,直接写出点P 对应的数是___________;(2)若点P 到点A 、点B 的距离之和为8.请直接写出x 的值为___________;(3)现在点A 、点B 分别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和每秒0.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同时向右运动,同时点P 以每秒6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表示数1的点向左运动,当点A 与点B 之间的距离为5个单位长度时,求点P 所对应的数是多少?11.如图,已知数轴上的点A表示的数为6,点B表示的数为-4,点C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动点P从点B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t大于0)秒.(1)点C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_.(2)求当t等于多少秒时,点P到达点A处?(3)t=3时,点P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_.(4)求当t等于多少秒时,P、C之间的距离为2个单位长度.12.在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是4,点B位于点A的左侧,与点A的距离是10个单位长度.(1)点B表示的数是_______.(2)动点P从点B出发,沿着数轴的正方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经过多少秒点P与点A的距离是2个单位长度?(3)在(2)的条件下,点P出发的同时,点Q也从点A出发,沿着数轴的负方向,以1个单位每秒的速度运动.经过多少秒,点Q到点B的距离是点P到点A的距离的2倍?,12.13.数轴上有A,B,C三点,其中点A,B表示的数分别为3(1)线段AB的长为_________;(2)若13AC AB=,求点C表示的数;(3)在(2)的条件下点P,Q是该数轴上沿正方向同时出发的两个动点,点P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C出发,点Q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B出发,设运动时间为t秒.①请用含t的式子表示点P运动t秒后,到达位置上表示的数_______________;②当P,Q两点到点B的距离相等时,求t的值.14.已知a是最小的正整数,b是7-的相反数,2c=--,且a、b、c分别是点A、B、C在数轴上对应的数,动点P从点A出发沿数轴正方向匀速运动,动点Q同时从点B出发也沿数轴正方向匀速运动.点P的速度是每秒2个单位长度,点Q的速度是每秒1个单位长度,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秒.(1)a=______,b=______,c=______;(2)当t=1时,线段PQ长为______;(3)若P、Q出发的同时,动点M从点C出发沿数轴正方向匀速运动,速度为每秒4个单位长度.再运动几秒,M能追上P?再运动几秒,M能追上Q?15.有A,B两点,在数轴上分别表示实数a、b,若a的绝对值是b的绝对值的4倍,且A,B两点的距离是15个单位,(1)探讨a、b的值.①A,B两点都在原点的左侧时,a=___________,b=___________;②若规定A在原点的左侧、B在原点的右侧,a=___________,b=___________;(2)数轴上现有两个动点P、Q,动点P从A点出发向B点运动,每秒2个单位;动点Q从B点出发向A点运动,每秒1个单位,两点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经过t秒后P、Q两点相距3个单位,求此时t的值.16.如图,数轴上有三点A B C ,,,表示的数分别是423--,,,请回答:(1)若使C B ,两点的距离等于A B ,两点的距离,即CB AB =,则需将点C 向左移动______个单位长度;(2)点P 是数轴上的一个动点,其表示的数为x ,则43x x ++-的最小值是__________.(3)若有两只小青蛙M N ,,它们在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分别为m n ,,满足439m m ++-=且423n n n ++++-的值最小,求两只小青蛙M N ,之间的距离__________.(4)点P Q R ,,同时分别从A B C ,,出发,点P 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向数轴正方向运动,点Q 以每秒4个单位长度向数轴正方向运动,点R 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向数轴负方向运动,当8PQ PR +=时,点R 对应的数是__________.17.已知多项式32(10)2053a x x x ++-+是关于x 的二次多项式,且二次项系数为b ,数轴上两点A ,B 对应的数分别为a ,b .(1)a =___________,b =___________,线段AB =___________;(2)若数轴上有一点C ,使得32AC BC =,点M 为AB 的中点,求MC 的长; (3)有一动点G 从点A 出发,以1个单位每秒的速度向终点B 运动,同时动点H 从点B 出发,以56个单位每秒的速度在数轴上作同向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30t <),点D 为线段GB 的中点,点F 为线段DH 的中点,点E 在线段GB 上且13GE GB =,在G ,H 的运动过程中,求DE DF +的值.18.如图,数轴上相邻两点之间的距离为1个单位长度,四个点A ,B ,C ,D 对应的数分别为a 、b ,c ,d .a b -表示点A 和B 之间的距离.(1)a b c d -+-=;(2)求3a -b -c -d 的值;(3)若a +b +c +d =2,求a 的值;(4)在(3)的条件下,动点P 从A 点出发以1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动点Q 从B 点出发以4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动点M 从C 点出发以2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右运动,动点N 从D 出发以3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右运动,P ,Q ,M ,N 四点同时出发,第几秒时,线段QM 的三等分点恰好是线段PN 的中点?(直接写出结果)19.如图,数轴上有三个点A 、B 、C ,表示的数分别是﹣4、﹣2、3,请回答:(1)若使C 、B 两点的距离与A 、B 两点的距离相等,则需将点C 向左移动 ___________个单位(其中点C 不与点A 重合).(2)若在表示﹣1的点处有一只小青蛙,一步跳1个单位长,小青蛙第1次先向左跳1步,第2次再向右跳3步,然后第3次再向左跳5步,第4次再向右跳7步…按此规律继续跳下去,那么跳第99次时,应跳 ___________步,落脚点表示的数是 ___________;(3)若移动A 、B 、C 三点中的两个点,使三个点表示的数相同,移动方法有 ___________种,其中移动所走的距离和最小的是 ___________个单位;(4)若数轴上有个动点表示的数是x ,则423x x x ++++-的最小值是 ___________.20.如图,已知数轴上点A 表示的数为8,B 是数轴上位于点A 左侧一点,且AB =20,(1)写出数轴上点B 表示的数______; (2)53-表示5与3之差的绝对值,实际上也可理解为5与3两数在数轴上所对的两点之间的距离.如3x -的几何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有理数3的点与表示有理数x 的点之间的距离.试探索:①若82x ,则x =______; ②128x x 的最小值为______.(3)动点P 从O 点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t >0)秒.当t =______,A ,P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2;(4)动点P ,Q 分别从O ,B 两点,同时出发,点P 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沿数轴匀速运动,Q 点以P 点速度的两倍,沿数轴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t >0)秒.当P ,Q 之间的距离为4时,求t 的值.参考答案:1.(1)17;5(2)m 的值为23或13-(3)6或22.(2)①7t -,②不存在,3.(1)8;(2)①12.②当487t =时,P 是MN 的中点;当965t =时,N 是MP 的中点.4.(1)1a =-,5b =,(2)3秒或9秒(3)1秒或3秒5.(1)3或5(2)0或2(3)点P 所对应的数是11-或35-.6.(1)24-,10-,10(2)E 点第3次落在数轴上对应的数是96(3)当=3t 或=5t 时,点P 与点H 之间的距离为57.(1)-1,3;(2)-80,78;(3)a b n +-,b n -;(4)=3t 或=6t8.(1)5a =-,=7b ,A 与B 之间的距离为12个单位长度(2)6秒11(3)2秒或4秒9.(1)t ;36t -;(2)①24;②24.10.(1)1.5;(2) 2.5-或5.5;(3)7-或-47.11.(1)1(2)5秒(3)2(4)1.5或3.5秒12.(1)6-(2)经过83秒或4秒点P 与点A 的距离是2个单位长度 (3)经过2秒或307秒,点Q 到点B 的距离是点P 到点A 的距离的2倍13.(1)15(2)8-或2 (3)①83t -+或23t +;②2.5或5或1014.(1)1,7,2-(2)5(3)运动32秒,M 能追上P ,再运动32秒,M 能追上Q15.(1)①20a =-,5b =-;②12a =-,=3b(2)4或者616.(1)3;(2)7;(3)6或3;(4)54-或114.17.(1)10-,20,30;(2)3或75;(3)252.18.(1)4 (2)14-(3)3a=-(4)43t=秒或29秒19.(1)3(2)197,100-(3)3,7(4)720.(1)-12(2)①6或10;②20(3)5或3(4)43或4或812。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学期专题02 数轴上的三种动点问题(原卷版)(原卷版+解析版)(人教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学期专题02 数轴上的三种动点问题(原卷版)(原卷版+解析版)(人教版)

专题02 数轴上的三种动点问题数轴的动点问题,无论在平时练习,还是月考,期中期末考试中属于压轴题的版块,其过程复杂,情况多变。

那么,本专题对其中常考的三种题型(求时间、求距离或者对应点、定值问题)做出详细分析与梳理。

【知识点梳理】1.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数轴上A 、B 两点表示的数为分别为a 、b ,则A 与B 间的距离AB=|a -b|;2.数轴上点移动规律数轴上点向右移动则数变大(增加),向左移动数变小(减小);当数a 表示的点向右移动b 个单位长度后到达点表示的数为a+b ;向左移动b 个单位长度后到达点表示的数为a -b.类型一、求值(速度、时间、距离)例1.如图在数轴上A 点表示数a ,B 点表示数b ,a ,b 满足2a ++6b -=0;(1)点A 表示的数为 ;点B 表示的数为 ;(2)若点A 与点C 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C ,点B 与点C 之间的距离表示为BC ,请在数轴上找一点C ,使AC =2BC ,则C 点表示的数 ;(3)若在原点O 处放一挡板,一小球甲从点A 处以1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另一小球乙从点B 处以2个单位/秒的速度也向左运动,在碰到挡板后 (忽略球的大小,可看作一点) 以原来的速度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 (秒),请分别表示出甲,乙两小球到原点的距离 (用t 表示).【答案】(1)-2;6;(2)103或14 (3)甲球与原点的距离为:t +2;当03t 时,乙球到原点的距离为62t -;当3t >时,乙球到原点的距离为26t -【解析】(1)解:∵|a +2|+|b −6|=0,∵a +2=0,b −6=0,解得,a =−2,b =6,∵点A 表示的数为−2,点B 表示的数为6.故答案为:−2;6.(2)设数轴上点C 表示的数为c ,∵AC =2BC ,∵|c −a |=2|c −b |,即|c +2|=2|c −6|,∵AC =2BC >BC ,∵点C 不可能在BA 的延长线上,则C 点可能在线段AB 上和线段AB 的延长线上, ①当C 点在线段AB 上时,则有−2∵c ∵6,得c +2=2(6−c ),解得:c =103; ②当C 点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时,则有c >6,得c +2=2(c −6),解得c =14,故当AC =2BC 时,c =103或c =14;故答案为:103或14. (3)∵甲球运动的路程为:1∵t =t ,OA =2,∵甲球与原点的距离为:t +2;乙球到原点的距离分两种情况:①当0<t ∵3时,乙球从点B 处开始向左运动,直到原点O ,∵OB =6,乙球运动的路程为:2∵t =2t ,乙到原点的距离:6−2t (0∵t ∵3);②当t >3时,乙球从原点O 处开始一直向右运动,此时乙球到原点的距离为:2t −6(t >3).例2.如图,数轴上两个动点A ,B 起始位置所表示的数分别为8-,4,A ,B 两点各自以一定的速度在数轴上运动,已知A 点的运动速度为2个单位/秒.(1)若A ,B 两点同时出发相向而行,正好在原点处相遇,请直接写出B 点的运动速度.(2)若A ,B 两点于起始位置按上述速度同时出发,向数轴正方向运动,几秒时两点相距8个单位长度?(3)若A ,B 两点于起始位置按上述速度同时出发,向数轴负方向运动,与此同时,C 点从原点出发作同方向的运动,如果在运动过程中,始终有2CA CB =,求C 点的运动速度.【答案】(1)1个单位/秒;(2)4秒和20秒;(3)43个单位/秒 【解析】(1)解:B 点的运动速度为:8422OA OB ÷=÷=1个单位/秒. (2)∵OA +OB =8+4=12>8,且A 点运动速度大于B 点的速度,∵分两种情况,①当点B 在点A 的右侧时,运动时间为1281821OA OB -+-=-=4秒. ②当点A 在点B 的右侧时,运动时间为1281821OA OB +++=-=20秒, 综合①②得,4秒和20秒时,两点相距都是8个单位长度;(3)设点C 的运动速度为x 个单位/秒,运动时间为t ,根据题意得知8+(2-x )×t =[4+(x -1)×t ]×2,整理,得2-x =2x -2,解得x =43, 故C 点的运动速度为43个单位/秒.【变式训练1】如图,将一条数轴在原点O 和点B 处各折一下,得到一条“折线数轴”.图中点A 表示-10,点B 表示10,点C 表示18,我们称点A 和点C 在数轴上相距28个长度单位.动点P 、Q 同时出发,点P 从点A 出发,以2单位/秒的速度沿着“折线数轴”的正方向运动,从点O 运动到点B 期间速度变为原来的一半,之后立刻恢复原速;动点Q 从点C 出发,以1单位/秒的速度沿着数轴的负方向运动,从点B 运动到点O 期间速度变为原来的两倍,之后也立刻恢复原速.设运动的时间为t 秒.问:(1)动点P 从点A 运动至点C 需要多少时间?(2)求P 、Q 两点相遇时,t 的值和相遇点M 所对应的数.【答案】(1)动点P 从点A 运动至点C 需要19秒;(2)P 、Q 两点相遇时,t 的值为313秒,相遇点M 所对应的数是163. 【解析】(1)解:由图可知:动点P 从点A 运动至C 分成三段,分别为AO 、OB 、BC ,AO 段时间为102=5,OB 段时间为101=10,BC 段时间为82=4, ∵动点P 从点A 运动至C 点需要时间为5+10+4=19(秒),答:动点P 从点A 运动至点C 需要19秒;(2)解:点Q 经过8秒后从点B 运动到OB 段,而点P 经过5秒后从点A 运动到OB 段,经过3秒后还在OB 段,∵P 、Q 两点在OB 段相遇,设点Q 经过8秒后从点B 运动到OB 段,再经进y 秒与点P 在OB 段相遇,依题意得:3+y +2y =10,解得:y =73,∵P 、Q 两点相遇时经过的时间为8+73=313(秒), 此时相遇点M 在“折线数轴”上所对应的数是为3+73=163; 答:P 、Q 两点相遇时,t 的值为313秒,相遇点M 所对应的数是163. 【变式训练2】如图,已知A 、B 、C 是数轴上三点,点B 表示的数为4,8AB =,2BC =.(1)点A 表示的数是______,点C 表示的数是______.(2)动点P 、Q 分别从A 、C 同时出发,点P 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点Q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设点P 的运动时间为t (0t >)秒.①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点P 表示的数为______,点Q 表示是数为______;②当1t =时,点P 、Q 之间的距离为______;③当点Q 在C B →上运动时,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点P 、Q 之间的距离;④当点P 、Q 到点C 的距离相等时,直接写出t 的值.【答案】(1)4-,6;(2)①42t -+,6t -;②7;③103t -;④t 的值为103或10 【解析】(1)解:A 点在B 点左边,B 点表示4,AB =8,∵A 点表示的数,4-8=-4;C 点在B 点右边,BC =2,∵C 点表示的数为:4+2=6;(2)解:①P 点向右运动,∵P 点表示的数为-4+2t ;Q 点向左运动,∵Q 点表示的数为6-t ;②t =1时,P 点-2,Q 点5,两点距离=5-(-2)=7;③∵Q 点在右,P 点在左,∵两点距离=6-t -(-4+2t )=10-3t ,④当P ,Q 相遇时,两点到C 点距离相等,此时2t +t =10,解得:t =103, 当P 点在C 点右边,Q 点在C 点左边时,-4+2t -6=6-(6-t ),解得:t =10,∵t 的值为103或10; 【变式训练3】如图,点A 、B 为数轴上的点(点A 在数轴的正半轴),8AB =,N 为AB 的中点,且点N 表示的数为2.(1)点A 表示的数为______,点B 表示的数为______;(2)点M 为数轴上一动点,点C 是AM 的中点,若1CM =,求点M 表示的数,并画出点M 的位置;(3)点P 从点N 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点Q 从点B 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若点P 、Q 同时出发,设运动时间为()0t t >秒.在运动过程中,点P 、Q 之间的距离为3时,求运动时间t 的值.【答案】(1)6,﹣2;(2)8或4;(3)1秒或7秒.【解析】(1)解:∵8AB =,N 为AB 的中点,∵AN =BN =12AB =4∵点N表示的数为2,点A在点N的右侧,点B在点N的左侧∵点A表示的数为2+4=6,点B表示的数为2-4=﹣2,即点A表示的数为6,点B表示的数为﹣2,故答案为:6,﹣2(2)解:当点M在点A的右侧时,如图1所示,∵ C是AM的中点,CM=1,∵AM=2CM=2,∵点M表示的数是6+2=8;当点M在点A的左侧时,如图2所示,∵ C是AM的中点,CM=1,∵AM=2CM=2,∵点M表示的数是6-2=4.故点M表示的数是8或4;(3)解:当点P在点Q的右侧,即点P还没追上点Q时,如图3,由题意得t+4-2t=3,解得t=1,当点P在点Q的左侧,即点P追上点Q并超过点Q时,如图4所示,由题意得2t-t-4=3,解得t=7,∵点P、Q之间的距离为3时,运动时间t=1秒或7秒.类型二、定值问题例1.已知:a是单项式-xy2的系数,b是最小的正整数,c是多项式2m2n-m3n2-m-2的次数.请回答下列问题:(1)请直接写出a、b、c的值.a=,b=,c=.(2)数轴上,a、b、c三个数所对应的点分别为A、B、C,点A、B、C同时开始在数轴上运动,若点A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点B和点C分别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和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假设t秒钟过后,若点B与点C之间的距离表示为BC,点A与点B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点A与点C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C.①t秒钟过后,AC的长度为(用含t的关系式表示);②请问:BC-AB的值是否会随着时间t的变化而改变?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求出其值.【答案】(1)-1,1,5;(2)①4t+6;②不会变化,2【解析】(1)解:由题意得,单项式-xy2的系数a=-1,最小的正整数b=1,多项式2m2n-m3n2-m-2的次数c=5;故答案为:-1,1,5(2)①t秒后点A对应的数为a-t,点B对应的数为b+t,点C对应的数为c+3t,故AC=|c+3t-a+t|=|5+4t+1|=6+4t;故答案为:6+4t②∵BC=5+3t-(1+t)=4+2t,AB=1+t-(-1-t)=2+2t;∵BC-AB=4+2t-2-2t=2,故BC-AB的值不会随时间t的变化而改变.其值为2.AB=.动点P从点A出发,【变式训练1】如图,已知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12,B是数轴上一点.且20t t>秒.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0)(1)写出数轴上点B表示的数___,点P表示的数___(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2)动点Q从点B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若点P,Q同时出发,问点P运动多少秒时追上点Q;(3)若M为AP的中点,N为PB的中点,点P在运动的过程中,线段MN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你画出图形,并求出线段MN的长.【答案】(1)﹣8,12﹣5t;(2)点P运动10秒时追上点Q;(3)线段MN的长度不发生变化,都等于10;理由见解析.【解析】(1)解:∵点A 表示的数为12,B 在A 点左边,AB =20,∵点B 表示的数是12-20=-8,∵动点P 从点A 出发,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运动时间为t (t >0)秒, ∵点P 表示的数是12-5t .故答案为:-8,12-5t ;(2)解:设点P 运动x 秒追上点Q ,Q 表示的数是-8-3t ,根据题意得:12-5x =-8-3x ,解得:x =10,∵点P 运动10秒时追上点Q ;(3)解:线段MN 的长度不发生变化,都等于10;理由如下:∵点A 表示的数为12,点P 表示的数是12-5t ,M 为AP 的中点,∵M 表示的数是1212551222t t +-=-, ∵点B 表示的数是-8,点P 表示的数是12-5t ,N 为PB 的中点,∵N 表示的数是81255222t t -+-=-, ∵MN =(12-52t )-(2-52t )=10. 【变式训练2】如图,已知数轴上点A 表示的数为9,B 是数轴负方向上一点,且15AB =.动点P 从点A 出发,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运动时间为(0)t t >秒.(1)数轴上点B 表示的数为_____,点P 表示的数为________;(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2)动点Q 从点B 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若点P ,Q 同时出发,问t 为何值时,点P 追上点Q ?此时P 点表示的数是多少?(3)若点M 是线段AP 的中点,点N 是线段BP 的中点.点P 在运动的过程中,线段MN 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化,请求出MN 的长度;【答案】(1)6-,95-t ;(2)-16;(3)不发生变化,152【解析】(1)解:∵数轴上点A 表示的数为8,且AB =14,∵点B 表示的数为−6,点P 表示的数为95-t ,故答案为:6-,95-t .(2)解:设点P 运动t 秒时,在点C 处追上点Q ,如图,则5,2==AC t BC t ,因为AC BC AB -=,所以5215-=t t .解得5t =.所以点P 运动5秒时,在点C 处追上点Q .当5t =时,9592516-=-=-t .此时P 点表示的数是16-.(3)解:不发生变化.理由是:因为M 是线段AP 的中点,N 是线段BP 的中点,所以11,22==PM AP PN BP . 分两种情况:①当点P 在点A 、B 两点之间运动时,如图所示,所以111115()22222=+=+=+==MN MP NP AP BP AP BP AB . ②当点P 运动到点B 的左侧时,如图所示,所以111115()22222=-=-=-==MN MP NP AP BP AP BP AB . 综上所述,线段MN 的长度不发生变化,其值为152. 【变式训练3】点A 、B 在数轴上对应的数分别为a 、b ,且a 、b 满足2130a b ++-=.(1)如图1,求线段AB 的长;(2)若点C 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x ,且x 是方程12122x x +=-的根,在数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PA PB BC +=,若存在,求出点P 对应的数,若不存在,说明理由;(3)如图2,点P 在B 点右侧,P A 的中点为M ,N 为PB 靠近于B 点的四等分点,当P 在B 的右侧运动时,有两个结论:①2PM BN -的值不变;②23PM BN -的值不变,其中只有一个结论正确,请判断正确的结论,并直接写出该值.【答案】(1)4;(2)存在,当点P 表示的数为-1.5或3.5时,PA PB BC +=;理由见解析(3)结论①正确,2PM BN -=2【解析】(1)解:∵|a +1|+(b -3)2=0,∵a +1=0,b -3=0,∵a =-1,b =3,∵AB =|-1-3|=4.答:AB 的长为4;(2)解:存在,∵12122x x +=-,∵x =-2,∵BC =23--=5. 设点P 在数轴上对应的数是m ,∵PA PB BC +=,∵|m +1|+|m -3|=5,令m +1=0,m -3=0,∵m =-1或m =3.①当m ≤-1时,-m -1+3-m =5,m =-1.5;②当-1<m ≤3时,m +1+3-m =5,(舍去);③当m >3时,m +1+m -3=5,m =3.5.∵当点P 表示的数为-1.5或3.5时,PA PB BC +=;(3)解:设P 点所表示的数为n ,∵P A =n +1,PB =n -3.∵P A 的中点为M ,∵PM =12P A =12n +. ∵N 为PB 的四等分点且靠近于B 点,∵BN =14PB =34n -,∵①PM -2BN =12n +-2×34n -=2(不变), ②PM +23BN =12n ++23×34n -=23n (随点P 的变化而变化), ∵正确的结论为①,且PM -2BN =2.类型三、点之间的位置关系问题例1.如图,已知在数轴上有A ,B 两点,点A 表示的数为8,点B 在A 点的左边,且12AB =.若有一动点P 从数轴上点A 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动点Q 从点B 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着数轴向右匀速运动.设点P 的运动时间为t 秒.(1)解决问题:①当1t =时,写出数轴上点B ,P 所表示的数;②若点P ,Q 分别从A ,B 两点同时出发,问点P 运动多少秒与点Q 相距3个单位长度?(2)探索问题:若M 为AQ 的中点,N 为BP 的中点.当点P 在A ,B 两点之间运动时,探索线段MN 与线段PQ 的数量关系(写出过程).【答案】(1)①点B 表示-4,点P 表示5;②1.8秒或3秒(2)2MN+PQ=12或2MN-PQ=12,过程见解析【解析】(1)解:①∵点A表示的数为8,B在A点左边,AB=12,∵点B表示的数是8-12=-4,∵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点P表示的数是8-3×1=5.②设点P运动x秒时,与Q相距3个单位长度,则AP=3x,BQ=2x,∵AP+BQ=AB-3,∵3x+2x=9,解得:x=1.8,∵AP+BQ=AB+3,∵3x+2x=15,解得:x=3.∵点P运动1.8秒或3秒时与点Q相距3个单位长度.(2)2MN+PQ=12或2MN-PQ=12;理由如下:P在Q右侧时有:MN=MQ+NP-PQ=12AQ+12BP-PQ=12(AQ+BP-PQ)-12PQ=12AB-12PQ=12(12-PQ),即2MN+PQ=12.同理P在Q左侧时有:2MN-PQ=12.例2.如图,在数轴上A点表示的数为a,B点表示的数为b,C点表示的数为c,b是最大的负整数,且a,c 满足|a+3|+(c﹣9)2=0.点P从点B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到达点A后立刻返回到点C,到达点C后再返回到点A并停止.(1)a=,b=;(2)点P从点B离开后,在点P第二次到达点B的过程中,经过x秒钟,P A+PB+PC=13,求x的值.(3)点P从点B出发的同时,数轴上的动点M,N分别从点A和点C同时出发,相向而行,速度分别为每秒4个单位长度和每秒5个单位长度,假设t秒钟时,P、M、N三点中恰好有一个点是另外两个点的中点,请直接写出所有满足条件的t的值.【答案】(1)﹣3,﹣1;(2)13或1或53或233;(3)1,2617,167,8.【解析】(1)解:b是最大的负整数,即b=﹣1,|a+3|+(c﹣9)2=0,∵|a+3|=0,(c﹣9)2=0,∵a=﹣3,c=9,故答案为:﹣3,﹣1;(2)解:AB=2,BC=10,AC=12,P A+PB+PC=13,P A+PC=12,则PB=1,∵此时P点位置为﹣2或0,根据P的运动轨迹得:由B到A时:x=1÷3=13,由A到B时:x=3÷3=1,由B到C时:x=5÷3=53,由C到B时:x=23÷3=233;故x的值为:13或1或53或233.(3)解:当P点由B到A运动时P=﹣3t-1(0≤t<23),当P点由A到C运动时P=﹣3+(3t-2)=3t-5(23≤t<143),当P点由C到B运动时P=9-(3t-14)=﹣3t+23(143≤t≤8),当M点由A到C运动时M=4t-3,当N点由C到A运动时N=﹣5t+9,PM相遇时3t+4t=2,t=27,MN相遇时4t+5t=12,t=43,PN相遇时3t+5t=12+2,t=74,0≤t<27,P在中间,则4t-3﹣5t+9=2(﹣3t-1)解得t=﹣85舍去;2 7<t<23,M在中间,则﹣5t+9﹣3t-1=2(4t-3)解得t=78舍去;2 3≤t<43,M在中间,则﹣5t+9+3t-5=2(4t-3)解得t=1;4 3<t<74,N在中间,则4t-3+3t-5=2(﹣5t+9)解得t=2617;7 4<t<143,P在中间,则4t-3﹣5t+9=2(3t-5)解得t=167;14 3≤t≤8,P在中间,则4t-3﹣5t+9=2(﹣3t+23)解得t=8;故t的值为:1,2617,167,8.【变式训练1】如图,已知A、B、C是数轴上三点,点O为原点,点C表示的数为6,BC=4,AB=12.(1)写出数轴上点A、B表示的数;(2)动点P、Q分别从A、C同时出发,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点P的速度是每秒6个单位长度,点Q的速度是每秒3个单位长度,点M为AP的中点,点N在线段CQ上,且CN=13CQ,设运动时间为t(t>0)秒.①求数轴上点M、N表示的数(用含t的式子表示);②当M、B、N三个点中的其中一个点是另两点构成的线段的中点的时候,求t的值.【答案】(1)A点表示-10,B表示2,(2)①点M表示的数为:-10+3t,点N表示的数为:6+t,②t的值为:2秒或285秒或20秒;【解析】(1)解:∵O为原点,C表示6,BC=4,∵B表示2,∵AB=12,∵A点表示-10;(2)解:①∵点P从A点以每秒6个单位长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P点表示的数为-10+6t,∵点M为AP的中点,∵点M表示的数为:12(-10-10+6t)=-10+3t,∵点Q从C点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Q点表示的数为6+3t,∵点N为13CQ,∵点N表示的数为:6+13×(6+3t-6)=6+t,②当M是B、N中点,B点在左侧时,BM=MN,即-10+3t-2=6+t-(-10+3t),解得:t=285,当B是M、N中点,M点在左侧时,BM=BN,即2-(-10+3t)=6+t-2,解得:t=2,当N是B、M中点,B点在左侧时,BN=MN,即6+t-2=-10+3t-(6+t),解得:t=20,∵t的值为:2秒或285秒或20秒;【变式训练2】已知,如图1:数轴上有A、B、C三点,点A表示的数为-5,点B表示的数为13,点C 表示的数为-2,将一条长为9个单位长度的线段MN放在该数轴上(点M在点N的左边).(1)求线段AB中点表示的数;(2)如图2:若从点M与点A重合开始,将线段MN以0.3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沿数轴向右移动,经过x秒后,点N恰为线段BC的中点,求x的值;(3)如图3:在(2)的基础上,若线段MN向右移动的同时,动点P从点C开始以0.6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也沿数轴向右移动,设移动的时间为t秒,当P、N、B三个点中恰有一个点为另两个点所组成线段的中点时,求t的值.【答案】(1)4;(2)5;(3)703或803【解析】(1)解:线段AB中点表示的数为51342-+=,∵线段AB中点表示的数为4;(2)解:点N表示的数为:-5+9=4线段BC中点表示的数为:2135.52-+=根据题意,得4+0.3x=5.5,解得:x=5,∵点N恰为线段BC的中点重合时,x的值为5;(3)解:当点N恰为线段BP的中点时,根据题意,得20.61340.32tt-++=+,方程无解,当点P恰为线段BN的中点时,根据题意,得40.31320.62tt++=-+,解得:t=703,当点B恰为线段PN的中点时,根据题意,得20.640.3132t t-+++=,解得:t=803,综上,当P、N、B三个点中恰有一个点为另两个点所组成线段的中点时,t的值为703或803.【变式训练3】已知A、B、C为数轴上三点,若点C到A的距离是点C到B的距离的2倍,我们就称点C 是(),A B的优点.例如:如图1,A,B为数轴上两点,点A表示的数为-1,点B表示的数为2,表示数1的点C到点A的距离是2,到点B的距离是1,那么点C是(),A B的优点;表示数0的点D到点C的距离是1,到点B的距离是2,那么点D是(),B C的优点.(1)在图1中,点C是(),A B的优点,也是(A,_____________)的优点;点D是(),B C的优点,也是(B,_____________)的优点;(2)如图2,A ,B 为数轴上两点,点A 所表示的数为-2,点B 所表示的数为4.设数x 所表示的点是(),A B 的优点,求x 的值;(3)如图3,A ,B 为数轴两点,点A 所表的数为-20,点B 所表示的数为40.现有一只电子蚂蚁Р从点B 出发,以5个单位每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到达点A 停止,设点Р的运动时间为t 秒,在点Р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P 、A 和B 中恰有一个点为其余两点的优点﹖如果存在请求出t 的值;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答案】(1)D ,A ;(2)10或2;(3)当4t =或6t =或8t =时,P 、A 和B 中恰有一个点为其余两点的优点【解析】(1)解:A ,B 为数轴上两点,点A 表示的数为-1,点D 表示的数为0,表示数1的点C 到点A 的距离是2,到点D 的距离是1,那么点C 是(),A D 的优点;表示数0的点D 到点B 的距离是2,到点A 的距离是1,那么点D 是A 的优点,故答案为:D ;A ;(2)解:由题意得()224x x --=-,∵()224x x +=-或()224x x +=--,解得10x =或2x =;(3)解:由题意得运动t 秒时点P 表示的数为405t -,∵()40520605PA t t =---=-,()=404055PB t t --=,()402060AB =--=,当A 是(B ,P )的优点时,∵()602605t =-,解得6t =;当B 为(A ,P )的优点时6025t =⋅,解得6t =;当P 为(A 、B )的优点时60525t t -=⋅,解得4t =;当P 为(B ,A )的优点时()52605t t =-,解得8t =;综上所述,当4t =或6t =或8t =时,P 、A 和B 中恰有一个点为其余两点的优点专题02 数轴上的三种动点问题数轴的动点问题,无论在平时练习,还是月考,期中期末考试中属于压轴题的版块,其过程复杂,情况多变。

七年级数学上册1.2.2 数轴-数轴上的动点问题 选择题专项练习一(人教版,含解析)

七年级数学上册1.2.2 数轴-数轴上的动点问题 选择题专项练习一(人教版,含解析)

2021-2022学年度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一1.2.2 数轴-数轴上的动点问题1.正方形ABCD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点A,B对应的数分别为-1和0,若正方形ABCD绕着顶点顺时针方向在数轴上连续翻转,翻转1次后,点C所对应的数为1;翻转2次后,点D所对应的数为2;翻转3次后,点A所对应的数为3;翻转4次后,点B所对应的数为4,…,则连续翻转2019次后,数轴上数2019所对应的点是()A.A B.B C.C D.D2.一只跳蚤在一数轴上从原点开始,第1次向右跳1个单位长度,紧接着第2次向左跳2个单位长度,第3次向右跳3个单位长度,第4次向左跳4个单位长度,…,依此规律跳下去,当它跳第100次落下时,所在位置表示的数是( )A.50 B.-50 C.100 D.-1003.如图所示,圆的周长为4个单位长度.在圆的4等分点处标上0,1,2,3,先让圆周上的0对应的数与数轴的数﹣1所对应的点重合,再让数轴按逆时针方向绕在该圆上.那么数轴上的﹣2007将与圆周上的数字()重合.A.0 B.1 C.2 D.34.一个小虫在数轴上先向右爬3个单位,再向左爬7个单位,正好停在0的位置,则小虫的起始位置所表示的数是()A.0 B.2 C.4 D.﹣45.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数轴就是一条直线B.数轴上右边的点表示正数,左边的点表示负数C .距离数轴上原点越远的点,表示的数越大D .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出来6.点A 为数轴上表示﹣2的点,当点A 沿数轴移动4个单位长到B 时,点B 所表示的数是( )A .1B .﹣6C .2或﹣6D .27.一个点从数轴上表示-2的点开始,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则此时这个点表示的数是( )A .0B .2C .1D .−18.一个点从数轴上的原点开始,先向右移动2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3个单位长度,经过两次移动后到达的终点表示的是什么数?( )A .+5B .+1C .-1D .-59.一个机器人从数轴原点出发,沿数轴正方向,以每前进3步后退2步的程序运动.设该机器人每秒钟前进或后退1步,并且每步的距离是1个单位长,n x 表示第n 秒时机器人在数轴上的位置所对应的数.给出下列结论:①5x =1;②410x x =;③103104x x <;④20072008x x <,⑤2009401x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10.在数轴上,点A 对应的数是2-,点B 对应的数是1,点P 数轴上动点,则PA PB +的最小值为( )A .0B .1C .2D .311.在数轴上,点A 对应的数是-6,点B 对应的数是-2,点O 对应的数是0.动点P 、Q 分别从A 、B 同时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右运动。

七年级数学上册1.2.2 数轴-数轴上的动点问题 解答题专项练习二十二(人教版,含解析)

七年级数学上册1.2.2 数轴-数轴上的动点问题 解答题专项练习二十二(人教版,含解析)

2021-2022学年度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二十二1.2.2 数轴-数轴上的动点问题1.如图,在数轴上有三个点A.B.C,完成系列问题:(1)将点B向右移动六个单位长度到点D,在数轴上表示出点D.(2)在数轴上找到点E,使点E到A.C两点的距离相等.并在数轴上标出点E表示的数. (3)在数轴上有一点F,满足点F到点A与点F到点C的距离和是9,则点F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2.已知数轴上有A、B两个点对应的数分别是a、b,且满足()2++-=;a b390(1)求a、b的值;(2)点M是数轴上A、B之间的一个点,使得2=,求出点M所对应的数;MA MB(3)点P,点Q为数轴上的两个动点,点P从A点以3个单位长度每秒的速度向右运动,点+=,求AP BQ PQQ同时从B点以2个单位长度每秒的速度向左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若2时间t的值.3.已知在纸面上有一数轴如图,根据给出的数轴,解答下面的问题:(1)A表示数,B表示数,A,B两点之间的距离是。

(2)折叠纸面.若在数轴上﹣1表示的点与5表示的点重合,回答以下问题:①9表示的点与数表示的点重合;②若数轴上M、N两点之间的距离为2020(M在N的右侧),且M、N两点经折叠后重合,求M、N两点表示的数分别是多少?4.已知A、B两点相距54米,小乌龟从A点出发前往B点,第一次它前进1米,第二次它后退2米,第三次再前进3米,第四次又向后退4米,…,按此规律行进,如果A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17,数轴上每个单位长度表示1米(从A点向B点方向行进记为前进)(1)求出B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2)若B点在原点的右侧,经过第五次行进后小乌龟到达M点,第六次行进后到达N点,M点到A点的距离与N点到A点的距离相等吗?说明理由;(3)若B点在原点的左侧,那么经过10次行进后,小乌龟到达的点与B点之间的距离是多少?5.如图,已知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8,A是数轴上位于点B右侧的一点,且AB=26动点P从A点出发,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t>s)秒.(1)数轴上点B表示的数______点P表示的数______(用含 t 的代数式表示)(2)若M为AP的中点N为BP的中点,在点P运动的过程中,线段MN的长度是______.(3)动点Q从点B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若点P、Q同时出发,问多少秒时P、Q之间的距离恰好等于2?(4)动点Q从点B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若点P、Q同时出发,问点P运动多少秒时追上点Q?6.一点A从数轴上表示2 的点开始移动,第一次先向左移动1个单位,再向右移动2个单位;第二次先向左移动3个单位,再向右移动4个单位;第三次先向左移动5个单位,再向右移动6个单位……(1)写出第一次移动后这个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2)写出第n次移动后这个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3)如果第m次移动后这个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56,求m的值.7.在数轴上,O表示原点,A、B两点分别表示﹣8和2.(1)求出线段AB的长度;(2)动点P从A出发沿数轴向右运动,速度为每秒5个单位长度;同时点Q从B出发,沿数轴向右运动,速度为每秒3个单位长度,当P、Q重合时,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设两点运动时间为t秒,用含有t的式子表示线段PQ的长;(3)在(2)的条件下,t为何值时,点P、点Q到原点O的距离相等.8.已知数轴上点A对应的数是20,点B对应的数是﹣30,甲从A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匀速运动,乙从B出发以每秒3个长度单位的速度匀速运动,若甲乙两人同时出发(1)若甲和乙在数轴上运动3秒后,①它们相距最远时,甲所在的位置对应的数是,乙所在的位置对应的数是②它们距离最近时,甲所在的位置对应的数是,乙所在的位置对应的数是(2)若甲和乙同时向右,出发多少秒后,甲和乙相距20个长度单位?(3)若甲和乙进行匀速往返跑训练,甲从A点起跑,到达B点后,立即转身跑向A点,到达A点后,又立即转身跑向B点……;乙从B点起跑,到达A点后,立即转身跑向B点,到达B 点后,又立即转身跑向A点……;两人同时出发,问:起跑后两人第二次相遇的时间是多少?9.已知数轴上两点A、B所表示的数分别为a和b,且满足|a+3|+(b-9)2018=0,O为原点(1) 试求a和b的值(2) 点C从O点出发向右运动,经过3秒后点C到A点的距离是点C到B点距离的3倍,求点C的运动速度?(3) 点D以1个单位每秒的速度从点O向右运动,同时点P从点A出发以5个单位每秒的速度向左运动,点Q从点B出发,以20个单位每秒的速度向右运动.在运动过程中,M、N分别为PD、OQ的中点,问PQ ODMN的值是否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10.(1)阅读下面材料:点A、B在数轴上分别表示实数a、b,A、B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一)当A、B两点中有一点在原点时,不妨设点A在原点,如图1,∣AB∣=∣OB∣=∣b∣=∣a-b∣;(二)当A、B两点都不在原点时,①如图2,点A、B都在原点的右边∣AB∣=∣OB∣-∣OA∣=∣b∣-∣a∣=b-a=∣a-b∣;②如图3,点A、B都在原点的左边,∣AB∣=∣OB∣-∣OA∣=∣b∣-∣a∣=-b-(-a)=∣a-b∣;③如图4,点A、B在原点的两边,∣AB∣=∣OB∣+∣OA∣=∣a∣+∣b∣= a +(-b)=∣a-b∣;(2)回答下列问题:①数轴上表示2和5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数轴上表示-2和-5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数轴上表示1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②数轴上表示x和-1的两点A和B之间的距离是______;③如果∣x+1∣=2,那么x为________________;④代数式∣x+1∣+∣x-2∣最小值是______,当代数式∣x+1∣+∣x-2∣取最小值时,相应的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1.数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学工具,它使数和数轴上的点建立起对应关系,揭示了数与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它是“数形结合”的基础,请利用数轴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点A表示的数是-2,将点A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到点B,那么终点B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A、B两点间的距离是___________(2)如果点A表示的数是5,将点A先向左移动4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移动7个单位长度到点B,那么终点B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_,A、B两点间的距离是___________.(3)一般地,如果A点表示的数为a,将点A先向右移动b(b>0)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c(c>0)个单位长度到点B,那么终点B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_,A、B两点间的距离是___________.12.如图,半径为1个单位的圆片上有一点A与数轴上的原点重合,AB是圆片的直径.(注:结果保留 )(1)把圆片沿数轴向右滚动半周,点B到达数轴上点C的位置,点C表示的数是数(填“无理”或“有理”),这个数是;(注:滚动是指没有滑动的转动)(2)把圆片沿数轴滚动2周,点A到达数轴上点D的位置,点D表示的数是;(3)圆片在数轴上向右滚动的周数记为正数,圆片在数轴上向左滚动的周数记为负数,依次运动情况记录如下:+2,-1,+5,-3,-3 .①第次滚动后,A点距离原点最近,第次滚动后,A点距离原点最远.②当圆片结束运动时,求A点运动的路程和此时点A所表示的数.13.如图,已知、、A B C是数轴(O是原点)上的三点,点C表示的数是6,点A与点B的距离为12,点B与点C的距离为4.(1)写出数轴上A B、两点表示的数;(2)若点B移动后与点A的距离为20,求点B与点C的距离.14.如图,在数轴上点A表示的有理数为6-,点B表示的有理数为6.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运动,同时,点Q从点B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由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由A B A→运动,当点Q到达点A时,P Q两点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单位:秒).B A(1)求2t=时,求点P和点Q表示的有理数;(2)求点P与点Q第一次重合时的t值;(3)当t的值为多少时,点P表示的有理数与点Q表示的有理数距离是3个单位长度.15.如图已知数轴上点A 、B 分别表示a 、b ,且|6|b +与2(9)a -互为相反数,O 为原点.(1)a =______,b =______;(2)将数轴沿某个点折叠,使得点A 与表示-10的点重合,则此时与点B 重合的点所表示的数为______;(3)若点M 、N 分别从点A 、B 同时出发,点M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点N 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N 到点A 后立刻原速返回,设运动时间为(0)t t >秒.①点M 表示的数是______(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②求t 为何值时,2MO MA =;③求t 为何值时,点M 与N 相距3个单位长度.参考答案1.(1)详见解析;(2)详见解析;(3)5或4-.解析:(1)根据数轴上的点移动时的大小变化规律,即“左减右加”即可得到结论;(2)根据题意可知点E是线段AC的中点;(3)根据点F到点A、点C的距离之和是9,设F表示的数为x,即可得出关于x的含绝对值符号的一元一次方程,解方程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1)-5+6=1;如图.(2)点E表示的数为(-2+3)÷2=1÷2=0.5;如图,(3)由已知得:设F表示的数为x,则根据题意有|x-(-2)|+|x-3|=9,解得:x1=5,x2=-4.故答案为:5或-4.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数轴以及绝对值,根据数量关系找出含绝对值符号的一元一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2.(1)3a=-,9b=;(2)点M所对应的数是5;(3)85或245解析:(1)先根据非负数的性质求出a,b的值即可;(2)先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求AB,再根据题意即可得出结论;(3)先用t表示出AP,BQ及PQ的值,再根据AP+BQ=2PQ列出关于t的方程,求出t的值即可.详解:解:(1)∵()2390a b++-=,∴30a+=,90b-=,解得3a =-,9b =;(2)()9312AB =--=,∵2MA MB =,∴点M 所对应的数是231253-+⨯=;(3)∵点P 从A 点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向右运动,点Q 同时从B 点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向左运动,∴3AP t =,2BQ t =,125PQ t =-.∵2AP BQ PQ +=,∴322410t t t +=-,解得85t =;还有一种情况,当P 运动到Q 的左边时,512PQ t =-,方程变为()322512t t t +=-,解得245t =. 故时间t 的值为85或245.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数轴,熟知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3.(1)1,-2.5,3.5;(2)①-5;②1012,-1008.解析:(1)数轴上原点左侧的数为负数,原点右侧的数为正数;A 、B 两点间的距离可看做两点表示的数的绝对值的和;(2)①根据中心对称列式计算即可得解;②根据中点的定义求出MN 的一半,然后分别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1)两点表示的数为:A :1,B :-2.5;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1+2.5=3.5.(2)①(-1+5)÷2=2,2-(9-2)=-5.故答案为:-5;②∵M、N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2020, ∴12MN=12×2020=1010,对折点为2,∴点M为2-1010=-1008,点N为2+1010=1012.点睛:此题考查数轴,解题的关键是利用了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中心对称,注意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但数轴上的点不都表示有理数.4.(1)B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37或-71;(2)M点到A点的距离与N点到A点的距离相等.理由见解析;(3)经过10次行进后,小乌龟到达的点与B点之间的距离是59米.解析:(1)根据A、B两点的距离及点A表示的数即可求点B表示的数;(2)根据小乌龟的行进规律即可得结论;(3)根据(2)的规律即可得到小乌龟行进10次后在点A的右侧,距点A5米,依次即可计算与点B的距离.详解:(1)∵A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17,A、B两点相距54米,﹣17+54=37或-17-54=-71答:B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37或-71;(2)M点到A点的距离与N点到A点的距离相等.理由如下:根据题意,得前进第一次与点A距离1米,前进第二次与点A距离2米,后退第一次与点A距离1米,后退第二次与点A距离2米,…第六次行进(即前进3次,后退3次)后,点N到A的距离为3米,点M到A的距离为3米,答:M点到A点的距离与N点到A点的距离相等.(3)∵B点在原点的左侧∴B点在点A的左侧经过10次行进后,小乌龟在点A的右侧且与点A的距离是5米,小乌龟到达的点与B点之间的距离是54+5=59(米);答:经过10次行进后,小乌龟到达的点与B点之间的距离是59米.点睛:此题考察有理数的计算,正确理解点与点间的位置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中注意点B可能在两侧的情况;(2)中找到乌龟爬行的规律为(3)做基础.5.(1)-18,8-5t;(2)13;(3)247秒或4秒时P、Q之间的距离恰好等于2;(4)点P 运动13秒时追上点Q.解析:(1)根据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右边总比左边的数大及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即可得点B表示的数及点P表示的数;(2)分点P在点B左边和右边两种情况,利用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求出BP、AP的长,根据中点的定义可得出PM、PN的长,即可求出MN的长;(3)利用两点间距离公式求出PQ的长即可;(4)分别求出点P、点Q表示的数,根据追上时P、Q表示的数相同即可得答案.详解:(1)∵A是数轴上位于点B右侧的一点,且AB=26,∴点B表示的数为8-26=-18,∵点P从A向左运动,速度为每秒5个单位长度,∴点P表示的数为:8-5t,故答案为:-18,8-5t(2)①如图,当点P在点B右边时,∵AP=5t,∴BP=26-5t,∵M、N分别为AP、BP的中点,∴PM=52t,PN=2652t=13-52t,∴MN=PM+PN=52t+13-52t=13,②如图,当点P在点B左边时,∵AP=5t,∴BP=5t -26,∵M、N 分别为AP 、BP 的中点, ∴PM=52t ,PN=5262t -=52t-13, ∴MN=PM -PN=52t-(52t-13)=13,综上所述:MN 的长为13.故答案为:13(3)∵点P 从A 向左运动,速度为每秒5个单位长度,点Q 从B 向右运动,速度为2个单位长度,∴点P 表示的数为8-5t ,点Q 表示的数为-18+2t , ∴PQ=85(182)t t ---+=2,即267t -=2,∴26-7t=2或26-7t=-2,解得:t=247或t=4, ∴247秒或4秒时P 、Q 之间的距离恰好等于2.(4)∵P、Q 都向左运动,速度分别为每秒5个单位长度和3个单位长度,∴点P 表示的数为8-5t ,点Q 表示的数为-18-3t ,∵点P 追上点Q 时,P 、Q 表示的数相同,∴8-5t=-18-3t ,解得:t=13.答:点P 运动13秒时追上点Q.点睛:本题考查数轴上的动点问题及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熟练掌握数轴的性质及两点间距离公式是解题关键.6.(1)3;(2)2n +;(3)54.解析:(1)根据点在数轴上移动的规律“左减右加”可得答案(2)列出第2、3、4所得结果,找出规律即可得答案;(3)根据第m 次移动后这个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56,结合(2)所得规律,列方程求解即可.详解:(1)根据点在数轴上移动的规律“左减右加”可得:向左移动1个单位,再向右移动2个单位为:2-1+2=1+2=3;(2)第2次移动后这个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3-3+4=2+2=4;第3次移动后这个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4-5+6=3+2=5;第4次这个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5-7+8=4+2=6,…所以第n次这个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n+2.(3)根据(2)得:m+2=56,解得m=54.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的知识,要注意数轴上点的移动规律是“左减右加”.把数和点对应起来,从一些特殊的数字变化中找出变化的规律是解题关键.7.(1)AB=10;(2) PQ=10﹣2t且0≤t≤5;(3)为0.75、5时,点P、点Q到原点O的距离相等.解析:(1)用点A到原点O的距离加上点B到原点O的距离,即可求出线段AB的长度.(2)用线段AB的长度减去动点P向右运动的长度,再加上动点Q向右运动的长度,用含有t的代数式表示线段PQ的长即可.(3)根据题意,分两种情况:①点P、点Q重合时;②点P、点Q在原点O的两侧时;求出t为何值时,点P、点Q到原点O的距离相等即可.详解:(1)AB=OA+OB=8+2=10,(2)PQ=10﹣5t+3t=10﹣2t,由10﹣2t≥0,解得0≤t≤5.(3)①点P、点Q重合时,由10﹣2t=0,解得t=5.②点P、点Q在原点O的两侧时,OP=8﹣5t,OQ=2+3t,由8﹣5t=2+3t,解得t=0.75,所以t为0.75、5时,点P、点Q到原点O的距离相等.点睛:本题考查负数的意义和应用,两点间的距离的求法,考查了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要熟练掌握.8.(1)①23,-39;②-21,17;(2)15或35;(3)37.5s解析:(1)①当它们相距最远时,甲和乙背道而驰,即甲沿数轴正方向爬行,乙沿数轴负方向爬行,由此分别求出它们所在的位置对应的数;②当它们相距最近时,乙追赶甲,它们同向而行,即甲和乙都沿数轴正方向爬行,由此分别求出它们所在的位置对应的数;(2)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3)第二次相遇时,两人路程和是3×50=150.详解:∵甲从A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爬行,乙从B点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若它们同时出发运动3秒,∴甲运动路程:1×3=3,乙运动路程:3×3=9,①当它们相距最远时,甲和乙背道而驰,即甲沿数轴正方向爬行,乙沿数轴负方向爬行,此时甲所在的位置对应的数为20+3=23,乙所在的位置对应的数为−30−9=−39;②当它们相距最近时,乙追赶甲,它们同向而行,即甲和乙都沿数轴正方向爬行,此时甲所在的位置对应的数为20-3=17,乙所在的位置对应的数为−30+9=-21.(2)设t秒后,甲和乙相距20个长度单位.由题意可知,当乙未追上甲,S甲=t,S乙=3t,S乙-S甲=50-20,即3t-t=30,得t=15.当乙追上甲并超过甲20个单位时,S乙-S甲=50+20 即3t-t=70,得t=35.∴当t=15或35.(3)设x 秒时两人第二次相遇,(3+1)x=3×50x=37.5(s )答:第二次相遇时需要37.5s.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数轴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数轴的应用.9.(1) a =-3,b =9;(2)每秒5个单位或每秒2个单位;(3)2PQ OD MN -=为定值,理由见解析解析:(1) 根据非负数的和等于零,可得每个非负数同时为零,从而a=-3,b=9;(2)设C 点对应的数为x ,CA=x-(-3)=x+3,由于点C 存在在B 点左侧和右侧两种情况,故CB 的长为|x-9|,根据CA=3CB 列式即可求出x ,从而求得运动速度;(3设运动时间为t 秒,用含t 的代数式分别表示PQ 、OD 、MN ,然后代入PQ OD MN -求值即可判断.详解:(1) a =-3,b =9(2) 设3秒后,点C 对应的数为x则CA =|x +3|,CB =|x -9|∵CA=3CB∴|x+3|=3|x -9|=|3x -27|当x +3=3x -27,解得x =15,此时点C 的速度为1553= 当x +3+3x -27=0,解得x =6,此时点C 的速度为623=(3) 设运动的时间为t点D 对应的数为:t点P 对应的数为:-3-5t点Q 对应的数为:9+20t点M 对应的数为:-1.5-2t点N 对应的数为:4.5+10t则PQ =25t +12,OD =t ,MN =12t +6 ∴24122126PQ OD t MN t -+==+为定值. 故答案为:(1) a =-3,b =9;(2)每秒5个单位或每秒2个单位;(3)2PQ OD MN -=为定值. 点睛:此题考查是列代数式,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掌握两地之间的距离求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0.3 3 4 |x+1| 1或-3 3 -1≤x≤2解析:此题综合考查了数轴、绝对值的有关内容,⑴:①②直接根据数轴上A 、B 两点之间的距离AB =a b -,代入数值运用绝对值即可求任意两点间的距离;③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可得到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通过求解,就可得出x 的取值范围;⑵:①数轴上表示2和5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2-5|=3,数轴上表示-2和-5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2-(-5)|=3,数轴上表示1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1-(-3)|=4,②数轴上表示x 和-1的两点A 和B 之间的距离是()11--=+x x ,如果|AB|=2,那么x 为1或-3,③当代数式|x+1|+|x-2|取最小值时,x +1≥0,2x -≤0,∴-1≤x ≤2.详解:①数轴上表示2和5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2-5|=3,数轴上表示-2和-5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2-(-5)|=3.数轴上表示1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1-(-3)|=4.②数轴上表示x 和-1的两点A 和B 之间的距离是|x-(-1)|=|x+1|,③如果∣x+1∣=2,x+1=±2,那么x 为1或-3.④代数式∣x+1∣+∣x -2∣最小值是3,当代数式|x+1|十|x-2|取最小值时,∴x+1≥0,x-2≤0,∴-1≤x≤2.点睛:本题考查了用几何方法借助数轴来求解,非常直观,且不容易遗漏,体现了数形结合的优点,合理运用数轴,绝对值的有关内容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1.(1)3,5;(2)8,3;(3)a+ b-c ;b c -.解析:(1)利用在数轴上,点左右移动时,对应的数相应的减去或加上移动的单位长度,两点间的距离即为两点对应的数的差的绝对值求解即可;(2)利用在数轴上,点左右移动时,对应的数相应的减去或加上移动的单位长度,两点间的距离即为两点对应的数的差的绝对值求解即可;(3)利用在数轴上,点左右移动时,对应的数相应的减去或加上移动的单位长度,两点间的距离即为两点对应的数的差的绝对值求解即可.详解:解:(1)如果点A表示数-2,将点A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到达点B,那么-2+5=3,即点B 表示的数是3,A、B两点间的距离是5,故答案为:3,5;(2)如果点A表示数5,将点A先向左移动4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移动7个单位长度到达点B,那么5-4+7=8,即点B表示的数是8,A、B两点间的距离是8-5=3,故答案为:8,3;(3)如果点A表示的数为a,将点A先向右移动b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c个单位长度到-,达点B,那么点B表示的数是a+b-c,A、B两点间的距离是b c-.故答案为:a+b-c;b 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数轴及绝对值,在数轴上,点左右移动时,对应的数相应的减去或加上移动的单位长度,两点间的距离即为两点对应的数的差的绝对值,解题的关键是明确数轴的特征及绝对值的定义.12.(1)无理,π;(2)4π或-4π;(3)①5,3;②A点运动的路程为28π;点A所表示的数为0.解析:(1)利用圆的半径以及滚动周数即可得出滚动距离;(2)利用圆的半径以及滚动周数即可得出滚动距离;(3)①利用滚动的方向以及滚动的周数即可得出A点移动距离变化;②利用绝对值的性质以及有理数的加减运算得出移动距离和A表示的数即可.详解:解:(1)把圆片沿数轴向右滚动半周,点B到达数轴上点C的位置,∴1(21)2Cππ=⨯⨯=;∴点C表示的数是无理数,这个数是π;故答案为:无理,π;(2)把圆片沿数轴滚动2周,点A到达数轴上点D的位置,当向右滚动时,有2(21)4Cππ=⨯⨯=;此时点D表示额数为4π;当向左滚动时,有2(21)4Cππ=⨯⨯=;此时点D表示的数为4π-;∴点D表示的数是4π或-4π;故答案为:4π或-4π;(3)①∵圆片在数轴上向右滚动的周数记为正数,圆片在数轴上向左滚动的周数记为负数,依次运动情况记录如下:+2,-1,+5,-3,-3 .∴215330+-+--=,2156+-+=,∴第5次滚动后,A点距离原点最近,第3次滚动后,A点距离原点最远,故答案为:5,3;②∵2153314++-+++-+-=,∴14×2π×1=28π,∴A点运动的路程共有28π;∵(+2)+(-1)+(+5)+(-3)+(-3)=0,∴0×2π=0,∴此时点A所表示的数是:0,综合上述,点A所表示的数是:0.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数轴的应用以及绝对值的性质和圆的周长公式应用,利用数轴得出对应数是解题关键.13.(1)A:-10,B:2;(2)36或4解析:(1)根据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可得点A、点B所表示的数;(2)分点B移动后在点A的左侧,和点B移动后在点A的右侧,两种情况分别求解.详解:解:(1)∵点C表示的数是6,BC=4,AB=12,且点A、点B在点C左边,∴点B表示的数为:6-4=2,点A表示的数为:6-4-12=-10,即数轴上A点表示的数为-10,数轴上B点表示的数为2;(2)若点B移动后在点A的左侧,则点B表示的数为:-10-20=-30,则点B与点C的距离为:6-(-30)=36;若点B移动后在点A的右侧,则点B表示的数为:-10+20=10,则点B与点C的距离为:10-6=4.点睛:本题考查了数轴,解题关键是掌握数轴上两点之间距离的计算方法.14.(1)点P表示的数为: -2,点Q表示的数为: 4;(2)4;(3)当t的值为3,5,9时,点P表示的有理数与点Q表示的有理数距离是3个单位长度.解析:(1)根据题意可以得到当t=2时,点P和点Q表示的有理数;(2)根据题意可以列出相遇关于t的方程,从而可以求得t的值;(3)根据题意可以列出相应的方程,从而可以解答本题.详解:(1)当t=2时,点P表示的数为:-6+2×2=-6+4=-2,点Q表示的数为:6-1×2=6-2=4;(2)[6-(-6)]÷(1+2)=(6+6)÷3=12÷3=4,答:点P与点Q第一次重合时的t值为4;(3)点P 和点Q 第一相遇前,(1+2)t=[6-(-6)]-3,解得,t=3;当点P 和点Q 相遇后,点P 到达点B 前,(1+2)t=[6-(-6)]+3,解得,t=5;当点P 从点B 向点A 运动时,t-3=2t-[6-(-6)],解得,t=9;由上可得,当t 的值为3,5,9时,点P 表示的有理数与点Q 表示的有理数距离是3个单位长度.点睛:此题考查数轴、列代数式,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数形结合的解答.15.(1)9,-6;(2)5;(3)①9-t ;②t=6或t=18;③t=4、6或12解析:(1)根据|6|b +与2(9)a -互为相反数列式计算得出a 与b ;(2)先计算得出点A 与表示-10的点重合时的折叠点,再根据对称性得到答案;(3)①根据点左右平移的规律即可解答;②分两种情况,点M 在OA 之间,点M 在点O 左侧,根据2MO MA =分别计算得出t 的值即可; ③先计算出点N 表示的数,再分三种情况求出t 的值.详解:(1)∵|6|b +与2(9)a -互为相反数,∴|6|b ++2(9)a -=0,∴b+6=0,a-9=0,∴b=-6,a=9,故答案为:9,-6;(2)∵点A 表示的数是9,∴当折叠,使得点A 与表示-10的点重合时的折叠点是1092-+=-0.5, ∴此时与点B 重合的点所表示的数为-0.5+(-0.5+6)=5,故答案为:5;(3)①点M从点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点M表示的数是9-t,故答案为:9-t;②∵2MO MA=,∴当点M在OA之间时,即2(9-t)=t,解得t=6;当点M在点O左侧时,2(t-9)=t,解得t=18;∴当t=6或t=18时,2MO MA=,③由题意知,AM=t,BN=2t,当点N未到达点A,且与点M未相遇时,t+2t+3=15,得t=4;当点N未到达点A,且与点M相遇后,t+2t-3=15,得t=6;当点N到达点A后,t-(2t-15)=3,得t=12,2t-15-t=3,得t=18(舍)综上,当t=4、6或12时,点M与N相距3个单位长度.点睛:此题考查绝对值、平方的非负性,两点间的中点,利用线段的数量关系列方程,(3)是难点,注意题中点M与点N的运动条件,分情况解决问题.。

七年级上册数学动点问题压轴题

七年级上册数学动点问题压轴题

七年级上册数学动点问题压轴题一、数轴上的动点问题。

1. 已知数轴上A、B两点对应的数分别为 1、3,点P为数轴上一动点,其对应的数为x。

(1)若点P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求点P对应的数。

解析:因为点P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所以PA = PB。

根据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d=| a b|(d为两点间距离,a、b为两点对应的数),则| x-(-1)|=| x 3|,即| x + 1|=| x-3|。

当x≥3时,x + 1=x 3,方程无解。

当-1时,x + 1=-(x 3),x+1=-x + 3,2x=2,解得x = 1。

当x≤-1时,-(x + 1)=-(x 3),方程无解。

所以点P对应的数为1。

(2)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PA+PB = 5?若存在,请求出x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析:根据距离公式PA=| x+1|,PB=| x 3|,则| x + 1|+| x-3| = 5。

当x≥3时,x + 1+x 3=5,2x-2 = 5,2x=7,解得x=(7)/(2)。

当-1时,x + 1-(x 3)=5,x + 1-x + 3=5,4 = 5,方程无解。

当x≤-1时,-(x + 1)-(x 3)=5,-x-1-x + 3 = 5,-2x+2 = 5,-2x=3,解得x=-(3)/(2)。

所以存在点P,x=(7)/(2)或x =-(3)/(2)。

2. 点A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 2,点B对应的数为1,点P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x。

(1)若点P到点A、点B的距离之和为5,求x的值。

解析:由题意得| x-(-2)|+| x 1|=5,即| x + 2|+| x-1| = 5。

当x≥1时,x + 2+x 1=5,2x+1 = 5,2x = 4,解得x = 2。

当-2时,x + 2-(x 1)=5,x + 2-x + 1=5,3 = 5,方程无解。

当x≤-2时,-(x + 2)-(x 1)=5,-x-2-x + 1 = 5,-2x-1 = 5,-2x = 6,解得x=-3。

七年级数学上册1.2.2 数轴-数轴上的动点问题 解答题专项练习一(人教版,含解析)

七年级数学上册1.2.2 数轴-数轴上的动点问题 解答题专项练习一(人教版,含解析)

2021-2022学年度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练习一1.2.2 数轴-数轴上的动点问题1.A,B两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其中O为原点,点A对应的有理数为﹣4,点B对应的有理数为6.(1)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t>0).①当t=1时,AP的长为,点P表示的有理数为;②当PB=2时,求t的值;(2)如果动点P以每秒6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O点向右运动,点A和B分别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和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且三点同时出发,那么经过几秒PA=2PB.2.点A、B、C、D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1所示,已知AB=3,BC=2,CD=4.(1)若点C为原点,则点A表示的数是;(2)若点A、B、C、D分别表示有理数a,b,c,d,则|a﹣c|+|d﹣b|﹣|a﹣d|= ;(3)如图2,点P、Q分别从A、D两点同时出发,点P沿线段AB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到达B点后立即按原速折返;点Q沿线段CD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到达C点后立即按原速折返.当P、Q中的某点回到出发点时,两点同时停止运动.①当点停止运动时,求点P、Q之间的距离;②设运动时间为t(单位:秒),则t为何值时,PQ=5?3.如图,已知点A 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a ,点B 对应的数为b ,A 与B 之间的距离记作AB .已知a=-2,b 比a 大12,(1)则B 点表示的数是_____;(2)设点P 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x ,当PA-PB=4时,求x 的值;(3)若点M 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从A 点出发向右运动,同时点N 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从B 点向左运动.设运动时间是t 秒,则运动t 秒后,①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M 点到达的位置表示的数为_____, N 点到达的位置表示的数为_____; ②当t 为多少秒时,M 与N 之间的距离是9?4.如图,数轴的单位长度为1,点M ,A ,B ,N 是数轴上的四个点,其中点A ,B 表示的数是互为相反数.(1)请在数轴上确定原点“O”的位置,并用点O 表示;(2)点M 表示的数是________,点N 表示的数是________,M ,N 两点间的距离是________;(3)将点M 先向右移动4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2个单位长度到达点C ,点C 表示的数是________,在数轴上距离C 点3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_.5.如图,在数轴上A 点表示的数a ,B 点表示的数b ,C 点表示的数c ,b 是最大的负整数,且,a c 满足360a c ++-=.(1)求a ,b ,c 的值;(2)若将数轴折叠,使得A 点与B 点重合,求与C 点重合的点对应的数;(3)点A ,B ,C 在数轴上同时开始运动,其中B 以1单位每秒的速度向左运动,C 以2单位每秒的速度向左运动,点A 以3单位每秒的速度运动,当B ,C 相遇时,A 停止运动,求此时AC两点之间的距离.6.如图,点A,B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分别为﹣4和+16,现有甲、乙两只小虫分别从A,B两点出发,甲虫的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乙虫的速度为每秒3个单位长度,两虫同时出发,运动时间为t秒(t>0).(1)甲虫向左运动,乙虫向右运动,t秒后甲乙两虫相距个单位长度;(2)甲、乙两虫皆向右运动,t秒后甲乙两虫相距个单位长度;(3)甲、乙两虫皆向左运动,求t秒后甲乙两虫相距多少个单位长度?7.数轴上的点A,B所表示的数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求出A,B两点间的距离;(2)若点A在数轴上移动了m个单位长度到点C,且B,C两点间的距离是3,求m的值.8.已知A、B两地相距30米,小鸟龟从A地出发前往B地,第一次它前进1米,第二次它后退2米,第三次再前进3米,第四次又向后退4米…,按此规律行进,如果A地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20.(1)求出B地在数轴上表示的数。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数轴动点专题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数轴动点专题

七年级上学期有理数章节——数轴动点专题一、课前复习与新知引入1.数轴上表示-1和2的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__;数轴上P 、Q 两点的距离为6,点P 表示的数是2,则点Q 表示的数是___________.2.点A 在数轴上表示数为x ,点B 、C 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分别为-2和3,用含x 的绝对值的式子表示点A 到点B 、点A 到点C 的距离之和为______________;直接写出距离之和的最小值为________.3.点的表示:点D 、E 、F 分别从A 、B 、C 三点出发,经过t 秒后D 、E 、F 对应的数分别表示为:D :_____________________E :_____________________F :______________________线段AB 中点M 对应的数为:_________________线段CF 中点N 对应的数为:_________________列方程(不解):1. D 到A 的距离和D 到B 的距离之和为12;2.D 点和E 点相遇;3. A 到B 距离等于D 到E 距离的2倍。

二、新知讲授距离公式:AB=|a-b|中点公式: 例题讲解2a b c +=例1.已知:数轴上点A、B对应的数a、b满足()0a,点P从A出发以2++ab312=+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右运动,点Q从B出发以1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左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

(1)AB的中点对应的数为__________,AP=____________,BQ=________________ 。

(2)求经过几秒,P、Q相遇?(3)经过几秒PQ=6?练习:已知如图A、B分别为数轴上的两点,A点对应的数为-30,B点对应的数为100.(1)若点M的是A,B之间的一点,其对应的数为m,写出M到A的距离MA和M到B的距离MB。

(用含的m的式子表示)(2)现有一边点P从B出发,以5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另一动点Q恰好从A点出发,以2单位/秒的速度向右运动,设P、Q两点在数轴上的C点相遇。

七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压轴专题一 第一章 有理数单元测试(无答案).doc

七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压轴专题一 第一章 有理数单元测试(无答案).doc

七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压轴专题一有理数考点1 数轴与有理数考法1 数轴上的整点与动点问题典例【例】利用数轴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数轴上表示整数的点称为整点.若某数轴的单位长度为1 cm,在这条数轴上任意画一条长为20 24 cm 的线段AB,则线段AB 盖住的整点的个数是 .(2)若数轴上点 P表示的数是-3,点Q到点P 的距离是5,则点Q表示的数是 .(3)动点A,B分别从数轴上表示10和—2的两点同时出发,以每秒7个单位长度和每秒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负方向匀速运动,则3s后,点A表示的数是,点B表示的数是,点A,B 之间的距离为个单位长度.针对训练1.如图,把半径为1的圆放到数轴上,圆上一点 A 与表示一1的点重合,圆沿着数轴滚动一周,此时点 A 表示的数是 ( )A.-1+2πB.-1+πC.-1-2π或-1+2πD.-1+π或-1-π2.点O,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O为原点,AC=2,OA=OB.若点C表示的数为a,则点 B 表示的数为( )A.-a+2B.-a-2C. a+2D. a-23.如图,被阴影遮盖住的表示整数的点有个.4.如图,在数轴上,点A,B表示的数分别是-8,10,点P 以 1.2个单位长度/s的速度从点 A 出发,沿数轴向右运动,同时点Q以3个单位长度/s的速度从点 B 出发,沿数轴在点B,A之间做往返运动.当点 P 到达点 B时,点Q表示的数是 .5.已知点 A 表示的数是-2,一个点从数轴上的点 P 出发,先向左移动1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终点到点 A 的距离为3,则点 P 表示的数为 .6.如图,数轴上点 A 表示的数为-4,点B 表示的数为8,点P 从点A 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在数轴上向右运动,当点 P到达点B后立即返回,再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设点 P 运动的时间为 t s.(1)当点 P 与点B 重合时,t的值为 ;(2)当t=7时,求点 P 表示的数;(3)当点 P与原点的距离是2个单位长度时,求t的值.7.如图,甲、乙两人(看成点)分别从数轴上表示-6和9的点的位置开始,沿数轴做移动游戏.移动游戏规则如下:两人先进行“石头、剪刀、布”游戏,而后根据输赢结果进行移动.①若平局,则甲向东移动1个单位长度,同时乙向西移动1个单位长度;②若甲赢,则甲向东移动 4 个单位长度,同时乙向东移动2个单位长度;③若乙赢,则甲向西移动2个单位长度,同时乙向西移动4个单位长度.前三局结果如下表(提示:剪刀胜布,布胜石头,石头胜剪刀):(1)从如图所示的位置开始,第一局后甲、乙两人在数轴上的位置分别代表的数为 .(2)从如图所示的位置开始,从前五局来看,甲一平两胜两负,这五局游戏结束后乙离原点的距离为 .(3)从如图所示的位置开始,若进行了k局游戏后,甲与乙的位置相距3个单位长度,请直接写出k的值.考法 2 数轴上的规律探究问题典例【例】等边三角形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点A,C对应的数分别为0和一1.若三角形ABC 绕顶点沿顺时针方向在数轴上连续翻转,翻转1次后,点B对应的数为1,则连续翻转若干次后,数2024对应的点为 .针对训练1.在数轴上点 A 表示的数是-5,点 M从点A 出发,先向左移动1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移动2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3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移动4个单位长度……依次操作4 054次后,点M表示的数是 ( )A.2 019B.2 020C.2 021D.2 0222.如图,数轴被折成90°,圆的周长为4个单位长度,在圆的4等分点处标上数字0,1,2,3,先让圆周上数字2所对应的点与数轴上的数字3所对应的点重合,数轴固定,圆紧贴数轴沿着数轴的正方向滚动,则与数轴上的数 2 018重合的圆周上的数字是( )A.3B.0C.1D.23.如图,一电子跳蚤在数轴的点P₀处,第一次向右跳1个单位长度到达点P₁处,第二次向左跳2个单位长度到达点 P₂处,第三次向右跳3个单位长度到达点 P₃处,第四次向左跳4 个单位长度到达点 P₄处……以此类推,当跳蚤第十次恰好跳到数轴原点时,点P。

2022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有理数 小专题(二)利用数轴解决有理数的运算问题

2022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有理数 小专题(二)利用数轴解决有理数的运算问题
解:由数轴可得b>0,a-c<0,b-c>0,a-b<0, 故原式=b+c-a+b-c-(b-a)=b.
-5-
小专题(二) 利用数轴解决有理数的运算问题
变式3 求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数 4.我们知道,若将有理数x1,x2表示在数轴上得到点A1,A2,且x1 <x2,则点A1与点A2之间的距离为|x2-x1|=x2-x1.已知数轴上 三点A,B,C,其中点A表示的数为-3,点B表示的数为3,点C与 点A之间的距离等于m,与点B之间的距离等于n.请回答下列 问题: (1)若点C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5,求m+n的值; (2)若m+n=7,请求出点C表示的数.
解:因为|a|=|e|,所以a,e互为相反数, 因为|b|=3,且这五个点满足每相邻两个点之间的距离都相等, 所以b=-3,e=6,所以b-e=-3-6=-9.
-4-
小专题(二) 利用数轴解决有理数的运算问题
3.有理数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b|+|a-c|+|b -c|-|a-b|.
小专题(二) 利用数轴解决有理数的运算问题 ——教材习题1第10题的变式训练
小专题(二) 利用数轴解决有理数的运算问题
【教材原题呈现】 a, b是有理数,它们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把
a,-a,b,-b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b<-a<a<b B.-a<-b<a<b C.-b<a<-a<b D.-b<b<-a<a
-2-
小专题(二) 利用数轴解决有理数的运算问题
变式1 判断有理数和(差)的正负性 1.如图,数轴上的三点A,B,C所对应的数分别为a,b,c,则a-b
< 0,a+c < 0,b+c > 0.(填“>”“ <”或“=”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有理数》——数轴动点问题压轴专题(二)
1.如图,在数轴上的A点表示数a,B点表示数b,a、b满足(a+2)2+|b﹣4|=0.(1)点A表示的数为,点B表示的数为.
(2)若在原点O处放一挡板,一小球甲从点A处以1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另一小球乙从点B处以2个单位/秒的速度也向左运动,在碰到挡板后(忽略球的大小,可看作一点)以原来的速度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
①t=1时,甲小球到原点的距离=;乙小球到原点的距离=.
当t=3时,甲小球到原点的距离=;乙小球到原点的距离=.
②试探究:甲、乙两小球到原点的距离可能相等吗?若不能,请说明理由;若能,请举例说明.
2.阅读下面的材料并解答问题:A点表示数a,B点表示数b,C点表示数c,且点A到点B的距离记为线段AB的长,线段AB的长可以用右边的数减去左边的数表示,即AB=b﹣a.
若b是最小的正整数,且a、b满足(c﹣5)2+|a+b|=0.
(1)b=,c=.
(2)若将数轴折叠,使得A与C点重合:
①点B与数表示的点重合;
②若数轴上P、Q两点之间的距离为2018(P在Q的左侧),且P、Q两点经折叠后重合,则P、Q两点表
示的数是、.
(3)点A、B、C开始在数轴上运动,若点A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点B和点C分别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和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试探索:3AC﹣5AB的值是否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求出其值.
3.在数轴上点A表示数a,点B表示数b,点C表示数c;a是最大的负整数,a、b、c满足|a+b|+(c﹣5)
2=0.
(1)填空:a=,b=,c=;
(2)P为数轴上一动点,其对应的数是x,当P在线段AC上,且PA+PB+PC=7时,求x的值.
(3)若点P,Q分别从A,C同时出发,匀速相向运动,点P的速度为3个单位/秒,点Q的速度为1个单位/秒.当点P运动到C后迅速以原速返回A;点Q运动至B点后停止运动,同时P点也停止运动.求在此运动过程中P,Q的相遇点在数轴上对应的数.
4.已知点A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a,点B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b,且|a+2|+(b﹣5)2=0,规定A、B两点之间的距离记作AB=|a﹣b|.
(1)求A、B两点之间的距离AB;
(2)设点P在A、B之间,且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x,通过计算说明是否存在x的值使PA+PB=10;
(3)设点P不在A、B之间,且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x,此时是否又存在x的值使PA+PB=10呢?
5.如图:在数轴上点A表示数a,点B表示数b,点C表示数c,b是最大的负整数,且a、c满足|a+3|+(c﹣5)2=0.
(1)a=,b=,c=.
(2)若将数轴折叠,使得点A与点C重合,则点B与数表示的点重合;
(3)点A、B、C开始在数轴上运动,若点A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点B和点C 分别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和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假设t秒钟过后,若点A与点B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点B与点C之间的距离表示为BC,则AB=,BC=.(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4)请问:3BC﹣AB的值是否随着时间t的变化而改变?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求其值.
6.已知:数轴上的点A、B分别表示﹣1和3.5.
(1)在数轴上画出A、B两点;
(2)若点C与点A距离4个单位长度,则点C表示的数是.
(3)若折叠纸面,使数轴上﹣1表示的点与3表示的点重合,则10表示的点与数表示的点重合.
7.如图,在数轴上点A所表示的数是﹣5,点B在点A的右侧,AB=6;点C在AB之间,AC=2BC.(1)在数轴上描出点B;
(2)求点C所表示的数,并在数轴上描出点C;
(3)已知在数轴上存在点P,使PA+PC=PB,求点P所表示的数.
8.如图,半径为1个单位的圆片上有一点Q与数轴上的原点重合.
(提示:圆的周长C=2πr,结果保留π的形式)
(1)把圆片沿数轴向右滚动1周,点Q到达数轴上点A的位置,点A表示的数是;
(2)圆片在数轴上向右滚动的周数记为正数,圆片在数轴上向左滚动的周数记为负数,依次运动情况记录如下:+2,﹣1,+3,﹣5,﹣1
①第几次滚动后,Q点距离原点最远?
②当圆片结束运动时,Q点运动的路程共有多少?此时点Q所表示的数是多少?
9.某巡警骑摩托车在一条东西大道上巡逻,某天他从岗亭出发,晚上停留在A处,规定向东方向为正,向西方向为负,当天行驶情况记录如下(单位:千米):+10,﹣8,+6,﹣14,+4,﹣2.
(1)A处在岗亭何方?距离岗亭多远?
(2)若摩托车每行驶1千米耗油0.5升,这一天共耗油多少升?
10.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思想方法.例如,式子|x﹣2|的几何意义是数轴上x所对应的点与2所对应的点之间的距离;因为|x+1|=|x﹣(﹣1)|,所以|x+1|的几何意义就是数轴上x所对应的点与﹣1所对应的点之间的距离.(1)发现问题:代数式|x+1|+|x﹣2|的最小值是多少?
(2)探究问题:如图,点A、B、P分别表示数﹣1、2、x,AB=3.
∵|x+1|+|x﹣2|的几何意义是线段PA与PB的长度之和,
∴当点P在线段AB上时,PA+PB=3,当点P在点A的左侧或点B的右侧时,PA+PB>3.
∴|x+1|+|x﹣2|的最小值是3.
(3)解决问题:
①|x+3|+|x﹣1|的最小值是多少?并利用下面所给数轴说明理由;
②填空:当a为时,代数式|x+a|+|x﹣3|的最小值是2.
11.已知:|b|=1,b>0,且a,b,c满足(c﹣5)2+|a+b|=0,请回答问题:
(1)请直接写出a,b,c的值
(2)a,b,c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分别为A、B、C,在上标出A、B、C
(3)点P为一移动的点,其对应的数为x,点P在0到2之间运动时(即0≤x≤2时),请化简式子:|x+1|﹣|x﹣1|+2|x+5|(写出化简过程).
12.点A、B在数轴上分别表示有理数a、b,A、B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在数轴上A、B两点之间的距离AB=|a﹣b|.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点A表示数5,将点A先向左移动4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移动7个单位长度,那么终点B表示的数是,A、B两点间的距离是;
(2)数轴上表示x和﹣3的两点之间的距离可以表示为;
(3)若x表示一个有理数,则|x﹣1|+|x+3|有无最小值,若有,最小值是?
(4)若x表示有理数,则|x﹣1|+|x+3|=8时,x的值是?
13.如图,数轴上每相邻两点的相距一个单位长度,点A、B、C、D是这些点中的四个,且对应的位置如图所示,它们对应的数分别是a,b,c,d.
(1)当ab=﹣1,则d=.
(2)若|d﹣2a|=7,求点C对应的数.
(3)若abcd<0,a+b>0,化简|a﹣b|﹣|b+c﹣5|﹣|c﹣5|﹣|d﹣a|+|8﹣d|.
14.如图,数轴上点A、B表示的有理数分别为﹣10、5,点P是射线AB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A、B重合),点M是线段AP靠近点A的三等分点,点N是线段BP靠近点B的三等分点.
(1)若点P表示的有理数是0,那么MN的长为;若点P表示的有理数是1,那么MN的长为.(2)点P在射线AB上运动(不与点A、B重合)的过程中,MN的长是否发生改变?若不改变,请求出
MN的长;若改变,请说明理由.
15.数轴上,点M表示﹣2,现从M点开始先向右移动3个单位到达P点,再从P点向左移动5个单位到达Q点.
(1)点P、Q各表示什么数?
(2)到达Q点后,再向哪个方向移动几个单位,才能回到原点?
16.已知数轴上有A,B,C三点,它们分别表示数a,b,c,且|a+24|+|b+10|=0,又b,c互为相反数.(1)求a,b,c的值.
(2)若有两只电子蚂蚁甲、乙分别从A,C两点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的速度为4个单位/秒,乙的速度为6个单位/秒,当两只蚂蚁在数轴上点m处相遇时,求点m表示的数.
(3)若电子蚂蚁丙从A点出发以4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右爬行,问多少秒后蚂蚁丙到A,B,C的距离和为40个单位?
17.邮递员骑车从邮局出发,先向南骑行2km,到达A村,继续向南骑行3km到达B村,然后向北骑行9km 到达C村,最后回到邮局.
(1)以邮局为原点,以向北为正方向,用0.5cm示1km,画出数轴,并在该数轴上表示出A,B,C三个村庄的位置.
(2)C村离A村有多远?
(3)邮递员一共骑了多少千米?
18.已知数轴上三点M,O,N对应的数分别为﹣1,0,3,点P为数轴上任意一点,其对应的数为x.(1)MN的长为;
(2)如果点P到点M、点N的距离相等,那么x的值是;
(3)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点P到点M、点N的距离之和是8?若存在,直接写出x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4)如果点P以每分钟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O向左运动,同时点M和点N分别以每分钟2个单位长度和每分钟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也向左运动.设t分钟时点P到点M、点N的距离相等,求t的值.
19.如图,一只蚂蚁从点A沿数轴向右爬了2个单位长度到达点B,点A表示,设点B所表示的数为m.
(1)求m的值;
(2)求|m﹣1|+(m﹣6)2的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