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宏观劳动力配置11469自考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1月份宏观劳动力配置

自考复习资料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宏观劳动力配置的研究意义、研究对象

P1宏劳动力配置的研究意义

(一)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属于自然规律

1、不管有意识还是无意识,客观上都存在劳动力资源按一定比例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间的分配现象。

2、社会生产力水平越高,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就越少,第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就越多。

3、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社会劳动力集中在城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只是配置的方法不同

(二)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是首要的经济规律

1、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是提高生产力水平,提高经济效益的首要因素

2、合理配置劳动力实质就是合理分配社会劳动时间

P3 研究劳动力资源的意义:通过分析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变化,研究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变化与劳动力资源配置关系和特点,分析何种劳动力配置制度有利于实现劳动力资源有效配置

P2 劳动力配置的方式:

1、按照计划式进行分配,通过行政手段来进行分配。

2、按照市场的方式进行分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P3宏观劳动力配置是劳动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方法和基本理论主要来源于经济学及劳动社会学。

P4宏观劳动力配置研究内容:

(1)不同制度下劳动力资源配置问题,配置特点及产业结构变化(2)根据一定价值尺度和福利目标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经济效率及决定性因素进行分析评价,提出改善建议。

(3)历史地分析劳动力资源配置变化与产业结构变动、制度变迁的相互关系。

P4 宏观劳动力配置问题的特殊性在于:

(1)影响和决定宏观劳动力资源的因素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宏观:看劳动力在产业,地区,行业间的配置

微观:劳动力在企业中的配置

(2)宏观劳动力配置要考虑两个方面:

从经济和制度角度:从利润最大化或效用最大化的角度研究其在产业,地区,行业间的配置

从消费需求层面来看:消费需求决定生产,生产又决定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配

从需求层面上来看:首先满足的是人们对食物的需求,其次是衣住行

(3)在于劳动力资源本身的特殊性(劳动力的载体是人,是体力和智力的综合体)

(4)社会性。

(5)经济性(使用劳动力需要支付费用)

(6)相对稳定性和变动性

P6宏观劳动力配置研究的方法

1

特点:综合性、整体性、定量性、最优化、有效性、信息化、人—机系统最佳处理问题方法

2、实证分析方法

3、规范分析方法

P7-8

(1)研究通过何种方式或机制将社会劳动力资源有效地配置到国民经济各部门、地区。

(2)研究国民经济各部门所需要的劳动量问题,实际上是研究劳动力的社会分工问题

(3)研究在不同的产业,地区,行业间的配置方式,即研究市场机制如何作用于劳动力配置。

(4)研究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和时期,劳动力配置的特点

(5)研究城乡劳动力流动机制及特点

(6)研究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劳动力配置特点及变化

P8学习宏观劳动力配置的目的:总结出我国宏观劳动力配置的规律

第二章宏观劳动力配置原理

P9劳动力:

(1)指人的劳动力

(2)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即劳动者

(3)一个国家或地区从事社会劳动的全部人口

(4)马克思: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会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P9 对劳动力的正确理解

(1)人的劳动能力,是人所特有的体力和智力

(2)劳动力存在于人体之中,不能脱离人体而单独存在。

(3)劳动能力是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4)劳动力和劳动不同

P10资源:指可以被人们掌握,支配和利用的人力,物力,财力等各种资料来源。

主要包括:劳动力和物质资源两大类。

P10劳动力资源: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在一定时点上拥有的具有劳动能力人口总称。主要包括:现实劳动力资源和潜在劳动力资源(在校学生,现役军人,自愿业者)

P10自然资源,资本资源相比,劳动力资源的特点:(1)具有能动性

(2)具有资本和自然资源的双重性

(3)具有价值与使用价值两重性

(4)具有时效性

4、劳动力资源包括数量和质量两方面的内容,劳动力资源总量=数量*质量

P11 劳动力配置的含义

1、资源配置:社会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按照一定的方式或依靠某种机制,合理地分配到不同的部门,地区及企业。使它们在生产过程中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达到最大限度地促进社会财富增长的目的。

2、资源配置:一是物质资源的配置二劳动力的配置

3、劳动力配置:是指社会经济中全部劳动力资源在社会生活的各方面,经济生活的各部门中的分配比例及使用情况。

4、劳动力配置:

宏观看:表现为劳动力在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不同产业之间的配置

微观看:表现在不同企业之间的配置或同一企业内部不同工作岗位的配置

P17 劳动力的个人所有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配置的前提条件。

1、在市场条件下,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优化结合关键在于劳动力的个人所有,原因在于:

(1)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的基本要素,两者的结合构成生产过程。劳动力配置对提高生产资料的利用率具有重要作用。

(2)劳动力的个人所有是劳动力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的前提。 (3)劳动力的个人所有体现了价值的客观作用。

P20劳动生产率的计量方法:

第一:以单位时间内所能生产的产品数量表示,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与劳动生产率成正比关系。这种表示方法是劳动生产效率的正指标

第二:以单位时间内所消耗的劳动时间来表示,产品的劳动消耗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例关系,这种表示是劳动生产率的反指标。

P21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

1、物质因素

1)

劳动手段:是人们在劳动过程中用以改造和影响劳动对象的一切物件,其中最重要的是生产工具。

(2)能源。能源和种类与利用率 (3)劳动对象。 (4)生产工艺 (5)生产力布局 2、社会因素

(1)劳动者的文化技术水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文化程度,

技术水平和经验 (2)劳动者的态度 (3)劳动组织

(4)劳动条件和工作环境 (5)劳动者的生活条件 3、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

(1)自然条件:水气,土壤,天然资源, (2)社会关系,分配制度

P23制度的特点:

(1)制度与人的动机,行为有着内在的联系,一方面制约人的行为,人的选择需要在制度的框架下进行,人的行为要服从制度,另一方面制度又是在人们相互博弈的过程中产生的规则和规范

(2)制度具有公共 品的特点,不是针对某一人,而是要求所有人或部分体群

(3)制度与组织不同,制度是一种规则,而组织是参与这个规则的角色

P24制度对经济和社会的作用:

(1)降低交易成本

(2)为实现合作提供必要前提条件 (3)提供了激励

(4)制度的供给者:主要是政府,

(5)制度的需求者:是个人,组织,企业及其它经济组织

P24-25 产权结构的特点:(明确的产权是交易的前提和基础)

(1)排他性

(2)可转让性-可在不同所有者之间转让 (3)强制性-受法律保护不受侵犯 (4)产权包括:所有权,处置权,收益权

P28劳动力市场中的主要制度

(影响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主要制度)

1、户籍制度

(1)1958年以前,自由迁徒期 (2)1958-1978年,严格管控期 (3)1978年以后,半开放期 2、劳动制度 3、社会保险制度

P29简述如何判断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效率?

1、劳动力是否得到了充分利用

2、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是否得到节约

3、自然资源是否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4、人民的生活水平是否得到了提高

5、劳动生产效率是否得到了提高

第三章 我国宏观劳动力资源配置方式

P30 1、新中国成立初期,政府对促进就业,政策如下:

(1)对国民党遗留下来的公教人员采取包下来的政策,政府

统一安排就业

(2)对工商企业雇佣进行直接干预。 (3)城镇企业不能到农村随便招工

(4)政府设劳动介绍所,对失业人员进行登记,统计,有组织安排就业

(5)采取以工代赈,生产自救措施

P31(1一次分配定终身) (2)单一化的企业用工形式 (3)劳动力的统一调配和调剂 (4)低工资高福利的僵化工资制度 (5)劳动力配置的城乡分割 (6)劳动力没有流动的自由 (7)农村劳动力被束缚在土地上

P33传统的劳动力配置制度:

(1)劳动力行政调配制度

原则 :统筹兼顾 区别轻重缓急 坚持自力更生 力求转业对口 以地区为主

(2)统包统配制度

弊端:待业人员对国家过分依赖 不利于计划生育 束缚了就业者努力 单位不能根据自身需要决定劳动者

P34传统体制下农村劳动力资源的配置

1、1950-1957

这一时期,农村劳动力有一定的择业自主权,如果有条件可以到城市中就业

2、1958-1978

国家在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上采取计划的分配方式,劳动力资源采取统包配的方式,劳动能力没有择业和选择工作地点的自由。

3、1979至现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