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性德的浣溪沙练习含答案

合集下载

纳兰性德《浣溪沙》阅读练习及答案

纳兰性德《浣溪沙》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6分)
浣溪沙
纳兰性德
扬柳千条送马蹄,北来征雁旧南飞。

客中谁与换春衣。

终古闲情归落照,一春幽梦逐游丝。

信回刚道别多时。

[注]纳兰性德:皇帝待卫,长期护驾在外。

本词作于纳兰性德随康熙出游期间。

(1)“杨柳千条送马蹄,北来征雁旧南飞”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加以描述。

(2分
(2)这首词抒发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回答。

(4分)
答案:
10.(1)千万条杨柳丝在微风吹拂下摇摇摆摆,好像是在迎送这飞扬的马蹄:去年秋天往南飞的大雁,现在也飞回了北方。

(2)全词表达了词人对护卫生涯的厌倦,以及对家乡和闺中妻子的思念之情。

纳兰性德《浣溪沙》和李清照《一剪梅》阅读答案和对比赏析

纳兰性德《浣溪沙》和李清照《一剪梅》阅读答案和对比赏析

纳兰性德《浣溪沙》和李清照《一剪梅》阅读答案和对比赏析纳兰性德和李清照都是我国著名的词作家,虽然两人并不在同一个时代,但两人的此风都是属于伤感、哀愁的.风格。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纳兰性德《浣溪沙》和李清照的《一剪梅》的阅读答案和对比赏析。

《浣溪沙》①清纳兰性德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

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②莫惊春睡重,读书消得泼茶香。

当时只道是寻常。

注:①本词为怀念其早逝的妻子卢氏而作。

②被酒:醉酒《一剪梅》①宋李清照②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注:①丈夫赵明诚出外求学久久未归,李清照以此词寄别愁。

②玉簟:精美的竹席。

1.两首词的感情基调各是什么?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 分)答:《浣溪沙》怀念亡妻的哀思与伤心;由“西风”等意象奠定这一基调;《一剪梅》相思丈夫的愁苦或惆怅,由“香残”等意象奠定这一基调;《浣溪沙》以“黄叶”“残阳”等意象与“西风”“独自凉”呼应,渲染愁思之情;《一剪梅》以“雁”“月”“西楼”“花”“水”等意象与“香残玉簟秋”呼应,渲染愁思之情。

2.李清照比纳兰要幸运的多,在“一处相思”时,自知有“两处闲愁”;而伤心的纳兰明知无法挽回一切,只有把所有的哀思与无奈都化为一句词,请问是哪一句?试简要赏析。

(4 分)答:“当时只道是寻常。

”为之心痛,因为这七个字深刻地表现了作者的亡妻之痛,仿佛字字皆血泪。

“寻常”二字道出了今日的酸苦,即那些寻常往事不能再现,亡妻不可复生,心灵之创痛永无平复之日,其中有怀念,有追悔,有悲哀,有惆怅,蕴含丰富的情感。

作者: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

宋代(两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叶赫那拉氏,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名为性德[1] ,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号楞伽山人。

《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练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下】

《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练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下】

《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精品练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下】内容:【原诗】【翻译】【主题思想】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原词】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古今幽恨几时平。

【译文】向着北方边疆一路前行,凛冽的北方吹散了骏马的嘶鸣,教人听不真切。

在遥远的边塞,萧瑟的深秋季节,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夕阳下,荒烟飘在废弃的营垒和关隘上,半竿红日斜挂在旧时关城,令人不禁想起古往今来金戈铁马的故事,心潮起伏不平。

【主题思想】描绘了深秋远寒、荒烟落照的凄凉之景,抒发了诗人奉使出塞的凄惘之情。

【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纳兰性德的《浣溪沙》词中寥廓的意境与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以及范仲淹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有相同意境的句子是: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2、纳兰性德的《浣溪沙》词中以简古疏墨之笔勾勒了一幅充满萧索之气的战地风光侧面图的句子是: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二、赏析选择题:1、对纳兰性德的《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C )A 、“身向云山那畔行”,起句点明此行之目的地,很容易联想起同是纳兰的“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B、“北风吹断马嘶声。

”“北风”言明时节为秋,亦称“秋声”。

边地北风,从来都音声肃杀,听了这肃杀之声,只会使人愁绪纷乱,心情悲伤。

C、“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以简古疏墨之笔勾勒了一幅温馨的边塞夕照图。

D、“古今幽恨几时平”,极写出塞远行的清苦和古今幽恨,既不同于遣戍关外的流人凄楚哀苦的呻吟,又不是卫边士卒万里怀乡之浩叹,而是纳兰对浩渺的宇宙,纷繁的人生以及无常的世事的独特感悟。

【解析】C、“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以简古疏墨之笔勾勒了充满萧索之气的战地风光侧面。

晚烟一抹,袅然升起,飘荡于天际,营垒荒凉而萧瑟;时至黄昏,落日半斜,没于旗杆,而关城依旧。

2、下列对《浣溪沙》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身向云山那畔行”,起句点明此行之目的地,很容易联想起同是纳兰的“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浣溪沙(纳兰性德)(精选10篇)

浣溪沙(纳兰性德)(精选10篇)

浣溪沙〔纳兰性德〕〔精选10篇〕浣溪沙〔纳兰性德〕〔精选10篇〕浣溪沙〔纳兰性德〕篇1浣溪沙纳兰性德一半残阳下小楼,朱帘斜控软金钩。

倚栏无绪不能愁。

有个盈盈骑马过,薄妆浅黛亦风流。

见人羞涩却回头。

这首词采用了先抑后扬的手法,试作简要分析^p 。

【参考答案】上片的情感基调是消沉的,无论是夕阳还是小楼,既无情绪也控制不了忧愁,这是抑。

突然,一个骑马的美少女出现,少女潇洒风流。

这里是白描,直接描绘少女的形象和神采。

使原来消沉的气氛转眼间有了亮色,使人的眼睛为之一亮,这是扬。

通过先抑后扬的手法运用,塑造了少女美丽风韵。

【译文】黄昏时分,你登上狭狭的小楼。

夕阳被你娇小的步子挤下了山,留下栏杆一排,珠帘一条,飞鸟一双。

你就这样静静地伫立。

左边的鞋印才黄昏,右边的鞋印已深夜。

你的愁,很芳香。

它让你又一次数错了,懒惰的分分秒秒。

终于,你骑一匹小马出城。

怀中的兰佩,温软,如满月的光芒。

他看你时,你也想看他。

但是,你却莞尔回头。

作品赏析词宜抒情,或直发胸臆,或假以兴象。

叙事者少见。

而本篇那么恰是以叙事的手法填出,颇得出奇之妙。

词中刻画了一个小的场景,描绘了一个细节,但却活灵敏现地勾画出闺中女子怀春又羞怯的形象。

刻画而不伤其情韵,清新别致,很有韦庄词的意味。

意境描绘人说词宜抒情,或直发胸臆,或假以兴象,而叙事者少见。

而容假设的这一阙《浣溪沙》,那么以少有的叙事的方式填得,却有出奇的好。

他给了读者一帧慢镜头,慵懒如春水的光阴里,潺潺流淌着一种琳琅之美。

又好似就着这美一谱上曲,立马就会要将其含在唇边,满怀欣喜的,饱含情意的,依依呀呀练唱起来不可。

黄昏时分,残阳如酒。

小楼之中,珠帘斜斜垂挂在软金钩上。

落日的余晖宛假设薄薄的锦缎,一匹一匹的散散堆落在阑干上。

他凭栏而立,看着这清觞一样的昏昏日光,心念中不禁来了愁绪,这波光碎影的生年,竟是这般的了无兴致。

有注本认为这上片是写的词中女子,正是闺中怀春,上片的描写乃是为下片所做铺垫。

纳兰性德《浣溪沙 身向云山那畔行》理解性默写(带答案1)

纳兰性德《浣溪沙 身向云山那畔行》理解性默写(带答案1)

《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理解性默写
1.《浣溪沙》中写尽了北国秋冬之险恶和对到任的迷茫与不安的句子是: , 。

整个边关是满目萧瑟的冷清与破败。

2.《浣溪沙》中点明此行目的地,很容易让人想起纳兰的“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的句子是:。

3.《浣溪沙》中极写出塞远行的清苦和古今幽恨,是对浩渺的宇宙,纷繁的人生以及无常的世事的独特感悟,其情不胜真诚,其感不胜拳挚的句子是:。

4.《浣溪沙》中写作者边塞所见,精劲深雄,填补了作品上的一个空白点的句子是: , 。

5.《浣溪沙》中“”写寒风吹来,满耳尽是马嘶之声,使人愁绪纷乱,心情悲伤。

作者不禁感慨“
”。

6. , ,深秋远塞若为情!
7.《浣溪沙》中“”说明行程辽远。

8. , 。

古今幽恨几时平!
9.《浣溪沙》词中“ , ”以简古疏墨之笔勾勒了一幅充满萧索之气的战地风光侧面图。

《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默写答案
1.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2.身向云山那畔行。

3.古今幽恨几时平。

4.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5.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6.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
7.身向云山那畔行。

8.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9.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浣溪沙》含答案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浣溪沙》含答案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浣溪沙》含答案赏读纳兰性德的书法作品《浣溪沙》,请将其中描写营垒、关城荒凉破败的句子,用楷体正确规范地写到田字格里内。

【答案】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详解】本题考查汉字临摹。

汉字书写要求用楷体字工整、美观地书写。

首先要保证汉字书写绝对正确;其次要掌理好所给汉字的间架结构和各部分比例。

《浣溪沙》全文内容为“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古今幽恨几时平”。

其中“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句描写了落日时分,一抹晚烟荒凉萧瑟的营垒上,半竿红日斜挂在旧时关城的景象。

纳兰性德的浣溪沙练习含答案

纳兰性德的浣溪沙练习含答案

纳兰性德的浣溪沙练习含答案
纳兰性德的浣溪沙练习含答案
浣溪沙
【清】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注】①、被酒:醉酒。

②、赌书泼茶:用李清照、赵明诚典。

形容伉俪(kànglì,指夫妻。

)情深,志趣相投。

1、上片写“西风”“黄叶”“残阳”有什么作用?(2分)
2、结合全词,请简要赏析“当时只道是寻常”。

(5分)
参考答案
1.上片选用“西风”“黄叶”“残阳”意象描写了萧瑟、凄清的秋景,烘托出人物凄凉、悲伤的情感。

(2分)
2.此句平淡如家常的话语道出了作者对早逝的妻子的无限思念和对往昔生活的深情怀想。

(1分)词的上片写诗人在秋风拂面的夕阳下面对萧萧落叶独守疏窗空室,不觉沉思往事;下片写诗人回忆起往昔自己与妻子的.生活如李清照与赵明诚的生活一样简单、朴实而充满深情厚谊。

这些日常生活情景在当时看来不以为意,仅当平常事看待。

如今回想起来,往事的回忆弥足珍贵。

(2分)词句蕴含着作者无限的怀恋、追悔、怅惘、悲痛的伤心与无奈之情。

(2分)。

《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纳兰性德理解性默写、选择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下】

《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纳兰性德理解性默写、选择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下】

《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理解性默写、选择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下】【原词】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古今幽恨几时平。

【译文】向着北方边疆一路前行,凛冽的北方吹散了骏马的嘶鸣,教人听不真切。

在遥远的边塞,萧瑟的深秋季节,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夕阳下,荒烟飘在废弃的营垒和关隘上,半竿红日斜挂在旧时关城,令人不禁想起古往今来金戈铁马的故事,心潮起伏不平。

【主题思想】描绘了深秋远寒、荒烟落照的凄凉之景,抒发了诗人奉使出塞的凄惘之情。

【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纳兰性德的《浣溪沙》词中寥廓的意境与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以及范仲淹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有相同意境的句子是:,。

2、纳兰性德的《浣溪沙》词中以简古疏墨之笔勾勒了一幅充满萧索之气的战地风光侧面图的句子是:,。

二、赏析选择题:1、对纳兰性德的《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身向云山那畔行”,起句点明此行之目的地,很容易联想起同是纳兰的“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B、“北风吹断马嘶声。

”“北风”言明时节为秋,亦称“秋声”。

边地北风,从来都音声肃杀,听了这肃杀之声,只会使人愁绪纷乱,心情悲伤。

C、“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以简古疏墨之笔勾勒了一幅温馨的边塞夕照图。

D、“古今幽恨几时平”,极写出塞远行的清苦和古今幽恨,既不同于遣戍关外的流人凄楚哀苦的呻吟,又不是卫边士卒万里怀乡之浩叹,而是纳兰对浩渺的宇宙,纷繁的人生以及无常的世事的独特感悟。

2、下列对《浣溪沙》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身向云山那畔行”,起句点明此行之目的地,很容易联想起同是纳兰的“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B.“北风吹断马嘶声”,边地北风,从来都音声肃杀,听了这肃杀之声,只会使人愁绪纷乱,心情悲伤。

C.“一抹晚烟荒成垒,半竿斜日旧关城”以简古疏墨之笔勾勒了一幅充满萧索之气的战地风光图。

《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理解性默写、简答题及答案

《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理解性默写、简答题及答案

《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理解性默写、简答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下】
【原词】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古今幽恨几时平。

【译文】向着北方边疆一路前行,凛冽的北方吹散了骏马的嘶鸣,教人听不真切。

在遥远的边塞,萧瑟的深秋季节,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夕阳下,荒烟飘在废弃的营垒和关隘上,半竿红日斜挂在旧时关城,令人不禁想起古往今来金戈铁马的故事,心潮起伏不平。

【主题思想】
描绘了深秋远寒、荒烟落照的凄凉之景,抒发了诗人奉使出塞的凄惘之情。

【习题】
一、理解性默写
1、纳兰性德的《浣溪沙》词中寥廓的意境与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以及范仲淹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有相同意境的句子是: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2、纳兰性德的《浣溪沙》词中以简古疏墨之笔勾勒了一幅充满萧索之气的战地风光侧面图的句子是: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二、简答题
1、赏析诗句“北风吹断马嘶声”。

答:“北风吹断马嘶声”引人入寒风凛冽之境,“断”字,不仅生动描绘马嘶声在北风中被阻断,更描绘了人被隔绝在荒凉地的感觉。

2、赏析诗句中的“深”“远”“晚”“荒”“旧”一系列形容词。

答:深秋远塞,揭示出时间处于深秋,给人以寒冷萧瑟印象,空间处于偏远荒凉之地;晚烟、荒戍垒、旧关城,给人以暮色、黯淡与荒凉、残破之感。

3.本词情景交融,请你说说这首词描绘了怎样的景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描绘了深秋远寒、荒烟落照的凄凉之景,抒发了奉使出塞的凄惘之情。

纳兰性德《浣溪沙 身向云山那畔行》理解性默写(带答案2)

纳兰性德《浣溪沙 身向云山那畔行》理解性默写(带答案2)

《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理解性默写
1.《浣溪沙》中“ , ”两句用了工整的对仗句勾勒出“戍垒”“关城”的荒凉破旧景象。

2.一抹晚烟荒戍垒,。


3.《浣溪沙》中“ , ”写尽了北国秋冬之险恶和对到任的迷茫与不安,整个边关是满目萧瑟的冷清与破败。

4.《浣溪沙》中“”点明此行目的地,很容易让人想起纳兰的“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5.《浣溪沙》中画龙点睛,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6.身向云山那畔行, , !
7.《浣溪沙》中意境寥廓,不禁让人想起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句子是: , 。

8.《浣溪沙》中写寒风吹来,满耳尽是马嘶之声的句子是:。

作者不禁感慨“”,使人愁绪纷乱,心情悲伤。

9.《浣溪沙》中“ , ”与范仲淹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意境相同。

10.《浣溪沙》中说明行程辽远的句子是:。

《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默写答案
1.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2.半竿斜日旧关城。

古今幽恨几时平!
3.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4.身向云山那畔行。

5.古今幽恨几时平。

6.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7.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8.北风吹断马嘶声。

深秋远塞若为情。

9.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10.身向云山那畔行。

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阅读练习及答案

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阅读练习及答案

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上面的一首词,回答问题。

菩萨蛮
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①。

梦好莫催醒,由他好处行。

无端听画角,枕畔红冰②薄。

塞马一声嘶,残星拂大旗。

【注】①桃花月,农历二月,代指与妻子在一起的美好时光。

②红冰,指眼泪。

古书有言:“时天寒,泪结为红冰。


1.词的上片是怎样虚实相生的,以寄托词人的思亲之情的?请具体说明。

(4分)
2.结合全词内容,从景与情的角度简要赏析“塞马一声嘶,残星拂大旗”两句。

(3分)
参考答案
1.(1)上片既写边塞夜半三更,北风猛烈、大雪纷飞的苦寒荒凉的实景,(1分)又写与妻子在一起的温馨快乐的梦境,(1分)二者虚实相生,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词人对亲人的思念。

(2分)。

共4分。

2.塞马在旷野上仰天嘶叫,在残星的余辉下,风大雪猛,军旗猎猎作响。

(1分)这两句有声有色地描绘了塞外冬夜天地空旷苍茫的景象,以健笔写柔情,烘托出词人梦醒后内心的悲凉寂寥。

(2分)。

共3分。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阅读答案附赏析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阅读答案附赏析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阅读答案附赏析浣溪沙(清)纳兰性德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①,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②莫惊春睡重,赌书③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注释】本词是词人为悼念亡妻卢氏而作。

①疏窗:刻有花纹的窗户。

②被酒:中酒、酒醉。

③赌书:此处为李清照和赵明诚的典故。

李清照《金石录后序》云: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

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故虽处忧患困穷而志不屈。

(1)词的上阕选取了哪些典型意象?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具体词句简析之。

(4分)(2)词的下阕追忆了妻子在世时的生活的哪几个片断?它们与最后一句形成怎样的关联?试选取其中一个片断简析之。

(4分)参考答案14.(1)选取了西风、黄叶、疏窗、残阳等意象(1分),表达了词人丧妻后的孤单凄凉及对亡妻的深挚怀恋。

(1分)词句简析:首句从季节变换的感受落笔。

西风渐紧,寒意侵人。

值此深秋之际,若在往日,卢氏便会催促作者添加衣裳,但今年此时,妻子已逝,谁会对自己嘘寒问暖呢?词人丧妻后的孤单凄凉由此立现。

(2分)或:次句描绘了在秋风劲吹之下,枯黄的树叶纷纷扬扬地通过窗户飘进屋内,给作者心头更添一层秋意。

于是,他便关上窗户,把那触景神伤的黄叶挡在窗外。

同时作者因此也同外界完全隔绝,因而处境更加孤独。

(2分)或:末句中,孤寂的感受使作者触景生情。

他独立在空荡荡的屋中,任夕阳斜照在身上,把身影拖得很长很长。

这时,他的整个身心全部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中。

凄凉的景物衬托着作者凄凉的回忆,自然流露出对亡妻的深挚怀恋。

(2)追忆了醉酒春睡、赌书泼茶这两个生活片断(1分),最后一句概说了这两件往昔的寻常事,与现在的酸苦形成对比,表现了深沉的悲伤与惆怅。

(1分)词句简析:醉酒春睡写妻子对自己无微不至的体贴和关心,自己在春天里酒喝得多了,睡梦沉沉,妻子怕扰了他的好梦,动作说话都轻轻的,不敢惊动自己。

《浣溪沙》阅读答案15篇

《浣溪沙》阅读答案15篇

《浣溪沙》阅读答案《浣溪沙》阅读答案15篇现如今,我们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阅读答案,通过对照阅读答案可以发现自己的知识盲区。

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浣溪沙》阅读答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浣溪沙》阅读答案1浣溪沙①苏轼麻叶层层苘叶光,谁家煮茧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

垂白杖藜抬醉眼,捋青捣麨②软饥肠,问言豆叶几时黄?[注]①此词为苏轼在徐州谢雨道中作。

谢雨,旱后喜雨而去谢神。

②捋青捣麨:从未全熟的麦穗上捋下麦粒制成干粮。

12. 下列对这首宋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层层”和“光”写出久旱之后喜降甘霖,农作物长势茂盛的景象。

B. 写未进村落就先闻到煮茧香气,旨在说明蚕茧气味独特,香远益清。

C. “络丝娘”本为虫名,鸣声如机杼,颇为动听,此处借以指缫丝女。

D. “抬醉眼”写村中老人为庆贺丰收而醉酒,表现了农人的质朴乐观。

E. 尾句写作者询问叶黄豆熟还要多久,流露他对农人生活的关切之情。

13. 这首词富有农村生活气息,作者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12. BD 13. ①选择典型的景、物、人、事来表现。

如麻叶、豆叶、络丝娘、煮茧等都颇具农村风情。

②采用视觉、嗅觉、听觉等相结合的描写手法,多角度立体呈现农村田园风光。

③运用细节描写的手法,写了“隔篱娇语”“捋青捣麨”等生活细节,富有农村情味。

【解析】【12题详解】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宋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浣溪沙 身向云山那畔行》赏析及练习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浣溪沙 身向云山那畔行》赏析及练习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古诗鉴赏《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一.作者简介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

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

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

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

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

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二.写作背景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八月,纳兰受命与副都统郎谈等出使觇梭龙打虎山,十二月还京,此篇大约作于此行中,抒发了奉使出塞的凄惘之情。

三.古诗原文和译文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古今幽恨几时平!译文向着北方边疆一路前行,凛冽的北风吹散了骏马的嘶鸣。

在遥远的边塞,萧瑟的深秋季节,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落日时分,一抹晚烟荒凉萧瑟的营垒上,半竿红日斜挂在旧时关城,令人不禁想起古往今来金戈铁马的故事,心潮起伏不平。

注释浣溪沙:词牌名,本唐教坊曲名,又名《浣沙溪》、《小庭花》等。

双调四十二字,五平韵。

那畔:那边。

若为:怎为。

荒戍垒:荒凉萧瑟的营垒。

戍:保卫。

四.古诗赏析该词上片“身向”句说明行程辽远。

“北风”句谓寒风吹来,满耳尽是马嘶之声。

然后作一小结。

下片“一抹”二句写眼前景色,末句画龙点睛,指出了这首词的主旨在于“古今幽恨”。

全词情景交融,结尾处更是点明主旨,加强语意,抒发情感。

“身向云山那畔行”,起句点明此行之目的地,很容易联想起同是纳兰的“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北风吹断马嘶声。

”“北风”言明时节为秋,亦称“秋声”。

唐苏颋《汾上惊秋》有:“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

九年级下册《浣溪沙 身向云山那畔行》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九年级下册《浣溪沙 身向云山那畔行》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九年级下册《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理解性默写
《浣溪沙》(纳兰性德)
1.身向云山那畔
行,,!
2. ,半竿斜日旧关城。


3.纳兰性德的《浣溪沙》词中寥廓的意境与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以及范仲淹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有相同意境的句子
是:,。

4.纳兰性德的《浣溪沙》词中以简古疏墨之笔勾勒了一幅充满萧索之气的战地风光侧面图的句子
是:,。

《浣溪沙》(纳兰性德)
1.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2.一抹晚烟荒戍垒古今幽恨几时平!
3.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4.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纳兰性德精品练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下】

《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纳兰性德精品练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下】

《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精品练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九下】内容:【原诗】【翻译】【主题思想】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原词】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古今幽恨几时平。

【译文】向着北方边疆一路前行,凛冽的北方吹散了骏马的嘶鸣,教人听不真切。

在遥远的边塞,萧瑟的深秋季节,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夕阳下,荒烟飘在废弃的营垒和关隘上,半竿红日斜挂在旧时关城,令人不禁想起古往今来金戈铁马的故事,心潮起伏不平。

【主题思想】描绘了深秋远寒、荒烟落照的凄凉之景,抒发了诗人奉使出塞的凄惘之情。

【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纳兰性德的《浣溪沙》词中寥廓的意境与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以及范仲淹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有相同意境的句子是:,。

2、纳兰性德的《浣溪沙》词中以简古疏墨之笔勾勒了一幅充满萧索之气的战地风光侧面图的句子是:,。

二、赏析选择题:1、对纳兰性德的《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身向云山那畔行”,起句点明此行之目的地,很容易联想起同是纳兰的“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B、“北风吹断马嘶声。

”“北风”言明时节为秋,亦称“秋声”。

边地北风,从来都音声肃杀,听了这肃杀之声,只会使人愁绪纷乱,心情悲伤。

C、“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以简古疏墨之笔勾勒了一幅温馨的边塞夕照图。

D、“古今幽恨几时平”,极写出塞远行的清苦和古今幽恨,既不同于遣戍关外的流人凄楚哀苦的呻吟,又不是卫边士卒万里怀乡之浩叹,而是纳兰对浩渺的宇宙,纷繁的人生以及无常的世事的独特感悟。

2、下列对《浣溪沙》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身向云山那畔行”,起句点明此行之目的地,很容易联想起同是纳兰的“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B.“北风吹断马嘶声”,边地北风,从来都音声肃杀,听了这肃杀之声,只会使人愁绪纷乱,心情悲伤。

C.“一抹晚烟荒成垒,半竿斜日旧关城”以简古疏墨之笔勾勒了一幅充满萧索之气的战地风光图。

纳兰性德《浣溪沙》赏析及阅读训练

纳兰性德《浣溪沙》赏析及阅读训练

纳兰性德《浣溪沙》赏析及阅读训练纳兰性德《浣溪沙》赏析及阅读训练 引⾔:浣溪沙,本唐代教坊曲名,因西施浣纱于若耶溪,故⼜名《浣溪纱》或《浣沙溪》。

其中的代表作就有纳兰性德所写的浣溪沙以下是⼩编为⼤家提供的纳兰性德《浣溪沙》赏析及阅读训练,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凉 作者: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凉? 萧萧黄叶闭疏窗。

沉思往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

当时只道是寻常。

【浣溪沙诗歌赏析】 纳兰性德此词,上阕是此时此地的沉思,下阕是对往时往事的回忆;上阕是纳兰性德此时此地的孤独,下阕是纳兰性德和妻⼦在曾经的短短三年之中那⼀些短暂⽽⽆边的欢乐。

上阕写丧妻后的孤单凄凉。

⾸句从季节变换的感受发端。

西风渐紧,寒意侵⼈。

值此秋深之际,若在往⽇,卢⽒便会催促作者添加⾐裳,以免着凉⽣病。

但今年此时,卢⽒已长眠黄⼟,阴阳阻隔,天壤之别,她再也不能来为作者铺床叠被,问寒问暖地关⼼他了。

“谁念西风独⾃凉?”这句反问的答案尽在不⾔之中,混合了期待与失望的⽭盾情绪。

王国维在《⼈间词话》中说:“⼀切景语,皆情语也。

”开篇“西风”便已奠定了整⾸词哀伤的基调。

在西风吹冷、黄叶萧萧的冬天⽇⼦⾥,作者紧闭着窗⼦,独⾃觉得特别寒冷,但有谁关⼼呢?词⼈明知已是“独⾃凉”,⽆⼈念及,却偏要⽣出“谁念”的诘问。

仅此起⾸⼀句,便已伤⼈⼼髓,后⼈读来不禁与之同悲。

⽽“凉”字描写的绝不只是天⽓,更是词⼈的⼼境。

次句“萧萧黄叶”是秋天的典型景象。

在秋风劲吹之下,枯黄的树叶纷纷扬扬地通过窗户飘进屋内,给作者⼼头更添⼀层秋意。

于是,他便关上窗户,把那触绪神伤的黄叶挡在窗外。

窗户关上了,黄叶⾃然不会再来叨扰,但作者因此也同外界完全隔绝,因⽽处境更加孤独。

孤寂的感受使作者触景⽣情。

他独⽴在空荡荡的屋中,任⼣阳斜照在⾝上,把⾝影拖得很长很长。

这时,他的整个⾝⼼全部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中。

次句平接,⾯对萧萧黄叶,⼜⽣⽆限感伤,“伤⼼⼈”哪堪重负?纳兰性德或许只有⼀闭“疏窗”,设法逃避痛苦以求得内⼼短时的平静。

纳兰性德浣溪沙

纳兰性德浣溪沙

纳兰性德浣溪沙纳兰性德:浣溪沙篇一:纳兰性德《浣溪沙(一半残阳下小楼)》阅读练习及答案写作下面一首词,提问问题。

浣溪沙一半残阳下小楼,珠帘斜控软金钩。

自得阑无绪无法恨。

有个盈盈骑马过,薄妆浅黛亦风流。

见人羞涩却回头。

1.这首词上片描绘了怎样一幅图景?(4分后)2.这首词采用了先抑后扬的写法,试作简要分析。

(4分)【备注】①横往下压:斜斜地荷叶。

往下压,弯曲、伸展貌。

②倚阑句:意谓倚靠着阑杆,心绪无聊,,又不能控制心中的忧愁。

③盈盈:曰仪态幸福。

此处代指仪态幸福之人。

盈,与输同,容貌之意。

《玉台新咏日落东南隅行》: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参考答案1.夕阳西下,小楼染上晚霞,珠帘横摆在门窗,坚硬的金钩伸展弯曲。

词人自得在栏杆上,心绪无趣,无法控制心中的忧伤。

2.上片感情基调是低沉的,无论是夕阳还是小楼,既无情绪也控制不了忧愁,这是抑。

下片,美少女忽然出现,是那么潇洒,那么风流,使原来低沉的气氛一扫而光,这是扬。

通过先抑后扬手法的运用,塑造了少女的娇羞美丽形象。

篇二:浣溪沙――纳兰性德浣溪沙谁读西风独自肥,萧萧黄叶闭合疏窗,思索追忆公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轻,赌书消得打翻茶香,当时只道就是奇怪。

本词上阕写景,“西风”、“黄叶”、“疏窗”、“残阳”,笼罩着一片悲伤复古的气氛;下阙用典抒情,抒发自己对追忆,对亡妻的忧愁不舍的心境。

词中用了李清照和赵明诚赌书打翻茶的典故,想起自己和妻子卢氏何尝不是如此恩爱?只是如今重归于好之心尚存,重归于好的那个人却已然无此,曾经以为就是何等平时的点点滴滴,现在却变成了最为宝贵的零零碎碎的记忆。

全词好似一张古朴的图画,笔不在多:一幅秋景、一份心情、一段岁月、一伤心人尔……西风乍起至,秋意赏月,又就是一年萧瑟的时节。

我孤独地公在窗前,出任听到片片枯叶敲打窗的声响,胸中几许伤感又几许伤感。

再没人为我嘘寒问暖,再没人为我嵌入衣裳,世间没了你,这本已悲凉的深秋显得更加悲凉……夕阳西下,沉思过往,点点滴滴又如缕如烟在心头涌上。

《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习题纳兰性德【部编版九下】

《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习题纳兰性德【部编版九下】

《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纳兰性德【部编版九下】班级:姓名:说明:整理了古诗词资料,内容有【原文】【翻译】【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习题答案】【原词】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古今幽恨几时平。

【译文】向着北方边疆一路前行,凛冽的北方吹散了骏马的嘶鸣,教人听不真切。

在遥远的边塞,萧瑟的深秋季节,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夕阳下,荒烟飘在废弃的营垒和关隘上,半竿红日斜挂在旧时关城,令人不禁想起古往今来金戈铁马的故事,心潮起伏不平。

【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纳兰性德的《浣溪沙》词中寥廓的意境与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以及范仲淹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有相同意境的句子是:,。

2、纳兰性德的《浣溪沙》词中以简古疏墨之笔勾勒了一幅充满萧索之气的战地风光侧面图的句子是:,。

二、赏析选择题:1、对纳兰性德的《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身向云山那畔行”,起句点明此行之目的地,很容易联想起同是纳兰的“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B、“北风吹断马嘶声。

”“北风”言明时节为秋,亦称“秋声”。

边地北风,从来都音声肃杀,听了这肃杀之声,只会使人愁绪纷乱,心情悲伤。

C、“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以简古疏墨之笔勾勒了一幅温馨的边塞夕照图。

D、“古今幽恨几时平”,极写出塞远行的清苦和古今幽恨,既不同于遣戍关外的流人凄楚哀苦的呻吟,又不是卫边士卒万里怀乡之浩叹,而是纳兰对浩渺的宇宙,纷繁的人生以及无常的世事的独特感悟。

三、简答题1、赏析诗句“北风吹断马嘶声”。

2、赏析诗句中的“深”“远”“晚”“荒”“旧”一系列形容词。

【答案】一、理解性默写1、纳兰性德的《浣溪沙》词中寥廓的意境与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以及范仲淹的“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有相同意境的句子是: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2、纳兰性德的《浣溪沙》词中以简古疏墨之笔勾勒了一幅充满萧索之气的战地风光侧面图的句子是: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浣溪沙纳兰性德朗读

浣溪沙纳兰性德朗读

浣溪沙纳兰性德朗读《浣溪沙》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词作。

词中感怀前尘往事,整理了《浣溪沙》阅读答案及赏析,快来看看吧!浣溪沙一半残阳下小楼,珠帘斜控软金钩。

自得阑无绪无法恨。

有个盈盈骑马过,薄妆浅黛亦风流。

见人羞涩却回头。

1.这首词上片描绘了怎样一幅图景?(4分后)2.这首词采用了先抑后扬的写法,试作简要分析。

(4分)参考答案1.夕阳西下,小楼染上晚霞,珠帘斜挂在门窗,柔软的金钩弯曲下垂。

词人倚在栏杆上,心绪无聊,无法控制心中的忧愁。

2.上片感情基调就是高亢的,无论是夕阳还是小楼,既并无情绪也控制不了忧伤,这就是复。

下片,美少女忽然发生,就是那么洒脱,那么风流,并使原来高亢的气氛一扫而光,这就是扬。

通过先抑后扬手法的运用,刻画了少女的娇媚美丽形象。

【注】①横往下压:斜斜地荷叶。

往下压,弯曲、伸展貌。

②倚阑句:意谓倚靠着阑杆,心绪无聊,,又不能控制心中的忧愁。

③盈盈:曰仪态幸福。

此处代指仪态幸福之人。

盈,与“输”同,容貌之意。

《玉台新咏·日落东南隅行》:“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

”纳兰性德此词,上阕是此时此地的沉思,下阕是对往时往事的回忆;上阕是纳兰性德此时此地的孤独,下阕是纳兰性德和妻子在曾经的短短三年之中那一些短暂而无边的欢乐。

上阕写下丧妻后的孤独悲凉。

首句从季节转换的体会发端。

西风渐紧,寒意侵人。

值此秋深之际,若在往日,卢氏便可以劝说作者嵌入衣裳,以免受凉生病。

但今年此时,卢氏已长眠黄土,阴阳隔绝,天壤之别,她再也不能去为作者铺床叠被,问寒问暖地关心他了。

“谁读西风独自肥?”这句质问的答案尽在所行之中,混合了期盼与沮丧的矛盾情绪。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道:“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开篇“西风”便已打下了整张词悲伤的基调。

在西风吹起热、黄叶萧萧的冬天日子里,作者紧锁着窗子,独自真的特别炎热,但有谁关心呢?词人所为已就是“独自肥”,无人顾念,却TNUMBERV12V4吐出“谁读”的议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纳兰性德的浣溪沙练习含答案 浣溪沙
【清】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注】①、被酒:醉酒。

②、赌书泼茶:用李清照 、赵明诚典。

形容伉俪(kànglì,指夫妻。

)情深,志趣相投。

1、上片写“西风”“黄叶”“残阳”有什么作用?(2 分) 2、结合全词,请简要赏析“当时只道是寻常”。

(5 分) 参考答案 1.上片选用“西风”“黄叶”“残阳”意象描写了萧瑟、 凄清的秋景, 烘托 出人物凄凉、悲伤的情感。

(2 分) 2.此句平淡如家常的话语道出了作者对早逝的妻子的无限思念和对往昔生 活的深情怀想。

(1 分)词的上片写诗人在秋风拂面的夕阳下面对萧萧落叶独守 疏窗空室, 不觉沉思往事; 下片写诗人回忆起往昔自己与妻子的生活如李清照与 赵明诚的生活一样简单、 朴实而充满深情厚谊。

这些日常生活情景在当时看来不 以为意,仅当平常事看待。

如今回想起来,往事的回忆弥足珍贵。

(2 分)词句 蕴含着作者无限的怀恋、追悔、怅惘、悲痛的伤心与无奈之情。

(2 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