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组胺药的机制和应用

合集下载

抗过敏药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抗过敏药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抗过敏药的名词解释是什么抗过敏药,简称抗敏药,是指用于治疗和缓解过敏反应的药物。

过敏反应是身体免疫系统对某些外来物质产生异常反应的结果。

这些外来物质可以是花粉、尘螨、食物、药物、昆虫叮咬等各种因素引起的。

当人体免疫系统遇到这些外来物质时,会产生过度的免疫反应,导致过敏症状的发生,如鼻塞、喷嚏、咳嗽、皮肤瘙痒等。

抗过敏药可分为两大类:抗组胺药和类固醇激素。

以下将详细解释这两类抗过敏药的作用机制和应用范围。

抗组胺药,又称组胺拮抗剂,是一类用于抑制组胺作用的药物。

组胺是一种由免疫细胞释放的生物活性物质,它是过敏反应中最主要的介质之一。

当人体免疫系统受到外来物质的刺激时,免疫细胞会释放组胺,导致血管扩张、平滑肌收缩等过敏症状。

抗组胺药通过与组胺的受体结合,阻断组胺对细胞的作用,从而减轻过敏症状。

常见的非处方抗组胺药有氯雷他定、扑尔敏、马来酸氯苯那敏等,这些药物通常用于缓解轻度的过敏症状,如鼻塞、喷嚏和眼部瘙痒等。

除了抗组胺药,类固醇激素也是经常使用的抗过敏药。

类固醇激素是一种合成的激素,常用于治疗炎症和免疫系统异常反应。

在过敏反应中,免疫系统会释放多种炎症介质,引发过敏症状。

类固醇激素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合成和释放,从根本上减轻过敏反应。

然而,类固醇激素在抑制免疫系统的同时也会抑制其他身体系统的功能,因此长期大量使用类固醇激素会产生各种副作用。

临床上,类固醇激素通常用于治疗严重的过敏反应,如哮喘发作、荨麻疹等,以达到迅速缓解症状的效果。

虽然抗组胺药和类固醇激素是常用的抗过敏药物,但它们并不能从根本上治愈过敏症。

过敏症是一种免疫系统异常反应,需要针对性地调节免疫系统功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因此,除了药物治疗外,调整生活方式和管理环境也是重要的防控手段。

首先,保持室内清洁和空气流通,定期清洁床上用品和防止尘螨滋生是预防呼吸道过敏的有效方法。

其次,对于花粉过敏患者,避免接触花粉源,如勤洗手、避免草地上散步等,可以减少过敏症状的发生。

《药物化学抗组胺药》PPT课件

《药物化学抗组胺药》PPT课件
详细描述
第二代抗组胺药的合成方法与第一代类似,但通过改变药物 的结构和取代基团,降低了嗜睡等副作用的发生率。常见的 第二代抗组胺药有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
第三代抗组胺药的合成方法与工艺
总结词
第三代抗组胺药在第二代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药物的作用机制和副作用,提高了疗效和安全性。
详细描述
第三代抗组胺药的合成方法与前两代有所不同,通常是通过生物技术或基因工程技术制备的。这些药 物的作用机制更加明确,能够更有效地抑制组胺受体的活性,从而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常见的第三 代抗组胺药有奥洛他定、依巴斯汀等。
抗组胺药是一类通过与组胺受体 结合,拮抗组胺作用的药物。
分类
根据作用机制和结构,抗组胺药 可分为第一代和第二代抗组胺药 。
抗组胺药的作用机制
01
02
03
拮抗H1受体
抗组胺药主要通过拮抗H1 受体,抑制组胺引起的过 敏反应。
抑制炎症反应
部分抗组胺药具有抗炎作 用,能够抑制炎症介质的 释放。
抗胆碱作用
《药物化学抗组胺药》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抗组胺药简介 • 抗组胺药的化学结构与性质 • 抗组胺药的合成方法与工艺 • 抗组胺药的药代动力学与药物相互作用 • 抗组胺药的临床应用与疗效评价 • 新型抗组胺药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01
抗组胺药简介
抗组胺药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注意事项
在使用抗组胺药时,应注意观察患者 的症状变化,避免长期使用或过量使 用。
禁忌症
对某些抗组胺药过敏的患者应禁用, 同时患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也 应慎用或禁用。
05
抗组胺药的临床应用与疗 效评价
抗组胺药的临床应用

抗过敏药治疗过敏症的西药及使用说明

抗过敏药治疗过敏症的西药及使用说明

抗过敏药治疗过敏症的西药及使用说明过敏症是一类常见的免疫反应性疾病,由于环境中存在的过敏原物质引发免疫系统异常反应,导致炎症反应和过敏症状的出现。

抗过敏药物是治疗过敏症的主要药物之一,其作用机制是抑制过敏反应引起的炎症反应,缓解过敏症状。

本文将重点介绍几种常用的抗过敏药物及其使用说明。

一、抗组胺药1.1 双氢氯苯海因(Diphenhydramine)双氢氯苯海因是一种第一代抗组胺药物,常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肤病等过敏症状。

其作用机制是竞争性地与组胺H1受体结合,阻断组胺的作用,从而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

一般情况下,成人每次口服剂量为25-50毫克,每日2-3次;儿童剂量根据年龄和体重而定。

1.2 美曲凯(Cetirizine)美曲凯是一种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对H1受体有选择性阻断作用,可缓解过敏症状,且不易引起嗜睡等副作用。

成人每次口服剂量为10毫克,每日1次;儿童剂量根据年龄而定。

二、抗氧化药2.1 维生素C(Vitamin C)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减轻炎症反应引起的过敏症状。

建议成人每日口服维生素C的剂量为1000-2000毫克,分2-3次服用;儿童剂量根据年龄而定。

2.2 山梨酸钾(Potassium iodide)山梨酸钾是一种抗氧化药物,具有缓解过敏症状的效果。

成人每次口服剂量为60-120毫克,每日3-4次;儿童剂量请咨询医生。

三、抗炎药3.1 双氯芬酸钠(Diclofenac Sodium)双氯芬酸钠是一种常用的非甾体类抗炎药,能够有效地缓解过敏炎症反应引起的症状。

成人每次口服剂量为50毫克,每日3次;儿童剂量请咨询医生。

3.2 苯巴比妥(Phenobarbital)苯巴比妥是一种抗癫痫药物,同时也具有抗炎作用。

常用于治疗过敏性紫癜等过敏症状。

成人每次口服剂量为30-60毫克,每日2-3次;儿童剂量请咨询医生。

四、抗过敏药的使用注意事项4.1 遵医嘱使用使用抗过敏药物前,应咨询医生并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遵循合理用药原则。

抗过敏药的分类及临床应用

抗过敏药的分类及临床应用

抗过敏药的分类及临床应用抗过敏药分为抗组胺药、肥皂药、类固醇、类二代抗组胺药和免疫抑制剂。

这些药物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过敏症状,包括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过敏性哮喘等。

抗组胺药是治疗过敏症状的常用药物之一。

它们通过阻断组胺受体来减少组胺引起的过敏反应。

常见的抗组胺药包括扑尔敏、西替利嗪、氯雷他定、赛庚啶等。

这些药物适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以及荨麻疹等症状。

它们的作用机制是通过阻断H1受体来减少组胺引起的症状,如鼻塞、打喷嚏、流涕、皮肤瘙痒和红肿等。

肥皂药具有抗组胺和抗胆碱能作用,能够舒缓过敏性疾病症状。

常见的肥皂药包括扑尔敏和苯海拉明。

它们适用于缓解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以及荨麻疹等症状。

类固醇是一类抗过敏药物,具有强大的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

常见的类固醇包括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倍氯米松等。

它们适用于治疗严重的过敏症状,如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皮炎等。

类固醇药物通过抑制炎症细胞的活性以及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来缓解过敏症状。

类二代抗组胺药是一类新型的抗组胺药物,与传统的抗组胺药相比,它们有更强的选择性作用,能够减少不良反应,并且不易穿透血脑屏障,因此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较小。

常见的类二代抗组胺药包括非那雄胺、左西替利和马来酸苯那明等。

它们适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等症状。

这些药物通过阻断H1受体来减少组胺引起的炎症反应,从而缓解过敏症状。

免疫抑制剂是一类能够抑制免疫系统功能的药物,适用于治疗免疫性疾病和过敏症状。

常见的免疫抑制剂包括环孢素、甲氨蝶呤和长春新碱等。

它们适用于治疗严重的过敏反应,如过敏性皮炎、过敏性结膜炎等症状。

这些药物通过抑制免疫系统的活性来减少过敏性炎症反应,从而缓解过敏症状。

总之,抗过敏药物是治疗过敏性疾病的重要药物之一,它们能够通过不同的机制来减轻过敏症状,包括抗组胺作用、抗炎作用以及免疫抑制作用等。

在选择抗过敏药物时,应根据患者的症状和病情来选择合适的药物,并且遵医嘱使用,以避免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

抗组胺药简介

抗组胺药简介

抗组胺药物抗组胺类抗过敏药物分为第一代抗组胺药物、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和第三代抗组胺药物,目前以苯海拉明、扑尔敏和异丙嗪等为代表的第一代抗组胺药物因具有较强的中枢神经抑制作用而逐渐被无镇静作用或镇静作用轻微的第二代抗组胺药物所取代。

而部分第二代抗组胺药物由于发现有较明显的心脏毒性而逐渐减少使用(如特非那丁、阿司米唑等),非索非那丁、左旋西替利嗪等第三代抗组胺药物已经问世。

1、概述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进入临床使用的第二代抗组胺类抗过敏药物已达20余种,而第三代仅仅数种。

第二代和第三代抗组胺药物中的大多数可兼用于过敏性哮喘的防治。

我国目前临床使用的抗过敏药仅有10余种,主要为第二代抗组胺药物。

由于氯雷他定和西替利嗪的副作用,加上1999年上市的非索非那丁和2002年上市左旋西替利嗪的临床疗效与上述两种药物相似,而安全性更大,副作用更少,所以氯雷他定和西替利嗪的应用逐年减少。

而非索非那丁和左旋西替利嗪已成为世界抗过敏药物市场销售量增长最快的药物,约占市场份额的30%左右,因此这两种药物将成为世界范围今后几年内使用更为广泛的抗过敏药物。

此外近年来上市的氯雷他定的换代产品desloratadine (Clarinex)已进入30多个国家的临床,并且已经进入我国市场,虽然该药目前仍然没有获得FDA的批准,但是进入我国市场的第一个第三代抗过敏药物,所以在我国有潜在的巨大市场。

西替利嗪的换代产品乙氟利嗪(Efletirizine )也已完成三期临床试验而开始进入临床。

本节将主要介绍这些具有抗组胺性质的第二代和第三代抗过敏药物。

2、非索非那丁非索非那丁(Fexofenadine)【商品名】太非;Telfast 120;Telfast 180,Allegra,【异名】MDL16455【性状】本品为白色结晶状粉末,无臭无味,几乎难溶于水,极易溶于氯仿,亦溶于乙醇和丙酮,几乎不溶于水,熔点为147-151℃。

【体内过程】非索非那丁口服吸收良好,吸收较为迅速,口服0.5-1小时出现抗组胺作用,1-3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平均为1.3 h。

药理-抗组胺药

药理-抗组胺药

10
2.防晕止吐 苯海拉明和异丙嗪用于晕动病、 放射病引起的呕吐。
11
【不良反应】
中枢抑制
镇静 嗜睡 乏力
驾驶员或高空作业工作时不宜 消化道反应 口干、厌食
12
第二节 H2受体阻断药
治疗消化性溃疡药物 西咪替丁(cimetidine)、雷尼替丁 (ranitidine)、法莫替丁(famotidine)、尼 扎替丁(nizatidine)
第二代H1受体阻断药特非那丁因不易通过血脑屏障
几乎无中枢抑制作用(副作用)。 3.其他作用 多数H1受体阻断药有抗乙酰胆碱作用。
9
【临床应用】
1.皮肤粘膜变态反应性疾病 对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的首选药物。 对昆虫咬伤引起的皮肤瘙痒和水肿也有良 效。 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几乎无效(虽能对 抗豚鼠由组胺引起的支气管痉挛)。第30章 Fra bibliotek组胺药1
【目的要求】
1.熟悉组胺H1受体阻断药和H2受体阻断药 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2.了解组胺受体的分布及组胺与变态反应、 胃酸分泌的关系。
2
生理状态下,体内组胺(histamine)以无
活性形式(结合型)存在,在组织损伤、
炎症、神经刺激、药物、免疫反应条件,
以活性(游离)形式释放。
14
【临床应用】
用于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
15
【复习思考题】
1.抗组胺药分哪几类?各类药物的药理作用、 临床应用和主要不良反应。
2.比较常用的H1受体阻断药的作用特点。
16
5
组 胺 受 体 分 布 及 效 应 表
受 体 类 型 所 在 组 织 支 气 管 , 胃 肠 H
1
效 应
阻 断 药 苯 海 拉 明

第十三章抗组胺药

第十三章抗组胺药
局部应用
皮肤病:皮炎、湿疹,肛门瘙痒等
眼部疾病:结膜炎、角膜炎、虹膜炎
第二十八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点 三十七分。
五、禁忌症
➢ 曾患或现患严重精神病和癫痫 ➢ 活动性消化性溃疡病
➢ 新近胃肠吻合术,骨折,创伤修复期
➢ 角膜溃疡 ➢ 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
➢ 严重高血压,糖尿病、孕妇 ➢ 抗菌药不能控制的感染如水痘、霉菌感染等
核酸代谢 诱导特殊mRNA合成 --- 转录一种抑制细胞膜转运功能的蛋白质 -- 抑制细胞对葡萄糖、氨基酸等物质的摄取
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点 三十七分。
三、药理作用
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点 三十七分。
1. 抗炎作用
对抗各种原因所致炎症(物理、化学、生 物、免疫等) 炎症初期红、肿、热、痛症状减轻;
二、组胺受体阻断药的分类
凡与组胺竞争同一受体,拮抗组胺作用的药物叫组胺受体阻断药,根据其对
组胺受体亚型选择性的不同,又分为H1、H2、H3受体阻断药。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点 三十七分。
组胺受体阻断药的分类与功能
组胺受体亚型:H1、H2、H3
H1受体
内皮细胞和平滑肌收缩:增加血管通透性及呼吸道阻力 刺激皮肤神经:痒 鼻黏膜分泌增加:流鼻涕 增强中性粒细胞、嗜酸细胞的趋化性:炎症
抑制抗原-抗体反应引起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5-羟 色胺、过敏性慢反应物质、缓激肽等
第二十一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点 三十七分。
3. 抗毒作用
提高机体对细菌内毒素的耐受力
稳定溶酶体膜,减少内源性致热原的释放 降低体温调节中枢对内热原的敏感性
不能中和内毒素,对外毒素损害亦无 保护作用
第二十二页,编辑于星期日:二十点 三十七分。

组胺及抗组胺药

组胺及抗组胺药
第三十章 第三节 组胺与抗组胺药 P304
教学目的:
一.了解组胺的作用及临床应用 二.熟悉抗组胺药的作用、机制及种类 三.掌握H1受体阻断药的作用、用途、不良
反应及防治
组胺
第三十章 第三节 组 胺与抗组胺药 P304
一.组胺由组氨酸经脱羧产生;
二.分布广泛 主要存在于肥大细胞及嗜 碱性粒细胞内。
三.自体活性物质 组胺具有多种生理 活性的重要的自体活性物质。
【临床应用】
一. 胃、十二指肠溃疡及胃肠道出血。能减轻疼痛,促进愈合。多采用静 脉滴注给药。
二. 胃酸分泌过多症(卓-艾综合征,ZES)和食管炎。
三. 用于各种原因引起免疫功能低下和肿瘤的辅助治疗。
H2-R阻断 药——西咪 替丁 (cimetidin e)
【不良反应】
一.胃肠道反应:便秘、腹泻、腹胀。 二.CNS反应:眩晕、头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长期用可致男性乳腺增生,女性溢乳症。
四.组胺释放 当肥大细胞受物理或化学 等刺激可使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组 胺。
添加标题
游离的组胺可产生多种生理效 应:
添加标题
舒张血管,
添加标题
兴奋心脏,
添加标题
收缩平滑肌(支气管及胃肠道 平滑肌),
添加标题
促进胃酸分泌等。
添加标题
组胺本身无临床意义,但其拮 抗剂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一、组 胺
第三十章 第三节 组 胺与抗组胺药 P304
毛细血管舒张作用比组胺持久,但不增加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能增加内耳、肝、脾、颈 动脉及冠状动脉的血流量。 临床主要用于内耳眩晕症,可纠正内耳血管痉挛,减轻膜迷路积水。 不良反应:有胃部不适、心悸、皮肤瘙痒等。支气管哮喘、溃疡病患者慎用。

抗过敏药知识点总结

抗过敏药知识点总结

抗过敏药知识点总结一、抗过敏药的分类抗过敏药主要分为两类:经典抗组胺药和非经典抗组胺药。

1. 经典抗组胺药经典抗组胺药主要包括第一代和第二代两类药物。

第一代抗组胺药包括氯雷他定(Chlorpheniramine)、扑麻清(Diphenhydramine)等。

这类药物常见的副作用包括嗜睡、口干、便秘等。

第二代抗组胺药包括左西替利嗪(Levocetirizine)、氯雷他定(Cetirizine)等。

这类药物相对第一代抗组胺药副作用更少,效果更持久。

2. 非经典抗组胺药非经典抗组胺药主要包括阿司咪唑(Azelastine)、开诺酮(Ketotifen)等。

这类药物除了抗组胺作用外,还有抗炎、抗氧化等效应,适用于治疗花粉症、鼻炎等。

二、抗过敏药的作用机制抗过敏药主要是通过抑制组胺的释放和作用来减轻过敏症状的。

组胺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多胺,对过敏反应具有重要作用。

当人体受到过敏原刺激时,组织细胞释放组胺,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平滑肌收缩等症状。

抗过敏药能够竞争性地与组胺H1受体结合,阻断组胺与受体的结合,从而减轻过敏症状。

三、抗过敏药的副作用抗过敏药的副作用主要包括嗜睡、口干、头晕、便秘等。

其中,第一代抗组胺药的副作用更为突出,较大剂量使用时还可能导致心律失常、视力模糊等严重副作用。

而第二代和非经典抗组胺药的副作用相对更轻,临床应用更为安全。

四、抗过敏药的禁忌症抗过敏药的禁忌症主要包括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等。

此外,对抗过敏药过敏的患者以及存在心律失常、青光眼、前列腺肥大等疾病的患者也不宜使用抗组胺药。

五、抗过敏药的用药注意事项1. 用药剂量:要按照医生的指导来使用抗过敏药,不可随意增减剂量;2. 用药时间:应该在饭后或饭中服用,避免空腹使用以减少不良反应;3. 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抗过敏药不宜与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酒精等药物同时使用,以免增加嗜睡等不良反应;4. 长期使用:抗过敏药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耐药性的产生,应注意与医生进行沟通,调整用药方案。

抗组胺药的机制与应用

抗组胺药的机制与应用

1981 第二代抗组胺药问世 1955 阐明抗组胺药的抗变态反应作用 1943 抗组胺药中枢系统不良反应首次报道 1942 抗组胺药首次用于临床
1937 1910
合成第一个抗组胺药 首次发现组胺
Modified from Simons FER. Antihistamines, Chapter 51, in Middleton's Allergy: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Mosby, 6th Edition, 2003
4、新合成得HA主要与蛋白质结合,以无活性 复合物形式储存于肥大细胞和碱性粒细胞 中。
Ⅱ、组胺的药理作用
1、心血管系统 (1)心脏 激动心脏H1受体,减慢房室传导,增强
心房肌收缩力;激动心脏H2受体,使心率加快,心 室肌收缩力增强。
(2)血管 激动血管的H1和H2受体均可引起血管扩张。 血压下降,血管通透性增加。
Ⅰ、抗组胺药概念
• 指能通过与组胺之间竞争性结合组胺受体, 从而在组织内拮抗组胺作用的一类药物。 根据结合受体不同分为H1R拮抗剂、H2R拮 抗剂和H3R拮抗剂。临床上常用H1R拮抗剂 治疗过敏性疾病,被广泛用于治疗过敏性 鼻炎、荨麻疹等过敏反应性疾病。
抗组胺药的机制与应用
陈志强老师 张怡萱 2016.07.25
组胺
• 由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胃黏膜壁细胞、肥大 细胞、嗜碱粒细胞等细胞的组氨酸脱羧酶从L组氨酸合成而来, 通过其4 种组胺受体(H1 、 H2 、H3 和H4)产生效应,主要储存于肥大细胞 中。
• Q:想一想那几个部位的组胺浓度最高? • 组胺是经典的致痒介质,皮内注射组胺引起瘙
痒并伴有充血、风团、红斑三联反应,即荨麻 疹症状。用抗组胺药通常能减轻瘙痒。

组胺及抗组胺药

组胺及抗组胺药

四、抗组胺药( H1受体阻断药)
作用机制: 与H1受体有高度亲和力,无内在活性 (一)体内过程 口服吸收快、完全、肝药酶诱导、肾脏排泄
(二)药物分类 第一代:
苯海拉
第二代:
西替利嗪(仙特敏)、阿司咪唑(息斯敏)
两代药物不同点:
第一代: 易透过血脑屏障,中枢抑制作用强,困倦乏力 第二代: 不易透过血脑屏障,中枢抑制作用弱
三、组胺效应 (一)兴奋H1受体 1、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过敏 组胺释放 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呼吸不畅 过敏性哮喘
2、胃肠道平滑肌收缩 过敏 组胺释放 缩 胃、腹痛
胃肠道平滑肌收
3、血管平滑肌松弛、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 透性增加 三联反应: 红斑:毛细血管逐渐扩张 丘疹: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血浆外渗 红晕:周围小动脉、小静脉扩张
(五)不良反应
1、中枢神经系统反应: 嗜睡、乏力等 2、消化道反应: 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
第二十三章 拟组胺药与抗组胺药
一、组胺
组氨酸脱羧酶
1、来源:组氨酸
组胺
2、存在位置、形式: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无活性 3、释放:变态反应、理化性刺激
粒 组胺释放 肥大细胞脱颗
二、组胺受体 受体 存在位置 H1受体:支气管、胃肠道、子宫平滑肌;皮肤 血管、心房肌、房室结 H2受体:胃壁细胞、血管、心室肌、窦房结 H3受体:支气管、胃肠道平滑肌
临床应用 麻风病的辅助诊断: 方法:1:1000的磷酸组胺注射液皮内注射 现象 正常人: 三联反应完整 麻风病人:三联反应不完整
(二)兴奋H2受体
胃液分泌增加 应用:判断真假性胃酸缺乏症 方法:晨起空腹注射磷酸组胺注射液0.25-0.5mg 现象 结论 疾病
有胃酸分泌 无胃酸分泌 假性胃酸缺乏 真性胃酸缺乏 慢性胃炎等 恶性贫血、胃癌等

药理 组胺

药理 组胺
3.其它作用如抗胆碱作用、局麻作用和奎尼丁样作用(无临床意义,主要表现在副作用方面)。
临床应用
1.变态反应性疾病H1受体阻断药治疗皮肤粘膜的变态反应效果较好。其中,对荨麻疹、枯草热、过敏性鼻炎等效果好,对昆虫咬伤引起的皮肤瘙痒和水肿也有良效,对药疹和接触性皮炎有止痒作用,但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效果差,对过敏性休克无效。
组胺
及抗
组胺

组胺(histamine)是最早发现的体内自身活性物质(autacoids)之一。在体内,组胺主要存在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中。由于肥大细胞沿着血管壁分布,因此,组胺在体内的分布很广泛,几乎所有的组织中均有它的存在,其中,又以皮肤、肠粘膜、结缔组织、心肌、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以及肺部的浓度为高。另外,它也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可能是组胺能神经元的递质。
主要是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其中,苯海拉明和异丙嗪的作用最强,氯苯那敏作用最弱。第二代H1受体阻断药(阿司咪唑等)不易透过血脑屏障,故无中枢抑制作用。苯茚胺则有中枢兴奋作用;中枢抑制作用的产生,可能是由于中枢的H1受体被阻断,拮抗了脑的内源性组胺介导的觉醒反应。苯海拉明、异丙嗪、美克洛嗪和布可力嗪还有较强的止吐和防晕动作用。作用机制未明,可能与中枢抗胆碱作用有关。
【药理作用】
1.抑制胃酸分泌
这是这类药物的主要的作用。用药后,药物不仅能抑制基础胃酸分泌,而且还能显著抑制各种理化因素和神经因素所引起的胃酸分泌。对于溃疡病患者,它们能减轻患者的疼痛,促进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愈合。
作用机制:阻断H2受体。
2.心血管系统
西咪替丁能拮抗组胺对离体心脏的正性肌力作用和正性频率作用。整体实验中可部分对抗组胺的扩张血管和降压作用。但在抑制胃酸分泌的剂量,对心血管系统影响很小。

第八章 非镇定抗组胺药

第八章 非镇定抗组胺药

45 44
第五步:水解、成盐
Cl Cl
2 HCl
37% HCl/H2O N N N O COONa N O COOH
2-丁酮中重结晶 88% 45
4 Cetirizine dihydrochloride 西替利嗪二盐酸盐
44的另一制法
Cl Cl
Cl OH N NH Et3N,甲苯,回流 12h,96.8% N N OH
2 HCl
HO N N O COOH
4 Cetirizine dihydrochloride 西替利嗪二盐酸盐


抗组胺药物心脏毒性作用的分子基础 抗组胺药物的药动学研究表明 ,特非那定和阿 司咪唑都主要通过肝细胞色素P2450同功酶3A4 代谢 。 氯雷他定除可通过3A4代谢外还通过P2450同功 酶2D6代谢途径。
16
N
N NC Cl
17
浓HCl,HOAc 回流,20h,93% N
2 地雷他定
N H
地雷他定(2)的另一个非镇静抗组胺药,但 是具有心脏的毒副作用,引起心律失常,发现他的代 谢产物非索非那定具有抗组胺的活性,没有心脏的毒 副作用。 非索非那定在1996年上市,由德国的Hoechst Marion Roussel/赫斯特公司研究开发。

组胺受体主要有H1,H2,H3,H4,其中过敏主要与 H1 有关。
抗组胺药物:


作用机制: 抗组胺药物主要是通过阻断H1受体而起作用的, 临床上用于缓解过敏性疾病 ,如过敏性鼻炎、 支气管哮喘和荨麻疹、花粉过敏、枯草热、湿 疹、瘙痒症等症状 。 抗组胺药物在过敏治疗中主要集中在阻断肥大 细胞和嗜碱粒细胞释放的组胺对靶器官的作用 。

抗组胺药的作用原理

抗组胺药的作用原理

抗组胺药的作用原理抗组胺药是一类常用于治疗过敏性疾病的药物,其作用原理主要是通过抑制组胺的释放或阻断组胺受体来减轻过敏症状。

组胺是一种由肥大细胞和嗜碱细胞释放的生物胺,它在过敏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导致过敏症状的发生。

因此,抗组胺药能够有效地缓解过敏反应,对于过敏性鼻炎、荨麻疹、过敏性皮炎等疾病具有显著的疗效。

首先,抗组胺药可以通过抑制组胺的释放来发挥作用。

在过敏反应中,当机体暴露于过敏原后,肥大细胞和嗜碱细胞会释放大量的组胺,导致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平滑肌收缩等症状。

而抗组胺药能够阻断这一过程,抑制组胺的释放,从而减轻过敏症状。

常见的抗组胺药包括盐酸氯苯那敏、马来酸氯苯那敏等。

其次,抗组胺药也可以通过阻断组胺受体来发挥作用。

组胺受体分为H1受体、H2受体、H3受体和H4受体等多种类型,其中H1受体是引起过敏反应的主要受体类型。

抗组胺药主要作用于H1受体,阻断组胺与H1受体的结合,从而减轻过敏症状。

这种作用机制的抗组胺药有的称为H1受体拮抗剂,如扑尔敏、氯雷他定等。

总的来说,抗组胺药的作用原理主要是通过抑制组胺的释放或阻断组胺受体来减轻过敏症状。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抗组胺药并不能治愈过敏性疾病,只能缓解症状。

因此,在使用抗组胺药时,应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使用,避免滥用或长期使用,以免产生不良反应或耐药性。

同时,对于某些严重的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等,抗组胺药可能无法起到明显的疗效,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综上所述,抗组胺药的作用原理是多方面的,通过不同的途径来减轻过敏症状。

在临床应用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症状选择合适的抗组胺药,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增加对抗组胺药作用原理的了解,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完整版)抗组胺药的作用机制

(完整版)抗组胺药的作用机制

1.抗组胺药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注意事项,药名。

抗组织胺药物根据竞争受体的不同,抗组胺药可分为H1受体和H2受体拮抗剂。

H1受体主要分布在皮肤、黏膜、血管及脑组织,H2受体主要分布在消化道,皮肤微小血管有H1、H2两种受体存在。

本类药物适用于荨麻疹、药疹、接触性皮炎、湿疹、慢性单纯性苔藓、脂溢性皮炎。

1.H1受体拮抗剂(1)作用机理:乙基胺结构-CH2-CH2-N由于有与组胺相同的乙基胺结构,因此能与组胺争夺相应靶细胞上的H1受体,产生抗组胺作用。

可以对抗组胺引起的毛细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高,平滑肌收缩,呼吸道分泌增加,血压下降等效应,此外尚有一定的抗胆碱及抗5-羟色胺作用根据药物透过血脑屏障引起嗜睡作用的不同,可将H1受体分为第一代和第二代第一代药特点:易透过血脑屏障导致(1)(副作用)乏力、嗜睡、头晕. 注意力不集中等部分药物还有抗胆碱作用,导致黏膜干燥。

排尿困难、瞳孔散大. . (2)(适应症)各种变态反应性疾病(3) (禁忌症) 驾驶员、高空作业者、机器操作者(精细工作者)等,青光眼和前列腺肥大者也慎用。

第二代(新一代)H1抗组胺药物特点:,药物不通过血脑屛障、服用简便,每日一次、作用持久常用药物:扑尔敏、特非那定、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第一代(氯苯那敏、苯海拉明、多赛平、赛庚啶、异丙嗪、酮替芬)第二代(阿司咪唑、非索非那定、特非那定、氯雷那定、西替利嗪、咪唑斯汀、阿伐斯汀)2.H2受体拮抗剂(1)作用机理与H2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可拮抗组胺引起的胃酸分泌,也有一定的程度的抑制血管扩张作用和抗雄激素作用。

(2)(适应症) 与H1受体拮抗剂合并用于治疗慢性荨麻疹、人工荨麻疹等(3)不良反应有头痛、眩晕,长期或大量应用可能引起阳痿和精子减少(西米替丁)、血压轻度升高、GPT上升、白细胞减少等,停药后可以恢复。

孕妇、哺乳妇女慎用。

(4)常用药物:甲氰咪呱、雷尼替丁、西咪替丁、法莫替丁2.带状疱疹临床表现1.典型的临床表现(1)发疹前可有轻度乏力、低热、纳差等症状,皮肤可有灼热、刺痛也可无前驱症状。

药物化学抗组胺药

药物化学抗组胺药

2.氨基烷基醚类
盐酸苯海拉明 : 本品能竞争性阻断组胺H1受体而产生抗组胺作用。 本品具有嗜睡和中枢抑制的副作用。 纯品
3. 丙胺类
苯那敏、氯苯那敏和溴苯那敏。 扑尔敏: 本品对组胺H1受体的竞争性阻断作用较强,且作用持久。 由于易致中枢兴奋,可诱发癫痫,故癫痫病人禁用。
4.三环类
典型的是吩噻嗪类。 盐酸异丙嗪: 化学名:10-(2-二甲氨基丙基)吩噻嗪盐酸盐,又名非那根
鲁匹替丁 尼扎替丁
⑵盐酸雷尼替丁:
呋喃类H2受体拮抗药的代表药,为竞争性H2受体拮抗药,对H1受体和胆碱受体均无拮抗作用,无抗雄性激素作用,对内分泌的影响小,也未见西咪替丁的中枢副作用。
03
第二节 组胺H2受体拮抗剂和抗溃疡药物
组胺H2受体拮抗剂,能阻断组胺H2受体,抑制由组胺引起的胃酸分泌,可用于治疗消化道溃疡。
H2受体中咪唑结合位点与产生激动作用的结合位点相距较近,约间隔2个原子,而与产生拮抗作用的结合位点相距较远,约间隔4个原子。侧链长度的改变将引起激动和拮抗活性的改变。
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具有H1受体选择性高、无镇静作用、与组胺作用分离等特点,称为非镇静抗过敏药。
盐酸西替利嗪: 本品可选择性拮抗H1受体,属第二代抗组胺药。对中枢无镇静作用,适用于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荨麻疹等。以原药排出。
氯雷他定 地氯雷他定
2.氯雷他定:
强效、长效、选择性对抗外周H1受体,第二代抗组胺药。临床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慢性荨麻疹及其他过敏性皮肤病。 主要代谢物为去乙氧羰基氯雷他定,对H1受体选择性更好,药效更强,是新型第三代抗组胺药。
3.其它类型
三、组胺H1受体拮抗剂的构效关系
四、过敏介质与抗过敏药

氯雷他定作用原理

氯雷他定作用原理

氯雷他定作用原理
氯雷他定作用原理
氯雷他定是一种二代抗组胺药,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和荨麻疹等过敏
性疾病。

其主要作用原理是通过抑制组胺H1受体,从而减轻过敏反应。

抗组胺药是指能够抑制组胺活性的药物。

组胺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体中,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重要物质。

其中,组胺H1受体主要分布在平
滑肌、毛细血管和神经组织中,其中平滑肌收缩和血管扩张是组胺H1
受体的重要功能。

在过敏反应中,可引起组胺H1受体的激活和平滑肌收缩,进而引起鼻塞、呼吸急促、皮肤瘙痒等症状。

因此,抗组胺药可以通过抑制组胺
H1受体的活性,减轻以上症状。

氯雷他定是一种高选择性抑制组胺H1受体的药物,其作用原理主要是
在大脑较低的组胺神经元,抑制了作用于组胺H1受体的神经递质组胺
的释放,以及在外周组织上,通过竞争性地结合于H1受体位点,发挥
抑制其活性的作用。

相对于其他抗组胺药物,氯雷他定还具有较长的半衰期,并且其代谢
产物对受体的亲和力较低,因此作用时间更长,且副作用更少。

虽然氯雷他定对于组胺H1受体有高度抑制作用,但其并不完全可逆。

此外,应注意的是,氯雷他定能够穿透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因此不应超量使用,避免过量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上的意外不良反应。

总体而言,氯雷他定作用原理基于其高选择性抑制组胺H1受体的机制,从而在减轻过敏反应的症状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与其他抗组胺药物相比,其作用时间更长,并且副作用更少。

如果使用时注意不要超量,
对于过敏性疾病的患者而言,氯雷他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选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H2受体(H2R) 主要分布于消化道分泌 腺,与消化性溃疡发生有关;
3、H3受体(H3R)主要分布于组胺能神经
元表面, 参与调节组胺、乙酰胆碱等神经递
质的释放, 以及减轻皮肤瘙痒, 防止气道过度
收缩等。
现代药物与临床 Drugs &Clinic 2010年第 25卷第1 期 19-21 抗组胺药研究进展
1981 第二代抗组胺药问世 1955 阐明抗组胺药的抗变态反应作用 1943 抗组胺药中枢系统不良反应首次报道 1942 抗组胺药首次用于临床
1937 1910
合成第一个抗组胺药 首次发现组胺
Modified from Simons FER. Antihistamines, Chapter 51, in Middleton's Allergy: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Mosby, 6th Edition, 2003
起瘙痒并伴有充血、风团、红斑三联反应,
即荨麻疹症状。用抗组胺药通常能减轻瘙
痒。
现代药物与临床 Drugs &Clinic 2010年第 25卷第1 期 19-21 抗组胺药研究进展
组胺相关研究历史回顾
2000 H4 受体克隆成功 1999 H3 受体克隆成功 1998 H1 受体多态性阐述 1993 H1受体克隆成功 1991 H2受体克隆成功 1986 报道抗组胺药物的心血管不良反应
Ⅱ 、抗组胺药作用机制
抗组胺作用 • 经典机制
– 通过拮抗组胺与受体结合而发挥药理作用
• 激动剂与反激动剂理论
– Hl受体存在两种不同的活化状态即激活和非激 活状态
– 正常情况下两者处于动态平衡,可以相互转化 – 组胺可以使活化型受体稳定,而抗组胺药使非
活化型受体稳定 – 抗组胺药是反激动剂,可以在组胺缺乏的情况
组胺受体 在变态反 应和炎症 调节中的 作用
(瘙痒、疼痛;血管扩张、 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平滑肌 收缩、腺体分泌增多等); 增加组胺和其他介质的释放、 增加细胞粘附分子表达;增 加嗜酸性、嗜中性粒细胞趋 化作用,增加抗原递呈细胞 功能及B细胞活性;阻断体液 免疫和IgE产生;诱导细胞免 疫(Th1);增加IFN-γ分泌 及自身免疫
3、平滑肌 • 刺激H1受体引起收缩,但各种平滑肌的敏
感性不同。①健康人支气管平滑肌对组胺不 敏感,但哮喘和其他有肺部疾病患者对组胺 的敏感性可增强100~1000倍,引起支气管收 缩甚至痉挛,小剂量即可引起呼吸困难;② 胃肠平滑肌收缩,大剂量可引起腹泻;③人 子宫平滑肌对组胺不敏感,但孕妇发生变态
组胺(HA)
Ⅰ、组胺生化结构 Ⅱ、组胺的药理作用 Ⅲ、组胺受体类型
Ⅰ 、组胺生化结构
1、化学结构为β-乙胺基咪唑,分子量为 111Dalton;
2、广泛存在于人体组织(皮肤、肺、胃粘膜、 肝、 肌肉、 结缔组织 的肥大细胞和嗜碱性 粒细胞);
3、体内HA是由L-组胺酸经L-组胺酸脱羧酶的 脱羧作用而得;
H1抗组胺药物是反向激动剂(inverse agonists) 而非拮抗剂(antagonists)
N Engl J Med 2004;351:2203-17.
Ⅱ 、抗组胺药作用机制
• 抗炎作用机制
– 非H1受体依赖性,即通过药物与膜离子相互作 用,抑制跨膜钙流出道活性和cAMP产生.稳定 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膜,从而减少细胞内炎 症介质的释放
阻断H1受体



抗 组 胺
抑制嗜酸性粒细 胞的功能活动

抑制中性白细胞 产生LTB4
抑制过敏反应的 速发相
抑制过敏反应的 迟发相
Ⅱ 、抗组胺药作用机制
• 抗组胺作用
– 经典机制 – 激动剂与反激动剂理论
• 非特异的抗炎作用
– 抑制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释放递质 – 对炎症细胞游走和激活的抑制 – 影响内皮细胞黏附分子的表达等
Ⅲ 、理想的抗组胺药物标准
• 疗效可靠 • 安全性高 • 副作用小 • 无嗜睡副作用 • 起效迅速 • 服用方便 • 价格合理
Ⅳ 、抗组胺药分类
1、按照药理作用 2、按照药物结构
1、按照药理作用
• 抗组胺药根据其和组胺竞争的靶细胞受体 不同分为H1受体拮抗剂和H2受体拮抗剂两 大类(1983年发现第三个组胺受体H3)。 常用的H1受体拮抗剂20世纪80年代以前为 第一代,80年代以后为第二代,第二代H1 受体拮抗剂的活性代谢产物制成的药物称 为第三代H1受体拮抗剂。
Henry Dale and Patrick Laidlaw
首次发现组胺
1937:第一个抗组胺药 问世
Etienne Fourneau 合
成第一个抗组胺药
(thymo-ethyldiethylamine); 但因抗
组胺活性弱、毒性反应强 而未用于临床.
1942: 抗组胺药首次 用于临床
Bernard N. Halpern 将首个抗组胺药物苯海拉明(Antergan) 用于临床.
Ⅰ、抗组胺药概念
• 指能通过与组胺之间竞争性结合组胺受体, 从而在组织内拮抗组胺作用的一类药物。 根据结合受体不同分为H1R拮抗剂、H2R拮 抗剂和H3R拮抗剂。临床上常用H1R拮抗剂 治疗过敏性疾病,被广泛用于治疗过敏性 鼻炎、荨麻疹等过敏反应性疾病。
抗组胺的研发历程
1910-1911: 组胺的发现
用途:扑尔敏为丙胺类H1受体拮抗剂,用做 抗过敏药,副作用小,适用于小儿。副作 用为嗜睡,口渴,多尿等。
第一代抗组胺药
它们能抑制组胺H1受体, 减轻过敏反应, 主要用于荨麻疹、过敏性皮炎的皮疹、过 敏性鼻炎的流清鼻涕和打喷嚏等, 具有良好 的止痒、抗过敏效果, 改善症状明显, 疗效确 切;但由于其代谢与清除较快, 必须多次给药, 用药剂量较大, 且与组胺H1受体的结合缺乏 选择性, 对中枢神经的组胺H1 受体同样产生 抑制作用, 致使其产生一系列中枢神经系统 的不良反应。此外, 它们还能与其他受体如 胆碱能受体等结合产生口干、心动过速、 现代药物与临床 Drugs &Clinic 2010年第 25卷第1 期
生成二苯甲醇(不溶于水)和β-二甲胺基乙 醇。 4.被过氧化氢氧化,生成二苯甲酮,苄醇, 甲苯酸及酚类物质。 5.被过氧化氢和三氯化铁反应,生成2,3,5,
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
• 性质: 1.味苦,和其他酸成盐可改善味觉 2.急性毒作用低 3.吸收迅速,排泄缓慢,作用持久 4.代谢:N-去甲基
Ⅱ、组胺的药理作用
4、神经系统 • 刺激感觉神经末梢H1受体发生瘙痒或疼痛,
这是荨麻疹和昆虫叮咬反应的主要原因; • 刺激自主神经节后纤维H1受体释放儿茶酚
胺等介质,使血管收缩; • 刺激交感神经节后纤维H2受体可发生急性
促炎效应。
Ⅲ、组胺受体类型
1、H1受体(H1R) 主要分布于平滑肌和毛 细血管壁,参与调节血管扩张、血管通透 性、睡眠、记忆、血压、头痛、心动过速 等。 ;
• 抗组胺药物要提高疗效,与抗组胺药物的 更广泛的抗炎症作用紧密相关
• 增加抗组胺药物的剂量。就是提高抗组胺 药在拮抗组胺受体的同时,发挥更广泛的 抗炎症作
Ⅱ 、抗组胺药作用机制
• 西替利嗪、左西替利嗪、依巴斯汀和氯雷 他定在治疗剂量下有抗炎症作用
• 咪唑斯汀有明确的抗5脂氧合酶作用,通过 拮抗白三烯代谢而兼有独特的抗炎作用
抑制Th2细胞功能及其细胞因子 释放,抑制嗜酸性、嗜中性粒细 胞趋化;抑制树突细胞白介素12 产生;诱导体液免疫、抑制细胞 免疫;增加IL-10分泌及诱导 产生Th2或DCs诱导的耐受 ; 自身免疫、恶性肿瘤及器官移植 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
可能通过局部神经 元-肥大细胞反馈 增加嗜酸性粒细胞 环作用参与神经源 胞质中钙浓度;促 性炎症反应的控制; 进嗜酸性粒细胞的 促炎症反应作用及 趋化作用;促进白 增加抗原递呈细胞 介素16产生 功能
抗组胺药的机制和应用
组胺
• 由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元、胃黏膜壁细胞、 肥大细胞、嗜碱粒细胞等细胞的组氨酸脱 羧酶从L-组氨酸合成而来, 通过其4 种组胺受 体(H1 、H2 、H3 和H4)产生效应,主要储存 于肥大细胞中。
• Q:想一想那几个部位的组胺浓度最高?
• 组胺是经典的致痒介质,皮内注射组胺引
19-21 抗组胺药研究进展
阿司咪唑(息斯敏)
• 特点: 1.强力和长效H1受体拮抗剂,与组织中释放
的组胺胺竞争效应细胞上的H1受体,从而 制止过敏作用。
2.口服后吸收快,给药后1~4小时血药浓度达 峰值,但作用慢,3~4日后方显效。作用 时间长,停药后可维持作用达数周,在肝 内代谢,通过胆汁随粪便排出体外。
1、按照药理作用
第一代 苯海拉明(苯那君) 氯苯那敏(扑尔敏) 曲普利啶(克敏) 盐酸羟嗪(安泰乐) 盐酸异丙嗪(非那根)
第二代 咪唑斯汀
西替利嗪(仙特敏)
阿司咪唑(息斯敏)
氯雷他啶 (克敏能、开瑞坦)
特非那丁(敏迪)等
盐酸苯海拉明
• 性质: 1.溶液呈弱酸性 2.苯海拉明纯品对光稳定 3.在碱性溶液中稳定,碱性条件下易被水解,
分布
组胺受体的功能
H1
H2
H3
H4
广泛,如神经细胞、气道和 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 表皮细胞、中性粒细胞、嗜 酸细胞、单核/巨噬细胞、 DCs、T和B、肝细胞、软骨 细胞
广泛,同前。如胃肠道、平滑肌、 心脏等
主要分布于组胺性 神经元;嗜酸细胞、 单核细胞、DCs
主要分布在于骨髓 和外周造血细胞; 中性粒细胞、嗜酸 细胞、DCs、T
– HI受体依赖性,即通过抗组胺药与H1受体结合, 通过细胞内一系列G蛋白偶联反应影响NF.KB 活性.从而减少细胞内炎症因子的产生。
Ⅱ 、抗组胺药作用机制
• 有研究比较发现,抗组胺药物治疗无效的 病例,其组织中以多形核细胞浸润为主, 血中除存在组胺外,还表现有白三烯、前 列腺素、细胞因子等多种炎症介质不同程 度的升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