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维崧《点绛唇·夜宿临洺驿》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点绛唇·夜宿临洺驿,点绛唇·夜宿临洺驿陈维崧,点绛唇·夜宿临洺驿的意思,
点绛唇·夜宿临洺驿,点绛唇·夜宿临洺驿陈维崧,点绛唇·夜宿临洺驿的意思,点绛唇·夜宿临洺驿,点绛唇·夜宿临洺驿陈维崧,点绛唇·夜宿临洺驿的意思,点绛唇·夜宿临洺驿赏析 -诗词大全点绛唇·夜宿临洺驿,点绛唇·夜宿临洺驿陈维崧,点绛唇·夜宿临洺驿的意思,点绛唇·夜宿临洺驿赏析 -诗词大全1点绛唇·夜宿临洺驿作者:陈维崧朝代:清晴髻离离,太行山势如蝌蚪。
稗花盈亩,一寸霜皮厚。
赵魏燕韩,历历堪回首。
悲风吼,临洺驿口,黄叶中原走。
点绛唇·夜宿临洺驿,点绛唇·夜宿临洺驿陈维崧,点绛唇·夜宿临洺驿的意思,点绛唇·夜宿临洺驿赏析 -诗词大全2饮酒(晋·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心远”是思想远离官场的意思“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两句展示出作者热爱自然的情感和旷达的心胸。
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是以山川的险阻比喻世路的艰难。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两句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游山西村南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两句写他探索前行时的感受,更是蕴涵人生哲理的警句。
现在往往用来形容进入一个别有天地的境界,或者比喻绝路逢生的情景。
观沧海曹操(三国)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清词词作鉴赏
清词词作鉴赏吴伟业:《贺新郎·病中有感》万事摧华发!论龚生、天年竟夭,高名难没。
吾病难将医药治,耿耿胸中热血。
待洒向、西风残月。
剖却心肝今置地,问华佗解我肠千结。
追往恨,倍凄咽。
故人慷慨多奇节。
为当年、沉吟不断,草间偷活。
艾灸眉头瓜喷鼻,今日须难决绝。
早患苦,重来千叠。
脱屣妻孥非易事,竟一钱不值何须说。
人世事,几完缺。
此词传说是吴梅村临终绝笔,最早见之尤侗的《艮斋杂说》。
尤侗(1618—1704)与梅村系同郡之人,又仅小九岁,差不多生活在同一时代,其说自易取信于世。
然而谈迁的《北游录》的《纪闻(上)》已载述这阕词,《北游录》这一部分记录不可能迟于顺治十二年(1655),所以“绝笔”之说又难以成立。
其实,是否“临终”绝笔对把握词心并无太大关系。
如果说,人们接受而且确认这样一种观念:有的人虽然死犹生,有的人活着却是死了!那么,“吾病难将医药治”的吴梅村是在顺治十年陷入“一身事二姓”之境地,他自己宣判了自己已是“不值一钱”的“草间苟活”,也即别一种意义的“临终”。
至少,在诗词文字中,吴伟业不断地在作类此的自讼,这阕“病中有感”词是这一类自讼之作中最著名的。
何况其时又事实在病中,心力交瘁,情思怫郁,自愧自惭,自责深疚,显得愈益真实感人。
词笔甚疏朗,但结构或者说构思却很绵密。
上下片有两个对照。
一与古之完人对照,龚生年七十九而称之为“天年竟夭“,意为不该死而竟死;那么观照之下自己这个四十五岁的不“完”之人,该死而终因当年“沉吟不断”而不死,岂不可悲?能不大悔?下片又与“慷慨多奇节”的故人对照,深化了“高名难没”和“偷活”者的一钱不值的反差。
无地自容之感不啻是一种绝境,类似于不治之症,然而却又示众般地活着,这很痛苦,是一种难堪的痛苦。
坦诚,能博得怜惜和谅解,因为坦诚也是感情真挚的形态。
所以,尽管梅村自述当年不紧随先帝一起尽节是为了“妻孥”,今天仍不能自裁以抗拒征辟,也是“脱屣妻孥非易事”,这理由实际上很不堂皇;可是坦率地陈述不堂皇的行为和心性,正是不掩饰的自我谴责,能够被人宽谅。
初中课外古诗词、作者简历、翻译及名句赏析
古诗鉴赏练习与答案详解100首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1—22题。
(7分)拟古九首(其九)①[晋]陶渊明种桑长江边,三年望当采。
枝条始欲茂,忽值山河改。
柯叶自摧折,根株浮沧海。
春蚕既无食,寒衣欲谁待。
本不植高原,今日复何悔。
【注】①公元418年刘裕扶持晋恭帝登基,隔年又逼晋恭帝退位,改晋为宋。
有人认为这首诗暗喻晋亡的一段历史。
21.简析画线句在全诗中的作用。
(3分)22.分析这首诗的象征意义。
(4分)21.(3分)结构上起过渡作用,由描述转为议论。
哀叹桑树被毁,春蚕无叶可食,养蚕人的寒衣也无着落。
暗喻晋亡后造成的祸害。
(写出结构上的作用,给1分;写出哀叹的意思,给1分;写出暗喻的意思,给1分。
)22.(4分)桑树象征晋国。
桑树错植在长江边,以致折枝毁叶,被洪水卷走,而晋恭帝依赖于刘裕登基,又因刘裕而亡国,桑树的命运就是晋国的命运。
(写出象征意义,给2分;具体分析,给2分。
如果从人生命运,或者从事物发展的因果关系等角度分析也可以。
)9.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宿山寺贾岛众岫耸寒色,精庐向此分。
流星透疏木,走月逆行云。
绝顶人来少,高松鹤不群。
一僧年八十,世事未曾闻。
(1)贾岛写诗擅长苦吟奇句,颔联中的“透”和“逆”二字用得准确传神,请简要分析(4分)答:“透”字写出了从疏落的树枝空隙之间,看见夜空的流星划过的景象。
“逆”写出了月亮之侧云朵漂移,云行而反似月走,云与月看似逆向而行的画面。
(2)这首诗写出了山寺的什么特点?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结合全诗简要说明。
(4分)答:①孤峙高寒,清幽静寂;远离世俗,超乎物外。
(一是围绕“高”,二是围绕“静”三是围绕“不俗”)②主要运用了衬托的表现手法。
众岫之寒,流星之烁,林木之疏,走月之逆,行云之行,松巢之高,仙鹤之不群,老僧之混沌,都衬托山寺的孤峙高寒,清幽静寂;远离世俗,超乎物外。
(3)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厌世慕隐,佛家情怀(大意对即可,大体答到“厌恶世俗”,“归隐之念”“高洁情怀”“超凡脱俗”“皈依之念”都算对。
《点绛唇》全词翻译赏析
《点绛唇》全词翻译赏析《点绛唇》全词翻译赏析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
[译文] 村落渔市点缀在湖边水畔;一缕淡淡的炊烟,从渔村上空袅袅升起。
[出自] 北宋王禹偁《点绛唇》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
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
平生事,此时凝睇,谁会凭栏意。
注释:佳丽:指景色秀美。
谢朓《入朝曲》:“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孤烟:炊烟。
行(音“航”)如缀:排成行的大雁,一只接一只,如同缀在一起。
凝睇:凝视。
睇:斜视的样子。
会:理解。
译文1:细雨蒙蒙,云雾弥漫,使人顿生愁意。
这江南景色,却依旧是那么秀美佳丽。
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袅袅,冉冉腾起。
天边鸿雁,远远看去,一行行飞过,排列整齐。
想起平生遭遇,此时禁不住注目凝视。
面对振翼搏击长空的万里征鸿,谁能理解我凭栏远眺的心意!译文2:阴雨浓云令人添恨生愁,这江南的秀美风光依旧被称为天下的佳丽之地。
傍水的村庄繁华的渔市,一缕炊烟袅袅升起在村落里。
天边的鸿雁向远方急飞,遥望整齐的雁行连缀在一起。
回顾一生经历,此时凝神注视着万里征鸿,谁能知道这凭栏望远的心意。
译文3:绵绵细雨恨意难消,灰色的云块彷佛郁结着层层愁闷,但江南的景色依旧美丽。
(在濛濛的雨幕中)村落渔市点缀在湖边水畔,一缕淡淡的炊烟从村落上空袅袅升起。
水天相连的远处,一行大雁,首尾相连,款款而飞,从远处辨明像是连在一起飞行。
想到了男儿一生的事业(事业:官职和抱负),此时此刻(我)双眼凝视(恨不能像天边的征鸿一样,施展双臂尽情飞翔),却是没有人能领会我凭阑远眺的心情!赏析:这首词以清丽的笔触,描绘了江南雨景,含蓄地表达了用世的抱负和不被人理解的孤独愁闷。
借景抒情,缘情写景是诗词惯用的手法。
景是外部的客观存在,并不具备人的感情。
但在词人眼里,客观景物往往染上强烈的感情色彩。
此即王国维《人间词话》中所谓“以我观物”,使“物皆著我之色彩”。
本词劈头一句“雨恨云愁”即是主观感觉的强烈外射。
云、雨哪有什么喜怒哀乐,但词人觉得,那江南的雨,绵绵不尽,分明是恨意难消;那灰色的云块,层层堆积,分明是郁积着愁闷。
《点绛唇》原文及赏析
《点绛唇》原文及赏析《点绛唇》原文及赏析1点绛唇·波上清风波上清风,画船明月人归后。
渐消残酒,独自凭阑久。
聚散匆匆,此恨年年有。
重回首,淡烟疏柳,隐隐芜城漏。
古诗简介《点绛唇·波上清风》是北宋词人魏夫人创作的文学作品。
这是一首表现人生聚散匆匆的憾恨之情的词。
上片写清风、明月、画船,这些本来应该是费心悦目的。
但是,词人所面对的却是难堪的别离。
周围的景物虽清新秀丽,纠缠主人公的愁思却拂之不去。
下片就转为直接的愁绪抒发,将人生不如意时的愁苦含蓄委婉地表达了出来。
整首词用语恰当,语意清新,含蓄隽永,是一首难得的佳作。
翻译/译文水上清风徐徐波平浪静,在画船上宴饮话别好友,直到天色傍晚归来之后,日间酒意渐消离恨涌心头。
独自凭栏远望很久很久。
人生欢聚离散来去匆匆,这种离愁别恨年年都有,人人都不堪重回首。
天边云烟迷茫稀疏杨柳,隐隐传来声声芜城更漏。
注释1、画船:装饰华丽的游船。
2、残酒:指残留的醉意。
3、独自凭栏久:一个人依凭着栏杆站了很长时间。
4、聚:团聚、相聚。
5、散:离散、分手。
6、回首:回顾、回忆。
7、隐隐:隐约。
8、芜(wú)城:即广陵城,今江苏扬州。
曾在战乱中荒芜,鲍照为之作《芜城赋》,故称芜城。
这里指游人所去的地方。
9、漏:指更漏,古代的报时器。
赏析/鉴赏词的上片由景物引出人物。
清风拂过水面,明月泻下银辉,鳞鳞微浪闪动着光波,月夜恬静、皎洁、优美。
此刻,一只装饰华美的小船荡离江岸,驶向迷茫的远方,一个女郎凭依着楼头的栏杆,借着朦胧的月色,凝神目送那渐渐消失在夜空中的一叶轻舟。
江波、清风、明月、画船,开端并列几个富有特征的意象,就构成了一个清丽纯净、沁人心脾的意境。
值此良宵美景,与意中人联袂共赏,该是何等快意惬怀;然而,其人竟登舟飘然远去,“良辰好景虚设”,令人黯然神伤。
“波上清风”、“画船明月”之下,突然接上“人归后”,这三字,使意脉陡转,气氛骤变,顿时给主人公带来了无限的寥落和空虚。
明清文学作品选
明清文学作品选·期末复习一、识记:1、《三国演义》版本①现存最早的刊本是明嘉靖壬午(1522)刊刻的《三国志通俗演义》。
全书二十四卷,分二百四十则,每则前有七言单句的小目。
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贯中编次‛。
②万历间吴观明刊《李卓吾先生批评三国志》,将240则合并为120回,回目也由单句变为双句。
③‚三国志传‛本。
如《新锓(qǐn)全像大字通俗演义三国志传》、《新刻按鉴全像批评三国志传》。
其与‚演义‛系统版本最大的不同是,穿插着关羽次子关索一生的故事。
④清康熙间毛纶、毛宗岗父子《三国志演义》。
以李卓吾评本为基础,且参考‚三国志传‛本。
是本除了在回目上(仍是120回)有所改动之外,尚有其他几个方面的变化:(1)进一步突出以蜀汉为正统,并明确指出,把曹魏定为正统是错误的。
(2)推崇关羽,认为关羽‚报国之志坚‛,‚酬恩之义重‛,‚是古今来名将中第一奇人‛。
(《读三国志法》)修订后的《三国》,封建正统思想和礼教观念更为浓厚。
(3)改动情节和文字,使全书更加紧凑流畅2、《水浒传》版本。
(一)繁本系统:‚繁本‛指描写细腻、文字繁复、有着很高文学价值的本子。
①百回本:最早见于明·高儒《百川书志》卷六:‚《忠义水浒传》一百卷。
‛②百二十回本:较著名者,是明末杨定见增编、袁无涯刻、附李卓吾评《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全传》③七十回本:又称‚腰斩断刻本‛。
明末金圣叹将120回本‚腰斩‛成70回,删去了大聚义后的内容,名为《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
三种本子的前七十一(或七十)回大同小异,区别主要在七十一回以后:百二十回本在征辽之后、征方腊之前,又插入征田虎、征王庆各十回内容。
(二)简本系统:‚简本‛指一种情节梗概与繁本相同或增出,而文字叙述极为简略、文学性较差的本子。
简本不止一种,大都珍藏于巴黎法国图书馆、日本日光慈眼堂等专业图书馆或藏书室,仅供学者研究之用,普通学者很少有机会接触到。
3、《先妣事略》作者、作者流派;作者:归有光流派:唐宋派4、熟读《徐文长传》“其胸中又有一段不可磨灭之气,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
陆游点绛唇翻译及赏析
陆游点绛唇翻译及赏析陆游点绛唇翻译及赏析《点绛唇》是宋代爱国诗人、词人陆游的词作。
词取材于村居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片断,以采药、饮酒、荡舟为线索,展示出作者多侧面的生活风貌。
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陆游点绛唇翻译及赏析,欢迎阅读收藏!点绛唇宋·陆游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
暮烟千嶂。
处处闻渔唱。
醉弄扁舟,不怕黏天浪。
江湖上。
遮回疏放。
作个闲人样。
【注释】①采药:谓采集药物,亦指隐居避世。
②沽:买。
③新酿:新酿造的酒。
④暮烟:亦作“墓烟”,傍晚的烟霭。
⑤嶂:高峻如屏障的山峰。
⑥扁(piān)舟:小船。
⑦粘(zhān):连接。
⑧遮回:这回,这一次。
⑨疏放:放纵;不受拘束。
【译文】采集药物回来,独自寻找村店买新酿造的酒。
傍晚的烟霭云绕在高峻如屏障的山峰,听渔舟唱晚,声声在耳。
独酌新酿,不禁生起散发扁舟之意,不再怕连天波浪。
放纵山水,这一回不受拘束。
做一个闲散之人。
【赏析】陆游晚年在故乡闲居,在这首词里宣称要“做个闲人”,其实,绝对的“闲人”是没有的,因为人们总要用各式各样的行为活动把自己生活的时间填满,那怕他们做的是些“闲事”。
就拿这首《点绛唇》所写的内容来说,上山釆药、村店沾酒、湖滨钓鱼、水上行舟,似乎一点儿也没得“闲”。
此外,做诗、填词、写文章,恐怕也被陆游列为“闲事”。
其实呢,这是天大的正事。
作为一名作家,他用自己的笔写下了他所处的时代,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丰厚的精神财富,如此盛事大业,岂可“闲事”视之。
所谓“闲”是相对的,陆游所说的“闲”,里面还包含着一种对照的关系,把“隐”与“仕”相对照,把山林与朝廷相对照,隐于山林便得闲,仕于朝廷则得不到闲,他的褒贬取舍更是非常明显的。
这首间一开头就提到采药,比较生新,其实,采药也是陆游闲居生活中一项活动内容。
他懂得一点中医草药,有个头痛脑热的小病,自己也能处理,所以出行时总要带上一个药囊。
对于自己的医道,他颇有自知之明,一抒声称自己这方面的能力很差。
点绛唇阅读赏析及参考答案
点绛唇阅读赏析及参考答案点绛唇阅读赏析及参考答案点绛唇①汪藻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
起来搔首。
梅景横窗瘦。
好个霜天,闲却传杯手。
君知否?乱鸦啼后,归兴浓如酒。
[注释]①点绛唇:杨慎《词品》:《点绛唇》取梁江淹诗白雪凝琼貌,明珠点绛唇以为名。
汪藻(1079-1154):宋饶州德兴人,字彦章。
徽宗崇宁年间进士,累官著作佐郎、翰林、知州等,后被贬职。
著有《浮溪集》等。
写此词时,他正被迫迁调,官场失意。
1结合词句,赏析词中加点的瘦字。
(5分)2本来好个霜天正是喝酒尽兴的时候,词人为什么说闲却传杯手?(6分)3词的上片描写了怎样的景象?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描写的?(5分)4词人为什么闲却传杯手?全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答案:1、瘦字用拟人手法,把梅人格化(2分),既刻画出梅疏影横斜的姿态(1分),又写出它(也是词人自己)不谀不阿的坚贞和耿直的傲骨(2分)。
2、在构思上此句设置悬念,引出设问;②在感情上此句突出了词人感到仕途艰险,渴望退隐回家,远离官场倾轧的比酒还浓的归兴。
(每点3分,共6分)3 诗人由外及内、由远及近、由动到静,描绘了一幅新月悬空,山衔北斗、夜寒江近、梅影横窗人不寐的景象。
(景象3分、顺序2分)4 词人闲却传杯手是因为归兴浓于酒。
全诗表达了诗人面对飞短流长的仕途心生厌倦,渴望退隐归家,乐守田园的思想感情。
(原因2分、思想感情3分)【译文】一轮圆月明媚新秀,秋夜寒、江流静、远山衔着北斗。
夜不成寐起来徘徊搔首。
窗间横斜着梅花疏影,那么清瘦。
好一个凉秋月夜的.霜天!却无心饮酒,闲置了传杯把盏手。
君知否?听到归巢的乌鸦纷乱的啼叫后,使我归家意兴浓郁似酒。
【赏析】《点绛唇新月娟娟》是北宋著名词人汪藻一首词。
这是一首吟咏归隐的词。
上阕写冬末初春景:寒江夜月,梅横影瘦。
心境的落寞与凄清在这些景物描写中得到表现。
下阕前两句写霜寒无酒可饮,处境十分困窘,听到乱鸦聒噪,更增退隐之思。
归兴浓于酒,形象具体表现有力。
有关风景的古诗词及赏析【三篇】
有关风景的古诗词及赏析【三篇】【篇一】有关风景的古诗词及赏析玉楼春·春景作者:宋祁原文:东城渐觉风光好。
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
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翻译及赏析:信步东城感到春光越来越好,皱纱般的水波上船儿慢摇。
条条绿柳在霞光晨雾中轻摆曼舞,粉红的杏花开满枝头春意妖娆。
总是抱怨人生短暂欢娱太少,怎肯为吝惜千金而轻视欢笑?让我为你举起酒杯奉劝斜阳,请留下来把晚花照耀。
⑴木兰花: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调同“玉楼春”。
⑵縠(hú)皱波纹:形容波纹细如皱纱。
縠皱:即皱纱,有皱褶的纱。
棹(zhào):船桨,此指船。
⑶春意:春天的气象。
闹:浓盛。
⑷浮生:指飘浮无定的短暂人生。
语本《庄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
”⑸肯爱:岂肯吝惜,即不吝惜。
一笑:特指美人之笑。
⑹持酒:端起酒杯。
《新唐书·庶人祐传》:“王毋忧,右手持酒啖,左手刀拂之。
”⑺晚照:夕阳的余晖。
南朝宋武帝《七夕》之一:“白日倾晚照,弦月升初光。
”【篇二】有关风景的古诗词及赏析蝶恋花·小雨初晴回晚照作者:王诜原文:小雨初晴回晚照。
金翠楼台,倒影芙蓉沼。
杨柳垂垂风袅袅。
嫩荷无数青钿小。
似此园林无限好。
流落归来,到了心情少。
坐到黄昏人悄悄。
更应添得朱颜老。
翻译及赏析:小雨初停云消散,夕阳照庭院。
金碧楼台,芙蓉池中倒影现。
微风习习,杨柳亦依依。
无数嫩荷尖尖角,好似翠钿。
如此园林,风景无限美。
流浪归来,没了心情去赏欣。
独自坐到天黄昏,悄悄庭院无一人。
惆怅凄苦心烦闷,更添颜老人憔悴。
蝶恋花:词牌名。
唐教坊曲名《鹊踏枝》,后用为词牌,改名为《蝶恋花》,取义于南朝梁元帝“翻阶蛱蝶恋花情”句。
双调六十字,仄韵。
晚照:夕阳的余晖;夕阳。
金翠:金黄、翠绿之色。
芙蓉:荷花的别名。
袅袅(niǎo):纤长柔美的样子。
朱颜:红润美好的容颜。
【篇三】有关风景的古诗词及赏析点绛唇·夜宿临洺驿作者:陈维崧原文:晴髻离离,太行山势如蝌蚪。
2019-点绛唇阅读试题及答案word版本 (1页)
2019-点绛唇阅读试题及答案word版本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点绛唇阅读试题及答案
点绛唇
[宋]汪藻[注]
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
起来搔首,梅影横窗瘦。
好个霜天,闲却传杯手。
君知否?乱鸦啼后,归兴浓如酒。
[注]汪藻(1079-1154):宋饶州德兴人,字彦章。
徽宗崇宁年间进士,累官著作佐郎、翰林、知州等,后被贬职。
著有《浮溪集》等。
写此词时,他正被迫迁调,官场失意。
5.结合词句,赏析词中加点的“瘦”字。
(5分)
6.本来“好个霜天”正是喝酒尽兴的时候,词人为什么说“闲却传杯手”?(6分)
参考答案::
四、“瘦”字用拟人手法,把梅人格化(2分),既刻画出梅疏影横斜的姿态(1分),又写出它(也是词人自己)不谀不阿的坚贞和耿直的傲骨(2分)。
五、①在构思上此句设置悬念,引出设问;②在感情上此句突出了词人感到仕途艰险,渴望退隐回家,远离官场倾轧的比酒还浓的“归兴”。
(每点3分,共6分)点绛唇阅读答案。
点绛唇夜宿临洺驿
点绛唇夜宿临洺驿点绛唇夜宿临洺驿临洺驿位于京津古道上,是往来北方的重要驿站。
一夜暮色降临,我在这个古老的驿站中安顿下来。
这天我有幸获得了一间房间,房间宽敞明亮,装饰简朴,但却透露出一种朴实和宁静的美感。
入夜时分,驿站周围彻底安静下来,只能听到微弱的风声和驿站管事人的轻啸。
我轻轻放下行李,静静地望向窗外。
夜幕下的驿站透出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气息,仿佛时间在这里停滞了。
大门旁的古木老树倒映着月光,像一位守夜人在默默地注视着这个驿站。
在这个古老的驿站里,我仿佛可以看到千百年来往来的旅人。
在悠久的历史中,他们为了生计、为了理想,经过这个驿站,踏上了自己的旅程。
而我,如今也成为了这一幕幕历史的一部分。
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准备休息。
然而,睡意却迟迟无法降临。
我起身,走到窗边,大口喘气。
这是一个寂静的夜晚,没有闹市的喧嚣,没有车马的喧闹,只有袅袅的风声轻轻地拂过耳畔。
我再次静下心来,细细回想这一天走过的路。
早晨,我启程往北,沿着京津古道行进。
沿途的风景美丽而壮观,但也令人心生感慨。
这条古道曾是连接京津两地的重要交通线路,上面见证了太多的故事和传说。
在这片土地上,曾经有过激烈的战争与胜负,也有了无数人的辛勤耕耘与奋斗。
这片土地,曾经是诗人杜牧的故乡。
他用他的才华写下了《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中的名句:“自有浮云遮望眼,不同凡响傍人间。
”这句诗或许正是用来形容这片土地的。
思绪飞转之间,我又想起了李清照的《如梦令》,其中有句诗写道:“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看着窗外的夜景,仿佛感受到了这句诗的深意。
夜晚的雨疏风骤,给人一种幽静的感觉,浓睡不消残酒,正是对这个夜晚的最好描述。
我回到床上,渐渐地进入了梦乡。
梦里,我来到了一个花海中。
花海绚丽多彩,芬芳四溢。
我品尝蜜糖般的花香,感受阳光的温暖。
这是一个美丽而恬静的世界,让我感到无比的舒适和满足。
渐渐地,梦境变幻,我来到了一条又一条的小巷中。
小巷的两旁是古老的建筑,布满了青白的瓷砖和苍老的木头。
《点绛唇》阅读练习阅读附答案
《点绛唇》阅读练习阅读附答案
点绛唇
周邦彦
台上披襟,快风一瞬收残雨。
柳丝轻举,蛛网黏飞絮。
极目平芜,应是春归处。
愁凝伫,楚歌声苦,村落黄昏鼓。
8.上片“柳丝轻举,蛛网黏飞絮”一句绝佳,请简要赏析。
(5分)
9.请简析,全词塑造了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6分)
参考答案
8.两句集中写景。
柳丝飞舞飘荡,蛛网黏住了空中飘浮的游絮。
词人借景抒情,以景显情,又以“柳丝”“飞絮”自喻,抒发了自己羁滞他乡的愁苦心情。
(内容分析1分、手法2分、感情2分,也可从炼字炼句、意象意境等角度赏析)
9.全词塑造了一个谪宦楚地、凝伫望归、愁苦郁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暮春时节,词人登台远望,“披襟”台上、“极目平芜”、长久“凝伫”,词人看到快风残雨、柳丝飞絮的凄凉景象,听到黄昏村落歌鼓之声,内心不禁产生凄苦的情绪。
(内容概括1分,手法分析2分,形象概括3分)
【《点绛唇》阅读练习阅读附答案】终于写完毕了,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谢谢!。
《点绛唇》阅读练习阅读附答案
《点绛唇》阅读练习阅读附答案
点绛唇
周邦彦
台上披襟,快风一瞬收残雨。
柳丝轻举,蛛网黏飞絮。
纵目平芜,应是春归处。
愁凝伫,楚歌声苦,村庄傍晚鼓。
8.上片“柳丝轻举,蛛网黏飞絮”一句绝佳,请扼要赏析。
(5分)
9.请简析,全词塑造了怎么的抒怀主人公形象?(6分)
参考答案
8.两句集中写景。
柳丝飘动飘拂,蛛网黏住了空中飘浮的游絮。
词人借景抒怀,以景显情,又以“柳丝”“飞絮”自喻,抒发了自己羁滞他乡的愁苦心境。
(内容分析1分、手法2分、感情2分,也可从炼字炼句、意象意境等角度赏析)
9.全词塑造了一个谪宦楚地、凝伫望归、愁苦愁闷的抒怀主人公形象。
暮春时节,词人登台远望,“披襟”台上、“纵目平芜”、久长“凝伫”,词人看到快风残雨、柳丝飞絮的苍凉景象,听到傍晚村庄歌鼓之声,内心不由发生凄苦的情绪。
(内容概括1分,手法分析2分,形象概括3分)。
2022-2024全国高考真题语文汇编:古代诗歌阅读
2022-2024全国高考真题语文汇编古代诗歌阅读一、古代诗歌阅读(2024·全国·高考真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宿千岁庵听泉刘克庄因爱庵前一脉泉,襥衾来此借房眠。
骤闻将谓溪当户,久听翻疑屋是船。
变作怒声犹壮伟,滴成细点更清圆。
君看昔日兰亭帖,亦把湍流替管弦。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的开头交代,诗人之所以会到千岁庵借宿,是出于对庵前泉水的喜爱。
B.诗歌主要是从听觉的角度来描写泉流,与题目中的“听泉”二字相切合。
C.诗人雅趣与古人相通,在听泉的时候,联想到昔日曲水流觞的兰亭雅集。
D.诗人与兰亭诸贤一样,都把对音乐之美的追求寄托于山水而摒弃了乐器。
2.诗中以对比的方式,对泉声进行了生动的描写,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赏析。
(2024·全国·高考真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雨后为山亭独卧叶梦得①过雨虚檐气稍清,卧闻刁斗起连营。
几看薄月当轩过,惊见阴虫绕砌鸣②。
汹汹南江浮静夜,寥寥北斗挂高城。
白头心事今如许,惭愧儿童话请缨。
[注]①叶梦得:南宋文学家,曾致力于抗金防备及军饷勤务。
②阴虫:秋虫,如蟋蟀之类。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雨后空气清新,为山亭的夜晚凉爽宜人,然而诗人的心情却难以平静。
B.本诗第二句与辛弃疾《破阵子》中的“梦回吹角连营”一句立意相似。
C.诗人凭轩望月,浮想联翩,而阶前突然传出的虫鸣声惊扰了他的思绪。
D.颈联通过江水、星空等物象营造出了一个天高地迥、苍茫寂寥的境界。
4.如何理解诗人的“白头心事”?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2024·全国·高考真题)阅读下面诗歌,回答后面问题。
次韵钱逊叔泛舟虹桥①宋·吕本中半篙春涨绿平溪,二月江城草色齐。
舟比蜉蝣千顷外,□同斥鷃一枝栖②。
野桥柳线斜风软,曲槛花光夕照低。
却讶探骊人不至③,清樽画航倩分题④。
[注]①次韵:依次用所和诗中的韵作诗。
清词词作鉴赏
徐灿《永遇乐》
上是足上是足以和须眉男子角逐而毫不逊 色的。词作在艺术上的特色也非常明显: 1、熔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痛于一炉,使 得易代之悲和兴亡之感愈加浓烈; 2、“外似悲壮,中实悲咽。”(陈 廷焯《白雨斋词话》语) 3、入声韵的运用,收藏短促,更增 加了全词的厚重之感。堪称闺秀词中的上 乘之作。
11
徐灿:《永遇乐· 舟中感旧》
无恙桃花,依然燕子,春景多别。前 度刘郎,重来江令,往事何堪说?近水残 阳,龙归剑杳,多少英雄泪血。千古恨, 河山如许,豪华一瞬抛撇。 白玉楼前, 黄金台畔,夜夜只留明月。休笑垂杨,而 今金尽,秾李还销歇。世事流云,人生飞 絮,都付断猿悲咽。西山在,愁容惨黛, 如共人凄切。
12
徐灿(约1617~1698后)字明霞,又 字深明,号湘苹,晚年皈依佛门,更号 紫 ,江苏长洲(今苏州)人。光禄丞徐 子懋次女,海宁陈之遴继室。陈之遴为明 崇祯进士,官中允。入清,累官弘文院大 学士,加少保。坐结党营私,以原官发辽 阳居住。寻召还,以赂结内监吴良辅论斩, 免死流徙,卒于徙所。灿随夫谪迁塞外, 度过了十二年艰难的岁月,才得以返
轩(辛弃疾)之浑厚沉郁。然在国初诸老 中,不得不推为大手笔。迦陵词沉雄俊爽, 论其气魄,古今无敌手。若能加以浑厚沉 郁,便可突过苏、辛,独步千古。惜哉! 蹈扬湖海,一发无余,是其年短处,要其 长处亦在此。盖偏至之诣,至于绝后空前, 亦令人望而却步,其年亦人杰矣哉! (《白雨斋词话》卷三)著有《湖海楼诗 集》八卷、 《迦陵文集》一六卷、
陈维崧《点绛唇》
生过惊心动魄的抗清浴血斗争。当年抗清 于冀中并壮烈殉身的明末名将卢象升,就 是陈维崧的从姑父辈亲长。也就是这场山 立海飞的社稷大崩溃,导致他这个故明世 家子弟,“风打孤鸿浪打鸥”般地成为如 同一片黄叶,凄惶踯躅于中原腹地。而此 时的中原,秋风萧瑟,寒气凛冽,词人真 正是情何以堪!上片写景中有特点二:一 是静物见动势。山势跃动“如蝌蚪”,线 条腾
点绛唇原文翻译及赏析
点绛唇原文翻译及赏析点绛唇原文翻译及赏析点绛唇原文翻译及赏析1点绛唇·呈洛滨筠溪二老清夜沉沉,暗蛩啼处檐花落。
乍凉帘幕,香绕屏山角。
堪恨归鸿,情似秋云薄。
书难托,尽交寂寞,忘了前时约。
翻译在一个夜色沉沉的清秋晚上.只听见暗处的蟋蟀在屋檐前落花的地方鸣叫。
夜深靠近帘幕就感到一股凉意忽然透出,室内香炉里散发出来的香烟,轻盈地缭绕在屏风的一角。
心里不免怨那些归来的鸿雁,它们的睛意犹如秋云那样单薄,不肯传递书信。
书信难寄,把自己的'心事都交给寂寞吧.那就忘记了从前的约会。
注释呈:奉献给。
洛滨,即富柔直,字委申,北宋宰相富弼之孙。
靖康初年赐进士出身。
高宗建炎四年官至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
后因坚持抗金为秦桧所忌,不久便被罢职。
晚年游览于山水之间,与苏迟、叶梦得、张元干等一块游玩吟唱。
公元1156年(绍兴二十六年)去世。
筠溪,即李弥逊,字似之,自号筠溪翁。
徽宗大观三年进士。
南渡后以起居郎迁中书舍人。
后因反对秦桧议和,不久被落职。
公元1140年(绍兴十年)归隐福建连江西山,与张元干、富柔直等吟唱游玩。
公元1153年(绍兴二十三年)去世。
暗蛩:在暗处藏身的蟋蟀。
蛩,蟋蟀。
檐花落:屋檐上的水流下来,在灯光的照映下就像银花一般。
香:蕙香,此指由香炉里冒出的香烟气。
屏山:屏风。
鸿:大雁。
书:信。
尽交:即尽教、听任之意。
创作背景此词所作具体年代不详。
据张元干《精严寺化钟疏》文:“岁在戊辰(即绍兴十八年),僧结制日,洛滨、最乐、普现(即筠溪)三居士,拉芦川老隐过其所而宿焉”,此词大约是作于这个时期。
赏析上片着重写景,寓情于景;下片着重抒情,曲折地表达出仕途的险恶与中原未复怅惘情绪。
起二句刻画出一幅幽静的秋夜景色,而“啼”字和“落”字,又显示出静中有动,动中见静的意趣激发了同篇的活力。
一个美好的深秋之夜,雨檐滴水,蟋蟀鸣叫,仿人读来历历在目,如闻其声。
这种宁静的境界与梁代王籍《入若耶溪》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有同工异曲之妙。
太行山最经典十首诗
太行山最经典十首诗1、《行路难·其一》唐代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秋日望西阳》唐代刘沧古木苍苔坠几层,行人一望旅情增。
太行山下黄河水,铜雀台西武帝陵。
风入蒹葭秋色动,雨馀杨柳暮烟凝。
野花似泣红妆泪,寒露满枝枝不胜。
3、《点绛唇·夜宿临洺驿》清代陈维崧晴髻离离,太行山势如蝌蚪。
稗花盈亩,一寸霜皮厚。
赵魏燕韩,历历堪回首。
悲风吼,临洺驿口,黄叶中原走。
4、《台山杂咏》金朝元好问西北天低五顶高,茫茫松海露灵鳌。
太行直上犹千里,井底残山枉呼号。
万壑千岩位置雄,偶从天巧见神功。
湍溪已作风雷恶,更在云山气象中。
山云吞吐翠微中,淡绿深青一万重。
此景只应天上有,岂知身在妙高峰?5、《太行路》唐代白居易太行之路能摧车,若比人心是坦途。
巫峡之水能覆舟,若比人心是安流。
人心好恶苦不常,好生毛羽恶生疮。
与君结发未五载,岂期牛女为参商。
古称色衰相弃背,当时美人犹怨悔。
何况如今鸾镜中,妾颜未改君心改。
为君熏衣裳,君闻兰麝不馨香。
为君盛容饰,君看金翠无颜色。
行路难,难重陈。
人生莫作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
行路难,难于山,险于水。
不独人间夫与妻,近代君臣亦如此。
君不见左纳言,右纳史,朝承恩,暮赐死。
行路难,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覆间。
6、《贺新郎·送陈真州子华》宋代刘克庄北望神州路。
试平章、这场公事,怎生分付。
记得太行山百万,曾入宗爷驾驭。
今把作、握蛇骑虎。
君去京东豪杰喜,想投戈、下拜真吾父。
谈笑里,定齐鲁。
两河萧瑟惟狐兔。
问当年、祖生去后,有人来否。
多少新亭挥泪客,谁梦中原块土。
算事业、须由人做。
应笑书生心胆怯,向车中、闭置如新妇。
空目送,塞鸿去。
7、《淇澳青青水一湾》清代郑燮渭川千亩入秦关,淇澳青青水一湾。
两地高风来拱向,中间突兀太行山。
陈维崧《点绛唇·夜宿临洺驿》的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陈维崧《点绛唇·夜宿临洺驿》的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晴髻离离②,太行山势如蝌蚪。
稗花盈亩③,一寸霜皮厚。
【注释】:
①陈维崧(1625-1682),清代文学家,其性豪迈,尤擅填词。
初家道兴旺,少年得意。
后家门中落,又值明清之交,颠沛流离,生活坎坷。
②离离,排列密集貌。
③稗,杂草。
晴髻:古代女子的发髻。
【翻译】:
细雨绸缪,铅云惨淡,江南依旧以佳丽如云而备受称赞。
额,这个不好翻译啊。
中间两句就是写景的,很好懂嘛。
最后一句就是说想起这辈子经历的种种跌宕,此时注视(着远方)又有谁懂得我凭栏远望时的心情呢?
【赏析】:
此词虽为短调,容量却很大,感慨兴亡的主题借阔大萧瑟之景,表现得极其浓烈,具有震撼人心的魅力。
【阅读训练】:
1.这首词的`开头在描写山峦时比喻奇特,试加以简要分析。
(4分)
2.结合词的下阕,说说词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参考答案】
1、答案:一是月光下的太行山峰如女子黑黑的发髻,写出山体高峻,排列密集。
一是把山岭之势比作蝌蚪游动,形容山势连绵,逶迤雄阔。
(2分)这样的比喻生动描绘出夜晚时月光下太行山静矗和起伏的独特景象。
(2分)。
《点绛唇·夜宿临洺驿》赏析及译文参考
《点绛唇·夜宿临洺驿》赏析及译文参考《点绛唇·夜宿临洺驿》是由陈维崧所创作的,全词来看,上阕全着墨于写现实之景,下阕首句写过去之景,结句写现实之景,一古一今。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点绛唇·夜宿临洺驿》的译文及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点绛唇·夜宿临洺驿》清代:陈维崧晴髻离离,太行山势如蝌蚪。
稗花盈亩,一寸霜皮厚。
赵魏燕韩,历历堪回首。
悲风吼,临洺驿口,黄叶中原走。
《点绛唇·夜宿临洺驿》译文晴日丘峦历历在目,就像美人的发髻。
远望蜿蜒曲折的太行山如同蝌蝌。
稗花开满田中,像浓重的霜雪落了一寸多厚。
昔日赵魏燕韩古国,往事历历在目,令人不堪回首。
悲风凄厉地吼着,中原大地枯枝败叶到处飞舞。
《点绛唇·夜宿临洺驿》注释点绛唇:词牌名。
双调,41字,仄韵。
临洺(míng):县名,在今河北省永年县西。
驿:驿站。
晴髻:晴空中山峰如女子的发髻。
髻:本指妇女的发式,此处比喻山峰。
离离:分明可见的样子。
稗(bài):一种稻田中的害草,其花色白。
一寸霜皮厚:指稗花堆积如凝霜一寸。
赵魏燕韩:战国时的四个国家。
此指作者曾经游历的地方。
《点绛唇·夜宿临洺驿》创作背景“临洺驿”即古时临洺关,位于今河北省永年县境内,地处邢台之南,邯郸之北,为交通要道,向为兵家必争之地。
原是个古战场。
陈维崧在康熙七年(1668年)结束了“如皋八载”的冒襄水绘园托庇生涯后,第一次北游进京,途中经过临洺驿,锐感北地荒寒,俯仰今昔,触绪百端,奋笔作此词。
《点绛唇·夜宿临洺驿》赏析《点绛唇·夜宿临洺驿》是一首纪游怀古词。
“临洺驿”在今河北省永年县,离邯郸市很近,是“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韩愈《送董邵南游河北序》)的燕赵之地。
上阕写登览所见。
首二句当是傍晚斜日下远眺太行山的情景一峰峦攒聚。
峰如髻,在晴日光照下清晰入目,这是凝视的感觉。
当视线扫射呈散点横延时只觉山势起伏蜿蜒,游移如蝌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维崧《点绛唇·夜宿临洺驿》原诗、注释、翻译、
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导读:【原文】:
陈维崧①
晴髻离离②,太行山势如蝌蚪。
稗花盈亩③,一寸霜皮厚。
【注释】:
①陈维崧(1625-1682),清代文学家,其性豪迈,尤擅填词。
初家道兴旺,少年得意。
后家门中落,又值明清之交,颠沛流离,生活坎坷。
②离离,排列密集貌。
③稗,杂草。
晴髻:古代女子的发髻。
【翻译】:
细雨绸缪,铅云惨淡,江南依旧以佳丽如云而备受称赞。
额,这个不好翻译啊。
中间两句就是写景的,很好懂嘛。
最后一句就是说想起这辈子经历的种种跌宕,此时注视(着远方)又有谁懂得我凭栏远望时的心情呢?
【赏析】:
此词虽为短调,容量却很大,感慨兴亡的主题借阔大萧瑟之景,表现得极其浓烈,具有震撼人心的魅力。
【阅读训练】:
1.这首词的开头在描写山峦时比喻奇特,试加以简要分析。
(4分)
2.结合词的下阕,说说词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参考答案】
1、答案:一是月光下的太行山峰如女子黑黑的发髻,写出山体高峻,排列密集。
一是把山岭之势比作蝌蚪游动,形容山势连绵,逶迤雄阔。
(2分)这样的比喻生动描绘出夜晚时月光下太行山静矗和起伏的独特景象。
(2分)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