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词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词义

第一节词汇和词义

第二节词义的聚合

第三节词义的组合

第四节词汇与文化

第一节词汇和词义

⏹一、词和词汇

⏹词汇:是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词和成语等固定用语的总汇,是语言结构系统的一个要素。它分为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两种。

⏹1、基本词汇:是人们自古至今常用的,用来表达日常事物现象的,并成为构成新词基础的那一部分词。基本词汇里的词是语言词汇的核心。它有三个显著的特点:

(1)全民常用性。即基本词的使用十分普遍,而且不分地域,不分阶层、阶级、男女老幼,全民日常普遍使用。

(2)稳固性。基本词汇中的词大多是自古就有的,历史悠久,人们世代使用,不容易发生变化,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3)能产性。基本词具有较强的构词能力,是构成新词的基础。它大多由一个词根构成,所表示的词义在语言的语义系统中一般都是重要的、核心的,因此这些词根很容易成为构造新词的基干。有的词如“你、我、他、和、把、从、在、啊、吧、呢”等,构词能力不强,但使用频率非常高,各阶层使用相当普遍,具有十分明显的全民性特点,因此也应归入基本词之列。

⏹2、一般词汇:是语言词汇中除基本词汇以外的那部分词。它的主要特点是:不是全民常用的;或者虽然在短时期内为全民所常用,但不稳固,容易发生变化;一般没有构词能力或者构词能力比较弱。

它所包含的词,数量大,成分杂,变化快,社会的发展变化首先会在一般词汇中得到反映。一般词汇包括新词(知识经济、电脑)、古词(兹、之)、外来词(肯德基、热狗)、行业用词(备课、板书)、科技术语(函数、微分)、方言俚语词(遛弯儿、弄堂、靓仔)等。

⏹二、词的词汇意义

1、词汇意义(词义):是和词的语音形式结合在一起的人们对现实现象的反映以及由此带来的人们对现

实现象的主观评价。词典的释义所说明的一般都是词的词汇意义。它与语法意义相对,共同构成语言意义。

⏹2、词义的类型:词义可分为理性意义和附加色彩意义。

(1)理性意义:以现实现象作基础,不涉及人们的主观态度,因而人们称这种词义为词的理性意义。

它是词义的核心部分。

约定反映

语音←--→意义---→现实现象

∣符号∣↑

∣代表∣

(2)附加色彩:对于同样的现实现象,人们的主观态度可以不同,因而在形成理性意义的时候可以带进人们的主观态度,这就给词义加上了一层附加色彩。词义的这类附加色彩不是因人而异的个人现象,而是大家都这么使用的社会现象。

如“诞辰”、“磋商”、“会见”等带有庄严、庄重的色彩,“扒手”、“可恶”等带有使人厌恶的感情色彩。词义还可以带有褒贬色彩,如“爱护”、“成果”等是褒义词,“结果”、“保护”等是中性词,“庇护”、“后果”等是贬义词。

⏹三、词义的概括性

⏹概括性是词义最为突出的特点。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概括性:

⏹1、词义对现实现象的概括具有一般性。

词义是对现实现象的高度概括,是从千千万万的同类事物现象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它舍弃了个别事物的特点,而保留了所概括的对象的共同特征,所以词义反映的是事物的一般的、具有共性的特征。如“鞋”、“鲁迅”。

词义的概括可以把特殊的、复杂的东西变成一般的、简单的东西,这在复合词所表示的意义中看得更加清楚。许多复合词可以对一个活动或一个场景做出概括。如“挂失”。

⏹2、词义对现实现象的概括具有模糊性。

所谓词义的模糊性是指,通过概括而形成的一般的、简单的东西,本身往往带有一定的模糊性,词义的指称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没有明确的界限。词义产生模糊性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的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之间的矛盾。

虽然词义具有模糊性,但词义所概括反映的现实现象的中心和典型是比较清楚的。在交际中,语义表达需要既明确而又有弹性。

⏹3、词义对于具体语言社团的全体成员具有全民性。

社会中的人群由于阶层、性别、年龄和社会分工的不同而使语言社团产生不同的分支,这就允许不同的人对同一个词的词义有各自独特的理解。然而词义里面往往保留全社团认可的普遍的东西,而舍掉了某一社会分支或个人对词义的特殊的个别的看法。词义是全民性的,没有阶级性。

⏹四、词义和语素义

⏹语素义不能独立表示概念,词可以独立表示概念,所以语素只能构词,不能直接参与句子的构成,而词可以构造句子,能独立充当句子的各种成分。

⏹词义是在语素义的基础上形成的,只有词根和词缀两种语素可以构成词汇意义,词尾不能构词,不能构成词汇意义,只能表示语法意义。词义同语素义的联系有意义一致和意义不一致两种情况。在合成词中,词义是在语素义的基础上形成的,但词义不是语素义的简单相加,而是语素义的融合。虽然在形成词义的过程中,参与构词的每个语素都贡献了意义,但在整个词义中,语素义要么失去了独立性,要么已经相互融合淹没,看不出原貌来了。如“白菜”,并不能把两个语素义相加来理解词义,换句话说相加所得到的意义并不是词义。而像“轮船”、“忘记”、“国家”、“作家”、“扒手”、“东床”、“而立”这些词中,有的是其中一个语素义弱化了,消失了,如“轮船”中的“轮”;有的几个语素义都看不出来了,如“东床”、“而立”就是这样。许多词的意义由于辗转发展引申,离原来的意义越来越远,语素义与词义的联系就越来越远了。

⏹词义和语素义的关系

1.如果一个词只包含一个语素义,那么词义就等于这个语素的意义。如“笔”、“的”。

2.如果一个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那么词义和语素义的关系比较复杂,具体可以分为两大类情况:

(1)词义内部的关系比较清楚,即词义可从语素义推导出来。

A.词义等于几个语素义的直接组合。如“观赏、男生、立功、性急”。

B.词义等于相同和相近的几个语素义的并列组合。如“洗涤、蹊径、怪诞”。

C.词义中的语素义的组合虽不那么直接,但稍加联想意思还是清楚的。如“轮椅、挂面、凉席”。

D.词义只包含了一部分语素的意义,而有的语素的意义已经脱落了,但这种词义仍然还算是清楚的。如“忘记、缓急、

窗户、妻子、国家、人物”。

(2)词义内部的关系不很清楚,即从语素义不容易直接推出词义来。

A.因为词中包含的语素义比较生僻。如“乖戾、出类拔萃、振聋发聩、自怨自艾”。

B.因为词义中包含了典故。如“鱼肉、中肯、染指、左袒”。

C.因为词义是语素义的借代、比喻用法。如“细软、私房、谈吐、裙钗”(借代);“城府、虎穴、鬼胎、死胡同”(比

喻)。

D.因为词语中的语素义比较模糊,甚至已完全失落了。

a语素义一下子看不出来,需要考证才能弄明白语素义和词义的关系。如“姑娘、小时”。

b所有语素的意义都已脱落,无法从语素义看出词义,甚至可以说现在整个词差不多就相当于一个语素,或者说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