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超市库存管理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课程设计)报告名称:关于超市库存管理的思考*名:**
学号:*********
年级专业:11级信管一班
2013 年12月12日
成绩:
评语:
指导教师:(签名)
一、目前我国超市库存现状
在我国,连锁零售业已经成为竞争最激烈、变数最大的行业之一。虽然连锁超市越开越多也越开越大,但我们也不断听到超市倒闭的消息,这一现状告诉我们:规模不等于效益。对于品种繁多、存货量巨大的现代连锁超市来说,必须建立与扩张规模相适应的管理制度,而建立科学高效、反应灵敏的库存管理制度就是提升超市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但是,目前我国许多超市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库存管理方面的问题,严重影响了超市库存管理的合理化和盈利能力的提升。超市里总会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库存过多,一个是无货可售,看似矛盾却总是同时存在。这一对问题总是困扰着超市管理者,不正常的库存量会严重影响流动资金的周转,削弱超市的竞争力。
在发达国家,其库存周期一般只有8天,物流管理成本占总成本的3.8%,商品信息反馈时,预测比较精确,导致存货结构、周期比较合理。其中库存管理随意性不大,大多数便利店的库存控制的技术水平较高,物品的分类反映供应与需求中的确定性,缺货率不高;而在我国超市的库存周期一般有51天,物流管理成本占总成本的14%,商品信息反馈不及时,预测不精确,导致存货结构、周期不够合理,给企业造成了大量多余的物流成本。其中库存控制随意性太大,大多数便利店的库存控制的技术水平低下,人员素质较低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明确的岗位职责。
二、超市库存管理的重要性
超市的存货在流动资金中所占比例非常大,存货的价值直接影响着流动资产价值,正确反映存货价值,对于客观、公正地反映流动资产价值,企业财产状况、经营成果都有这重要意义。
对于连锁超市来说,库存控制得当与否,对于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十分重大。库存是任何企业不可避免的问题,因为存货、货品本身不仅不断地在贬值,同时还会消耗企业可观的储存费用,既占用企业的资金,又降低企业资金的周转率。提高超市库存控制水平,可以促使企业整体经营和管理水平的进步,推动企业基本素质的提升,其重要意义体现在以下三点:
(1)有利于企业的资金周转。
存货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超市存一定的货,是为了使超市的经营活动不因存货短缺而中断,但是不合理的存货会占用超市大量的流动资金,使资金周转速度放慢。如果存货占用资金能被释放出来,就可以把这部分占用的资金转为经营其它项目,使超市的经营活动向更新、更高的阶段发展。
(2)促使连锁超市库存更为合理。
库存控制工作的目标之一就是必需的物资可以在恰当的时间按照所需来供应。超市库存控制水平低的表现就是急需的商品不能及时供应,而不畅销的商品又有积压。要从根本上杜绝此类现象,就要认真做好库存控制,并消灭三大不良库存。(3)提高顾客满意度。
通过高效的库存控制工作,可以做到重要商品品种齐全,并减少缺货的几率,从而维持一个较高的顾客满意度。
三、超市库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超市与供应商间信息传递不透明
由于超市存在的资金单一,对于信息系统建设的投入严重不足,而在供应链中,各个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的需求预测、库存状态、生产(订货)计划等都是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数据,这些数据必须实时地传递,为此需要通过系统集成的办法,使供应链中的库存数据能够实时、快速地传递。但是目前许多超市的信息系统并没有很好地集成起来。因此,当供应商需要了解超市的需求信息时,常常得到的是延迟的和不准确的信息。
(2)、超市库存控制系统不完善
目前许多超市的库存管理系统还不具备专业性,功能也并不强大,各个区域系统相互独立,口径不统一,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有些超市的库房还不是现代化的立体仓库,里面既没有铝货架,也没有负责搬卸、移动货物的升降式叉车,这样使库房的空间不能够充分得到利用,单位储藏成本居高不下,而且货物的装卸搬运多依靠工人手工完成,这样势必增加货物破损、遗失的可能性。
(3)超市本该订货却未订
某一商品可销售可订货,属正常商品,但是库存量为零或小于等于日均销量的三倍,简单来说就是超市本应该正常销售的商品出现了本该订货但没订的现象。
(4)、超市库存控制过于简单化
超市库存控制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供应链运行的连续性和应付不确定的需求。目前尚有许多超市对其所有的物品均采用统一的库存控制策略,物品的分类没有反映供应与需求中的不确定性。在这种传统的库存控制策略中,多数超市采用的信息基本上来自企业内部,不能根据不同的供应商制定不同的措施,其库存控制没有体现供应链管理的思想。
(5)、超市中的高库存与缺货现象
以往连锁超市缺少对于商品的陈列管理,造成每种商品的陈列位置不固定、陈列排面没有标准的问题发生。每当发生某种商品缺货的时候,超市的理货人员就会将其他的商品陈列在缺货商品的位置上,造成超市缺货率低的假象,蒙蔽零售企业总部的管理检查。长此以往,超市货架上的畅销商品将会越来越少,滞销商品将会充斥货架,即使该种商品随后到货了,理货人员可能也会误以为货架上已经有商品陈列而将畅销商品长时间置于存货区域。而对于顾客来说,多次光临该门店发现没有自己可以选择的商品,就会转移自己的购物场所,一段时间以后,门店的客流量就会像畅销商品一样慢慢地流失了,销售额呈现明显的下滑趋势。对于一家超市来说,商品的展示和存储空间是有限的,而超市经营的单品数量却从数千种到上万种不等。如果超市用较大的空间去陈列非畅销品,畅销商品的陈列和库存将会受到影响,缺货的现象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假如一个超市对于商品的品类和单品的分析规划比较混乱,则会造成一面是高库存,一面是商品缺货的现象。
四、超市库存控制策略
(1)、使用供应商管理库存方法
供应商管理库存是一种在用户和供应商之间的合作性策略,其本质上是一种寄售关系,在该商品被售出之前,供应商拥有该商品,供应商与超市是一种合作关系。这种合作关系对超市的好处是很明显的,即降低了超市库存成本。同样对于供应商也是有益的,首先,供应商拥有库存,供应商会对库存考虑更多并尽可能进行更为有效的管理;其次,由于供应商获得了供应链下游企业的必要经营数据,供应商可利用该信息进行需求预测,调节库存水平,从而消除预期以外的短期产品需求而导致的额外成本,然后供应商可以协调配送与生产,从而降低总成本。
(2)、联合库存管理方法
(3)、ABC分类管理法
超市要实行“周转快的商品分散保管,周转慢的商品尽量集中保管”的原则,以压缩流通环节库存,有效利用保管面积,简化库存控制。在库存量控制中,应根据商品销售额与品种数之间的不均衡性,将配送中心里的商品分为A、B、C 三类。。通常在配送中心,将累计品目百分数为5%—15%,而平均占用额累计百分数为70%—80%的前几个物品,确定为A类;将累计品目百分数为20%—30%,而平均占用额累计百分数为15%—25%的前几个物品,确定为B类;其余的为C 类,其累计品目百分数为60%—70%,而平均资金占用额累计百分数仅为5%—10%。采用此种管理方法,能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减少管理成本和库存量,消除库存积压和断货现象,提高经济效益和服务水平。具体分类方法如下:将批量小、配送频率高(一般一天在一次以上)的商品,如生鲜、蔬菜等商品定为A类商品;将批量较大、配送频率较高(一般在5天以下)的商品,如日化用品定为B类商品;把那些配送频率低(一般在5天以上)的商品,如家用电器、服装类定为C 类商品。根据各超市的订货要求,通过自动化机械进行自动分货、拣货,再将各连锁超市所需的货物集中起来,用最佳路线原理,安排卡车运输,保证准确及时地送达超市。
(4)、超市应加快信息系统建设和提高员工素质
(5)、尽量减少高库存与缺货
第一步,超市需要明确自己的经营定位,即企业需要经营什么商品才能够满足消费者的需要。根据超市的定位和目标顾客群体的需求,制定企业的SKU计划,然后根据SKU计划来进行商品的规划和分类管理。一家超市的商品品种越多,其商品库存就有可能越大,而对于商品库存控制和分析的工作量也就越大,因此门店需要结合自己的经营实力,有目的和计划的去进行商品的分类管理。
第二步,根据商品的SKU计划和信息系统中的销售数据,对所有的商品进行ABC管理,即将所有的商品的货架空间分配由超市的管理层和企业信息系统共同决定。商品划分为ABC类,然后分别对A类、B类、C类商品赋予不同的管理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