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护理常规

合集下载

心内科护理常规

心内科护理常规

一.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评估】1、评估病人主诉如胸闷、胸痛、心悸、气促,并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

是否有咳嗽、咳痰、乏力等伴随症状,痰液的性状和量。

2、病人生命体征包括呼吸的频率、节律、深度、脉搏、血压、意识状况、面容与表情、体位、皮肤粘膜有无发绀。

水肿出现的部位、程度、范围。

3、活动耐力。

4、了解患者的睡眠,饮食,排便情况;评估有无精神紧张、恐惧、烦躁不安等不良情绪。

【护理问题】1、心输出量减少与心排血量降低有关2、活动无耐力与机体氧供应失调有关3、舒适的改变与疼痛有关4、气体交换受损与肺淤血、肺血肿、肺部感染有关5、体液过多与水钠潴留有关6、焦虑: 与担心预后较差,对死亡的恐惧有关7、知识缺乏:与信息来源受限有关【护理措施】1、患者入院,热情接待,安置床位,入院告知。

2、保持病室安静舒适,各项检查、治疗、护理安排有序,以保证患者休息和睡眠。

3、氧疗护理一般缺氧病人遵医嘱予以氧疗;急性肺水肿患者采用30~50%酒精间断吸氧;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人予以持续低流量吸氧;呼吸功能不全者使用面罩加压吸氧必要时行机械通气。

4、排泄护理鼓励卧床患者多食蔬菜水果、及富含纤维素食物,养成每日排便的习惯。

便秘者可予缓泻剂或低压灌肠,危重病人记录24小时尿量,定时测体重。

5、生活护理对心功能不全、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肌炎病人,协助生活起居及个人卫生。

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和遗嘱分别采取平卧位、坐位、半坐位、头低足高4位、侧卧位元等,病情轻者鼓励其适当活动。

6、遵医嘱指导和落实患者的饮食。

7、遵医嘱采取各种标本,做好各项检查的相应准备。

8、休息与卧位防止褥疮。

呼吸困难时采取半卧位,遵医嘱给氧。

注意休息,限制会客,防止过累及精神刺激,做好心理护理,消除不必要的精神负担。

9、遵遗嘱指导和落实患者的饮食。

10、指导患者正确服药,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若服用中药,按中药服药护理常规护理。

11、按等级护理要求实施分级护理。

心律失常护理常规

心律失常护理常规

心律失常护理常规【护理评估】1、心悸病人是否诉“心脏跳得很快”、“心慌”或伴“心脏有停跳感”。

产生心悸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有:窦性心动过速、室上阵发性心动过速和期前收缩。

2、头晕、乏力、抽搐、晕厥由于心排血量急剧减少引起组织缺血、缺氧所致。

见于缓慢型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窦房阻滞。

询问病人症状发作的诱因及持续时间。

3、胸闷、心绞痛由于冠状动脉供血减少所致。

见于心室率太快或太慢,使心脏射血减少,冠状动脉血液灌注不足而发生心肌的缺血、缺氧。

4、既往史:注意询问病人以前是否患过心脏方面疾病,是否做过心电图,有无心律失常发作史。

5、用药史:近期是否服用过洋地黄、抗心律失常药及利尿剂,是否有容易造成体内电解质紊乱的情况存在,重点了解抗心律失常的药物使用情况。

6、心理社会评估:心律失常可出现于生理和病理状况,多种因素可以诱发心律失常,在评估病人心律失常产生的原因时,除了疾病、药物因素外,还应注意其精神心理因素的评估,部分病人因过分紧张或情绪激动出现期前收缩等心律失常,出现心律失常后精神更加紧张,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引发更严重的心律失常。

7、辅助检查:心电图是诊断心律失常的最重要依据。

【护理问题】1、活动无耐力与心律失常导致心排血量减少有关2、潜在并发症猝死、心力衰竭、脑栓塞3、焦虑与心律失常反复发作、疗效欠佳有关4、有受伤的危险与心律失常引起晕厥有关【护理措施】1、一般护理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尽量避免左侧卧位,因左侧卧位时人常能感觉到心脏的搏动力使不适感加重。

发生严重心律失常时,病人可出现血压下降、休克。

协助病人去枕平卧,抬高头部和下肢15°-20°,以增加回心血量,保证脑组织的血液供应;出现心力衰竭时,协助病人半坐卧位,以减轻肺淤血,减轻呼吸困难;当病人出现意识丧失、抽搐时,应注意保护好病人,保持平卧位,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分泌物流入气管引起窒息,并注意防止舌咬伤。

对无器质性心脏病的良性心律失常病人,鼓励其正常工作和生活,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过度劳累。

心悸护理查房

心悸护理查房
c.监测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状况。因电解质紊乱或酸碱平衡失调时很容易并发心 律失常
d.准备好急救药物和抢救设备如除颤器、起搏器等,随时准备抢救 (2)潜在并发症:心力衰竭 护理措施: a.心率加快等、听肺部有无湿罗音 b.避免情绪激动、饱餐、用力排便等可加重心脏负担的因素。

5.护士希望解决的护理问题 ⑴患者胸闷虚弱感减弱或消失
⑵患者在短期内能知晓疾病的临床表现和护理要点及自我保健的一般方法,常 用药物的作用,使用方法及不良反应和用药的注意事项。
相关知识点讨论 【冠状动脉硬化性性心脏病】 (coronary artery heart disease, CHD) 简称
冠心病,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脏病,是指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而引起的 心肌机能障碍和(或)器质性病变,故又称缺血性心脏病(IHD) 【病因】最基本的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导致管腔堵塞。 1、年龄与性别:40岁后冠心病发病率升高,女性绝经期前发病率低于男性,绝 经期后与男性相等. 2、高脂血症:除年龄外,脂质代谢紊乱是冠心病最重要预测因素。 3、高血压; 4、 吸烟:吸烟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5、糖尿病:冠心病是未成年糖尿病患者首要的死因,。 6、肥胖症:已明确为冠心病的首要危险因素,可增加冠心病死亡率。 7、久坐生活方式:不爱运动的人冠心病的发生和死亡危险性将翻一倍 。
5分钟,常发散到左侧臂部,肩部,下颌,咽喉部,背部,也可放射到右臂. 有时可累及这些部位而不影响胸骨后区. 根据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分为稳 定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 2、心肌梗塞型:梗塞时表现为持续性剧烈压迫感,闷塞感,甚至刀割样疼 痛,位于胸骨后,常波及整个前胸,以左侧为重。部分病人可延左臂尺侧向 下放射,引起左侧腕部,手掌和手指麻刺感,部分病人可放射至上肢,肩部 ,颈部,下颌,以左侧为主。疼痛部位与以前心绞痛部位一致,但持续更久 ,疼痛更重,休息和含化硝酸甘油不能缓解。 3、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型:很多病人有广泛的冠状动脉阻塞却没有感到过心 绞痛,甚至有些病人在心肌梗塞时也没感到心绞痛。这类病人发生心脏性猝 死和心肌梗塞的机会和有心绞痛的病人一样,所以应注意平时的心脏保健。 4、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型:部分患者原有心绞痛发作,以后由于病变广泛 ,心肌广泛纤维化,心绞痛逐渐减少到消失,却出现心力衰竭的表现,以及 各种心律失常。 5、猝死型:指由于冠心病引起的不可预测的突然死亡,在急性症状出现以 后6小时内发生心脏骤停所致。主要是由于缺血造成心肌细胞电生理活动异 常,而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导致。

心悸的中医护理常规

心悸的中医护理常规

心悸心悸是指因心气血阴阳的亏虚,失调或血脉瘀阻,致心中悸动,心慌不宁,甚至不能自主或脉跳三五不齐的病证。

病位在心。

常见证型有心虚胆怯,心脾两虚,阴虚火旺,心阳不振等。

相当于西医学的各种心脏功能或器质性疾病,以及神经症,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等疾病引起的心律失常。

临床表现常见症状是以心跳异常,自觉心悸为主要表现,且常伴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临证护理1心虚胆怯心悸,善于易怒,坐卧不安,多梦易醒,恶闻声响,食少纳呆,苔薄白脉细略数或细(1)自汗者,汗出及时擦干,注意防寒保暖。

(2)多梦易醒者,可遵医嘱针刺神门,内关等或耳针心,肾等穴以镇静安神,改善睡眠。

(3)做好情志护理。

避免精神刺激,情志内伤,解除患者思想顾虑,帮助其战胜忧愁恐惧,使其心情开朗,则心悸亦除。

(4)穴位注射足三里。

2心脾两虚心悸气短,头晕目眩,面色无华,神疲乏力,健忘,舌淡红,脉细弱。

(1)体虚者易感风寒,应注意防寒,随气候变化增减衣被。

(2)若病情好转,可适当户外活动。

(3)室内空气流通,阳光充足,患者做起,站立,行走各30分钟无不适症状。

(4)足三里穴位。

3阴虚火旺心悸易凉,心烦失眠,头晕目眩,耳鸣,口燥咽干,舌红少津,苔少或无,脉细数。

(1)注意腰部保暖,勿负重,起坐动作宜缓慢。

协助生活护理,患者如厕,外出检查需人陪同,防跌仆。

(2)心悸时间长,脉数者,按医嘱用药,做好记录。

(3)烦热出汗者,衣被不宜盖太多,及时更换湿衣(4)穴位注射足三里(5)遵医嘱口服滋阴口服液4心阳不振心悸不安,胸闷气短,动则尤甚,舌淡苔白,脉象虚弱或沉细无力(1)心悸严重应卧床休息(2)若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大汗淋漓等,给予吸氧,配合医生抢救(3)病情缓解期,可适当锻炼身体,如练气功等(4)穴位注射足三里饮食护理1心虚胆怯(1)宜食益气补血,养心安神之品如朱砂炖猪心,黑木耳大枣汤等。

可选用含钾高的食物和水果如油菜,菠菜等2心脾两虚(2)宜食健脾益气生血安神之品如浮小麦小米粥,黄芪红枣龙眼肉煲乌鸡等3阴虚火旺(3)宜食清淡养阴降火而富于营养之品如百合糖水,生地黄粥,西洋参茶等4心阳不振(4)宜益气温阳之品如人参粥,龙眼莲子粥等用药护理(1)心阳不振者中药汤剂应趁热服,阴虚火旺者宜偏凉服,水气凌心者中药汤剂宜浓煎,少量煎服,或饭后30分钟热服。

心律失常的护理常规

心律失常的护理常规

心律失常的护理一、护理评估1、评估患者有无心脏病、吸烟史、跌倒史、晕厥史、用药治疗及抢救情况、过敏史及家庭史。

2、评估患者有无药物中毒、电解质紊乱、精神不安、过量烟酒等。

3、评估患者有无胸闷、黑朦、晕厥、头晕、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

严重者还应评估患者的神志等。

4、评估患者的情绪及心理反应。

二、护理措施1、休息与活动:(1)根据患者心律失常的类型及临床表现,与患者及家属共同制定活动计划。

对无器质性心脏病的良性心律失常患者,鼓励其正常工作与生活。

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

(2)嘱患者出现胸闷、心悸、头晕等不适时采取高枕卧位、半卧位或其他舒适体位,尽量避免左侧卧位。

保持情绪稳定,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静剂,保证患者充分的休息与睡眠。

2、药物治疗与护理:严格遵医嘱按时、按量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静脉注射时速度易慢,静脉滴注药物时尽量用输液泵控制速度。

观察患者意识和生命体征,必要时上心电监护,观察用药前、中、后的心率、心律等心电的变化,以判断疗效和有无不良反应。

3、潜在并发症的护理:严密观察心率、心律的变化,发现恶性心律失常,应立即通知医生。

备好抗心律失常药物及其他抢救药品、除颤仪、临时起搏器等,一旦出现猝死,立即进行抢救。

4、避免诱发因素:嘱患者避免剧烈活动、情绪激动或紧张、快速改变体位等,一旦有头晕、黑朦等先兆时立即平卧,以免跌伤。

有头晕、晕厥发作或曾有跌倒病史者应卧床休息,避免单独外出,防止意外。

5、减轻焦虑:(1)保持病室环境舒适,避免过冷、过份潮湿或干燥。

(2)为患者提供生理和心理支持,鼓励其战胜疾病,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

(3)抢救时,护士要保持镇静,给患者信任和安全感,并做好必要的解释。

三、健康指导要点1、疾病知识指导: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心律失常的常见病因、诱因及防治知识。

说明遵医嘱服抗心律失常药物的重要性,不可自行减量、停药或擅自改用其他药物。

告知患者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2、避免诱因:嘱患者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休息与睡眠;保持乐观稳定的情绪;戒烟、限酒,避免摄入刺激性食物如咖啡、浓茶等,避免饱餐;避免劳累、感染,防止诱发心力衰竭。

心悸的评估及护理PPT课件

心悸的评估及护理PPT课件
➢ 用药后观察
✓ 意识状态和生命体征 ✓ 检测心电图
36
护理措施——健康教育
➢ 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诱发因素 ➢ 起居规律,避免劳累 ➢ 教会患者监测脉搏和听心率的方法
37
护理措施——健康教育
➢ 指导患者正确饮食 ➢ 保持大便通畅 ➢ 使患者了解坚持服药的重要性
38
病 病例介绍

患者,女,38岁。心慌、气急8年,反复咳血丝痰2年,
较局限。腹部无明显异常,下肢略水肿。
39
病 例 分 析
病 例
心悸的时间 突发性□暂时性□持续性■
心悸的表现 心动过速■心动过缓□不规则□
心悸的诱因 无■有□(如:体位□ 体力活动□ 精神状况 □药物□ 饮酒
□ 饮浓茶□ 饮咖啡□ 其他_ )
心悸伴随症状 无■ 胸痛□ 发热□ 晕厥或抽搐□ 面色苍白□ 发钳□ 冷汗□
➢ 用药原则
准确,及时。密切观察不良反应,防止毒副 作用发生
27
护理措施——用药护理
➢ 抗心律失常药物
盐酸胺碘酮
28
护理措施——用药护理(常用药物)
➢ 抗心律失常药物
盐酸普罗帕酮
29
护理措施——用药护理(常用药物)
➢ 抗心律失常药物
盐酸美西律
30
护理措施——用药护理(常用药物)
➢ β-受体阻滞剂
➢ 对症处理
发热 室上性心动过速
➢ 心理护理
21
护理措施———心悸伴严重心律失常
➢ 心电监护:电极避开胸骨右缘及心前区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或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应避 开锁骨源
22
护理措施———心悸伴严重心律失常
➢ 体位与休息
✓ 采取高枕卧位 ✓ 半卧位 ✓ 避免左侧卧位

心悸中医护理方案

心悸中医护理方案

心悸中医护理方案1.心悸中医护理方案2.中医护理八纲辨证之表里3.中医护理:失眠的辩证施治4.中医护理的中医护理简介心悸中医护理方案张某胃脘胀闷,攻撑作痛,脘痛连胁,嗳气频繁,大便不畅,每因情态因素而发作,舌苔薄白,脉弦来诊。

诊断:胃脘痛(肝气犯胃证)调护原则:一、一般护理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胃痛持续不已,疼痛较剧烈,或呕血、黑便者,应卧床休息,缓解后可下床活动。

二、病情观察,做好护理记录1、密切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时间、诱发因素,及与寒热、饮食的关系。

2、注意呕吐物和大便的颜色、性状。

3、胃痛突然加剧,或伴呕吐、寒热,或全腹硬满而疼痛拒按时,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4、出现呕血或黑便、面色苍白、冷汗时出、四肢厥冷、烦躁不安、血压下降时,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三、给药护理:中药汤剂宜温服。

四、饮食护理:1、饮食以质软、少渣、易消化、少量、多餐为原则。

2、戒烟酒、浓茶、咖啡。

忌食辛辣、肥甘之品。

五、情志护理:帮助患者消除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的影响,使其保持乐观情绪。

六、临证(症)施护:1、胃痛发作可遵医嘱用针刺止痛。

2、呕血、黑便者,按血证护理常规进行。

健康指导1、禁烟、酒、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食物。

了解患者饮食习惯,必要时推荐食谱,改善原有饮食习惯。

2、生活规律,劳逸结合,保证睡眠,保持乐观情绪。

3、如出现疼痛、反酸、呕吐等症状时,及时就医。

4、指导患者和家属了解本病的性质,掌握控制疼痛的简单方法,减轻身体痛苦和精神压力。

中医护理八纲辨证之表里浑身没劲心慌怎么回事1、浑身没劲心慌可能是颈椎问题头晕颈部不适,头胀痛,或有上肢麻木、疼痛:往往是颈椎病引起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导致头晕的疾病。

2、浑身没劲心慌可能是肌肉疲劳还有一种头晕是白领阶层常见的:每天坐在办公室看电脑,下班时头晕,自觉颈部肌肉酸胀不适,这种情况是由于保持一个姿势时间过长,颈肌紧张造成的,需要进行适当的颈椎保健体操或针灸按摩治疗,并加强体育运动锻炼。

心悸护理查房

心悸护理查房

心悸护理查房xx年xx月xx日CATALOGUE 目录•心悸的相关信息•护理查房的目的和内容•护理查房的步骤和方法•特殊病人的心悸护理•心悸护理查房的效果评估•心悸护理查房的未来展望01心悸的相关信息定义心悸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和生理现象,是指患者感到心脏跳动强烈、不安或不规则的一种主观感受。

别名心悸也被称为"心跳异常"、"心律不齐"等。

心悸的定义生理因素如运动、紧张、焦虑等可以引起心悸。

病理因素心脏病、心律失常、甲亢、贫血等可以引起心悸。

心悸的病因心悸的症状包括心跳强烈、胸闷、呼吸困难、心前区不适等。

典型表现心悸还可以表现为头晕、乏力、失眠、多梦等。

其他表现心悸的症状1 2 3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病史,了解症状的特点和持续时间。

病史采集医生会进行身体检查,特别注意心脏听诊和心电图检查。

身体检查心电图是诊断心悸的重要手段,可以检测心脏电活动的异常。

心电图检查03心理治疗心悸患者往往存在心理紧张、焦虑等问题,因此心理治疗也是重要的手段,包括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等。

01对症治疗针对心悸的症状进行对症治疗,如使用镇静剂、抗心律失常药物等。

02对因治疗针对引起心悸的病因进行相应的治疗,如使用抗心力衰竭药物、抗心律失常手术等。

02护理查房的目的和内容定义护理查房是由护士长或资深护士组织开展的一种系统的、有目的的、集体的护理活动。

目的通过集体讨论、分析和学习,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确保护理质量得到持续改进。

护理查房的定义护理查房的目的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通过集体讨论和学习,帮助护理人员深入了解患者的病情、诊断、治疗和护理要点。

提升护理人员的临床技能水平通过实践操作演示和经验分享,提高护理人员的临床操作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

促进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通过分析和总结护理过程中的问题和经验,不断优化护理流程,提高护理质量。

护理查房的内容了解患者的病史、诊断、治疗计划等信息,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护理需求。

医院心悸患者的护理常规

医院心悸患者的护理常规

医院心悸患者的护理常规(一)定义心悸是指患者自觉心跳或心慌,伴有心前区不适感。

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及心房颤动等心律失常,均易引起心悸。

正常情况下,人在静态或休息时不会感到自己的呼吸和心跳。

如果在静态或休息状态下自觉心脏搏动并有不适感,则为心悸。

此时,体格检查可发现心脏搏动增强、心率和心律变化,部分患者亦可正常。

心悸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与患者的敏感性,以及心搏强度、速率或节律的变化有关。

(二)护理评估1.病因评估(1)病史询问:患者有无心慌、心跳、心惊、胸部跳蹦,甚至感到心脏跳到咽喉部等症状;有无与心悸发生有关的心脏病病史或其他疾病病史,了解心功能状态;心悸与气候、环境、体力劳动、情绪、饮食起居、服药的关系。

(2)体格检查:重点了解心脏大小、脉搏、心率、心律与心音的变化,各瓣膜区有无杂音,有无贫血体征,有无甲状腺肿大等。

(3)实验室及其他辅助检查:除血常规、血糖及儿茶酚胺浓度外,应特别注意心电图、甲状腺功能检查的结果。

通过上述病史询问、相关体格检查和实验室及其他辅助检查,判断患者有无心悸,确定其心悸的性质为功能性或器质性。

2.心悸发作时间、部位、性质、程度及其伴随症状(1)时间:自第一次发作至今有多长时间,心悸发作的频率,每次发作持续与间隔的时间,突发性、暂时性还是持续性等,一般器质性心脏病引起的持续时间较长。

(2)部位:多数患者心悸位于心前区,少部分位于心尖波动处或胸骨下等,极少数患者从心前区直至咽喉部。

(3)性质和程度:心悸为主观感觉,依个人感受不同,其程度差异也较大。

有心律失常引起的心悸,在检查患者的当时其心律失常不一定存在,因此,务必让患者详细陈述其发生心悸当时的主观感觉,如心跳是过快还是过慢、有无不规则样感觉等,帮助鉴别快速型或慢速型心律失常。

(4)伴随症状:心悸是否有前驱症状或伴有胸痛、呼吸困难、头晕、发热等症状,确定心悸的病因。

3.目前诊断和治疗的情况引起心悸的原因很多,其性质可能是功能性的,也可能是器质性的,诊断和治疗也会存在很大差异,应仔细询问患者目前的诊断和用药情况,有无采用电学方法(如电复律、人工心脏起搏)、外科手术或其他治疗方法,疗效如何等。

心悸

心悸

3、心悸的诱因:
心悸在吸烟、饮酒、饮浓茶、饮咖啡、使用某些药物 (麻黄碱、氨茶碱、肾上腺素、阿托品、甲状腺素片等)、 精神紧张、受惊吓时出现,也与气候、环境、体位、体力 活动有关,或器质性心脏病发作。
4、心悸伴随症状:
1、伴胸痛:见于冠心病、心肌炎、心包炎、亦可见于心脏神 经官能症 2、伴发热:可见于急性风湿性心肌炎、感染性心内膜炎 3、伴晕厥或抽搐:可见于严重的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 综合征 4、伴面色苍白:多见于贫血 5、伴有发绀:多见于心力衰竭、休克、先天性心脏病 6、伴冷汗、手足冰凉、麻木:见于交感神经功能亢进症 7、伴消瘦或多汗: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嗜铬细胞瘤或其他 肿瘤 8、伴呼吸困难、胸闷: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功能不全
治疗心悸常用药物的护理
药物分类 药物名称 药理作用
血管紧张素 转换酶抑制 剂
马来酸依那普 利(依苏) 降压,同时保持 心肌收缩力,改 善心脏功能
不良反应 监测要点
少数人可出现 监测血压,预防 低血压发生 头痛、头晕、 嗜睡、疲劳、 口干、上腹部不 适、恶心、心悸、 胸闷、咳嗽、皮 疹,血压过低等
治疗心悸常用药物的护理
药物分类 药物名称 药理作用
β受体阻滞
酒石酸美托洛 尔(倍他乐 克); 富马酸比索洛 尔(康忻) 减轻心肌耗氧量, 减轻心肌缺血, 促进氧的释放, 增加组织供氧, 抑制缺血时血小 板聚集,改善心 肌血液循环
不良反应 监测要点
引起低血压,心 动过缓,心力衰 竭等,并加重哮 喘与慢性阻塞性 肺疾病;糖尿病 患者可能引起低 血糖、乏力。 在给药前测量患 者心率,当心率 低于50次/分钟 时及时停药
二、发病机制
心悸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一般认为心脏活动过度 是心悸发生的基础,常与心率及心搏出量改变、精神因素、 心脏病有关。

护理常规心内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护理常规心内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护理常规心内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心内科是医学的分支之一,主要研究心脏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心脏是人体重要的器官之一,如果出现问题,将会严重影响整个身体的功能。

以下是心内科常见疾病的护理常规。

1.心绞痛: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造成的心肌缺氧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特征是胸闷、压榨样疼痛。

护理常规主要包括:-监测患者的心电图、血压和心率等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患者疼痛程度的变化,并及时记录;-保持患者平稳的情绪状态,避免患者过度劳累;-教育患者要注意饮食结构的合理搭配,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进行心功能的评估和药物的调整。

2.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是一种因冠状动脉血管阻塞导致心肌组织缺血坏死的疾病。

护理常规主要包括:-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维持患者的呼吸循环稳定;-观察患者的心电图和血压等重要生命体征,监测心功能的恢复情况;-提供舒适的环境,减轻患者的疼痛和焦虑;-教育患者关于疾病的知识,指导患者进行心脏康复训练;-帮助患者建立积极乐观的心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3.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是一种由于心脏无法从全身组织提供足够的氧供而导致的疾病,其表现为呼吸困难、水肿等症状。

护理常规主要包括:-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呼吸频率、心率、体重等;-监测患者的氧饱和度和呼吸功能,给予适当的氧疗;-管理患者的液体平衡,保持体液的平衡;-帮助患者进行心脏康复训练,提高心脏的功能;-教育患者关于疾病的知识,如药物的使用和合理饮食等。

4.心律失常:心律失常是心脏电传导系统发生异常造成的心跳规律紊乱的疾病。

护理常规主要包括:-监测患者的心电图、血压和心率等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患者的症状,如胸闷、心悸等;-提供安静和舒适的环境,避免患者的情绪激动;-教育患者关于疾病的知识,如药物的使用和健康生活方式等;-定期复查患者的心电图,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除了以上常见的心内科疾病,还有其他一些疾病,如心肌炎、心包炎等。

对于这些疾病的护理常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

心悸的护理常规

心悸的护理常规

心悸的护理常规
【病情观察】
1、评估心悸发作的诱因,伴随症状、患者的用药史、既往史等。

2、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特别是心率及心律情况)意识状态等。

3、辅助检查
4、心理状况
【护理要点】
1、休息:提供舒适安静的休息环境,取舒适体位,必要时氧气吸入。

2、观察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必要时给予心电监护,观察心率及心律情况等。

3、心理护理:多关心病人,指导深呼吸或听音乐等放松方法。

4、遵医嘱正确用药,观察药物的疗效及副作用。

【健康指导】
1、告知患者避免诱因:如劳累,情绪激动等。

2、指导患者自测脉搏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心悸的中医护理常规ppt课件

心悸的中医护理常规ppt课件

预防调护
? 一、调情志 经常保持心情愉快,精神乐观,情绪稳定, 避免精神刺激。
? 二、节饮食 饮食宜营养丰富而易消化,低脂、低盐饮食。 忌过饥过饱、辛辣炙博、肥甘厚味之品。
? 三、慎起居 生活规律,注意寒温交错,防止外邪侵袭; 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剧烈活动及体力劳动;重症卧床休息 。
? 四、长期治疗 食
本病病势缠绵,应坚持长期治疗。配合
补、药膳疗法等,增强抗病力;积极治疗原发病:胸痹、痰
饮、肺胀、喘证、痹病等;及早发现变证、坏病的先兆症
? 常见脉象:可见数、涩、结、代、缓、沉、迟
? 常见诱发因素:情志刺激,如惊恐、紧张,及劳倦、饮酒、 饱食等。 ? 辅助检查:心电图可有各种心律失常的表现。
四、辨证论治
? 『辨证要点』
? 1、分清虚实 ? 2、结合辨病辨证
eg .心律失常→快速型多属心虚胆怯;冠心病→气虚
血 瘀或痰瘀交阻;风心病→心脉痹阻;病毒性心肌炎→气 阴两虚,瘀阻脉络。
? 治法:镇惊定志,养心安神。
? 调护方法: ? 酸枣仁、红糖煎水饮→养血安神。 ? 饮食清淡,避免刺激性食物,戒烟酒、浓茶。 ? 体贴关心病人,加强情志护理。
2.心血不足
? 证候: 主症:心悸气短,头晕目眩。 兼症:失眠健忘,面色无华,倦怠乏力。 苔脉:舌淡红,脉细弱。
治法: 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调护方法: ? 养血、补心食物:赤豆、红枣、动物心脏等, 忌浓茶、辛辣之品。 ? 住室安静舒适,利于休息。
4.心阳不振
? 证候
主症:心悸不安,胸闷气短,动则尤甚 。 兼症 :面色苍白,形寒肢冷。 苔脉 :舌淡苔白,脉虚弱或沉迟结代。
? 治法:温阳益气,安神定悸 ? 调护
? 中药趁热服。 ? 饮食温热,忌生冷,多食核桃仁等 ? 居室温暖,空气新鲜。

心悸(心律失常-室性早搏)

心悸(心律失常-室性早搏)

心悸(心律失常—室性早搏)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19-2008)与《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年)。

(1)自觉心中跳动,惊慌不安,不能自主。

(2)可见结脉、代脉、促脉等脉象。

(3)常有情志剌激、惊恐、紧张、劳倦、烟酒等诱发因素。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指南》(ACC/AHA/ESC制定,2006年)。

(1)临床表现症状:最常见的症状是心悸不适,部分病人还可以出现心前区重击感、头晕、乏力、胸闷,甚至晕厥;较轻的室性期前收缩常无临床症状。

体征:心脏听诊有提前出现的心搏,其后有较长的间歇,提前出现的室性期前搏动的第一心音增强,第二心音减弱或消失,有时仅能听到第一心音。

桡动脉搏动有漏搏现象。

(2)心电图特征①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的QRS波群,时限>0.12s,其前无P波,其后常有完全性代偿间期,T波方向与QRS波群主波方向相反。

②室性早搏的类型:室性早搏可孤立或规律出现。

每个窦性搏动后跟随一个室性早搏,并有规律出现两次以上者称为室性早搏二联律;每2个窦性搏动后出现一个室性早搏,并有规律出现两次以上者称为室性早搏三联律;连续发生2个室性早搏称成对室性早搏;连续3个以上室性早搏称短阵室性心动过速。

位于两个窦性心律之间的室性早搏称为间位性室性早搏。

若室性早搏在同一导联内形态相同,且偶联间期固定者,称为单形性室性早搏。

若同一导联中室性早搏的形态不同,但配对间期相等者称多形性室性早搏。

若室性早搏在同一导联内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形态,且偶联间期存在差异者,称为多源性室性早搏。

(3)病情分类①按发作频率分类偶发室性期前收缩:ECG示<5次/min,DCG示<30次/h;频发室性期前收缩:ECG示>5次/min,DCG示>30次/h;②按形态分类单源(单灶):同一导联中室性早搏的形态及配对间期均相同;多源(多灶):同一导联中室性早搏的形态及配对间期均不相同;多形(联律间期相同,形态迥异):同一导联中室性早搏的形态不同,但配对间期相等。

心内科护理常规

心内科护理常规

心血管内科一般护理常规一、根据病情及心功能状况,采取合适体位,为病人制定活动计划并督促执行,观察活动中反应。

活动受限者给予生活护理。

二、给予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高蛋白、清淡、易消化、维生素丰富的食物。

少食多餐,进食不可过饱。

禁烟、限酒。

多食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三天未解大便者汇报医生,遵医嘱给予缓泻剂。

三、保持室内安静、整洁、安全、空气流通,减少探视。

注意保暖,避免受凉,防止呼吸道感染。

四、观察心率、心律、血压、呼吸并记录,必要时测体重、记尿量。

如需吸氧者,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湿化液和给氧方式。

五、按时按量服药,观察药物作用及不良反应。

六、评估患者身心状况,做好心理护理。

七、评估患者及家属的需求,做好健康教育。

心血管内科常见症状护理常规心源性呼吸困难护理常规一、取半卧位或端坐位,协助翻身、生活护理。

二、给氧:根据缺氧程度调节氧流量,急性肺水肿时予高流量乙醇湿化给氧。

三、病情观察:呼吸困难的程度、特征、伴随症状,有无发绀。

四、用药护理:遵医嘱给予利尿剂、ACEI或ARB类、ß受体阻滞剂等药物,观察疗效及副作用(电解质紊乱、咳嗽、心动过缓等)。

五、控制输液速度,防止急性肺水肿。

心悸护理常规一、心悸发作时卧床休息,给氧。

二、病情观察:评估引起心悸的原因,必要时做心电图、心电监护,观察心率、心律,判断有无心律失常,观察血压变化。

注意有无低钾血症等诱发室早、室速的因素。

三、用药护理:遵医嘱用药,观察疗效与副作用。

必要时做好准备好抢救器材与药品,保留静脉通道。

心源性水肿护理常规一、饮食:低盐饮食,限制含钠量高的食物及水分摄入,用排钾利尿剂者注意补充含钾丰富的食物。

二、病情观察:观察水肿的部位、程度、皮肤是否完整,遵医嘱记出入量或尿量、称体重。

三、用药护理:遵医嘱给予利尿剂,观察疗效及副作用(有无电解质紊乱)。

四、皮肤护理:保持病人皮肤清洁、卧位舒适安全,床单元平整干燥;定时翻身,保护骨隆突处;使用便器时勿擦伤皮肤。

心悸的治疗与护理

心悸的治疗与护理

心悸的治疗与护理一、定义心悸是指患者自觉心慌或心跳,伴有心前区不适感。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1.病因心悸的病因多种多样,有的是心脏器质性病变,有的是由于功能性的因素所致,临床上须加以鉴别,从而进行不同的诊治。

常见的引起心悸的病因有以下几种。

(1)心律失常①过早搏动:如房性早搏、交界性早搏及室性早搏等。

②心动过速:如各种原因所致的窦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心动过速及快速型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等。

③心动过缓:窦性心动过缓、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及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2)高动力循环状态引起心脏收缩增强①生理性:如剧烈运动,大量烟、酒、茶的刺激,某些药物如阿托品、氨茶碱、肾上腺素应用等。

②病理性:如高热、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低血糖、缺氧、嗜铬细胞瘤等。

(3)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如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原发性心肌病及某些先天性心脏病等。

(4)心脏神经官能症。

2.发病机制关于心悸发生的机制目前还不十分清楚。

三、临床表现①心悸时脉搏和心率可加快、减慢或出现节律不齐,患者自觉心搏强而有力、心脏有停跳感或心前区振动感。

②病情严重时可伴有呼吸困难、发热、胸痛或晕厥、抽搐等。

四、实验室及其他检查体格检查除常规外,应重点检查有无心脏疾病的体征。

血常规、血沉、抗“O”,甲状腺功能检查,利用各种器械如心电图、X线、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导管等进行检查。

早搏、阵发性心动过速、房颤等,可利用病史、体检、心电图加以鉴别。

心脏神经官能症,可行普萘洛尔试验予以明确。

五、治疗心悸是一种症状,可经检查确诊病因,然后进行对症治疗。

六、观察要点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与医生联系,积极采取措施。

七、护理要点①常规护理:调整情绪、饮食,充分休息。

②专科护理:注意对心率、心跳变化等心律失常的患者触诊时应同时听诊心率、心律,不少于1min,必要时做心电、血压监护。

心内科护理常规

心内科护理常规

一.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评估】1、评估病人主诉如胸闷、胸痛、心悸、气促,并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

是否有咳嗽、咳痰、乏力等伴随症状,痰液的性状和量。

2、病人生命体征包括呼吸的频率、节律、深度、脉搏、血压、意识状况、面容与表情、体位、皮肤粘膜有无发绀。

水肿出现的部位、程度、范围。

3、活动耐力。

4、了解患者的睡眠,饮食,排便情况;评估有无精神紧张、恐惧、烦躁不安等不良情绪。

【护理问题】1、心输出量减少与心排血量降低有关2、活动无耐力与机体氧供应失调有关3、舒适的改变与疼痛有关4、气体交换受损与肺淤血、肺血肿、肺部感染有关5、体液过多与水钠潴留有关6、焦虑与担心预后较差,对死亡的恐惧有关7、知识缺乏与信息来源受限有关【护理措施】1、患者入院,热情接待,安置床位,入院告知。

2、保持病室安静舒适,各项检查、治疗、护理安排有序,以保证患者休息和睡眠。

3、氧疗护理一般缺氧病人遵医嘱予以氧疗;急性肺水肿患者采用30~50%酒精间断吸氧;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人予以持续低流量吸氧;呼吸功能不全者使用面罩加压吸氧必要时行机械通气。

4、排泄护理鼓励卧床患者多食蔬菜水果、及富含纤维素食物,养成每日排便的习惯。

便秘者可予缓泻剂或低压灌肠,危重病人记录24小时尿量,定时测体重。

5、生活护理对心功能不全、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肌炎病人,协助生活起居及个人卫生。

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和遗嘱分别采取平卧位、坐位、半坐位、头低足高位、侧卧位等,病情轻者鼓励其适当活动。

6、遵医嘱指导和落实患者的饮食。

7、遵医嘱采取各种标本,做好各项检查的相应准备。

8、休息与卧位防止褥疮。

呼吸困难时采取半卧位,遵医嘱给氧。

注意休息,限制会客,防止过累及精神刺激,做好心理护理,消除不必要的精神负担。

9、遵遗嘱指导和落实患者的饮食。

10、指导患者正确服药,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若服用中药,按中药服药护理常规护理。

11、按等级护理要求实施分级护理。

心血管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心血管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心血管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症状观察:及时了解患者主诉,如胸闷胸痛、心悸、气急,观察其部位、性质、持续时
间,及时通知医师采取相应措施,如吸氧、含硝酸甘油等。

2.体征观察:定时监测脉率、心电图、心率、呼吸与血压,对危重患者应使用心电、呼吸、
血压监护。

3.生活护理:对心功能不全、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肌炎患者,协助生活
护理。

4.休息及卧位:重者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

病情稳定者,鼓励逐渐床上或下床活动。

长期
卧床者,每2小时更换体位。

心功能不全者半卧位或端坐卧位。

5.饮食护理:宜给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少量多餐,避免刺激。

高血压病、冠心病、心
功能不全患者,应限制钠盐食物。

6.氧疗护理:非严重缺氧患者,用用鼻导管低流量吸氧,2-4 L/min,浓度20%-40%,严严
重缺氧者6-8 L/min.急性肺水肿患者,用20%-30%乙醇湿化,交替吸氧。

7.排泄护理:鼓励长期卧床患者多食蔬菜、水果及富含纤维素食物,养成每日排便习惯。

对便秘患者,按摩下腹部促进肠蠕动,如长期便秘者,可给缓泻剂或低压温水灌肠,无效时可带手套润滑手指将粪便抠出,准确记录24小时尿量。

定期测体重。

8.用药护理:准确掌握心血管常用药物的剂量、方法、作用及副作用,如用洋地黄类药物
前后密切注意心率、心律变化;用利尿剂时应注意尿量及电解质变化;用扩血管药时应定期测量血压,并准确控制和调节药物浓度与使用速度;抗凝药物使用时应注意有无出血现象。

9.关心、鼓励患者,做好解释和安慰,协助患者克服不利疾病治疗和生活习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悸护理常规
因心失所养或邪扰心神所致。

以心跳异常、自觉心悸为主要临床表现。

病位在心。

神经官能症、心律失常、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可参照本病护理。

(一)护理评估
1、心率、心律情况。

2、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生活自理能力。

3、心理社会状况。

4、辨证心血不足证、阴虚火旺证、心阳不振证、瘀阻心脉证、
心虚胆怯证、水饮凌心证、痰火扰心证。

(二)护理要点
1、一般护理
(1)按中医内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

(2)重症卧床休息,轻症适当活动。

(3 )病情观察,观察患者心律、心率、血压、呼吸、神色、汗出等变化。

(4)观察心悸发作与情志、进食、体力活动等关系密切。

(5)出现面色苍白、汗出肢冷,口唇青紫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6 )出现心前区剧烈疼痛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7)出现呼吸表浅,频率、节律发生改变时,报告医师并配合处理。

2、用药护理
响。

转移
(1 )中药汤剂宜温服,心阳不振者应趁热服用。

(2)观察并记录服药后的效果及反应。

3、饮食护理
(1)饮食注意营养、水分和钠盐的摄入量,尤其对水气凌心水肿者,应限制水和钠盐的摄入。

(2)饮食有节制,宜清淡可口,忌食辛辣、醇酒、咖啡之品。

(3)便秘者给予润肠通便之物,多食含纤维素的食物。

4、情志护理
(1)心悸发作时有恐惧感者,应有人在旁陪伴,并予以心理安慰。

(2)平时多向患者讲解紧张、恐惧、激动、思虑对病情的不良影
(3)指导患者掌握自我排解不良情绪的方法,如自慰法、
法、音乐疗法、谈心释放法等。

5、临证护理
(1 )心阳虚弱,水气凌心,喘促不能平卧者,取半卧位,并给予吸氧。

(2 )瘀阻心脉,心阳不振,脉结代者,应正确测量短绌脉。

(3)心悸时,遵医嘱给予针刺。

(4)水饮凌心伴水肿者,做好皮肤护理,避免皮肤损伤。

6、并发症护理
(1)心功能衰竭
①评估心功能状态,活动过程中监测有无呼吸困难、胸痛、
心悸等不适,并以此作为限制最大活动量的指征。

②严密观察患者有无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尿少等表现
避免情绪烦躁、饱食、用力排便等可加重心脏负担的因素,
一旦发生,则按心功能衰竭进行护理。

(三)辩证施护
1、心血不足证
(1 )适当休息,避免过劳。

(2 )适当的饮食调补,可选用桂圆、红枣、莲子等食品。

忌烟、
酒、浓茶及咖啡。

(3)心悸发作时卧床休息,针刺双内关、双神门。

2、阴虚火旺证
(1)重视情志护理,避免情志的刺激。

(2 )戒烟忌酒,忌食辛辣刺激性食品。

(3)心悸伴头晕目眩者,要观察血压变化,必要时每日测血压
1-2 次。

3、心阳不振证
(1 )心悸甚者,必须卧床休息。

(2 )注意保暖,居室向阳,注意随气候变化,增减衣着。

(3 )兼有水肿症状者,给予低盐或无盐饮食,适当限制饮水量并记录24小时出入量。

4、瘀阻心脉证
(1)常伴胸闷心痛,要密切观察脉相等病情变化,若患者出现居V
烈胸痛、面色苍白,应及时报告医生,并立即予头低卧位或平卧位,
测呼吸、血压。

配合医生抢救。

(2)心悸疼痛着,需卧床休息,禁止探视。

(3)饮食宜清淡,少油腻及肥甘厚味。

(4 )心悸疼痛发作时可服用三七粉 1.5g,琥珀粉1.5g。

5、心虚胆怯证
(1)生活环境宜安静优雅,严防惊恐,尽量排除一切噪音干扰。

(2)饮食可选用含钾高的蔬菜,如油菜、菠菜、苦瓜等。

(3)中药汤剂宜饭后1-2小时温服;安神定志药物,宜早晚服;睡觉困难者,可加酸枣仁,红糖煎水服;心烦着可用竹茹,贝母煎水饮。

(4)遵医嘱可针刺神门、内关、或耳针心、肾、付交感等穴,以镇惊安神。

6、水饮凌心证
(1)病室宜温暖,注意防寒保暖。

心悸喘息者,应取半卧位;呼吸困难者,绝对卧床休息并遵医嘱给予吸氧治疗。

(2)饮食宜低盐或无盐,少食多餐,易消化。

忌肥甘厚味如肥
肉、动物内脏、脑等。

(3)中药汤剂宜浓煎,少量频服,或饭后30分钟至1小时热服。

(4)详细记录出入量,注意保护浮肿皮肤,防止擦破后继发感染。

7、痰火扰心证
(1)饮食宜清淡,忌浓茶、咖啡。

多食柑橘、苹果、萝卜以理
气化痰。

(2)对痰多且咳痰不畅者,取半卧位,轻拍背部,必要时可行雾化给药或用吸痰器吸痰。

(四)健康指导
1、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诱发因素。

2、起居有常,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

3、教会患者监测脉搏和听心率的方法。

4、少食多餐。

控制食盐摄入量,少饮浓茶、咖啡等。

指导患者正
确选择低脂、清淡、富营养、易消化的饮食。

5、保持大便通畅,避免排便时因用力过度而发生意外。

6、帮助患者了解坚持服药的重要性。

(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