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院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教学改革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
特别是对于高职院校来说,由于其特殊的定位和使命,教学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一、教学改革的重要性1、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首先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改革,可以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实践经验,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2、增强学生竞争力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通过教学改革,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竞争力,帮助学生更好地就业。
3、适应社会发展需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要紧跟时代步伐,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二、教学改革的建议1、注重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高职院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实践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竞争力。
因此,高职院校应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实验、实训、实习等环节。
2、推行多元化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
高职院校应推行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如项目式教学、情景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是教学改革的执行者,也是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
因此,高职院校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
同时,还应鼓励教师参与企业实践和技术研发,以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学术水平。
4、加强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通过校企合作,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实践经验,同时也可以为企业提供高素质的人才支持。
因此,高职院校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建立完善的校企合作机制。
三、结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不断繁荣,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
基于雨课堂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研究与实践
课程敉学Curriculum Teaching基于雨课堂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研究与实践王石华徐腾凤(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丽江674100)摘要雨课堂是全球超过10000所学校师生使用的教学利器。
基于雨课堂学习平台,对创新创业教育核心课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的项目设计、教学方法、考核方法、雨课件开发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
本研究旨在促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培养师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新的方法。
关键词雨课堂教学改革创新创业教育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20.11.049Study and Practice of the Course f,Career Planning and Employment Guidance for College Students" Based on the Rain ClassroomW A N G Shihua,X U T engfeng(Lijiang Teachers College,Lijiang,Yunnan 674100)Abstract The Rain classroom is a teaching tool used by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more than 10000 schools around the world. Based on the Rain Classroom,this paper explores and practices the project design,teaching methods,assessment methods,Rain-courseware development and other aspects of t he core course of 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education,which named M Career Planning and Employment Guidance for College Students".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promote the reform of t eaching methods,cultivate the innovative consciousness and thinking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improve the innovative ability of students, and provide new methods for promoting the 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 rain classroom;reform in education;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education〇引言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 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简称《意见》)的颁布,为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出了明确的方向,其中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是主要任务和措施之一。
高职高专院校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创新
高职高专院校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创新【摘要】当前,高职高专院校化学实验教学面临着传统模式存在的问题,需要进行探索与创新。
本文首先介绍了背景和研究意义,着重阐述了研究目的是为了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在探讨了传统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探索高职高专院校化学实验教学的必要性。
针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设计了创新模式,并改进了实验教学手段和工具,以及创新课程内容和实验设计。
结论部分阐述了实践证明这些创新能够取得良好效果,可以推广应用。
展望未来,需要不断探索更加有效的实验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高职高专院校化学实验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探索、创新、传统模式、实践能力、实验设计、教学工具、推广应用、未来展望。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职高专院校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创新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传统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在高职高专院校中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
传统实验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实践操作和创新能力培养,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高职高专人才的要求。
对高职高专院校化学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和创新显得尤为重要。
在当前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大背景下,高职高专院校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已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
如何探索适合高职高专院校的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如何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已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通过对高职高专院校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创新,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为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1.2 研究意义高职高专院校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创新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够帮助学生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通过探索新的实验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关于高职英语课程教学的探索
关于高职英语课程教学的探索【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高职专院校现阶段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进一步为我国高职专英语专业教学发展方式提供了相关建议和意见,更深入的探讨了如何使我国高职专英语教学更好的满足市场需要。
【关键词】高职;英语专业;课程教学经济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这些因素都促使我国对于英语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
并且市场上进行人才招聘的企业大多数对于员工的英语水平很看重,这是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所造成的。
我国很多高职专对于英语教育这一块也逐渐重视起来。
不同于本科教育的是,高职专教育更加注重实际应用性,英语教育也是如此。
但是由于我国的高职专英语教育起步较晚,仍然存在很多不足。
如何将高职专的英语教育与市场需求相结合,是我们当前需要的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专院校英语教学的定位我国高职专院校英语的教学目标在于能够培养出符合市场和社会需求的,服务于一线的能够熟练使用英语的实际应用型人才。
因此高职专的英语教学课程安排应当紧紧围绕教育目标展开。
不仅要在宏观上把握好英语教学的基本方向,还要在微观上做好各项教学工作的合理安排。
(一)英语教学内容的安排英语教学涉及的面比较广。
基本的英语理论和语法是必须的。
另外针对不同的专业设置的英语教学内容也应当有所区别。
根据高职专培养实际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来看,英语课程的内容显然应当涉及到一些基本的礼貌礼仪、商务用语、专业术语等等。
高职专院校对于英语教学的内容首先要清晰明了。
高职专院校英语教育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因此必须要做到英语教学能够合理的是学生学会灵活运用英语,而不是死记硬背。
英语教育的重心是英语语言运用能力,该门课程的教学中心也以英语运用能力为目标。
根据高职教育强调理论知识必须、够用的原则,高职专的学生更加要注重对专业英语的学习,但是该专业性英语的学习内容十分庞杂,导致很多高职专的学生对英语学习觉得很有压力感,并且提不起来学习兴趣。
(二)教材的选定做好教材定位工作以后,各高职院校应当将具体的教学内容定位实施行动落实到教材的选用上来。
高职高专数学教学新模式的探索
高职高专数学教学新模式的探索【摘要】通过分析高职高专特点及数学教学现状,对数学教学提出了传统教法、多媒体手段、数学建模与实验相结合的新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和终生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教学模式数学建模数学实验现代教学手段随着教育的大众化,高职高专学生的总体素质不断地转变,培养的目标也逐渐发生变化,尤其近年来教育部领导和高教界专家对高职教学中,提出了高职学生在学校学习时间由以前的三年向两年转变,而用一年的时间到实践岗位学习,即学校理论学习时间要由三年缩短至两年内完成(以下称“2+1”),这对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们结合高职高专变化的教学环境和学生特点,以及近几年的教学与实践,在此探讨“2+1”后数学课程的教学模式。
1 高职高专数学教育现状分析1.1 高职高专教育特点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兼有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双重属性,也就是说,高职高专教育是为了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第一线工作的实用的高科技应用型人才,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包括一般专业能力以及适应各类职业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这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而数学恰恰是各类教学中最基本的知识。
1.2 高职高专学生特点由于各本科院校不断扩招,高职高专学生的生源不断下降,而高职学生生源又分为:来自中专、中职、技校的所谓“三校生”,来自普通高考最后批的应届高中毕业生等。
三校生的文化基础、学习习惯、学习兴趣明显较弱,缺乏基本的自律和自控能力;而进入高职高专的普高学生的基础也普遍较差,逻辑思维能力不强,且数学成绩往往也较差。
据我们近几年来参加单考单招(三校生)与普通高考的阅卷工作的情况,以及对部分高职高专院校的了解,来自普通高中的新生数学成绩的平均分数相当于高考满分的35%左右,个别三校学生甚至接近“零起点”。
这要求我们在高等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创新精神,而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
以就业为导向,整合高职高专课程体系
以就业为导向,整合高职高专课程体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构建高职高专特色的课程体系,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
乌海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专业经过几年来的探索建设,通过对教学理念、课程体系结构、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的考核方案以及课程的评价体系构建等方面的整合,不仅构建了合理的课程体系,得到了有益的探索,还取得了社会的认可。
标签:就业导向;整合;高职高专;课程体系1.高职高专课程体系问题的提出背景一方面,随着近几年来我国电力体制的改革,电力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着变化。
而传统的电气自动化专业的课程体系已经不能满足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目标提出的要求。
另一方面,国外先进教育课程建设理念和技术的逐步推广与引进,以就业为导向,工学结合作为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也逐渐被认同。
乌海职业技术学院顺应市场对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这种需求,在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建设过程中,提出以就业为导向,整合高职高专的课程体系,并且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予以体现。
2.以就业为导向,整合高职高专课程体系的理念乌海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理念就是以就业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而进行。
“工作过程”的理念最早源于德国的职业教育,其含义就是在企业中完成一项工作任务,并且取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相对完整的工作程序。
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就是要以学生为主体,以行动目标为导向,在设定的工作情境中进行工作和学习,工作完成要通过独立计划、实施和评价为教学方法,主要强调学生学习过程的自我构建过程,以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整合形成行动能力的多元评价标准。
3.课程体系构建的具体思路及过程(1)转变教育观念,进行企业调研,确定工作岗位群。
观念决定行动,转变教育观念是高职教改的先导。
在构建课程体系之前,乌海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一系列的高职教育思想学习和讨论并达成共识:要以就业为导向,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岗位技能为目标培养学生的质量观;改变以课堂为中心、教师为主体的教学观,树立以课堂与模拟职场相结合,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
五年制高职医药类专业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第24期 收稿日期:2020-10-30作者简介:周忠云(1968—),江苏徐州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化学。
五年制高职医药类专业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周忠云,禹晓梅(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徐州医药分院,江苏徐州 221116)摘要:针对五年制高职医药类相关专业无机化学课程的教学状况,探求有效可行的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方法和过程,对五年制高职医药类专业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无机化学;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21X(2020)24-0225-02PracticeandExplorationonTeachingReformofInorganicChemistryCourseforPharmaceuticalSpecialtyinFive-year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ZhouZhongyun,YuXiaomei(XuzhouMedicalBranchofJiangsuUnitedVocationalandTechnicalCollege,Xuzhou 221116,China)Abstract:Inviewoftheteachingsituationofinorganicchemistrycourseinfive-yearhighervocationalcollege,thispaperexplorestheeffectiveandfeasibleteachingmethodsandprocessofinorganicchemistrycourse,andactivelyexplorestheteachingreformofinorganicchemistrycourseformedicalspecialtyoffive-year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Keywords:five-year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inorganicchemistry;teachingreform 无机化学是五年制高职医药类相关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无机化学的教学将为后续的有机化学、分析化学、药物化学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奠定基础。
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基金项目:本文系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改革课题(XY09109)的部分研究成果[摘要]目前,我国正把“以就业为导向”作为职业教育办学的指导思想之一。
以就业为导向,构建高职特色的英语课程体系,是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的关键。
论文对构建合理的英语课程体系作了初步的探索和实践,提出了构建“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的英语课程教学体系的必要性、原则、方法以及六大对策。
[关键词]就业导向;高职高专;英语课程体系[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046(2012)6-0053-02“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的高职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李洁慧,周岩(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000)一、构建“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的英语课程教学体系的必要性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已经进行了十几年,但在高职英语教学方面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许多高职院校的教学课程体系改革没有从就业的高度进行模块化的课程设计,从根本上忽视了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与就业之间的依存关系。
(2)现行的高职英语课程体系,从教材选择、教学环节到教学方法基本上沿袭了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未形成具有高职特色的课程体系。
所有这些问题都极大地影响了大学英语教学效果,要走出这种困境,必须加强高职英语课程教学体系的开发研究与实践。
目前,我国正把“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作为职业教育办学的指导思想之一。
要全面贯彻此宗旨,职业学校就必须树立新的教育教学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因此,构建“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的系统化的英语课程教学模式,既是高职院校英语教学改革的核心,也是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二、构建“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的英语课程改革的探索1.以培养就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英语课程改革的原则和方法以培养就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课程体系建设的原则:面向行业、兼顾职业岗位需要原则;知识、能力与人格等素质协调发展原则;够用、实用为主原则;实践性原则。
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探索——以丽江师专为例
育 专 业 舞 蹈 课 程 教学 改 革 初 探 ” 文 中指 的整体 设计和 整体 优化 , 一 在理论课 与实践 课 、
高 主干 必修课 1 当代国内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改革情况 出 , 校学 前教 育 专业 舞 蹈教 学 应根 据 其培 专业 课与通 识课 、 课与非 主干 课 、
从 在 方 主修 课 与辅 修 课等 课 程类 型 上统 1. 从理 论知 识 的角 度 改革 学前 教 育专 业 养 目标 , 实 用 性 出 发 , 课 程 内 容 、 法 、 与选 修课 、 1 手 段等 方面 大 胆改 革 , 着重 指 出应加 强舞 蹈 筹安 排 , 合理 配置 。 合理设 置 公共课 和专业 课 课 程 模 式
这 一 类 的 研 究 主要 是 强 调 改 进 教 学 方 团队 建 设 、 保障 体 系 建 设 ” 坚 持 “ 就 业 为 , 以 突 素 能 的教 育 模式 质 量 , 职 高 专 院 校 积 极 进 行 教 学 方 面 的 法 , 出教学 中学 科课 程与 现 实 的针 对性 和 导 向、 质 为本位 、 力为 核心 ” 高 主 改 革 和 尝 试 , 观 国 内关 于 学 前 教 育 专 业 指 向性 问 题 。 要集 中 在学 科教 学 和 课程 改 制 订 了学 前 教 育 专 业新 的人 才 培 养 方 案 。 纵 () 教 () 1 学前 教 育专 业课 程体 系建 构 了 “ 公共 教 学 改 革 研 究 的 情 况 , 要 包 括 改革 教 学 革 方 面 : 1关 注 课程 的 教 学方 法 、 学 内容 主 手 () 、 专业 方 向课体 系” “ 、 实践 方 法 , 新 教 学 模 式 、 新 课 程 设 置 、 强 的 组 织 与 实施 、 段 等 方 面 ;2关注 课 程 的 课 和专业 课体 系” “ 创 更 加 实 践 环 节 等 方 面 。 而 达 到 为 幼 教 机 构 培 教 学 设 计 , 重 强调 调 整 教学 计 划 , 革 课 教学体 系 ” “ 合素 质体 系” 以能 力训练为 从 着 改 和 综 , 养出合格的 、 水平 的幼儿教师。 高 程 教 学模 式等 方 面 , : 萍 在 “ 如 廖 高校 学 前教 核心 , 出实践 教学 。 突 课程 体系注 重课 程结 构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1.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与意义(1)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模式和内容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教学方法单教学内容滞后、教学资源不足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有效性。
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与探索,旨在提高课程的质量和效果,更好地满足大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1.1 国内外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1)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许多国家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资源整合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特别是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许多高校都开设了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和就业指导服务。
这些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个人兴趣、能力和价值观的培养,通过模拟实践、角色扮演和实习实训等方式,帮助学生提升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国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还强调职业规划的连续性和动态调整,根据学生的个人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进行灵活的调整。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就业市场的变化,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视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
虽然许多学校已将其纳入教学体系,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课程内容较为单一,往往侧重于就业形势分析、简历制作和面试技巧等短期应急性的内容,缺乏对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关注。
教学方法相对传统,缺乏实践性和互动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师资队伍建设也是一大挑战,缺乏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师和就业指导专家。
针对国内外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的现状,我们可以发现一些问题。
尽管国内高校对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但在教学理念、方法和资源等方面仍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以岗定教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教学模式探索——以机电一体化专业核心课为例
以岗定教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教学模式探索———以机电一体化专业核心课为例牛姣峰(遵义职业技术学院,贵州遵义563000)作者简介:牛姣峰(1983—),女,汉族,河南洛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机电一体化。
[摘要]近年来,市场上急需大量的复合型、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工控人才,但西部高职院校的毕业生综合职业能力不高,无法胜任对口的工控岗位。
在东西部协作的背景下,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与遵义职业技术学院双方协作不断深化,充分将两校教育优势结合起来,立足遵义职业技术学院的实际情况,从岗位调研开始,对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就业岗位需求进行分析,提出专业核心课程应该以岗位能力要求为核心,践行以岗定教的教学模式,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使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能适应行业企业需求,实现高质量就业。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以岗定教;高质量就业[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03(2024)13-0157-04随着智能制造和工业4.0的快速发展,市场上急需大量的复合型、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工控人才,但按照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大多数机电类、电气控制类高职毕业生,因所学内容与就业岗位所需技术技能脱节,无法胜任对口的工控岗位。
在珠海、遵义东西部协作的大框架下,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与遵义职业技术学院两校充分发挥优势和特点,积极推进对口协作,结合办学发展实际和师生需求,旨在通过一系列教学改革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使遵义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能适应行业企业需求,实现高质量就业。
一、以岗定教教学模式的含义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规定,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应突出就业导向,将受教育者的职业道德、技术技能水平、就业质量作为重要指标,引导职业学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本文围绕职业教育法中提出的职业道德、技术技能水平、就业质量三大重要指标,面向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以专业核心课为例,提出一种教学改革理念———以岗定教。
高职高专《电路基础》教学改革的方法探索
删 去过 深 的知识 , 例如 在教材 中 , 有 生基 础差 , 底子 比较 薄 弱 , 而 且缺 乏学 习的兴 趣 : 二是有 的 据 学生 的实 际情 况 , 小节 内容上 带有星号 的部 分 , 我们可 以删去不讲。 学生在 高 中时是 学 习文科 的,所 以还没 等学 习时就 已经觉 3 合理安 排教 学 内容 的讲 授方式 对于 一 些重 要 的定 律 、定 则及计 算 方法 等 必须 精讲 , 但 是 里面 涉 及到 的一 些数 学 推导 或验 证性 内容 可 以选 择 符合 高职 高专 的学生。 为 了解 决 以上 问题 , 我们在教 学中进 不讲 , 以避 免学 生 因为对 此 厌倦 而得 不 偿失 , 但其 结 论 的 行 了探索研究 , 力 求找 出提高教学效 果的 方法。 理 解和 应用 必须 详细 讲解 。 对于 一 些高 数知 识 , 比如傅 里 1 改革教 学方 法 。 注 重素质 教 育 叶级数 、 拉普 拉斯 变换 等 , 我们 可 以直接 应 用它 的结论 , 应 1 . 1 探索课 堂教学 方法 随着 科技 的发展 , 生产机 构 的 又提 高 了课 根 本变化 , 社会 需要 的是更高层 次 的高技 能人 才 , 学 生不仅 用的过 程 可以 一带 而过。 这样 既节 省 了课 时 , 堂 的效 果和效 率 , 而且 也减轻 了学生 的心理 负担 。 要 有一定 的经验 和技 能 ,更 重要的是他 们 能够具有 分析 新 4 理论 与 实践 相结 合的教 学方 法的探 索 情况, 解决新 问题 的创造 性应 用。 因而 , 我们 培养 的学生应 我校 目前 的主要 特 点是 电路基 础 的课 程 的课 时数 少 , 该具 有 自主学 习能力 、 分析 问题 、 解决 问题 的能力。 充分利 学生基础 薄弱 , 为启 迪学生 的 自主学 生 能力 , 我们经过 反复 用学 生原 本 的特 点 , 比如 学生上 课 时喜 欢用 手机 , 那 么我们 试验 , 最后根 据我校 的特点选 择 了行 动导 向的教学 在上 课时就 可以提 出 问题让 学生 自己来解 决 ,学生 可 以通 的探 索、践 教 学
高职院校《电路基础》课程改革探索
教 学 探 讨
高职院校 《 电路基础》 课程改革探索
李
( 1 . 黑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黑龙江
研 崔跃飞。
齐齐哈尔 1 6 1 0 0 0 )
齐齐哈尔 1 6 1 0 0 0 ; 2 . 齐齐哈尔铁路工程学校 , 黑龙江
摘 要 : 高等职业教 育的培 养 目 标是培 养具有全 面素质和 综合 职业 能力的、 面向生产、 建设 、 管理、 服务第一线的高级 应用型人 才, 培 养学生按
1 加 强双 师型 素质 的教 师队伍 建 设
践能力并重”的原则, 建设师资队伍。 我 院通信技术专业现有专 职教 师7 名, 其中3 名从企业引入 , 其余专任教 师均有铁通公司、 院鼓励青年 教师到实验 室、 实践基地或到工厂进行生产锻 炼,
根据 “ 校 企互通、 专兼结合、 动态组合 ” 和“ 理论水平与实 4 考核 方 式 的改革 通 过探索和 实践, 改变 了单一的考试评 价方式 。 采取 的方
字等 多元表达 形式 , 避 免了长篇大论、 文字 冗长繁杂, 力求做到 能实现 。 符合高职学生的特点和认知规律 。
3 教学手段的创新
大部 分高职生都 具有学习习惯差、理解能 力弱 的特 点, 但
是他们的思维较活跃 , 而且动 手能力很强。 正是结合 这样 的学
( 1 2 ).
法包 括: ~是 改革 考试 方法 , 构 建多种形式考试 模式 , 重 在实
结合、 知识测试 和能力测试相 结合、 卷面考 试和作业 检查相结
哈尔滨 铁路局 齐齐哈 尔电务段 等 实习、 实践的经 历。同时,学 践和就 业能力的考核 , 实行开卷和 闭卷相 结合、口试和 笔试相 利用假期外 出学习培训I , 在实 际工作 中培养和提 高 自己的实践 合等评 价方法 。 二是改革考试评 价标准 , 如期末笔试 占3 0 % 0 ,
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改革的探索
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改革的探索◆陈 康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是面向我国信息产业制造、服务类企业、以及与社会信息化有关领域的一线岗位,为了培养出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且各方面素质全面发展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
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就必须进行改革。
本文就高职网络专业为什么要进行改革、改革的目标、改革的具体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 课程改革 改革措施随着计算机网络应用的迅速扩大,无论大型企业还是小规模公司以及各种行政事业单位,对于网络管理人员的需求都与日俱增,从事计算机网络工程及系统设计、维护和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也随之走俏。
本着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方针对现有的网络专业建设的改革与更新势在必行。
一、改革的依据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组织要注重社会需求与教学的关系,体现高职特色。
如何使教学达到应有的目的,如何在进行基础理论教学的同时,体现出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是教学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教学内容的改革最终必须要体现在:以社会需求为指导确定教学内容;注重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强调能力培养;注重教材内容的先进性和科学性。
因此,探索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的改革之路就显得十分必要。
二、改革的总体目标高职高专计算机网络专业必须围绕岗位群设置课程群支撑体系,课程改革也必须围绕岗位群以知识建构和应用能力培养为重点。
对网络专业课程体系来说,按由低年级到高年级的顺序,其结构应该由基础素质性课程、专业能力性课程和专业发展性课程等构成,而且各阶段需有对应的课程群来支撑。
基础素质性课程是专业能力性课程和应用性课程的基础,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知识、智力基础;专业能力性课程是基础素质性课程的延升,是发展性课程的有力支撑,侧重于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构建能力的培养;专业发展性课程是前两者的目的,注重学生的发展性能力和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它直接面对就业岗位群。
职业院校《化工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职业院校《化工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探索【摘要】职业院校《化工制图》课程教学一直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方法单一等。
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从实际课程教学情况出发,探讨了《化工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教学效果评估,展示了改革的成果。
同时指出了未来发展方向,总结了本次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
通过本次改革,可以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更好地适应化工行业的发展需求。
这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化工人才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关键词:职业院校、《化工制图》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方法、案例分析、教学效果评估、教学成果、发展方向、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化工制图是化工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化工装置的绘制与设计能力。
在当前的职业院校教学中,化工制图课程存在着诸多问题,如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资源匮乏等。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行业需求,需要对《化工制图》课程进行改革和探索。
化工制图课程的改革不仅仅是为了追求教学效果的提升,更是为了适应行业发展的需要,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
职业院校《化工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显得尤为迫切。
为此,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探讨化工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方法和效果评估,以期为职业院校化工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化工制图》课程是化工专业中的重要课程之一,通过学习该课程,学生可以掌握化工装置的绘图方法和技能,提高对化工流程图的理解能力,为将来的工作做好准备。
当前职业院校《化工制图》课程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资源有限等。
对《化工制图》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随着化工行业的发展,对化工制图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传统的教学内容已经不能适应行业的需求,因此需要更新教学内容,增加实践操作环节,以培养更符合行业需求的人才;二是随着教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工具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三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高专院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就业指导;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9-00-02
前言:在上世纪的九十年代中期,我国各大高校就开展了就业指导课程。
然而,伴随着高职高专院校毕业人数的逐渐攀高,就业指导的性质与内容均出现了极大的变化。
之前的就业指导是向毕业生提供有关就业咨询和派遣的方式,这已经难以在当今时代中适用,而创业指导与职业生涯指导等在不断的加强与提高。
这种情况导致一些高职高专的就业指导人员无法较好的适应,师资方面难以赶上时代发展的脚步,难以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
因此,加强对高职高专院校就业指导课程的研究与探索,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有效措施加以改正,已经成为就业指导从业人员及其社会各界所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
1.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1)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高职高专院校就业指导课程与其他课程不一样,学生不但要掌握好理论知识,还必须了解职业与自身,锻炼自身的求职能力以及实践能力。
所以,在开展就业课程指导课程时,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2)素质教育结合就业技巧教育原则。
在提升就业技巧教育的过程中,还应该使学生认识各个专业、职业、求职岗位以及企业对用人素质等方面的需求,以便做好充足的准备,有计划、有针对性
的提升自身的素质,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3)课堂教学结合课外教学原则。
高职高专院校的就业指导课程不单单是一门课程,同时还是一个具有服务性质和管理性质的工作内容。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能够较好的认知自我、认识职业岗位,掌握现今国家就业政策,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思想观,对自身的就业道路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然而因为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门和学生的专业、价值观、人生观、个性、爱好、水平以及兴趣等多方面息息相关的课程,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单单依靠课堂教学是难以达到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的目标。
因此必须加强就业指导的课外辅导,即对部分学生展开独立就业咨询与辅导,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一些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建议,帮助学生解决就业中的疑难问题。
2.高职高专院校就业指导课程存在的问题
2.1就业指导理念落后
我国传统的就业指导理念是要在一定的前提条件下,帮助大学生找到合适的工作,也就是帮助学生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这就是就业指导老师的工作。
但是近年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高校毕业生人数呈现上升趋势,而企业单位所提供的岗位却有限,即供小于求,这就导致大学生在毕业之后难以找到工作。
这种现象的存在对社会稳定带来一定的威胁,引起了社会与国家的高度关注[1]。
国家有关部门强化对高职高专院校的就业评估,要求将就业指导作为高校工作的重点来抓。
部分地区采取就业指导评优一票否决制度,这种
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高校就业率的压力。
2.2师资力量薄弱
因为高职高专院校就业指导性质与内容的改变,使得高校出现就业指导教师明显不足、教师的专业水平不高等现象。
部分高校将就业指导课程转交到其他有关科室,让其进行就业教育工作。
但是相当一部分教师对就业指导不是很了解,缺乏就业指导的专业知识,对当前用人单位的需求状况也不是很了解。
这种情况最终导致市场要求与就业指导两者之间相脱离,致使就业工作难以有效开展。
2.3职业生涯规划不切实际
在国外,有关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进行开始了很多年,当前我国国内高职高专院校所采取的职业生涯理论体系,大部分为西方的生涯辅导理论。
在我国高校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西方的理论在我国高校就业指导中的使用依然存在一定的缺陷。
比如站在理论的角度上来讲,职业生涯规划理论是来自于西方心理学家。
西方心理学家的研究范围主要体现在心理学方面,且是根据西方哲学与文化理论系统进行研究。
从研究内容的角度分析,西方心理学家所研究的对象是基本上为西方人,针对东方人的研究相对较少,所研究的职业是西方社会中所存在的职业。
众所周知,受东西方文化的影响,东方人与西方人在各个方面都存在极大的差异,心理方面同样是如此,因此,对西方心理学家所研究出来的理论,在不经过本土化的发展就直接套用,是难以发挥实际作用的。
另外,就职业角度来讲,东西方部分职业名称一致,但是其要求是不一样的。
2.4就业指导研究水平不足
依据我国教育部门的有关规定,高职高专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即生涯教育、就业指导以及职业素养等。
然而我国高职院校的生涯教育依然处于初步发展时期,还没有构成一个成熟的且满足我国国情的理论体系,这要求人们必须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
我国只有少数高职高专院校建立了职业规划教研室,我国高职学生生涯规划的研究以及运用在整体方面依然处在起步时期,就业指导研究水平有限。
3.改善就业指导课程的措施
3.1健全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体系
就高职高专院校而言,学生呆在学校的时间仅有三年,与本科学生相比,时间比较短。
所以,对高职高专院校应该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年就进行就业指导教育,依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且在了解学生思想与学习动态的前提条件下,实行多种多样的就业指导,进而建立全体化、全程化的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