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实词的理解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2025届高考专题复习:文言文专题文言实词课件
• (3)履
[古义]①动词。践踏,踩。②名词。鞋子。 ①足之所履,(《 庖丁解牛》) ②郑人有欲买履者。(《郑人买履》)
[今义]①践踏,踩。②鞋子 。③脚步。④履行。 (4)再 • [古义]数词。两次,第二次。 •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 • [今义]①又一次,第二次,多次。
②继续,还有。
1.荆轲顾笑武阳。《荆轲刺秦王》
回头
2.君臣相顾,不知所归。《伶官传序 》
看
3.先帝不以臣卑鄙……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
访问
4.三岁贯女,莫我肯顾。《硕鼠》
顾念关心
5.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鸿门宴》
考虑顾及
6.使于齐,顾反,谏怀王曰:“何不杀张仪?”《屈原列传》
7.阿母谢媒人:“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孔雀东南飞》
对策
注意积累 学会推断
第 二 课 时(古今异义)
一、复习目标
1、了解并掌握文言实 词的古今异义现象。 2、积累文言古今异义实 词。
二、考点解读
古今异义
这一类实词,从字面上看与今词意义相同, 而实际上意义不同甚至相反。学习、复习时可从 词义的扩大、缩小、转移、感情色彩变化、弱化 强化等方面进行辨析,防止以今义释古义。
实词的多义项,更需要掌握一些推断词义的方法。
当堂训练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道
(1)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鸿门宴》) (2)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鸿门宴》) (3)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4)伐无道.,诛暴秦(《陈涉世家》) (5)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 (6)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念奴娇·赤壁怀古》) (7)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8)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文言文实词》课件
对应分析法
总结词
通过对应词语的含义推断实词的含义
详细描述
在文言文中,有些词语之间存在对应关系,可以通过对应词语的含义推断出实词的含义。例如,“足 ”与“足以”中的“足”对应,表示“足够”,因此可以推断出“足”的含义为“足够”。
05
文言文实词的记忆技巧
分类记忆法
总结词
将文言文实词按照词义、用法等特点进行分类,以便于记忆 。
03
02
名词是指表示事物名称的词语,如“人”、 “马”、“山”等。
04
形容词是指表示性质、状态的词语,如“ 高”、“美”、“快”等。
数词是指表示数目、次序的词语,如“一 ”、“二”、“先”等。
05
06
量词是指表示计量单位的词语,如“匹” 、“斤”、“升”等。
02
文言文实词的常见用法
名词用作动词
名词用作动词是指名词在特定的语境 中,被赋予了动词的含义或功能。
反复复习法
总结词
定期复习已经学过的文言文实词,以 巩固记忆。
详细描述
在学习完一定数量的文言文实词后, 定期进行复习,例如每天复习一定数 量的实词,或者每周复习一次本周学 过的实词,通过反复复习加深记忆。
THANKS
感谢观看
这种用法在文言文中相对较少见,但也有一定的出现频率。
名词作状语
名词作状语是指名词在句子中起到状语的作用,修饰谓词或整个句子。
例如:“豕人立而啼”(《左传·庄公八年》)中的“人立”,原为人名 词,表示人类,在该句中用作状语,修饰谓词“啼”,表示猪像人一样
站立着啼叫。
这种用法在文言文中比较常见,有助于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这种现象在文言文中比较常见,是古 人在表达时灵活运用语言的一种方式 。
文言重点实词复习 课件(共71张ppt)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专题
基本结构形式:【动+宾】=【使】+宾+动
使动用法示例:
让耳朵扰乱…让身体疲惫…
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让
(谤讥于市朝者)闻寡人之耳者 使
使我听到
(书)汗牛充栋 用牛运书让牛累得出汗 使
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表示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或主语把宾 语当作什么。
意动用法示例
当 作
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把 把游人的快乐当作快乐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重点实词
我选择狗带!
I choose to go die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你们城里人真会玩!
You urban folks really know how to play.
城中戏一场,山民笑断肠。
目录
考
分
归触
点
类
纳类
解
梳
总旁
析
理
结通
解 析 《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
单独充当句子成分,既有词
汇意义又有语法意义的词。
129 + 5 + 4
实词
虚词
特殊句式
词法现象
1.一词多义
2. 通假字
3. 词类活用
4. 古今异义
归 纳 总 结
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
1.识记住重要实词的核心词义; 2.在已有词义中选择填空或同义替换; 3.切忌自己生造词义。
实词词义间的识记逻辑
以“亡”为例
《记母教铨》 益,行.过,止
家益落/益慕圣贤之道。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于室中/行拂乱其所为 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先府君苟有过/及鲁肃过浔阳 选自《孙权劝学》 听而后止/河曲智叟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选自《愚公移山》
使动用法示例:
让耳朵扰乱…让身体疲惫…
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让
(谤讥于市朝者)闻寡人之耳者 使
使我听到
(书)汗牛充栋 用牛运书让牛累得出汗 使
意动用法
意动用法表示主语认为宾语怎么样,或主语把宾 语当作什么。
意动用法示例
当 作
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把 把游人的快乐当作快乐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重点实词
我选择狗带!
I choose to go die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你们城里人真会玩!
You urban folks really know how to play.
城中戏一场,山民笑断肠。
目录
考
分
归触
点
类
纳类
解
梳
总旁
析
理
结通
解 析 《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
单独充当句子成分,既有词
汇意义又有语法意义的词。
129 + 5 + 4
实词
虚词
特殊句式
词法现象
1.一词多义
2. 通假字
3. 词类活用
4. 古今异义
归 纳 总 结
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
1.识记住重要实词的核心词义; 2.在已有词义中选择填空或同义替换; 3.切忌自己生造词义。
实词词义间的识记逻辑
以“亡”为例
《记母教铨》 益,行.过,止
家益落/益慕圣贤之道。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铨每病,母即抱铨行于室中/行拂乱其所为 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先府君苟有过/及鲁肃过浔阳 选自《孙权劝学》 听而后止/河曲智叟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选自《愚公移山》
高考复习文言文实词(一词多义)ppt
在文章中的 意思
-------依据前后内容推断
子罕以不贪为宝
《左传》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 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 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 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 人有其宝。”稽首而告曰:“小人怀璧, 不可以越乡,纳此以请死也。”子罕置诸 其里,使玉人为之攻之。富而后使复其 所。
揠苗助长 《孟子》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 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 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 苗则槁矣。
滥竽充数Βιβλιοθήκη 《韩非子》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 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 百人等。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 之。处士逃。
利令智昏
《吕氏春秋》
齐人有欲得金者,清旦被衣冠,往鬻金 者之所,见人操金,攫而夺之。吏搏而 束缚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 金,何故?”对吏曰:“殊不见人,徒 见金耳。”
曾 1曾不能毁山之一毛(用作加强语气,有时相 当于“连----都----”或“竟”、竟然“) 2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曾经) 3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竟然) 4是高、曾时为一倍(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 5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
乘cheng 1乘犊车,从吏卒(驾车,坐车,骑马) 2因利乘便,宰割天下(趁着,凭借) 3自京师乘风雪(趁,冒着) 4比至陈,车六七百乘,(sheng量词,古时 一车四马为一乘) 5乘鄂渚而反顾兮(登上) 6以乘韦先,牛二十犒师(四)
察 1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2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 3虽不能察 ,必以情 4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 5明足以察秋毫之末 6人至察则无徒
(仔细看,观察) (考虑)
(了解,弄清楚)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实词优质公开课课件
例:
1.大楚兴,陈胜王 2.范增数目项王。 3.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4.秦伯说,与郑人盟。
1.王:称王 2.目:看 3.衣:穿 4.盟:结盟
(一)名词活用
类别
说明
名词活 ③名词用在“能”“欲”“敢” 用为一 “未”等能愿动词或副词后,这个 般动词 名词可能活用为动词。
示例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 学》)
作朋友。解释为“把……当作伴侣”“把……当作朋友”。
物。
认为/把
主语(名词/代词)+谓语(由名词临时充当)+宾语(名词/代词)
孟尝君
客
是/当作
我。
(二)动词活用
类别
说明
示例
①动词活用为名词,是指动词出现在主 留待作遗施。[《孔雀东南飞(并
动词活 语或宾语的位置上,指称与这个动词 序)》]“遗施”本是动词“赠送”,但
状语
天地”。
③方位 名词用 作状语
文言文中,方位名词也可直 接用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 发生的处所或表示动作的 趋向。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赤壁赋》) “西”“东”用作状语,表示动作的趋向。解 释为“向西”“向东”。
(一)名词活用
类别
说明
示例
名词 名词的使动用法,就是主语主观地认 既东封郑。(《烛之武退秦师》)“封”,
1.军:驻扎 2.女:嫁 3.洞:打洞 4.筑舍定居
(一)名词活用
类别
说明
示例
籍吏民,封府库。(《鸿门宴》) 名词活 ②几个名词连用,如不构成并列或偏 用为一 正判断等关系,而是主谓、动宾或动 “籍”与后面的名词“吏民”组成动宾关 般动词 补关系,其中一个名词常活用为动词。 系,就活用为动词了。解释为“造册记”。
专题02 文言文实词(课件)-2024年高考一轮复习之文言文(新高考版)
知识讲解 古今异义
很多考生会把古今异义词当成现代汉语的词语来解释,这势必会影响 到对句子意思的把握。要想避免这一误区,考生要做到如下几点:
1.古代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而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为主,所以当 我们在古代汉语中看到与现代汉语相同的双音节词时,通常要警惕其是不 是古今异义词。
2.依据时代气息做出判断。有些古今异义词按现代意义解释后,明 显与作品所属时代的特征不相吻合。例如古文中的“中国”在现代汉语中 指“中华人民共和国”,而当时根本就没有这一概念。
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
考点解读
“常见文言实词”是指在文言文中出现频率较高、古今词义 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实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不仅仅是考查文言实词知识,还考查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涉及的主要考点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 类活用、偏义复词等文言现象,考生要能够根据具体的语境对文 言实词做出正确、合理的推断与解释。
T11-B.差强人意,文中指表现较差,不能令人满意,后来的意思转 变为勉强令人满意。
明确:“隐若一敌国”的意思是“其人威重能和一个国家相当”。 “文中指表现较差,不能令人满意”说法错误。
知识讲解 古今异义
【2022新高考卷Ⅱ】原文:……吴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业。汉还, 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遂尽以分与昆弟外家。 吴汉爵位奉赐最尊重,然但治宅,不起巷第。夫人先死,薄葬小坟,不作 祠堂,恭俭如此。……
T11-C.片善,文中指微小长处,其中的“片”与成语“片甲不留” 中的“片”意思不同。
片:①微小,微少;②量词;③单,只。
明确:“片甲不留”的“片”字作量词,意为一片铠甲都没留下来, 形容全军覆没。二者含义不同。说法正确。
文言实词ppt课件 共61张PPT
■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
■ (2)其日牛马嘶(
)
■ (3)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 (4)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
■ (5)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
■ (6)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
■ (7)蟪蛄不知春秋(
)
■ (8)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
文言实词ppt课件 共61张PPT
“国”,“家”是衬字。(7)否。春天和秋天。 ■ (8)否。“痛恨”是十分遗憾之意。
文言实词ppt课件 共61张PPT
文言实词ppt课件 共61张PPT
文言文知识复习专题
第二课时
词类活用
文言实词ppt课件 共61张PPT
文言实词ppt课件 共61张PPT
在古代汉语里,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 的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甲类词临时 具备了乙类词的语法特点,并临时做 乙类词用,这种语法现象就叫做文言 的词类活用。
■ (10)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0)知通智,音zhì,智慧;
■ (1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11)具通俱,音jù,都;
■ (1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12也)生通性,音xìnɡ,资质、
本性。
文言实词ppt课件 共61张PPT
文言实词ppt课件 共61张PPT
古今异义
一个词经过历史演变,词义往往发生变化。词义古今的变化通常有六种 情况: (1)词义扩大。 如“江”“河” 古代只限指长江、黄河,现在则泛指所有比较大的水流; 又如“诗”“书” 古代只指《诗经》和《尚书》,现在则指所有的诗歌和书籍。 这都是词义扩大的表现。
文言实词ppt课件 共61张PPT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高频实词讲解 课件(共23张PPT).ppt
34.弘图耻之,不与共坐,七疏乞休。帝怒,遂削籍归,家
居十年不起
耻:以……为耻;乞休、乞老、告老、乞骸骨、致 仕、求老:辞官回家;籍:登记,户口(户籍、官 籍、兵籍等);不起:不被任用
35.劝奏帝赦天下,尽与蠲除
蠲除:免除赋税
36.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赍(ji)金币
37.帝大喜,赉(lai)诸将士有差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高 频实词讲解
1.寻坐与杨玄感有旧 2.亮亲加棺敛,瘗(yi)之路侧 3.薛举僭(jian)号陇西,以亮为黄门侍郎,委之机务 4.宵衣旰食 5.邑灾,不待报,遽出仓粟七千石贷民
1.寻坐与杨玄感有旧
寻:不久;坐:因……而获罪;旧: 和……有交情
2.亮亲加棺敛,瘗(yi)之路侧
22.然后申之以弦歌,广之以读书
然后:这样以后;申:说 明、解释;广:传播
23.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智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
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
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也:表停顿;贼:伤害
自己;绞:性子急
24.方庆常就坚质问,坚必能征旧说,训释详明
就:接近、靠近、向; 旧说:前人的观点
私下里,悄悄地;讽:劝说
市:买、卖;檄:命令、声讨
16.有诣徽者,出则过秀 17.曹爽乃辟之为掾 18.所以出身仕者 19.文帝之讨张彪也,文帝不豫,入侍医药 20.耕者众则籴(di)贱 21.故弱者见辱,强者见笑
16.有诣徽者,出则过秀
造、诣、过、候、存、顾:拜 访;过:指责、责备
17.曹爽乃辟之为掾 辟:征召,掾:属官,下属
寤:发觉、发现
29.文不肯就船车,荷担徒行
就:接近、靠近、乘坐 荷:挑着、担着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实词 课件(共66张PPT)
发现
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得意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副词,能够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通“德”,恩惠,感 激
一词多义整理
会天大雨,道不通
路
益慕圣贤之道
主张、思想、学说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仁政
道 伐无道,诛暴秦
道义
策之不以其道 方法
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说,讲
一词多义整理
发闾左谪戍渔阳
征发
有时朝发白帝
信义著于四海 日中不至,则是无
愿陛下亲之信之
相信
欲信大义于天下
通“伸”,伸 张
一词多义整理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聚会、聚集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会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适逢
会挽雕弓如满月 终将,一定,必然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通假字整理
❖ 略无阙处 “阙”通“缺” ❖ 蝉则千转不穷 “转”通“啭”,鸟叫声。 ❖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反”通“返”
❖ 四支僵劲不能动 “支”通“肢” ❖ 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通“披”,穿的意思。
❖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具”通 “俱”,全。 ❖ 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通“嘱”,嘱咐。
《曹刿论战》
间
参与
可以 可以凭借
隔开,中间空 又何间焉 间,时间。
《曹刿论战》
对某事表赞同 可以一战,战则 《曹刿论战》 请从 。
词语
古义
地方 土地方圆
今义
某一个地方
例句
今齐地/方千里
出处
《邹忌讽 齐王纳谏》
亡
等 间 往往 会计
逃亡 同样
死亡 等待、等等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实词专题 课件(共51张PPT).ppt
文言文高考专题
四类文言文实词卡卡 信息循环 高效学习
年份 2022 2021
卷别 新高考II 全国甲
全国乙
浙江 新高考I 新高考Ⅰ
题干表述
设题角度
命题特点
翻译:禹数与语,其人勇
鸷有智谋,诸将鲜能及者 实词:数、语、勇鸷、鲜
。”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 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 的一项是
实词:约车、宣言、孤国、阴 合 ①实词考查有两种方
一、名词活用
1.名词活用为状语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不直接用作状语修饰谓语动词;但在文言文中 ,有些名词却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作状语,起修饰、限制作用。主 要有:①时间名词“日”“夜”“月”“岁”等作状语;②方位名词“ 南”“北”“内”“外”“上”“下”等作状语;③普通名词作状语。
试找出下列句中名词活用为状语的词,并试着找出活用的规律和特点。 (1)东犬西吠:_西__ (2)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__手__ (3)良庖岁更刀:__岁__ (4)蝉蜕于浊秽:__蝉__ (5)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__舟__ (6)常以身翼蔽沛公:_翼___ (7)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_席__、__包__、__囊____ (8)大石侧立千尺:_侧___
知识拓展
反训词
在古汉语中,同一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可以表达出正反对立的
两个意思,这种词叫反训词。
这样的词语有:
①“沽”,买或卖; ②“置”,置办或放弃;
③“报”,报恩或报仇; ④“从”,跟随或率领;
⑤“纳”,收进或交出; ⑥“迁”,升官或降职;
⑦“市”,卖出或买入。
二 一词多义
卡卡
【词语的意义】
词语
古义
今义
变化类型
四类文言文实词卡卡 信息循环 高效学习
年份 2022 2021
卷别 新高考II 全国甲
全国乙
浙江 新高考I 新高考Ⅰ
题干表述
设题角度
命题特点
翻译:禹数与语,其人勇
鸷有智谋,诸将鲜能及者 实词:数、语、勇鸷、鲜
。”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 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 的一项是
实词:约车、宣言、孤国、阴 合 ①实词考查有两种方
一、名词活用
1.名词活用为状语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不直接用作状语修饰谓语动词;但在文言文中 ,有些名词却常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作状语,起修饰、限制作用。主 要有:①时间名词“日”“夜”“月”“岁”等作状语;②方位名词“ 南”“北”“内”“外”“上”“下”等作状语;③普通名词作状语。
试找出下列句中名词活用为状语的词,并试着找出活用的规律和特点。 (1)东犬西吠:_西__ (2)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__手__ (3)良庖岁更刀:__岁__ (4)蝉蜕于浊秽:__蝉__ (5)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__舟__ (6)常以身翼蔽沛公:_翼___ (7)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_席__、__包__、__囊____ (8)大石侧立千尺:_侧___
知识拓展
反训词
在古汉语中,同一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可以表达出正反对立的
两个意思,这种词叫反训词。
这样的词语有:
①“沽”,买或卖; ②“置”,置办或放弃;
③“报”,报恩或报仇; ④“从”,跟随或率领;
⑤“纳”,收进或交出; ⑥“迁”,升官或降职;
⑦“市”,卖出或买入。
二 一词多义
卡卡
【词语的意义】
词语
古义
今义
变化类型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实词课件43张
1、古今异义
3、义项转移 涕(古:眼泪;今:鼻涕) 偷(古:苟且;今:偷窃) 去(古:离开;今:到某地去) 走(古:跑;今:步行、行走) 狱(古:案件;今:监狱) 牺牲(古:指祭祀时用作祭品的牛、羊、猪等牲
畜;今:指为了某种目的舍去自己的生命或 权利)
பைடு நூலகம்
1、古今异义
4、感情色彩变化 讽(古:委婉地劝告;今:讽刺) 爪牙(古:武臣、得力帮手;今:坏人的党羽) 恨(古:遗憾;今:仇恨) 下流(古:地位或处境低下;今:品德恶劣)
代词,“于”是介词。 如: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2、用于句尾,“之乎”的合音。“之”为代词,
“乎”是句末表疑问的语气词。 如: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4、兼词
盍——“何不”的合音,其中“何”是疑问代词, “不”为否定副词。
如:盍各言尔志? 叵——“不可”的合音,可直接译为“不可” 如:居心叵测(成语) 耳——“而已”的合音词,可译作“罢了” 如: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三十里耳。
②昼夜勤作息。(作息:偏指“作”,“劳作”)
③去来江口守空船。(去来:偏指“去”,“离去”)
2、偏义副词
(2)语义相近的偏义复词。
①勤心事公姥,夜夜不能寐。(公姥:偏指“姥”, “婆婆”)
②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父兄:偏指“兄”, “兄长”)
3、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临时改变其基本语法功 能去充当其它词类或基本功能未改变而用法 比较特殊的现象。
3、词类活用
(4)名词用作状语 C.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译成:以“XX”,凭借“XX”,用“XX”。 D.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 童子隅坐而执烛。内立法度,务耕织。 译成:在“XX”。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处罚、惩罚”。
如: “处分适兄意,哪得自任专?” (《孔雀东南飞》 )
5、词义转移
• 古汉语中一些词义,随着历史的发展,由原来表示的对象,
转移到表示另外一种对象,古今之间的差别较大,没有明显 的联系,这就叫做词义的转移。文言词汇中这种现象较为常 见。
如 “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勾践灭吴》)中的“中 原古”义指原野,而在现代则指中原地区。
2.日削月割。 日:一天天地,月:一月月地 《六国论》
3.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南:向南,西:向西 《过秦论》
4.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夜:当天夜里 《鸿门宴》
5.良庖岁更刀。
岁:每年 《庖丁解牛》
(三)动词 活用主语或宾语的 位置,有时前边有“其”或 “之”。
1、渔樵于江渚之上。
2、而此独以钟名。(《石钟山记》)
规律三:名词前后用介宾结构作状语或 补语,这个名词活用作动词。
1、驴不胜怒,蹄之。 2、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3、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
规律四:名词后面紧跟代词, 该名词便活用为动词。
1.皆白衣冠以送之 《荆轲刺秦王》 衣冠:名作动,穿上衣服戴上帽子
《林黛玉进贾府》:“行为偏僻性乖张。” 的“乖”。 古义指偏执、不驯服。今义是“听话、安顺”的意思。
7、区别单音词和复音词
• 文言文中的词,一般是单音节词,很少有复音 词,有时两个单音词连在一起,在形式上与现代汉 语的复音词相同,但意义不同,翻译文言文时,切 忌把两个连用的单音词的意义等同于现代汉语一个 复音词的意义;而且,这样的词,又往往是翻译试 题的得分点,因此,要特别注意。
江、河:先秦时是专有名词,指长江、黄河,后
来“河”泛指北方水系的河流,“江”泛指南方水 系的河流;再后来,“江”、“河”就混称了。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庄子·秋水》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寡人之于国也》
好:古义指女子貌美。后来泛指一切事物的美好。
《史记·滑稽列传》:“是女子不好。”
⒉词义缩小
• 词义的缩小,是指词的古义,随着时代的 变化逐渐变得狭小的现象。
译为“使……为(作、成为)活用名词 代表的事物。
3、形容词使动用法。
形容词带上了宾语,使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 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①会盟而谋弱秦 ②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③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④能富贵将军者,上也。
⑤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⑥君子正其衣冠。(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⑦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译为“把……(后名词)看做……(前名词)” 或“以…… (后名词)为…… (前名词)” 。
2、形容词意动用法。表示认为宾语具有某种
性质或状态。
①渔人甚异之。
译:以……为羞,认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为……羞耻
②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④项梁然其言。
⑤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译:认为……奇特
文●
言 词
● ● ●
类●
的●
活●
用●
名词活用作动词 名词活用作状语 动词活用作名词 使动用法 意动用法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数词活用作动词 为动用法
(一)名词活用为动词
1、有一老父,衣褐,至良人所。 2、遂王天下。 3、面山而居。 4、范增数目项王。 籍吏民,封府库 5、策蹇驴,囊图书。
举翅万余里,行止自成行。
词类活用
1、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临时改变了它的 语法功能,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特点,这种现象 叫做词类活用。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左右欲 刃相如”,“刃”原为名词,“刀口”的意思,在 这里作动词用,“用刀杀”的意思。
2、词类活用不同于词的兼类和一词多义。一个词经常 具备两类词的语法特点,是词的兼类。一个词固定地具 有几个义项,是一词多义。如“使”,有“出使”和 “使者”两个意思,一为动词,一为名词,属于词的兼 类,也是一词多义。而词类活用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 一个词临时改变了它的语法功能,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 法特点。
不过:不超过,现为转折连词。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从而:跟随而且,现在是连词。
③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交通:交错相通,现在指运输、邮政等部门。
④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因为 古义:因此写作。今义:因果连词,表原因。
⑤ 属余作文以记之
作文:写文章,现指学生的写作练习。
偏义复词所谓偏义复词,就是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近、
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五)意动用法
名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1、名词的意动用法
1、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3、孟尝君客我。 4、越过以鄙远。
两个名词连用,如果主语主观上把后一个名 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前一个名词所代表的人 或事物, 那么前一名词用作意动。
卒廷见相如。
4.表示动作使用的工具。译为:用(乘,凭借)……
好事者船载以入。 5.表示动作进行的方式。 译为:用……方式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6.表示时间或频率。 译为:当……,每……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规律二:表示时间、方位的名词常常活用 为状语。
1.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上:向上,下:向下 《劝学》
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其中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 不表示意义,只作陪衬。
(1)两个语素意义相近
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
(2)两个语素意义相对(反)
便可白公姥,及时遣我归
如何辨析:
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从实际情况来判断; 从逻辑上去判断。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死生,昼夜事也
练习:
1、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孔》 2、鸿雁出塞北,乃在无人乡。
• 1、词义扩大 • 2、词义缩小 • 3、词义弱化 • 4、词义强化 • 5、词义转移 • 6、感情色彩发生变化 • 7、区别单音词和复音词(妻子,地方,行为,至
于;布衣,左右,足下等)
1、词义扩大
文言文中,某些词的原有意义比较狭小,后来 它的意义有了发展,应用范围比原来广泛了,这 种现象叫词义的扩大。
翻译格式:
(1)“以… …为”或“认为(觉得)… …怎么样”。
“对… …感到怎么样”。(形容词)
(六)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名词
1、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多数是由于后 面带了宾语,形容词是不能带宾语的。
A、素善留侯张良 与……友好,亲善 B、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谨慎从事,认真从事
规律一:两个名词相连,不是并列关系、 修饰关系,前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12、 、然 吾而恐不秦人王食者之,不未得之有下咽也。也。 {34、 、假左舟右楫欲者刃,相非如能。水也,而绝江河。
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 范增数目项王。 (秦王)乃朝服,设九宾。
规律二:名词前面有副词特别是否定副词 或有“能”“可”“足”“欲”等能愿动 词修饰,名词活用为动词。
祖父: [古义]祖辈和父辈。 [今义]父亲的父亲。
如: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六国 论》)
如,“金就砺则利”(《劝学》)中的“金” 原来泛指一切金属,而在现代汉语中专指黄金。
如“丈夫亦爱怜其子乎?”(《触龙说赵太后》)中的“丈 夫”, “生丈夫,二壶酒,一犬”(《勾践灭吴》)中的“丈 前夫者”指成年男子,后者则是指男孩。在古代,不管是成年的还 是未成年的,是已婚的还是未婚的男人,均可称丈夫,但在现 代汉语中“丈夫”一般仅指已婚女子的配偶。 购:[古义]①动词。悬赏。 ②动词。购买。 [今义]购买。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中的“烈士” 本指有操守有抱负的男子,现在则专指为革命事业献身的人。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刿论战》)中的“牺牲”
古义指祭祀用作祭品的猪牛羊等,是名词,今义转移为为了 某种目的而舍去自己的生命或权利,是动词。
《苏武传》“置币遗单于”的 “币” 古义指礼物。今义已转移为“钱”的意思。
如:①穷饿无聊,追购又急。(《指南录后序》)
②于购三百盆皆病者。《病梅馆记》
⒊词义弱化(词义由重而轻)
• 词义弱化是指词义程度的减弱。
如《孟子》“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中的“饿” 是指严重的饥饿,已达到受死亡威胁的程度(古义)。而 现代汉语中“饿”是指一般的肚子饿。
如“怨恨”的“怨”字,古义即“恨”,而今天的“怨” 由古义“恨”减弱为“不满意、责备”的意思,如“任劳 任怨”。
4、注意常见的通假字
5、注意实词的活用
从词性上说,主要侧重于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文言 文阅读试题中,直接考查名词、形容词的意义或用法的,数 量极少,倒是名词、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的考查常有出现。 “多义动词”的意义分析推断一直是常见文言实词考查的重 中之重。
古今异义
古今异义,简单地说就是同一个词在古 代和现代有不同的意义。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 在文中的含义
考点阐释
《考试大纲》中规定应该掌握120个常见 文言实词。
实词是理解文言文的关键。有两种考查形式:
一、选择题的形式:对四个实词分别进行 解释,选出正确或错误的一项;
二、在文言文翻译中考查实词的含义。
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1、注意词的古今异义
2、注意偏义复词
3、注意一词多义
再如今天的“疾病”一词中的“病”,和“疾”一样, 都是指一般的生病,而古义中的“病”却和“疾”有别,是 指大病。
4、词义强化(词义由轻而重)
“恨”,古代表示遗憾、不满的意思,今天表示仇恨、怀恨。
诛:本义是谴责、责备。后来强化为“杀戮”。
“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
《史记·廉蔺列传》
处分:古义是“处置、安排”,今义是
例1、馆陶众庶,合境悲泣,因从而居住者数百家。 (2009年全国一卷)
如: “处分适兄意,哪得自任专?” (《孔雀东南飞》 )
5、词义转移
• 古汉语中一些词义,随着历史的发展,由原来表示的对象,
转移到表示另外一种对象,古今之间的差别较大,没有明显 的联系,这就叫做词义的转移。文言词汇中这种现象较为常 见。
如 “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勾践灭吴》)中的“中 原古”义指原野,而在现代则指中原地区。
2.日削月割。 日:一天天地,月:一月月地 《六国论》
3.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南:向南,西:向西 《过秦论》
4.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夜:当天夜里 《鸿门宴》
5.良庖岁更刀。
岁:每年 《庖丁解牛》
(三)动词 活用主语或宾语的 位置,有时前边有“其”或 “之”。
1、渔樵于江渚之上。
2、而此独以钟名。(《石钟山记》)
规律三:名词前后用介宾结构作状语或 补语,这个名词活用作动词。
1、驴不胜怒,蹄之。 2、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3、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
规律四:名词后面紧跟代词, 该名词便活用为动词。
1.皆白衣冠以送之 《荆轲刺秦王》 衣冠:名作动,穿上衣服戴上帽子
《林黛玉进贾府》:“行为偏僻性乖张。” 的“乖”。 古义指偏执、不驯服。今义是“听话、安顺”的意思。
7、区别单音词和复音词
• 文言文中的词,一般是单音节词,很少有复音 词,有时两个单音词连在一起,在形式上与现代汉 语的复音词相同,但意义不同,翻译文言文时,切 忌把两个连用的单音词的意义等同于现代汉语一个 复音词的意义;而且,这样的词,又往往是翻译试 题的得分点,因此,要特别注意。
江、河:先秦时是专有名词,指长江、黄河,后
来“河”泛指北方水系的河流,“江”泛指南方水 系的河流;再后来,“江”、“河”就混称了。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庄子·秋水》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寡人之于国也》
好:古义指女子貌美。后来泛指一切事物的美好。
《史记·滑稽列传》:“是女子不好。”
⒉词义缩小
• 词义的缩小,是指词的古义,随着时代的 变化逐渐变得狭小的现象。
译为“使……为(作、成为)活用名词 代表的事物。
3、形容词使动用法。
形容词带上了宾语,使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 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①会盟而谋弱秦 ②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③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④能富贵将军者,上也。
⑤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⑥君子正其衣冠。(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⑦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译为“把……(后名词)看做……(前名词)” 或“以…… (后名词)为…… (前名词)” 。
2、形容词意动用法。表示认为宾语具有某种
性质或状态。
①渔人甚异之。
译:以……为羞,认
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为……羞耻
②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④项梁然其言。
⑤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译:认为……奇特
文●
言 词
● ● ●
类●
的●
活●
用●
名词活用作动词 名词活用作状语 动词活用作名词 使动用法 意动用法 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数词活用作动词 为动用法
(一)名词活用为动词
1、有一老父,衣褐,至良人所。 2、遂王天下。 3、面山而居。 4、范增数目项王。 籍吏民,封府库 5、策蹇驴,囊图书。
举翅万余里,行止自成行。
词类活用
1、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临时改变了它的 语法功能,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特点,这种现象 叫做词类活用。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左右欲 刃相如”,“刃”原为名词,“刀口”的意思,在 这里作动词用,“用刀杀”的意思。
2、词类活用不同于词的兼类和一词多义。一个词经常 具备两类词的语法特点,是词的兼类。一个词固定地具 有几个义项,是一词多义。如“使”,有“出使”和 “使者”两个意思,一为动词,一为名词,属于词的兼 类,也是一词多义。而词类活用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 一个词临时改变了它的语法功能,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 法特点。
不过:不超过,现为转折连词。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从而:跟随而且,现在是连词。
③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交通:交错相通,现在指运输、邮政等部门。
④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因为 古义:因此写作。今义:因果连词,表原因。
⑤ 属余作文以记之
作文:写文章,现指学生的写作练习。
偏义复词所谓偏义复词,就是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近、
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地坐着,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五)意动用法
名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1、名词的意动用法
1、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3、孟尝君客我。 4、越过以鄙远。
两个名词连用,如果主语主观上把后一个名 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前一个名词所代表的人 或事物, 那么前一名词用作意动。
卒廷见相如。
4.表示动作使用的工具。译为:用(乘,凭借)……
好事者船载以入。 5.表示动作进行的方式。 译为:用……方式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6.表示时间或频率。 译为:当……,每……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规律二:表示时间、方位的名词常常活用 为状语。
1.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上:向上,下:向下 《劝学》
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其中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 不表示意义,只作陪衬。
(1)两个语素意义相近
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
(2)两个语素意义相对(反)
便可白公姥,及时遣我归
如何辨析:
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从实际情况来判断; 从逻辑上去判断。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死生,昼夜事也
练习:
1、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孔》 2、鸿雁出塞北,乃在无人乡。
• 1、词义扩大 • 2、词义缩小 • 3、词义弱化 • 4、词义强化 • 5、词义转移 • 6、感情色彩发生变化 • 7、区别单音词和复音词(妻子,地方,行为,至
于;布衣,左右,足下等)
1、词义扩大
文言文中,某些词的原有意义比较狭小,后来 它的意义有了发展,应用范围比原来广泛了,这 种现象叫词义的扩大。
翻译格式:
(1)“以… …为”或“认为(觉得)… …怎么样”。
“对… …感到怎么样”。(形容词)
(六)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名词
1、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多数是由于后 面带了宾语,形容词是不能带宾语的。
A、素善留侯张良 与……友好,亲善 B、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谨慎从事,认真从事
规律一:两个名词相连,不是并列关系、 修饰关系,前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12、 、然 吾而恐不秦人王食者之,不未得之有下咽也。也。 {34、 、假左舟右楫欲者刃,相非如能。水也,而绝江河。
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 范增数目项王。 (秦王)乃朝服,设九宾。
规律二:名词前面有副词特别是否定副词 或有“能”“可”“足”“欲”等能愿动 词修饰,名词活用为动词。
祖父: [古义]祖辈和父辈。 [今义]父亲的父亲。
如: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六国 论》)
如,“金就砺则利”(《劝学》)中的“金” 原来泛指一切金属,而在现代汉语中专指黄金。
如“丈夫亦爱怜其子乎?”(《触龙说赵太后》)中的“丈 夫”, “生丈夫,二壶酒,一犬”(《勾践灭吴》)中的“丈 前夫者”指成年男子,后者则是指男孩。在古代,不管是成年的还 是未成年的,是已婚的还是未婚的男人,均可称丈夫,但在现 代汉语中“丈夫”一般仅指已婚女子的配偶。 购:[古义]①动词。悬赏。 ②动词。购买。 [今义]购买。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中的“烈士” 本指有操守有抱负的男子,现在则专指为革命事业献身的人。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刿论战》)中的“牺牲”
古义指祭祀用作祭品的猪牛羊等,是名词,今义转移为为了 某种目的而舍去自己的生命或权利,是动词。
《苏武传》“置币遗单于”的 “币” 古义指礼物。今义已转移为“钱”的意思。
如:①穷饿无聊,追购又急。(《指南录后序》)
②于购三百盆皆病者。《病梅馆记》
⒊词义弱化(词义由重而轻)
• 词义弱化是指词义程度的减弱。
如《孟子》“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中的“饿” 是指严重的饥饿,已达到受死亡威胁的程度(古义)。而 现代汉语中“饿”是指一般的肚子饿。
如“怨恨”的“怨”字,古义即“恨”,而今天的“怨” 由古义“恨”减弱为“不满意、责备”的意思,如“任劳 任怨”。
4、注意常见的通假字
5、注意实词的活用
从词性上说,主要侧重于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文言 文阅读试题中,直接考查名词、形容词的意义或用法的,数 量极少,倒是名词、形容词活用作动词的考查常有出现。 “多义动词”的意义分析推断一直是常见文言实词考查的重 中之重。
古今异义
古今异义,简单地说就是同一个词在古 代和现代有不同的意义。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 在文中的含义
考点阐释
《考试大纲》中规定应该掌握120个常见 文言实词。
实词是理解文言文的关键。有两种考查形式:
一、选择题的形式:对四个实词分别进行 解释,选出正确或错误的一项;
二、在文言文翻译中考查实词的含义。
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1、注意词的古今异义
2、注意偏义复词
3、注意一词多义
再如今天的“疾病”一词中的“病”,和“疾”一样, 都是指一般的生病,而古义中的“病”却和“疾”有别,是 指大病。
4、词义强化(词义由轻而重)
“恨”,古代表示遗憾、不满的意思,今天表示仇恨、怀恨。
诛:本义是谴责、责备。后来强化为“杀戮”。
“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臣请就汤镬。”
《史记·廉蔺列传》
处分:古义是“处置、安排”,今义是
例1、馆陶众庶,合境悲泣,因从而居住者数百家。 (2009年全国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