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摘要当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为了提高学生阅读水平、阅读质量,竟然肆无忌惮的通过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和重复练习的题海战术来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这是很不可取的。
关键字农村小学;课堂阅读;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h0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1-0178-02
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从思考当前农村小学语文课堂大阅读教学的误区、语文课堂大阅读教学应遵循的原则等入手,提出了改进课堂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1问题的提出
阅读必需有量的保证,学生阅读水平、阅读质量的提高,应该以一定的阅读量为前提。
《语文课程标准》第一次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提出了具体要求:在小学阶段,每个学生阅读量不少于145万字。
而现行的小学教材所提供的阅读量,离新课标要求远远不够,因此,语文课堂中充分开发利用各种阅读资源,是当前语文教师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新课标强调,教师应成为课程的设计者、管理者,成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利用者。
就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来说,教师既要看重文本(课文教材),又要超越文本,大胆处理教材,精心选择、补充阅读材料,进行适当大阅读量教学,让学生依据文本延伸性阅读展开联想和深入学习,在日益增多的阅读中提高阅读能力,给学生一片
崭新的天地,开阔他们的视野,拓宽他们的思路,活跃他们的思维,增长他们的见识,以达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之阅读教学目标所需。
2语文阅读教学应遵循的原则
2.1阶梯性原则。
这一原则,指的是文本与增加的阅读教材教学设计,应妥善安排。
首先,由于文本是教学文本,教师要注意学生阅读的“整体语感”,重视学生阅读个性的体验,在保证教学重点前提下,抓住知识能力的序列进行训练。
然后联系增加的阅读材料,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环环相扣教学,以体现教学过程阶梯性,符合小学生认知规律,使学生的收获不断完美化。
2.2拓展性原则。
拓展学生阅读领域,让学生投入更丰富的学习中去,是语文教学的必由之路。
教师在设置教学过程中,能在不违背课本对阅读的制约和规范作用前提下,引导学生去合理地发展语文课文的内涵,去开拓课文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会有利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使语文教学的效益不断提高。
3拓展阅读渠道,引领学生课外阅读
语文课堂大阅读教学,教师不但要注意沟通教材前后的联系,而且要引导他们课内与课外的联系,去拓展阅读途径,激发学生读书欲望,使他们“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3.1拓宽“积累途径”。
例如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课文前,教师让学生去查找革命英雄的故事。
经过检查,有的找来了英雄黄继光的文章,有的找来了英雄罗盛教的文章,还有的提到了电影《英
雄儿女》中的王成叔叔的壮举。
为了使学生心目中树立英雄的高大形象,教师接着设置:请读你认为最感人的描写段落,思考英雄为什么要这样做。
学生踊跃举手,将身体扑向敌人机枪口的黄继光、奋不顾身跳入江中救朝鲜儿童的罗盛教、手握冒烟的爆破筒与美国鬼子同归于尽的王成等英雄事迹,读得有声有色,讲得催人泪下。
在这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去学习讨论《我的战友邱少云》课文,学生对课文写人记事表现方法容易理解,同时,对“最可爱的人”光辉形象有了更深刻更完美的认识。
3.2利用感悟体验教学。
在语文课堂大阅读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不再是消极被动的接受者,而成为主动参与阅读活动的生产者?教师可以利用感悟体验教学,不断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及阅读能力。
例如教学《赵州桥》一课,让学生掌握课文对赵州桥的说明特点后,让学生带着问题看选文《中国石拱桥》:请根据这类文章的说明方法,说说本地区石拱桥的特点,学生会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阅历,积极到课文中找单拱桥、双拱桥内容,经过有关段落阅读,根据感悟回答,加深对课文理解,培养说明的能力。
3.3激发课内外阅读兴趣。
少年儿童心理上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无意性和情绪性,他们常常被感兴趣的事物所吸引。
语文课堂大阅读教学,应根据他们这一特征,因势利导,激发他们课内外阅读兴趣。
例如精讲名著《三国演义》节选《三顾茅庐》后,学生对刘备、张飞、关羽个性化人物形象的认识较鲜明,而对诸葛亮这个人物形象的认识较模糊,教师补充同部名著另一选文《空城计》,
学生阅读后,对诸葛亮这个人物形象有了较鲜明的理解。
然后,教师讲《失街亭》精彩片段,当学生听得饶有兴趣时,教师戛然而止,请学生课后去找原著看,去与原著大师“对话”,学生阅读的好奇心与积极性就被引发了,他们的阅读能力会进一步提高。
3.4关注学生基础积累。
古语说得好: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学习语文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没有必要的积累,谈深层次阅读就是一句空话。
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时一定要关注学生字词句的理解与积累,一定要关注精彩语段和名篇的背诵默写,也一定要关注文章、文学常识的积累。
3.5关注学生整体感悟。
有人指出:教师的分析不是解剖刀,而是x光。
意思是不要用琐碎的分析和贴标签式的教学将课文肢解,问题的设计应有利于整体印象的形成,分析部分不离整体,整体感知突出细节。
教师为了发挥学生自主性,常问学生:“你喜欢哪一段、哪一句或哪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这种问题一定要在学生对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联系文章整体和语境才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探寻文章的主旨,在阅读教学中特别重要,正如叶圣陶先生曾说:“读一篇文章,如果不明白它的主旨,而只知道一些零零碎碎的东西,那就等于白读。
”
4语文阅读教学思考
4.1如何激发学生强烈的读书欲望,去扩大阅读?现在的农村小学生在五彩斑斓的生活中,面对的诱惑太多,对游戏、打打闹闹的动画片十分痴迷,有的到了无法控制的地步,而对阅读却没有多大
兴趣。
他们一般的文章阅读得少,更不用说去读多少名著名作了。
笔者曾对某小学六年级学生试卷进行分析,四大名著文学常识题有82%的学生几乎全填错。
如何让人类文化精品去滋养学生的心灵?语文课堂大阅读教学中,采用何种方法、何种手段去激发学生强烈的读书欲望,去扩大阅读?教师任务十分艰巨。
4.2如何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阅读能力?阅读教学不但要帮助学生理解文章,更要通过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学会怎样品味语言,怎样捕捉文字背后隐含的信息,怎样揣摩文本中那些“重要的暗示或提示”,怎样获得审美的愉悦,怎样对文本作出既富创造性又符合文本实际的解读,等等。
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
语文课堂大阅读教学,教材无论是数量还是容量都增加了,一堂课,短短四十分钟,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教师在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培养方面,需进一步探究与实践。
总之,阅读教学一定要体现年龄段的特点,因文而异,摒弃繁琐的内容分析,摒弃形形色色的“老师牵着学生走”的做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突出重点,引导探究、发现,逐渐掌握方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