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佛教有关的植物
佛教植物
![佛教植物](https://img.taocdn.com/s3/m/68e083de3186bceb19e8bb28.png)
与佛教有关的植物汇总1、菩提树:Ficus religiosa Linn.性喜温暖、湿润,略耐阴。
释迦牟尼菩提树下静坐了7天7夜,获得大彻大悟,终成佛陀。
相关文化: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 慧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菩提树-叶子2、莲花: Nymphaea alba (荷花)佛家人士称莲花,而我们生活中多看到荷花,究竟莲花和荷花是不是一样的呢,还是有真的莲花呢?我知道有睡莲,王莲这些有莲字,但是真的莲花什么样,不敢确定。
有高人还请告之,这里据一些荷花的照片供大家参考。
比较景观设计中用的比较多的是荷花。
多年生水生花卉,无水不能生存,喜相对稳定的静水,不爱涨落悬殊的流水。
【意义和象征】宗教意义和象征除实用价值外,莲是最常用来作为宗教和哲学象征的植物,曾代表过神圣、女性的美丽纯洁、复活、高雅和太阳。
花中君子,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理想人格:“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清廉的象征:盖“青莲”者,谐音“清廉”也。
象征爱情:盖莲花别名芙蓉花,或云水芙蓉。
“芙蓉”,“夫容”也。
又白居易《长恨歌》云:“芙蓉如面柳如眉”。
因此莲花常用来象征爱情,而并蒂莲尤其如此。
二莲生一藕的图画,叫“并莲同心”。
“水芙蓉”之“蓉”谐音“荣”。
莲花和牡丹花在一起,叫“荣华富贵”,莲花和一鹭鸶,叫“一路荣华”。
牡丹、莲花和白头翁,称为“富贵荣华到白头”。
莲花也能谐音“连”。
莲蓬加上莲子,叫“连生贵子”。
象征纯净、纯洁。
佛教中有莲花座、莲花台等。
佛教中的不少菩萨,是从莲花中生出来的。
〖佛教〗在佛教问世后,佛教徒也采取了以莲花为佛教的主要象征。
据说后来成为佛祖的悉达多太子出世后,立刻下地走了七步,步步生莲。
所以莲就成了他诞生的象征。
从公元一世纪左右开始,佛祖的塑像便已常常是在莲台上的坐像了,他的坐姿,或为莲花坐或为吉祥坐,成为佛教僧人打坐时的典型坐法。
按照大日经的解释,“左足先著右上,右足次著左上,名为莲花坐;单足著右上,名为吉祥坐。
与佛教有关的植物
![与佛教有关的植物](https://img.taocdn.com/s3/m/fa17322ccc22bcd127ff0ca5.png)
序号名称拉丁文名照片生长习性与佛教的联系1. 菩提树Ficus religiosa Linn.性喜温暖、湿润,略耐阴。
菩提树下静坐了7天7夜,获得大彻大悟,终成佛陀。
2. 莲花Nymphaea alba多年生水生花卉,无水不能生存,喜相对稳定的静水,不爱涨落悬殊的流水。
据说后来成为佛祖的悉达多太子出世后,立刻下地走了七步,步步生莲。
所以莲就成了他诞生的象征。
如来佛所坐,观音所站都是千层莲花座,莲花象征着圣洁与庄严,信佛者必爱莲花.3. 柳树Salix babylonica 耐寒,耐水湿。
观音菩萨的形象,左手托净瓶,右手持柳枝,蘸着甘露,向人间挥洒,解救人世的疾苦。
4. 银杏Ginkgo biloba L 适于生长在水热条件比交优越的亚热带季风区。
土壤为黄壤或黄棕壤,pH值5~6。
佛家用银杏木雕刻佛像,木坚硬细腻,指甲虽薄,亦雕刻如真,不损不破不裂,各地千手佛皆以银杏木雕成,故有佛指甲之称。
古代方士常取其木刻制作法的符印,传说具有召神袪鬼的作用。
故而道教、佛教的宫、观、寺、院中多植此树以示吉祥。
1序号名称拉丁文名照片生长习性与佛教的联系5.)七叶树(Ficus religiosa Linn.喜光,稍耐阴;喜温暖气候,也能耐寒;喜深厚、肥沃、湿润而排水良好之土壤。
80岁时在下下涅槃升天。
6. 无忧花Saraca dives Pierre 喜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气候,不耐寒。
要求排水良好、湿润肥沃的土壤。
花期4~5月。
释迦牟尼在无忧花树下出生。
7. 曼陀罗花Darura stramonium Linn喜温暖、向阳及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
曼陀罗花圣洁,花朵美丽,象征着无欲无痛的圆满。
8. 丁香Syringa oblata Lindl. 喜充足阳光,也耐半荫。
适应性较强,耐寒、耐旱、耐瘠薄,病虫害较少。
以排水良好、疏松的中性土壤为宜,忌酸性土。
忌积涝、湿热。
在我国西北的甘肃、青海等地,由于高原气候的影响,菩提和银杏都不能栽植,佛教弟子就选用暴马丁香(与紫丁香同属的一种丁香)代替菩提树。
婆罗树 典故
![婆罗树 典故](https://img.taocdn.com/s3/m/a0f27e01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ab.png)
婆罗树典故婆罗树,又称菩提树,是佛教文化中的一种特殊树木,与佛陀的故事有着密切的联系。
它在佛教经典中被称为菩提树,源于佛陀在悟道的时候所坐的树木,被赞誉为智慧树,成为佛教文化中的象征之一。
根据佛教经典的记载,佛陀在悟道之前,一直在寻求真理的道路上苦苦追寻。
在某个晚上,佛陀在菩提伽耶树下静坐冥想,发誓不离开树下,直到悟道。
传说佛陀坐在菩提树下,度过了七个星期的苦行,最终在这棵树下达到了解脱,获得了完全的觉悟。
这一事件被称为佛陀的“悟道”,也被视为佛教的创世之时。
婆罗树在佛教文化中被视为佛陀的故事的象征。
佛陀的悟道之树,被佛教徒视为一颗神圣的树木,拥有特殊的灵性和能量。
许多寺庙和佛教道场都会种植婆罗树,供信众供奉和敬拜。
这些树木不仅仅是佛教信仰的象征,也被视为佛陀的化身。
婆罗树在佛教教义中有着深刻的意义。
它象征着觉悟和智慧的力量,代表着追求真理的决心和毅力。
佛陀在悟道之前,经历了无数的苦行和修行,最终在菩提树下找到了解脱的道路。
因此,婆罗树也被视为佛陀智慧的象征,是佛教徒学习和追求智慧的灵感之源。
除了佛教的背景外,婆罗树也在其他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在印度教中,婆罗树被称为阿什瓦塔,被认为是宇宙的中心和连接天地的树。
在印度教的神话传说中,婆罗树是宇宙的轴心,支撑着世界的存在。
它被视为神圣的树木,被供奉和崇拜。
婆罗树的典故不仅仅局限于佛教和印度教,它也在其他文化和宗教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东南亚的许多国家,婆罗树被视为吉祥和幸运的象征,被广泛种植和崇拜。
人们相信,婆罗树的存在能够带来福报和祝福,保护他们免受邪恶和不幸的侵袭。
总之,婆罗树作为佛教文化的一部分,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它是佛陀悟道的见证,象征着智慧和觉悟的力量。
婆罗树在不同的文化和宗教中都有着特殊的地位,被崇拜和供奉。
无论在佛教还是其他文化中,婆罗树都是一颗神圣的树木,代表着人们对智慧和真理的追求。
佛教四大名花及图片
![佛教四大名花及图片](https://img.taocdn.com/s3/m/f42fb6d4a58da0116c17490b.png)
佛教四大名花及图片(2009-06-18 12:27:34)转载▼标签:宗教曼陀罗花山玉兰释迦牟尼莲花文化分类:佛化生活优昙花梵文优昙波罗(Udumbara),亦作优昙婆罗、乌昙跋罗、优昙钵华、乌昙华等,意译灵瑞、瑞应。
花名。
产于喜玛拉雅山麓及德干高原、锡兰等处。
花隐于壶状凹陷之花托中,常误以为隐花植物。
世称其花三千年一开,值轮王及佛出世方现,喻极为难得的不世出之物。
佛经中常用以喻佛、佛法之难得,如《法华经·方便品》云:“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如优昙钵华,时一现耳。
”“昙花一现”的成语,即源出于此。
有趣的是此花是转轮圣王将要出现的标志,进来在台湾、福建一代有僧人亲眼见到了这种貌似优昙花的小花,他们惊呼:圣王要来了。
普光正见菩萨说:世间有两种人,最为难能可贵,犹如盛开的优昙花,很难得见。
一种是从无罪业,纯良刚直,赤胆坦诚之人。
一种,是大恶贪虐,害人性命,劫数必报而又迷途知返,全心赎过最终得修正果之人。
于是我们这些世间的俗人,就如同芸芸草芥,浅善而又贪欲,胆小而又偷生,最为可悲的是,没有信念,心灵像浊水浮萍,无所依托。
优昙花昙花曼陀罗花曼陀罗花为四中天华(天雨曼陀罗花,摩柯曼陀罗花,曼殊沙花,摩柯曼殊花),花色近赤色,此花在印度向来被视为天界的花。
注:摩柯是特别强调此花的大与美的意思. 曼陀罗是“自性(self)”的象征,自性的特点就是统一、完整、自足、和谐。
荣格在圆的象征里也提及“不论圆的象征出现在原始人的太阳崇拜还是现代宗教里,在神话还是在梦里,在西藏僧侣绘制的曼陀罗还是在城市的平面图里,或者是在早期天文学家绘制的天体概念里,圆的象征都指向生命最重要的一个向度——生命的终极圆满。
莲花佛教把莲花看成圣洁之花,以莲喻佛,象征菩萨在生死烦恼中出生,而不为生死烦恼所干扰.佛教有宝伞、双鱼、宝瓶、莲花、白螺、如意、宝幢、金轮八种吉祥宝物,释迦牟尼把莲花放在最崇高的位置。
由于莲花在佛教上的神圣意义,佛经中把佛教圣花称为“莲花”,把佛国称为“莲界”,把袈裟称为“莲服”,把和尚行法手印称为“莲蕖华合掌”,甚至把佛祖释迦牟尼称为“莲花王子”。
一花一世界,见花见吉祥,佛教十大吉花!
![一花一世界,见花见吉祥,佛教十大吉花!](https://img.taocdn.com/s3/m/7065ee68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37.png)
一花一世界,见花见吉祥,佛教十大吉花!佛云:一花一世界,见花见吉祥。
“花”作为一种象征意象,每每出现在佛教典故中。
那么在佛教典故中,都出现过哪些寓意深刻的花呢?1.曼陀罗曼陀罗,被称为佛教的灵洁圣物,只有天生的幸运儿才有机会见着她,见到它能给人带来无止息的幸福。
因佛法修的是清心观世界,寡欲走红尘,手中无物,万相皆空,所以在很久很久以前,这无蕊的白花就被人们看作神的化身,象征着空心,无心和安心。
2.莲花佛教把莲花看成圣洁之花,以莲喻佛,象征菩萨在生死烦恼中出生,而不为生死烦恼所干扰。
由于莲花在佛教上的神圣意义,佛经中把佛教圣花称为“莲花”,把佛国称为“莲界”,把袈裟称为“莲服”,把和尚行法手印称为“莲蕖华合掌”,甚至把佛祖释迦牟尼称为“莲花王子”。
3.山玉兰在那庄重肃穆,香火燎绕的古刹寺庙入口处或大院里,人们经常就会见到树姿雄伟壮丽,枝繁叶茂,叶大浓荫,花大如荷,芳香馥郁的山玉兰树。
它不仅给游人带来凉爽与清香,同是也给寺庙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在绿叶丛中开出碗口大的乳白色花朵,9枚花被片平展,中间直立着园柱状的聚合果,恰似释迦牟尼佛端座在莲座上,这大概就是山玉兰成为佛门圣洁之树的由来吧。
4.文优昙波罗产于喜玛拉雅山麓及德干高原、锡兰等处。
花隐于壶状凹陷之花托中,常误以为隐花植物。
世称其花三千年一开,值轮王及佛出世方现,喻极为难得的不世出之物。
佛经中常用以喻佛、佛法之难得,如《法华经·方便品》云:“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如优昙钵华,时一现耳。
”“昙花一现”的成语,即源出于此。
5.菩提树花因释迦牟尼佛在此树下悟道才得名为菩提树,见菩提树如见佛。
菩提的意思是觉悟、智慧,用以指人忽如睡醒,豁然开悟,突入彻悟途径,顿悟真理,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
菩提树花,实际是一个花球,有许多花蕊,并被巨大的、色彩丰富的苞叶所包围。
象征着胜利、圆满,富贵吉祥。
6.荼蘼花伤感之花。
佛说:“一切有为法,尽是因缘合和,缘起时起,缘尽还无,不外如是。
五树六花
![五树六花](https://img.taocdn.com/s3/m/d983859cdaef5ef7ba0d3c7a.png)
佛教的五树六花——寺庙中必不可少的植物,这些植物多存在于印度、西藏、东南亚地区以及我国的云南、广西、广东等地五树菩提树——一棵树代表着一个婆罗门,砍伐一棵树就等于灭掉一个婆罗门因释迦牟尼在树下大彻大悟而得名,菩提在梵语中为bodhi,即觉悟,所以菩提树又名思维数树,即菩提树并无固定形态或是指定哪一种树就是菩提树信徒们相信菩提树就是神仙们的居所民间许多寺庙多有许愿树,那就是菩提树,许多信徒会绕树祈祷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禅宗六祖慧能回复神秀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高榕树——果子就像小个枇杷,成熟是呈鲜红色,一棵树上有成千上万的果子,引鸟兽争食,故曰此树附有神灵,在西双版纳更是将它视为神树东南亚文化传播的使者,古人将佛经刻于其叶上,即为后来的贝叶经,许多历史长诗也被刻于其上,如《孔雀公主》等方能被保存下来根能治腹泻,幼株煎汁能治感冒古代敬称贵宾为“宾”“郎”,其马来语为pinang 是佛教的供奉圣果,因为他们相信槟榔能够治病无六花荷花(莲花)——印度(天竺:佛教的发源地)、泰国的国花荷花素来出淤泥而不染,喻示佛在生死烦恼中出生,又在生死烦恼中超脱离去,故有语:“莲花藏世界”,又寓意佛超脱红尘、四大皆空大乘佛教以莲花为座(释迦牟尼就是在莲花座上修成正果的),又有“步步生莲”(相传佛每走一步,底下就会生出一朵莲花)黄姜花——因其香气馥郁而选作佛花,在佛教,多以香气来比喻修行德性缅桂花(白兰花)——香飘三四十米文殊兰——供奉之花地涌金莲——善良的化身,惩恶的象其茎汁可解酒解毒鸡蛋花——又名庙树、塔树,花语:复活、新生,孕育希望。
佛家植物文案
![佛家植物文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ef4c08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03.png)
在佛家的世界里,植物不仅仅是自然界的生命,更是带有禅意的存在。
它们以其独特的生命力,静静地生长,无声地教化着我们。
菩提树,是佛教中最具代表性的植物。
传说中,佛陀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因此,菩提树被视为智慧与悟道的象征。
每一片叶子,每一根枝条,都仿佛在诉说着佛陀的教诲,引导我们在纷繁世界中寻求内心的宁静。
荷花,是佛家中另一个重要的植物。
它在污浊的泥潭中生长,却能开出洁白无瑕的花朵,象征着清净与高尚。
荷花教我们,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要保持内心的纯洁与高尚,不被外界的纷扰所污染。
竹林,是佛家禅修的重要场所。
竹子坚韧且柔韧有余,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中生长,象征着坚定与柔韧。
在竹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竹子的坚韧精神,也能体会到它的柔韧之美,这无疑是在告诉我们,面对生活的困境,既要坚定,又要懂得柔韧。
在佛家的植物世界里,每一个植物都是一本活的佛经,它们以自己的方式,教我们理解生活,理解佛家的智慧。
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借助这些植物的智慧,寻找到内心的宁静与平和。
佛教五树六花
![佛教五树六花](https://img.taocdn.com/s3/m/5e122b1614791711cc791705.png)
六花之二:文殊兰
六花之二:文殊兰 文殊兰:秦琼剑、文兰树。石蒜科、文殊兰属,多年生球根草本花卉。全株有毒, 以鳞茎最毒。
五树之四:糖棕,也叫砂糖椰子
五树之四:糖棕,也叫砂糖椰子 糖 棕 树 : 棕 榈 科 高 大 乔 木 ,雌 花 结 果 ,雄 花 可 产 糖 , 一 株 高 大 的 雄 树 一 年 可 产 糖 20KG 以上。
五树之五:槟榔
槟榔 槟榔:棕榈科高大乔木。种子可入药,有杀虫、破积、下气、行水的功效。过量食 用会引起流涎、呕吐、利尿、昏睡及惊厥
大青树:又名高山榕、大叶榕
五树之二:高山榕,也叫高榕
大青树:又名高山榕、大叶榕。桑科、榕属。榕树叶和须(气根)的药用功效:活 血散瘀,解热理湿,祛风清热,活血解毒。主治跌打损伤,慢性气管炎,流感,百 日咳,扁桃体炎,菌痢,肠炎,目赤,牙痛。——此图为前年偶在中缅边境铜壁关 拍摄的中国榕树王,一棵树占地6亩之多,堪称独树成林。
六花之二:鸡蛋花
六花之二:鸡蛋花
鸡蛋花:缅栀子、蛋黄花。夹竹桃科、鸡蛋花属。其花瓣洁白,花心淡黄,极似蛋 白 包 裹 着 蛋 黄 ,因 此 得 名 。可 入 药 ,药 效 :清 热 解 毒 ,利 湿 ,止 咳 。用 于 预 防 中 暑 , 肠炎,细菌性痢疾,消化不良,传染性肝炎,支气管炎……
除了上面的五树六花之外,还有一些植物也和佛教密切相关,但不属于“法定” 范畴的。比如:
彼岸花(曼殊萨华)
彼岸花(曼殊萨华) 还有彼岸花(曼殊萨华):有人认为是日本佛教界的特别花
佛教的五树六花
佛教景观植物及其典故整理
![佛教景观植物及其典故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408c9b95e53a580216fcfea3.png)
规划区内海拔最高点约为559.5 m,最低点约为492.5 m,相对高差67 m,沙滩、沙洲、溪流河谷地貌特征明显。
规划区内的土壤主要是地带性红壤向黄壤过渡的山地黄红壤。
土壤剖面厚度可达 1 m,层次发育良好,PH值多在5以下,呈酸性反映,盐基饱和度较低,质地比较粘重。
1.2.3.4.构树 Broussonetia papyrifera 用树皮纤维制作的棉纸作为经文载体芭蕉 Musa basjoo Siebold et Zucc. 赕佛要选四棵芭蕉树竖放在神坛四角,比喻虚幻不实的事物。
茉莉花Jasminum sambac (L.) Ait把茉莉花用丝线串成花环,供奉于佛像前,代表圣洁,且香味浓厚,许多佛香即是用此花作为制香香料。
南烛 Vaccinium bracteatum Thunb.用南烛叶捣汁染米,煮成乌饭作为斋食。
尤其是在四月八日浴佛节,佛教徒多造乌米饭以供佛,因这个原因也叫阿弥饭。
树种表名称拉丁文名照片生长习性乔木无忧树Saraca dives Pierre喜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气候,不耐寒。
排水、日照需良好。
菩提树Ficus religiosa Linn.性喜温暖、湿润,略耐阴。
抗污染能力强,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肥沃、疏松的微酸性砂壤土为好。
无患子Sapindusmukorossi寺庙、庭园和村边常见栽培。
喜光,稍耐阴,耐寒能力较强。
对土壤要求不严,深根性,抗风力强。
生长较快,寿命长。
七叶树Aesculus chinensis喜光,也耐半荫,喜温和湿润气候,不耐严寒,喜肥沃深厚土壤。
柳树Salix babylonica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广,喜光,喜湿,耐寒,是中生偏湿树种。
梅花Armeniaca mume 喜温暖气候,耐寒性不强,较耐干旱,不耐涝,寿命长,可达千年。
桃花Amygdalus persica L.性喜光,要求通风良好;喜排水良好,耐旱;畏涝。
宜轻壤土,水分以保持半墒为好。
银杏Ginkgo biloba L 适于生长在水热条件比交优越的亚热带季风区。
佛经中的“五树六花”是哪些树哪些花?
![佛经中的“五树六花”是哪些树哪些花?](https://img.taocdn.com/s3/m/c844e882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44.png)
佛经中的“五树六花”是哪些树哪些花?说起“五树六花”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这是佛经中规定的,寺院里必须栽植的五种树和六种花。
相传佛主释迦牟尼降生于无忧花树下,成佛于菩提树下,而圆寂于娑罗双树下。
因此,佛教与植物便结下了不解之缘,而“五树六花”正是其中最具代表的植物,被赋予了深刻的佛教内涵。
那么,佛经中的“五树六花”是哪些树哪些花?一起来了解了解吧。
“五树”之菩提树菩提树的梵语原名为“毕钵罗树”,因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悟道,才得名为菩提树,“菩提”意为“觉悟”。
直到今天印度教的沙陀们还经常在菩提树下思考。
在印度、斯里兰卡、缅甸各地的丛林寺庙中,普遍栽植菩提树,印度则定之为国树。
“五树”之高榕高榕的果子虽然较小,但结得特别多,果熟时枝头无数小果如同红色的珊瑚,引来了多种鸟兽争食,热闹非凡,是“动物的天堂”。
西双版纳傣族的历史长诗《厘俸》中说它是“附有神灵”,花季时往往多种花在同一株树上开放,从而形成繁花似锦,五彩缤纷,趣味横生的“空中花园”奇特景观。
“五树”之贝叶棕佛教上赫赫有名的"贝叶经"也就是用贝叶棕之叶片制作而成的。
有人认为贝叶棕是一种地理和民族文化的标记树。
只要是热带地区,哪里有佛教,哪里就有贝叶棕。
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人民视贝叶为自己文化发展的象征,并常常以此引为自豪,甚至对贝叶棕加以神化,认为只有心诚的佛爷才能种活它。
“五树”之槟榔槟榔树的外貌与椰子树相似,高干挺拔,枝叶迎风,清秀可爱。
槟榔的果实可食,南方一些地方人民,有咀嚼摈榔的习惯,愈嚼愈香,醇味醉入。
槟榔也是一种药材,有止泻治痢、杀虫去积等功能,别名“洗瘴丹”。
“五树”之糖棕糖棕也称为砂糖椰子。
人们喜欢用小刀刻划花序,然后花序汁就会顺着刀子流向桶里,其汁液十分甜,像砂糖一般。
一个花序可以产出4小桶甜汁液。
糖棕的羽状叶片常年油绿,巨大而稠密,犹如天然的华盖,遮挡住热带炽热的阳光;又好似一支支绿色的大绿伞,给人们一片凉爽的绿荫,可作庭院成片栽种。
佛教相关的植物
![佛教相关的植物](https://img.taocdn.com/s3/m/79c840fdfab069dc502201a8.png)
佛教文化与园林植物发布时间:2009年11月15日来源:不详作者:不详790 人关注打印转发投稿佛教文化与园林植物人本是凡人,一样有七情六欲,一样的生老病死,但有人看破了红尘,思想一旦成为高峰,站在上面俯视芸芸众生,便有了超脱的意味。
站在人类思想高峰的人,普渡众生,便成了佛。
一种思想传播得久了,人们便信仰它,这种思想就成了宗教。
花本是普通的花,树本是普通的树,但和佛教诞生发生了联系,仿佛具有了佛性。
或者说,佛教的思想要有所依托,寄托在这些植物身上,便有了宗教文化色彩。
一、石蒜花石蒜花,佛教称其为曼殊沙华,因常和曼陀罗一起出现在佛经“摩诃曼陀罗华曼珠沙华”而被混作曼陀罗。
意思是:开在天界之红花。
它的雌雄花蕊长长地伸出,花形仿佛台风天被吹翻了的伞,也似红色的风车,又似向秋空祈愿的一双双手。
开到荼蘼花事了,乃长叶子,虽修得同根,终其一身,花与叶永无缘相见。
花开时看不到叶子,有叶子时看不到花,花叶两不相见,生生相错。
故得名彼岸花。
佛教认为有生死轮回的境界好比此岸,超脱生死,无爱无恨的境界(涅盘)。
好比彼岸。
荼蘼是花季最后盛开的花,开到荼蘼花事了,只剩下开在遗忘前生的彼岸的花。
所以有人说:“花儿的翅膀,要到死亡,才懂得飞翔,在无爱无恨的土壤才会再萌芽开花。
”在日本曼殊沙华的花语是“悲伤的回忆”,在韩国则意味“相互思念”。
传说曼殊沙华需要泪水浇灌,花香有魔力,能唤起死者生前的记忆。
红花石蒜(Red Spider Lily),春天是球根,夏天长叶,等秋天花开时叶子已褪去,花叶永不相逢。
花有种特殊味道,有点象大蒜,昆虫和老鼠之类的不喜欢靠近它,所以常常被种在坟墓边驱逐虫害。
她颜色如鲜血,是种灵异气氛很重的花。
一般认为是生长在三途河边的接引之花。
花香传说有魔力,能唤起死者生前的记忆。
彼岸花是开在黄泉之路的花朵,在那儿大批大批的开着这花,远远看上去就像是血所铺成的地毯.又因其红的似火而被喻为“火照之路” 也是这长长黄泉路上唯一的风景与色彩,人就踏着这花的指引通向幽冥之路。
五种佛教的莲花
![五种佛教的莲花](https://img.taocdn.com/s3/m/adced893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47.png)
五种佛教的莲花《摄大乘论》释卷十五记载,莲华有香、净、柔软、可爱等四德,而以之比喻法界真如之常、乐、我、净四德。
《华严经》、《梵网经》等都有莲华藏世界之说。
于密教有以八叶莲华为胎藏界曼荼罗之中台,又以比喻人之心脏,并表示众生本有之心莲。
据善无畏三藏所传,印度有五种莲华:又作钵昙摩华、般头摩华、波昙华、波慕华。
意译为赤莲华、红莲华。
《大日经疏》卷十五说:「西方莲华有多种,一者钵罗华。
复有二种,一者赤色,即此间莲花也;二者白色,今此间有白莲是也。
」叶呈圆形,直径约六十至一百厘米。
产于东印度、波斯、中国汉藏等地、缅甸、北澳大利亚及日本沼泽区。
夏日花梗抽出水面数尺,开白、淡红色的大花。
自古以来,印度都将钵头摩花视为水生植物中最高贵的花,在诸佛典中,也被誉为七宝之一。
又作优钵华,乌怛钵罗华,优婆罗华。
译为青莲花、黛花、红莲花。
有青、赤、白色等。
即睡莲,花似莲而小,叶片浮在水面上,呈宽广卵形全缘,表面为有光泽的暗绿色,叶背是淡绿色,边缘为赤色且有不规则的暗赤紫色斑点。
《翻译名义集》卷三:优昙钵罗,此云瑞应。
优昙钵树,有金花者,世乃有佛…睿师云:优钵罗,此云青莲花。
优钵罗盘那女,生青莲花中…又作拘物头华、究牟地华、句文罗华。
译为白莲花、地喜花,亦属睡莲,有赤、白、青、黄四色。
在《慧琳音义》中记载:拘物头华,其花茎有刺,色蹴然故,以其花茎稍短,未开敷时,状郁或赤白,抑或名小白花也。
《续高僧传》卷二皆译作黄莲花。
《大日经疏》卷十五中则说:拘物头,有赤即青两种。
又云:俱勿头是莲花青色者。
《阿含经》与《涅槃经》等均说,一切莲华中,以此青莲是为第一,又印度常以青莲形容美人之眼。
《大日经疏》卷十五云:泥庐钵罗,此莲从牛粪种生,极香,是文殊所执,自如青莲,亦是此色。
又作分陀利迦华、分荼利迦华、奔荼利华;译为白莲华,又称百叶华、妙好华。
不被烦恼污染之清净无垢佛,其法性即喻为分陀利华。
悲华经及妙法莲华经即以此华为经题。
《大日经疏》云:即大白莲,此花之瓣,约百叶许,叶叶相承,圆整可爱,最外之叶极白,渐向于内,随带微黄,最内之瓣,则呈黄色,与萼色相等,其香极浓。
植物与佛教(下)
![植物与佛教(下)](https://img.taocdn.com/s3/m/b71b1ad6b9f3f90f76c61b1b.png)
5 .丁 香 : 与 椴 树 同 样 的 道 理 ,丁 香 树 叶与 菩 提树 叶相 仿 , 便 广 为 栽 培 。 丁 香在 寺 院 栽 培 已
有 悠 久历 史 。相 传 在青 海 湟 中塔 尔 寺 栽 培 的丁 香 ( 名 : 暴 马 丁 中
名 白 果树 ; 因 寿命 较 长 ,俗 有 爷
爷 辈 栽 树 ,孙 子 辈 得 果 之 说 , 故 又 名 公 孙 树 , 也 称 寿 星 树 ; 因 它 是 孑 遗 植 物 , 又 有 “ 化 石 ” 之 活 美 称 。 银 杏 树 ,属 银 杏 树 科 , 树 体 苍 健 挺 拔 , 叶 片 扇 形 , 叶 脉 平 行 . 洁 净 素 雅 , 有 不 受 凡 尘 干 扰 的 宗 教 意 境 ,故 也 被 誉 为 “ 国 中 的菩 提 树 ” 。 据 资 料 介 绍 , 四 川 南 , 县 金 I f 佛 山 的 银 杏 皇 盾 ” , 树 龄 高 达
斤 )。
榈 、牡 丹 和 菊 花 等 。
1 .椴 树 : 在 菩 提 树 不 能 露 天 安 全 越冬 的地 区 , 憎 人们 选 用
菩 提 树 成 为 佛 教 圣 树 后 在 热 带 、 亚 热 带 广 为 栽 培 . 但 在 温 带 和 北 方 地 区 , 菩 提 树 不 能 安 全 越 冬 . 我 国 古 代 憎 人 为 了 表 达 对 佛 祖 的 虔 诚 和 敬 仰 ,选 用 一 些 寿
(实 际 1 5 公 2O
命 长 的 树 种 ,如银 杏树 来 代 替 。
银 杏 树 , 因 种 宴 似 杏 且 色 白 又
北 京 作 为 有 悠 久 历 史 的 古 都 ,遗 留 有 大 量名 、古 银 杏 树 , 有 名 的 如 清 帝 乾 隆 曾 封 潭 柘 寺 辽 代 银 杏 树 为 “ 王 树 ” 、 “ 王 帝 配 树 ” , 还 有 大 觉 寺 的 银 杏 王 ” ; 唐 代 的 有 怀 柔 县 红 螺 寺 的
被佛家称为“四大吉花”的花,你都见过几种?
![被佛家称为“四大吉花”的花,你都见过几种?](https://img.taocdn.com/s3/m/4c57b37c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0f.png)
被佛家称为“四⼤吉花”的花,你都见过⼏种?佛云:⼀花⼀世界,“花”作为⼀种象征意象,每每出现在佛教典故中,那么在佛教典故中,都出现过哪些寓意深刻的花呢?吉花是指曼陀罗花、莲花、⼭⽟兰和优昙花,是佛教富有寓意的花,见花见吉祥。
佛教四⼤吉花与佛教的关系密不可分,寺庙常常有种植⼭⽟兰,佛菩萨的持物也常常能看到莲花,⾄于优昙婆罗、曼陀罗花在佛经中经常出现。
1.曼珠沙华曼珠沙华。
天界之花。
与莲花、⼭⽟兰和优昙婆罗花列为佛教四⼤吉祥之花。
在⼀些⼩说⾥更有称之为“彼岸花”,传说是开在黄泉路的路边的花。
此花在印度向来被视为天界的花。
2.莲花莲花。
圣洁之花。
佛教把莲花看成圣洁之花,以莲喻佛,象征菩萨在⽣死烦恼中出⽣,⽽不为⽣死烦恼所⼲扰佛教中常以莲喻佛,莲花在佛教中还是⼋⼤吉祥宝物之⼀,享有崇⾼的神圣位置。
3.⼭⽟兰⼭⽟兰。
⾼雅之花。
同样是佛教四⼤吉花之⼀,⼭⽟兰在那庄重肃穆,⾹⽕燎绕的古刹寺庙⼊⼝处或⼤院⾥,⼈们经常就会见到树姿雄伟壮丽,枝繁叶茂,叶⼤浓荫,花⼤如荷,芳⾹馥郁的⼭⽟兰树。
它不仅给游⼈带来凉爽与清⾹,同是也给寺庙增添了⼏分神秘的⾊彩。
有圣洁⾼雅之意。
4.优昙婆罗花优昙婆罗花。
神秘之花。
世称其花三千年⼀开,值轮王及佛出世⽅现,喻极为难得的不世出之物。
佛经中常⽤以喻佛、佛法之难得。
产于喜马拉雅⼭麓及德⼲⾼原、锡兰等处。
花隐于壶状凹陷之花托中,常误以为隐花植物。
世称其花三千年⼀开,值轮王及佛出世⽅现,喻极为难得的不世出之物。
内容来源⽹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花草频道。
与佛教有关的植物(按乔木灌木分)精编版
![与佛教有关的植物(按乔木灌木分)精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f8934e10bd64783e09122b6f.png)
柳树
(落叶乔木)
Salix babylonica
耐寒,耐水湿。
观音菩萨的形象,左手托净瓶,右手持柳枝,蘸着甘露,向人间挥洒,解救人世的疾苦。
15
银杏
(落叶乔木)
Ginkgo biloba L
适于生长在水热条件比交优越的亚热带季风区。土壤为黄壤或黄棕壤,pH值5~6。
佛家用银杏木雕刻佛像,木坚硬细腻,指甲虽薄,亦雕刻如真,不损不破不裂,各地千手佛皆以银杏木雕成,故有佛指甲之称。古代方士常取其木刻制作法的符印,传说具有召神袪鬼的作用。故而道教、佛教的宫、观、寺、院中多植此树以示吉祥。
Cocos nucifera Linn.
喜光照充足、高温高湿的生长环境,月日照时数需120小时以上,生长适温为25-35℃,夜间气温不低于16-18℃,低于15℃即会死亡。最适空气相对湿度为8090%,但在沼泽地区也能生长良好。
佛教规定的"五树六花"之一。椰子原产热带因其在四川不易生长可用棕榈树代替。
释迦牟尼在无忧花树下出生。
3
白木香
(常绿乔木)
Aquilariasinensis(Lour)Gilg
白木香喜温暖,耐干旱。要求年平均温度20℃以上,最低气温在3℃,最高气温37℃。要求年降雨1500~2000毫米。
白木香芯材为沉香木,沉香能够供佛、能够静心、能够去除秽气,作为佛法的象征。可制作珍贵的佛教用香。
茉莉花可以装饰秀发,由于它的纯洁、芬芳和美丽,在印度一直作为佛教的吉祥物。在阿旃陀壁画里,菩萨的宝冠上就有镂金的茉莉花。茉莉花为白色,代表圣洁,且香味浓厚,许多佛香即是用此花作为制香香料,受僧人们的偏爱。
12
无患子
(落叶乔木)
Semen Sapindi Mukorossi
佛教de四大圣花
![佛教de四大圣花](https://img.taocdn.com/s3/m/02c89344336c1eb91a375dc4.png)
过 ,阵 阵 荷 香 扑 鼻 ,令 人 无 限 宽 舒 安 逸 ,
正可谓“风吹荷花十里香 ”、“ 荷 花 池 畔
暑 风 凉 ”。
(王 生)
茉莉。原产印度。由于它的 纯 洁 、芬 芳 和 美 丽,在印度一直作为佛教的吉祥物 。 在 阿 旃 陀 壁 画里,菩萨的宝冠上就有镂金的茉 莉 花 。 茉 莉 花 随佛教很早传入我国,并受到了厚 爱 。 宋 朝 王 十 朋的《茉莉》诗曰:“茉莉名佳花亦佳,远 从 佛 国 到 中 华 。老 来 耻 逐 蝇 头 利 ,故 向 禅 房 觅 此 花 ”。这 种 佛 教 上 的 名 花 ,在 香 水 没 有 引 进 中 国 之 前 ,一 直 是中国妇女的宠物。
瑞 香 。原 产 于 庐 山 锦 绣 谷 深 林 草 莽 中 野 生 的
佛佛 教教 一种异花,早在一千多年前即为僧人引种栽培。
宋 《清 异 录 》记 载 :“庐 山 瑞 香 花 ,始 缘 一 比 丘 ,昼 寝磐石上,梦中闻花香酷烈,及 觉 求 得 之 ,因 名 睡
!" 香。四方奇之,谓为花中祥瑞,遂名瑞香。” 忍 冬 。是 忍 冬 科 的 一 种 蔓 性 藤 本 ,特 产 我 国 。 由于忍冬具有越冬而不死,可比作人的灵魂不 灭 ,轮 回 永 生 ,所 以 被 大 量 运 用 在 佛 教 艺 术 上 。这
荷花顶芽开始萌动秋季气温降至时地下叶枯黄0时生育期基本结束进入休眠期0以下时地下茎易受冻害最适生长温度
$%&’&(( )*&+, 绿色 生活
#月名花名草推荐:
荷花
“ 览 百 卉 之 英 茂 ,无 斯 花 之 独 灵 ”。 荷 花 与 被 神 化 的 龙 、 螭 及 仙 鹤 一 样 ,成 为 人 们 心 目 中 崇 高 圣 洁 的 象 征 。古 往 今 来 ,无 论 诗 文 、绘 画 、音 乐 、舞 蹈 ,还 是 日 用 器 皿 、工 艺 制 品 、建 筑 装 饰 、饮 食 、药 用 、佛 教 ,到 处 可 见 荷 花 的 绚 丽 风 采 。荷 花精神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有机 组成部分。
佛教四大吉花
![佛教四大吉花](https://img.taocdn.com/s3/m/6c36ff01866fb84ae45c8d5c.png)
佛教四大吉花
山玉兰在那庄重肃穆香火燎绕的古刹寺庙入口处或大院里人们经常就会见山玉兰到树姿雄伟壮丽枝繁叶茂叶大浓荫花大如荷芳香馥郁的山玉兰树。
它不仅给游人带来凉爽与清香同是也给寺庙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粗大的树枝向四周自然伸展宽大浓绿的树叶缀满枝头婆娑多姿活像一把大雨伞把院寺遮得严严实实。
6~7月份在绿叶丛中开出碗口大的乳白色花朵9枚花被片平展中间直立着园柱状的聚合果恰似释迦牟尼佛端座在莲座上这大概就是山玉兰成为佛门圣洁之树的由来吧。
丁香与佛教
![丁香与佛教](https://img.taocdn.com/s3/m/4759d953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74.png)
丁香与佛教说起丁香与佛教之缘,先要从菩提树说起。
相传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曾在菩提树下坐禅而证得觉悟成佛,创立了佛教。
从此,菩提树就和佛教发生了密切关系,被视为神圣之木,广植于佛教寺院之中,并以梵文教语“菩提”命名该树。
菩提是佛教梵文语,意为“豁然开悟”“如日开朗的彻悟境界”,亦可被理解为“智慧的觉悟”或“觉悟的唤醒”。
菩提树原产印度,印度人称之为毕波罗树。
此树属桑科常绿乔木,树高可达10~20米,叶子为三角状卵形,雌雄异花,但雌雄两花均着生于一紧闭的花托之中,不为人们看见,所以,人们常称之为无花果。
丁香树在我国西北某些地区,被佛教信徒称为“菩提树”。
事实上,菩提是菩提,丁香是丁香,这是两个在形态、习性上都相距甚远的不同树种。
佛门在寺院栽种菩提树,除了表示信仰的忠贞和虔诚之外,主要还是为了纪念佛祖得道成佛。
可是,真正的菩提树只适种于热带、亚热带,在我国只有华南、东南沿海一带才适宜生长,因此佛门弟子只好选用一些适应当地气候环境的树种代替菩提树。
如南方的一些寺院选用无患子树代替菩提树,这树广东人称木榄子,四川人叫油串子,该树果核黑色、十分坚硬,可作念珠,被视为吉祥之物,佛门也把这种树称作菩提子树。
北方一些寺院,则多选用珍稀名贵的银杏树代替菩提树,银杏树高大挺拔,寿命长,被誉为“中国的菩提树”。
我国西北的甘肃、青海等地,以上几个树种都不适宜栽植,佛教弟子就选用暴马丁香(与紫丁香同属的一种丁香)代替菩提树。
人们称暴马丁香为“西海菩提树”。
现北京法源寺内的丁香树,据传是明代的遗物。
在青海省乐都县以南的罂昙寺里的一棵暴马丁香树,相传是明朝洪武年间修建该寺院时栽植的,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塔尔寺是青海高原举世闻名的喇嘛教圣地,是佛教格鲁派的著名寺院之一,据说这座宏伟壮观的佛教寺院的修建,最早也是起因于一棵奇异的丁香树。
相传藏族地区佛教大师宗喀巴在他出生的地方长有一棵白旃檀树(暴马丁香树),明洪武十一年(1378年),宗喀巴在西藏学经,他父母由青海去信,催他回乡探亲,宗喀巴收信后考虑:回青海路途遥远,若回去影响学经,决定不返故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白木香
Aquilariasinensis(Lour)Gilg
白木香喜温暖,耐干旱。要求年平均温度20℃以上,最低气温在3℃,最高气温37℃。要求年降雨1500~2000毫米。
白木香芯材为沉香木,沉香能够供佛、能够静心、能够去除秽气,作为佛法的象征。可制作珍贵的佛教用香。
释迦牟尼在无忧花树下出生。
7.
曼陀罗花
Darura stramonium Linn
喜温暖、向阳及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
曼陀罗花圣洁,花朵美丽,象征着无欲无痛的圆满。
8.
丁香
Syringa oblata Lindl.
喜充足阳光,也耐半荫。适应性较强,耐寒、耐旱、耐瘠薄,病虫害较少。以排水良好、疏松的中性土壤为宜,忌酸性土。忌积涝、湿热。
12.
瑞香
Daphne odora Thumb.
性喜半阴和通风环境,惧暴晒,不耐积旱。
瑞香原产庐山锦绣谷深山草莽中,野生。是僧侣发现了它,移植到寺庙精心培育,后从寺庙流入世间。因有了佛教文化的神秘色彩,被看作花中祥瑞。
序号
名称
拉丁文名
照片
生长习性
与佛教的联系
13.
合欢
Albizia julibrissin Durazz.
忍冬,越冬而不死,可比作人的灵魂不死,轮回永生,所以被大量运用在佛教艺术上。
11.
吉祥草
Reineckea carnea
喜温暖、湿润、半阴的环境,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以排水良好肥沃壤土为宜。
释加牟尼在菩提树下开悟时,铺吉祥草为座。于是,“一切世间皆以此为吉祥”。在印度举行维达(圣典)仪式时,吉祥草是作为圣草铺在会场,自古就被看成神圣的草,是宗教仪式中必不可少的。
序号
名称
拉丁文名
照片
生长习性
与佛教的联系
1.
菩提树
Ficus religiosa Linn.
性喜温暖、湿润,略耐阴。
释迦牟尼菩提树下静坐了7天7夜,获得大彻大悟,终成佛陀。
2.
莲花
Nymphaea alba
多年生水生花卉,无水不能生存,喜相对稳定的静水,不爱涨落悬殊的流水。
据说后来成为佛祖的悉达多太子出世后,立刻下地走了七步,步步生莲。所以莲就成了他诞生的象征。如来佛所坐,观音所站都是千层莲花座,莲花象征着圣洁与庄严,信佛者必爱莲花.
序号
名称
拉丁文名
照片
生长习性
与佛教的联系
17.
黄缅桂
Albizia julibrissin Durazz.
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
佛教规定的"五树六花"之一。黄缅桂木兰科含笑花属植物,因其不易在四川生长可用含笑花代替。
18.
大青树
Ficus hookeriana Corner
:喜光培温暖湿润气候,耐水湿。
佛教规定的"五树六花"之一。大青树是圣树,泛指高大的榕树。大青树是桑科榕属,是榕树的一种,属于小叶榕,在四川可用黄桷树代替。
19.
贝叶棕
Corypha umbraculifea Linn
喜好阳光,亦能耐阴。不耐旱,耐短期水涝。抗风、耐湿,也较耐盐碱,能在海边生长;喜湿润、肥沃的粘性土壤。温暖、湿润、向阳的环境,不耐寒。
3.
柳树
Salix babylonica
耐寒,耐水湿。
观音菩萨的形象,左手托净瓶,右手持柳枝,蘸着甘露,向人间挥洒,解救人世的疾苦。
4.
银杏
Ginkgo biloba L
适于生长在水热条件比交优越的亚热带季风区。土壤为黄壤或黄棕壤,pH值5~6。
佛家用银杏木雕刻佛像,木坚硬细腻,指甲虽薄,亦雕刻如真,不损不破不裂,各地千手佛皆以银杏木雕成,故有佛指甲之称。古代方士常取其木刻制作法的符印,传说具有召神袪鬼的作用。故而道教、佛教的宫、观、寺、院中多植此树以示吉祥。
序号
名称
拉丁文名
照片
生长习性
与佛教的联系
5.)
七叶树(桫椤树
Ficus religiosa Linn.
喜光,稍耐阴;喜温暖气候,也能耐寒;喜深厚、肥沃、湿润而排水良好之土壤。
释迦牟尼80岁时在下桫椤树下涅槃升天。
6.
无忧花
Saraca divesPierre
喜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气候,不耐寒。要求排水良好、湿润肥沃的土壤。花期4~5月。
16.
无患子
Semen Sapindi Mukorossi
分布于淮河流域以南地区。喜光,稍耐阴,耐寒能力较强。对土壤要求不严,深根性,抗风力强。不耐水湿,能耐干旱。萌芽力弱,不耐修剪。生长较快,寿命长。对二氧化硫抗性较强。
我国南方一些寺院,常选用无患子树代菩提树,其果核黑色且十分坚硬,可作念珠与菩提树树子相同,因此南方一些地方无患子树被称为菩提树。
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对气候和土壤适应性强,宜在排水良好、肥沃土壤生长,但也耐瘠薄土壤和干旱气候。
合欢在印度的梵语中叫尸利沙树,为吉祥之意,意译为合欢树。尸利沙树为产于印度的一种香木(阔叶合欢),其树胶可制成香药。
14.
昙花
Epi温暖干燥,山区、平原、粘壤、砂土、微酸偏戌都能生长。
佛教规定的"五树六花"之一。贝叶棕属棕榈科,是一种常乔木,原产亚洲热带,因其在四川本地不易生长可用棕榈树代替。
20.
槟榔
Areca catectu L.
喜温、好肥的习性。最适宜生长温度为25~20℃。16℃时落叶;5~6℃时落果;3℃时叶色变黄,果实发黑脱落;-10℃以下植株严重死亡。一般在海拔低的地区生长较好。其喜湿而忌积水,雨量充沛且分布均匀则对生长有利。
茉莉花可以装饰秀发,由于它的纯洁、芬芳和美丽,在印度一直作为佛教的吉祥物。在阿旃陀壁画里,菩萨的宝冠上就有镂金的茉莉花。茉莉花为白色,代表圣洁,且香味浓厚,许多佛香即是用此花作为制香香料,受僧人们的偏爱。
10.
忍冬
(金银花)
Lonicera acuminata Wall
喜通风透光,温暖干燥,山区、平原、粘壤、砂土、微酸偏戌都能生长。
在我国西北的甘肃、青海等地,由于高原气候的影响,菩提和银杏都不能栽植,佛教弟子就选用暴马丁香(与紫丁香同属的一种丁香)代替菩提树。人们称暴马丁香为“西海菩提树”。
序号
名称
拉丁文名
照片
生长习性
与佛教的联系
9.
茉莉花
Jasminum sambac
性喜温暖湿润,在通风良好、半阴环境生长最好。土壤以含有大量腐殖质的微酸性砂质壤土为最适合。大多数品种畏寒、畏旱,不耐霜冻、湿涝和碱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