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原理07城市交通道路系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缺点: – 1.沿铁路西侧的南北向城市道路承担过境交通功能, 两侧布置了市中心公建,影响了交通功能的发挥, 道路功能混乱。 – 2.工业、仓库区内部没有规划道路系统与城市其 他用地缺少联系。
试题2
图示为一组团式布局的港口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示 意图。该城市规划人口规模为60万人。港口所 在组团为西区(省道以南为新发展区),东、北 两个组团为新建区。有两条省道与该城市联系, 其中一条为过境高速公路,另一条省道系以该 城市为起迄点的一级公路,通往省内其它地区。
城市交通:城市内部交通(交通局),通过城市 道路系统来组织;
城市对外交通:以城市为基点与外部空间联系的 交通,如铁路、水路、公路、航空及管道运输
第一节 城市交通与城市总体布局
一、城市交通与城市规划布局的关系 – (一)对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 交通是城市形成、发展的重要条件,是构成城市的主要 物质要素。
(四)要考虑城市环境和城市面貌的要求
道路走向应有利于城市通风,一般应平行于夏季 主导风向。南方海滨、江滨的道路要临水敞开, 并布置一定数量的垂直于岸线的道路、北方城 市冬季严寒,且多风沙、大雪,道路布置应与 大风的主导风向成直角和一定的偏斜角度,以 避免大风直接侵袭城市。山地城市道路走向要 有利于山谷风通畅。
– 交通性道路是用来解决城市中各用地分区之间的交 通联系以及与城市对外交通枢纽之间的联系。其特 点为行车速度大,车辆多,交通性质以货运为主, 车道宽,行人少,道路平面线型要符合高速行驶的 要求,对道路两旁要求避免布置吸引大量人流的公 共建筑。
– 生活性道路主要解决城市各分区内部的生产和生活 活动的需要。其特点是车速较低,交通性质以客运 为主,行人为主,车道宽度可稍窄一些,两旁可布 置为生活服务的人流较多的公共建筑和停车场地。
5、城市道路系统是城市的骨架,更影响到城市的 用地布置。
试 题
图为某城市的总 体规划示意图, 表达了城市干道 网布置与地形地 貌和城市建设用 地的关系。
试评析其主要优、 缺点。
参考答案:
优点: – 1.主次干道布置顺应了山势河流 – 2.沿东西向城市中心大道布置城市中心共建有利于 组织城市特色,东为西山风景区,南为客站。 – 3.工业、仓库用地区位合理,对外交通方便,靠 近货站。
第二节 城市道路系统规划
一、城市道路系统布置的基本要求 – (一)在合理的城市用地功能布局基础上, 组织完整的道路系统
• 城市各个组成部分是通过城市道路构成一个相 互协调、有机联系的整体。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应 该以合理的城市用地功能布局为前提,在进行城 市用地功能组织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城市交 通的要求,两者紧密结合,才能得到较为完善的 方案。
试就该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示意图评析其铁路、公 路及组团间联系通道等主要交通施布局存在的 问题。
参考答案: 1.编组站位置不当; 2. 铁 路 穿 越 西 组 团 不 合 理; 3. 高 速 公 路 和 省 道 穿 越 城市北、东组团不合理; 4.客运码头于火车站、 公路客运站布局分散、 不利于换乘;各组团交 通联系道路不足;
• 城市交通是: • (1)国民经济四大生产部门(农业、采掘、加工、交通运
输)之一。 • (2)城市化过程中的必备条件。 • (3)城市大多位于水陆交通枢纽
(二)对城市规模的影响
1、 对工业的性质和规模有很大影响 2、 城市贸易旅游活动必须有交通条件保证 3、 交通枢纽直接影响城市人口与用地规模
(三)对城市布局的影响
(2)次干道(区干道),为联系主要道路之间的辅助 交通路线,一般红线宽度为25—40m;
(3)支路(街坊道路),是各街坊之间的联系道路, 一般红线宽度为12~15m左右。
– 为了明确道路的性质、区分不同的功能,道路系统 应该分为交通性道路和生活性道路两大类,并结合 具体城市的用地情况组成各自道路系统。
(三)充分利用地形,减少工程量
–在确定道路走向和宽度时,尤其要注意节约用地和 投资费用。自然地形对规划道路系统有很大影响。 在地形起伏较大的丘陵地区和山区,道路选线常受 地形、地貌、工程技术经济等条件的限制,有时候 不得不在地面上作较大的改变,纵坡也要做适当的 调整。如果片面强调平、直,就会增加土方工程量 而造成浪费。因此,在规划道路系统时,要善于结 合地形,尽量减少土方工程量,节约道路的基建费 用,便于车辆行驶和地面水的排除。道路选线还要 注意所经地段的工程地质条件,线路应选在土质稳 定、地下水位较深的地段,尽量绕过地质和水文地 质不良的地段。
城市道路系统也不是消极地适应拟定的城市
总体布局,而应该从合理组织道路系统积极配 置各项道路交通实施,加速道路交通建设,形 成良好的城市面貌等方面,对城市总体布局中 的各项用地,特别是吸引人流、车流集散点的 用地提出具体布置的意见,做到相互协调,有 机联系。
–在城市总体布局中要尽量使交通能够在全市范围内 均衡分布,避免过于集中在少数干道上,使交通复 杂化和造成突出的单向交通。城市道路系统中交通 干道应占有一定比例,通常用干道网密度来衡量, 单位以公里/平方公里(km/km2)表示,即每平方 公里城市用地面积内平均所具有的干道长度。干道 网密度越大,交通联系也越方便,但密度过大,会 造成城市用地不经济,增加建设投资。一般认为干 道恰当的间距为600~1000m,相应的干道网密度为 2~3km/km2。
– 1、 运输设备的位置影响到城市其他组成部分 – 2、 车站、码头等交通设施的位置影响城市干道走
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3、 对外交通用地布置,如铁路选线的走向、港口 选址、岸线位置等均关系到城市的发展方向与布局
– 4、 城市面貌的反映。对外交通是城市的门户,因 此,在沿线(如铁路进入市区沿线、机场入城干道 沿线、滨海滨河岸线等)以及车站码头附近,均代 表了城市主要景观。
(二)按交通性质区分不同功能的道路
我国城市道路交通正处于发展的阶段,在 规划中,除大城市设有快速道外,大部分城市 的道路都按三级划分,采取下述的规划指标:
(1)主干道(全市性干道),主要联系城市中的主要 工矿企业,主要交通枢纽和全市性公共场所等, 为城市主要客货运输路线,一般红线宽度为 30~45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