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聚落形态
对于陶寺文化晚期聚落形态与社会变化的新认识
对于陶寺文化晚期聚落形态与社会变化的新认识引子陶寺遗址是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探索中的关键支点性都邑遗址, 是考古探索、推动“尧舜禹传说时代”成为信史的关键遗址, 因此陶寺遗址的考古发掘与研究成果, 历来受到海内外考古学界和历史学界的高度重视。
2018年是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正式考古发掘四十周年。
四十年来, 陶寺遗址的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 跌宕起伏, 饱经风雨, 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与突破, 也经历了一个又一个的挫折, 也曾饱受各种质疑与非难。
陶寺, 作为中国考古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一个关键性史前都邑考古遗址, 其发掘与研究工作, 非常值得从学术史的角度, 加以总结与思考, 对史前都邑考古, 必定有积极的参考与借鉴意义。
陶寺遗址发掘与研究的历史, 大致可分为两个大阶段。
第一阶段为1958年至1998年。
第二阶段为1999年至今。
两个阶段的工作, 有许多的传承, 但也有很大的不同。
一、第一阶段(1958年~1998年)陶寺遗址考古发掘与研究的第一阶段, 还可再细分为三个时期。
1978年陶寺遗址正式发掘之前为学术准备时期, 1987年~1985年为田野发掘期, 1986年至1998年第一阶段研究期。
1. 学术准备期1958年, 新中国成立后晋南文物普查中, 丁来普首先发现陶寺遗址, 当时确认的范围仅限于陶寺村南南沟与赵王沟之间, 约数万平方米(1) 。
1959年,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即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组建山西队, 张彦煌任队长, 时任考古所所长夏鼐先生交给山西队的重要课题就是“夏文化探索”与“商文化研究”(2) 。
1959年~1963年秋冬, 张彦煌带领山西队, 在晋南地区进行了四次大规模调查, 行政区域包括临汾地区和运城地区的15个县, 8000余平方公里, 发现仰韶文化至北朝时期遗址306处, 当时重新认定陶寺遗址范围包括陶寺村南、李庄、中梁村、沟西村(3) 。
1973年, “文革”尚未彻底结束, 但是中国的考古工作开始恢复。
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1部分 第5章 第3讲 课时31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课时31 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河流的作用(1)河流可为聚落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
(2)河流作为交通运输通道,可方便聚落的对外联系和运输。
(3)河流的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利于耕作,可为聚落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
思考 冲积平原地区一定都是聚落分布密集区吗?请说明理由。
答案 不一定。
一般情况下,冲积平原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适宜聚落发展。
但是,在热带地区,由于平原地区气候闷热潮湿,居住条件不利,因而人烟稀少,聚落也极少,如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地区。
2.聚落规模⎩⎪⎨⎪⎧耕地连片地区:聚落规模较大耕地破碎地区:聚落的规模相对较小3.聚落分布(1)平原低地:一般沿河分布。
(2)山区河谷:一般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
(3)河流中下游:城市较密集。
1.河网密度影响聚落的规模在农业社会,聚落规模与周围耕地面积和人们到最远耕地的路程及所需的时间密切相关。
以我国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河网密度对耕地及聚落规模的影响如下表所示:地区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河网密度 稀疏 密集 耕地 集中连片 破碎 聚落规模较大较小2.不同地区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和形态的影响不同地形区,河流地貌类型不同,对聚落分布、形态、密度及成因的影响不同,具体表解如下: 地形 高原山区平原分布深切河谷两岸的狭窄河漫滩洪(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形态多呈狭长的带状条带状团状、带状密度小较小大原因地势相对较低,气候温暖,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地势平坦,地下水或地表水丰富,淤积有肥沃的土壤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运输和海上运输举例青藏高原地区的雅鲁藏布江谷地甘肃省城市及人口的分布四大文明古国的发祥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等3.河流地貌对聚落选址的影响聚落选择的地点,不仅要充分利用自然条件,还要避免受到自然灾害的威胁。
河流地貌冲积平原山区河谷自然灾害洪水洪水及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聚落选址一般分布在洪水淹不到的地方一般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即高于洪水位的地方,而且还要注意避开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2022·湖南地理)某地(图1)位于太行山南段东麓,该地山势险峻,多暴雨,易发山洪。
地表形态对聚落和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高一地理导学案地表形态对聚落和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一、对聚落的影响不同的地表形态条件对于聚落的类型、分布、规律和发展都具有深刻的影响。
1.我国北方平原地区,村落的规模一般比较大,多呈团聚型、棋盘式的格局,聚居人数比较多。
2.我国南方丘陵地区,村落的规模一般比较小,空间分布相对分散,聚居人数少;河网密度大的平原地区,村落多呈带状。
3.高原地区的聚落大多呈带状分布在河谷两岸的河漫滩平原上。
4.山区的聚落主要分布在洪积扇、冲积扇、河漫滩平原上,形成条带状,或分布于山前,或沿河流分布。
二、对交通线的影响1.地表形态影响交通线路密度: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使交通线路密度表现出西部稀疏、东部稠密的特点。
2.地表形态影响交通线路布局和形成:平原地区,地形对交通建设的限制较少,在人口稠密的平原地区,交通线路一般呈网状分布;山区地形起伏较大,交通线路常选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有时为了减缓道路的坡度,山区公路呈“之”字形延伸。
3.地表形态影响交通线路走向:山区沿山谷或河谷延伸。
随着科技进步,人们掌握的工程技能越来越多,能够在崇山峻岭中和大江大河上修建交通线。
科技进步使地形对交通线路的限制不断降低。
导学训练:一、选择题。
读图“塔里木盆地”,在盆地的四周是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冲积而成的冲积扇,绿洲就在冲积扇的中下部。
这些地区人口集中,农牧业较为发达,交通便捷。
据此回答1~3题。
1.塔里木盆地城镇主要分布在A.山间低地 B.山谷地带C.盆地中部 D.山前冲积扇2.塔里木盆地交通线从整体看呈A.网状分布 B.“之”字形分布C.线状分布 D.环状分布3.影响塔里木盆地城镇和交通线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 B.气候 C.水源 D.土壤图中A、B、C、D、F为城镇,读图回答4--5题。
4.图中联系城镇之间的线路选线合理的是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5.如果在山区E处发现了一大型煤田,欲在F处建一钢铁厂,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A.市场B.水源C.交通D.技术6.一般来说,高原和山区优先发展公路而不是铁路的理由是A.铁路对坡度的限制性比公路对坡度的限制小B.铁路路线较平直不能照顾到更多的地区C.公路选线和建设比较灵活方便D.铁路的效益远不如公路的效益大下图是“某地地形和地质构造剖面图”,读图回答7-8题。
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平原地区:地 势平坦,交通 便利,有利于
经济发展
河谷地区:河 流沿岸经济发 展较快,其他 地区发展较慢
盆地地区:四 周高、中间低, 交通不便,经
济发展受限
地形对交通发展的影响
山地地区:交通 发展受限,需要 建设更多的隧道 和桥梁
平原地区:交通 发展便利,有更 多的道路和铁路 建设
高原地区:交通 发展较为困难, 需要建设更多的 高原公路
土地改造:人类通过工程手段改变 地形
地形变化对聚落发展的影响
地形变化可以影响聚落的分布和规模,例如山区聚落分散,平原聚落密集。 地形变化可以影响聚落的形态和发展,例如河流冲刷形成的河谷地区聚落呈条带状分布。 地形变化可以影响聚落的交通和通讯,例如山区交通不便,平原交通便捷。 地形变化可以影响聚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例如山区经济落后,平原经济发达。
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汇报人:XX
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不同地形下的聚落分布特点
地形对聚落发展的影响 地形与聚落的相互作用
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地形类型与聚落分布
平原地区:聚落分布密集,规模较大 山地地区:聚落分布分散,规模较小 高原地区:聚落分布较少,多呈点状分布 丘陵地区:聚落分布较为广泛,多呈带状或片状分布
平原地区聚落多呈带状或团状分布,沿着河流、道路等方向延伸,形成较为明显的聚落走廊。
平原地区的聚落分布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较大。例如,靠近河流、水源地 等自然条件的聚落数量较多,而靠近城市、交通要道等社会经济条件的聚落数量也较多。
平原地区的聚落建筑风格较为单一,多以土木结构为主,房屋排列较为整齐,形成较为 统一的聚落景观。
盆地地区:交通 发展受限,需要 建设更多的地下 通道和隧道
聚落的形态知识点总结
聚落的形态知识点总结一、聚落的形态类型1. 圆形聚落这是一种古老的聚落形态,通常由一圈圈循环排列的房屋构成,中心通常是集市、寺庙或其他公共场所。
这种形态能够有效地利用空间,使居民之间的距离更加均匀,也便于集市和其他活动的开展。
在中国的许多地方,还可以看到这种形态的聚落,比如云南的哈尼梯田。
2. 直线聚落这是一种沿着河流或道路线性排列的聚落形态,通常由一条主干道和两旁的房屋组成。
这种形态有利于居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也更容易被外界所发现。
在古代,许多中国的古镇和古村落就采用这种形态,比如江南的水乡地区。
3. 方形聚落这是一种城市化的聚落形态,通常由规整的方块区域和街道网格构成,建筑物多为砖瓦结构,规模较大,有城墙或围墙作为防御设施。
这种形态在古代的中国城市中较为常见,比如北京的四合院和南京的瓦市街区。
4. 融合聚落这是一种融合了多种形态的聚落,通常由不同的城市元素、农村元素和自然元素融合在一起,形成独特的景观和风貌。
这种形态在现代城市和乡村中较为常见,具有较高的生态和文化价值,比如丽江古城和桂林山水。
5. 独立聚落这是一种独立存在的聚落形态,通常由山区、荒漠或孤岛上的房屋组成,与外界隔绝,具有较强的自治和封闭性。
这种形态在古代的中国西部地区和南海诸岛中较为常见,具有较强的民族特色和文化传承。
二、聚落的形态特点1. 地理环境聚落的形态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较大,比如地形、气候、水资源等因素会影响聚落的位置、布局和建筑风格。
比如山区的聚落往往依山而建,水乡的聚落往往依水而建,沙漠的聚落往往以遮风挡沙为主要考虑。
2. 人口规模聚落的形态也会受到人口规模的影响,人口规模较大的聚落往往规模较大,通常由多个社区和街道组成,而人口规模较小的聚落往往规模较小,通常由若干家庭和房屋组成。
3. 经济结构聚落的形态还受到经济结构的影响,不同的聚落由于经济结构不同,其建筑风格、功能布局和社会结构也会有所不同。
比如农业地区的聚落往往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要产业,工业地区的聚落往往以工业和商业为主要产业。
四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07年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高二地理 最后一读 班级 姓名8四.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1.地形对聚落的影响:(1)高原地区,聚落多分布在河漫滩平原(河谷地带),呈带状; ——有利条件:地势较低(平坦),气候温暖,土壤肥沃,水源丰富等; ——如我国青藏高原的雅鲁藏布江河谷的聚落。
(2)山地地区,聚落多分布在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 (或分布于山前,或沿河流发展),多呈带状;(3)平原地区,聚落分布最为密集。
或沿河发展,或沿海岸发展;河网较密的平原地区,聚落多沿河流分布,呈带状分布;如我国南方聚落分布; 河流较少的平原开阔地区,聚落多呈团块状分布;如我国北方聚落分布; 2.地形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在山岳地区修建交通线,成本高难度大;通常优先建造 ,其次才是铁路; 在山岳地区通常选线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 地带;在山岳地区选线往往迂回前进,呈“ ”字形,弯曲程度大于平原地区;五.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了解全球气候变化:冰期与间冰期更替(冷暖交替) 2.了解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及影响:(1)近代气候变化(最近一二百年来):呈 趋势;(2)主要人为原因:① ;② ; (3)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①太平洋岛国图瓦卢因 上升将被迫举国迁移。
试分析其原因。
②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有利:积温增加,生长期延长; 不利:干旱加重,作物减产; 不同地区:低纬度大部分国家农作物减产;高纬度国家,农作物增产; ③对水分(水循环)的影响:——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和供需矛盾。
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部分地区降水会增加;干旱半干旱区域蒸发增强;(温带草原会退化成沙漠;温带耕作业区会退化成草原;) 热带气旋强度和频率会明显 ;(低纬度农作物减产) (4)主要对策:①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对策有:②增加吸收温室气体的途径:;采用固碳技术等; ③适应气候变化对策:六.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不同生产力条件下自然资源数量与质量对人类的影响(以土地资源为例):2.随着生产力水平提高,人类生存和发展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 ,开发利用范围和规模 ,利用方式 ,利用率越来越 。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讲义 第五章 第1讲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课件 湘教版必修1
母题导入 2.在横断山脉的高山峡谷,在滇、 川、藏 “大三角”地带的丛林草莽之
中,绵延盘旋着一条神秘的古道,这就是 世界上地势最高的文明文化传播古道
之一的“茶马古道”。据此完成(1)~(2)题。
(1)蕴藏着无尽文化遗产的“茶马古道”已成为世界上自然
风光最壮观、文化特色最神秘的旅游线路,吸引着世界各地
考点一
疑难剖析
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特别提示】 我国不同地区受地形影响的聚落分布特点
地区
分布特点
西北干旱地区 多分布在沙漠边缘的山麓绿洲地带
青藏高原
多分布在地势低平的河谷地带
云贵高原
多分布在山间盆地(坝子)
北方平原地区 一般规模较大,呈团聚型、棋盘式,人口较多
南方丘陵山区 一般规模较小,空间分布相对分散,人口较少
的影响,又可以满足居民对淡水的需求 B.位于山前平原区,土壤肥沃深厚,便于发展农业 C.位于河流周围,便于从河流中直接获取食物,如各种鱼类 D.以上说法均不合理
考点一
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此原始聚落已经有了公共墓地,这是原始的功 能分区。该居民区大部分由山脉和河流包围,加上人工开挖的 壕沟,安全防卫条件得天独厚。河流不但起到安全防卫作用,还 有供水和运输功能。聚落的形成是人类对自然环境长期适应的 结果。该村建在了山前平原区的河间滩地上,便于人们的生产 和生活活动。
预测展望
结合区域自然因素的分布及演变,考查其对聚落分布及演化的 影响。
考点一
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疑难剖析
地形是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导因素,其对聚落的形态、分布、规模和发
展都具有深刻影响。
影响
表现
原因
地形的影响思维导图高中地理脑图模板_知犀思维导图
地形的影响
对气候的影响
对气温的影响
垂直分布
焚风效应对降水的影响
水汽输送
气流升降
对风速的影响
摩擦力大小
狭管效应
对河流特征的影响
水文特征
通过影响气候影响水文特征
通过影响降水量影响流量
通过影响气温影响结冰期
通过影响河道的宽窄、深浅影响水位通过影响落差、河道宽窄变化影响流速
水系特征
通过影响水土流失状况(植被、坡度)影响河流含沙量
对自然带与农业的影响
垂直地带性非地带性现象
农业区位
平原区
种植业、养殖业山区林业、牧业丘陵
立体农业
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平原多于山地;山区人口沿河谷分布
对聚落的影响
对聚落形态的影响平原团块状;山区点状;河流沿岸呈带状对聚落规模的影响平原地区聚落规模大,山区聚落规模小对聚落密度的影响
平原地区聚落密度大,山区聚落密度小
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对线路走向的影响沿等高线(河谷)分布
对线网密度的影响
平原交通线网密度大,山区密度小
对布局的影响
山区交通线呈“之”字形。
交通运输方式及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的影响 学案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形态的影响学习材料课标: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任务一: 请认真阅读材料一材料一: 天津位于九河下梢,早期的水路运输发达,明清时期,每年出入天津卫的漕粮都有300万石,宽阔浩渺的三岔河口,每逢夏秋,粮艘估船,昼夜往来,海河上下,千帆竞发,极为壮观,后来南北物资交流也均经过天津,海河三岔口成为重要的河运码头。
2、沿海河和南北运河多处建有囤粮的仓库,陆上交通将物资由码头转运至城区内,逐渐形成了天津的基本道路格局。
请根据材料分析说明20世纪初天津城市形态有什么特点?说明原因。
任务二:请阅读20世纪80年代城区图及路网图。
材料请根据地图分析自20世纪初至20世纪80年代,天津城市空间形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产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0世纪初天津道路 20世纪80年代城市公路网 20世纪80年代城区图 该区域为20世纪初期天津城区任务三:材料 天津交通“十二五 ”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天津发展综合立体式交通,并把发展轨道交通作为重点项目之一,规划9条线路,将覆盖全市 。
目前,已有4条线路通车运营,正在建设中的5,6,号线。
1、天津公路交通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体系,为什么还要进行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联系任务一、二,说明交通运输方式与布局和城市之间是什么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请你预测未来5至10年里,天津城区扩展明显的区域可能会在哪里,请用阴影画在图中。
同学们在今天的学习中,我们得到了一些结论,把下面的表格填写完整吧:请思考总结刚刚学习的思路与方法,并将之用于“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对商业网点的影响”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中……不同交通运输时代主要交通运输工具 城市空间形态。
交通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考查点 3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5.传统中心商业区衰落的原因不是
( D)
A.郊区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使中心商务区不再是最便捷的
购物场所
B.乘车购物在发达国家成为顾客的主要商业行为方式,距
离不再是顾客购物考虑的主要因素
C.中心商务区在乘车购物时代到来时,由于通行能力差,
缺少停车场 ,很少有人光顾
阜阳城市中心的变迁
泉河
颖
河
10
C、综合交通使城市多方向分散扩展
团块状
松散状
放射状
11
二、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1、商业中心 ①概念 自发形成的组织商品流通的枢纽地带
广义:城市 狭义:城市中商业集中地段
上海南京路
北京王府井 12
②形 成条 件
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在200亿以上的商业中 心城市主要分布在哪里?
C.轮船时代改变了城市沿江河单一扩展的形式
D.综合交通使城市多方向分散扩展
解析 本题考查交通运输方式变化对城市形态的影响。交
通运输的发展变化具有很强的时代性:水路交通时代,城
市形态受河流影响较大,多沿河带状发展;随着多种交通
方式的出现,城市的形态开始由单一形式向多元形式转
变,综合交通使城市多方向分散发展。
36.在新建地铁沿线住宅区、大型商场不断涌现,体现出
A.交通是影响特大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 B.交通是住宅区选址的首要因素。
B.交通方式变化直接影响城市的兴衰 C.交通通达性的变化影响城市土地利用方式
37.北京大力发展地铁交通的主要目的是
A.扶持国有大中型企业
B.控制出租车的发展
C.改善城市交通状况
高考地理总复习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18讲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教师用书(含解析)
第18讲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考点一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聚落的分类:按聚落的性质和规模,可分为城市和乡村。
2.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区域聚落规模分布聚居人口北方平原地区一般较大相对集中,呈团聚型、棋盘式格局较多南方丘陵山区一般较小相对分散较少(1)影响聚落的形成①作为水源地,为聚落提供生产、生活用水。
②作为交通运输通道,方便聚落对外联系和运输。
③河流冲积平原,土壤肥沃,利于耕作,为聚落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
(2)影响聚落的规模①耕地破碎地区:乡村规模相对较小。
②耕地连片地区:乡村规模较大。
(3)影响聚落的分布①河流冲积平原上的聚落,要考虑洪水的威胁,一般分布在洪水淹不到的地方。
②山区河谷中: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即高于洪水水位的地方。
教材金句在我国北方平原地区,村落的规模一般较大,多呈团聚型、棋盘式的格局,聚居的人口也比较多。
但在南方地形复杂的丘陵地区和山区,村落的规模一般都比较小,空间分布相对分散,聚居的人口也比较少。
1.地形对聚落的影响影响表现原因典例聚落的区位平原是城市等聚落发育的理想环境地势平坦,节省建设投资,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交通便利我国的城市多分布在地势较低的第三级阶梯上,如、某某山区和高原,气候一般较为寒冷,城市多分布在山间谷地中地势相对较低,温度条件相对优越,地形、水源等条件好某某位于雅鲁藏布江谷地,某某位于湟水谷地,某某位于黄河谷地热带地区的城市多分布于高原上热带地区气候炎热,高原上相对较为凉爽巴西利亚、墨西哥城聚落的形态平原广阔的地区,聚落多呈圆形或多边形平原地区的城市用地较为规整,自然条件对聚落形态的制约作用小,聚落往往以某功能区为中心向四周发展某某、我国北方的村落河网密度较大的平原地区,聚落多呈条带状山区和丘陵地区的城市用地比较破碎,聚落往往沿河分布和延伸。
这样一方面可获得较好的用水条件;另一方面交通便利某某、我国南方的村落地形是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导因素,其对聚落的形态、分布、规模和发展都具有深刻影响。
高考地理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知识点
高考地理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知识
点
地表形状是由形成地面形状的过程所组成的一个地势特点,下面是地表形状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知识点,期望对大伙儿有关心。
一、地势对聚落分布的阻碍
? ? ? 1.聚落
(1)概念:聚落是指人类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而聚居的场所,包括房屋建筑的集合体,以及与人们生产生活相关的各种设施。
(2)类型:按性质和规模不同分为都市和乡村两大类型。
2.地势对聚落的阻碍(1)地势条件对聚落类型、分布、规模和进展的阻碍
在聚落形成和进展的过程中,地势因素的作用尤为突出。
3、我国不同地区受地势的阻碍,聚落分布特点不同
二、地势对交通线路分布的阻碍1.阻碍交通线路分布的因素
(1)自然因素:地势、气候、水文等。
(2)社会经济因素:人口、资源、城镇分布、工农业生产水平、科学技术等。
2.我国交通线路空间分布特点:
西部稀疏,东部稠密
3.地势条件对交通线路密度、布局、形状和走向的阻碍:
(1)在自然因素中,地势对交通线路的阻碍尤为深刻。
具体如下表:
注:在进行交通线路的选线时,要充分考虑沿线的自然、经济、社会、交通、技术、生态等因素的综合阻碍,选择有利地势,躲开不利地段(如断层、沼泽等)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对不可躲开的不利地势,利用科技手段加以克服,如过高山可修建隧道;横跨山谷建桥;高山生态环境脆弱区以桥代路,尽量设法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2)地势条件对交通线路密度、布局、形状和走向的阻碍
4.公路、铁路建设的区位因素分析
注:地势对都市分布的阻碍:
2021高考地理地表形状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知识点就为大伙儿分享到那个地点,更多杰出内容请关注高考地理知识点栏目。
初中地理《聚落的形态》教案
初中地理《聚落的形态》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聚落的定义和基本特征;2.理解多样化的聚落形态;3.掌握聚落形态的形成原因。
教学重点:1.聚落的基本特征;2.多样化的聚落形态。
教学难点:1.聚落形态的形成原因;2.比较不同聚落形态的优缺点。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来探究不同聚落形态的原因和特点;2.图片分析法:通过观察图片了解不同聚落形态。
教学资源:1.电子课件;2.实物图片。
教学环节:教学环节1:导入引入(10分钟)1.利用一张图片展示不同形态的聚落,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见过这样的聚落吗?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2.引导学生回想之前的学习,回答聚落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教学环节2:知识讲解(30分钟)1.利用电子课件,介绍不同形态的聚落,并解释它们的特点和优缺点。
2.介绍城市、乡村和移民聚落的形态,以及它们背后的原因。
3.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不同聚落形态的形成原因。
教学环节3:实例分析(4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个实物图片,要求学生观察、分析和描述图片中的聚落形态。
2.要求学生根据图片中的聚落形态,推断可能的形成原因,并与其他组进行讨论比较。
3.每组代表就案例分析的结果进行汇报,并与全班讨论比较不同聚落形态的优缺点。
教学环节4:综合归纳(20分钟)1.引导学生总结不同聚落形态的特点和优缺点,形成一个表格或概念图。
2.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a.不同聚落形态的形成原因是什么?b.各种形态的聚落有什么优点和缺点?c.聚落形态的选择和影响因素有哪些?教学环节5:作业布置(10分钟)1.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内容,选择一个聚落形态,分析其形成原因和优缺点,并写一篇短文。
2.引导学生在家中观察周围的聚落形态,记录并思考其形成原因。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通过案例分析和实物图片的观察分析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和探究不同聚落形态的特点和形成原因。
通过小组讨论和班级汇报的形式,让学生相互交流并比较不同聚落形态的优缺点。
22版:考点一 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步步高)
A.灾害更为稀少 C.水源更为充足
√B.交通日益便利
D.耕地日益肥沃
解析 现在的大洋溪村沿公路而建,主要是因为山下交通日益便利, 选B。
1234
(2020·山东省潍坊月考)2019年9月25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下图)
投入运营。该机场是全球最大的空地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建成了
“五纵两横”的立体交通网络,1小时通达京津冀。大兴国际机场借助
√B.地形
D.水源
1234
解析 为了节约耕地和抵御外敌,历史上贵州省的村落常依山而建。 故1949年前大洋溪村区位选择考虑的主要是地形因素,避开平坦的耕 地,在一定坡度傍山而建,还可以抵御外敌,选B。
1234
2.改革开放后,大洋溪村开始“下山”。
到21世纪初,原来的大洋溪村房屋彻底遭
废弃,是因为山下
(3)对农业的影响 交通运输对商品农业的影响较为明显,商品农业一般沿交通线分布; 乳畜业、园艺业等产品容易变质,需要及时运输;自给农业对交通线 分布要求较低。交通线的延伸,扩大了商品农业的销售范围。 (4)对工业的影响 交通运输对工业的影响十分明显。交通运输成本是工业生产的一项重 要支出,因此,工业企业一般布局在主要交通线附近。 (5)对旅游业的影响 交通通达性决定了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新的交通线的修建,可以带 动沿线旅游业的发展。
真题溯源
高考探秘 有的放矢
(全国文综Ⅲ)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主要的客流集散地。 下图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据此完成1~3题。 1.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A.站点的用地面积 B.周边的人流量 C.站点的信息化水平 D.周边的环境质量
2.根据所处区位和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推测甲、乙、丙站点沿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 地势
交通 区 崎岖 运输
对商
业网
点密
度的 平 地形 影响 原 平坦
人口少、 购买力低 交通运输 线路稀少 方式单一
区际商品 流通难建 立,主要 满足当地 购物需求
商业网 点密度 小
人口密集 购买力强
交通运输 线路密集 方式多样
区际商品 流通频繁 服务范围 广、服务 级别高
商业网 点密度 大
2.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分布位置的影响
C 2.下列关于扬州城市发展说法正确的是( )
A.发展速度加快 B.现代城市发展沿运河伸展 C.城市形态变化缓慢 D.历史上城市形态是多方向发展
二、交通运输布局变化—— 对商业网点的影响
商业网点:
每个商业企 业或经营单 位的营业点。
商业就是指商品的交换、买卖。
每个商 业企业
点
商业 网点
商业 中心
图5.7 浙江嘉兴略图
扬州 ●
扬州的兴衰
扬州南临长江,京杭大运河纵 贯南北,有“淮左名都”、 “富甲天下”的美誉。自隋炀 帝开凿大运河以后,古代扬州 几度繁荣,曾是我国水陆交通 枢纽和盐运中心,南北漕运的 咽喉,东南第一大都会。到了 清代,扬州城市人口超过50万, 为当时世界上著名大城市之一。
自清代中叶以后,随着大运河 的淤塞,加之海上运输的发展 和京沪铁路的建成扬州城市发 展缓慢,甚至停滞,城市沿河 伸展的空间形态基本保持不变。
商业 网点
人集 流散 物中 流转
便捷交通
聚集
市区环路边缘 高速公路沿线
沈大高速公路边的服装市场
西安市商业区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 城市几何中心
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分布位置的影响
分布在市环路边缘
商业 网点 便捷交通 分布在高速公路沿线
交通最优原则
布局
分布在城市道路交叉点
分布在城市几何中心
市场最优原则
读某城市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3、交通运输网的形成,促使多个城市相互连接, 形成沿交通网分布的大城市带。
(一)英国以伦敦为核心的城市群 (二)欧洲西北部城市群
(三)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
(四)北美五大湖城市群
哈 德
逊 伊利运河 河
(五)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
(六)
长 江 三 角 洲 城 市 群
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空间形态
沿交通干 线扩展
基本不变
聚
落
加快
发展速度
缓慢
交
通
线
发
交
展
通
条
交
件
通
线
衰
落
读“京杭运河古、今通航图”
1.“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 州”,这是古人对扬州的赞誉 与向往。历史上的扬州曾经 是全球十大繁华都市之一,地 位堪比今天的纽约、巴黎。 下列造成扬州地位下降的原
D 因正确的是( )
A.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垦使环境恶化 B.洪水淹没了原来的扬州 C.环境污染使它发展变慢 D.交通运输线路的发展变化
(1)商业网点A的布局符
合
交通 最优原则,
这里发展商业的两大
优①势__是__交:__通___便__利_______;
地租较低 ② __________________
。
(2)图中商业中心B的布局
符合 市场
最优
原则,这里发展商业的优
势是。
人口密集,市场广大,且市场对外的辐射能力强
(3)C商业点分布是否合理?为什么?
图5.5 株洲城市发展图
“火车拉来的城市”还有石 家庄、蚌埠、宝鸡等。
京 石 太 石家庄
广
陇
海
宝鸡
京
蚌沪 埠淮
南
2、交通干线的变化影响—— 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1) 新的交通方式发展会带动聚落形态的变 化,典型案例:嘉兴。 (2)交通方式的衰落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 典型案例:扬州。
案②例:嘉兴聚落形态的变化
4.交通线路的改变也常会引起集镇的繁荣或衰落
交通 运输 线路 的变 化对 集镇 商业 的影 响
航道的起点、终点 或交通的交叉点
长林镇
因航道延伸或交通 线路的改线
促进集镇商 业繁荣
柳林镇
使集镇商业 衰落
沿交通干线扩展
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交 通 运 输 布 局 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 变 化 的 影 响
不合理
这里既不符合市场最优原则,也不符合交通最优原则。
3.影响商业中心的形成和布局
商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在大城市中, 往往形成多个商业中心。这些商业中心的形成 和布局,与交通运输的发展和变化密切相关。
商业中心形成的两个条件: 1、要有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便于商品的集散。 2、要有比较稳定的商品来源和销售区,也就是服务区。
商业网:
各种商业的营业点,在一国范围或某一地区内 星罗棋布,在业务经营上纵横交错,形成网状,故 称商业网。
1.交通运输对商业网点密度的影响
图5.8山区商业网点示意 图5.9平原商业网点示意 山区和平原地区商业网点密度存在什么差异? 山区商业网点的密度明显小于平原商业网点
山区和平原地区商业网点密度的差异原因比较:
授课人:李彦良
一、交通运输布局变化—— 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
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聚居地的总称。分为 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
武汉城市略图
武汉市位于汉江与长江的汇合处,城市空间形态呈现沿 江分布的特点。间形态的影响——
1、聚落空间形态沿交通干线扩展,这 些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
基本不变或萎缩
平原密度大 对密度影响
山区密度小 对分布位置影响
交通最优
市区环路边缘 高速公路沿线
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会对商业网点分布产生显著的 影响。近年,以沃尔玛、好又多(诚达)、国美、苏宁等为 代表的大型超市进驻厦门岛内,形成新的商业网点格局。
活动
阅读P85案例3“不同时期北京商业中心与交通的发展变化”
案③例
不同时期北京商业中心与交通的发展变化
钟鼓楼市场 的出现与当 时的大运河 相关
三个相隔离的 商业区的出现 与当时城内交 通的阻隔相关
前门和王府井两 在商业中心的出 现与铁路与公路 运输的发展相关
50年代末,长安街拓宽,提高了西单的通达性。铁路客站 由前门迁至东单附近,加强了王府井的区位优势。北京地 铁在王府井、西单、前门均设站点。
推测京杭大运河兴盛时扬州的空间形态如何 变化?后来扬州发展缓慢的原因是什么?
①扬州发展的原因是京杭大运河的开凿、通航。
②扬州的衰落
清末京杭大运河的淤塞 海运的发展 京沪铁路的建成
(2010,上海地理)大连是我国北方的重要沿海城市,
C 哈大铁路线的终点。其城市空间形态表现为( )
A.从中心城区向外围均匀扩展 B.沿铁路线狭长分布 C.以港口为中心向腹地扩展 C.沿海岸线绵延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