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视角看待中国式过马路现象
中国式过马路的看法 中国式过马路
中国式过马路的看法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过马路“简单的来说,就是凑够一群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不搭界。
这种现象在中国很普遍,但这往往会发生交通事故。
每年七万人丧生交通事故,八成因交通违法导致,在这,就有一条新闻:在枣庄市,有三起是因为市民骑电瓶车和摩托车乱闯红灯酿出悲剧。
我不禁为此感到悲哀,就是为了闯红灯,违法交通规则,这么活生生的人命就没了。
我就不明白了,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人去闯红灯,就不怕被罚款,甚至是失去生命,原来,绝大多数的中国人是心里觉得别人都走了,自己再等的话就一傻帽,就这样每个人抱着这同一想法就造成了对红绿灯的视而不见,而且,中国人都不愿一个人闯红灯,因为太过显眼,万一有事“孤家寡人”一个没有帮手会很吃亏,但是现在有这么多的“战友”,随随便便就能拉一个来垫底,出于侥幸的心理,正所谓“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嘛,就算出了问题,也不怕。
很多中国人本来就喜欢跟随大众,而难以坚定自己的毅力,中国人的素质需要提高。
人民的这种做法,是不文明的,不仅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危及行人自身安全,也扰乱了交通秩序,大大影响了交通效率,由此可见,闯红灯有着多么大的危害~闯红灯这种不文明的现象,不仅仅存在于社会上,在校读书的学生,也常常会有此现象。
学生只需学习,为何过个马路,都要闯红灯,为此,我做了一些调查。
有的学生是赶时间,因为怕错过了某些事情;有的学生是长期闯红灯而引起的坏习惯;有的学生是从众心理,因为看着别人都闯红灯直接走了,而自己却还在这里傻傻的等着,会被别人称作是傻瓜的,自尊心受到打击,面子上也过不去,干脆直接走;还有的学生是觉得交通灯转换时间太长,没有这个耐心去等待。
这种“中国式过马路”着实反映了广大人民的素质修养问题和一个社会意识问题。
对于闯红灯这不文明的行为,我们需要加以重视起来,否则又不知道会发生多少起悲剧事件。
所以我在此给出一些建议:1、多给人民讲一些交通规则,以及交通事故,让他们能够重视起这个问题,珍爱自己的生命2改进交通信号灯的转变时间,缩短时间,就不会让人觉得等不及3加强防范措施,闯红灯的人要按照法律来处置初一:我行我素又怎样中国式过马路相关内容:为母亲的愿望好好读书母爱。
论中国式过马路高三作文
论中国式过马路高三作文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过马路,是外国游客印象中的“独特景观”。
不使用人行横道斑马线,也不等交通灯,直接深入马路中间,一步一步地走过去,行人和车辆交错,让人紧张担忧。
这样的过马路方式,不仅显得失礼和危险,严重影响了城市文明形象,更对行人和司机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中国式过马路主要存在于人口稠密、道路拥挤的城市,如北京、上海等大城市。
在这些城市,人流车流混杂,社会问题复杂,交通状况尤其繁忙。
作为行人,人们不得不冒险在车流中行走,寻找安全通行的机会。
而司机也在争分夺秒的竞争中,急于抢先通过路口。
这样的紧张局面下,不遵循规定过马路已经成为一种“惯例”。
因此,中国式过马路是一种迫于现实情况而产生的过马路方式,说明城市规划和管理的不规范,监管和宣传不到位。
深入调查发现,中国式过马路的产生除了现实原因外,还与人们的行为习惯有关。
很多人不重视交通规则的意义,缺乏社会责任感,只关注自身利益,忽略了道路的安全。
在某些地区,人们将过马路视为运动、游戏,有些打闹的孩子们甚至以跳车过马路为乐。
这种不文明行为不仅影响城市形象,更加削弱了整个社会公共道德的厚度。
为了建设文明城市,应该加强交通法规的宣传和教育,启发人们的责任感,增强道路安全的意识。
同时也应该加强城市管理,实行从严治理,对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进行严厉的制裁,营造安全有序的一条道路。
除此之外,城市规划和修建也需要更多页更加人性化,保障行人和车辆在同等的条件下通行,避免出现繁忙路口,增加行人过马路的难度。
综上所述,中国式过马路是一种迫于现实原因而产生的现象,在落实交通法规和监管管理等方面仍需加强。
推行文明过马路,宣传安全文明马路,人人都应该从自己身边的细节中发挥作用,使得中国式过马路成为过去时,创造更加文明有序的城市生活。
【最新精选】综合分析——谈谈对中国式过马路的看法
1.2012年10月10日遨游哈哈用户“中正平和”发表笑话:“中国式过马路”,就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
央视2012年10月14日《新闻直播间》节目播出“中国式过马路:十字路口1小时600人闯红灯”,记者在“文明天下行”的媒体行动推出之后,专门进行了一小时文明观察。
在石家庄的一个十字路头,观察采访一小时的时间,发现路口的红绿灯基本上是形同虚设的。
2.对于当前走红的“中国式过马路问题”,网上众说纷纭:网友A:中国人从内心至今对法治观念淡薄。
一人不敢行事,人多了就天生有一种从众心理,即便违法也心怀骁幸,别人不遭自己也不会遭。
法治伦理未融入自己内心,缺乏国民素质的基本认识和认同,只希望别人做到对自己则网开一面。
网友B:绝大多数的中国人是心里觉得别人都走了,自己再等的话就一傻帽,就这样每个人抱着这同一想法就造成了红绿灯虚设的情景。
很多中国人本来就喜欢从众,而难以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中国人的公民素质亟需提高。
网友C:小则看是国民素质太低,大则看是国家法制没有落实,也很难落实所造成.长此以往人民不相信法制,自然心中就没有法制。
而且这种行为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网友D:我不认为“中国式过马路”的观点,这只是少部分人或地区的观点和存在现象,我们应该看到现代的中国人素质正在逐步提高,我们不能以偏概全。
网友E:人走得慢,车走得快,红绿灯给车通过的时间有两三分钟,你得站在旁边吃灰尘和尾气;而给人过街的时间只有十二三秒,你得小跑步才得过去(年岁大的人是很难的)。
况且,过街横道线要三四百米远才能有,天桥或地道有长长的上下梯步。
这是公共交通资源上,强势、弱势的分配不公。
网友F:“中国式过马路”是一种交通意识的缺乏。
可以在红灯人行道口增添“语音提示”行人,既提示、又做到了警告行人的作用。
毋庸讳言,所谓的“中国式过马路”,其实已经成为城市交通管理的一种“痼疾”,这一现象折射出的,不仅是管理手段的乏力和无奈,还有国人规则意识的淡薄。
浅谈中国式过马路
浅谈中国式过马路最近在国内流行一个词,“中国式过马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过马路,和红绿灯无关。
“红灯停,绿灯行。
”这是世界通行的交通规则,规则的制定,就要自觉遵守,这样才有章可循,然而在现今中国的大部分地方红绿灯却形同虚设,说起来不仅是笑谈,实质上这是破坏规则,违规的表现,显然这应该被国人所不齿和唾弃,是我们应当坚决反对,坚定杜绝的行为。
“不守规矩走遍天下,守规矩寸步难行”国人规则意识的淡漠缺失,国人法治观念的淡薄缺乏国民素质的基本认识和认同;存在从众心理和群体效应,难以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等等造成了“”过马路现象的存在,我认为“”不仅仅是中国汽车文明和马路文明的落后写照,更是中国政治文明的一个生动标本。
“中国式过马路”凸显的,是中国人规则意识的集体漠视。
五千年的中国文明早就强调“无规矩不成方圆”。
可当今中国规则的存在,并不一定得到广泛认可。
一个原因是大多数中国人抱着实用主义的态度去对待规则,而并不是发自内心的,自觉遵守规则。
对我利大于弊的,便去遵守和利用规则;反之,就无视规则。
每个人都知道乱闯红灯是不文明的行为,但“法不责众”的从中心里让大家看到了破坏规则的机会,红灯来了,跟着众人大咧咧闯过去,习以为常,不仅能节约时间也能减少发生交通事故的奉献,带来的认为自己正确聪明选择的沾沾自喜而不是破坏规则的愧疚感,不走的一类人反而似乎会招来一样的眼光,被视为“缺心眼儿”。
“中国式过马路”凸显的,是中国人破坏规则的集体撮合。
交通规则是现代人最常见的公共规则。
行人、非机动车、机动车各行其道、遵章守纪,才能实现道路安全畅通。
而喜欢“凑够一撮人”结伴破坏规则,一是“浑水摸鱼”的从众心理和群体效应,二是“法不责众”的人治文化。
显然,那些破坏规则者,都明知其行为不光彩,并且要被追究责任,只是在集体行为的迷彩服和法不责众的防弹衣下,放纵自我,因此也使得“不违法、小违规”在社会上大行其道。
随地吐痰,公共场所吸烟、“中国式过马路”都折射出我们在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不守规矩方式”,要想改变国民素质教育、安全意识教育整体性的提高是重点。
浅议中国式过马路
浅议中国式过马路成云云摘要:“中国式过马路”这一话题曾引起热烈的社会讨论,这是一个与每个人以及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都息息相关的话题。
对待这一问题,不能只是讨论了事,还应分析其产生原因,并积极寻求解决方法。
关键字:中国式过马路、素质、交通。
中国式过马路,简单来说就是“只要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
因其在中国各地屡见不鲜而被网友自嘲为“中国式”过马路。
每每谈及这个话题,我们的第一反应总是指责行人素质低下,却总是忽略这一现象背后所隐藏的的深层次问题及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简单的认为只要制定严苛的法律就可以杜绝这一现象的出现,实则治标不治本。
不可否认,我们面对中国式马路现象的存在,同行人的素质有很大的关系,行人在为求方便时往往会选择忽视交通秩序。
国人做事喜欢凑堆,只要有一人带头,后面就会有一堆跟风者。
于是那一句我们只要凑够一撮人便可以走了,也成为生活的一种常态,也成为现下交通拥堵的一个头疼问题。
这并非仅仅是我们的行人不自觉,而某个路口其红灯的设置是否合理也决定了是否拥堵的程度。
在那些车流人流繁忙的十字路口,交通信号灯车行与人行的时间将会是决定拥堵的关键所在。
但这个问题一直以来未能引起交通部门的重视,那么在通车时间过长,行人等候时间过长的情况下,疏堵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显而易见,拥堵的问题其实不能简单地归结在行人的素质问题上。
在传统的交通中,信号灯往往留给机动车的时间很多,而对于行人和自行车的等非机动车,通行的时间被过度挤压,造成了行人和自行车主因赶时间而无视这些信号灯的设置甚至无视交通法规,也使行人和自行车主们依然可以理直气壮地面对一张罚单。
因此,在今后的交通决策中,应该让各个阶层和选择各种出行方式的交通参与者,都有参与讨论、决策的机会,使各方的合理权利都得到体现。
如果说,严刑苛法能够让人畏惧因而起到尊重之心,但这种法的建立还必须建立在能否尊重个人的权益之上,如果一味的强调法而忽略现实状况,这样的遵守似乎又缺少了一些人情味。
初一议论作文:中国人过马路
初一议论作文:中国人过马路在中国,过马路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但是,它也引发了许多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中国人过马路的原因,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背景介绍过马路是指从一条道路走到另一条道路的行为。
在中国,过马路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无论是步行还是骑车,都需要过马路。
然而,过马路也存在许多问题,如交通拥堵、交通事故等。
二、问题分析1. 交通规则意识不强许多中国人对交通规则的意识不强,认为过马路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不需要遵守任何规则。
这种意识导致了人们在过马路时经常出现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如闯红灯、不走斑马线等。
2. 缺乏安全意识许多中国人缺乏安全意识,认为过马路是一件非常安全的事情,不需要过分小心。
这种意识导致了许多人在过马路时没有采取必要的措施,如看红绿灯、观察周围环境等。
3. 交通设施不完善在一些地区,交通设施不完善,如红绿灯设置不合理、斑马线不明显等,这也导致了人们在过马路时容易出现问题。
三、解决方案1. 加强交通规则宣传教育政府应该加强交通规则的宣传教育,让人们了解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并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同时,也可以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宣传交通规则,提高人们的意识。
2. 提高安全意识政府应该加强安全意识的宣传教育,让人们认识到过马路时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如看红绿灯、观察周围环境等。
同时,也可以通过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提高人们的意识。
3. 完善交通设施政府应该加强交通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如合理设置红绿灯、明显标注斑马线等。
同时,也可以通过加强监管力度、及时维修设施等方式确保交通设施的正常运行。
四、个人观点我认为过马路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但是也需要遵守交通规则和采取必要的措施。
在过马路时,我们应该注意周围环境、看红绿灯、走斑马线等。
同时,我们也应该尊重他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不随意闯红灯、不随意横穿马路等。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总之,过马路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但是也需要遵守交通规则和采取必要的措施。
关于“中国式”过马路问题的探讨
武汉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论文题目关于“中国式”过马路问题的探讨姓名专业学号指导教师武汉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二○一三年五月摘要本文介绍了“中国式过马路”这种问题的现象,“中国式过马路”就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
这种现象对人民的出行安全造成了巨大的隐患,并且严重降低人们的出行效率。
结合中国交通特点的实际情况,本文分析了造成“中国式过马路”这种问题的原因,并重点提出一定的针对性解决对策。
以改善我国“中国式过马路”现状。
关键词:“中国式过马路”;原因分析;解决对策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hinese type cross the road" this phenomenon, "Chinese type cross the road" is enough of a person can go, not red light. Caused great hidden danger of the safety of the people travel this phenomenon, and seriously reduce people's travel efficiency.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Chinese traffic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 of "Chinese type cross the road" this problem, and puts forward some pertinent countermeasures. In order to improve our country "Chinese type cross the road" status.Keywords: "Chinese type cross the road";Reason analysis; Countermeasures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引言 (1)1 “中国式过马路”的现象和影响 (2)1.1关于“中国式过马路”的各种现象 (2)1.2 “中国式过马路”的影响 (2)2 “中国式过马路”产生的原因 (3)2.1 中国式路权分配不合理,行人空间受到挤压 (3)2.1.1 中国机动车保有量持续快速增长,交通管理极端化牺牲行人利益 (3)2.1.2 中国式路权分配,过分偏向机动车 (4)2.2 交通信号灯红灯时长的原因 (4)2.2.1 忍受等待时间是设置信号灯周期的重要参考 (4)2.2.2 中国人忍受等待时间远超过90秒的等待极限 (5)2.2.3 中国行人等候70秒后,便开始慢速前进,超过90秒,信号灯作用趋于零,行人过街将不可控制 (5)2.2.4 行人与转弯车辆发生冲突 (5)2.3 人们的侥幸心理和从众心理 (6)2.3.1侥幸心理 (6)2.3.2 从众心理 (6)2.4 除“素质差”外,更该反思不合理的制度 (7)2.4.1 “高素质”外国人也会在中国上演“中国式过”马路 (7)2.4.2 没有保障行人利益 (7)2.5 执法力度不够强硬 (8)3 “中国式过马路”折射出的中国现象 (8)4 对“中国式过马路”应该采取的方法及措施 (9)4.1 有效遏制机动车出行 (9)4.2 改善交通设施 (9)4.3 对“侥幸心理从众心理”,加大交通法的宣传力度,加大处罚力度.. 104.4 合理规划城市 (11)4.5 增强公众安全意识 (11)4.6 管理为主教育为辅 (12)4.7改善交通设施设置,提高交通效率 (13)总结 (15)致谢 (16)参考文献 (17)引言有这样一个词,叫做“中国式过马路”。
如何看待中国式过马路现象
各地措施
1.杭州:国庆假期杭州人行道上设闸门应对中国式过马 路。
2.上海:上海交警手拉手筑起人墙。
3.长春:10月24日,长春全城严控“中国式过马路”,近 半月零罚款。
网友评论:
1.这是给道德上闸门吗?从外面下功夫,作用大吗?还是 无奈之举呢。 2.城市建设进步了,人文素质落后了。 3.仅靠交警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全民提高安全意识, 这才是长久之计。
解决办法
我们应当 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勤俭自强, 敬业奉献,团结奉献) 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道德规范 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国家、社会应当 加大宣传,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安全意识 完善交通管理,因地制宜设置硬件设施
我们的体会
1 虽然说加大管理力度对应对“中国式过马路”现象会 有帮助,但还是免不了冲突,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 即使是涉及到个人的人身安全问题,部分人还是“明 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涉及到道德问题,有些人是持 “急己所急,利己损人”的态度。所以公民的自觉性对这种 现象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怎样让公民践行社会主义道德以及 怀有一颗对生命的敬畏之心是解决问题的一个切入点。 3 身为师大人,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遵守法律与道德, 展现纯正师大人的独特魅力。
我们应对中国式过马
路说:
不!
......
——新浪微博
中国式过马路的危害!
1.威胁自身与他人的生命健康。 2.影响车辆的正常行驶,扰乱交通秩序。 3.影响社会文明风尚。
对比
美国 见没车就闯红灯 日本 闯红灯前看老小 英国 闯红灯前者成群 德国 绿灯亮起才过马路
行人至上保安全
交通设计人性化 源于“车让人” 闯红灯与个人信用挂钩
“中国式过马路”行为分析
“中国式过马路”行为分析【摘要】中国式过马路行为在中国社会中普遍存在,其表现特点包括随意穿越马路、不按规定过斑马线等。
引起这种行为的原因可能有交通拥堵、行人对交通规则的忽视等因素影响。
这种行为不仅给行人和驾驶员带来安全隐患,还造成交通混乱和道路阻塞等危害。
为了改善这种现象,建议加强交通法规宣传教育、提高行人交通安全意识等措施。
相关调查研究显示中国式过马路行为在城市中更为严重,需要引起社会关注。
中国式过马路行为对社会和个人都造成不良影响,需要引起重视并积极改善。
【关键词】中国式过马路行为、行为分析、表现特点、原因、危害、建议、调查研究、影响。
1. 引言1.1 中国式过马路行为分析中国式过马路是指在中国的城市街道上,行人在过马路时往往存在一些特殊的行为方式和习惯。
这种行为往往被认为是中国特有的,因为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很少见到这样的现象。
中国式过马路行为在城市交通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不仅影响了交通秩序,也对行人和车辆的安全造成了威胁。
中国式过马路行为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行人在过马路时往往不遵守交通规则,随意穿行在马路上,不按照红绿灯指示行动。
第二,行人过马路时经常群体行动,一群人同时过马路,导致车辆难以通行。
有些行人过马路时会玩手机、听音乐等行为,分神驾驶。
这种中国式过马路行为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城市交通拥堵导致了行人在路口等待时间过长,行人会选择更方便快捷的方式过马路。
缺乏交通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让行人觉得违反交通规则并不会受到惩罚。
中国式过马路行为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交通事故频发、交通秩序混乱以及增加车辆拥堵等方面。
改善中国式过马路行为的建议包括提高交通安全法制意识、加强交通规则宣传、设置行人安全通道等措施。
相关调查和研究表明,中国式过马路行为已经成为城市交通中的一大问题,亟待解决。
结合行人和车辆双方的需求和安全考虑,共同努力促进城市交通秩序的改善,确保行人和车辆的安全出行。
2. 正文2.1 中国式过马路行为的表现特点1. 闯红灯现象普遍:许多行人在红灯亮起的情况下仍然选择过马路,甚至有些人连续几个红灯都不停下来等待。
浅谈“中国式过马路”
浅谈“中国式过马路”“红灯停,绿灯行”,对于公民来说,这本是从小学时代就应该知道的常识,应该作为人们穿行马路的公共守则。
然而,“车辆让行人”、“人多为王”、“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的说法在城市斑马线上也变得很平常。
如今,行人闯红灯的现象并不少见,甚至成为一种“热潮”;红绿灯给不了约束,逐渐成为一种摆设。
行人与车辆“抢道竞走”,对交通安全充耳不闻,为了“赶时间”、“图方便”而把置个人安全和社会秩序于不顾。
如此轻者造成交通混乱,伤及行人;重则造成连环拥堵或碰撞,甚至让人搭上性命。
典型的“中国式过马路”变成常态,让人不禁会想,这些人到底怎么了?行人如此轻视个人安全和公共秩序,究其原因,除了公民个人安全、文明和法治意识淡泊之外,监督管理和教育宣传的力度仍需提高。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解决公共安全和公共秩序的问题,是建设和谐社会和美丽中国的前提。
要扫除“中国式过马路”的不正之风,首先要有针对性的管理机制。
要加强行人安全和文明教育,落实“文明穿行”监督办法,建立相关惩罚制度,完善公民行为记录评估体系。
在某些西方国家,行人闯红灯可作为破坏公共秩序而受到罚款或行政拘留。
中国可根据具体国情,建立监督体系和文明行为评估体系,将闯红灯次数记录在案,依次数违规者进行批评教育、记过,甚者罚款教育等。
此外,提高公民的法治安全和文明意识,将教育和宣传做到常态化,立体化,让规则落地,让规范真正入脑又入心。
要让“中国式过马路”变得文明,还需要更合理的城市布局和道路规划。
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形成了部分城市交通拥挤,人口集中的不平衡局面。
有些路口因车流量过大,导致行人通行时间不足而闯灯穿行。
有些地方却因人口车辆流量小,缺乏管理而造成设备损坏失修。
应当完善各地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活服务,进而更好地规划城市交通布局和调整人口分布中的不平衡。
“中国式过马路”的症结,更需从公民自身说起。
随着社会不断物质化,精神的力量逐渐消退,群体效应逐渐显现,佼幸的心态麻痹了闯红灯者自己对安全意识和社会影响的顾忌心理,盲目从众的心态助推了破坏规则的群体成倍增长,“看别人走,自己不走不好”的说法体现了个人信念的缺失和价值观的扭曲,更体现了信仰和自信的缺失。
谈中国式过马路作文
谈中国式过马路作文篇一:论“中国式过马路”“红灯停,绿灯行”这一句话是我们从小就开始念的,而现在一些内城市开展了“行人闯红灯”专项整治,却有一些人被处罚后当场发飙,这不禁让人感到好笑。
在中国许多城市都出现了这样一种情况“在斑马线的两端明明是红灯告诫人们此时禁止过马路,但仍有许多人给予理会,直接过马路。
而这就是所谓的“中国式过马路”。
如果要问那些经常“中国式过马路”的人为什么要这样过马路,他们可能会说:“我赶时间,没时间在这等红灯”或“我看别人都这样过马路,要是我一个人站在这等红灯会显得我很另类”又或者一些老人会说:“我腿脚不方便,我怕等红灯又亮了,我才走一半。
”然而我认为这些不能成为“中国式过马路”的理由,你时间再怎么紧,也不可能连等一分钟左右的时间都没有吧。
你以“中国式过马路”存在极大的危险,而你等一分钟却能大大降低这个危险,难道在你眼中你的一分钟比你的生命更重要?又或者说你认为等红灯很另类,但你却不知道正是有许多人像你一样的想法,才会令等红灯变得很另类。
其实等红灯一点也不另类,因为这体现了你爱护生命与遵守交通。
最后我对老人过马路不等红灯也持否定态度,因为老人家即使腿脚不好,但可以多等几次嘛,一段段的过,毕竟老人家都不赶时间。
虽说“中国式过马路”会给你带来一时的方便但却给交通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特别是在一些大城市里更是严重。
并且这样过马路还可能会危害你的生命安全。
而你只需小等一分钟左右,这些隐患和影响都会没有,何乐而不为呢?“中国式过马路”不值得人们提倡,老老实实等红灯才是王道。
不要因为一个过马路而危害了自己与他人。
篇二:中国式过马路最近“中国式过马路”传得沸沸扬扬,直到去年寒假前我都不这么认为。
但是在寒假里发生的一件小事却改变了我这一想法。
那天我和几个同学去凤凰书城去看书,因为离家只有大概两公里远,所以我们选择步行去。
出发时虽然只在三点,但是天空上乌云密布,好似五六点一般,一看便知就要下雨了。
“中国式过马路”行为分析
“中国式过马路”行为分析中国式过马路行为是指中国人在过马路时所展现出的独特行为方式,这种行为在国内是非常普遍的,也是国外人民常常觉得奇怪的一种现象。
以下将从行为原因、行为特点和行为影响等方面对中国式过马路行为进行分析。
首先,中国式过马路行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中国人口众多,城市人口集中,尤其是一线城市和繁华地区,道路交通日益拥堵,人车混行现象比较严重。
这导致人们过马路时需要等待很长时间,一些过马路设施不足,例如人行横道标志不明显,没有红绿灯的路口等,因此人们只能通过自己的经验和技巧来穿越马路。
其次,中国人普遍存在追求效率的心态,过马路是日常生活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出行时间长的话会影响工作和生活的安排,因此人们会采取各种方式来提高过马路的速度。
再次,中国人的行文风格往往以“有我无人”为主,即便是在过马路时也表现出了这种习惯,他们往往认为自己是最快的,因此不愿意等别人而选择“抢行”的方式。
其次,中国式过马路行为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中国人过马路时总是需要有一个过程,没有一个顺利的过程是不可能的。
无论是在行人天桥上还是地面过马路,中国人总是会选择最复杂的方式,例如从人行道面对交通最密集的方向过马路,或者选择在车辆来的时候才过马路,这种方式看起来很“拼命”,实际上是希望能够更快地通过马路。
其次,中国人在过马路时总是采用“鱼鳞式”或者“缠绕式”穿越方式,即一人过马路不够,两人互相挂着过或者人群交错而过。
这种方式虽然看起来比较混乱,但是中国人在过马路时却能够比较默契地通过,这也是中国人“以我为中心”的一种体现。
再次,中国人在过马路时对于车辆的关注度相对较低,他们很少主动让车,而是通过观察车辆的速度和方向来判断自己是否过马路,这种方式虽然有一定的风险,但是中国人普遍相信自己的判断能力。
最后,中国式过马路行为对社会和个人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首先,过马路时的混乱行为容易造成路面交通拥堵,尤其是在高峰期,人们的过马路行为往往会阻碍车辆的正常行驶,增加了交通事故的风险。
三种行为角度剖析中国式过马路
三种行为角度剖析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过马路的现象表面上是“法不责众”的社会心态在作怪,其实还是社会规则失范所致。
正是因为对“法不责众”过于迁就与放纵,才形成了结伴而行的群体心态。
因此,要从多角度,深层次出发解决中国式过马路,让我们的路走着更舒心更放心。
以下从三个角度对中国式过马路进行深层次的剖析:人作怪公民意识是社会规范的内在支撑,是现代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得以稳固存在的重要文化价值观念基础。
“失范”危机并不是源于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性价值的缺失,而是这些思想价值未能得到有效内化并“合法化”而导致的。
必须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所蕴含的新的价值体系进行及时的、理想的建构和阐释,将其内化为全体社会成员自觉的价值选择和行为准则。
培养公民意识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工作。
路作怪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和红绿灯无关,说明路上并没有快速行驶的车辆,这就间接说明了中国道路红绿灯的设置形同虚设,设置不合理,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过马路问题在一些城市得到了很大的重视,例如武汉,很少设置斑马线,更多的是修建地下通道,不仅有利于市民过马路的安全,也加快了城市交通,一举两得。
规制中国式过马路,要从路上着手,这样有利于城市交通的完善,有利于提高人民的出行安全,有利于为中国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提供宝贵经验。
交警见怪不怪除交警应该提高执法力度外,更需要完善法规,建立有效的社会奖惩机制。
严格地说,要绝对禁止失范是不可能的,个人的越轨行为有其突发性。
但是问题在于不能使失范积累成为一种社会风潮,成为一种理性化的有预期的习惯化行为。
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的路走向世界与世界接轨,才能达到中国式过马路的终极目的。
中国式过马路与素质、交通、硬件设置等等有关,不理闯红灯是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长期坚持才能出成效。
中国式过马路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是一种潮流,不能根除,我们只能法治和德治相结合,让我们的红灯面前等一等,管好自已,才能创造更加和谐的明天。
对中国式过马路的看法
对中国式过马路的看法
对于中国式过马路的看法如下:
1、要有规则意识。
不管是闯红灯还是效仿者的“中国式过马路”行为,这都是规则意识的缺乏,体现了对法律的漠视,对自身生命安全的漠视,是个人素质不高的体现。
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一定要遵守法律,遵守规章制度,不搞特殊化。
2、要敢于制止这种行为。
中国式过马路,体现的是“缺乏主见”、“人云亦云”,是“从众”和“法不责众”的畸形心理在作祟,这也造成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在工作中,面对类似情况,我们不能熟视无睹、听之任之。
本着“团结、批评、团结”的原则,及时提醒、敢于批评、真诚帮助。
3、要善于总结反思。
针对中国式过马路现象,应该从政府的角度反思,是否还有红灯过长、人行天桥少、交通指挥不到位、宣传教育缺失、惩罚力度不够等因素,不能形成定式思维,只挑别人瑕疵,不管自己缺点,一味站在道德高点指责别人。
在工作中,要善于总结,找出容易纰漏的地方,从制度上进行规范,不留空白和死角,想办法管住“中国式过马路”现象,把可能出现的问题消解在萌芽状态。
第1页共1页。
中国式过马路行为分析
中国式过马路行为分析中国式过马路行为一直以来都备受争议和关注。
无论是国内居民还是外国游客,对中国人在马路上的行为举止常常感到惊讶。
然而,这种行为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历史原因,下面将对中国式过马路行为进行分析。
一、群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冲突中国是一个强调群体主义的社会文化,人们往往把集体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
这一文化价值观在过马路行为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行人并不会以个人的行动为中心,而是追求群体行为的协调性。
因此,在中国的城市中,当红灯亮起时,即使街上没有车辆,行人也会等待绿灯才过马路。
这种行为乍看之下显得不合理,但却展示了中国文化中强大的群体主义精神。
二、权力与规则的关系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封建社会,长期以来受到权威和规则的束缚。
这种权力与规则的关系模式也在中国式过马路行为中有所体现。
例如,在一些繁忙的路口,红灯亮起后,行人依然会有人冲出去闯红灯。
这是因为他们觉得红灯的规则并不是绝对的,有时权力和人的作为可以突破规则的束缚。
这种行为背后深深地埋藏着中国人对权威和规则的独特认知。
三、城市化进程与行为转变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过马路行为也在发生变化。
与过去相比,现代中国人越来越多地接触到西方文化和规则,这对传统的过马路行为产生了冲击。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遵守交通规则,等待绿灯才过马路。
然而,由于社会转型的进程并不平衡,部分人仍然保留了传统的过马路行为,使得在中国的城市中,过马路行为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
四、城市规划与交通设施的影响城市规划和交通设施对过马路行为的影响不可忽视。
在中国一些老旧和狭窄的街道中,缺乏有效的人行横道和过马路设施,行人不得不通过各种方法过马路,从而导致一些危险的行为。
与此同时,在一些现代化的城市中,人行横道的设置和交通规则的执行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促使人们更加按规则过马路。
综上所述,中国式过马路行为是一个复杂而多样的社会现象。
其背后的原因涉及到群体主义与个人主义、权力与规则的关系、城市化进程以及城市规划和交通设施等多个方面。
中国式过马路的分析
首先,中国式过马路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交通意外。
据了解,每年全国因违反道路标志标线肇事导致涉及人员伤亡的道路交通事故87852起,造成26154人死亡,其中因行人违规导致的肇事造成262人死亡。
如此巨大的社会危害严重影响人民的生活出行安全,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正在突飞猛进的发展,面临的城市交通问题也越来越严峻,不及时解决中国式过马路,将会给社会造成更大的损失和危害。
因此,我们要从多角度深层次对中国式过马路进行研究,加强对道路的交通规制,提高人民的出行安全意识,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
其次,中国式过马路严重影响城市交通的发展。
尤其在城市上下班的高峰期,人员流动性大,机动车辆,电动车,自行车还有行人,车辆混杂,交通的规制就出现了很多问题,一撮人过马路现象就更加频繁,交通秩序更加混乱,增加了诱发交通意外的可能性,形成车不好行、人不好走的恶性循环局面,极大的阻碍了城市交通的发展。
最后,中国式过马路容易产生社会矛盾,导致社会不和谐。
车不让人、人不让车很容易诱发交通事故,谁为伤者埋单,谁为死者负责,成为双方有口难辩的现象。
一撮人闯红灯是谁的错,红灯面前高速行驶是谁的错,在现实面前真理会变得很苍白无力,法不责众也成为大家相互推辞的借口,这样的无辜伤亡到何时才能结束。
因此,对中国式过马路的规制有着不可改变的合理性。
(一)占用非机动车道。
在市区的许多道路,实行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分道行驶的措施,在道路建设时,为行人、非机动车辆专门施划了专用道,然而总有部分机动车辆驾驶人,只顾自己方便,一是将车辆行驶在非机动车道上,与行人、非动车辆抢行、混行,甚至是逆向行驶,极易和行人、非机动车辆发生磁撞事故,二是个别驾驶人交通安全意识不强,随意将车辆停在路边的非机动车道上,侵占了行人、非机车辆的通行资源,易引发追尾事故。
对市区交通的危害:一是阻碍交通,如在靖西县城区城东路环球广场附近路段,在上下班的高峰时段,还有机动车辆停在放非机动车道上,把行人、非机动车挤上了机动车道,妨碍正常的通行秩序,造成交通拥堵,二是诱发事故,同样在靖西县城区城东路,常有部分车辆驶入了非机动车道,许多摩托车在高速行驶的情况下,驾驶人如果发现不及时,易引发交通事故,三是激化矛盾,行人、非机动车辆都属于弱势交通群体,机动车辆驶入非机动车道,一旦引发交通事故,将会给行人、非机动车辆驾驶人造成严重的伤害,可能是致人死亡事故,极易激化社会矛盾。
简析“中国式过马路”
简析“中国式过马路”摘要:近段时间,“中国式过马路”在网络上迅速走红,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共鸣,新闻媒体和公安部门对此也加大了关注,许多人纷纷对“中国式过马路”这种现象做出分析和评论。
我们则通过此文来表达我们对此现象的看法,本文首先表述“中国式过马路”的现状情况,然后对“中国式过马路”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其原因,最后为了拒绝“中国式过马路”,提出几点措施。
关键词:中国式过马路闯红灯交通安全一“中国式过马路”的现状表述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公路、红绿灯、车辆已深深渗入大家的日常生活当中,然而,走在街头上,对于这样的一幕我们并不陌生:对面红灯闪闪,马路这边已经有人试探着往前迈进,他一步向前,身后的人也陆续迈开脚步,于是,一个向前涌动的人群形成了。
2012年10月11日,一网友在微博上发了一帖子,调侃我国人们集体闯红灯的陋习:“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
”美其名曰:“中国式过马路。
”这条微博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共鸣,一天内被近10万网友转发。
当下,“中国式过马路”成为热议的话题。
尽管我们从小就学习“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
”等交通规则。
然而,遗憾的是当今绝大多数的人仍然大摇大摆地闯红灯,不走斑马线,胡乱横穿马路,随意跨越围栏,走捷径,完全不顾交通规则,我行我素。
下面就是真实的三个例子:2012年10月14日,央视《新闻直播间》节目组记者在石家庄的一个十字路口专门进行了文明观察。
经过一小时的采访观察,注意到路口的红绿灯就像一个摆设品般被人忽视,在行驶的车流中冒险穿行的路人不占少数。
据统计,这个路口在一个小时内闯红灯人数竟达600人。
2012年12月13日,上午8:00,记者来到安微省合肥市蒙城路与北一环路交口,在路口中央三名交警不停地指挥着交通,这是一处全天交通都非常繁忙的要道。
经过一上午的观察统计,发现行人任意横穿马路、闯红灯甚至翻越护栏,平均每分钟就有30多人横穿马路。
2012年12月19日,记者来到杭州凤起路环北市场门口,这个路口以堵车杂乱闻名,那些行人和提着推着大包小包行李的小贩,完全不在意头顶亮着红灯,也不理会来往汽车川流不息,积聚人一多、胆也壮,随着“领头羊”迈开脚步,后面“羊群”紧跟一拥而过,硬生生将飞驰汽车挡在了身前。
浅谈中国式过马路
浅谈“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
”。
“中国式过马路”一经网络传播,立刻引发网友对交通、国民素质和安全意识的讨论。
“中国式过马路”有不同形态。
有的是在路口集体闯红灯,有的是在机动车道上乱穿马路。
不同的形态折射出不同的心理。
第一种,在路口凑够一拨就闯红灯的,主要是从众心理,反正法不责众,只要有人带头,就不怕。
第二种,有的人图省事,不走人行道,在机动车道上横穿马路,这种人对发生事故存在侥幸心理。
这种行为背后折射出来的为了“方便”、“快捷”,抄近道,不惜“铤而走险”,或者对生命没有敬畏之心、过分自信的心态。
4月9日起,北京将严罚“中国式过马路”带头人,“带头”闯灯的行人将面临罚款,对于态度蛮横、拒不服从纠正,有妨碍民警执行公务甚至是袭警行为的人员,公安机关将依法严肃处理。
此前,行人闯红灯处10元罚款。
整治“中国式过马路”,虽然各地措施不尽相同,但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把“罚款”放在首选上,所不同的只是罚款额度的多少而已。
客观而言,对交通违章的行人车辆进行罚款,确实可起到整治的作用。
但我们还应看到,罚款有利也有弊。
“执行难”问题,对交警部门的执法决心和执法智慧,无疑是个不小的考验。
整体而言,“中国式过马路”现象是社会生态的一个缩影,也是社会规则失范的表现,其核心还是社会整体规则意识的淡薄。
所以社会氛围的营造,一方面是指对文明出行的宣传和引导,既包括法律法规的普及,也包括正面引导和反面刺激;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孤立地就事论事,而应该着眼于现代公民意识培育、素质教育提升,如此,才是治本之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视角看待中国式过马路现象
提要:
关键词:多视角中国式过马路
如今,中国式过马路已经成为社会一个热议的话题和一个急需整顿的课题,这个话题是由一位网友在网上发布的一张图而展开探讨的,在这张图片中,有好几位行人没有走在斑马线上,而是走在旁边的机动车变道图标上,其中有推着婴儿车的老人,也有电动车和不少行人,不少网友纷纷对此现象发表自己的意见。
上述的这种现象即是中国式过马路,行人不管面前的是红灯还是绿灯,走的是否是人行道,只要看见车流中出现短暂的间隙,就会成批不约而同的插过去,丝毫没有危险感和愧疚感,迫使正常行驶的车辆只好等待行人过去,除了行人以外,电动车、三轮车也是其中之一,而原本在等待绿灯的一些有交通意识的人看到这种情况可能也会认为自己的行为对于维护
交通秩序毫无作用而跟着一起乱穿马路,总之,中国式过马路似乎已经成为大家一个约定俗成的过马路的方式,而造成这个现象的主要原因可以归咎为以下三点。
法不责众首当其中成为人们扎堆过马路的一个理由。
在中国式过马路的话题一经热议后,央视《新闻直播间》的记者就在石家庄的一个十字路口展开了观察,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观察下来后,发现一共有600位行人闯了红灯,在记者的采访下,不少行人为自己的不文明行为辩称不过是看见别人过,自己也就跟着闯了红灯,轻描淡写的语气,让人感受不到他的愧疚,而问到这种行为可能会带来的安全问题,这些人更是不以为意,总认为汽车看见这么多人一定会停下来的,就是这种从众心理使得中国式过马路的现象愈演愈烈,经常可以在等绿灯时,看到牵着孩子的父母硬拉着孩子闯红灯,而孩子嘴里还在念叨着“老师说过,不能闯红灯,等绿灯来了才能走”诸如此类的话,但父母却一脸的不耐烦,“你这孩子,怎么这么死脑经”,“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经常跟一个有不好习惯的人呆在一起,可能会潜移默化的沾染了他的陋习,“中国式过马路”便是这样的,就好比一个平时邋遢惯的人突然到别人家做客,看到别的客人在餐桌上规规矩矩的吃饭,他也会立马将自己不好的吃相掩盖起来让自己看起来很有礼仪。
虽然法不责众是支撑很多行人扎堆去闯红灯的主要原因,但根本的原因还在于社会规则失去了它应有的规范,看到别人闯红灯并没有受到处罚,人们因此也就照样学样,不这样做的话便是自己吃了亏,可见,现在的社会规范的漏洞实在很大,对于“法不责众”太过纵容导致太多人抱着侥幸心理去挑战社会秩序。
因此,对于中国式过马路的现象,制定一个严格、
得当的处罚条例是应该也是刻不容缓的,并且需要严格的执行,让侥幸心理不再存在,还社会一个有秩序的样貌。
虽然很多网友对于中国式过马路现象的评价是人们的素质太低,但也不尽然是,这种评价太过极端化,很多时候人们闯红灯也是一种无奈的行为,交通信号灯设置的不科学和法规的不完善也是中国式过马路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一些老人孩子因为自身的客观因素,在绿灯亮时过马路但只是走到一半的时候红灯就亮了,这时候,退也不是,进也不是,只能站在危险的马路中央等待车子开过再在车流间隙中穿过,因此,人被车子撞到的意外也经常发生。
除了老人孩子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外,几乎我们都能遇见这样的状况,红绿灯之间的转换时间太短,而路口距离太过于长。
另外,大家都知道绿灯的时候行人是可以正常往前行走的,但这个时候,实际法规却规定了灯绿时对方一侧十字路口的机动车仍然可以右转,因此,行人势必会与车子有交集,行人只能后退躲避车子让车子先通过,但若是车子一辆接着一辆在你身旁转弯开过,等到可以安全通过的时候你却发现绿灯早已经跳到了红灯,那么,你退回去再等一次绿灯吗?我想这样做的人应该很少吧,谁能预料下一次的绿灯亮的时候没有机动车再阻碍你过人行道呢?随着如今国家的发展,政府一直都在提倡以民为本的思想,但显然在这样的交通法规下,行人被迫丧失了过马路的优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