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过马路
以中国式为话题的作文
以中国式为话题的作文
《中国式过马路》
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见过这样的场景:在马路上,红灯还亮着,可是很多人就迫不及待地一起过马路了,根本不管交通规则。
这就是“中国式过马路”。
有一次,我和妈妈过马路,当时红灯亮着,可是有些人就像没看见一样往前走。
妈妈拉住我说:“宝贝,我们要等绿灯亮了才能走。
”我问妈妈:“为什么那些人不等绿灯呢?”妈妈说:“他们这样做是不对的,很危险。
”
我想,如果大家都不遵守交通规则,那马路上就会乱成一团,说不定还会发生可怕的车祸。
就像有个叔叔,因为着急过马路,没有看车,结果被车撞了,受伤住进了医院。
所以,我们可不能学“中国式过马路”,要遵守交通规则,绿灯亮了再走,这样才能平平安安的。
《中国式旅游》
我记得有一次在长城上,看到有人刻自己的名字,长城是我们国家的宝贝呀,怎么能这样破坏呢!还有的人在旅游的时候大声喧哗,吵得别人都不能好好欣赏风景了。
(完整word)中国式过马路的本质及原因
(完整word)中国式过马路的本质及原因中国式过马路的本质及原因中国式过马路,就是集体无意识闯红灯过马路。
这现象的存在,对社会秩序、交通安全、城市管理造成不小的困扰。
经分析,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从众心理.看大家都这么一窝蜂式过马路,就顺着众人一起走,未思考其对与错。
人是群居动物,如果大家都这么过马路,自已一个人不过,就会被旁人冷嘲热讽,骂傻冒一个,冷落孤立,所以就跟着一起过,充分体现个人的没主见、没原则性。
2、侥幸心理。
大家都这么过,法不责众,这么多人都这样过马路谁会管呀,要管也不会只管我一个人吧.都这样跟着过马路好多几回了,有谁管呀,谁会管呀。
等有人管理再说吧,先这么过吧。
3、急燥心理。
怎么绿灯还没亮呀,急死人了,还有事要办呀.没有耐心等待区区十几秒,就匆匆忙忙跟着众人过马路.4、意识淡薄。
集体闯红灯过马路者多半没有法律意识,没有安全意识,漠视安全规则盲目行事,对法律、对生命没有敬畏之心,一旦出事就后悔不及,可谓不见棺材不流泪。
5、制度设计缺陷.交通设计制度上的不合理性,造成对人的困扰,未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6、监管缺失。
在“中国式过马路”未报道前就没听说、也没见有人治理这种现象,法律上虽有对闯红灯的处罚措施,但有谁执行,谁去管。
因为没有人管,所以才有人这么干。
7、墨守成规。
多少年了,大家都这么过马路,没人想着这有什么不对,没人想着去改变这种不良现象,好像这挺正常的,习惯成自然。
8、文化缺失.当习惯成自然,就会视为公认的理念,就会有这种不良文化产生,如没有正确的文化引导,正确文化的填补,这种现象还会持续下去。
“中国式过马路”现象的存在,说到底是人们普遍的认知程度还处于较低水平,国民素质教育与法制教育还任重道远。
《中国式过马路》课件ppt
• 虽然这个调查不一定准确 ,但可以说明一个问题— —侥幸心理是导致行人“闯 红灯”的主要因素,明知“ 闯红灯”会带来恶果,但日 积月累形成“陋习”,成为 一种“心理定式”,这便是 闯红灯者的心态。然而, 大多数人恐怕并没有意识 到,这种“侥幸”离“不幸”其 实只有一步之遥。
• 别人都闯,自己不闯,好像显得很清高似 的。 • 对此,一位心理专家表示:从心理上分析 ,闯红灯在中国较多发生的原因恐怕与中 国人的时间观念无关,而与我们不愿吃小 亏、随大流的从众心态有关。
执法力度不到位
• 在新加坡,行人第一次闯红灯,罚款200新元( 约相当于人民币1000元),此后再犯,最重可判 半年到一年的监禁。 • 在美国各州,对乱穿马路者罚款2美元到50美元 不等,处罚记录会记入个人信用记录中,终身不 能抹去。 • 在德国,闯红灯将会有很严重的后果。它意味着 别人可以分期付款、延期支付,而闯红灯者却必 须立即支付;别人可以向银行拿到比较长时间的 贷款,而闯红灯者却不可以,等等。
• 这就如同大众心理 学上的"破窗效应" 如果有人打坏了一 块玻璃没有及时修 好,别人就很可能 受到某种暗示,去 打碎更多的玻璃。 • 这种从众心理造成一种纵容的环境,进而 影响这种环境里的每个人。当身边的人都 在闯,可能就会不自觉地"追随"。
走到一半, 我不闯怎么办?? ?
在调查过程中,一些行人 表示,他们之所以闯红灯 ,有时候跟交通基础设施 不完备、设置不科学,有 着直接的关系。比如说有 些路段,绿灯亮的时间太 短,有的时候,才刚走到 一半,已经亮起了红灯, 就不得不继续往前走。久 而久之,人们就慢慢淡化 了红绿灯的观念
•
• 我相信: • 通过全民的努力 ,中国式过马路 将不会是一种调 侃,起闯
国考面试题申论热点 中国式过马路 备考分析
国考面试题申论热点中国式过马路备考分析中国人过马路的方式一直是世界各国的热门话题之一。
在国考面试中,也有可能会涉及到这个话题,需要我们对中国式过马路进行备考分析。
中国式过马路,是指中国人过马路时的一种特殊方式,常见于交通密集、车辆众多的城市。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往往不按照交通规则过马路,而是随意穿行,甚至直接冲过马路。
这种行为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也会对交通秩序造成严重的影响。
那么,为什么中国人会采用这种方式过马路呢?从文化和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交通拥堵的国家。
在古代,马车相对来说比较少,而人口旺盛的城市中,行人穿行的人行道也不够宽敞,因此人们只能在街道上穿行。
时至今日,随着车辆的增多,道路规划和建设也没有跟上,中国城市中的道路常常不够宽敞,同时行人众多,所以中国人采用这种方式过马路。
但是,这种过马路方式却存在许多问题。
一方面,它增加了交通事故的风险。
行人随意穿行会导致车辆在路上来回变道,从而让车辆失去了行驶方向,这会对交通秩序产生重大影响。
另一方面,这种方式也给城市的治理带来了困境。
司法机构需要维护交通秩序,但是在交通秩序混乱的情况下,他们很难找到具体的责任人。
此外,这种习惯也会对城市形象造成负面影响,在吸引人才、外资等方面也会受到影响。
那么,如何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首先,提高交通意识与素质是首要任务。
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让人们了解交通规则,提高意识,做到遵守交通规则。
其次,应对街道进行规划,加宽人行道并设置斑马线,让行人有足够的空间和信号。
第三,加强交通管理,提高交通违法的处理效果和力度,让违法者付出应有的代价。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加快城市建设和发展,让城市更加宜居,让规划更加合理。
总之,中国式过马路是我们开展备考分析的重要议题之一。
我们需要认真思考这个问题,并通过各种手段来加以解决。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让城市更加美好,让人们更加安全地行走在道路上。
试论“中国式过马路”成因及应对措施
试论“中国式过马路”成因及应对措施试论“中国式过马路”成因及应对措施“`中国式过马路',就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跟红绿灯是没有关系的,只看人不看灯。
”近日,“中国式过马路”走红网络,引发热议。
反思现状,集体闯红灯现象在中国确实屡见不鲜进一步说,“中国式”的集体违规行为,在其他地方也不少见地上垃圾多,自己也会扔有一人坐在养护的草坪上,大家也会上去坐坐踩踩……不讲规矩,只言利害,理直气壮地挑战着社会公德。
“中国式过马路”表面看来是城市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但它却与随地吐痰、乱扔垃圾、践踏草坪、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等诸多“小事”一起,透视出当代中国社会正在遭遇的道德问题的冰山一角。
是什么造成了“中国式过马路”不道德现象发生与存在,究其原因,不外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
客观方面原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道路的发展跟不上车辆的增长速度,使得各条道路上都车满为患。
道路上的车辆川流不息,行人只得见缝插针地跟机动车抢道了。
不少城市在道路规划中缺乏超前意识,存在忽视和漠视行人通行权利的倾向,一些路段的红绿灯设计得不合理,行人通行的信号灯时间太短,转弯的车辆又多,而且根本没有礼让行人的意识。
一百多秒的等待只换来十来秒的通行时间,个别人耐不住性子,看准时机,“挺身而出”,后面的人赶紧尾随而上,很快“凑齐了一撮人”。
行人乱穿马路是造成交通混乱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却很少有人反思城市交通设施是否周到方便。
国外城市交通研究表明,人行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的最佳间隔距离是150 米,否则就超出了人的忍耐极限,可能造成行人乱穿马路。
但是,中国城市规划者闭门造车,常让行人兜大圈。
主观方面,还是国人的素质问题,即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不强所致。
从道德层面来讲,一些人缺乏遵守社会公道的意识,交通安全意识淡薄。
马路上的红绿灯,是衡量我们人性的一个尺标。
面对闪烁的红灯,太多的人总是急不可耐,好像是去赶火车似的,分秒耽搁不得。
有时我们也抱怨社会风气不好,但在抱怨的同时自己又没做好诸如讲诚信、讲礼貌,不乱扔垃圾、不乱写乱画等一些“小事”。
中国式过马路说明文阅读原文附答案
中国式过马路说明文阅读原文附答案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中国式过马路》说明文阅读原文和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式过马路》说明文阅读原文现在有地方对“中国式过马路”动起“真格”了,浙江省公安厅对“中国式过马路”实施“零容忍”管理,20天以来,浙江已处罚“中国式过马路”近万起,其中闯红灯8200多起,不走人行横道1600多起。
对“中国式过马路”现象,引发了各地网友和专家的热议。
【网络热议】1.“呆松子”:每次我都感觉我是另类,周围的人都走了,我却呆呆的戳着等绿灯。
2.“小狗别别”:一撮人都过去了,你要是不过的话,会遭人白眼的!虽然我知道这样做是错的……3.“凭海临风”:人走得慢,车走得快,红绿灯给车通过的时间有两三分钟,你得站在旁边吃灰尘和尾气;而给人过街的时间只有十二三秒,你得小跑步才得过去(年岁大的人是很难的)。
4.“依然”:是一种交通意识的缺乏。
可以在红灯人行道口增添“语音提示”行人,既提示,又做到了警告行人的作用。
5.“狐狸”:现在越来越宽的马路,老百姓过起来容易吗?街头的红绿灯在为汽车通行设计时间,考虑过走路老百姓的习惯吗?要解决“中国式过马路”,要做的事很多,但首先要让老百姓的马路过得方便、过得容易。
【专家看法】1.《中国周刊》总编辑朱学东:首先应该是引导,而不是重罚。
交通协管员的责任是负责疏导和引导。
在这一过程中,要调整地面交通设施,另外要加强宣传。
只有这个前提之下才可以讲重罚。
2.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王衍用:不少人都认为杀人放火是犯法行为,但违规过马路不算什么事情。
“中国式过马路”是不文明的行为,同时也属于违规行为。
需要大家共同督促改善,也需要相关政策的完善和有关部门加强管理。
解决行人素质的问题要靠教育,也要靠严格管理和处罚,处罚也许是更好的一种方式。
3.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教授李克平:国内多数城市交通信号灯中对行人设置的红灯时间过长,超过行人的忍耐限度。
如何看待中国式过马路现象
各地措施
1.杭州:国庆假期杭州人行道上设闸门应对中国式过马 路。
2.上海:上海交警手拉手筑起人墙。
3.长春:10月24日,长春全城严控“中国式过马路”,近 半月零罚款。
网友评论:
1.这是给道德上闸门吗?从外面下功夫,作用大吗?还是 无奈之举呢。 2.城市建设进步了,人文素质落后了。 3.仅靠交警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全民提高安全意识, 这才是长久之计。
解决办法
我们应当 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勤俭自强, 敬业奉献,团结奉献) 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道德规范 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国家、社会应当 加大宣传,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安全意识 完善交通管理,因地制宜设置硬件设施
我们的体会
1 虽然说加大管理力度对应对“中国式过马路”现象会 有帮助,但还是免不了冲突,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 即使是涉及到个人的人身安全问题,部分人还是“明 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涉及到道德问题,有些人是持 “急己所急,利己损人”的态度。所以公民的自觉性对这种 现象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怎样让公民践行社会主义道德以及 怀有一颗对生命的敬畏之心是解决问题的一个切入点。 3 身为师大人,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遵守法律与道德, 展现纯正师大人的独特魅力。
我们应对中国式过马
路说:
不!
......
——新浪微博
中国式过马路的危害!
1.威胁自身与他人的生命健康。 2.影响车辆的正常行驶,扰乱交通秩序。 3.影响社会文明风尚。
对比
美国 见没车就闯红灯 日本 闯红灯前看老小 英国 闯红灯前者成群 德国 绿灯亮起才过马路
行人至上保安全
交通设计人性化 源于“车让人” 闯红灯与个人信用挂钩
【议论文】中学生议论文作文900字 中国式过马路
【议论文】中学生议论文作文900字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过马路大家都知道,中国式过马路是指行人和车辆混杂在一起,互相穿插,甚至不按照交通信号灯的指示行动。
这样的过马路方法看似随意,甚至有些混乱,但也代表了中国人的独特文化和生活方式。
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交通工具的普及,中国式过马路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和问题。
近年来,各地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措施,试图规范和改善中国式过马路的现状。
但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反而因为各种因素愈发严峻。
首先,中国式过马路存在着极高的交通安全风险。
由于行人和车辆的混杂,很容易出现事故。
我曾经亲眼目睹过一位老人因为在马路上走得太慢而被车辆撞倒,后来不幸去世。
这样的悲剧并不稀奇,每年都有许多人因为中国式过马路而成为交通事故的牺牲者。
而且,随着城市交通的日益拥堵,车辆的速度越来越快,行人的生命安全更加受到威胁。
其次,中国式过马路缺乏基本的文明意识。
由于缺乏对交通规则的认识和遵守,行人和车辆的混杂甚至演变成了一种道德沦丧的行为。
许多人看到红灯依然不停,视行车道黄线为虚设,这不仅增加了交通事故的风险,也极大地影响了城市的文明形象。
因此,我们必须改变中国式过马路的现状。
首先,要倡导行人和车辆互相尊重和谦让。
行人应该遵循交通信号灯的指示,尽量利用人行横道过马路。
车辆也应该减速慢行,主动让行人先行。
这样既能减少事故的发生,也可以增强城市的文明形象。
其次,要加强交通安全意识的普及。
在教育中应该重视交通安全知识的普及,让学生从小就懂得如何行走和过马路。
在城市中,也应该加强有关交通规则和安全的宣传和教育。
只有增强大家的交通安全意识,才能真正消除中国式过马路的风险。
最后,通过引进国际先进的跨马路天桥、地下通道等设施,将中国式过马路改善到一个更为安全合理的状态下,保障行人的安全。
总之,改善中国式过马路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我们应该在行为和思想上共同推进城市文明化建设,让行人和车辆互相尊重和谦让,共建更加安全、和谐、美丽的城市。
对中国式过马路的建议
对中国式过马路的建议
中国式过马路指的是中国人过马路时的行为习惯,通常不遵守交通规则,造成交通混乱和安全隐患。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有以下建议。
首先,应加强交通安全教育。
学校教育应将交通安全教育纳入课程,增强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此外,市政府可以组织交通安全宣传活动,通过举办讲座、展览等形式,向广大市民普及交通规则和安全知识。
其次,加强交通执法。
交警部门应加大对违章过马路行为的处罚力度,对违章行为进行严厉制裁,以起到警示作用。
同时,需要加强对交通违法行为的执法监督,确保执法公正、严格。
第三,改善交通设施。
在繁忙的人行道上设置人行横道、地下通道、天桥等,方便行人过马路,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此外,定期检修和维护交通设施,确保其良好的使用状况,减少因设施损坏而引发的交通安全问题。
第四,加强交通管理。
市政府应加大对交通流量高的路段和节点的管理力度,采取科学合理的交通组织措施,提高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减少交通拥堵,为行人过马路提供更好的环境。
同时,应加强对交通规则的宣传和监督,让市民充分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性。
最后,建立积分制度。
对于违反交通规则的行为,可以采用积分制度,将违法行为与相应的罚款金额相结合,形成一种激励
机制。
通过积分制度,可以让市民养成良好的交通行为习惯,减少违规行为,提高交通安全水平。
总之,要改变中国式过马路的行为习惯,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通过加强交通安全教育、加大交通执法力度、改善交通设施、加强交通管理以及建立积分制度等措施的综合应用,相信中国式过马路的问题可以得到有效解决,交通安全水平可以得到明显提高。
以中国式为话题的作文
以中国式为话题的作文
《中国式过马路》
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见过这样的情景:在红绿灯路口,明明红灯亮着,可是一群人却不管不顾地一起过马路?这就是所谓的“中国式过马路”。
“中国式过马路”是很危险的。
如果有车开过来,司机可能来不及刹车,就会撞到人。
而且,这也是不遵守规则的表现。
就像我们在学校里要遵守纪律一样,在马路上也要遵守交通规则。
我们小朋友一定要记住,过马路的时候要看红绿灯,绿灯亮了才能走,还要走斑马线。
这样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
让我们一起对“中国式过马路”说“不”,做一个遵守交通规则的好孩子!
《中国式教育》
小朋友们,今天我想和你们聊聊“中国式教育”。
你们是不是经常听到爸爸妈妈说:“要好好学习,将来才能有出息。
”他们总是很关心我们的成绩,给我们报各种各样的补习班。
我的好朋友小明,他每天放学后都要去上数学、英语、语文的补习班,周末也不能休息,还要去学画画和钢琴。
他跟我说他好累,都没有时间玩了。
我觉得学习很重要,但是玩耍也很重要。
我们需要有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去探索大自然,去和小伙伴们一起玩耍。
这样我们才能更快乐地成长。
所以,我希望爸爸妈妈们能多听听我们的想法,给我们一些自由的时间和空间。
中国式过马路作文素材
中国式过马路作文素材中国式过马路作文素材【事件由来】2012年10月10日傲游哈哈用户“中正平和”发表笑话:“中国式过马路”,就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
2012年10月11日,网友“这个绝对有意思”在微博发消息称:“[2]中国式过马路,就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
”微博同时还配了一张行人过马路的照片,虽然从照片上看不到交通信号灯,但有好几位行人并没有走在斑马线上,而是走在旁边的机动车变道路标上,其中有推着婴儿车的老人,也有电动车、卖水果的三轮车。
这条微博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共鸣,一天内被近10万网友转发。
网友纷纷跟帖“太形象了”、“同感”、“在济南就是这样”,还有网友惭愧的表示,自己也是“闯灯大军”中的一员。
【网友热议】1、根本的症结是交通太乱,绿灯直行,车辆无视行人,继续右转。
2、有网友表示,是因为大家“素质太差”。
3、有的马路宽,信号灯时间太短,一个信号灯根本走不完,所以只能红灯的时候就开始过。
4、转弯的汽车根本不让行人,所以才成了“红灯大家一起过,绿灯小心点过”。
【卢绪文老师谈中国式过马路】很多人虽然知道闯红灯危险,但总觉得交通事故是小概率事件,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其实,不管是开车还是走路,走在路上就有被撞的概率。
因为没有人在出事故前就知道自己被撞(除非你相信黄历,一看今天“不宜出行”就呆在家里),否则就不会有交通事故。
因此也可以说每一个人都有可能发生交通事故,而闯红灯的概率就更大。
从概率学上讲,当你每一次“平安”闯过红灯的时候,其实意味着你下一次出事故的概率更大。
【热议观点】@郑徐慕雨:中国式过马路,或者斑马线是不需要实际存在的,只要你认为那里有一条斑马线,无论它存在与否,你都可以直接穿过。
@JZbls:我执勤的时候就被这个气死了……@BBK213:都是无奈之举,请问,跟车流同向,绿灯了,车直行的直行,右转的右转,我们要怎么直行过马路?这红绿灯是给行人设的嘛?@明志教育陈晓金:中国人的特殊心理,“法不责众”。
“中国式过马路”行为分析
“中国式过马路”行为分析【摘要】中国式过马路行为在中国社会中普遍存在,其表现特点包括随意穿越马路、不按规定过斑马线等。
引起这种行为的原因可能有交通拥堵、行人对交通规则的忽视等因素影响。
这种行为不仅给行人和驾驶员带来安全隐患,还造成交通混乱和道路阻塞等危害。
为了改善这种现象,建议加强交通法规宣传教育、提高行人交通安全意识等措施。
相关调查研究显示中国式过马路行为在城市中更为严重,需要引起社会关注。
中国式过马路行为对社会和个人都造成不良影响,需要引起重视并积极改善。
【关键词】中国式过马路行为、行为分析、表现特点、原因、危害、建议、调查研究、影响。
1. 引言1.1 中国式过马路行为分析中国式过马路是指在中国的城市街道上,行人在过马路时往往存在一些特殊的行为方式和习惯。
这种行为往往被认为是中国特有的,因为在其他国家和地区很少见到这样的现象。
中国式过马路行为在城市交通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不仅影响了交通秩序,也对行人和车辆的安全造成了威胁。
中国式过马路行为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行人在过马路时往往不遵守交通规则,随意穿行在马路上,不按照红绿灯指示行动。
第二,行人过马路时经常群体行动,一群人同时过马路,导致车辆难以通行。
有些行人过马路时会玩手机、听音乐等行为,分神驾驶。
这种中国式过马路行为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城市交通拥堵导致了行人在路口等待时间过长,行人会选择更方便快捷的方式过马路。
缺乏交通安全意识和法制观念,让行人觉得违反交通规则并不会受到惩罚。
中国式过马路行为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交通事故频发、交通秩序混乱以及增加车辆拥堵等方面。
改善中国式过马路行为的建议包括提高交通安全法制意识、加强交通规则宣传、设置行人安全通道等措施。
相关调查和研究表明,中国式过马路行为已经成为城市交通中的一大问题,亟待解决。
结合行人和车辆双方的需求和安全考虑,共同努力促进城市交通秩序的改善,确保行人和车辆的安全出行。
2. 正文2.1 中国式过马路行为的表现特点1. 闯红灯现象普遍:许多行人在红灯亮起的情况下仍然选择过马路,甚至有些人连续几个红灯都不停下来等待。
中国式过马路作文优秀8篇
中国式过马路作文优秀8篇中国式过马路有感作文篇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群体行为被贴上了“中国式”标签,就连过马路这种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也被贴上“中国式”的标签。
我上学的路上必须经过一条马路,每次在路口时,总有些人会闯红绿灯。
有一次,我和朋友一起去上学的路上碰上了红灯,周围没有车,其他人都闯过去,朋友也蠢蠢欲动,她就随着人群闯了过去。
事后,我问她为什么闯红灯,她却满不在乎地说:“别人都闯,我为何不可?况且当时又没有车。
”听了朋友的话,我陷入了沉思:虽然当时没有车,但是红停绿行是一个规则,如果人们都不去遵守规则,那还要这些规则有何用?更何况这能表现出一个国家的国民素质。
为什么有那么多“中国式”过马路?我感觉有几点:一,跟随群体,别人都敢,我为什么不呢?二,闯红灯不处置行人,三,车必须礼让行人。
所有的这一些造就了中国人过马路的有恃无恐,他们又何曾想过多少条生命都是在这些“有恃无恐”中逝去的。
不只是“中国式”过马路“闻名”中外,“中国式”旅游、中国式就餐……这些同样都体现出我们国民素质堪忧。
过马路是个小事情,但它却体现出一个人的素质,希望每个人都能恪守规章制度!中国式过马路作文篇二时至今日,中国的富裕与强盛已经家喻户晓,我们庆幸,中国是我们的祖国,可在灯红酒绿面前时,中国,又何尝不是遭受议论。
还记得那个艳阳高照的大晴天,汗与闷热的空气交织在一起,路上的人们都行色匆匆地要回家。
走在斑马线上,我看见红灯刚刚亮起,可把刚刚匆忙赶来的人们给气坏了。
“大热天的还要再这儿等红灯,可车子不都让道了吗?”一位妇女指着身旁停下的一行车辆。
“是呀,我们白等什么呀!走走走!”他的同伴说。
就这样,一行人三五成群地跟着前边的人横过了马路,四号不顾忌前方的红灯正在闪烁。
这种现象,被外国人称之为“中国式”过马路。
可为什么这种素质极低的过马路行为会被成为“中国式”?我思索许久,得出一个结论:中国大部分的人素质不高。
在日本,甚至在其他国家,对不遵守交通法则的行径都有严厉惩罚。
中国式过马路
“中国式过马路”从我抵制
所谓“中国式过马路”就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
“中国式过马路”是城市发展中存在的一个问题,更是一种警示,它折射出人们的法治意识淡薄,公民素质偏低,还有政府的管理不当。
造成“中国式过马路”这现状的原因有三点。
其一:法不责众。
因为这样,人们便认为只要人多,管理就不好处罚,便随波逐流的跟着过。
其二:人们的法制意识淡薄,公民素质偏低。
人们没有把交通规则记在心上,没有认识到这样的过马路的方式是极其危险的,易引发交通事故。
其三,政府制度和管理不当。
一段长长的马路,只有短短的二十几秒,是显然不够的,因此人们便提前的过马路:还有管理者不及时惩治违反交通规则的人,便会让这种现象泛滥开来。
要杜绝中国式过马路,首先,管理者不仅要完善相关制度,如加长过马路的时间,建立一些奖励的制度等:还要加大执法力度,多派管理员,对违反交通规则的人严格处理,也不能“不责众”。
其次,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遵守交通规则,抵制“中国式过马路”。
“中国式过马路”行为分析
“中国式过马路”行为分析中国式过马路行为是指中国人在过马路时所展现出的独特行为方式,这种行为在国内是非常普遍的,也是国外人民常常觉得奇怪的一种现象。
以下将从行为原因、行为特点和行为影响等方面对中国式过马路行为进行分析。
首先,中国式过马路行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中国人口众多,城市人口集中,尤其是一线城市和繁华地区,道路交通日益拥堵,人车混行现象比较严重。
这导致人们过马路时需要等待很长时间,一些过马路设施不足,例如人行横道标志不明显,没有红绿灯的路口等,因此人们只能通过自己的经验和技巧来穿越马路。
其次,中国人普遍存在追求效率的心态,过马路是日常生活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出行时间长的话会影响工作和生活的安排,因此人们会采取各种方式来提高过马路的速度。
再次,中国人的行文风格往往以“有我无人”为主,即便是在过马路时也表现出了这种习惯,他们往往认为自己是最快的,因此不愿意等别人而选择“抢行”的方式。
其次,中国式过马路行为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中国人过马路时总是需要有一个过程,没有一个顺利的过程是不可能的。
无论是在行人天桥上还是地面过马路,中国人总是会选择最复杂的方式,例如从人行道面对交通最密集的方向过马路,或者选择在车辆来的时候才过马路,这种方式看起来很“拼命”,实际上是希望能够更快地通过马路。
其次,中国人在过马路时总是采用“鱼鳞式”或者“缠绕式”穿越方式,即一人过马路不够,两人互相挂着过或者人群交错而过。
这种方式虽然看起来比较混乱,但是中国人在过马路时却能够比较默契地通过,这也是中国人“以我为中心”的一种体现。
再次,中国人在过马路时对于车辆的关注度相对较低,他们很少主动让车,而是通过观察车辆的速度和方向来判断自己是否过马路,这种方式虽然有一定的风险,但是中国人普遍相信自己的判断能力。
最后,中国式过马路行为对社会和个人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首先,过马路时的混乱行为容易造成路面交通拥堵,尤其是在高峰期,人们的过马路行为往往会阻碍车辆的正常行驶,增加了交通事故的风险。
对中国式过马路的看法
对中国式过马路的看法
对于中国式过马路的看法如下:
1、要有规则意识。
不管是闯红灯还是效仿者的“中国式过马路”行为,这都是规则意识的缺乏,体现了对法律的漠视,对自身生命安全的漠视,是个人素质不高的体现。
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一定要遵守法律,遵守规章制度,不搞特殊化。
2、要敢于制止这种行为。
中国式过马路,体现的是“缺乏主见”、“人云亦云”,是“从众”和“法不责众”的畸形心理在作祟,这也造成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在工作中,面对类似情况,我们不能熟视无睹、听之任之。
本着“团结、批评、团结”的原则,及时提醒、敢于批评、真诚帮助。
3、要善于总结反思。
针对中国式过马路现象,应该从政府的角度反思,是否还有红灯过长、人行天桥少、交通指挥不到位、宣传教育缺失、惩罚力度不够等因素,不能形成定式思维,只挑别人瑕疵,不管自己缺点,一味站在道德高点指责别人。
在工作中,要善于总结,找出容易纰漏的地方,从制度上进行规范,不留空白和死角,想办法管住“中国式过马路”现象,把可能出现的问题消解在萌芽状态。
第1页共1页。
中国式过马路议论文7篇
中国式过马路议论文7篇中国式过马路议论文1最近,“中国式过马路”现象成为了人们热议的焦点。
无疑,行人们“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是极端错误的。
这不仅是在拿自己的性命在冒险,更是对公共安全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
我认为,要想改变这种乱象,应该从完善硬件设施上入手。
人们普遍认为,“中国式过马路”现象的产生,是国民素质低下造成的。
其实不然。
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些一线城市,我们不难找到白皮肤、黑皮肤的行人肆意地在亮着红灯的路口穿行。
他们来自发达国家,理应有着较高的国民素质,为什么也加入了“中国式过马路”的行为之中呢?这只能解释为我国交通的硬件设施不够完善。
比如,国内信号灯的变灯时间间隔多数并不合理。
在高峰时期,中关村、陆家嘴、华强北等地的路口处常常会出现几百人的积压。
在人山人海面前,若要遵守交通规则,行人需要轮候数次变灯才能顺利通过马路。
这意味着他们的等待时间往往会接近10分钟。
如果这个时候连一个倒计时牌都没有的话,很容易出现大规模的闯红灯现象。
再比如,发达国家的红绿灯大多设有变灯按钮。
行人在路口时只要按下按钮,信号灯就会迅速切换为绿色,供人通行。
在中国就很少能看到这样的设施。
日本的街上,人行天桥、地下通道的数量十分巨大。
而在国内,即便是大城市,人行天桥和地下通道也都十分有限,更不必说那些三四线的小城市了。
其实,想要改变“中国式过马路”现象,还有一些其它的方法,比如加强安全意识的宣传、加大处罚力度等等。
但是,完善硬件设施是其中最好的一种方案。
生命安全是每个人最大的切身利益,可以说安全意识的重要性是人尽皆知的。
如果不是别无选择,恐怕没有人愿意拿性命开玩笑。
因此,大力宣传安全意识,收效会甚微。
而加大处罚力度,是一个治标不治本的做法。
它不能真正解决行人过马路困难的问题。
古代大禹治水的故事启示我们,真正解决问题,我们应该学会“疏”而不是一味的“堵”。
相比之下,完善硬件设施就是一种“疏水”的办法。
人们想要快速通过马路,这种需求是正常的,是应该被满足的。
中国式过马路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中国式过马路——城区康园中学四年级22班综合实践活动方案一、活动主题“中国式过马路”主题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等现代化交通工具在方便人们出行的同时,也增加了交通安全隐患。
在十字路口人与车辆的“争流”较量中,行人常常冒着生命危险在车流中“穿越横行”。
一时间,“中国式过马路”成为网友热议的话题,引发大家对交通、国民素质和安全意识的讨论。
什么是“中国式过马路”呢?中国式过马路将带给我们哪些思考?我们将带着这些问题,开始我们的探索之旅。
二、活动目的1、通过“实践活动”,了解什么是“中国式过马路”,并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安全出行的理念。
2、通过“实践活动”,关注一些社会热点话题,增强自我分析、判断意识,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
3、学会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并实践问卷调查;4、学会如何进行实地观察,并进行观察记录;5、学会撰写简单的倡议书;6、充分运用各种资源,如图书馆、新华书店、网络等,收集资料。
从收集资料、记录资料到整理、分析、得出结论,使学生们逐步形成运用资料说明问题的能力。
7、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8、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
学会交流,学会合作,正确地处理个人与团队的关系。
三、活动实施的具体过程:第一阶段——活动准备确立活动主题后,师生共同讨论活动内容,写好计划书,做好以下工作:(一)确立活动时间。
时间:2014年4月1日——4月15日(二)确定活动人员。
1、四年级22班全体学生。
以班为基本单位,根据学生自愿报名和学生之间的推荐各班各自分成若干组。
每组6—8人,每组确定一位组长。
2、指导教师提供相关指导;小组组长负责相关的活动事宜;小组成员根据分工不同,负责各自的分工任务。
(三)争取取得社区、家长的支持。
1、向家长、社区进行宣传,鼓励家长参与、社区支持。
中国式过马路研究方案
中国式过马路研究方案引言:中国的交通问题一直是社会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特别是中国式过马路现象,即行人在绿灯亮起时,大量人群涌入马路,甚至在红灯时也有人闯红灯横穿马路。
这种行为不仅造成了交通拥堵,还增加了交通事故的风险。
因此,我们需要研究中国式过马路的原因和解决方案,以提出有效的措施改善交通状况。
一、中国式过马路的原因:1.文化习惯:中国文化中注重个体主义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人们习惯于尽快到达目的地,不愿意等待。
2.交通规则的执行和执法不力:在一些地方,交通规则的执行和执法不够严格,甚至存在执法的不公正现象,这使人们对交通规则的遵守产生了动摇。
3.人口密集和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人口密集,导致道路交通压力巨大。
4.缺乏交通意识和教育:一些人缺乏交通规则和安全意识,加上缺乏良好的交通教育,导致他们对交通状况和安全风险的认识不足。
二、改善中国式过马路的措施:1.规范交通规则和执法:加强对交通规则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的交通安全意识;同时,加强交通执法力度,严惩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
2.完善城市交通设施:增加人行道和过马路设施的建设,提供更多的人行天桥和地下通道,以便行人安全地过马路。
3.引导人群行为:通过广告、宣传和标志,引导人们按道路交通规则正确过马路,建立良好的交通行为习惯。
4.制定更人性化的交通规则:根据中国人的行为习惯,制定更加人性化的交通规则,以适应中国的现实状况。
5.加大对交通教育的力度:在学校和社区加大对交通教育的力度,并将交通教育纳入中小学教育课程,培养学生遵守交通规则和安全意识的习惯。
6.加大交通管理的力度:加强对交通路口的监控和管理,提高交通信号灯的覆盖率和效果,确保交通秩序的良好运行。
7.开展公众宣传活动:利用媒体、互联网等宣传工具,开展有关交通安全的宣传活动,提高公众的交通安全意识。
结论:通过对中国式过马路现象的原因和解决方案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改善中国式过马路问题需要全方位的措施,包括完善交通设施、加强交通规则和执法、加大对交通教育的力度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则——中国式过马路
近来,微博上流行一个词“中国式过马路”。
什么意思?差不多就是“红灯绿灯什么的没关系,只要有人就走”
“红灯停,绿灯行”这是世界通行的交通规则,在西方国家,红灯,绿灯便是行人“走还是停”的命令,甚至可以说是条件反射。
在欧美国家,红灯一亮,行人自然地在马路两旁等候,从中间穿过的是一辆辆的车;绿灯一亮,车辆停在马路两旁等候,人们有序的从斑马线上走过。
同样是亚洲,日本,韩国人流量和车流量一点也不亚于中国,但各行其道,井然有序,依然没有人闯红灯,更不会说“只要有人就走”
“中国式过马路”突出的是,中国人对规则意识的集体麻木。
在中国,规则意识很早就有,格言古语都很强调,最著名的便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但规矩的存在,不一定得到广泛的认可。
除了法家思想,基本没有在中国占据多统治和主导地位,另一原因,是大多数中国人抱着实用主义去对待规则,而并不是真正发自内心的自觉遵守规则,把遵守规则内化为人格的一部分。
如果觉得对自己利大于弊的,便去遵守和利用规则;反之,就无视规则。
在许多人心里,不但不以遵守规则为荣,反以践踏规则为荣:红灯时,大大咧咧闯过去,习以为常。
而闯红灯被监控记录,最后疏通关系,不受处罚,那更是沾沾自喜。
践踏规则而逍遥法外,就是一种让别人羡慕嫉妒恨的特权享受。
享受特权,不独是特权者的习惯,也成为无特权者的奢望。
人们的侥幸心理消蚀了对公德的敬畏心,从众的心态吞没了对生命的珍重心,对规则的无视,放纵了而冷漠心。
人富裕了,有钱了,而精神层面却还是那么卑微:无视红绿灯,便无视规则,无视规则便无视社会公德,无视社会公德,只图自己一时方便快乐,这样的人把世界当成了自己的王国,这是自私,更是无德。
“中国式过马路”突出的是,中国人破坏规则的集体撮合。
交通规则,是现代人们最常见的公共规则。
为什么中国人习惯去破坏,并且喜欢“一群人”结伴破坏。
在许多中国人的意识里,破坏规则,不是破坏“平等的契约”而是挑战了规则的制定人。
闯红灯,人们绝对不意识到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契约精神的公共秩序,反而会庆幸自己没有被制定规则者抓到的一种违规快感。
而喜欢“一群人”结伴破坏,一是“浑水摸鱼”的心理,二是“法不责众”的心理。
显然那些破坏者,都明知行为不光彩,并且要承担后果,只是在集体行为的掩护和法不责众的防弹衣下,为所欲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