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项目管理办法

合集下载

2024年新型农民培训计划

2024年新型农民培训计划

2024年新型农民培训计划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农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变得愈加重要。

然而,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急需新型农民培训计划来培养具有现代化理念和技能的新型农民,使他们适应当下的农业生产要求。

为了满足当前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需求,在2024年,我国将推出一项新型农民培训计划,通过专业训练,培养更多的新型农民,他们将成为未来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中坚力量。

这一计划将围绕着农业现代化、绿色生产、科技创新和市场营销等方面进行培训,以期为农业产业提供更多的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的人才。

首先,新型农民培训计划将从培训内容和方式上进行革新,注重将现代化农业技术和管理理念融入培训中。

培训内容将包括现代农业技术和种植技能、农产品加工和营销、农业经营管理以及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

培训方式将采用多种形式,如线上课程、实地实训、交流研讨等,注重培训内容的实用性和操作性,使学员能够在培训结束后能迅速投入到农业生产中。

其次,新型农民培训计划将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和提升。

计划将邀请国内知名农业专家和学者作为培训师,他们将为新型农民提供最新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理念,同时还将邀请一些成功的农业企业家和经营者,分享他们的成功经验和经营管理知识。

通过这些专业的师资团队,新型农民将得到更全面、深入的培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

再次,新型农民培训计划将借助科技手段,提升培训效果。

计划将建立全国统一的新型农民培训平台,通过线上课程、视频教学、互动讨论等方式,为新型农民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学习交流的平台。

同时,还将推出一些农业科技创新的培训项目,培养新型农民对于农业科技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他们在农业生产中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最后,新型农民培训计划还将注重与实际生产结合,促进新型农民在培训结束后能快速投入生产中。

计划将与当地农业企业和合作社合作,为新型农民提供实地实训和实践机会,确保他们在培训结束后能够熟练掌握现代化农业技术和管理方法。

新型农民培训项目实施方案

新型农民培训项目实施方案

新型农民培训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新型农民培训旨在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培养和提升农民的专业技能和创业意识,帮助农民融入现代农业的发展,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益和生活质量。

本项目将以全面扶贫、均衡发展、可持续发展为原则,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打造一支能够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新型农民队伍。

二、项目目标1.提高农民农业技术和管理水平,实现农业生产的现代化、科学化、标准化。

2.培养和推广农业科技人才,推动农业科技的创新和应用。

3.提升农民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引导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农村经济的发展。

4.促进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质量。

三、项目内容1.农业技术培训:通过组织专家讲座、实地考察等方式,向农民传授现代农业的技术和管理知识,帮助农民了解最新农业科技成果,掌握农业生产的先进技术和方法。

2.创业培训:通过开展创业讲座、案例分析等方式,提高农民的创业意识和创新能力,帮助农民了解创业的机会和风险,引导农民选择适合自己的创业项目,提供创业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指导。

3.技能培训:根据当地农业产业的需求,组织农民进行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如农机操作、养殖技术、种植技术等,提高农民的实践能力和竞争力。

4.实践锻炼:组织农民参观学习农业科技先进单位,开展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让农民亲身感受现代农业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培养农民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

四、培训机制1.建立健全培训管理机构,负责培训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估,组织专家和培训师资源的整合和调度。

2.制定培训大纲和培训教材,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和培训内容,制定相应的培训方案和培训计划。

3.培训实施采取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根据不同的培训内容和培训对象,灵活选择培训形式。

4.建立培训档案和培训评估机制,对培训过程和培训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纠正和改进培训工作。

五、资金保障1.项目资金主要包括国家、地方和企事业单位的经费支持,通过招标采购外购培训服务。

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的做法

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的做法

新 型农 民科技 培 训 的 做 法
技培训项 目领导小组 ” .成员 O内蒙 古鸟 兰察 布 市 家 畜 改 良 站 丁国 梁 局 、各苏 木乡镇 负责 人组成 。 由农 牧 业局 、财政 局 、科技 制定培 训计划
各 项 目旗县 成 立 了 以分 管旗 和相对 固定 的实践教学 基地 . 县 长任 组长 的 “ 型 农 民科 确保 了培训效果 和质 量 新 4围 绕 当 地 主 导 产 业 . .
产业的产前 、产 中、产后生产 合 “ 七统 一 ” 即统 一 培 训 人员开 展培训 工作
技能和标准化生产 、 农产 品质 规 划 :统 一 教学 计划 :统 一 经营管理、政策法规等。
二 是 实 行 培 训 卡 制 度
量安全知识 ,以及生 态环境 、 教 学大 纲 :统 一 师 资 :统 一 各 旗 县 “ 目领 导 小 组 办 ” 项
务 .9 个村 .中央补助项 目经 训 任务和 培训要求 。 3
手 中 .做 到人 手一 册 .方 便
5加 强 制 度 建 设 、 规 范 .
费9 万元 .分别落实在卓资3 3 3
3各 旗 县 实 行 “五 结 使用 . 软件 管理

、 七 五 个村 、中旗3 +村 、凉城3 合 ” “ 统 一 ” 和 “ 固 0 + 0
按 照 “ 开 、公 平 、公 正 ” 农 民需 求 、符 合 乡村 实 际 、 公 原则 .优胜 劣 汰 。面 向全 市 内容 通 俗易 懂 ” 的原则 编 写
2 0  ̄ .内蒙古乌兰察布 范 围 内公 开招 标 培训 机 构 和 了 《 型农 牧 民科 技 培训 教 07 新
市农牧业局承担 内蒙古 自治区 培 训教 师 .并 与 培训 机 构签 材 》 培 训 时 .培 训 机 构 将 。 下 达 的新 型农 民科 技 培训 任 订 项 目实施 合 同 .明确 了培 该 书发 给示 范 村每 个农 牧 民

林州市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方案

林州市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方案
2 培 训 目 标 任 务
用 , 能致 富 , 用 有效 促进 产 业发 展。
4 培 训 技 术 要 点 41 抓 好 关 键 环 节 。 格 培 训 要 求 . 严

是高 标准 确 定好 培训 村 。 按 照 专业 化 生 产 、 业化 要 产
() 全 市 确 定 了 2 1在 0个 行 政 村 作 为培 训 示范 村 , 围绕
维普资讯
代农 业科技 } 0 8年 第 1 20 2期
工作研 究
林 州 市 新型 农 民科技 培 训 方 案
翟 俊桥
( 南省林州市农业局 , 南林州 465 ) 河 河 550
摘要
关键 词
针 对 新型 农 民科 技培 训 工作 , 指 导 思想 、 从 培训 目标任 务 、 基本 原 则和 培训 技 术要 点 等方 面 阐述 了培 训 方案 , 以期 促进 该 工 作
的 开展 , 培养 一批 新 型的 专业农 民 , 服务 于新 农村 建 设。
新型 农 民 ; 技 培训 ; 案 ; 南林 州 科 方 河 中图分 类号 G7 5 2 文献 标识 码 A 文章 编号
1 0 —5 3 (0 8 1 - 3 3 0 07 7 920 )2 0 6~ 1
为更 好贯 彻落 实 中 央 、省委 农村 工 作会 议 和 中 央一 号
文件 精神 , 确保 新 型农 民科 技 培 训 工程项 目健 康 顺利 实施 ,
水 平 的 青壮 年 专 业 农 民 , 过 对 其 开 展农 业 生 产技 能 及 相 通
关知 识 培 训 , 使他 们 掌 握科 学 种 养 殖 技 术 和 沼 气建 设 综 合
村实 用人 才 6 0名 。
的 生产 技 能 和 标准 化 生 产 、 农产 品 质 量 安 全 知 识 以及 绿 色 食 品和 有机 食 品 、 生态 环 境 、 策法 规 等 内 容 。 是选 好 培 政 四 训机 构 和专 职培 训 教师 。 为确 保 高标 准 、 质量 完 成项 目任 高 务 , 过 公 开 招标 , 定 林 州 市太 行 职 业培 训 学 校 、 州 市 经 确 林 鑫华 职 业培 训学 校 为培 训机 构 。培 训机 构 要依 托 自己 的师 资 、 备 、 学设 施 等优 势 , 设 教 同时聘 请农 业 、 牧等 部 门 的专 畜 业技 术 人员 组成 强 有力 的培 训 队伍 。 为明 确 责任 , 目领 导 项 组办 公 室 与项 目培 {i 构 要签 订 目标 责 任 书 , 训 机 构 与 』机 i 培 培 训 教 师 签订 目标 责 任 书 , 强 培 训机 构 和专 业教 师 工 作 增 积 极性 和 工作 责任 心 , 确保 培 训质量 和培 训成 效 。

科技兴农项目管理系统操作手册

科技兴农项目管理系统操作手册

科技兴农项目管理系统操作手册目录一、系统登录注册下载 (3)1.1系统登录 (3)1.2用户注册: (3)1.3下载中心 (4)1.4返回旧版 (4)1.5产业技术体系连接 (4)二、项目管理 (4)2.1 重点攻关、推广成果转化、引进消化吸收、种业项目管理(主持单位) (5)2.1.1 项目协作单位维护 (5)2.1.2协作单位资金预算 (6)2.1.3 可行性报告维护 (6)2.1.4 计划任务书维护 (7)2.1.5计划任务书报告查看 (8)2.1.6 合同维护 (9)2.1.6 执行情况追踪 (11)2.2重点攻关、推广成果转化、引进消化吸收、种业项目管理(协作单位) (15)2.2.1协作单位经费预算维护 (15)2.2.2协作单位执行情况追踪 (16)三、立项课题任务提示 (18)3.1立项课题任务提示 (18)四、修改注册资料以及退出系统 (18)4.1修改用户注册资料 (18)4.2 退出系统 (19)五、建议书管理 (19)5.1建议书用户登录 (20)5.2填报课题建议书 (20)5.3已提交课题建议书 (23)5.4建议书模块注意事项以及说明 (23)六、系统使用说明,问题以及解决办法 (24)1.兼容性问题: (24)2.文本框无法输入问题: (26)3.(特别注意!!!)提示您对该课题无权限问题: (26)4.修改了样式之后,在生成的任务计划书中效果没有改变的问题 (27)5.无法查看生成的杰表文档的问题; (28)6.生成的任务计划书,样式不正确的问题 (29)7关于富文本排版的问题: (30)8关于非富文本框排版的问题; (30)9关于空白页的问题: (32)10 关于插入图片的问题 (32)一、系统登录注册下载1.1系统登录在“科技兴农项目管理系统”登录页面,用户在正确输入用户名、密码,并选择相应的登录类型(项目主持单位,项目协作单位,项目主管单位)后,点击“登录”按钮,即可进入本系统。

新型农民培训项目实施方案

新型农民培训项目实施方案

2021年 **** 新型农民农业专业技术培训工程实施方案管理部门:省县负责人:联系:培训单位:〔盖章〕负责人:联系:************二O一三年三月十一日一、概况为了切实做好新型农民培训工作,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增强农民从业、择业、创业能力,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水平和效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培训任务2021年,我社承办培训新型农民农业专业技术培训1200 人,主要培训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农民,村级动物防疫员、植保员、农机手、沼气工等农村社会化效劳人员,以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用工人员。

三、培训内容重点围绕水稻科学育秧、玉米合理密植、小麦科学播种、油菜轻简栽培、测土配方施肥、农业生产机械化、病虫害综合防治、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水产生态XX养殖、动物疫病防治、大棚蔬菜高效栽培及农业标准化、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农产品加工等技术,以及良种良法配套和农机农艺结合。

没班次培训时间为3天,拟定于9 月中旬完毕本年度培训任务。

四、组织实施为保证培训任务的完成,使每个农户在关键农时都能得到有效的入户指导,我社严格按照 "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工程管理方法"实施;围绕农村经济开展的中心任务,以培养新农民、效劳新农村为己任,改进培训方式,提升培训效果,充分发挥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主渠道作用,多形式、多层次开展农民科技培训,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开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五、建立培训管理制度〔一〕、培训班管理制度1、制定班次培训方案,确定培训内容,选聘培训教师,落实培训场所。

2、具体安排培训时间、课程及培训教师。

3、按照要求选择培训学员,登记资料发放规定教材和技术资料。

4、每次培训采取签名,按指纹报到上课,学员缺课2次以上作为放弃培训处理。

5、同一学员在同一年度不得参加同项两次专业培训。

〔二〕、负责人制度1、每期培训班设立一个负责人,负责具体班次培训全程组织协调安排工作。

农民培训项目管理制度

农民培训项目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本地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二、培训目标1. 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农民的科技意识;2. 提升农民的农业生产技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益;3. 培养农民的创业意识和能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4. 加强农民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农民的社会责任感。

三、培训对象1. 本地农村居民;2. 在本地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3. 农村基层干部、农业技术推广人员。

四、培训内容1. 农业科学技术知识;2. 农业法律法规;3. 农业生产技能;4. 农村经济管理知识;5. 农村文化、卫生、环保等方面的知识。

五、培训方式1. 集中培训:组织专家授课,集中培训;2. 分散培训: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田间地头、农村文化中心等多种形式进行培训;3. 在线培训:利用网络平台,提供在线学习资源,方便农民随时随地学习;4. 实地观摩:组织农民参观学习先进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

六、培训管理1. 建立健全培训管理制度,明确培训对象、内容、方式、考核等要求;2. 制定培训计划,合理设置培训课程,确保培训质量;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培训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4. 建立培训档案,对培训对象进行跟踪管理,确保培训效果;5. 定期对培训工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改进培训工作。

七、考核与评价1. 培训结束后,对学员进行考核,考核合格者颁发培训证书;2. 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包括学员满意度、培训内容实用性、培训成果转化等方面;3. 建立激励机制,对培训成绩优异的学员和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

八、经费保障1. 培训经费由政府财政拨款、社会捐助、企业赞助等多渠道筹集;2. 合理安排经费,确保培训工作顺利开展;3. 加强经费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九、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2. 本制度由当地农业部门负责解释;3. 本制度如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为准。

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安徽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农业专业技术培训项目及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安徽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农业专业技术培训项目及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安徽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农业专业技术培训项目及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安徽省财政厅•【公布日期】2009.09.22•【字号】皖农财[2009]311号•【施行日期】2009.09.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安徽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农业专业技术培训项目及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皖农财〔2009〕311号)各市、县(市、区)农委、财政局: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2009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实施好新型农民培训民生工程项目,切实加强农业专业技术培训工作,特制定《安徽省农业专业技术培训项目及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九年九月二十二日安徽省农业专业技术培训项目及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农业专业技术培训项目及资金管理,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农民教育培训事业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农业专业技术培训项目由省农委、省财政厅共同组织,市、县(市、区)农委和财政局具体实施,省直有关单位参与实施。

主要对有参加培训愿望的务农农民、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开展农业科技知识、实用生产技术及政策、法律法规等相关知识培训,提高其务农技能和科技素质,培养一批新型农民和农业技术推广人才,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第三条农业专业技术培训项目及资金管理的主要任务是:科学安排项目,规范组织实施,严格控制资金运行,及时反馈项目执行情况,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和资金安全高效使用。

第四条农业专业技术培训项目坚持“政府推动、部门监管、机构培训、农民受益”原则,按照“围绕主导产业,分类培训指导,培育专业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路组织实施。

第二章项目申报与确定第五条农业专业技术培训项目申报工作由省农委、省财政厅统一部署,按照全省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和各地农业发展要求,下达各市、县(市、区)培训计划。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服务工作方案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服务工作方案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服务工作方案一、目标定位我们的目标是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这些农民不仅要掌握现代农业技术,还要具备市场意识和创新能力,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二、培训内容1.农业基础知识:从土壤、气候到作物种植,让农民了解自己耕作的土地,掌握基本的农业知识。

2.现代农业技术: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如无人机喷洒、智能灌溉、生物防治等,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

3.市场营销:教授农民如何分析市场、定位产品、打造品牌,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4.管理与经营:培养农民的企业家精神,教授他们如何管理农场、规划财务、开展合作经营等。

5.法律法规:让农民了解国家关于农业的政策法规,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

三、培训方式1.线上培训: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线上课程,让农民随时学习。

2.线下实训:组织农民到实训基地,实地操作,提高动手能力。

3.外出考察:组织农民到先进地区考察学习,开阔视野,借鉴经验。

4.交流互动:定期举办座谈会、研讨会,让农民互相交流,共同进步。

四、培训流程1.调查摸底:了解农民的需求、现状和潜力,为培训提供依据。

2.制定计划:根据调查结果,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明确培训内容、时间、地点等。

3.实施培训:按照计划开展培训,确保培训质量和效果。

4.考核评估:对培训效果进行考核评估,及时调整培训内容和方式。

5.跟踪服务:培训结束后,持续关注农民的生产经营情况,提供技术支持和市场信息。

五、预期成果1.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2.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农业产值和农民收入。

3.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4.增强农民的法律意识,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六、保障措施1.政策支持:积极争取政府相关政策支持,为培训提供资金和资源保障。

2.人才保障:引进和培养一批专业素质高、实践经验丰富的培训师资。

3.质量监控:建立健全质量监控体系,确保培训质量和效果。

2024全市农民科技培训方案

2024全市农民科技培训方案

2024全市农民科技培训方案一、背景介绍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保护生态环境、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为了适应农业现代化的需求,全市计划开展一系列农民科技培训活动,提升农民的科技素质和创新能力。

二、培训目标1.提高农民对农业科技的认识和了解,增强科技创新意识。

2.掌握农业科技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3.促进农民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科技手段,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

4.推广绿色农业技术和可持续农业发展理念,推动农业绿色发展。

三、培训内容1.农业科技理论知识培训通过开展农业科技理论知识培训,使农民了解农业科技的基本原理、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培养农民对农业科技的兴趣和认同感,提升农民的科技素质。

2.农业生产技术培训2.1 高效种植技术培训农民掌握高效种植技术,如精准施肥、科学调控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2.2 养殖技术培训农民掌握现代化养殖管理技术,如标准化养殖、疫病防控、饲料配制等,提高养殖效益和产品质量。

2.3 农机操作技术培训农民掌握农机操作技术,如播种、收割等机械化作业技术,提高农机利用率和农业生产效率。

3.农产品贮备和加工技术培训培训农民掌握农产品贮备和加工技术,如冷藏保鲜、产品包装等,提高农产品的保鲜期和附加值。

4.绿色农业技术培训培训农民掌握绿色农业技术,如有机肥料的应用、生物防治技术等,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

四、培训方式1.专家讲座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传授农业科技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2.现场指导组织农民到科技示范基地或农业合作社进行实地学习和指导,让农民亲身体验并学习到相关技术。

3.技术培训班邀请农业技术推广专家开展技术培训班,组织农民参加系统化的培训学习。

4.农技比赛组织农技比赛,鼓励农民积极参与,展示自身科技创新成果。

五、培训对象培训对象为全市各县市的农民,重点面向农民合作社成员和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六、培训周期与频次全市计划在2024年开展为期一年的农民科技培训活动,分批次进行培训,每个批次培训周期为一个月,培训频次为每周一次。

新型农民培训管理制度

新型农民培训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教育培训促进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培训目标1. 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农民的市场意识和风险意识。

2. 培养具备现代农业技能、经营管理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的新型职业农民。

3. 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三、培训对象1. 全日制农业院校毕业生、农村实用人才、农村基层干部。

2. 农村种养大户、农业企业负责人、农村合作社负责人。

3. 愿意学习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知识的农民。

四、培训内容1. 农业政策法规:解读国家农业政策,普及法律法规知识。

2. 农业科技知识:传授现代农业种植、养殖、加工、保鲜、储运等新技术。

3. 经营管理知识:培养农民的市场意识、风险意识和经营管理能力。

4. 创新创业知识:激发农民创新创业热情,提供创新创业指导。

5. 社会责任感教育:增强农民的社会责任感,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

五、培训方式1. 理论培训:邀请专家学者授课,举办讲座、研讨会等形式。

2. 实践培训:组织农民到农业企业、合作社、示范园区参观学习,开展现场教学。

3. 在线培训:利用网络平台,开展远程教育、在线课程等形式。

4. 师徒制培训:聘请农业专家、技术骨干担任导师,指导农民实践操作。

六、培训管理1. 建立健全培训档案,记录农民培训情况。

2. 定期开展培训需求调查,了解农民培训需求。

3. 加强培训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培训质量。

4. 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不断优化培训内容和方法。

5. 建立培训激励机制,鼓励农民积极参加培训。

七、保障措施1. 加大财政投入,确保培训资金充足。

2. 加强与农业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引进优质培训资源。

3. 优化培训环境,提供良好的培训设施和服务。

4. 建立健全培训监督机制,确保培训质量。

八、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实施方案 (2)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实施方案 (2)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实施方案
一、背景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业发展需要更多高素质、专业化的农业人才,职业农民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新型职业农民具有较高的农业技术水平、创新意识和管理能力,能够适应新农业模式、新农村建设的需求,为农业现代化、农村产业升级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目标
培育一支专业素质高、热爱农业、适应新时代农业发展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和农产品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实施方案
1. 制定培育计划:明确培育时间、培养目标和培训内容,建立培育计划的实施机制,确保培育工作有序进行。

2. 开展培训教育:组织职业农民培训班或培训课程,包括农业科技、现代农业管理、农产品加工等方面的培训,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提高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实施技术服务项目:通过建立农技示范基地、技术推广站等,为职业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和示范,推广优质农业技术和高效农业模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4. 扶持政策的推行:制定并实施职业农民培养政策,包括经济补贴、培训津贴、社会保险等方面的扶持措施,吸引更多人才参与职业农民培育工程。

5. 激励机制的建立:建立职业农民评奖机制,鼓励优秀职业农民在农业领域取得突出成绩,提高职业农民的社会地位和待遇。

6. 培育后续管理:建立职业农民培育后续管理机制,进行职业农民的评估和跟踪,定期开展培训和交流活动,提供培训后的技术指导和帮助。

四、预期效果
通过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预计能够培养一批热爱农业、专业水平较高的职业农民,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农业效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计划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计划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计划一、培训班简介随着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型职业农民的需求日益增加。

为了帮助农民提高生产技能,增加收入,适应新时代农村发展的需要,特举办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

本培训班旨在为农民提供系统的技术培训和实践操作,帮助他们成为具有一定技术和管理能力的新型职业农民。

二、培训目标1.提高农民的专业技能,使其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知识;2.培养农民的创新意识和市场意识,使其能够适应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3.加强农民的职业素养和自我发展能力,使其成为有一定职业潜力和发展前景的新型职业农民。

三、培训内容1.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包括农作物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园艺技术等;2.农业经营管理培训:包括农产品营销、财务管理、农业项目开发等;3.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培训:包括新型农业技术、农业科学知识、现代农业装备维护等;4.职业素养培训:包括诚信经营、职业道德、农村风尚等。

四、培训方式1.理论培训:通过课堂讲授、讲座等形式,向学员传授相关的理论知识;2.实践操作:组织学员参观考察、实际操作等方式,让学员掌握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和成功案例,向学员传授相关的经验和教训;4.导师辅导:为学员配备专业的导师,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和辅导。

五、培训师资本培训班将邀请农业专家、农村经济师、农村企业家等从业人员担任培训师,他们将为学员传授相关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帮助学员提高专业能力和素养。

六、培训时间本培训班为期3个月,每周安排5天的培训时间,每天8小时。

在培训内容结束后,还将安排为期1个月的实践实习,让学员在实际操作中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

七、培训对象本培训班主要面向农村地区的农民,包括农业从业人员、农村产业经营者、农村合作社成员等。

培训班将根据学员的实际情况,分级别进行培训,确保培训效果。

八、培训管理1.招募学员:通过广告宣传、乡镇推荐等方式,招募农民学员;2.学员资格审核:对报名学员进行资格审核,保证学员的真实性和学习意愿;3.培训考核:对学员进行期中考核和期末考核,确保学员的学习质量;4.培训评估:通过学员满意度调查、培训效果评估等方式,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

新型农民培训实施方案(精选3篇)

新型农民培训实施方案(精选3篇)

新型农民培训实施方案(精选3篇)新型农民培训实施方案篇1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农业、繁荣农村、加强基层、富裕农民为目标;以提升我县扶贫开发水平,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为己任。

通过选拔农村基层干部和优秀青年接受高等教育,为农村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和综合素质好、有培养发展潜力的农村基层干部,使他们成为发展现代农业、推广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实现科技致富和推动农村社会进步的骨干力量,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为扶贫开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流域重点治理和科学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二、目标任务从年开始,选拔100名(今年春季招生10名、秋季招生90名)农村基层干部和优秀青年,开展不脱产学习的大专以上学历教育,通过二至三年的培训,使培训对象掌握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和经济管理知识,成为“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综合性、实用性的农村实用人才、农村基层干部和后备干部,提高全县村级干部整体素质。

三、培训对象和模式(一)培训对象。

“一村一名大学生”培训对象是:各村具有高中(含职高、中专同等学历)文化程度,政治素质好,身体健康,有培养前途的村“两委”班子成员、村后备干部、退伍军人、致富能手、农村经纪人、农村优秀青年。

培训采取个人报名,村委会、乡镇推荐,扶贫办把关,组织部审核,广播电视大学党校教学点组织实施的程序进行。

(二)培训方式。

“一村一名大学生”培训,采取远程开放教育加集中面授辅导的学习形式进行,不脱产。

由广播电视大学党校教学点组织实施培训。

学制2-3年,学员修完规定课程学分,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颁发国家承认学历的大专文凭。

同时,学员在学习期间参加相应职业资格和技能认定考试资格的,也要颁发国家职业资格和技能证书。

(三)培养专业及课程设置。

按照培养农村所需的综合型、复合型、实用型人才的要求,设置涉农专业,重点开设种养加工等农业生产实用技术以及市场营销、农村经济管理、社会管理、农村政策法规等课程。

农民培训实施方案

农民培训实施方案

The so-called inner happiness is the happiness that a person feels when he leads a healthy, normal andharmonious life.悉心整理助您一臂(页眉可删)农民培训实施方案农民培训实施方案1一、指导思想2__x年农民培训工程,以提高农民对农业科技认知和应用能力为核心,紧紧围绕《中卫市有时特色农业发展五年绘画》和我镇农业主导优势产业,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出发点,坚持“政府统筹,站组协作、村队组织、农民参与”的原则,充分利用各种教育培训资源,推行“分层培训、梯次提高”的组织形式,对全镇农村主要劳动力进行实用技术普及性培训、节水技术培训、科技示范户主体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着力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为我镇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必须的技术支持和智力保障,推动我镇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

二、目标任务2__x年我镇百万农民培训工程“主要任务是:以农民科技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为重点,培训农民5500人次,其中:农民实用技术培训4500人;科技入户工程示范户培训1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400人次。

三、培训时间今年”百万农民培训工程“实行常规培训与集中培训相结合,农闲集约化培训与农时季节性培训相结合,时间安排从2__x年10月开始至2__x年6月。

四、培训内容按照全区农村会议、科技大会精神和《中卫市有时特色产业发展五年规划》确定的优势特色产业规划意见和目标,采取专家巡回讲课的方式,讲授现代产业理念、生活理念、经营理念和创业意识、合作意识、社会意识等。

实用技术培训重点讲授,设施蔬菜、养殖、食用菌载等产业的无公害、标准化生产以及重点、难点技术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科技知识,并结合各产业发展中存在的核心问题确定培训内容,重点是:1、主要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2、枸杞无公害规划化种植技术;3、奶牛高产规划配套技术;4、肉羊杂交改良及舍饲栈养技术;5、农村户用沼气建造及安全使用技术;6、设施蔬菜节本增效和资源高效利用技术;7、青贮玉米种植及玉米青贮技术;8、”三元结构“高效种植;9、水稻旱育稀植规划化载陪及轻简栽培技术;10、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与动物疾病控制技术;11、食用菌新品种扩繁及高效栽培技术;12、水稻节水高产控制灌溉技术;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以农产品加工、餐饮、保健、建筑、制造、家政服务就业技能为主,同时兼顾农民工维权法律知识和城市生活常识等方面的培训。

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训费管理办法

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训费管理办法

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切实加强新兴职业农牧民培育项目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以“提高农牧民综合素质,提升农牧民综合素质,助推农牧业农牧区发展,助理农牧民收入增加”为总体目标,以培育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和引领带动型四类职业农牧民为主要内容,培育造就一批懂经营、会管理、有技术、讲诚信的新型职业农牧民,使其成为我省发展现代农牧业的主要力量。

新型农牧民培育项目按照“政府推动、部门管理、机构培训、农牧民受益”的总体思路组织实施。

第三条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资金(以下简称项目资金),是指中央和省级财政安排的用于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训、认定及扶持的项目资金。

第四条整合相关涉农培训资金,集中用于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加快农牧业发展转型升级、促进农牧民收入增加、为现代化农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第五条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项目,由市农牧局组织实施。

市农牧、财政部门应加强协调配合,各司其职,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认真组织项目实施。

第二章资金来源第六条项目资金包括中央财政资金和省级财政资金安排的资金。

第七条按照“统筹使用、分类培训”的原则,统筹使用中央和省级财政补助资金,重点培育生产经营型和引领带动型职业农牧民,兼顾专业技能和社会服务型职业农牧民。

第八条培训补助标准。

按照省、州、市关于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工作的相关文件要求,结合本地实际,依据职业农牧民类别、培训内容、专业课程设置需要确定具体补助标准,实施差别补助。

第三章培训机构第九条市农委根据培育任务的需要,研究制定培训机构确定方法及程序,选择与当地产业发展需要结合紧密的培育机构和实训基地。

培育机构以农广校、农技推广、农业院校、农业科研等公益性机构为主,引导和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大型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等社会培育机构广泛参加。

第十条通过实地查看、组织会商或专家评估等方式择优申报。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方案(三篇)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方案(三篇)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方案一、背景介绍为适应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满足农村发展需求,我国将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力度。

新型职业农民指的是具备先进农业生产技能、农村经营管理能力以及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要求的农村从业人员。

二、培训目标1.提升农民的职业技能水平。

通过培训,使农民了解现代农业发展趋势,掌握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质量。

2.培养农民的经营管理能力。

通过培训,使农民了解市场需求,掌握农产品销售和品牌推广技巧,提高农村经济效益。

3.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文化水平。

通过培训,使农民增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提高对法律法规的认识和遵守意识,培养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和职业道德。

三、培训内容1.农业生产技术培训(1)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介绍:包括节水灌溉技术、智能农机设备应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等。

(2)绿色农业技术培训:包括有机农业技术、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农药、兽药合理使用等。

(3)农产品品种培育与推广:包括新品种选育、新技术推广、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技术指导等。

2.农村经营管理培训(1)农产品市场需求分析:包括市场潜力分析,消费者需求调查,市场细分与定位等。

(2)农产品包装与运输管理:包括包装设计与规范,冷链物流管理,农产品运输安全控制等。

(3)农产品品牌推广与市场拓展:包括品牌形象设计与传播,电子商务平台运营与推广,农产品营销策划与执行等。

3.职业素质和文化课程培训(1)法律法规培训:包括农村土地管理法规,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农民合作社管理法规等。

(2)职业道德与职业规范培训:包括职业农民的行为规范,职业道德修养,职业操守等。

(3)文化修养与社会行为培训:包括乡村文化传统,公共服务意识,社会公德等。

四、培训方法1.统一规划和实施。

由农业部门组织制定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计划,并统一组织实施,确保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分类培训和个性化服务。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实施方案(最新)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实施方案(最新)

2021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实施方案范文(通用6篇)为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农村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达到提高农民的务农技能,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根据按照农业部,《关于组织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作的通知》(农科教发[20xx]2号)精神,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按照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围绕农村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以培养新农民、服务新农村为己任,改进培训方式,提升培训效果,充分发挥乡农业技术推广站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主渠道作用,多形式、多层次开展农民科技培训,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二、任务目标围绕优势主导产业,组织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对骨干农民进行集中培训和面对面、零距离的全程挂户培训,通过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培育和造就一批思想观念新、生产技能好、懂经营、善管理、辐射能力强的骨干农民,促进新技术、新品种和新成果的推广应用。

在全乡14个村,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的8个重点行政村,加大培训力度和培训规模,每个村培训专业技术骨干农民不少于150名,进村技术指导不少60次,全乡共培训和结对挂户1400名以上骨干农民,辐射带动1400名以上一般农民。

三、培训内容以贴近农民、贴近实际、贴近市场、方便学习、降低成本、灵活高效为原则,围绕马铃薯、育肥猪、甜粘玉米、绿色水稻、食用菌、苗木栽培、大棚蔬菜和地膜花生等12项内容,组织开展实用技术培训(见附表)。

四、主要措施(一)建立组织体系,打牢项目实施基础1、建立项目领导小组。

成立以分管农业的副乡长朱任组长,农业、财政、畜牧、水利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大桥乡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农业技术推广站,具体负责项目建设的宣传发动、组织协调、监督管理等项工作。

各镇围绕新型农民培训工作中心,成立相应的工作班子,分管农业的领导亲自抓,农业助理、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具体抓,并明确工作职责,分解目标任务,落实各项工作措施,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农民技术培训管理制度

农民技术培训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地区所有参与农民技术培训的机构、人员及培训对象。

第三条农民技术培训工作应以提高农民技术水平、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科学规划、分类指导、注重实效”的原则。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四条成立农民技术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监督指导农民技术培训工作。

第五条各级农业部门负责农民技术培训的组织实施,具体包括:(一)制定农民技术培训规划,明确培训目标、内容、规模和期限;(二)组织培训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培训质量;(三)开展培训需求调研,制定培训课程体系;(四)协调相关部门,整合培训资源,确保培训效果;(五)对培训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培训质量。

第六条培训机构应具备以下条件:(一)具有合法的办学资质;(二)拥有合格的培训师资队伍;(三)具备必要的培训设施设备;(四)建立健全培训管理制度。

第三章培训内容与方式第七条农民技术培训内容应包括:(一)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肥料、新农药等实用技术;(二)农业经营管理、市场营销、法律法规等知识;(三)农业产业发展政策、市场动态等信息。

第八条农民技术培训方式应多样化,主要包括:(一)集中培训:组织农民集中学习,提高培训效果;(二)现场教学:结合实际生产,进行现场操作示范;(三)远程培训:利用网络、电视等手段,实现农民培训的便捷化;(四)技能竞赛:通过竞赛活动,激发农民学习兴趣,提高培训效果。

第四章培训对象与招生第九条农民技术培训对象为:(一)农村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二)农业合作社、农业企业负责人;(三)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四)其他有培训需求的农民。

第十条培训招生应遵循以下原则:(一)自愿原则;(二)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三)注重培训对象的技术需求和产业发展方向。

第五章培训实施与考核第十一条农民技术培训应按照以下程序实施:(一)制定培训计划;(二)组织培训师资;(三)开展培训活动;(四)进行培训考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项目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中央有关培养新型农民的政策和要求,切实加强农民科技培训工作,规范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项目的实施和管理,提高培训实效,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由农业部、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主要对务农农民开展农业科技知识和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务农技能,培养新型农民,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第三条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项目结合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按照“围绕主导产业,培训专业农民,进村办班指导,发展‘一村一品’”的思路,以村为基本单元组织培训。

第二章项目申报与确定
第四条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项目申报工作由农业部、财政部统一部署,按照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和各省特色农业发展要求,下达各省项目县(市、区、旗、场)(以下简称县)、示范村的数量及中央财政补助额度。

省级农业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组织落实,以县为单位组织申报。

第五条由村提出培训内容和培训要求,在各村自愿申报的
基础上,县农业和财政部门评审确定培训示范村。

各县确定的示范村应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农民有强烈的培训需求,村里有基本的培训场地,能组织农民参加培训。

第六条省级农业、财政部门负责对所辖县和示范村的项目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并按照农业部和财政部确定的实施县、示范村数量及补助资金额度,结合本省产业发展规划和主导产业发展要求,遴选项目县和示范村,联合向农业部、财政部申报。

第七条农业部负责对各省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并提出资金分配方案报财政部审定。

第八条项目县农业、财政部门根据批复下达的补助资金额度,结合示范村提出的培训内容和要求,面向社会公开招标确定培训机构。

各级各类农业院校和教育培训机构、农业科研院所和技术推广服务机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都可以根据自身的技术力量和培训条件,向县级项目办公室申请承担培训任务。

第九条培训机构向县级项目办公室提出培训申请,申请报告须附培训实施方案,实施方案要明确培训对象、每次办班时间、每次办班内容、培训教师、培训教材和培训达到的目标等。

第十条承担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项目的培训机构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二)具备承担农民科技培训必需的师资、教学设施设备等基本条件;
(三)熟悉农民教育培训特点,具有农民培训工作经验和较好的业绩;
(四)能够组织教师和科技人员进村办班开展培训工作;
(五)能够根据农时季节进村指导,随时为农民提供农业生产和技术服务。

第十一条项目县农业、财政主管部门根据培训机构提出的申请报告和实施方案,组织有关专家,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择优确定培训机构。

项目县农业部门须与招标确定的培训机构签订项目实施合同,明确培训任务和培训要求。

各项目县确定的培训机构经省级农业行政部门汇总后报农业部备案。

第三章培训要求
第十二条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项目实施必须围绕示范村的主导产业开展,按照生产周期,进村办班指导,方便农民参加培训学习。

第十三条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的培训对象主要是从事农业生产的专业农民。

每个示范村的培训工作要在实行整村推进的基础上,确定40名以上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和经营、农业生产经营收入作为家庭主要收入的专业农民,作为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的基本学员,登记注册,开展系统培训。

第十四条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的培训内容主要是专业农民从事主导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的生产技能及相关知识。

第十五条培训机构要加强培训教材建设,编写或选用适合
农民技能培训、经营管理、政策法规等方面的教材(讲义),确保受训专业农民有与培训内容相关的培训教材(讲义)。

农民培训教材要通俗易懂,实际、实用。

第十六条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采取集中培训、现场指导和技术服务相结合,实现培训、指导、服务三位一体。

集中培训由村里提供教室,组织农民参加。

现场指导由培训教师在田间地头对农民进行面对面、手把手的技术指导。

第十七条培训机构每年对示范村进村开展集中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15天。

根据农时季节进村指导不得少于15次。

第十八条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要与绿色证书培训、实用人才培养计划紧密结合。

通过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使示范村的基本学员能够基本掌握从事主导产业的生产技术及其相关知识,不断提高生产技能,增加收入。

第四章实施管理
第十九条各级农业、财政主管部门要加强项目监督检查,保证培训质量和效果。

建立行政领导责任人制度,分级负责,明确职责。

为加强项目管理,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的重大问题,项目县要成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项目领导小组,由县分管农业的领导任组长,农业、财政、畜牧、水产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并设立办公室,具体负责项目日常管理工作。

第二十条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项目实行管培分离。

农业、财政行政部门负责培训项目的管理和监督,根据示范村提出
的培训要求,招标确定培训机构,落实项目资金,组织检查验收。

培训机构按照项目合同,组织教师和科技人员开展培训工作。

第二十一条登记注册的基本学员建立培训卡制度。

各县项目办公室对所有登记注册的基本学员发放培训卡,学员每次参加集中培训和技术指导,在培训卡上记录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和培训教师。

第二十二条承担项目的培训机构必须按培训方案开展培训并建立培训台账。

培训台账写明每次办班时间、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参加培训人员及培训教师。

培训结束后,由培训教师、村负责人和学员代表三方签字,培训台账一式两份,分别由培训机构和示范村保管。

第二十三条培训工作实行季度报告制度。

培训机构每季度须向县项目办公室报告办班次数、培训人数、培训内容、教师进村次数等情况,县项目办公室汇总本县情况报省级农业和财政部门,由省级农业和财政部门汇总后分别上报农业部和财政部备案。

第二十四条农业部通过适当方式,向社会公示项目县、示范村、培训机构、培训内容等;地方各级农业部门也要建立项目公示平台,跟踪培训工作实施情况,并公布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

第五章资金管理
第二十五条中央财政安排的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项目
资金,由财政部拨付到省级财政部门,再逐级下拨到项目县财政部门。

第二十六条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要积极安排新型农民科技培训资金,不断加大农业科技培训投入力度,扩大培训规模。

省级财政部门应合理安排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项目工作经费。

第二十七条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补助资金实行报账制管理。

培训机构培训结束后,凭培训台账和县项目办公室出具的检查验收合格证明,到县级财政部门报账。

第二十八条要规范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补助资金使用范围。

补助资金主要用于购买教学耗材、教师补贴、交通费、购买和编印培训资料、购买培训证书等,不得用于培训单位的基本建设、培训条件建设等开支。

具体的资金管理办法另行制定。

第六章检查验收
第二十九条项目培训结束后,由培训机构提出验收申请,县项目办公室要对每个培训示范村逐村进行验收。

检查验收工作按照批复的培训实施方案和培训合同进行。

采取实地考察、走访农民等方式核实培训工作的落实情况,重点检查基本学员参加培训的情况,了解农民技能掌握情况、产业发展状况和农民满意程度。

县项目办公室向达到培训要求的培训机构出具合格证明。

第三十条省级农业主管部门在项目县全面检查验收的基础上,对每个项目县随机抽查一定数量的示范村和农民学员,了解培训情况。

抽查可以采取实地考察、电话抽查等方式进行。


级农业、财政部门每年1月份汇总上一年度本省的项目检查验收情况,形成检查验收报告,报农业部和财政部备案。

农业部和财政部将不定期进行抽验。

第三十一条对通过检查验收并取得显著成绩的培训机构要予以表扬,并逐步加大培训任务。

对没有按期完成培训工作的培训机构要限期整改,并取消其下一年度承担培训任务的资格。

第三十二条对培训质量存在严重问题、弄虚作假、擅自改变资金用途、挤占挪用或套取财政资金的培训单位,取消其培训资格,并按有关规定严肃查处,追究相关责任。

第七章附则
第三十三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三十四条本办法由农业部、财政部负责解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