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刘景文PPT课件

合集下载

4古诗两首《赠刘景文--山行》优秀PPT课件

4古诗两首《赠刘景文--山行》优秀PPT课件

二月花
.
38
这经霜打过的枫叶,比 二月的鲜花还要红火。
红于:比······还红 霜叶:经霜打的枫叶
霜叶红于二月花。
.
39
赞美枫叶不畏严寒,傲
然独立的高洁品质。
.
40
1.“刘”,音节是(liú ),共(6
2.“枫”,音节是(fēng ),共(8 ⒊“首”,音节是(shǒu ),共(9
)画,第二笔是(━
一条弯弯曲曲的 小道由山下通向 远处的山顶
寒山:深秋时节 的山
径:小路
斜:弯弯曲曲
.
32
白云生处有人家。
抬眼望去,白云升腾
的地方,隐隐约约地
有几户人家。
生:产生,出现
.
33
停车坐·爱枫林晚·,
坐:因为
晚:傍晚 因为喜爱这傍
晚的枫树林,
不由得停下车
来观赏。
.
34
.
枫树35
.
枫叶36
枫叶
.
37
赠刘景文
.
1
.
2
zèng liú qíng gài 赠送 姓刘 擎雨盖
jú cán yóu 菊花 残枝 犹有
jūn bìxū chéng jú 君子 必须 橙色 橘子
jìng xié fēng yú 小径 歪歪斜斜 枫树 于是
.
3
刘擎菊 残
犹君须 橙
橘 斜径
枫于
.
4
首 记

枫 径






23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赠刘景文》PPT优质课件

《赠刘景文》PPT优质课件

情景对比
将离别的凄凉与勉励的温 暖进行对比,形成强烈反 差。
人物对比
通过刘景文与诗人的形象 对比,展现两人不同的性 格和命运。
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比喻
将刘景文的离去比作“落红不是 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形 象生动地表达了离别之情和诗人
的祝愿。
拟人
将自然景物赋予人的情感和动作, 如“菊残犹有傲霜枝”,增强了诗 歌的感染力。
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 ,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与辛弃疾 并称“苏辛”,为“唐宋八大家”之 一。
创作背景及动机
《赠刘景文》是苏轼赠给好友 刘景文的一活困顿,但他依然保持乐 观豁达的心态。
诗中通过描绘秋末冬初的萧瑟 景象,劝勉好友珍惜大好时光 ,乐观向上,不要意志消沉。
内容页
按照诗歌的章节或段落进 行分页设计,每页包含相 应的诗句和解析。
结尾页
总结诗歌的主题和意义, 以及提供相关的思考题或 讨论话题。
关键意象与象征手法
意象列举
如“长亭”、“古道”、“芳草”等 ,通过具体描绘自然景物和场景,营 造出诗歌的意境。
象征手法解析
如“长亭”象征离别,“古道”象征 历史沧桑,“芳草”象征生命的短暂 与美好,深入剖析这些象征手法在诗 歌中的运用和表达。
分享交流
学生分享
邀请几位学生分享自己最喜欢的离别诗,并阐述 理由。
互动交流
鼓励学生之间相互提问、交流看法,增加课堂互 动。
老师点评与引导
老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和欣赏离别诗的美感和情感内涵。
创作尝试:以离别为主题,创作一首现代诗
01
创作指导
老师简要介绍现代诗的特点和创作技巧,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2024年)《赠刘景文》PPT优秀课件

(2024年)《赠刘景文》PPT优秀课件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 眉山人。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唐宋八 大家之一。
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 就,对后世影响深远。
2024/3/26
4
《赠刘景文》创作背景
02
01
03
2024/3/26
《赠刘景文》是苏轼于元祐五年(1090)在杭州任知 州时所作。
8
描绘秋天景象和表达情感
秋天景象
通过“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等诗句,描绘出秋天 的萧瑟景象,引导学生感受秋天的氛围。
2024/3/26
表达情感
诗人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表达出对友人的劝勉之情,鼓励学 生体会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
9
诗词中运用修辞手法举例
比喻
诗人运用比喻手法,如“荷尽已无擎雨盖”,将枯 萎的荷叶比作失去遮雨作用的伞盖,形象生动。
拟人
通过“菊残犹有傲霜枝”等诗句,诗人赋予菊花以 人的品格和情感,表现出菊花的坚韧和乐观。
对比
诗人在诗中运用对比手法,将“荷尽”与“菊残”
、“已无”与“犹有”进行对比,突出了菊花在秋
天中的独特之处。
2024/3/26
10
03
艺术特色探讨与评价
2024/3/26
11
苏轼豪放派诗词风格体现
01
气势磅礴
学生分享自己阅读《赠刘景文》后的感受和思考,如对诗中意境、人物形象、情感 表达等方面的理解。
教师可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诗中的某些细节或主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2024/3/26
学生之间可互相交流和讨论,分享不同的观点和见解,拓展思路和视野。
25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要点

《赠刘景文》PPT课件

《赠刘景文》PPT课件
13
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生经历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慨。
指出人生短暂、时光易逝,应珍惜当下、把握现在。
2024/1/26
倡导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即面对人生的无常和挫折,应保持豁达、乐观的心 态,勇往直前。
14
04
苏轼其他代表作品 欣赏
2024/1/26
15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审美教育价值
《赠刘景文》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具有极高的审美教育价值 。通过对该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培 养其高尚的情操和品格。
22
06
课堂互动环节
2024/1/26
23
学生朗诵《赠刘景文》
邀请学生主动上台朗诵《赠刘景文》, 要求声音洪亮、吐字清晰。
学生在朗诵过程中,教师应给予适当的 指导和鼓励,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诗歌
《赠刘景文》PPT课 件
2024/1/26
1
2024/1/26
目录
CONTENTS
• 诗人与作品背景 • 诗歌内容解析 • 诗歌中的情感表达 • 苏轼其他代表作品欣赏 • 诗歌在文化传承中的意义 • 课堂互动环节
2
01
诗人与作品背景
2024/1/26
3
苏轼生平及成就
苏轼(1037-1101),字子瞻 ,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 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
2024/1/26
表现技巧探讨
探讨诗人在表现情感、描 绘景物等方面的高超技巧 。
诗歌风格赏析
鉴赏苏轼诗歌的独特风格 ,如豪放洒脱、意境深远 等。
10
03
诗歌中的情感表达
2024/1/26

《赠刘景文》_精品课件

《赠刘景文》_精品课件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结构梳理

荷尽无叶 秋末的特征

菊残傲霜 色彩明丽

橙子金黄 富有生气

收获的季节 橘子青绿
课后作业
背诵古诗。

1.这 场 世 界 上 苦难 最深重 的经历 告诉世 人:在 困境中 ,我们 可以把 好处和 坏处对 照起来 看,并 且从中 找到一 些东西 来宽慰 自己。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4古诗三首赠刘景文 课件 - (共16张PPT)人教(部编版)
相关资料
苏轼,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 称苏东坡、苏仙,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 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4古诗三首赠刘景文 课件 - (共16张PPT)人教(部编版)
Hale Waihona Puke •7.在欣赏方面,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 ,欣赏 古今中 外的名 家作品 ,并熟 悉我国 的民族 音乐, 培养学 生对音 乐的爱 好和欣 赏的习 惯,发 展听觉 ,记忆 力,想 象力, 并了解 祖国悠 久的音 乐历史 文化, 激发爱 国主义 热情和 民族自 豪美感 。
4.古诗三首 赠刘景文
语文部编版 三年级上
赠 刘 景 文
赠刘景文 荷尽已无擎苏轼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4古诗三首赠刘景文 课件 - (共16张PPT)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4古诗三首赠刘景文 课件 - (共16张PPT)人教(部编版)
荷尽已无擎雨盖,
凋谢。
遮雨的盖子,这 里指荷叶。擎: 举,向上托。

三年级语文赠刘景文教育课程PPT课件

三年级语文赠刘景文教育课程PPT课件

作者简介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又字
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 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 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与父洵弟辙, 合称“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 。其词开豪放 一派,擅长行书、楷书,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 称“宋四家 ”。作品收录在《东坡文集》。
驻杭州。苏轼视他为国士,曾上表推荐,并以诗歌唱酬
往来。
⑵荷尽:荷花枯萎,残败凋谢。擎:举,向上托。雨盖:
旧称雨伞,诗中比喻荷叶舒展的样子。
⑶菊残:菊花凋谢。犹:仍然。傲霜:不怕霜动寒冷,
坚强不屈。
⑷君:原指古代君王,后泛指对男子的敬称,您。须记:
一定要记住。
⑸正是:一作“最是”。橙黄橘绿时:指橙子发黄、橘
淡蓝色的海水轻轻地拍打着沙滩,一 浪盖过 一浪, 连绵不 绝,源 源不断 。海水 在人们 的心中 无非是 易怒的 。可是 ,在现 在的我 眼中, 如同母 亲的手 温柔的 抚摸着 这岸上 的一切 生灵。 贝壳与 螃蟹戏 玩着, 玩累了 ,便躺 在柔软 的沙上 睡上一 会儿。
课文赏析
小组讨论:这诗写的是什么时 候的景色? 第一句写的是什么?
认 字 识 词
正一菊荷 是年残尽 橙好犹已 黄景有无 橘君傲擎 绿须霜雨 时记枝盖
淡蓝色的海水轻轻地拍打着沙滩,一 浪盖过 一浪, 连绵不 绝,源 源不断 。海水 在人们 的心中 无非是 易怒的 。可是 ,在现 在的我 眼中, 如同母 亲的手 温柔的 抚摸着 这岸上 的一切 生灵。 贝壳与 螃蟹戏 玩着, 玩累了 ,便躺 在柔软 的沙上 睡上一 会儿。
君刘橙
君子 君王 君主
刘海 橙色 刘先生 橙红 刘老师 橙子

《赠刘景文》ppt课件

《赠刘景文》ppt课件
许多文人墨客都对《赠刘景文》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它不仅展现了苏轼卓越的 文学才华,更展现了他崇高的人格魅力和深刻的人生智慧。这首诗成为了后世学 习和研究的经典之作。
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价值
《赠刘景文》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它代表了苏轼诗 歌创作的巅峰,展现了他在文学艺术上的卓越成就。
诗中的意象和象征
意象
此诗中的意象包括秋景、残荷、绿竹 等,这些意象都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 ,如残荷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绿 竹则象征着生机勃勃的力量。
象征
此诗中的象征手法运用得非常巧妙, 通过意象的象征意义,表达出苏轼对 生活的感悟和思考,使诗歌的主题更 加深刻、含蓄。
诗的语言和表达技巧
语言
此诗的语言优美、精炼,用词简练、生动,如“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 枝”等句,既描绘出了秋天的萧瑟景象,又表达出了苏轼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向 上的精神。
他是苏轼的友人,两 人交往密切,相互敬 重。
苏轼与刘景文的关系
苏轼与刘景文是文学上的知己 和朋友。
苏轼曾多次为刘景文的诗文作 序和跋,表达对其才华的肯定 和赞美。
刘景文去世后,苏轼曾为其撰 写墓志铭,表达哀思和敬意。
《赠刘景文》的创作时间和地点
《赠刘景文》是苏轼在元祐五年 (1090年)所作。
当时苏轼正在杭州任知州,而刘 景文已于前一年调任密州知州。
杜甫的《春望》
通过对春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忧虑。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通过对元宵节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李清照的《如梦令》
通过对梦境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逝去岁月的感慨和追忆。
相关文学鉴赏和研究资料
《唐宋文学鉴赏辞典》

4《古诗两首赠刘景文》精品PPT课件

4《古诗两首赠刘景文》精品PPT课件
为什么赠?赠什么?为什么只赠刘景文?
zèng liú 赠 刘景文
苏轼
qíng jú cán yǒu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 残 犹 有傲霜枝 。
jūn xū
chéng jú
一年好景君 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与 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同为唐宋八 大家之一。苏轼在诗、词、散文 以及书法等方面都有卓越成就, 是一个多才多艺的诗人。
刘景文是苏轼的朋友,与苏轼 友谊很深。有一天,他们在一起饮酒 赋诗,苏轼写下这首诗送给刘景文。
看了《赠刘景文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荷尽已无擎雨盖,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需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背诵并会默写《赠刘景文》
《题西林壁》 《六月二十七日》 《望湖楼醉书》 《春江晓景 》 《饮湖上初晴后雨》
于 于是 等于 关于 终于 首 首先 首长 首领 首都 枝 树枝 枝干 枝叶 枝条
20
枫 枫叶 枫树 枫林 红枫 记 记住 日记 忘记 记号 刘 姓刘 刘老师 刘海
为方便学习与使用课件内容, 课件可以在下载后自由调整
Learning Is To Achieve A Certain Goal And Work Hard, Is A Process To Overcome Various Difficulties For A Goa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千百年来人们广为传诵的名句。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
34
远处高山山间小路曲曲弯弯, 深山密林中升腾着缕缕炊烟。 停车是因为我爱看枫林晚景, 经霜的红叶比春花更加鲜艳。
.
35
【诗文解释】
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顶, 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户人家。停下来欣 赏这枫林的景色,那火红的枫叶比江南二 月的花还要红。
.
5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
6
荷尽已无擎雨盖,
.
7
菊残犹有. 傲霜枝。8
一年好景君需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荷尽/已无/擎雨盖,
• 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
无(

是(

上(

斜(

爱(

晚(

四、根(gēn) 据(jù) 意(yì) 思(si) 写(xiě) 出(chū) 相(xiāng) 应(yìng) 诗(shī) 句(jù)
。 1、菊花凋零了,但是还有傲霜的枝条。
菊残犹有傲霜枝
2、一年中最好的景色你要记住。
一年好景君须记
3、停车只因为喜爱. 傍晚枫林的景色。
据说是杜牧在游潭州(今湖南省长沙
市)岳丽山时所写的。秋天在诗人的
笔下不再是常被描述成的样子,不是
萧瑟灰暗的,而是挺拔向上和充满生
命力的。诗人通过描写了一幅秋景图,
从而赞颂了秋色的美丽。
.
38
练习
• 1、“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诗中的“坐”
的意思是(
)。
• 2、《山行》写的是诗人杜牧在(

所看到的(
)时节的枫林景色,
.
42
练一练 一、读(dú) 一(yì) 读(dú) 。 杜牧是晚唐著名的诗人,与李商隐齐名,人们把他们称为“小李杜”。《山行》 是一首写景小诗,诗人以细致的观察、流畅(chànɡ)的语言写出了不是春光胜 似春光的秋色,使“霜叶红于二月花”成为千古名句。 苏轼才气纵横,诗、词、文、书法都有很高的造诣(yì)。《赠刘景文》同样 是一首描写秋景的诗,让人从残败中看到生机、看到希望,寄意深远,让人回味
.
36
[简 析] 这 是 一 首 优 美 的 写 景诗 。 诗 中 描 绘 了 深 秋 季 节 山 行时 所 见到的枫林晚景。写秋景的 诗 历 来 悲 凉 , 可 是 ,诗 人 笔 下的秋景却充满了生机,真 可 谓 是 秋 天 里 的春 天 。
.
37
【诗文赏析】
“霜叶红于二月花”形容深秋的
枫叶形象生动,成为千古流传的名句。
无穷。 二、选(xuǎn) 择(zé) 正(zhèng) 确(què) 的(de) 读(dú) 音(yīn),在(zài) 下(xià)
面(mian) 画(huà)“——”. 橙(chén chénɡ) 枫(fōnɡ fēnɡ) 径(jìn jìng)
三、写(xiě) 出(chū) 下(xià) 列(liè) 词(cí) 的(de) 反(fǎn) 义(yì) 词(cí) 。
这两 行 描 绘 了 秋 山 远 景 。 第 一 行 描 写 了 秋 山 高 远 的景 象 , 表 现 了 诗 人 勇 于 攀 登 的 精 神 。 第 二 行 描 写 了秋 山 中的一个特定场景,在白云浮动的天
空 下 山 窝窝 里 有 几 户 人 家 隐 约 可 见 。
.
33
后 两 行 描 绘 了 秋 山 近景 。 “ 霜 叶 红于二月花”一行,生机勃勃,鲜艳 夺目,清新刚劲,形象鲜明,给人一 种 秋 光 胜 似 春 光 的 美 感 。 这 行诗 成 为
菊残/犹有/傲霜枝。
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一年/好景/君须记,
一年最好的景致你要记住。
正是/橙黄/橘绿时。
那就是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时节。
.
18
这诗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 第一句写的是 什么?
秋末的景色,写的是荷败、菊残,写出了 秋末的特征。
.
19
1.作者写了哪些事物来表现秋天? 答案:荷.菊.橙.橘
描绘了一幅


构成的秋色图,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
的(
)之情。
.
39
我喜欢春天,因为

我喜欢夏天,因为

我喜欢秋天,因为

我喜欢冬天,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
41
书河上亭壁(寇凖)
岸阔樯稀波渺茫, 独凭危栏思何长。 萧萧远树疏林外, 一半秋山带夕阳。
山行:在山里走。
寒山:深秋时节的山。 径:小路。
远处高山山间小路曲曲弯弯, 深山密林中升腾着缕缕炊烟。
.
24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坐:因为、由于。 于:比。
停车是因为我爱看枫林晚景, 经霜的红叶比春花更加鲜艳。
.
25
.
26
.
27
.
28
.
29
.
30
.
31
.
32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赠刘景文
.
1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需记,
秋夕
正是橙黄橘绿时。
.
2
zèng
liú qíng gài
赠送 姓刘 擎雨盖

菊花
jūn
君子
cán
yóu
残枝 犹有
bì xū chéng jú
必须 橙色 橘子
.
3
刘擎菊残
犹君须橙

.
4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正是橙黄橘绿时。
2.作者写了哪些秋天的颜色? 答案:橙黄.橘绿
.
20
山行
.
21
山行[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
22
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
23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43
停车坐爱枫林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