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2】学校教师: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分项目标准分实际得分评分简评
反映以家庭教育为主题的人和事20 10 悲剧令人同情,事实令人反思。但内
容与家教联系不紧。
总结成功和失误家教的经验教训20 12
观点正确,事例生动感人20 11
有情节和过程的描述20 10
文字通畅简练,不讲套话空话20 13
总分56 审评人签字谭
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泸州市长江学校教务处副主任郭燕2012年2月17日龙马潭区泸化中学一名女生在校死亡;
2012年2月17日凌晨12点半,泸县二中一高中男生从宿舍7搂跳楼身亡;
2012年2月21日晚,泸县建校一男生在寝室离奇死亡;
2012年2月24日14时许,天坤集团古蔺职高一女生从该校综合大楼楼顶跳楼自杀。
这是泸州市2012年新学期一开始就连续发生的学生死亡事件,10天之内就发生了四起。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悄然离去了。人们在震惊之余,大骂而特骂老师、学校、甚至是教育局,骂他们师德缺失,不负责任,死活都要去追究他们的责任,要他们作出赔偿。但就是没人冷静的去思考这死亡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就是没人去算算用这年轻的生命去换来10万、20万到底值不值得?就是没人去分析这样的悲剧怎样才可以避免重演?
如果说纯粹是因为学校的安全设施不健全,管理不当,或者说是因为老师的体罚严重造成了孩子的死亡,我们去追究学校、老师的责任,那无可厚非。但这么多的自杀事件,责任也全在老师?全在学校
吗?回想以前发生的类似事件,我们看看孩子自杀的原因,简直五花八门。有的是因为同学之间闹矛盾,想不开自杀;有的是因为自己表现不好,老师批评了几句,受不了自杀;有的则是因为考试没考好,受到父母的责骂而自杀;上诉事件中,泸县二中的男生据说是为情所困而自杀。这些原因足以致他们于死地吗?我看不至于。但是,为什么这一个个年轻的生命就如此不留恋校园,不留念青春,不留念父母,毅然决然的选择了死亡呢?他们想死,他们不怕死,但他们又不是“舍生”而去“取义”,这样的死根本就没有任何的价值。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他们的心灵太脆弱了,脆弱到无法承受失败,无法承受挫折,无法承受生活中一点点的不如意,最后只有用死亡来解决。
给孩子一颗脆弱的心灵,谁之过?
我认为主要是父母之过。
一种现象,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宝贝疙瘩,全家人是爱都爱不完,爸爸妈妈爱了,还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随时随地都被抱在怀里,捧在手心。简直就是在蜜罐中生活,在温室里长大。从他们出生的那一刻起,听到是就是“宝贝”,学走路时,摔了有人搀扶,疼了有人抚慰;饿了,有人喂饭;起床,有人穿衣,上学,有人背包,下雨,有人撑伞。甚至跌到了,要怪地;碰伤了,要怪墙;饭烫了,妈妈还要检讨,向孩子道歉。所以,在孩子的世界里,没有风,没有雨,没有伤心,没有委屈,没有困难,也没有挫折。一旦风来了,雨来了,他就不知该往哪里躲了;一旦困难来了,挫折来了,他就不知道该怎么应付了;受了委屈,受了伤害,那更是无法承受。请问家长,你们给予孩子的是爱吗?如果是,那都是溺爱。我们曾迷惑:为什么
现在的孩子变得那么自私,总以自我为中心,把一切看成理所当然?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变得那么懒惰,没有理想,缺乏责任心?为什么现在的孩子那么经受不起挫折,承受不了失败?这就是溺爱的结果,溺爱,爱出了一颗脆弱的心灵。曾经在家庭杂志上看到一位女学生写给杂志社的一封信。她说:“我有一个非常好的妈妈,她非常疼爱我,所有好吃的都留给我。为了我好好学习,妈妈晚上从不看电视,而是静静地坐在我身边,陪伴我。无数个夜晚,我学习累了,妈妈总是无声无息地把水果、牛奶、面包端到我身旁,为此,我感动得流泪,我认为我有一个世界上最好的妈妈。但有一次,在我学习中,我想停下来给妈妈削个苹果,妈妈却说,不用你削,别浪费时间。当时我并没说什么,只觉得心里有些难受。妈妈为什么不在乎我的爱,不在乎我的回报呢?”其实孩子并不是一生下来就自私,就不懂得感恩。而是很多父母不给孩子感恩的机会,让很多孩子对父母的感激在不知不觉中、一点一滴中流失,从而把一切都变成了理所当然。家里是这样,学校也应如此,所以,稍有不称心,不如意,就束手无措,不知怎么办,最后选择了死亡。多么可惜啊!
另一种现象,现在的社会,竞争激烈,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我们的家长比任何时候都起劲,孩子的教育从幼儿园时就抓起,不管孩子喜不喜欢,不管孩子愿不愿意,钢琴班,珠算班,舞蹈班,学也得学,不学也得学。弄得孩子整日愁眉苦脸,忘记了什么叫游戏,什么叫伙伴,什么叫快乐。上了小学,科科要求100分,作文班出来了,又进奥数班,奥数结束还得学英语,一年365天,没有几天在休息。上了中学,那就更不用说了,升学的压力,更是压得孩子们喘不过气
来,说是3天的假期,做的作业比一周的还多,老师布臵了,家长还嫌不够,还要给孩子加餐。苦啊,真是苦不堪言。孩子还不敢反抗,妈妈说,我还不是为了你将来有出息;爸爸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唉,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谁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呢?但我还是疑惑:一个孩子学习好,可以考一个好高中,考一个重点大学,将来找一个好工作,肯定会有一定的优势。但是不是说只要孩子学习好了,将来的一切就都解决了?孩子是不是只要学习好,分数高,名次靠前,将来生活就一定幸福,事业就一定成功呢?其实不然,杭州一位叫周武的老师,作了一项跟踪调查,结果发现了一个令人深思的第十名现象。周老师担任语文老师和班主任20多年,他有意识地对1990年前后毕业的150名小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发现,如今这些已经参加了工作的孩子当中,当年在班里居前三名的尖子生,有好多在长大成人之后,却在升学就业方面屡屡受挫。而第十名左右,甚至是二十名左右的孩子,在长大成人之后却出乎意料地表现出色,甚至走上领导岗位,有的当了大老板,成了百万年富翁。既然这么不靠谱的事情,我们为何还要苦苦相逼呢?我们来看看,在我们的家长“高度重视”之下,我们的孩子都体验到了什么?收获到了什么?
北京一小孩从上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这孩子从周一到周五,一起床就恶心,哇哇大哭。可一到双休日就什么事都没有,该吃就吃,该玩就玩。由于这孩子比较胖,开始妈妈以为是身体有什么问题,可到医院一检查,什么事都没有。后来有人建议他去看心理医生,在万般无奈之下,妈妈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带孩子去了,结果令妈妈震惊,孩子得了上学恐惧症。妈妈后悔极了,平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