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人物评述

合集下载

近代史人物评析

近代史人物评析

被称为“人中吕布,马中赤兔”的护国将军蔡锷是我国近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

他在不足34年的短暂一生中领导云南辛亥起义并反袁护国,从而他的名字深深地镌刻在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史册上。

从蔡锷求学时务学堂到为护国而献身,前后恰好2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短暂的一瞬,但却是处在清末民初历史大变动的时期。

1897年,15岁的蔡锷考入湖南时务学堂,接受了梁启超、谭嗣同等人的维新派的教育,戊戌政变后辗转到日本留学,受到西学的熏陶。

1900年他回国参加自立军起义,事败,痛定思痛后,他坚定认为当时中国不缺奋笔疾呼的文人,但缺少训练有素的新式军人,遂决定弃文从武,重回日本。

蔡锷读书求学期间,正值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之时,也是中国仁人志士觉醒起来奋起救亡图存之时。

在这种时代感召下,蔡锷发愤攻读,上下求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爱国主义思想。

归国之后,蔡锷将其爱国主义思想付诸实践,在多个地域从事新军的编练和教育工作。

其所到之处,兢兢业业,严肃认真。

在英国武装入侵云南片马一带时,蔡锷为了培养新军将士为国家谋利益,为国民争幸福的责任感,他编写《曾胡治兵语录》作为对部队进行精神教育的材料。

在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时候,也就是护国运动中,蔡锷起到了引导的作用他决心以武力“为四万万人争人格”。

虽然在日本留学的时候可是袁世凯资助的,但在恩情与大义之间发生矛盾时,他还是选择了大义。

当他扛起护国运动的大旗,让袁世凯甚是震惊,因为他万万也没想到蔡锷会是反对他的第一人.在这次护国运动中,蔡锷将军率领的军顽强杀敌,丝毫没有贪生怕死之辈。

正是这时势造英雄,成就了我国历史上少有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其救国之志,爱国之情,由此显而易见。

综观他对国家的贡献,最突出的是主张建设完全统一国家,建立民主立宪制度,建立国家统一,强烈反对划疆而守、省自为谋,极力主张消除党见,惟贤是任,倡导以平近手法和谨慎态度廓清相沿已久之积弊,以实现民族平等,谋求强有力之中央政府,在国际社会中确占一席之地。

中国近现代历史人物传记及其评价

中国近现代历史人物传记及其评价

中国近现代历史人物传记及其评价1、《孙中山传》以丰富的史料为事础,记录了孙中山的一生活:“贫困的农家子”、在黑暗中探索、从“医人”到“医国”、创建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的创建、和宋庆龄的结合等。

孙中山结束了一个时代。

孙中山开创了一个时代。

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中,高度地评价了孙中山的一生。

他说“孙中山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强调纪念他在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丰功伟绩。

纪念他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丰功伟绩”;“孙中山是一个谦虚的人。

从他注意研究中国历史情况和当前社会情况方面,又从他注意研究包括苏联在内的外国方面,知道他是很谦虚的。

”、“他全心全意地为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周恩来传》是2011年7月1日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的一本图书,作者是(英)迪克·威尔逊。

该书是由外国知名学者迪克·威尔逊撰写的周恩来传记,是周恩来传记中最全面、生动和畅销的版本之一。

该书作者自1960年第一次与周恩来见面后,便开始收集该书的写作材料,其中包括周恩来的同事们的广泛回忆及国内外可供查寻的文献资料。

周恩来同志50多年的革命生涯,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发展、壮大,同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同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

他毫无保留地把全部精力奉献给了党和人民,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他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在中国人民心中矗立起一座不朽的丰碑。

我们缅怀周恩来同志,就是要永远铭记和认真学习周恩来同志的精神,使之不断发扬光大。

3、《曾国藩》是唐浩明所著,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作者经过多年潜心研究,结合史实,深刻形象地描述了曾国藩毁誉参半的人生历程,发人深思。

曾国藩的崛起,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曾国藩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

中国近代历史人物评价

中国近代历史人物评价

中国近代历史人物评价(一)李鸿章晚清权臣李鸿章,他成了中国近代史上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

李鸿章(1823.2.15-1901.11.7),本名铜章,安徽合肥人。

因行二,故民间又称“李二先生”。

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

道光二十七年(1847)中进士。

同时,受业曾国藩门下,讲求经世之学。

咸丰三年(1853)受命回籍办团练,多次领兵与太平军作战。

1863年和1864年他率淮军攻陷苏州、常州等地,和湘军一起镇压了太平天国。

60年代起,李鸿章积极筹建新式军事工业,仿造外国船、炮,开始从事“自强”的洋务事业。

1865年分别在上海和江宁(今江苏南京)创立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和金陵机器制造局。

同年署理两江总督,1866年,继曾国藩署钦差大臣,专办镇压捻军事务。

1898,李鸿章赴欧洲。

在俄国接受沙皇贿赂(此情节疑是日本伪造消息,存疑),与俄国签订了《中俄密约》。

《中俄密约》是沙俄以不正当手段诱迫清政府签订的彻头彻尾的强盗条约。

它的签订,使俄国不费一枪一弹,实际上把中国东北变成了俄国的势力范围。

这对于俄国将侵略矛头进一步伸向华北及长江流域,进一步对清政府施加影响,争夺远东霸权,具有重要意义。

李鸿章在1901年签定了卖国的《辛丑条约》。

1901年11月去世。

有人说"李鸿章是个好人.但是生不逢时,被推到了浪尖口,结果被人们骂为汉奸.这实在是千古大冤,西太后才是真正的幕后凶手 ",也有人说"李鸿章在历史上是个悲剧性的人物,他写的一手好字,是个大才子。

死后也没留下什么遗产,可谓也是个清官。

历史对李鸿章的评价有好有坏,让人感到可惜,中国就是在他那个年代才开始衰败的,所以他也是有责任的.李鸿章为大清国国计民生近代化所奠基的所有事业,令他身后的国人一直在受益。

他是对中国近代化产生了到关重要影响的洋务运动的中坚。

李鸿章生逢大清国最黑暗、最动荡的年代,他的每次“出场”无不是在国家存亡危急之时,大清国要他承担的无不是“人情所最难堪”之事,因此,国人在咒骂痛斥这时,确实深深自省,确实不可放弃”国民之责任”。

关于评价中国近代史人物800作文

关于评价中国近代史人物800作文

关于评价中国近代史人物800作文作文一:《林则徐:虎门销烟的大英雄》小朋友们,今天我要给你们讲一个超级厉害的人物,他叫林则徐。

林则徐呀,是清朝时候的一位大官。

那时候,英国坏蛋把鸦片运到我们中国来,想害我们中国人。

鸦片这东西可坏啦,好多人吸了之后就变得病恹恹的,没力气干活,家里也变得很穷很穷。

林则徐看到这个情况,非常生气。

他下定决心要把这些鸦片都消灭掉。

于是,他就去了广东虎门这个地方。

在虎门,林则徐可威风啦!他带着士兵们把英国人运来的鸦片一箱一箱地查收起来。

然后,他想了个好办法,把这些鸦片都放到大坑里,倒上石灰,再加上水,“咕噜咕噜”,鸦片就都被销毁啦。

林则徐的这个举动,让英国人知道我们中国人不是好欺负的。

他保护了我们国家,让我们老百姓不再受鸦片的毒害。

小朋友们,我们要记住林则徐这个大英雄。

他勇敢、聪明,为了我们的国家做了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我们也要像他一样,勇敢地面对坏人坏事,保护我们的家园。

作文二:《孙中山:为了新中国而努力的伟人》小朋友们,今天来给你们介绍一位很了不起的人,他叫孙中山。

他想让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好,让大家都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于是,他到处奔走,告诉人们要一起努力,改变这个状况。

经过很长时间的努力,终于,孙中山爷爷的愿望一点点实现了。

虽然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但他为我们后来的美好生活打下了基础。

就像我们学习一样,会遇到难题,但只要坚持努力,就会有进步。

孙中山爷爷就是这样,一直坚持着,为了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好而努力着。

小朋友们,我们要感谢孙中山爷爷,也要学习他不怕困难、坚持到底的精神。

作文三:《李大钊:传播真理的勇士》小朋友们,今天给你们讲一个特别勇敢的人,他叫李大钊。

李大钊叔叔生活的那个时候,国家很混乱,很多人不知道该怎么办。

但是李大钊叔叔心里有一个坚定的想法,那就是要让大家都明白真理,让我们的国家变得强大起来。

他到处去演讲,告诉人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哪怕遇到危险,他也不害怕。

中国近代史人物评述

中国近代史人物评述

中国近代史人物评述——李鸿章摘要:李鸿章作为一个影响了晚清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汉族官僚。

可以说是中国历史进程中的一个悲剧人物。

一生奔波劳累,是洋务运动中做事最多的的人。

最后却落得被时人、后人唾骂的卖国贼。

今天,我们应该抛弃过去的偏见,全面客观的看待这样一个历史人物。

关键词:李鸿章、洋务运动、爱国、帝国主义、外交人物简介: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晚清名臣,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本名章铜,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

作为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领袖、晚清重臣,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曾经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等。

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其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慈禧太后视其为“再造玄黄之人”,著有《李文忠公全集》。

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为“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

正文:前言:中国近代史指的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历史。

1840年,英国对清帝国发动了鸦片战争,中国的历史由此发生了重大转折。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帝国主义势力的入侵、外国资本的流入,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一个独立的国家逐渐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

关于如何评价李鸿章,我想先从李鸿章对自己的评价入手,甲午战争使他一生事业名声扫地,他也承认自己少年科第,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一路扶摇,没想到甲午一战,把我这个纸糊的灯笼给捅破了。

现在我们一步一步来看。

李鸿章军功显赫,历任江苏巡抚、湖广总督,终于在1870年继曾国藩出任直隶总督,后又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筹办洋务,成为同治、光绪两朝的地方重臣。

因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手握兵权,统领一方,有人甚至称其“坐镇北洋,遥执朝政”。

近代历史人物评价800字

近代历史人物评价800字

近代历史人物评价800字
李鸿章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的政治生涯始于清
朝嘉庆年间,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为国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虽然
他的人生经历跨越了许多朝代,但在他一生中,他对中国历史留下的
影响还是非常深远的。

李鸿章是一个成功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通晓外语,善于交际,
并善于利用自己的智慧和才干来为国家谋利益。

他在政治奉献方面的
成就有目共睹,作为一位实用主义者,他深知国家的当前所需,不仅
关注政治经济问题,更立志于推动国家现代化进程,为民生献策,力
求改善国家的现状。

他在八国联军入侵时,也为国家尽了最大的力量,捍卫了国家的利益。

他的外交成就同样值得称赞,尤其是他的处理“香港问题”和
“台湾问题”的策略,让中国得到了海外文化和贸易的发展空间。

此外,他打通了与西方国家的联系,也为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地位做出
了很大的贡献。

然而,与此同时,他也成为了一些人的批评对象。

有人认为他在
签订《马关条约》等一些对中国不利的条约时,太过快意,粗心大意,失去了对自己的骄傲和尊严。

但是,毫无疑问,他为国效力的决心和
努力是值得肯定的,他为了中华民族的繁荣和昌盛而奋斗终身,这种
决心和努力明显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爱戴。

总的来说,李鸿章是一个有着丰富才华和各种各样的社会经验的
历史人物,他的一生比较传奇,事业有高有低,但是他无愧于中国历
史上的杰出人物之一,他的功绩和成就将会被永久铭记。

中国近现代历史人物传记及其评价

中国近现代历史人物传记及其评价

中国近现代历史人物传记及其评价前言在中国的近现代历史中,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人物,他们以其卓越的才能和杰出的贡献为世人瞩目。

本文将就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几位重要人物进行传记和评价,探讨他们对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影响。

一、孙中山(1866-1925)1. 传记孙中山,字逸仙,祖籍广东,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杰出政治家和革命家。

他以其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者而闻名于世。

孙中山的革命思想和理念对中国社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2. 评价•孙中山的民主主义思想对中国影响深远。

他主张建立民主的政治制度,提倡平等、自由、博爱的社会价值观,为中国的民主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孙中山积极推动现代化建设。

他倡导科学、民主和现代化的思想,提出了“三民主义”理论,为中国的现代化事业树立了目标。

•孙中山是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先驱。

他致力于统一中国,提出“推翻满清,恢复中华”的口号,为中国的民族独立和统一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毛泽东(1893-1976)1. 传记毛泽东,字润之,祖籍湖南,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中国近代史上的杰出政治家和军事家。

他领导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重大决策,并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2. 评价•毛泽东带领中国共产党赢得了中国革命。

他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和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为中国的革命事业提供了思想指导和组织保障。

•毛泽东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策略。

这种策略使得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地区建立了坚实的根据地,为最终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毛泽东的错误决策也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例如,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他的错误判断和决策,导致了数以百万计的人口死亡和社会动荡,这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中的重大灾难。

三、邓小平(1904-1997)1. 传记邓小平,祖籍广东,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杰出政治家和改革家。

他是改革开放的主要倡导者和推动者,通过实施一系列的经济和政治改革,使中国踏上现代化的道路。

2. 评价•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国近代史人物评价800字

中国近代史人物评价800字

中国近代史人物评价800字中国近代史上涌现了许多杰出的人物,他们在政治、军事、文化等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以下我将从不同角度对几位中国近代史人物进行评价。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发起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帝制,开创了中国近代史的新纪元。

孙中山提出了“三民主义”思想,倡导国民革命,致力于推翻封建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

他的思想和行动对中国近代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民主革命的伟大领袖”。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建人之一,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杰出领导人。

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事业。

他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思想,如农村包围城市、武装斗争、群众路线等,对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然而,毛泽东的一些政策和措施也存在一些争议,他的领导风格和决策在历史上也引发了一些争议。

蒋介石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政治家和军事领袖。

他领导国民党进行北伐战争,统一了中国大部分领土。

然而,蒋介石在抗日战争中的一些决策和行动备受争议,他的内战策略以及对共产党的镇压等问题也引起了广泛的争议。

尽管如此,蒋介石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仍然不可忽视,他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国家建设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以上是对中国近代史上几位重要人物的评价。

这些人物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们的思想和行动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也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当然,对于这些人物的评价,也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和争议,需要我们在研究和讨论中进行深入思考。

近代英雄人物介绍

近代英雄人物介绍

近代英雄人物介绍本文将介绍近代英雄人物,这些人物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成为了人们心目中的英雄。

一、孙中山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和杰出领袖。

他是中国国民党的创始人,也被誉为“辛亥革命功臣”。

孙中山倡导民主、平等、自由、科学的思想,提出了“三民主义”思想体系,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他的革命事业影响深远,为中国民主革命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经验,为后来的中国历史进程埋下了伏笔。

二、毛泽东毛泽东是中国近代最伟大的政治家,他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领袖,被誉为“现代革命的杰出代表”。

他在中国革命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领导了中国共产党完成了在全国范围内的革命事业,建立了新中国。

毛泽东思想被广泛传播,影响深远,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思想指引。

三、田汉田汉是著名的民族音乐家,他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成为新中国的国歌。

田汉曾经在抗日战争中组织过爱国歌曲创作和演唱,为中国人民的抗战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义勇军进行曲》传唱广泛,成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歌曲,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

四、周恩来周恩来是中国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是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之一。

周恩来是中国人民最敬仰的政治家之一,他在新中国成立后,担任过多个重要职务,为中国的开放和改革做出了贡献。

周恩来精通多国语言,曾担任过中国的驻外大使、外交部长等职务,为中国外交争取过巨大的国际声誉。

五、邓小平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领导人,他是中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发起人和推动者之一。

邓小平引入了西方市场经济的理念,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念。

他领导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使得中国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得到了提升。

六、胡适胡适是近代著名的学者、思想家,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倡导“实事求是”的思想,强调“民主”、“科学”、“自由”等现代制度的重要性,并鼓励人们求知进取,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胡适在生前就已被誉为杰出的文化名人,他的思想影响了许多年轻人,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化的重要代表。

中国近代100位历史人物

中国近代100位历史人物

中国近代100位历史人物第一篇:中国近代100位历史人物中国近代100位历史人物1.曾国藩: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

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

2.张之洞: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其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对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基本纲领的一个总结和概括。

3.左宗棠: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著名湘军将领,洋务派首领。

左宗棠少时屡试不第,转而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

后竟因此成为清朝后期著名大臣,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

一生经历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镇压陕甘回变和收复新疆等重要历史事件。

4.林则徐:是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其主要功绩是虎门销烟。

5.曾国荃:早年随兄曾国藩筹建湘军,清·咸丰六年起独领一军,因攻打太平军“有功”赏“伟勇巴图鲁”名号和一品顶戴。

同治三年(1864年)以破城“功”加太子少保,封一等伯爵。

同治间与郭嵩焘等修篡《湖南通志》。

6.袁世凯:曾是北洋军阀的领导人,在辛亥革命时期,成为中华民国首任大总统,在位期间积极发展实业,统一币制,创立近代化司法和教育制度。

开始主张建强国、创建强大的中央政府等。

7.洪秀全:太平天国创建者及思想指导者,称“天王”,原名仁坤。

广东花县人。

道光年间屡应科举不中,遂吸取早期基督教义中的平等思想,创立拜上帝会,撰《原道救世歌》以布教,主张建立远古“天下为公”盛世。

8.李秀成:出身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幼年和父母一起“寻食度日”,生活十分艰难。

1849年,二十六岁的李秀成加入了拜上帝教。

1851年9月参加太平军。

9.慈禧太后:孝钦显皇后,满族,1835年11月29日(道光十五年十月十日)~1908年11月15日(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又称“西太后”、“那拉太后”、“老佛爷”,徽号“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

近代历史人物评价1500字

近代历史人物评价1500字

近代历史人物评价1500字历史告诉我们没有这些功勋的人就没有新中国,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近代历史人物评价1500字,欢迎大家阅读参考!近代历史人物评价1孙中山作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创造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功绩,大大地推进了中国民主化进程,但人无完人,对于孙中山的功过评价一直以来都是人们谈论的焦点。

下面就让我来谈谈我的看法:一、果断让位,牺牲小我,保存革命实力1911年的武昌起义,实际上是革命党人策动清庭驻汉新军举行的一次武装暴动。

武装起义的胜利震惊全国,南方各省军政要员在革命党人影响下纷纷宣告独立,促进了革命形势迅猛发展,满清统治岌岌可危。

1912年元旦,孙中山从日本回国,在各省代表的拥戴下于南京就职临时大总统,临时政府宣告成立,建立起全新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敲响了统治旧中国二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的丧钟,辛亥革命成功了。

但当此时,腐朽没落的满清皇朝仍在北京苟延残喘,大军阀袁世凯任清朝庭总理大臣要职,手握军政大权,威胁革命政权的生存。

时隔不久,就发生了南北对话,在袁世凯公开答应“逼清帝退位”和“绝对赞成共和”的条件下,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之职,让位于袁世凯,致使辛亥革命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夺。

单从这个历史事件来看,孙中山之让位于袁世凯,是导致袁世凯窃国、革命政权旁落、共和制度倒退的起始成因,但我们再来考虑当时历史背景就不难发现,当时袁世凯手握军权,还有强大的帝国主义的支持,若此时当即与袁世凯翻脸,即使有各个省份的“革命党”(据我看来很多都还对革命持有观望态度,摇摆不定)的支持,也好比以卵击石,难以取胜。

不仅仅在军事、政治、经济上远远孙中山落后于袁世凯,就连人民群众都对国事漠不关心,抱有无所谓的态度,存在维护旧有制度的心理。

这也是旧中国文化程度普遍低下的诟病。

试想:在这个大环境下,仅仅凭弱小的革命力量怎么能够对抗强大的袁世凯?由此看来,让位于袁世凯不仅仅是缓兵之计,更是保存革命力量的重大决策。

中国近现代史历史人物评传

中国近现代史历史人物评传

中国近现代史历史人物评传第一篇:中国近现代史历史人物评传中国近现代史历史人物评传——陈独秀陈独秀(1879-1942),原名庆同,官名乾生,字仲甫,号实庵。

我很崇拜他,这是我写他的原因。

当然赫赫人物,我不敢妄作评论,所以其中内容若有是不符合大众观点,那就权当小子谬言。

观其一生,辉煌过,败落过。

可谓之坎坷波折,大起大落,显一大人杰之气魄,当今历史评价大多有这种观点:早期有功,中期有错,后期变坏。

对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历史而言,这是可能是对的。

但是我认为评价一个历史人物,绝不能相对于某个历史时期而言,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我认为陈独秀有功无过,在那个年代一直是一个先驱者,是一个真正的领袖。

下面请听小子道来。

功在哪里?这里所说的早期主要是指陈独秀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到1926年党的十二月会议之前这10余年时间里,他的主要功绩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他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投身于新文化运动,从而掀起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并为马克思主义传播扫清了道路;其二,积极投身并领导了“五四”爱国运动。

其三,在三次论战中不仅是一位出色的斗士,而且还亲自领导了其中两次论战,为传播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其四,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史称“南陈北李,相约建党” :其五,从党的“一大”到“五大”,一直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导人,为党的组织建设与理论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这是陈独秀最辉煌的时期,也是他对中国做出的贡献。

而世人对于陈独秀的过或错,有着这样大体的结论,即三大原因其一,1926年12月召开的党中央会议上他提出了一条放弃对统一战线(国共两党合作)、反对农民运动乃至对武装斗争领导权;其二,反对李立三“毕其功于一役”的全国大暴动计划,反对在中东路问题上提出“保卫苏联”的口号;其三,开除党籍后他参加了并成为一时的领导人。

以上这些都是陈独秀一直以来受到历史不公平待遇的原因。

然而这三个原因经历史证明陈独秀是无辜的,当时作为最高领导人,他只不过是执行了国际上的决策,他并没有办法去反对,革命失败后,他只是做了斯大林的代罪羔羊。

高中历史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人物

高中历史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人物

高中历史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人物高中历史: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人物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时期,涉及到许多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人物。

这些人物的思想、行动和贡献对中国社会和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几位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人物,并探讨他们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1. 孙中山(1866-1925)孙中山被誉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和中华民国的缔造者。

他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杰出领导人,提出了“三民主义”的思想,即:民族独立、民主政治和民生幸福。

孙中山领导了多次政治运动,最终推翻了清朝统治,并建立了中华民国,为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奠定了基础。

2. 毛泽东(1893-1976)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主要领导人,也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

他领导了中国共产党进行了长时间的武装斗争,最终推翻了国民党政府,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毛泽东提出了许多思想,如农村包围城市、阶级斗争等,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钱学森(1911-2009)钱学森是中国的航天科学家和导弹专家。

他在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期间主导了中国的导弹和航天技术的发展。

钱学森领导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研制和发射,对中国现代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被誉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4. 邓小平(1904-1997)邓小平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主要推动者之一。

他领导了中国的经济改革措施,在中国经济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邓小平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重要思想,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

5. 陈独秀(1879-1942)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也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政治家和文化思想家。

他提出了中国托洛茨基主义的观点,主张无产阶级革命并进行土地革命。

陈独秀领导了中国共产党的早期起步阶段,为中国的共产主义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中国近代史中,这些人物以其独特的个人魅力和思想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1000字中国近代历史人物评价

1000字中国近代历史人物评价

1000字中国近代历史人物评价1000字中国近代历史人物评价1. 毛泽东毛泽东是中国现代史上最具有争议性的人物之一。

他被一些人视为具有伟大历史功绩的英雄,而被另一些人批评为无情专制、政治家犯错的罪魁祸首。

人们对毛泽东的评价,往往取决于不同的政治立场和历史背景。

在毛泽东执政期间,尽管中国经济和工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在文化大革命中,数百万人被逮捕、被打、被折磨,这种暴力行为对中国人民的影响是深远的。

2. 孙中山孙中山是新中国的缔造者之一,他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杰出领袖。

孙中山的主张是“三民主义”,即“民族独立、民主政治、人民生计”。

孙中山的思想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亚洲和世界各国都产生了影响。

孙中山的志向和品格使他成为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和人物。

3. 钟南山钟南山是中国的医学家,也是中国抗击新冠疫情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在面对疫情时积极行动,挺身而出,带领着中国的医疗团队,为中国人民和全球人民提供了宝贵的帮助和支持。

他的行为和态度展现了一个伟大的公民和医学家的品质,为全球疫情的应对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4. 周恩来周恩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代领导人之一,他在中国文化革命和改革开放时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为一位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政治家,周恩来的思想和行为一直被世人所尊重和崇敬。

周恩来有很高的道德标准,他注重人民利益,懂得在政治和外交中保持平衡。

他的领导风格和理念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的。

5. 李嘉诚李嘉诚是一位香港商人,在现代中国商业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他在中国香港的投资和经济发展上贡献巨大,其商业帝国产生了重要的社会经济影响。

李嘉诚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实干精神的企业家,也是一个社会公益活动家。

他积极参与慈善和教育事业,关心港人的民生和社会福利。

李嘉诚在香港社会有着良好的声誉和影响力,其正直、执着、勇敢的品格也为年轻人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6. 文化名人中国近代的文化名人数不胜数,不过其中最著名的要数鲁迅和茅盾两位文学巨匠。

中国近代史人物评价500字

中国近代史人物评价500字

中国近代史人物评价(500字)
中国近代史是一段充满苦难和抗争的历史,其中涌现出许多杰出的人物。

以下是对其中一位人物的评价。

这位人物的名字叫做孙中山,他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伟大人物之一,被尊称为“国父”。

孙中山出生于1866年,逝世于1925年,他的一生都在为中国的独立和富强而奋斗。

孙中山的伟大之处在于他具有远大的眼光和卓越的领导才能。

他看到了中国的落后和受欺凌的现实,提出了“三民主义”的思想,即民族、民权、民生,为中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他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使中国走向了现代化的道路。

此外,孙中山还具有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品德。

他不畏强权,不惧困难,始终坚持自己的信仰和理念。

他热爱祖国,关心人民,为了民族的利益不惜牺牲个人的利益。

他的品德和行为深深地影响了周围的人,也激励了后人的奋斗和拼搏。

当然,孙中山也有他的不足之处。

例如,他对北洋军阀的妥协和合作,导致辛亥革命的成果被窃取。

但是,这并不影响他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他的思想和精神仍然是中国人民的重要财富。

总的来说,孙中山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伟大人物之一,他的思想和精神是中国人民的重要财富。

我们应该铭记他的历史功绩和精神风貌,继承和发扬他的思想和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评析中国近现代史人物

评析中国近现代史人物

评析中国近现代史人物评析中国近现代史人物——曾国藩摘要: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的风云人物,是中国近代现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同时,曾国藩在中国近代史上又是颇有争议的人物。

本文通过对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发起洋务运动这两件事,从正反两面总结评价了曾国藩的历史功过和历史作用。

首先,我们可以从太平天国运动中对曾国藩进行评析。

太平天国极大地冲击了整个封建统治秩序。

第二,太平天国虽然在形式上没有超出旧式农民起义的框框,却显露出资本主义近代化的趋向,洪仁歼提出资本主义性质的《资政新篇),主张发展近代工商业和交通业。

虽然它只是部分人心中的蓝图,但至少也反映一种趋向,而且太平军在吴淞、苏州等地建立了工厂。

世界资本主义近代化的历史潮流冲击着中国,在太平天国里也激起了资本主义近代化趋向的涟漪。

太平天国的近代化趋向对当时兴起的洋务运动是有影响的第三,太平军给外国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

太平天国不仅敢于反抗清王朝,也敢于反抗船坚炮利的外国侵略者,一百多年来,这种精神鼓舞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志。

在太平天国运动中,曾国藩镇压了作出这些功绩的太平天国,当然是有罪的。

但也不能把曾国藩的罪过扩大化。

曾国藩作为清政府的督抚不能自主,这同林则徐、左宗棠等镇压农民起义无区别。

再者,太平天国运动有其本质的致命弱点。

第一,太平天国没有给农民带来解放,只是换了某种名义把农民仍旧束缚在封建剥削制度下。

第二,太平天国也没有使农民得到政治上的自由,没有建立起真正的农民政权。

第三,太平天国也没代表或建立新的生产关系第四,太平天国不加分析地反对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对当时和后世社会都产生了不良影响而正是以曾国藩为代表的湘军实现了中国重新统一与重建社会秩序,恢复和发展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历史任务。

因此,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曾国藩是功大于过的。

其次,在洋务运动中,曾国藩发挥着一个极其重要的作用,他是积极的倡导者,甚至被誉为洋务运动的领袖,同时也是热情的实践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代史人物评述——孙中山
人物简介:
孙中山,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国国民党创始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

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帝制”。

1905年成立中国同盟会。

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

1929年6月1日,根据其生前遗愿,将陵墓永久迁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

主要成就:
他最大的成就是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华民国,推翻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制度!
历史评价:
孙中山是近代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

孙中山是最早提倡以革命推翻满清统治,建立民国政府的革命家之一。

1937年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孙中山成为蒋介石之外,凝聚全国向心力的象征人物之一。

国民政府与旗下将领也往往以“保障孙总理的革命成果”为号召,鼓动人民和将士作战。

因此战争中后期,孙中山很自然被推举为中华民国的国父。

孙中山亦为中国政治经济现代化之重要阶段性人物。

他较全面地整合了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重要成分,包括宪政民主,人民主权,权力分立制衡,与社会主义等等。

另加上其个人认为有必要保留的中国传统制度机构——监察权与考试权,形成五权宪法学说。

对西方重要思想在中国的普及,具有推动者的作用,促成西化民主派和共产主义派对中国未来建设的深入探索。

而孙中山在其中采取某种折衷立场,却坚持共和民主之宪政体制,至今仍有其价值。

因此经历史证明孙中山确实是近代倡导共和革命,成功组织成分复杂的各种反满势力,并注入西方现代政治理论与宪政思想成分的领导人。

孙中山领导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未能彻底实现革命目标,是时代的局限和国情的制约,中国近代史上这场旧民主主义革命虽然失败了,但正是这场轰轰烈烈和正义悲壮的革命,为其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作出了演示、提供了经验、准备了条件。

故而,孙中山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