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机械波振动题目汇总
机械振动机械波常考题型

一、振动类(全国卷1)21.一简谐振子沿x轴振动,平衡位置在坐标原点。
时刻振子的位移;时刻;时刻。
该振子的振幅和周期可能为()A.0.1 m,B.0.1 m,8s C.0.2 m,D.0.2 m,8s【答案】AD【解析】在t=s和t=4s两时刻振子的位移相同,第一种情况是此时间差是周期的整数倍,当n=1时s。
在s的半个周期振子的位移由负的最大变为正的最大,所以振幅是0.1m。
A正确。
第二种情况是此时间差不是周期的整数倍则,当n=0时s,且由于是的二倍说明振幅是该位移的二倍为0.2m。
如图答案D。
二、波的图像、波长、频率和波速之间关系类1.波的基本概念类问题(卷)4.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传到M点时波形如图所示,再经0.6s,N点开始振动,则该波的振幅A和频率f为()A.A=1m f=5HzB.A=0.5m f=5HzC.A=1m f=2.5 Hz D.A=0.5m f=2.5 Hz【答案】D(卷)14.一列简谐波在两时刻的波形如题14图中实线和虚线所示,由图可确定这列波的()A.周期B.波速C.波长D.频率【答案】C【解析】只能确定波长,正确答案C。
题中未给出实线波形和虚线波形的时刻,不知道时间差或波的传播方向,因此无法确定波速、周期和频率。
(物理)16.如图,一列简谐横波沿轴正方向传播,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时的波形,能正确反映时波形的是图()【答案】D【解析】因为t2<T,可确定波在0.5s的时间沿x轴正方向传播,即,所以T=2s,,波峰沿x轴正方向传播,从处到处,选D。
(卷)18.在O点有一波源,t=0时刻开始向上振动,形成向右传播的一列横波。
t1=4s时,距离O 点为3m的A点第一次达到波峰;t2=7s时,距离O点为4m的B点第一次达到波谷。
则以下说确的是()A.该横波的波长为2m B.该横波的周期为4sC.该横波的波速为1m/sD.距离O点为1m的质点第一次开始向上振动的时刻为6s末【答案】BC【点评】处理此类题目的前提是掌握波的基本概念,其包括:波的定义,波的产生条件,波的分类,波的波长、波速、频率、周期,波的图像等容。
机械振动、机械波练习题(答案)

机械振动、机械波练习题(参考答案)3. 【答案】B【解析】由单摆周期公式知,T 1=2πL 1g =0.6π s ,T 2=2π L 2g =π s ,摆球从左到右的时间为t =T 1+T 24=0.4π s 。
4. 【答案】 BD5. 【答案】A6. 【答案】AC9. 【答案】AB10.【答案】C11.【答案】A【解析】 由题意得知,该波的周期为T=4s ,则波长λ=vT=1×4m=4mA 、ac 间距离等于一个波长,则波由a 传到c 的时间为4s ,c 起振方向向上,则在4秒<t <5秒这段时间内,c 点从平衡位置向上运动,加速度逐渐增大.故A 正确.B 、由于周期为4s ,所以在4秒<t <5秒这段时间内,质点a 从平衡位置向上运动,速度逐渐减小.故B 错误.C 、ad 间距离等于3/4 波长,则波由a 传到d 的时间为3s ,d 起振方向向上,则在4秒<t <5秒这段时间内,d 点从波峰向平衡位置运动,即向下运动.故C 错误.D 、af 间距离等于1.25个波长,波传到f 点需要5s 时间,所以在4秒<t <5秒这段时间内,f 还没有振动.故D 错误.12.【答案】ABE【解析】两列波相遇后不改变波的性质,所以振幅不变,振幅仍然为2cm ,A 正确;由图知波长λ=0.4m ,由v =λT 得,波的周期为T =λv =1s ,两质点传到M 的时间为34T ,当t =1s 时刻,两波的波谷恰好传到质点M ,所以位移为-4cm ,B 正确,C 错误;质点不随波迁移,只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动,所以质点P 、Q 都不会运动到M 点,C 错误;由波的传播方向根据波形平移法可判断出质点的振动方向:两列简谐横波分别沿x 轴正方向和负方向传播,则质点P 、Q 均沿y 轴负方向运动,故E 正确。
13.【答案】AB【解析】图示时质点a 处是波峰与波谷相遇,两列波引起的位移正负叠加的结果是总位移为零,A 正确,质点b 是波峰与波峰相遇,c 点是波谷与波谷相遇,振动都增强,振幅最大,振幅是一列波振幅的两倍,振动最强 ,B 正确。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测试题及答案

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一、单选题(每小题提供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每小题5分)1.单摆振动的回复力是 [ ]A.摆球所受的重力B.摆球重力在垂直悬线方向上的分力C.悬线对摆球的拉力D.摆球所受重力和悬线对摆球拉力的合力2.一个做简谐运动的质点,它的振幅是4cm,频率是2.5Hz。
该质点从平衡位置开始经过0.5s后,位移的大小和所通过的路程分别为[ ]A.4cm,10cmB.4cm,20cmC.0,24cmD.100cm,100cm3.图为一列简谐横波在介质中传播的波形图。
在传播过程中,某一质点在10s内运动的路程是16m,则此波的波速是[ ]A.1.6m/sB.2.0m/sC.40m/sD.20m/s4.若单摆的摆长不变,摆球的质量增加为原来的4倍,摆球经过平衡位置时的速度减为原来的1/2,则单摆振动的[ ] A. 频率不变,振幅不变 B.频率改变,振幅变大C.频率改变,振幅不变D.频率不变,振幅变小5. 一列横波沿x轴传播,到达坐标原点时的波形如图。
当此波到达P点时,处于O点处的质点所通过的路程和该时刻的位移是[ ]A.40.5cm,1cmB.40.5cm,-1cmC.81cm,1cmD.81cm,-1cm二、多选题每个题提供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每小题6分,共30分)6.一列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保持不变的物理量是[ ]A. 波长B. 波速C. 频率D. 振幅7.一列机械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如实线所示,经过△t 时间的波形如虚线所示。
已知波的传播速率为1m/s,则下列四个数据中△t的可能值为[ ]A.1sB.8sC.9sD.20s8.图示为简谐横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线。
已知波的传播速度为2m/s,质点a的运动方向如图。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波沿x的负方向传播B. 质点d再经过0.5s第一次到达波峰C. 过去此刻之后,质点b比质点c先回到平衡位置D. 该时刻质点e运动的加速度为零9.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在t=0的波形如图。
高考物理《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物理《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真题练习含答案1.[2023·新课标卷]船上的人和水下的潜水员都能听见轮船的鸣笛声.声波在空气中和在水中传播时的()A.波速和波长均不同B.频率和波速均不同C.波长和周期均不同D.周期和频率均不同答案:A解析:声波的周期和频率由振源决定,故声波在空气中和在水中传播的周期和频率均相同,但声波在空气和水中传播的波速不同,根据波速与波长关系v=λf可知,波长也不同,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2.[2024·浙江1月]如图1所示,质量相等的小球和点光源,分别用相同的弹簧竖直悬挂于同一水平杆上,间距为l,竖直悬挂的观测屏与小球水平间距为2l,小球和光源做小振幅运动时,在观测屏上可观测小球影子的运动.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小球和光源的振动图像如图2所示,则()A.t1时刻小球向上运动B.t2时刻光源的加速度向上C.t2时刻小球与影子相位差为πD.t3时刻影子的位移为5A答案:D解析:以竖直向上为正方向,根据图2可知,t1时刻,小球位于平衡位置,随后位移为负值,且位移增大,可知,t1时刻小球向下运动,A错误;t2时刻,光源的位移为正值,光源振动图像为正弦式,表明其做简谐运动,根据F回=-kx=ma可知,其加速度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反,位移方向向上,则加速度方向向下,B错误;根据图2可知,小球与光源的振动步调总是相反,由于影子是光源发出的光被小球遮挡后,在屏上留下的阴影,可知,影子与小球的振动步调总是相同,即t2时刻小球与影子相位差为0,C错误;根据图2可知,t3时刻,光源位于最低点,小球位于最高点,根据光沿直线传播,光源能够在屏上留下影子的位置也处于最高点,影子位于正向最大位移处,根据几何关系有ll+2l =A+AA+x影子,解得x影子=5A,即t3时刻影子的位移为5A,D正确.3.[2024·吉林卷]某同学自制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在纸板上割出一条窄缝,于窄缝中央沿缝方向固定一根拉直的头发丝形成双缝,将该纸板与墙面平行放置,如图所示.用绿色激光照双缝,能够在墙面上观察到干涉条纹.下列做法可以使相邻两条亮条纹中央间距变小的是()A.换用更粗的头发丝B.换用红色激光照射双缝C.增大纸板与墙面的距离D.减小光源与纸板的距离答案:A解析:由于干涉条纹间距Δx=ldλ可知,换用更粗的头发丝,双缝间距d变大,则相邻两条亮条纹中央间距Δx变小,故A正确;换用红色激光照双缝,波长变长,则相邻两条亮条纹中央间距Δx变大,故B错误;增大纸板与墙面的距离l,则相邻两条亮条纹中央间距Δx 变大,故C错误;减小光源与纸板的距离,不会影响相邻两条亮条纹中央间距Δx,故D错误.故选A.4.[2024·浙江1月](多选)在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中,xOz平面为介质Ⅰ和Ⅱ的分界面(z轴垂直纸面向外).在介质Ⅰ中的P(0,4λ)处有一点波源,产生波长为λ、速度为v的波.波传到介质Ⅱ中,其速度为2v.图示时刻介质Ⅱ中仅有一个波峰,与x轴和y轴分别交于R 和S点,此时波源也恰好位于波峰.M为O、R连线的中点,入射波与反射波在O点相干加强,则()A .介质Ⅱ中波的频率为2v λB. S 点的坐标为(0,-2 λ)C .入射波与反射波在M 点相干减弱D. 折射角α的正弦值sin α=352 答案:BD解析:波从一种介质到另一种介质,频率不变,故介质Ⅱ中波的频率为f =v λ,A 错误;在介质Ⅱ中波长为λ′=2v f=2 λ,由于图示时刻介质Ⅱ中仅有一个波峰,与x 轴和y 轴分别交于R 和S 点,故S 点的坐标为(0,-2 λ),B 正确;由于S 为波峰,且波传到介质Ⅱ中,其速度为2 v .图示时刻介质Ⅱ中仅有一个波峰,与x 轴和y 轴分别交于R 和S 点,则R 也为波峰,故P 到R 比P 到O 多一个波峰,则PR =5λ,则OR =3λ,由于||MO -PM≠2n ·λ2 或(2n +1)λ2 (n =0,1,2,…),故M 点不是减弱点,C 错误;根据n =λ′λ=2 ,则n =sin αOR PR,解得sin α=352 ,D 正确. 5.[2021·天津卷]一列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传播速度v =10 m/s ,t =0时位于坐标原点的质点从平衡位置沿y 轴正方向运动,下列图形中哪个是t =0.6 s 时的波形( )答案:B解析:由图中可以看出该波的波长为λ=4 m ,根据v =λT可知该列波的周期为T =0.4 s ,又因为t=0时位于坐标原点的质点从平衡位置沿y轴正方向运动,当t=0.6 s时经历了1.5 T,所以此时位于坐标原点的质点从平衡位置沿y轴负方向运动,结合图像可知B正确.6.[2023·湖南卷]如图(a),在均匀介质中有A、B、C和D四点,其中A、B、C三点位于同一直线上,AC=BC=4 m,DC=3 m,DC垂直AB.t=0时,位于A、B、C处的三个完全相同的横波波源同时开始振动,振动图像均如图(b)所示,振动方向与平面ABD垂直,已知波长为4 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三列波的波速均为2 m/sB.t=2 s时,D处的质点开始振动C.t=4.5 s时,D处的质点向y轴负方向运动D.t=6 s时,D处的质点与平衡位置的距离是6 cm答案:C解析:由图(b)的振动图像可知,振动的周期为4 s,故三列波的波速为v=λT=4 m4 s=1m/s,A错误;由图(a)可知,D处距离波源C最近的距离为3 m,故开始振动后波源C处的横波传播到D处所需的时间为t C=DC v=3 m1 m/s=3 s故t=2 s时,D处的质点还未开始振动,B错误;由几何关系可知AD=BD=5 m,波源A、B产生的横波传播到D处所需的时间为t AB=ADv=5 m1 m/s=5 s故t=4.5 s时,仅波源C处的横波传播到D处,此时D处的质点振动时间为t1=t-t C =1.5 s由振动图像可知此时D处的质点向y轴负方向运动,C正确;t=6 s时,波源C处的横波传播到D处后振动时间为t2=t-t C=3 s由振动图像可知此时D处为波源C处传播横波的波谷;t=6 s时,波源A、B处的横波传播到D处后振动时间为t3=t-t AB=1 s由振动图像可知此时D处为波源A、B处传播横波的波峰.根据波的叠加原理可知此时D处质点的位移为y=2A-A=2 cm故t=6 s时,D处的质点与平衡位置的距离是2 cm,D错误.故选C.。
大学物理机械波振动题目汇总

0318一个轻弹簧在60 N 的拉力作用下可伸长30 cm .现将一物体悬挂在弹簧的下端并在它上面放一小物体,它们的总质量为4 kg .待其静止后再把物体向下拉10 cm ,然后释放.问:(1) 此小物体是停在振动物体上面还是离开它?(2) 如果使放在振动物体上的小物体与振动物体分离,则振幅A 需满足何条件?二者在何位置开始分离?解:(1) 小物体受力如图. 设小物体随振动物体的加速度为a ,按牛顿第二定律有(取向下为正)ma N mg =- 1分)(a g m N -=当N = 0,即a = g 时,小物体开始脱离振动物体,已知 1分 A = 10 cm ,N/m 3.060=k 有50/==m k ω rad ·s -1 2分系统最大加速度为 52max ==A a ω m ·s -2 1分 此值小于g ,故小物体不会离开. 1分(2) 如使a > g ,小物体能脱离振动物体,开始分离的位置由N = 0求得x a g 2ω-== 2分6.19/2-=-=ωg x cm 1分即在平衡位置上方19.6 cm 处开始分离,由g A a >=2max ω,可得2/ωg A >=19.6 cm . 1分3014一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作简谐振动,振幅是12 cm ,在距平衡位置6 cm 处速度是24cm/s ,求(1)周期T ;(2)当速度是12 cm/s 时的位移.解:设振动方程为t A x ωcos =,则 t A ωωsin -=v(1) 在x = 6 cm ,v = 24 cm/s 状态下有t ωcos 126=t ωωsin 1224-=解得 3/4=ω,∴ 72.2s 2/3/2=π=π=ωT s 2分(2) 设对应于v =12 cm/s 的时刻为t 2,则由t A ωωsin -=v得 2sin )3/4(1212t ω⨯⨯-=,解上式得 1875.0sin 2-=t ω相应的位移为 8.10sin 1cos 222±=-±==t A t A x ωω cm 3分 3021一木板在水平面上作简谐振动,振幅是12 cm ,在距平衡位置6 cm 处速率是24 cm/s .如果一小物块置于振动木板上,由于静摩擦力的作用,小物块和木板一起运动(振动频率不变),当木板运动到最大位移处时,物块正好开始在木板上滑动,问物块与木板之间的静摩擦系数μ为多少?解:若从正最大位移处开始振动,则振动方程为)cos(t A x ω=, t A xωωsin -=在6=x cm 处,24=xcm/s ∴ 6 =12|cos ω t |, 24=|-12 ω sin ω t |,解以上二式得3/4=ωrad/s 3分t A xωωcos 2-= , 木板在最大位移处x 最大,为 2ωA x = ① 2分 若mA ω2稍稍大于μmg ,则m 开始在木板上滑动,取2ωμmA mg = ② 2分∴ 0653.0/2≈=g A ωμ ③ 1分 3022一质点在x 轴上作简谐振动,选取该质点向右运动通过A 点时作为计时起点( t = 0 ),经过2秒后质点第一次经过B 点,再经过2秒后质点第二次经过B点,若已知该质点在A 、B 两点具有相同的速率,且AB = 10 cm 求:(1) 质点的振动方程;(2) 质点在A 点处的速率.解:由旋转矢量图和 |v A | = |v B | 可知 T /2 = 4秒,∴ T = 8 s , ν = (1/8) s -1, ω = 2πν = (π /4) s -1 3分 (1) 以AB 的中点为坐标原点,x 轴指向右方.t = 0时, 5-=x cm φcos A =t = 2 s 时, 5=x cm φφωsin )2cos(A A -=+=由上二式解得 tg φ = 1因为在A 点质点的速度大于零,所以φ = -3π/4或5π/4(如图) 2分25cos /==φx A cm 1分∴ 振动方程 )434c o s (10252π-π⨯=-t x (SI) 1分 (2) 速率 )434sin(41025d d 2π-π⨯π-==-t t x v (SI) 2分 当t = 0 时,质点在A 点221093.3)43sin(10425d d --⨯=π-⨯π-==t x v m/s 1分 3027在一平板上放一质量为m =2 kg 的物体,平板在竖直方向作简谐振动,其振动周期为T= 21s ,振幅A = 4 cm ,求 (1) 物体对平板的压力的表达式.(2) 平板以多大的振幅振动时,物体才能离开平板?解:选平板位于正最大位移处时开始计时,平板的振动方程为t A x π=4cos (SI)t A x π4cos π162-= (SI) 1分 (1) 对物体有 x m N mg=- ① 1分 t A mg x m mg N ππ+=-=4cos 162 (SI) ② 物对板的压力为 t A mg N F ππ--=-=4cos 162 (SI)t ππ--=4cos 28.16.192 ③ 2分 x(2) 物体脱离平板时必须N = 0,由②式得 1分04cos 162=ππ+t A mg (SI)A q t 2164cos π-=π 1分 若能脱离必须 14cos ≤πt (SI)即 221021.6)16/(-⨯=π≥g A m 2分3264 一质点作简谐振动,其振动方程为 )4131cos(100.62π-π⨯=-t x (SI) (1) 当x 值为多大时,系统的势能为总能量的一半?(2) 质点从平衡位置移动到上述位置所需最短时间为多少?解:(1) 势能 221kx W P = 总能量 221kA E = 由题意,4/2122kA kx =, 21024.42-⨯±=±=A x m 2分 (2) 周期 T = 2π/ω = 6 s 从平衡位置运动到2Ax ±=最短时间 ∆t 为 T /8.∴ ∆t = 0.75 s . 3分3265在一轻弹簧下端悬挂m 0 = 100 g 砝码时,弹簧伸长8 cm .现在这根弹簧下端悬挂m = 250g 的物体,构成弹簧振子.将物体从平衡位置向下拉动4 cm ,并给以向上的21 cm/s 的初速度(令这时t = 0).选x 轴向下, 求振动方程的数值式.解: k = m 0g / ∆l 25.12N/m 08.08.91.0=⨯= N/m11s 7s 25.025.12/--===m k ω 2分 5cm )721(4/2222020=+=+=ωv x A cm 2分 4/3)74/()21()/(tg 00=⨯--=-=ωφx v ,φ = 0.64 rad 3分)64.07cos(05.0+=t x (SI) 1分3273一弹簧振子沿x 轴作简谐振动(弹簧为原长时振动物体的位置取作x 轴原点).已知振动物体最大位移为x m = 0.4 m 最大恢复力为F m = 0.8 N ,最大速度为v m = 0.8π m/s ,又知t =0的初位移为+0.2 m ,且初速度与所选x 轴方向相反.(1) 求振动能量;(2) 求此振动的表达式.解:(1) 由题意 kA F m =,m x A =,m m x F k /=.16.021212===m m m x F kx E J 3分 (2) π===2mm m x A v v ω rad /s 2分由 t = 0, φc o s 0A x ==0.2 m , 0sin 0<-=φωA v可得 π=31φ 2分 则振动方程为 )312cos(4.0π+π=t x 1分 3391在一竖直轻弹簧的下端悬挂一小球,弹簧被拉长l 0 = 1.2 cm 而平衡.再经拉动后,该小球在竖直方向作振幅为A = 2 cm 的振动,试证此振动为简谐振动;选小球在正最大位移处开始计时,写出此振动的数值表达式.解:设小球的质量为m ,则弹簧的劲度系数 0/l mg k =. 选平衡位置为原点,向下为正方向.小球在x 处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220d /d )(t x m x l k mg =+- 将 0/l mg k = 代入整理后得 0//d d 022=+l gx t x∴ 此振动为简谐振动,其角频率为. 3分π===1.958.28/0l g ω 2分设振动表达式为 )cos(φω+=t A x 由题意: t = 0时,x 0 = A=2102-⨯m ,v 0 = 0,解得 φ = 0 1分 ∴ )1.9cos(1022t x π⨯=- 2分3827质量m = 10 g 的小球与轻弹簧组成的振动系统,按)318cos(5.0π+π=t x 的规律作自由振动,式中t 以秒作单位,x 以厘米为单位,求(1) 振动的角频率、周期、振幅和初相;(2) 振动的速度、加速度的数值表达式;(3) 振动的能量E ;(4) 平均动能和平均势能.解:(1) A = 0.5 cm ;ω = 8π s -1;T = 2π/ω = (1/4) s ;φ = π/3 2分(2) )318sin(1042π+π⨯π-==-t x v (SI) )318cos(103222π+π⨯π-==-t x a (SI) 2分 (3) 2222121A m kA E E E P K ω==+==7.90×10-5 J 3分 (4) 平均动能 ⎰=T K t m T E 02d 21)/1(v ⎰π+π⨯π-=-Tt t m T 0222d )318(sin )104(21)/1( = 3.95×10-5 J = E 21+x )同理 E E P 21== 3.95×10-5 J 3分 3828一质量m = 0.25 kg 的物体,在弹簧的力作用下沿x 轴运动,平衡位置在原点. 弹簧的劲度系数k = 25 N ·m -1.(1) 求振动的周期T 和角频率ω.(2) 如果振幅A =15 cm ,t = 0时物体位于x = 7.5 cm 处,且物体沿x 轴反向运动,求初速v 0及初相φ.(3) 写出振动的数值表达式.解:(1) 1s 10/-==m k ω 1分63.0/2=π=ωT s 1分(2) A = 15 cm ,在 t = 0时,x 0 = 7.5 cm ,v 0 < 0由 2020)/(ωv +=x A 得 3.12020-=--=x A ωv m/s 2分π=-=-31)/(tg 001x ωφv 或 4π/3 2分 ∵ x 0 > 0 ,∴ π=31φ (3) )3110cos(10152π+⨯=-t x (SI) 2分 3834一物体质量为0.25 kg ,在弹性力作用下作简谐振动,弹簧的劲度系数k = 25 N ·m -1,如果起始振动时具有势能0.06 J 和动能0.02 J ,求(1) 振幅;(2) 动能恰等于势能时的位移;(3) 经过平衡位置时物体的速度.解:(1) 221kA E E E p K =+= 2/1]/)(2[k E E A p K +== 0.08 m 3分(2)222121v m kx = )(sin 22222φωωω+=t A m x m )(sin 222φω+=t A x 2222)](cos 1[x A t A -=+-=φω222A x =, 0566.02/±=±=A x m 3分(3) 过平衡点时,x = 0,此时动能等于总能量221v m E E E p K =+= 8.0]/)(2[2/1±=+=m E E p K v m/s 2分3835在竖直悬挂的轻弹簧下端系一质量为 100 g 的物体,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再对物体加一拉力使弹簧伸长,然后从静止状态将物体释放.已知物体在32 s 内完成48次振动,振幅为5 cm .(1) 上述的外加拉力是多大?(2) 当物体在平衡位置以下1 cm 处时,此振动系统的动能和势能各是多少?解一:(1) 取平衡位置为原点,向下为x 正方向.设物体在平衡位置时弹簧的伸长量为∆l ,则有l k mg ∆=, 加拉力F 后弹簧又伸长x 0,则0)(0=+-+∆x l k mg F解得 F = kx 0 2分 由题意,t = 0时v 0 = 0;x = x0 则 02020)/(x x A =+=ωv 2分 又由题给物体振动周期4832=T s, 可得角频率 Tπ=2ω, 2ωm k = ∴ 444.0)/4(22=π==A T m kA F N 1分(2) 平衡位置以下1 cm 处: )()/2(2222x A T -π=v 2分221007.121-⨯==v m E K J 2分 2222)/4(2121x T m kx E p π== = 4.44×10-4 J 1分 解二:(1) 从静止释放,显然拉长量等于振幅A (5 cm ), kA F = 2分 2224νωπ==m m k ,ν = 1.5 Hz 2分∴ F = 0.444 N 1分(2) 总能量 221011.12121-⨯===FA kA E J 2分 当x = 1 cm 时,x = A /5,E p 占总能量的1/25,E K 占24/25. 2分 ∴ 21007.1)25/24(-⨯==E E K J ,41044.425/-⨯==E E p J 1分5191一物体作简谐振动,其速度最大值v m = 3×10-2 m/s ,其振幅A = 2×10-2 m .若t = 0时,物体位于平衡位置且向x 轴的负方向运动. 求:(1) 振动周期T ;(2) 加速度的最大值a m ;(3) 振动方程的数值式.解: (1) v m = ωA ∴ω = v m / A =1.5 s -1∴ T = 2π/ω = 4.19 s 3分(2) a m = ω2A = v m ω = 4.5×10-2 m/s 2 2分 (3) π=21φ 5511如图,有一水平弹簧振子,弹簧的劲度系数k = 24 N/m ,重物的质量m = 6 kg ,重物静止在平衡位置上.设以一水平恒力F = 10 N 向左作用于物体(不计摩擦),使之由平衡位置向左运动了0.05 m 时撤去力F .当重物运动到左方最远位置时开始计时,求物体的运动方程.解:设物体的运动方程为 )c o s(φω+=t A x . 恒外力所做的功即为弹簧振子的能量: F ×0.05 = 0.5 J .2分当物体运动到左方最远位置时,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0.5 J ,即:5.0212=kA J , ∴ A = 0.204 m . 2分 A 即振幅. 4/2==m k ω (rad/s)2ω = 2 rad/s . 2分按题目所述时刻计时,初相为φ = π.∴ 物体运动方程为 2分)2c o s (204.0π+=t x (SI). 2分x = 0.02)215.1cos(π+t (SI) 3分 3078一平面简谐波沿x 轴正向传播,其振幅为A ,频率为ν ,波速为u .设t = t '时刻的波形曲线如图所示.求(1) x = 0处质点振动方程;(2) 该波的表达式. 解:(1) 设x = 0 处质点的振动方程为 )2c o s(φν+π=t A y 由图可知,t = t '时 0)2cos(=+'π=φνt A y 1分0)2sin(2d /d <+'ππ-=φννt A t y 1分所以 2/2π=+'πφνt , t 'π-π=νφ221 2分 x = 0处的振动方程为 ]21)(2cos[π+'-π=t t A y ν 1分 (2) 该波的表达式为 ]21)/(2cos[π+-'-π=u x t t A y ν 3分 3082如图,一平面波在介质中以波速u = 20 m/s 沿x 轴负方向传播,已知A 点的振动方程为t y π⨯=-4c o s 1032 (SI).(1) 以A 点为坐标原点写出波的表达式; (2) 以距A 点5 m 处的B 点为坐标原点,写出波的表达式. 解:(1) 坐标为x 点的振动相位为)]/([4u x t t +π=+φω)]/([4u x t +π=)]20/([4x t +π= 2分波的表达式为 )]20/([4cos 1032x t y +π⨯=- (SI) 2分(2) 以B 点为坐标原点,则坐标为x 点的振动相位为 ]205[4-+π='+x t t φω (SI) 2分 波的表达式为 ])20(4cos[1032π-+π⨯=-x t y (SI) 2分 3083一平面简谐纵波沿着线圈弹簧传播.设波沿着x 轴正向传播,弹簧中某圈的最大位移为3.0 cm ,振动频率为25 Hz ,弹簧中相邻两疏部中心的距离为24 cm .当t = 0时,在x = 0处质元的位移为零并向x 轴正向运动.试写出该波的表达式.解:由题 λ = 24 cm, u = λν = 24×25 cm/s =600 cm/s 2分A = 3.0 cm , ω = 2πν = 50 π/s 2分y 0 = A cos φ = 0, 0s i n 0>-=φωA yx u O t =t ′yA B x uπ-=21φ 2分 ]21)6/(50cos[100.32π--π⨯=-x t y (SI) 2分 3084一平面简谐波沿x 轴正向传播,其振幅和角频率分别为A 和ω ,波速为u ,设t = 0时的波形曲线如图所示.(1) 写出此波的表达式.(2) 求距O 点分别为λ / 8和3λ / 8 两处质点的振动方程. (3) 求距O 点分别为λ / 8和3λ / 8 两处质点在t = 0时的振动速度.解:(1) 以O 点为坐标原点.由图可知,该点振动初始条件为0c o s 0==φA y , 0s i n 0<-=φωA v所以 π=21φ波的表达式为 ]21)/(c o s [π+-=u x t A y ωω4分 (2) 8/λ=x 处振动方程为]21)8/2(cos[π+π-=λλωt A y )4/cos(π+=t A ω1分 8/3λ=x 的振动方程为]218/32cos[π+-=λλπωt A y )4/cos(π-=t A ω1分 (3) )21/2sin(/d d π+π--=λωωx t A t yt = 0,8/λ=x 处质点振动速度]21)8/2sin[(/d d π+π--=λλωA t y 2/2ωA -=1分 t = 0,8/3λ=x 处质点振动速度]21)8/32sin[(/d d π+⨯π--=λλωA t y 2/2ωA =1分 3108两波在一很长的弦线上传播,其表达式分别为:)244(31cos 1000.421t x y -π⨯=- (SI))244(31cos 1000.422t x y +π⨯=- (SI)求: (1) 两波的频率、波长、波速;(2) 两波叠加后的节点位置;(3) 叠加后振幅最大的那些点的位置.解:(1) 与波动的标准表达式 )/(2cos λνx t A y -π= 对比可得:ν = 4 Hz , λ = 1.50 m ,各1分 波速 u = λν = 6.00 m/s1分 (2) 节点位置 )21(3/4π+π±=πn x x u Oy)21(3+±=n x m , n = 0,1,2,3, … 3分 (3) 波腹位置 π±=πn x 3/44/3n x ±= m , n = 0,1,2,3, … 2分3109设入射波的表达式为 )(2cos 1Tt xA y +π=λ,在x = 0处发生反射,反射点为一固定端.设反射时无能量损失,求(1) 反射波的表达式; (2) 合成的驻波的表达式;(3) 波腹和波节的位置.解:(1) 反射点是固定端,所以反射有相位突变π,且反射波振幅为A ,因此反射波的表达式为 ])//(2cos[2π+-π=T t x A y λ 3分(2) 驻波的表达式是 21y y y +=)21/2cos()21/2cos(2π-ππ+π=T t x A λ 3分 (3) 波腹位置: π=π+πn x 21/2λ, 2分 λ)21(21-=n x , n = 1, 2, 3, 4,… 波节位置: π+π=π+π2121/2n x λ 2分 λn x 21= , n = 1, 2, 3, 4, (3110)一弦上的驻波表达式为 t x y ππ⨯=-550c o s )6.1(c o s 1000.32 (SI).(1) 若将此驻波看作传播方向相反的两列波叠加而成,求两波的振幅及波速;(2) 求相邻波节之间的距离;(3) 求t = t 0 = 3.00×10-3 s 时,位于x = x 0 = 0.625 m 处质点的振动速度.解:(1) 将 t x y ππ⨯=-550cos 6.1cos 1000.32与驻波表达式 )2cos()/2cos(2t x A y νλππ= 相对比可知:A = 1.50×10-2 m, λ = 1.25 m , ν = 275 Hz波速 u = λν = 343.8 m/s 5分(2) 相邻波节点之间距离 λ21=∆x = 0.625 m 2分 (3) 2.4600,-=∂∂=t y t x v m/s 3分 3111 如图所示,一平面简谐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BC 为波密媒质的反射面.波由P 点反射,OP = 3λ /4,DP = λ /6.在t = 0时,O 处质点的合振动是经过平衡位置向负方向运动.求D 点处入射波与反射波的合振动方程.(设入射波和反射波的振幅皆为A ,频率为ν.)解:选O 点为坐标原点,设入射波表达式为])/(2c o s [1φλν+-π=x t A y 2分 则反射波的表达式是 ])(2cos[2π++-+-π=φλνxDP OP t A y 2分 合成波表达式(驻波)为 )2cos()/2cos(2φνλ+ππ=t x A y 2分 在t = 0时,x = 0处的质点y 0 = 0, 0)/(0<∂∂t y ,故得 π=21φ 2分 因此,D 点处的合成振动方程是)22cos()6/4/32cos(2π+π-π=t A y νλλλt A νπ=2sin 3 2分 3138某质点作简谐振动,周期为2 s ,振幅为0.06 m ,t = 0 时刻,质点恰好处在负向最大位移处,求(1) 该质点的振动方程;(2) 此振动以波速u = 2 m/s 沿x 轴正方向传播时,形成的一维简谐波的波动表达式,(以该质点的平衡位置为坐标原点);(3) 该波的波长.解:(1) 振动方程 )22cos(06.00π+π=t y )cos(06.0π+π=t (SI) 3分 (2) 波动表达式 ])/(c o s[06.0π+-π=u x t y 3分 ])21(c o s [06.0π+-π=x t (SI) (3) 波长 4==uT λ m 2分 3141图示一平面简谐波在t = 0 时刻的波形图,求 (1) 该波的波动表达式;(2) P 处质点的振动方程. 解:(1) O 处质点,t = 0 时0cos 0==φA y , 0sin 0>-=φωA v所以 π-=21φ 2分 又 ==u T /λ (0.40/ 0.08) s= 5 s 2分故波动表达式为 ]2)4.05(2c o s [04.0π--π=x ty (SI) 4分 (2) P 处质点的振动方程为 ]2)4.02.05(2cos[04.0π--π=ty P )234.0cos(04.0π-π=t (SI) 2分 3142 (m) -图示一平面余弦波在t = 0 时刻与t = 2 s 时刻的波形图.已知波速为u ,求(1) 坐标原点处介质质点的振动方程;(2) 该波的波动表达式. 解:(1) 比较t = 0 时刻波形图与t = 2 s 时刻波形图,可知此波向左传播.在t = 0时刻,O 处质点φc o s 0A =, φωs i n 00A -=<v ,故 π-=21φ 2分 又t = 2 s ,O 处质点位移为 )214cos(2/π-π=νA A 所以 π-π=π-21441ν, ν = 1/16 Hz 2分振动方程为 )218/c o s (0π-π=t A y (SI) 1分 (2) 波速 u = 20 /2 m/s = 10 m/s波长 λ = u /ν = 160 m 2分波动表达式 ]21)16016(2cos[π-+π=x t A y (SI) 3分 3143如图所示为一平面简谐波在t = 0 时刻的波形图,设此简谐波的频率为250 Hz ,且此时质点P 的运动方向向下,求 (1) 该波的表达式;(2) 在距原点O 为100 m 处质点的振动方程与振动速度表达式. 解:(1) 由P 点的运动方向,可判定该波向左传播. 原点O 处质点,t = 0 时φcos 2/2A A =, 0sin 0<-=φωA v所以 4/π=φO 处振动方程为 )41500cos(0π+π=t A y (SI) 3分 由图可判定波长λ = 200 m ,故波动表达式为]41)200250(2c o s [π++π=x t A y (SI) 2分 (2) 距O 点100 m 处质点的振动方程是)45500cos(1π+π=t A y 1分 振动速度表达式是 )45500cos(500π+ππ-=t A v (SI) 2分 3144一平面简谐波沿Ox 轴的负方向传播,波长为λ ,P 处质点的振动规律如图所示.(1) 求P 处质点的振动方程;(2) 求此波的波动表达式; t (s)0-A 1y P (m)(3) 若图中 λ21=d ,求坐标原点O 处质点的振动方程.解:(1) 由振动曲线可知,P 处质点振动方程为])4/2cos[(π+π=t A y P )21cos(π+π=t A (SI) 3分 (2) 波动表达式为 ])4(2c o s [π+-+π=λd x tA y (SI) 3分(3) O 处质点的振动方程 )21cos(0t A y π= 2分 3158在均匀介质中,有两列余弦波沿Ox 轴传播,波动表达式分别为)]/(2cos[1λνx t A y -π= 与 )]/(2cos[22λνx t A y +π= ,试求Ox 轴上合振幅最大与合振幅最小的那些点的位置.解:(1) 设振幅最大的合振幅为A max ,有φ∆⋅++=cos 22)2(222max A A A A A式中 λφ/4x π=∆,又因为 1/4c o s c o s =π=∆λφx 时,合振幅最大,故 π±=πk x 2/4λ合振幅最大的点 λk x 21±= ( k = 0,1,2,…) 4分 (2) 设合振幅最小处的合振幅为A minφ∆⋅++=cos 22)2(222min A A A A A因为 1cos -=∆φ 时合振幅最小且 λφ/4x π=∆故 π+±=π)12(/4k x λ合振幅最小的点 4/)12(λ+±=k x ( k = 0,1,2,…) 4分 3335一简谐波,振动周期21=T s ,波长λ = 10 m ,振幅A = 0.1 m .当 t = 0时,波源振动的位移恰好为正方向的最大值.若坐标原点和波源重合,且波沿Ox 轴正方向传播,求:(1) 此波的表达式;(2) t 1 = T /4时刻,x 1 = λ /4处质点的位移;(3) t 2 = T /2时刻,x 1 = λ /4处质点的振动速度.解:(1) )1024cos(1.0x t y π-π=)201(4cos 1.0x t -π= (SI) 3分 (2) t 1 = T /4 = (1 /8) s ,x 1 = λ /4 = (10 /4) m 处质点的位移)80/4/(4cos 1.01λ-π=T ym 1.0)818/1(4cos 1.0=-π= 2分(3) 振速 )20/(4sin 4.0x t t y -ππ-=∂∂=v . )4/1(212==T t s ,在 x 1 = λ /4 = (10 /4) m 处质点的振速 O P d26.1)21sin(4.02-=π-ππ-=v m/s 3分 3410一横波沿绳子传播,其波的表达式为 )2100c o s(05.0x t y π-π= (SI) (1) 求此波的振幅、波速、频率和波长.(2) 求绳子上各质点的最大振动速度和最大振动加速度.(3) 求x 1 = 0.2 m 处和x 2 = 0.7 m 处二质点振动的相位差.解:(1) 已知波的表达式为)2100cos(05.0x t y π-π= 与标准形式)/22cos(λνx t A y π-π= 比较得A = 0.05 m , ν = 50 Hz , λ = 1.0 m 各1分u = λν = 50 m/s 1分(2) 7.152)/(max max =π=∂∂=A t y νv m /s 2分322m a x 22m a x 1093.44)/(⨯=π=∂∂=A t y a ν m/s 2 2分(3) π=-π=∆λφ/)(212x x ,二振动反相 2分3476一平面简谐波沿Ox 轴正方向传播,波的表达式为 )/(2cos λνx t A y -π=, 而另一平面简谐波沿Ox 轴负方向传播,波的表达式为 )/(2cos 2λνx t A y +π=求:(1) x = λ /4 处介质质点的合振动方程;(2) x = λ /4 处介质质点的速度表达式.解:(1) x = λ /4处)212c o s (1π-π=t A y ν , )212cos(22π+π=t A y ν 2分 ∵ y 1,y 2反相 ∴ 合振动振幅 A A A A s =-=2 , 且合振动的初相φ 和y 2的 初相一样为π21. 4分 合振动方程 )212cos(π+π=t A y ν 1分 (2) x = λ /4处质点的速度 )212sin(2/d d π+ππ-== v t A t y νν )2cos(2π+ππ=t A νν 3分 5199有一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平面简谐波,其波速u = 400 m/s ,频率ν = 500 Hz .(1) 某时刻t ,波线上x 1处的相位为φ 1,x 2处的相位为φ 2,试写出 x 2 - x 1与φ 2 - φ 1的关系式,并计算出当x 2 - x 1 = 0.12 m 时φ 2 - φ 1的值.(2) 波线上某定点 x 在t 1时刻的相位为1φ',在t 2时刻的相位为2φ', 试写出t 2 - t 1与12φφ'-'的关系式,并计算出t 2 - t 1 = 10-3 s 时12φφ'-'的值. 解:该波波长 λ = u /ν = 0.8 m(1) x 2点与x 1点的相位差为λφφ/)(2)(1212x x -π=--λφφ/)(21212x x -π-=- 3分当=-12x x 0.12 m 时 π-=-3.012φφ rad 1分(2) 同一点x ,时间差12t t -,相应的相位差T t t /)(21212-π='-'φφ)(212t t -π=ν 3分当 31210-=-t t s 时, π='-'12φφ rad 1分5319已知一平面简谐波的表达式为 )24(cos x t A y +π= (SI).(1) 求该波的波长λ ,频率ν 和波速u 的值;(2) 写出t = 4.2 s 时刻各波峰位置的坐标表达式,并求出此时离坐标原点最近的那个波峰的位置;(3) 求t = 4.2 s 时离坐标原点最近的那个波峰通过坐标原点的时刻t .解:这是一个向x 轴负方向传播的波.(1) 由波数 k = 2π / λ 得波长 λ = 2π / k = 1 m 1分由 ω = 2πν 得频率 ν = ω / 2π = 2 Hz 1分 波速 u = νλ = 2 m/s 1分(2) 波峰的位置,即y = A 的位置.由 1)24(cos =+πx t有 π=+πk x t 2)24( ( k = 0,±1,±2,…)解上式,有 t k x 2-=.当 t = 4.2 s 时, )4.8(-=k x m . 2分所谓离坐标原点最近,即| x |最小的波峰.在上式中取k = 8,可得 x = -0.4的波峰离坐标原点最近. 2分(3) 设该波峰由原点传播到x = -0.4 m 处所需的时间为∆t ,则 ∆t = | ∆x | /u = | ∆x | / (ν λ ) = 0.2 s 1分 ∴ 该波峰经过原点的时刻 t = 4 s 2分 5516平面简谐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振幅为2 cm ,频率为 50 Hz ,波速为 200 m/s .在t = 0时,x = 0处的质点正在平衡位置向y 轴正方向运动,求x = 4 m 处媒质质点振动的表达式及该点在t = 2 s 时的振动速度.解:设x = 0处质点振动的表达式为 )c o s (0φω+=t A y ,已知 t = 0 时,y 0 = 0,且 v 0 > 0 ∴π-=21φ ∴ )2cos(0φν+π=t A y )21100cos(1022π-π⨯=-t (SI) 2分 由波的传播概念,可得该平面简谐波的表达式为 )/22c o s (0u x t A y νφνπ-+π=)2121100cos(1022x t π-π-π⨯=- (SI) 2分 x = 4 m 处的质点在t 时刻的位移)21100cos(1022π-π⨯=-t y (SI) 1分 该质点在t = 2 s 时的振动速度为 )21200sin(1001022π-π⨯⨯-=-πv 2分 = 6.28 m/s 1分5519在绳上传播的入射波表达式为)2cos(1λωxt A y π+=,入射波在x = 0处绳端反射,反射端为自由端.设反射波不衰减,求驻波表达式.解:入射波在x = 0处引起的振动方程为 t A y ωc o s 10=,由于反射端为自由端,所以反射波在O 点的振动方程为 t A y ωc o s 20= 2分∴反射波为 )2cos(2λωxt A y π-= 3分合成的驻波方程为 21y y y +=)2cos(λωx t A π+=)2cos(λωx t A π-+ t x A ωλcos )2cos(2π= 3分5520 在绳上传播的入射波表达式为)2cos(1λπωx t A y +=,入射波在x = 0处反射,反射端为固定端.设反射波不衰减,求驻波表达式. 解:入射波在x = 0处引起的振动方程为 t A y ωc o s 10=,由于反射端为固定端,∴反射波在 x = 0处的振动方程为)cos(20π+=t A y ω 或 )c o s (20π-=t A y ω 2分 ∴反射波为 )2cos(2λωxt A y π-π+=或 )2cos(2λωxt A y π-π-=3分 驻波表达式为 21y y y += )2cos(λωxt A π+=)2cos(λωxt A π-π-+)21cos()212cos(2π+π-π=t x A ωλ3分 或 )21cos()212cos(2π-π+π=t xA y ωλ。
大学物理-机械振动习题-含答案

大学物理-机械振动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 质点作简谐振动,距平衡位置 2。
0cm 时, ,则该质点从一端运动到 C )C:2.2s --- 加速度 a=4.0cm /s 另一端的时间为( A:1.2s B: 2.4sD:4.4sX ,22.2s.2上 2 42 •—个弹簧振子振幅为2 10 2m 当t 0时振子在x 1.0 10 2m 处,且向 正方向运动,则振子的振动方 程是:[A ]A : 1.2题图22 10 cos( t )m ;3’6)m; 3)m;2 10 2 cos( t2 10 2 cos( tD :2x 2 10 cos( t —)m;解:由旋转矢量可 以得出振动的出现初相为:?3 •用余弦函数描述一简谐振动,若其速度与时间 -1v (m.s )1.3题图t (s )—►o 1 —v 2 m vm如图示,则振动的初相位为: (v —t )关系曲线[A ]A: e ; B : 3 ; C : 2 ;D : 2- ;E :「3丁6解:振动速度为:V V max Si n( t 0)t 0时,sin 01,所以。
-或。
2 6由知1.3图,t 0时,速度的大小是在增加,由旋转矢量图知,旋转矢量在 第一象限内,对应质点的运动是由正最大 位移向平衡位置运动,速度是逐渐增加的, 旋转矢量在第二象限内,对应质点的运动 是由平衡位置向负最大位移运动,速度是 逐渐减小的,所以只有。
-是符合条件的。
64 •某人欲测钟摆摆长,将钟摆摆锤上移 1毫 米,测得此钟每分快0。
1秒,则此钟摆的 ) B:30cm C:45cm丄理丁 160mm 30cm2 dT 2 ( 0.1):、填空题1 •有一放置在水平 面上的弹簧振子。
振幅A = 2.0 X 0_2m 周期摆长为( A:15cm D:60cm 解:单摆周期 有: 他2 . g,两侧分别对「和l 求导,j*T = 0.50s ,根据所给初始条件,作出简谐振动的矢量图,并写出振动方程式或初位相。
大学物理习题机械振动机械波

机械振动机械波一、选择题1.对一个作简谐振动的物体,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物体处在运动正方向的端点时,速度和加速度都达到最大值;B 物体位于平衡位置且向负方向运动时,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C 物体位于平衡位置且向正方向运动时,速度最大,加速度为零;D 物体处在负方向的端点时,速度最大,加速度为零;2.质点作简谐振动,振动方程为)cos(φω+=t A x ,当时间2/T t =T 为周期时,质点的速度为A φωsin A v -=;B φωsin A v =;C φωcos A v-=; D φωcos A v =;3.一物体作简谐振动,振动方程为⎪⎭⎫ ⎝⎛+=4cos πωt A x ;在4T t =T 为周期时刻,物体的加速度为 A 2221ωA -; B 2221ωA ; C 2321ωA -; D 2321ωA ; 4.已知两个简谐振动曲线如图所示,1x 的位相比2x 的位相A 落后2π;B 超前2π; C 落后π; D 超前π;5.一质点沿x 轴作简谐振动,振动方程为⎪⎭⎫ ⎝⎛+⨯=-ππ312cos 1042t x SI ;从0=t 时刻起,到质点位置在cm x 2-=处,且向x 轴正方向运动的最短时间间隔为 A s 8/1; B s 4/1;C s 2/1;D s 3/1; 6.一个质点作简谐振动,振幅为A ,在起始时刻质点的位移为2/A ,且向x 轴的正方向运动,代表此简谐振动的旋转矢量图为7.一个简谐振动的振动曲线如图所示;此振动的周期为A s 12;B s 10;C s 14;D s 11;8.一简谐振动在某一瞬时处于平衡位置,此时它的能量是A 动能为零,势能最大;B 动能为零,机械能为零;C 动能最大,势能最大;D 动能最大,势能为零;9.一个弹簧振子做简谐振动,已知此振子势能的最大值为1600J;当振子处于最大位移的1/4时,此时的动能大小为A250J ; B750J ; C1500J ; D 1000J;10.当质点以频率ν作简谐振动时,它的动能的变化频率为 A ν; B ν2 ; C ν4; D2ν;11.一质点作简谐振动,已知振动周期为T,则其振动动能变化的周期是 AT /4; BT/2; CT ; D2T;12.两个同振动方向、同频率、振幅均为A 的简谐振动合成后,振幅仍为A ,则这两个振动的相位差为A π/3;B π/3; C2π/3; D5π/6;xABC D)s21-13.已知一平面简谐波的波动方程为()bx at A y -=cos ,a 、b 为正值,则 A 波的频率为a ; B 波的传播速度为a b /; C 波长为b /π; D 波的周期为a /2π;14.一个波源作简谐振动,周期为,以它经过平衡位置向正方向运动时为计时起点,若此振动的振动状态以s m u 400=的速度沿直线向右传播;则此波的波动方程为A ⎥⎦⎤⎢⎣⎡+⎪⎭⎫ ⎝⎛-=23400200cos ππx t A y ; B ⎥⎦⎤⎢⎣⎡+⎪⎭⎫ ⎝⎛+=23400200cos ππx t A y ; C ⎥⎦⎤⎢⎣⎡+⎪⎭⎫ ⎝⎛+=2400200cos ππx t A y ; D ⎥⎦⎤⎢⎣⎡+⎪⎭⎫ ⎝⎛-=2400200cos ππx t A y ; 15.当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中时,下列哪个量是不变的 A 波长; B 频率; C 波速; D 不确定;16.一横波以速度u 沿x 轴负方向传播,t 时刻波形曲线如图所示,则该时刻 AA 点相位为π; BB 点静止不动; CC 点向下运动; DD 点向下运动;17.一简谐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4/T t =时的波形曲线如图所示;若振动以余弦函数表示,且此题各点振动的初相取π-到π之间的值,则 A 0点的初位相为00=φ;B1点的初位相为2/1πφ-=;C2点的初位相为πφ=2;D3点的初位相为2/3πφ-=;18.频率为Hz 100,传播速度为s m /300的平面简谐波,波线上两点振动的相位差为3/π,则此两点相距A m 2;B m 19.2;C m 5.0;D m 6.28;二、填空题1.一弹簧振子作简谐振动,振幅为A ,周期为T ,其运动方程用余弦函数表示;若0=t 时,uOYX1 2 3 4第题图1振子在负的最大位移处,则初位相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振子在平衡位置向正方向运动,则初位相为________________; 3振子在位移为2/A 处,且向负方向运动,则初位相为______; 2.一物体作余弦振动,振幅为m 21015-⨯,圆频率为16-sπ,初相为π5.0,则振动方程为=x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SI ;3.一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的弹簧振子,振幅为A ,周期为T ;当0=t 时,物体在2/A x =处,且向负方向运动,则其运动方程为 ;4.一物体沿x 轴作简谐运动,振幅为cm 10,周期为s 0.4;当0=t 时物体的位移为cm x 0.50-=,且物体朝x 轴负方向运动;则s t 0.1=时,此物体的位移为 m ;5.一简谐运动曲线如图a 所示,图b 是其旋转矢量图,则此简谐振动的初相位为 ;s t 1=与0=t 的相位差φ∆= ;运动周期是 ;6.两列满足相干条件的机械波在空间相遇将发生干涉现象,其中相干条件包括:1频率_____________;2振动方向_____________和相差恒定; 7.两个同振动方向、同频率、振幅均为A 的简谐运动合成后,振幅仍为A ,则这两个简谐运动的相位差为___________; 8.同方向同频率振幅均为A ,相位差为2π的两个简谐运动叠加后,振幅为________;9.一个质点同时参与两个在同一直线上的简谐振动,其表达式分别为 ()6/2cos 10421π+⨯=-t x ,()6/52cos 10322π-⨯=-t x SI则其合成振动的振幅为___________,初相为_______________;10.两个同方向同频率的简谐振动,其合振动的振幅为cm 20,与第一个简谐振动的位相差为6/1πφφ=-;若第一个简谐振动的振幅为cm cm 3.17310=,则第二个简谐振动的振幅为__________cm ,第一、二两个简谐振动的位相差21φφ-为__________;11.一平面简谐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波速s m u /100=,0=t 时刻的波形曲线如图所示;波长=λ____________;12.惠更斯原理表明,介质中波动传播到的各点都可以看作是发射子波的波源,而在其后的任意时刻,这些子波的_______________就是新的波前; 包络包迹或包络面13.干涉型消声器结构原理如图所示,构可以消除噪声;达点A 时,分成两路而在点B 相遇,而相消;已知声波速度为s m /340,如果要消除频率为Hz 300的发动机排气噪声,则图中弯道与直管长度差至少应为____________;三、判断题1.对于给定的振动系统,周期或频率由振动系统本身的性质决定,而振幅和初相则由初始条件决定;2.对于一定的谐振子而言,振动周期与振幅大小无关; 3.简谐振动的能量与振幅的平方成正比;4.在简谐振动的过程中,谐振子的动能和势能是同相变化的; 5.两个同方向同频率简谐运动合成的结果必定是简谐运动;6.在简谐波传播过程中,沿传播方向相距半个波长的两点的振动速度必定大小相同,方向相反7.在平面简谐波传播的过程中,波程差和相位差的关系是21122x ∆=∆λπφ;8.频率相同、传播方向相同、相差恒定的两列波在空间相遇会发生干涉;第题图) 0-0。
大学物理机械振动习题附答案要点

一、选择题:1.3001:把单摆摆球从平衡位置向位移正方向拉开,使摆线与竖直方向成一微小角度θ ,然后由静止放手任其振动,从放手时开始计时。
若用余弦函数表示其运动方程,则该单摆振动的初相为(A) π (B) π/2 (C) 0 (D) θ [ ]2.3002:两个质点各自作简谐振动,它们的振幅相同、周期相同。
第一个质点的振动方程为x 1 = A cos(ωt + α)。
当第一个质点从相对于其平衡位置的正位移处回到平衡位置时,第二个质点正在最大正位移处。
则第二个质点的振动方程为:(A))π21cos(2++=αωt A x (B) )π21cos(2-+=αωt A x (C))π23cos(2-+=αωt A x (D) )cos(2π++=αωt A x [ ]3.3007:一质量为m 的物体挂在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下面,振动角频率为ω。
若把此弹簧分割成二等份,将物体m 挂在分割后的一根弹簧上,则振动角频率是(A) 2 ω (B) ω2 (C) 2/ω (D) ω /2 [ ]4.3396:一质点作简谐振动。
其运动速度与时间的曲线如图所示。
若质点的振动规律用余弦函数描述,则其初相应为 (A) π/6 (B) 5π/6 (C) -5π/6 (D) -π/6 (E) -2π/3 v 与a5.3552期分别为T 1和T 2。
将它们拿到月球上去,相应的周期分别为1T '和2T '。
则有(A) 11T T >'且22T T >' (B) 11T T <'且22T T <'(C) 11T T ='且22T T =' (D) 11T T ='且22T T >'[ ] 6.5178:一质点沿x 轴作简谐振动,振动方程为)312cos(1042π+π⨯=-t x (SI)。
从t = 0时刻起,到质点位置在x = -2 cm 处,且向x 轴正方向运动的最短时间间隔为(A) s 81 (B) s 61 (C) s 41 (D) s 31 (E)[ ]7.5179:一弹簧振子,重物的质量为m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该振子作振幅为A 的简谐振动。
大学物理机械波习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1.3147:一平面简谐波沿Ox 正方向传播,波动表达式为]2)42(2cos[10.0π+-π=x t y (SI),该波在t = 0.5 s 时刻的波形图是[ B ]2.3407:横波以波速u 沿x 轴负方向传播。
t 时刻波形曲线如图。
则该时刻(A) A 点振动速度大于零 (B) B 点静止不动 (C) C 点向下运动(D) D 点振动速度小于零 [3.3411:若一平面简谐波的表达式为 )cos(Cx Bt A y -=,式中A 、B 、C 为正值常量,则:(A) 波速为C (B) 周期为1/B (C) 波长为 2π /C (D) 角频率为2π /B []4.3413:下列函数f (x 。
t )可表示弹性介质中的一维波动,式中A 、a 和b 是正的常量。
其中哪个函数表示沿x 轴负向传播的行波?(A) )cos(),(bt ax A t x f += (B) )cos(),(bt ax A t x f -=(C) bt ax A t x f cos cos ),(⋅= (D) btax A t x f sin sin ),(⋅= [ ]5.3479:在简谐波传播过程中,沿传播方向相距为λ21(λ 为波长)的两点的振动速度必定(A) 大小相同,而方向相反 (B) 大小和方向均相同(C) 大小不同,方向相同(D) 大小不同,而方向相反 [ ]6.3483:一简谐横波沿Ox 轴传播。
若Ox 轴上P 1和P 2两点相距λ /8(其中λ 为该波的波长),则在波的传播过程中,这两点振动速度的(A) 方向总是相同 (B) 方向总是相反y (m) y (m) - y (m) y (m)(C) 方向有时相同,有时相反 (D) 大小总是不相等 [ ]7.3841:把一根十分长的绳子拉成水平,用手握其一端。
维持拉力恒定,使绳端在垂直于绳子的方向上作简谐振动,则 (A) 振动频率越高,波长越长(B) 振动频率越低,波长越长(C) 振动频率越高,波速越大 (D) 振动频率越低,波速越大 [ ] 8.3847:图为沿x 轴负方向传播的平面简谐波在t = 0时刻的波形。
大学物理习题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一、选择题 (25分)1 一质点作周期为T 的简谐运动,质点由平衡位置正方向运动到最大位移一半处所需的最短时间为( D ) (A )T/2 (B )T/4 (C)T/8 (D )T/122 一弹簧振子作简谐振动,当其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的大小为振幅的1/4时,其动能为振动总能量的( E )(A )7/16 (B )9/16 (C )11/16 (D )13/16 (E )15/16 3一质点作简谐运动,其振动方程为)32cos(24.0ππ+=t x m,试用旋转矢量法求出质点由初始状态运动到 x =-0.12 m,v <0的状态所经过的最短时间。
(C ) (A )0.24s (B )31 (C )32 (D )214 一平面简谐波的波动方程为:)(2cos λνπx t A y -=,在ν1=t 时刻,431λ=x 与 42λ=x 两处质点速度之比:( B )(A )1 (B )-1 (C )3 (D )1/35 一平面简谐机械波在弹性介质中传播,下述各结论哪个正确?( D ) (A)介质质元的振动动能增大时,其弹性势能减小,总机械能守恒. (B)介质质元的振动动能和弹性势能都作周期性变化,但两者相位不相同 (C)介质质元的振动动能和弹性势能的相位在任一时刻都相同,但两者数值不同. (D)介质质元在其平衡位置处弹性势能最大. 二、填空题(25分)1 一弹簧振子,弹簧的劲度系数为0.32 N/m ,重物的质量为0.02 kg ,则这个系统的固有频率为____0.64 Hz ____,相应的振动周期为___0.5π s______.2 两个简谐振动曲线如图所示,两个简谐振动的频率之比 ν1:ν2 = _2:1__ __,加速度最大值之比a 1m :a 2m = __4:1____,初始速率之比 v 10 :v 20 = _2:1__ ___.三、计算题(1 一质点作简谐振动,速度的最大值 v m =5cm/s ,振幅A =2 cm .若令速度具有正最大值的那一时刻为t =0,求振动表达式.解:据题意,设振动表达式为:)cos(2ϕω+=t x ,则振子速度为:)sin(2ϕωω+-==t dtdxvω2=m v ω=2.5 rad/s又因:速度正最大值的那个时刻是t=0,即,振子在平衡位置,沿着x 正向运动。
大学物理题库-振动与波动

振动与波动题库一、选择题(每题3分)1、当质点以频率ν 作简谐振动时,它的动能的变化频率为( )(A ) 2v(B )v (C )v 2 (D )v 42、一质点沿x 轴作简谐振动,振幅为cm 12,周期为s 2。
当0=t 时, 位移为cm 6,且向x 轴正方向运动。
则振动表达式为( )(A) )(3cos 12.0ππ-=t x (B ))(3cos 12.0ππ+=t x (C ))(32cos 12.0ππ-=t x (D ))(32cos 12.0ππ+=t x3、 有一弹簧振子,总能量为E ,如果简谐振动的振幅增加为原来的两倍,重物的质量增加为原来的四倍,则它的总能量变为 ( )(A )2E (B )4E (C )E /2 (D )E /4 4、机械波的表达式为()()m π06.0π6cos 05.0x t y +=,则 ( )>(A) 波长为100 m (B) 波速为10 m·s-1(C) 周期为1/3 s (D) 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5、两分振动方程分别为x 1=3cos (50πt+π/4) ㎝ 和x 2=4cos (50πt+3π/4)㎝,则它们的合振动的振幅为( )(A) 1㎝ (B )3㎝ (C )5 ㎝ (D )7 ㎝ 6、一平面简谐波,波速为μ=5 cm/s ,设t= 3 s 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则x=0处的质点的振动方程为 ( )(A) y=2×10-2cos (πt/2-π/2) (m)(B) y=2×10-2cos (πt + π) (m)(C) y=2×10-2cos(πt/2+π/2) (m)(D) y=2×10-2cos (πt -3π/2) (m)…7、一平面简谐波,沿X 轴负方向 传播。
x=0处的质点的振动曲线如图所示,若波函数用余弦函数表示,则该波的初位相为( ) (A )0 (B )π(C) π /2 (D) - π /28、有一单摆,摆长m 0.1=l ,小球质量g 100=m 。
N考核《大学物理学》机械振动与机械波部分练习题(解答)

《大学物理学》机械振动与机械波部分练习题(解答)一、选择题1.一弹簧振子,当把它水平放置时,它作简谐振动。
若把它竖直放置或放在光滑斜面上,试判断下列情况正确的是 ( C )(A )竖直放置作简谐振动,在光滑斜面上不作简谐振动; (B )竖直放置不作简谐振动,在光滑斜面上作简谐振动; (C )两种情况都作简谐振动; (D )两种情况都不作简谐振动。
2.两个简谐振动的振动曲线如图所示,则有 ( A )(A )A 超前/2π; (B )A 落后/2π; (C )B 超前/2π; (D )B 落后/2π。
3.一个质点作简谐振动,周期为T ,当质点由平衡位置向x 轴正方向运动时,由平衡位置到二分之一最大位移这段路程所需要的最短时间为: ( D )(A )/4T ; (B )/6T ; (C )/8T ; (D )/12T 。
4.分振动方程分别为13cos(50)4x t ππ=+和234cos(50)4x t ππ=+(SI 制)则它们的合振动表达式为: ( C )(A )5cos(50)4x t ππ=+; (B )5cos(50)x t π=;(C )115cos(50)27x t tg ππ-=++; (D )145cos(50)23x t tg ππ-=++。
5.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分别挂在两个不同的弹簧下端,弹簧的伸长分别为1l ∆和2l ∆,且1l ∆=22l ∆,两弹簧振子的周期之比T 1:T 2为 ( B )(A )2; (B )2; (C )1/2; (D )2/1。
6.一个平面简谐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波速u=10m/s 。
x =0处,质点振动曲线如图所示,则该波的表式为(A ))2202cos(2πππ++=x t y m ;-(B ))2202cos(2πππ-+=x t y m ; (C ))2202sin(2πππ++=x t y m ;(D ))2202sin(2πππ-+=x t y m 。
1大学物理习题_机械振动机械波

机械振动机械波一、选择题1.对一个作简谐振动的物体,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物体处在运动正方向的端点时,速度和加速度都达到最大值; (B )物体位于平衡位置且向负方向运动时,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 (C )物体位于平衡位置且向正方向运动时,速度最大,加速度为零; (D )物体处在负方向的端点时,速度最大,加速度为零。
2.质点作简谐振动,振动方程为)cos(φω+=t A x ,当时间2/T t =(T 为周期)时,质点的速度为(A )φωsin A v -=; (B )φωsin A v =; (C )φωcos A v-=; (D )φωcos A v =。
3.一物体作简谐振动,振动方程为⎪⎭⎫⎝⎛+=4cos πωt A x 。
在4T t =(T 为周期)时刻,物体的加速度为 (A )2221ωA -; (B )2221ωA ; (C )2321ωA -; (D )2321ωA 。
4.已知两个简谐振动曲线如图所示,1x 的位相比2x 的位相(A )落后2π; (B )超前2π;(C )落后π; (D )超前π。
5.一质点沿x 轴作简谐振动,振动方程为⎪⎭⎫ ⎝⎛+⨯=-ππ312cos 1042t x (SI )。
从0=t 时刻起,到质点位置在cm x 2-=处,且向x 轴正方向运动的最短时间间隔为 (A )s 8/1; (B )s 4/1; (C )s 2/1; (D )s 3/1。
6.一个质点作简谐振动,振幅为A ,在起始时刻质点的位移为2/A ,且向x 轴的正方向运动,代表此简谐振动的旋转矢量图为7.一个简谐振动的振动曲线如图所示。
此振动的周期为(A )s 12; (B )s 10;(C )s 14; (D )s 11。
8.一简谐振动在某一瞬时处于平衡位置,此时它的能量是(A )动能为零,势能最大; (B )动能为零,机械能为零; (C )动能最大,势能最大; (D )动能最大,势能为零。
大学物理机械波习题附问题详解

一、选择题:1.3147:一平面简谐波沿Ox 正方向传播,波动表达式为]2)42(2cos[10.0π+-π=x t y (SI),该波在t = 0.5 s 时刻的波形图是[ B ]2.3407:横波以波速u 沿x 轴负方向传播。
t 时刻波形曲线如图。
则该时刻(A) A 点振动速度大于零 (B) B 点静止不动 (C) C 点向下运动(D) D 点振动速度小于零 [3.3411:若一平面简谐波的表达式为 )cos(Cx Bt A y -=,式中A 、B 、C为正值常量,则:(A) 波速为C (B) 周期为1/B (C) 波长为 2π /C (D) 角频率为2π /B []4.3413:下列函数f (x 。
t )可表示弹性介质中的一维波动,式中A 、a 和b 是正的常量。
其中哪个函数表示沿x 轴负向传播的行波?(A) )cos(),(bt ax A t x f += (B) )cos(),(bt ax A t x f -=(C) bt ax A t x f cos cos ),(⋅= (D) bt axA t x f sin sin ),(⋅= [ ]5.3479:在简谐波传播过程中,沿传播方向相距为λ21(λ 为波长)的两点的振动速度必定(A) 大小相同,而方向相反 (B) 大小和方向均相同(C) 大小不同,方向相同(D) 大小不同,而方向相反y (m) y (m) - y (m) y (m)[ ]6.3483:一简谐横波沿Ox 轴传播。
若Ox 轴上P 1和P 2两点相距λ /8(其中λ 为该波的波长),则在波的传播过程中,这两点振动速度的(A) 方向总是相同 (B) 方向总是相反(C) 方向有时相同,有时相反 (D) 大小总是不相等 [ ]7.3841:把一根十分长的绳子拉成水平,用手握其一端。
维持拉力恒定,使绳端在垂直于绳子的方向上作简谐振动,则 (A) 振动频率越高,波长越长 (B) 振动频率越低,波长越长(C) 振动频率越高,波速越大 (D) 振动频率越低,波速越大 [ ] 8.3847:图为沿x 轴负方向传播的平面简谐波在t = 0时刻的波形。
大学物理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综合练习题(含答案)

解: A1 = 5cm , A2 = 6 cm ,1 = 0.75 , 2 = 0.25
A = A12 + A22 + 2 A1 A2 cos( 2 − 1 ) = 52 + 62 + 2 5 6 cos(0.25 − 0.75 )
= 120 Hz ,另一列火车 B 以 u2 = 25 m/s 的速度行驶。当 A 、B 两车相向而行时,B 的 司机听到汽笛的频率 为137 Hz ;当 A 、 B 两车运行方向相同时,且 B 车在 A 车前方, B 的司机听到汽笛的频率 为118 Hz 。
解:波源与观察者相向运动: = u + vR = 331+ 20 120 = 137 H z
A
=
2.00 cm
。x
= 10cm
处有一点 a
在t
=
3s
时
ya
=
0
,d y dt
|a
0
;当 t
=
5s
时,x
=
0处
的位移 y0 = 0 ,此刻该点速度 v = − 6.28 cm/s 。
解:
y0
=
A cos( 2 T
t
+0),
ya
=
Acos[2 ( t T
−
x
)
+
0
]
x = 10 cm , t = 3s , = vT = 10 cm
= 61cm
u
5.图为 t = 0 时刻,以余弦函数表示的沿 x 轴
大学物理振动与波题库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1、把单摆摆球从平衡位置向位移正方向拉开,使摆线与竖直方向成一微小角度θ ,然后由静止放手任其振动,从放手时开始计时.若用余弦函数表示其运动方程,则该单摆振动的初相为(A) π. (B) π/2.(C) 0 . (D) θ. [2、两个质点各自作简谐振动,它们的振幅相同、周期相同.第一个质点的振动方程为x 1 = A cos(ωt + α).当第一个质点从相对于其平衡位置的正位移处回到平衡位置时,第二个质点正在最大正位移处.则第二个质点的振动方程为(A) )π21cos(2++=αωt A x . (B) )π21cos(2-+=αωt A x . (C) )π23cos(2-+=αωt A x . (D) )cos(2π++=αωt A x . [ ]3、一个弹簧振子和一个单摆(只考虑小幅度摆动),在地面上的固有振动周期分别为T 1和T 2.将它们拿到月球上去,相应的周期分别为1T '和2T '.则有(A) 11T T >'且22T T >'. (B) 11T T <'且22T T <'.(C) 11T T ='且22T T ='. (D) 11T T ='且22T T >'. [ ]4、一弹簧振子,重物的质量为m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该振子作振幅为A 的简谐振动.当重物通过平衡位置且向规定的正方向运动时,开始计时.则其振动方程为:(A) )21/(cos π+=t m k A x (B) )21/cos(π-=t m k A x (C) )π21/(cos +=t k m A x (D) )21/cos(π-=t k m A x (E) t m /k A x cos = [ ]5、一物体作简谐振动,振动方程为)41cos(π+=t A x ω.在 t = T /4(T 为周期)时刻,物体的加速度为(A) 2221ωA -. (B) 2221ωA . (C) 2321ωA -. (D) 2321ωA . [ ]6、一质点作简谐振动,振动方程为)cos(φω+=t A x ,当时间t = T /2(T 为周期)时,质点的速度为(A) φωsin A -. (B) φωsin A .(C) φωcos A -. (D) φωcos A . [ ]7、一质点作简谐振动,周期为T .当它由平衡位置向x 轴正方向运动时,从二分之一最大位移处到最大位移处这段路程所需要的时间为(A) T /12. (B) T /8.(C) T /6. (D) T /4. [ ]8、两个同周期简谐振动曲线如图所示.x 1的相位比x 2的相位 (A) 落后π/2. (B) 超前π/2. (C) 落后π . (D) 超前π.[ ]9、一质点作简谐振动,已知振动频率为f ,则振动动能的变化频率是(A) 4f . (B) 2 f . (C) f .(D) 2/f . (E) f /4 [ ]10、一弹簧振子作简谐振动,当位移为振幅的一半时,其动能为总能量的(A) 1/4. (B) 1/2. (C) 2/1. (D) 3/4. (E) 2/3. [ ]11、一弹簧振子作简谐振动,当其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的大小为振幅的1/4时,其动能为振动总能量的(A) 7/16. (B) 9/16. (C) 11/16.(D) 13/16. (E) 15/16. [ ]12 一质点作简谐振动,已知振动周期为T ,则其振动动能变化的周期是(A) T /4. (B) 2/T . (C) T .(D) 2 T . (E) 4T . [ ]13、当质点以频率ν 作简谐振动时,它的动能的变化频率为(A) 4 ν. (B) 2 ν . (C) ν. (D) ν21. [ ]14、图中所画的是两个简谐振动的振动曲线.若这两个简谐振动可叠加,则合成的余弦振动的初相为(A) π23. (B) π. (C) π21. (D) 0. [ ]15、若一平面简谐波的表达式为 )cos(Cx Bt A y -=,式中A 、B 、C 为正值常量,则(A) 波速为C . (B) 周期为1/B .(C) 波长为 2π /C . (D) 角频率为2π /B . [ ]16、下列函数f (x , t )可表示弹性介质中的一维波动,式中A 、a 和b 是正的常量.其中哪个函数表示沿x 轴负向传播的行波?(A) )cos(),(bt ax A t x f +=. (B) )cos(),(bt ax A t x f -=.(C) bt ax A t x f cos cos ),(⋅=. (D) bt ax A t x f sin sin ),(⋅=. [ ]17、频率为 100 Hz ,传播速度为300 m/s 的平面简谐波,波线上距离小于波长的两点振动的相位差为π31,则此两点相距(A) 2.86 m . (B) 2.19 m .A/ -A(C) 0.5 m . (D) 0.25 m . [ ]18、已知一平面简谐波的表达式为 )cos(bx at A y -=(a 、b 为正值常量),则(A) 波的频率为a . (B) 波的传播速度为 b/a .(C) 波长为 π / b . (D) 波的周期为2π / a . [ ]19、一平面简谐波的表达式为 )3cos(1.0π+π-π=x t y (SI) ,t = 0时的波形曲线如图所示,则(A) O 点的振幅为-0.1 m .(B) 波长为3 m . (C) a 、b 两点间相位差为π21 . (D) 波速为9 m/s . [ ]20、机械波的表达式为y = 0.03cos6π(t + 0.01x ) (SI) ,则 (A) 其振幅为3 m . (B) 其周期为s 31.(C) 其波速为10 m/s . (D) 波沿x 轴正向传播. [ ]21、图为沿x 轴负方向传播的平面简谐波在t = 0时刻的波形.若波的表达式以余弦函数表示,则O 点处质点振动的初相为(A) 0.(B) π21. (C) π. (D) π23. [ ]22、一横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若t 时刻波形曲线如图所示,则在t + T /4时刻x 轴上的1、2、3三点的振动位移分别是 (A) A ,0,-A. (B) -A ,0,A. (C) 0,A ,0. (D) 0,-A ,0. [ ]23一平面简谐波表达式为 )2(sin 05.0x t y -π-= (SI),则该波的频率 ν (Hz), 波速u (m/s)及波线上各点振动的振幅 A (m)依次为(A) 21,21,-0.05. (B) 21,1,-0.05. (C) 21,21,0.05. (D) 2,2,0.05. [ ]24、在下面几种说法中,正确的说法是:(A) 波源不动时,波源的振动周期与波动的周期在数值上是不同的.(B) 波源振动的速度与波速相同.(C) 在波传播方向上的任一质点振动相位总是比波源的相位滞后(按差值不大于π计).(D) 在波传播方向上的任一质点的振动相位总是比波源的相位超前.(按差值不大于π计) [ ]25、在简谐波传播过程中,沿传播方向相距为λ21(λ 为波长)的两点的振动速度必定x y O u(A) 大小相同,而方向相反. (B) 大小和方向均相同.(C) 大小不同,方向相同. (D) 大小不同,而方向相反.[ ]26、一平面简谐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已知 x = x 0处质点的振动方程为)cos(0φω+=t A y .若波速为u ,则此波的表达式为(A) }]/)([cos{00φω+--=u x x t A y . (B) }]/)([cos{00φω+--=u x x t A y . (C) }]/)[(cos{00φω+--=u x x t A y . (D) }]/)[(cos{00φω+-+=u x x t A y . [ ]27、一平面简谐波,其振幅为A ,频率为ν .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设t = t 0时刻波形如图所示.则x = 0处质点的振动方程为(A) ]21)(2cos[0π++π=t t A y ν. (B) ]21)(2cos[0π+-π=t t A y ν. (C) ]21)(2cos[0π--π=t t A y ν. (D) ])(2cos[0π+-π=t t A y ν. [ ]28、一平面简谐波的表达式为 )/(2cos λνx t A y -π=.在t = 1 /ν 时刻,x 1 = 3λ /4与x 2 = λ /4二点处质元速度之比是(A) -1. (B) 31. (C) 1. (D) 3 [ ]29、在同一媒质中两列相干的平面简谐波的强度之比是I 1 / I 2 = 4,则两列波的振幅之比是(A) A 1 / A 2 = 16. (B) A 1 / A 2 = 4.(C) A 1 / A 2 = 2. (D) A 1 / A 2 = 1 /4. [ ]30、如图所示,两列波长为λ 的相干波在P 点相遇.波在S 1点振动的初相是φ 1,S 1到P 点的距离是r 1;波在S 2点的初相是φ 2,S 2到P 点的距离是r 2,以k 代表零或正、负整数,则P 点是干涉极大的条件为:(A) λk r r =-12. (B) π=-k 212φφ. (C) π=-π+-k r r 2/)(21212λφφ. (D) π=-π+-k r r 2/)(22112λφφ.[ ]31、沿着相反方向传播的两列相干波,其表达式为)/(2cos 1λνx t A y -π= 和 )/(2cos 2λνx t A y +π=.叠加后形成的驻波中,波节的位置坐标为 (A) λk x ±=. (B) λk x 21±=. (C) λ)12(21+±=k x . (D) 4/)12(λ+±=k x . x y t =t 0u O其中的k = 0,1,2,3, …. [ ]32、有两列沿相反方向传播的相干波,其表达式为)/(2cos 1λνx t A y -π= 和 )/(2cos 2λνx t A y +π=. 叠加后形成驻波,其波腹位置的坐标为:(A) x =±k λ. (B) λ)12(21+±=k x . (C) λk x 21±=. (D) 4/)12(λ+±=k x . 其中的k = 0,1,2,3, …. [ ]33某时刻驻波波形曲线如图所示,则a 、b 两点振动的相位差是(A) 0 (B) π21(C) π. (D) 5π/4. [ ]34、沿着相反方向传播的两列相干波,其表达式为)/(2cos 1λνx t A y -π= 和 )/(2cos 2λνx t A y +π=.在叠加后形成的驻波中,各处简谐振动的振幅是(A) A . (B) 2A .(C) )/2cos(2λx A π. (D) |)/2cos(2|λx A π. [ ]35、在波长为λ 的驻波中,两个相邻波腹之间的距离为(A) λ /4. (B) λ /2.(C) 3λ /4. (D) λ . [ ]36、在波长为λ 的驻波中两个相邻波节之间的距离为(A) λ . (B) 3λ /4.(C) λ /2. (D) λ /4. [ ]37在真空中沿着x 轴正方向传播的平面电磁波,其电场强度波的表达式是)/(2cos 0λνx t E E z -π=,则磁场强度波的表达式是:(A) )/(2cos /000λνμεx t E H y -π=. (B) )/(2cos /000λνμεx t E H z -π=.(C) )/(2cos /000λνμεx t E H y -π-=. (D) )/(2cos /000λνμεx t E H y +π-=. [ ]38、在真空中沿着z 轴负方向传播的平面电磁波,其磁场强度波的表达式为)/(cos 0c z t H H x +-=ω,则电场强度波的表达式为:(A) )/(cos /000c z t H E y +=ωεμ. (B) )/(cos /000c z t H E x +=ωεμ. (C) )/(cos /000c z t H E y +-=ωεμ.(D) )/(cos /000c z t H E y --=ωεμ. [ ]39、电磁波的电场强度E 、磁场强度 H 和传播速度 u 的关系是:(A) 三者互相垂直,而E 和H 位相相差π21. (B) 三者互相垂直,而且E 、H 、 u 构成右旋直角坐标系. (C) 三者中E 和H 是同方向的,但都与 u 垂直. (D) 三者中E 和H 可以是任意方向的,但都必须与 u 垂直. [ ]40、电磁波在自由空间传播时,电场强度E 和磁场强度H(A) 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同一条直线上.(B) 朝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传播.(C) 互相垂直,且都垂直于传播方向.(D) 有相位差π21. [ ] 二、填空题:(每题4分)41、一弹簧振子作简谐振动,振幅为A ,周期为T ,其运动方程用余弦函数表示.若t = 0时,(1) 振子在负的最大位移处,则初相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振子在平衡位置向正方向运动,则初相为________________;(3) 振子在位移为A /2处,且向负方向运动,则初相为______.42、三个简谐振动方程分别为 )21cos(1π+=t A x ω,)67cos(2π+=t A x ω和)611cos(3π+=t A x ω画出它们的旋转矢量图,并在同一坐标上画出它们的振动曲线.43、一物体作余弦振动,振幅为15×10-2 m ,角频率为6π s -1,初相为0.5 π,则振动方程为x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SI).44、一质点沿x 轴作简谐振动,振动范围的中心点为x 轴的原点.已知周期为T ,振幅为A .(1) 若t = 0时质点过x = 0处且朝x 轴正方向运动,则振动方程为x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若t = 0时质点处于A x 21=处且向x 轴负方向运动,则振动方程为 x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5、一弹簧振子,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重物的质量为m ,则此系统的固有振动 周期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46、在两个相同的弹簧下各悬一物体,两物体的质量比为4∶1,则二者作简谐振动的周期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47、一简谐振动的表达式为)3cos(φ+=t A x ,已知 t = 0时的初位移为0.04 m ,初速度为0.09 m/s ,则振幅A =_____________ ,初相φ =________________.48、一质点作简谐振动,速度最大值v m = 5 cm/s ,振幅A = 2 cm .若令速度具有正最大值的那一时刻为t = 0,则振动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9、两个简谐振动曲线如图所示,则两个简谐振动 的频率之比ν1∶ν2=__________________,加速度最 大值之比a 1m ∶a 2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初始速率之比v 10∶v 20=____________________.50、有简谐振动方程为x = 1×10-2cos(π t +φ)(SI),初相分别为φ1 = π/2,φ2 = π,φ3 = -π/2的三个振动.试在同一个坐标上画出上述三个振动曲线.51、一简谐振动曲线如图所示,则由图可确定在t = 2s时刻质点的位移为 ____________________,速度为 __________________.52、已知两个简谐振动的振动曲线如图所示.两 简谐振动的最大速率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53、一水平弹簧简谐振子的振动曲线如图所示.当振子处在位移为零、速度为-ωA 、加速度为零和弹性力为零 的状态时,应对应于曲线上的________点.当振子处在位移的绝对值为A 、速度为零、加速度为-ω2A 和弹性力 为-kA 的状态时,应对应于曲线上的____________点.x (cm)t (s)O- x (cm)54、一简谐振动用余弦函数表示,其振动曲线如图所示,则此简谐振动的三个特征量为A =_____________;ω =________________; φ =_______________.55、已知两个简谐振动曲线如图所示.x 1的相位比x 2 的相位超前_______.56、两个简谐振动方程分别为 t A x ωcos 1=,)31cos(2π+=t A x ω 在同一坐标上画出两者的x —t 曲线.xtO57、已知一简谐振动曲线如图所示,由图确定振子:(1) 在_____________s 时速度为零.(2) 在____________ s 时动能最大.(3) 在____________ s 时加速度取正的最大值.58、已知三个简谐振动曲线如图所示,则振动方程分别为:x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x 2 = _____________________,x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59、图中用旋转矢量法表示了一个简谐振动.旋转矢量的长度为0.04 m ,旋转角速度ω = 4π rad/s .此简谐振动以余弦函数表 x (cm)t (s)O 12示的振动方程为x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SI).60、一质点作简谐振动的角频率为ω 、振幅为A .当t = 0时质点位于A x 21=处,且向x 正方向运动.试画出此振动的旋转矢量图.61、两个同方向的简谐振动曲线如图所示.合振动的振幅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振动的振动方程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一平面简谐波.波速为6.0 m/s ,振动周期为0.1 s ,则波长为___________.在波的传播方向上,有两质点(其间距离小于波长)的振动相位差为5π /6,则此两质点相距___________.63、一个余弦横波以速度u 沿x 轴正向传播,t 时刻波形曲线如图所示.试分别指出图中A ,B ,C 各质点在 该时刻的运动方向.A _____________;B _____________ ;C ______________ . 64、一横波的表达式是 )30/01.0/(2sin 2x t y -π=其中x 和y 的单位是厘米、t 的单位是秒,此波的波长是_________cm ,波速是_____________m/s .65、已知平面简谐波的表达式为 )cos(Cx Bt A y -=式中A 、B 、C 为正值常量, 此波的波长是_________,波速是_____________.在波传播方向上相距为d 的两点的振动相位差是____________________.66、一声波在空气中的波长是0.25 m ,传播速度是340 m/s ,当它进入另一介质时, 波长变成了0.37 m ,它在该介质中传播速度为______________.67、已知波源的振动周期为4.00×10-2 s ,波的传播速度为300 m/s ,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则位于x 1 = 10.0 m 和x 2 = 16.0 m 的两质点振动相位差为__________.68、一平面简谐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波速 u = 100 m/s ,t = 0时刻的波形曲线如图所示. 可知波长λ = ____________; 振幅A = __________;频率ν = ____________.69、频率为500 Hz 的波,其波速为350 m/s ,相位差为2π/3 的两点间距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0、一平面简谐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已知x = 0处的振动方程为 )cos(0φω+=t y ,波速为u .坐标为x 1和x 2的两点的振动初相位分别记为φ 1和φ 2,则相位差φ 1-φ 2 =_________________.·---y (m)71、已知一平面简谐波的波长λ = 1 m ,振幅A = 0.1 m ,周期T = 0.5 s .选波的传播方向为x 轴正方向,并以振动初相为零的点为x 轴原点,则波动表达式为y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SI).72、一横波的表达式是)4.0100(2sin 02.0π-π=t y (SI), 则振幅是________,波长是_________,频率是__________,波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______.77、已知一平面简谐波的表达式为 )cos(bx at A -,(a 、b 均为正值常量),则波沿x 轴传播的速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74、一简谐波的频率为 5×104 Hz ,波速为 1.5×103 m/s .在传播路径上相距5×10-3 m 的两点之间的振动相位差为_______________.75、一简谐波沿BP 方向传播,它在B 点引起的振动方程为 t A y π=2cos 11.另一简谐波沿CP 方向传播,它在C 点引起的振动方程为)2cos(22π+π=t A y .P 点与B 点相距0.40 m ,与C 点相距0.5 m (如图).波速均为u = 0.20 m/s .则两波在P 点的相位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76、已知一平面简谐波的表达式为 )cos(Ex Dt A y -=,式中A 、D 、E 为正值常量,则在传播方向上相距为a 的两点的相位差为______________.77、在简谐波的一条射线上,相距0.2 m 两点的振动相位差为π /6.又知振动周期为0.4 s ,则波长为_________________,波速为________________.78、一声纳装置向海水中发出超声波,其波的表达式为)2201014.3cos(102.153x t y -⨯⨯=- (SI)则此波的频率ν = _________________ ,波长λ = __________________, 海水中声速u = __________________.79、已知14℃时的空气中声速为340 m/s .人可以听到频率为20 Hz 至20000 Hz 范围内的声波.可以引起听觉的声波在空气中波长的范围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0、一平面简谐波(机械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波动表达式为)21cos(2.0x t y π-π= (SI),则x = -3 m 处媒质质点的振动加速度a 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1、在同一媒质中两列频率相同的平面简谐波的强度之比I 1 / I 2 = 16,则这两列波的振幅之比是A 1 / A 2 = ____________________.82、两相干波源S 1和S 2的振动方程分别是)cos(1φω+=t A y 和)cos(2φω+=t A y . S 1距P 点3个波长,S 2距P 点 4.5个波长.设波传播过程中振幅不变,则两波同时传到P 点时的合振幅是________________.83、两相干波源S 1和S 2的振动方程分别是t A y ωcos 1=和)21cos(2π+=t A y ω.S 1距P 点3个波长,S 2距P 点21/4个波长.两波在P 点引起的两个振动的相位差是____________.84、两个相干点波源S 1和S 2,它们的振动方程分别是 )21cos(1π+=t A y ω和 )21cos(2π-=t A y ω.波从S 1传到P 点经过的路程等于2个波长,波从S 2传到P 点的路程等于7 / 2个波长.设两波波速相同,在传播过程中振幅不衰减,则两波传到P 点的振动的合振幅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5、一弦上的驻波表达式为)90cos()cos(1.0t x y ππ=(SI).形成该驻波的两个反向传播的行波的波长为________________,频率为__________________.86、一弦上的驻波表达式为 t x y 1500cos 15cos 100.22-⨯= (SI).形成该驻波的两个反向传播的行波的波速为__________________.87、在弦线上有一驻波,其表达式为 )2cos()/2cos(2t x A y νλππ=, 两个相邻波节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_______.88、频率为ν = 5×107 Hz 的电磁波在真空中波长为_______________m ,在折射率为n = 1.5 的媒质中波长为______________m .89、在电磁波传播的空间(或各向同性介质)中,任一点的E 和H 的方向及波传播方向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0、在真空中沿着x 轴正方向传播的平面电磁波,其电场强度波的表达式为)/(2cos 600c x t E y -π=ν (SI),则磁场强度波的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空介电常量 ε 0 = 8.85×10-12 F/m ,真空磁导率 μ 0 =4π×10-7 H/m)91、在真空中沿着x 轴负方向传播的平面电磁波,其电场强度的波的表达式为)/(2cos 800c x t E y +π=ν (SI),则磁场强度波的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空介电常量 ε 0 = 8.85×10-12 F/m ,真空磁导率 μ 0 =4π×10-7 H/m)92、在真空中沿着z 轴正方向传播的平面电磁波的磁场强度波的表达式为])/(cos[00.2π+-=c z t H x ω (SI),则它的电场强度波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空介电常量 ε 0 = 8.85×10-12 F/m ,真空磁导率 μ 0 =4π×10-7 H/m )93、在真空中沿着负z 方向传播的平面电磁波的磁场强度为)/(2cos 50.1λνz t H x +π= (SI),则它的电场强度为E y = ____________________. (真空介电常量ε 0 = 8.85×10-12 F/m ,真空磁导率 μ 0 =4π×10-7 H/m )94真空中一简谐平面电磁波的电场强度振幅为 E m = 1.20×10-2 V/m 该电磁波的强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空介电常量 ε 0 = 8.85×10-12 F/m ,真空磁导率 μ 0 =4π×10-7 H/m )95、在真空中沿着z 轴的正方向传播的平面电磁波,O 点处电场强度为)6/2cos(900π+π=t E x ν,则O 点处磁场强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空介电常量 ε 0 = 8.85×10-12 F/m ,真空磁导率 μ 0 =4π×10-7 H/m )96、在地球上测得来自太阳的辐射的强度=S 1.4 kW/m 2.太阳到地球的距离约为1.50×1011 m .由此估算,太阳每秒钟辐射的总能量为__________________.97、在真空中沿着z 轴负方向传播的平面电磁波,O 点处电场强度为)312cos(300π+π=t E x ν (SI),则O 点处磁场强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图上表示出电场强度,磁场强度和传播速度之间的相互关系.98、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___________(m/s)(写三位有效数字).99、电磁波在媒质中传播速度的大小是由媒质的____________________决定的.100、电磁波的E 矢量与H 矢量的方向互相____________,相位__________.三、计算题:(每题10分)101、一质点按如下规律沿x 轴作简谐振动:)328cos(1.0π+π=t x (SI).求此振动的周期、振幅、初相、速度最大值和加速度最大值.102、一质量为0.20 kg 的质点作简谐振动,其振动方程为)215cos(6.0π-=t x (SI).求:(1) 质点的初速度;(2) 质点在正向最大位移一半处所受的力.z yxO103、有一轻弹簧,当下端挂一个质量m 1 = 10 g 的物体而平衡时,伸长量为 4.9 cm .用这个弹簧和质量m 2 = 16 g 的物体组成一弹簧振子.取平衡位置为原点,向上为x 轴的正方向.将m 2从平衡位置向下拉 2 cm 后,给予向上的初速度v 0 = 5 cm/s 并开始计时,试求m 2的振动周期和振动的数值表达式.104、有一单摆,摆长为l = 100 cm ,开始观察时( t = 0 ),摆球正好过 x 0 = -6 cm 处,并以v 0 = 20 cm/s 的速度沿x 轴正向运动,若单摆运动近似看成简谐振动.试求(1) 振动频率; (2) 振幅和初相.105、质量m = 10 g 的小球与轻弹簧组成的振动系统,按)318cos(5.0π+π=t x 的规律作自由振动,式中t 以秒作单位,x 以厘米为单位,求(1) 振动的角频率、周期、振幅和初相;(2) 振动的速度、加速度的数值表达式;(3) 振动的能量E ;(4) 平均动能和平均势能.106、一质量m = 0.25 kg 的物体,在弹簧的力作用下沿x 轴运动,平衡位置在原点. 弹簧的劲度系数k = 25 N ·m -1.(1) 求振动的周期T 和角频率ω.(2) 如果振幅A =15 cm ,t = 0时物体位于x = 7.5 cm 处,且物体沿x 轴反向运动,求初速v 0及初相φ.(3) 写出振动的数值表达式.107、一质量为10 g 的物体作简谐振动,其振幅为2 cm ,频率为4 Hz ,t = 0时位移为 -2 cm ,初速度为零.求(1) 振动表达式;(2) t = (1/4) s 时物体所受的作用力.108、两个物体作同方向、同频率、同振幅的简谐振动.在振动过程中,每当第一个物体经过位移为2/A 的位置向平衡位置运动时,第二个物体也经过此位置,但向远离平衡位置的方向运动.试利用旋转矢量法求它们的相位差.109、一物体质量为0.25 kg ,在弹性力作用下作简谐振动,弹簧的劲度系数k = 25 N ·m -1,如果起始振动时具有势能0.06 J 和动能0.02 J ,求(1) 振幅;(2) 动能恰等于势能时的位移;(3) 经过平衡位置时物体的速度.110、在一竖直轻弹簧下端悬挂质量m = 5 g 的小球,弹簧伸长∆l = 1 cm 而平衡.经推动后,该小球在竖直方向作振幅为A = 4 cm 的振动,求(1) 小球的振动周期; (2) 振动能量.111、一物体质量m = 2 kg ,受到的作用力为F = -8x (SI).若该物体偏离坐标原点O 的最大位移为A = 0.10 m ,则物体动能的最大值为多少?112、一横波沿绳子传播,其波的表达式为)2100cos(05.0x t y π-π= (SI)(1) 求此波的振幅、波速、频率和波长.(2) 求绳子上各质点的最大振动速度和最大振动加速度.(3) 求x 1 = 0.2 m 处和x 2 = 0.7 m 处二质点振动的相位差.113、一振幅为 10 cm ,波长为200 cm 的简谐横波,沿着一条很长的水平的绷紧弦从左向右行进,波速为 100 cm/s .取弦上一点为坐标原点,x 轴指向右方,在t = 0时原点处质点从平衡位置开始向位移负方向运动.求以SI 单位表示的波动表达式(用余弦函数)及弦上任一点的最大振动速度.114、一振幅为 10 cm ,波长为200 cm 的一维余弦波.沿x 轴正向传播,波速为 100 cm/s ,在t = 0时原点处质点在平衡位置向正位移方向运动.求(1) 原点处质点的振动方程.(2) 在x = 150 cm 处质点的振动方程.115、一简谐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波速为1 m/s ,在x 轴上某质点的振动频率为1 Hz 、振幅为0.01 m .t = 0时该质点恰好在正向最大位移处.若以该质点的平衡位置为x 轴的原点.求此一维简谐波的表达式.116、已知一平面简谐波的表达式为 )37.0125cos(25.0x t y -= (SI)(1) 分别求x 1 = 10 m ,x 2 = 25 m 两点处质点的振动方程;(2) 求x 1,x 2两点间的振动相位差;(3) 求x 1点在t = 4 s 时的振动位移.117、一横波方程为 )(2cos x ut A y -π=λ, 式中A = 0.01 m ,λ = 0.2 m ,u = 25 m/s ,求t = 0.1 s 时在x = 2 m 处质点振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118、如图,一平面简谐波沿Ox 轴传播,波动表达式为])/(2cos[φλν+-π=x t A y (SI),求 (1) P 处质点的振动方程; (2) 该质点的速度表达式与加速度表达式.119、一平面简谐波,频率为300 Hz ,波速为340 m/s ,在截面面积为3.00×10-2 m 2的管内空气中传播,若在10 s 内通过截面的能量为2.70×10-2 J ,求(1) 通过截面的平均能流;(2) 波的平均能流密度;(3) 波的平均能量密度.120、一驻波中相邻两波节的距离为d = 5.00 cm ,质元的振动频率为ν =1.00×103 Hz ,求形成该驻波的两个相干行波的传播速度u 和波长λ .O P大学物理------振动与波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 5 CBDBB 6 -10 BCBBD 11-15 EBBBC 16-20 ACDCB 21-25 DBCCA 26-30 ABACD 31-35 DCCDB 36-40 CCCBC二、填空题41.(1) π; (2)2/π-; (3)3/π; 42. 略; 43. 21510cos[6]2t ππ-⨯+; 44. (1)2cos[]2A t T ππ-, (2) 2cos[]3A t T πλ+;45. 2 46. 1:2; 47. m 05.0,π205.0- or 09.36-; 48. 25210cos[]22x t π-=⨯- ; 49. 1:2,1:4,1:2; 51. 0,s m /3; 52. 1:1; 53. e a f b ,,,;54. cm 10,s rad /6/π,3/π;55. 3/4π; 56. 略 ;57.(1),...2,1,0,2/)12(=+n n ,(2),...2,1,0,=n n ,(3),...2,1,0,2/)14(=+n n ,; 58. t πcos 1.0,)2/cos(1.0ππ-t ,)cos(1.0ππ±t ; 59. ]24cos[04.0ππ-t ; 60. 略; 61. 21A A -, ]22cos[12ππ+-=t T A A x ; 62. m 6.0,m 25.0; 63. 向下,向上;64. cm 30,30; 65. c /2π,c B /,cd ; 66. s m /503;67. π;68. m 8.0,m 2.0,Hz 125;69. m 233.0;70. u x x /)(12-ω;71. ]24cos[1.0x t ππ-;72. cm 2,cm 5.2,Hz 100,51~2500;73. b a /; 74. 3/π; 75. 0;76. aE ; 77. m 4.2, s m /0.6;78. Hz 4100.5⨯,m 21086.2-⨯,s m /1043.13⨯; 79. m 2107.1~17-⨯; 80. )23cos(2.02x t πππ+-; 81. 4; 82. 0; 83. 0; 84. A 2; 85. m 2,Hz 45; 86. s m /100; 87. 2/λ; 88. m 6, m 4; 89. H E S ⨯= ; 90. )](2cos[59.1c x t H z -=πν; 91. )](2cos[12.2cx t H z +-=πν; 92. ])(cos[754πω+--=c z t E y ; 93. )](2cos[565λνπz t +; 94. 271091.1--⨯wm ;95. ]62cos[39.2ππν+=t H y ; 96. J 26100.4⨯;97. ]32cos[796.0ππν+-=t H y ;98. 81000.3⨯; 99. με,; 100. 垂直,相同,相同三、计算题101、解:周期 25.0/2=π=ωT s ,振幅 A = 0.1 m ,初相 φ = 2π/3,v max = ω A = 0.8π m/s ( = 2.5 m/s ),a max = ω 2A = 6.4π2 m/s 2 ( =63 m/s 2 ).102、解:(1) )25sin(0.3d d π--==t t x v (SI) t 0 = 0 , v 0 = 3.0 m/s .(2) x m ma F 2ω-==A x 21= 时, F = -1.5 N . 103、解:设弹簧的原长为l ,悬挂m 1后伸长∆l ,则 k ∆l = m 1g ,k = m 1g/ ∆l = 2 N/m取下m 1上m 2后, 2.11/2==m k ω rad/sω/2π=T =0.56 st = 0时, φcos m 10220A x =⨯-=-φωsin m/s 10520A -=⨯=-v解得 220201005.2m )/(-⨯=+=ωv x A m =-=-)/(tg 001x ωφv 180°+12.6°=3.36 rad也可取 φ = -2.92 rad振动表达式为 x = 2.05×10-2cos(11.2t -2.92) (SI)或 x = 2.05×10-2cos(11.2t +3.36) (SI)104、解:(1) 13.3/==l g ω rad/s ,5.0)2/(=π=ων Hz(2) t = 0 时,x 0 = -6 cm= A cos φ, v 0 = 20 cm/s= -A ω sin φ由上二式解得 A = 8.8 cm ,φ = 180°+46.8°= 226.8°= 3.96 rad ,(或-2.33 rad )105、解:(1) A = 0.5 cm ;ω = 8π s -1;T = 2π/ω = (1/4) s ;φ = π/3 (2) )318sin(1042π+π⨯π-==-t x v (SI))318cos(103222π+π⨯π-==-t x a (SI)(3) 2222121A m kA E E E P K ω==+==7.90×10-5 J(4) 平均动能 ⎰=TK t m T E 02d 21)/1(v⎰π+π⨯π-=-T t t m T 0222d )318(sin )104(21)/1(= 3.95×10-5 J = E 21同理 E E P 21== 3.95×10-5 J106、解: (1) 1s 10/-==m k ω, 63.0/2=π=ωT s(2) A = 15 cm ,在 t = 0时,x 0 = 7.5 cm ,v 0 < 0由 2020)/(ωv +=x A得 3.12020-=--=x A ωv m/sπ=-=-31)/(tg 001x ωφv 或 4π/3∵ x 0 > 0 ,∴ π=31φ(3) )3110cos(10152π+⨯=-t x (SI)107、解:(1) t = 0时,x 0 = -2 cm = -A , 故初相 φ = π ,ω = 2 πν = 8 π s -1)8cos(1022π+π⨯=-t x (SI)(2) t = (1/4) s 时,物体所受的作用力 126.02=-=x m F ω N 108、解:依题意画出旋转矢量图。
大学物理机械振动习题附答案要点

一、选择题:1.3001:把单摆摆球从平衡位置向位移正方向拉开,使摆线与竖直方向成一微小角度θ ,然后由静止放手任其振动,从放手时开始计时。
若用余弦函数表示其运动方程,则该单摆振动的初相为(A) π (B) π/2 (C) 0 (D) θ [ ]2.3002:两个质点各自作简谐振动,它们的振幅相同、周期相同。
第一个质点的振动方程为x 1 = A cos(ωt + α)。
当第一个质点从相对于其平衡位置的正位移处回到平衡位置时,第二个质点正在最大正位移处。
则第二个质点的振动方程为:(A))π21cos(2++=αωt A x (B) )π21cos(2-+=αωt A x (C))π23cos(2-+=αωt A x (D) )cos(2π++=αωt A x [ ]3.3007:一质量为m 的物体挂在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下面,振动角频率为ω。
若把此弹簧分割成二等份,将物体m 挂在分割后的一根弹簧上,则振动角频率是(A) 2 ω (B) ω2 (C) 2/ω (D) ω /2 [ ]4.3396:一质点作简谐振动。
其运动速度与时间的曲线如图所示。
若质点的振动规律用余弦函数描述,则其初相应为 (A) π/6 (B) 5π/6 (C) -5π/6 (D) -π/6 (E) -2π/3 v 与a5.3552期分别为T 1和T 2。
将它们拿到月球上去,相应的周期分别为1T '和2T '。
则有(A) 11T T >'且22T T >' (B) 11T T <'且22T T <'(C) 11T T ='且22T T =' (D) 11T T ='且22T T >'[ ] 6.5178:一质点沿x 轴作简谐振动,振动方程为)312cos(1042π+π⨯=-t x (SI)。
从t = 0时刻起,到质点位置在x = -2 cm 处,且向x 轴正方向运动的最短时间间隔为(A) s 81 (B) s 61 (C) s 41 (D) s 31 (E)[ ]v v 217.5179:一弹簧振子,重物的质量为m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该振子作振幅为A 的简谐振动。
大学物理习题

机械振动 机械波 练习题1(3003) 轻弹簧上端固定,下系一质量为m 1的物体,稳定后在m 1下边又系一质量为m 2的物体,于是弹簧又伸长了?x .若将m 2移去,并令其振动,则振动周期为(A ) g m x m T 122∆π=. (B ) gm xm T 212∆π=. (C ) g m xm T 2121∆π=. (D ) gm m x m T )(2212+π=∆.2(5186) 已知某简谐振动的振动曲线如图所示,位移的单位为厘米,时间单位为秒.则此简谐振动的振动方程为:(A )222cos()33x t ππ=+. (B ) 222cos()33x t ππ=-.(C )422cos()33x t ππ=+. (D )422cos()33x t ππ=-.(E ) 412cos()34x t ππ=-.3(3028) 一弹簧振子作简谐振动,总能量为E 1,如果简谐振动振幅增加为原来的两倍,重物的质量增为原来的四倍,则它的总能量E 2变为(A ) E 1/4. (B ) E 1/2.(C ) 2E 1. (D ) 4 E 1 .4(3562) 图中所画的是两个简谐振动的振动曲线.若这两个简谐振动可叠加,则合成的余弦振动的初相为(A ) 32π. (B ) π.(C ) 12π. (D ) 0.5(3066) 机械波的表达式为y = 0.03cos6?(t + 0.01x )(SI ) ,则(A ) 其振幅为3 m . (B ) 其周期为s 31.(C ) 其波速为10 m/s . (D ) 波沿x 轴正向传播.6(5204)一平面余弦波在t = 0时刻的波形曲线如图所示,则O点的振动初相??为:(A) 0.(B)12π.(C)?.(D)32π(或12π-).7(3382)在两个相同的弹簧下各悬一物体,两物体的质量比为4∶1,则二者作简谐振动的周期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8(3819)两质点沿水平x轴线作相同频率和相同振幅的简谐振动,平衡位置都在坐标原点.它们总是沿相反方向经过同一个点,其位移x 的绝对值为振幅的一半,则它们之间的相位差为______________.9(3033)一简谐振动用余弦函数表示,其振动曲线如图所示,则此简谐振动的三个特征量为A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10(5314)一质点同时参与了两个同方向的简谐振动,它们的振动方程分别为)41cos(05.01π+=t x ω (SI ), )129cos(05.02π+=t x ω (SI ) 其合成运动的运动方程为x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3135) 如图所示为一平面简谐波在t = 2 s 时刻的波形图,该简谐波的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 处质点的振动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波的振幅A 、波速u 与波长? 为已知量)12(3344) 一简谐波沿Ox 轴负方向传播,x 轴上P 1点处的振动方程为()10.04cos /2P y t ππ=- (SI),x 轴上P 2点的坐标减去P 1点的坐标等于3/4λ(λ为波长),则P 2点的振动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5517) S 1,S 2为振动频率、振动方向均相同的两个点波源,振动方向垂直纸面,两者相距λ23(?为波长)如图.已知S 1的初相为π21.(1) 若使射线S 2C 上各点由两列波引起的振动均干涉相消,则S 2的初相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若使S 1 S 2连线的中垂线MN 上各点由两列波引起的振动均干涉相消,则S2的初位相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5506)一物体质量m= 2 kg,受到的作用力为F= -8x(SI).若该物体偏离坐标原点O的最大位移为A = 0.10 m,则物体动能的最大值为多少15(5189)一物体同时参与两个同方向的简谐振动:11 0.04cos(2)2x tππ=+(SI),20.03cos(2)x tππ=+(SI)求此物体的振动方程.16(3265)在一轻弹簧下端悬挂m0= 100 g砝码时,弹簧伸长8 cm.现在这根弹簧下端悬挂m= 250 g的物体,构成弹簧振子.将物体从平衡位置向下拉动4 cm,并给以向上的21 cm/s的初速度(令这时t= 0).选x轴向下, 求振动方程的数值式.17(3384)一台摆钟每天快1分27秒,其等效摆长l= 0.995 m,摆锤可上、下移动以调节其周期.假如将此摆当作质量集中在摆锤中心的一个单摆来考虑,则应将摆锤向下移动多少距离,才能使钟走得准确18(3825)有一单摆,摆长为l = 100 cm,开始观察时(t = 0 ),摆球正好过 x 0 = -6 cm 处,并以v 0 = 20 cm/s 的速度沿x 轴正向运动,若单摆运动近似看成简谐振动.试求(1) 振动频率; (2) 振幅和初相. 19(3335) 一简谐波,振动周期21T s ,波长? = 10 m ,振幅A = 0.1 m .当 t = 0时,波源振动的位移恰好为正方向的最大值.若坐标原点和波源重合,且波沿Ox 轴正方向传播,求:(1) 此波的表达式;(2) t 1 = T /4时刻,x 1 = ? /4处质点的位移;(3) t 2 = T /2时刻,x 1 = ? /4处质点的振动速度.20(3860) 一振幅为 10 cm ,波长为200 cm 的简谐横波,沿着一条很长的水平的绷紧弦从左向右行进,波速为 100 cm/s .取弦上一点为坐标原点,x 轴指向右方,在t = 0时原点处质点从平衡位置开始向位移负方向运动.求以SI 单位表示的波动表达式(用余弦函数)及弦上任一点的最大振动速度.21(3138) 某质点作简谐振动,周期为2 s ,振幅为0.06 m ,t = 0 时刻,质点恰好处在负向最大位移处,求 (1) 该质点的振动方程;(2) 此振动以波速u = 2 m/s 沿x 轴正方向传播时,形成的一维简谐波的波动表达式,(以该质点的平衡位置为坐标原点); (3) 该波的波长.22(3140) 如图所示,一平面简谐波沿Ox 轴正向传播,波速大小为u ,若P 处质点的振动方程为 )cos(φω+=t A y P ,求(1) O 处质点的振动方程; (2) 该波的波动表达式;(3) 与P 处质点振动状态相同的那些质点的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318一个轻弹簧在60 N 的拉力作用下可伸长30 cm .现将一物体悬挂在弹簧的下端并在它上面放一小物体,它们的总质量为4 kg .待其静止后再把物体向下拉10 cm ,然后释放.问:(1) 此小物体是停在振动物体上面还是离开它?(2) 如果使放在振动物体上的小物体与振动物体分离,则振幅A 需满足何条件?二者在何位置开始分离?解:(1) 小物体受力如图. 设小物体随振动物体的加速度为a ,按牛顿第二定律有(取向下为正)ma N mg =- 1分)(a g m N -=当N = 0,即a = g 时,小物体开始脱离振动物体,已知 1分 A = 10 cm ,N/m 3.060=k 有50/==m k ω rad ·s -1 2分系统最大加速度为 52max ==A a ω m ·s -2 1分 此值小于g ,故小物体不会离开. 1分(2) 如使a > g ,小物体能脱离振动物体,开始分离的位置由N = 0求得x a g 2ω-== 2分6.19/2-=-=ωg x cm 1分即在平衡位置上方19.6 cm 处开始分离,由g A a >=2max ω,可得2/ωg A >=19.6 cm . 1分3014一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作简谐振动,振幅是12 cm ,在距平衡位置6 cm 处速度是24cm/s ,求(1)周期T ;(2)当速度是12 cm/s 时的位移.解:设振动方程为t A x ωcos =,则 t A ωωsin -=v(1) 在x = 6 cm ,v = 24 cm/s 状态下有t ωcos 126=t ωωsin 1224-=解得 3/4=ω,∴ 72.2s 2/3/2=π=π=ωT s 2分(2) 设对应于v =12 cm/s 的时刻为t 2,则由t A ωωsin -=v得 2sin )3/4(1212t ω⨯⨯-=,解上式得 1875.0sin 2-=t ω相应的位移为 8.10sin 1cos 222±=-±==t A t A x ωω cm 3分 3021一木板在水平面上作简谐振动,振幅是12 cm ,在距平衡位置6 cm 处速率是24 cm/s .如果一小物块置于振动木板上,由于静摩擦力的作用,小物块和木板一起运动(振动频率不变),当木板运动到最大位移处时,物块正好开始在木板上滑动,问物块与木板之间的静摩擦系数μ为多少?解:若从正最大位移处开始振动,则振动方程为)cos(t A x ω=, t A xωωsin -=在6=x cm 处,24=xcm/s ∴ 6 =12|cos ω t |, 24=|-12 ω sin ω t |,解以上二式得3/4=ωrad/s 3分t A xωωcos 2-= , 木板在最大位移处x 最大,为 2ωA x = ① 2分 若mA ω2稍稍大于μmg ,则m 开始在木板上滑动,取2ωμmA mg = ② 2分∴ 0653.0/2≈=g A ωμ ③ 1分 3022一质点在x 轴上作简谐振动,选取该质点向右运动通过A 点时作为计时起点( t = 0 ),经过2秒后质点第一次经过B 点,再经过2秒后质点第二次经过B点,若已知该质点在A 、B 两点具有相同的速率,且AB = 10 cm 求:(1) 质点的振动方程;(2) 质点在A 点处的速率.解:由旋转矢量图和 |v A | = |v B | 可知 T /2 = 4秒,∴ T = 8 s , ν = (1/8) s -1, ω = 2πν = (π /4) s -1 3分 (1) 以AB 的中点为坐标原点,x 轴指向右方.t = 0时, 5-=x cm φcos A =t = 2 s 时, 5=x cm φφωsin )2cos(A A -=+=由上二式解得 tg φ = 1因为在A 点质点的速度大于零,所以φ = -3π/4或5π/4(如图) 2分25cos /==φx A cm 1分∴ 振动方程 )434c o s (10252π-π⨯=-t x (SI) 1分 (2) 速率 )434sin(41025d d 2π-π⨯π-==-t t x v (SI) 2分 当t = 0 时,质点在A 点221093.3)43sin(10425d d --⨯=π-⨯π-==t x v m/s 1分 3027在一平板上放一质量为m =2 kg 的物体,平板在竖直方向作简谐振动,其振动周期为T= 21s ,振幅A = 4 cm ,求 (1) 物体对平板的压力的表达式.(2) 平板以多大的振幅振动时,物体才能离开平板?解:选平板位于正最大位移处时开始计时,平板的振动方程为t A x π=4cos (SI)t A x π4cos π162-= (SI) 1分 (1) 对物体有 x m N mg=- ① 1分 t A mg x m mg N ππ+=-=4cos 162 (SI) ② 物对板的压力为 t A mg N F ππ--=-=4cos 162 (SI)t ππ--=4cos 28.16.192 ③ 2分 x(2) 物体脱离平板时必须N = 0,由②式得 1分04cos 162=ππ+t A mg (SI)A q t 2164cos π-=π 1分 若能脱离必须 14cos ≤πt (SI)即 221021.6)16/(-⨯=π≥g A m 2分3264 一质点作简谐振动,其振动方程为 )4131cos(100.62π-π⨯=-t x (SI) (1) 当x 值为多大时,系统的势能为总能量的一半?(2) 质点从平衡位置移动到上述位置所需最短时间为多少?解:(1) 势能 221kx W P = 总能量 221kA E = 由题意,4/2122kA kx =, 21024.42-⨯±=±=A x m 2分 (2) 周期 T = 2π/ω = 6 s 从平衡位置运动到2Ax ±=最短时间 ∆t 为 T /8.∴ ∆t = 0.75 s . 3分3265在一轻弹簧下端悬挂m 0 = 100 g 砝码时,弹簧伸长8 cm .现在这根弹簧下端悬挂m = 250g 的物体,构成弹簧振子.将物体从平衡位置向下拉动4 cm ,并给以向上的21 cm/s 的初速度(令这时t = 0).选x 轴向下, 求振动方程的数值式.解: k = m 0g / ∆l 25.12N/m 08.08.91.0=⨯= N/m11s 7s 25.025.12/--===m k ω 2分 5cm )721(4/2222020=+=+=ωv x A cm 2分 4/3)74/()21()/(tg 00=⨯--=-=ωφx v ,φ = 0.64 rad 3分)64.07cos(05.0+=t x (SI) 1分3273一弹簧振子沿x 轴作简谐振动(弹簧为原长时振动物体的位置取作x 轴原点).已知振动物体最大位移为x m = 0.4 m 最大恢复力为F m = 0.8 N ,最大速度为v m = 0.8π m/s ,又知t =0的初位移为+0.2 m ,且初速度与所选x 轴方向相反.(1) 求振动能量;(2) 求此振动的表达式.解:(1) 由题意 kA F m =,m x A =,m m x F k /=.16.021212===m m m x F kx E J 3分 (2) π===2mm m x A v v ω rad /s 2分由 t = 0, φc o s 0A x ==0.2 m , 0sin 0<-=φωA v可得 π=31φ 2分 则振动方程为 )312cos(4.0π+π=t x 1分 3391在一竖直轻弹簧的下端悬挂一小球,弹簧被拉长l 0 = 1.2 cm 而平衡.再经拉动后,该小球在竖直方向作振幅为A = 2 cm 的振动,试证此振动为简谐振动;选小球在正最大位移处开始计时,写出此振动的数值表达式.解:设小球的质量为m ,则弹簧的劲度系数 0/l mg k =. 选平衡位置为原点,向下为正方向.小球在x 处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220d /d )(t x m x l k mg =+- 将 0/l mg k = 代入整理后得 0//d d 022=+l gx t x∴ 此振动为简谐振动,其角频率为. 3分π===1.958.28/0l g ω 2分设振动表达式为 )cos(φω+=t A x 由题意: t = 0时,x 0 = A=2102-⨯m ,v 0 = 0,解得 φ = 0 1分 ∴ )1.9cos(1022t x π⨯=- 2分3827质量m = 10 g 的小球与轻弹簧组成的振动系统,按)318cos(5.0π+π=t x 的规律作自由振动,式中t 以秒作单位,x 以厘米为单位,求(1) 振动的角频率、周期、振幅和初相;(2) 振动的速度、加速度的数值表达式;(3) 振动的能量E ;(4) 平均动能和平均势能.解:(1) A = 0.5 cm ;ω = 8π s -1;T = 2π/ω = (1/4) s ;φ = π/3 2分(2) )318sin(1042π+π⨯π-==-t x v (SI) )318cos(103222π+π⨯π-==-t x a (SI) 2分 (3) 2222121A m kA E E E P K ω==+==7.90×10-5 J 3分 (4) 平均动能 ⎰=T K t m T E 02d 21)/1(v ⎰π+π⨯π-=-Tt t m T 0222d )318(sin )104(21)/1( = 3.95×10-5 J = E 21+x )同理 E E P 21== 3.95×10-5 J 3分 3828一质量m = 0.25 kg 的物体,在弹簧的力作用下沿x 轴运动,平衡位置在原点. 弹簧的劲度系数k = 25 N ·m -1.(1) 求振动的周期T 和角频率ω.(2) 如果振幅A =15 cm ,t = 0时物体位于x = 7.5 cm 处,且物体沿x 轴反向运动,求初速v 0及初相φ.(3) 写出振动的数值表达式.解:(1) 1s 10/-==m k ω 1分63.0/2=π=ωT s 1分(2) A = 15 cm ,在 t = 0时,x 0 = 7.5 cm ,v 0 < 0由 2020)/(ωv +=x A 得 3.12020-=--=x A ωv m/s 2分π=-=-31)/(tg 001x ωφv 或 4π/3 2分 ∵ x 0 > 0 ,∴ π=31φ (3) )3110cos(10152π+⨯=-t x (SI) 2分 3834一物体质量为0.25 kg ,在弹性力作用下作简谐振动,弹簧的劲度系数k = 25 N ·m -1,如果起始振动时具有势能0.06 J 和动能0.02 J ,求(1) 振幅;(2) 动能恰等于势能时的位移;(3) 经过平衡位置时物体的速度.解:(1) 221kA E E E p K =+= 2/1]/)(2[k E E A p K +== 0.08 m 3分(2)222121v m kx = )(sin 22222φωωω+=t A m x m )(sin 222φω+=t A x 2222)](cos 1[x A t A -=+-=φω222A x =, 0566.02/±=±=A x m 3分(3) 过平衡点时,x = 0,此时动能等于总能量221v m E E E p K =+= 8.0]/)(2[2/1±=+=m E E p K v m/s 2分3835在竖直悬挂的轻弹簧下端系一质量为 100 g 的物体,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再对物体加一拉力使弹簧伸长,然后从静止状态将物体释放.已知物体在32 s 内完成48次振动,振幅为5 cm .(1) 上述的外加拉力是多大?(2) 当物体在平衡位置以下1 cm 处时,此振动系统的动能和势能各是多少?解一:(1) 取平衡位置为原点,向下为x 正方向.设物体在平衡位置时弹簧的伸长量为∆l ,则有l k mg ∆=, 加拉力F 后弹簧又伸长x 0,则0)(0=+-+∆x l k mg F解得 F = kx 0 2分 由题意,t = 0时v 0 = 0;x = x0 则 02020)/(x x A =+=ωv 2分 又由题给物体振动周期4832=T s, 可得角频率 Tπ=2ω, 2ωm k = ∴ 444.0)/4(22=π==A T m kA F N 1分(2) 平衡位置以下1 cm 处: )()/2(2222x A T -π=v 2分221007.121-⨯==v m E K J 2分 2222)/4(2121x T m kx E p π== = 4.44×10-4 J 1分 解二:(1) 从静止释放,显然拉长量等于振幅A (5 cm ), kA F = 2分 2224νωπ==m m k ,ν = 1.5 Hz 2分∴ F = 0.444 N 1分(2) 总能量 221011.12121-⨯===FA kA E J 2分 当x = 1 cm 时,x = A /5,E p 占总能量的1/25,E K 占24/25. 2分 ∴ 21007.1)25/24(-⨯==E E K J ,41044.425/-⨯==E E p J 1分5191一物体作简谐振动,其速度最大值v m = 3×10-2 m/s ,其振幅A = 2×10-2 m .若t = 0时,物体位于平衡位置且向x 轴的负方向运动. 求:(1) 振动周期T ;(2) 加速度的最大值a m ;(3) 振动方程的数值式.解: (1) v m = ωA ∴ω = v m / A =1.5 s -1∴ T = 2π/ω = 4.19 s 3分(2) a m = ω2A = v m ω = 4.5×10-2 m/s 2 2分 (3) π=21φ 5511如图,有一水平弹簧振子,弹簧的劲度系数k = 24 N/m ,重物的质量m = 6 kg ,重物静止在平衡位置上.设以一水平恒力F = 10 N 向左作用于物体(不计摩擦),使之由平衡位置向左运动了0.05 m 时撤去力F .当重物运动到左方最远位置时开始计时,求物体的运动方程.解:设物体的运动方程为 )c o s(φω+=t A x . 恒外力所做的功即为弹簧振子的能量: F ×0.05 = 0.5 J .2分当物体运动到左方最远位置时,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0.5 J ,即:5.0212=kA J , ∴ A = 0.204 m . 2分 A 即振幅. 4/2==m k ω (rad/s)2ω = 2 rad/s . 2分按题目所述时刻计时,初相为φ = π.∴ 物体运动方程为 2分)2c o s (204.0π+=t x (SI). 2分x = 0.02)215.1cos(π+t (SI) 3分 3078一平面简谐波沿x 轴正向传播,其振幅为A ,频率为ν ,波速为u .设t = t '时刻的波形曲线如图所示.求(1) x = 0处质点振动方程;(2) 该波的表达式. 解:(1) 设x = 0 处质点的振动方程为 )2c o s(φν+π=t A y 由图可知,t = t '时 0)2cos(=+'π=φνt A y 1分0)2sin(2d /d <+'ππ-=φννt A t y 1分所以 2/2π=+'πφνt , t 'π-π=νφ221 2分 x = 0处的振动方程为 ]21)(2cos[π+'-π=t t A y ν 1分 (2) 该波的表达式为 ]21)/(2cos[π+-'-π=u x t t A y ν 3分 3082如图,一平面波在介质中以波速u = 20 m/s 沿x 轴负方向传播,已知A 点的振动方程为t y π⨯=-4c o s 1032 (SI).(1) 以A 点为坐标原点写出波的表达式; (2) 以距A 点5 m 处的B 点为坐标原点,写出波的表达式. 解:(1) 坐标为x 点的振动相位为)]/([4u x t t +π=+φω)]/([4u x t +π=)]20/([4x t +π= 2分波的表达式为 )]20/([4cos 1032x t y +π⨯=- (SI) 2分(2) 以B 点为坐标原点,则坐标为x 点的振动相位为 ]205[4-+π='+x t t φω (SI) 2分 波的表达式为 ])20(4cos[1032π-+π⨯=-x t y (SI) 2分 3083一平面简谐纵波沿着线圈弹簧传播.设波沿着x 轴正向传播,弹簧中某圈的最大位移为3.0 cm ,振动频率为25 Hz ,弹簧中相邻两疏部中心的距离为24 cm .当t = 0时,在x = 0处质元的位移为零并向x 轴正向运动.试写出该波的表达式.解:由题 λ = 24 cm, u = λν = 24×25 cm/s =600 cm/s 2分A = 3.0 cm , ω = 2πν = 50 π/s 2分y 0 = A cos φ = 0, 0s i n 0>-=φωA yx u O t =t ′yA B x uπ-=21φ 2分 ]21)6/(50cos[100.32π--π⨯=-x t y (SI) 2分 3084一平面简谐波沿x 轴正向传播,其振幅和角频率分别为A 和ω ,波速为u ,设t = 0时的波形曲线如图所示.(1) 写出此波的表达式.(2) 求距O 点分别为λ / 8和3λ / 8 两处质点的振动方程. (3) 求距O 点分别为λ / 8和3λ / 8 两处质点在t = 0时的振动速度.解:(1) 以O 点为坐标原点.由图可知,该点振动初始条件为0c o s 0==φA y , 0s i n 0<-=φωA v所以 π=21φ波的表达式为 ]21)/(c o s [π+-=u x t A y ωω4分 (2) 8/λ=x 处振动方程为]21)8/2(cos[π+π-=λλωt A y )4/cos(π+=t A ω1分 8/3λ=x 的振动方程为]218/32cos[π+-=λλπωt A y )4/cos(π-=t A ω1分 (3) )21/2sin(/d d π+π--=λωωx t A t yt = 0,8/λ=x 处质点振动速度]21)8/2sin[(/d d π+π--=λλωA t y 2/2ωA -=1分 t = 0,8/3λ=x 处质点振动速度]21)8/32sin[(/d d π+⨯π--=λλωA t y 2/2ωA =1分 3108两波在一很长的弦线上传播,其表达式分别为:)244(31cos 1000.421t x y -π⨯=- (SI))244(31cos 1000.422t x y +π⨯=- (SI)求: (1) 两波的频率、波长、波速;(2) 两波叠加后的节点位置;(3) 叠加后振幅最大的那些点的位置.解:(1) 与波动的标准表达式 )/(2cos λνx t A y -π= 对比可得:ν = 4 Hz , λ = 1.50 m ,各1分 波速 u = λν = 6.00 m/s1分 (2) 节点位置 )21(3/4π+π±=πn x x u Oy)21(3+±=n x m , n = 0,1,2,3, … 3分 (3) 波腹位置 π±=πn x 3/44/3n x ±= m , n = 0,1,2,3, … 2分3109设入射波的表达式为 )(2cos 1Tt xA y +π=λ,在x = 0处发生反射,反射点为一固定端.设反射时无能量损失,求(1) 反射波的表达式; (2) 合成的驻波的表达式;(3) 波腹和波节的位置.解:(1) 反射点是固定端,所以反射有相位突变π,且反射波振幅为A ,因此反射波的表达式为 ])//(2cos[2π+-π=T t x A y λ 3分(2) 驻波的表达式是 21y y y +=)21/2cos()21/2cos(2π-ππ+π=T t x A λ 3分 (3) 波腹位置: π=π+πn x 21/2λ, 2分 λ)21(21-=n x , n = 1, 2, 3, 4,… 波节位置: π+π=π+π2121/2n x λ 2分 λn x 21= , n = 1, 2, 3, 4, (3110)一弦上的驻波表达式为 t x y ππ⨯=-550c o s )6.1(c o s 1000.32 (SI).(1) 若将此驻波看作传播方向相反的两列波叠加而成,求两波的振幅及波速;(2) 求相邻波节之间的距离;(3) 求t = t 0 = 3.00×10-3 s 时,位于x = x 0 = 0.625 m 处质点的振动速度.解:(1) 将 t x y ππ⨯=-550cos 6.1cos 1000.32与驻波表达式 )2cos()/2cos(2t x A y νλππ= 相对比可知:A = 1.50×10-2 m, λ = 1.25 m , ν = 275 Hz波速 u = λν = 343.8 m/s 5分(2) 相邻波节点之间距离 λ21=∆x = 0.625 m 2分 (3) 2.4600,-=∂∂=t y t x v m/s 3分 3111 如图所示,一平面简谐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BC 为波密媒质的反射面.波由P 点反射,OP = 3λ /4,DP = λ /6.在t = 0时,O 处质点的合振动是经过平衡位置向负方向运动.求D 点处入射波与反射波的合振动方程.(设入射波和反射波的振幅皆为A ,频率为ν.)解:选O 点为坐标原点,设入射波表达式为])/(2c o s [1φλν+-π=x t A y 2分 则反射波的表达式是 ])(2cos[2π++-+-π=φλνxDP OP t A y 2分 合成波表达式(驻波)为 )2cos()/2cos(2φνλ+ππ=t x A y 2分 在t = 0时,x = 0处的质点y 0 = 0, 0)/(0<∂∂t y ,故得 π=21φ 2分 因此,D 点处的合成振动方程是)22cos()6/4/32cos(2π+π-π=t A y νλλλt A νπ=2sin 3 2分 3138某质点作简谐振动,周期为2 s ,振幅为0.06 m ,t = 0 时刻,质点恰好处在负向最大位移处,求(1) 该质点的振动方程;(2) 此振动以波速u = 2 m/s 沿x 轴正方向传播时,形成的一维简谐波的波动表达式,(以该质点的平衡位置为坐标原点);(3) 该波的波长.解:(1) 振动方程 )22cos(06.00π+π=t y )cos(06.0π+π=t (SI) 3分 (2) 波动表达式 ])/(c o s[06.0π+-π=u x t y 3分 ])21(c o s [06.0π+-π=x t (SI) (3) 波长 4==uT λ m 2分 3141图示一平面简谐波在t = 0 时刻的波形图,求 (1) 该波的波动表达式;(2) P 处质点的振动方程. 解:(1) O 处质点,t = 0 时0cos 0==φA y , 0sin 0>-=φωA v所以 π-=21φ 2分 又 ==u T /λ (0.40/ 0.08) s= 5 s 2分故波动表达式为 ]2)4.05(2c o s [04.0π--π=x ty (SI) 4分 (2) P 处质点的振动方程为 ]2)4.02.05(2cos[04.0π--π=ty P )234.0cos(04.0π-π=t (SI) 2分 3142 (m) -图示一平面余弦波在t = 0 时刻与t = 2 s 时刻的波形图.已知波速为u ,求(1) 坐标原点处介质质点的振动方程;(2) 该波的波动表达式. 解:(1) 比较t = 0 时刻波形图与t = 2 s 时刻波形图,可知此波向左传播.在t = 0时刻,O 处质点φc o s 0A =, φωs i n 00A -=<v ,故 π-=21φ 2分 又t = 2 s ,O 处质点位移为 )214cos(2/π-π=νA A 所以 π-π=π-21441ν, ν = 1/16 Hz 2分振动方程为 )218/c o s (0π-π=t A y (SI) 1分 (2) 波速 u = 20 /2 m/s = 10 m/s波长 λ = u /ν = 160 m 2分波动表达式 ]21)16016(2cos[π-+π=x t A y (SI) 3分 3143如图所示为一平面简谐波在t = 0 时刻的波形图,设此简谐波的频率为250 Hz ,且此时质点P 的运动方向向下,求 (1) 该波的表达式;(2) 在距原点O 为100 m 处质点的振动方程与振动速度表达式. 解:(1) 由P 点的运动方向,可判定该波向左传播. 原点O 处质点,t = 0 时φcos 2/2A A =, 0sin 0<-=φωA v所以 4/π=φO 处振动方程为 )41500cos(0π+π=t A y (SI) 3分 由图可判定波长λ = 200 m ,故波动表达式为]41)200250(2c o s [π++π=x t A y (SI) 2分 (2) 距O 点100 m 处质点的振动方程是)45500cos(1π+π=t A y 1分 振动速度表达式是 )45500cos(500π+ππ-=t A v (SI) 2分 3144一平面简谐波沿Ox 轴的负方向传播,波长为λ ,P 处质点的振动规律如图所示.(1) 求P 处质点的振动方程;(2) 求此波的波动表达式; t (s)0-A 1y P (m)(3) 若图中 λ21=d ,求坐标原点O 处质点的振动方程.解:(1) 由振动曲线可知,P 处质点振动方程为])4/2cos[(π+π=t A y P )21cos(π+π=t A (SI) 3分 (2) 波动表达式为 ])4(2c o s [π+-+π=λd x tA y (SI) 3分(3) O 处质点的振动方程 )21cos(0t A y π= 2分 3158在均匀介质中,有两列余弦波沿Ox 轴传播,波动表达式分别为)]/(2cos[1λνx t A y -π= 与 )]/(2cos[22λνx t A y +π= ,试求Ox 轴上合振幅最大与合振幅最小的那些点的位置.解:(1) 设振幅最大的合振幅为A max ,有φ∆⋅++=cos 22)2(222max A A A A A式中 λφ/4x π=∆,又因为 1/4c o s c o s =π=∆λφx 时,合振幅最大,故 π±=πk x 2/4λ合振幅最大的点 λk x 21±= ( k = 0,1,2,…) 4分 (2) 设合振幅最小处的合振幅为A minφ∆⋅++=cos 22)2(222min A A A A A因为 1cos -=∆φ 时合振幅最小且 λφ/4x π=∆故 π+±=π)12(/4k x λ合振幅最小的点 4/)12(λ+±=k x ( k = 0,1,2,…) 4分 3335一简谐波,振动周期21=T s ,波长λ = 10 m ,振幅A = 0.1 m .当 t = 0时,波源振动的位移恰好为正方向的最大值.若坐标原点和波源重合,且波沿Ox 轴正方向传播,求:(1) 此波的表达式;(2) t 1 = T /4时刻,x 1 = λ /4处质点的位移;(3) t 2 = T /2时刻,x 1 = λ /4处质点的振动速度.解:(1) )1024cos(1.0x t y π-π=)201(4cos 1.0x t -π= (SI) 3分 (2) t 1 = T /4 = (1 /8) s ,x 1 = λ /4 = (10 /4) m 处质点的位移)80/4/(4cos 1.01λ-π=T ym 1.0)818/1(4cos 1.0=-π= 2分(3) 振速 )20/(4sin 4.0x t t y -ππ-=∂∂=v . )4/1(212==T t s ,在 x 1 = λ /4 = (10 /4) m 处质点的振速 O P d26.1)21sin(4.02-=π-ππ-=v m/s 3分 3410一横波沿绳子传播,其波的表达式为 )2100c o s(05.0x t y π-π= (SI) (1) 求此波的振幅、波速、频率和波长.(2) 求绳子上各质点的最大振动速度和最大振动加速度.(3) 求x 1 = 0.2 m 处和x 2 = 0.7 m 处二质点振动的相位差.解:(1) 已知波的表达式为)2100cos(05.0x t y π-π= 与标准形式)/22cos(λνx t A y π-π= 比较得A = 0.05 m , ν = 50 Hz , λ = 1.0 m 各1分u = λν = 50 m/s 1分(2) 7.152)/(max max =π=∂∂=A t y νv m /s 2分322m a x 22m a x 1093.44)/(⨯=π=∂∂=A t y a ν m/s 2 2分(3) π=-π=∆λφ/)(212x x ,二振动反相 2分3476一平面简谐波沿Ox 轴正方向传播,波的表达式为 )/(2cos λνx t A y -π=, 而另一平面简谐波沿Ox 轴负方向传播,波的表达式为 )/(2cos 2λνx t A y +π=求:(1) x = λ /4 处介质质点的合振动方程;(2) x = λ /4 处介质质点的速度表达式.解:(1) x = λ /4处)212c o s (1π-π=t A y ν , )212cos(22π+π=t A y ν 2分 ∵ y 1,y 2反相 ∴ 合振动振幅 A A A A s =-=2 , 且合振动的初相φ 和y 2的 初相一样为π21. 4分 合振动方程 )212cos(π+π=t A y ν 1分 (2) x = λ /4处质点的速度 )212sin(2/d d π+ππ-== v t A t y νν )2cos(2π+ππ=t A νν 3分 5199有一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平面简谐波,其波速u = 400 m/s ,频率ν = 500 Hz .(1) 某时刻t ,波线上x 1处的相位为φ 1,x 2处的相位为φ 2,试写出 x 2 - x 1与φ 2 - φ 1的关系式,并计算出当x 2 - x 1 = 0.12 m 时φ 2 - φ 1的值.(2) 波线上某定点 x 在t 1时刻的相位为1φ',在t 2时刻的相位为2φ', 试写出t 2 - t 1与12φφ'-'的关系式,并计算出t 2 - t 1 = 10-3 s 时12φφ'-'的值. 解:该波波长 λ = u /ν = 0.8 m(1) x 2点与x 1点的相位差为λφφ/)(2)(1212x x -π=--λφφ/)(21212x x -π-=- 3分当=-12x x 0.12 m 时 π-=-3.012φφ rad 1分(2) 同一点x ,时间差12t t -,相应的相位差T t t /)(21212-π='-'φφ)(212t t -π=ν 3分当 31210-=-t t s 时, π='-'12φφ rad 1分5319已知一平面简谐波的表达式为 )24(cos x t A y +π= (SI).(1) 求该波的波长λ ,频率ν 和波速u 的值;(2) 写出t = 4.2 s 时刻各波峰位置的坐标表达式,并求出此时离坐标原点最近的那个波峰的位置;(3) 求t = 4.2 s 时离坐标原点最近的那个波峰通过坐标原点的时刻t .解:这是一个向x 轴负方向传播的波.(1) 由波数 k = 2π / λ 得波长 λ = 2π / k = 1 m 1分由 ω = 2πν 得频率 ν = ω / 2π = 2 Hz 1分 波速 u = νλ = 2 m/s 1分(2) 波峰的位置,即y = A 的位置.由 1)24(cos =+πx t有 π=+πk x t 2)24( ( k = 0,±1,±2,…)解上式,有 t k x 2-=.当 t = 4.2 s 时, )4.8(-=k x m . 2分所谓离坐标原点最近,即| x |最小的波峰.在上式中取k = 8,可得 x = -0.4的波峰离坐标原点最近. 2分(3) 设该波峰由原点传播到x = -0.4 m 处所需的时间为∆t ,则 ∆t = | ∆x | /u = | ∆x | / (ν λ ) = 0.2 s 1分 ∴ 该波峰经过原点的时刻 t = 4 s 2分 5516平面简谐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振幅为2 cm ,频率为 50 Hz ,波速为 200 m/s .在t = 0时,x = 0处的质点正在平衡位置向y 轴正方向运动,求x = 4 m 处媒质质点振动的表达式及该点在t = 2 s 时的振动速度.解:设x = 0处质点振动的表达式为 )c o s (0φω+=t A y ,已知 t = 0 时,y 0 = 0,且 v 0 > 0 ∴π-=21φ ∴ )2cos(0φν+π=t A y )21100cos(1022π-π⨯=-t (SI) 2分 由波的传播概念,可得该平面简谐波的表达式为 )/22c o s (0u x t A y νφνπ-+π=)2121100cos(1022x t π-π-π⨯=- (SI) 2分 x = 4 m 处的质点在t 时刻的位移)21100cos(1022π-π⨯=-t y (SI) 1分 该质点在t = 2 s 时的振动速度为 )21200sin(1001022π-π⨯⨯-=-πv 2分 = 6.28 m/s 1分5519在绳上传播的入射波表达式为)2cos(1λωxt A y π+=,入射波在x = 0处绳端反射,反射端为自由端.设反射波不衰减,求驻波表达式.解:入射波在x = 0处引起的振动方程为 t A y ωc o s 10=,由于反射端为自由端,所以反射波在O 点的振动方程为 t A y ωc o s 20= 2分∴反射波为 )2cos(2λωxt A y π-= 3分合成的驻波方程为 21y y y +=)2cos(λωx t A π+=)2cos(λωx t A π-+ t x A ωλcos )2cos(2π= 3分5520 在绳上传播的入射波表达式为)2cos(1λπωx t A y +=,入射波在x = 0处反射,反射端为固定端.设反射波不衰减,求驻波表达式. 解:入射波在x = 0处引起的振动方程为 t A y ωc o s 10=,由于反射端为固定端,∴反射波在 x = 0处的振动方程为)cos(20π+=t A y ω 或 )c o s (20π-=t A y ω 2分 ∴反射波为 )2cos(2λωxt A y π-π+=或 )2cos(2λωxt A y π-π-=3分 驻波表达式为 21y y y += )2cos(λωxt A π+=)2cos(λωxt A π-π-+)21cos()212cos(2π+π-π=t x A ωλ3分 或 )21cos()212cos(2π-π+π=t xA y ω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