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主要公共支出分析
公共支出分析

1、政府三项职能:国防;司法公正;提供社会公共设施2、现代政府的三大经济职能:①资源配置职能:在竞争性市场均衡不是在(1)所有商品都存在市场(2)所有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两个假定下成立的,则就未必是有效率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市场失灵市场失灵四大类型:市场势力,影响价格的能力(反垄断);信息不对称,如道德风险,逆向选择(消除信息不对称,强制购买);外部性(正补贴,负征税);公共产品,如搭便车(提供公共产品)②收入分配:帕累托效率不等于公平。
根据福一福二,得可在初始阶段收取一次性税费,即在不影响效率的同时,达到公平。
③经济稳定职能:稳定短期波动,促进长期增长。
(短期宏观:AD=G+I+C 长期宏观:Y=AF(K,L,H,G) )3、公共产品:一种大家共同消费的商品,即每一个人对这种商品的消费都不会减少其他人对这种商品的消费。
(非竞争性:消费的边际成本为零;非排他性:在技术上无法阻止其他人对这种商品的消费)4、林达尔第一定律:每一个林达尔均衡配置都是帕累托有效的林达尔第二定律:在满足消费者偏好和生产技术凸性等条件下,每一个公共产品帕累托有效配置都是一个林达尔均衡配置。
5、外部性:当某个经济行为人的经济活动对其他行为人的福利产生了一种直接的影响,也就是这种影响没有通过市场价格反映出来,那么经济中就存在着外部性。
科斯定理:在交易费用为零,权利界定清晰的前提下,谈判最终会形成一个帕累托有效的配置。
除了科斯定理,解决外部性另一种私人对策是合并,使外部性内部化)公共对策:⑴庇古税⑵行政管理,直接制定排放标准⑶总量控制和交易制度(存在寻租空间)6、公共选择:对非市场决策的经济研究,或者说经济学在政治科学的分析。
三基本要素:方法论个人主义,经纪人,政治作为交换。
投票悖论:虽然每个人投票人的偏好前后一致,但整个社会的偏好却不一致。
将会导致(投票循环,投票操纵)中间投票人定理:在每个人都具单峰偏好,且人数为奇数时,中间投票人最偏好的方案将成为最终获胜的投票结果。
第七章 公共支出结构分析

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的区别
• 作用不同。消耗性支出:对于社会的生产和就业有直 接的影响,对分配影响是间接的;转移性支出:直接 影响收入分配,而对生产和就业的影响是间接的。
• 遵循的原则和对政府的效益约束不同。在安排购买性 支出时,政府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较强的效益
约束。在安排转移性支出时,政府并没有十分明确和
二、国防支出
• 国防支出(defense expenditure)也是一个有争 议的话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 一是国防支出的水平到底多大合适; • 二是国防支出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或者说国
防支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国防支出
• (一)国防支出的现状与变化
– 1. 现状
• 中国政府一直奉行防御性国防战略,这种国防政策使得国防支出 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比较低。如果同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其他国 家相比,在下中等收入国家中,中国国防支出比重是最低的。
• 也就是说通过军事部门在技术、人力资本、军 工产业等方面得投资可能会间接促进到经济增 长。国家对国防的投入,一方面会提高部队战 斗力,增强国防实力,增大国防安全系数;另 一方面,会产生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促进国 民经济快速增长。
中国国防支出构成
年份 类别
1997
2000
2001
的上升呈递减趋势。 3.社会性支出占公共支出的比重随着经济发展阶段
的上升而快速递增。
(二)公共支出结构的国际比较
近年来我国公共支出呈现如下趋势: 1. 经济性支出比重还有下降的趋势,只是下降
的速度变得缓慢。 2. 社会性支出比重一直呈现上升的趋势,而且
可以预计,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逐 步完善,社会性支出比重上升的速度将加 快。 3. 其他支出(包括国债利息支付)比重尚显得 比较高,而且各类支出中有些项目尚需调 整和控制。
主要公共支出分析ppt课件

ppt课件.
30
小结
• 教育属于具有外部效应的混合产品,政府应承 担一定的经费支出。但政府在不同教育层次中 的出资责任并非完全相同。
• 由于基础设施不但可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而且还会影响收入分配,缩小贫富差距,所以 基础设施是政府投资的一个重点。
• 社会保障是指政府通过立法,采取强制手段对 社会成员在生、老、病、死、残、丧失劳动力 或因自然灾害面临生活困难时提供的基本生活 保障。它的内容体系由社会保险、社会救济、 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和社区服务五大类构成, 其中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
中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一览表
社会保障支出 (亿元)
328.42
社会保障支出 增长率(%)
79.78
社会保障支出 占当年财政支 出比重(%)
3.79
社会保障支出 占当年GDP比 重()
0.42
595.63 1197.44 1517.57 1987.40 2636.22 2655.91 3116.08 3698.86 4361.78 5447.16 6804.29
社会保险是社会 保障的最重要内 容,而养老保险 又是社会保险的 最主要内容。
退伍军人安置、烈士抚 恤金等支出
社区服务
ppt课件.
20
讨论: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有何不 同?
• 目的不同 • 实施方式不同 • 权利与义务关系不同
ppt课件.
21
3.3 政府介入社会保障的理由
• 社会保障体现了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 • 克服保险市场存在的“逆向选择” • 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需要 • 家长主义
ppt课件.
13
目前我国基础设施投资特点
基础设施投资通常占社会 总投资的20%,占政府投 资的40%-60%。联合国推
中国公共支出分析

中国的公共支出中国公共支出自1978年以来总体上保持了增长的态势,但增长率在若干年份也有下跌。
就公共支出占GDP的比重着,1978—1995年间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而1996年后又有所回升,见图6-2。
这说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由公共部门支配的资源比重有缩小的趋势,这是因为伴随着市场取向的改革的进程,中国国家财政不断向企业和个人放权让利。
本章将对1978年以来中国公共财政消耗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的总量和结构变化状况分别进行分析。
(一)财政消耗性支出1.总量增长分析。
中国公共消耗性支出包括在财政总支出中剔除企业①本表数据来源为《中国统计年鉴》(1999,2005)。
文教科学卫生费的数据由社会文教费减去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得出。
公共消耗性支出的合计数为财政支出总额减去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财政价格补贴。
由于财政价格补贴在“国家财政分费类支出”一表中未被作为一个支出项目单独列出,在分祈公共财政消耗性支出的结构时无法将其剔除在外,因此公共财政消耗性支出各组成部分的数字加总不等于公共财政消耗性支出的总额。
(续表)从表6 -5中可以看出,中国公共消耗性支出自1978年以来总体上保持了增长的态势,只是在1980-1981年间有所下跌。
公共消耗性支出的绝对额增长有其客观性。
首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复杂化,为了保证社会经济能够高效有序地运行,对政府职能的要求也大大提高,因此政府在行政、国防、科教文卫等方面的消耗性支出总额不断增长是在所难免的。
其次,就中国而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要求政府职能进行转变,而在转变过程中,旧的体制、机构尚未完全消除,新的体制、机构又正在形成,多重体制和机构的存在无疑又增加了公共消耗性支出。
图6-3①给出了中国1978—1997年期间公共消耗性支出在公共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变动情况。
可以看出,1978年以来,公共消耗性支出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重呈先降后升的趋势。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1978 年以来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国家进行了大量的价格补贴和企业亏损补贴。
公共支出分析

Hicks标准: 补贴使价格变动前后消费者 的效用水平保持不变。 Slutsky标准:补贴使消费者在价格变动
前后能够买到的商品组合保持不变。
liuyi
Lecture-5
33
A"
A´
Hicks标准
A
E2 E3 E1
Slutsky标准
U´ U X
34
C
liuyi Lecture-5
C´ C"
B
补贴内容
27
社会事业投资情况
社会事业中,政府参与教育和卫生事业的投资 较多。
liuyi
Lecture-5
28
教育事业投资情况
随着财政分权的改革,教育事业投资也由中央 政府为主,转变为由各级地方政府为主,多渠 道筹集教育资金的模式。其主要特点是:城市 中小学教育资金来源于市、区政府财政拨款、 城市教育附加费和学生的学杂费;农村中小学 教育资金来源于县乡财政拨款、农村教育附加 费、学杂费和社会捐助、集资。
liuyi
Lecture-5
7
国防支出
国防支出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934.70 1076.40 1207.54 1442.04 1707.78 1907.87 支出总额 10798.18 13187.67 15886.50 18902.58 22053.15 24649.95 占财政支出的% 8.66% 8.16% 7.60% 7.63% 7.74% 7.74%
liuyi
Lecture-5
19
交通运输投资资金来源构成
政府投资 13.19% 企业自筹 47.55% 国内贷款 36.46% 外资 3%
公共支出分析

公共支出分析公共产品:公共产品是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斥性的产品。
非竞争性,即消费者消费某产品时并不影响其他消费者同时从该产品消费中获得利益。
非排斥性,即在产品消费中很难将其他消费者排斥在该产品的消费利益之外。
混合产品:是在性质上介于私人产品与公共产品之间的产品,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非竞争性和非排斥性不完全的产品,第二类是具有排斥性和在一定范围内具有非竞争性的产品。
购买性支出:地方政府购买商品与服务的成本。
这类支出体现了地方政府的消费和投资行为。
转移性支出:地方政府部门无偿转移给私人部门的那部分支出。
它是一种单方面的无偿支付,地方政府不能从这部分资金的使用中获得相应的商品和服务。
瓦格纳法则:随着经济的发展(如人均GDP水平的提高),公共支出的规模会不断扩大,即财政学中的瓦格纳法则。
财政幻觉:所谓财政幻觉,就是纳税人以及投票者可能无法准确地评估支出的成本—低估由公共支出所对应的税收负担。
资产证券化:是指以目标项目所拥有的资产为基础,以该项目未来的收益为保证,通过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发行债券来筹集资金的一种项目证券融资方式。
社会成本:内在成本和外部成本的总和称为社会成本。
内在成本是在项目范围内所产生的成本,是基建、维修和经营本身的成本。
外部成本是在项目范围外产生的。
社会保障:是国家通过立法,以强制的手段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形成社会保障基金,并对因多种原因使生存发生困难的社会成员给予物质上的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系列有组织的措施、制度和事业的总称。
阿罗不可能定理:如果众多的社会成员具有不同的偏好,而社会又有多种备选方案,那么在民主的制度下不可能得到令所有的人都满意的结果。
1.准确界定国防支出内涵困难的原因(1)国防支出究竟是应该按照部门机构来划分,还是应该按照功能原则来界定.(2)国防支出是应该只包括国防投入的直接的、有形的成本,还是应该也包括国防建设的间接的、无形的成本。
(3)国防支出问题的敏感性。
第07章 公共支出结构 第01节 公共支出的类别构成

《公共经济(财政)学:原理与模型》第7章公共支出结构分析公共支出结构是指各类公共支出项目在总支出中的构成及其比例。
在政府预算中,公共支出项目主要包括:国防支出、行政管理支出、经济建设支出、环境保护支出、教科文卫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公债利息支出等。
研究公共支出结构,就是要研究这些支出之间的比例关系是否与公共部门所要履行的经济职能相适应;因为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公共支出结构经常会背离公共经济职能的要求。
为此,必须对支出结构及时进行调整。
本章首先介绍公共支出的类别构成,然后分析购买支出和转移支出。
第7.1节公共支出的类别构成7.1.1 购买支出与转移支出公共支出有许多种分类,经济学中通常将公共支出划分为购买支出和转移支出两部分:购买支出(Purchase Expenditure)又称消耗性支出(Exhaustive Expenditure),是指公共部门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如行政管理支出、基础设施投资支出等。
这类支出有一个共同点,即政府在消耗经费的同时,相应地获得商品与劳务。
这就是说,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一样,都在从事等价交换。
由于政府部门自己在运用这部分资源,从而排除了私人部门运用的可能性,因而购买支出就成为社会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
转移支出(Transfer Expenditure)是公共部门对私人部门的补助支出,如失业救济金、企业补助金等。
这种支出的特点是,公共部门安排了经费,但不会获得相应的商品和劳务。
政府从私人部门获得税收,但自己并没有运用这部分资源,因而支出发生之后,资源又归私人部门运用了,政府只充当中介的作用。
所以转移支出本身不构成社会总需求的组成部分。
将公共支出划分为购买支出和转移支出,有较强的经济分析意义:(知识点!)1、如果一国公共支出结构中,购买支出所占的比重越高,就表明该国公共部门对资源配置和经济稳定的影响力度越大。
因为购买支出对于社会总需求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公共部门占用资源越多,私人部门可支配的资源就越少;在经济萧条时期增加购买支出或者在经济繁荣时期减少购买支出,都能促进经济稳定。
公务支出财务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报告概述本报告旨在对某单位2022年度的公务支出进行详细分析,通过对公务支出的构成、使用效益、预算执行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为今后公务支出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报告数据来源于单位财务报表和相关政策文件。
二、公务支出概述1. 公务支出构成公务支出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人员经费:包括工资、津贴、奖金、社保、公积金等。
(2)公用经费:包括办公费、差旅费、会议费、招待费、车辆运行维护费等。
(3)项目经费:包括基础设施建设、设备购置、业务培训、学术交流等。
2. 公务支出预算2022年度公务支出预算总额为XX万元,其中人员经费XX万元,公用经费XX万元,项目经费XX万元。
三、公务支出分析1. 人员经费分析(1)工资支出:2022年工资支出XX万元,同比增长XX%。
主要原因是人员数量增加和工资调整。
(2)津贴、奖金支出:2022年津贴、奖金支出XX万元,同比增长XX%。
主要原因是根据国家政策进行调整。
(3)社保、公积金支出:2022年社保、公积金支出XX万元,同比增长XX%。
主要原因是人员数量增加和社保、公积金缴费基数调整。
2. 公用经费分析(1)办公费:2022年办公费支出XX万元,同比增长XX%。
主要原因是办公设备购置、办公用品采购等。
(2)差旅费:2022年差旅费支出XX万元,同比增长XX%。
主要原因是业务需要,出差人员增多。
(3)会议费:2022年会议费支出XX万元,同比增长XX%。
主要原因是举办各类会议,如业务培训、学术交流等。
(4)招待费:2022年招待费支出XX万元,同比增长XX%。
主要原因是接待来访客人、举办各类活动等。
(5)车辆运行维护费:2022年车辆运行维护费支出XX万元,同比增长XX%。
主要原因是车辆购置、维修、加油等。
3. 项目经费分析(1)基础设施建设:2022年基础设施建设支出XX万元,同比增长XX%。
主要项目包括办公楼改造、设备购置等。
(2)设备购置:2022年设备购置支出XX万元,同比增长XX%。
第七章公共支出概述

一.消耗性公共支出
(四)公共卫生支出 卫生与健康事业,是一类混合型公共物品, 政府有必要对其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 对于类似于非典型性肺炎(SARS)等传染 性疾病的防治对病人和其他人都有利,此时,政 府有必要采取相应的公共健康服务,而公共卫生 支出是这些活动的重要资金来源。 当前世界各国公共医疗保健支出的形式多样, 为了避免公共医疗保健支出造成效率损失,各国 也对传统形式进行改革,力求医疗保健成本在政 府负担和个人负担之间保持一个适当比例。
第七章 公共支出概述
二.公共支出的原则
(四)效益原则 国家财政的一切支出,都应以获得最大的社会效益 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公共支出的效益原则包括两层含义: 一是使社会资源在政府部门和微观经济主体之间得到最合 理的配置,取得净效益;二是要运用成本——收益分析等 技术方法,比较成本和收益,保证最少的财政支出,取得 最大的社会收益。 我国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中,侧重效益原 则是理智的选择。为提高公共支出的效益,应借鉴西方评 价公共支出效益的科学管理方法,加强制度建设和管理。 同时,还必须通过公共支出的安排,为私人经济的市场运 营提供尽可能完善的条件,以保证私人经济以及整个国民 经济效益的提高。此外,按照市场效率要求,必须合理确 定各种因公共支出形成的产品的价格,并通过有偿方式实 现对公共产品和服务消费的控制。
第七章 公共支出概述
第三节 公共支出的结构
一.消耗性公共支出
消耗性支出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或劳务的活动, 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或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 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又可分为公共消费支出和公共投资支 出。 根据凯恩斯学派的“需求管理”理论,购买支出的规 模直接关系到社会总需求的增减,因此消耗性公共支出的 规模对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起着重要作用。如当经 济过热,总需求大大超过总供给,通货严重膨胀时,通过 缩减政府消耗性公共支出,可减少社会总需求。所以,西 方一些经济学家把政府消耗性公共支出作为实现反经济周 期、稳定物价、合理配置资源的重要工具。
公共经济学课件:公共支出分析

7 分配结果
16
• 政府支出或税收的“归宿(incidence)”指的 是谁真正从项目中获益或受损;
• 例如,Medicare减少了老年人家庭的其他支出, 受益者不仅是老人,还包括他们的孩子;
• 对穷人住宅的补贴短期内提高了价格,受益者 主要是房东;长期才能提高供给,房东和承租 人都是受益者。两者受益的相对多少取决于供 求曲线的弹性。
2020/9/26
Public Finance
3)公共项目成本和收益的类型
11
• 实际的和金融的
– 实际成本和收益是指公共项目实际发生的成本和收 益,反映了社会福利的减少或增加。
– 金融成本和收益指因市场相对价格发生变化而产生 的成本或收益,其结果是某些人所得即为其他人所 失,社会福利并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又被称为虚假 成本或收益。
Public Finance
9 公共政策目标
• 政府的目标不一定仅仅包括公平与效率,例如, 还包括不同种族、不同阶层的儿童一起上学的程 度
2020/9/26
Public Finance
10 政治过程
19
• 现实中有不同的利益集团,最终实施的方案可能 是他们妥协的结果。
– Stiglitz说“这就好比一个厨师要在沙司中加奶油,一 个要加柠檬汁,两者妥协的方案可能是灾难性的”
• 2 对酒精征税的影响分析。
Public Finance
2020/9/26
– 无形成本和收益指不能通过市场价格直接估计,因 而也不能入账的一切成本和效益。如优美的风景
• 公共品定价(环境物品)的意愿调查法
• 内部的和外部的
– 内部成本和收益指项目在辖区范围内产生的成本和 收益;
《公共支出结构分析》课件

社会保障支出
- 社会保障体制与经费分配 - 养老金制度与社会保障支出
三、公共支出的影响因素
1 政府财政收入
- 政府收入来源及其对公共支出的影响
3 经济增长与就业
- 经济增长对公共支出的需求及就业的影响
2 政府债务与赤字
- 债务与赤字对公共支出的限制与影响
《公共支出结构分析》 PPT课件
本课件将对公共支出的结构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公共支出的种类、影响因素 以及国际比较,以期为经济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一、引言
- 公共支出是政府在经济和社会领域中使用资金的活动。 - 公共支出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需进行深入研究。
二、公共支出的种类与结构
教育支出
- 教育体制与经费分配 - 教育支出的影响因素
4 政策与管理措施
- 政策与管理措施对公共支出的调控与影响
四、国际比较
国际公共支出的特点
-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公共支出的共同特征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比较
- 国际上不同国家公共支出的差异与原因
五、结论与展望
- 公共支出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支持。 - 针对当前公共支出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建议,以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 的最大化。
第七章政府支出理论与政策《政府经济学》PPT课件

财政补贴支出
政府支出按经济性质划分,即按照支出 是否能直接得到等价的补偿进行分类, 这种分类具有教强的经济意义,可以表 明政府支出在哪些方面对经济产生影响
各种社会保障支出
国债的利息支出Restricted Information and Basic Personal Data
10.6
13.1
11.8
1988年 消耗性支出 转移性支出
17.9
15.4
18.4
27.4
15.3
33.7
18.8
22.9
25.8
31.5
20.2
16.7
18.6
28.3
19.5
23.6
20.6
25.1
18.6
11.9
Restricted Information and Basic Personal Data
消耗性支出 17.9 17.2 9.4 16.3 15.7 20.6 17.1 15.4 14.0 26.6 12.8 8.7 20.5 18.3
1988年 转移性支出
32.1 28.9 17.4 29.9 37.6 27.0 - 25.0 22.1 31.2 17.6
- 20.7 16.5
Restricted Information and Basic Personal Data
1989年 8.2
11.3 15.2 30.8 14.1 14.2 31.5 10.6 19.5 15.1 18.2
①表中所列的就业率是根据全日制工人的数量计算的。 ②对澳大利亚的估计由OECD秘书处提供的资料推知。 ③1988年的数据。 资料来源:Oxley et al. (1990),表12。
第七章 公共支出规模

出进行动态分析和横向或纵向比较时,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2)公共支出的相对规模:指一定时期的公共支出与
相关经济指标的比率。能反映公共支出的实际规模,也 可以用来衡量政府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相对重要性。它 是国际上对政府公共支出规模进行分析时的常用指标, 一般以百分比表示: 公共支出相对规模=(一定时期公共支出量/同期国内 生产总值)×100%。
(3)服务环境的变化
这里的环境,是指生产一定水平的产出量所需资源的社会 经济与地理变量。 社会不断发展,公共劳务的服务环境越来越复杂,公共服 务的难度也不断加大,导致公共部门为维持原有的劳务水 平而增加公共支出。
(4)公共产品的质量
人们对公共产品需求的增长包括了质量的提高,这既反 映在人们需要更高水平的安全、教育、保健和环境上,还 反映在人们需要更快捷、高效、公正的公共部门服务需求 上。 所以公共产品质量的提高也是导致公共支出增长的一个重 要因素。
( 3 )经济成熟阶段,公共净投资的份额又会上升,公共支 出结构将转向教育、医疗和社会福利支出。 小结:“经济发展阶段论”更注重公共支出结构在不同时 期的变动规律,这对研究不同发展阶段政府及财政职能的 转换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4、非均衡增长模型
(1)鲍莫尔将经济分为两个部门:进步部门和非进步部门。 (2)在进步部门,劳动主要是作为工具使用。 在非进步部门,劳动本身就是最终产品。 非进步部门主要包括的是服务性行业,如公共部门的 服务、餐馆、手工艺行业和表演行业等,其生产和服务都 是劳动密集型的。
纯公共产品,则a=0,则Na=1,Ai=Xi。随着人口的增加, 每个人所要分摊的公共产品成本(人均支出)反而会下降, 相当于价格下降,导致每个人对服务需求水平的上升,从 而使公共支出增加。 如果是私人品,则a=1,则Na=N,物品的效用可以分割,每 个人的效用为Xi/N。人口的增加使每个人的效用同比例地 减少,从而导致公共支出增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部 地区
中部 地区
东部 地区
• 城乡义务教育财政支出差异是我国公共教育资源配置不公平的最 突出表现。随着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大,差距有所缩小,但 依然明显。
25
4.教育财政效率不高,要不断提高学校资源利用效率 – 要将教育支出的规模与结构与提升教育质量结合在一 起。 – 教育生产函数研究关注教育支出的规模与结构能够在 多大程度上促进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这对制定和评 价有效率的教育财政支出政策有重要启示。
29
7.2 基础设施投资支出
基础设施:通常指永久性的成 套的工程构筑、设备、设施和 它们所提供的为所有企业生产 和居民生活共同需要的服务。
文化、教育、科学、卫生等部 门提供服务时所需的公共服务 设施
狭义的基础设施
公共设施
电力、电信、自来 水、垃圾处理、管 道煤气等
公共工程
公路、大坝、灌溉 渠道等水利设施
市场化指数=2.0
• 基本适合在市场上出 售,政府宜采取混合 提供的政策,即政府 经营,通过适当收费 和政府补贴,达到收 支平衡。 • 如:城市自来水管道 网络、港口与机场设 施、铁路路基与火车 站、水净化处理设施
市场化指数=3.0
• 最适合在市场上出售, 对此类基础设施宜采 取市场提供的政策。 • 如:电信增值服务、 电力或天然气运输
3
• 资金来源
– 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 – 各级政府用于征收教育的税费 – 企业办学中的企业拨款 – 校办产业和社会服务收入用于教育的经费
– 其他属于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
4
7.1.1 政府介入教育领域的理论依据
很多教育服务具有明显的外部收益
教育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途径
资本市场的不完善
5
外部性
• 尽管教育具有明显的个人收益,但是教育对全民 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对社会秩序的稳定、对整个 社会技术进步的推动等都具有很强的正外部性。
– 这些商品对生命和公民权利是至关重要的,应予以保 障。且这些商品的平均分配不仅有助于改善未来人力 资本和收入分配,在实践中往往还易于操作。
9
• 3. 资本市场的不完善。
– 虽然教育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应由个人及家庭支付部分成 本,但人力资本投资的风险要大大高于有形资本。
有形资本可以抵押,人力资本不可抵押。
• 少数民族转任教师比、专任女教师比、生均公用经费等人力、 财力资源对学生成就有显著促进作用。而物力资源对学业成就 基本没有显著影响。 • 教学经验、生师比、教师工资等与教师相关的投入要素对教育 质量的提升显著为正。
26
7.1.3 进一步思考
• 不同教育层次的外部性程度不同以及在促进社会公平上的 作用不同,决定了政府在不同教育层次上承担的责任并不 相同。
• 多数国家的财政承担了大多数的基础教育经费, 而高等教育的公私负担结构存在两极分化。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基础教育 公共财政
基础教育 私人支出
高等教育 公共财政
人力资本回报较高,但不稳定。
社会对人力资本投资契约的有效性以及管理费用 均不同于有形资本投资。
10
• 经济困难家庭很难获得人力资本投资所需的贷款, 由政府提供教育服务或为教育贷款提供担保、补 贴,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也成为政府介 入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原因。
11
7.1.2 教育支出的负担结构
18
我国中央政府公共教育支出占公共教育总支出的比重(%)
2003 普通高等 教育 普通中学 普通小学 2005 2007 2009 2011
42.23
0.15 0.02
35.85
0.10 0.02
33.44
0.63 0.20
33.53
0.46 0.36
30.65
0.72 0.57
• 我国基础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
其他交通设施
铁路、港口、航 道、机场、市内交 通等 30
7.2.1 政府介入基础设施的原因
1
2 3 4 5
基础设施是经济增长的前提
有些基础设施规模经济显著,具有自然垄断性
基础设施普遍存在外部效应,难以通过收费弥补成本
良好的基础设施能够减轻贫困,促进公平
基础设施支出是政府调控经济的一个重要手段
31
7.2.2 政府投资基础设施的范围及介入方式
• 高等教育教育经费的政府责任以省级政府为 主,中央和地市级政府为辅。
19
7.1.3 我国教育支出分析
在校 人数
入学 率
高等 教育
• 各级各类学校在 校人数3.18亿
• 小学学龄儿童净 入学率达到99.7%
• 高等教育学生规 模增加 • 研究生规模增加
• 初中阶段毛入学 率达到104.1%
•高中阶段毛入学 率达到86%
• 高等教育大众化
20
评价教育财政的好坏存在三个标准
充足 公平
效率
21
我国公共教育支出总量、结构和效率所呈现的特点
•1. 财政教育支出绝对总量虽然逐年稳定增长,但是以占国
内生产总值比重衡量的相对总量仍不足
– 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2006年,97个国家平均水 平4.7%,2009年,OECD国家平均值为5.4%。
• 实践:2001年夏,浙江省长兴县教育局:《长兴 县教育局关于教育券使用办法的通知》
– 2001年9月起,凡就读民办学校的义务教育阶段新生, 可获得一张面额为500元的教育券;
– 2002年秋季,长兴教育券的受益群体扩展为贫困家庭 学生。
28
关于教育经费支出的总结
• 1.教育属于具有外部效应的混合产品,政府应承担一定的经费支 出。但不同教育层次的外部性程度不同,因此,政府在不同教育层 次中的出资责任并非完全相同。初等教育的外部收益更加明显,政 府在初等教育中的责任相应地也更大些。
公共产品
32
允许市场经营程度的指标
市场竞 争潜力 商品或服 务特点
外部性
基础设施的市场化 指数
收费补偿成 本的可能性 公共服务 的责任
33
• 公共产品程度越高,财政需要承担的财务责任越大。一般地, 排他成本越低,私人付费的可能性越大。 市场化指数=1.0
• 不宜在市场上出售, 应采取政府公共提供 方式。 • 如:农村及城市道 路、管道排污与处 理、一级与二级灌溉 网络。
具有较强的私人产 品性质的教育
1.家教 2.兴趣班 3.补习班 4.企业对员工进行的 培训 ---------------------------市场运作
------------------------财政拨款
教育产品具有外部性。根据外部性的不同,可以划分为 以上三种类型。
7
外部性弱
政府补贴份额小
第7章 主要公共支出分析
Contents
1 2
3
教育支出 基础设施投资支出 社会保障支出
2
7.1 教育支出
• 教育支出是指政府用于教育事业方面的财政支出。 • 教育支出在各国政府的公共支出中都占有非常重要 的地位,并呈现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教育支出占 GDP比例越高的现象。 • 发展中国家公共教育支出占GDP比例绝大多数超过 4%,发达国家超过5%。
• 2.保证每个公民享有基本的教育服务,促进社会公平是政府进行 教育支出的另一重要原因。公共教育投入不足以及投入结构不合理 是我国公共教育支出面临的两大问题,进一步提高公共教育投入比 例,缩小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以及三级教育支出的差 距,是我国教育投入领域未来改革的一个重点。 • 3.发展私立(民办)教育,探索社会力量参与公立学校的新途 径、新方法,在我国具有积极意义,一方面可以缓解政府投入不 足;另一方面有助于促进竞争,提高教育资金使用效益。
– 爱尔兰、新西兰( 100%由中央直接承担)、法国等。
• 中央政府是资金的主要最初提供者,但通过转移 支付划拨给省级和地方政府。
– 韩国(中央负担68%,但99%的资金最终是由省级和 地方政府支付的)、墨西哥和智利。
16
基础教育政府负担结构的四种类型
• 省级政府是基础教育主要提供者,但通过转移支 付拨付给地方政府。
普通小学 初中 高中 高等学校
财政性教育经费
其他经费 14
公共财政教育经费在政府间的负担结构
• 实行集权制的国家,中央政府所负担的教育支出 比例较高;
• 实行分权制的国家,地方政府承担了较大比重的 教育支出。
15
基础教育政府负担结构的四种类型
• 中央政府既是基础教育资金的最初提供者,又是 主要的最终支付者。
• 教育对于社会的贡献具有公共产品性质。 • 外部性是政府从效率角度承担出资教育责任的重 要依据。
6
教育的外部性
基本上具有公共产 品性质的教育
1. 义务教育 2. 特殊教育 3. 工读教育 4. 以广播电视等形式 进行的公开教育
具有准公共产品 性质的教育
1.高等教育 2.高中教育 3.中等职业教育 4.成人教育 ---------------------------政府补贴
– 如:加拿大(省级政府提供了74%的资金,但将大部 分拨付给地方政府使用)、美国
• 地方政府负担了主要的基础教育资金。
– 如:挪威、波兰等(地方政府承担90%以上经费)
17
• 在高等教育阶段,绝大多数国家存在基本 相似的分工格局:
– 中央和省级政府承担了主要的资金;
– 中央对省级和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很少。
高等教育 私人支出 12
• 从OECD各国的平均趋势来看,政府对基础教育 的干预力度要大于高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