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版文言特殊句式与翻译
详解文言文特殊句式翻译
一、判断句判断句是文言文中一种常见的句式,用以表达判断、肯定或否定的意思。
翻译时,一般将判断词“者”、“也”、“乃”、“即”等译为“是”、“就是”等。
例句:孔子曰:“君子不器。
”翻译:孔子说:“君子不是器物。
”二、省略句省略句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句式,指在句子中省略掉某些成分,使句子更加简洁。
翻译时,要根据上下文补全省略的成分。
例句:子路、曾皙、再有、公西华侍坐。
翻译: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坐着。
三、倒装句倒装句是文言文中的一种特殊句式,指将句子中的成分颠倒过来。
翻译时,要将句子成分还原到正常语序。
1. 宾语前置例句:夫战,勇气也。
翻译:战斗,靠的是勇气。
2. 定语后置例句: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翻译:宫中的妇女和左右的人没有一个不偏爱大王。
3. 状语后置例句:吾从而师之。
翻译:我跟从他,拜他为师。
四、被动句被动句是文言文中一种表达被动的句式。
翻译时,一般用“被”、“受”等词语表示被动。
例句:孟子见梁惠王。
翻译:孟子见到梁惠王。
五、疑问句疑问句是文言文中表达疑问的句式。
翻译时,一般用“吗”、“呢”等疑问语气词。
例句:子曰:“何如?”翻译:孔子说:“怎么样?”六、固定句式固定句式是文言文中一些具有特定意义的句式。
翻译时,要注意保留固定句式的特点。
例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翻译:孔子说:“学了知识然后按时温习它,不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吗?”总之,在翻译文言文特殊句式时,我们需要根据上下文和句子结构,准确把握原文的意思,运用恰当的翻译方法,使译文更加准确、流畅。
《师说》的特殊句式找出,并按原句+句式+翻译
《师说》的特殊句式找出,并按原句+句式+翻译1. 师说中的特殊句式1.句读之不知-宾语前置2.惑之不解-宾语前置3.不拘于时-被动-介词结构后置4.学于余-介词结构后置5.耻学于师-介词结构后置6.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判断句7.其可怪也欤-判断句8.不必贤于弟子-介词结构后置9.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判断句10.人非生而知之者-判断句11.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判断句12.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判断句13.则曰-省略句拓展内容:《师说》是韩愈散文中一篇重要的论说文。
文章论述了从师表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也表现出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
1.之:结构助词,的。
学者:研究的人。
2.行业:一般指古代经典、历史、诸子百家之学、古文写作。
3.人直到出生才知道真相。
它指的是知识和理性。
语本《论语·述而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 《论语·季氏》:“孔子曰:‘生而知之者,,次也。
’”孔子承认有生而知之的人,但认为自己并明之的人。
4.闻道:语本《论语·里仁闻道,夕死可矣。
'”闻,听见,引伸为懂得。
道:儒家之道。
5.因此向他学习:跟随他(和。
老师,意动用法,to。
为师。
2. 《师说》中的特殊句式有哪些判断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吾师道也,夫庸知……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人非生而知之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也。
被动句:不拘于时。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倒装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其闻道也固(亦)先乎吾;而耻学于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学于余。
生乎吾前。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3. 【《师说》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找到参考书了~通假字: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词类活用:吾从而师之-师-名词作动词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惑-形容词作名词:疑惑的问题、糊涂的问题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愚(带中括号的那个)-形容词作名词:圣人、愚人小学而大遗-小、大-形容词作名词:小的方面、大的方面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卑、盛-形容词作名词:卑:卑贱的人、低下的人盛:势盛位高的人古今异义:学者-古:求学的人今:有专门学问的人小学-古:小的方面今:学校众人-古:一般人今:表示很多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所以-古:用来……的今: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吾从而师之-从而-古:跟随并且今:表目的或结果,是连词句读之不知-读-古:句子中间需要停顿的地方,读dou四声今:看着文字发出声音,读du二声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不必-古:不一定今:用不着、不需要特殊句式:句读之不知-宾语前置惑之不解-宾语前置不拘于时-被动,状语后置学于余-状语后置耻学于师-状语后置。
文言文特殊结构字词翻译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往往通过“也”、“者”等字来表达。
翻译时,应将判断句的语气和意义准确传达出来。
例如:原文:孔子者,仲尼也。
译文:孔子,即仲尼。
二、被动句的翻译文言文中的被动句,通常以“为”、“见”、“于”等字引导。
翻译时,应将被动关系表达出来。
例如:原文:吾王为秦所囚。
译文:我国的君王被秦国囚禁。
三、省略句的翻译文言文中的省略句,常省略主语、宾语等成分。
翻译时,应根据上下文语境补充省略的成分。
例如:原文:读《论语》,学而时习之。
译文:读《论语》,学习其中的道理,并且时常温习。
四、倒装句的翻译文言文中的倒装句,主要有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类型。
翻译时,应将倒装结构调整为现代汉语的语序。
例如:原文:吾友,彼善也。
译文:我的朋友,他是个好人。
五、并列句的翻译文言文中的并列句,常通过“而”、“与”、“及”等字连接。
翻译时,应将并列关系表达出来。
例如:原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译文:千里之行,始于脚下;九层之台,起于堆积的土。
文言文中的疑问句,常以“何”、“乃”、“岂”等字开头。
翻译时,应将疑问语气和意义准确传达出来。
例如:原文:何以为报?译文:拿什么来报答呢?七、感叹句的翻译文言文中的感叹句,常以“哉”、“乎”、“矣”等字结尾。
翻译时,应将感叹语气和意义准确传达出来。
例如:原文:吾闻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译文:我听说君子行事,以静修身,以俭养德,多么好啊!总之,在翻译文言文特殊结构字词时,我们要充分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准确把握其意义和语气,使译文既忠实于原文,又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只有这样,才能使翻译工作达到较高的水平。
部编版语文中考文言句式(教师版)
个性化教学辅导教案(3)听到家乡发生地震的消息,他rú zuò zhēn zhān(),迫切地想要知道父母的情况。
(4)这对夫妻危难中用双手托举孩子,这shì dú qíng shēn()之举让无数人动容。
答案:(1)慰藉;(2)颓唐;(3)如坐针毡;(4)舐犊情深。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屠呦呦凭借青蒿素的发现荣膺..诺贝尔生理学奖。
B.他的名字总是遭到大家的戏谑..,对此他感到很是无奈。
C.班主任一脸阴沉得跨进教室,让我有如芒刺在背....。
D.科学上的成功哪有一气呵成....的呀。
答案:D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那些在各条战线上以积极进取、不折不挠对待生活和工作的人,才是我们尊敬和学习的对象。
B.宣传、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个循序渐进和融会贯通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C.美国纽约的帝国大厦计划进行节能改进,以便到2016年时将温室气体排放量降低百分之三十八。
D.六年间,我国航天技术完成了从无人到有人、从“一人一天”到“两人五天”的进步。
答案:C。
解析:A项成分残缺,介词“以”缺宾语“的态度”或“的精神”等;B项逻辑错误,应当先“学习”再“宣传”;D动宾搭配不当,“完成”和“进步”不搭配。
仿写素材积累:1、请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的内容和结构仿写两个句子。
(4分)结识古仁人,我赞赏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
仿写:结识古仁人,。
答案示例:我欣赏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的气节。
2、请根据下面课文内容和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郭沫若向往光明勾画天上街市下联:陶渊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陶渊明寄托理想描绘世外桃源。
3、仿照画线的句子,写两句话,要求内容相关,句式整齐。
专题八:翻译中特殊句式(教师版)
翻译中特殊句式落实要到位文言特殊句式虽然在江苏卷中不是每年必考,但是临场事实上无法回避。
不少考生因缺少特殊句式意识而出现强行翻译的情况。
因此,在二轮复习中,考生最需要在翻译的“老君炉”中不断炼就准确判断特殊句式的“火眼金睛”,重点解决那些临场翻译中最不应该忽视的句式问题。
【知识回放】特殊句式这个小考点平时考试中涉及不多,考生除对特别明显的句式能译出外,对其他稍复杂的句式往往会因忽略而丢分。
原因多样,但一个主要原因是句式意识不强,尤其是不会通过语言标志词译准特殊句式。
事实上,只要能辨识出特殊句式,译准不成问题。
辨识特殊句式,除结合文意外,强化根据语言标志词辨识特殊句式这一方法意识也十分重要。
译出特殊句式,是以快速、准确地识别特殊句式为前提的。
1.审题时要具备“语言标志意识”。
特殊句式一般都有语言标志,如判断句多以“者……也”或“乃、皆、则”等作标志,被动句多以“为”“见”“于”等作标志。
考生应特别注意这些标志词。
2.注意容易被忽略的定语后置句和宾语前置句、无被动标志的被动句、无判断标志的判断句和表反问的固定句式、省略句。
总之,平时要多积累,在审题时方能激活原有记忆,借助上下文语境进行辨别。
3、临场翻译最需关注并落实到位的七类特殊句式(1)无标志的两种特殊句式:判断句和被动句一般而言,特殊句式总有语言标志,这些标志就是我们判断的主要依据,包括判断句和被动句。
但有例外,就是不带任何标志的意念判断句和被动句。
因为无标志,所以较隐蔽。
要想译到位,全凭对文意的把握。
(2)类型最多、用法最复杂的特殊句式:宾语前置句宾语前置句种类较多,用法复杂。
除常见的类型外,特别要关注易忽略、易错的宾语前置句。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句,当“之”作代词宾语时,易被看做结构助词不译。
其实,它是人称代词,必须译出。
(3)最容易被忽略的特殊句式:定语后置句定语后置句是考生在翻译过程中最易忽略、最不能译到位的句式之一。
虽说有标志,但实践中很难把握。
高中文学课内文言特殊句式整理
高中文学课内文言特殊句式整理一、倒装句1. 部分倒装例:行到水穿处,坐看云起时。
解析:动作行到的时候,主语已经或者正在发生第二个动作坐看。
2. 整体倒装例:皎皎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解析:把状语提前,按照谓语动词加上主语和宾语的顺序交换的方式构成倒装。
二、省略句1. 主语省略例:弦弦掩抑声声思。
解析:句子中的主语被省略,仅保留动词独立完成。
三、比喻句1. 平行比喻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解析:通过两个平行的事物进行比喻,以突出所要表达的意思。
2. 阶梯比喻例: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解析:通过阐述一事物具有的特征和属性,以便形容另一事物。
四、排比句1. 省略拟声词的排比例:铿锵玫瑰,叮当咖啡,嘶嘶声中, 冬风飒飒。
解析:通过省略拟声词,仅保留句子结构相同的字对应的字音,构成排比结构。
五、比拟句1. “如”字比拟例:乱云飞渡仍从容,云散风停雪未融。
解析:通过“如”字和后面的比喻词相连,用以形容所要表达的事物。
2. “若”字比拟例:云霞若出未出群,山松若放非放云。
解析:通过形容词性的“若”字和后面的比喻词相连,用以形容所要表达的事物。
六、反问句1. 答案反问句例: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
解析:通过反问表达出所要表达的真实意图。
七、设问句1. 疑问反问句例:问世间情为何物,只教人生死相许。
解析:通过疑问的方式表达出所要表达的观点和问题。
以上是高中文学课内文言特殊句式的整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教师版初中文言文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
(一)名词活用为意动词1. 父利其然也。
利,名词用作意动词,把……看作有利。
(伤仲永)2. 故人不独亲其亲。
第一个“亲”,名词用作意动词,以……为亲。
3. 心乐之。
乐,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了(小石潭记)(二)名词活用为动词4. 鞭数十。
鞭,原意为鞭子,名词,此处意为“用鞭子打”。
(童趣)5.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策,原指记事的册子,这里是名词活用为动词,登记。
6. 不能名其一处也。
名,名词活用为动词,说出。
(口技)7. 一狼洞其中。
洞,名词活用为动词,打洞。
(狼)8.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名,名词活用为动词,闻名,出名。
(陋室铭)9.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灵,名词活用为动词,显出灵异。
(陋室铭)10. 惟吾德馨。
馨,名词活用为动词,指居室主人道德美好高尚,可译为有了芳馨。
(陋室铭)11. 不蔓不枝。
蔓,名词用作动词,长枝蔓。
枝,名词用作动词,生枝桠。
(爱莲说)12. 石青糁之。
糁,名词用作动词,原意是煮熟的米粒,在此用于代词“之”的前面,用作动词,涂染的意思。
(核舟记)13. 巨右者椎髻仰面。
椎髻,名词用作动词,梳着椎形发髻。
(核舟记)14. 每至晴初霜旦。
霜,名词用作动词,指结霜。
(三峡)15. 皆披发文身。
文,名词用作动词,画文彩。
(三峡)16. 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
标,名词用作动词,树立,举。
(观潮)17.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也,客此。
客,名词用作动词,客居。
(湖心亭看雪)18. 策之不以其道。
策,鞭策,驱使。
(马说)19. 腰白玉之环。
腰,名词用作动词,挂在腰间。
(送东阳马生序)20.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缊袍敝衣,名词用作动词,穿着旧棉袄、破衣服。
(送东阳马生序)21. 手自笔录。
手,名词用作动词,动手。
(送东阳马生序)22.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守,名词,太守,官名,这里用作动词,做……太守。
(岳阳楼记)23. 名之者谁?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
(醉翁亭记)24. 泉而茗者。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老师用
文言句式判断句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1、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4、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5、虽又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6、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7、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8、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句式特点:……者,……也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1、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2、莲,花之君子者也。
3、夫战,勇气也。
4、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5、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6、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7、粟者,民之所种。
8、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句式特点:……,……者也;……,……也;……者,……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1、此天子气也。
2、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4、此亡秦之续耳。
5、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6、是寡人之过也。
7、是亦走也。
8、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句式特点:此……;是……译为“这(是)……”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1、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
2、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3、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4、不知木兰是女郎。
5、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
6、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句式特点:用动词“为”“是”表判断。
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2、臣本布衣。
3、梁父,即楚将项燕。
4、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5、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6、夫六国与秦皆诸侯。
7、且相如素贱人。
8、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人也;而己亦人也。
句式特点:通过副词“乃”“即”“则”“皆”等表判断。
译时将判断语意与副词语意一并译出。
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1、荀卿,赵人。
2、秦,虎狼之国。
3、刘备天下枭雄。
4、此人力士。
5、此子贤者。
句式特点:没有词语标志,通过语意直接表判断。
可以转化为“……者,……也”句式。
翻译下列句子,归纳句式特点1、予本非文人画士。
必修四文言文实词、特殊句式归纳(教师版)
必修四文言文实词、特殊句式归纳(教师版)《季氏将伐颛臾》1、重点实词(解释下列字词)(1)是:是社稷之臣也(这是,表判断)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正确,形容词)(2)疾: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厌恶,动词)君有疾在腠理(小病,名词)老臣病足,不能疾走(快,急速地,副词)(3)夫: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指示代词,那)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成年男子的统称,“夫子”则是对男子的尊称)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句首发语词)(4)止: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停止)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阻止)(5)过:无乃尔是过与(责备,动词)是谁之过与(过错,名词)过犹不及(超过,动词)(6)相:将焉用彼相矣(辅助者,名词)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辅助,动词)(7)固:固而近于费(坚固)汝心之固,固不可彻(顽固)(8)事: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军事行动)天下事有难易乎(事情)不事产业(从事)(9)辞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名作动,编借口、找借口)(10)来、安既来之,则安之修文德以来之(使动用法,使……来归顺,使……安定下来)2、特殊句式(指出下列句子中的特殊句式,并翻译句子)(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介词结构后置)译:季氏将对颛臾有军事行动。
(2)无乃尔是过与?(过尔)(宾语前置)译:这恐怕要责备你吧。
(3)是社稷之臣也。
(判断句)译:这是鲁国的臣属啊(4)先王以为东蒙主(以之为)(省略句)译:从前先王让它担任东蒙山的主祭人。
(5)何以伐为?(宾语前置)译:为什么要攻打它呢?(6)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介词结构后置)译:老虎犀牛从笼子里逃出,龟甲和宝玉在匣子里毁坏了。
(7)谋动干戈于邦内(介词结构后置)译:谋求在国内发动战争。
《寡人之于国》1、通假字(找出通假字并解释)直不百步耳(直通“只”,只是,不过)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涂通“途”,道路)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头发花白)2、重点实词(解释下列字词)(1)数: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shù几,几个)蒙冲斗舰乃以千数(shǔ计算)数罟不入洿池(cù密,与“疏”相对)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命运)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shuò屡次)(2)发: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打开粮仓赈济百姓)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派遣)野芳发而幽香(开放)(3)直: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通“只”,只是)中通外直(不弯曲)系向牛头充炭直(通“值”,价值)(4)兵:非我也,兵也(兵器)兵刃既接(兵器)穷兵黩武(战争)草木皆兵(士兵)(5)胜: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shēng,尽)驴不胜怒,蹄之(shēng,能承受)日出江花红胜火(shèng,超过)予观夫巴陵胜状(shèng,优美)(6)王:王好战,请以战喻(名词,大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动词,称王)(7)凶:河内凶古:(谷物收成不好,荒年)今:(形容人或动物暴躁、心肠狠)(8)加:邻国之民不加少古:(副词,更加)今:(增加)(9)走:弃甲曳兵而走古:(跑)今:(行走)(10)填:填然鼓之古:(拟声词,鼓声)今:(动词,填入)(11)鼓:填然鼓之(名作动,击鼓)(12)生、死、丧:使民养生丧死(生、死:形作名,活的人,死的人;丧:为……办丧事,为动用法)(13)树:树之以桑(名作动,栽种)(14)衣:五十者可以衣帛(名作动,穿)(15)谨:谨庠序之教(形作动,认真从事)(16)罪:王无罪岁(名作动,归咎)3、特殊句式(判断下列句子属于哪种特殊句式,并翻译句子)(1)是亦走也(判断句)译:这也是逃跑啊(2)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介词结构后置)译:不要希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必修四文言文实词、特殊句式归纳(教师版)
必修四文言文实词、特殊句式归纳(教师版)《季氏将伐颛臾》1、重点实词(解释下列字词)(1)是:是社稷之臣也(这是,表判断)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正确,形容词)(2)疾: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厌恶,动词)君有疾在腠理(小病,名词)老臣病足,不能疾走(快,急速地,副词)(3)夫: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指示代词,那)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成年男子的统称,“夫子”则是对男子的尊称)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句首发语词)(4)止: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停止)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阻止)(5)过:无乃尔是过与(责备,动词)是谁之过与(过错,名词)过犹不及(超过,动词)(6)相:将焉用彼相矣(辅助者,名词)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辅助,动词)(7)固:固而近于费(坚固)汝心之固,固不可彻(顽固)(8)事: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军事行动)天下事有难易乎(事情)不事产业(从事)(9)辞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名作动,编借口、找借口)(10)来、安既来之,则安之修文德以来之(使动用法,使……来归顺,使……安定下来)2、特殊句式(指出下列句子中的特殊句式,并翻译句子)(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介词结构后置)译:季氏将对颛臾有军事行动。
(2)无乃尔是过与?(过尔)(宾语前置)译:这恐怕要责备你吧。
(3)是社稷之臣也。
(判断句)译:这是鲁国的臣属啊(4)先王以为东蒙主(以之为)(省略句)译:从前先王让它担任东蒙山的主祭人。
(5)何以伐为?(宾语前置)译:为什么要攻打它呢?(6)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介词结构后置)译:老虎犀牛从笼子里逃出,龟甲和宝玉在匣子里毁坏了。
(7)谋动干戈于邦内(介词结构后置)译:谋求在国内发动战争。
《寡人之于国》1、通假字(找出通假字并解释)直不百步耳(直通“只”,只是,不过)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涂通“途”,道路)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头发花白)2、重点实词(解释下列字词)(1)数: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shù几,几个)蒙冲斗舰乃以千数(shǔ计算)数罟不入洿池(cù密,与“疏”相对)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命运)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shuò屡次)(2)发: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打开粮仓赈济百姓)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派遣)野芳发而幽香(开放)(3)直: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通“只”,只是)中通外直(不弯曲)系向牛头充炭直(通“值”,价值)(4)兵:非我也,兵也(兵器)兵刃既接(兵器)穷兵黩武(战争)草木皆兵(士兵)(5)胜: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shēng,尽)驴不胜怒,蹄之(shēng,能承受)日出江花红胜火(shèng,超过)予观夫巴陵胜状(shèng,优美)(6)王:王好战,请以战喻(名词,大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动词,称王)(7)凶:河内凶古:(谷物收成不好,荒年)今:(形容人或动物暴躁、心肠狠)(8)加:邻国之民不加少古:(副词,更加)今:(增加)(9)走:弃甲曳兵而走古:(跑)今:(行走)(10)填:填然鼓之古:(拟声词,鼓声)今:(动词,填入)(11)鼓:填然鼓之(名作动,击鼓)(12)生、死、丧:使民养生丧死(生、死:形作名,活的人,死的人;丧:为……办丧事,为动用法)(13)树:树之以桑(名作动,栽种)(14)衣:五十者可以衣帛(名作动,穿)(15)谨:谨庠序之教(形作动,认真从事)(16)罪:王无罪岁(名作动,归咎)3、特殊句式(判断下列句子属于哪种特殊句式,并翻译句子)(1)是亦走也(判断句)译:这也是逃跑啊(2)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介词结构后置)译:不要希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教师版文言特殊句式与翻译
高一语文查缺补漏学案之文言句式与翻译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
高考中常见的文言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固定句式。
★判断句常见句式有如下几种:1.典型例句①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②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③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④和氏壁,天下所共传宝也。
⑤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⑥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⑦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⑧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2.典型例句①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②我乃楚狂人,风歌笑孔丘。
③予购三百盆,皆病梅。
④梁文即楚将项燕。
⑤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⑥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⑦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⑧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⑨不知木兰是女郎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为、是”等。
3.典型例句①刘备天下枭雄。
②刘豫州王室之胄。
③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④秦,虎狼之国。
⑤臣窃以为其人勇士。
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⑦此亡秦之续耳。
⑧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对接高考1.翻译傅先生天下贤士,吾尚不得为友,汝何人,敢名之!(3分)答案:傅先生是天下有才德的人,我尚且不能成为他的朋友,你是什么人,竟敢叫他的名字!★被动句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1、①李氏子藩,年十七,不拘于时,学于余。
②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③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④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⑤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⑥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⑦父母宗族,皆为戮没⑧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⑨若属皆且为所虏⑩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11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2、①帝感其诚②有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③感斯人言。
④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辨析:①慈父见背②冀君实或见恕也。
(分析:“见”字在六朝时期经常用作指代性副词,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在动词前,表称代,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
文言文特殊句式特殊翻译教学文案
自我诊断
现场采样
规范提升
抵任所后,各行丐于四方,惟昏暮时潜一入署问安而已。 先生亦随时资给之,然往往不受。时邑多盗,群丐间作侦 探,是以屡屡破获重要案件。至颁发赏格时,悬牌累月, 迄无来领者。而先生以政声卓著,由上峰保升郡守矣。先 生固儒者,不耐于酬酢之烦,又淡于利禄,遂以亲老乞终 养。解组③后,欲为各丐谋治生业,竟皆避之他去。先生每 为人言之,辄欷歔泣下,引为憾事。然而丐则侠矣。
意。然而(这些人)都是因为情面上不能推辞,(表面上)勉强答应他
可是心里实际上没有答应他。到了那一天,先生天一亮就起床,
打扫院子台阶,备好美酒佳肴,来恭候他们(的到来)。哪里料到
(直到)天色已晚,没有一个亲朋好友来到他家里(立约)。
自我诊断
现场采样
规范提升
(这时)有一群乞丐经过他的家门,看见先生家里摆列杯盘,(心想)
节操。乡试后,考中举人。(他)打算上京城参加礼部的进士考试,
可是盘缠不足。乡里人的风俗,照旧例凡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时缺乏资金的,可
以招集亲朋好友七八人各拿出一份钱来给发起人,由发起人立下
文书签字(后众人)把钱交给他,事情结束后再一个个地把钱还给
他们,叫做打会(或起会)。不久(来先生)说:“不如起一个会来筹
集盘缠。”于是接连几天奔走于亲朋好友家,才得到七个人的同
意思整体正确,只是个别关键地
2分 方未能翻译出来,比如倒装句式
和“甫”等。
自我诊断
现场采样
规范提升
现场满分答案
完善你 的答案
能把握关键词“甫”“踵”等, 3分 意思翻译基本正确。只有倒装句
式未能调整。 满分领悟
解答此题,首先要抓住定语后置 4分 句式,三个词语“甫”“问寒温
文言文特殊句式语文翻译
于是,匡人益围之,夫子笑曰:“吾闻之,君子之乐,非乐富贵也,乐道也。
吾之道,仁也,义也,礼也。
今匡人围吾,吾不以为忧,盖吾道所乐也。
”匡人闻夫子之言,不解其意,乃问曰:“夫子之乐,既非乐富贵,又非乐道,吾人固不知其所乐何事也。
”夫子答曰:“吾乐在山水之间,乐在与人相与之中。
山水之间,清静无为,可以养吾心性;与人相与之中,可以广吾德行。
此吾之所以乐也。
”匡人曰:“然则夫子乐山水,乐与人相与,何以不惧匡人之围也?”夫子曰:“吾之所以不惧者,盖吾知天命也。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吾性仁,吾道义,吾教礼。
匡人围吾,吾固知其非吾道也,故不惧。
”匡人闻夫子之言,心中敬服,乃解围而去。
夫子于是遂游于匡之外,心无挂碍,乐亦无穷。
夫孔夫子,圣人也,其言简而意赅,其行高而不可及。
故其文虽古,而其义甚明。
今试译夫子之言,以晓后世:孔子游于匡地,匡人将之围困数重。
夫子不忧不惧,言曰:“天生斯民,以养其性。
吾闻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吾性好山水,故游于此。
今匡人围我,我不惧,盖吾性所好也。
”于是,匡人围困更甚,夫子笑曰:“吾闻君子之乐,非乐富贵,乐道也。
吾之道,仁义礼也。
今匡人围我,吾不以为忧,盖吾道所好也。
”匡人闻夫子之言,不解其意,乃问:“夫子之乐,非乐富贵,非乐道,吾人固不知其所乐何事也。
”夫子答曰:“吾乐在山水之间,乐在与人相与之中。
山水之间,清静无为,可以养吾心性;与人相与之中,可以广吾德行。
此吾之所以乐也。
”匡人曰:“然则夫子乐山水,乐与人相与,何以不惧匡人之围也?”夫子曰:“吾之所以不惧者,盖吾知天命也。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吾性仁,吾道义,吾教礼。
匡人围我,吾固知其非吾道也,故不惧。
”匡人闻夫子之言,心悦诚服,乃解围而去。
夫子于是游于匡地之外,心无挂碍,乐亦无穷。
孔子之言,虽古而不失其义,其文虽简而意深。
译者谨以文言文译之,以传之后世,使后人得以领悟夫子之道。
课用 文言翻译之特殊句式课件
介词省略
介词用于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地点、 方式等,有时也会被省略。
省略句的翻译技巧
根据上下文语境补充省略成分
01
在翻译省略句时,需要结合上下文语境,补充被省略的成分,
使句子完整通顺。
调整语序
02
由于文言文和现代汉语的语序存在差异,翻译时需要根据现代
汉语的表达习惯调整语序,使译文更加自然流畅。
注意语气和停顿
减译法
在翻译过程中,适当省略一些 不必要的词语或短语,使译文
更加简洁明了。
02
被动句
被动句的定义
被动句是指句子中的谓语动词所表达 的动作不是由主语发出,而是被其他 成分所承受。
在文言文中,被动句通常由被动词或 被动句式来表达,以强调主语是动作 的承受者。
被动句的常见形式
"于"字句
谓语后用"于"连接动作 的承受者,表示被动。
如“甚矣,汝之不惠!”(谓语“甚矣”前 置)
定语后置
如“求人可使报秦者”(定语“可使报秦者 ”后置)
宾语前置
如“沛公安在?”(宾语“安”前置)
状语后置
如“战于蓝田(状语“于蓝田”后置)”
倒装句的翻译技巧
01
02
03
理解句子结构
在翻译倒装句时,首先要 理解文言文的句子结构, 明确哪些成分是颠倒的。
调整语序
例如,"受制于人"。
"为"字句
谓语前用"为"连接动作 的承受者,表示被动。
例如,"为国所制"。
"见"字句
谓语前用"见"连接动作 的承受者,表示被动。
例如,"见制于人"。
文言文特殊句式及翻译
一、判断句判断句是文言文中表示判断的句子。
其特点是句末用“也”字或不用“也”字。
例如:1. 陈胜者,阳城人也。
(《史记·陈涉世家》)翻译:陈胜是阳城人。
2. 然而好事者必多方以求之。
(《史记·淮阴侯列传》)翻译:然而好事的人必定多方寻求。
二、倒装句倒装句是指句子成分的位置颠倒的句子。
文言文中的倒装句主要有以下几种:1. 主谓倒装主谓倒装是指主语和谓语的位置颠倒。
例如:1. 然不自知其昏也。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翻译:然而自己却不知道自己已经昏庸了。
2. 然而天以五十载而一旦断之。
(《史记·秦始皇本纪》)翻译:然而天意使它经过五十年而突然断绝。
2. 宾语前置宾语前置是指宾语放在谓语之前。
例如:1. 吾闻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
(《孟子·离娄上》)翻译:我听说君子爱人是以德,小人爱人是以姑息。
2. 虽使普天下之女子,莫不欲以为夫,而吾岂得专此美乎?(《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翻译:即使让普天下的女子,没有不想成为我的妻子的,我怎么能独占这美事呢?3. 定语后置定语后置是指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例如:1.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史记·淮阴侯列传》)翻译:士人为知己而死,女子为悦己而打扮。
2.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翻译:所以写下这篇文章,等待那些观察民风的人得到它。
三、省略句省略句是指省略了句子成分的句子。
文言文中的省略句主要有以下几种:1. 主语省略主语省略是指省略了主语。
例如:1. 汤之问棘也是已矣。
(《庄子·逍遥游》)翻译:汤询问棘的事情也就这样了。
2.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翻译:虽然有美味的食物,不吃就不知道它的美味。
2. 谓语省略谓语省略是指省略了谓语。
例如:1.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史记·淮阴侯列传》)翻译:士人为知己而死,女子为悦己而打扮。
必修四文言文实词、特殊句式归纳(教师版)
必修四文言文实词、特殊句式归纳(教师版)《季氏将伐颛臾》1、重点实词(解释下列字词)(1)是:是社稷之臣也(这是,表判断)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正确,形容词)(2)疾: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厌恶,动词)君有疾在腠理(小病,名词)老臣病足,不能疾走(快,急速地,副词)(3)夫: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指示代词,那)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成年男子的统称,“夫子”则是对男子的尊称)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句首发语词)(4)止: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停止)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阻止)(5)过:无乃尔是过与(责备,动词)是谁之过与(过错,名词)过犹不及(超过,动词)(6)相:将焉用彼相矣(辅助者,名词)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辅助,动词)(7)固:固而近于费(坚固)汝心之固,固不可彻(顽固)(8)事: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军事行动)天下事有难易乎(事情)不事产业(从事)(9)辞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名作动,编借口、找借口)(10)来、安既来之,则安之修文德以来之(使动用法,使……来归顺,使……安定下来)2、特殊句式(指出下列句子中的特殊句式,并翻译句子)(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介词结构后置)译:季氏将对颛臾有军事行动。
(2)无乃尔是过与?(过尔)(宾语前置)译:这恐怕要责备你吧。
(3)是社稷之臣也。
(判断句)译:这是鲁国的臣属啊(4)先王以为东蒙主(以之为)(省略句)译:从前先王让它担任东蒙山的主祭人。
(5)何以伐为?(宾语前置)译:为什么要攻打它呢?(6)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介词结构后置)译:老虎犀牛从笼子里逃出,龟甲和宝玉在匣子里毁坏了。
(7)谋动干戈于邦内(介词结构后置)译:谋求在国内发动战争。
《寡人之于国》1、通假字(找出通假字并解释)直不百步耳(直通“只”,只是,不过)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涂通“途”,道路)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头发花白)2、重点实词(解释下列字词)(1)数: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shù几,几个)蒙冲斗舰乃以千数(shǔ计算)数罟不入洿池(cù密,与“疏”相对)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命运)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shuò屡次)(2)发: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打开粮仓赈济百姓)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派遣)野芳发而幽香(开放)(3)直: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通“只”,只是)中通外直(不弯曲)系向牛头充炭直(通“值”,价值)(4)兵:非我也,兵也(兵器)兵刃既接(兵器)穷兵黩武(战争)草木皆兵(士兵)(5)胜: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shēng,尽)驴不胜怒,蹄之(shēng,能承受)日出江花红胜火(shèng,超过)予观夫巴陵胜状(shèng,优美)(6)王:王好战,请以战喻(名词,大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动词,称王)(7)凶:河内凶古:(谷物收成不好,荒年)今:(形容人或动物暴躁、心肠狠)(8)加:邻国之民不加少古:(副词,更加)今:(增加)(9)走:弃甲曳兵而走古:(跑)今:(行走)(10)填:填然鼓之古:(拟声词,鼓声)今:(动词,填入)(11)鼓:填然鼓之(名作动,击鼓)(12)生、死、丧:使民养生丧死(生、死:形作名,活的人,死的人;丧:为……办丧事,为动用法)(13)树:树之以桑(名作动,栽种)(14)衣:五十者可以衣帛(名作动,穿)(15)谨:谨庠序之教(形作动,认真从事)(16)罪:王无罪岁(名作动,归咎)3、特殊句式(判断下列句子属于哪种特殊句式,并翻译句子)(1)是亦走也(判断句)译:这也是逃跑啊(2)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介词结构后置)译:不要希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文言文特殊句式及重点译句
文言文特殊句式及重点译句高二语文文言文特殊句式及重点译句一、《廉颇与蔺相如》1、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2、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
3、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4、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赵氏孤儿》5、屠岸贾者,始有宠于灵公。
6、乃二人谋取他人婴儿,负之,衣以文葆,匿山中。
7、小人哉程婴!8、大业之后不遂者为祟。
《信陵君窃符救赵》9、公子姊为赵惠文王弟平原君夫人,数遗魏王及公子书,请救于魏。
10、吾攻赵旦暮且下,而诸侯敢救者,已拔赵,必移兵先击之。
11、胜所以自附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义,为能急人之困。
12、今邯郸旦暮降秦而魏救不至,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13、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如姬资之三年。
《淳于髡》14、淳于髡说之以隐15、齐王使淳于髡之赵请救兵,赍金百斤,车马十驷。
《孙膑》16、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则以法刑断气两足而黥之,欲隐勿见。
17、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
18、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于内。
19、是我一举解赵之围而收弊于魏也。
20、士卒亡者过半矣。
《垓下之战》21、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22、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23、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24、天之亡我,我何渡为!25、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荆轲》26、居顷之,会燕太子质秦亡归燕。
27、燕太子丹者,故尝质于赵。
28、奈何以见陵之怨,欲批其逆鳞哉!29、以鸿毛燎于炉炭之上30、愿因太傅而得交于田先生。
31、太子愿图国事于先生也。
32、丹所报,先生所言者,国之大事也,愿先生勿泄也!33、光窃不自外,言足下于太子也,愿足下过太子于宫。
34、丹所以诫田先生毋言者,欲以成大事之谋也。
35、燕小弱,数困于兵,今计举国不足以当秦。
36、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窥以重利;秦王贪,其势必得所愿矣。
37、彼秦大将擅兵于外而内有乱,则君臣相疑。
2、《文言文特殊句式的翻译》学案(教师版)
《文言文特殊句式的翻译》学案(教师版)文言特殊句式虽然在高考中不是每年必考,但是临场事实上无法回避。
不少考生因缺少特殊句式意识而出现强行翻译的情况。
因此,在二轮复习中,考生最需要在翻译的“老君炉”中不断炼就准确判断特殊句式的“火眼金睛”,重点解决那些临场翻译中最不应该忽视的句式问题。
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万宝常,不知何许人也。
妙达钟律,遍工八音。
造玉磬以献于齐。
又尝与人方食,论及声调时无乐器,宝常因取前食器及杂物,以箸扣之,品其高下,宫商毕备,谐于丝竹,大为时人所赏。
然历周洎隋,俱不得调。
开皇初,沛国公郑译等知乐,初为黄钟调。
宝常虽为伶人,译等每召与议,然言多不用。
后译乐成奏之,上召宝常,问其可不,宝常曰:‚此亡国之音,岂陛下之所宜闻!‛上不悦。
宝常贫无子,其妻因其卧疾,遂窃其资物而逃。
宝常饥馁,无人赡遗,竟饿而死。
将死也,取其著书而焚之,曰:‚何用此为?‛见者于火中探得数卷,见行于世,时论哀之。
(选自《隋书》)(1) 以箸扣之,品其高下,宫商毕备,谐于丝竹,大为时人所赏。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万宝常)用筷子敲击,定其音调的高低,五音配齐,敲击起来,和乐器一样音调和谐,被当时的人大为赞赏。
(得分点“谐于丝竹”,介宾短语后置句,译时提前;“为……所”,被动句。
)(2) 上召宝常,问其可不,宝常曰:“此亡国之音,岂陛下之所宜闻!”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隋文帝叫万宝常来,询问他这首曲子可不可以,万宝常说:“这是亡国之音,难道是陛下您该听的音乐吗!”(得分点“不”,通“否”;“此亡国之音”,判断句。
文言文翻译带特殊句式
孔子闻言,心中大喜,遂与老者交谈。
孔子问:“老丈隐居于此,有何所好?”老者答曰:“吾喜读经史,尤好山水之间,与天地共呼吸,与自然为伴侣。
”孔子曰:“吾闻君子之交淡如水,老丈与天地山水之谊,可谓淡矣。
”老者微笑曰:“然也。
吾与天地山水之谊,非淡薄也,乃出于至诚,如水之润物无声,如风之拂面不惊。
”孔子闻言,感慨万分,遂曰:“老丈之言,使吾受益匪浅。
吾欲求一良策,使吾得与天地山水结缘,可否赐教?”老者沉思片刻,曰:“吾有一策,但需君子之心,方能行之。
”孔子曰:“愿闻其详。
”老者曰:“天地之大德曰生,山水之灵性曰润。
君若欲与天地山水结缘,须心怀慈悲,广施善行,方能感动天地,润泽山水。
”孔子问:“老丈所言,吾虽闻之,然不知如何践行。
”老者曰:“践行之道,莫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者,修身养性,使之纯洁无瑕;齐家者,和睦家庭,使之幸福美满;治国者,为民请命,使之安居乐业;平天下者,以德服人,使之和谐共处。
”孔子曰:“老丈所言,吾心悦诚服。
然吾欲求一具体之法,以践行老丈之教。
”老者微笑曰:“君欲求具体之法,吾有一言相赠: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孔子听罢,心悦诚服,遂拜老者为师,求教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
孔子与老者结伴而行,遍访名山大川,访求贤士,广结善缘,践行老者之教。
岁月如梭,孔子年过不惑,而所学所得,已使天下归心。
孔子感慨万分,遂著《论语》一书,传之后世,教化万民。
其言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孔子之教,传遍四海,使天下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国家得以繁荣昌盛。
孔子与老者之谊,亦传为千古佳话,成为后人敬仰的楷模。
然世间事物,皆有其因果循环。
孔子虽学富五车,然亦不能免于生死轮回。
孔子离世后,其精神与智慧,犹如日月星辰,照耀着后世子孙,成为中华民族之瑰宝。
时至今日,吾辈仍应铭记孔子之教,践行老者之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想。
文言文特殊句式与翻译教师版
文言文特殊句式与翻译教师版《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学案文言特殊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四大类。
其中倒装句又包括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又称介词结构后置或介宾短语后置)、主谓倒装(又称谓语前置)四种类型。
高考文言文考查能力要求明确指出:“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考查形式主要有显性和隐性两种。
显性就是以选择题形式判断句式的不同,隐性是将文言文特殊句式放在翻译中综合考查。
根据这一考点的命题特点和趋势,备考时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对文言文特殊句式的复习要重点掌握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和省略句。
二是对各类句式的基本知识与判断标准要理解、熟记,以便解题时进行知识迁移。
一、温故知新,掌握规律翻译下列句子,找出它们的句式特点。
第一组1、大王来何操?2、沛公安在?明确:此为宾语前置的典型形式: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宾语要前置。
常见的疑问代词有谁、何、奚、曷、胡、孰、安、焉。
3、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4、古之人不余欺也!明确:此为宾语前置的典型形式: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要前置,其格式为:否定词+代词宾语+谓语动词。
常见的否定词有不、弗、未、非、否、毋、无、莫。
5、何厌之有6、唯利是图7、惟弈秋之为听明确:此为宾语前置的典型形式:用“之”“唯/惟……是……”“唯/惟……之/之为……”作标志词把宾语提到动词前,其结构形式为:宾语+之+谓语动词、唯/惟+宾语+是/之/之为+谓语动词。
翻译是“唯/惟”可译为“只”“只是”,“之”“是”“之为”不译。
8、何以战?9、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10、一言以蔽之。
明确:介词的宾语有时会置于介词前,形成介词的宾语前置。
第二组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2、马之千里者3、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4、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5、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明确:定语后置句规律一:“之”做定语后置的标志(中心词+之+定语)规律二:“…之…者”作定语后置的标志(中心词+之+定语+者)规律三:“……者”作定语后置的标志(中心词+定语+者)规律四:“…而…者”做定语后置的标志词(中心词+而+定语+者)规律五:数量词做定语多放在中心词后面(中心词+数量词)第三组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语文查缺补漏学案之文言句式与翻译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
高考中常见的文言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固定句式。
★判断句常见句式有如下几种:1.典型例句①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②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③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④和氏壁,天下所共传宝也。
⑤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⑥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⑦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⑧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2.典型例句①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②我乃楚狂人,风歌笑孔丘。
③予购三百盆,皆病梅。
④梁文即楚将项燕。
⑤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⑥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⑦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⑧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⑨不知木兰是女郎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为、是”等。
3.典型例句①刘备天下枭雄。
②刘豫州王室之胄。
③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④秦,虎狼之国。
⑤臣窃以为其人勇士。
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⑦此亡秦之续耳。
⑧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对接高考1.翻译傅先生天下贤士,吾尚不得为友,汝何人,敢名之!(3分)答案:傅先生是天下有才德的人,我尚且不能成为他的朋友,你是什么人,竟敢叫他的名字!★被动句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1、①李氏子藩,年十七,不拘于时,学于余。
②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③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④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⑤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⑥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⑦父母宗族,皆为戮没⑧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⑨若属皆且为所虏⑩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11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2、①帝感其诚②有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③感斯人言。
④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辨析:①慈父见背②冀君实或见恕也。
(分析:“见”字在六朝时期经常用作指代性副词,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在动词前,表称代,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
一般译为“我”,现代汉语中的“见谅”也是此种用法。
“见谅”即“请原谅我”)★倒装句(一)宾语前置1、概念:将宾语移置到谓语之前的现象2、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师说》)②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秋水》)③余是以记之。
(《石钟山记》)④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⑤古之人不余欺也。
(《石钟山记》)⑥大王来何操?(《鸿门宴》)⑦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
(《鸿门宴》)⑧沛公安在?(《鸿门宴》)⑨何以解忧?⑩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二)介词结构后置2、阅读下列句子并完成后面的小题。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③申之以孝悌之义④树之以桑(三)定语后置1、概念:定语是修饰限定名词的,要放在中心词之前,这种语序古今一致。
但有时也可以放在中心词之后,称为“定语后置”。
2、阅读下列句子然后归纳总结出定语后置的几种类型。
A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劝学》)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中+之+定)B人马烧溺死者甚重。
(《赤壁之战》)(中+定+者)C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石钟山记》)(中+之/而+定+者)D 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木兰诗》)(中+数量词)四、古汉语固定句式:1.有所,译为“有……的”。
(人、物、事)无所,译为“没有……的”。
(人、物、事)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
《鸿门宴》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鸿门宴》2.是故,是以,以是,以故,译为“因此,所以”。
例如: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师说》3.何……为,译为“还要……干什么”。
例如: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4.庸……乎,译为“难道……吗”。
例如: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5.其……乎,表示(诘问)或(揣度),译为“难道……吗?或“大概……吧”。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6.得无……乎,得无……耶,译为“恐怕……吧”或“莫非……吧”。
如: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7.无乃……乎,译为“恐怕……吧”,表示委婉的反诘语气。
如: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殽之战》8.……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乎,译为“说的就是……啊!”、“大概说的就是……吧”。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其李将军之谓也。
《李广列传》9.孰与,与……孰,译为“跟……比较,哪一个……”。
例如:吾孰与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10. ……与其……孰若,表示选择关系,译为“哪里比得上”。
例如: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11.然则,译为“既然如此,那么”。
例如: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12.有……者,译为“有个……的人”。
例如: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
《促织》13.唯……是,由副词“唯”和助词“是”组成。
“唯”限制动作行为的范围,“是”标志宾语前置。
可译为“只……”。
唯命是听《促织》:唯余马首是瞻!《冯婉贞》14.何有于……,表反诘,可译作“对于……来说,又有什么呢”。
有时可理解为“何……之有”,但它中间的词语被省略,译时应补出。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15.非……则,表示选择。
可译作“不是……就是……”。
例如:“非死则徙尔。
”(《捕蛇者说》)16.其……其,表示选择。
可泽作“是……还是……"。
例如: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其然乎?其不然乎?《祭十二郎文》17.直……耳,译为“只是……罢了”。
例如: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寡人之于国也》句式翻译练习:1.是区区者,何难之有?吾侪愿尽力焉,沿途以行乞所得供先生食。
(2014重庆)译文:这是区区小事,有什么难不难的?我们愿意为此尽力,用沿途乞讨得到的钱物,供给先生食用。
2.缙绅之交于孟祥者,为诗以歌咏之,征予为之记。
(2014湖南)译文:跟孟祥交往的官员,作诗歌来歌咏它,叫我给它作一篇记。
3.殚其财,竭其力,卒不效,且死,乃交责之曰,是医之误,而用巫之晚也。
(2015重庆卷第题)译文:用尽他们的钱财,耗尽他们的精力,最终不见效,将要死了,反而相互指责说,这是医生的失误,而找巫师太晚了。
文言文翻译学案文言文翻译的标准:信、达、雅"信",就是译文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不增译。
换言之,原文和译文必须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原文中有的意思,在译文中一定要落实,原文中没有的意思,在译文中一定不能出现;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达",就是译文明白晓畅,符合现代汉语表达要求和习惯,无语病。
"雅",就是译文语句规范、得体、生动、优美。
考纲对本节的要求是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准确翻译文中的句子,即用现代汉语的语汇和语法来翻译所提供的文言语句,做到文通句顺,简明规范,畅达流利。
三技法点睛方法一:例:1、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2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译: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到巴陵郡做太守。
总结:对于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些词,如国号、年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书名、度量衡单位等可以保留,不用翻译。
-- "留 "方法二例:1.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2.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3.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4.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之"衬音助词,不译;"也"句中停顿,不译;"夫"句首发语词,不译;公姥偏义复词,“公”不译)总结:文言中有些虚词的用法,在现代汉语里没有相应的词替代,如果硬译反而别扭或累赘,译文时可删掉。
这些词包括:发语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结构倒装的标志、句中停顿的词、个别连词及偏义复词中虚设成分等。
-- "删方法三:"例: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屈原列传》译文:屈原来到了江边,披散着头发,在江边一边走一边吟唱,面容憔悴,身体和相貌像干枯的树木一样。
("被"通"披";古今异义:颜色、形容; "枯槁":像干枯的树木一样)总结:文言文中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情况。
以及有些词语意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语法已经不用,在译文中,应换这些古语为今语。
--"换"方法四:例: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桃花源记》译文:(桃花源里面的人)见了渔人,竟大吃一惊,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
(省略了宾语和主语)总结:原句中有省略(如省略了应补充的主语、谓语、宾语、介词、数词后面的量词等),或一一对应翻译不通顺时,可根据现代汉语语法增加或补充一些成分,使译文显豁通顺。
--"补"方法五:'例5: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秋水》译文:自以为听说了很多道理,就认为没有人能比得上自己,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啊。
("莫己若"应为"莫若己"宾语前置句; "我之谓"应为"谓我" 宾语前置)总结:由于古今语法的演变,有的句型表达方式有所不同,包括: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介词结构后置等。
译文时,应按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及时调整。
-- "调"1.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用典)直:我活着应当掉脑袋,死后应当编草绳。
意:我活着应当不惜性命,死后应当报恩2、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方法六:贯:指要根据上下文语境,灵活贯通地翻译。
这往往指前五种方法都用上了还不能解决问题时。
但是,必须说明的是,这个“贯”不能随便使用。
因为对文言文翻译而言,我们首先要“直译”(留删换调补),在“直译”不能完成时,不得已才用“意译”,这个“贯”就是所谓的“意译”。
不过,这种情况在高考时,不大可能会遇到,所以大家不必太过担心。
小结:从现代汉语看来,文言文之所以不能“文从句顺”,较主要就是在于其句式的特殊和省略的运用,所以“调”和“补”对翻译是很重要的;“贯”虽然作为备用方法,但它的“结合语境”的精神还是极为要紧的。
简言之,“字字落实留删换,文从句顺调补贯”。
1、阅读下面文字,依次找出调留补删换的地方。
客有为齐王画者,齐王问日:“画孰最难者?”日:“犬马最难.”“孰最易者?”日:“鬼魅最易.”夫犬马,人所知也,旦暮罄于前,不可类之.故难.鬼魅无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2.读读下面文段,翻译画横线的句子,指出用了“六字法”的哪些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