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经
针经指南
元·窦汉卿目录序夫医者以愈疾为良,其愈疾之理,莫妙乎针。
故知针者,有决病之功,立效之能。
且夫之士,宜审而刺之,莫纵臣瞻,妄为施设,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要在定孔穴以精于心,以取神功而应于手,信知除见于目下,决病在于手中。
是以轩岐开端,越人知要,素问隐其奥,难经彰其妙,况为针者,岂曰小补之哉。
人受阴阳以生,一岁之日有三百六十五日,肢节亦分三百六十有五穴,象周天之度也。
古神圣成天之功,立民之命,爰作针法。
针某穴,疗某病,手得之,心应之,非天下之至神,孰能与于此。
卢扁尚矣,此法罕传。
余先人心友窦先生,以针法活人甚多。
尝着八穴真经,演之为论为赋,钩深索隐,披泄言蕴,后学之士,得此一卷书而熟读之者,思过半矣。
余于壬辰冬,被旨来南,遍历闽中诸郡,求其所谓针法者,皆不获。
旧箧中得先生之遗书,敬用锓梓,以广其传。
先生名杰字汉卿,古肥乡人,官至太师,以医学传于世云。
时元贞元针经指南针经标幽赋拯救之法,妙用者针。
察岁时于天道,定形气于予心。
春夏瘦而刺浅,秋冬肥而刺深。
不穷经络阴阳,多逢刺禁;既论脏腑虚实,须向经寻。
原夫起自中焦,水初下漏,太阴为始,至厥阴而方终;穴出云门,抵期门而最后。
正经十二,别络走三百余支;正侧偃伏,气血有六百余候。
手足三阳,手走头而头走足;手足三阴,足走腹而胸走手。
要知迎随,须明逆顺;况阳之分;气盛血多者,阳明之位。
先详多少之宜,次察应至之气。
轻滑慢而未来,沉涩紧而已至。
既至也,量寒热而留疾;未至者,据虚实而气。
气之至也,若鱼吞钩铒之浮沉;气未至也,似闭处幽堂之深邃。
气速至而效速,气迟至而不治。
观夫九针之法,毫针最微,七星可应,众穴主持。
本形金也,有蠲邪扶正之道;短长水也,有决疑开滞之机。
定刺象木,或斜或正;口藏比火,进阳补羸。
循机扪而可塞以象土,实应五行而可知。
然是一寸六分,包含妙理;虽细拟于毫发,同贯多歧。
可平五脏之寒热,能调六腑之虚实。
拘挛闭塞,遣八邪而去矣;寒热痛痹,开四关而已之。
针经知行录:寻觅针道真谛
5
一七、左右脉 口与任督全息
1
一八、气口天 人合一
2
一九、人迎脉 口脉法刺法
3
二〇、上下相 应左右若一
4
二一、脉有寒 热真假辨
5
二二、脉有真 伪
二三、针刺补泻与 《调经论》探渊
二四、五痹脉法与五 体刺法的应用
二五、陈瘀脉刺法 二六、刺髓
二七、五输穴 1
之五行生克平 脉法
二八、《难经》 2
四九、华佗与其弟子 樊阿的刺法
五〇、刺腹
1
脉——《难经》
腹诊脉诊相参
2
五一、“鼓脉” 与“不鼓脉”
3 五二、仲景刺
期门与刺内脏 包膜
4 五三、内脏包
膜刺法与脉诊、 腹诊
5
五四、刺积
01
五五、刺积、 刺腹脉、刺 蛟蛔之体悟
02
五六、针刺 “引”气
03
五七、募刺 之知、行
04
五八、古典 针灸临床体 悟
三七、针刺 寒热补泻手 法
05
三六、解结 与脉
三八、针灸治 1
疗骨折与烫 伤——同感嫁 接
2
三九、阴阳相 引
3
四〇、出入升 降,针药互通
4 四一、俞、
输——诊疗一 体
5
四二、寸口尺 肤虚实与灸刺
四四、络刺经刺
四三、艾灸一得
四五、脉刺、分刺 与迎随补泻
四六、焠刺 四七、滞针与行气
四八、迫脏与恢刺法
一脉十变与针 灸应用
3 二九、《难经》
与《黄帝内经》 刺之深浅
4 三〇、《难经》
《黄帝内经》 寸口诊“独” 法及其刺则
5 三一、脉之当
下,独处藏 奸——临床成 败医案之感悟
针灸经络
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发现过一根4.5cm长的砭石,一端扁平有弧
形刃,可用来切开脓疡,另一端为四棱锥形,可用来放血。在山 东省发现了一批以针砭为题材的汉画像石,画像石上雕刻着半人 半鸟形的神医正在用砭石或细针给人治病。鸟形显然来源于原始 氏族的图腾崇拜,画像石反映了古代关于针砭起源的传说。
灸法起源 起源于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制度时期。据《素问· 异法方 宜论》记载:“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 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 故灸焫者,亦从北方来。”这段记载,说明灸法的发现同 寒冷环境的生活习惯关系密切。原始社会栖息在北方的人 们离不开烤火取暖,加上他们野居乳食的生活习惯,容易 患腹部寒痛、胀满等症,非常适于热疗。因而经过长期的 积累经验,发明了灸法和熨热疗法。据考察,先民们钻木 取火或敲击燧石取火,往往用艾绒作为引火材料,起源于 原始社会晚期的骨卜也是用艾绒烧灼动物骨。很明显,这 种用艾绒点火的方法,为发明艾灸提供了必要条件。
六 十二经的表里关系
• • • • •
手太阴肺经一手阳明大肠经 手厥阴心包经一手少阳三焦经 手少阴心经一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阴脾经一足阳明胃经 足厥阴肝经一足少阳胆经 足少阴肾经一足太阳膀胱经 1 脏与腑有表里相合的关系 2 阴经与阳经有表里络属关系 互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体内有属络关系, 即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脏。
十 十五络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 十二皮部
十五络脉又称十五大络,十二正经、任、督二脉各分 出一络,再加上脾之大络(大包),故称十五络。十二经 脉的络脉主要是沟通表里经之间的联系。任脉的络脉沟通 腹部经气,督脉的络脉沟通背部经气,脾之大络沟通侧胸 部之经气。 十二经别是十二经脉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 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十二经别的作用,一是加强了 十二经脉的表里络属关系,使表里经之间联系更加密切, 二是突出了头部经脉的重要性,使阴经也能通过经别到达 头部,扩大了阴经的治疗范围。 十二经筋是十二经之气结聚于筋肉、关节的体系。其 作用是约束骨骼,维系关节正常的屈伸活动。 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皮 部的作用是保卫机体,使其免受外界的伤害。
百度百科--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百科名片《皇帝内经》《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为古代医家托轩辕黄帝名之作,为医家、医学理论家联合创作,一般认为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
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
是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
它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
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等。
目录基本信息作者简介创作背景成书考略内容简介流传版本概述《素问》《灵枢》养生语录社会影响三个“第一”价值贡献相关传说基本信息《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我国现存医书中最早的典籍之一。
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经验总结。
它的问世,开创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标志着祖国医学由单纯积累经验的阶段发展到了系统的理论总结阶段。
《黄帝内经》是一部综合论述中医理论的经典著作。
它的成书是以古代的解剖知识为基础,古代的哲学思想为指导,通过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以及医疗实践的反复验证,由感性到理性,由片断到综合,逐渐发展而成的。
因此,这一理论体系在古代朴素唯物辩证法思想的指导下,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原则和学术观点。
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作者简介《黄帝内经》为古代医者托黄帝之名所作,其具体作者已不可考。
总而言之,《黄帝内经》非自一人一手,其笔之于书,应在战国,其个别篇章成于两汉。
[2]《淮南子·修务训》言:“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
”因此,《黄帝内经》之所以冠以“黄帝”之名,意在溯源崇本,藉以说明书中所言非虚。
创作背景如前所述,《黄帝内经》既非一时之作,亦非自一人之手,而是战国以前的许许多多的医学著作的总结。
这不仅可以从《素问》、《灵枢》各八十一篇这一点得到证明,而且也可以从《黄帝内经》引用了大量的古文献及《素问》、《灵枢》互引、各篇互引等现象上得到证明。
经络腧穴学习题集
经络腧穴学习题集一、单项选择1、被称为《针经》的中医典籍为:A、《素问》B、《灵枢》C、《难经》D、《针灸甲乙经》E、《针灸逢源》答:B2、“阿是穴”和“指寸法”的创始人是:A、刘渡舟B、杨继洲C、孙思邈D、《内经》E、滑伯仁答:C3、《针灸大成》是哪个朝代哪位医家所著()A、唐代孙思邈B、北宋王惟一C、晋代皇甫谧D、明代杨继洲E、元代渭伯仁答:D4、《针灸甲乙经》的作者是:A、王叔和B、孙思邈、皇甫谧D、王惟一E、滑伯仁答:C5、最早铸造针灸模型的朝代是()A、汉代B、晋代C、唐代D、宋代E、明代答:D6、针灸铜人的设计者是()A、孙思邈B、杨继洲C、王执中D、王惟一E、滑伯仁答:D二、多项选择1、反映经络学说早期面貌的著作是()A、《素问》B、《灵枢》C、《足臂十一脉灸经》D、《脉经》E、《阴阳十一脉灸经》答:C、E 三、填空题1、以外科闻名于世的华佗亦精于针灸,创立了著名的()穴。
答:华佗夹脊穴2、北宋时期的2具()作为针灸教学的和()之用。
答:铜人模型,考试3、在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医学帛书中,有两种古代经脉文献,为()()。
答: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7、《针灸大成》是()医家所著。
答:杨继洲8、《针灸甲乙经》的作者是()。
答:皇甫谧四、判断题1、《灵枢》又称《针经》。
( 对)2、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中已有针砭、艾灸治疗记载。
( 对)3、清初至民国时期,是针灸医学发展的兴盛时期。
(错)4、首次提出阿是穴的医家是孙思邈。
( 对)5、“足臂十一脉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论述了经络、腧穴等,反映了针灸学的完整系统理论。
(错)6、经络学说的产生是建立在古代医家对人体解剖和生理研究的基础上。
(错)第一章经络总论一、单项选择1、十二经脉中阴经与阳经的交接部位是:A、头面部B、上肢部C、下肢部D、胸部E、四肢未端答:E2、十二经脉中阳经与阳经的交接部位是:A、头面部B、上肢部C、下肢部D、胸部E、四肢未端答:A3、十二经脉中阴经与阴经的交接部位是:A、头面部B、上肢部C、下肢部D、胸部E、四肢未端答:D4、手足三阴经在四肢部的分布规律一般是:A、少阴在前,太阴在中,厥阴在后B、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C、太阴在前,少阴在中,厥阴在后D、少阴在前,厥阴在中,太阴在后E、厥阴在前,少阴在中,太阴在后答:B5、与大肠经相表里的经脉是A、肺经B、心经C、肝经D、肾经E、脾经答:A6、经络系统没有表里关系的是A、十二经脉B、奇经八脉C、十二经别D、十二皮部E、十二经筋答:B7、有调节、总任全身阴经经气作用的经脉是A、任脉B、阳维脉C、督脉D、冲脉E、阴维脉答:A8、有调节、总任全身阳经经气作用的经脉是A、任脉B、阳维脉C、督脉D、冲脉E、阴维脉答:C9、有调节、总任全身阴阳经经气作用的经脉是A、任脉B、阳维脉C、督脉D、冲脉E、阴维脉答:D10、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不同之处,下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没有十二正经那样的循环流注关系B、没有专属的腧穴C、无表里配属D、其走向除带脉横行外,都是自下而上运行E、不直属脏腑答:B11、督、任、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会阴,故称( )A、循行走向B、离入出合C、奇恒之腑D、一源三歧E、别道奇行答:D12、十二经别分布的顺序特点是EA.离、合、出、入B.离、合、入、出C.离、入、合、出D.出、入、离、合E.离、入、出、合答:E13、经络系统中能加强表里经之间在浅层相互联系的主要是A、奇经八脉B、十五络脉C、十二经别D、十二经筋E、十二皮部答:B14、经脉在复部分布由内侧到外侧的排列顺序是:( )A、任脉、肾经、胃经、脾经B、任脉、胃经、肾经、脾经C、任脉、肾经、脾经、胃经D、任脉、脾经、胃经、肾经E、任脉、脾经、胃经、胆经答:A15、经脉所分出的小支是BA、奇经八脉B、络脉C、皮部D、经筋E、气街答:B16、足少阳胆经是( )A、三焦经的同名经B、心包经的同名经C、小肠经的同名经D、肾经的同名经E、大肠经的同名经答:A17、足厥阴肝经是( )A、三焦经的同名经B、心包经的同名经C、小肠经的同名经D、肾经的同名经E、大肠经的同名经答:B18、心中是( )A、手阳明经与足阳明经交接处B、足太阴经与手少阴经交接处C、足少阴经与手厥阴经交接处D、手太阳经与足太阳经交接处E、足少阳经与足厥阴经交接处答:B19、胸中是( )A、手阳明经与足阳明经交接处B、足太阴经与手少阴经交接处C、足少阴经与手厥阴经交接处D、手太阳经与足太阳经交接处E、足少阳经与足厥阴经交接处答:C20、鼻旁是( )A、手阳明经与足阳明经交接处B、足太阴经与手少阴经交接处C、足少阴经与手厥阴经交接处D、手太阳经与足太阳经交接处E、足少阳经与足厥阴经交接处答:A21、四肢内侧和胸腹分布有( )A、手三阴经B、足三阳经C、属六脏的阴经D、手三阳经E、足三阴经答:C22、足三阴经从开始部位至内踝上8寸以下的分布是()A、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B、厥阴在前,少阴在中,太阴在后C、少阴在前,太阴在中,厥阴在后D、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E.太阴在前,少阴在中,厥阴在后答:D23、沿腹中线旁开0.5寸,胸中线旁开2寸到达锁骨下缘的经脉是()A、足阳明胃经B、手太阴肺经C、足少阴肾经D、足太阴脾经E、足厥阴肝经答:C24、沿腹中线旁开2寸,胸中线旁开4寸到达锁骨下缘的经脉是()A、足阳明胃经B、手太阴肺经C、足少阴肾经D、足太阴脾经E、足厥阴肝经答:A25、行于下肢外侧前线的经脉是()A、足少阳胆经B、足少阴肾经C、足厥阴肝经D、足阳明胃经E、足太阴脾经答:D26、三焦经在上肢的循行部位是()A、外侧前缘B、内侧中线C、外侧后缘D、内侧前缘E、外侧中线答:E27、患者病发心绞痛,沿手少阴经放散,其病变部位在()A、下肢外侧后缘B、上肢内侧中线C、下肢外侧前缘D、上肢外侧中线E、上肢内侧后缘答:E28、阴经是指( )A、六脏的经脉B、六腑的经脉C、督、带脉D、循行胸腹经脉E、循行背部经脉答:A29、十二经脉的命名主要是结合了()A、阴阳,五行,脏腑三方面的内容B、阴阳,五行,手足三方面的内容C、阴阳,脏腑,手足三方面的内容D、五行,脏腑,手足三方面的内容E、阴阳,五行,手足三方面的内容答:C30、足三阳经行走方向的规律是()A、从手走头B、从胸走手C、从足走腹D、从头走足E、从足走胸答:D31、具有调节肢体运动和眼睑开合功能的经脉是()A、督脉B、足太阳膀胱经C、阴阳跷脉D、阴阳维脉E、足少阳胆经答:C32、脾之大络分出的部位的穴位是()A、丰隆B、内关C、大包D、公孙E、支正答:C33、在经络系统中具有离入出合循行特点的是()A、奇经八脉B、十五络脉C、十二经别D、十二经脉E、十二皮部答:C34、十五络脉指十二经脉之络,加:()A、阴维络、阳维络、脾之大络B、阴跷络、阳跷络、脾之大络C、任脉络、督脉络、冲脉络D、任脉络、督脉络、脾之大络E、任脉络、督脉络、胃之大络答:D35、络脉从鸠尾分出,散布于腹部的是:A、脾之大络B、督脉络脉C、任脉络脉D、膀胱经络脉E、胃经络脉答:C36、络脉从长强分出,散布于头部的是:A、脾之大络B、督脉络脉C、任脉络脉D、膀胱经络脉E、胃经络脉答:B37、络脉从大包分出,散布于胸胁的是:A、脾之大络B、督脉络脉C、任脉络脉D、膀胱经络脉E、胃经络脉答:A38、十二经脉的别络均从()分出A、络穴B、俞穴C、募穴D、原穴E、郗穴答:A39、奇经八脉有\一源三歧\现象。
子午流注针经
子午流注针经金何若愚序窃以久习医业,好读难素,辞理精微,妙门隐奥,古今所难而不易也。
是以针刺之理,尤为难解,博而寡要,劳而少功,穷而通之,积有万端之广。
近世指病直刺,不务法者多矣。
近有南唐何公,务法上古,撰指微论三卷,探经络之源,顺针刺之理,明荣卫之清浊,别孔穴之部分,然未广传于世。
又近于贞元癸酉年间收何公所作指微针赋一道,叙其首云,皆按指微论中之妙理,先贤秘隐之枢机,复增多事,凡百余门,悉便于讨阅者也,非得难素不传之妙,孰能至此哉。
广不度荒拙,随其意韵,辄申短说,采摭群经,为之注解。
广今复采难素遗文,贾氏井荥六十首,法布经络往还,复针刺孔穴部分,钤括图形,集成一义,目之曰流注经络井荥图歌诀,续于赋后,非显不肖之狂迷,启明何氏之用心,致验于人也。
自虑未备其善,更祈明智,乃恳续焉。
常山闫明广序。
(据《普济方》补)流注指微针赋(以针医诀式流注指微为识) \x疾居荣卫,\x荣者血也,卫者气也,由肠胃受谷化血气所为也。
上焦出气,以温分肉,而养筋通腠理;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而渗孙脉。
津液和调,变化而为血,血和则孙脉先满,乃注络脉,皆盈乃注于经脉。
阴阳以张,因息乃行,行有纪纲,周有道理,与天合同,不得休止,切而调之。
调护失度,致生其疾,疾者百病之总名也。
百病之始,皆因风寒暑温饥饱劳逸而得之,或起于阴,或起于阳,所伤各异,虚实不同。
或著孙脉,或著络脉,或著经脉,或著于冲、任脉,或著于肠胃之膜原,邪气浸淫,不可胜论。
\x扶救者针。
\x救疾之功,调虚实之要,九针最妙,各有所宜。
热在头身宜镵针;肉分气满宜圆针;脉气虚渺宜鍉针;泻熟出血、发泄固疾宜锋针;破痈肿出脓血宜铍针;调阴阳去暴痹宜圆利针;治经络中病痹宜毫针;痹深居骨节腰脊腠理之间宜长针;虚风舍于骨节皮肤之间宜大针。
\x观虚实与肥瘦,\x经云: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不实不虚,以经取之。
若虚实不明,投针有失,圣人所谓虚虚实实。
若明此,则无损不足益有余之过。
观肥瘦者,用针之法,必先观其形之肥瘦,方明针刺之浅深。
先秦至西汉-黄帝内经《九针十二原》原文、译文及注释
先秦至西汉-黄帝内经《九针十二原》原文、译文及注释原文:九针十二原先秦至西汉-黄帝内经黄帝问于岐伯曰:余子万民,养百姓而收其租税。
余哀其不给而属有疾病。
余欲勿使被毒药,无用砭石,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荣其逆顺出入之会。
令可传于后世,必明为之法,令终而不灭,久而不绝;易用难忘,为之经纪。
异其(篇)章,别其表里,为之终始。
令各有形。
先立针经。
愿闻其情。
岐伯答曰:臣请推而次之,令有纲纪,始于一,终于九焉。
请言其道!小针之要,易陈而难入。
粗守形,上守神,神乎神,客在门。
未赭(别本作睹)其疾,恶知其原?刺之微,在速迟。
粗守关,上守机,机之动,不离其空,空中之机,清静而微,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
知机之道者,不可挂以发;不知机道,扣之不发。
知其往来,要与之期。
粗之闇乎,妙哉!工独有之。
往者为逆,来者为顺,明知逆顺,正行无问。
迎而夺之,恶得无虚;追而济之,恶得无实。
迎之随之,以意和之,针道毕矣。
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胜则虚之。
《大要》曰:“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
言实与虚,若有若无,察后与先。
若存若亡,为虚与实,若得若失。
”虚实之要,九针最妙,补泻之时,以针为之。
泻曰,必持内之,放而出之,排阳得针,邪气得泄。
按而引针,是谓内温,血不得散,气不得出也。
补曰,随之,随之意若妄之,若行若按,如蚊虻止,如留如还,去如弦绝。
令左属右,其气故止,外门已闭,中气乃实。
必无留血,急取诛之。
持针之道,坚者为宝。
正指直刺,无针左右。
神在秋毫,属意病者,审视血脉者,刺之无殆。
方刺之时,必在悬阳,极与两卫,神属勿去,知病存亡。
血脉者,在俞横居,视之独澄,切之独坚。
九针之名,各不同形。
一曰镵针,长一寸六分;二曰员针,长一寸六分;三曰鍉针,长三寸半;四曰锋针,长一寸六分;五曰铍针,长四寸,广二分半;六曰员利针,长一寸六分;七曰毫针,长三寸六分;八曰长针,长七寸;九曰大针,长四寸。
镵针者,头大末锐,去泻阳气。
员针者,针如卵形,揩摩分间,不得伤肌肉者,以泻分气。
窦默与《针经指南》.
2.手指补泻十四法
概念:“手指补泻”指动、退、搓、进、盘、摇、弹、捻、循、扪、 摄、按、爪、切。 历史发展:
《素问· 离合真邪论》 《难经· 七十八难》 《针经指南 · 手指补泻》—— 窦默继承了《内经》、《难经》的理
论,整理归纳为“手指补泻十四法”,对后世有较大影响,但惜语而不详,
以致后代文献各有分歧。
《针灸大全· 金针赋》——针刺十四法 《针灸聚英》、《针灸问对》、《医学入门》等文献,各有阐释。
杨继洲著 《针灸大成》时精简为“十二法”,后又精简为“八
法”。 意义:这些手法在当代临床上还有应用。
3.阐释针刺得气的理论
针刺必须得气的认识,早见于《内经》。如《灵枢 · 九针十二原》: “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 ……“刺之而
年,起危笃患,随手应者,岂胜数哉?”
由此可知,交经八穴为窦默倡用,却非其首创。 窦氏所用交经八穴,计有主治 213 证 ( 后为明初《普济方》所引录 ),明 《针灸大全》亦载有窦文贞公 "八法主治症 ",计234证,并列举各证之相应 配穴。后《针灸大成》增加了杨氏经验37证。 有关交经八穴与日时干支相配的应用,在窦氏的文献中并未查见。逐日 按时推算开穴的方法,当为元明时医家的发展。
窦默与《针经指南》
一、生平和著作
1.生平
窦默,字子声,初名杰,字汉卿,金元时人。 生于金承安元年(1196),卒于元至元十七年(1280)。 广平郡肥乡县人 。
2.著作
(1) 《铜人经密语》、《子午流注》 ,二书均未查见 (2) 《针经指南》
本书后被窦桂芳收录于《针灸四书》中,主要载有《标幽赋》,《流
动,其气易往。”
经络基础知识_中医经络常识
经络基础知识_中医经络常识 经络是运⾏⽓⾎、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各部的通道,是⼈体功能的调控系统。
那么你对经络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经络知识的内容,希望⼤家喜欢! 经络的分形 《黄帝内经》载:“经脉者,⼈之所以⽣,病之所以成,⼈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
”⽽经脉则“伏⾏分⾁之间,深⽽不见,其浮⽽常见者,皆络脉也”,并有“决⽣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的特点,故针灸“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营其逆顺出⼊之会,令可传于后世”。
由此可见,经络理论对指导中医各科实践有着决定性的作⽤。
经络是什么,存在于⼈体何处?经络有哪些作⽤,是通过什么途径实现的?这些问题既是中外科学家研究的重⼤课题,也是⽼百姓⾮常想了解的奥秘。
⾄今,尽管有关经络的研究已取得相当的成果,有了很⼤的进展,但⽆论是实验研究,还是假说论证,就其总体来说,仍处于百家争鸣的科学数据和理论学说的形成、积累阶段。
因此,有关经络的科学结论还需要长期的、艰苦的探索与研究。
⼆千五百年前,中国诞⽣了第⼀部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在这部典籍中,⼀个重要的概念贯穿于全书,那就是经络。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古⼈发现⼈体上有⼀些纵贯全⾝的路线,称之为经脉;⼜发现这些⼤⼲线上有⼀些分枝,在分枝上⼜有更细⼩的分枝,古⼈称这些分枝为络脉,“脉”是这种结构的总括概念。
《黄帝内经》对经络的认识是从⼤量的临床观察中得来的,记载这些临床观察的⽂献,已在马王堆帛书、张家⼭⽵简和绵阳⽊⼈经络模型等出⼟⽂物中逐渐找到。
这些早期⽂献主要描述了经脉系统,并涉及了三种古⽼的医疗⼿段:⼀个是灸法,⼀个是砭术(即⽤⽯头治病的⼀种医术),另⼀个就是导引术(⼀种古⽼的⽓功),⽽经脉是这三种医术施⽤时借助的途径。
东汉的“⽅书之祖”,有着“救命活神仙”之称的张仲景,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发展了经络学说。
他认为⼈所⽣的病是通过⼀条叫“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这样的通路从体外向体内传输的,根据疾病所属的经络不同,要⽤不同的⽅法治疗。
黄帝内针读后感
黄帝内针读后感
《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医学经典之一,被誉为中医宝典,对中医学的发展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的《黄帝内针经》是其中的一部分,它系统地阐述了针灸的理论和实践,对于理解中医学的精髓和针灸疗法的原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阅读《黄帝内针经》,让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医学的博大精深。
书中所述的针
灸理论,不仅包括了针灸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还涉及到了人体的经络系统、气血运行规律、疾病的病因病机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阅读,我对于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明白了中医学强调整体观念和阴阳平衡的重要性。
在《黄帝内针经》中,作者对于针灸的操作方法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包括了穴
位的选取、针刺的深浅、针刺的角度等方面的技术要点。
这些内容对于从事针灸临床工作的医生来说,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通过学习书中的内容,可以更好地掌握针灸的操作技巧,提高临床疗效,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除此之外,《黄帝内针经》还对于针灸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可以更好地了解到针灸治疗的范围和局限性,避免在临床实践中出现错误的应用,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利益。
通过阅读《黄帝内针经》,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医学的博大精深,也更加坚定
了我对于中医学的信心和热爱。
中医学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积淀,它不仅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更是对人类医学的宝贵贡献。
我相信,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我能够更好地掌握中医学的精髓,为患者的健康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九针十二原
九针十二原:九,一言其多,二言其极,三言其变。
十二原,指五脏之原,以及膏之原,肓之原,体现了针灸治疗以脏气为本的思想。
针经:古代针灸名书,灵枢。
叩之不发:指不能及时掌握施行补泻的时机,如剑在弦,应发射而不射。
宛陈则除之:宛,音译通郁。
陈,陈旧。
宛陈,指淤血。
即去除淤血。
正指直刺:手指持针要端正,准确刺入。
必在悬阳,及与两卫:针灸甲乙经卫做衡,义长。
阳通扬。
悬阳,即眉之上下,指医者的注意力应在患者的两目,眉间及面部的神色变化。
在腧横居:腧,腧穴。
血络由于经脉痹阻不通,而呈现于腧穴上。
四关:两肘两膝。
诸阳之会:诸阳,指督脉及手足阳经。
会,会聚。
手足六阳俱会与头面,故为诸阳之会。
六变:指脏腑疾病在脉象上表现出六种变化,即缓急大小滑涩。
深内:内同纳。
即进针深。
痏:一是针孔,二是针刺的次数,三是穴位,四是疮疡。
荥输治外经:即荥穴,输穴主治在外的十二经脉病症。
合治内腑:下合穴主治在内的六腑病症。
气穴:即腧穴。
腧穴为经气输注之处。
肉节:肌肉之节界。
根结:根,根源,根本,有原始之意,此处指某经经气始生的穴位位于四肢末端,名根穴。
结,缔结,终结,有终始之意,此处指某经经气终止的穴位,位于头面,胸腹,名结穴。
以火焠之:指用火针。
膺腧中膺:膺,胸部。
指胸部腧穴治疗胸部疾病。
疾按其痏:疾按针伤之处,无使邪气得入。
稀按其宥:迟按针伤之处,使气泄。
膺中外腧:主节五脏之旁。
厥心痛:五脏气机逆乱犯心而引起的疼痛。
厥:逆也,合称厥逆,指经气不顺或逆乱。
哕:呃逆。
日再:每日两次。
发针:出针。
手动若务:动,用针也。
务,专其务而心无二也。
即运针时,精神要专一。
泻必用方:泻法必在气正盛之时。
方,指邪气盛。
邪气盛用泻法。
补必用员:补法必使经气流通。
员:指正气虚。
正气虚用补法。
以胜死为痏数:即依月亮的圆缺变化而计算针刺的针数。
名至其理,无过其道:理,肉分也,即皮肤肌肉的纹理。
道,气血循行之道路。
刺禁:针刺禁忌。
繆刺:繆,异也。
即经络之病,在左刺右,在右刺左,交错而针。
灵枢针经首解(第一段)
灵枢针经首解(第一段)黄帝问于岐伯曰:余子万民,养百姓而收其租税;余哀其不给而属有疾病。
余欲勿使被毒药,无用砭石,欲以微针通其脉,调其血气,荣其逆顺出入之会。
令可传于后世,必明为之法,令终而不灭,久而不绝,易用难忘,为之经纪。
异其章,别其表里,为之终始。
令各有形,先立针经。
愿闻其情。
这一段话出之针经灵枢。
给大家普及一下针的基础原则,希望大家正确认识针。
古人对于针的理解最基本的原则就在灵枢,后来的针法基本都是从这里出的。
黄帝向岐伯问道:我有子民万户,教化他们,收他们的租税,但是看到他们衰老与疾病,还是心生怜悯。
想要在不用药、砭石的情况下,只用小小的针来刺入肌肤,就可达到疏通经脉,调和血气,使气血的运行在经脉中起到逆顺往来的相合作用。
这一句是重点:荣其逆顺出入之会,调其血气。
调的是气、血 ,这里已经在讲人体能量的循环其实是顺逆同时,这才是里面真正有用的内容。
看书要会看,看里面隐藏的东西,往来循复的,而往来循复的经脉之间是有节点的,这些节点就是穴位,这就是这一句讲的重点。
看这句重点是:「经纪」开始讲“规矩”了,为了使这种疗法传于后世,就必须制定出针经之法,为使针法永远不灭,历久而不失传,容易运用,而又难以忘记,这又必须制定出细针进退深浅的准则来。
要有准则(规矩)的。
现在人学东西不看大纲,所以把规矩给丢了,所以咱们的《易·医舌诊》我一直在反复强调“规矩”,没有规矩就相当于一个人没了骨架就剩下一坨肉,那怎么能站的起来呢?八部法则(咱们的八钢)就是基本规矩:阴阳、三才、四象、五行、六气、八卦、九宫、十天干、十二地支,这些都是在规矩之内应用的,脱离了规矩就脱离了准则。
看这个啊:“异其章”,十九年为一个周期,而这个周期在天文学上叫“章”,一章就是19,那么这里的异其章,就是要把控时间变化对经络的影响。
因为黄帝内经是建在:“标、本、位”这个大体系中的,我们所计算的就是坐标点学中医的基本法则就是时刻不离开时空,不离开神机、气立,不离开标本位。
俞老极力推荐:中医针灸求学者都应该读的5本书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俞老谆谆细语,言及针灸学习入道之法,全是肺腑之言,其推荐的针灸参考书籍,实为针灸学子仙人指路,有拨云见月之功,慨叹佩之,唯有闻思精修共勉之。
俞云教授1、《灵枢经》《灵枢经》,又称《灵枢》、《针经》、《九针》,是中国传统医学重要著作之一,论述了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病证、诊法等内容,还重点阐述了经络腧穴,针具、刺法及治疗原则等,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约成书于东周战国时期。
共九卷,八十一篇,与《素问》九卷合称《黄帝内经》,在针灸学上有着绝对权威。
切脉针灸就是来源于《黄帝内经》,是《灵枢经》的临床应用,并有俞老的思考与发扬,是中医针灸学习的第一要著。
2、《针灸大成》《针灸大成》由明代杨继洲原着、靳贤补辑重编,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刊行。
共10卷。
所述内容十分广泛,首论《内经》、《难经》中有关针灸的论述,其次有针灸歌赋选、经络腧穴、刺法针法、灸法、针灸证治、杨继洲医案和小儿按摩法。
《针灸大成》总结了明代以前中国针灸的主要学术经验,尤其是收载了众多的针灸歌赋;重新考定了穴位的名称和位置,并附以全身图和局部图;阐述了历代针灸的操作手法,加以整理归纳,如“杨氏补泻十二法”等;记载了各种病证的配穴处方和治疗验案。
本书较全面论述针灸理论、操作手法等,并考定腧穴名称和部位,记述历代名家针灸医案,为对明以前针灸学术的又一总结,是学习研究针灸的重要参考著作,也是切脉针灸临床应用的针灸基础。
3、《 难经 》《难经》又称《黄帝八十一难》,其内容和体例是针对《黄帝内经》的某些问题设难答疑,以对这些问题进行解释和发挥。
“难”是“问难”之义,或作“疑难”解。
“经”乃指《内经》,即问难《内经》。
《难经》是采用假设问答,解释疑难的体例编撰而成的,是中国古代医学家探究医学理论,申明己见,辨证是非的经典著作,《难经》是中医古典名著之一,它继承了《内经》理论并有所发展。
前二十二难是讲脉的内容,后面五十九难讲具体应用,内容包括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特别是对脉诊的论述,更为精要,“独取寸口”诊脉法是其创造性立说,确立了以手腕寸、关、尺为三部,再分别每部之浮、中、沉为九候的“三部九候”脉诊法。
金代佚名氏《针经》考
文献标 识码 : A
{ 文献 与史料 {
一 + + -+ 一 + 一 一 . ~ 一
金代佚名 氏《 针经》 考
王 雪 苔
( 国 中医 研 究 院 , 京 10 0 ) 中 北 0 7 0
[ 要] 本文通过对金代佚名氏《 摘 针经》 的考证 , 出其 内客特点主要集中在九针式、 指 经络 、 定、 腧 刺 灸法 、 灸禁忌 、 时取 穴 、 治 7个方 面, 刺 按 证 并指 出其 撰 写者 可 能 为全 真道 的“ 长 生真人 ” 但 其 丘 , 学术渊 源部 分 出于北 宋著 名针 灸学 家许 希
te t n a rame tb OI ifrnit no Fdf e tai f e o
p 。 坞 a ds n , t ,a dtea to sp sil Qi  ̄a g h n hn Re ' tn n i s ec g n h u} rwa osby“ uC n s eg Z e n。
w w Xu ti( n c d my f] . e i 0 7 0 e a ( aA a e " T B i 1 0 0 .C ia o XM j g n h j n
[ htal Ii i i t o txul e ac 1 T e ly&o c p ntr w ie yar l ei te i D asy A s cj ts n c e f m tars rh0 h as fA u u cue r tnb cu h n y  ̄t r d a d r e e 1 C t e s n J
界流 传。金 元时期 的杰出针灸 医学 家窦 汉卿及 其 门
虽 来 自《 灵枢 - 逆顺肥 瘦》 然 文字不 同) , பைடு நூலகம் 0《 海集》“ 针经 》 人身之经 络 , 出于云 蠡 :《 日: 始
针灸理论重点
针灸理论重点
2021.12.28
一绪论。
《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是现存最早的针灸学文献,反映了经络学是早期面貌。
以《内经》为标志,包括《素问》和《灵枢》,《灵枢》又称《针经》,标志着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
明朝杨继洲《针灸大成》是继晋朝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后对针灸学第3次总结。
清朝李学川的《针灸逢源》经穴361个,至今仍为针灸教材所取用。
二经络总论。
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的通道,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经气即经络之气,经络运行之气及其功能活动。
经脉为纵行主干,分布深藏而不见,数量有定数。
络脉为横行分支,分布浅浮而常见,不可数。
十二经脉(先手足再阴阳后脏腑)
手足
三阴(太阴—厥阴—少阴)
肺—心手太阴肺经。
手厥阴心包经。
足太阴脾经。
足厥阴肝经
包—心。
脾
—肝—肾。
手少阴心经。
足少阴肾经。
三阳(阳明—少阳—太阳)
大肠—三焦—小肠。
胃—胆—膀胱。
手阳明大肠经
手少阳三焦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阳明胃经。
足少阳胆经。
足太阳膀胱经。
克氏针经皮内固定治疗Bartong骨折
克氏针经皮内固定治疗Bartong骨折自2007年2月-2008年10月对50例Barton骨折患者采取手法复位,克氏针经皮内固定方法治疗,取得满意的效果,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50例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
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40岁。
均为闭合性骨折,其中掌侧Barton骨折45例,背侧Barton骨折5例;左前臂12例,右前臂38例。
受伤时间3h—15d。
平均3d;受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0例,工伤10例,摔伤16例,其他4例。
1.2治疗方法患者平卧手术床上,待臂丛麻醉显效后先给予手法复位,在c形臂透视下证实骨折复位满意,折端解剖复位后,与桡骨下端内外两侧,距桡骨腕关节面4-5cm处各经皮穿入1枚直径2.0cm克氏针交叉固定桡骨远端骨折块,如下尺桡关节松弛明显,骨折不稳定,可将前臂旋后位,于桡骨茎突向尺骨下段经皮穿入1枚直径2.0mm克氏针固定下尺桡关节,再经c形臂透视检查骨折及脱位复位满意,克氏针内固定位置好后予以针尾剪短折弯,留在皮外或埋于皮下,无菌敷料包扎,手术完成。
术后静点抗生素3天,术后三天创口清洁换药,四周后拔出固定下尺桡关节的克氏针,8周后拔出另外两支克氏针。
2 结果本组手术时间为10min至30min,术中无任何并发症。
50例全部经随访复查10个月,x线片显示所有患者均骨性愈合。
腕掌指关节活动范围无明显受限,疗效都比较满意,参照行业标准[1]:优45例,良5例,优良率100%。
3 讨论3.1受伤机制与特点 Barton骨折常由交通事故、工作及运动意外手掌或手背着地,传导暴力作用与桡骨腕关节面,暴力超过腕部所能承受的力量,导致桡骨远端骨折、桡腕关节和下尺桡关节脱位,所以Barton骨折发生后,腕部畸形明显,肿胀严重,腕部功能活动明显受限[2]。
而腕关节功能具有活动范围大、较高的灵活性的特点。
如果腕部骨折复位不良,尤其是骨折累及腕关节面而复位未达到满意要求,或因固定不牢固,发生骨折再移位时,往往导致骨折端畸形愈合,使腕关节及手的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影响人们工作和生活,降低生活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经针灸古义,出于内经。
针灸为繁复的高深的进步医术,而非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之单调的医术,凡就五脏相互间互助、互制而施治,就五脏与五色、五味、五液之关连而施治,就五脏所主、所藏、所病而施治,就五脏所开之窍、所秉之气而施治,就五脏病机而施治,就五劳所伤而施治,就五脏邪气留处而施治。
皆不外调节各部门间之轻重失常,而使于平衡。
兹就古义五脏病机,述其医治实验例证于后. 古义五脏病机『诸疮痛痒皆属于心,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气愤郁皆属于肺,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按其所病,溯其所属,从而治之,无不奏效。
其实例如次:1.『诸疮痛痒皆属于心』泻心穴,治愈遍体痛痒不堪之实例。
病患:女,年三十六,症状:遍体疥疮痛痒不堪。
治法:针劳宫(泻心火之穴)、曲池各泻三次。
效果:次日疥疮均乾平,全身愈大半。
复诊全愈。
治理:按古义:『诸疮痛痒皆属于心』余姑试之,特泻心包络之荥穴劳宫、复借曲池(大肠经、主皮毛宣导)俾去皮肤之热毒。
不料果热消痒止,其疮乾愈。
又其子仅七个月,因传染遍体是疮,致手心皆烂,亦照此法治愈。
按上例泻心火则疮立愈,足以符『诸疮痛痒皆属于心』之说矣。
2.『诸风掉眩皆属于风』灸风门,立愈手足颤战的重病之实例。
病患:女,年五十,症状:在候诊之时,忽叫心头不好,四肢冰冷,神色大变,唇面惨白,大汗淋漓,头下垂偏倒,手足麻木,卒至手足颤动不已。
自言『不得了!』。
治法:当予急救,以药线灸足三里,即吐出带黄绿色之水甚多,汗稍减,抖动稍好。
(渐又作如故)过几分钟,又大叫『不得了!』状态转剧,急以大艾柱灸气海、关元、中脘、百会,内服急救水,稍好,但颤仍不止,复用大艾柱灸大椎、风门,灸至风门穴,则手足抖颤立止。
治理:按古义风从上入,『风池』『风门』均在上。
风门入风之门也。
风定则颤立止。
于此可见诸风掉眩皆属于风,确非虚也。
3.『诸湿肿满皆属于脾』针脾胃,立愈周身浮肿头不能转肢软气短脐往内吸等症之实例。
病患:男,年四十八,症状:病者自述:二十日前,先肿头,次肿手及腿,身紧气促,遂至全身浮肿,心跳,项强不能转动,四肢重而无力,上气不能到喉,脐间觉有气往内吸进,喘气,动则窒息而馁,不能卧倒,卧则气闭,不思食,痰中带血丝。
治法:隐白刺出血,针中脘先泻三次后补三次再泻一次。
效果:先刺隐白出血,头即能转动,中脘泻一次心舒畅,泻二次气稍顺,上能及喉,再泻一次脐间内吸之状愈,手指有力,再泻一次心觉馁,(泻太过)补一次即还原,再补一次又好些,再补一次心口横起了一梗,(补之太过)泻一次即消平,心跳愈,气喘气闭略松。
治理:按此症已甚危急,病又复杂,若照一般见症施针,应针之穴不下数十,尽刺之,多泄正气,殊觉危险。
余照古义病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又『脐间部位属脾,肢重不思食属脾胃之病象为多。
』特归纳之以脾为主,先取脾之井穴,头强即全愈,再取胃之中脘泻之,气即舒畅能上及喉头。
凡心跳脐间气往内吸及手足无力等症状均愈。
于此足以证明有三,一、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二、脐间部位属脾胃。
三、按五藏相生关系『火生土』土即为火之子,心属火,心跳为心实,脾胃属土,泻胃脾而心跳愈。
即『实则泻其子』之法。
4.『诸气愤郁皆属于肺』刺肺穴,立愈四肢僵直急症之实例。
病患:女,年三十四,症状:临暮忽患急症,手足僵直,即十指亦不能弯展屈转动,面红气喘,呈窒息状态,心口结住,口不能言,势甚危殆。
治法:针刺少商出血及手井穴全刺出血。
效果:先刺右少商出血,则手足立即柔软,胸口气通。
再刺十二井穴,面部红色即退,气亦平,仅心口内尚难过,一刻钟后平复。
治理:按此症愤郁已极,已至窒息阶段。
照古义先刺肺之少商,四肢立即柔软,此足以证明『诸气愤郁皆属于肺』,否则刺肺焉能立效也。
5.『诸寒收引皆属于肾』灸肾穴,立愈肾囊上缩剧痛之实例。
病患:男,年三十二,症状:患急性肾囊上缩,痛极而号,踡足倒地滚动,势甚危急。
治法:灸肾俞三火及关元、气海各三次。
效果:肾俞灸讫,痛已愈七八。
肾囊不住上缩。
关元、气海灸后痛止。
休息半小时,即可行走如常矣。
治理:按此症殊属危急,余依古义『诸寒收引皆属于肾』即在肾俞试灸之,果即应手而愈。
于此足以证明古义之不妄也。
按古义五脏之个性及相互间互助互制之关连作用,虽属生理上之巧妙配合,而以五行相生相克之道代表而说明之,亦至恰贴而非诬。
针灸古义,就五脏相互间互助、互制而施治,亦有奇效!兹列举数实例以证明之。
1.泻肝经立愈胃病之实例。
病患:女,年六十四,症状:心窝下气痛二十余年,初则一年发数次,渐渐加重,近年更甚,今则每日在中脘结痛不休,痛时心跳猛烈。
治法:针中脘,章门俱泻。
效果:中脘先针,觉痛略松,泻二次,痛移左边,向左边倒针攻之,痛移在上面,再攻痛移在下面,再攻痛移在中间,不能全消。
再针三次,仍有隐痛未尽。
再针肝穴章门,入针后即觉心大跳,(章门属肝为木性,心属火性,此即木生火之反应)而中脘之痛增剧,(木性克胃土)连泻三次,痛全消而愈。
治理:按此症俗称心气痛,其实乃胃之上口痛也。
胃属土,肝属木,此痛起因:为肝木邪重而克胃土,故胃口痛。
取穴疗病,法应去火抽薪。
余既断定痛在胃口,初针直取中脘,痛虽大减而终不能尽,继针肝穴章门,入针而心脏即大跳动,胃脘同时发生剧痛,盖由于肝木生心火及肝木克胃土之故。
章门泻后,心火不受克制,心脏跳即停止;胃土不受克制,胃口痛即消失。
于此足以证明五脏互助互制之道,真实不虚。
2.补脾土后即吐出清水与痰涎甚多之实例。
病患:女,年三十一,症状:右膝麻痛僵直不能屈,已年余,心慌,左胁痛,周身骨痛,咳嗽有痰。
治法:针大白,三阴交,委中,环跳。
效果:针后回家,大便畅通十余次,口中吐出痰涎与清水甚多。
吐后心慌与左胁痛之状均愈,周身舒畅,膝部次日稍能活动。
治理:按此症因痰涎壅塞,以致胁痛心慌,脚僵直。
今大补脾土之大白三阴交,则土能克水,使水由上吐下泻而排出,心慌胁痛等症均愈,此即土能克水之事实证明。
3.补肾立愈头痛面红内热之实例。
病患:女,年二十七,症状:头痛面红每至午后必发。
治法:针复溜,飞扬。
(原络主客配合法)效果:面红立退头痛减轻次日更减。
治理:按面红皆知是火,头痛亦由火气上冲所致。
余照古义推其其每至午后病发属于阴,阴虚火动则面红而头痛。
特补肾水以制火,果然火熄。
此即以水克火之证明也。
4.放出火气治愈肺炎之实例。
病患:女,年二,症状:出麻疹后乾咳、发高热、喘气、声嘶、口烂、面赤、唇红、舌红、起泡。
咳时唇出血,已二日未食,泻痢如『冻』,西医诊断为肺炎。
治法:刺合谷,手井穴、隐白、厉兑出血,风府、风池、身柱、大椎刺泻。
效果:身热咳嗽均减、痢止,二诊后能食,四诊热退尽,而愈。
治理:按麻疹久热不退,必转成肺炎,此即火克金之结果。
刺手之心与小肠心包络三焦及肺之表里等穴,则火退。
火退肺宁,其咳自愈。
于此足以证明肺全因受心火炽盛之影响而肺发炎,治肺必须用去火抽薪之法。
5.补肺与肾立愈妇女经水五月不通咳嗽小便即流之实例。
病患:女,年四十九,症状:停经已五月,咳嗽则小便直流,痰味鹹。
治法:针大渊,补三次泻三次。
太溪,大补四次。
效果:针后咳减,流小便之状愈,第三天月经通。
治理:按新说肾脏有输尿管,小便不禁,由于肾脏失收束机能。
但不咳不流,一咳即出。
咳出于肺,属于呼吸系统,输尿在肾,属于排泄器官,二者作用不同,发病相连之理难明。
余遵古义上虚不能制下之义,推论肺因咳而失气,不能吸肾气,以致肾气失收束功能而流尿。
此犹空管吸水,按其上端,绝其气压、则水不能流,不按则水即流下。
余试照古义补肺以生肾水,兼补肾之太溪。
太溪为肾之俞穴属土,土能生金、金又能生水。
不但咳嗽与小便流下之状立愈,且经水五月不通者亦通,其效不可思议,于此可见金生水之义真实不虚耳。
6.补肾立愈肝所开窍的眼目失明之实例。
病患:男,年四十三,症状:右目内障昏花,视物不明,或见畸形之状。
治法:戍时针复溜(肾之经穴)补之,(按照气血流注之时及井荥俞经合之补穴)效果:当时针毕,觉目发光,胜于常时,次日视物比前明亮。
治理:此即照古义虚则补其母(肾水生肝木),亦可证明瞳子属于肾脏也。
7.刺肝穴立愈心痛之实例。
病患:男,年十,症状:常心口痛,已年余,初或数月一痛,近数月来较密,日夜痛不休息,痛时其身向后反张,面青肢冷,终日曲背抵胸。
治法:初审切少冲穴,其痛当松。
即放出血。
刺讫、痛立止。
过后一小时又稍觉微痛,五分钟后自止。
至夜间又痛,但比前略减轻。
翌晨又痛,先以抓切灵道有效,即针灵道。
入针即觉痛松,三泻则痛止,又攻之以善其后。
午后又微痛,针神门。
入针痛即减,三针痛消。
四诊、同日午后又微痛,针内关、承浆各针三次。
内关泻稍松,承浆针讫痛止。
五诊、同前,诊后回家行路,因吹风途中稍痛,是晚至丑时又痛,但比前减轻,只觉心头微痛。
照古义丑时气血注于肝脏,即以爪切审肝之太冲穴,当觉痛松、针之。
效果:针太冲泻三次,心痛即愈。
治理:按此症屡刺心经之穴而痛屡止,其病在心已明。
五诊刺肝之太冲穴而心痛立愈。
于此可见心经与肝经之关系。
否则一属循系统,一属消化系统,刺肝焉能愈心病乎。
8.针胃穴立愈心跳之实例。
病患:女,年四十三,症状:心跳、『心口』痛,已二十年,痛时吐清口水。
治法:针上脘泻三次攻三次。
效果:针讫心跳即愈,『心口』痛止。
治理:按古义『火生土』,俗所谓『心口』即胃土之上口,胃受邪侵则痛。
因上痛而与胃有关之心不能不加大压力而致跳动。
照母实则泻其子之义,直针胃之上脘泻之,心跳即愈。
于此亦可见『火生土』及母实泻子之关系密切也。
9.针胃穴立愈二十年久咳之实例。
病患:男,年六十八,症状:每夜睡下即咳嗽,以至不能安眠,平时心口紧咳。
时时心口痛,牵连头部亦痛,已二十年,百药罔效。
治法:针中脘泻三次。
效果:入针后一泻即觉心口舒畅不紧,当夜睡下,遂不咳嗽。
至夜半醒时微咳,次日完全不咳。
治理:按心口紧而咳时痛,因胃土受病而牵连肺经,致肺气失调,咳嗽不已。
今胃中热去,肺胃机能之关系恢复,其咳即愈。
足证从胃经与肺经机能之关系治病,有釜底抽薪之妙。
倘弃此宝贵之古义不用,必认为咳乃肺病,对肺直治,未必能将二十年痼疾一治即愈也。
按古义,五脏病邪之气,各有留结之处。
内经邪客篇:「心肺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肝有邪,其气留于两腋;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肾有邪,其气留于两腘」。
医家认定病之所在,而从其邪气所留之处治之,当效。
实例如后:1.「心肺有邪,其气留于两肘」,泻心与肺减轻两肘疼痛之实例病患:女,年四十六,症状:两肘疼痛,右手较重。
治法:针大渊、大陵各二穴泻三次。
效果:针后两肘疼痛即松,晚间更好。
治理:按此两肘间疼痛,余按照古义试针心与肺二经之俞穴,果然有效。
于此,足以证明古义「心肺有邪,其气留于两肘」之不虚矣!2.「肝有邪,其气留于两腋」,针肝穴立愈腋下痛症之实例病患:男,年五十六,症状:右乳外侧气痛渐走到液下痛已五天。
治法:针章门泻三次。
效果:泻后痛立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