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

合集下载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复习总结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复习总结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复习总结一、区域分析的基本概念区域分析是研究特定区域的自然、社会和经济要素的相互作用、组织和影响的过程。

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区域特征分析:对区域的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状况、人口分布等特征进行系统研究和分析,以便为区域规划提供详细资料和信息。

2.区域发展潜力分析:通过对区域的资源禀赋、产业结构、人才素质等因素的研究,分析区域的发展潜力和发展方向,为区域规划提供发展战略。

3.区域发展动态分析:对区域发展的历史演变、现状和趋势进行分析,揭示出区域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从而为区域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4.区域竞争力分析:对区域的经济发展、产业竞争力、城市建设等方面进行评估和分析,分析区域的竞争优势和劣势,为区域规划提供发展战略。

二、区域规划的基本概念区域规划是指对特定地域进行研究与规划,包括对区域的资源配置、产业布局、土地利用、交通网络等方面进行有序和合理的组织和安排。

区域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区域发展战略:根据区域的发展潜力和竞争优势,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明确区域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路径。

2.土地利用规划:根据区域的自然资源和人口需求,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布局,保障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3.城市布局规划:根据区域的交通条件、产业结构和人口分布等因素,合理规划城市的布局,提高城市的功能和效益。

4.经济产业布局规划:通过对区域产业结构和产业空间布局的研究,制定合理的产业布局规划,提高区域的产业竞争力和经济发展水平。

三、区域分析的研究方法区域分析主要依赖于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两种方法:1.定量分析:利用数学和统计工具对区域的要素进行量化分析,常用的方法包括区域经济模型、层次分析法、多指标评估模型等。

2.定性分析:通过对区域现象的描述和解释,揭示出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和主要问题,并进行综合评估和综合决策,常用的方法包括SWOT分析法、影响矩阵分析法等。

四、区域规划的研究方法区域规划主要依赖于系统分析和定性分析两种方法:1.系统分析:以系统论为基础,通过对区域的各个要素和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揭示出区域发展的内在机制和规律。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期末复习资料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期末复习资料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期末复习资料一、引言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是城市与区域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份,它涉及到对特定地理区域的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以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复习资料介绍:区域分析的概念与方法、区域规划的基本原理与步骤、区域分析与规划的关系、区域分析与规划的案例分析等。

二、区域分析的概念与方法1. 区域分析的概念区域分析是指对特定地理区域的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进行系统、全面、深入的研究,以了解该区域的特点、问题和潜力,为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2. 区域分析的方法(1)定性分析方法:通过对区域内相关因素的描述、比较、分析等手段,揭示区域内的现象、问题和特征。

常用的方法有SWOT分析、PESTEL分析等。

(2)定量分析方法:通过统计学和数学模型等方法,对区域内的数据进行量化分析,从而得出客观的数据结果。

常用的方法有统计分析、回归分析、GIS分析等。

三、区域规划的基本原理与步骤1. 区域规划的基本原理(1)综合性原理:区域规划应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因素,以实现区域内各项发展目标的协调与统一。

(2)可行性原理:区域规划应基于实际情况,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能够在实践中得到有效实施。

(3)可持续性原理:区域规划应注重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以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保护未来世代的利益。

2. 区域规划的步骤(1)问题识别:明确规划目标,分析区域内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2)数据采集与分析:采集与区域发展相关的数据,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3)目标确定:根据问题分析的结果,制定区域发展的目标和战略。

(4)方案设计:制定具体的规划方案,包括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

(5)评估与调整:对规划方案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优化。

(6)实施与监测:将规划方案转化为行动计划,实施过程中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

四、区域分析与规划的关系区域分析与规划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区域分析与规划

区域分析与规划

❖ 二、扩大区域研究范围
❖ 1、传统的区域发展研究:以本区域(更多是行政区域)
的条件(资源、劳动力、资金等)为依据,为本区域服务为 目标的。这是一种区域自我经济循环的过程,带有某种封闭 性。因此,其发展受到区域条件的很大约束。
❖ 2、区域发展的研究应当扩大研究的视野,从参与市场竞争 的角度和运用新国际劳动分工的理论,强化区域的基础设施 和创造良好投资环境,吸引区外、国外的资源、资金、技术、 人才,建立起内外结合(甚至以外为主)的经济运转系统, 促进区域的发展。
第三节:区域发展与区域研究
❖ 一、改变区域资源的观念
❖ 新要素学说 ❖ A、人力资本说
❖ 代表人物(西奥多·舒尔茨 (1902 —1998) )
❖ B、研究与开发论
❖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格鲁伯、弗农等人提出。
❖ C、信息要素说
❖ 作为生产要素的信息是指一切来源于生产过程之外并作用 于生产过程的、能带来利益的讯号的总称。
第四节:区域规划与区域分析
❖ 一、区域规划的发展过程
❖ 从二次大战以来,作为一种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进行统 一总体部署的区域规划,可以认为经历了三个不同的过程或 不同的目标取向。
❖ 1、二次大战后—— 20世纪50、60年代 ❖ 2、 20世纪50、60年代——20世纪70年代末 ❖ 3、 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
❖ A、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更重视增长质量 ❖ B、可持续发展要以保持自然为基础,要与资源和环境和承
载能力相协调
❖ C、可持续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童为目的,要与社会 进步相适应,即必须与解决贫困联系在一起。
❖ 可持续发展也成为区域研究的主题,区域开发的基本原 则;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PRED)是区域发 展的主要目的。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基本概念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与非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能被人类利用并能生产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自然条件或自然环境要素。

资源承载力——是指在可预见性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自然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其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下所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生态环境质量——是指在一个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态系统的总体或部分生态环境因子的组合体对人类的生存及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适宜程度。

生态环境补偿——是一种使外部成本内部化的环境经济手段,是指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利用的受益者支付代价,向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者提供补偿的一类社会经济活动。

外部性——是指经济主体之活动,对与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他人或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人口惯性——是指人口在生产过程中,人口群体保持原有增长或减少趋势的特性。

人口容量——一个地区一定时间内,以不损害该区域环境质量和破坏资源的永续利用为前提,该地区的资源环境条件在能够充分合理利用的情况下,所能持续供养的相应于一定生活水平的最高人口数。

劳动力资源率——反应劳动力人口总量占区域总人口比重的相对数量指标。

劳动力资源利用率——反应实际适用的劳动力资源人数占区域劳动力资源人口总数的相对量指标。

技术进步——是指科学技术通过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扩大与深化来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满足人类社会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所取得的进化与革命。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反映所有常驻单位生产活动成果的指标。

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的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实际收到的原始收入总和价值。

绿色GDP=传统GDP-自然环境部分的虚数-人文部分的虚数人类发展指数——是测算人类发展水平的概要指标。

包括:健康状况、受教育程度、生活标准。

区域竞争力——是指一个地区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地区相比较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以创造价值,为其人民提供福利的能力。

区域分析与规划最全版

区域分析与规划最全版

区域分析主要内容:1,区域发展条件分析2区域发展状况评价及存在问题诊断3区域发展方向及策略研究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能被人类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自然条件.区域文化:区域文化既包括反应地方特色的文化典籍、文化艺术、建筑风格、风俗习惯,也包括在长期历史沉淀中形成的地方性社会意识、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适度人口:就是使得按人口平均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最大值的那种人口规模,而这种适度人口规模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知识的积累和新技术的发现,可以使得原来的适度规模相对扩大。

人口惯性:人口在生产过程中,人口群体保持原有增长或减少趋势的特性。

产业结构划分:是研究产业结构的基础,它是按一定得标准对社会各行各业进行归并分类。

(一)从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部门的相互依存关系划分(二)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的划分 a.三次产业的划分 b.五次产业划分的探讨(三)按各生产活动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划分(四)按经济活动的各部门中要素密集程度划分a.资源密集型产业b.资金密集型产业 c.劳动密集型产业 d.技术密集型产业(五)按社会部门的性质划分区域规划内容:(1)区域发展定位与发展目标(2)经济结构与产业布局(3)城镇体系和乡村居民点体系规划(4)基础设施规划(5)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6)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7)区域空间管制(8)区域发展政策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一)经济发展战略模式:①自主发展战略。

②高速度增长战略。

③交通经济发展战略。

④初级产品出口战略。

⑤进口替代发展战略。

⑥出口替代发展战略。

⑦信息化发展战略。

(二)空间发展战略模式:1.基本战略思想:①集中式发展。

②分散式发展。

③集中和分散整合发展。

2.空间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①区域空间结构的优化。

②明确开发的重点城市、地区和开发的时序或推进的层次关系。

③要体现区域和区内各部分空间开发上的问题和未来开发策略。

④要体现区域与周边地区之间的关系。

区域分析与规划word版

区域分析与规划word版

区域分析与规划第一章绪论一、区域:是指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与非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特征:1、整体性 2、结构性 3、动态性二、区域规划: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未来一定时期内的经济社会环境发展和建议以及土地利用的总体部署。

特点:战略性前瞻性动态性综合性目的性地域性三、区域分析:是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各种自然及人文要素间和区域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四、区域的类型:1、均质区:区域内部各组成部分具有一致性和相似性,并以这种一致性或相似性区别于其它区域,这称之为均质区域。

2、结节区(功能区、枢纽区):由区域内的核心以及与功能上紧密相连,具有共同利益的外围地区所组成。

五、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的联系第二章区域发展条件评价一、自然资源:存在于自然界,能被人类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自然条件(或自然环境要素)。

二、性别结构:男性人口和女性人口的组成状况称为人口的性别结构。

三、人口年龄金字塔:表示人口年龄和性别构成的一种特殊的条形统计图。

四、人口容量:一国或一地区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利用该地的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及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水平条件下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五、区域政策工具:六、索洛余值法计算技术进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的算法。

七、资源特性:八、技术进步的环境及机制九、技术进步的分类十、技术进步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引起区域发展与自然资源关系的变化●可利用的自然资源范围不断扩大●自然资源利用程度不断加深●减少了区域经济对地产自然资源的依赖度2、技术进步推动经济结构不断提升首先技术进步是影响产业形成和发展的主导及决定因素其次技术进步会改变生产生活需求,促进产业结构发生变化3、技术进步为区域劳动就业开辟了广阔的出路4、技术进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产生质的飞跃5、技术进步促进经济体制的根本变革十一、制度创新的分类十二、区际联系的研究方法第三章区域发展现状评价一、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一)提出者:罗斯托(二)理论主要内容:六个增长阶段1.传统社会阶段2.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3.起飞阶段⑴实现“起飞”的三个条件:一要有较高的资本积累能力;二是建立起飞的主导部门;三要建立一种能够保证“起飞”的制度。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

一.名词解释1.土地人口承载力: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土地资源,在一定的投资水平下持续利用时的食物生产能力及其所能供养的一定营养水平的人口数量。

P2752.区域经济:在一国范围内,以客观存在地域单元为基础,按照劳动地域分工原则建立起来的具有区域特色的地域性国民经济。

P673.配第-克拉克定律:p210不同产业间相对收入的差异,会促使劳动力向能够获得更高收入的部门移动,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次产业移动。

结果,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呈现出第一次产业人数减少、第二次和第三次产业人数增加的格局4.区域规划: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对国民经济建设和土地利用的总体部署。

是人们根据现有的认识,对规划区域的未来设想和理想状态及其实施方案的选择过程。

P2355.恩格尔系数:反映消费状况。

表示食品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有的比重。

P1396.生态环境补偿:是一种使外部成本内部化的环境经济手段,是指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利用的受益者支付代价,向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者提供补偿的一类社会经济活动。

7.人口惯性:是指人口在生产过程中,人口群体保持原有增长或减少趋势的特性。

8.职业构成:P82区域人口中,劳动人口在各个社会部门分配的比例,亦即各部门劳动职工或工作人员占在职人员总数的比例。

职业构成代表经济活动人口的就业人口,反映了区域经济发展和生产布局特征。

9.土地生产潜力:目前或将来某一时期在合理有效的管理基础上,在能够保证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的前提下,土地可以生产出人类所必需的食物、纤维等物质的能力。

P27610.区域发展战略:指对区域整体发展的分析、判断而作出的重大的、具有决定全局意义的谋划。

它的核心是要解决区域在一定时期的基本发展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

P26411.霍夫曼系数:指一国工业化进展中,消费品部门与资本品部门的净产值之比。

p139霍夫曼比例= 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 资本资料工业的净产值(反映工业化程度)12.自然环境:是人类发生和发展所必须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地球表面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人类相互作用的一个特殊圈层,是由岩石、土壤、水、大气、生物等自然要素有机结合而成的自然综合体。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

第二节 地域分工与雁行形态发展理论
二、筱原三代平的“动态比较费用理论”— —扶持“幼小(弱势)产业”,使其成 长为优势产业,如日本的汽车工业发展 之路。 三、赤松“雁行形态说”——揭示了后起国 实现产业高级化的进程,成功地解释了 劳动地域分工与产业结构的演进关系。
第二节 地域分工与雁行形态发展理论
(三)适度人口与人口容量 1、概念 2、(1)人口发展必须与区域物质资料 的生产和资源的供给水平相适应;(2) 必须与生态系统的载荷能力及其动态 平衡相适应;(3)人口数量的增长还 必须与质量的提高相适应.
第五节 区域投资环境与政策分析 一、区域硬环境 二、改善投资软环境对区域引资具有重 大意义 1、政策法制环境的改善 2、市场环境的改善 3、配套服务环境的改善
(五)资源密度划分 1、劳动密集型 2、资本密集型 3、技术密集型 (六)产业地位和作用分类法 1、主导产业 2、辅助产业 3、基础产业
第一节 产业分类法及产业结构的演替
二、产业结构的演替
(一)“配第定理”——产业间相对的“收 入差”会推动劳动力向更高收入的部门 转移。 (二)克拉克的产业结构理论——劳动力在 产业间的变化移动是由于在经济发展中 各产业之间出现收入(附加价值)的相 对差异所造成的,即人们总是向高收入 的产业移动。
第三章 区域产业结构分析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产业分类法及产业结构的演替 地域分工与雁行形态发展论 产业结构与区域资源 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水平 区域主导产业 三次产业内部结构及其发展趋势
第一节 产业分类法及产业结构的演替
一、产业分类法
(一)两部类划分法(马克思) 1、第一部类:生产资料部类(I) 2、第二部类:生活资料部类(II) (二)农、轻、重划分法(前苏联) 1、生活资料部类—农业和轻工业 2、生产资料部类—重工业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一、名词解释1、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与非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2、主导产业:主导产业是具有一定规模,能够充分发挥经济技术优势,以技术优势改变生产函数并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演进有强大的促进和带动作用的产业,是产业结构的核心内容和产业结构演化的中心。

3、区域竞争力:区域竞争力主要是指一个地区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地区相比较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以创造价值,为其人民提供福利的能力。

4、区域规划: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对未来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以及土地利用的总体部署。

5、增长及理论:增长极的概念最早是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的。

1966年布德维尔给增长极下了一个简要的定义:增长极是指在城市区配置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并在其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发展。

6、核心—边缘理论:他是解释经济空间结构演变模式的一种理论,该理论谋略解释一个区域如何由互不关联、孤立发展,变成彼此联系、发展不平衡,又由极不平衡发展变为相互关联的平衡发展的区域系统。

7、区域发展战略:是指对区域整体发展的分析、判断而做出的重大的、具有决定权具意义的谋划。

8、出口替代发展战略:所谓出口替代是指以新的产品(制成品)取代传统的初级产品出口,将本国制造业的产品推向国际市场。

9、进口替代发展战略:所谓进口替代,是指用国内生产去替代过去依靠进口的产品,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10、钻石模型: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

“钻石结构”(国家竞争优势四因素理论),既生产要素、供需状况、相关产业、企业战略和组织。

二、简答题1、区域分析的内容?答:1)区域发展条件分析2)区域发展状况评价及存在问题诊断3)区域发展方向及策略研究2、区域规划的特点和内容?答:规划工作的共同特点:目的性、前瞻性、动态性。

区域规划的特点:(1)综合性(2)战略性(3)地域性区域规划的内容:(1)区域发展定位与发展目标(2)经济结构与产业布局(3)城镇体系和乡村居民点体系规划(4)基础设施规划(5)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6)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7)区域空间管治(8)区域发展政策3、技术进步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答:(1)技术进步与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技术改变自然资源的经济意义。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重点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重点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重点一、区域分析的重点1.自然环境分析:包括地貌、水文、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分析,确定区域的资源禀赋和环境特点,为后续的规划提供基础数据。

2.经济社会分析:对人口、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交通、教育、卫生等经济社会要素进行分析,了解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3.基础设施分析:对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包括交通、能源、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投资、状况、效益等,为后续规划提供依据。

4.生态环境分析:对区域的生态环境进行评估和分析,包括土地利用、生态系统状况、生物多样性等,为保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5.风险评估与应对:对区域的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社会问题等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保障区域的安全和稳定。

二、区域规划的重点1.发展目标与定位:根据区域分析的结果,明确区域的发展目标和定位,确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发展方向。

2.土地利用与空间布局:对区域内的土地资源进行评估和规划,确定不同区域的土地利用功能和空间布局,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区位优势的发挥。

3.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根据区域的产业基础和特点,制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策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增长。

4.城市与乡村发展:对城市和乡村的发展进行规划,包括城市扩容、城市更新、城乡一体化等方面,实现城市与乡村的协调发展。

5.交通与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区域的交通需求和基础设施建设要求,制定交通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和基础设施的服务能力。

6.生态环境保护:制定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的规划,保护和改善区域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7.社会事业与民生改善:对教育、医疗、社保、文化等社会事业和民生改善进行规划,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总之,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合理的规划,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重点内容包括对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要素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发展目标、土地利用、产业结构调整等规划措施。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实验报告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实验报告
• 运用区域规划的方法和技术,制定某区域的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
实验过程与结果分析
实验过程
• 阅读教材和参考资料,学习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的基本理论和技术
• 收集实验数据,整理数据,为实验做好准备
• 运用区域分析的方法和技术,分析某区域的发展情况
• 运用区域规划的方法和技术,制定某区域的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
基本理论和技术
• 提高解决区域发展与规划问题的能力
• 熟悉实验数据和方法,独立完成实验任务
• 认真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经验和教训
实验数据与方法
实验数据
• 提供某区域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发展趋势等相关数据
• 提供某区域发展规划的文本和图表资料
实验方法
• 运用区域分析的方法和技术,分析某区域的发展情况
01
发展趋势一:信息化
• 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提高区域分析与规划的效
率和准确性
• 利用GIS、虚拟现实等技术,提高区域分析与规划的可视
化程度
02
发展趋势二:智能化
• 利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提高区域分析与规划
的智能化水平
• 利用专家系统、知识图谱等技术,提高区域分析与规划
的科学性
03
发展趋势三:跨学科融合
SMART CREATE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实验报告
CREATE TOGETHER
01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的基本概念与理论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的定义与内涵
区域分析
• 是一种研究区域空间结构和发展过程的方法
• 通过分析区域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发展趋势,为区域规划提供依据
• 区域分析主要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 通过区域分析,了解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

名词解释:区域: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和非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区域的基本属性:区域是地球表面的一部分、区域具有一定的范围界限、区域具有一定的体系结构形式、区域是客观存在的。

区域研究的新动向:更新区域资源的观念、强调区域间关系研究、重视区域创新环境研究、确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区域发展: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所进行的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结构优化为中心的一系列的经济社会活动。

自然资源:存在于自然界,能被人类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自然条件。

自然资源的特征:有限性、区域性、整体性、多用途性、社会性。

区域自然资源评价的原则:明确评价目标,有的放矢、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重点分析相结合、必须在现代技术可能性的基础上论证经济的合理性、从保护自然资源和保持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评价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评价的方法:自然资源质的评价、自然资源量的评价、自然资源地理分布特征与地域组合特征的评价、自然资源可能开发利用的方式或方向,以及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经济的评价、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效应的评价。

区域自然资源承载力: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承载力是指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自然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其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下所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自然资源承载力的内涵:时空内涵、社会经济内涵、可持续内涵。

自然资源承载力的特征:有限性、动态性、可增强性。

区域自然资源的利用分配:自然资源的代际分配、自然资源的代内分配(自然资源在不同国家之间分配的公平性、同一国家内部资源分配的公平性)1. 区域科学:区域科学是一门有关区域或空间系统的治理、开发、管理的具有地域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学科。

2. 区域: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与非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3. 适度人口:指对一国或地区发展最适宜的人口数量4. 劳动地域分工:社会劳动分工的空间形式。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相互关联,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区域分析是对城市或区域的发展现状进行全面的研究和评估,旨在找出问题、发掘潜力、确定目标,为制定合理的区域规划提供依据。

区域规划是在区域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制定具体的规划方案,实现城市或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和空间优化。

区域分析是区域规划的起点和基础。

通过对区域的自然、人文、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各个方面的详细调查和研究,可以了解该区域的优势、弱势、机遇和威胁,明确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区域分析可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个方面。

定性分析主要通过收集和整理各种文献资料、数据、地理信息等,了解和分析区域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产业结构、人口结构等方面的情况。

通过分析比较和归纳,可以评价区域的发展潜力、矛盾和问题,并准确把握区域的发展方向。

定量分析则依靠统计学和模型分析等方法,使用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

常用的方法有区域经济计量模型、综合评价模型、三维可视化模型等等。

定量分析可以更加明确地评估区域的经济特征、交通运输状况、土地利用结构、环境质量等方面的情况。

同时,通过定量分析,还可以预测和模拟不同规划方案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提供决策参考。

在进行区域分析的基础上,区域规划的制定可以根据分析结果,明确发展目标和任务,并提出一系列解决方案和措施。

区域规划主要包括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和专项规划等。

总体规划是对整个区域进行宏观布局和综合统筹的规划,包括城市发展方向、居住区、工业区、商业区、交通运输等各个方面的规划。

分区规划则是对不同功能区域进行详细的规划,如产业园区、住宅区、商业中心、公园绿地等。

专项规划则是对其中一特定问题进行规划,如环境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交通规划等。

区域规划需要考虑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空间优化。

可持续发展要求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和社会公平。

区域规划应该合理布局城市和自然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减少能源和资源消耗,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协调。

区域分析与规划

区域分析与规划

区域分析与规划在当今社会,区域的发展和规划对于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以及环境保护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区域分析与规划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涉及到地理、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方法,旨在通过科学的研究和合理的规划,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区域分析是区域规划的基础,它通过对区域内各种自然、经济、社会和环境因素的调查和研究,揭示区域的特征、问题和发展潜力。

在进行区域分析时,首先要对区域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自然因素进行了解。

例如,一个地区的地形是山地还是平原,气候是湿润还是干旱,这些自然因素会直接影响到该地区的农业生产、交通建设以及生态环境。

经济因素也是区域分析的重要内容。

包括区域的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市场规模、劳动力资源等。

比如,一个以重工业为主的地区,可能面临着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的问题;而一个以服务业为主的地区,则更注重人才的引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社会因素如人口分布、文化传统、教育水平等也会对区域的发展产生影响。

人口密集的地区往往需要更多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具有丰富文化传统的地区可以发展特色旅游产业。

环境因素在区域分析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包括空气质量、水资源状况、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

一个地区的环境质量不仅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也会影响到区域的吸引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完成区域分析之后,就可以进行区域规划。

区域规划是根据区域分析的结果,制定出区域未来发展的目标、战略和具体的规划方案。

区域规划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如可持续发展原则、因地制宜原则、综合性原则等。

可持续发展原则要求在规划过程中充分考虑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确保区域的发展不会以牺牲未来为代价。

因地制宜原则强调根据区域的自身特点和优势,制定适合的发展策略。

综合性原则则要求在规划中统筹考虑经济、社会、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因素,实现协调发展。

区域规划的内容通常包括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基础设施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

区域分析与规划

区域分析与规划

区域分析与规划
区域分析与规划是指对一个特定的区域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和规划,以实现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区域分析主要包括对区域内的自然、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详细调查和研究,以了解其基本情况和问题所在。

而区域规划则是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具体的目标和措施,以解决该区域所面临的问题,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首先,区域分析是为了了解区域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在进行区域分析时,需要对该区域的自然资源、土地利用、生态状况、经济产业结构、人口分布、交通设施等进行详细调查和研究,以了解该区域的特点和问题所在。

通过对各个方面的综合分析,可以确定该区域的发展潜力和存在的矛盾。

其次,区域规划是为了解决区域存在的问题,并推动其可持续发展。

在制定区域规划时,需要根据区域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确定具体的发展目标和规划方向。

比如,如果该区域存在资源环境矛盾,则需要制定相应的环保规划措施,以保护和治理该区域的自然环境;如果该区域经济落后,需要提出具体的产业发展规划,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就业的增加。

最后,区域规划还需要考虑与周边区域的协调和整合。

在制定区域规划时,需要考虑到该区域与周边区域的联系和依赖关系,确保规划的实施能够促进区域间的相互协调和整合。

同时,还需要与相关部门和利益相关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以确保规划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总之,区域分析与规划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对于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区域的深入研究和规划,可以帮助解决该区域存在的问题,并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同时,也需要与相关方面进行密切合作,形成多方合力,推动规划的顺利实施。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教学-区域规划的概念及内容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教学-区域规划的概念及内容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教学-区域规划的概念及内容一、区域规划的概念区域规划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对国民经济建设和土地利用的总体部署。

规划是人们以思考为依据,安排其行为的过程。

规划与计划近义,经常被替换和混用。

许多国家把区域规划称为区域计划。

规划与计划一样,通常兼有两层含义:一是描绘未来,规划是人们根据现在的认识对未来目标和发展状态的构想;二是行为决策,即实现未来目标或达到未来发展状态的行动顺序和步骤的决策。

任何一个区域,不论它地处发达富裕的城市地区,还是位居贫穷落后的边远山区;不论是在高原沼泽,还是在荒漠草地,社会经济发展方向和可能达到的发展目标都不是唯一的。

一个地区工农业生产布局和城市发展规划也有各种不同的方案可供选择,地区的土地利用方式存在着多种多样的方案,可以出现许许多多的状态和空间景象。

区域规划就是要在多种方案的比较和选择中确定适合规划区域未来的发展目标和经济建设的总体蓝图。

由此而言,区域规划就是人们根据现有的认识,对规划区域的未来设想和理想状态及其实施方案的选择过程。

土地是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国民经济建设的物质载体。

地区的生产布局,地区的国民经济建设与土地利用密切相关。

国民经济建设项目的空间布局与土地利用的安排不能分割。

因此,从规划工作的实质而言,区域规划实际上就是对区域国民经济建设和土地利用进行全面的、综合的总体部署。

正是由于经济建设布局与土地利用紧密相关的缘故,所以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区域规划与地区性的国土规划两个概念互相通用。

例如,在德国、英国、俄罗斯等国称为区域规划的工作,在日本、朝鲜等国却称为国土规划,法国则称为领土规划。

区域规划是一个区域比较长远而全面的发展构想,是描绘区域未来经济建设的蓝图。

区域规划的主要任务是,根据规划区域的发展条件,从其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出发,明确规划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总体建设,包括土地利用、城镇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环境保护等方面作出总体部署,对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的建设项目进行统筹安排,并提出实施政策。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的理解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的理解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的理解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的理解一、区域的定义及个人理解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与非物质的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具有以下属性:(1)区域是地球表面的一部分,并占有一定的空间;(2)区域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3)区域具有一定的体系结构形式;(4)区域是客观存在的。

个人理解:从区域的定义来看,区域是有范围的、是地球的表面、有一定的体系,是客观存在不随人的主观变化的地域结构形式。

二、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及个人理解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是:区域发展条件分析、区域发展状况评价及存在问题诊断、区域发展方向及策略研究。

个人理解:从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来看,区域分析主要关注区域的发展条件、发展状况、发展存在的问题、发展方向及策略。

三、区域规划及其发展及个人理解区域规划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对未来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以及土地利用的总体部署。

具有综合性、战略性、地域性的特点。

区域规划的内容包括:区域发展定位与发展目标、经济结构与产业布局、城镇体系和乡村居民点体系规划、基础设施规划化、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区域空间管治、区域发展政策。

区域规划的发展:区域规划是在工业革命以后为了解决工业的发展、城市的扩大而引发的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而产生的。

工业革命后,随着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引起工业和人口向少数工矿区和城市畸形集聚,从而产生两个突出的问题,提出了进行区域规划的客观要求。

第一是工业集聚和城市规模扩大提出的规划要求。

第二是随着大量乡村人口流入城市和城市工业的高速发展,地区差异进一步扩大。

为了协调城乡关系,平衡地区间的社会经济发展关系,以整治落后地区和以开发资源为目标的区域规划也相应的提出了客观的要求。

国外区域规划的发展:20世纪初期开始许多国家陆续开展了区域规划,但区域规划在世界范围内普遍施行,还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综观世界各国区域规划工作,有许多共同点,主要表现在这几方面:(1)规划体系完整,有一套科学的方法;(2)规划的目标主要是本区域的社会经济更好的、更稳定的向前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1、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与非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2、区域概念中具有根本意义的,是一个区域内部各组成部分间在特性上存在的高度相关性。

这种高度相关性,可以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区域内部空间特性的一致性和相似性,并以这种一致性或相似性区别于其他区域,这称之为均质区。

另一种是结节区,或称功能区、枢纽区。

它是由区域内的核心以及与其功能上紧密相连,具有共同利益的外围地区所组成。

3、区域发展一般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所进行的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和结构优化为中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

4、区域研究的意义:区域研究对于区域经济运行系统的优化、区域社会的和谐稳定以及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5、区域研究的主要领域:区域系统、经济区划、资源开发利用、区域产业结构、城乡或工农业生产模式以及人口分布、移动和预测等方面。

新的资源开发利用模式、新的区域空间结构构成形式与社会文化的作用区域模式、知识经济的空间集聚特征和空间效应、数字化时代信息空间中特殊的人地关系、信息地理环境的描述指标及虚拟空间与现实地理空间的关联问题等。

6、区域科学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蓬勃发展起来的以区域为研究对象的新兴学科。

1954年美国经济学家、区域科学之父沃尔特·艾萨德。

7、瓦尔特·艾萨德《区域科学导论》,区域科学是用各种近代计量分析和传统区位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由区域或空间的诸要素及其组合所形成的差异和变化的分析入手,对不同等级和类型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研究的一门应用学科。

8、区域发展条件包括影响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背景条件两个方面,主要指区域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人口与劳动力、科学技术条件、基础设施条件及政策、管理、法制等社会因素。

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1、自然资源: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2、自然环境的特征:(1)有限性:自然资源的数量供应与人类不断增长的需求存在矛盾,即用经济学的观点看自然资源存在稀缺性。

(2)区域性:任何一种自然资源在地球上的分布都是不均衡的,无论在数量上或是质量上都有显著的地域差异。

(3)整体性:每一个区域的各种自然资源要素彼此都有生态上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即自然资源生态系统。

其中一种资源的开发利用,就可能引起系统中其他资源或环境要素的连锁反应。

(4)多用途性:大部分自然资源都具有多重功能和用途。

(5)社会性:当代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或多或少都有人类劳动的印记。

3、资源承载力是在一定的社会技术经济条件下,以维护生态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一个国家或地区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是对该空间内人口的基本生存和发展的支撑能力。

4、自然资源承载力的内涵:(1)时空内涵从时间角度讲,不同的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开发利用资源的能力不同,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也就不同,从而单位自然资源量的承载力也不同;从空间角度讲,即使在同一时期,在不同的区域,由于其资源禀赋、经济基础、技术水平等方面的差异,相同的资源量所能承载的人口、社会经济发展规模也不同。

(2)社会经济内涵主要体现在人类开发自然资源的经济技术能力、社会各行业的利用水平、社会对资源优化配置以及社会利用结构等方面。

因此,可以借助调整产业结构和提高经济技术水平等经济社会手段来提高自然资源承载力。

(3)可持续内涵首先,区域自然资源承载力表示自然资源持续供给社会经济体系的能力,它要求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可持续的,即区域的发展与自然资源承载力的关系应是“以供定需”,而非过去的“以需定供”。

其次,持续的内涵还隐含着自然资源承载力是随经济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增强的,并且这种增强不以追求量的增长为目的,而应追求自然资源需求量零增长甚至负增长趋势下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即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的效率和效益,或内涵式增长,从而达到区域自然资源承载力与区域发展规模相适配的协调发展状态。

5、生态环境补偿是一种是外部成本内部化的环境经济手段,是指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利用的受益者支付代价,向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着提高补偿的一类社会经济活动。

6、外部性是由英国福利经济学家庇古首先提出,并由美国新制度经济学家科斯加以丰富和完善的一个重要经济学概念。

外部性是指经济主体之活动,对与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他人或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7、由于经济主体活动对他人或社会的影响有好有坏、有利有弊,因而外部性又可分为正外部性(外部经济性)和负外部性(外部不经济性)。

正外部性(外部经济性)是指某项经济活动会给社会上其他成员带来好处,即引起他人效用增加或成本减少,但作为活动者主体却不能由此得到补偿,此时该项经济活动者从其活动得到的利益就小与该活动带来的社会效益。

负外部性(外部不经济性)是指某项经济活动会对社会上其他成员带来危害,引起他人效用降低或成本增加,但它并不为此支付足够补偿这种危害的成本。

第三章区域发展的经济社会背景分析1、区域经济特色的形成原因:(1)区域差异和区域优势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各区域由于自然资源和历史基础,人口、技术和资金,市场、组织和管理等区域经济发展要素的不同,表现出一定的区域差异性。

区域优势和区域差异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所谓区域优势,就是一个区域所客观存在的比较有利的自然、经济、技术和社会条件。

(2)产业布局的指向性一定的产业总是坐落在一定的区域空间上,一定的劳动空间必定有一定的产业与之适应。

1)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指向;2)原料指向;3)消费市场指向;4)劳动力指向;5)高科技指向;6)交通枢纽指向。

(3)劳动分工规律社会分工,即各种社会劳动的划分和独立化,一直朝着两个方面发展:部门、行业分工和地域分工。

(4)区域利益区域利益是各经济区域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由各自的贡献所确定的经济利益。

2、区域文化:既包括反映地方特色的文化典籍、文学艺术、建筑风格、风俗习惯,也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地方性社会意识、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3、人口容量:一国或一地区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利用该地的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及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4、区域制度包含政府行为及行政运作方式、经济制度、人们的观念(风俗、习惯、禁忌、价值观)等。

(1)在制度的各个因素中,政府居于无可非议的核心地位。

(2)经济制度包括财政制度、货币制度、土地制度等,经济制度是经济制度的表现,而经济体制无疑对区域发展起着最重要的作用,它存在于各个经济制度之内。

(3)区域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与该区域的文化有密切联系。

5、制度创新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最深刻的动因。

6、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林毅夫具体区分了两种类型的制度创新:诱致性制度创新和强制性制度创新。

区别:诱致性制度创新指的是现行制度安排的变更或替代,或者是新制度安排的创造,它由个人或一群人,在响应获利机会时首发倡导、组织和实行。

与此相反,强制性制度创新是由政府发动和实施的。

/政府(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推动和实施的制度创新是一种强制性的制度创新。

与强制性制度创新主要是由政府发动和实施不同,诱致性制度创新主体,既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团体或组织,还可以是基层地方政府(主要是乡、镇一级)。

第四章区域发展的技术支持分析1、科技人力资源指实际从事或有潜力从事系统性科学和技术知识的产生、发展、传播和应用活动的人力资源、既包括实际从事科技活动的劳动力,也包含可能从事科技活动的劳动力。

2、研究与开发(R&D)是指在学科技术领域为了增加知识(包括有关人类、文化和社会的知识)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新的应用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活动,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实验开发等三类活动。

3、熊彼特是最早提出技术扩散的经济学家,他把技术进步过程分为发明、创新和扩散三个不同阶段。

4、技术的引进或转移之所以能够发挥如此重大的作用,是因为其具有如下优点:(1)可以避免漫长的探索过程,为发展赢得时间。

(2)可以节约大量的科学研究和试制费用。

(3)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4)有利于培养科技人才。

第五章区域发展水平整体分析1、明确区域发展水平与发展阶段,有利于从区域发展的实际出发,正确选择区域发展的战略方向、战略目标和战略模式,避免因盲目的过高或过低估计而造成决策的失误。

度量区域发展的水平,关键是要选取合理的指标和指标体系。

一般将统计指标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或区域经济增长指标、区域经济发展指标、区域社会发展指标。

(读一两遍,体会)2、单一指标(1)总量指标(P136)反映区域发展水平的总量的指标主要是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值(GNP)等经济总量指标,今年出现对绿色GDP的探讨。

1)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范围内所有常驻单位生产活动的成果的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有三种:①生产法是从货物和服务活动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总产品入手,剔除生产过程中投入的中间产品价值,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

即: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②收入法也称分配法,是从生产过程创造的收入角度对常驻单位的生产活动成果进行核算。

即: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③支出法是从最终使用角度来反映国内生产总值最终去向的一种方法。

最终使用包括货物和服务的总消费、总投资和净出口三部分内容。

即:增加值=总消费+总投资+出口-进口2)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范围内的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实际收到的原始收入(指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等)总和的价值。

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外净要素收入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指标。

它们都是核算社会生产成果和反映宏观经济的总指标。

GDP是按国土原则来核算的,主要是指在一个国家范围内,按所有的生产者所创造的商品和劳务价值来统计的,无论它是否属于本国的公民,都要核算。

而GNP是按照国民原则来核算的,因此只有本国国民创造的商品和劳务的价值,才能加以核算。

两者的差距,在于国外净要素收入。

3)绿色GDP是指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扣除自然资本的消耗,得到经过环境调整的国内生产总值,也就是绿色GDP(GGDP);狭义的绿色GDP,核算时把自然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包括进去;广义的绿色GDP 核算,把自然方面、社会方面都包含进来。

绿色GDP=传统GDP-自然环境部分的虚数-人文部分的虚数3、平均指标评价区域发展水平的平均指标主要有人均GDP、人均纯收入、人均财政支出、人均消费余额、人均教科文卫事业消费、人均社会福利费等指标来衡量,它们都是用一定时期的总量指标除以区域内总人口的得到的。

4、相对指标相对指数也称相对数,它是两个有联系的指标对比得到的一种抽象的比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