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
1、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与非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2、区域概念中具有根本意义的,是一个区域内部各组成部分间在特性上存在的高度相关性。这种高度相关性,可以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区域内部空间特性的一致性和相似性,并以这种一致性或相似性区别于其他区域,这称之为均质区。另一种是结节区,或称功能区、枢纽区。它是由区域内的核心以及与其功能上紧密相连,具有共同利益的外围地区所组成。
3、区域发展一般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所进行的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和结构优化为中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
4、区域研究的意义:区域研究对于区域经济运行系统的优化、区域社会的和谐稳定以及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5、区域研究的主要领域:区域系统、经济区划、资源开发利用、区域产业结构、城乡或工农业生产模式以及人口分布、移动和预测等方面。新的资源开发利用模式、新的区域空间结构构成形式与社会文化的作用区域模式、知识经济的空间集聚特征和空间效应、数字化时代信息空间中特殊的人地关系、信息地理环境的描述指标及虚拟空间与现实地理空间的关联问题等。
6、区域科学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蓬勃发展起来的以区域为研究对象的新兴学科。1954年美国经济学家、区域科学之父沃尔特·艾萨德。
7、瓦尔特·艾萨德《区域科学导论》,区域科学是用各种近代计量分析和传统区位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由区域或空间的诸要素及其组合所形成的差异和变化的分析入手,对不同等级和类型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研究的一门应用学科。
8、区域发展条件包括影响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背景条件两个方面,主要指区域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人口与劳动力、科学技术条件、基础设施条件及政策、管理、法制等社会因素。
第二章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
1、自然资源: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
2、自然环境的特征:
(1)有限性:自然资源的数量供应与人类不断增长的需求存在矛盾,即用经济学的观点看自然资源存在稀缺性。
(2)区域性:任何一种自然资源在地球上的分布都是不均衡的,无论在数量上或是质量上都有显著的地域差异。
(3)整体性:每一个区域的各种自然资源要素彼此都有生态上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即自然资源生态系统。其中一种资源的开发利用,就可能引起系统中其他资源或环境要素的连锁反应。
(4)多用途性:大部分自然资源都具有多重功能和用途。
(5)社会性:当代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或多或少都有人类劳动的印记。
3、资源承载力是在一定的社会技术经济条件下,以维护生态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为前提,一个国家或地区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是对该空间内人口的基本生存和发展的支撑能力。
4、自然资源承载力的内涵:
(1)时空内涵从时间角度讲,不同的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开发利用资源的能力不同,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也就不同,从而单位自然资源量的承载力也不同;从空间角度讲,即使在同一时期,在不同的区域,由于其资源禀赋、经济基础、技术水平等方面的差异,相同的资源量所能承载的人口、社会经济发展规模也不同。
(2)社会经济内涵主要体现在人类开发自然资源的经济技术能力、社会各行业的利用水平、社会对资源优化配置以及社会利用结构等方面。因此,可以借助调整产业结构和提高经济技术水平等经济社会手段来提高自然资源承载力。
(3)可持续内涵首先,区域自然资源承载力表示自然资源持续供给社会经济体系的能力,它要求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可持续的,即区域的发展与自然资源承载力的关系应是“以供定需”,而非过去的“以需定供”。其次,持续的内涵还隐含着自然资源承载力是随经济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增强的,并且这种增强不以追求量的增长为目的,而应追求自然资源需求量零增长甚至负增长趋势下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即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的效率和效益,或内涵式增长,从而达到区域自然资源承载力与区域发展规模相适配的协调发展状态。5、生态环境补偿是一种是外部成本内部化的环境经济手段,是指生
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利用的受益者支付代价,向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着提高补偿的一类社会经济活动。
6、外部性是由英国福利经济学家庇古首先提出,并由美国新制度经济学家科斯加以丰富和完善的一个重要经济学概念。外部性是指经济主体之活动,对与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他人或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7、由于经济主体活动对他人或社会的影响有好有坏、有利有弊,因而外部性又可分为正外部性(外部经济性)和负外部性(外部不经济性)。正外部性(外部经济性)是指某项经济活动会给社会上其他成员带来好处,即引起他人效用增加或成本减少,但作为活动者主体却不能由此得到补偿,此时该项经济活动者从其活动得到的利益就小与该活动带来的社会效益。负外部性(外部不经济性)是指某项经济活动会对社会上其他成员带来危害,引起他人效用降低或成本增加,但它并不为此支付足够补偿这种危害的成本。
第三章区域发展的经济社会背景分析
1、区域经济特色的形成原因:
(1)区域差异和区域优势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各区域由于自然资源和历史基础,人口、技术和资金,市场、组织和管理等区域经济发展要素的不同,表现出一定的区域差异性。区域优势和区域差异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所谓区域优势,就是一个区域所客观存在的比较有利的自然、经济、技术和社会条件。
(2)产业布局的指向性一定的产业总是坐落在一定的区域空间上,一定的劳动空间必定有一定的产业与之适应。1)自然条件和自然资
源指向;2)原料指向;3)消费市场指向;4)劳动力指向;5)高科技指向;6)交通枢纽指向。
(3)劳动分工规律社会分工,即各种社会劳动的划分和独立化,一直朝着两个方面发展:部门、行业分工和地域分工。
(4)区域利益区域利益是各经济区域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由各自的贡献所确定的经济利益。
2、区域文化:既包括反映地方特色的文化典籍、文学艺术、建筑风格、风俗习惯,也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地方性社会意识、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3、人口容量:一国或一地区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利用该地的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及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4、区域制度包含政府行为及行政运作方式、经济制度、人们的观念(风俗、习惯、禁忌、价值观)等。
(1)在制度的各个因素中,政府居于无可非议的核心地位。
(2)经济制度包括财政制度、货币制度、土地制度等,经济制度是经济制度的表现,而经济体制无疑对区域发展起着最重要的作用,它存在于各个经济制度之内。
(3)区域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与该区域的文化有密切联系。
5、制度创新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最深刻的动因。
6、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林毅夫具体区分了两种类型的制度创新: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