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北师大2011课标版四年级《栽蒜苗一》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北师大2011课标版四年级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蒜苗(一)》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北师大2011课标版四年级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蒜苗(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栽蒜苗(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经历处理实验数据的过程,了解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能根据一组相关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

3、能从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并进行简单的预测。

教学重点:能将一组相关的数据绘制成折线统计图。

教学难点:能从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并进行简单的预测。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学生准备方格纸收集到的关于蒜苗生长情况的数据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1.谈话:和同学们一样,老师也栽了一株蒜苗,这是老师每隔1天观察一次,记录下来的蒜苗生长情况。

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研究我们栽的蒜苗。

课件出示:第几天第2天第4天第6天第8天第10天第12天蒜苗高1 3 7 10 14 15 /厘米(1)从表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学生自由回答,如数据是每2天统计一次的;第6天蒜苗高7厘米……)(2)你能把它制成条形统计图吗?(小黑板出示格子图,一名同学在黑板上制作,其他学生在格子图上制作)(3)说说条形统计图的优点。

2.课件出示绘制好的条形统计图。

谈话:前段时间老师布置了栽蒜苗的实践活动,并通过记录和观察,我们学会了绘制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能更好地看出蒜苗每天的生长情况。

但是大家观察这个条形统计图,用它来表示蒜苗的生长趋势合适吗?(出示一组表示蒜苗生长情况的条形统计图) 生汇报:条形统计图适合用于比较不同数据的多少,用它来表示蒜苗的生长趋势好像不太合适,因为从条形统计图上看蒜苗好像不是一点一点长高的,而是一蹦一跳长高的。

3.通过同学们的观察,知道条形统计图虽然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但是用它表示变化趋势并不明显,所以,这节课我们将一起来学习另一种表示方法——折线统计图。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回顾条形统计图的画法及优点,借助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众多相似之处来减少学生学习折线统计图的难度。

二、探究新知,建构模型1.探究作图方法。

课件出示绘制好的折线统计图。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栽蒜苗(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栽蒜苗(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栽蒜苗(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理解“圆周率”的概念,掌握用简单工具测量圆周长和周径的方法;2.学会简单的分组统计,并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3.能够完成带有计算的实际问题,并对所得答案进行检查。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2.1 教学重点1.圆周率的概念和用简单工具测量圆周长和周径的方法;2.简单的分组统计;2.2 教学难点1.学生观察、分析和探究圆形的性质和特点,理解圆周率的概念;2.学生学会如何用手辅助工具去测量长、周、径以及周长和它的关系,并将其应用到实际情境中,并能准确计算。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安排3.1 教学内容1.圆周率的概念及计算方法;2.利用简单工具测量圆周长和周径的方法;3.分组统计的概念及应用;4.实际问题的计算。

3.2 教学过程3.2.1 自然引入(10分钟)在开始正式的教学前,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圆周率的概念和应用。

1.联想启发:对于圆形,我们最先想到什么?它有哪些特点?2.问题提出:你们了解什么是圆周率吗?知道它与圆的周长和直径有什么关系吗?3.激发兴趣:为什么物理老师要讲圆周率?3.2.2 模型演示(15分钟)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去认识圆周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1.准备:尺子、双倍经纬仪/直尺、扇形纸片;2.带领学生观察物体的形状和特征,想一想圆周率是什么,与长、周、径有什么关系;3.利用尺子和双倍经纬仪/直尺测量直径和周长,并用圆周率计算;4.利用扇形纸片感受圆周率的近似值;5.学生讲解和展示自己实践中的问题和思考。

3.2.3 学习巩固(30分钟)在理论掌握的基础上,进行练习和分组统计活动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

1.练习题1:“已知一只异形眼金鱼的围栏为正圆形,直径为30厘米,请问根据你们测算得到的圆的周长为多少?”2.练习题2:“在小组内把同学根据身高分成三组,请编写一个分组统计表,并解答相关问题。

”3.学生完成问题后,教师随机抽查学生及小组进行讲解,并指导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栽蒜苗(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栽蒜苗(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栽蒜苗(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栽蒜苗(一)》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记录蒜苗的生长情况,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栽蒜苗的过程、蒜苗生长的观察和记录、小数的认识以及小数的基本运算。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认识和运算,对小数有一定的了解,但大部分学生对小数的认识仍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的理解。

此外,学生对植物的生长过程可能了解不多,因此需要在教学中结合观察和记录,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栽蒜苗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2.通过观察和记录蒜苗的生长情况,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概念。

3.培养学生运用小数进行测量和计算的能力。

4.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自然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栽蒜苗的过程。

2.小数的认识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以栽蒜苗的过程为背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小数的意义。

2.采用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和记录蒜苗的生长情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究小数的认识和运用。

4.采用讲解法,讲解栽蒜苗的过程和小数的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蒜苗种子、栽种工具等。

2.准备小数相关的学习资料。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用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蒜苗,引导学生关注蒜苗的生长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讲解栽蒜苗的过程,让学生了解蒜苗的生长环境、种植方法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蒜苗种植实践,亲身体验栽蒜苗的过程。

4.巩固(10分钟)学生观察和记录蒜苗的生长情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5.拓展(10分钟)讲解小数的认识,让学生了解小数的概念和基本运算。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栽蒜苗的过程和小数的认识。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相关的数学练习题,巩固小数的知识。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栽蒜苗(一)》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栽蒜苗(一)》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栽蒜苗(一)》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了解栽蒜苗的过程,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使学生掌握栽蒜苗的基本步骤,学会测量和记录数据,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4.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栽蒜苗的基本步骤,包括选种、浸泡、播种、浇水、施肥等。

2. 学习测量和记录蒜苗的生长数据,如高度、数量等。

3. 探究影响蒜苗生长的因素,如温度、湿度、光照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栽蒜苗的基本步骤、测量和记录数据、影响蒜苗生长的因素。

2. 教学难点:数据的准确测量和记录、影响蒜苗生长的因素分析。

四、教学方法1.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栽种蒜苗,观察和记录生长过程。

2. 小组合作法:分组进行栽蒜苗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探究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影响蒜苗生长的因素,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让学生了解蒜苗的生长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栽蒜苗活动,教师示范栽种方法,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和记录生长过程。

3. 数据测量与记录:教会学生如何测量和记录蒜苗的生长数据,如高度、数量等。

4. 影响因素探究:引导学生探究影响蒜苗生长的因素,如温度、湿度、光照等,并记录相关数据。

5. 成果展示与交流:各组展示栽种成果,分享观察和记录的数据,交流栽种心得。

6. 总结与反思: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反思栽种过程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六、作业布置1. 观察并记录家中栽种的植物生长过程,了解其生长特点。

2. 收集有关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的资料,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栽种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 数据记录准确性:检查学生记录的生长数据是否准确,评估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栽蒜苗(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栽蒜苗(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栽蒜苗(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栽蒜苗(一)》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蒜苗的生长过程,掌握简单的统计方法,并运用这些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栽蒜苗的过程、蒜苗的生长特点以及如何利用图表展示蒜苗的生长情况。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对于生活中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他们在前三册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简单的数学知识和统计方法,对于本节课的内容有一定的认知基础。

但部分学生对于蒜苗的生长过程和统计方法的运用还不够熟悉,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栽蒜苗的过程,掌握蒜苗的生长特点,学会利用图表展示蒜苗的生长情况。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操作、交流、合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身边的事物的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栽蒜苗的过程,蒜苗的生长特点,图表的制作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利用图表展示蒜苗的生长情况,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和理解栽蒜苗的过程和统计方法。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探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小组合作教学法: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栽蒜苗的植物盆栽、尺子、笔记本等。

2.学具:学生每人准备一个栽蒜苗的植物盆栽、尺子、笔记本等。

3.教学课件:PPT或其他多媒体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植物,激发学生对蒜苗的兴趣。

然后简要介绍栽蒜苗的过程,引发学生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蒜苗的生长过程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蒜苗的生长特点。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 栽蒜苗(一)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 栽蒜苗(一)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栽蒜苗(一)教案:栽蒜苗(一)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第二章《栽蒜苗(一)》。

这部分内容主要涉及蒜苗的生长情况观察和数据记录。

我们将学习如何用描点法来绘制蒜苗的生长曲线图。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1. 了解蒜苗的生长过程和特点;2. 学会使用描点法绘制生长曲线图;3. 培养观察和记录自然现象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会使用描点法绘制蒜苗生长曲线图。

难点:如何准确地记录和描点蒜苗的生长数据。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蒜苗生长视频、蒜苗生长数据表格;学具:学生分组合作所需的材料,如纸张、彩笔、尺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播放一段蒜苗生长过程的视频,让学生们直观地了解蒜苗的生长情况。

然后,我向学生们展示一张蒜苗生长数据表格,并提出问题:“你们能观察到蒜苗的哪些生长变化?”3. 实践:学生们分组合作,根据提供的蒜苗生长数据,使用描点法绘制生长曲线图。

我会巡回指导,帮助学生们解决绘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练习:学生们独立完成几道有关蒜苗生长曲线图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的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蒜苗的生长过程和特点2. 描点法绘制生长曲线图的步骤3. 蒜苗生长曲线图的实践操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同学们根据本节课所学的知识,选择一个植物进行观察,并使用描点法绘制其生长曲线图。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学生们是否掌握了描点法绘制生长曲线图的方法。

对于有困难的学生,我会给予个别指导。

同时,我会鼓励学生们在课后继续观察和研究植物的生长过程,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

它们分别是:一、教学内容的选取和安排二、教学目标的设定三、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处理四、教具与学具的准备五、教学过程的设计六、板书设计七、作业设计的合理性一、教学内容的选取和安排我选择了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第二章《栽蒜苗(一)》作为教学内容,主要原因是这一章节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2《栽蒜苗(一)》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2《栽蒜苗(一)》北师大版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2《栽蒜苗(一)》北师大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解的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案,第六章的第二节《栽蒜苗(一)》。

这一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记录蒜苗的生长情况,理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用图表来表示数据。

二、教学目标1. 能够主动观察和记录蒜苗的生长情况。

2. 能够通过整理数据,用图表的形式来表示蒜苗的生长情况。

3. 能够理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观察和记录蒜苗的生长情况,用图表来表示数据。

难点:如何准确地收集和整理数据,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图表来表示数据。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蒜苗生长情况的PPT,蒜苗生长情况的图表。

2. 学具:每个学生一份蒜苗生长情况的记录表,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给大家展示蒜苗的生长情况的PPT,让大家初步了解蒜苗的生长过程。

2. 讲解知识点:然后我会给大家讲解如何观察和记录蒜苗的生长情况,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图表来表示数据。

3. 例题讲解:我会给大家展示一份蒜苗生长情况的记录表,并讲解如何整理数据,用图表来表示蒜苗的生长情况。

4. 随堂练习:我会给大家一些蒜苗生长情况的记录表,让大家自己尝试整理数据,用图表来表示。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栽蒜苗(一)1. 观察和记录蒜苗的生长情况2.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3. 图表的表示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根据自己的观察,记录下蒜苗的生长情况。

2. 选择合适的图表来表示蒜苗的生长情况。

答案:1. 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记录下的蒜苗生长情况。

2. 学生选择的合适的图表来表示蒜苗的生长情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用图表来表示数据。

在课后,学生们可以进一步观察蒜苗的生长情况,尝试用不同的图表来表示数据,从而加深对数据收集和整理的理解。

同时,学生们也可以尝试观察其他植物的生长情况,用图表来表示数据,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栽蒜苗(一)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栽蒜苗(一)教案

《栽蒜苗(一)》本节课教材提供的学习内容可以分为三步:第一步是交流实验观察记录的数据;第二步是将各小组记录的数据填入统计表;第三步是讨论如何将所得的数据制成条形统计图,感悟统计图中“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必要性。

在上节课,学生经历过统计的全过程,认识了“用1格表示一个单位”的统计方法,对条形统计图有了初步的感受与体验。

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会运用已学的知识去观察、记录蒜苗的生长情况,当学生发现“格子不够画”的时候,自然会产生认知冲突,并尝试着去解决问题。

这时,教师应有效地组织学生进行交流,使学生感悟到“用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必要性。

最后,通过“试一试”与“练一练”的巩固练习,促进学生学会读统计图,提高读图能力,发展统计观念。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结合实验数据画统计图的活动,体会统计图中“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必要性和灵活性。

【过程与方法目标】会将实验中所得的数据制成条形统计图,理解条形统计图上的数据所表示的各种信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活动过程,体会条形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体会和理解条形统计图中“1格表示多少单位”。

【教学难点】能把生活中的一些数据绘制成条形统计图。

ppt课件。

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14天前,老师交代大家栽蒜苗并进行记录,完成蒜苗生长情况统计表,那到今天同学们的蒜苗长得怎么样呢?学生举手分享自己的小蒜苗的生长情况。

师:因为同学们不好将家里的小蒜苗带到学校里来,所以老师让同学们将小蒜苗的生长情况记下来,同学们是怎么记录的呢?(板书课题:栽蒜苗(一))[设计意图]利用自己栽蒜苗的生长情况收集数据引入新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

二、新知探究(一)交流整理数据,制作统计表。

师:同学们栽种的蒜苗生长情况如何呢?请大家把记录的蒜苗生长情况在小组内交流,并说说准备如何整理数据。

小组活动,全班交流是如何收集数据的以及准备怎样整理数据。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栽蒜苗(一)》教学设计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栽蒜苗(一)》教学设计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栽蒜苗(一)》教学设计设计一、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概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中的《栽蒜苗(一)》是一个涉及数学运算的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数学概念和运算规律。

本次教学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在操作中逐渐掌握数学运算的方式和规律。

2. 相关知识点本次教学设计的主要知识点包括:整体与部分、面积的估算、数学运算(加减乘除)。

3. 教学目标本次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通过实际操作了解整体与部分的概念,掌握面积的估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学习数学运算的规律和方法。

二、教学过程1. 教学准备•课件和投影设备。

•教师给每个学生准备 10 元钱,用于后续的实践操作。

•准备一些栽蒜苗的图片或视频,以启发学生思考。

2.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向学生介绍栽蒜苗的过程,并引导学生思考:•栽蒜苗的过程中,有哪些数学知识点可以运用?•可以用哪些工具和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2) 实践操作教师向学生们分发钱币,每个学生各自拥有 10 元钱,并引导学生根据图片或视频所示的园地面积大小,去购买苗木,组成一块园地。

•学生可以一次性买几株苗木?•土地面积是如何估算的?•买入苗木的数量和总价与实际园地面积有何关联?(3) 操作分析进行操作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购买苗木的方式和数目是如何影响园地的方式?•怎样使得园地的面积缩小?•如果再继续购买苗木,园地的面积又会如何变化?(4) 探究在操作和分析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探究和总结相应的运算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讲解数学运算的方式和方法。

在本次教学中,可结合部分学生实际操作的情况,进行一些计算练习:•当园地的面积已经确定时,如何能够控制苗木的数量、规模和价格?•如果园地面积有一定的变化,如何计算出购买苗木的总数量和总价钱?3. 教学总结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知识点,从而掌握数学规律和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或者总结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知识点,从而更好地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6.2《栽蒜苗(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6.2《栽蒜苗(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6.2《栽蒜苗(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栽蒜苗(一)》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记录蒜苗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同时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栽蒜苗的过程:让学生了解蒜苗的生长过程,包括种植、发芽、生长等阶段。

2.观察与记录:学生分组观察蒜苗的生长情况,并定期记录蒜苗的高度。

3.数据分析:学生根据记录的数据,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如计算平均高度、制作折线图等。

4.应用题:学生运用所学的数据分析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他们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掌握数据分析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蒜苗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让学生掌握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观察蒜苗的生长过程,掌握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

2.难点:运用数据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蒜苗种植的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蒜苗的生长过程。

2.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任务驱动法:教师提出观察和分析的任务,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蒜苗种植的材料和工具,如蒜苗、花盆、土壤等。

2.准备记录蒜苗生长的表格和数据处理软件。

3.准备与蒜苗生长相关的问题和应用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蒜苗的生长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

6.2《栽蒜苗(一)》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 北师大版

6.2《栽蒜苗(一)》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  北师大版

6.2《栽蒜苗(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蒜苗的生长过程,知道蒜苗是由蒜瓣发芽生长而来的。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栽种蒜苗的方法。

3. 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观察蒜苗的生长过程,学会用数学的方法进行简单的数据记录和分析。

4.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蒜苗的生长过程2. 蒜苗的栽种方法3. 观察记录和分析蒜苗的生长情况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蒜苗的生长过程、栽种方法以及观察记录和分析蒜苗的生长情况。

2. 教学难点:如何用数学的方法进行简单的数据记录和分析。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蒜苗的生长过程、栽种方法以及观察记录和分析蒜苗的生长情况。

2.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栽种蒜苗,亲身体验蒜苗的生长过程。

3. 小组合作法:分组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蒜苗的生长情况,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蒜苗,引导学生说出蒜苗的名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蒜苗的生长过程和栽种方法(1)讲解蒜苗的生长过程,让学生了解蒜苗是由蒜瓣发芽生长而来的。

(2)讲解蒜苗的栽种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栽种蒜苗。

3. 动手栽种蒜苗让学生亲自动手栽种蒜苗,体验蒜苗的生长过程。

4. 观察记录和分析蒜苗的生长情况(1)分组进行观察记录,让学生用数学的方法进行简单的数据记录。

(2)分析蒜苗的生长情况,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方法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5.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回顾蒜苗的生长过程、栽种方法以及观察记录和分析蒜苗的生长情况。

(2)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六、课后作业1. 观察并记录自己栽种的蒜苗的生长情况,用数学的方法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2. 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并撰写一篇关于蒜苗生长的小短文。

栽蒜苗(一)-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栽蒜苗(一)-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栽蒜苗(一)-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蒜的生长过程及生长环境;2.能进行简单的蒜种植操作;3.学会对蒜苗进行观测和分析,提高观察和思考能力;4.学会记录和总结实验过程和结果, 提高总结能力。

二、教学内容1.蒜的生长环境及生长过程;2.蒜的生长要求;3.蒜的种植方法;4.蒜苗观察和分析;5.蒜的实验记录和总结。

三、教学准备1.蒜苗;2.大号花盆或者花坛;3.泥土或者种植土;4.水壶;5.手套、园艺工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前面学过的植物知识,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复习植物学中的基本概念,例如光、温度、土壤、水、营养等,导入本课内容。

2. 蒜的生长环境及生长过程1.形象化的展示蒜的种植场景、蒜的生长过程;2.讲解蒜的生长环境要求,例如光照、温度等;3.与学生一起讨论蒜的生长过程,了解蒜从种子到成长状态所需的时间,以及生长的特点。

3. 蒜的种植方法1.教师向学生展示培育蒜苗的过程;2.讲解如何培育并种植蒜苗;3.让学生动手尝试种植蒜苗,并指导学生注意种植的细节。

4. 蒜苗观察和分析1.教师向学生展示蒜苗地域;2.让学生分析蒜苗植株外形、生长状态等;3.引导学生自主观察蒜苗生长过程,并提出有关生长、外形变化等的问题;4.与学生一起探讨有关蒜苗生长变化的问题。

5. 蒜的实验记录和总结1.让学生记录自己对蒜苗的观察结果;2.与学生一起讨论、总结,归纳有关蒜苗生长、变化的问题和结果;3.教师对学生的实验记录和总结进行指导和评价。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掌握有关蒜的生长过程、生长环境、种植方法、观察及分析,以及实验记录和总结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了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总结及创造力等多方面能力。

但是,今天的讲解或者展示方面需要更加形象生动,尤其是引导学生分析有关蒜苗生长变化的问题,应该让学生自主思考提出解决方案。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栽蒜苗(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栽蒜苗(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栽蒜苗(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栽蒜苗(一)》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一课时,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记录蒜苗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教材通过栽蒜苗这一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他们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蒜苗的生长过程以及如何利用数学知识对数据进行分析,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蒜苗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让学生通过记录蒜苗的生长数据,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3.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记录蒜苗的生长过程,掌握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栽蒜苗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数据分析法: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蒜苗的生长数据,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和合作,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蒜苗的生长视频或图片,用于导入新课。

2.准备栽蒜苗的工具和材料,让学生动手实践。

3.准备相关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数据分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蒜苗的生长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蒜苗的生长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提问:“你们知道蒜苗是如何生长的吗?”让学生思考和讨论。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蒜苗的生长数据,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数据。

例如,每天蒜苗的生长高度、叶片数量等。

同时,教师提出相关问题,如:“你们发现蒜苗的生长有什么规律吗?”“这些数据可以告诉我们什么?”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自己栽种蒜苗,并记录生长数据。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下册《第六单元 栽蒜苗(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下册《第六单元 栽蒜苗(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四年数学下册《第六单元栽蒜苗(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六单元栽蒜苗(一)》是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的一单元,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记录蒜苗的生长情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栽种蒜苗、观察蒜苗的生长、记录蒜苗的生长数据等。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记录能力,对于种植蒜苗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可能对于观察和记录蒜苗的细节方面还不够细致,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蒜苗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让学生学会用表格和图形记录蒜苗的生长数据,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观察和记录蒜苗的细节方面。

2.用表格和图形记录蒜苗的生长数据。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践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蒜苗的生长情况,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通过实践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栽种蒜苗,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小组合作法则是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蒜苗种植的材料和工具。

2.准备记录蒜苗生长的表格和图形。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介绍蒜苗的生长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蒜苗的生长情况,让学生观察和记录蒜苗的生长情况。

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蒜苗种植,亲自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巩固(10分钟)学生回到座位上,根据观察到的蒜苗生长情况,用表格和图形记录下来。

拓展(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根据记录的数据,分析蒜苗的生长情况。

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巩固学生对蒜苗生长过程的理解。

家庭作业(5分钟)学生完成栽种蒜苗的家庭作业,观察和记录蒜苗的生长情况,准备下一节课的交流。

板书(5分钟)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蒜苗的生长情况,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栽蒜苗(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栽蒜苗(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栽蒜苗(一)》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栽蒜苗(一)》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85页的内容,教材通过结合实验数据画条形统计图,体会统计图中1格表示多个量的必要性和灵活性。

教材提供了“栽蒜苗”的情境,让学生栽还是不栽?不栽,直接提供数据,学生可以快速完成统计图,但是学生错过了一次亲身体验,把生活经验与数学经验结合的经历。

所以有必要栽,关键是如何赋予“栽”的活动数学内涵呢?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一组相关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

能从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并进行简单的?。

【过程与方法】经历处理实验数据的过程,在探索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发展数据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意识到数学来自于生活,更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将一组相关的数据绘制成折线统计图。

【教学难点】能从折线统计图上获取数据变化情况的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教学过程:片段一:课前准备,“操作”中激活经验上课前15天,我准备让孩子们栽蒜苗了,为了保证“栽”效果,我决定来个激将法。

师:同学们,15天后我们要学习“栽蒜苗”,你们说栽还是不栽?(我故意拖着嗓音说)“栽!”,“当然栽”。

看到高举的小手,我心里偷乐。

(目的达到了)我再推波助澜:“真的栽?要求很高的。

”学生齐说:不怕!我趁机出示活动要求:1、向家长请教栽养的方法和技巧,一定要保证蒜苗健康成长。

2、每天观察蒜苗的生长情况,并记录蒜苗生长的高度。

3、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完成。

任务布置了,我真不敢马放南山,我不时询问孩子栽得情况,关注着进展。

几天后,“我的长出多高”,“你的蒜苗怎样”,成了孩子们课间交流的话题。

看来,万事悄悄具备,只待上课那一刻。

【我的思考】通过“栽蒜苗”活动,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孩子们提前进入了学习,在数据观察、收集、整理中,把已有的生活经验与数学活动经验有效结合,赋予“栽蒜苗”活动数学内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级四年级科目数学课题栽蒜苗(一)主备人康瑜时间 4.20 参与人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1、理解条形统计图上的数据所表示的意义。

2、会将试验中所得的数据用条形统计图表示。

过程与方法:
经历做实验统计并绘制条形统计图的过程,体会条形统计图的方便性。

情感态度:
感受数学的简洁美,经历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活动过程,体会条形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体会和理解条形统计图中 1 格的表示方法,能把生活中的一些数据绘制成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理解绘制条形统计图的必要性以及意义,能由条形统计图尽可能多地获取信息。

教具应用课前在家栽种一盘蒜苗,定期(每一天或每三天)测量一次蒜苗的高度,并做好数据的记录。

统计表方格纸。

教学过程(主备人教学设计)二次备课(个人意
见)
或集体教学设计一、激趣导入
我们大家经过十几天的精心呵护,认真记录下了小蒜苗
成长的数据,看着蒜苗一天天地长高,大家心里肯定高兴极
了。

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相关的统计知识。

板书课题:
栽蒜苗(一)
二、探索新知
1.讨论数据收集的方法。

谁来说一说在你观察蒜苗的这些天里,你有哪些体会?你是怎么测量的?
全班交流记录数据的方法和形式,并说说从15 天蒜苗生长的情况中有哪些体会与发现。

同学们注意了数据的比较分析,并发现了一些规律,非常好!
2.讨论数据描述的方法。

同学们已经把小组的数据填入表格了,哪个小组汇报一下你们小组填表的情况?
学生汇报,集体交流。

谁的蒜苗长得高,谁的蒜苗长得矮?
为了形象地反映这些蒜苗生长的情况,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条形统计图。

为什么说画统计图可以更形象地表示它们生长的情况呢?(因为从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出它们相差多少。


3.制作条形统计图。

下面请大家试着在方格纸上涂蒜苗生长的条形统计图。

涂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格子数不够。

师:方格纸上的 1 个格子表示1 厘米,够吗?有没有解决的办法呢?
学生讨论解决的办法:可能会说再添加几个格子,可能会说1 格表示 2 厘米、3 厘米……
师:刚才大家想出了用 1 格表示多个单位的好办法,它能解决格子不够用的问题。

那么每张图上的每1格到底表示几个单位?这还与所画条形的数据有关。

如果数据很大,那么每1 格所表示的单位就多,数据小,那么所表示的单位就小。

下面请同学们试一试。

(板书:1 格可以表示多个单位)
学生在方格纸上涂出数据。

展示学生画的条形统计图,并说明每格表示的数量及具体的画法,集体交流。

4.讨论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师:观察自己和其他同学画的条形统计图,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指生回答。

教师引导: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有关数量的关系比统计表更加形象、直观、具体,使人一目了然。

(板书:形象直观具体一目了然)
三、巩固练习
1.指导学生完成教材“试一试”。

师:你能根据这个表中的数据制作统计图吗?
学生完成后集体交流。

引导学生说出条形统计图中数据的实际意义,并鼓励学生从条形统计图中尽可能多地获取信息。

2.练一练第1题
四、课堂总结
师:今天认识的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优点?
师:生活中有哪些事情可以通过数据来反应?请每个小组的同学自己选择一个主题,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的数据制成条形统计图。

板书设计
栽蒜苗(一)
(1)选取数量单位大小要合适,条形统计图 1 格可以表示多个单位。

(2)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比较各个数据的大小,形象直观一目了然。

审核意见教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