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维坦论国家读书笔记
《文化伟人代表作图释书系:利维坦》读书笔记模板
作者介绍
霍布斯(托马斯·霍布斯,1588年4月5日-1679年12月4日),出生于英国威尔特省,毕业于牛津大学,英国 政治家、哲学家。他创立了机械唯物主义的完整体系,提出了“自然状态”和国家起源说,他的代表作《利维 坦》,为之后西方政治哲学发展奠定根基,于1679年12月4日逝世。
目录分析
1
霍布斯认为,人的本性是要保全自己,避免死亡。
人类要模仿的是自然创造的具有理性且最为卓越的作品——人。因为被称为“共和国”或“国家”的庞然大 物“利维坦”,就是通过人类高超的技艺创造出来的,是一个“人造之人”。
因为人不但将自己作为衡量他人的尺度,还将自己作为衡量其他一切事物的尺度。
“智慧不是从书本中得来,而是从识人中得来”。
第三十二章 论基督教体系的政治原理 第三十三章 论《圣经》篇章的数目、年代、范围、依据和注释者 第三十四章 论《圣经》各篇中“灵”“天使”和“灵感”的意义 第三十五章 论《圣经》中“神的国”“圣洁”“神圣”和“圣礼”的意义 第三十六章 论上帝的道和先知的言词 第三十七章 论神迹及其用处 第三十八章 论《圣经》中永生、地狱、救恩、来世和救赎的意义 第三十九章 论《圣经》中“Church”一词的含义 第四十章 论亚伯拉罕、摩西、大祭司和犹太诸王的神国权利
第四十四章 论因曲解《圣经》而产生的灵的黑暗 第四十五章 论外邦人的魔鬼学及其他宗教残余 第四十六章 论空洞的哲学和荒诞的传说所导致的黑暗 第四十七章 论这种黑暗所产生的利益及其归属 综述和结论谢谢观看ຫໍສະໝຸດ 文化伟人代表作图释书系:利维坦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作者介绍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精彩摘录 06 目录分析
思维导图
【读后感】利维坦读后感
利维坦读后感
《利维坦》这部作品,犹如一部深邃的哲学交响曲,在我心中激起了层层涟漪。
霍布斯那锐利的笔触,将政治哲学的复杂性剖析得淋漓尽致,使我为之震撼,为之沉思。
在这部作品中,霍布斯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观点:“人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这句话如同警钟长鸣,让我不禁反思:人类究竟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付出了怎样的代价?在个体的自由与社会的秩序之间,我们又该如何取舍?
霍布斯将国家比喻为“利维坦”,一个强大的生物,用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这种比喻既形象又深刻,使我明白了国家存在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然而,利维坦的力量也带来了对个人自由的压制。
在这部作品中,霍布斯提醒我们:在追求自由的同时,我们也要时刻警惕权力的滥用。
阅读《利维坦》,我仿佛置身于一场思想的盛宴。
霍布斯那深邃的思考、严密的逻辑,使我为之倾倒。
他不仅揭示了人性的弱点,更提出了构建理想国家的蓝图。
在这部作品中,我看到了一位哲学家对人类命运的深切关怀,对世界秩序的深刻洞察。
霍布斯曾说:“人非上帝,无法预知未来。
”这句话让我深感人生的无常与脆弱。
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我们每个人都是渺小的,但正是这些渺小的个体,共同构成了这个伟大的世界。
在《利维坦》的启发下,我学会了敬畏生命,珍惜当下。
总之,《利维坦》这部作品,使我受益匪浅。
它不仅让我对政治哲学有了更深的理解,更让我明白了人生的真谛。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铭记霍布斯的思想,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努力成为一个有思想、有担当的人。
《利维坦》的读书笔记
《利维坦》的读书笔记《利维坦》的读书笔记我在之前小组汇报时主要负责的部分是介绍霍布斯,以及对《利维坦》这本书进行简介,后来对这本书第二部分“国家篇”(Common-Wealth)很感兴趣,于是又反复阅读了第13章(人类篇)、第17-21章(国家篇)的内容,并将我在阅读中的想法记录下来,组成了这篇。
在第13章中,霍布斯描绘了当不存在一个使所有人都敬畏的权力时,就会导致人人相互为敌的战争的一种自然状态。
由于人的能力在本质上是平等的,在达到目的上也就产生了平等的希望,若不能共同拥有,则他们就会变成仇敌,在达到这一目的的过程中,他们彼此都想努力毁灭或征服对方。
霍布斯认为,导致冲突的原因为竞争(为了获取利益)、猜疑(为了安全)和荣誉(为了名誉)。
在这种状态下,人由他的天性所决定,只能生存于激情和理性之间。
这一章其实就表明了霍布斯对于人性的看法,即性恶论。
当人们处于自然状态,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权力使人们敬畏的时候,人们就会因为自己的欲望等激情,获取利益、获得安全、获取名誉,造成不断的冲突与战争。
正是因为人们的这种天性,所以需要自然法的约束,同时需要国家的产生使人们对利维坦这一个海怪产生畏惧,使其服从于国家的管理,服从于自然法,约束人们的本性。
第17-21章中,霍布斯主要阐述了国家的产生、分类;主权者的权力、主权权力的继承,给我们描绘了在他脑海中,合理的利维坦——国家。
霍布斯认为,国家的存在,就是为了使人摆脱悲惨的战争状态,也就是在第13章中所叙述的自然状态。
这一战争状态是人们无法控制的自然激情的必然结果,因为没有有形的权力使他们感到敬畏,通过惩罚的恐惧以约束他们使其履行契约,遵守自然法。
国家,也就是人们把他们所有的权力和力量授予一个人或一个人集合,把所有人的意志或多数人的意见转变成一个意志,以此使人们抵御外敌的入侵、避免相互伤害以及保障人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收获果实。
承受这一人格的人即主权者,并且被说成具有主权,其余的每个人都是他的臣民。
利维坦
《利维坦》读书笔记《利维坦》是著名的启蒙思想家霍布斯的一本关于国家论的专著。
“大自然,是上帝用来创造和治理世界的艺术。
”人类则是大自然里最精美的艺术品,因为他们可以通过模仿大自然这一上帝的艺术,创造出人造的动物。
霍布斯,自认为是近代政治科学的开端。
这样的说法也许是因为他受到了笛卡尔的强烈影响,进而试图通过一种“几何”的严密的逻辑推理方法来说明人类社会和政治生活的真理。
霍布斯在政治学家们中间受到如此的重视,关键在于霍布斯从难以辩驳的原初假设,推导出了最重要的要素即自然权利,从而奠定了现代政治学的基石。
读《利维坦》这本书,我觉得更多的是感触到了霍布斯深刻的思想,对于人、对于国家、对于宗教、对于社会的各种关系有了更深的认识,从政治追溯到了人类的本质和特性,也从人这一自然生物发展到造就“利维坦”,无论是从纵向还是横向,都让我的思维得到了拓展和深化。
《利维坦》的文字似乎有种魔力,霍布斯雄健的笔锋在思想之园中疾驰,他的语言和文字能吸引着你跟着他迈向思想深处,即便你一开始觉得他的观点和你的不同,甚至对立,但最终会让你觉得不得不服。
必须承认的是,霍布斯的一些观点是偏激的,即便是他本身也是一个颇有争议、不易理解的人物。
他的有些政治主张是很反动的,但是他在哲学上、神学上却是一名勇敢的斗士,在政治理论上也有杰出的贡献。
他一身矛盾丛集,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唯心主义的社会观扭结在一起,资产阶级的社会经济要求又包容在封建专制制度的外壳之中。
一、论人类由于人是利维坦的材料和创造者,那么就必须先从人类说起。
《论人类》是全书的第一部分,开宗明义宣布了作者的彻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一般的哲学观点声称宇宙是由物质的微粒构成,物体是独立的客观存在,物质永恒存在,既非人所创造,也非人所能消灭,一切物质都处于运动状态中。
接着他从“论人”入手,指出人的生命也不过是四肢的运动;作为一个自然的生物,人的自然本性首先在于求自保、生存,从而使自私自利、贪婪、恐惧、残暴无情,人对人互相防范、敌对、征战不已,像狼和狼一样处于可怕的自然状态中。
《利维坦》的读书笔记
《利维坦》的读书笔记《利维坦》全名为《利维坦,或教会国家和市民国家的实质、形式和权力》,又译《巨灵论》)是托马斯·霍布斯创作的政治学著作,1651年首次出版。
下面是橙子整理的读书笔记,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利维坦》的读书笔记1 《利维坦》全书内容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论人类”,主要讲述了霍布斯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他对自然状态、自然法的理解。
第二部分:“论国家”,讲述了国家的产生、主权者的权力和责任及对法律的认识等问题,这一部分也是全书的重点。
第三部分:“论基督教体系的国家”,主要表达了他对教会和教皇的否认、批判,主张世俗权力高于教权的观点。
第四部分:“论黑暗的王国”,主要抨击了罗马教会的腐败。
下面我谈一谈读完此书后的一些看法。
首先,论述一下霍布斯在第二部分,“论国家”中谈到的几个问题。
第一,关于国家的成立。
在霍布斯看来“自然使人在身心两方面都十分相等”,这种完全的对等性导致每个人都享有同等的权力,包括对他人人身的权力。
所以每个人对每一件物品都有占有的权力,但一物又不可能同时归属于多人,因此当多人想同时占有同一物品时,彼此便成为敌人。
人们出于利益、安全、荣誉而相互争斗、相互侵犯,这时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公权力来慑服他们的话,人们便会进入战争状态,这种状态用作者的话来讲就是“每一个人对每个人的战争”,所有的人都生活在暴力和死亡的恐惧与危险中。
但是由于人的本性是渴求和平、安定的生活,于是出于这种和平的共同愿望,为摆脱人人相互为战的混乱状态,人们便相互订立契约,约定各自放弃权力,将大家所有的权力和力量授予某一人或某一集体,由他来代表大家的人格,并且大家的意志服从于他的意志,各自的判断服从于他的判断,全体真正的统一于一个人格中,承当这一人格的人或集体就是“主权者”,其他人则是他的臣民。
所有人都通过这种契约行为将自己的人格授予主权者,承认主权者的行为就是自己的行为。
至此,国家便产生了。
第二,关于主权者的权力。
利维坦之书读书笔记(优秀5篇)
利维坦之书读书笔记(优秀5篇)利维坦之书读书笔记篇1《利维坦之书》是一本关于生物学、心理学、哲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著作,旨在探讨人类社会和生物进化之间的关系。
全书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探讨人类社会和生物进化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探讨人类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第三部分探讨人类社会和神之间的关系。
本书的写作风格独特,语言简练,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复杂的生物学、心理学、哲学等学科的知识。
作者运用了大量的案例和数据,使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人类社会和生物进化之间的关系。
同时,作者也提出了许多新颖的观点和思考方式,引导读者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人类社会和生物进化之间的紧密联系。
作者通过对人类社会和生物进化之间的关系的研究,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和进化历程。
同时,作者也提出了许多有关人类社会和生物进化之间关系的思考方式,使我对人类社会和生物进化之间的关系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本书的亮点在于其独特的写作风格、深入浅出的阐述方式以及作者的创新思考方式。
同时,本书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例如某些观点可能过于主观或不够严谨。
但是,这些不足并不影响本书的价值和意义,它仍然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在本书中,作者提出了许多有关人类社会和生物进化之间关系的思考方式,使我对人类社会和生物进化之间的关系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本书也让我更加关注人类社会的本质和进化历程,以及人类如何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来生存和发展。
总之,《利维坦之书》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人类社会和生物进化之间的关系,还可以启发我们对人类未来的思考和探索。
利维坦之书读书笔记篇2《利维坦之书》是一本引人入胜的科幻小说,由英国作家伊恩·班克斯所著。
这本书的主题围绕着人类与人工智能的交互,以及人工智能的自我意识和创造。
在书中,人工智能利维坦被描述为一个高度复杂、高度智能的超级计算机。
它的存在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一个无处不在的恐惧和希望。
霍布斯利维坦读后感
霍布斯利维坦读后感《利维坦》是英国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的代表作之一,它是一部有关政治哲学的巨著,也是对人类政治组织和社会秩序的深刻思考。
通过阅读这部著作,我深刻感受到了霍布斯对于政治权力、社会组织和人性本质的深刻洞察,以及他对于建立稳定政治秩序的思考和建议。
在这篇读后感中,我将就霍布斯的政治理论、社会契约论和对权力的思考进行分析和总结。
首先,霍布斯的政治理论是以对人性本质的理解为基础的。
他认为人性本质是自私、贪婪和野心勃勃的,人们在自然状态下会为了争夺资源和生存而相互争斗,这样的状态是混乱的、危险的。
因此,霍布斯主张建立一个强大的中央集权政府,以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他认为只有通过强大的政府权力,才能有效地控制人们的自私和贪婪,保障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这一政治理论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但也为后来的政治思想和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其次,霍布斯的社会契约论是他政治理论的基石。
他认为人们在自然状态下会陷入混乱和战争,为了摆脱这种状态,人们需要通过契约建立政府和社会秩序。
他提出了“人人为人”的社会契约理论,认为人们应该放弃部分自由,将权力交给中央政府,以换取社会秩序和安全。
这一理论对于后来的社会契约论和政治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现代政治制度和社会组织的重要理论基础。
最后,霍布斯对政治权力的思考也是他政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认为政治权力应该是绝对的、集中的,只有通过这样的政治权力才能有效地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
他主张国家应该是一个强大的利维坦,以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秩序。
这一思想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但也为后来的政治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启示,成为了现代政治制度和权力结构的重要参考。
通过阅读《利维坦》,我深刻感受到了霍布斯对于政治权力、社会组织和人性本质的深刻思考,以及他对于建立稳定政治秩序的思考和建议。
他的政治理论和社会契约论为后人政治思想和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成为了现代政治制度和社会组织的重要理论基础。
读书笔记—霍布斯《利维坦》
读书笔记—霍布斯《利维坦》读书笔记—霍布斯《利维坦》翻译系吴越 10300120199霍布斯被公认为是西方现代政治哲学的奠基者之一,他得享盛名和声名狼藉,大多是因为他的《利维坦》。
黑格尔说,以这个动物来命名的书是“一部声名狼藉的书”,这个题目确实招致那样的恶名。
任何对国家理论的说明性譬喻或者随手征引,其旨仅在于诠释一种思想,援引利维坦所起的作用可不只是如此而已,它更是一个充满神秘意蕴的神话象征。
“利维坦”一词,源出希伯来文Lyvyanthan,意思是“盘曲”,在《圣经?约伯记》中,利维坦是指一种形似埃及鳄鱼的海怪,它在弥赛亚降临之日被当作佳肴出现在天堂的宴会上,暗示着对埃及法老的包袱和惩罚。
霍布斯本人对为什么用利维坦来做他最重要的一部书的名字没有做任何说明,而在《利维坦》这部书的“引言”里,霍布斯把国家比作“利维坦”:它的身体由所有的人民所组成,它在身形和力量上远远大于自然人,它是一个人造之“人”,其象征意义表示一个仅次于上帝或者在人间替代上帝的巨大权力。
在《利维坦》第一部分,霍布斯着重从分析人的特性出发回答了人为什么要制造这样一个凌驾于自己之上的庞然大物这个问题。
霍布斯指出,人在思想情感上具有相似性,因此,推己及人,是可以了解一个人愿意或不愿意做某一件事情的动机的。
而那些要统治整个国家的人,需要了解的正是全人类在思想情感上的这种相似性,所谓“认识你自己”。
霍布斯说,人身体之外的种种物质所用于我们的眼、舌、鼻、口或身体的其他部位,产生了不同的思维表象,如色彩、声音、味道,以及冷热厚薄与软硬轻重等,这些就是我们所谓的感觉。
我们的感觉器官所感觉到的物质的这些属性,存在于产生它们的物质之中,而这些属性其实是物质的不同的运动形式。
因此,我们对物质的感觉其实不过是物质的不同运动形式。
在一切情形下,感觉都只是原初之物的幻象,它们是由外界物质作用于我们的眼、耳等相应的器官所产生的幻象。
霍布斯强调,只有客观事物才是引起感觉的直接对象,人的一切认识都开始于事物对感官的作用所引起的感觉,离开了外物对感官的作用,就不可能有任何认识发生。
《利维坦》读书笔记ZCZ
《利维坦》读书笔记ZCZ《利维坦》读书笔记/ZCZ转载 2016-10-31 21:41:39标签:政治哲学一、作者介绍:托马斯·霍布斯,英国政治家、哲学家。
生于英国威尔特省一牧师家庭。
早年就学于牛津大学,后做过贵族家庭教师,游历欧洲大陆。
他创立了机械唯物主义的完整体系,指出宇宙是所有机械地运动着的广延物体的总和。
他提出“自然状态”和国家起源说,指出国家是人们为了遵守“自然法”而订立契约所形成的,是一部人造的机器人,反对君权神授,主张君主专制。
他把罗马教皇比作魔王,僧侣比作群鬼,但主张利用“国教”来管束人民,维护“秩序”。
二、写作背景:当霍布斯在思考他“伟大的利维坦”的时候,正是英国清教革命方兴未艾,英王与国会的纷争导致了英国处于内战状态。
霍布斯有感于战争之中的生灵涂炭,生命与财产不得保全,于是构想了利维坦这一学说。
与古代理想国不同的是,利维坦并非一个追求至善的国度,它并不要求为其所统治的臣民有一个终极善的目标,相反,人们构建出利维坦的目的仅仅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维护世俗秩序,更多的就不再强求。
三、章节介绍:本书一共分为四个部分四十七章,其中前两个部分—论人类与论国家—是作者《利维坦》着重表达的内容,后两个部分—论基督教体系的国家与论黑暗王国—主要是对宗教的批判,抨击教皇掌有超越世俗政权的权利,坚决主张教会必须臣服与世俗政权,其中第四部分《论黑暗王国》大量揭发罗马教会的黑历史,他呼吁教会撤出大学,结婚也要履行宗教仪式也是他所反对的,在三百多年前就提出这些意见,不得不说其具有远见卓识。
第一部分:论人类作者通过论述人类的感觉、想象、想象的系列、语音、推理等各种现象,阐述了他彻底的唯物主义观点,以人体的运作机制说明了个体思维想象的虚幻性和外在物质的独立性,说明宇宙是由物质的微粒构成,物体是独立于人的客观存在,物质永恒存在,既非人所创造,也非人所能消灭,一切物质都处于运动状态中。
在引言,霍布斯提到,大自然是上帝创造和管理世界的艺术,而人类作为大自然的最高艺术品,也会去模仿这个艺术,于是提出,人类的最高造物,就是利维坦,人造的人。
大学生暑假阅读读书笔记-看《利维坦》有感
看《利维坦》有感“大自然”,也就是上帝用以创造和治理世界的艺术,也象在许多其他事物上一样,被人的艺术所模仿,从而能够制造出人造的动物。
由于生命只是肢体的一种运动,它的起源在于内部的某些主要部分,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说,一切象钟表一样用发条和齿轮运行的“自动机械结构”也具有人造的生命呢?是否可以说它们的“心脏”无非就是“发条”、“神经”只是一些“游丝”,而“关节”不过是一些齿轮,这些零件如创造者所意图的那样,使整体得到活动的呢?艺术则更高明一些:它还要模仿有理性的“大自然”最精美的艺术品——“人”。
这段有趣的描述是付邦在翻译霍布斯《利维坦》时引言中的一部分,他通过对大自然描述提出自己的疑问,把自然与艺术作比喻,吸引读者去深究这个问题,让读者对这本书所讲的内容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不读不说这是一处成功的伏笔。
托马斯·霍布斯(Hobbes,Thomas),出生于英国威尔特郡一个乡村牧师家庭,自幼聪颖好学,15岁进著名的牛津大学学习。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一度移居法国,做过贵族家庭教师,游历欧洲大陆。
克伦威尔执政时,返回英国。
英国政治家、思想家、哲学家。
他创立了机械唯物主义的完整体系,认为宇宙是所有机械地运动着的广延物体的总和。
他继承了F.培根的唯物主义经验论的观点,但把逻辑的思维看作是观念的加或减的机械运算,认为几何学和力学是科学思维的理想楷模。
他力图以机械运动原理解释人的情感、欲望,从中寻求社会动乱和安宁的根源。
他提出“自然状态”和国家起源说,认为国家是人们为了遵守“自然法”而订立契约所形成的,是一部人造的机器人,反对君权神授,主张君主专制。
他把罗马教皇比作魔王,僧侣比作群鬼,但主张利用“国教”来管束人民,维护“秩序”。
著有《论物体》、《利维坦》、《论人》、《论社会》、《对笛卡尔形而上学的沉思的第三组诘难》等。
《利维坦》全书分为四部分,分别为"论人"、"论国家"、"论基督教国家"、"论黑暗王国"。
【读后感】利维坦读后感
利维坦读后感《利维坦》这部作品,如同一面明镜,映照出人类社会的种种面貌。
霍布斯以他的深邃洞见,勾勒出了一个充满恐惧与欲望的世界,让人在惊心动魄的阅读中,不禁对人性产生了深深的思考。
“人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霍布斯这句名言,如同一把锋利的刀,划破了人性中的虚伪与贪婪。
在这个充满争斗与欺诈的世界里,人们为了追求自由,却往往陷入了更加深重的束缚。
这种矛盾与挣扎,使得《利维坦》这部作品,充满了强烈的感染力。
霍布斯将国家比喻为“利维坦”,一个庞大的生物,用以维护社会的秩序。
这种比喻,既形象又生动,让人在阅读中,仿佛看到了一个巨大的怪物,张牙舞爪地守护着人类社会的安宁。
然而,这种守护,却是以牺牲个人自由为代价的。
这种无奈与悲哀,让人在感叹之余,不禁对人性产生了深深的忧虑。
在《利维坦》中,霍布斯提出了“社会契约论”这一重要观点。
他认为,人们为了追求安全和秩序,愿意放弃一部分自由,将权力交给国家。
这种观点,既揭示了人性的自私与贪婪,又展现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然而,这种契约是否能够真正实现人们的愿望,却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阅读《利维曼》,我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充满战乱与恐惧的年代。
在那个时代,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忍受着种种苦难。
霍布斯以他独特的视角,揭示了人性的弱点,同时也展现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这种对现实的深刻剖析,让我对人性产生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在阅读过程中,我不禁想起了我国古代哲学家孟子的一句话:“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这句话与霍布斯的社会契约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在我国古代,孟子就强调了民众的重要性,认为国家的存在是为了民众的幸福。
这种思想,与霍布斯的观点相得益彰,共同揭示了人性的光辉。
总之,《利维坦》这部作品,让我在阅读中感受到了人性的复杂与矛盾。
霍布斯以他的智慧,为我们揭示了一个充满恐惧与欲望的世界,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部作品,无疑是一部值得一读的经典之作。
《利维坦》读书笔记
《利维坦》读书笔记利维坦是传说中的一种食人海兽,霍布斯用凶猛的利维坦来比喻一个强大的国家,就是意在强调这个国家机器的强大,至高无上。
而霍布斯的《利维坦》一书也就是围绕着建立这样一个强大的国家机器而展开来阐述自己的思想的。
第一部分为论人类,在这一部分霍布斯针对人类的感觉,想象,语言,推理与学术,智慧之德,各种知识的主题,讨论的决断,权势,身价,地位,尊严,资格,品行差别,宗教等各个方面分别展开解释,这些因素看似毫无关联,而且在一开始阅读时很容易就产生一种是在读一本有关于自然科学的书籍这样的感觉,与当初自己的设想很不一样。
那霍布斯他对这些概念进行阐述到底是处于什么目的呢?在往下读答案逐渐显现出来,在读了第十三章和第十四章之后,在回过来看之前的内容,便隐约察觉到了,虽然之前的因素看似毫不相关,但这些因素的背后就是存在着有关于“人类认知与本性”这一命题,这是一个哲学性的命题,从这一点看霍布斯也并没有摆脱前人的影响而从人性的角度出发来展开自己的思考。
在前面的这些描述后,霍布斯旨在指出人类出于求利而竞争,使用暴力去奴役他人及其妻子儿女与牲畜;出于求安全而猜疑,为了保全所得的一切;出于求荣誉而侵犯,由于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如一言一笑、一点意见上的纷歧,以及任何其他直接藐视他们本人,或是间接对他们的亲友、民族、职业或名誉进行藐视。
这些状态使得人们处于不断地斗争之中,自身的目的难以达到,生活于痛苦之中而与幸福相去甚远。
这样人们就需要一些法则来指引自己,由此他便引出了自然律与自然法。
人们寻求和平,信守和平,因此在别人也愿意这样做的条件下,一个人在必要时会为了追求这种和平与自卫而自愿放弃对一切事物都享有权利的状态,这种放弃使得他人没有理由来再剥夺自己的权利,而由放弃而带来的对他人权利的满足他人也同样会采取同样的方式来满足自己。
除此之外,霍布斯指出的自然法还有所订信约必须履行,知恩图报,适应,恕宥,对报复的限制,条禁止侮辱,禁止自傲,分配和“不斩来使”等。
霍布斯利维坦读后感
霍布斯利维坦读后感首先,我要说霍布斯的“自然状态”观点对我产生了深深的影响。
霍布斯认为,在人类社会不存在政府时,人类处于一种“自由”而“无序”的状态中。
在这种状态下,每个人都有权自由地追求自己的利益,但同时也会面临其他人的侵害。
人们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而不得不为自己设立规则和限制,这就是人们对政府的需要。
霍布斯从这种基本的人性出发,提出了人类社会的政治权力应该由一个绝对统一的政府来拥有。
他认为只有通过所有人无条件地服从一个中央政府,才能实现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这种政府被他称作“利维坦”,象征着最高的权力和统治。
我从中得到了对政府的新的认识和对政治权力的深刻思考。
其次,霍布斯关于政治权力来源的理论也深深引起了我的思考。
他认为政治权力是人们合意而共同创造的,而不是上天给予的。
他用“契约论”来解释政治权力的来源,认为人们通过达成合意,将一部分自己的权力交给中央政府,以换取社会的秩序和安全。
这个契约论的观点使我意识到政府的合法性依赖于人民的共识和自愿。
没有人民的认可和支持,政府就没有任何权力。
政府只有通过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保护人民的利益,才能得到人民的信任和支持。
然而,霍布斯的理论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争议。
首先,他过于强调了政府的中央集权和权力垄断。
霍布斯将政府视为统一的、专制的利维坦,对市民的自由和权利进行了过度限制。
他忽视了政府与人民之间应该是合作和互利的关系,而不是单纯的上下级关系。
其次,霍布斯的观点忽视了社会的多样性和分散的力量。
他过于强调了政府的统一性和绝对性,而忽视了社会中不同群体的权益。
一个完全集权的政府可能会导致一些特殊群体的利益受到损害,造成社会的不公平和不稳定。
最后,霍布斯的理论存在一定的悲观主义倾向。
他对人性的本质持较为悲观的看法,认为人类天生自私、贪婪、善恶难辨。
他认为只有通过政府的强制力和威慑力才能维持社会的秩序。
然而,我认为人性并非完全如此,人们也有善良、合作和共享的一面。
政府可以通过激励和教育来提高人民的道德水平和公共意识,以实现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利维坦读书笔记感悟(通用5篇)
利维坦读书笔记感悟(通用5篇)利维坦读书笔记感悟篇1《利维坦》读书笔记感悟在阅读《利维坦》之前,我对现代政治哲学的理解主要停留在诸如自由、平等、民主之类的宏观概念上。
然而,《利维坦》的阅读彻底颠覆了我对政治哲学的认知,让我意识到,尽管它是一部经典之作,但其中的许多观点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本书的作者托马斯·霍布斯的思考方式非常独特。
他认为,国家并非仅仅是由一群人组成的集体,而是一个具有内在生命力的实体,这种生命力源自于国家的权威和法律。
这让我重新审视了国家的本质,以及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
霍布斯提出的“人欲横流”的观点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认为,人们天生具有自我保护的本能,而这种本能会导致人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争夺权力。
这种观点让我意识到,政治权力的存在有其必然性,因为它可以保护社会秩序,防止人们之间的冲突升级为战争。
此外,霍布斯还提出了“公民社会”的概念,即人们为了共同利益而组成的团体。
这个概念让我重新审视了社会契约论的观点,并意识到社会契约的形成并非仅仅是个人自由意志的体现,也是人们为了共同利益而做出的选择。
然而,尽管霍布斯的理论有其深刻之处,但也有其局限性。
例如,他忽略了道德和伦理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以及民主的重要性。
因此,我认为在理解政治哲学时,我们需要批判性地思考不同的观点,以便更好地理解政治的本质。
总的来说,《利维坦》是一本值得一读的政治哲学经典,它不仅挑战了传统的政治观念,也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考政治问题的视角。
利维坦读书笔记感悟篇2《利维坦》读书笔记《利维坦》是霍布斯的一部经典著作,这本书的主题和结构非常独特,全书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探讨个人与国家的起源,第二部分探讨主权与臣民的关系,第三部分探讨国家的形式。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霍布斯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理解。
他提出的社会契约理论,将国家比喻为“利维坦”,这个比喻非常生动,让人印象深刻。
他认为人们为了保护自己,将权利转让给国家,形成了一个强大的政府,来保护人们的生命、自由和财产。
《利维坦》读书笔记范文6篇
《利维坦》读书笔记《利维坦》是托马斯·霍布斯创作的政治学著作,该书几个世纪以来,一直被列为领袖人物必读名著之一,被列为政治书籍之首。
下面是小编准备的《利维坦》读书笔记,欢迎阅读。
《利维坦》读书笔记范文篇1一、内容概述“论人类幸福与苦难的自然状况”是“论人类”的重要章节。
霍布斯在第一章中,从人类的本性出发,论述了建立“利维坦”的重要性。
而“论人类幸福与苦难的自然状况”描述了自然状态下混乱战争,并试图寻求摆脱苦难、获得幸福的方法。
其基本逻辑如下:1、自然状态中产生战争的原因霍布斯分析了人类天性中竞争、猜疑和追求荣誉等特质,指出了在自然状态下,每个人身心两方面的能力基本相等,这种能力上的相等使得人们产生达成目的的平等。
因此,无论是出于扩张统治权,还是保全自我的目的,每个人都必须不断发动对他人的战争。
2、战争的特征霍布斯指出,这种基于人性的战争是普遍的,表现为每一个人对每一个人的战争。
人与人相互为敌,永无休止。
3、战争的后果战争无论是对个人还是人类社会都产生了可怕的后果。
对于自然人来说,“人们不断处于暴力死亡的恐惧和危险中,人的生活孤独、贫困、卑污、残忍而短寿。
”战争对于整个人类社会更是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首先,整个社会的生产力水平不可能提升。
霍布斯指出“人们只能依靠自己的体例与创造能力来保障生活,产业是无法存在的,因为其成果不稳定。
须花费巨大力量的工程,知识,文化,艺术都不存在。
”战争使得整个社会失去了向前发展的可能性。
其次,由于人人各自为战,社会公共道德无法形成,“没有共同权力,没有法律,是非、公正观念不能存在。
”4、走出苦难,摆脱战争人们渴求和平、畏惧死亡的心理、追求舒适生活的欲望,都构成了结束战争的精神动力。
因此,人与人之间相互同意订立契约,放弃了自然状态下“生而平等”的权利,把它托付给某一个人或一个由多人组成的集体。
这个集体能够把分散的意志整合为一个意志,把大家的人格统一为一个人格。
而这就是利维坦的诞生。
《利维坦》读书报告
《利维坦》读书报告三百多年前,霍布斯在流亡期间写下了著名的国家论专著——《利维坦》。
全书分四大部分,分别是论人、论国家、伦宗教国家、伦教会的黑暗。
作者在书中系统地阐明了人的各类特征、国家的起源与兴衰、宗教与世俗的关联以及同时代的各种宗教黑暗现象,同时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主张,如社会契约论、唯物论等等。
下面我从两方面谈论我对书中观点的理解。
第一方面是作者在书中所探讨的国家理论。
作者通过第一部分对人的讨论已经得出以下结论:人是理性的,人具有野兽所不具备的推理分析、预测结果的能力,人类最初生存在相互为敌的战争状态,也即自然状态,人类有渴望和平、追求安定的本性等等。
在此基础上,作者上升到国家层面。
正是人类具有追求和平的本性,因此人类运用理性、彼此达成一致,共同让渡自我管理的众多权利,将权利集中于众人认可的个人或群体,于是主权者便诞生了,主权者承担了所有订约者的人格,并将它们化成统一。
因此主权者即是众人的代表。
这是作者所坚持的社会契约论。
作者用自己的方式阐述了主权者,并赋予了它独有的特征。
同众多社会契约论者不同,作者强调主权者至高无上、独一无二,人民要绝对服从,不得反抗。
其中理由主要由以下两点:第一,主权者只有具备了最基础的主权权利,才能成为完整意义上的主权者。
主权者的所有权利都由订约者授予,因此主权者就代表了全体臣民行使权利,其中有几项权利是最基本的,包括保持现有政体、对外抗敌、对内维稳、订立法律、行使司法权、管理臣民、宣战媾和、奖惩臣民等。
以上权利缺一不可,均是维持主权的重要力量。
既然主权者行使的是全体臣民的权利,也就代表了全体臣民的意志,因此主权者享有主权权利,以保持自身统治、维护自身地位,臣民对其绝对服从也就完全符合自然的理性了。
第二,社会契约是特殊的契约,要严格遵守,不得违约。
社会契约是将自然状态下各自为战的人们团结起来、使人们步入稳定有序的社会状态的纽带,因此社会契约肩负着非凡的使命,只有主权者、臣民共同加以维护才能保持现有的社会状态。
利维坦 读书笔记
利维坦读书笔记《利维坦》是英国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的一部重要著作,全名为《利维坦,或教会国家和市民国家的实质、形式和权力》。
这本书是霍布斯对人类社会和政治秩序的深刻思考,主要探讨了自然状态、社会契约、国家权力等问题。
以下是我在阅读《利维坦》时的一些读书笔记:1. 自然状态:霍布斯认为,在没有国家和法律约束的情况下,人类处于一种“自然状态”,即“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的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人们为了生存和利益而争斗,没有公平、正义可言。
因此,为了摆脱这种混乱状态,人们需要通过社会契约建立国家和法律。
2. 社会契约:霍布斯认为,社会契约是人类从自然状态向文明社会过渡的关键。
通过社会契约,人们放弃部分自由,将权力交给国家,以换取安全和秩序。
这种契约是一种自愿的、非强制的协议,但一旦签订,就具有法律效力。
3. 国家权力:霍布斯认为,国家的权力是绝对的,因为它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而存在的。
国家有权制定法律、征税、发动战争等。
同时,国家也有责任保护人民的基本权利,如生命权、财产权等。
4. 君主制:霍布斯主张实行君主制,因为他认为君主制能够有效地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君主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拥有绝对的权力。
然而,君主的权力并非不受限制,他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和道德规范,否则人民有权反抗和推翻他。
5. 教育:霍布斯非常重视教育,认为教育是国家和社会的重要任务。
他主张实行普及教育,使每个人都能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文化。
此外,他还强调道德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是教育的根本目的。
6. 宗教:霍布斯对宗教持谨慎态度,他认为宗教信仰可能导致社会分裂和冲突。
他主张实行宽容的宗教政策,允许不同的宗教信仰共存,但反对宗教干预政治。
《利维坦》是一部具有深刻哲学思想的著作,对人类社会和政治秩序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阐述。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霍布斯的思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社会契约、国家权力等问题有了新的认识。
利维坦第四章读书笔记
利维坦第四章读书笔记
在《利维坦》的第四章中,霍布斯详细探讨了主权者的权力及其运用。
这一章是全书中非常重要的一章,因为它为霍布斯的国家理论奠定了基础。
首先,霍布斯明确提出了主权者权力的概念。
他认为,主权者是拥有绝对权力的个人或机构,他们的权力是绝对的、无限制的。
这种权力可以用来制定和执行法律、惩罚犯罪、管理公共事务等等。
主权者的权力是绝对的,这意味着他们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地行使权力,包括对公民的生命、财产和自由的支配。
其次,霍布斯详细描述了主权者如何运用他们的权力。
他认为,主权者可以通过制定法律来约束公民的行为,并通过惩罚犯罪来维护公共秩序。
此外,主权者还可以通过征税、发行货币等手段来管理公共财政。
在所有这些方面,主权者的权力都是绝对的,没有任何限制。
然而,尽管主权者的权力是绝对的,但霍布斯也强调了他们的责任和义务。
他认为,主权者必须保护公民的生命、财产和自由,并确保公共秩序的稳定。
此外,主权者还必须公正地行使权力,避免偏袒和歧视。
如果主权者未能履行这些责任和义务,他们将失去人民的信任和支持。
总的来说,《利维坦》第四章是霍布斯国家理论的核心。
它详细探讨了主权者的权力及其运用,并强调了主权者的责任和义务。
这一章对于理解霍布斯的国家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利维坦论国家读书笔记篇一:《利维坦》读书笔记[键入文字]《利维坦》读书笔记奥克肖特说,在以英文写成的政治哲学著作中,《利维坦》是最伟大的杰作,也许是唯一的杰作。
当霍布斯在思考他“伟大的利维坦”的时候,正是英国清教革命方兴未艾,英王与国会的纷争导致了英国处于内战状态。
霍布斯有感于战争之中的生灵涂炭,生命与财产不得保全,于是构想了利维坦这一学说。
与古代理想国不同的是,利维坦并非一个追求至善的国度,它并不要求为其所统治的臣民有一个终极善的目标,相反,人们构建出利维坦的目的仅仅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安全,维护世俗秩序,更多的就不再强求。
有人评论道,“利维坦是脱离最坏政治场域的政治设计,而不是走向历史终结的政治框架。
”我们可以说利维坦是绝对主义政权,但不能将之等同于极权主义。
恰相反,一切导向极权主义的左派学说里常见的末世论与阴谋论图景,我们并不能在利维坦的文本里发现。
霍布斯创制的是一个保护生民不受彼此侵害的机器神,而非极权主义念念不忘的乌托邦愿景,为了一个至善的目标而要求所有人为之奋斗的大同社会。
《利维坦》全书分为四部分。
第二部分则是全书的主体,主要描述自然状态中人们在不幸的生活中都享有“生而平等”的自然权利,又都有渴望和平和安定生活的共同要求,于是出于人的理性,人们互相间同意订立契约,放弃个人的自然权利,把它托付给某一个人或一个由多人组成的集体,这个人或集体能把大家的意志化为一个意志,能把大家的人格统一为一个人格,大家则服从他的意志,服从他的判断。
而这样订立的契约就叫做社会契约,这个人或这个集体就是主权者,而像这样通过社会契约而统一在一个人格之中的一群人就组成了国家。
霍布斯的主要政治理想都在这一章节得以呈现。
在霍布斯的《利维坦》一书中,完全呈现出其在思想史的地位与贡献。
首先,霍布斯是近代唯物主义的杰出代表之一,从他的哲学体系来看,他是一个形而上学、机械唯物主义者。
而在认识论上,霍布斯的经验主义重视感觉、经验为知识的来源,对理性主义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其次,霍布斯根本否认神的存在,彻底揭示宗教的实质,摧毁以旧约和新约作为真理的信仰,从而摇撼了整个封建制度的一大精神支柱,而这也是其在人类发展历史上的一大重要建树;第三,从政治理论上看,霍布斯是一个划时代的人物。
《利维坦》甚至可以同古代亚氏的《政治学》遥相匹比。
如果说古代的政治学始终同伦理道德糅合在一起,那霍布斯的政治理论则完全摆脱了伦理、道德和宗教的束缚,真正做到了以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和无神论者,代表早期新兴的大资产阶级和贵族发言。
而有一点在书中很值得注意。
霍布斯也意识到自己的这种政治设计将带来很多弊端,并且在《利维坦》中有意识地为其辩护,认为就算可能存在这种种缺陷,也比每个人反对每个人的自然状态要好。
这是因为霍布斯从来都是从“避免自然状态”这个出发点讨论问题,而不是相反地用“促进和平”这个出发点。
这也直接导致了霍布斯没有想到过促进公意的出现而是将利维坦的单一人格归为主权代表者的单一人格。
很显然,利维坦是个人造巨兽。
这种巨型的政治人造物在西方最早出现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之中。
从本质上说,利维坦重新扬起了哲学的政治性,继承了西方的“哲学的国”的传统。
哲学的国的存在,时刻提醒着人们,世俗的国还是不完美的。
哲学的国就如苏格拉底所提到的“牛氓”,时刻刺激着“世俗的国”。
这样看来,利维坦是一个针对这特定时代的乌托邦。
虽然它并不完美,也早已过时,但是利维坦的种种特点与现实对比,不得不激起我们深深的思索和焦虑。
篇二:利维坦》读书笔记《利维坦》读书笔记说实话,一开始选择这本书阅读只不过是因为这个让人困惑的名字,?利维坦?在西方神话故事中是个庞大而可怖的怪物,这个命名方式让这本政治学必读书籍充满着神秘色彩,而我也对此满怀期待。
事实上,这是一本比较难懂而且晦涩的书籍,好在有李老师的任务安排之下,我们组内伙伴硬着头皮共同啃完,在讨论课上,李老师从头至尾帮我们慢慢梳理这个脉络,让我觉得这个?大怪兽?也变的亲切可人了,对政治思想史的演进有了更多的体会。
较之《政府论》,《社会契约论》这些政治学专著,《利维坦》就显得宏大庞杂得多,尽管有人认为《利维坦》对基督教的理解在今天看来仍然是异端的甚至异教的、让人冒犯的,毫无灵性观念甚至到了粗俗的地步。
但是事实上,《利维坦》提供了一个从本体论、认识论、伦理学、政治学到宗教的整全而明晰的哲学图景:构成宇宙的在空间中的物质及其运动的本体论观念;由对象及其运动对人的刺激、作为表象的感觉、想象及其系列、推理等构成的认识论模式;激情优先于理性并且两者都被嵌入人(作为物体)及其运动这一本体模式,以及基于激情的伦理和幸福观念;自然状态、自然权利和自然法;契约、国家、主权者的权力、自由以及臣民的自由、法律;对上帝之国(thekingdomofgod)的一种世俗的类似犹太复国主义的理解,将天国本身拉到世俗之中,从而使得政教合一或使一切为主权者所掌控成了理所当然的。
在查阅相关文献和总结其他学者的阅读研究后,我认为有几个特别值得注意的要点值得我们认真体会:1.我最困惑的是霍布斯的?理性(reason)?概念。
霍布斯是徘徊在数学理性和经验理性之间的巨人。
他常常宣称自己的主张基于经验,可是经验未必能支撑必然的道德判断,而且在《一位哲学家与英格兰普通法学者的对话》中又明确反对支撑普通法的经验理性;另一方面,霍布斯又宣称几何学是唯一的科学,似乎认同了数学理性,但在《利维坦》中又仅仅将几何的本质归咎于精确定义和操作,而不是像笛卡尔那样归咎于数学和逻辑真理的自明性(self-evidence),况且霍布斯又似乎相信这种科学方法可以普遍扩展到政治学研究中。
或许霍布斯有一种过于自信的独断论倾向,才使得他没有看清自己体系中方法上根本的内在冲突以及由此导致的问题。
2.就国家和契约而言。
在霍布斯那里,任何类型的国家都是基于明示的或推测的契约(源于生育的父系制国家、源于战俘的专制国、源于自由同意的政治国家、源于启示和盟约的上帝国),它们的差别在于订立契约时契约人的位臵不同;但契约之所以有效,却又并非单单是契约本身,而是对后果和情势的考量,譬如权力的威胁、不可抗拒的力量的支撑等;3.第32章的?理性的囚禁(captivityofourunderstanding)?概念很重要,由此霍布斯还区分了内心的信仰自由和外在的信仰宣告(confessionoffaith):前者是内在的、自由的、不受干扰的,而后者则是需要顺从主权者的命令(霍布斯举了圣经中乃缦的例子)。
似乎吊诡的是,当霍布斯不顾一切地坚持国家或主权者的绝对权力时,却又保留了个人的内心的绝对自由,甚至不惜因此撕裂了个人:你内心信不信,信什么无所谓,国家也无法干涉,但当主权者告诉你应该信什么的时候,你得该或得宣称你信什么。
4.第一部分讲自然法时似乎是对人的行为毫无约束力的理性的箴言,阴郁的自然状态和为所欲为的自然权利掌控一切;但到第三部分讲?基督教国家?时将自然法与神法等同起来,由似乎对基督教传统自然法做了重要让步,但前后并不一致。
《利维坦》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论人?讨论认识论和伦理学:物体的运动对人的刺激促成的感觉和想象;认识犹如斥候兵听候激情及其目标的吩咐;善恶起源于欲望与憎恶;自然状态下人的权利就是天赋的自由,却极为悲惨;自然法是理性的箴言,却不稳定;第二部分?论国家?讲述了国家如何通过契约而产生、国家的形式、主权者的权利职责、臣民的义务;第三部分?论基督教国家?区分了自然理性的宗教和先知的宗教,通过诠释后者将上帝之国解释为基督未来降临的地上的世俗之国(civilkingdom),将教权完全归于主权者,并清除了一切可能颠覆现世国家的灵性教义,封闭了直接灵感和天上的国度。
第四部分?论黑暗的王国?攻击了天主教会、希腊哲学和经院哲学,因为这是颠覆世俗国家的危险观念的策源地。
带着以上几个问题,我们对全文的主要部分进行详细解读,在通读之前,我们需要对历史背景和作者的简介做个简短的描述:一、作者简介托马斯?霍布斯(Thomashobbes,1588-1679年),是英国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政治思想家,是近代西方政治学理论的奠基者之一。
他出生于英国南部威尔特郡(wiltshire)的马尔麦斯堡镇(malmesburg)一个贫苦的牧师家庭,他自幼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十五岁时就进入牛津大学马格德伦学院读书,专门攻读经院派逻辑和古典哲学。
当时的牛津大学是专门培养贵族子弟的,他作为一个寒门学子,能进入其中,说明他确实得到牛津的赏识并得到破例录取。
他十九岁毕业并获得了文学学士学位,因为学习成绩优异,他在毕业后得以留在牛津大学任教,当上了一名逻辑学课程教师。
在牛津大学任教三年后,通过大学校长的推荐,霍布斯离开牛津大学,专门担任大贵族威廉?卡文迪什的家庭教师。
卡文迪什后来成为德文郡伯爵,成为当时英国最有权势的家族。
霍布斯从此与这个显赫的贵族家庭建立了毕生的友谊并保持密切联系。
而且,他通过这一家族结识了当时欧洲一批具有学术地位、社会影响和抱有自由主义思想的著名人物,他们分别是:英国杰出思想家弗朗西斯?培根、克利夫顿爵士、法国科学家伽桑狄、数学家梅尔森和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等。
由此,出身卑微的霍布斯便凭借自己的学识和社交圈子,跻身于上流社会之中。
二、写作背景霍布斯生活在16世纪末和17世纪,那时候英国社会正经历着动荡和剧烈的变革。
从1640年开始,英国国会为争取更多的权力而开始与国王作斗争。
1642年国会提出了《大抗议书》,遭到查理一世拒绝,于是,查理一世宣布讨伐国会,内战终于爆发。
1640年,霍布斯发表了《保卫在国内维持和平必不可少的国王大权》。
他从个人的自然权利出发,论证了只有至高无上的王权才能保卫国内和平与安宁。
这种保守甚至是倒退的主张激起了国会中资产阶级的极大愤怒和反抗。
1640年11月,霍布斯害怕国会将对其进行惩罚,于是就悄悄逃往法国巴黎,并在那里隔岸观火,继续观察国内政治局势的发展动态。
在巴黎的十年间,他集中精力写作政治学方面的著作。
他一生中写了很多著作,有《论政治体》、《人的本性》、《论公民》、《利维坦》、《论物体》、《论人》等。
然而,人们公认的体系最完备、内容最充实、论证最严密、学术价值最高、影响力最大的,要算1651年出版的《利维坦》一书。
所谓的?利维坦?(Leviathan),是指《圣经》中提到的一种力大无穷的巨兽的名字的音译。
在旧约的《约伯记》中有这样的记载:耶和华在提到利维坦的时候,把它誉为骄傲之王,说它是水族之中的至高无上之物,万物与之无与伦比,万事万物均在它的下面,受他管辖支配。
霍布斯用它来给自己的书命名,旨在用以比喻一个极为强大的拥有无限权力的、统治一切、管辖一切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