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诊疗指南

合集下载

伤寒诊断标准

伤寒诊断标准

伤寒诊断标准
伤寒是一种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因此在诊断过程中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和流行病学史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下面将介绍伤寒的诊断标准,以帮助临床医生更好地识别和治疗这一疾病。

首先,伤寒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持续高热、头痛、乏力、食欲不振、腹泻和相对缓慢的脉搏等症状。

这些症状在初期可能并不明显,但随着病情的发展会逐渐加重。

因此,对于出现上述症状的患者,应高度怀疑是否患有伤寒,并及时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其次,实验室检查在伤寒的诊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血液培养是诊断伤寒的金标准,阳性率可高达80%以上。

此外,骨髓培养和粪便培养也可以帮助确认诊断。

除了培养方法,血清学检测也是诊断伤寒的重要手段,如血清凝集试验、血清补体结合试验等,对于无法进行培养的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再次,流行病学史对于伤寒的诊断同样至关重要。

患者是否有近期的食物或饮水史,是否接触过患有伤寒的患者,是否有旅行史等,这些信息都有助于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可能感染了伤寒杆菌。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伤寒的诊断需要排除其他类似疾病,如
副伤寒、败血症、痢疾等。

因此,在诊断过程中需要全面考虑患者
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和流行病学史,并进行综合分析,以
避免漏诊或误诊。

总之,伤寒的诊断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结合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和流行病学史等多方面因素进行分析。

只有全面、准确
地诊断伤寒,才能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因此,临床医生在面对疑似伤寒的患者时,应当谨慎细致地进行诊断,以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伤寒的治疗方法

伤寒的治疗方法

伤寒的治疗方法伤寒,是一种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临床表现主要为高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等症状。

伤寒的治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正确的治疗方法可以有效地缩短疾病的病程,减轻患者的痛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伤寒治疗方法。

首先,对于伤寒患者,最重要的是要进行抗生素治疗。

目前常用的抗生素包括氨苄西林、头孢菌素等,这些抗生素可以有效地抑制伤寒杆菌的生长,缩短疾病的病程。

在使用抗生素的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药物和剂量,并严格按照医嘱进行用药,避免滥用抗生素导致药物耐药性的产生。

其次,对于伤寒患者的支持治疗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高热、脱水、营养不良等情况下,患者需要及时补充液体、营养支持,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此外,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帮助他们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另外,伤寒患者还需要进行休息和隔离治疗。

在治疗期间,患者需要充分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有利于身体的康复。

同时,由于伤寒是一种传染病,患者需要进行隔离治疗,防止疾病的传播,保护他人的健康。

最后,对于伤寒患者的并发症,也需要及时进行治疗。

伤寒可引起肝脏、肾脏、心脏等器官的损害,导致并发症的发生。

因此,一旦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应立即进行相应的治疗,防止病情的进一步恶化。

总之,对于伤寒的治疗方法,抗生素治疗、支持治疗、休息和隔离治疗以及对并发症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在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严格控制用药,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希望患者能够早日康复,重返健康的生活。

伤寒的诊断标准

伤寒的诊断标准

伤寒的诊断标准《伤寒的诊断标准》伤寒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也称为流行性伤寒,其主要症状是发热、头痛、咳嗽、肌痛、腹痛和关节痛。

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伤寒的诊断标准:一、发热:1.发热温度大于38℃,或者小于38℃但仍然感觉热;2.持续时间超过1天;3.发热持续3-4天,或者发热时间超过3天,但仍有发热症状;4.发热持续超过4天,或者发热温度超过39℃,或者仍有发热症状,但发热温度未超过39℃。

二、头痛:1.头痛持续超过3天,或者头痛持续2天但仍有头痛症状;2.头痛加重,持续超过4天,或者持续3天但仍有头痛症状;3.头痛持续超过5天,或者持续4天但仍有头痛症状;4.头痛加重,持续超过6天,或者持续5天但仍有头痛症状。

三、咳嗽:1.咳嗽持续超过3天,或者持续2天但仍有咳嗽症状;2.咳嗽加重,持续超过4天,或者持续3天但仍有咳嗽症状;3.咳嗽持续超过5天,或者持续4天但仍有咳嗽症状;4.咳嗽加重,持续超过6天,或者持续5天但仍有咳嗽症状。

四、肌痛:1.持续超过2天,或者持续1天但仍有肌痛症状;2.肌痛加重,持续超过3天,或者持续2天但仍有肌痛症状;3.肌痛持续超过4天,或者持续3天但仍有肌痛症状;4.肌痛加重,持续超过5天,或者持续4天但仍有肌痛症状。

五、腹痛:1.腹痛持续超过2天,或者持续1天但仍有腹痛症状;2.腹痛加重,持续超过3天,或者持续2天但仍有腹痛症状;3.腹痛持续超过4天,或者持续3天但仍有腹痛症状;4.腹痛加重,持续超过5天,或者持续4天但仍有腹痛症状。

六、关节痛:1.关节痛持续超过2天,或者持续1天但仍有关节痛症状;2.关节痛加重,持续超过3天,或者持续2天但仍有关节痛症状;3.关节痛持续超过4天,或者持续3天但仍有关节痛症状;4.关节痛加重,持续超过5天,或者持续4天但仍有关节痛症状。

综上所述,病人若满足以上诊断标准的至少4项,即可诊断为伤寒。

除此之外,患者还可能会出现腹泻、乏力等症状,这些症状也可能是伤寒的诊断指标之一。

伤寒患者健康教育

伤寒患者健康教育

伤寒患者健康教育
(一)疾病简介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通过病人和带菌者粪便、污染物和水经口传播感染,临床表现包括持续高热,腹部不适,肝脾肿大,白细胞下降和玫瑰疹为特征,主要并发症是肠出血和肠穿孔。

(二)健康指导
1.饮食指导:
发热期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富含营养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不饮牛奶、少食庶糖,以免引起肠胀气;禁食粗纤维食物如蔬菜、水果等;在疾病3~4周,中毒症状改善,食欲增强,而此时肠道病理变化较重,易发生肠穿孔和出血,故病人仍宜低渣饮食如稀饭、面条、软饭等,不可暴饮暴食,饮食恢复须循序渐进,切忌过急,禁食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2.休息活动指导:
为减轻心脏负担和减少肠蠕动,应注意休息,在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恢复期可适当在室内活动,避免劳累。

3.用药指导:
(1)喹诺酮类药物:常用药物有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少数病人可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极少数病人可出现过敏反应,应及时告诉医护人员。

(2)氯霉素:可引起白细胞减少,应观察血象,减少粒细胞减少症的发生,应定期复查血常规。

4.病友间不要相互接触,碗筷单用并消毒;排泄物及呕吐物经消毒处理后倒入化粪池;临床症状消失后每隔5~7天送检大便培养,连续2次阴性,体温正常半个月以上,可解除隔离出院。

5.带菌者若从事饮食、幼托工作应调离工作岗位,并积极治疗;注意个人卫生,加强饮食、饮水及粪便的管理,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不食不洁食物等良好卫生习惯。

伤寒 病情说明指导书

伤寒 病情说明指导书

伤寒病情说明指导书一、伤寒概述伤寒(typhoid fever)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一类急性肠道传染病。

常有持续发热、表情淡漠、相对缓脉、玫瑰皮疹、肝脾肿大等临床表现。

对于曾接受过预防接种的患者,预后较好,但老年人、婴幼儿患者预后较差。

英文名称:typhoid fever其它名称:无相关中医疾病:暂无资料。

ICD 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传染病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无遗传性发病部位:肠常见症状:持续发热、表情淡漠、相对缓脉、玫瑰皮疹、肝脾肿大主要病因:人体感染了伤寒杆菌检查项目:体格检查、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血培养、骨髓培养、粪便培养、尿培养、血清学检查、血生化检查、X 线、B 超、心电图重要提醒:伤寒可通过食用不洁的食物和水而感染,因此平时应注意饮食和环境卫生,不吃生食,不饮生水。

临床分类:伤寒根据不同的发病年龄,机体免疫,是否存在基础疾病,感染数量以及使用有效抗菌药物的早晚等因素,可分为:1、典型:症状明显,病程1~5周,最早出现的症状是发热,之后可逐渐出现肝脾肿大、玫瑰疹、表情淡漠、相对缓脉、腹痛等特征性临床表现,有时还可并发肠出血、肠穿孔等。

但由于多数患者能得到及时诊断和有效的抗菌治疗,故目前典型表现患者较少见。

2、轻型:全身毒血症状轻,病程短,1~2周可恢复健康。

多见于儿童或者发病初期使用有效抗菌药物以及曾经接受过伤寒菌苗预防的患者。

由于临床特征不典型,容易出现漏诊或误诊。

3、暴发型:急性起病,毒血症状严重,高热或体温不升,常并发中毒性脑病、心肌炎、肠麻痹、中毒性肝炎或休克等。

4、迁延型:起病初期的表现与典型伤寒相似,但发热可持续5周以上至数月之久,呈弛张热或间歇热,肝脾肿大明显。

常见于原先有慢性乙型肝炎、胆道结石或慢性血吸虫病等消化系统基础疾病的患者。

5、逍遥型:起病初期症状不明显,患者能照常生活,甚至工作,部分患者直至发生肠出血或肠穿孔才被诊断。

伤寒治疗方案

伤寒治疗方案

伤寒治疗方案概述伤寒是一种由伤寒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咳嗽、嗜睡等。

本文档将介绍伤寒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理和康复护理等内容。

药物治疗方案伤寒的药物治疗主要是应用抗生素来控制病情和杀灭伤寒杆菌。

常用的药物包括:1.氟喹诺酮类药物:如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等,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可有效杀灭伤寒杆菌。

2.头孢菌素类药物:如头孢唑林、头孢他啶等,常用于治疗伤寒并发症,如肺炎、脑膜炎等。

3.庆大霉素:具有强效的杀菌作用,常用于重症伤寒患者的治疗。

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严重程度来选择药物和剂量,并在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

饮食调理方案伤寒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注意饮食调理,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以下是一些建议:1.饮食宜清淡:患者宜选择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蔬菜汤等。

2.忌辛辣食物:辛辣食物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加重患者的不适感。

3.加强补水:伤寒患者常有高热和出汗的症状,需要加强补水,多饮水或者口服含电解质的饮料。

4.增加维生素摄入:适量摄入维生素C和维生素D,以提高免疫力。

在饮食方面,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调整食谱,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

康复护理方案伤寒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也需要进行康复护理,以促进康复和提高生活质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康复护理方案:1.保持休息:伤寒患者应注意充足的休息,减少身体的活动量。

对于重症患者,可适时卧床休息。

2.注意个人卫生:患者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身体的清洁和干燥,避免感染其他疾病。

3.定期检查:治疗期间患者需定期进行身体检查,以了解病情的变化和药物的疗效。

4.心理疏导:伤寒患者常常出现情绪低落、焦虑等心理问题,应给予适当的心理疏导和支持。

在康复护理方面,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变化来制定个性化的康复护理计划,以达到最佳的康复效果。

总结伤寒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理和康复护理等。

伤寒的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伤寒的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伤寒的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1.湿阻卫⽓型: 症状:恶寒发热,头痛⾝重,午后热重,胸闷脘痞,⾯⾊黄滞,⾆苔⽩腻,脉濡缓。

治法:芳⾹⾟散、宣化表⾥湿邪。

⽅药:藿朴夏苓汤加减。

藿⾹10克,半夏9克,⾚茯苓12克,杏仁10克,⽣薏仁30克,蔻仁10克,猪苓12克,泽泻10克,淡⾖豉12克,厚朴12克。

⽔煎服,1⽇1剂,早晚分2次⼝服。

2.湿重于热型: 症状:⾝热起伏,午后热增,头重⾝重,困乏纳呆,胸闷脘痞,腹胀便溏,渴不思饮,苔⽩腻或⽩腻兼黄,脉濡。

治法:宣⽓化湿、佐以淡渗。

⽅药:三仁汤加减。

杏仁12克,蔻仁12克,薏仁15克,半夏10克,厚朴12克,通草10克,滑⽯20克,⽵叶10克。

⽔煎服,1⽇1剂,早晚分2次⼝服。

3.湿热并重型 症状:发热渐⾼,汗出不解,⼝渴不欲多饮,⼼烦脘痞,恶⼼呕吐,⼩便短⾚,⼤便溏⽽不爽,⾆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化湿清热。

⽅药:连朴饮加减。

黄连10克,厚朴、菖蒲各12克,半夏10克,⼭栀10克,淡⾖豉10克,芦根20克。

⽔煎服,1⽇1剂,早晚分2次⼝服。

4.热重于湿型: 症状:⾝热壮盛,⼝渴引饮,⾯⾚⼤汗,⽓粗,脘痞⾝重,苔黄微腻,脉象洪⼤。

治法:清热化湿。

⽅药:⽩虎汤加减。

知母12克,⽣⽯膏20克,黄连10克,黄芩10克,厚朴12克,⽢草10克。

⽔煎服,1⽇1剂,早晚分2次⼝服。

益康在线 5.热⼊营⾎型: 症状:⾝热夜甚,⼼烦,时有谵语或神昏不语,斑疹隐隐,便⾎,⾆绛少苔。

治法:清营泻热,凉⾎散⾎。

⽅药:清营汤加减。

⽔⽜⾓30克,⽣地黄20克,⾚芍15克,黄连10克,⼭栀⼦10克,地榆15克,丹⽪12克。

⽔煎服,1⽇1剂,早晚分2次⼝服。

6.⽓虚⾎脱型: 症状:腹部不适,⼤便出⾎,量多,⾝热骤降,颜⾯苍⽩,汗出肢冷,脉象细数。

治法:补⽓固脱⽌⾎。

⽅药:先服独参汤,后⽤黄⼟汤加减。

灶⼼⼟30克,⽣地黄20克,⽩术12克,制附⼦10克,阿胶12克,黄芩10克,⽢草10克。

伤寒的诊断及治疗

伤寒的诊断及治疗

伤寒的诊断及治疗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伤寒病人及带菌者都是传染源,病源随粪、尿、呕吐物等排出体外,直接或间接污染水或食物,引起疾病传播。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夏秋季为多。

㈠伤寒的诊断:1.流行病学:当地伤寒流行,患者无伤寒病史与伤寒菌苗接触史,有与伤寒患者密切接触史。

2.临床表现3.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大多为3-4×109/L左右,并以中性粒细胞减少和嗜酸性粒细胞消失为特征。

嗜酸性粒细胞随病情好转而逐渐上升。

高热时可有轻度蛋白尿;10-20%有黑便或肉眼血便;大便潜血阳性者更多。

△血培养:是本病确诊的依据。

第7-10病日血培养阳性率可达90%,第3周降为30-40%,第4周常为阴性。

故应在体温上升阶段,抗生素应用前作血培养,要提高阳性率。

采血量不应少于5 毫升。

△骨髓培养:阳性率较血培养高。

对已使用抗生素治疗,血培养阴性者尤为适宜。

△粪便培养:在本病任何阶段,均可从粪便中分离到病原菌。

第1周时阳性率10-15%,第3-4周时可达80%左右。

3%患者粪便排菌可超过1年。

△尿培养:第3-4周培养阳性率较高,约25%。

△免疫学检查:肥达氏反应用于本病诊断已近90年。

病后1周出现O、H凝集素,第3-4周时可达90%,其效价随病程而递增,第4-6周达到高峰。

约10%患者肥达氏反应始终阴性。

应用标准抗原检测,未经免疫者O凝集素≥1:80,H凝集素≥1:160时有诊断价值。

病程中应逐周复查,效价依次递增或恢复期效价上升4倍以上才有意义。

O凝集素增高提示为沙门氏菌属感染,而H凝集素则可鉴定沙门氏菌组别。

预防接种后,H凝集效价明显上升,可持续数年之久,在其他疾病时可出现“回忆反应”。

肥达反应的特异性不强,故评价时需结合流行病学资料。

近年来有用对流免疫电泳法检测抗体,较肥达氏反应特异、敏感和快速。

㈡伤寒与其他几种疾病的鉴别诊断:1.粟粒性结核:长期发热,呈消耗病容,中毒症状显著,与本病表现相似。

伤寒的中医治疗方法

伤寒的中医治疗方法

伤寒的中医治疗方法
伤寒是一种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中医通常采用药物治疗来对抗病菌,促进患者康复。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中医治疗方法:
1. 中药治疗:中药经常用于伤寒的治疗,常用的中药包括黄连、黄芩、黄柏、板蓝根等具有抗菌、解毒和清热的草药。

2. 汤剂疗法:中医通常采用多种草药配制成汤剂,对患者进行口服治疗。

常用的汤剂包括清胃败毒汤、苦参汤等。

3. 针灸疗法:针灸是中医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它可以通过调节人体经络和脏腑功能来增强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4. 刮痧疗法:刮痧是一种通过刮擦患者皮肤来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排毒的方法,它可以帮助患者排除体内的毒素。

5. 中医食疗:中医食疗是利用食物的药理作用来治疗疾病。

在伤寒治疗中,中医会推荐患者采用一些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食物,如藕、冬瓜、黄瓜等。

总的来说,中医治疗伤寒强调整体调理和病因病机的辨证施治,通过草药、针灸、
刮痧和食疗等多种方法综合治疗,促进患者病情康复。

但是请注意,伤寒是一种严重传染病,患者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伤寒诊断的金标准

伤寒诊断的金标准

伤寒诊断的金标准
伤寒诊断的金标准是通过培养分离出病原体伤寒杆菌(Salmonella typhi)或在疾病进程中出现抗体反应。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症状和体征的评估:患者出现持续性高热、全身不适、头痛、乏力、腹泻或便秘、嗜睡和精神状态异常等症状和体征。

2. 病史的询问:了解患者的旅行史、饮食史、接触史和家族史等,以确定是否存在接触伤寒病人或者疫区旅行等相关因素。

3. 细菌学检查:通过血培养或骨髓培养等方式,检测出病原菌,通常在发病后第一周进行血培养,阳性率可达70%-90%。

4. 血液学检查:检测患者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C反应蛋白等指标,以辅助诊断。

5. 免疫学检查:检测患者的血清抗体,如Widal试验、增强杨氏试验、假单胞菌鞭毛蛋白试验、萨尔蒙氏试验等,以诊断伤寒。

需要注意的是,诊断伤寒不能单凭一项检查结果,而是需要结合临床表现、病史和几项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中医内科伤寒副伤寒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中医内科伤寒副伤寒中医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伤寒副伤寒本病是感染伤寒或副伤寒杆菌所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

一般属于中医学“湿温”病的范畴。

多因夏秋季节脾胃功能减弱,湿与热互结肠胃,蕴酿熏蒸而致病;甚则湿热化燥伤津,出现肠出血等严重症状。

【诊断】1典型的未经治疗的伤寒具有下列临床特点:(1)持续发热,午后热甚,起病较缓慢,第1周初起体温呈弛张热型,以后呈梯型上升,第2周持续在39〜40C左右,呈稽留热或弛张热型,第3周末开始体温逐渐下降,约1周左右恢复正常。

小儿患者,起病较急,热型多不规则。

(2)明显中毒症状面色淡黄而垢,表情淡漠,听力减退,胸闷不饥,腹胀,腹泻或便秘,嗜唾,澹妄,甚至昏迷,舌苔厚腻(小儿患者,中毒症状较轻,常有恶心、呕吐)。

(3)皮疹在发病第2周,胸背部或腹部出现散在性粉红色细小皮疹,压之可退色,称作“玫瑰疹”(小儿少见高热汗多阶段,颈、项、胸腹部可见“汗疹”,中医称为“白痞(4)相对缓脉,即体温很高,而脉搏增快不明显。

如体温39~40C时,脉搏仅80〜90次/分。

(5)肝脾常有轻度肿大,质软,有压痛(小儿少见)。

2 .化验检查:血液白细胞总数减少,嗜酸性白细胞减少或消失。

早期血培养伤寒杆菌阳性,3〜4周后大小便可培养出伤寒杆菌。

病程第2周起,血清肥达反应逐渐出现阳性(未经免疫者,0抗体凝集效价>1:80,H抗体凝集效价>1:160),逐周复查,效价依次递增,诊断价值更大。

3 .在病程第2〜3周应注意并发症的产生。

(1)肠出血:表现黑便或暗红色便,轻者仅大便隐血试验阳性,重者可出现休克症状。

(2)肠穿孔:右下腹突然剧痛、肌紧张,局部有压痛及反跳痛,肝浊音界缩小或消失,伴有恶心呕吐,出冷汗,脉细数。

(3)小儿患者并发肠出血、肠穿孔者少见,常并发支气管炎或支气管肺炎。

4 .近年不典型轻症病例增多,持续热型减少,中毒症状减轻,脾脏肿大及玫瑰疹少见,肝肿大增多,诊断有赖化验检查。

5 .本病应与疟疾、粟粒性肺结核、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病毒性感染等相鉴别。

伤寒副伤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伤寒副伤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伤寒副伤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伤寒和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临床表现相似,但有些细微的差别。

下面是伤寒和副伤寒的诊断标准和处理原则:
一、伤寒的诊断标准:
1. 发热和体温曲线特点:体温持续增高,一般在第2周达高峰,然后温度缓慢下降。

2. 临床症状:典型的伤寒患者表现为寒战、高热、脉搏与呼吸加快、相对缓脉、舌苔、脾大和肝大等。

3. 实验室检查:血液和骨髓培养出沙门氏菌,或血清淋巴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增加等。

二、副伤寒的诊断标准:
1. 发热和体温曲线特点:体温逐渐上升,一般不出现明显的高热期。

2. 临床症状:副伤寒患者表现为乏力、头痛、肌肉酸痛、喉痛、腹痛、消化不良等。

3. 实验室检查:血液和骨髓培养出沙门氏菌,或血清白细胞数及淋巴细胞增多等。

处理原则:
1. 病情监测: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等指标的监测。

2. 抗菌治疗:使用有效的抗生素,如氯霉素、应用第三代头孢菌素等,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细菌培养结果来确定具体治疗方案。

3. 对症处理: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如给予退热药、补液等。

4. 预防措施: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包括个人卫生习惯的培养、饮食卫生的保证、避免接触患者等。

总而言之,伤寒和副伤寒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治疗原则是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使用适当的抗菌药物,对症处理,并采取预防措施。

及早发现和治疗是预防并发症和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伤寒的中医治疗方法

伤寒的中医治疗方法

伤寒的中医治疗方法
伤寒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可以通过中医的治疗方法来缓解其症状和促进康复。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医治疗方法:
1. 辨证论治:中医治疗强调辨证施治,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病程和体质,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常用的治疗原则包括清热解毒、祛邪扶正等。

2. 温中理气:伤寒导致脾胃功能紊乱,中医常使用温中理气的方法来复原脾胃功能。

常见的药物包括陈皮、白术、人参等。

3. 解表发汗:伤寒初期常见的症状是发热、头痛、恶寒等,中医常使用解表发汗的方法来驱除外邪。

常见的方法包括温饮、艾灸、草药发汗剂等。

4. 草药治疗:中医常使用一些具有清热解毒、祛邪等功效的草药来治疗伤寒。

常见的草药包括连翘、金银花、黄连等。

5. 中药熏洗:伤寒病程较长时,患者可能出现皮肤瘙痒、刺痛等情况,中医常使用中药熏洗来缓解症状。

常见的中药包括荆芥、盐酸胆碱等。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伤寒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能随意使用草药或方法。

同时,中医治疗方法可以作为辅助手段,但不应作为替代西医的治疗方法。

伤寒治疗原则

伤寒治疗原则

伤寒治疗原则
伤寒治疗的原则包括以下几点:
1. 早期治疗:尽早发现和治疗伤寒病例,以防止病情进展和并发症的发生。

2. 排除刺激因素:识别并排除可能引起伤寒病情恶化的刺激因素,如过度疲劳、寒冷、饮食不当等。

3. 床上休息:患者需要卧床休息,并避免体力活动,以减少对身体的负担,帮助病情恢复。

4. 抗菌治疗: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抗生素是治疗的核心。

常用的治疗药物包括头孢菌素、氯霉素等。

5. 补液与营养:伤寒病患者由于高热、出汗和腹泻等原因,易导致身体脱水和营养不足,因此需要适量补液,并提供高热量、易消化的饮食。

6. 对症处理:根据患者具体的症状和并发症进行对症处理,如控制高热、缓解腹泻、止血等。

7. 预防并发症:伤寒病可能引发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如中毒性休克、肺炎、心肌炎等,对于可能出现并发症的患者需及时干预和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伤寒疫苗可以预防伤寒的发生,对于居住在高发地区或者有旅行史的人群,接种疫苗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伤寒诊断标准

伤寒诊断标准

伤寒诊断标准伤寒是一种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临床表现多样,诊断较为复杂。

为了准确诊断伤寒,医生们制定了一套严谨的伤寒诊断标准,以便及时发现和治疗患者。

下面将介绍伤寒的诊断标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临床表现。

1. 发热,高热,多在39℃以上,持续数天不退热。

2. 寒战,发热前常有明显的寒战。

3. 头痛、肌肉酸痛,常见症状,患者常感到全身不适。

4. 腹泻,部分患者出现腹泻症状,粪便呈稀水样,有时伴有脓血。

5. 皮疹,部分患者在发热数天后出现皮疹,多见于躯干和四肢,呈出血点状或瘀点状。

二、实验室检查。

1. 血液培养,阳性率较高,是诊断的主要依据。

2. 白细胞计数,早期白细胞总数可正常或减少,但中性粒细胞增多。

3. 肝功能检查,ALT、AST升高,黄疸出现较晚。

三、诊断标准。

1. 临床诊断,有典型的伤寒临床表现,结合流行病学史,可作临床诊断。

2. 实验室诊断,阳性的血液培养是最可靠的诊断依据,但需排除其他细菌性感染。

3. 影像学检查,X线检查可发现肠道黏膜水肿、充血、肠腔变窄等特征性改变。

四、鉴别诊断。

1. 伤寒与副伤寒,副伤寒症状较轻,病程短,血培养阴性。

2. 伤寒与败血症,败血症病情急重,患者多有休克表现,血培养可有多种致病菌生长。

五、治疗。

1. 抗生素治疗,青霉素、氯霉素等是治疗伤寒的常用抗生素。

2. 对症治疗,及时补液、降温、止泻等对症治疗非常重要。

3. 饮食调理,伤寒患者应进食易消化、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

六、预防。

1. 个人卫生,勤洗手、饮食卫生、避免生食生肉等是预防伤寒的有效措施。

2. 疫苗接种,伤寒疫苗是预防伤寒的主要手段,应定期接种。

总结,伤寒是一种临床症状多样的传染病,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因素。

对于临床医生来说,熟悉伤寒的诊断标准对于及时发现和治疗患者至关重要。

同时,公众也应该加强对伤寒的认识,提高自我防护意识,预防伤寒的发生。

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伤寒的治疗方法

伤寒的治疗方法

伤寒的治疗方法
伤寒是一种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症状包括高热、头痛、全身酸痛、恶心呕吐等。

治疗伤寒需要综合运用中西医结合
的方法,及时有效地控制病情,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

首先,对于伤寒患者,应尽早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确
定病原菌的种类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从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
治疗。

同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用抗病毒药物、解热
镇痛药和抗炎药物,以缓解症状、控制发热。

其次,中医治疗在伤寒的治疗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根据中医
理论,伤寒属于“表里不分”范畴,治疗时应重视清热解毒、祛湿
化痰。

常用的中药包括连翘、板蓝根、黄芩等,可以通过清热解毒、凉血止血、祛湿化痰的作用,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此外,伤寒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饮食调理也非常重要。

应避免
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稀饭、清汤、
蔬菜水果等,保证营养摄入的同时,减轻对消化系统的负担。

除了药物治疗和饮食调理外,伤寒患者的休息和营养补充也是
治疗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部分。

患者应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同时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提高免疫力,促进康复。

总之,治疗伤寒需要综合运用抗生素、中药、饮食调理、休息和营养补充等方法,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及时有效地控制病情,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

希望广大医护人员和患者能够加强对伤寒的认识,提高对伤寒的防范意识,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伤寒、副伤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伤寒、副伤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伤寒、副伤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伤寒和副伤寒是两种由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

下面是伤寒和副伤寒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伤寒的诊断标准:
1. 临床表现:发热、头痛、全身不适等症状,一般出现在潜伏期后的第一周。

2. 体征检查:可出现腹泻或便秘、肝脾轻度肿大、玫瑰疹、相对缓脉等体征。

3. 实验室检查:便涂片或粪便培养阳性,血培养阳性。

副伤寒的诊断标准:
1. 临床表现:与伤寒相似,但病程较短,症状较轻。

2. 实验室检查:便涂片或粪便培养阳性,血培养阴性。

伤寒和副伤寒的处理原则:
1. 基本处理:卧床休息、高热时物理降温、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饮食清淡易消化。

2. 给予抗生素治疗:通常使用氟喹诺酮类(如氧氟沙星)或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曲松)。

3. 防止并发症:如中毒性脑病、肠出血、腹腔感染等,需积极处理并予以支持治疗。

4. 提供支持性治疗:根据病情给予液体补充、营养支持、症状缓解等治疗。

重要提示:由于伤寒和副伤寒的症状和体征与其他疾病相似,
确诊需要依靠实验室检查,如粪便或血液培养。

因此,若怀疑患有伤寒或副伤寒,请及时就医并按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

伤寒和副伤寒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

伤寒和副伤寒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

伤寒和副伤寒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伤寒和副伤寒(typhoidfeverandparatyphoidfever)是由伤寒和副伤寒甲、乙、丙沙门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

临床以持续发热、相对缓脉、神经系统中毒症状、肝脾大、玫瑰疹及白细胞减少为特征,少数病例可并发肠出血或肠穿孔。

【诊断提示】1.流行病学注意发病季节,流行地区预防接种史等。

2.临床表现潜伏期3~60d,平均7~14d。

(1)典型伤寒:病程4~5周,可分四期:①初期(病程第1周),缓慢起病,有发热、咽痛、食欲减退、咳嗽,体温阶梯状逐渐上升,5~7d达39~40℃。

②极期(病程2~3周),高热、多呈稽留热型,由于早期不规律使用抗生素或糖皮质激素,使弛张热及不规则热型增多。

多有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听力减退,重者可有谵妄、精神错乱和昏迷,虚性脑膜炎可出现脑膜刺激征。

一般7~14d出现胸、腹和背部皮肤玫瑰疹,经2~5d消退。

可出现食欲减退、便秘、腹胀、中毒性肠麻痹。

20%~73%的病人体温高而脉率相对缓慢,即体温每升高1℃,每分钟脉搏增加少于15~20次。

③缓解期(病程第4周),体温呈弛张型下降,各种症状逐渐消失,此期易并发肠穿孔、肠出血。

④恢复期(病程第5周起),体温已趋正常,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但体质虚弱,约1个月后方能恢复。

(2)非典型伤寒:①轻型:体温38℃左右,症状轻,1~2周自愈;②顿挫型:初期病情重,但恢复快,1~2周自愈;③迁延型:病情不严重,但发热持续5周以上,甚至长达数月;④逍遥型:症状很轻,常因突发肠出血或肠穿孔而被发现;⑤暴发型:骤发高热,脉搏细速,血压下降,循环衰竭,谵妄,昏迷,中毒性心肌炎,全身出血现象等。

如未能及时抢救,可1~2周内死亡。

(3)小儿和老人伤寒:起病较急,多为不规则热或弛张热,胃肠道症状明显,白细胞数常不减少,年长儿轻型和顿挫型较多。

老人易并发支气管炎与心功能不全,恢复缓慢,病死率较高。

(4)伤寒的复发与再燃:复发:进入恢复期症状消失1~3周后,发热等临床表现又出现但较初发为轻,与胆囊或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中潜伏的伤寒沙门菌大量繁殖再侵入血循环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伤寒诊疗指南简介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

主要病理变化为全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增生性反应,以回肠下段淋巴组织增生、坏死为主要病变。

典型病例以持续发热、相对缓脉、神情淡漠、脾大、玫瑰疹和血白细胞减少等为特征,主要并发症为肠出血和肠穿孔。

疾病分型伤寒主要分为:普通型,轻型,暴发型,迁延型,逍遥型,顿挫型。

发病原因伤寒杆菌感染后是否发病与细菌数量、毒力、机体免疫力等因素有关。

如胃酸过低、重度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等也是造成伤寒发病的因素。

发病机制伤寒杆菌由口入胃,如未被胃酸杀死则进入小肠,经肠黏膜侵入集合淋巴结、孤立淋巴滤泡及肠系膜淋巴结中繁殖,再经门静脉或胸导管进入血流,形成第一次菌血症。

如机体免疫力弱,则细菌随血流扩散至骨髓、肝、脾及淋巴结等组织大量繁殖,至潜伏期末再次大量侵入血流,形成第二次菌血症,开始出现发热、皮疹及肝脾肿大等临床表现。

同时细菌可随血液循环扩散至全身各器官及组织引起病变,如急性化脓性骨髓炎、肾脓肿、脑膜炎、急性胆囊炎、心包炎等。

细菌可经胆道进入肠道随粪便排出,或经肾脏随尿液排出。

伤寒的持续性发热是由于伤寒杆菌及其内毒素所致。

病程第2~3周,经胆道进入肠道的伤寒杆菌,部分再度侵入肠壁淋巴组织,在原已致敏的肠壁淋巴组织中产生严重的炎症反应,引起肿胀、坏死、溃疡等。

若病变波及血管则可引起出血,若溃疡深达浆膜则致肠穿孔。

病程第4~5周,人体免疫力增强,伤寒杆菌从体内逐渐清除,组织修复而痊愈,但约3%可成为慢性带菌者,少数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不足等原因引起复发。

临床表现➢多发群体男女老幼均可发病。

饮食卫生较差者,无伤寒特异免疫力而到伤寒高发地旅行者易发。

➢疾病症状潜伏期7~23天,多数10~14天,整个病程4~5周。

典型伤寒的临床表现分为下述四期。

1.初期:病程第一周。

多数起病缓慢,发热,体温呈现阶梯样上升,5~7日高达39~40℃,发热前可有畏寒,少有寒战,出汗不多。

常伴有全身不适、乏力、食欲不振、腹部不适等,病情逐渐加重。

2.极期:病程第2~3周。

出现伤寒特有的症状和体征。

①持续高热,热型主要为稽留热,少数呈弛张热或不规则热,持续时间10~14天;②消化系统症状:食欲不振明显,舌苔厚腻,腹部不适,腹胀,可有便秘或腹泻,下腹有轻压痛;③心血管系统症状:相对缓脉和重脉;④神经系统症状:可出现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听力减退,重症患者可有谵妄,昏迷或脑膜刺激征(虚性脑膜炎);⑤肝脾大:多数患者有脾大,质软有压痛。

部分有肝大,并发中毒性肝炎时,可出现肝功异常或黄疸;⑥玫瑰疹:于病程第6天胸腹部皮肤可见压之退色的淡红色斑丘疹,直径2~4mm,一般在10个以下,分批出现,2~4日内消退。

3.缓解期:病程第3~4周,体温逐渐下降,症状渐减轻,食欲好转,腹胀消失,肝脾回缩。

本期可出现肠穿孔、肠出血等并发症。

4.恢复期:病程第5周,体温正常,症状消失,食欲恢复,一般在一个月左右完全康复,但在体弱或原有慢性疾患者,其病程往往延长。

辅助检查1.血常规白细胞偏低或正常,粒细胞减少,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对诊断及观察病情都有价值,其消长与病情相一致。

血小板也可减少。

2.尿常规极期可出现尿蛋白及管型。

3.粪便常规在肠出血时有血便或潜血试验阳性。

少数患者当病变侵及结肠时可有黏液便甚至脓血便。

4.血培养病程第1周阳性率最高(可达80%),以后逐渐下降,病程的任何阶段都可获得阳性结果。

用玫瑰疹刮取物做培养也可获阳性结果。

对已用抗生素的患者,可取血凝块做培养。

5.骨髓培养较血培养阳性率更高,可达90%以上,其阳性率受病程及使用抗菌药物的影响较小。

6.粪便培养整个病程中均可阳性,第3~4周阳性率最高,达75%,但应排除胆道带菌而患其他疾病者。

7.尿培养病程第2周后出现阳性者可达50%。

8.胆汁培养用十二指肠引流的胆汁培养,对病程后期的诊断和发现带菌者有意义。

9.肥达反应(伤寒血清凝集反应) 肥达反应所用的抗原有伤寒杆菌的O抗原、H抗原、副伤寒甲、乙、丙的鞭毛抗原5种。

测定患者血清中相应抗体的凝集效价,对伤寒有辅助诊断价值。

常在病程第1周末出现阳性,其效价随病程的演变而递增,第4~5周达高峰,至恢复期应有4倍以上升高。

10.其他免疫学实验检测血清或尿中伤寒抗原或血清中特异性抗体IgM,对伤寒的早期诊断有意义。

鉴别诊断1.病毒感染此类患者起病较急,多伴有上呼吸道症状,常无缓脉、脾大或玫瑰疹,伤寒的病原与血清学检查均为阴性,常在1~2周内自愈。

2.斑疹伤寒流行性斑疹伤寒多见于冬春,地方性斑疹伤寒多见夏秋。

一般起病较急,脉搏较速,多有明显头痛。

第5~6病日出现皮疹,数量多且可有出血性皮疹。

外斐反应阳性。

治疗后退热比伤寒快。

3.钩端螺旋体病本病有疫水接触史,临床表现有眼结合膜充血,全身酸痛,尤以腓肠肌疼痛与压痛为著,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等;外周血白细胞数增高。

确诊有赖于相关的病原学及血清学检查。

4.急性病毒性肝炎伤寒并发中毒性肝炎易与病毒性肝炎相混淆,但前者肝功能损害较轻,有黄疸者黄疸出现后仍发热不退,并有伤寒的其他特征性表现,且肝炎病原学及血清学检查均为阳性。

5.布氏杆菌病患者有与病畜(牛、羊、猪)接触史,或有饮用未消毒的乳制品史。

本病起病缓慢,发热多为波浪型,退热时伴大汗,并有关节痛或肌痛等症状。

病程迁延,易于复发。

确诊须有血液或骨髓培养出病原体、布氏杆菌凝集试验阳性。

6.急性粟粒性肺结核患者多有结核病史或与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史。

发热不规则,常伴盗汗、脉搏增快、呼吸急促等。

发病2周后Χ线胸片检查可见双肺有弥漫的细小粟粒状病灶。

7.败血症少部分败血症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不增高,可与伤寒混淆。

败血症多有原发病灶,热型多不规则,常呈弛张热,伴寒战,无相对缓脉。

白细胞总数虽可减少,但中性粒细胞升高,血培养可分离出致病菌。

8.其他疟疾、恶性组织细胞病、风湿热以及变应性亚败血症等,有时需进行鉴别。

疾病治疗➢药物治疗1.氟喹诺酮类抗菌谱广,杀菌作用强,口服吸收完全,体内分布广,胆汁浓度高,副作用少,不易产生耐药,用作首选。

氧氟沙星300mg,每日2~3次口服,或200mg,每8~12小时1次静脉滴注;也可选用环丙沙星等。

疗程为2周。

儿童及孕妇慎用或忌用。

2.头孢菌素类以第二、三代头孢菌素效果较好,胆汁浓度高,复发者少,常用于耐药菌株的治疗及老年伤寒和儿童伤寒的治疗。

3.氯霉素氯霉素可用于非耐药菌株伤寒的治疗。

在疗程中应每周查血象2次,白细胞<2.5×109/L应停药,更换为其他抗菌药物。

伴有G-6PD缺陷的患者,用药后可发生溶血。

本药对带菌者无效。

婴幼儿、血液病、肝肾功能障碍者慎用。

4.氨苄西林其适应证为:①对氯霉素等有耐药的患者;②不能应用氯霉素的患者;③妊娠合并伤寒;④慢性带菌者。

疗程不短于2周。

本药优点是胆汁浓度高。

5.其他对耐药菌株引起的伤寒尚可选用阿米卡星及利福平等药物,但应注意其对肝、肾的毒副作用。

➢手术治疗肠道大出血经积极治疗仍出血不止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中医治疗①湿遏卫气:治宜芳香辛散,宣化表里湿邪。

常用藿朴夏苓汤。

方中杏仁宣肺利水;白蔻仁芳香醒脾;半夏、厚朴芳香化浊以燥湿;苡仁健脾渗湿;藿香芳香化湿。

②胃肠湿热:治宜清利湿热,理气和中。

常用王氏连朴饮。

方中川连苦寒清热燥湿;厚朴苦温行气化湿;半夏燥湿和胃,降逆止呕;菖蒲芳香化浊;栀子、豆豉清宣郁热;芦根清热生津止渴。

若湿象较重,胸闷脘痞,身重不渴,腹胀便溏,舌苔滑腻者,治以宣气化湿;佐以淡渗,方药用三仁汤加减。

若热象较著,高热烦渴,面赤大汗,气粗,苔黄腻,脉洪者,治以清热化湿,方药用白虎汤加味。

③热入营血:治以清营泄热,凉血散血。

常用清营汤。

方中水牛角、生地凉血止血;赤芍、丹皮凉血散瘀;黄连、地榆清热解毒。

用时配合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

④气虚血脱:治宜补气固脱止血。

常先服独参汤,后用黄土汤加人参。

也可服生脉散加阿胶、地榆、乌梅、仙鹤草、山萸肉等养血止血之品。

⑤气阴两伤,余热未清:治宜益气生津,清解余热。

常用竹叶石膏汤加减。

方中竹叶,石膏清热泻火;党参、麦冬益气养阴:半夏降逆止呕;甘草、粳米调养胃气。

若胃阴不足,胃火上逆,出现口舌糜烂,舌红而干者,加鲜石斛、天花粉。

如胃火炽盛,舌红脉数者,加天花粉、知母之类。

疾病预后伤寒的预后与病人的情况,年龄,有无并发症,治疗早晚,治疗方法,过去曾否接受预防注射以及病原菌的毒力等有关。

自应用氯霉素以来病死率明显降低,约在1%~5%.老年人,婴幼儿预后较差,明显贫血,营养不良者预后也较差。

并发肠穿孔,肠出血,心肌炎,严重毒血症等病死率较高。

疾病预防1.管理传染源及时发现、早期诊断、隔离并治疗患者和带菌者,隔离期应自发病日起至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体温恢复正常后15日为止,或停药后连续大便培养2次(每周1次)阴性方可出院。

对带菌者应彻底治疗。

连续大便培养4次阴性可恢复与食品、儿童有关的工作。

2.切断传播途径搞好“三管一灭”(管水、管饮食、管粪便,消灭苍蝇),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不进食生水和不洁食物。

3.保护易感人群流行区内的易感人群可接种伤寒菌苗。

目前使用的有伤寒、副伤寒甲、乙三联菌苗,用伤寒杆菌Ty21a.变异株制成的口服活菌苗等,可根据条件选用。

饮食注意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无渣饮食。

退热后,食欲增强时,仍应继续进食一段时间无渣饮食,以免诱发肠出血和肠穿孔。

护理方法注意皮肤及口腔的护理,注意观察体温、脉搏、血压、腹部、大便等变化。

注意事项1.高热适当应用物理降温,慎用解热镇痛类发汗退热药,以免虚脱。

2.便秘用开塞露或用生理盐水低压灌肠,禁用泻剂和高压灌肠。

3.腹泻可用收敛药,忌用鸦片制剂。

4.腹胀可用松节油腹部热敷及肛管排气,禁用新斯的明类药物。

5.激素的应用对毒血症症状明显和高热患者如无禁忌可在足量有效的抗菌治疗下短期加用糖皮质激素。

并发症1.肠出血多出现于病程第2~3周,可见大便潜血阳性至大量血便。

少量出血可无症状或仅有轻度头晕、脉快,可由大便潜血试验证实;大量出血时热度骤降,脉搏细速,体温与脉搏呈现交叉现象,大便呈柏油样便或果酱样便,并有失血性休克的表现。

2.肠穿孔为最严重的并发症,多见于病程第2~3周。

多因饮食不当、饱餐或食用多渣难消化、易胀气食物所致,也可因滥用泻药、高压灌肠等使肠道压力增高诱发。

表现为突然右下腹剧痛,伴有恶心、呕吐、呃逆、出冷汗、脉搏细速、体温暂时下降等,但不久体温又迅速上升,并出现腹膜炎征象,腹壁紧张,出现压痛与反跳痛,腹胀气,肝浊音界消失等,Χ线检查膈下有游离气体,白细胞计数升高。

3.中毒性肝炎表现为肝功能异常,少数患者可出现黄疸、肝脾肿大。

4.其他如中毒性心肌炎、溶血性尿毒综合征、肺部感染、胆囊炎、骨髓炎、肾盂肾炎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