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对称问题有限元法分析
三维问题有限元分析(包括轴对称问题)
建立每个有限元的平衡方程,通过求解这些方程来得到近似解。
离散化
将连续的问题离散化,将整个求解域划分为有限个小的子域(称为有限元),每个子域上定义节点。
有限元方法的基本原理
解方程
通过求解整体矩阵的方程,得到各个节点的值,从整体矩阵,用于表示整个求解域上的问题。
详细描述
三维弹性力学问题的有限元分析
总结词
详细描述了三维热传导问题有限元分析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
详细描述
三维热传导问题是有限元分析的另一个重要领域,主要研究热量在物体中的传递和分布。通过将连续的物体离散化为有限个小的单元,可以建立单元之间的热量传递关系,从而得到整个物体的温度分布。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如传热学、热能工程等。
边界条件处理
轴对称问题的有限元方法
轴对称问题有限元分析的实现流程
建立系统方程
根据有限元近似解法,将微分方程转化为离散化的系统方程。
划分网格
根据问题的几何形状和特点,将求解区域划分为一系列离散的网格单元。
建立数学模型
根据实际问题,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包括物理方程、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求解系统方程
采用适当的数值方法(如直接法、迭代法等),求解离散化的系统方程,得到每个离散单元上的近似解。
轴对称问题具有旋转对称性,即其解在绕对称轴旋转时保持不变。
轴对称问题的定义和特性
特性
定义
将连续的物理问题离散化为有限个离散的单元,每个单元具有特定的形状和大小。
离散化
在每个离散单元上,使用近似函数来逼近真实解。常用的近似函数包括多项式、样条函数等。
近似解法
对于轴对称问题,边界条件通常与对称轴相关。需要对边界条件进行特殊处理,以确保离散化后的系统方程满足原始问题的约束。
第4章 轴对称问题和空间问题有限元法
(1 )(1 2) 1 1
1
0
0
0
0
1 2 2(1 )
7
轴对称单元的特点(与平面三角形单元的区别)
轴对称单元为圆环体,单元与单元间为节圆相连接;
节点力与节点载荷是施加于节圆上的均布力;
单元边界是一回转面;
应变分量 中出现了 ur r ,即应变不是常量;
且应变矩阵在r→0时,存在奇异点,需特殊处
由于几何矩阵中的元素不是常量,单元刚度矩阵需要通过积分得到,
为简化计算可以用三角形单元形心位置的坐标 rc , zc代替 B 矩阵中的变
量 。r, z
rc
1 3
(ri
rj
rm )
zc
1 3
(
zi
zj
zm )
实践证明采用近似积分也能达到一定的精度,具体对于三角形环单元
用形心处坐标代替应变矩阵中的坐标变量。
uj wj
N
q
um
wm
单元应变:
将单元位移函数代入几何方程得:
u r
1 2A (biuiBiblioteka bju jbmum )
u r
1 2A
(
fi
ui
f
ju j
f mum )
11
其中,
fs
as r
bs
cs zs r
(s i, j, m)
w z
1 2A
(ci
wi
cjwj
cmwm )
u z
1 2A (ciui
Fe
Fir
Fiz
=
2A
15
9rc2
0
2ri2
rjrm
(3) 分布面力移置
三维问题有限元分析(包括轴对称问题)
空间问题简介
工程实际中的很多问题难于简化为平面问题,如受任意 空间载荷作用的任意形状几何体,受对称于轴线载荷作 用的回转体,这类问题经典弹性力学往往无能为力。在 FEM中,空间问题只要求0阶连续,因此构造单元方便
➢空间问题的主要困难: (1)离散化不直观;————(网格自动生成) (2)分割的单元数量多,未知量的数目剧增。— ——— (对某些问题简化)——— ——— (轴对称问题) ➢空间分析的优点
p
s
C
(6-16)
e 1
e 1
式中
F e ——单元上集中力等效结点载荷列向量;
p
F e ——单元上表面力等效结点载荷列向量;
S
F e ——单元上体积力等效结点载荷列向量;
F e
——单元结点载荷列向量。
C
等效结点力公式为 Fe NTF p
式中
Fe SSeNTpSds
Fe VeNTpvdV
如同平面等参单元一样,需要通过雅克比矩阵来实现,由偏导法则
N i N xi x N yi y N zi z
同理可得
N i , N i
写成矩阵
Ni
x
y
z
Ni x
Ni x
Ni
x
y
z
Ni y
J
Ni y
Ni
x
y
z
Ni z
ui vi wi
(6-18)
式中
xi、yi、zi——结点i的坐标; ui、vi、wi——结点i沿x、y、z方向的位移; Ni——对应于i结点的形状函数。
在自然坐标系(局部坐标系)中,各结点的形状函数可写成如
下形式, 对于8个顶角结点( i=1,2,……,8)
第4章 空间问题有限元分析-轴对称
Re N T f p
FL e 2 r0 N T 62 f p 21
圆环 2 r0 Ni f pr Ni f pz N j f pr
N j f pz
Nm f pr
T
Nm f pz
r0 -- 集中力作用点的径向坐标。
2019/10/18
第4章 空间问题有限元分析 空间轴对称问题
曹国华
2019/10/18
空间有限元分析-轴对称
1
主要内容
§ 4.1位移模式 § 4.2几何方程 § 4.3单元刚度 § 4.4等效载荷
2019/10/18
空间有限元分析-轴对称
3
1、研究对象
当弹性体的几何形状,约束情况,以及所受的外力都 轴对称于某一轴,则这种弹性体的应力分析问题称为轴对 称应力分析问题,在工程中如 活塞,压力容器等 。
空间有限元分析-轴对称
12
几何方程与物理方程
PA线应变
0,(略去高阶小量).
PB线应变
εφ
PB PB PB
(u
φ
uφ φ
d φ)
u
ρdφ
1 uφ ; ρ φ
PA转角
α
DA
uφ ρ
d
ρ
uφ
,
PA d ρ ρ
2019/10/18
空间有限元分析-轴对称
空间有限元分析-轴对称
28
等效载荷
r Niri N j rj Nmrm
2、体积力移置
FFGee 2 [N] f rdrdz
若体积力为重,则单位体积 的力为
f
=-0
空间与轴对称问题有限元分析课件
02
CATALOGUE
有限元分析基础
有限元分析的基本概念
有限元分析是一种数值分析方法,通过将复杂 的物理系统离散化为有限个简单元(或称为元 素)的组合,以求解复杂系统的物理行为。
它基于变分原理和加权余量法,通过数学模型 将实际工程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从而得到近 似的数值解。
有限元分析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如结构分析 、流体动力学、电磁场等。
求解线性方程组
通过求解线性方程组得到每个节 点的位移和应力等物理量。
有限元分析的常用软件
ANSYS
功能强大的有限元分析软件,适用于各种工 程领域。
COMSOL Multiphysics
多物理场有限元分析软件,适用于模拟复杂 的多物理场耦合问题。
ABAQUS
专业的有限元分析软件,广泛应用于结构分 析、流体动力学等领域。
空间与轴对称问题有限元分析的优缺点
01
数值误差
有限元分析依赖于离散化的网格 ,存在数值误差,可能影响结果 的精度。
建模难度
02
03
计算资源需求
对于复杂问题的建模,需要较高 的专业知识和技巧,建模难度较 大。
对于大规模问题,有限元分析需 要大量的计算资源,如内存和计 算时间。
未来发展方向与挑战
优化算法
建筑领域
建筑设计中的对称和均衡问题需要考虑空间对称 性,以提高建筑的美观性和稳定性。
机械工程领域
机械零件的形状和结构需要考虑轴对称性,以确 保零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空间与轴对称问题的解析方法
解析法
通过数学公式和定理推导出问题的解 ,适用于简单的问题和特定条件下的 求解。
有限元法
将问题分解为有限个小的单元,通过 求解每个单元的近似解来逼近原问题 的解,适用于复杂的问题和不规则区 域的处理。
5 平面问题和轴对称问题的有限元法
( x
1
y
)
y
1 2 E
(
y
1
x)
xy
xy G
2(1 E
)
xy
八未知量:
u, v, x, y, xy, x, y, xy。八个 方程,加上 约束条件, 理论上可求 解各种弹性 力学 的平面 问题
5.1.2平面问题的三角形单元求解
形函数:
Ns
1 2A (as
bsr
cs z)
(s i, j, m)
19
5.2 轴对称问题
用矩阵表示的单元位移为:
d
u w
Ni 0
0 Ni
Nj 0
0 Nj
Nm 0
单元应变: 将单元位移函数带入几何方程得:
ui
wi
0 Nm
e
2
(6)求节点力与节点位移的关系
对于一个已经编排好节点号的系统,按节点号叠加单元刚度矩 阵中的元素可得到总体刚度矩阵,在引入一定的边界条件和外 载荷后即可求解。最后的计算格式可记为
2019/10/15
{F}={K}{δ}
5.2 轴对称问题
一、轴对称问题的定义
如果物体的几何形状、约束 情况及所受的外力都对称于 空间的某一根轴(如Z轴), 则通过该轴的任何平面都是 物体的对称面,物体内的所 有应力、应变和位移都关于 该轴对称,这类问题称为轴 对称问题。
1 2A
abii ci
aj bj cj
am bm
弹性力学空间轴对称问题有限元法
7.1 弹性力学空间轴对称问题的描述
一、柱坐标系
由于轴对称性质,采用柱坐标系( r、θ、z ) 分析轴对称问题
w r
u z
• 尽管点的位移发生在平面内,但是,对于垂直于 平面的线元素却存在着伸缩的可能,因此,轴对 称问题的环向应变不为零。
2)几何方程
• 对于周向应变,尽管不存在周向位移,但由于A点 发生径向位移后,它与轴的距离变为,从而导致 产生周向的变形,如图所示,则产生周向应变为
(r u)d rd rd
Ke
B
eT
e
DB
dv
Ve
Fbe NeTf dv
Ve
Fqe NeT f dS Se
Fe 0
BeT0 dv
Ve
Fe 0
BeTD0 dv
Ve
Ke 2
BeT
e
DB
rdrdz
e
Fbe 2 NeTf rdrdz e
Fqe 2 NeT f rds Se
Fe 0
2
BeT0 rdrdz
u r
u
r
z
r u r w
rz
z
w
u
r z
7.1 弹性力学空间轴对称问题的描述 三、基本方程
(2)应力应变关系 —物理方程
1
1 1
0
r
σ
z rz
E 1 1 1
2
1 1
1
1
1
1
第四章轴对称问题
主要内容: 4-1轴对称问题有限单元法 4-2空间问题常应变四面体单元
轴对称结构体可以看成由任意
一个纵向剖面绕着纵轴旋转一周而 形成。此旋转轴即为对称轴,纵向 剖面称为子午面,如图4-1表示一 圆柱体的子午面abcd被分割为若干 个三角形单元,再经过绕对称轴旋 转,圆柱体被离散成若干个三棱圆 环单元,各单元之间用圆环形的铰 链相连接。对于轴对称问题,采用 圆柱坐标较为方便。以弹性体的对 称轴为z轴,其约束及外载荷也都 对称于z轴,因此弹性体内各点的 各项应力分量、应变分量和位移分 量都与环向坐标θ无关,
zi , z j , zm, ri , rj , rm 及结点位移ui , uj , um, wi , w j , wm代入式(4-4)中,可以 解出六个待定系数 1, 2, 。,再6 将这些待定系数回代到式 (4-4)中,就可以得到由结点位移和形函数所表示的单元内任 一点的位移表达式
u Ni ui N j u j Nmum w Ni wi N j w j Nmwm
bi A1 fi
Si
2 A3 A
A1
bi
A1bi A2ci
fi fi
A1ci
ci
i, j, m
A1ci A2bi
返回
其中
u A1 1 u
,
1 2u
A2 21 u
,
1 uE A3 41 u1 2u
从(4-14)式可知,只有剪应力在单元中是常数,而其他 三个正应力在单元中都不是常数,与坐标r和z有关。同样 采用形心坐标和来代替,每个单元近似地被当作常应力单 元,所求得的应力是单元形心处的应力近似值。
e1
e1
这就是求解结点位移的方程组,写成标准形式
有限单元法课件第三章 轴对称问题的有限元解法
结构中的应力,应变和位移只是r,z的函数
任意一点的位移只有沿r方向的径向位移u 方向的切向 和沿z方向的轴向位移w,而沿 位移等于零。
子午面
o
r
因此,可以取出结构的任一子午面进 行分析,从而将三维问题转化为二维 问题来求解。
z ( z )
根据轴对称特点,有:
zr ( zr )
r z 0 r z 0
j
ui
uj
o
i
r
三节点三角形轴对称环单元
二、单元分析
从划分的单元中任取一个单元。 三个节点的编号分别为i,j,m,节点 坐标 (ri , zi ) , (rj , z j ) ,(rm , zm ) 为已知,节 点位移分别为(ui , wi ), (u j , wj ), (um , wm ) 。 1.位移函数
T
bi (3-12) l d s ci l
jn N 在 jm 边上有 Ni (r, z) 0 ,令 m jm t N j 1 jn 1 t jm
则有 ds jmdt ldt
s jn jmt lt
将以上五式代入式(3-12),积分得表面力 Ps 的等效节点载荷为
T
1
0
轴对称问题的弹性矩阵
第二节 轴对称问题有限元法
一、结构离散 轴对称结构本身是一个三维结构 ,由于形状和载荷的特殊 性,其网格划分仅在任一子午面上进行 ,因此网格表现为平面 网格 , 但实际上单元具有环状的空间结构。本章采用三节点 三角形环单元。 w z m
m
um
wj
wi
( x, y)
T e
考虑到虚位移的任意性,将上式两边的 q 同时消去,则有 T e F B rdrd dz
轴对称问题
(i , j , m )
由上式可见,单元内应变 εr、εz、γrz都是常量,但φi, φj, φm与各单元中各点的位置(r, z)有关,环向应变εθ不是常量; 当结构包含对称轴(r = 0)在内时,φi , φj , φm是奇异的, 这将给数值计算带来困难。
汽车工程系
结构分析与CAE研究室
- 16 -
z j
wj uj wi ui
单元结点力向量:
wm um
i m
{ f }e
⎧ fi ⎫ ⎪ ⎪ = ⎨fj ⎬ ⎪ ⎪ ⎩ f m ⎭ 6×1
r
汽车工程系
结构分析与CAE研究室
- 11 -
4.2 三结点三角形轴对称单元
4.2.2 单元位移模式 由于有三个结点,在r方向和z方向上各有三个结点条件, 因此设它的单元位移模式为
u ( r , z ) = α1 + α 2 r + α 3 z ⎫ ⎬ w(r , z ) = α 4 + α 5 r + α 6 z ⎭
该位移模式与平面问题三结点三角形单元完全相同。同样, 将结点坐标和结点位移代入上式可得到单元内部位移
⎧ ui ⎫ ⎪w ⎪ ⎪ i⎪ 0 ⎤ ⎪uj ⎪ e ⎪ ⎪ ⎨ ⎬ = [ N (r , z )]{δ } Nm ⎥ ⎪ wj ⎪ ⎦ ⎪ um ⎪ ⎪ ⎪ ⎪ wm ⎪ ⎩ ⎭
-5-
4.1 基本概念
4.1.2 基本方程 ①平衡方程
∂σ r ∂τ zr σ r −σ θ + + + br = 0 ∂r ∂z r ∂σ z ∂τ rz τ rz + + + bz = 0 ∂z ∂r r ⎫ ⎪ ⎪ ⎬ ⎪ ⎪ ⎭
空间与轴对称问题有限元分析
划分网格
将连续的求解域离散化为有限个简单 元,形成网格。
建立刚度矩阵和载荷向量
根据每个简单元的特性,建立刚度矩 阵和载荷向量,以描述简单元之间的 力和力矩关系。
求解线性方程组
通过求解线性方程组,得到每个节点 的位移和应力分布。
有限元分析的优势与局限性
优势
有限元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通用性,可以处理复杂的几何形状和边界条件, 适用于各种物理问题的求解。此外,有限元方法可以通过并行计算等技术提高 计算效率。
05
空间与轴对称问题有限元分析 的未来发展
新型有限元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混合有限元方法
结合不同类型有限元的优点,以更好地适应复 杂问题的需求。
自适应有限元方法
根据问题求解的实际情况,自动调整有限元的 尺寸和形状,以提高求解精度和效率。
非标准有限元方法
针对特定问题开发非标准的有限元,以获得更好的求解效果。
复杂空间与轴对称问题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高维空间问题
01
随着问题维度的增加,有限元的构造和求解变得更加复杂,需
要发展更高效的算法和软件。
不规则区域问题
02
有限元的构造和处理在不规则区域上更具挑战性,需要研究新
的方法和技巧。
多物理场耦合问题
03
多物理场耦合的空间与轴对称问题需要发展能够同时处理多个
物理场的有限元方法。
误差估计
对称性有助于更准确地估计误差。
空间对称性问题的有限元模型建立
01
02
03
定义对称轴
明确对称轴的位置,以便 在建立模型时考虑对称性。
选取合适的有限元
根据对称性选择合适的有 限元类型,如四边形、六 面体等。
建立对称约束
东南大学 有限元分析课程 第三章 轴对称问题和空间问题有限元法
B = Bi
Bj
Bm
0 0 ( s = i , j , m) cs bs
K e = 2π rc B T DB
单元刚度矩阵的分块矩阵近似表达式为:
K sp = 2π rc BsT DB p bs bp + f s f p + A1 (bs f p + f s bp ) + A2 cs c p = A1 (cs bp + cs f p ) + A2bs c p A1 (bs c p + f s c p ) + A2 cs bp cs c p + A2bs bp
式中: 式中:
A1 =
µ
1− µ
A2 =
1 − 2µ 2(1 − µ )
由于几何矩阵中的元素不是常量,单元刚度矩阵需要通过积分得到, 为简化计算可以用三角形单元形心位置的坐标 rc , z c 代替 B 矩阵中的变 量,将单元中的r和z近似地当作常量,并且分别等于 rc , z c 。
1 r ≈ rc = ( ri + rj + rm ) 3
K e = 2π ∫∫ B T DBrdrdz
单元刚度矩阵的分块矩阵为, 单元刚度矩阵的分块矩阵为,
K sp = 2π ∫∫ BsT DB p rdrdz ( s, p = i, j , m)
由于几何矩阵中的元素不是常量,单元刚度矩阵需要通过积分得到, 为简化计算可以用三角形单元形心位置的坐标 rc , z c 代替 B 矩阵中的变 量 r, z 。
1 rc = ( ri + r j + rm ) 3
1 z c = ( zi + z j + z m ) 3
结构有限元分析-第3章-轴对称
3 轴对称问题弹性力学空间问题中的轴对称问题是指,物体的几何形状、约束情况及所受的外力都对称于空间的某一根轴,因此在物体中通过该轴的任何平面都是对称面,所有应力、应变和位移也对称于该轴,这类问题称为轴对称问题。
研究轴对称问题时通常采用圆柱坐标系(r,θ,z),以z轴为对称轴。
轴对称问题实例如图3.1所示的受均布内压作用的长圆筒,通过Z轴的一个纵截面就是对称面图3.1受均布内压作用的长圆筒3.1 三角形截面环单元三结点单元位移函数图4-2 三结点单元轴对称问题分析中所使用的三结点单元,在对称面上是三角形,在整个弹性体中是三棱圆环,各单元中圆环形铰相联接。
三角形截面环单元的结点位移在轴对称问题中,弹性体内任意一点上,不存在切向位移,只存在径向位移u 和轴向位移w ,两个位移分量表示为,⎭⎬⎫⎩⎨⎧=w u f }{[][]Tmm j j i iT mT jT iew u w u w u==δδδδ}{单元结点位移轴对称问题的三结点三角形单元位移函数取为,⎭⎬⎫++=++=z r z r u 654321w αααααα⎪⎭⎪⎬⎫⎪⎩⎪⎨⎧⎥⎥⎥⎦⎤⎢⎢⎢⎣⎡∆=⎪⎭⎪⎬⎫⎪⎩⎪⎨⎧m j i m jim j i m j i u u u c c c b b b a a a 21321ααα根据结点位移,可得:⎪⎭⎪⎬⎫⎪⎩⎪⎨⎧⎥⎥⎥⎦⎤⎢⎢⎢⎣⎡∆=⎪⎭⎪⎬⎫⎪⎩⎪⎨⎧m j i m jim j i m j i w w w c c c b b b a a a 21654ααα单元形函数jm m j i r z z r a -=mmj ji iz r z r z r 11121=∆mj i z z b -=jm i r r c -=(i ,j ,m ))(21z c r b a N i i i i ++∆=单元内任一点的位移{}[]{}em jim m j j i i m jim j iN N N w u w u w u N N N N N N w u f δ=⎪⎪⎪⎪⎭⎪⎪⎪⎪⎬⎫⎪⎪⎪⎪⎩⎪⎪⎪⎪⎨⎧⎥⎦⎤⎢⎣⎡=⎭⎬⎫⎩⎨⎧=00003.2 应变矩阵(几何矩阵)根据几何方程及单元内位移的表达式,可得:⎪⎪⎪⎪⎭⎪⎪⎪⎪⎬⎫⎪⎪⎪⎪⎩⎪⎪⎪⎪⎨⎧∂∂+∂∂∂∂∂∂=⎪⎪⎭⎪⎪⎬⎫⎪⎪⎩⎪⎪⎨⎧r w z u z w ru r u zr z r γεεεθ应变矩阵)(21m m j j i i u b u b u b r u ++∆=∂∂)(21m m j j i i u f u f u f r u ++∆=rcz b r a f i i i ++=(下标轮换))(21m m j j i i w c w c w c z w ++∆=∂∂)(21m m j j i i u c u c u c z u ++∆=∂∂)(21m m j j i i w b w b w b r w ++∆=∂∂应变矩阵[]{}em ji m m mm m jj jj j ii ii i zr z r B B B b c c f b b c c f b b c c f b δγεεεθ=⎥⎥⎥⎥⎥⎦⎤⎢⎢⎢⎢⎢⎣⎡∆=⎪⎪⎭⎪⎪⎬⎫⎪⎪⎩⎪⎪⎨⎧00000000021),,(00021][m j i b c c f b A B i i i iii ⎥⎥⎥⎥⎦⎤⎢⎢⎢⎢⎣⎡=3.3 应力矩阵由轴对称问题的物理方程,得到弹性矩阵,⎥⎥⎥⎥⎥⎥⎥⎥⎥⎦⎤⎢⎢⎢⎢⎢⎢⎢⎢⎢⎣⎡---------+-=)1(22100011101110111)21)(1()1(][μμμμμμμμμμμμμμμμμE D应力矩阵11A =-μμ2)1(221A =--μμ3)21)(1(4)1(A E=-+-μμμ令:⎥⎥⎥⎥⎦⎤⎢⎢⎢⎢⎣⎡-+-=21111110010101)21)(1()1(][A A A A AA A E D μμμ则弹性矩阵为:]][[][B D S =][][m j iS S S S =),,()(2]][[][2211113m j i b A c A c f b A c A f b A c A f b A B D S i ii i i i ii i i i i i ⎥⎥⎥⎥⎦⎤⎢⎢⎢⎢⎣⎡+++∆==由弹性矩阵[D ]和几何矩阵[B ]可以得到应力矩阵[S ],由应力矩阵可知,除剪应力为常量,其它三个正应力分量都是r 、z 的函数。
5_轴对称问题有限元分析
<<结构分析中的有限单元法>>
By Xiaojun Wang
13 /54
单元刚度矩阵
同平面问题一样, 同平面问题一样, 用虚位移原理推导单元刚度矩 在轴对称情况下,单元的虚 阵。在轴对称情况下,单元的 虚位移方程为
(u ) F = ∫∫∫ (ε ) σ rdrdθ dz
e* T e *
T
(5.17)
0 0 cm bm
( m = i, j , k )
(5.12)<<构分析中的有限单元法>>
By Xiaojun Wang
8 /54
单元应变与应力
由此可见, 轴对称问题的几何方程式(5.11), 由此可见, 轴对称问题的几何方程式 , 在形式上 和平面问题是一样的, 和平面问题是一样的,但是轴对称问题中的 B 和 ε 并不完 全是常量元素, 的函数, 全是常量元素,其中各点的应变将随 r 、z 的函数,故 B 是 的函数。 r 、 z 的函数。 由于 B 是 r 、z 的函数, 的函数, 所以单元中各点的应变将随 r 、 而变化,即单元中各点的应变不同。为了简化计算, z 而变化,即单元中各点的应变不同。为了简化计算,通 常用单元形心坐标 ( z , r ) 近似代替 f i 中的 r 、 z 值,即用单 处的应变作为单元的平均应变, 元形心 ( z , r ) 处的应变作为单元的平均应变,变成常应变 单元, 单元,即
<<结构分析中的有限单元法>>
By Xiaojun Wang 9 /54
单元应变与应力
1 z ≈ z = ( zi + z j + zk ) 3 1 r ≈ r = ( ri + rj + rk ) 3 am cm z fm ≈ fm = + bm + r r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轴对称问题的有限元模拟分析一、摘要:轴对称问题是弹性空间问题的一个特殊问题,这类问题的特点是物体为某一平面绕其中心轴旋转而成的回转体。
由于一般形状是轴对称物体,用弹性力学的解析方法进行应力计算,很难得到精确解,因此采用有限元法进行应力分析,在工程上十分需要,同时用有限元法得到的数值解,近似程度也比较好。
轴对称问题的有限元分析,可以将要分析的问题由三维转化为二维平面问题来解决。
先是结构离散,然后是单元分析,再进行总纲集成,再进行载荷移置,最后是约束处理和求解线性方程组。
分析完成之后用ABAQUS 软件建模以及分析得出结果。
关键字:有限元法轴对称问题 ABAQUS软件二、前言:1、有限元法领域介绍:有限单元法是当今工程分析中获得最广发应用的数值计算方法,由于其通用性和有效性,受到工程技术界的高度重视,伴随着计算机科学和技术的快速发展,现在已经成为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有限元法是通过计算机实现的,因此有限元程序的编制以及相关软件的研发就变得尤为重要,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有限元软件的发展按目的和用途可分为专用软件和大型通用商业软件,而且软件往往集成了网络自动划分,结果分析和显示等前后处理功能,而且随着时间的发展,大型通用商业软件的功能由线性扩展到非线性,由结构扩展到非结构等等,这一系列强大功能的实现与运用都要求我们对有限元法的基础理论知识有较为清楚的认识以及对程序编写的基本能力有较好掌握。
2、研究报告目的:我们小组研究的问题是:圆柱体墩粗问题。
毛坯的材料假设为弹塑性,弹性模量210000MPa,泊松比0.3,塑性应力应变为3220.01584070.02984970.0565820.0956310.156840.257100.35圆柱体毛坯直径d=50mm,高度l=60mm;凸模直径D1=70mm;凹模直径D2=80mm;凸模从接触圆柱体上表面开始向下运动10mm;模具与板材之间的摩擦系数为0.1。
确定圆柱体变形后,凸模所受的反作用力大小.3、研究报告的预期结果:用abaqus建模,通过后期处理计算出应力大小。
4、项目组分工:王瀚墨:项目报告的编写。
闫括:力学分析及有限元原理。
姚顺博: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后处理。
郝永勇:项目ppt制作、项目汇报。
三、研究报告正文:(1)问题的力学特征、有限元求解原理:1)力学特征:此问题的几何形状、约束条件以及作用的载荷都对称于某一对称轴,在这种条件下的位移、应变和应力都对称于某一对称轴。
和平面问题三结点三角形平面单元不同,所采用的是三结点三角形环状的实体单元,研究的是圆柱问题采用柱坐标系在等效载荷的计算中采用近似积分方式是相当简单也是相当有效的,并且此轴对称问题的刚体位移为轴向移动。
对其进行适当的应力应变分析。
2)有限元求解原理:轴对称问题的应力应变特点特点:应力,应变,位移都是轴对称数学表述:变量与角度无关位移分量: 应变分量: 应力分量:0, 0, /r z r z u rθθθθθττγγε====={}{}Tq u w ={}{}Tr z rz θεεεεγ={}{}Tr z rz θσσσστ={}{}{}[]{}[]()() 101010112120002Tr z rz Tu uww u r rzr z D ED θεεεεγσεμμμμμμμμμμμμ=∂∂∂∂⎧⎫=+⎨⎬∂∂∂∂⎩⎭=-⎡⎤⎢⎥-⎢⎥=⎢⎥-+-⎢⎥-⎢⎥⎢⎥⎣⎦几何关系: 物理方程:通常采用柱坐标系( r , m ,z ),并以 z 轴为对称轴。
结构中的位移、应变和应力与角度 m 无关。
可以取出结构的任一子午面进行分析,从而将三维问题转化为二维问题径向变形将引起周向应变,即==θθττz r 0==θθυυz r ru r r u r =-+=πππεθ22)(2轴对称结构的几何模型是一个表示子午面形状的平面图形,与平面问题相比,轴对称问题的应力与应变分量各多一个。
一、结构离散本身是一个三维结构,由于形状和载荷的特殊性,其网格划分仅在任一子午面上进行,为平面网格。
几何模型:一个表示子午面形状的平面图形,用相应的轴对称实体单元划分。
二、单元分析1.位移函数其中,Ni 是形函数,其表达式2.单元应变选择线性位移函数,将节点i,j,m 的坐标值和位移值带入()()()121212i i i i jj j j m m m m N a b r c z A N a b r c z A N a b r c z A=++=++=++[]0000ij m iii N N N N N N N ⎡⎤=⎢⎥⎣⎦{}[]{}Teuu w w u B q rr zr z ε∂∂∂∂⎧⎫=+=⎨⎬∂∂∂∂⎩⎭由此可见,周向应变分量 随 而改变,不是常量。
3、单元应力选择线性位移函数,将节点i,j,m 的坐标值和位移值带入{}[]{}[][]{}[]{}e eD D B q S q σε===001(,,)02l l l l ll b f B l i j m c A c b ⎡⎤⎢⎥⎢⎥==⎢⎥⎢⎥⎣⎦(,,)l l l l a b r c z f l i j m r++==θεz r ,()()()()1112212112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l b A f A c A b f A c E S A b f c A A c A b μμμ+⎡⎤⎢⎥+-⎢⎥=⎢⎥++-⎢⎥⎣⎦三、单元刚度矩阵用虚位移原理来推导三角形环单元的单元刚度矩阵。
单元等效节点力所作虚功等于三角环单元中的应力所作的虚功。
单元虚应变为:考虑到虚位移的任意性,将两边的 同时消去,把单元中随位置变化而不断变化的r 和z 用单元截面的形心坐标来近似,[]{}{}eeB q δεδ={}{}{}{}eTe T eq F rdrd dzδδεσθ=⎰⎰⎰{}eT q δ{}[]{}2[][][]{}[][]e TeT eee eF B rdrd dzB D B rdrdz q k q σθπ===⎰⎰⎰⎰⎰四、总刚集成求出每个三角形环单元的刚度矩阵后,即可按照第二章介绍的总体刚度矩阵的集成方法,得出结构的总刚矩阵。
五、等效节点载荷的计算计算轴对称问题的等效节点载荷与平面问题有所不同,因为轴对称结构的子午面上的一个节点是一个关[][][]()()()123412[]2112eTs k k E r k r B D B A k k A πμπμμ-⎡⎤==⎢⎥+-⎣⎦[][][]2[]ii ij im eTjijj jm mi mjmm k k k k r B D B A k k k k k k π⎡⎤⎢⎥==⎢⎥⎢⎥⎣⎦()1,,l l l l a b r c zf f l i j m r ++≈==()1212121A A μμμμ-==--[]{}{}K q R =于对称轴中心对称的圆环,故当计算集中力、表面力和体积力时,应在整个环上积分。
1.集中力的移置根据虚位移原理,等效节点载荷与原载荷在虚位移上作的虚功应相等,即2.表面力的移置单元的jm 边作用有均布载荷Ps ,其方向以压向单元边{}[]{}()[]{}c Tz r c c c T eP P N r d r P N R ccc,202πθπ==⎰Ozr界为正。
由等效节点载荷与原载荷在虚位移上作的虚功应相等,同时,虚位移的任意性,3.体积力的移置 重力(1)单元体积力列阵为{}rds l r r q l z z q N R im mi im i m T i e P is⎪⎪⎭⎪⎪⎬⎫⎪⎪⎩⎪⎪⎨⎧--=⎰π2{}[]{}[]0000000000101013vTev PeTij m c i jm e Tc ijm eTc R N p rdrdz N N N r drdz N N N v r v N N N drdz Ar v ==⎡⎤⎡⎤=⎢⎥⎢⎥-⎣⎦⎣⎦⎡⎤-=⎣⎦-⎰⎰⎰⎰⎰⎰由重心公式可推导最后得六、约束处理和求解线性方程组对矩阵[K]、 [R]按第二章介绍的方法进行约束处理后,就可以求解结构的刚度方程式中, 为经过约束处理的总刚度矩阵; 为经过约束处理的载荷矩阵。
求出节点位移分量 后,可求出单元各点的位移、应变和应力。
(2)有限元模型的建模过程: 1、绘制子午面、凸模和凹模{}{}(){}2222101010310101027veT c P ijm TA R r A r rr ρωρω==++[]{}{}R q K =[]K {}R {}q子午面在轴对称-壳体下绘制,凸模和凹模在轴对称-解析刚体下绘制2、赋予材料和截面的选定在part下选取截面3、装配4、设置加载步骤5、赋予摩擦6、设置工作平面7、设置约束条件划分单元(3)后处理过程:演算结果10对凸模凹模的反力大小为1.249*6四、结论:先通过查阅资料,学习轴对称问题的有限元分析,分析其受力力学特征和求解原理。
然后用abaqus软件10。
进行建模和后期处理,计算得到反力大小为1.249*.6心得感受:在这次三级项目中,小组内成员们各自分工,一人负责一个方面,锻炼了我们相互协调合作的能力。
这次三级项目中,我们把书本上学到的知识活学活用,加强自己的分析能力。
加强了对轴对称问题有限元法的理解,并且学会了abaqus软件的应用,学会了一些建模的思想,并且加以运用。
最后小组成员把每个人研究的项目综合到一起讨论,大家经过了分析之后确定了一个准确的方案。
课程设计是在如今应试教育背景下对能力和素质的一次非常全面的锻炼,希望以后的课程中能多多进行课程设计这类的教学活动。
五、主要参考文献:《有限元法--原理、建模及应用(第二版)》杜平安于亚婷刘建涛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