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高中语文优质课大赛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君湘夫人的传说湘君与湘夫人相传为舜帝与娥皇、女英所化。舜帝率大军南巡,娥皇、女英亦相随而行,留于湘水之滨。后舜帝不幸于九嶷去世,娥皇、女英接到噩耗,亦投水而殉,后舜帝化身湘君,娥皇、女英化身湘夫人,同为湘水之神。
《湘夫人》参考译文(袁梅)
湘夫人降临在北面的来自百度文库岛,
望眼欲穿,不见伊人,使我愁绪如潮。
袅袅地、徐徐地吹拂着萧瑟的秋风,
清早,我策马驰骋在江边高地,
薄暮,却又渡过西面的水湾。
听说佳人召唤我来相聚,
我要吩咐车骑,与她同行远去。
洞庭湖扬起微波,万木落叶飘飘。
我站在薠草芊芊的地方纵目遥望,
我与佳人约会在黄昏,及早准备周到。
唉!鸟雀为何群集在蘋泽之中?
鱼网又为何张挂在高高的树梢?
沅水有白芷啊,澧水有幽兰,
怀恋湘夫人啊,未敢直言!
心思恍惚迷惘啊,放眼远眺,
失魂落魄地静观那流水潺湲。
麋鹿觅食,为何来到庭院?
蛟龙又为何困在水际浅滩?
楚辞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收集了战国时代楚国屈原、宋玉等人的诗歌,西汉刘向辑,东汉王逸作章句(对古书的分析解释)。这些诗歌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句式长短不一,多用语气词“兮”,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
九歌《楚辞》篇名。“九歌”原为传说中的一种远古歌曲的名称。《楚辞》的《九歌》,是战国楚人屈原据民间祭神乐歌改作或加工而成。共十一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
二、诵读涵咏
1、教师配乐诵读,激发学生兴趣。
2、学生自由朗诵,感受诗歌丰富意蕴。
三、主题探究
争鸣:“我”的阅读——根据我个人的阅读和理解,诗歌中的“我”是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发表见解。强调文本落实,以诗句印证观点。例如:如果“我”是湘君,从通过哪些诗句描写出湘君的什么心情,其中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1、学生结合课后注释,疏通课文。
2、结合资料补充背景:关于屈原,《楚辞》,《九歌》,湘君湘夫人的传说……
3、疑难词句的点拨:
①“遗余褋兮澧浦”,教材注释“遗(wèi),赠送”有误,此处应为“遗(yí),遗弃”。(参考汤炳正先生《楚辞今注》57页)“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在这句中“遗”是赠送之意,念wèi。
2010年湖南省高中语文优质课大赛教学设计
《湘夫人》教学设计
常德市津市一中满浩英
教学设想:《湘夫人》瑰丽飘渺,浪漫神秘,她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魅惑力,引得后世人猜测纷纷。在第一课时初步理解的基础上,本课时准备由“我是谁”这个问题引发学生想象探讨,牵一发而动全身,从不同层面解读诗歌,以期打开学生视野,感悟诗歌的艺术魅力。
②“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这是特殊的比兴手法,是屈原模仿民间“倒反”艺术表现手法,比喻因所处不当,故而所求不得。(参考钱锺书《管锥编·楚辞洪兴祖补注》)4.布置思考题:“目眇眇兮愁予”等句中出现的“予”是谁?
附录二:资料补充(印发给学生)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楚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怀王十五年(前304),张仪由秦至楚,以重金收买靳尚、子兰、郑袖等人充当内奸,同时以“献商於之地六百里”诱骗怀王,致使齐楚断交。怀王受骗后恼羞成怒,两度向秦出兵,均遭惨败,于是屈原奉命出使齐国重修齐楚旧好。此间张仪又一次由秦至楚,进行瓦解齐楚联盟的活动,使齐楚联盟未能成功。怀王二十四年,秦楚黄棘之盟,楚国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
播放傩戏视频,学生重读诗歌,体会。
五、归纳总结
本节课从“予”出发,多角度解读诗歌内涵,领会诗歌“如玉之烟,如剑之气”的妙不可言之意境。作者留给我们驰骋想象的艺术空白,便是诗歌最迷人之处吧!
六、课外延伸
屈原的《九歌》都与楚地的巫文化有关,你了解巫文化吗?请探寻沅水流域古老巫文化留下的记忆。
附录一:第1课时教学设计(提纲)
教师归纳学生意见,总结诗歌鉴赏方法: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四、拓展引申
从“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中透露的微妙心理,结合《九歌》创作背景,引导出楚地巫文化,从祭神曲的角度品味诗歌奇异的色彩,幽眇的境界,和注入其中的屈原自己的愁苦心情,体会诗歌那美妙而略带轻愁的意境。
幻灯补充钱锺书的观点:“作者假神或巫之口吻,以抒一己之胸臆。忽合而一,忽分为二,合为吾我,分相尔彼,而隐约参乎神与巫之离坐离立者,又有屈子在,如玉之烟,如剑之气……”(钱锺书《管锥编·楚辞洪兴祖补注》
教学目标:1、通过涵咏诗句,充分认识诗歌思想意旨的丰富性,情感表现的艺术性。
2、通过不同视角的抉择、探究,懂得诗歌解读的多重性。
3、民俗文化的拓展激发学生对家乡文化的兴趣。
教学过程
第2课时
一、导入
《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赞美屈原的文字“金相玉式,艳溢缁毫”。意思是说——“如金似玉的好文章,它的艳丽文采至今还在纸上笔下蹦跳。”(幻灯展示)刘勰距离屈原大约800多年,他感受到屈原文字的生命力,并且预言屈原“衣被词人,非一代也”。那么距离屈原时代2000多年的今天,我们依然能感受到屈原文字的鲜活吗?
怀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怀王遂被秦扣留,最终客死秦国,楚襄王即位后继续实施投降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楚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汩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屈原是我国积极地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是我国第一位爱国主义诗人,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屈原、歌德、但丁、莎士比亚)之一。
《湘夫人》参考译文(袁梅)
湘夫人降临在北面的来自百度文库岛,
望眼欲穿,不见伊人,使我愁绪如潮。
袅袅地、徐徐地吹拂着萧瑟的秋风,
清早,我策马驰骋在江边高地,
薄暮,却又渡过西面的水湾。
听说佳人召唤我来相聚,
我要吩咐车骑,与她同行远去。
洞庭湖扬起微波,万木落叶飘飘。
我站在薠草芊芊的地方纵目遥望,
我与佳人约会在黄昏,及早准备周到。
唉!鸟雀为何群集在蘋泽之中?
鱼网又为何张挂在高高的树梢?
沅水有白芷啊,澧水有幽兰,
怀恋湘夫人啊,未敢直言!
心思恍惚迷惘啊,放眼远眺,
失魂落魄地静观那流水潺湲。
麋鹿觅食,为何来到庭院?
蛟龙又为何困在水际浅滩?
楚辞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收集了战国时代楚国屈原、宋玉等人的诗歌,西汉刘向辑,东汉王逸作章句(对古书的分析解释)。这些诗歌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句式长短不一,多用语气词“兮”,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
九歌《楚辞》篇名。“九歌”原为传说中的一种远古歌曲的名称。《楚辞》的《九歌》,是战国楚人屈原据民间祭神乐歌改作或加工而成。共十一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
二、诵读涵咏
1、教师配乐诵读,激发学生兴趣。
2、学生自由朗诵,感受诗歌丰富意蕴。
三、主题探究
争鸣:“我”的阅读——根据我个人的阅读和理解,诗歌中的“我”是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发表见解。强调文本落实,以诗句印证观点。例如:如果“我”是湘君,从通过哪些诗句描写出湘君的什么心情,其中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1、学生结合课后注释,疏通课文。
2、结合资料补充背景:关于屈原,《楚辞》,《九歌》,湘君湘夫人的传说……
3、疑难词句的点拨:
①“遗余褋兮澧浦”,教材注释“遗(wèi),赠送”有误,此处应为“遗(yí),遗弃”。(参考汤炳正先生《楚辞今注》57页)“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在这句中“遗”是赠送之意,念wèi。
2010年湖南省高中语文优质课大赛教学设计
《湘夫人》教学设计
常德市津市一中满浩英
教学设想:《湘夫人》瑰丽飘渺,浪漫神秘,她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魅惑力,引得后世人猜测纷纷。在第一课时初步理解的基础上,本课时准备由“我是谁”这个问题引发学生想象探讨,牵一发而动全身,从不同层面解读诗歌,以期打开学生视野,感悟诗歌的艺术魅力。
②“鸟何萃兮蘋中,罾何为兮木上?”“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这是特殊的比兴手法,是屈原模仿民间“倒反”艺术表现手法,比喻因所处不当,故而所求不得。(参考钱锺书《管锥编·楚辞洪兴祖补注》)4.布置思考题:“目眇眇兮愁予”等句中出现的“予”是谁?
附录二:资料补充(印发给学生)
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楚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怀王十五年(前304),张仪由秦至楚,以重金收买靳尚、子兰、郑袖等人充当内奸,同时以“献商於之地六百里”诱骗怀王,致使齐楚断交。怀王受骗后恼羞成怒,两度向秦出兵,均遭惨败,于是屈原奉命出使齐国重修齐楚旧好。此间张仪又一次由秦至楚,进行瓦解齐楚联盟的活动,使齐楚联盟未能成功。怀王二十四年,秦楚黄棘之盟,楚国彻底投入了秦的怀抱。屈原亦被逐出郢都,到了汉北。
播放傩戏视频,学生重读诗歌,体会。
五、归纳总结
本节课从“予”出发,多角度解读诗歌内涵,领会诗歌“如玉之烟,如剑之气”的妙不可言之意境。作者留给我们驰骋想象的艺术空白,便是诗歌最迷人之处吧!
六、课外延伸
屈原的《九歌》都与楚地的巫文化有关,你了解巫文化吗?请探寻沅水流域古老巫文化留下的记忆。
附录一:第1课时教学设计(提纲)
教师归纳学生意见,总结诗歌鉴赏方法: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四、拓展引申
从“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中透露的微妙心理,结合《九歌》创作背景,引导出楚地巫文化,从祭神曲的角度品味诗歌奇异的色彩,幽眇的境界,和注入其中的屈原自己的愁苦心情,体会诗歌那美妙而略带轻愁的意境。
幻灯补充钱锺书的观点:“作者假神或巫之口吻,以抒一己之胸臆。忽合而一,忽分为二,合为吾我,分相尔彼,而隐约参乎神与巫之离坐离立者,又有屈子在,如玉之烟,如剑之气……”(钱锺书《管锥编·楚辞洪兴祖补注》
教学目标:1、通过涵咏诗句,充分认识诗歌思想意旨的丰富性,情感表现的艺术性。
2、通过不同视角的抉择、探究,懂得诗歌解读的多重性。
3、民俗文化的拓展激发学生对家乡文化的兴趣。
教学过程
第2课时
一、导入
《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赞美屈原的文字“金相玉式,艳溢缁毫”。意思是说——“如金似玉的好文章,它的艳丽文采至今还在纸上笔下蹦跳。”(幻灯展示)刘勰距离屈原大约800多年,他感受到屈原文字的生命力,并且预言屈原“衣被词人,非一代也”。那么距离屈原时代2000多年的今天,我们依然能感受到屈原文字的鲜活吗?
怀王三十年,屈原回到郢都。同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怀王遂被秦扣留,最终客死秦国,楚襄王即位后继续实施投降政策,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楚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汩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屈原是我国积极地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是我国第一位爱国主义诗人,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屈原、歌德、但丁、莎士比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