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性遗传 一轮复习

合集下载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伴性遗传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伴性遗传

伴性遗传一、单选题1.依据鸡的某些遗传性状可以在早期区分雌雄,提高养鸡场的经济效益。

已知鸡的羽毛性状芦花和非芦花受1对等位基因控制。

芦花鸡和非芦花鸡进行杂交,正交子代中芦花鸡和非芦花鸡数目相同,反交子代均为芦花鸡。

下列分析及推断错误的是( )A.正交亲本中雌鸡为芦花鸡,雄鸡为非芦花鸡B.正交子代和反交子代中的芦花雄鸡均为杂合体C.反交子代芦花鸡相互交配,所产雌鸡均为芦花鸡D.仅根据羽毛性状芦花和非芦花即可区分正交子代性别2.如图为某红绿色盲家族系图谱。

下列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A.根据Ⅰ-1和Ⅰ-2的3个子代均正常可判断该遗传病属于显性遗传病B.Ⅲ-4的致病基因来自Ⅰ-2C.若Ⅲ-1和Ⅲ-8婚配,则后代男孩患红绿色盲的概率是1/8D.第Ⅱ代中的3个女性均是红绿色盲基因的携带者3.已知果蝇基因B和b分别决定灰身和黑身,基因W和w分别决定红眼和白眼。

如图为某果蝇的体细胞中染色体和部分基因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萨顿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果蝇的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基因B、b与W、w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基因B与b是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D.若对此果蝇进行测交,应选择黑身白眼雄果蝇作父本4.现有一个基因型为AaX B X b的卵原细胞,下列有关该卵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及结果的分析(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互换),错误的是( )A. 若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为AaX B,则减数分裂I过程中出现异常相对值B. 若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为aX B X B,则减数分裂II中出现异常C. 若产生的1个极体基因型为aX B X b,则卵细胞的基因型为aX B X bD. 若产生的卵细胞基因型为AX b,则3个极体的基因型可能为AX b、aX B、aX B5.鸡的羽毛特征中芦花对非芦花为显性,且相关基因只位于Z染色体上。

下列哪组杂交子代中,通过羽毛的性状就可直接判断雏鸡的性别( )A.芦花雌鸡×非芦花雄鸡B.芦花雌鸡×芦花雄鸡C.非芦花雌鸡×芦花雄鸡D.非芦花雌鸡×非芦花雄鸡6.鸡的性别受ZW性染色体控制。

一轮复习-伴性遗传

一轮复习-伴性遗传
④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仍遵循分离规律,性染色体 上的基因与其他常染色体上的基因间仍遵循自由 组合定律。
例6.有一位患白化病但是血液正常的女人
(其父为血友病患者)与一位肤色正常、血
液也正常的男人(其母为白化病患者)婚配,
问在他们的子女中,同时患血友病和白化病
的概率是多少?
XbY
aa
aaXBXb × AaXBY
性遗传)的男子与正常女子结婚,为预防
生下患病的孩子,进行了遗传咨询.你认
为下列的指导中有道理的是( )
A.不要生育
C
B.妊娠期多吃含钙食品
C.只生男孩
D.只生女孩
伴Y染色体遗传——外耳道多毛症

1
2

3
4
56
7

8
特点:父传子,子传孙
9 10 11
(4)XY染色体同源区段基因的遗传
雌性基因型: XAXA XAXa XaXa 雄性基因型: XAYA XAYa XaYA XaYa 该区段基因虽存在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但 其传递状况往往与常染色体有区别,也可表现 出与性别相联系的特点,也属于伴性遗传。
(♂)XBY×(♀)XbXb ↓
♀XBXb ♂XbY (3)不会,因为玉米为雌雄同株植物,不存在性别决定的染色体
伴 X 如图:


特 点
若为“伴X隐性遗传”,可参看系谱中的女患 者,上推其父亲,下推其儿子均应为患者。
如图:
口诀:
无中生有为隐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 隐性遗传看女病 父子都病为伴性 显性遗传看男病 母女都病为伴性
女病,父子无病非伴性 男病,母女无病非伴性
(3)没有特定系谱特征的系谱分析
依次排除伴X显性---伴X隐性,无法排除时, 欲作出“最可能”的判断可依据如下思路:

(一轮复习)伴性遗传

(一轮复习)伴性遗传

(3)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伴 染色体显性遗传 ①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 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 ②具有连续遗传的特点,即代代都有患者。 具有连续遗传的特点,即代代都有患者。 ③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都是患者,即“父病 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都是患者, 父病 女必病,儿病母必病 。 女必病,儿病母必病”。 ④女性正常,其父亲、儿子全都正常。 女性正常,其父亲、儿子全都正常。 例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
③正常双亲生有患病女儿——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正常双亲生有患病女儿——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
④患病双亲生有正常女儿——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患病双亲生有正常女儿——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
(2)需据 显隐性 确认的系谱类型 需据“显隐性 需据 显隐性”确认的系谱类型 题目已告知的除外) ①首先确认性状显隐性(题目已告知的除外 首先确认性状显隐性 题目已告知的除外 父母性状相同,子代出现性状分离, 父母性状相同,子代出现性状分离,则亲本性状为显 性,新性状为隐性,如图所示: 新性状为隐性,如图所示:
男 性 染 色 体 分 组 图 女 性 染 色 体 分 组 图
性染色体 男、女不 对性别起 同(1对) 对 决定作用
4.性别的决定类型 性别的决定类型 (1)由性染色体决定性别(决定性别的主要方 )由性染色体决定性别( 型和ZW型 式,包括XY型和 型。) 包括 型和 (2)性别既受性染色体控制,又受性染色体上 )性别既受性染色体控制, 的部分基因控制。 的部分基因控制。 (3)受环境影响。(鳄鱼的性别取决于孵蛋时的温度 )受环境影响。 鳄鱼的性别取决于孵蛋时的温度,
答案: 答案:(1)7
(2)4、9、10 、 、
(3)伴X隐性 伴 隐性
(4)1/6
1.(2009·广东高考 如图所示的红绿色盲患者家系中,女 广东高考)如图所示的红绿色盲患者家系中 广东高考 如图所示的红绿色盲患者家系中, 性患者Ⅲ 的性染色体只有一条 染色体, 的性染色体只有一条X染色体 性患者Ⅲ-9的性染色体只有一条 染色体,其他成员性 染色体组成正常。 染色体组成正常。Ⅲ-9的红绿色盲致病基因来自于 的红绿色盲致病基因来自于 ( B )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伴性遗传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伴性遗传

♀XaXa × XaYA ♀XaXa ×
XAYa
XaYA
XaXa
XAXa
XaYa
( 全为显性) (♀全为隐性) (♀全为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全为隐性)
(2)假设基因所在区段位于Ⅲ,则雌性个体的基因型种类有XAXA、 XAXa、XaXa3种,雄性个体的基因型种类有XAY、XaY2种。 (3)假设基因所在区段位于Ⅱ,则雄性个体的基因型种类有XYA、
特别提醒 (1)由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生物才有性染色体。雌雄同株的植物无 性染色体。 (2)性别决定后的分化发育只影响表现型,基因型不变。 (3)性别相当于一对相对性状,其传递遵循分离定律。
1.判断正误 (1)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提出者是萨顿,证明者是摩尔根 (2)萨顿利用假说—演绎法,推测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且基 因都位于染色体上。 (3)自然界性别决定的方式只有XY型和ZW型 (4)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是控制性别的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伴 性遗传
一、基因在染色体上
1.萨顿的假说 (1)研究方法: 类比推理法。
(2)内容:基因是由 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即
基因就在
上。染色体
(3)理由:基因和 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其理
论依据:(见课本)
2.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1)摩尔根果蝇眼色遗传实验过程和现象
(2)若系谱图中,出现母亲患病,孩子有正常的情况,或者, 孩子患病母亲正常,则不是母系遗传。
第二步:确认或排除伴Y遗传 (1)若系谱图中女性全正常,患者全为男性,而且患者的父亲、 儿子全为患者,则最可能为伴Y遗传。如图2:
图2
(2)若系谱图中,患者有男有女,则不是伴Y遗传。
第三步:判断显隐性 (1)“无中生有”是隐性遗传病,如图3; (2)“有中生无”是显性遗传病,如图4。

2024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微专题 伴性遗传中的致死问题

2024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微专题   伴性遗传中的致死问题

异)。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剪秋罗
果蝇
宽叶对窄叶为显性,受等位基因(A、正常翅对缺刻翅为显性,受等位基
a)控制
因(D、d)控制
①宽叶(♀甲)×窄叶(♂丙)→只有宽 ①杂合正常翅(♀甲)×正常翅(♂丙)
叶(♂丁)
→正常翅(♀乙)∶正常翅(♂丁)=
②宽叶(♀乙)×宽叶(♂丁)→宽叶∶ 2∶1
窄叶=3∶1
B.亲代雌株能产生2种配子,判断依据是F1中的雄性有两种表型 C.若F1中的雌雄株相互杂交,理论上F2的表型及比例为阔叶雌株∶阔叶 雄株∶细叶雄株=3∶2∶1
D.若F1中的雌雄株相互杂交,理论上,F2中D的基因频率∶d的基因频率 =13∶3
4.果蝇中控制眼色的红眼基因W对白眼基因w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 在纯合红眼雌果蝇中发现了一只翅后端边缘缺刻的果蝇,实验证明这一 现象是一条染色体缺失某一片段造成的。该缺刻翅红眼雌果蝇与正常翅 白眼雄果蝇交配,F1中的表型及比例为缺刻翅白眼雌果蝇∶正常翅红眼 雌果蝇∶正常翅红眼雄果蝇=1∶1∶1,F1中雌雄果蝇相互交配获得F2。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C )
杂交编号及亲本
子代表型及比例
Ⅰ(红眼♀×白眼
♂)
F1
1红眼♂∶1红眼♀∶1白眼♂∶1白眼♀
Ⅱ(黑体红眼♀× 灰体白眼♂)
1灰体红眼♂∶1灰体红眼♀∶1灰体白眼♂∶1 F1 灰体白眼♀
6灰体红眼♂∶12灰体红眼♀∶18灰体白眼 F2 ♂∶9灰体白眼♀∶2黑体红眼♂∶4黑体红眼
注:F2由杂交Ⅱ中的F1随机♀交∶配6产黑生体白眼♂∶3黑体白眼♀
拓展延伸 1.(2021·山东卷改编)小鼠Y染色体上的S基因决定雄性性别的发生,在 X染色体上无等位基因,带有S基因的染色体片段可转接到X染色体上。 已知配子形成不受S基因位置和数量的影响,染色体能正常联会、分离, 产生的配子均具有受精能力;含S基因的受精卵均发育为雄性,不含S 基因的均发育为雌性,但含有两个Y染色体的受精卵不发育。一个基因 型为XYS的受精卵中的S基因丢失,由该受精卵发育成能产生可育雌配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讲义伴性遗传解题思路和技巧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讲义伴性遗传解题思路和技巧

伴性遗传篇伴性遗传解题思路一.常见的遗传病的种类及特点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2、常染色体显性遗传3、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4、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5、伴Y遗传(传男不传女)6、质遗传---母系遗传(和母亲的一些性状一样)1.男性X、Y的遗传规律:男性个体的X、Y染色体中,X染色体只能来自母亲,Y 染色体则来自父亲;向下一代传递时,X染色体只能传给女儿,Y染色体只能传给儿子。

2.女性X、X的遗传规律:女性个体的X、X染色体中,一条X染色体来自母亲, 而另一条X染色体来自父亲;向下一代传递时,任何一条既可传给女儿,又可传给儿子。

3.姐妹染色体组成分析:若一对夫妇生了两个女儿,则两个女儿中来自父亲的一条X染色体应是相同的,但来自母亲的一条X染色体不一定相同。

三.四步法解决伴性遗传的类型判断第一步:先简后难,首先看伴Y遗传(首看Y)限雄遗传:①患者都为男性,全男。

②父传子、子传孙孙无穷尽。

第二步:再判显隐性,四种基本性状要熟记常隐常隐或伴X隐常显常显或伴X显1 2 3 4无中生有为隐性,生女患病必为常隐。

有中生无为显性,生女正常必为常显。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第三步:基本性状不管用时,牢记两点。

2和3情况下如何判断?1. 隐性遗传看女病,父子全病可能伴X隐;父或子有一正常一定是常隐。

确定是否是伴X染色体遗传病(1)隐性遗传病①女性患者,其父或其子有正常,一定是常染色体遗传。

①女性患者,其父和其子都患病,可能是伴X染色体遗传。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2. 显性遗传看男病,母女全病可能伴X显;母或女有一正常一定为常显。

(2)显性遗传病①男性患者,其母或其女有正常,一定是常染色体遗传。

①男性患者,其母和其女都患病,可能是伴X染色体遗传。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第四步:当所有的口诀都不顶用的时候,最大可能性判断。

已知Ⅱ6不携带任何致病基因甲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最可能为伴X显性遗传最可能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可能为:常显、常隐、伴X显、伴X隐可能为:常隐、伴X隐最可能为伴X隐性遗传最可能为伴Y染色体隐性遗传可能为:常显、常隐、伴X显、伴X隐可能为:常显、常隐、伴X隐四. 有关伴性遗传的计算【例1】下图为甲病(A—a)和乙病(B—b)的遗传系谱图,其中乙病为伴性遗传病,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病属于 A ,乙病属于 D 。

伴性遗传一轮复习

伴性遗传一轮复习

常隐或伴X隐
常显或伴X显
伴性遗传一轮复习
第26页
(2)再确定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通常使 用假设法,即假设基因位于某种染色体上,进行推理,看是否 正确。
①在确定是隐性遗传病前提下: a.若女患者父亲和儿子都是患者,则最可能为伴X染色体隐 性遗传病,如图1。 b.若女患者父亲和儿子中有正常,则一定是常染色体隐性遗 传病,如图2、3。
伴性遗传一轮复习
第37页
常显、常隐、伴X显都可
最可能是:常显或伴X显
伴性遗传一轮复习
第38页
甲病一定是: 常隐 乙病不可能是:伴X隐
伴性遗传一轮复习
第39页
伴性遗传一轮复习
常隐
第40页
伴性遗传一轮复习
常显
第41页
最可能为X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
伴性遗传一轮复习
第42页
常隐
不可能为:伴X显或伴X隐 可能为:常显或常隐
亲代 女性正常
男性色盲
XBXB × XbY
配子
XB
Xb
Y
子代 XBXb
XBY
女性携带者 男性正常
1

1
男性色盲基因只能传给女儿,不能传给儿子。
伴性遗传一轮复习
第16页
女性携带者与正常男性结婚
亲代 女性携带者
XBXb
×
配子 XB
Xb
男性正常 XBY
XB
Y
男孩色 盲基因 只能来 自于母

子代 XBXB
伴性遗传一轮复习
第35页
4.若系谱图中无上述特征,只能从可能性大小推测 (1)若该病在代与代之间呈连续遗传→显性遗传患者 性别无差异 常染色体上 患者女多于男 X染色体上 (2)若该病在系谱图中隔代遗传→隐性遗传患者 性别无差异 常染色体上 患者男多于 女X染色体上

《伴性遗传》一轮复习共38页文档

《伴性遗传》一轮复习共38页文档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Leabharlann 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伴性遗传》一轮复习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我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伴性遗传一轮复习课件

伴性遗传一轮复习课件

1.下图是人类中某遗传病的系谱图,请推测其最
可能的遗传方式是:
分析:

确定显、隐性
确定常、性染色体


A、X染色体显性遗传 C、X染色体隐性遗传
B、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D、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下图为某家族甲、乙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甲遗传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a) 控制,乙遗传病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已知 III-4携带甲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但不携带乙遗传病的致病基因.
(1)若该病在代与代之间呈连续性遗传→
(2)若该病在系谱图中隔代遗传→
总结:
1.遗传系谱图判定口诀,父子相传为伴Y;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 父子都病为伴性,父子有正非伴X;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女都病为伴性,母女有正 非伴X。 2.系谱图的特殊判定,若世代连续遗传,一般为显性,反之为隐性; 若男女患病率相差很大,一般为伴性遗传,反之为常染色体遗传。
• ②若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中有正常的,则一定为常 染色体隐性遗传。
• 如图:
• (2)在已确定是显性遗传的系谱中
• ①若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都患病,则最大可能为伴 X显性遗传。
• ②若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中有正常的,则一定为常 染色体显性遗传。
• 如图:
5.若系谱图中无上述特征,只能从可能 性大小推测
1.伴性遗传概念
控制这些性状的基因位于 性染色体上,所以遗传上总是和 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伴性遗 传。
2.XY型性别决定 1、Y染色体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有什么规律? 2、男性X染色体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有何规律?
3、女性X染色体在亲子代间有何传递规律?


22对(常)+ XX(性) × 22对(常)+XY(性)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基因在染色体上和伴性遗传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红绿色盲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抗维生素D佝偻病 伴Y染色体遗传—— 外耳道多毛症
2、伴X隐性遗传 ①、实例:人类红绿色盲症、血友病、果蝇红白眼遗传等。 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基因型 表现型
女 XBXB 正常
性 XBXb XbXb 携带者 色盲
男 XBY 正常
【考题讲练】 3、对下列图解的理解正确的是( C )
A.发生基因重组是①②④⑤ B.③⑥过程表示减数分裂过程 C.③过程的随机性是子代Aa占1/2的原因之一 D.上图子代中aaBB的个体在aaB_中占的比例为1/16
【课堂小结】 一、萨顿的假说
1.研究方法:类别推理 2.内容:基因在染色体上 3.依据:基因与染色体存在平行关系
25
【考点解读】
本知识点是必修2遗传与变异中的重点和难点,在 高考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年年必考且具有相当高的 分值,一般选择题有考查,也可在非选择题结合遗传的 基本定律考查,考题多以判断、推理、实验设计为主, 考查形式往往是通过设计实验判断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 置及亲子代基因型的互相推导及概率的计算等,是体现 生物试题区分度的主要考点。 如:2020年全国I卷第5题,2020年全国Ⅱ卷32题;2021 年广东卷20题;2022年广东卷19题
体细胞中染色体和部分基因示意图,右图是果蝇一条染色体上的
D 基因测定结果。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摩尔根通过实验证明果蝇的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B.杂交组合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通过眼色即可直接判断 子代果蝇性别 C.果蝇是遗传学常用的实验材料,原因之一是果蝇繁殖快、子 代数目多 D.控制白眼和截翅的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伴性遗传一轮复习公开课课件

伴性遗传一轮复习公开课课件

根据所给信息,判断某种遗传病是否为伴性遗 传,并说明理由。
模拟试题3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如何进行伴性遗传病的基 因诊断和产前诊断。
THANKS
伴性遗传一轮复习公开课课件
$number {01}
目录
• 伴性遗传基本概念 • 伴性遗传的遗传规律 • 伴性遗传的遗传图谱分析 • 伴性遗传的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 伴性遗传的实际应用与案例分析 • 复习与巩固练习
01
伴性遗传基本概念
定义与特点
总结词
伴性遗传是指某些基因在性染色体上 ,并随着性染色体遗传给后代的现象 。
05
伴性遗传的实际应用与案例 分析
人类遗传病诊断与预防
诊断
伴性遗传病在临床上的表现多样,通过对患者家族史的调查和基因检测,可以 确定病因,为诊断提供依据。
预防
对于伴性遗传病,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通过遗传咨询、产前诊断和选择性流 产,可以有效地避免患儿的出生。
动物育种中的伴性遗传利用
性别控制
通过伴性遗传规律,可以控制动物的 性别比例,提高繁殖效率。
伴性遗传的实例
总结词
红绿色盲、血友病、抗维生素D佝偻病等都是伴性遗传的实例。
详细描述
红绿色盲是最常见的伴性遗传病之一,患者无法区分红色和绿色。血友病也是一 种伴性遗传病,患者血液中缺乏足够的凝血因子,导致容易出血。抗维生素D佝 偻病则是一种X连锁显性遗传病,患者由于缺乏维生素D而容易患上佝偻病。
02
03
伴性遗传的遗传图谱分析
遗传图谱的构建
遗传标记的选择
选择具有高多态性和良好遗传稳定性的遗传标记,如微卫星标记和单核苷酸多态性标记。
遗传样本的收集
收集具有代表性的样本,确保遗传多样性和地理分布的广泛性。

伴性遗传(一轮复习)

伴性遗传(一轮复习)
伴性遗传(一轮复习)
伴性遗传是指与性别染色体上的基因相关的遗传现象。通过传递遗传物质, 它影响个体的特征和疾病易感性。了解伴性遗传是理解人类基因结构和功能 的重要一环。
遗传物质
核酸
遗传物质DNA是由核苷酸组成 的双链螺旋结构。它承载了伴 性遗传信息,决定了生物的遗 传特征。
染色体
伴性遗传的基因位于性别染色 体上。男性有一个X和一个Y染 色体,女性有两个X染色体。 这些染色体决定了个体的性别 和遗传特征。
基因测序
基因测序是一种高级的诊断 方法,可以识别伴性遗传疾 病相关的具体基因突变。它 可以帮助医生个性化治疗方 案。
伴性遗传的治疗和管理
1
支持性疗法
支持性疗法旨在帮助患者管理伴性遗传疾病的症状。这可能包括物理治疗、心理 支持和药物管理。
2
基因治疗
基因治疗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旨在通过修复或替换受损的基因来治疗伴性遗 传疾病。
3 可变表现
伴性遗传的症状和严重程度可以在患者之间有所不同。同一家族中的男性可能表现出不 同的症状。
常见的伴性遗传疾病
血友病
血友病是一种常见的伴性遗传疾病,影响凝血功能。它主要在男性中发生,导致不易止血的 问题。
色盲
色盲是一种影响视觉感知的伴性遗传疾病。男性更容易患色盲,因为他们只有一个X染色体。
肌营养不良症
肌营养不良症是一组罕见的遗传性疾病,影响肌肉的发育和功能。它通常在男性中表现出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诊断和检测方法
遗传咨询
遗传咨询是一种诊断和检测 伴性遗传疾病的常用方法。 遗传学家可以通过家族史和 遗传测试来确定患病风险。
分子遗传学
分子遗传学使用DNA分析技 术来检测伴性遗传疾病的基 因突变。这些方法可以提供 准确的诊断和预测风险。

伴性遗传-一轮复习

伴性遗传-一轮复习
伴性遗传
一轮复习
一、性染色体和性别决定过程

X、Y染色体
人体的性染色体上的不同类型区段如图所示
X 和 Y 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的(图中Ⅰ区段),该部分基因互为 等位基因;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该部分基因不互为等位基因。
一、性染色体和性别决定过程
(1)假设控制某一相对性状的基因 A(a)位于 X、Y 染色体的同 源区段,那么雌性个体的基因型种类有 雄性个体的基因型种类有 (2)写出以下不同交配方式的基因型 ①XAXA×XAYa→ ②XAXA×XaYA→ ③XAXA×XaYa→ ; ; ; , 。
例.(2012· 福建卷,27)现有翅型为裂翅的果蝇新品系,裂翅(A)对 非裂翅(a)为显性。杂交实验如图 1。 P F1 裂翅♀ 裂翅 (♀102、♂92) 请回答: 图1 × ↓ 非裂翅 (♀98、♂109) 非裂翅♂
杂合子 (1)上述亲本中,裂翅果蝇为________(纯合子/杂合子)。
(2)某同学依据上述实验结果,认为该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 上。请你就上述实验,以遗传图解的方式说明该等位基因也可 能位于X染色体上。
A.甲病是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乙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如果Ⅲ8 是女孩,则其可能有四种基因型 D.Ⅲ10 不携带甲、乙两病致病基因的概率是 2/3
三、基因位于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的判断
1.若已知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则可用雌性隐性与雄性显性杂交 进行判断。若后代雌性全为显性,雄性全为隐性,则为伴 遗传;若后代全为显性且与性别无关,则为 传。 2.若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未知的,则可用正交和反交的方法进 行判断。若后代的性状表现与性别无关,则基因位于 上;若后代的性状表现与性别有关,则基因位于 上。 遗
(3)假设基因所在区段位于Ⅱ, 则雌性个体的基因型种类有 ,雄性个体的基因型种类有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女性的某一条X染色体来自父方的概率是1/2,男性的X染色体来自母亲的
√ 概率是1( )
1.并非所有真核生物均有性染色体,也并非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均与性别决定 有关 (1)只有具性别分化(雌雄异体)的生物才有性染色体,如下生物无性染色体: ①所有无性别之分的生物均无性染色体,如酵母菌等。 ②虽有性别之分,但雌雄同株(或雌雄同体)的生物均无性染色体,如玉米、 水稻等。 ③虽有性别分化且为雌雄异体,但其雌雄性别并非取决于“染色体类型”而 是取决于其他因素,如蜜蜂、蚂蚁、龟等。 (2)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未必均与性别决定有关,如色觉基因、某些凝血因子 基因均位于X染色体上,而外耳道多毛基因则位于Y染色体上。此外性染色 体并非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性基因且位于常染色体上( √) × (5)抗维生素D佝偻病女患者的父亲和母亲可以都正常( )
(6)甲家庭中丈夫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妻子表现正常;乙家庭夫妻表现都正
常,但妻子的弟弟是红绿色盲患者。从优生学的角度考虑,甲、乙家庭应分
别选择生育男孩和女孩( √)
重温高考 演练模拟
1.(2015·全国Ⅰ,6)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 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 性遗传病。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遗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第五单元 基因的传递规律
第3讲 基因在染色体上、 伴性遗传
考点二
伴性遗传的特点与应用
[考纲展示] 伴性遗传(Ⅱ)
知识梳理 请核对答案 1.性染色体的类型及传递特点
(1)类型:ZW型性别决定类型中雌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是_Z__W_,雄性个体
的性染色体组成是__Z_Z_。XY型性别决定类型中雌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是X__X__, 雄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是_X__Y_。
解析 纯合子正常眼雄禽的基因型是ZAZA,豁眼雌禽的基因型是ZaW,两者 杂交,F1个体的基因型是ZAZa和ZAW,表现型都为正常眼。F2雌禽的基因型 及比例为ZAW∶ZaW=1∶1,其中豁眼禽所占的比例是1/2。
12345
解析
答案
(2)为了给饲养场提供产蛋能力强的该种家禽,请确定一个合适的杂交组合, 使其子代中雌禽均为豁眼,雄禽均为正常眼。写出杂交组合和预期结果,要 求标明亲本和子代的表现型、基因型。 答案 杂交组合:豁眼雄禽(ZaZa)×正常眼雌禽(ZAW) 预期结果:子代雌禽 为豁眼(ZaW),雄禽为正常眼(ZAZa)
(4)若红绿色盲基因为XY的同源区段,请列出子代性状会表现出性别差异的 婚配组合。
提 示 XBXb × XBYb , XbXb × XBYb , XBXb × XbYB , XbXb×XbYB。
课堂小结:
栏目导航
1.(2019·潍坊市期中联考)下列有关人体性染色体的叙述, 正确的是( ) A.性染色体同源区段上的基因所控制性状的遗传与性别无关 B.性染色体上基因的表达产物不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和_儿__子__均患病,则说明这种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是隔___代___遗__传_。 ③男性色盲患者多于女性:女性只有基因型为_X__b_X__b时才表现为色
盲,而男性只要 X 染色体上带有色 显性遗传 (1)实例:抗维生素 D 佝偻病。 (2)特点:
①连续遗传:患者具有的_显___性致病基因来自其父亲或母亲,父母
伴性遗传
1.概念:性染色体(X、Y或Z、W)上的基因控制的 性状与_性__别__相关联的遗传方式。与性别相关联,即在不 同性别中,某一性状出现的概率不同。
从性遗传:常染色体上的基因,由于性 别的差异而表现出男女性状分布比例上或表 现程度上的差别。如男性秃顶的基因型为 Bb、bb,女性秃顶的基因型只有bb。
√C.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段Ⅰ上的显性基因控制的,则男性患者的儿子一 定患病 D.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段Ⅰ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则患病女性的儿子一
定是患者
重温高考 演练模拟
请完成学案第五页真题演练第一二题
12345
2.(2018·全国Ⅱ,32)某种家禽的豁眼和正常眼是一对相对性状,豁眼雌禽产 蛋能力强。已知这种家禽的性别决定方式与鸡相同,豁眼性状由Z染色体上 的隐性基因a控制,且在W染色体上没有其等位基因。回答下列问题: (1)用纯合子正常眼雄禽与豁眼雌禽杂交,杂交亲本的基因型为_Z_A_Z_A_、__Z__aW__; 理论上,F1个体的基因型和表现型为_Z_A_W__、__Z_A_Z_a_,__雌__雄__均__为__正__常__眼__,F2雌 禽中豁眼禽所占的比例为_1_/_2_。
√B.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
C.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D.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
12345
命小题探结究
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特点 隔代交叉遗传、 男患者多于女患者、 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是患者。
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特点 连续遗传、 女患者多于男患者、 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都是患者
12345
(2)传递特点(以XY为例)
①X1Y中X1只能由父亲传给 女儿 ,Y则由父亲传给 儿子 。
②X2X3中X2、X3任何一条都可来自母亲,也可来自父亲,向下一代传递时,
任何一条既可传给 女儿 ,又可传给 儿子 。 ③一对夫妇(X1Y和X2X3)生两个女儿,则女儿中来自父亲的都为 X1 ,应是
相同的,但来自母亲的既可能为X2,也可能为X3,不一定相同。
而抗维生素D佝偻病基因为显性基因,女性体细胞内的两个X染色 体上只有同时具备d基因时才会正常,而男性只要具备一个d基因就表 现为正常,所以“女性患者多于男性”。
(3)请列出色盲遗传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遗传中子代性状会表现出性别差异的 婚配组合。
色盲 XBXb×XBY,XbXb×XBY; 抗维生素D佝偻病 XDXd×XDY,XdXd×XDY。
√C.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X、Y染色体不会发生联会
D.人体的每个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中都含有Y染色 体
栏目导航
2.(2018·武汉调研)某隐性遗传病表现为交叉遗传特点,一对夫妇中女性为该 病患者,男性正常。不考虑变异,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父母双方均为该患病女性提供了致病基因 B.这对夫妇的子代中女儿均正常,儿子均患病 C.女儿与正常男性婚配,后代中患者均为男性
4.伴性遗传的应用 (1)推测后代发病率,指导优生优育
婚配实例
生育建议及原因分析
男性正常×女性色盲 生_女___孩_;原因:_该患__夫色__妇盲___所__生___男__孩___均_____
抗维生素D佝偻 生_男___孩_;原因:_该__夫___妇__所__生___女__孩___全__患__ 病, 病男性×女性正常 __而__男___孩__正__常
教材热点拓展
基因所 在区段
Ⅰ Ⅱ-1(伴 Y 染
色体遗传) Ⅱ-2(伴 X 染
色体遗传)
基因型(隐性遗传病)
男正常
男患病 女正常 女患病
XBYB、XBYb、XbYB XbYb XBXB、XBXb XbXb
XYB
XYb
XBY
XbY XBXB、XBXb XbXb
栏目导航
教材热点拓展
JIAO CAI RE DIAN TUO ZHAN
(2)根据性状推断性别,指导生产实践 已知控制鸡的羽毛有横斑条纹的基因只位于Z染色体上,且芦花(B)对非芦花 (b)为显性,请设计选育“非芦花雌鸡”的遗传杂交实验,并写出遗传图解。
①选择亲本:选择 非芦花雄鸡和芦花雌鸡 杂交。
②遗传图解
ZBZb
ZbW
③选择子代:从F1中选择表现型为“非芦花”的个体保留。
至少一方为患者。
②交叉遗传:男性患者的_母___亲__和___女__儿一定是患者,正常女性的父亲
和儿子一定正常。 ③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女性只有_X__dX__d_才能表现正常,而男性
只要 X 染色体上有一个隐性基因 d,就表现为正常。
栏目导航
4.伴 Y 遗传 (1)实例:人类外耳道多毛症。 (2)特点: ①患者全为男性,女性全正常:因为致病基因只位于_Y___染色体上, 无显隐性之分。 ②具有世代连续遗传现象:致病基因由父亲传给儿子,儿子传给孙 子,也称为限雄遗传。
据图分析X、Y染色体同源区 段与非同源区段(假设红绿色 盲相关基因为B、b,抗维生 素D佝偻病相关基因为D、d):
(1)男性体细胞中X及Y染色体的来源和传递各有何特点?
提示 男性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是XY,X染色体来自母亲, Y染色体来自父亲,向下一代传递时,X染色体只能传给女儿, Y染色体只能传给儿子。
栏目导航
2.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①写出相应基因型 ②思考人群中有几种婚配方式
③请默写学案第二页有关人类红绿色盲 的遗传图解
栏目导航
男性正常
XBY
XB
图1
XBXB
女性
正常图 2
栏目导航
(2)遗传特点(以人类红绿色盲症为例): ①交叉遗传:由图 1 和图 2 可以看出,男性的红绿色盲基因只能由
_母__亲__传来,以后只能传给_女___儿__。 ②隔代遗传:由图 1 和图 2 分析知,如果一个女性携带者的_父__亲___
√D.儿子与正常女性婚配,后代中不会出现患者
3. 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 但存在着同源区段(Ⅱ)和非同源区段(Ⅰ、Ⅲ),如 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若某病是由位于非同源区段Ⅲ上的致病基因控制的,则患者均为男性 B.若X、Y染色体上存在一对等位基因,则该对等位基因位于同源区段Ⅱ上
栏目导航
2.判断下列关于伴性遗传及相关特点的叙述
× (1)人类红绿色盲患病家系的系谱图中一定能观察到隔代遗传现象( ) × (2)外耳道多毛症患者产生的精子中均含有该致病基因( ) × (3)红绿色盲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的分离定律(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