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语法学(2):本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古今汉语语法比较说略
古今汉语的一致性
(1)古今汉语都较少形态变化。

词类无明显语法标志。

树:《论语》:季氏有嘉树焉。

《孟子》: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善:教人以善。

有善人,有不善人。

穷则独善其身。

(2)古今汉语语序基本一致。

a、王亥杀我。

b.南有乔木,不可休思。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诗经·国风·周南·汉广》
(3)古今汉语的句子和词组在结构上并不对立,二者的区别仅在于语调和语气。

a, 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b,此非君子之言,齐东野人之语也!
(4)语气词始终是古今汉语的一大特点。

古今语法的差异性
(1)粘着成分(不成词语素)大量增加
所谓粘着成分指不能独立的成分。

如“朋”和“友”,在现代汉语中是不能单说单用的语素,必须两相组合或与别的语素组合成“朋友”、‘朋党”、‘亲朋”、“男友”、“工友”等才能成词,“朋”和“友”就是粘着语素。

但在古汉语中情况就很不一样,“朋”和“友”都是独立的词,如“有朋自远方来”、“昔者吾友尝从事於斯矣”(《论语》)“高朋满座,胜友如云”(王勃《滕王阁序》)。

“浴”(“浴乎沂”)“伟”(“衣冠甚伟”)“忧”
(“先天下之忧而忧”)等。

(2)词性活用大大减少。

现代汉语中有一批兼类词,如“代表”、“报告”兼属名词、动词,“矛盾”、“典型” 兼属名词、形容词,这是词的兼类现象。

这种现象带有普通性、规律性,并不同于词性活用。

现代汉语中词性活用现象很有限,如“儿媳妇也真作脸,越躺着越倔,点心点心就能吃二斤翻毛月饼。

”(老舍《抱孙》)这里“点心”活用作动词。

在古汉语中词性活用比比皆是,诸如名词等类实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
(3)语序发生一些变化。

词序是汉语语法的重要手段。

如:
《公羊传》“齐师大败。

”(齐师是主动的)
《左传》“大败齐师。

”(齐师是被动的)
古代有较多的宾语前置。

如:
《诗·竹竿》“岂不尔思?”(词序)
《诗·击鼓》“不我活兮。

”(词序)
《尚书》“民献有十夫予翼。


一些句式不同于后代
a.判断句不用系词。

b.主动句与被动句没有形式区别;
《公羊传》“庄公死,子般弑,闵公弑【被动句式】,此三君死,旷年无君,设以齐取鲁,曾不兴师,徒以言而已矣。


此外:
①古汉语中“动+宾+补”的语序发展为现在“动+补+宾”的语序
②古汉语中“名+数+量”的语序发展为现在“数+量+名”的语序,
③动量表示法由“数+动”变为“动+数+量”。

④一些“主+动+宾”的句子可将宾语提至句首或动词前,改造成为主谓谓语句。

(4)称数法日趋精密。

古汉语中分数、序数、概数的表示均较粗疏,如分数“十分之一”作“什一”、“五分之一”作“五之一”等,序数往往与基数取同样形式,概数也只用“许”、“所”等加以表示,现代汉语中称数表示已十分丰富。

(5)称代体系更加完备。

古汉语中第一、二人称的代词比较丰富,如“我、吾、予、尔、汝、若”,而第三人称代词迟至魏晋以后才正式产生(渠、伊、他)。

自先秦至唐代,指人名词、代词的多数均以词汇形式来表示,如“二三子”、“侪”、“属”、“等”、“曹”,直至唐以后才由“伟”、“弭”演变成“们”。

指示代词也发生不小的变化,如表近指的“此、斯、是、之”,表远指的“彼”、“夫”,逐渐被“这”、“那”代替,由此又产生“这么、那么、这里、那里、这样、那样”等一整套的指示代词。

疑问代词“曷”,奚”、“胡”、“恶”、“安”、“焉”等也从口语中逐渐消失,而代之以“什么”、“怎么”之类。

(6)语气词体系发生更迭。

表示陈述语气的“也”、“矣”逐渐少用以至不用,代之以表肯定的“的”和表变化的“了”;表示疑问语气的“乎、与、邪、哉”渐为“吗”(是非问)、“呢’(特指问、选择问)、吧(测度问)等代替。

近代汉语中还产生出一些新的语气词,如表夸张语气的“里”,表祈使语气的“罢”、表感叹语气的“呵”、“啊”,可以说汉语的语气词体系从古到今己面目全非了。

(7)实词虚化衍生出一批重要的语法成分。

“是”、介词“把”、“被”、“对”、“和”。

更值得注意的是现代汉语中一些形态成分,如“子”、“儿”、“头”、“了”、“着”、“过”、“第”、“们”、“起来”、“下去”等也都是实词虚化而形成的。

四、古代汉语语法学习的方法
1、古今比较法。

2、学习继承前人成果。

《史记》“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王伯祥《史记选》“宁可答应了秦的要求,而让他负理屈的责任。


《古代散文选》“宁可许给秦国璧,使他负理屈的责任。


第三解释为:把理屈的责任加给秦国。

负,加也。


第四解释为:“以负秦曲,来使秦负担理亏的责任。

负秦曲,兼语式结构。


二、古汉语语法教学体系的问题
充分利用现代汉语语法教学的成绩,有意识地与现代汉语教学语法系统接轨,引导学习者由此及彼,由今及古,由同及异,就成了它的题中应有之义。

它应以现代汉语教学语法系统为参照系,同其可同,异其不得不异。

坚持正确的历史观,能同则同,不强异为同。

可以“借之”的地方,它就略说———同则略;“补之”的地方,它就详说———异则详。

(一)词类的分合归属问题(扬)
1.“助词”设不设?称词缀还是称助词? “者”“所”“之”的归属? “助词”与“语气词”是分是合?
2.“量词”设不设?
3.有没有第三人称代词?指示代词分不分近指、远指?代词的特点与分类? 代词的归类?
4.副词如何界定?副词的归类? (向:归入虚词)“莫”“无”“毋”、“末”“靡”“亡”“罔”是无指代词还是副词?
第二章词的构成
一、语素和词
1、词的概念
词是由语素按照构词规律构成的,它具有一定的声音与意义,是语言中最小的在造句时能够独立运用的语法单位。

所谓一定的声音,是指词在口头上必须具备某种语音形式。

所谓一定的意义,是指词必须表示或者具体或者抽象或者属于词汇范畴或者属于语法范畴的某种意义。

而语法单位,是指词能够充任句子成分,或者表示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或者表示句子的语气。

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则是词作为语法单位必须同时兼备的必要条件。

最小,是指它不能扩展,其问不能插入别的成分;独立运用,是指它在造句时处处都能够作为一个单位运用。

所以要特别强调这两点,因为语素是最小的语法单位,却不能独立运用;而词组能独立运用,却又不是最小的语法单位。

例如:无/野人/莫/养/君子
从/室/入/云,自/下/升/高/之/象/也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以上分开的都是词,都符合词的定义。

词由语素构成,语素是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

汉语中,根据语素在句中的不同作用可以把它分成词根与词缀两类。

词根是词的核心部分,词的意义主
要由它体现出来。

词缀只能粘附在词根上构成新词,它本身不能独立成词。

就汉语而言,一般一个汉字就是一个语素,例如上文的“从、室、入’:也有两个字表示一个语素的,例如“窈窕”,因为其中‘窈、窕”单独都没有意义。

我们可以根据语素的构成对词进行分类,只含有一个语素的是单纯词,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语素的是合成词。

词又是由音节构成的,音节是语音中最自然的结构单位。

汉语中一般一个音节就是一个词,例如上文的“自/下/升/高/之/象/”,也有两个音节表示一个词的,例如“假借、君子”。

我们又可以根据音节的构成对词进行分类,只含有一个音节的是单音词,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音节的是复音词。

2、词的构成
(1)单纯词
只含有一个语素的是单纯词。

有如下四种。

第一种是单音词,它在先秦两汉的书面语言中占绝大多数。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且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了解了单音词在古代汉语词汇中占优势这一点,我们就知道,一般来说,古书中一个字就是一个词。

难怪古人往往是字词不分。

我们在阅读古书时,注意不要以今天的双音词去误解古代由两个单音词组成的词组或其他结构。

(正由于单音词占优势,一个字就是一个词,难怪古人会字词不分)
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晏子春秋·内篇·杂说下》云髻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

《长恨歌》
光与左将军桀结婚相亲。

《汉书·霍光传》
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天地盈虚,与时消息。

《易经·丰卦》
且赵与诸侯阴谋久矣。

《韩非子·存韩》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孟子·告子上》
故心不可以不知道,心不知道,则不可道而可非道。

《荀子·解蔽》
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
老师费财,亦无益也。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令行禁止,王者之事毕矣。

《荀子·王制》
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周易·革卦》
墨子者,显学也。

其身体则可;其言多而不辩,何也?《韩非子·外左上》故圣人以身体之。

《淮南子·汜论》
璧有瑕,请指示王。

《史记·廉蔺列传》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战国策·齐策》
及至文武,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

《商君书·更法》
东方未明,颠倒衣裳。

《诗·齐风·东方未明》
当然,现代汉语的复音词,有一部分是从古代汉语继承下来的。

古代两个经常连用的单音词,有的很早就成为一个复音词,表示一个完整的概念。

如“地方”,在古代就成为一个复音词,表示“领域”“区域面积”的意思,《管子·地势》:
“桀纣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地方甚大。

”“当时”在古代作为一个复音词使用,其意义和现代的“当时”相同,《孙子·作战》:“虽当时有用兵之术,不能防其后患。

”同样两个字,在古书中有时是一个复音词,有时是两个连用的单音词,两者意义不同,要注意根据上下文分辨清楚。

第二种单纯词是音译外来词,此期以来自西域、匈奴词汇居多。

例如: “师(狮)子”、“嚢驼”(骆驼)、“生生”(猩猩)、“苜蓿”、“荽”(sui1即今
香菜)、“批把”(琵琶)、“觱(bi4筚)篥(li4)”、“毾(ta4)登
毛 (deng1)”(毛席)、“氍毹”(qu2shu1地毯)、“焉支(烟支、燕支)”(胭脂)
音译外来词在音节构成上兼跨两类,既有单音节又有复音节。

复音节的音译词也只由一个语素构成,属于单纯词,而意译外来词,通常采用词根融合的方式构成,属于合成词。

第三种单纯词是连绵词,这是指由两个音节联缀成义而不能分割的一种词。

联绵词中的两个字仅仅代表单纯复音词中的两个音节,一般不可拆开来分别解释。

有的书又称为“联绵字”、“连语”、“骈(并列、对偶)语”、“骈字”。

王国维说它是“合二字而成一语,其实犹一字也。


联绵词可分为:
①双声连绵词
古声母相同或相近而意义单纯的联绵词。

今太子肤色靡曼。

枚乘《七发》
靡曼皓齿。

《吕氏春秋·本色》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又如:参差、栗烈、蜘蹰、流离、倜傥、恍惚、邂逅、鸳鸯、憔悴、唐突、踌躇、踊跃、浩瀚。

②叠韵连绵词
古韵母相同或相近而意义单纯的联绵词。

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

《孟·梁上》
孔子蚤作,负手曳杖,逍摇于门。

《礼记·檀弓上》
《释文》:“逍摇本又作逍遥” 逍遥,“宵”部。

又如:绸缪(、侏儒(朱儒)、扶疏(踈)、窈窕、逶迤、逡巡、差池、望羊、崔嵬 、仓皇、徘徊、荒唐、朦胧、婆娑、须臾、芍药。

③非双声叠韵
古音无任何关系而意义单纯的连绵词。

今也每食无余,于嗟乎,不承权舆。

《诗·秦风·权舆》
又如;科斗(蝌斗)、滂沱、颠沛、狼藉、芙蓉、葡萄、扶摇等。

学习连绵词时应注意:
①绝大多数联绵词是双声叠韵,但并非双声叠韵的复音词都是联绵词。

双声:亲戚、将军 叠韵:刚强、人伦
上四词都可以拆开,各以其语素义进入该词。

②判断联绵词的声韵必须以上古音为准。

蟋蟀,今非双声,但古音同为“心”母字
芣苢,今非叠韵,但上古音同为“之”部字。

③联绵词的每个字与所表示的意义无关,因此不能拆开分析。

联绵词的两个音节有的本来都没有意义,联缀在一起,才成为一个语素,表示一种意义,如“葡萄”、“徘徊”等;有的分开来虽然可以作为两个独立的单
音词,各有意义,但当它们联缀在一起组成联绵词时,就只代表两个没有意义的音节,成了一个新词,表示一种新的意义,如“依稀”、“从容”等。

因此,联绵词虽然有两个音节,但实际上是只有一个语素的单纯词,是不能把两个字拆开来加以分析和理解的。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庄子·秋水》
“望洋”若理解为“望着海洋”,似乎也通,但这个词在它书中又作“望羊”、“望阳”、“盳(盲的异体字)羊”。

如果拆开理解,则五花八门。

从历史的角度考察,“洋”在宋以后才有“海洋”义,在先秦没有称海为洋的说法。

由于有人将“望洋”理解为“望着海洋”,于是产生了成语“望洋兴叹”。

“望洋”“阳”部,叠韵连绵词,仰视貌。

旋,改变。

面目,态度。

若,海神名。

抬起头对海神若叹息说。

将连绵词拆开分析的情况古已有之
犹豫:“餘”母双声,拿不定主意。

《颜氏家训·书证》:“《尸子》曰:‘五尺犬为犹。

’《说文》云‘陇西谓犬子为犹。

’吾以为人将犬行,犬好豫(超越)在人前,待人不得,又来迎候,此乃豫之所以为未定也。

故谓不决为犹豫。


《颜氏家训·书证》:“狐之为兽,又多猜疑,故听河冰无流水声,然后敢渡,今俗云狐疑虎卜,则其义也。


《诗·周南·关雎》“优哉游哉,辗转反侧。

”郑笺:“卧而不周曰辗。

”朱熹《诗集传》:“辗者转之半,转者辗之周。


④联绵词只求语音相同或相近,不求字形相同,故写法比较自由。

匍匐,又作蒲服、匍伏、蒲伏、扶服、扶伏。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联绵词,例如“容与、逶迤’,本来分别构成双声与叠韵,只是由于语音的发展变化,如果按照现代汉语普通话来读,它们却是既非双声又非叠韵了。

第四种单纯词是叠音词。

重叠两个相同的单音节字所组成的有了新义的单纯词。

旧称“重言词”“重言形况字”“叠字”。

(不重意义完全不同,如“关关雎鸠”;重叠后与单用基本相同“久久不能忘”。

)只有“不重意义完全不同”才算单纯词;“重叠后与单用基本相同”算叠根词,划归合成词的范围。

而不重不能用的一类以及模拟声响的叠音词只是以一个双音节的词根语素来描写容状或模仿声音,它们应当属于单纯词的范围。

叠音词大多是描写景物或状态的形容词以及摹拟声音的象声词。

如: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诗·王风·黍离》
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诗·卫风·氓》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

《诗·小雅·伐木》
启呱呱而泣。

《书·皋陶谟》
(2) 合成词
古代汉语合成词组成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跟句法关系基本一致。

偏正式:农夫、公子、黄昏、黔首、百姓、庶人。

联合式:对义联合:父母、往来、安危、宇宙、春秋、寒暑、干戈、稼穑近义联合:钟鼓、琴瑟、爪牙、光明、庖厨、休息
述宾式:将军、执事、得罪、屏风、当路。

述补式:扑灭、削弱、感动
主谓式:自然、政治、自杀、屋漏
(屋的西北角开有天窗,日光由此射入,故称屋的西北角为屋漏)
、肢解。

叠根词:时时
为安慰,久久
莫相忘。

(《乐府诗集·焦仲卿妻》
行行
日已远,转觉心弥甚。

(鲍令晖)
几种构成方式中,以偏正式、联合式居多。

派生式合成词也叫附加式合成词。

加前缀的:有、老、阿、第
“有”产生于周代,常用于国名、朝代名、部族名等名词前。

如:
在夏多罪,天命殛之。

《书·汤誓》
当舜之时,有苗不服,禹将伐之。

《五蠹》
友于兄弟,施于有政。

《论语·为政》
“老”产生于唐代,“阿”产生于汉代,“第”产生于汉代。

加后缀的有:然、如、若、而、尔、焉、乎等。

加在形容词、副词后,表示“……的样子”这些词尾在先秦典籍中出现较多。

如:
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勃然兴之矣。

《孟子·梁惠王上》
色勃如也,足躩如也。

《论语·乡党》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诗·卫风·氓》
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论语·阳货》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论语·子罕》
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

《庄子·逍遥游》
3、词与词组的区别
在古代汉语中特别是先秦,复合式合成词还处于临时组合阶段,还不十分稳定,表现在:
①语素和语序不太稳定,只能根据上下文判断
仓库:
邯郸之仓库实。

《国语·晋语九》
市无赤米,而囷鹿空虚。

《国语·吴语》
今天下之府库不盈,囷仓空虚。

《韩非子·初见秦》
仓廪实而知礼节。

《管子·牧民》
甲兵:
其民殷众,以多甲兵。

《国语·吴语》
又非惧吾兵甲之强也。

(同上)
兵革大强。

《战国策·秦一》
②有时分用,有时合用。

这类词语素往往有两面性,既可以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同时仍然可以各自保持独立性,作为单音词独立使用。

因此在由单音词向复音词发展的过程中,单音词和复音词并存。

楚之土壤、士民非削弱。

《战国策·秦二》
地削兵弱。

《战国策·秦五》
不忘恭敬,民之主也。

《左·宣二年》
居处恭,执事敬。

《论语·子路》
两个单音词长期使用,暂时组合成复合词后,还是有反复,还处于临时组合阶段,直到它在指物上或概念上表现出稳定性、单一性,能产生新义与偏义时,其复合词的性质就比较牢固了。

因此,在阅读古书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①偏义复词
由两个单音近义或反义语素所组成的复音词,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代表了整个复音词的意义,另一个语素只起陪衬作用。

这种复音词称为“偏义复词”,古人称“复词偏义”或“连类而及”。

多人不能无生得失。

《史记·刺客列传》
先帝尝与太后不快,几至成败。

(被废后)《后汉书·何进传》
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

《孟·梁下》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也。

《论积贮疏》
且缓急,人之所时有也。

(史记)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曹操·短歌行》)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比,不宜异同。

(诸葛亮)
“契阔”中“契”字意思是投合,“阔”字意思是疏远,构成复合词后意为聚集,只有语素“契’表示意义,“阔”字不表示意义。

“异同”中也只有语素“异”表示意义,“同”字不表示意义。

这种现象从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说明汉语中单词双音节化的趋势是由来已久的。

偏义复词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才能显示出它的偏义特点,如果把它单独提出来,很难确认它是偏义的。

②两个单音词组合后,产生了新义或转义,那么其双音词的性质也已确立,不要再看作单音词。

诸侯祭社稷。

《礼记·王制》
执干戈以卫社稷。

《礼记·檀弓》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庄子·逍遥游》
且陛下春秋高,法令无常。

《汉书·苏武传》
“春秋”本表“季节”,组合成复音词后表“年龄”、“时令”的新义。

布帛寻常,庸人不释。

《五蠹》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乌衣巷》
有些词由两个对义单音词组合以后,产生了新义,也就成了双音词。

如:首尾-长短斤两-重量
旦暮-早晚尊卑-等级、秩序
第三章词的分类
掌握词的语法分类,了解各类词的语法功能,能够较为熟练地对其进行区分、辨析。

一、词类划分的标准
词的类别是指词在语法上的分类,不同的语言在词类的划分上往往有不尽相同的标推。

汉语中的词由于缺少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因而通常采用以语法功能为主、同时辅以词汇意义的原则来划分词类。

这种分类标准可以适用于现代汉语的词类划分,也可以适用于古代汉语各个时期的词类划分。

所谓语法功能,首先是指某一类词能不能单独充任句中成分,其次也指它们与其他类词的结合关系。

例如“功德、将军、国家、土地”,它们在句中经常单独充任主语、宾语、定语,同时又可以受到形容词、数量词组的修饰,可以用在介词后面组成介宾结构,而不能受到副词的修饰,这就是它们的语法功能。

而所谓词汇意义,则是指某一类词在意义上共同属于某种高度概括了的语义类别,如上述四个词,它们表示人或事物的名称,其语义类别为名物范畴,这就是它们的词汇意义。

根据这一类词的语法功能与词汇意,我们把它叫做名词。

某些词不能单独充任句中成分,本身又没有实在的词汇意义,不过它们同句子的语法结构密切相关,例如“纵、况、因而、所以”,它们用在句中可以表示词与词、词组与词组、分句与分句之间的连接关系,这就是它们的语法功能。

根据这一类词的这种功能,我们把它叫做连词。

按照以语法功能为主、同时辅以词汇意义的词类划分原则,上古时期汉语中的词可以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十一类。

二、名词
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能够单独充任句中成分,又多具有较为实在的词汇意义,属于实词。

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名词的主要用途是充任句中的主语、宾语、定语以及判断句的判断宾语。

(一)分类
名词可以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分为三种类型:有生名词和无生名词;具体名词和抽象名词;专有名词和普通名词。

(1)有生名词和无生名词
有生名词:主要表人、国家和其他生物,经常给动词性词语作主语,且主要用作施事主语。

如:
✧越王问于大夫种。

(韩非子·内储说上)
✧韩居中国。

(韩非子·存韩)
✧鱼不畏网。

(庄子·外物)
无生名词:主要表示包括处所在内的各种具体事物、抽象事物。

无生名词给动词性词语做主语的次数少,且很少作施事主语。

✧政在季氏。

(左传·昭公三十三年)
✧仁人之事毕。

(荀子·非十二子)
(2)具体名词和抽象名词
具体名词主要表示与人物、国家、处所、器物等有关的具体事体。

如:
✧南溟者,天池也。

抽象名词都属于无生名词,主要表示与道德、利害、原因等有关的抽象事物。

✧诸侯越境送女,非礼也。

(左传·桓公三年)
(3)专有名词和普通名词
这主要是基于定中短语区分出来的。

专有名词指称某一个或几个确定的个体(一名数实是少数,如“子家”这个专有名词可以指称几个人:齐国的庆封、蔡国的公孙归生、郑国的公子归生等)。

✧尧治天下之民。

(庄子·逍遥游)
普通名词指称某类个体。

一般可以用数词或数量短语作定语。

如:
✧一箪食,一豆羹。

(孟子·告子上)
普通名词表示一般的具体事物如“山、水、天、地、车、手”;专有名词表示特定事物的名称,如“徐稚、豫章、蜀、匈奴、《史记》”。

国名、人名和地名是三种最常用的专有名词。

名词中比较特殊的小类是时问名词与方位名词。

它们的性质同一般名词相近,但主要用途是充任句中的状语、定语。

例如: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

(左传·隐公元年)
✧赵氏朝亡,我夕从之。

(墨子·非攻中)
✧诸侯之师次于郑西。

(左传·成公十六年)
(二)名词作谓语
名词谓语句是指以名词或名词短语作谓语的句子。

按作用可分为:判断句、描写句、说明句、对答句。

描写句:对主语特点进行描写。

如:
✧秦王为人:蜂准鼻子,长目,鸷鸟膺胸,犲声,少恩而虎狼心。

(史记·秦
始皇本纪)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水经注·江水下)
说明句:用以对主语的说明。

如: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

言语:宰我、子贡。

对答句:先有问句,答句只有名词。

如:
✧何以赠之?琼瑰玉佩。

(诗经·秦风·渭阳)
判断句:无系词的判断句;有系词的判断句。

(三)名词作状语
状语是位于谓词前或主谓结构前起修饰作用的成分。

三、动词
动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与发展、变化的词。

动词的主要用途是充任句中的谓语。

系属动词
能愿动词(助动词)
及物动词
动词动作动词
不及物动词
存现动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