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强制性制度变迁到诱致性制度变迁
制度变迁方式转换的时机选择.doc
制度变迁方式转换的时机选择摘要:由于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方式的特点及适用情况不同,适宜的制度变迁方式能实现较高的变迁效率和较好的变迁效果。
制度变迁进程中须进行方式的转换,因而分析制度变迁的转换时机和条件是问题的关键。
制度变迁方式的转换主要包括了强制性制度变迁的进入和退出两种情况。
关键词:制度变迁方式;诱致性制度变迁;强制性制度变csandapplytionevolut lution,fea ancarryout ferableevo nstitution institutio softimeand nisthekeypnevolution inginstanc ionandcompsibleinstiupperevolulutioneffeevolutionmnevolutionconditionoart.Transfmodeincludesofinductulsoryinsttutionevoltionefficict,transfoodeisnecesprocess, sofinstitutiormationofesentryandracteristiiveinstituitutionevoutionmodecencyandprermationofisaryduringtheanalysionevolutioinstitutioexitofcompAbstract:Owingtodifferentchaulsoryinst itutionevo lution.K eywords:in stitutione volutionmo de:inducti veinstitut ionevoluti on;compuls oryinstitutionevolut ion经历了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正处于转型期,其中制度变迁方式是影响和确定转型效果和效率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对处于转型期中国的制度变迁进行分析,以探寻出合理的制度变迁方式,充分发挥制度变迁的效果。
制度变迁的历史与逻辑—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
研究政治制度的起源,探讨其产生的背景、原因 和过程。
政治制度的比较
对不同政治制度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各种制度的 优劣、差异和共性。
政治制度的演化
研究政治制度的演化过程,分析其变化的动因、 机制和路径。
政治制度的评估
评估各种政治制度的绩效和影响,探讨其对社会 、经济和政治发展的贡献和挑战。
制度变迁的过程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 过程,涉及到众多因素和力量的作用 。通过对历史过程的梳理,可以揭示 制度变迁的内在机制和规律。
制度变迁对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 产生深远的影响。通过对历史事件的 分析,可以深入了解制度变迁对社会 发展的作用和影响。
制度变迁的逻辑总结
制度变迁的逻辑起 点
制度变迁的逻辑过 程
选举制度的发展
选举制度从最初的直接选举到间接选举,再到现代的普 选制度,体现了公众参与度的提高。
法治社会的形成
从人治社会向法治社会转变,强调法律的权威性和公正 性。
经济制度的变迁
市场经济的发展
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释放了经济活力,促进了创新和竞 争。
金融体系的变化
金融体系从单一的银行体系向多元化的金融市场转变,提高了资 金配置效率。
产业结构的升级
从农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向工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升级,再向服 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转变,体现了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
社会制度的变迁
教育制度的改革
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新能力 培养。
医疗制度的改革
从公费医疗到医保制度改革,提高了医疗保障水平,降低了医 疗费用负担。
福利制度的改革2023 Nhomakorabea制度变迁的历史与逻辑— 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
从新中国会计史看会计制度的变迁方式——强制性变迁与诱致性变迁
关 键 词 : 强 制 性 变 迁 诱 致 性 变 迁 新 中 国会 计 史
度 发生 了变迁 。并且 他们 反 复 强调 制 度变迁 比技 术变 迁更 为优 先 且更 为根本 的观 点。诺 思认 为 ,制度 安 排 的发展 才是 主要 的 改善生 产效 率
和 要 素 市 场 的 历 史 原 因 。 新 的 组 织
比 其 他 要 素 的 所 有 者 而 言 获 得 相 对
然而 ,强制性 制度 变迁 可 以纯粹 因 在不 同选 民集 团 之间对 现有 收入 进 行再 分配而发 生。 下面 笔者 将结 合 林 毅夫 ( 9 9) 1 8 的文章 详细 的 阐述
这 两 个 理 论 。 林 在 展 开 他 的进 一 步
维普资讯
内 容 摘 要 : 本 文 从 介 绍 制 度 变
迁 的 两 种 方 式— — 强 制 性 变 迁 与 诱 致 性 变 迁 的 基 本 理 论 出 发 , 从 一 种
中那样 论述 经济 怎样 随着 时 间的变 化而 变化 ,而是将 分析 的 重点放 在 这样 的三个 变量 上 : 对 经济 活动
度 安 排 下 无 法 得 到 的 获 利 机 会 引起 。
更确 切 来 说 是统 治 者 和 统 治 集 团 ) 作 为有着 自己利 益 的参与 博 弈的一 方 ,必然从 考虑 自己的成 本 与收益
人手。
的作用来 分析 i⑧ 制度 服务 的需 求
改变。要 素和 产品 相对价 格 的长 期 变动 ,是历 史上 多次 产权 制度 变迁 的主要原 因之 一。某 种要 素相 对价 格 的上 升 ,会使 这种 要素 的所 有者
国家 的基本 功 能是提 供 法律 和 秩序 ,并保 护产 权 以换 取税 收。 因
制度变迁
1.制度可以被理解为社会中个人遵循的一套行为规则。
与其说因为人必须在团体中生活才需要制度,不如说是以物换物,易货贸易和用一种东西交换另一种东西的需要才使得制度不可或缺。
因此,要使交换成为可能,就需要有管束个人合作和竞争方式的行为规则.制度安排的定义是管束特定行动模型和关系的一套行为规则.制度安排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不正式的.正式的制度如家庭,企业,工会,医院,大学,政府,货币,期货市场等等.相反,价值,意识形态和习惯就是不正式的制度安排的例子。
制度结构,它被定义为一个社会中正式的和不正式的制度安排的总和。
2.研究制度安排需要具有对历史时间及地区的专门知识,并需要专门了解该制度安排在制度结构中所处的地位如何,对特定制度安排效率的讨论。
制度变迁的方向和规模不是随机的:可以对它们进行严密的经济学分析.为此,比较有益的做法是研究一种新制度安排为什么被创新以及如何被采用. 有两种类型的制度变迁: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诱致性制度变迁指的是现行制度安排的变更或替代,或者是新制度安排的创造,它由个人或一群(个)人,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强制性制度变迁由政府命令和法律引入和实行.诱致性制度变迁必须由某种在原有制度安排下无法得到的获利机会引起.然而,强制性制度变迁可以纯粹因在不同选民集团之间对现有收入进行再分配而发生.制度不均衡的原因一种制度安排是从一个可供挑选的制度安排集合中选出来的,其条件是,从生产和交易费用两方面考虑,它比这个制度安排集合中的其他制度安排更有效.如前所述,特定制度安排的交易费用还取决于其他诸如法律,习惯,意识形态等制度安排;最有效的制度安排是一种函数,尤其是制度结构中其他制度安排的函数.要发生锈致性制度变迁必须要有某些来自制度不均衡的获利机会.也就是说,由于某种原因现行制度安排不再是这个制度安排选择集合中最有效的一个了.有四种原因能引起制度不均衡:①制度选择集合改变;②技术改变;③制度服务的需求改变;④其他制度安排改变.这四种原因中的每一种原因本身又由几个不同因素组成.1.制度选择集合的改变与其他经济接触能扩大制度选择集合. 制度选择集合还可能因政府政策的改变而扩大或缩小.由于某些原因(下一部分将讨论)政府可能将某些制度安排从制度选择集合中剔除出去.因此,取消一种带有限制性的政府政策的效应,相当于扩大制度选择集合.最近的一个例子是中国政府在农村地区实行的农业作业制度的改革.在最近发生的这一制度变迁之前,家庭农作这种制度安排是被禁止的,集体农作制是唯一可接受的模式.然而,由于政府政策的改变,中国约95%的家庭在1980-1983年间转到了新的以家庭为基础的农作制(参考书目32).另一方面,当政府在制度选择集合中建立某种新的限制且这种限制又是有约束力时,就可能产生制度不均衡,而且原先效率较低的制度安排可能在这种有限制的选择集合中成为占优势的制度安排.2.技术的改变技术变化除了在制度结构方面起决定性作用之外,它还能改变特定制度安排的相对效率并使某些其他的制度安排不再起作用.技术变化的影响可以从它对生产和交易的作用来进行分析.3.要素和产品相对价格的长期变动某种要素相对价格的上升,会使这种要素的所有者相比其他要素而言获得相对更多的利益.某种产品价格的上升,也会导致用来生产这种产品的要素的独占性使用更具吸引力. 在英国,食品价格的提高使得把开放地带和共同牧场圈为私人经营单位有利可图.据麦克劳斯基估计,尽管围栏的费用很高,但圈地所产生的年收益率达17%.4.其他制度安排的变迁本文将制度安排分成两种,即正式的制度安排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正式的制度安排指的是这样一种制度安排:在这种制度安排中规则的变动或修改,需要得到其行为受这一制度安排管束的一群(个)人的准许.也就是说,无异议是一个自发的,正式的制度安排变迁的前提条件.因此,正式的制度安排变迁,需要创新者花时间,花精力去组织,谈判并得到这群(个)人的一致性意见.。
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区别
比较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的区别——结合中国、俄罗斯原有改革实际制度变迁是个演讲的过程,是通过复杂规则、标准和实施的边际成本调整实现的。
在新制度经济学家看来,制度变迁的来源是相对价格的变化以及偏好的变化。
而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变迁的理论分析,既继承了西方正统经济理论的某些传统,又超越了正统经济理论的限制。
通过制度环境、制度安排、初级行动团体、次级行动团体以及制度装置等几个关键的要素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
新制度经济学家为了更好的分析制度变迁的经济现象,建立了许多制度变迁的模型。
若从制度变迁的主体来考察,制度变迁的模型可分为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
诱致性制度变迁指的是现行制度安排的变更或替代,或者是新制度安排的创造,它由个人或一群人,再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的。
具有改革主体来自于基层、程序为自下而上、带有边际革命和增量调整性质、在改革成本的分摊上向后推移、在改革的顺序上先易后难、先试点后推广和从外围向核心突破相结合、改革路径是渐进式等特点。
它必须由某种在原有制度安排下无法得到的获利机会引起。
而强制性制度变迁是国家在追求租金(利益)最大化和产出最大化目标下,通过政策法令和法令引入并实施的。
具有政府为制度变迁的主体、程序是自上而下、带有激进性质及存量革命性质的特点。
为了对两者进行更明晰的比较,将结合中国、俄罗斯的原有改革实际进行分析。
1992年,俄罗斯选择了“私有化”的道路,受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的影响,这种私有化没有采取“渐进式”的方法。
相反,当时的领导者接受了哈佛大学教授萨克斯的建议采取了所谓的“休克疗法”,妄图通过快刀斩乱麻的方式迅速实现所有制形式的变革。
从而变成向市场经济的转型。
然而事实却证明,这种激进式的改革方案不但没有起到预想的作用,甚至还激化了原有的一系列社会矛盾,把俄罗斯人民拖入了苦难的深渊。
1998年,俄罗斯爆发金融和经济危机,使以推行“休克疗法”著称的激进改革派及其支持者一度趋于沉寂。
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
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林毅夫导言本文借鉴西方经济学近年来在信息、产权、交易费用、诱致性创新、家庭生产、公共选择以及国家理论等领域内所取得的进展来分析社会制度的功能,以及制度选择和制度变迁的机制。
这样做的用意在于表明:制度能提供有用的服务,制度选择及制度变迁可以用“需求-供给”这—经典的理论构架来进行分析。
文中对经济制度变迁中国家的作用给予特别的注意。
对制度及其演进过程的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点之一。
与此相反,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却把现代西方经济的制度视若当然。
在建立经济模型时,明确界定的产权、完备的信息和无摩擦交易一般均被当作暗含的假设。
再加上对生产和效用函数特征——即所谓“古典环境”所作的假设,福利经济学上两个有名的最优定理在市场经济中似乎就有可能实现了:首先,如果存在完全竞争,资源配置就会是帕累托最优;其次,任何在技术上可行的特定的帕累托最优都可以通过建立自由市场和适当的要素所有制来实现。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被缩减为生产函数的同义词(参考书目71),除市场之外的制度安排没有考虑的必要(因为市场能更有效地执行资源配置功能),而政府的干预也只有在“古典”环境因受侵犯而导致市场失灵时才被允许施行。
然而,即使在最先进的经济中,也存在着与市场并列的不同制度。
大型现代科层制企业作为一种可供选择的协调生产和配置资源的制度,与市场发生竞争。
已经有人指出,现代科层制企业的发明是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一发明不能简单地归因于扩张垄断权的欲望(参考书目70)。
政府也远不是那种其功能只限于提供法律和秩序以及保护产权的“最小国家”。
制度市场中不同的制度之间会发生竞争。
正如舒尔茨所指出的;“显然,特定的制度确实至关重要,它们动不动就变化,而且事实上也正在变化着,人们为了提高经济效率和社会福利正试图对不同的制度变迁作出社会选择。
”(参考书目60,第1114页)传统经济学将现行的市场制度当作既定不变的假设条件,这就极大地限制了它在对付多种经济问题时的可用性。
关于中国国家审计制度变迁规律
关于中国国家审计制度变迁规律一、变迁目标:维护国家财产权益与经济安全政府与法律建立的主要目的是创造、保护财产,并使财产成为一种政治力量。
政治力量决定政治制度,政治制度维护政治力量。
国家审计制度是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变迁的根本目标就是维护国家财产权益。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国家审计维护国家财产权益的方式存在差异。
奴隶社会时期,国有产权规模较小,国家审计处于起步阶段,主要是实现对财产权、债权和财产继承权的保护,遵循着“产权归属、产权流转和产权继承”的逻辑,构成了奴隶社会存在的社会基础。
封建社会时期,统治者为实现中央集权,逐步强化对财产权、债权和财产继承权的保护力度,国家审计制度也不断得到建立和完善,上计制度、御史监察制度、比部审计制度、科道制度顺应不同时期统治者维护国家财产权益的需要而产生,国家审计通过其制度安排,层层掌握与控制官吏的财计行为,极大地防范了官吏经济犯罪行为的发生。
史实表明,统治阶级巩固专政统治的意识越强烈,其贯彻实施国家审计制度的力度越大。
到封建社会后期,国家审计已经与君主专制融为一体,成为统治者维护君权、确保经济安全的重要工具。
近代社会,国民政府试图借鉴西方国家审计的先进理念对国家审计制度进行改革,以维护和保障国民政府财产权益,但由于改良后的国家审计制度在实施过程中缺乏政治与组织制度的保障,并没有切实发挥监督职能。
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社会生产中的交换环节被政府的计划性指令取代,产权交易受到极大限制,国家审计处于中断状态,主要通过财务大检查来发现经济中存在的问题,经济发展与经济安全面临严重挑战。
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获得了迅猛发展,产权交易逐步频繁化、复杂化。
为守护公共资金的安全,监督和制约政府的权利,确保政府和官员有效履行公共受托经济责任,我国建立了现代意义的国家审计制度体系。
综上可见,不论是最初监督官员的受托责任还是后来的维护经济集权、政治集权以及现阶段实现国家良治,国家审计制度变迁具体目标的演进是一个继承、发展、不断深化的过程,其根本的目标一直都是维护国家财产权益和国家经济安全。
新制度主义视角下中国高等教育制度的变迁
新制度主义视角下中国高等教育制度的变迁摘要:中国高等教育改革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以来,在社会全面变革、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持续不断地推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面临着全球知识经济、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大众化的挑战,高等教育改革又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充满着矛盾与问题。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关键与核心在于制度改革与制度创新,新制度主义作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新的分析工具,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向。
高等教育制度变迁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系统工程的一个重要方面,从新制度主义视角对中国高等教育制度的变迁进行分析,并提出我国高等教育制度优化的路径选择以及外部和内部环境的优化对策。
关键字:新制度主义;高等教育;制度改革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高等教育改革处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社会全面变革这样一种错综复杂的大背景之下,同时又面临着知识经济在全球的发展以及高等教育国际化、大众化的挑战,因此高等教育改革的进程充满了矛盾,改革的发展不断产生出许多亟待解决的理论与现实问题。
改革发展到今天,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在高等教育改革这样一个系统工程中,制度改革和制度创新是关键与核心,制度改革的成败和制度创新成效的大小将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能否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因此,立足于理论与实践基础之上的有关高等教育制度改革的理论研究将成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重要方向之一。
一、新制度主义在高等教育改革领域的适用性新制度主义的制度分析与以往不同的特征表现在:不再把利益群体的角逐作为对制度分析的核心和重点,也不再将制度视为社会体系结构的被动反应;相反,通过对制度不同层面的分析,以及它对社会体系结构特征影响的考察,新制度主义理论强调制度作为一种规则、规范更具有独立性、主动性和变动性,这成为了新制度主义理论的优势和特点。
可见,新制度主义的制度分析中有许多观点对研究高等教育现象和问题很有启发意义,可用于解决高等教育制度问题,因此,新制度主义理论成为高等教育制度改革研究的可借鉴的重要方法。
13 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
13 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林毅夫导言本文借鉴西方经济学近年来在信息、产权、交易费用、诱致性创新、家庭生产、公共选择以及国家理论等领域内所取得的进展来分析社会制度的功能,以及制度选择和制度变迁的机制。
这样做的用意在于表明:制度能提供有用的服务,制度选择及制度变迁可以用“需求-供给”这—经典的理论构架来进行分析。
文中对经济制度变迁中国家的作用给予特别的注意。
对制度及其演进过程的研究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点之一。
与此相反,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却把现代西方经济的制度视若当然。
在建立经济模型时,明确界定的产权、完备的信息和无摩擦交易一般均被当作暗含的假设。
再加上对生产和效用函数特征——即所谓“古典环境”所作的假设,福利经济学上两个有名的最优定理在市场经济中似乎就有可能实现了:首先,如果存在完全竞争,资源配置就会是帕累托最优;其次,任何在技术上可行的特定的帕累托最优都可以通过建立自由市场和适当的要素所有制来实现。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被缩减为生产函数的同义词(参考书目71),除市场之外的制度安排没有考虑的必要(因为市场能更有效地执行资源配置功能),而政府的干预也只有在“古典”环境因受侵犯而导致市场失灵时才被允许施行。
然而,即使在最先进的经济中,也存在着与市场并列的不同制度。
大型现代科层制企业作为一种可供选择的协调生产和配置资源的制度,与市场发生竞争。
已经有人指出,现代科层制企业的发明是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一发明不能简单地归因于扩张垄断权的欲望(参考书目70)。
政府也远不是那种其功能只限于提供法律和秩序以及保护产权的“最小国家”。
制度市场中不同的制度之间会发生竞争。
正如舒尔茨所指出的;“显然,特定的制度确实至关重要,它们动不动就变化,而且事实上也正在变化着,人们为了提高经济效率和社会福利正试图对不同的制度变迁作出社会选择。
”(参考书目60,第1114页)传统经济学将现行的市场制度当作既定不变的假设条件,这就极大地限制了它在对付多种经济问题时的可用性。
从强制性制度变迁到诱致性制度变迁
从强制性制度变迁到诱致性制度变迁----——中国期货市场产生的案例分析及其现实意义所谓制度变迁,是指制度创立、变更及随着时间变化而被打破的方式。
诺斯(1994)在《制度变迁理论纲要——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演讲》中认为,制度变迁是一个制度不均衡时追求潜在获利机会的自发交替行为。
制度变迁过程既可以由政府引入法律、政策和命令强制进行,也可以由个人或自愿团体为响应获利机会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林毅夫1989),即国家在追求租金最大化目标下通过政策法令实施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和人们在制度不均衡时追求潜在获利机会的诱致性制度变迁两种类型。
强制性制度变迁是以政府(包括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为主体、自上而下、具有激进性质的制度变迁类型。
由于政府制度安排的力量比较大,因此,制度出台的时间短、制度实施时推动力度大,政府的权威能保证制度安排较好的运行。
但是,这种制度变迁方式不是相关利益主体通过重复博弈形成的,“决策者或影响决策的利益集团会利用制度供给的机会为自身牟利”,信息不对称下的“搭便车”行为不可避免。
另外,政府的制度安排基于经验而有可能不是根据现实的需要,不适应制度环境而出现低效率的现象不可避免。
诱致性制度变迁是以微观经济行为主体(如农民、居民、企业等)为主体、自下而上进行的一种制度变迁类型。
在这种制度变迁过程中,处于基层的行为主体因为发现潜在获利机会而先有制度需求,然后自下而上产生对制度的需求或认可,直至影响决策者安排更好的制度。
所以,诱致性制度变迁具有边际革命和增量调整性质,是一种渐进的、不断分摊改革成本的演进过程。
在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中,制度环境、制度安排、制度均衡和非均衡是非常核心的概念。
制度环境是一系列用来确立生产、交换、分配的基本政治、社会和法律规则;制度安排则是指支配经济单位之间可能合作与竞争方式的规则,我们通常所说的制度指的是制度安排。
诺斯理解的制度均衡是这样的一种状态,即各行为主体对既定的制度安排及制度结构的一种适意状态。
第七章 《新制度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
9
9
进一步的分析
两个问题:
第一,司机会不会故意将车弄坏?因为车出 毛病可以使生意落在自家的车上。但他们有 规定:前一班车要修理,后一班车的车主要 承担20%的修理费。如果车子真的出问题, 司机要承担20%的修理费。这就避免了司机 故意损毁别人的车辆。
度。明晰责、权、利。 • 知识的增加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至下节
21
五、制度变迁的方式
所谓制度变迁方式,是指制度创新主体为实现一定目标所 采取的制度变迁形式、方向、突破口、速度、时间路径等 的总和。
1、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
这种划分依赖于制度变迁是由人的自发行为引起还是由政 府法令强制推行。
诱致性制度变迁指的是制度的创新是由个人(群体),在 响应由制度不均衡引致的获利机会时,所自发倡导、组织 和实行的制度变迁。其特点可概括为:①盈利性。即只有 当制度变迁的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时,有关创新群体才 会推进制度变迁;②自发性。诱致性制度变迁是一种自下 而上、从局部到整体的制度变迁过程。因而制度的转换、 替代、扩散都需要时间,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11
•极度贫困的小岗村18 位农民,冒坐牢杀头之险,点燃了 势如破竹的改革圣火,这个惊天动地的契约,现作为中国 当代史的珍贵文物,收藏在中国革命博物馆。该“分田密 约”上面按有该村全部农户户主的手印,密约的内容就是 要大家共同承担因此产生的政治风险。 •一开始当地政府是既不支持也不反对,后来有来自更高 一级政府的公开反对,但这一制度的实行给农民带来了巨 大的收益,因而迅速地推广开来,政府的反对已是难以阻 挡了,后来中央政府才公开表态,支持这一制度变迁,因 而使得这一制度有了政府的支持,得以合法化。
新课程政策的制度分析——制度变迁理论视角下的审视
新课程政策的制度分析——制度变迁理论视角下的审视余晓汉(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新疆830054)摘 要:制度分析是当前经济学、政策学的重要分析工具,本文试图运用这一方法对新课程政策作一分析,以便对当前的课程改革提供政策建议。
关键词:制度经济学;制度分析;新课程政策中图分类号:G 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9795(2010)05-0324-01收稿日期:作者简介:余晓汉(),男,山东浑源人,从事教育政策学方向的研究。
一、制度分析简述制度分析是一种新的分析工具与方法,虽然最初是应用于制度经济学领域,但在不断地修正发展过程中,由于其对制度的深入洞察,而在历史学、政治学等应用学科中也广受欢迎。
对制度分析下一个定义,就有牵涉到对制度的定义。
不同的制度学派由于对制度的不同理解,使得制度分析也因人而异。
一般而言,大家较为认同的是T ·W ·苏尔茨在其《制度与人的经济价值的不断提高》一文中将制度定义为管束人们行为的一系列规则。
基于这样一种制度定义,本文试图将制度分析定义为对人的行为分析、利益矛盾分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生产关系)分析的总称。
因而制度分析的框架,由三个维度:(1)物的世界;(2)人的世界;(3)人与人之间的世界。
对一个具体制度的分析,就是对制度中物、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分析,考察制度变迁的需求、动力与运行方式及意义。
二、新课程政策的制度变迁新课程政策是指与传统课程政策相对的课程政策,在时间上是指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实施的一系列课程政策,在内容上则指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核心的一系列相关配套政策体系。
新课程政策是在原有课程制度环境中产生出来的。
它意在构建使原有的制度发生变迁的新的制度安排。
(一)制度变迁的动因制度变迁在诺思等人看来,就是一种制度均衡—非均衡—均衡的过程。
制度均衡实际上就是现存的制度结构处于“帕累托最优状态”之中,但是制度是动态的、暂时均衡的,一些外在事件能衍生出对现存制度安排的压力。
辩论赛题及答案
正方提问一、2008年xx的柑橘现象说明了说明问题?二、xx的经济、政治、文化靠谁来发展的?三、xx公司两搬迁,xxx出现了“yy”现象,谁来挽救市场?四、市场利益最大化的情况下,环境谁来保护?五、非盈利性的公共事业能否由市场来主导?反方提问一、政府主导市场就是按照政府的意愿分配生产要素,向公平和公正挑战,政府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这场比赛如何进行?二、政府和企业在市场中各有其责,共同发展的两翼,现在政府要在市场中越俎代庖,承担企业的功能,请问一个断了翅膀的雄鹰还能正常发展吗?三、政府主导市场就是政府当主角,这与国家政策、WTO规则相违背,如果这样,xx还能跨越发展吗?四、靠什么检验政府决策的理想是发展地方经济的基础?五、xx跨越式发展政府应该如何主导?正方辩论选手1辩 2辩 3辩 4辩反方辩论选手1辩 2辩 3辩 4辩正方:xx是跨越式发展中应该以政府为主导一.为什么应该以政府为主导?(一)政府的理性或明智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基础地方政府对经济发展的干预达到有效与高质的基本前提是政府必须是理性或明智的政府,否则只能阻碍地方经济的发展。
地方政府的理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敏锐把握与顺应中央政府改革意图和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大势。
如珠江三角洲的腾飞就得益于地方政府对国家改革进程的敏锐把握,以及与中央政府的良好互动。
二是能有效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二)优化金融环境是地方经济发展的保障优化金融环境,政府的作用举足轻重。
金融环境涉及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法律等多因素,这决定了优化金融环境必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领域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
因此,政府必须发挥其领导作用,形成财政、税务、工商、公检法、银行等各部门齐抓共管,共同改善和维护金融环境的良好局面。
(三)特色产业发展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动力从区域经济理论看,改善经济运行环境,最根本的一条是要突出地方经济的比较优势。
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
17.11.2020
精品课件
❖ 制度变迁(从某种现行制度安排转变到另一种不同制度安排 的过程)很难,成因:
①花费昂贵,净收益>变迁成本,才会发生制度变迁。
②制度变迁需要集体行动,故存在“搭便车”固有问题。
③制度安排本身为公共品,故自发过程提供的新制度安排 的供给不足,将 少于最佳供给。
❖ 经济增长将由于制度性服务供求变动而废弃某些现行的制度 安排,新的制度安排将因此而创始以捕捉伴随经济增长而至 的获利机会。所以,制度变迁在发展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 (即制度均衡打破,为获得潜在利润而开创新的制度安排)
17.11.2020
精品课件
❖ 制度安排的效率评价问题:
社会中各种制度安排是彼此关联的。不参照社会中其他相 关的制度安排,就无法估价某个特定制度安排的效率。因此, 在一个社会有效的制度安排在另一个社会未必有效。
❖ 政府的特殊性: 在社会所有制度安排中,政府是最重要的 一个。政府可以采取行动来矫正制度供给不足。然而,需要 有一个关于国家的理论来说清楚政府是否有这样做的激励。 只有在政府收益高过费用时,政府才建立新制度。政府在建 立最有效的制度安排方面导致失败的原因很多,例如:意识 形态方面的原因、集团利益冲突以及社会科学知识的限制等
本文的基本论点如下: ❖ 个体面临未来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 ❖ 生命周期有限 ❖ 制度功能:对付不确定性和增加个人效用 ❖ 制度可以定义为社会中个人所遵循的行为规则,可以被设计
成人类对付不确定性和增加个人效用的手段。 ❖ 制度提供服务需要支付费用。在技术条件给定的前提下,交
易费用是社会竞争性制度安排选择中的核心,用最少费用提 供给定量服务的制度安排,将是合乎理想的制度安排。
另一方面,从系统角度来看,制度安排“嵌在”制度 结构中,故它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其他制度安排相互作用, 因此,它的效率还取决于其他制度安排实现它们功能的完善 程度。
新制度经济学案例分析例题和知识点
新制度经济学案例分析例题和知识点新制度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制度如何影响经济行为和经济绩效的学科。
它强调制度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并通过对各种制度安排的分析来解释经济现象。
以下将为您呈现一些新制度经济学的案例分析例题,并梳理相关的重要知识点。
一、案例分析例题案例一:产权制度与资源配置在一个偏远的农村地区,有一片公共的森林资源。
由于产权不明确,村民们都可以自由地进入森林砍柴、放牧和狩猎。
结果,森林资源遭到了过度开发和破坏,生态环境恶化,村民们的长期利益也受到了损害。
后来,当地政府实施了一项产权制度改革,将森林的产权明确界定给了一个特定的集体或个人,并制定了相应的使用规则和监管机制。
在新的产权制度下,所有者有了保护森林资源的积极性,采取了合理的开发和保护措施,森林资源逐渐得到恢复,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同时也为所有者带来了可持续的经济收益。
知识点:1、产权的定义和作用:产权是指对财产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等一系列权利。
明确的产权能够为经济主体提供激励,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保护。
2、公共物品与产权界定:公共物品往往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容易导致“搭便车”行为和过度使用。
通过产权界定,可以将公共物品转化为私人物品或准私人物品,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3、产权制度与经济绩效:合理的产权制度能够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
案例二:交易成本与企业边界假设有一家制造企业,它需要采购原材料来生产产品。
如果企业自己去市场上寻找供应商、谈判价格、签订合同、监督合同执行等,会产生较高的交易成本。
为了降低交易成本,企业可能会选择纵向一体化,即自己生产原材料,或者与少数几个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合同约定来规范交易行为。
这样可以减少市场交易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提高交易效率。
知识点:1、交易成本的概念和构成:交易成本包括搜寻成本、谈判成本、签约成本、监督成本和违约成本等。
2、企业的本质:企业是为了节约市场交易成本而产生的一种组织形式。
新制度主义关于制度变迁研究的三大范式
理论经济学研究新制度主义关于制度变迁研究的三大范式郭忠华 制度是社会发展过程中长期形成或建立起来的,用以减少风险和增加信任的行为规则。
随着时间的推移,制度会因发生磨损而出现短缺,因此将打破旧的制度安排而形成新的制度供给。
这种制度创立、变更及随着时间变化而被打破的方式即是制度变迁的表现①。
制度变迁总是遵循一定路径,沿着特定的轨迹演化的。
但是,由于制度变迁过程中受到不同变量的作用,其路径选择也体现出多样性特征。
本文梳理了新制度主义视角下制度变迁的三种路径理论:路径依赖、路径替代和路径偶然,以期对制度变迁过程中的路径选择方式进行总体性概括。
一、路径依赖路径依赖理论首先是作为自然科学研究成果而被提出来的。
生物学家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发现,物种进化一方面取决于基因的随机突变和外部环境,另一方面也取决于基因本身存在的等级序列的控制中,在此过程中,物种进化可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进化路径,但如果一直未受到突变因素和不同外部环境的影响,它将沿着既有的路径一直演化下去。
生物学家古尔德(G ould)较早研究了生物进化路径的运行机制,并指出路径可能并非最优的性质,从而明确提出了“路径依赖”的概念②。
较早将路径依赖理论用于经济学研究的保尔・大卫认为,某一过程的路径依赖后果是指具有正反馈机制的随机非线性动态系统,“具有这样一种性质,如果它们在结构上未受干扰,就不能摆脱过去事件的影响……它们的运行取决于系统历史上某些占优势的偶发和瞬时状态(aleatory and transient condition)的持续影响。
”③因此,路径依赖的涵义后来就演化为具有正反馈机制的随机非线性动态系统存在的某种“不可逆转的自我强化趋向”④,该系统一旦为某种偶然事件所影响,就会沿着固定的轨迹一直演化下去,即使有更好的替代选择,演化路径也很难使之改变。
路径依赖理论同时成为新制度主义者解释经济史中制度变迁的手段。
路径依赖作为架起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的桥梁,解释了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同模式以及许多国家为何长期陷入经济无效率而不能自拔的问题。
诱致性制度变迁名词解释
诱致性制度变迁名词解释
诱致性制度变迁指的是各种促使社会制度发生变化的因素。
这指的是,一些内在的因素或外部力量可以促使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制度发生变化。
在当今世界,社会制度在变革方面可以分为官方政府改革和非官方改革两种类型。
官方改革是指官方政府通过立法或政策来调整社会制度。
非官方改革是指社会发展的自然过程,以及社会力量、社会组织和个人在社会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各种因素和力量可以促使诱致性制度变迁。
一般来说,它们都可以归结为两类: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内部因素包括社会分层和不平等、社会结构和社会政治结构以及社会文化因素等,它们可以促使社会制度发生变化。
外部因素可以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如外来文化、外交政策和技术进步等,它们都会影响社会发展,从而促使社会制度发生变化。
社会制度变化也能在不同社会环境中产生不同的影响,有时改变会带来正面影响,有时会造成负面影响。
正面影响包括社会制度变化带来的更为科学和公正的社会秩序、更好的社会福祉和社会保障等;负面影响则可能会造成政治不稳定和社会动荡以及社会经济不平等等。
在诱致性制度变迁的角度来看,政府和公民都应该秉持共赢的理念,平衡地考虑制度变迁的影响和潜在后果,积极推动制度变迁的良性发展,以达到社会的和谐稳定。
同时,应该加强社会的治理,增强人民的参与度,完善和发展社会制度,逐步实现完善的社会政治、经
济和文化制度,让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平等机会,拥有更美好的生活。
总之,诱致性制度变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各种因素和力量,需要社会组织、政府和公民等不同社会主体共同参与,共同促使社会制度变迁的和谐发展,从而实现人民的幸福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强制性制度变迁到诱致性制度变迁----——中国期货市场产生的案例分析及其现实意义所谓制度变迁,是指制度创立、变更及随着时间变化而被打破的方式。
诺斯(1994)在《制度变迁理论纲要——在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演讲》中认为,制度变迁是一个制度不均衡时追求潜在获利机会的自发交替行为。
制度变迁过程既可以由政府引入法律、政策和命令强制进行,也可以由个人或自愿团体为响应获利机会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林毅夫1989),即国家在追求租金最大化目标下通过政策法令实施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和人们在制度不均衡时追求潜在获利机会的诱致性制度变迁两种类型。
强制性制度变迁是以政府(包括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为主体、自上而下、具有激进性质的制度变迁类型。
由于政府制度安排的力量比较大,因此,制度出台的时间短、制度实施时推动力度大,政府的权威能保证制度安排较好的运行。
但是,这种制度变迁方式不是相关利益主体通过重复博弈形成的,“决策者或影响决策的利益集团会利用制度供给的机会为自身牟利”,信息不对称下的“搭便车”行为不可避免。
另外,政府的制度安排基于经验而有可能不是根据现实的需要,不适应制度环境而出现低效率的现象不可避免。
诱致性制度变迁是以微观经济行为主体(如农民、居民、企业等)为主体、自下而上进行的一种制度变迁类型。
在这种制度变迁过程中,处于基层的行为主体因为发现潜在获利机会而先有制度需求,然后自下而上产生对制度的需求或认可,直至影响决策者安排更好的制度。
所以,诱致性制度变迁具有边际革命和增量调整性质,是一种渐进的、不断分摊改革成本的演进过程。
在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中,制度环境、制度安排、制度均衡和非均衡是非常核心的概念。
制度环境是一系列用来确立生产、交换、分配的基本政治、社会和法律规则;制度安排则是指支配经济单位之间可能合作与竞争方式的规则,我们通常所说的制度指的是制度安排。
诺斯理解的制度均衡是这样的一种状态,即各行为主体对既定的制度安排及制度结构的一种适意状态。
与之对应的制度非均衡是指行为主体对现存制度安排的一种不满意或不满足,意欲改变但未改变的状态。
一项制度安排如果出现了制度非均衡状态,就存在制度变迁的动机和可能。
只有在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成本的情况下,行为主体才会去推动直至最终实现制度变迁。
期货市场作为市场交易的最高级形式,是人类交易制度的最伟大创新之一。
期货市场在中国十多年的发育和成长更是一场十分深刻的制度变迁。
本案例以中国期货市场的产生阶段(1988—1993年)为分析对象,剖析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的制度变迁过程,并试图从中找到指导目前中国期货市场规范发展进程的现实意义。
(二)对中国期货市场产生进程的制度分析1.制度变迁主体分析。
从中国期货市场的研究阶段到试点阶段、正式创办,我们可以看到政府机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商业部、河南省政府等)是整个制度变迁过程的主体。
常清(2001)总结中国期货市场产生的直接动因为“国家领导人的倡导和支持、政策和方案研究者的推动、各级政府官员的努力、国际期货贸易的发展”,其中三项动因都与政府机构及其代言人有关。
政府机构通过领导人指示、研究机构负责制度设计等形式,推动了这一自上而下的制度变迁。
它既是期货市场制度的需求者,又是期货市场制度的供给者,这使得一方面具有制度变迁边际成本较低的优势,另一方面又可能存在制度创新的边际收益较低的劣势。
在其后的期货市场超高速发展过程中,几乎所有交易所都是由政府部门或行业内大型国有企业投资组建,因此地方利益和中央部门利益牵连其中,造成了“搭便车”者众多的情况终于出现。
市场投资者、需要套期保值的企业不是这一制度变迁的主体,在其后的制度运行中应得到的收益被地方利益和部门利益夺走。
所以,对于整个社会而言,如果说在试点之初制度变迁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那么在1992年、1993年之间,制度变迁的边际收益是小于边际成本的。
制度重新回到不均衡状态迫使政府进行清理整顿以图再次回到制度均衡,即进入另一个逆向的制度变迁过程。
2.制度变迁过程分析。
制度变迁过程一般可以分为五个步骤:第一,形成推动制度变迁的第一行动集团,即对制度变迁起主要作用的集团;第二,提出有关制度变迁的方案;第三,根据制度变迁的原则对方案进行选择和评估;第四,形成推动制度变迁的第二行动集团,即起次要作用的行动集团;第五,两个集团共同努力实现制度变迁。
纵观中国期货市场的产生过程,这一制度变迁过程的确依据这些步骤依次进行。
1988年发生的“抢购风潮”震惊全国,粮价呈现大起大落,政府最高决策层及政策研究者陷入反思之中。
对期货市场制度的“认识和组织”源于对这些经济现象的反思,并在随后形成了第一行动集团——政府机构及其代言人。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研究,政府部门的研究者逐步提出了试点引入期货交易机制的初步方案,并多次联合各部门评估该方案,最后选择郑州粮食批发市场作为第一个试点市场。
这正是制度变迁的第二、第三个步骤。
1991年前后,河南省政府与中央各部委、研究机构紧密配合,在郑州创建中国第一个期货交易市场;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在原国家体改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支持下,组织几家企业投资兴办深圳有色金属交易所。
其后不断创办的交易所实现了制度变迁的第四步骤,即以地方利益、部门利益为代表的第二行动集团形成。
但是,随着期货市场越来越混乱、制度缺陷日益显现,第一行动集团与第二行动集团之间的矛盾也日益显现。
第五步没有完成制度变迁就进入了停滞阶段。
3.制度环境与制度安排的协调性分析。
从交易费用的角度看,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能够节约组织成本、学习成本和实施成本,而且政府权威能一扫制度变迁中存在的阻力,但由于制度是设计出来的而不是利益主体重复博弈出来的,其背后可能隐藏着制度缺陷。
在强制性制度变迁带来的制度安排投入运行时,首要考虑的问题是制度安排与制度环境之间的协调问题。
“期货市场发轫于自由市场经济时代,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便现实地构成了其制度环境,这些环境条件包括:(1)私人企业制度;(2)统一的大市场;(3)市场价格机制”。
回顾当时的中国经济环境,笔者认为,制度环境并不适应制度安排,这主要表现在:首先,国有企业改革虽然初见成效,但要真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尚有较大差距,私营企业、个人企业方兴未艾。
没有大量企业对套期保值的需求,期货市场产生初期的交易必然会出现套期保值者少、投机者多的局面,为日后的风险事件埋下祸根。
而且,这一点远离了期货交易制度的内核:规避价格风险。
其次,改革开放推行只有十年时间,市场区域性分割、地方保护主义屡见不鲜,还未形成全国统一的大市场。
再次,各类产品的价格尚未完全放开,某些产品还存在计划价、市场价两种价格平行出现的局面,因此价格并不是由市场自发形成。
上述分析表明,在中国政府强制植入期货交易制度时,虽然降低了交易费用,刺激了现货交易,促进了部分产品发现真实价格,但由于制度安排不适应当时的制度安排,制度变迁过程中政府利益、地方利益、部门利益发生了一系列冲突,而且缺乏管理部门和正式法律法规激励制度建设者、惩罚“搭便车者”。
因此,中国期货市场产生之初的混乱是制度发展的必然,而这让中国期货市场进入了长达数年的沉寂。
现实意义:向诱致性制度变迁转变中国期货市场经过长达数年的清理整顿,在承受沉重打击的同时也赢得了更好的发展条件:期货市场的监管由空白状态演变为由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监管,中国期货业协会正式成立使期货行业拥有利益代言人;《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和与之配套的《期货交易所管理办法》、《国有企业境外期货套期保值业务管理办法》等法规颁布施行,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期货法规体系;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已经基本形成,独立的企业法人成为市场经济体系中的主体,完全由市场调节的价格机制已经形成。
(一)中国期货市场进入稳步规范发展阶段从1993年至2000年,中国的期货交易所由33家精减为3家,交易品种从50多种逐步消减为12种。
2000年,全国期货交易总额曾跌到最低谷为1.60万亿元。
但进入本世纪以来,期货市场呈现了恢复性发展的趋势,2001年期货交易额达到3.02万亿元,2002年为3.95万亿元,2003年交易额达到10.84万亿元,创历史最高水平。
在上市品种大大减少的情况下,2003年实际上交易额已大大超过1995年的交易水平,远远超出了恢复性发展的水平。
2004年是中国期货市场快速稳健发展的一年,仅前9个月的交易量就已超过2003年全年交易额,棉花期货、燃料油期货、玉米期货三个新品种也相继挂牌交易,迈开了期货品种创新的步伐。
近几年来,中国期货市场上违规违法的风险事件极少出现,理性的投资者和套期保值企业数量大大增长。
这一切迹象表明,中国期货市场已进入稳步规范发展阶段。
(二)制度创新路径选择:诱致性制度变迁本文的第二部分分析了在中国期货市场产生过程中,强制性制度变迁留下的制度缺陷导致了随后的停滞。
虽然经历了数年的波折,但期货市场这一制度安排毕竟已经深深植入中国市场经济体系之中。
未来的发展道路上,中国期货市场制度还需要通过不断的制度创新发展壮大。
笔者认为,未来的制度创新路径应当转向诱致性制度变迁,而不是强制性制度变迁。
1.强制性制度变迁不适应未来制度创新。
“已有的文献所描述的西方世界制度变迁过程,大多是由人们响应获利机会自发组织实施的。
”但中国近20年制度变迁的经验表明,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是制度创新的主要形式,这当然与改革之初的制度环境有关。
在当时的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背景下,政府是政治权力的持有者、经济资源的支配者,它几乎没有为个人及自愿组织的制度创新留下任何空间,非政府制度创新者将面临极高的制度创新成本,自然缺乏制度创新的动力。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强制性制度变迁保证了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制度变迁的效率。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权威正慢慢从市场中淡化甚至退出,微观主体已获得越来越多地自发创新空间。
依靠政府权威设计一个新制度并强制推行已不能满足微观主体的制度需求,即使它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某一制度变迁,也可能会留下“无穷后患”。
中国期货市场的制度创新一直以来由政府主导,如果没有期货交易微观主体的自发参与,制度创新的动力将明显不足,制度安排的缺陷也会导致微观主体的利益受损,直至影响整个中国期货市场的发展。
2.期货市场制度变迁主体是投资者和经纪商。
只要存在潜在利益,微观经济主体就会产生制度需求,并存在推动制度变迁的动力。
在诱致性制度变迁中,制度变迁主体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中国期货市场上的监管者是政府代言人,期货交易所属于准公共产品,履行部分监管职能。
因此,诱致性制度变迁的主体应当是个人投资者、机构投资者和期货经纪商。
以目前中国期货市场最主要的制度创新——推出新交易品种为例,这一制度变迁具有边际革命和增量调整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