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钢琴之王的微笑
读《“钢琴之王”的微笑》有感
读《“钢琴之王”的微笑》有感
这篇文章写了,“钢琴之王”李斯特,热心帮助一个冒充他的学生的姑娘的事。
我非常敬佩李斯特这种善解人意、真诚帮助别人的优秀品质。
当他第一次面对这一个没有事先通知他就加入了他的学生行列里的姑娘的时候,他不但没有大发雷霆,而是,微笑着对姑娘说:“您好,我是李斯特,听说我的一位学生也住在这里,我想这个人就是您了。
”那是李斯特见到姑娘时说的第一句话。
我在读这一段话的时候,我想:那位姑娘应该是比李斯特小,可是李斯特却非常客气的称她为“您”,可想而知李斯特不仅钢琴弹得好,而且平易近人、很有礼貌。
书中还有李斯特说的一句话对我很有启发,就是他对姑娘说:“你是我所有学生中勇敢的一个,居然没有通知老师一声就加入了我的学生行列。
”我从这句话里感受到了—李斯特在批评这个姑娘,但李斯特批评的方式和其他老师对学生的批评方式是不一样的,其他老师对学生的批评是非常是严厉、严肃的,但是李斯特对姑娘的批评是善意的是风趣的。
从而看出李斯特是一个非常幽默的人。
我觉得真正的好老师的教育是讲究方式方法的只有这样在能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
蕲春县第一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钢琴之王的微笑教案推荐北京版
“钢琴之王”的微笑教学目标:1。
能够结合课文内容或生活实际理解句子的意思.2.知道“钢琴之王"的几次微笑有什么不同,能够抓住李斯特的言行体会李斯特优秀的品质.感知李斯特的表现与姑娘心里变化之间的关系.3。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够抓住最打动自己的地方写出感受.4。
懂得一个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应当予以诚挚的帮助,这种帮助往往会使困境中的人摆脱困境。
教学重点:知道“钢琴之王”的几次微笑有什么不同,能够抓住李斯特的言行体会李斯特优秀的品质。
感知李斯特的表现与姑娘心里变化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能够抓住李斯特的言行体会李斯特优秀的品质。
感知李斯特的表现与姑娘心里变化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放音乐)教师谈话:同学们,你们听到的这首曲子就是“钢琴之王”李斯特的《爱之梦》,现在就让我们随着这美妙的琴声一同走进1832年的那一场特别的演奏会.二、自学感知,体会人物性格1.出示:(教师配乐朗诵)姑娘捡起一束鲜红的玫瑰,深情地送到李斯特手中:“先生,您是我一生中最伟大、最可敬的老师,感谢您那颗金子般善良的心!”提问:这位姑娘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说呢?让我们更近的接触李斯特,从他的言行中去寻找答案,从他的微笑中去寻找答案。
默读课文第二部分:(1)画出描写李斯特言行的句子。
(2)写下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2.学生汇报(1)“我是李斯特。
"李斯特微笑着说,“听说我的一位学生住在这儿,明天就要举办钢琴演奏会,我想这个人肯定就是您了。
”还有谁画的也是这句?——这是李斯特的第一次微笑,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微笑”——和蔼(换亲切)“您"——有礼貌即使是面对着这样一个冒充自己学生的人,李斯特仍能微笑着说,足见此人——胸襟广阔、够绅士、对人亲切调转话题:此时姑娘的表现如何?(指名声朗读)总结:真是羞愧难当啊!板书:羞愧李斯特又是怎么说的呢?比较:“姑娘,告诉我是怎么回事,好吗?”李斯特温和地说.“姑娘,告诉我是怎么回事?”李斯特说。
北京市门头沟区六年级语文上册的目录
北京市门头沟区六年级语文上册的目录第一单元
1、开国大典
2、枣核
3、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4、钱学森归国单元综合与测试
第二单元
5、天然动物园漫游记
6、城市的标志
7、黄河之水天上来
8、地球万岁单元综合与测试
第三单元
9、顶碗少年
10、“钢琴之王”的微笑
11、金色花
12、百合花开单元综合与测试
第四单元
13、林海
14、鼎湖山听泉
15、松坊溪的冬天
16、迷人的张家界单元综合与测试
第五单元
17、珍珠鸟
18、小狗儿与大画家
19、卖火柴的小女孩
20、猎鹰单元综合与测试
第六单元
21、古诗四首
22、螳螂捕蝉
23、迎来春色换人间
24、用奇谋孔明借箭单元综合与测试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凉州词芙蓉楼送辛渐泊船瓜洲古诗四首
第七单元
25、狼牙山五壮士
26、金色的鱼钩
27、赣南游击词
28、南沙卫士单元综合与测试
第八单元
29、将相和
30、一个这样的老师
31、艾尔比的水彩笔
32、父亲的麦芽糖单元综合与测试。
《钢琴之王的微笑》
课题
10“钢琴之王的微笑”
是否属于
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
学科
语文
学段:高段
年级
六年级
相关
领域
教材
书名: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11册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出版日期:2009年6月
教学设计参与人员
姓名
单位
联系方式
设计者
王双
怀柔三小
69623762
实施者
王双
怀柔三小
69623762
指导者
魏金玲
当看到冒充自己学生的小姑娘时,“我是李斯特。”李斯特微笑着说,“听说我的一位学生呢个住在这儿,明天就要举办钢琴演奏会,我想这个人肯定就是您了。”是他的微笑消除了她的顾虑把身世娓娓道来。
当明白真相后,“你也会弹得同样好。”李斯特微笑着说:“你瞧,我刚给你上了一节练习课,现在你可以向任何人说你是李斯特的学生了。”是他的微笑鼓励着她,坚定了摆脱困境的决心。
评价量规
等级
评价标准
☆
语句基本通顺,有内容
☆☆
语句较通顺,内容较具体,感情较真挚
☆☆☆
语句通顺,内容具体,感情真挚
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他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字数)
本教学设计立足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自主研读,自主解疑,我以为有这样几个突出之处:
1.合理使用信息技术白板参与教学,在课堂上实现人机交互,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情况: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课文的方法,在学习课文时能够了解文章内容,能够从课文中提取简单的直接或间接信息。但是对于揣摩文章表达顺序、体会作者感情及领悟文章基本表达方法,存在困难,需要教师的指导。
教学方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乐器之王钢琴》课件
钢琴的市场现状分析
市场规模:全球钢琴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中国市场增长迅速。
消费者群体:钢琴消费者以年轻人和儿童为主,女性消费者比例较高。
销售渠道:钢琴销售以实体店为主,线上销售占比逐渐提升。
品牌竞争:国内外品牌众多,高端市场主要被国际知名品牌占据,中低端市场以国内品 牌为主。
钢琴的发展趋势预测
《乐器之王钢琴》PPT课 件
目录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 钢琴的起源与历史 钢琴的结构与特点 钢琴的种类与品牌 钢琴的演奏技巧与作品欣赏 钢琴的保养与维护
钢琴的起源
钢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20年前 最早的钢琴由意大利人巴托罗密欧·克里斯多佛利在1609年左右制作 最初的钢琴是为了模仿大键琴和小键琴而发明的 钢琴的起源和发展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音乐文化密切相关
调整琴凳和琴架: 确保稳定性和安全 性
定期检查:发现并 解决潜在问题,预 防故障
钢琴修复的必要性:介绍钢琴修复 的原因和重要性
钢琴的修复与翻新
钢琴翻新的方法:介绍钢琴翻新的 方法和技巧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钢琴修复的过程:详细介绍钢琴修 复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钢琴修复与翻新的未来发展:探讨 钢琴修复与翻新的未来趋势和发展 方向
智能化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钢琴将更加智能化,与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结合,为学习 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学习体验。
个性化定制:根据不同学习者的需求和喜好,定制个性化的钢琴产品,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多元化应用:钢琴不仅用于音乐演奏,还可以应用于音乐教育、音乐治疗等领域,为更多人带 来音乐的享受。
环保可持续: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钢琴制造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性,采用环保材料和制 造工艺,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历史趣谈:钢琴之王李斯特是哪国人?他有着什么样的经历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钢琴之王李斯特是哪国人?他有着什么样的经历
导语:19世纪伟大的钢琴之王,作曲家李斯特是哪里人?出于历史和时局的动荡,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引起过很大争议,毕竟是对世界音乐史产生了巨大
19世纪伟大的钢琴之王,作曲家李斯特是哪里人?出于历史和时局的动荡,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引起过很大争议,毕竟是对世界音乐史产生了巨大影响的音乐巨匠。
仔细的分析一下,李斯特出生的时候是奥匈帝国时期,出生的地点在现在的奥地利境内,但是之前是匈牙利王国的领土,所以李斯特应该是匈牙利人,但是现实中的李斯特直到晚年才会一点点的匈牙利语,如果简单的说李斯特是匈牙利人略显勉强,
为什么一个匈牙利人却不会说起呢?这要从李斯特的母亲说起,李斯特的母亲是日耳曼人,她母亲从小教李斯特的就是德语,加上12岁的时候李斯特迁居到巴黎生活,这么一说,李斯特不会匈牙利语是可以理解的,在后来李斯特的信件中也能看出他对自己的身份的承认。
简单翻译过来就是(引用第一人称)虽然我对匈牙利语可悲的无知,但是请允许我从精神和心灵上从出生到死亡作一个匈牙利人。
这句话透露出他对祖国的深深眷恋和自己内心的不安。
但是另一个方面来说,自己的血统可能不是匈牙利人,只能在心灵精神上的归属来面对这件事情的争议。
关于李斯特是哪里人到现在都有很大的争议,但是这一切的争议都没有太大实质性的意义,李斯特是属于全人类的,李斯特的音乐作品也是人类音乐史上的瑰宝。
曾经有一个人,只要他坐在钢琴前,按下黑白相间的感情,一股巨大的感受会迫不及防的突破你的耳朵,直插心底,有时候犹如狂风骤雨,有时候却是何须温暖。
他就是李斯特,李斯特生日是1811年10
生活常识分享。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钢琴之王的微笑精品教案
“钢琴之王”的微笑一、教材说明:课文记叙了“钢琴之王”李斯特热情帮助一个身处困境姑娘的感人故事,表现了李斯特善解人意,能真诚帮助身处困境的人的人格魅力。
二、教学要求:1.学会9个生字及新词语。
2.能够结合课文内容或生活实际理解句子的意思。
3.知道“钢琴之王”的几次微笑有什么不同。
(教学重点)4.能够抓住最打动自己的地方写出感受。
(教学难点)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懂得当一个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应当给予诚挚的帮助,这种帮助往往会使困境中的人摆脱困境。
三、教学建议:(具体可见后附的教案设计)(一)透过李斯特的三次“微笑”,感受“钢琴之王”的人格魅力。
1.课前了解李斯特的资料。
李斯特,匈牙利杰出的作曲家,钢琴家,匈牙利民族音乐杰出的代表人物。
(有助于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自读课文,了解人物关系:李斯特——“钢琴之王”姑娘——身处困境而冒充李斯特学生举办钢琴演奏会的人。
了解故事的原委,让学生充分阅读课文,说说故事的梗概。
3.从题目入手,深入理解。
课文共有几处描写了李斯特的微笑“钢琴之王”分别在什么情况下微笑的?他为什么要微笑,姑娘当时的表现和感受又是怎样的?默读课文,联想上下文,想一想李斯特的微笑有什么不同,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写出自己的感受。
(潜心读书,感受人物的人格魅力,时间要充分)4.交流反馈,练习朗读第一次微笑:寻找“学生”,和蔼可亲(亲自调查,没发脾气——先了解情况再下结论。
)第二次微笑:示范指点,充分鼓励(解决问题的好办法)第三次微笑:师生同台,助人到底(发自内心的笑,既包含了真诚的祝贺,又包含了善意的批评)李斯特的三次微笑和姑娘的两次流泪,一次感言。
第一次微笑——诉说原委(辛酸的泪)(羞愧)第二次微笑——万分激动(激动的泪)(惊喜,感动)第三次微笑——感悟真谛(铭记终生)(成功的喜悦,由衷的感激,羞愧)抓住人物的表现,练习朗读,可安排分角色朗读课文,让学生再次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及情节的发展变化,体会人物的情感。
六年级上语文教案“钢琴之王”的微笑_北京课改版
“钢琴之王”的浅笑《" 钢琴之王 "的浅笑》是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11 册第 3 单元第二篇课文,是一篇精读课文。
这篇课文用生动的语言记述了" 钢琴之王 " 李斯特热忱帮助一个身处窘境姑娘的动人故事,表现了李斯特善解人意、能真挚帮助身处窘境的人的人品魅力。
字里行间流露着人与人之间的关心,是一篇内容丰富文质兼美的记述文。
一、教课目的1、学会 9 个生字及新词语。
2、能够联合课文内容或生活实质理解句子的意思。
3、知道 "钢琴之王 "的几次浅笑有什么不一样。
4、能够抓住最感动自己的地方写出感觉。
5、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6、懂适当一个人碰到困难的时候,应该赐予真挚的帮助,会窘境中的人挣脱窘境教课要点:知道 " 钢琴之王 "的几次浅笑有什么不一样教课难点:能抓住最感动自己的地方写出感觉二、学生状况剖析本班大多数学生能够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质理解课文内容,有必定的自学能力,初步养成了做标注的习惯。
一部分学生能够抓住文中的词语进行品尝。
会小组合作学习,乐于表达自己的看法,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
三、教课方式设计这篇课文篇幅长,让学生真实理解课文的内涵比较难,因此我把要点放在经过理解钢琴之王三次浅笑的不一样,让学生联系生活实质睁开想象,去领会他每次浅笑的内涵,进而深入理解那句富裕真理的话。
初读课文后,直接进入主题 "想想李斯特的浅笑有什么不一样?"学生带着问题体验,自己学习,小组合作沟通,在理解文中的词语,指引学生进行想象体验的过程中指导朗诵。
出示课件,指引领会,发展学生的思想能力。
四、教课活动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谈谈钢琴之王是谁?你认识他么?投影出示平生资料。
(学生读)同学们今日我们来学习《"钢琴之王 "的浅笑》这篇课文。
二、检查预习课文状况1、指名读课文,检查学生读课文状况。
李斯特生平简介
作曲方面,他主张标题音乐,创造了交响诗体裁,发展了自由
转调的手法,为无调性音乐的诞生揭开了序幕,树立了与学院风
气、市民风气相对立的浪漫主义原则。
2020/3/3
李斯特主要作品
钢琴独奏曲《爱之梦》 《十九首匈牙利狂想曲》 《十二首超技练习曲》 《六首帕格尼尼大练习曲》
next
2020/3/3
返回
2020/3/3
鬼火
李斯特的《12首超技练习曲》是钢琴史上令人生畏 的高难曲目。从技巧上看,李斯特的这12首作品难 度过分艰深,仿佛是钢琴演奏艺术的象牙塔尖,即 使在20世纪钢琴大师如过江之鲫的年代,也很少有 演奏家敢于挑战。 超技练习曲《鬼火》拥有高难的 双音技术,12超技当中最难的一首,拉赫说它是最 难的练习曲,技术刁钻不说,还必须弹得轻灵有趣 方能服人。
一开始比较慢,象要诉说一件事。然后却突然沉默 不语,只是用最激烈最高级的音乐来倾诉。这是整 个超级练习曲的最高潮,是听觉上的最高享受。一 层层的推进,又一层层的返回,不同的感受接踵而 来,让人不忍离开这一段音乐。
这首练习曲是李斯特音乐的极致。
返回
2020/3/3
帕格尼尼大练习曲
《帕格尼尼大练习曲》共六首,作于1838年,呈现 给舒曼的夫人克拉拉。除最有名的《钟》取自小提 琴协奏曲外,其余五首均取材自帕格尼尼的《24首 随想曲》。
爱之梦
李斯特把自己的三首歌曲改写为三首钢琴曲,题作 《爱之梦》(Liebestraum,S541)。原来的歌词,分别 作为钢琴曲的题诗。第一、二首的题诗是德国诗人 乌兰德(Ludwig Uhland,1788-1862)的《崇高的爱》 (Hohe Liede)和《幸福的死》(Seliger Tod);第三首的题 诗是弗莱里格拉特的《爱吧》(Olieb so lang dulieben kannst)。三首《爱之梦》都是夜曲体裁,特别著名的 是其中的第三首,原来的歌曲作于1845年,是一首 用钢琴“演唱”的抒情歌曲,音乐深情婉转,抒写 弗莱里格拉特诗中的意境。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0钢琴之王的微笑原创精品教案北京版
“钢琴之王”的微笑指导思想:《语文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即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语文课成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生主体性学习不能简单理解为依靠学生自己的能力来读书、学习。
所谓”主体性学习”,是指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充分发挥每个学习者的主体作用,通过自学、质疑、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并获得语言文字综合训练的阅读实践活动,它的核心是启迪学生的思维,从而达到主动、创造性的学习。
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这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设计理念: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教育改革与发展是世纪之初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为较好地承担起这一任务,我认真学习了《语文课程标准》,大胆进行了课堂教学的改革与探讨,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以转变教师角色为出发点,倡导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深入学习教育理论、不断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研究。
通过学习与实践,我深切地感受到:教师只有站在时代的前沿,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用丰富的情感激活学生灵动的思维,用广博的知识引领学生踏上探求知识的道路,才能与形势相应,与时代同步。
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朗读、默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并能进行概括。
同时,能说出或者写出自己读文后的感受。
这也是《课标》对第三学段在阅读上要达到的要求之一。
授课时既要注意两个训练点的顺序性,又要抓住时机,做到相辅相成。
第十课重在表现李斯特善解人意,能真诚帮助人的人格魅力,也同时要学生懂得给予别人诚挚帮助的重要性。
学生分析:另外,升入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
他们需要在下面的学习中进一步的提升和巩固。
“钢琴之王”的微笑[精选文档]
是您了。” 姑娘表现和感受:脸红 羞愧 泪水夺眶而出
第二次微笑 第12自然段 “你也会弹得同样好。”李斯特微笑着说: “你瞧,我刚给你上了一节练习课,现在你可 以向任何人说你是李斯特的学生了。” 李斯特为什么主动提出“师生同台献艺”呢? 假如你就是当时的这位姑娘,你会怎样想? 姑娘表现和感受:惊讶 激动 眼泪又流了下来
随 文 练 笔
读完这个故事之后,你一定有不少感 受,感受最深的地方是什么?
回 顾 整 理,体 会 写 法
巴 赫 (1685—1750) 是十八世纪上半叶欧洲最伟 大、最有影响力的作曲家。 他是巴洛克音乐时期的重要 代表人物。由于他一生杰出 的创作活动和对音乐艺术的 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在世界音乐史上,巴赫素有 “音乐之父”的美称。他的 作品是历代著名作曲家崇拜 和学习的榜样。
姑娘和李斯特 同台演出
在( 座无虚席 )的小城歌剧院里飘荡着
(如诗如画)的琴声,李斯特( 炉火纯青 )
的演奏,使全场观众听得( 如痴如醉 )。
演出获得成功
姑娘捡起一束鲜红的玫瑰,深情地送到李斯特 手中:“先生,您是我一生中最伟大、最可敬的老
师,感谢您那颗金子般善良Hale Waihona Puke 心!”第三次微笑 第21自然段
莫扎特,生于萨 尔兹堡一个宫廷乐师 家里,杰出的奥地利 作曲家,维也纳古典 乐派的杰出代表。 莫扎特很小的时 候就显露出极高的音 乐天赋,即兴演奏和 作曲都十分出色,被 誉为“神童”。
贝多芬 ----世界艺术史上的伟
大作曲家,他的作品了既壮丽宏 伟又极朴实鲜明,它的音乐内容 丰富,同时又易于为听众所理解 和接受。贝多芬的音乐风格是鲜 明独特,他的作品中热烈激昂、 振奋人心的斗争音调十分突出。 他的作品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 非常深远的影响,因此被尊称为 “乐圣”和“交响乐之王”。
江西省萍乡市XX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0“钢琴之王”的微笑同步练习 北京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10 “钢琴之王”的微笑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居里夫人的故事》1903年,居里夫人发现了一种新的物质——镭,这一发现,(震动震惊)了全世界。
居里夫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金的女科学家。
从此,她享有盛誉,博得了人们的敬仰。
居里夫人的法语老师最大的(希望愿望)是重游她的出生地——法国北部的第厄普。
可是,她付不起,上波兰到法国的一大笔旅费。
回乡的(希望愿望)总是那么渺茫。
居里夫人当时正好住在法国,她非常理解老师的心情,不但代付了老师的全部旅费,还邀请老师到家里作客,居里夫人的热情接待使老师感到像回到自己家里一样。
1932年5月,华沙镭研究所建成,居里夫人回到祖国参加开幕典礼。
许多著名人物都簇拥在她的周围。
典礼将要结束的时候,居里夫人忽然从主席台上跑下来,穿过捧着鲜花的人群,来到一位坐在轮椅上的老年妇女面前,深情地亲吻了她的双颊,亲自推着她走上主席台。
这位老妇女就是居里夫人小时候的老师。
在场的人都被这动人的情景所感动,热烈地鼓掌,老人也流下了热泪。
居里夫人就是这样,当她成为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之后,仍旧没有忘记曾经(传播传授)给她知识的老师。
1.划去括号中不适当的词语。
2.选择一个最正确的答案,在()内写上序号。
(1)根据上下文的意思,选择正确的词语解释。
①“簇拥”的意思是()。
A.聚成一团 B.许多人紧紧地围着 C.许多人围着②“盛誉”的意思是()。
A。
很高的荣誉 B.称赞C。
赞美、夸奖(2)“在场的人都被这动人的情景所感动,热烈地鼓掌,老人也流下了热泪.”老人流下了“热泪”是因为()A.老人能参加开幕典礼,上了主席台,很激动,所以流下热泪。
B。
老人被居里夫人的这种成名不忘小时侯教过她的老师的美德感动,所以流下热泪。
C。
老人看到会场的热烈场面,感动得流下热泪.3.本文主要写了居里夫人哪两件事?4、读了短文,你有什么体会,你认为居里夫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参考答案:1、震动希望愿望传播2、(1)①B ②A (2)B3、(1)居里夫人帮助她的法语老师完成重游出生地的愿望。
六年级《“钢琴之王”的微笑》教学设计
六年级《“钢琴之王”的微笑》教学设计六年级《“钢琴之王”的微笑》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六年级《“钢琴之王”的微笑》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目标:1、能够结合课文内容或生活实际理解句子的意思。
2、知道“钢琴之王”的几次微笑有什么不同。
3、能够抓住最打动自己的地方写出感受。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懂得当一个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应当给予诚挚的帮助,会帮困境中的人摆脱困境。
教学重点:知道“钢琴之王”的几次微笑有什么不同。
教学难点:能抓住最打动自己的地方写出感受。
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整体切入,抓住重点。
1、齐读课题,“钢琴之王”指的是谁?(李斯特)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哪些四字词语可以说明李斯特被称为“钢琴之王” ?(极其娴熟、炉火纯青、如诗如画、如痴如醉)2、课文几次描写了“钢琴之王”的微笑?(3次)快速找到这三次微笑,并读一读。
第一次微笑“我是李斯特。
”李斯特微笑着说,“听说我的一位学生住在这儿,明天就要举办钢琴演奏会,我想这人肯定就是您了。
”第二次微笑“你也会弹得同样好。
”李斯特微笑着说。
“你瞧,我刚给你上了一节练习课,现在你可以向任何人说你是李斯特的学生了。
”第三次微笑他微笑着说:“祝贺你演出成功。
姑娘,你是我所有的学生中最勇敢的,居然没有通知老师一声,就加入了我的学生的行列。
”二、深入阅读,理解“微笑”。
(一)体会第一次微笑(出示第四自然段)“我是李斯特。
”李斯特微笑着说,“听说我的一位学生住在这儿,明天就要举办钢琴演奏会,我想这人肯定就是您了。
”默读课文2~5自然段,想想第一次李斯特是在什么情况下微笑的?他为什么微笑?1、引导:李斯特是在什么情况下微笑的?(知道有人冒充自己的学生,并且找到了这个冒牌的学生。
)2、当李斯特知道这个姑娘冒充自己的学生在这里举办钢琴演奏会时,为什么没有发脾气,反而微笑?(先了解情况再下结论,做事讲究有理有据,不因自己是名人就不分青红皂白的大发雷霆。
读《“钢琴之王”的微笑》有感_观后感
读《“钢琴之王”的微笑》有感
想必大家都听说过匈牙利著名的钢琴演奏家、指挥家,为欧洲音乐做出了杰出贡献的“钢琴之王”——弗朗兹·李斯特吧!他的钢琴演奏热情、奔放、大胆、充满魄力,深受人们的喜爱。
这不,最近我们刚刚学习了一个关于“钢琴之王”李斯特的故事——《“钢琴之王”的微笑》。
文章主要讲述了弗朗兹·李斯特以精湛的演奏技巧博得了人们的称赞,被誉为“钢琴之王”。
在1832年的一天,李斯特住进一家德国小旅馆后,就听说有人冒充自己的学生,并要在这个城市举办钢琴演奏会。
可李斯特并没有生气,而是在傍晚是顺着琴声找到了那位冒充自己学生的姑娘。
李斯特见到姑娘后并无责怪之意,而是问明了原因,并亲自给姑娘上了一节练习课,也就是收她为徒,还准备和姑娘一同登台演出。
姑娘十分感动。
现在的社会上,许多人自私自利、非常吝啬、不肯帮助别人,而不吝啬、善解人意、助人为乐的人越来越少。
难道是外星人嫉妒人类感情丰富,就偷偷潜入地球,为地球人洗了脑,让人类拥有自私、吝啬、冷漠和野心,而取走了热情、友谊和助人为乐的好品质吗?还是外星人发出电磁波,破坏人体应有的感情,取走了好的性格、感情,把自己不好的感情输送给了人类呢?不,都不是,而是人类自己。
现在的人类被分为了三种人:好人、坏人、对他人或世界漠不关心的人,后两种人为世界带来了灾难。
朋友们,还记得吗?圣经里的挪亚方舟中讲到:始祖偷吃禁果,被逐出伊甸园。
该隐杀弟,揭开了人类互相残杀的序幕。
人世间充满着强暴、仇恨与嫉妒,深深陷在罪恶之中。
上帝见此情景大为震怒,要将这败坏了的世界一举毁灭……如果世界上再多一些像李斯特这样善解人心的人,这个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
思明区二小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2 桥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2桥第2
12 桥第二课时1.了解课文在布局谋篇、人物刻画、环境描写等方面的特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老汉的高尚品质和人格魅力。
重点了解课文在布局谋篇、人物刻画、环境描写等方面的特点。
难点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体会和学习老汉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一、复习听写,回顾前文导入1.听写词语:咆哮惊慌跌跌撞撞拥戴乱哄哄沙哑党员……2.用以上词语复述课文第一、二部分内容,并说说老汉是个怎样的人。
二、思辩“矛盾"之举过渡:是的,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老支书有着崇高的人格魅力(板书:崇高的人格魅力),他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洪水无情,但人间有爱。
当情况越来越危急,洪水已漫到人们的腰际时,又发生了什么?请同学们用心默读第三部分。
1.生自学,说一说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2.出示学习提纲,小组合作学习。
3.读议结合,交流汇报,提升认识。
(1)谈体会.要求边谈体会,边用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从“冲、揪、吼”这几个动词可以看出老汉对小伙子很凶。
)教师指导学生读出老汉很凶的态度。
学生齐读第15自然段,学生间展开评议,并在议读、感情朗读中理解、感悟.(2)鼓励学生发现矛盾与疑惑并大胆质疑。
①老汉从刚开始恶狠狠的“揪”到最后危难关头又“吼”又“推",这是矛盾一,为什么?②急于求生的小伙子到最后危难关头又“推”老汉先走,这是矛盾二,为什么?(师相机板书:老汉:冲、揪、吼、凶小伙子:瞪、推)4.学习第四大段,解开难解之谜.过渡:老汉和小伙子的言谈举止是多么充满矛盾,令人费解!请同学们读最后4个自然段,老师相信你们在顷刻间会明白许多许多……学生默读,谈感想。
师相机点拨。
(文章在最后才交代老汉和小伙子的关系,这个结局太出人意料了,太让人震惊了。
老汉太伟大了……)5.反复咏叹,感受老汉与小伙子之间的亲情.过渡:当你明白老汉和小伙子原来是父子关系时,再回过头来看看父子在木桥前的情景,你们又有了什么新的感受?(引导学生朗读第三部分)同学们,让我们把“儿子”这个充满血缘、充满亲情的字眼带到文章中去,再一起来深情地朗诵第三大段,我们就更能理解这位平凡而伟大的父亲了.(教师引读:“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自己的儿子,吼道”,后边为学生接读,把几个“小伙子”都换读成“儿子”。
钢琴为什么被称作“乐器之王”
钢琴为什么被称作“乐器之王”
钢琴,是全人类公认的“乐器之王”,这是由钢琴的独特构造所具有的无比强大的表现力所决定的。
钢琴琴体为木制,内装有钢板,其上面有琴弦200多根。
扫键时,通过小打槌(上蒙有厚绒)击打琴弦发音,音质变化通过指触力度或踏板的选择而取得,键盘分黑键和白健,按十二平均律半音排列(即使临两音为半音关系)一般为88键或85键,音域为a:——c5或a4,记谱用大谱表。
钢琴音色高,中音区明亮、清纯、华丽;低音区浑厚、低沉,其音域之宽是任何单件乐器无法相比的。
从外形上来看,钢琴可分为立式和三角两种;从演奏形式上来看,主要用于独秦和伴秦,同时还可合秦、重秦、与管弦乐队协同演奏等。
在世界音乐宝库中,钢琴曲非常丰富,历史上许多音乐家如巴赫、贝多芬、李斯特、肖邦等都创作过很多的钢琴音乐作品。
烦闷的时候,请弹一弹听一听《瓦妮莎的微笑》
烦闷的时候,请弹一弹听一听《瓦妮莎的微笑》大家一定还记得法国钢琴王子理查德·克莱德曼,虽然现在他已六十多了,但他优雅浪漫的琴声还记忆犹新,总给人以明快旺盛的青春活力。
克莱德曼以通俗钢琴而著称,他创编和演奏的作品,大都是简短流行的钢琴小品,即使曲目来源于古典音乐,也经改编与压缩,由深奥变得通俗了。
这种迎合多数人口味的作品和演奏方式,很快使他名声大噪红极一时了。
当然,他的音乐至今还受欢迎,这不,今天这首《瓦妮莎的微笑》,他的通俗经典之作,又将给我们带来新的愉悦和欢乐。
该曲由保罗·塞内维尔、奥利弗·图森作曲,大调旋律,小快板速度,充满喜悦和活力。
瓦妮莎据说就是曲作者图森的小女儿,你看看,写自己心爱的小宝贝心情又怎么不高兴?想必人人都有忧愁烦闷的时刻,不要紧,只要钢琴达到一定程度,完全可以弹一弹这首快乐的钢琴小品《瓦妮莎的微笑》。
明快亮丽的旋律一定会驱散心头愁云,最终将眉开眼笑。
后来的我们主演:井柏然 / 周冬雨 / 田壮壮猫眼电影演出广告购买《瓦妮莎的微笑》,节奏旋律都很简单,理查德把它弹得轻松而奔放,向上的曲调、清脆悦耳的琴声,夹带着少女甜蜜的微笑,宛如一窜窜熠熠闪光的珍珠,敲打着每个听众的心灵。
右手的旋律很有特点,许多乐句第一音都是琶音式的和弦,既流畅轻松又带着几分华丽,演奏时显然要弹出类似装饰音的效果。
左手为钢琴王子的一贯风格,即恬适的分解和弦节奏型,要弹得从容而平稳,同时注意踏板的密切配合。
《瓦妮莎的微笑》钢琴谱,标有详细指法及踏板踩放记号,非常方便初学者练习。
乐曲A B A‘结构,两次转调,演奏时请加以注意。
旋律清脆有弹性,音乐振奋而迷人,就让这《瓦妮莎的微笑》解除疲惫,释放愁绪吧!。
李斯特教案
李斯特教案教学内容:1、听:《爱之梦》。
2、动:我的创造。
3、认:降记号。
教学目标:1、聆听《爱之梦》体验乐曲的情绪,展开想象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表述音乐要素与音乐情绪间的关系。
2、能创编和主题节奏特点、乐曲情绪相吻合的节奏。
3、认识降半音记号。
教学重点、难点:展开想象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表述音乐要素与音乐情绪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新课教学:1、介绍乐曲的创作背景。
李斯特把自己的三首歌曲改写为三首钢琴曲,题作《爱之梦》。
原来的歌词,分别作为钢琴曲的题诗。
第一、二首的题诗是德国诗人乌兰德的《崇高的爱》和《幸福的死》;第三首的题诗是弗莱里格拉特的《爱吧》。
三首《爱之梦》都是夜曲体裁,特别著名的是其中的第三首,原来的歌曲作于1845年,是一首用钢琴“演唱”的抒情歌曲,音乐深情婉转,抒写弗莱里格拉特诗中的意境2、边划拍边哼唱乐曲的主题。
3、加词学唱。
4、学生完整聆听乐曲,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三、总结:同学们,我们聆听了《爱之梦》,大家来说一说这节课的收获吧!教案钢琴教案1.教学设计人:2.指导教师:3.年级:大二4.课题:练习曲五课本P915.课型:钢琴集体课6.教具:钢琴、粉笔、黑板、钢琴书、笔记本、mp5、扩音器7.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欣赏法、对比法、演示法、归纳法8.教学目标:能够把整首曲子弹奏得流畅连贯,节奏准确,分句清楚,小连线与跳音奏法准确,带入情感进去。
熟悉新的节奏和新的符号标记,能够积极、主动地、准确地弹奏出来;温习以前弹奏过的节奏类型以及曲子中出现的符号标记,再进一步巩固加强。
9.教学重点、难点:由于音符均为跳进形式组成,手指间需要连续做伸张运动,这样对转指和手指独立、弹奏准确都增加了难度。
二八加四分前附点的新节奏,穿指,琶音,连音。
10.教学流程:一、组织教学:主讲人问好,主讲人自我介绍二、课程导入:A主讲人: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练习曲五即车尔尼599第47条。
上城区中心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0《钢琴之王的微笑》教学教案 北京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
【学情分析】学生对钢琴之王李斯特比较陌生,对其三次微笑的不同意义理解起来有难 度。教学前,要通过引导学生查阅李斯特相关资料或观看李斯特钢琴独奏的视频资料等手 段,使李斯特形象在学生心中尽可能地立体化。从课文角度来讲,与《顶碗少年》有相通 之处,要教育学生在别人身处困境时,给人与帮助。
【教学方法】 重视朗读,以读为本。引导学生结合课后一题自读课文,了解故事原委,知道“钢琴之 王”的几次微笑有什么不同。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交流收获.顺势导出几个重点问题,在 理解了“几次微笑"之后,让学生回读全文,再次从整体上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及情节的发展 变化;教学时,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黄金般珍贵”的含义,把握课文意义,理解作 者的写作目的。 【教学理念】 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光召先生说:教育的目的首先是教会做人.做一个不仅有谋生的技能 能享受物质生活的人,而且做一个有高尚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追求智 慧和真理的人,一个有创新思维和坚强性格的人,一个不断促进社会和人类自身进步的 人。要成就这样的一个人,无疑要给他更多的精神营养并帮助他吸收。因此,引导学生潜心 阅读文本,探索捕捉作者的情感体验,感受阅读的快乐和内涵, 才能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实现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这是每个语文教师的责任。 【教学准备】 1。查阅并观看李斯特相关资料(如人物介绍、钢琴演奏等视频影像资料等)。 2.多媒体课件. 3.将课文读通顺,尽可能读流利。自学字词,标画疑难。 4.结合课后习题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板书课题。“钢琴之王”是指谁?他为什么被称为“钢琴之王"?你了解李斯特吗?(结 合学生收集资料补充介绍)李斯特(1811—
1886),匈牙利杰出的作曲家、当时最伟大的钢琴家之一。他 5 岁对钢琴发生兴趣,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知道“钢琴之王”的几次微笑有什么不同。知道李斯特是个怎样的人。
3、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抓住最打动自己的地方写出感受。
问题框架(可选项)
教学流程示意(可选项)
设置悬念,走进文本
自主学习,感悟哲理
读写结合,情感升华
回顾整理,体会写法
教学过程(文字描述)
一、设置悬念,走进文本
②假如你就是当时的这位姑娘,你会怎样想?
姑娘表现和感受:惊讶,激动,眼泪又流了下来。
③姑娘的两次泪水有何不同?第一次是羞愧的泪水,这一次是感动的泪水。
④小姑娘流下感动的泪水,不正是被李斯特的人格魅力所打动吗?他的为人是那样的善良,他的话语带来的是莫大的鼓励,(接读)“你也会弹得同样好。”李斯特微笑着说:“你瞧,我刚给你上了一节练习课,现在你可以向任何人说你是李斯特的学生了。”
小结:李斯特主动提出“师生同台献艺”,这一举措,使当时流传的猜测不攻自破。虽然李斯特已经了解了事情的真相(小姑娘编织了一个美丽的谎言,说谎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多挣一些钱,去帮助妈妈减轻负担),但是,李斯特一定考虑到仅仅不指责还不够,还要想出一种能解决问题的办法,帮助姑娘走出困境。于是就产生认下这个学生,甚至提议与她同台献艺的惊人举措。
3、是的,这就是钢琴大师的微笑!当他初次见到冒充自己学生的小姑娘时,他亲切的微笑着。当他为小姑娘演奏完乐曲时,他善良的微笑着。当他与小姑娘同台演出成功时,他真诚的微笑着。那么这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微笑,又有什么不同的内涵呢?让我们近距离的去感受他的魅力吧!
二、自主学习,感悟哲理
(一)学习目标:
1、能结合课文内容或生活实际理解“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如果有人能伸出援助之手,即使只有点滴的帮助,对身处困境的人来说也如黄金般珍贵。”的意思。
教学内容:《“钢琴之王”的微笑》是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是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用生动的语言记叙了“钢琴之王”李斯特热情帮助一个身处困境姑娘的感人故事,表现了李斯特善解人意、能真诚帮助身处困境的人的人格魅力。字里行间流露着人与人之间的关怀,是一篇内容丰富文质兼美的记叙文。课文很有特色,紧紧围绕“微笑”这一主线展开。文中李斯特三次微笑发生的地点、时间、情景有所不同,因而对姑娘产生的影响不一样,对读者的震撼也不一样。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们懂得当一个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应当给予诚挚的帮助,这种帮助往往会使困境中的人摆脱困境。
3、组间交流
集体交流重点理解李斯特的“三次微笑”
⑴第一次微笑:和蔼可亲第4自然段
出示
“我是李斯特。”李斯特微笑着说,“听说我的一位学生呢个住在这儿,明天就要举办钢琴演奏会,我想这个人肯定就是您了。”
(亲自调查,没发脾气——先了解情况再下结论。)
①当李斯特知道这个姑娘冒充自己的学生在这里举办钢琴演奏会时,为什么没有发脾气,反而微笑?
1.出示词语:
娴熟炉火纯青如诗如画如痴如醉
脸红羞愧感动感激
2.回读全文,边读边思考把这词语分成两类
表现李斯特的技艺高超
表现小姑娘心理变化
在这样出色的钢琴大师面前,小姑娘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心理变化?
(就是音乐大师的微笑,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就在这一读一分中,梳理了文章思路,也为阅读概括作好了铺垫,更由这两组词语,引出了学生更深刻的思考。为学生设置悬念,以疑促思。
②姑娘表现和感受:脸红,羞愧,泪水夺眶而出。
想象当时的情景,李斯特是那样的和蔼可亲,让我们记住他的微笑,他的话语吧。(读句子)
⑵第二次微笑:为人善良
出示:“你也会弹得同样好。”李斯特微笑着说:“你瞧,我刚给你上了一节练习课,现在你可以向任何人说你是李斯特的学生了。”
①李斯特为什么认下了这个学生?还要提议与姑娘同台演出?他的用意何在?讨论并回答。
2、小组进行讨论交流填写汇报单。
次数
姑娘表现
李斯特品质
第一次微笑
第二次微笑
第三次微笑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学生把自己提取的信息与组员进行交流、讨论,并归纳,形成本组的学习成果。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得到锻炼,在合作过程中更加深刻地去理解课文,这也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主旨所在。在这个两个期间,我作为理解学生的辅导者、阅读的引领者:在学生自学、小组交流时进行巡视,针对孩子不同的阅读情况和水平,加以适度的个别指导和点拨。
⑶第三次微笑真诚助人第21自然段
①当学生小组汇报了前两次微笑的时候,我随机创设这样的情景,在(座无虚席)的小城歌剧院里飘荡着(如诗如画)的琴声,李斯特(炉火纯青)的演奏,使全场观众听得(如痴如醉)。就在演奏会即将结束之际,姑娘捡起一束鲜红的玫瑰,深情地送到李斯特手中:“先生,您是我一生中最伟大、最可敬的老师,感谢您那颗金子般善良的心!”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10“钢琴之王的微笑”
是否属于
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
学科
语文
学段:高段
年级
六年级
相关
领域
教材
书名: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11册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出版日期:2009年6月
【关键字】精品
教学设计参与人员
姓名
单位
联系方式
设计者
王双
怀柔三小
实施者
王双
怀柔三小
指导者
魏金玲
怀柔三小
课件制作者
2、知道“钢琴之王”的几次微笑有什么不同。知道李斯特是个怎样的人。
3、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抓住最打动自己的地方写出感受。
(二)精读课文,自主探究
相信同学们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一定会对这位钢琴之王有新的感受,让我们走进课文。
学习任务一
1、“钢琴之王”为什么要在不同情况下微笑?默读课文,思考:“钢琴之王”的三次微笑有什么不同?小姑娘有哪些表现?画出相关语句,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李斯特是个什么样的人?
王双
怀柔三小
其他参与者
以下内容、形式均只供参照,参评者可自行设计。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教学中重视朗读,使学生通过朗读理解文字,畅谈感受,理解课文的主题。
教学背景分析
学生情况: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课文的方法,在学习课文时能够了解文章内容,能够从课文中提取简单的直接或间接信息。但是对于揣摩文章表达顺序、体会作者感情及领悟文章基本表达方法,存在困难,需要教师的指导。
教学方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手段:电脑课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技术准备:ppt
教学目标(内容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