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政策模型及相关理论
第四章 政策过程及其理论
5.政治系统模型
环境
要求
政治系统
输出
政策
(二)揭示社会本质的政策过程理论模型
1.机构—制度模型 这是在公共政策分析中应用最广泛而又最缺乏 理论色彩的一个决策模型。人们常常将一项政 策的有无、好坏与一定的政府机构—制度联系 起来,自觉或不自觉地在二者之间建立某种因 果联系或相关性。 这个模型设定无论何种政策体系,政府权力机 构都是公共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而那些规 范着公共权力机构组织与个人的行为的各种制 度,都必然影响着公共政策的制定方式和执行 方式。
3.精英模型
由以下一组命题形成的一个理论框架: (1)社会分为有权的少数和无权的多数。 (2)统治人的少数不代表被统治者的多数。 (3)为了保持稳定避免发生革命,非精英上升到精英 地位的过程必须缓慢而又不间断。 (4)精英们在社会制度的基本准则和保持现代社会制 度不变等方面意见一致,只是在很少一些问题上有分歧。 (5)国家政策并不反映民众的要求,而只反映盛行于 精英中的价值观。国家政策的改变是缓慢的,而不是革 命性的。 (6)相对说来,行动积极的精英受态度冷漠的民众的 直接影响很少,精英对民众的影响多于民众对精英的影 响。
第四章政策过程及其理论第一节政策过程与理论模型的构建第二节基于西方经验的政策过程模型第三节上来下去基于中国经验的政策过程模型政策过程模型第四节公共政策的科学决策化与民主化第一节政策过程与理论模型的构建一模型的含义?模型就是对原型的抽象与模拟仿真
第四章 政策过程及其理论
第一节 政策过程与理论模型的构建 第二节 基于西方经验的政策过程模型 第三节 “上来下去”——基于中国经验的 政 策过程模型 第四节 公共政策的科学决策化与民主化
(三)政策过程的科学化
第四章 政策模型
(3)最优选择应具备的条件 把决策行为视为整体行为而非群体行为 决策者具有绝对理性, 决策者具有绝对理性,具有完备的知识和信 息,能穷尽备选方案并预测所有结果 决策目标单一、 决策目标单一、明确和绝对 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具备一以贯之的价值偏 好 决策过程中不考虑时间和其他政策资源的消 耗
4.对理性主义模型的批判 4.对理性主义模型的批判
第四章
政策模型
第一节 模型概述 第二节 几种重要的政策模型
第一节 模型概述
一、什么是模型 模型就是对原型的抽象与模拟。 模型就是对原型的抽象与模拟。 包括具体模型和抽象模型。 包括具体模型和抽象模型。 具体模型: 具体模型:指与原型在形态上几何相似的模 型。 抽象模型:指用语言、符号、图表、 抽象模型:指用语言、符号、图表、数字等 抽象形式反映原型内在联系和特征的模型。 抽象形式反映原型内在联系和特征的模型。
七、博弈理论:政策是竞争环境中进行的理性 七、博弈理论:政策是竞争环境中进行的理性 选择 1.内容 1.内容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参与者,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参与者,他们彼此存 在利害关系, 在利害关系,其中每个人的选择都会对他人 的决定产生影响, 的决定产生影响,最终的结果领带于所有参 与者的选择。在政策制定过程中, 与者的选择。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当孤立的 最优选择不存在时, 最优选择不存在时,只能根据他人的选择做 出自己最佳的决定。 出自己最佳的决定。
2.“囚犯二难选择” 2.“囚犯二难选择”
囚 徒 困 境 的 博 弈 矩 阵
不坦白 不坦白
坦白
甲:5年 年 乙:5年 年 甲:20年 年 乙:1年 年
甲:1年 年 乙:20年 年 甲:10年 年 乙:10年 年
坦白
八、团体理论:政策是团体利益的平 政策是团体利益的平 衡
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第4章公共部门人力资源战略管理
黑马类问题
睡狗类问题
❖ 以参与这为焦点的概念性方法: 第一,行业分析法(industry analytic approach) 第二,利益相关者回应法(stakeholder approach) 第三,解析性方法(interpretative approach)
❖ 以组织为焦点的概念性方法: 第一,政策模型方法(policy model approach) 第二,问题管理法(issue management approach) 第三,适应法(adaptive approach) 第四,计划系统方法(planning systems approach)
三、战略管理的作用
1、使人们识别、重视和利用机会。 2、使人们客观地看待管理问题。 3、加强对业务活动的协调与控制。 4、将不利因素的影响降低到最小。 5、使组织的重要决策更好地支持已树立的目标。 6、使组织围绕战略目标的实现进行资源与时间的
配置。
7、使组织用于矫正错误或专项决策的资源与时间减到最少。 8、有利于建立良好的组织内部沟通环境。 9、使个体目标与行为凝聚为组织的整体目标与努力。 10、为明确个人职责提供了基础。 11、鼓励向前式思维。 12、用合作的、综合的工作方法和积极的工作态度来应对问
题与机会。 13、鼓励应对变化的积极态度。 14、提高组织管理的规范化程度。
第二节 环境分析与人力资源战略问题的界定
一、政治、政府及法律因素 二、人口因素
1.独生子女问题。 2.人口老龄化问题。 3.人口素质差异问题。 4.性别歧视问题。 5.外籍人员就业问题。 三、技术因素
四、竞争因素: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已经取代 物质资源成为最重要的资源,也是竞争的核心,即组织 的竞争也就是人的因素的竞争。这也是人力资源战略之 所以重要的主要原因。在制定人力资源战略时,应该收 集尽量全面的竞争信息,以使战略做到有的放矢。
公共政策导论(第四版)第4章
公共政策导论(第四版)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4.1.2 模型评述
公共政策导论(第四版)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4.1.3 如何分辨模型的有效性
公共政策导论(第四版)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4.2 几种重要的政策分析模型
4.2.1 传统理性模型:决策追求最优解
公共政策导论(第四版)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道家的“无为”之 治 法 家 的 系 统 理 念
墨家的理性推理 术孙 子 的 “ 知 变 ” 战
公共政策导论(第四版)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1.具体模型和抽象模型有何不同? 2.评价模型有效性的准则是什么? 3.传统理性模型(纯粹理性)所要求的“最优选择”需要具备哪些条 件? 4. 传统理性模型有哪些实际障碍? 5. 什么是有限理性? 6. 有限理性有哪些行为表现? 7. 渐进模型具有哪些特征? 8.小组意识有哪些表现形式? 9.怎样预防小组意识的出现? 10.政府制度赋予公共政策哪些特征? 11.精英主义有哪些基本观点? 12.根据团体理论,什么是政治体系最基本的使命? 13.取舍理论对公共政策制定有哪些启示?
关键词 具体模型 抽象模型 理性主义 有限理性 渐进主义 小组意识 “群体狂想症” 精英理论 制度理论 博弈理论 零和博弈 囚徒困境 智猪博弈 团体理论 系统理论 过程模型 混合扫描理论 取舍理论
公共政策导论(第四版)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掌握各种政策分析模型的基本含义
了解政策分析模型的实际应用
公共政策导论(第四版)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博弈的二阶矩阵
参与者甲
方案A 方案A 参与者乙 方案B 方案B
公共政策导论(第四版) 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政策分析方法和政策理论模型
效果评估的 方法
4 专家判断法:组织 专家审定各项关于政 策的记录,观察政策 的执行,对政策对象 和以前的政策参与者 进行调查,与执行人 员及工作人员交换意 见,最后撰写评估报 告,坚定政策的成效。
5 自评法:政策执行人员自己对政策的影响及达 成预定政策目标的进展情况进行评估。
第二节 政策分析方法
第一节 政策分析的步骤与方法
3、直观预测法。主要靠预测者的经验、学识和经 验分析能力来做预测,因此更富有“艺术”的特 色。 主要应用于较难定量化的领域。 这类方法有很多种,但并未形成完整的体系。较 常见的有德尔菲法、头脑风暴法、交叉影响分析 法、相关图示法、类推法、形态分析法、空缺分 析法、“脚本”法等等。
综摄法
比较的合理性
头脑风 暴
多角度 分析 假设分 析
产生想法、 目标、战略
产生洞察力
产生想法和 集体 评价
综合运用技 集体 术、组织和 个人观点 明确利益相 集体 关人,提出 假设,质疑, 集中并合成 合理性和重 集体 要性的评估 排序并制图
一致性
洞察力的改 进 冲突
冲突性假设 的创造合成
论证图 形化
一 系统分析方法 (一)系统分析概述 1 系统分析的概念 系统分析是一种系统研究的方法,它运用现代科学的 方法和技术对构成事物的系统的各个要素及其相互关 系进行分析,比较、评价和优化可行方案,从而为决 策者提供可靠的依据。系统分析从事物的整体出发, 着眼于整体与部分、整体与结构及层次、结构与功能、 系统与环境等方面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以求优化 整体目标的现代科学方法以及政策分析方法。 2 系统分析的要素:目标、备选方案、效果、标准和 模型
第一节 政策分析的步骤与方法
三 目标确立的方法 4 目标最优化的方法及技术 实质上是在各种目标和各种限制条件(约束)之 间寻求一个合理的妥协。 常用的多目标决策分析的方法和技术有: (1)化多为少法; (2)重排次序法; (3)分层列序法; (4)直接求非劣解法;层次分析法。
公共政策随堂练习
公共政策随堂练习第一章绪论1.(单选题)A .勒纳C .德洛尔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是(B .拉斯韦尔D.马克思)参考答案: B2.(单选题 ) 下列哪一部书的面世被人们认为是公共政策学的诞生标志。
A .勒纳和拉斯韦尔主编的《政策科学:视野与方法的近期发展》B .拉斯韦尔著的《政治学谁得到什么?何时和如何得到?》C .亚当?斯密著的《国富论》D.德洛尔著的《政策科学探索:概念与适用》参考答案: A3.(单选题 ) 公共政策学在其发展的哪个阶段开始对政策过程中的价值因素和伦理因素的作用给予了重视。
()A.初期阶段 B .第二阶段C .近期阶段D. 90 年代中期开始在中国形成完整学科时参考答案: B4.(单选题 ) 美国经济学家布坎南创立的()方法论,到后行为主义时期逐渐成为公共政策学领域中一项重要方法论。
A .博弈论B .行为主义C .公共选择 D.个案研究参考答案: C5.(单选题 ) 当代中国的公共政策学研究方法所依据的认识论是()A .理性主义B .辩证唯物主义C .经验主义D.后现代主义参考答案: B6.(单选题 ) 在公共政策学的发展史上,对政策过程的研究前期以()重点。
A .政策的制定B .政策的执行C .政策的监控D.政策的评估参考答案: A7.(多选题 ) 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包含下列哪几方面()。
A .研究对象B .概念体系C .研究方法D.研究机构E.研究目标参考答案: ABC8.(多选题 ) 公共政策学的研究程序与步骤通常的安排是()。
A .从经验观察开始B .从经验概括开始C .从理论开始D.从假设开始参考答案: AD9.(多选题 ) 从产业革命到 20 世纪初,直接为公共政策研究做出重大贡献的学者是()。
A .亚当·斯密B.克劳塞维茨C .卡尔·马克思D.马克斯·韦伯E.托克维尔参考答案: ABCD10. (多选题)在90年代,公共政策学研究课题的选择偏重于()。
宁骚《公共政策学》 第一 二 三节
混合扫描模型的含义:埃齐奥尼试图保留理性 主义模式和渐进主义模式各自的优势并弥补它们 的缺陷。
存在的缺陷:与规范最佳模型一样,是试图 调和理性主义模型和渐进主义模型在思维方式和 操作方法上的矛盾,就难免在价值取向上显得有 些模棱两可;
(四)政治系统模型
政治系统模型: 一般系统论的创始人:贝塔朗菲; 政治系统方法的创始人:戴维·伊斯顿; 即决策主体(政治系统)做出对社会具有约束力的权威
它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
一是政策制定的科学程序。这个程序包括确定 政策目标、拟定政策方案、方案评估预选优、 政策执行;
二是努力运用各种现代调查技术、预测技术、 决策技术、环境分析、可行性分析、可靠性分 析以及计算机等手段和方法,依靠信息、评估、 咨询、监控和反馈等各个政策子系统的决策支 持,进行科学决策。
精英决策模型揭示了现代民主国家的根本理念“主 权属于人民”(人民当家作主)与实际的政治过 程和决策过程 中 总 是 由直接掌管政权的少数人来 主导这一难以克服的悖论。
缺陷:忽视了现代民主国家公民参与政治的要求和 能力,以及这种参与政策形成的影响.
揭示社会本质的政策过程理论模型的运用:机构— 制度模型;集团模型;精英模型
第四节 公共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
一 决策过程的理性化 决策过程理性化的含义 公共政策的制定必须以科学的精神,经由合法的公
共权力机关,经由合法的程序,获得其合法性和 强制力。
二 决策过程的专业化
决策过程专业化的含义 政策过程专业化也是公共政策科学化的重要内容,
一是政策议程的确立需考虑专业技术人员的研究 意见; 二是提供政策建议,充当参谋; 三是专业人员的价值观、素质和利益等因素经常 影响到政策实施效果; 四是政策效果需专业人员来评估。他们的判断和 诊断能够对政策的命运产生巨大影响;
公共政策重点
第一章绪论(P6)公共政策的含义: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
作用是规范和指导有关机构/团体/个人的行动。
表现形式包括法律法规/行政规定/命令、国家领导人口头或书面指示、政府大型规划、具体行动计划及相关策略等。
(P9)公共政策的功能:1、分配功能----对社会公共利益的分配(本质特征)2、导向功能----规范公众行为的社会准则3、管制功能----对目标群体的约束管制4、调控功能----对社会各个集团利益冲突的调节与控制(P25) 公共政策的分类一、实质性政策和程序性政策二、分配性政策、再分配性政策三、管制性政策、自我管制性政策四、物质性政策和象征性政策五、涉公政策和涉私政策第二章政策分析政策分析的含义:依据一定的政策理论,知识,运用各种分析方法和技术帮助决策者制定和优化具体政策的过程.第三章政策主体(P82)政策主体:直接或间接的参与政策制定过程的个人、团体或组织。
分为官方决策者和非官方决策者。
官方决策者是指那些具有合法权威去制定公共政策的人们,它包括立法机关、行政决策机关、行政执行机关、法院。
非官方决策者是指并不拥有合法权威去做出具有强制力的政策决定的人们,包括利益集团、政党、公民个人、大众传媒、思想库。
(1)官方决策者①立法机关:立法机关是政策主体最重要的构成因素之一,其主要职责是立法。
②行政决策机关:作用越来越突出③行政执行机关:不仅能够参与一些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制定,而且能够通过行政拖拉和无所作为使其他机构制定的法律或政策徒有虚壳。
④法院:通过司法审查权和法令解释权对公共政策的性质和内容产生巨大影响。
司法审查权是指法院有权审查立法和行政机关的活动是否违宪。
法令解释权是指法院有权解释和决定那些只有抽象的表述且容易引起分歧的法规的含义。
(2)非官方决策者①利益集团:是指具有相同价值需求和利益倾向的个人所组成的团体或团体间的联盟。
它代表成员的利益,履行利益表达的功能。
《公共政策概论》练习题答案
《公共政策概论》练习题参考答案注意:论述题及案例分析题的参考答案仅为答案要点,需自己补充完善!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B2.B3. C4.A5. C6. C7. B8.A9. D10.D11.D12.C13. B14. A15. B16.A17. D18.D19. B20.A21. C22.A二、多项选择题1. ABC2. ABD3.ABC4. ABCD5. ABCD6. ABD7. ABCD8.ABCD9.ABCD10. BCD三、名词解释1.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是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
四、简答题1.简述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
(1)管制功能。
(2)导向功能。
(3)调控功能。
(4)分配功能。
第二章政策主体、政策客体与政策环境一、单项选择题1. A2.A3. A4. D5. B6. B7. D8. A9. B10. D11. A12. A13. D14. C15. B16. A17. A18. D20. C21. C二、多项选择题1. AB2. ABCD3. ABC4. ABCD5、 BD6. ABC7. ACD8. ABCD三、名词解释1.政策主体一般而言,政策主体可以被简单界定为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政策制定过程的个人、团体或组织。
2.利益集团利益集团是由具有相同价值需求和利益倾向的个人所组成的团体或团体间的联盟。
3.政策客体政策客体是公共政策的作用对象及其影响范围,即所要处理的社会问题和公共政策的目标群体。
4.目标群体受到政策影响和制约的社会成员被称为政策对象或目标群体。
四、论述题1.试述某一目标群体能够接受和服从某一项政策的原因。
目标群体之所以能够接受和服从某一项政策,通常是由于下述几个方面的原因。
(1)政治社会化的影响。
所谓政治社会化是指人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政治观念的树立(对国家、政党、制度、权威、意识形态、权利义务的认识)和政治行为模式的形成(遵纪守法,拥护社会制度等)。
第 四 章宏观经济政策:IS-LM模型的运用
宏观经济政策:IS-LM模型的运用
财政政策及其效果 货币政策及其效果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使用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宏观经济政策简介
凯恩斯认为单纯依靠市场经济,无法使经济达到充分就 业的均衡,需要国家运用宏观经济政策对经济进行调节。 经济政策是国家或政府为了增进社会经济福利而制定的 解决经济问题的指导原则和措施。它是政府为了达到一 定的经济目的而对经济活动有意识的干预。 西方经济政策分为两种类型:
赤字弥补
财政赤字:预算开支超过收入。
向中央银行借债——实际是增发货币,结果是通 货膨胀。
国内借债——购买力向政府转移。 引起利率上升。 要稳定利率,必须增加货币供给, 最终导致通货膨胀。 具有再分配性质,不视为负担。 外债——构成真实负担。 若推迟外债归还会影响政府信誉, 使用要更为谨慎。
弥 补 赤 字 的 途 径
二、功能财政
功能财政思想是凯恩斯主义者的财政思想。
该思想认为,政府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和消除通货膨胀,应 从反经济周期的需要来利用财政赤字和预算盈余,需要盈余就 盈余,需要赤字就赤字,而不必为实现财政收支平衡妨碍政府 财政政策的正确制定和执行。
• 功能财政的思想从本质上来说,就是逆经济风向行事 的“相机抉择”。
G增加
Y1
Y2
Y
七、 财政政策的效果分析
基本结论: (1)LM曲线的斜率越小,财政政策效果越明显; (2)IS曲线的斜率越大,财政政策效果越明显。
LM曲线越平缓,财政政策效果越好
r ky m h h
R
R3
R2 R1
LM2
LM曲线越平 坦,挤出效应 越小,财政政 策的效果越好。
《公共政策概论》思考题
《公共政策概论》谢明第一篇政策理论第一章绪论1 什么是公共政策?2 应从哪些方面把握公共政策的含义?3 为什么要研究公共政策?4 公共政策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5 如何从“公共”的概念理解公共政策?6怎样区分公共问题与私人问题?7 什么是公共利益?8公共政策如何分类?9 物质性政策和象征性政策有何区别?10 管制性政策有哪些形式?第二章政策分析1 什么是政策分析?2 政策分析有哪些特征?3 政策分析与政策倡议有何区别?4什么是政策分析涉及的五种政策类型信息?5 政策分析有哪些类型?6 政策分析有哪些局限?7如何进行政策分析?8政策分析有哪些基本步骤?9思想库有什么作用?10 思想库有哪些类型?第三章政策概念政策主体和政策环境1 什么是公共政策理念?如何在实践中贯彻这些理念?2 公共政策如何体现社会公平?3 如何划分公共政策主体?4 官方决策者包括哪些机构?5 非官方参与者是谁?6 大众传媒有什么特点?7 思想库如何影响政府决策?8 公民参与政策过程有哪些途径?9举例说明公共政策与环境的关系?10 哪些因素会对公共政策构成影响?第四章政策模型及相关理论1 具体模型和抽象模型有何不同?2 模型有哪些作用?3 传统理性(纯粹理性)需要具备哪些条件?4 传统理性有哪些实际障碍?5 解释“有限理性”概念?6 “有限理性”有哪些行为表现?7 渐进模型具有哪些特征/8 怎样预防“群体狂想症”的出现、9 政府制度赋予公共政策哪些特征?10运用博弈论分析现实问题?11“精英主义”有哪些基本观点?12 结合团体理论阐述政府的作用?第二篇政策制定第五章社会问题与政策议程1 什么是社会问题?2 社会问题具有哪些特征?3 如何运用比喻的方法分析社会问题?4问题确认包括哪些步骤?5 什么是社会问题的层次分析方法?6 利益团体在议程建立过程中能够发挥什么样的作用?7 公民个人如何推动政策议程的建立?8 政策议程的内在触发机制包括哪些内容?9 政策议程的外在触发机制包括哪些内容?10 政策议程的建立会遇到哪些障碍?第六章政策规划1 举例说明政策规划的基本原则2 简述经验思维的特点和作用3 举例说明创新方法的实际应用4 什么是头脑风暴法?它有哪些要必须遵循的原则?5举例说明什么是价值判断,什么是事实判断。
管理学概论第四章
环境的不确定性
环境多变
较高不确定环境
高不确定环境
要素少 低不确定环境
要素多 较低不确定环境
环境稳定
二、决策
决策的含义 决策制定过程 决策的分类 决策方法
一艘海船在大洋中航行,这时,船离最近的陆地至 少有1500海里。突然,不知何故船上起火,由于抢救不 及时,船即将沉没。
船长下令弃船上救生艇,除了游客随身携带的一些 钞票、香烟和火柴之外,船上还有16种东西可以携带, 请你按重要程度将它们排序。
极参与讨论。
缺点:
互相扯皮,决策迟 缓、消耗时间,个 人控制,小群体意 识,倾向于折衷, 责权分离责任不清
“把赛马聚拢在委 员会里就成了骆驼”
改善群体决策的方法
头脑风暴 法
名义群体 法
德尔菲法
电子会议
(名义群体+ 计算机技术)
(Brainstorming)是为了克服阻碍 产生创造性方案的遵从压力的一种相 对简单的方法。这是一个思想的产生 过程,鼓励任何种类的方案设计思想, 同时禁止对各种方案的任何批评。
注意: 极少的管理决策是完全程序化的或完全非程序化的。 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可以相互转化。 企业高层管理者面临的大多是非程序化决策,而中、基
层面临的大多为程序化决策。
只要有可能,管理决策都应该程序化。
案例 一家销售额达几十亿美元的公司
在遍布美国的40多家工厂中都设有一个主计员(总 会计师),每位主计员有3~6个监督员向他汇报, 并管理25~50个职员。
决策时不同风格的争论是最有创造性的。 最差的决策就是在错误界定问题的基础上采取正
确的措施,这将在错误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最终采纳的方案不是最优的,而是满意(折衷的)
谢明《公共政策导论》(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四章 政策模型及其相关理论【圣才出品】
第四章政策模型及其相关理论4.1 复习笔记一、模型概述1.什么是模型(1)模型是现实世界部分化、序列化、简单化和抽象化的代表。
模型突出了原型的本质特征,忽略了次要因素,使错综复杂、变化无常的现实世界更易于为人们所把握。
模型作为研究原型的中介,也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它有助于人们分析和理解研究的对象,有助于人们解释和阐述研究的问题。
(2)模型可分为具体模型和抽象模型①具体模型是指与原型在形态上几何相似的模型。
这些模型对原形是一种形象的说明,使人一眼望去就会联想到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物,突出表现了模型的相似性特征。
②抽象模型是指用语言、符号、图表、数字等抽象形式反映原型内在联系和特征的模型。
2.模型评述(1)进行政策分析,如果不使用模型的方法,那几乎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模型源于人类的经验,但它绝不是经验的再现和翻版,而是人们对客观现象的一种认识方式,是人们理论知识、价值观念和个人信仰的综合体现。
因而,在政策研究领域,我们不得不非常谨慎地对待模型所代表的“真实”。
这种“真实”往往只是一种主观的构建,是人们对复杂现实的一种人为的想象。
(2)然而,有时候我们却常常百分之百地确信这种想象的真实性,把主观的抽象完全等同于客观的现实,这也正是模型方法在实际运用中所面临的一种风险。
(3)没有简化和抽象,我们就难以认识复杂。
为了认识和解释形形色色的政策现象,我们需要借助于一些分析模型。
然而,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许多政策学家曾多次提到的潜在危险——“错置具体的谬误”即把源于经验的抽象认识等同于实实在在的具体事物。
3.如何分辨模型的有效性用以评估模型效用的一般性准则:(1)排列并简化现实政策模型的有效性首先依赖于它对现实政治生活进行序化和简化的能力:①序化(理清顺序)能够使真实世界中错综复杂的关系建立逻辑上的联系;②简化(变复杂为简单)有助于人们清楚地理解那些难以琢磨的复杂现象。
(2)认定重要层面政策模型的有效性与其概括政治生活中重要内容的能力有关。
公共政策学第四章 政策过程及其理论模型
第四章政策过程及其理论模型一、单项选择题1.提出决策者有限理性和满意决策命题的学者是A.安德森B.戴伊C.拉斯韦尔D.西蒙【解析】D2.政策过程的渐进主义的构建者是A.西蒙B.林德布洛姆C.德洛尔D.埃齐奥尼【解析】B3.规范最适模型的提出者是A.德洛尔B.林德布洛姆C.西蒙D.埃齐奥尼【解析】A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规范最适模型的提出者。
德洛尔提出了规范最适模型。
林德布洛姆提出的是渐进主义模型;西蒙提出的是有限理性命题;埃齐奥尼提出的是混合扫描模型。
4.把政策过程假定为输入—决策—输出—反馈这一系统运行过程的学者是A.西蒙B.伊斯顿C.德洛尔D.埃齐奥尼【解析】B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政治系统模型。
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提出、阐释和完善了政治系统分析。
这一分析框架被应用于公共政策学时就被称为决策的政治系统模型。
政活系统模型把决策主体假定为政治系统,它由一个社会中那些可以识别同时又是相互关联的机构和活动组成。
政治系统模型把政策过程假定为输入—决策—输出—反馈这一系统运行过程。
5.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特殊的视角,使我们能够窥视在多元政治体制中如何在集团竞争中使相互对立的利益得以聚合、整合和综合为统一的公共利益,并据以制定公共政策的理论模型是A.集团模型B.混合扫描模型C.精英模型D.政治系统模型【解析】A6.在揭示社会本质的政策过程模型中、揭示现代民主国家的根本理念“主权属于人民”与实际的政治过程和政策过程中总是由直接掌管政权的少数人来主导这难以克服的悖论的模型是A.机构—制度模型B.精英模型C.集团模型D.政治系统模型【解析】B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精英模型。
精英模型揭示了现代民主国家的根本理念”主权属于人民”与实际的政治过程和政策过程中总是由直接掌管政权的少数人来主导这一难以克服的悖论。
从这一视角所做的政策分析可以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公共政策在本质上总是统治阶级的政策。
7.公共政策分析中最具有解释力和普适性的个模型是A.混合扫描模型B.现实主义模型C.规范最适模型D.政治系统模型【解析】D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政治系统模型的特点。
公共政策学00318学习笔记第四章 政策过程及其理论模型
第四章政策过程及其理论模型※模型:是对原型的抽象与模仿(仿真),是认识主体为着一定的认识目的,依据相似性原则而构造出来的一种理念系统,以代表作为研究对象的真实系统即实际存在的事物;有实物模型(如地球仪)和理论模式两种。
※模型及其认识论的意义:(1)可以通过解释模型而认识原型的某种本质规定性,对所构模事物的运行结果和发展趋势做出了有效预测;(2)模型是进行科学抽象的重要工具;(3)模型是研究过程中资料搜集和经验观察的指南。
※政策过程模型的必备条件:(1)必须明确把握社会发展的方向(2)必须与宏观政策密切相关(3)必须建立在注重人文特点的行为科学与注重科学程序和方法的管理科学二者相互交融的基础上(4)必须对宗教、意识形态等大量非理性因素持客观态度(5)必须对时间非常敏感,并且具有历史色彩,即具有历时观察的功能※公共政策分析需要借助于模型的原因?(1)模型及其认识论的意义(2)公共政策学研究对象的具体性(3)决策程序是根据模型的特征,人为地编制出的政策制定与执行的步骤顺序。
※揭示认识论本质的政策过程模型有:①理性主义模型②渐进主义模型③规范最适模型与混合扫描模型④政治系统模型※揭示社会本质的政策过程理论模型有:①机构—制度模型;②集团模型;③精英模型※理性主义模型的含义:依据完整而综合的信息做出理性的决策,即遵循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产出的原则,选择最佳的方案,使用最佳的手段达到最大的政策结果;※理性主义模型的具体运用:(1)这种模式假定决策者是“理性人”;(2)理性人的理性主义决策过程;※理性主义模型的缺陷:(1)理性人缺乏经验支持;(2)理性人的公正,客观和理智是有限的;(3)过高地估计了逻辑推理和数学模型作为政策分析工具所起的作用,而对社会性,政治性,文化公共政策问题却往往束手无策;(4)理性人在决策中拥有的知识,信息都是有限的;※西蒙和林德布洛姆德的修正:西蒙提出决策有限理性的命题,对其批评和改进形成了人们普遍接受的理性优化模型;※渐进主义模型的含义:林德布洛姆主张援用民主智慧寓于社会互动之中的市场运作的原理,广泛地参与主体了解彼此德价值偏好,透过妥协调适,良性的互动进而实现政策的动态均衡;※渐进主义模型的具体运用:其两大命题为公共政策实际上只是过去政府活动的持续,只是根据过去的经验而对现行的政策做出局部的,边际性的调适;决策者把决策看做一个典型的一步接着一步永远没有完结的过程.※渐进主义模型的缺陷:其具有显而易见的保守性,只注重看起来微不足道的政策目标的制定及其实现,压制政策创新和具有根本意义的社会变革;※规范最适模型(德洛尔):(1)以四项假设为基础;(2)把政策过程分为:①决策前②决策中③决策后;(3)其特点是开放性和包容性;※混合扫描模型(埃齐奥尼):(1)试图保留理性主义模式和渐进主义模式各自的优势并弥补它们的缺陷.(2)存在的缺陷:与规范最佳模型一样,是试图调和理性主义模型和渐进主义模型在思维方式和操作方法上的矛盾,就难免在价值取向上显得有些模棱两可;※政治系统模型:(1)系统论的创始人:贝塔朗菲;政治系统方法的创始人:伊斯顿;(2)决策主体(政治系统)做出对社会具有约束力的权威决定,包含着一系列分配价值的决定和行动;(3)把政策过程假定为:输入-决策-输出-反馈的系统运行过程;(4)其特点是最具解释力、最具普适性的模型;(5)缺陷:适合宏观分析的模型,只能给人们提供一个轮廓,不能够指明所分析的政策的具体特性;※机构—制度模型:(1)特点是在公共政策分析中应用最广泛而又最缺乏理论色彩的决策模型;(2)是建立在习惯性的思维模式上的(如人们对一项决策的好坏,有无总是与一定的政府机构-制度联系起来,或自然而然的在两者间建立某种因果关系或相关性);(3)戴伊:认为公共权力机关赋予公共政策三个显著特征:①合法性②普遍性③强制性;※集团模型:(1)戴维.杜鲁门:集团理论更加系统化(2)莱瑟姆:从集团理论这一视角去分析政府在政策形成的作用,形成了政策分析的集团模型;对公共政策的界定是:某一特定时间集团间的争斗所达到的平衡;(3)特点:具有很强的洞察力和解释力;(4)缺陷:过分夸大了集团的重要性而低估了公共权力机构自身所起德独立的又富有创造性的作用;无法解释人类在政府与政治过程上的许多问题;对于多元主义政治体制以外的那些政治体制内的决策过程缺乏解释力;※精英模型:(1)现代精英政治理论的创始人莫斯卡、帕雷托和米歇尔斯,经由熊彼特和拉斯韦尔进行民主改造,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逐步成为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政治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分析途径;(2)戴伊和齐格勒<<民主的嘲讽>>(3)认为实际的政治过程和决策过程是由直接掌管政权的少数人来主导的(4)缺陷:忽视了现代民主国家公民参与政治的要求和能力,以及这种参与政策形成的影响.※“上来下去”政策过程模型——基于中国经验的政策过程模型:(1)建构的两种资源:一是理论,特别是认识论和历史理论;二是公共政策的经验认识(2)鉴于政策制定过程在认识论上是一个从“形而下”到“形而上”的的过程,政策执行过程在认识论上又是一个从“形而上”到“形而下”的过程;与此同时整个政策过程在政策主体和政策客体的关系则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它是一个逻辑过程;(3)“上来下去”政策过程模型的特征是容纳性和开放性:由若干个亚模型组成:①决策认识的真理性模型;②群众—领导性模型;③个别——一般性模型;(民主--集中性模型)(4)具有鲜明的中国化,民族化特色的决策模式,它能容纳从国外引进的以科学决策为根本诉求的任何决策理论,决策模式和决策手段(5)西方学者在另外的理论背景和经验事实的基础上建构的决策模式,经过改造是可以被整合到我国“上下来去”模型的某一个亚模式中去的(6)西方现代社会调查的程序设计和技术手段,统计学方法,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等都可以在”上下来去”模型的社会操作过程中大显身手※构建中国特色的政策过程模型的原因:①港、澳、台因素论②华人经济圈论③儒家文化圈论④伟大人物论⑤政府功能论⑥国际形势论⑦政策决定论※决策过程理性化的含义:公共政策的制定必须以科学的精神,经由合法的公共权力机关,经由合法的程序,获得其合法性和强制力。
公共政策学 第四章 公共政策模型及理论
传统理性模型所要求的条件:
◆ 1、把决策行为视为整体行为而非群体行为。 ◆ 2、决策者具有绝对理性。
◆ 3、决策目标单一、明确和绝对。
◆ 4、决策者在决策过程中具备一以贯之的价值偏好。
◆ 5、决策过程中不考虑时间和其他政策资源的消耗。
最优选择的具体步骤
1、确定决策目标。 2、提出备选方案。 3、对这些方案及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Herbert Alexander Simon 1916- 2001)
10
有限理性模型的基本问题
◆ 有限目标:目标多重或不清晰 ◆ 期望水平:因人而异 ◆ 搜索方法:满意即可
① 试探方法:在没有现成满意方案时,提出探索方案,进行试点,然
后总结推广。 ② 随机方法:决策环境不明朗。 ③ 排除法:方案较多时,一一排除。
◆ 2.认定重要层面:抓住主要矛盾,剔除不相干因素
◆ 3.符合社会现实: 模型根据现实归纳提取的
◆ 4.提供有意义的沟通 :剔除概念,对现实进行抽象
◆ 5.指导调查与研究:模型在现实生活中可验证
◆ 6. 提出一定的解释: 描述现实+解释现实。
第二节 政策分析模型及理论
1. 传统理性模型
2. 有限理性模型 8. 团体理论 9. 系统理论 10. 公共选择理论 11. 小组意识模型 12. 过程模型 13. 批判性理论 14. 实验性理论 15. 取舍理论
决策也就越有意义。
16
五、精英理论
◆ 在政策过程中,公众完全是被动的,他们的要求及其行动 对公共政策不会产生决定作用。与之相反,占统治地位的 政治精英们把握政策制定的主动权,公共政策完全由他们 来决定,然后由行政官员及其机构加以执行。
英雄史观
第4章、H-0模型
国际经济学 于春海 2019/9/23
基本结论: 1、H-O定理 分工和贸易模式:一国应该专业化生产并出口那些 密集使用本国丰裕生产要素的产品,进口那些密集使用 本国稀缺生产要素的产品。 2、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H-O-S定理) 在特定条件下,即便要素不能在国际间流动,产品 的自由贸易不仅将使两国间的商品价格均等化,而且会 使两国间的各种要素价格均等化。不仅是要素的相对价 格,而且要素的绝对价格也均等。
中间投入和自然资源
多种生产投入:资本、劳动、自然资源和中间产品 美国出口产品中包含大量的中间投入,中间产品的生产需
要大量投入资本
进口产品中的自然资源含量,进口相对稀缺的自然资源
人力资本
出口行业的人力资本水平较高
要素的国际流动性
在要素国际流动性很低的情况下,H-O定理能够很好地解 释贸易模式。
偏向型增长:两个产业生产 能力的扩张幅度不一样。
原因:要素的增长比例不一 样,或者两个产业的技术进 步速度不一样。
12
QA
国际经济学 于春海
QA
2019/9/23
QA QB
QB
QB
13
国际经济学 于春海 2019/9/23
罗布津斯基(Rybczynski)定理: “在两种产品的世界中,假定产品相对价格不变,
23
国际经济学 于春海 2019/9/23
3、斯托尔伯-萨缪尔森定理(S-S定理)
在特定条件和假设前提下,自由贸易提高一国丰裕 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收入,降低稀缺要素所有者的实际 收入。
某种要素越是专业化或越是集中用于出口品的生产, 它便越能够从自由贸易中获益;相反,一种要素越是 集中用于进口竞争品的生产,它越容易因自由贸易而 受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政策概论(第二版)
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⑥ 团体成员可以和信得过的组外人士交换意见,然后把他们的意见 带到组内,避免“当局者迷”的弊端,发挥“旁观者清”的优势。 ⑦ 一些专家和有关人员可以被邀请到会, 并鼓励他们向核心成员的 意见提出挑战,加强决策小组的开放性。 ⑧ 领导者在每次会议上应暗中委派一个“魔鬼”角色。 ⑨ 如果政策涉及一个敌对国家或组织,就要警惕情绪化的过激行为, 用足够的时间调查和分析敌对势力的迹象与意图。 ⑩ 不要轻易满足简单的“一致”,在成员形成完全一致后,应该再 开一次会,专门提出疑问,并加以认真的研究。
公共政策概论(第二版)
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渐进模型的特点: 渐进模型要求决策者必须保留对以往政策的承诺。 渐进模型注重研究现行政策的缺陷。
渐进模型强调目标与方案之间的相互调适。
评价:渐进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学习和试验、不断反馈和 调整的过程。其有利于避免因决策严重失误所产生的持久性结果。 然而,渐进模型多适用于稳定发展的社会形势,有着很大的局限, 带有明显的保守主义偏见,不符合社会变革的需要。
公共政策概论(第二版)
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4.1.3 如何分辨模型的有效性
排列并简化事实
认定重要层面
符合社会现实
提供有意义的沟通
指导调查与研究
提出一定的解释
公共政策概论(第二版)
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4.2 政策模型——公共政策的分析途径
4.2.1 传统理性模型:决策追求最优解
理性模型起源于传统经济学的理论,以经纪人假设为前提。
公共政策概论(第二版)
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4.2.2 有限理性模型:决策追求满意解
西蒙在对传统理性主义总结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有限理性模 型或称满意模型、次优决策模型。
西蒙认为,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无论是个人决策还是群体决策, 它们中的大多数都是发现和选择满意方案的过程,只有在非常例 外的情况下,才是发现和选择最优方案的过程。 有限理性模型对人们的实际决策行为作了比较真实的解释,为决 策理论及其实践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方向。
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对传统理性模型的批判 决策目标不是单一、明确和绝对的,而是多元、模糊和相对的。 人是感情动物,存在理性缺陷,其行为往往会受到个人偏好、性
格特征等非理性因素的影响。
由于人对信息的感知和记忆能力是有限的,所以人处理信息的能
力是非常有限的。
决策所面临的情况往往是价值冲突而非价值一致。 决策总要受制于时间、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条件的限制。
公共政策概论(第二版)
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4.2.5 精英理论:政策是精英们价值偏好的反映
精英理论近似于英雄史观,它将公共政策视为把握统治权力的政 治精英们的价值偏好。
其主要观点是: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公众完全是被动的,他们的 要求及行动对公共政策不会产生决定性作用。与之相反,占统治 地位的政治精英们把握政策制定的主动权,公共政策完全由他们 来决定,然后由行政官员及机构加以执行。
公共政策概论(第二版)
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4.1.2 模型的风险
模型是现实的人为拷贝,是人认识事物的必要方式。在政策分析 中,我们运行模型的分析方法,我们实际上正在把主观强加于客 观,人为地创造一种认识世界的方法,从看似并不存在程序的现 实中提炼出一种程序。
模型不仅仅是现实世界的简单替代物,而且是现实世界抽象化的 代表。任何模型都是对现实世界的不完全模仿和简单化省略。因 而,在政策分析领域,我们不得不非常谨慎地对待模型所代表的 “真实”。
公共政策概论(第二版)
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4.2.4 群体迷思模型:源自凝聚力的群体狂想症
贾尼斯因其提出的团体迷思理论而闻名。他在1972 年的《团体迷 思》一书中首次提出“groupthink”一词并进行了解释,贾尼斯将 它定义为“在一个具有团队精神的团体里,其成员为维护团体凝 聚力,追求团体的和谐与共识,会忽略最初的决策目标,因而不 能有效进行方案评估的病态思考模式”。
公共政策概论(第二版)
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2、团体迷思的表现形式 无懈可击之错觉 集体合理化 对团体固有道德深信不疑 刻板印象
对持异议者施加压力
自我审查
全体一致的错觉
自我指定的心理守卫
公共政策概论(第二版)
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3、团体迷思对团体决策过程及结果的影响
不全面研究替代方案。
公共政策概论(第二版)
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1、有限理性的行为表现
人的理性实际上是介于完全理性和非理性之间的一种有限理性, 这种有限理性在决策过程中的表现主要有三方面。
① 在情报活动阶段,人的决策行为往往受到知觉选择性的支配,不 同经验和背景的决策者,对决策环境的认识会有不同的解释。 ② 在设计活动阶段,人们并不试图找出所有可行性方案,而是通过 力所能及的问题求解活动,寻找尽可能多的决策方案。
精英理论“少数精英操纵一切”的断言受到了多方面的批判,被 认为是难以证实的观点。多元主义理论、统合主义理论、马克思 主义理论都对此提出过质疑。但简单地认定其不成立也不是一种 实事求是的态度。
公共政策概论(第二版)
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4.2.6 制度理论:政策是组织的产物
制度理论起源于传统的政治学。制度理论认为,公共政策与政府 制度之间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政府制度是公共政策的母体,它 在公共政策的整个生命周期里都发挥着决定性的影响。也就是说, 不同的政府制度会导致不同的政策输出,公共政策是政府制度的 产物。
公共政策概论(第二版)
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公共政策概论
(第二版)
谢 明 编著
公共政策概论(第二版)
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第4章
政策模型及 相关理论
公共政策概论(第二版)
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本章重点
了解政策模型的作用与风险 认识评价模型有效性的基本标准 掌握政策模型的主要理论观点
理解政策模型的实际应用
公共政策概论(第二版)
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4.1 模型概述
4.1.1 什么是模型
模型是现实世界部分化、序列化、简单化或抽象化的代表。通过 模型进行思维是人类思维的一个典型特征。 模型突出了原型的本质特点,忽略了次要因素,作为研究原型的 中介,它有助于人们分析和理解研究的对象,有助于人们解释和 阐述研究的问题。 一般来讲,模型可划分为具体模型和抽象模型。具体模型主要指 与原型在形态上几何相似的模型,而抽象模型主要是指用语言、 符号、图表、数字等抽象形式反映原型内在联系和特征的模型。
理性决策的具体步骤是:确定决策目标,提出备选方案,对这些 方案及其结果进行比较分析,通过排序选择出最优方案。
传统的政策理论有着理性主义前期发展的深刻烙印。它认为,任 何决策都是目标性行为,达到目标当然会有很多种途径和手段。 所谓理性的选择就是要作出最大价值的选择,即选择达到目标的 最优方案。
公共政策概论(第二版)
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精英理论的启示
① 它告诉我们公共政策不反映公众的要求,而是反映精英的兴趣和 偏好。
② 精英理论认为公众是被动、麻木和信息闭塞的,公众的情感往往 被操纵在精英们的股掌之中,公众对精英价值观的影响微乎其微。 ③ 精英理论认为,对支撑社会制度的基础准则,精英集团有着一致 的认识。
政府制度赋予了公共政策三个明显的特
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政府制度对于公共政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① 它可能有利于某些政策的形成与实施,不利于另一些政策的形成 与实施;
② 它可能为社会上的某些利益需求提供便利,而为另一些利益需求 设置障碍; ③ 它可能为某些个人和团体提供接近政府权力的便利,为另一些个 人和团体设置接近政府权力的障碍。 现代组织理论的发展为制度分析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制度分析 的理论模型逐渐成为政策分析的主要方法,代表了当前政策分析 的最新动态和研究走向。
不全面研究决策目标。 不考虑既定选择的风险。 信息搜集不足。 信息处理过程带有偏见。
不重新评估当初放弃的选择。
未制定突发情况的备用方案。
公共政策概论(第二版)
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4、团体迷思的防范
① 让团体成员了解团体迷思现象,认识其原因、表现、影响和后果。
② 团体领导应鼓励成员尽可能多地提出怀疑和反对意见,在讨论中 为意见交锋创建平台。 ③ 团体领导不要一开始就表明自己倾向于哪个方案, 避免由于自己 的主观好恶对成员造成心理影响。 ④ 按照行政管理的要求,建立一些独立的政策计划和政策评估小组, 为同一项政策服务,增强小组的开放性。 ⑤ 把决策团体分成若干小组,由不同的人主持小组讨论,然后再把 意见汇总。相比团体讨论,可能在结果上会有很大变化。
公共政策概论(第二版)
公共管理核心课程系列教材
托马斯· 戴伊在《理解公共政策》一书中对精英理论的基本观点作 了如下概括。 ① 社会分化成掌权的少数人和无权的多数人,少数人掌握社会价值 的分配权,多数人参与不了公共政策的制定。 ② 作为统治者的少数人并非是作为被统治者的多数人的代表。精英 人物主要来自经济地位较高的社会阶层。 ③ 从被统治的非精英阶层进入统治者的精英阶层,这个变化过程一 定是缓慢且持续的,从而才能保持社会的稳定并避免革命的发生。 ④ 在社会制度的基本价值观和维护这一社会制度的发展方面,精英 阶层表现出看法的一致性。 ⑤ 公共政策所反映的不是大众的要求,而是政治精英的主要价值观。 公共政策的变化一定是渐进性的,而非革命性的。 ⑥ 精英是活跃的、公众是麻木的,二者信息严重不对称。前者对后 者的影响远远大于后者对前者的影响。
公共政策概论(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