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抗凝问题

合集下载

2024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的原理和护理

2024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的原理和护理

2024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 )的原理和护理基本概念主动脉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 , IABP )是将一球囊通过股动脉穿刺方法置入到降主动脉与肾动脉之间,由主动脉球囊反搏泵驱动和控制,在心脏舒张期开始充气,在心脏舒张期末放气,从而达到增加冠状动脉灌注,降低心脏负荷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心脏的冠状动脉供血主要在舒张期,冠状动脉血流量取决于舒张期的时间长短和灌注压力,换句话说,主动脉根部舒张压和心率是冠状动脉供血的重要影响因子。

另外,冠状动脉功能和病变以及心室末压也影响冠状动脉供血。

增加心肌耗氧量的因素包括心率、心肌顺应性和心肌收缩力,心肌顺应性可以理解为心腔舒张末或心脏前负荷,心肌收缩力可以理解为心脏后负荷。

临床实践中冠脉供血减少的常见原因包括:严重的冠状动脉狭窄病变或阻塞情况,如血栓或冠状动脉痉挛;左心功能不全,左心室舒张末压增高;严重的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高血压引起的心肌肥厚;心率过快引起心肌舒张期相对缩短;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引起心脏后负荷增高;各种原因引起的水钠潴留致心脏前负荷增加。

IABP目前已经广泛用于临床,是抢救急危重症心脏病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

工作原理在心脏舒张期开始,主动脉瓣关闭的瞬间,球囊被迅速充气,使主动脉根部舒张压增高,冠状动脉的灌注压增高,脑、上肢动脉的供血增加,肾动脉及下肢动脉的供血也增加;在下一个心脏收缩期前,球囊被迅速抽空,使主动脉根部形成相对负压状态,左心室射血阻力降低,心脏后负荷下降, 提高左心室排出量,同时左心室舒张末压下降,心肌耗氧量下降。

总之,IABP的血流动力学效应是改善冠脉供血、降低心脏后负荷和室壁张力、中等程度增加心排血量、维持血压等。

组成部分IABP主要由主动脉球囊导管和驱动控制系统两部分组成。

球囊导管置于患者体内,驱动控制系统在患者体外,两者通过气导管和中心压力管相连接。

IABP通过中心腔压力管检测主动脉根部压力,通过体表心电图获取患者信息,控制球囊的充气和放气时相。

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护理常规

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护理常规

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护理常规IABP是目前心脏血管疾病临床应用比较广泛而有效的机制性辅助循环装置。

IABP的治疗方法就是在胸主动脉内置入一根柔韧易曲的导管,导管的末端有易细长的球囊。

球囊位于左锁骨下动脉端1—2cm和肾动脉开口近端的降主动脉内,导管的另一端连接反搏机器,主动脉内气囊反搏与心脏的心动周期同步运行,引发有效的血液动力学变化—即主动脉舒张期的增流和收缩期后负荷的下降,极大地提高了冠状动脉的血流量,减少了心肌耗氧量。

一原理:心脏收缩期,与主动脉瓣打开同步,气囊排气排空,使主动脉压力下降,心脏射血阻力降低,心脏后负荷下降。

心脏舒张期,气囊充气,其近心端的舒张压升高,冠状动脉的灌注压及血流量增高,使心肌供血增加。

二主动脉内球囊的置入:1.操作地点:IABP除在手术室操作外,在导管室及重症监护病房均可进行。

2.操作途径:临床实施IABP多采用股动脉经皮穿刺置管。

如置管发生困难,可行股动脉或髂外动脉切开直视下置管。

3.主动脉球囊大小的选择:依据病人身高和主动脉的大致直径选择IAB的大小,一般以球囊充气时使主动脉阻塞90—95%为理想。

我院常用的导管容积为40ml。

4.操作:(1)物品的准备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机一台,主动脉球囊管一套,无菌治疗巾,无菌手套,无菌消毒用品,肝素盐水冲洗液等。

(2)病人的准备首先根据医嘱给予一定量的肝素;选择并检查置管一侧的股动脉,足背动脉的搏动情况;术者带帽子,口罩,穿手术衣,局部消毒,铺巾。

注意严格无菌操作,铺巾范围要覆盖腿,腹,胸及颈部。

(3)球囊的准备打开并取出无菌球囊管,检查球囊管是否漏气。

(4)应用经皮穿刺法置管(5)机器的设置(6)拍床旁X片确定导管位置(三)护理1.护理操作及注意事项:(1)连接一个“R”波向上的最佳ECG导联,并贴牢电极避免脱落或接触不良。

(2)确保QRS波幅〉0.5mv。

(3)监测心率,心律,及时发现并预防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或严重心律紊乱,以免影响球囊反搏效果,甚至造成停搏。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新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新
动脉、髂动脉梗阻性疾病; 四、心脏停搏、心室纤颤; 五、终末期心脏病,又不宜施行心脏移植; 六、严重的出血倾向或出血性疾病(特别是脑
出血者)。 七、不可逆的脑损害; 八、恶性肿瘤发生远处转移。
撤离反搏的指征
1.血流动力学状态稳定:
心脏指数>2.5L /(min.㎡), 动脉收缩压> (100mmHg) ,
神志清楚,末梢循环良好,尿量>1ml/kg.h 心电图无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表现。 停用血管活性药物
IABP并发症
危险因素:女性、糖尿病、高血压、肥 胖、有吸烟史及休克是导致出现IABP并 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
球囊插入期并发症
1.内膜损伤,动脉破裂:发生率约2%-4%。 应掌握正确插管方法,降低其发生率;
舒张期增压(PDP) 110
假设: BP = 90/70
PSP 90
APSP 80
70
PAEDP
反搏搏动
DN
55
BAEDP
70 PAEDP
辅助后搏动
PDP 应大于PSP (PDP>PSP)
除非:
1. 病人每搏量远远大于球囊容量 2. 导管位置太低 3. 严重低血容量 4. 球囊充气量太小 5. 体循环阻力太低
小儿因选择合适导管的难题及心率快难以同步 搏动而使用受限。
谢谢
作用原理和生理效应(2)
提高舒张压,增加冠状动脉灌注
供应心肌的冠状动脉血流主要在舒张期进入心肌。因 此,提高主动脉舒张压,可明显增加冠状动脉血流灌 注。当心室舒张时,主动脉瓣关闭,球囊立即充气扩 张。由于球囊的挤压,产生反搏作用,将主动脉血流 逆向挤压至主动脉根部,使近端主动脉舒张压升高。 而舒张期冠状动脉阻力最小,舒张压升高后血流灌注 增加,缺血心肌的供血改善,进而使心肌损伤得到恢 复,心脏功能改善。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操作规范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操作规范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操作规范[ 原理]经股动脉将球囊导管插入降主动脉,球囊内充以氦气,并与体外的气源及反搏控制装置相连。

将患者的心电或血压信号馈入反搏控制装置,使球囊泵与患者的心脏搏动同步反向动作。

心脏收缩前一瞬间(主动脉开放时),球囊放气,降低主动脉内舒张末压,减少左心室做功,降低后负荷,减少心肌耗氧。

心脏舒张前一瞬间(主动脉关闭时),球囊充气,增加舒张期冠脉灌注压力,增加心肌供氧。

[ 目的]降低左室前后负荷,减轻心脏负荷。

球囊在心脏收缩、主动脉瓣开放前瞬间迅速完成排气,使主动脉内瞬间减压,左心室射血阻力(左心室后负荷)同时降低,心排血量增加。

提高舒张压,增加冠状动脉灌注。

当心室舒张时,主动脉瓣关闭,球囊立即充气。

由于球囊的挤压,产生反搏作用,将主动脉血逆流向挤压至主动脉根部,使近端主动脉舒张压升高。

而舒张期冠脉阻力最小,舒张压升高后,缺血心肌的供血改善。

[ 适应症]1.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2. 难治性不稳定型心绞痛;3.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高危PCI患者(左主干病变、严重多支病变、重度左心功能不全);4. PCI失败需过渡到外科手术;5. 因心肌梗死的并发症、病毒性心肌炎、特发性心肌炎、低心排血量综合症、心肌病晚期导致的心脏泵衰竭。

[ 禁忌症]1.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主动脉窦瘤破裂;2.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尤其中、重度者;3. 严重的主动脉-- 髂动脉病变;4. 凝血功能障碍;5. 其他: 如严重贫血、脑出血急性期等。

[IABP 应用的血流动力学指征]1. 心脏指数<2L∕ (min ∙m2 ;2. 平均动脉压(MAP)<8kPa (60 mmHg);3. 左房压(LAP) 或肺毛楔压(PCWP)>2.66 kPa (20 mmHg);4. 成人尿量<20ml∕h ,四肢凉,发绀,末梢循环差。

患者出现上述情况时,调整心脏前负荷,积极应用药物治疗,特别是多巴胺或多巴酚丁胺>20μg/Kg ∙min,血流动力学指标仍无改善,应及早开始反搏治疗。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护理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护理


• •
• •

根据病情向病人和家属交代IABP的必要性和 重要性,介绍手术大致过程及可能出现的并 发症,争取尽早实施IABP术,以免错过最佳 抢救时机 检查双侧足背动脉,股动脉搏动情况并做标 记 完善血常规及血型,尿常规,出凝血时间等 相关检查,必要时配血 股动脉穿刺区备皮 术前常规遵医嘱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与地 西泮等镇静药物 备齐术中用物,抢救物品,器械和药品
小结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IABP)
•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经股动脉或 升主动脉将球囊导管插入降主动脉,球囊 内充以二氧化碳或氦气,并与体外的气源 及反搏控制装置相连。将患者的心电或血 压信号馈入反搏控制装置,使球囊泵与患 者的心脏搏动同步反向动作。患者心脏收 缩时,反搏泵迅速将球囊排空;患者心脏 舒张时,反搏泵球囊迅速充盈,从而达到 反搏辅助循环的作用。
• 监测生命体征
持续监测并记录病人生命体征,意识状况, 尿量,心排出量,心脏指数,心电图变化(主 要是反搏波形变化情况),搏动压力情况等, 观察循环辅助的效果,如出现异常及时通知医 生
的观察与处理
下肢缺血的观察
下肢缺血是常见的并发症。观察足 背动脉搏动情况及下肢皮肤温度、颜 色、感觉、肢体活动的变化,防止发 生下肢缺血坏死。出现下肢缺血时, 应拔出球囊导管。
拔管后护理
当患者生命体征及循环稳定,多巴胺用 量小于5ug/kg/min,尿量增加,末梢循 环好,减慢反搏频率,可停用IABP。拔 管前4小时停用肝素,测ACT小于180秒, 停止反搏使球囊自动放气,拔出球囊导 管和鞘管,让血液从穿刺处流出少量, 冲出股动脉内可能存在的血栓。局部压 迫30分钟,加压包扎6-8小时,注意观察 伤口情况和足背动脉的搏动情况。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及监护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及监护

常见并发症
• 下肢缺血 • 穿刺部位渗血 • 血小板减少 • 球囊导管不动导致血栓形成 • 球囊破损 • 感染 • 主动脉撕裂
装置
• 1.气囊导管:根据气囊充气量多少,有不同 容积供不同体重的儿童和成人选用。
• 2.反搏机器:由监测部分、调控部分、真空 泵和气体压缩机组成。采用计算机技术, 自动识别心电或压力信号,并自动调控充 排气时相,自动调整反搏参数,达到最佳 反搏效果。在出现故障或误搏时自动停止, 气囊为卷绕式。
心房起搏(APace) 心室起搏(VPace) •固定频率(Internal)
心电图触发
•最常用的触发模式 •选择一个R波高尖、T波低平的导联 •HR >150/min,降低IABP的效能 •可用于房颤心律
压力触发
•各种原因ECG不能有效触发时 •要求收缩压>50mmHg,脉压差>10mmHg •不建议用于不规则的心律
●体积轻巧
便于驻地及移动使用。
ECG
AP
压力测量 游标调节
充气时 机调节 泵开关
警报
显示面板
触发模 式选择
放气时 机调节
打印
气量调节
辅助比率调节
IABP快速上机“HEART”法则
• H-----HELIUM(氦气) • E-----ECG(心电图) • A-----AP(动脉血压) • R-----RESET(球囊气量设置)
大大增加冠脉灌注。
降低心脏后负荷; 减轻心脏工作; 降低心肌耗氧量; 增加心脏输出(心排量)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原理
通过股动脉在左 锁骨下动脉以远1~2cm 的降主动脉处放置一个 体积约40ml的长球囊。 主动脉瓣关闭后,球囊 被触发膨胀,导致主动 脉舒张压增高,舒张期 冠脉的灌注增加。在收 缩期前球囊被抽瘪,使 左室的后负荷降低,心 脏做功降低,使心肌耗 氧量降低,心输出量增 加。

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的应用和护理

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的应用和护理
PAWP(或LAP)<2.67kPa(20mmHg)。 2、神志清,末梢循环良好,尿量>1ml/kg.h
3、心电图无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表现。
4、多巴胺用量 <5ug/kg.min 5、减少反搏频率时,上述指标稳定
八、IABP的护理要点
1、术前护理: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和准备抢救设 备,包括无菌包、导管 传感器、肝素盐水、无菌纱布、 无菌注射器、无菌刀片、缝线和胶布等.及时与家属进 行病情和治疗方案的解释,取得病人和家属的积极配合.
二、作用机制
1、提高舒张期压力, 增加冠脉血流
2、降低后负荷, 增加每搏量,
增加前向血流。
CO增加约15%
球囊反搏过程中动脉压力波形变化
3、 IABP可使全身重要器官的血流灌注得到改善: 肾血流增加19.8% 肝血流增加 35.4% 脾血流增加 47.3% 。
4、 右心室前后负荷降低,右心功能得到改善 右房压下降约 11% 肺动脉压平均下降 12% 肺血管阻力降低 19%。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哈医大二院ICU-B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o-Arotic Bloon Pump,IABP) 是机械辅助循环方法之一。
一、发展史
1953年Kantrowitz兄弟首先提出反搏概念 1961年美国Cleveland Clinic实验室提出 球囊反搏
1979年第一例经皮穿刺插管(Seldinger)
充、放气时间的判断
充气过早
放气过晚
充气过晚
放气过早
六、IABP并发症
肢体缺血 血栓形成 栓塞 动脉夹层或穿通 出血 感染 血小板减少
七、IABP的撤离指征
1、血流动力学状态稳定:

球囊反搏

球囊反搏

一、概述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s,IABP)是机械辅助循环方法之一,系通过动脉系统植入一根带气囊的导管到降主动脉内左锁骨下动脉开口远端,在舒张期气囊充气,在心脏收缩前气囊排气,起到辅助心脏的作用。

二、原理IABP可有分离的主动脉内球囊(IAB)和控制台完成,反搏球囊的容量通常在25~50ml,球囊导管通过中心腔沿细小的引导丝进入血管,通常置于降主动脉内,撤出导丝后,中心腔可以用来监测主动脉内的压力。

工作气体通常选用氦气,这种气体分子量小、粘滞性差,利于快速通气和放气。

心脏舒张期开始时,气囊充气,主动脉舒张压升高,冠状动脉流量增加,心肌供血增加,全身血流增加500ml/min。

左心室等容收缩期时,气囊排气,主动脉压下降,心脏后负荷下降,心脏射血阻力减少,心肌耗氧量下降。

IABP与药物的比较:IABP对于衰竭心脏的疗效优于目前应用的任何药物,儿茶酚胺类药物能增强心肌收缩力,提高血压,增加心肌供血,但也增加心脏射血阻力和心肌耗氧量,从而加重心肌缺血坏死,导致恶性循环;扩血管药能降低心脏射血阻力,但也降低血压而减少心肌供血,在血压低的情况下不能应用;IABP既增加心脏氧供,又减少氧耗。

IABP与左室辅助装置比较:左室辅助装置可以进行容量置换,在心脏停跳和心室纤颤的情况下也可维持循环。

IABP需要心脏有一定的功能,收缩压维持在50mmHg以上,才能发挥有效作用。

左室辅助装置对抗凝要求严格,破坏血液成分,长时间应用,常造成患者不可控制的广泛渗血、感染等并发症而死亡,而IABP可不用抗凝,对血液无破坏作用,所以,左室辅助装置仅用于IABP无效的重症患者。

三、设备1.主动脉内球囊导管套装包括IAB导管部分和穿刺部分,IAB球囊膜采用非致血栓性材料,套在套管前部;导管采用金属标记以便X线观察。

导管被设计成双腔,中心腔可以通过导丝,另一腔通过球囊和气泵。

囊导管为一次性应用,根据气囊充气量多少,有不同容积,供不同身高的人选用。

主动脉球囊反搏留置导管抗凝冲洗方法的研究

主动脉球囊反搏留置导管抗凝冲洗方法的研究

流量增加 , 心肌供血 增加 , 主动脉压力下 降, 心脏后 负荷下 降 , 心脏 射血阻力减少 , 心肌的耗氧量下降 。国 内徐忠恒等 [与国 1 ]
外 的 Jfry等 E均 报 道 危重 患 者 使 用 I P其 救 治 成 功 率 可 aae z ] AB 达 6 %~ 7 , 目前 使 用 最 广 的 心 脏 辅 助 方 法 。 要 缺 点是 O O 是 主 动 脉 留 置 导 管 内 血 栓 形 成 E 因 此 在 反 搏 期 间 需 要 持 续 使 用 , 肝 素 抗 凝 预 防 I P 引 起 的 肢 体 缺 血 是 国 内 外 许 多 医 学 中 心 AB
本 研 究 记 数 资 料 以 例 数 和 百 分 比 表 示 , 据 处 理 采 用 数 S S 0 0统 计 软 件 包 进 行 x 检 验 和 t 验 , P S1 . 检 P<O 0 差 异 . 5为
有 显著性意义 。
变等 均相当 . 无显 著性 差异。使用的 I P导管为美 国D tso AB aac
1 4 观 察 指 标 .
的常规 措施 , 如何 选 择一 种对 患 者凝 血机 制影 响 小、 并发症
少 、 I P 治疗 期 间 能 有 效 预 防 动 脉 留 置 导 管 内 血 栓 形 成 的 在 AB 安 全 有 效 的 方 法 , 为 临 床 工 作 中 一 个 重 要 的 问 题 。我 科 自 成 2 0 1月至 2 0 年 4月 对9 行I P治 疗 的 患者 分 别 采 取 0 2年 07 4例 AB 两 种方 法 输 入 肝 素 预 防 导管 内血 栓 形成 , 现将 结 果 报 告 如 下 。
等后遗症 。② 出血 : 出血指 的是 出血 引起 生命体征 不稳定 , 大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知识问答健康宣教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知识问答健康宣教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知识问答健康宣教什么是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是临床上广泛运用的一种机械性辅助循环装置,简称IABP。

它是一项介人性的治疗方法,是将一根带球囊的导管经皮肤由股动脉放入降主动脉内左锁骨下动脉开口的远端。

当心室舒张时球囊充气,心室收缩时球囊放气,达到提高主动脉内舒张压、降低主动脉阻抗、降低心肌耗氧以及增加冠状动脉供血和改善心功能的目的。

什么情况下会用到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广泛用于心功能不全等危重症患者的抢救以及心血管大手术后的过渡辅助治疗。

当患者患有心源性休克、难治性心绞痛,心脏移植患者心力衰竭等待心脏来源,严重的心血管病变需要做急性介入治疗,难治的窦性心律失常或外科手术围手术期的辅助治疗都有可能会用到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一般当需要用到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的时候都是比较紧急的情况,也有可能作为其他手术的辅助治疗一起进行。

拒绝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患者的病情可能会迅速恶化,有可能会影响到其他急救手术的实施,当医生决定为患者进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的时候应把握好有效时机尽早进行,所以需要患者与家属的理解与配合,做好心理上的准备,尽早决定,以免延误治疗。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仪的组成和功能是什么?虽然市面上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仪有不同品牌,但组成基本都是相同的。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仪由压力驱动系统、监测设备、气源储备系统和电源四部分组成。

目前的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仪都已经实现了电脑化控制,具备自动选择触发方式、自动选择反搏时相、自动监测漏气、自动补气、提示故障和检查项目等功能。

在选择了合适的导管和正确置人导管的前提下,可以保证机器连续、有效和安全运作,只需要医生调整反搏频率和反搏压幅度。

什么情况下不能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虽然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仪关键时可以救命,但不是所有的情况都适合使用,当患者有以下几种情况时不能用。

(1)中度以上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2)主动脉相关病变或创伤。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主动脉瘤、主动脉窦动脉瘤破裂、主动脉外伤及主动脉、骼动脉严重梗阻性疾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素0.5~lmg/kg,6~8h静推1次 等于62.5~125U/kg
肝素100mg加入50mL生理盐水中用微 量泵匀速缓慢推注,速度为2~4mL/h 等于500~1000U/h
肝素抗凝的监测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测定的敏感范围为0.1-1.0U/ml,因此 适合用于深静脉血栓形成、不稳定性心绞 痛和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肝素的监测,此 时要求的目标肝素浓度约为0.3-0.7U/ml。 参考值为30-45秒。与正常对照相差在5秒 以内为正常,延长10秒以上为异常
专家建议: 如果在介入术前或术中应用IABP,那 么介入术后应持续静脉肝素,维持ACT于 250~300s。不宜用低分子肝素,因为栓塞 和缺血事件明显增加。
郭继鸿,许俊堂.冠心病介入围手术期的药物治疗.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5,25(1):5-7.
IABP的抗凝问题
有关肝素与替罗非班联合应用的安全性 Avishag Laish-Farkash等认为在应用IABP 的PCI术后患者,如果应用Ⅱb/Ⅲa受体拮 扰剂,不应再静脉使用肝素抗凝,因为出 血风险明显增加。如果IABP需较长时间应 用,应在停用Ⅱb/Ⅲa受体拮扰剂后再应用 肝素,使APTT延长至50~70秒。
撤除IABP后2小时,患者出现双下肢麻 木,温度低,双股动脉搏动减弱,左侧较 著。急行B超检查示腹主动脉分叉处血栓形 成。立即予尿激酶120万U静点,病情无好 转。于症状出现11小时,切开双侧股动脉, 经导管介入疗法,取出大量栓子。
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务局总医院内一科 孟英杰 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2003年5月总第67期
临床上通常以此为换算标准,把肝素 钠每支12500U视为每支100mg。殊不知,肝 素钠的纯度及生物效价是随着制药工艺的 提高而逐年变化的。该药60年代在我国问 世初期,其生物效价为每1.0mg相当于125U; 1977版中国药典规定肝素钠每1.0mg效价不 得少于140U;1995版中国药典规定1.0mg效 价不得少于150U。如果依照目前药典的规 定以肝素钠1.0mg相当于150U推算,每支 12500U应相当于每支83.3mg,而不能视其 为每支100mg。因此以重量单位表示肝素钠 剂量是不妥的。
IABP的抗凝问题
目前国内普遍的抗凝方法: 肝素0.5~lmg/kg,6~8h静推1次;每2h监 测1次ACT,维持ACT时间>180s,或监测 APTT,维持其时间是正常的1.5~2倍 肝素100mg加入50mL生理盐水中用微量泵匀 速缓慢推注,速度为2~4mL/h,监测指标 同上。 低分子肝素每天两次,无需监测。 低分子右旋糖酐,每小时10~20ml
IABP的适应症




顽固性心绞痛 顽固性心力衰竭 高危冠心病患者的介入及并发症 急性心肌梗塞 心源性休克 机械并发症 体外循环脱机的过度手段
IABP的并发症



肢端缺血(5%~47%) 血栓或栓塞(1%%~7%) 动脉穿孔(2%~6%) 出血(3%~5%) 感染(3%~4%) 主动脉夹层(1%~3%) 血小板减少症(罕见)
严重IABP并发症两例


病例一 AMI后二尖瓣关闭不全、重度心衰 IABP应用三天,出现剧烈腹痛、腹胀,考 虑肠系膜动脉栓塞 病例二 AMI后泵衰 IABP应用五天,出现下肢缺血,腹胀、腹 痛,造影证实股动脉、肠系膜下动脉血栓 形成及栓塞
撤除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发生腹主 动脉骑跨栓塞1例
IABP应用25天!!
肝素抗凝的监测
活化的(全血)凝血时间(ACT) 在PTCA等介入措施要求的肝素浓度超过 1.0U/ml,而体外循环时肝素浓度常常达到 5U/ml,此时使用ACT取代APTT,因ACT测定 在1-5U/ml范围内与肝素浓度有较好的相关 性。 参考值60-120秒。ACT的测定使用全血,方 法比APTT简化,使用床旁仪器,方便、快 速简捷,可及时调整肝素剂量。
Safety of Intra-aortic Balloon Pump Using Glycoprotein IIb/IIIa Antagonists. Clin. Cardiol. 32, 2, 99–103 (2009)每日两次 在整个IABP使用过程中均要应用,除非 明显反指征。 肝素12500U加500ml生理盐水,每一小时冲 洗一次,每次5ml。发现压力变化或管腔有 血,及时冲管,记录24小时冲洗液体量。 观察出血倾向,监测血小板,警惕肝素诱 导的血小板减少症。
其他注意事项



导管的直径要小一些 IABP应用时间尽可能短 拔管前下调IABP反搏比(1:4),时间不易 太久(<5h) 拔管时需先按压穿刺口下方,在血液喷出 后再按压穿刺口上方止血 停IABP后立刻拔管
谢谢!
IABP的抗凝问题
IABP导致血栓栓塞的机制




动脉管腔内涡流形成,涡流的离心作用导 致血小板聚集。 球囊拍击导致粥样斑块碎裂脱落 球囊导管末端血栓形成,栓子脱落。 部分患者存在高凝状态
IABP的抗凝问题
应用IABP必须抗凝!!
目的:1、防止导管内血栓形成影响IABP运转 2、防止导管外及气囊表面形成血栓 3、防止股动脉内血栓
心脏舒张期气囊充气 舒张期压力提高 冠脉灌注增加
心脏收缩期气囊放气 外周血管阻力下降
降低心脏后负荷 降低心肌耗氧量 增加心脏输出
IABP对血流动力学效应
(1)降低左室后负荷、减轻心脏做功:左室收缩 压和射血阻力降低约10%-20%;左心室舒张末 容量下降20%;心排量增加0.5L/min.m2。 (2)提高舒张压,增加冠状动脉灌注:用于重症 冠状动脉搭桥患者、急性心梗患者、晚期风心病 患者及EF<30%心衰患者。 (3)全身重要器官血灌注增加:肾血流增加19.8 %、肝35%、脾47%,循环稳定,微循环改善, 尿量增加。 (4)降低右房压及肺动脉压:右房压降低11%, 肺动脉压降低12%,肺血管阻力降低19%,对右 心功能也有一定的帮助和改善。
IABP的抗凝问题
导管的冲洗:
各家医院不一致,大多为肝素2500~ 12500U加500ml生理盐水,每1~2小时冲洗 一次,每次2~5ml。我科目前为肝素12500U 加500ml生理盐水,每一小时冲洗一次,每 次5ml,24小时大约200~250ml,输注肝素 3000~5000U。
IABP的抗凝问题
2009中国PCI指南应用普通肝素剂量的建 议:
与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 受体拮扰剂合 用者,围术期普通肝素剂量应为50-70U/kg, 使活化凝血时间(ACT)>200S;如未与血小板糖 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合用,围术期普通肝 素剂量应为60-100U/kg,使ACT达250350s(HemoTec法)或300-350s(Hemochron法)。 当ACT降至150-180S以下时,可拔除鞘管。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的抗凝问题
IABP简介
IABP的并发症——血栓栓塞
IABP的抗凝问题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Intra-aortic balloon pump IABP) 机械辅助循环方法之一,系通 过动脉系统植入一根带气囊的导管 到降主动脉内左锁骨下动脉开口的 远端,在舒张期气囊充气,在心脏收 缩期前气囊排气,起到辅助衰竭心 脏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