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宝岛台湾评课稿
台湾说课稿
《祖国宝岛――台湾省》说课稿[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在图中说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
2.运用地理图表分析台湾的地形、气候、河流、资源等自然地理环境特点。
3.认识“祖国宝岛”经济发展特色及两岸的联系交流。
4了解台湾与祖国大陆同祖同源,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两岸人民渴望统一。
过程与方法采用读图分析法、讲授、谈话、讨论相结合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台湾省的学习,使学生坚定不移地树立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尽早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2、通过过台湾自然环境与资源和发展经济的关系,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教学重点]1、台湾省的自然环境——“海岛”的位置,“多山”的地形及台湾岛丰富的资源2、“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特点、[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有一首余光中的诗,我很想同大家分享一下:请学生推荐一位们同学朗诵余光中的诗《乡愁》朗诵:《乡愁》教师提问:这首诗歌里的两头具体指的是什么地方?学生回答(略)承转: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它的历史和中国的历史息息相关,荣辱与共。
台湾是我国的一个省,位于华南地区,是由一系列岛屿组成。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板书)第十节祖国宝岛――台湾省(板书)一、地理位置和范围让学生读图:P50 “台湾省地形图”思考问题1、台湾的地理位置2、台湾省由哪些岛屿组成?学生一边做地理填充图册在相应的位置填写出主要岛屿教师在黑板上画简图,请学生填注一些重要的地理事物请一位同学给大家说说填出的这些地理事物说明了什么位置的特点。
台湾四面环海,突出了“海岛”的地理位置。
教师提示:前边我们讲过学习一个地方的地理位置,一般从哪些方面入手?(学生回答)一般从数理位置、海陆位置、交通位置等方面入手。
数理位置北纬22度到北纬25度东经120度到东经122度(板书)1、位置海陆位置位于我国的东南海域四面环海西面是台湾省海峡东面是浩瀚的太平洋政区位置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南隔巴土海峡与菲律宾群岛相望教师提示:大家注意有一条重要的纬线经过台湾省南部,北回归线经过台湾澎湖列岛、玉山,所以台湾属于热带、亚热带学生分组讨论:台湾省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有什么优越性。
初中地理课教案《祖国宝岛—台湾》教学设计与反思
初中地理课教案《祖国宝岛—台湾》教学设计与反思一、对课标的理解与把握课标要求: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说明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课标解读:在本条课标中体现的知识目标是,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以及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能力目标是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简单区域知识的能力;从地图和资料中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分析区域特征的方法。
二、教材内容分析:1、主要内容:《祖国的宝岛——台湾》广东人民出版社八年级下册中国区域地理部分。
教材主要讲述了台湾省的地理位置以及组成等基本概况,然后以台湾岛为重点,分别介绍岛上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发展等。
主要从祖国的神圣领土和富饶美丽的宝岛两方面来介绍。
2、编写意图:教材始终贯穿着一个思想、一条主线:台湾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是祖国的神圣领土。
由此,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同时也为学习香港和澳门地区打下基础。
3、教学目标:①掌握台湾的位置、范围、组成并落实在地图上。
②掌握台湾岛的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等方面的自然环境特色,理解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联系③认识台湾丰富的物产,学会解释台湾为什么被称为“祖国的宝岛”④认识台湾的经济发展的特色⑤了解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4、教学重点:①掌握台湾的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②认识台湾被称为“祖国宝岛”的原因;③能结合史料和时事说明台湾是祖国的神圣领土。
5、教学难点:掌握台湾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以及自然地理要素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
三、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八年级的学生,从思维发展特点上看,已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通过分析资料,进行想象,推理,阐述观点。
具备了初步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能独立看书读图并思考一些问题。
教师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的形成。
初中地理公开课《祖国宝岛》——台湾岛优秀教案与课后反思
初中地理公开课《祖国宝岛》——台湾岛优秀教案与课后反思教材分析本节与香港和澳门一样,是我国区域地理的学习部分,而台湾省在我国又具有特殊的政治地位,具有学习的必要性,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
学情分析地理的能力,但对资料进行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比较欠缺;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从他们感性趣的内容入手,并且从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提出设想,解决问题。
信息八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和表现欲较强,感性认识占重要地位,兴趣是学习最大的动力。
他们具有一定的获取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了解台湾省的人口及构成,培养从地图上获得区域知识的能力。
(2)学会用事实和史料证明台湾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
(3)了解台湾的自然环境特点和经济特色,初步学会分析区域特征。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创设情境,以文字、图片、音乐引发强烈的求知欲望。
(2)让学生从生活中和各种媒体中获取相关信息,以此激发勇于发表意见的热情。
3.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祖国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深深的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并保持为祖国的振兴而学习的动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 台湾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
2. 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
教学难点:1. 台湾的经济特色。
自然环境与物产的密切联系教学过程〔课前气氛:大屏幕展示课题,伴随着歌曲《阿里山的姑娘》的播放。
〕一、谈话导入课题:XX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有个引起亿万国人关注的活动,就是给两只大熊猫起名字,你们知道这里两只大熊猫最后被取名什么了吗?你们知道他们要被送往哪里吗?那么,团团和圆圆表达了两岸人民怎样的心愿?今天,我们就来常有祖国的这片神圣领土,台湾省。
(板书课题)二、学习新知:1.了解台湾的位置,范围,人口和居民①.(幻灯片1),观察台湾岛的轮廓形状。
②.(幻灯片2),描述台湾的地理位置。
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5节《祖国宝岛台湾》说课稿5
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5节《祖国宝岛台湾》说课稿5一. 教材分析《祖国宝岛台湾》是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5节的内容。
本节教材主要介绍了台湾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经济特点。
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台湾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渴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学习了我国其他省份的地理情况,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台湾地处我国东南沿海,与大陆相隔较远,学生对其了解相对较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关注台湾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经济特点,提高学生对台湾的认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台湾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经济特点,掌握台湾海峡的位置及台湾与大陆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观察、资料查询、小组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渴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台湾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经济特点。
2.教学难点:台湾海峡的位置及台湾与大陆的关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地图观察、资料查询、小组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地图、资料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我国地图为背景,引导学生关注台湾的位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地图观察,了解台湾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经济特点。
3.课堂讲解:针对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台湾的相关知识。
4.小组讨论:让学生围绕台湾海峡的位置及台湾与大陆的关系展开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5.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台湾知识的掌握。
6.课后作业:布置有关台湾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1.板书内容:台湾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经济特点、台湾海峡位置、台湾与大陆关系。
初中地理说课稿范例祖国宝岛_台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可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说教材包括教学内容分析、学生学习情况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内容第二部分:说教法包括教法及依据、教学手段及依据两部分内容第三部分:说学法包括学习方法及学法指导两部分内容第四部分:复习过程介绍本节课的复习设计第五部分:知识检测检查学生复习效果第一部分【说教材】一、对课标的理解与把握课标要求: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说明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课标解读:在本条课标中体现的知识目标是,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以及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在地图上指出、分析和说明是技能的要求。
运用地图、资料去进行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概括就是过程和方法。
在这个过程中所体现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爱国主义、民族责任感就是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教材内容分析《“祖国宝岛”—台湾省》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50页至53页第二章《沿海万里行》第十节的内容,内容较丰富。
教材主要讲述了台湾省的地理位置以及组成等基本概况,然后以台湾岛为重点,分别介绍岛上的自然环境特征和人文环境特征。
主要内容有: ①位置与范围;②地形与河流;③资源丰富的宝岛;④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⑤人口和城市的分布。
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沿海9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地理概况,初步掌握了学习中国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和步骤,这为本节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节内容是沿海万里行的一个重要驿站,也是中国区域地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为后面区域地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材始终贯穿着一个思想、一条主线:台湾省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是祖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海峡两岸同胞都共同期盼能够早日实现祖国统一”。
由此,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
三、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八年级的学生,从思维发展特点上看,已具备一定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能够通过分析资料,进行想象,推理,阐述观点。
《“祖国宝岛”——台湾省》说课稿
《“祖国宝岛”——台湾省》说课稿我的说课稿是湘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第十节“祖国宝岛”——台湾省。
一、教材、学情分析:(一)说教材:本节主要讲述了台湾省的地理位置以及组成等基本情况,然后以台湾为重点,分别介绍岛上的自然环境特征和人文环境特征。
三大内容介绍中始终贯穿着一个思想、一条主线;台湾省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教材首先利用两幅地图介绍台湾省在中国的位置以及台湾省的组成,强调主体是台湾岛。
在介绍居民状况时附了一则“高山族”的阅读材料和“高山族少女”的照片你,有助于我们了解当地的少数民族风情,并可与后面的有关旅游业的内容联系。
这节教材特别突出地介绍了台湾海峡的位置及海洋资源,说明了台湾海峡的重要性。
阅读材料“大陆与台湾”说明了台湾省与大陆的历史渊源和同宗同祖的血脉亲情,强调了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从而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其次重点介绍了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并通过“台湾地形”图、“沿北回归线台湾岛的地形剖面”图分析了台湾省地形的特点以及主要地形区的分布,教材抓住台湾岛被北回归线横穿这一纬度位置特点说明了它的气候类型及分布。
(二)说学情:通过一年多的学习,大部分学生掌握了学习地理的方法,能够正确识图,能够运用所学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许多学生对中国地理非常熟悉,课堂上能够积极发言、积极参与,上台湾省这节课感觉非常轻松。
二、说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
2.了解台湾省的组成和居民概况、台湾岛的地形特征、台湾岛的主要气候类型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3认识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说明了台湾省与大陆的历史渊源和同宗同祖的血脉亲情,强调了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从而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认识钓鱼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它和台湾一样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泰山版品德与社会五上第14课《祖国的宝岛——台湾》说课稿
泰山版品德与社会五上第14课《祖国的宝岛——台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品德与社会》五上第14课《祖国的宝岛——台湾》,以台湾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为题材,引导学生认识台湾,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本课内容丰富,涉及台湾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历史沿革、民族文化等方面,旨在让学生了解台湾,认识到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历史知识,对于台湾这一主题,他们可能已经在课本或其他途径中有所了解。
但他们对台湾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等方面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台湾,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台湾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历史沿革、民族文化等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台湾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历史沿革、民族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讲授法等教学方法。
2.教学手段:利用图片、视频、音乐等多媒体手段,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台湾。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利用图片展示台湾的自然风光,引导学生关注台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台湾的地理位置、自然景观、历史沿革、民族文化等知识。
3.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了解到的台湾信息,互相补充,加深对台湾的认识。
教师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4.情感体验学生观看台湾民族风情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台湾的独特魅力,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祖国的宝岛台湾》教学设计与课后反思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祖国的宝岛X〕教学设计与课后反思〔祖国的宝岛X〕教学设计尚志市苇河镇中心学校马树林〔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爱祖国山和水〕第三课〔祖国的宝岛X〕第—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X的地理概况以及X问题的由来。
2、了解X优美的风景、丰富的物产,激发学生对X的热爱、向往之情,从而为下一课时〔祖国肯定要统一〕提供深厚的感情根底。
3、使学生了解X自古就是祖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局部,它的美丽与富饶是千百年来人们〔我们的祖先〕辛勤开发、经营的结果。
4、了解X与祖国大陆根脉相连,懂得祖国肯定要统一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1、了解X的美丽与富饶。
2、使学生了解X自古就是祖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局部,它的美丽与富饶是千百年来人们辛勤开发、经营的结果。
〔教学过程〕活动一X在哪里1、谈话:听说咱班孩子猜谜语很厉害,老师这有一个谜语,想不想试试?〔出示谜语〕形似芭蕉叶,祖国东海边。
周围环沧海,素有宝岛称。
打一地区名:〔X〕2、〔课件出示中国地图〕大家看这是什么?〔中国地图〕赶快找一找X在哪儿?〔点名要求学生在地图上指出X位置。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X,对X进行一翻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一起来学习第三课〔板书:祖国的宝岛X〕3、播放动画:X在哪里。
让我们通过一个短片来对X进行一个初步的了解。
4、提问:在短片中你都了解到了什么?〔设计意图:了解X的地理概况〕活动二美丽富饶的宝岛〔一〕美丽的X岛过渡:X四面环海,岛上风光秀美,加上日照充分,四季如春,自古就来就有美丽宝岛的美誉。
下面让我们跟随着视频一起去欣赏下美丽的X岛。
〔视频:美丽的X岛〕〔欣赏结束〕提问:你看到哪些风景?X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意在让学生从优美的风景中感受到X的美丽风光。
〕〔二〕优美的传闻故事过渡:X不仅有美丽的风光,还有许多优美的传闻,老师也找到了一个,谁情愿给同学们读一读。
〔学生推举〕学生读故事〔日月谭的传闻〕。
〔三〕富饶的X岛1、过渡:现在我们了解了X有美丽的风光,还有优美的传闻,那仅仅凭这两点我们就称他为宝岛,好似有点不太够。
湘教版地理八下《“祖国宝岛”——台湾省》word说课稿
《祖国的宝岛台湾》说课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个主题:《祖国的宝岛台湾》一、说教材分析:本课的核心内容是台湾与祖国大陆有着地缘、血缘关系,它是祖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本课更凸显的是打破了学科之间的界限,体现了课程的综合性。
它涉及到地理、历史、政治、语文等方面的知识。
本课共有三个话题:美丽的宝岛、根脉相连和祖国一定要统一。
本课要完成的是第一个话题:美丽的宝岛。
二、说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查阅资料的能力,所以课前布置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更详细地了解台湾。
由于我们所处的地理位置距离台湾比较远,学生对台湾的景色和物产比较陌生,所以上课时可以运用多种手段让学生感受台湾的美丽富饶。
聆听诗歌朗诵《乡愁》真切感受台湾同胞思念亲人、盼望统一的情感。
三、说教法、学法“以学生参与为标志,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为核心”,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设置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动脑动口的机会。
培养学生参与意识、主体意识和识图分析能力。
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形象、生动、直观地展现相关地理事物,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四、说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认识台湾的景色和别称,感受台湾的美丽富饶,从而对台湾产生热爱,体会台湾与祖国的分离之痛、台湾同胞盼望回到祖国怀抱的热切之心。
能力:通过搜集与台湾有关的资料,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知识:学会使用地图,了解台湾的地理概况,知道台湾的美丽富饶是千百年来人们辛勤开发经营的结果,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
五、说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了解台湾的美丽与富饶。
知道台湾自古就是祖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的美丽与富饶是千百年来人们辛勤开发、经营的结果。
难点:真切感受台湾同胞思念亲人、盼望统一的情感。
六、说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台湾的物产和有关开发台湾的故事。
宝岛说课稿
《祖国宝岛——台湾省》说课稿枣强张秀屯中学胡玲玲(一)教材分析《“祖国宝岛—台湾省》是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二章第十节的的内容。
主要讲述了台湾省的地理位置以及组成等基本概况,然后以台湾岛为重点,分别介绍岛上的自然环境特征和人文环境特征。
其主要内容有:1.台湾省的位置与地形2.气候与自然资源 3.经济发展与主要城市。
教材内容始终贯穿着一个思想、一条主线:台湾省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台湾岛是我国的宝岛,“海峡两岸同胞都有早日实现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由此,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
同时为学习香港和澳门地区打下基础。
(二)学生情况分析八年级的学生,从思维发展特点上看,已具备一定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能够通过分析资料,进行想象,推理,阐述观点。
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北京地理、中国地理的总论以及部分区域地理,对于区域地理的学习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和方法,但是灵活运用学过的方法迁移到分析问题的具体应用当中,还是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在这方面应注意引导。
在原来的教学中,学生阐述“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时,更接近时事政治,本节课要注重引导用地理事实从多方面、多角度的进行说明。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台湾省的位置、范围、组成及居民概况。
2.掌握台湾省的地形气候特征及自然资源3.了解台湾省的经济发展特点及主要城市。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有关地图和材料,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及相互交流协作等能力。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认识到台湾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是祖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四)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分析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和范围,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教学难点:分析台湾自然环境特点的成因,以及它们对“宝”的形成影响。
(五)教法与学法教法:“以学生参与为标志,以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在教学中根据初中生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设置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动脑、动手、动口机会,启发学生思考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参与意识,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和能力,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初中地理课祖国宝岛—台湾省优秀教案设计和教学反思
初中地理课祖国宝岛—台湾省优秀教案设计和教学反思教材分析1.本节课是“沿海万里行”中不管从地理位置、气候物产、政治经济等方面来看都是比较特殊的一个省份。
2.本节核心内容的是让学生了解台湾的自然、人文、经济。
树立台湾是祖国的一部份和实现祖国统一的观念。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一、运用地图,把握台湾省的位置、范围、组成及台湾海峡的位置。
二、了解台湾省的居民状况、地形特点、气候类型、河流湖泊散布。
3、了解台湾省丰硕的自然资源及台湾海峡丰硕的海洋资源。
4、了解台湾省经济进展特点、要紧经济部门和产品状况及要紧城市的职能。
【情感目标】明白台湾省自古以来确实是我国神圣领土,两岸统一是全国人民的一起心愿。
大陆和台湾往来十分近便,两岸增强合作,对经济的进展和民族团结是超级有利。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台湾省优越的自然条件。
【教学难点】台湾省经济支柱及工业特点。
教材分析1.本节课是“沿海万里行”中不管从地理位置、气候物产、政治经济等方面来看都是比较特殊的一个省份。
2.本节核心内容的是让学生了解台湾的自然、人文、经济。
树立台湾是祖国的一部份和实现祖国统一的观念。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一、运用地图,把握台湾省的位置、范围、组成及台湾海峡的位置。
二、了解台湾省的居民状况、地形特点、气候类型、河流湖泊散布。
3、了解台湾省丰硕的自然资源及台湾海峡丰硕的海洋资源。
4、了解台湾省经济进展特点、要紧经济部门和产品状况及要紧城市的职能。
【情感目标】明白台湾省自古以来确实是我国神圣领土,两岸统一是全国人民的一起心愿。
大陆和台湾往来十分近便,两岸增强合作,对经济的进展和民族团结是超级有利。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台湾省优越的自然条件。
【教学难点】台湾省经济支柱及工业特点。
教材分析1.本节课是“沿海万里行”中不管从地理位置、气候物产、政治经济等方面来看都是比较特殊的一个省份。
2.本节核心内容的是让学生了解台湾的自然、人文、经济。
树立台湾是祖国的一部份和实现祖国统一的观念。
祖国的宝岛台湾说课稿
祖国的宝岛台湾说课稿
《祖国的宝岛台湾》说课稿
【说教材】
1,教材内容:《祖国的宝岛台湾》一节是湖南教育出版社八年级下册中国区域地理部分,内容较丰富.教材主要讲述了台湾省的地理位置以及组成等基本概况,然后以台湾岛为重点,分别介绍岛上的自然环境特征和人文环境特征;党和政府在不同时期的对台方针政策。
旨在说明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将台湾问题的历史与现状紧密结合,突出台湾风情、两岸亲情、民族情、中华情,为学生构建一个情感化的课堂,使学生的家国情怀与肩负祖国统一大业的历史责任感得到升华。
.其主要内容有(1)位置与范围(2)地形与开发(3)资源丰富的宝岛(4)台湾人民的生活(5)台湾与大陆的交流
2,编写意图:教材始终贯穿着一个思想,一条主线:台湾省是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是祖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海峡两岸同胞都共同期盼能够早日实现祖国统一.由此,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同时也为学习香港和澳门地区打下基础.
3,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台湾的景点和别称,感受台湾的美丽与富饶,从而对台湾产生热爱;体会台湾与祖国分离之痛,台湾同胞盼望回到祖国大陆怀抱的热切之心。
能力目标:通过搜集与台湾有关的资料进一步培养和提高。
【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祖国的宝岛台湾》优质课说课稿
【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祖国的宝岛台湾》优质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祖国的宝岛台湾》是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的一篇优质课。
课文从台湾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三个方面展示了台湾的独特魅力,让学生在感受台湾美丽景色的同时,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历史知识,对台湾有一定的了解。
但台湾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族风情等方面的知识仍有待补充。
此外,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有待进一步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台湾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提高学生对台湾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台湾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地图等教学资源,生动展示台湾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歌曲《阿里山的姑娘》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课前搜集关于台湾的资料,课堂上分享所学知识。
3.课堂讲解: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生动展示台湾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
4.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密切联系。
5.交流分享:各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6.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强调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7.情感教育:通过观看台湾风光视频,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最新粤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祖国宝岛——台湾》说课教案.doc
《祖国的宝岛——台湾》说课稿内江市翔龙中学罗兵各位老师、评委,大家好!我是内江市翔龙中学的地理教师罗兵。
今天,我为大家说的课题是《祖国的宝岛——台湾》的第一课时部分。
下面我将围绕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和教学片断五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分析和阐述。
一、说教学目标教材分析: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都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所以它也成为重点认识的代表性区域之一。
本节的教学中,除了认识台湾的位置、自然环境特征等基本情况,更重要的是结合历史强调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结合时事分析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课标要求: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说明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地理课程标的解读、和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制定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学生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
②、学生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得出台湾省的自然地理特征。
2、过程与方法①、培养学生从地图中获取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②、根据一个地区的地理信息,逐步教会学生归纳省区地理特征的基本方法。
③、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用事实说明台湾自古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②、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二、说教学重难点以及确定的依据(一)教学重点①、台湾的位置范围②、台湾的自然地理特征③、台湾自古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课标依据: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其自然地理特征,说明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教材依据:台湾第一课时属于区域地理,在区域地理学习中,要涉及到区域特征,它们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
学生实际:学生对台湾的认识不够,特别是台湾对于祖国的重要性的了解还很肤浅,不够全面深入。
(二)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掌握分析省区自然地理特征的基本方法课标依据:初步学会根据一个地区的地理信息,归纳其地理特征,让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能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就是不光让学生学会,还要让学生会学。
八年级地理下册 祖国宝岛 台湾省说课稿 湘教版 教案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二章第十节祖国宝岛—台湾省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二章第十节“祖国宝岛—台湾省”。
我围绕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四个环节进行。
首先,我对本节教材做以下的分析:本节教材是认识省级区域中的沿海万里行的一部分,教材从台湾概况,台湾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状况三部分内容认识台湾,突出了知识之间的联系性,学习台湾首先应该明确其领土归属问题,在此基础上讨论台湾的自然条件及其经济发展特点,这就是本节教材编写的主要思路。
从教材结构上看。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知识基础及认知能力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知识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明确台湾是我国的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掌握台湾省的自然环境和经济特征。
二是过程方法目标:通过运用地图等资料,分析台湾的自然地理环境,从而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初步学会认识区域地理的方法。
三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史实材料,使学生明确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
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内容我确定本节课的重点是1.台湾省的地理位置、范围。
2.台湾省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
本节课的重点是影响台湾自然资源分布的原因。
我确定这个难点的依据一是教材,影响自然资源分布涉及到纬度位置、地形、气候等是多方面的地理因素,本身就是很复杂的问题。
二是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比较差,难以将诸多的地理因素综合在一起,得出结论。
重点和难点已经确定,怎样处理教材就水到渠成了。
本节课详讲的内容是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
那么,如何把握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呢那就要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教法的选择要根据"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和"以学为法"的原则,这是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
台湾省说课稿
“祖国宝岛”---台湾省(说课稿)民乐县第三中学朱智各位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祖国宝岛”---台湾省》,下面我对本课题进行分析:一、说教材(地位与作用)<<地理课程标准>>对本节教材有以下要求: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其自然地理特征和经济发展特色,说明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9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内容,初步掌握了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和步骤,为本节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节内容是沿海万里行的一个重要驿站,同时为后面香港、澳门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内容编排上,教材首先讲述了台湾省的地理位置以及组成等基本概况,然后以台湾岛为重点,分别介绍岛上的自然环境特征和人文环境特征。
三大内容的介绍中始终贯穿着一个思想、一条主线:台湾省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
2、学会用史实证明台湾是中国的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
3、掌握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运用地图等资料,分析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初步学会认识区域地理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民族使命感、责任感。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本着地理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本课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2、重点是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和台湾的经济特征。
难点:台湾的经济特色。
自然环境与物产的密切联系。
四、说教法。
我们都知道地理是一门培养人的认知能力的重要学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
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过程。
小学信息技术冀教版三年级下册《二十三 宝岛台湾》评课稿
小学信息技术冀教版三年级下册《二十三宝岛台湾》评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为大家带来小学信息技术冀教版三年级下册《二十三宝岛台湾》的评课稿。
在此次课程中,授课老师以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了解我国宝岛台湾的历史、地理、物产、风景的同时,还学会了电子板报的设计、制作和编排,掌握了运用电子板报表达、展示特定主题的能力。
下面我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评价。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宝岛台湾为主题,通过让学生制作电子板报,深入了解台湾的自然风光、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教学内容既有趣味性,又具有一定的深度,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能力水平。
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一步熟悉和掌握Word的基本操作技能。
二、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授课老师采用了任务驱动、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导入环节,教师通过播放歌曲《阿里山的姑娘》和展示台湾地理风貌的图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任务分配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认领任务,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此外,教师还充分利用网络教室的优势,将教学实际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教学效果从教学效果来看,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学生在完成电子板报的过程中,不仅了解了宝岛台湾的相关知识,还锻炼了自己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
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作品的评价和反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和成就感。
总之,本节课是一堂成功的信息技术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展现了其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灵活的教学方法。
希望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能够继续探索更多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让信息技术课堂更加充满活力。
谢谢大家!。
祖国宝岛台湾评课稿
祖国宝岛台湾评课稿《祖国的宝岛——台湾》评课稿铁岭县莲花中学胡冰一、从教学目标上分析1、从教学目标制订来看:该教师从知识、能力、思想情感等几个方面来把握,对知识目标进行了量化要求,思考、动手能力、爱国主义思想情感目标也有所体现,并且充分体现了学科特点;能以新课程的大纲为指导,体现年段、单元教材特点,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识规律,难易适度。
关注学生分析综合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和新课程要求的教学目的相符。
2、从目标达成来看:教学目标能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紧紧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
课堂上学生能较快地接触重点内容,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得到保证,重点知识和技能得到巩固和强化。
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从提问到练习,都能把“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贯穿课堂始终。
二、从处理教材上分析对该节课知识内容的传授较准确,在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方面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
三、从教学程序上分析1、从教学思路设计看:能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思路,教学思路设计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合学生实际,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清晰。
课堂导入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侧击点,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很快融入到学习当中。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不是简单的给出结论,而是通过学生讨论分析总结得出。
实践图示教学法,加强直观性教学,充分体现了地理教学的特点。
2、从课堂结构安排看:课堂结构较严谨、环环相扣,严格按照教材的顺序进行教学,过渡自然,讲解和学生活动时间分配合理,密度适中,效率较高。
四、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分析1、利用学生兴趣浓厚的歌曲导入新课,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插入和教学相关联的现代歌曲、民族歌曲、“水果连连看”及明星元素,这样既符合学生的学习口味,又满足了课堂教学要运用多样化教学方式的目的,同时完美的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思考、理解和掌握。
2、老师讲解和学生活动有效结合:在课堂上教师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同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品德与社会
品德与社会《祖国的宝岛台湾》说课稿“品德与社会”课程是综合课程,主导价值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和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
“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交流、沟通、理解、启发、补充,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祖国的宝岛台湾》本次主题活动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的内容。
本课主题活动的要求是:1、了解台湾的地理概况,台湾问题的由来,知道台湾的美丽与富饶是千百年人们辛勤开发、经营的结果,2、知道台湾与祖国大陆同祖同源,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3、了解我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台湾问题的解决,两岸人民渴望统一。
在深钻教材,明确主题目标后,我进行了如下设计。
一、重视课前,尊重主体,收集信息。
由于台湾问题的存在,使得台湾与大陆之间的沟通不是很顺畅,学生们对台湾的了解很少,因而课前的准备很重要,在搜集资料我进行了引导,按搜集信息的途径的不同,将学生分成四组(查阅组、网络组、考查组、寻访组)分头搜集资料,然后达到资源共享。
从而培养学生调查收集资料,合作探究的能力。
二、以生为本,创设情境,整合三维。
新课标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
”教学中我们要做好三维目标的整合,而不是把三个维度简单地叠加,要以“知识与能力”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充分体现在过程和方法中。
学生对台湾了解很少,在本节课中老师适当的引导,学生掌握观察台湾的方法与步骤,并能很好地表达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台湾,用自己的心灵感受台湾,这样做教学过程才能够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样才能够体现新课程的课堂教学理念,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转变的基本理念,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策划者和组织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参与者,实现了角色的转变,才可能建立起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祖国的宝岛——台湾》评课稿
铁岭县莲花中学胡冰
一、从教学目标上分析
1、从教学目标制订来看:该教师从知识、能力、思想情感等几个方面来把握,对知识目标进行了量化要求,思考、动手能力、爱国主义思想情感目标也有所体现,并且充分体现了学科特点;能以新课程的大纲为指导,体现年段、单元教材特点,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识规律,难易适度。
关注学生分析综合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和新课程要求的教学目的相符。
2、从目标达成来看:教学目标能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紧紧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
课堂上学生能较快地接触重点内容,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得到保证,重点知识和技能得到巩固和强化。
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从提问到练习,都能把“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贯穿课堂始终。
二、从处理教材上分析
对该节课知识内容的传授较准确,在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方面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
三、从教学程序上分析
1、从教学思路设计看:能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思路,教学思路设计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合学生实际,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清晰。
课堂导入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侧击点,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很快融入到学习当中。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不是简单的给出结论,而是通过学生讨论分析总结得出。
实践图示教学法,加强直观性教学,充分体现了地理教学的特点。
2、从课堂结构安排看:课堂结构较严谨、环环相扣,严格按照教材的顺序进行教学,过渡自然,讲解和学生活动时间分配合理,密度适中,效率较高。
四、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分析
1、利用学生兴趣浓厚的歌曲导入新课,增强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插入和教学相关联的现代歌曲、民族歌曲、“水果连连看”及明星元素,这样既符合学生的学习口味,又满足了课堂教学要运用多样化教学方式的目的,同时完美的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思考、理解和掌握。
2、老师讲解和学生活动有效结合:在课堂上教师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同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相互补充:“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陈旧单一教学手段不应该完全成为历史。
熟练适时的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的弥补了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为学生形象直观的展示知识内容。
同时也不忘把本部分重点的知识系统的罗列在黑板上。
利于学生对整体知识的把握。
五、从教师教学基本功上分析
1.板书:设计合理,依纲扣本,言简意赅,条理性强,字迹工整美观。
2.教态:教师在课堂上的教态明朗、快活,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
3.语言:生动形象,准确清楚,有启发性。
语速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
六、课堂教学值得讨论的问题
1、有关概念的讲解以及相似概念之间如何进行区分这些知识点落实问题。
如:有关宝岛台湾的历史、地理概况、地形、气候与自然资源、经济和主要城市等教学内容里涉及到的地理概念,应该给予学生适当的解释。
2、学生讨论和活动是否有明确性,培养学生学习的竞争意识。
3、要注意精讲精炼,充分挖掘课堂教学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