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做农村科普工作的组织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做农村科普工作的组织保障

【摘要】基于组织机构完善、网络覆盖广泛、合作部门众多、人才队伍强大、组织形式灵活、政策扶持方便等组织保障的条件和优势,农技协已经成为各地发展农村科技和农村经济的重要力量,并将努力成为开展农村科普和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的服务主体。

【关键词】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组织保障;政策扶持

农技协发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各级科协和有关部门积极引导和大力支持下,各地农技协的组织规模由小变大,经济实力由弱变强,组织形式各具特色,已经成为各地发展农村科技和农村经济的重要力量。按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徐延豪对农技协工作提出的五点意见,农技协还将“成为开展农村科普和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的服务主体”[1]。这需要充分发挥好农技协的组织保障优势。

1组织机构完善,网络覆盖广泛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全国已有13.3万个基层农技协组织,拥有1130万户会员,覆盖了全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形成遍布全国、多元化、多层次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成为社会各界服务“三农”、促进科普、服务民生的重要阵地。[1]这些基层农技协中,种植业占48%,养殖业占31%,加工业占7%,其他占14%,基本上涵盖了农村生产的各个方面。基层农技协不仅数量呈上升趋势,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出现了技术交流型、技术经济服务型和技术经济实体型等类型,涌现出节水节能、立体农业、循环农业、有机农业、乡村旅游等形态,使每个农技协带领的农户数量更快上升,带动能力有很大提高。各地农技协充分发挥人才聚集、网络健全、覆盖面广等优势,在全国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基层农业科技工作者和农民致富带头人,为支持、帮助、引导、带领广大农民走上脱贫致富,建设美好家园之路作出了重要贡献。在这个过程中,农技协也逐渐成为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的强有力抓手,成为农村开展科普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

2合作部门众多,人才队伍强大

由于组织关系的便利,农技协与很多部门建立起工作上的合作关系。近五年来,中国农技协与国家民委、农业部等中央部委合作,组建起包括近5500家涉农单位近千名农民科技致富能手、农业科技人员和涉农企业的专家服务团,先后赴山西吕梁、四川梁山、西藏拉萨等地,开展科技专家致富能手大型科技下乡活动,并组织交流项目3000余项,发放资料100多万份,现场接受群众咨询110万人次。2009年开始,中国农技协联合中国知网,开展了全国农民科学素质网络竞赛和三农网络书屋建设与培训,先后为基层培训建设三农网络书屋一万多个;2010年,有185万农民参加了网络科技农村知识竞赛。作为全国农村科普工作的重要力量,农技协以实施科学素质纲要为己任,根据农村的实际需要,整合科技专家、技术资源,通过培训、示范、指导和咨询服务等活动,提高了农民科学素质,培养了一大批农村实用人才。与此同时,各省市农技协每年也都组织多次科技下乡活动,深受广大农民欢迎。在中国科协的领导和支持下,中国农技协按照纲要提出的重点扶持一万个农技协的要求,在各地开展了领班人培训。五年来,在20个省开展了领班人培训37期,培训人数近五万人,使这些农技协的领班人开拓了视野,提高了科学素质、管理能力,推动了基层农技协的健康发展。中国农技协还注重地市级科协和农技协领导的培训。近几年,每年邀请100多名地市级农技协主席,列席农技协的理事年会,让他们了解全国工作大局,站在更

高的水平上,把握好地市科协和农技协的工作。基于这些工作,中国农技协汇集了大量优秀人才,组织起150位专家和能手的专家服务团,各省市农技协也都相应组织起自己的专家服务团,基层农技协绝大多数都有自己固定的专家顾问,同时还运用宣传栏、信息中心、专家讲课、生产现场指导等方式,培养农村新型人才,初步形成从中央到乡村的农村科普人才队伍。[2]

3组织形式灵活,政策扶持方便

以农民为主体,按照自愿、互利、民主等原则组建起农技协,是广大农民自觉联合起来抵御市场风险的必然选择,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一种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有利于解决农村基层组织“统”不了、政府部门“包”不了、单家独户“办”不了的事情。[3]正如杨汝岱指出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是继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民的又一伟大创举,是带领农民共同致富的新型合作组织形式之一,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正在被这些年来的实践所证明。近几年,各级农技协积极搭建服务平台,创造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服务形式。如“协会+示范基地+农户”等模式,使农民对先进技术看得见、学得会;“协会+交易市场+农户”等模式,使农民直接进入市场,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农技协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联结起来,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同样,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养,单靠号召和灌输是不够的,需要使之成为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这就要靠农技协把农民组织起来,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农民自身的素质。农户在农技协的活动中,以学科学知识、学实用技术为基础,开拓眼界,增长才干,增加收入。几年来,各地农技协帮助一大批农民由普通庄稼汉成长为技术能手、致富能手,有的还成为远近闻名的农民企业家。有了农技协的带动作用,一些乡村逐渐形成学科学、求上进、讲文明的风气,成了文明村、文明乡镇。农技协开展的各项科普活动,不仅促进了生产,也丰富了农村的文化生活,促进了农民生产、生活、思想观念的转变,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促进了农村的社会主义文明建设。[4]农技协的工作成绩得到了中央的高度肯定,也得到了政策和财政上的大力支持。自2006年起,中国科协和财政部通过联合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先后投入中央财政资金10.5亿元,其中对基层农技协的投入达6.264亿元,这是农技协有史以来得到的最大的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各级农技协非常珍惜这个机遇,以奖励条件作为标准,推动农技协创先争优,带动了一大批农技协成长。该计划通过奖补来激励农技协的推广工作,表彰的重点就是农技协,2006-2011年共表彰奖励农技协3132个,以及一大批科普示范基地、农业科技带头人和科普工作队。[1]

【参考文献】

[1]徐延豪.在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讲话[R].北京,2012-3-25.

[2]翟晓斌.在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上的2011年工作报告[R].北京,2012-3-25.

[3]尹林.关于推进农技协组织建设的几点思考[R].郑州:2008年(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2008-9-17:1-4.

[4]黄竞跃,黄寰,王水峰,陈万象,陈园.论农村科普中农技协作用的发挥[J].学会,2012(1):34-3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