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足跟血采集方法研究进展
新生儿足跟血采集方法的研究进展

l2 标 本大 小 _
要 求 采 集 的 3个 血 斑标 本 正 反两 面 直 径 均
的 容 量 高 峰 ; 由 于新 生 儿 肾 脏 浓 缩 功 能 较 成 人 低 , 量 水 但 大
分 又 很 快 从 肾脏 排 出 , 之 皮 肤 及 呼 吸 道 的 蒸 发 , 容 量 下 加 血 降 比较 迅 速 。研 究 [ 表 明 , 生 儿 末 次 哺乳 后不 同时 间对 采 8 新 血 难 易 程 度 有 显 著 影 响 , 乳 后 1 1 5h为 采 足 跟 血 的 最 哺 ~ .
所 有 的新 生 儿 在 出 生 后 2 3 d内 , 会 出 现 生 理 性 体 重 下 ~ 都
观 点 认 为 , 的五 脏 六 腑 功 能 于 足 部 都 有 相 应 穴 位 , 浴 使 人 足 足部的涌泉 、 冲、 白、 太 隐 昆仑 等 诸 多 穴 位 受 到 热 力 刺 激 , 从 而 促 进 人 体 血 脉 流 通 , 理 脏 腑 , 衡 阴 阳 , 通 经 脉 , 到 调 平 疏 达 增 强 新 陈 代 谢 的 作用 。
量 , 有助 于提 高末 梢 采 血 成功 率E 。 也 6 3
11 采 血 时 间 .
血 样 采 集 必 须 在 新 生 儿 出 生 满 7 2 h并 且
2 4 新 生 儿 足 浴 后 采 血 法 新 生 儿 置 于 室 温 2 ~ 2 ℃ 、 . 2 4 相 对 湿 度 5 ~ 7 的采 血 室 , 浴 时 间 为 5 1 n 水 温 O 8mm, 各 自独 立 ; 则 血 量 不 足 , 影 响 实 验 数 据 且 否 将
的准 确 性 。 1 3 抗 生 素 的使 用 母 亲 停 用 抗 生 素 1 d以上 、 生 儿 停 。 新 用 抗 生 素 3d 才 能 采血 l 。 后 _ 2 ] 2 采 血 时 机 的 改 进
新生儿疾病筛查足跟血采集方法的探讨

新生儿疾病筛查足跟血采集方法的探讨背景介绍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指通过对新生儿进行疾病筛查,及早发现患有特定遗传代谢缺陷或其他疾病的婴儿,以便进行尽早的治疗,降低病死率,避免智力障碍等不可逆性损害。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生儿疾病筛查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足跟血采集是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常规方法之一。
本文将对足跟血采集方法的探讨进行介绍。
足跟血采集方法足跟血采集是目前新生儿进行疾病筛查的一个常用方法,其主要原理是通过采集婴儿脚底的血液样本进行检测。
在进行足跟血采集前,需要先为婴儿准备好采血器、脱脂棉球、皮肤消毒剂和试纸等工具。
具体操作流程如下:1.准备:将采血器打开,将脱脂棉球取出,用皮肤消毒剂将婴儿脚底消毒并擦干净;2.采集:将试纸放到采血器底下,然后将采血器上的盖子揭开,用力按压婴儿脚底,直至血液流出并浸湿试纸,并用脱脂棉球轻轻按压止血,最后将血液试纸放入筛查卡里;3.处理:将采血器、脱脂棉球等消毒后丢弃,将筛查卡送到相应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足跟血采集方法的好处是无痛苦,无创伤,方便快捷,且对婴儿危害极小,成为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常规方法之一。
足跟血采集注意事项足跟血采集虽然操作简单,但仍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以保证采集的准确度和安全性:1.选择适当时间:足跟血采集适于在婴儿出生后48-72小时内进行,不能太早或太晚;2.足部温度:采血前要保证婴儿脚底温暖,以增强血液循环;3.采集时机:采集时婴儿要保持醒着状态,不能在婴儿入睡时采集;4.采集量:采集量要充足,不能过多或过少;5.消毒:皮肤消毒要彻底,以避免细菌感染。
足跟血采集的优缺点足跟血采集作为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常规方法之一,其优缺点如下:优点1.无痛苦,无创伤,对婴儿危害小;2.方便快捷,易于实施,无需特殊的医疗设备和场地;3.检验结果准确度高,能及时诊断出婴儿是否有遗传代谢缺陷等疾病。
缺点1.采集量不足会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2.足部浸泡过久可能引起温度过低,影响血液循环,进而影响检测结果;3.足跟血采集偶尔会出现感染等并发症,虽然发生率不高,但仍需注意防范。
新生儿疾病筛查足跟采血

新生儿疾病筛查足跟采血摘要探讨可行有效的新生儿疾病筛查足跟采血的方法,对2009年月1月~2010年10月900例新生儿从健康教育、人员管理、采血方法、采血时间、部位、进针深度环境等方面进行系统管理,使采血合格率达到100%,减轻了新生儿痛苦,减少了新生儿家长的焦虑担心,值得推广。
关键词新生儿疾病筛查足跟采血新生儿疾病筛查主要是筛查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和苯丙酮尿症,是保护儿童健康,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措施。
其中足跟采血是较理想和较有效的采血方法。
2007开始新生儿足跟采血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可在2008年前的采血率和采血成功率均不理想,2009年开始对采血方法的正确培训和对孕产妇的多方面宣传后,其抽采率和采血成功率均有大大的提高。
采血人员管理及相关教育宣传工作采血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理论和实践培训。
采血前认真校对母亲姓名及床号,做好卡片登记和准备工作,确保采集样本不出现错误。
采血人员负责管理疾病筛查婴儿的结果登记、档案管理及相关信息。
高度重视并加强对孕妇的宣传教育工作,如充分利用产前孕妇学校、发放宣传资料及住院健康教育等形式,普及家属及孕妇对新生儿疾病筛查相关知识的了解和认识,促使其积极配合做好筛查工作。
采血要求及注意事项加强与患者家属沟通:在进行幼儿足跟部血片采集前,应将疾病筛查的项目、费用、条件等情况告知产妇及家属。
在采血前加强与家属沟通,预约采血时间,使其做好充分准备;对于住院新生儿,采血护士在早晨查房时,就应将估计当日采血时间、采血方法及注意事项告知家属,使其做好准备;对于出院前不能采血者,应向家长讲解注意事项,疾病筛查的意义和重要性,使其充分重视这件事情,并和家属约定具体采血时間,一般在出生后20天内,最好在出生后6~10天进行采血,做好跟踪采血工作。
采血注意事项:要提高采血率和采血成功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注意:①采血滤纸,应选用新生儿疾病筛查的专用滤纸。
②采血量,在采集时,为了尽量降低如皮肤碎屑、消毒剂等的影响,一般弃去采集的第1滴血,保证采集的3个血斑相互独立,且血斑直径均要>08cm。
新生儿疾病筛查足跟血采集技巧的探讨

新生儿疾病筛查足跟血采集技巧的探讨摘要目的:探讨简单、方便、一针成功率的采血方法。
方法:采用两种不同的采血方法,采取新生儿疾病筛查的血标本,观察其采血的一针成功率。
结果:两组比较,新方法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采用这种改进的采血方法能有效的提高采血穿刺成功率,缩短采血时间,提高采血标本质量,缩短新生儿哭闹时间,局部血供恢复较快,减少新生儿损伤,提高工作质量,增加服务满意度,减少医患冲突。
关键词新生儿足跟血采集技巧我院自2005年12月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
血片采集是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流程中最重要的环节,直接影响筛查的结果及筛查率的提高。
我院通过改进足跟血的采集方法,提高了新生儿疾病筛查足跟血采集的1次成功率,从而减少了采血给新生儿带来的痛苦。
资料与方法2007年1月~2010年7月采集新生儿足跟血1180例,其中2007年1月~2009年2月使用传统方法采集662例,1次采集成功544例,成功率为82.18%;2009年2月~2010年7月使用新方法采集新生儿足跟血,采集508例,1次采集成功500例,成功率为98.43%。
传统方法:①时间:必须在新生儿出生72小时以后;喂奶6次上进行采集。
早产儿和低体重儿应特别注意,因为早产儿和低体重儿的酶系统及器宫发育较迟后,一般推迟2~4天采血。
②采血体位:将婴儿平躺,足跟下垂于床沿,采血者可下蹲操作。
③采血部位:取足跟的内外侧缘,以外侧缘的内侧为常用部位,距足跟0.6~0.7cm处,不在足跟中心部位采血,避免神经、肌肉、骨髓的损伤。
④采血深度:深度为2.0~2.2mm。
⑤采血过程:a.用1次性采血针穿刺使血液流出,不要用力挤压;b.用消毒干棉球擦去第一滴血,待血液流出时用滤纸片接触血滴直到双面透过;c.共取3个血斑,每个血斑直径大于8mm;d.处理好创口,防止感染。
新方法:①采血时间:在传统采血时间的基础上,对喂养不足有脱水表现的新生儿,推迟采血,加强喂养,直到脱水纠正。
新生儿疾病筛查足跟采血方法与护理措施探讨

密切观察新生儿的反应和病情变化,如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并报 告医生。
健康教育
向家长宣传新生儿疾病筛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指导家长如何护理 新生儿足跟部位,避免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03
新生儿疾病筛查足跟采 血的并发症及处理
疼痛及处理
疼痛原因
新生儿疾病筛查足跟采血时,针头会刺破皮肤,导致疼痛。
特殊情况
如果宝宝出生时存在某些疾病或 早产等情况,需要医生根据具体 情况确定采血时间。
采血方法
01
02
03
04
准备物品
准备好消毒液、采血针、采血 管、棉签等物品。
消毒
在采血前需要对宝宝的足部进 行消毒,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穿刺
使用采血针在宝宝足跟部位进 行穿刺,以获取足跟血。
收集
将采集到的血液收集到采血管 中,并妥善保存。
02
新生儿疾病筛查足跟采 血的护理措施
采血前的护理措施
心理护理
向家长介绍新生儿疾病筛查足跟 采血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等 ,消除家长的顾虑,取得其配合
。
准备用物
准备好采血器材、药品、消毒用品 等,确保采血用品的安全、无菌、 完好。
采血环境
选择安静、舒适、卫生的环境进行 采血,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其他并发症及处理
出血及处理
采血后,如果压迫止血不当,可能会导致出血。因此,采血后应压迫采血部位至少5分钟,直到出血停止。
皮下血肿及处理
如果采血时刺破血管,可能会导致皮下血肿。这种情况下,应立即停止采血,重新选择采血部位;对于已经形成 的皮下血肿,可以进行热敷或按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快血肿消退。
加强护理管理
• 做好采血前准备:提前与家长沟通,告知采血的目的和注意事项,减少宝宝的哭闹和家长的焦虑。- 采血后护理:采血后医 护人员应告知家长正确的护理方法,包括局部消毒、避免感染等注意事项。- 定期随访:采血后定期随访,了解宝宝的情况 ,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新生儿疾病筛查足跟采血法研究进展

[43酗来芝。陈华.不同条件下采集新生儿足最血标本散果比较[刀.护 理研究,2008。22(1B):140.
护理科研管理现状及展望
The status quo of nursing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and its expectations 许佳佳,商临萍,罗钟亮
参考文献: [1]装焱霞.新生儿足底定位采血法的临床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
2004.39(6):6.
[73何嬉.两种采血方法在薪生儿疾病筛查巾朗效果分析[J].现代壤 药卫生.2007・23(15):2334. rs]朱德燕.改进足服m采集手法用于新生儿痰病筛查[J].中华护理 杂志,2008,43(3)}250. £蛔文唾静寅.薪生扼攘瘸薅轰采血方法与袋斑针改是敢探讨[j].护理 骚宠。2008。22(2B){432。 Do]许毒芳,任延璜。搬商新生咒疾病筛尝蘩斑成功率的再攘讨H]. 护理研究,2006,20(8C):2216. C11]粱巧玲.新生儿足底采血的临床体会[J].全科护理,2008,6
Liang Ye(No.251 Hospital of PI。A,Hebei 075000 China)
摘要:从进针角度、最佳采集时机 及采血方法等方面综述了新生几 疾病筛壹足跟采血法研究进展。 关键词:新生儿,疾病筛查;足跟 秉血法
Abstract
It reviewed research progress
中图分类号:R472.9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1.issn.1009
6493.2009.26.003
文章编号:1009—6493(2009)9B一2356~02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提高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的三级预 防措施之一.《母婴保健法》规定:医疗保健机构应逐步开展新 生儿疾病筛查,筛查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和苯丙酮尿症,并 将其列入母婴保健技术服务项目。筛查要求每个新生儿在出生
新生儿足跟血采集方法及护理要点分析

新生儿足跟血采集方法及护理要点分析摘要:目的对新生儿足跟血采集的方法、护理要点等进行分析总结。
方法随机抽取在本院接受足跟血采集的新生儿2556例,分别采用两种不同操作方法采集足跟血,其中1200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1356例为研究组,采用改良方法,对护理工作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相应的护理要点,同时比较两组的足跟血采集成功率情况。
结果研究组新生儿足跟血一次采集成功率为99.19%(1345/1356),显著比对照组的相应指标水平更高,二组差异比较,均显示P<0.05。
结论对新生儿足跟血采集方法进行改良,同时掌握采集过程中的各种护理要点,能够显著提升一次采集成功率和标本合格率。
关键词:新生儿;足跟血采集;护理要点新生儿足跟血筛查是及早发现、干预新生儿出生缺陷的有效举措,对于提升人口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其筛查内容主要是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苯丙酮尿症,对于存在异常情况的新生儿,通过及早采取有效的干预手段,可以使其健康水平得到较好的提升[1]。
要想确保新生儿疾病筛查的有效性,要求工作人员掌握较好的新生儿足跟血采集操作技术,同时重视相应的护理工作,以提升一次采集成功率,并尽量确保足跟血标本质量的合格。
根据我国卫生部颁布的《新生儿疾病筛查血片采集技术规范》,对足跟血血片具有如下几方面的要求:血滴自然渗透滤纸,确保血斑直径≥8mm且正反面保持一致,没有污染、渗血环等情况,并且采血卡片应当确保填写的内容完整、准确[2]。
若不符合以上要求,说明足跟血标本不合格,这会直接影响到新生儿筛查结果的准确性。
研究显示,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新生儿足跟血采集,一次采集成功率处于比较低的水平,且容易出现血标本不合格的现象,新生儿和家长也会因多次采血操作而增加痛苦,同时还会让患儿发生感染的风险显著升高。
这也是导致医患纠纷的一个常见原因。
为了使新生儿采集足跟血的成功率、合格率得到有效提升,本院对传统采血方法进行了改进,同时强化了护理工作,本文对相应的研究情况报道如下。
新生儿疾病筛查足跟血采集方法的护理研究进展

( 广西壮 族 自治 区人 民 医院产科 , 西 南宁 广 502 ) 3 0 1
【 摘要】 概述新生儿疾病筛查足跟血采集的方法。采血时机、 采血部位、 采血方法 、 采血体位及采血针
的正 确选 择可提高一次性采血成功率。加强护士对新生儿疾病筛查 足跟血采集技 能 的培训 , 以提高一次性 采血成 功率 , 高血样采集 的质量 , 提 减少新生儿痛苦 , 提高护理质量。
一
不 仅增 加 了新 生 儿 的 痛 苦 , 增 加 护 士 的 工 作 量 。 布主要 集 中在 躯 干 , 也 四肢 较 少 , 体 末 梢 易 发 冷 , 肢 沐 为提 高采血 成 功率 、 保血 片质 量 、 少 新 生儿 的痛 浴 后 由于寒 冷刺 激 , 梢血 管 先 收缩 , 而 毛细血 管 确 减 末 继 苦 , 年来 国内护 理 同仁 对 新 生 儿疾 病 筛 查 足 跟 血 扩 张 , 近 因此 , 择 新 生 儿 沐 浴 后 1 i , 毛 细 血 管 选 0mn 待
【 关键词 】 新生 儿 ; 疾病筛查 ; 足跟血 采集方法 【 中图分类 号】 R7 1 【 14 . 文献标 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0-65 (00 l— 1 03-302 1 ) 0 3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提高人 口素质 、 减少 出生缺 后面上升 , 故足跟外侧缘较足跟 内侧缘血运丰富, 便 足 陷的三级预防措施之一 。我国母婴保健法规定 , 新 且 易暴 露 , 于操 作 。而董 巧等 研究 表 明 , 后 跟 生儿 出生 7 , 2h后 母乳 喂养 6次 以后须 从 足 跟 采 血 边 缘正 中偏 下 1c m处 也是 理想 的采血 部位 。 3 采血 方法 的选 择 做 先 天 性 甲 状 腺 功 能 低 下 ( H) 苯 丙 酮 尿 症 C 和 ( K 的筛 查 。血液 标本 的采集 是新 生 儿 疾病 筛 查 P U) 3 1 新 生儿 沐 浴 后 采 血 法 王 美 娟 将 新 生 . 的重要环节 , 传统采血部位要求在足跟 的内侧或外 儿 置于 室温 为 2 ℃ 一 8 的沐 浴 间 , 温 度为 3 ℃ 6 2℃ 用 8 侧 … 。但在 临床 实 践 中 , 往 由于 采 血 时 机 或 采 血 往 4 ℃ 的水 给 新 生儿 沐浴 后 , l 用流 动 水将 采 血 侧 足 部位及体位不佳 , 按此部位随意穿刺 1 , 次 很难采集 部冲洗 1 i, n再用浴巾擦干 , m 然后采血 , 采血成功率 到 3个 直径 ≥8m 的血 样 , m 常需 反 复针 刺及 挤 压 , 明显高 于对 照组 。也 有 学 者 认 为 , 生 儿血 流 分 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置沐浴间室温26—
28℃,水温38—40℃。沐浴能促进新生儿全身血液循环。因 足跟采集的是末梢血,采集成功的关键主要取决于末梢血运,
45
万方数据
壶量塑理苤查兰QQ里生筮!主鲞筮!Z塑
所以沐浴后再用流动水冲洗采血侧足部,一般1 min,用柔软 的浴巾立即将新生儿包裹擦干,促进r足跟部的m液循环,按 常规采血,提高r采血的成功率,避免了因用力挤压而引起的 溶血现象p J。 2.5新生儿游泳后采血法 新生儿游泳是一项全新的自主 5采血体位的改进 传统采血体位为新生儿平卧位,由于新生儿血容鼍相对 集中于躯干,四肢未梢血液循环较差,血液黏稠度高,故该方 法存在因末梢血营不足而致反复穿刺的缺点。针对存在的缺 点可为新生儿采血专制做一软垫,将新生儿头部及躯干抬高 45。,形成头高足低位,抬高躯干使心脏水平高于下肢,流人下 肢的动脉疵流鼍增加,而同心血量(即静脉血)减少,下肢静脉 血短时I’日J内允盈,毛细血管扩张,局部血容苗充足,易于采m。 另外,还有研究表明,进行足底采ff}L时俯卧位可以减少对新生 儿的损害,是新生儿接受必要刺激时的合理体位。 6血样保存 血样采集后,在审温下自然干燥4 h送检。未能及时送 检的标本应装于特制甥料袋内放置冰箱2~8℃保存,7 d之 内送检。血样干燥时间以4—6 h为佳,避免潮湿及直接只光 照射;不得将lllL样放置暖气上烘f;不得将未凉干的血样重叠 放置,以免相互污染。如果血样保存不妥,使血样固化于滤纸 上,则实验巾尤法全部洗脱被测物,导致TSH或PKU患儿出 现假阴性结果。 7采血注意事项 ①)l!Il察新牛儿健康状况。室温应保持22—24℃,当室温 过低,新生儿四肢寒冷,血流小畅,因局部血流量不足而导致 采血失败;室温过高,新牛儿大量出汗,因汁液中水分占99%, 固体成分则不到l%,大甚f}{汗可致II}L液黏稠度增高,血容最 不足,血液黏稠度增高会使外周阻力增大,在此种状态下即使 局部毛细血管扩张,流至局部的血流量仍缓慢不足,造成采血 的m斑过小,而且血滴在滤纸圆圈内迟迟不渗透,严蓖者可导 致标本凝固而需要重新采血。采IffL前还要观察新生儿一般健 康状况,如体温超过37.5℃,面色青紫,呼吸困难等异常情 况,严禁采血,并通知值班陕师,给予处理;如新生儿足底温度 低,应采取加温抚触等护理措施后再采血;如遇农村婴儿穿土 袋返院采血,应先洗澡后再采血;针刺前嘱其家属使新牛儿头 偏向一侧,以防呕吐物吸人呼吸道而引起窒息。选择采血部 位,用75%酒精消毒皮肤,待酒精干燥后再穿刺,否则,标本被 酒精稀释,影响榆验结果。②采血时避开炎症及瘀血部佗,针 刺深度适宜,正确使用滤纸。采血时避开炎症及瘀JIIL部位,以 因为此处血管较 防组织液渗f“而影响检验结果;同时要控制好针刺深度(2—
万方数据
综上所述,新生儿足跟血采集方法的改进既体现科学性, 又体现了人文关怀,既达到提高一次采血成功率的目的,又减 轻新生儿痛苦。目前新生儿足跟血采集方法种类繁多,应进 一步研究总结已改良的方法,对传统的采血方法进行补充和 修改,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郭智勇.在新生儿筛查采血中的体会[J].实用医学杂 志,2005,21(16):1771. [2] [3] 张双燕,赵玉芳,秦瑛.新生儿足跟血采集方法的护理 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6):54J4. 叶丽明.新生儿疾病筛查血样采集及保存体会[J].解 放军护理杂志,2004,21(3):16. [4]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3版.北 哺 口 № b
2.4
d,因为几乎所有的新生儿在出生最初2~3 d内都会出现
生理性体重下降及脱水热,而新生儿出生后6~10 d摄取的 母乳量逐渐充足,体重基本恢复,由脱水引起的发热逐渐消 退,所以此时采血最易成功心J。但此时产妇大多已出院,我院 根据实际情况对住院期间符合采血条件的新生儿选择最佳时
新生儿沐浴后采血法
46
mill),快速进针易导致入皮深(超过3 mm以上),此时针头
恰好穿过真皮下部血管丛而到达皮下疏松脂肪层,该层血管 相对较少,血流欠丰富,是导致采血不足的原因。对1次采血 不成功者应距针眼2 mm外再次进针;血流不畅者应从较大 范嗣推压,忌局部用力挤捏,以免组织液挤出稀释血液而影响 检验结果。采血时必须用消毒干棉球拭去第一滴血(因为第 一滴血可能含有体液或皮肤碎皮),挤出第二滴血做采血标 本。为提高血片的质最,血液应从滤纸的一面渗入,自然渗 透滤纸正反两面,不能由正反两而渗透成同一血斑。采IilL时 滤纸轻轻接触血滴,使其自行吸人滤纸中(正反两而的血斑应 相同)。③采血完毕后保护针眼以预防感染采血操作完毕用 消毒干棉球盖住针眼,胶布固定,观察至不出血为止。如为穿 土袋婴儿采血后,用创町贴保护针眼,并嘱其家属72 h内不 准给婴儿穿土袋,以防感染。 8小结
10
d后才能采血"1。
1.4标本大小每张滤纸上至少有两个血斑,正反两面直径 大为8—10 mm,各自独立滤纸两面必须充分渗透,否则血量 不足,将影响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2采血时机的改进 2.1新生儿足浴后采血法新生儿置于室温22~24℃、相 对湿度50%~70%的采血室,足浴时间为5~10 min,水温38 ~4l℃。足浴促进足跟部血液循环,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 血流量增加,有利于采集血样。 2.2酒精按摩足跟采血法酒精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用酒 精按摩足跟可加快末梢毛细血管扩张充盈,使末梢血运增强, 从而增加采血的成功率。 2.3新生儿哺乳后采血法 自然状态下新生儿末梢血运受 血容量影响较大,而血容量主要取决于哺乳,每次哺乳以新生 儿吃饱为准MJ。新生儿的消化道面积相对较大、肌层薄,能适 应较大量流质食物的消化吸收、哺乳后1—1.5 h,乳汁中水分 经胃肠进入血液循环,形成一个相对的容量高峰。因而哺乳 后1—1.5 h足跟毛细血管血流量得到充分灌注,此间采血血 斑正常率高。
(1):45.19.
瞪 № 1●_1J
吴琼.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观察及护理 [J].实用护理杂志,1997,13(11):591. 冯丽君,吕义美.正肾素盐水治疗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 溃疡的的护理[J].护理研究,2003,17(5B):580. 罗祖明,董佑忠,彭国定.脑血管疼痛治疗学[M].北京i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36. 张银清,陈汉民,黄国河,等.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清胃 泌素变化与应急激性溃疡的关系[J].临床军医杂志,
密集,而且当操作者将新生儿右下肢抬起同定于操作台上时 采血点恰好与操作台呈水平位,这样溢出的血液呵最大限度 地保留于穿刺局部,避免侧流,保证血片有效浸透,将血片直 接放于血滴上,能够准确定位,提高了一级片率。 4.2选择足跟外侧小隐静脉的属支或足跟内侧静脉作为穿 刺点采血部位选择是含恰当是采集合格m标本的前提一J。 由于新生儿皮肤较薄,体表可清楚看见足跟外侧小隐静脉的 属支或足跟内侧的足底侧静脉,故操作方便。另外,一次采血 成功可以减轻新生儿的痛苦及家长的精神负担,同时也提高 了工作效率。 4.3选择足底浅静脉收集足底皮静脉网汇入足背外侧缘静 脉处作为穿刺点沿新牛儿外侧足踝前缘向足底外侧缘做垂 直线,此线与足底外侧缘交界处为采血点.沿此点进针,深度 约2—3 mm。该穿刺点为浅静脉汇集点,血量丰富,出血快, 对血片渗透好,大大缩短了采血时间,采血一次成功率高。
新生儿足跟血采集方法研究进展
于金明
(乐陵市人民医院
பைடு நூலகம்
山东乐陵253600)
机全部进行采血,如因各种原因(早产儿、低体重儿、未吃足6 次饱奶,提前出院等)没有采血者嘱其家长20 d内返院采血。 如母亲或新生儿用抗生素时,母亲需停药1 d,新生儿需停药
3
母婴保健法规定每个新生儿出生后3—7 d,经过充分哺 乳后(至少6次以上)必须从足跟采血,筛查先天性甲状腺功 能低下和苯丙酮尿症。为了提高采血成功率和标本合格率, 我院建立了新生儿采血专业小组,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发 布的《新生儿疾病筛查血片采集技术规范》进行严格培训,对 采血的要求、采血时机、采血部位、采血体位、血样保存、采血 注意事项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及改进。现将此方面的护理 进展综述如下。 1采血要求 1.1采血环境设专用采血室,环境清洁,每天紫外线空气 消毒2次,1 h/次,地面用500 mg/L的健子素喷洒,每天一次 进行消毒,以防感染。 1.2无菌技术采血操作者必须戴口罩、帽子,规范化洗手, 采用一人一针,同时严格三查七对。 1.3采血时间血样采集必须在新生儿出生满72 h经过充 分哺乳6次以上后进行。如未摄入足够乳汁,新生儿血液中 苯丙氨酸(PA)浓度偏低,易造成PKU假阴性;同时72 h后采 血可避开生理性促甲状腺素(TSH)上升时机,减少CH筛查 假阴性…。理论上讲,采血最佳时问为新生儿出生后6~
2004,32(3):46.
尿湿应及时更换;④每2 h为患者翻身1次,保证每次翻身的
质量;⑤每次翻身后按摩骶尾部、髋部、足跟、外踝等骨隆突 处,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参考文献: [1] 边连防,陈晓红,李津.急性脑卒中的多器官损害[J]. p 1J
沈发凤,陈娟华,杨晓瑛.脑卒中并发多脏器功能失常综 合征的护理52例[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9):10. 本文编辑:王宾 2009—05—07收稿
要。患者一旦发生呼吸道梗阻,脑组织缺血、缺氧加重,颅内 压增高更加明显,病情就会进一步恶化。因此,应及时采取切 实有效的多种措施。如多次有效的吸痰、持续吸氧、密切观察 血氧饱和度,必要时行气管切开等措施来保持呼吸道通畅,减 轻肺部感染。 3.3.4高热此类患者大多数出血后有高热,如超过38℃ 要采取有效的降温措施。昏迷者可持续在腹股沟j腋窝、颈部 等大动脉处冰敷。在物理降温过程中,每30 min测量体温1 次,并注意观察皮肤颜色及降温效果,神志清楚者可给予药物 降温,如冬眠灵等,并配合物理降温如全身温水或酒精擦浴 等,使体温降至37℃左右。 3.3.5预防压疮具体做法:①严格床头交接班,包括皮肤 清洁,有无皮肤受损及受损程度;②建立床边翻身卡:包括床 号、姓名、翻身时间;③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平整,若有潮湿或 眵 1J 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