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限元法简介
第1章有限元法简介
Fix uix k ii 0 F v iy iy 0 0 K = = F jx u jx k ji 0 F jy v jy 0 0
k ij 0 uix 1 v 0 0 iy EA 0 l 1 k jj 0 u jx 0 0 0 v jy
钱学森
钱伟长
胡海昌
杨桂通
徐芝伦
软件名称
简介
MSC/Nastran
LS-Dyna MSC/Dytran MSC/Marc ANSYS FLUENT ABAQUS
著名结构分析程序,最初由NASA研制。
动力学分析程序(大多为显式算法) 非线性分析软件 通用结构分析软件(耦合场分析) 流场分析软件 非线性分析软件(非协调单元,非线性 直接解算方法)
令杆件两端节点分别产生单位位移,可以计算产生这样的单 位位移所需要的力,而力的大小就是刚度系数。 EA 首先取 ui 1,u j 0, 此 时 需 要 压 力 ui。 按 照 局 部 坐 标 系 l EA EA 和力的规定, Fi ui,F j ui, 则 l l EA EA ui l k , k
单元2 3
F3 10N
x
考虑y方向的单元刚度矩阵
Fi k ii k ij ui EA 1 1 ui = u l F u k k 1 1 jj j j ji j
若考虑y方向,则有:
——宏观假设
弹性力学的基本假定
2、线弹性(Linear elastic)
物体的变形与外力作用的关系是线性的, 除去外力,物体可回复原状 ,而且这个关系和 时间无关,也和变形历史无关,称为完全线弹 性材料
有限元法概述
大型商用的FEM通用软件分类
目前已经出现了许多大型结构分析通用软件,最早的 是美国国家宇航局(NASA)在1956年委托美国计算科学 公司和贝尔航空系统公司开发的ANASTRAN有限元分析 系统,该系统发展到现在已有几十个版本。此外,比较知 名的有限元分析软件还有德国的ASKA,英国PAFEC,法 国AYATUS,美国ABAUS、ADNA、ANSYS、BERSAF E、BOSOR、COSMOS、ELAS、MARC、STARNYNE 等。下面仅介绍几种当前比较流行的有限元软件。 (1) ANSYS。 ANSYS是融结构、流体、电场、磁 场和声场分析于一体的大型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其主要 特点是具有较好的前处理功能,如几何建模、网络划分、
电磁场分析、声场分析、压电分析以及多物理场的耦分 析,可以模拟多物理介质的相互作用,具有灵敏度分析 及优化分析能力;后处理的计算结果有多种显示和表达 能力。ANSYS软件系统主要包括ANSYS/Mutiphysics 多物理场仿真分析工具、LS-DYNA显示瞬态动力分析 工具、Design Space设计前期CAD集成工具、Design Xploere多目标快速优化工具和FE-SAFE结构疲劳耐久 性分析等。ANSYS已在工业界得到较广泛的认可和应 用。
现代设计理论及方法
有限元分析法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 FEA)
概述
1、有限元法简介
有限元法是求解数理方程的一种数值计算方法,是将 弹性理论、计算数学和计算机软件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一种 数值分析技术,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一种有力的数值计 算工具。 目前,有限单元法在许多科学技术领域和实际工程问 题中得到了广泛的与应用,如,机械制造、材料加工、航 空航天、土木建筑、电子电气、国防军工、石油化工、船 舶、铁路、汽车和能源等,并受到了普遍的重视。 现有的商业化软件已经成功应用于固体力学、流体力 学、热传导、电磁学、声学和生物学等领域,能够求解由 杆、梁、板、壳和块体等单元构成的弹性、弹塑性或塑性 问题,求解各类场分布问题,求解水流管道、电路、润滑、 噪声以及固体、流体、温度间的相互作用等问题。
有限元法的原理_求解域_概述及解释说明
有限元法的原理求解域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有限元法是一种数值分析方法,用于求解物理问题的数学模型。
它在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能够对复杂的结构和系统进行精确的建模和计算。
有限元法通过将连续域划分为许多小的离散单元,在每个单元上使用适当的近似函数来表示待求解的变量,然后利用这些离散单元之间相互连接关系建立代数方程组,并通过求解该方程组得到所需结果。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围绕有限元法展开讨论,并按照以下结构组织内容:引言包含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有限元法的原理部分将涵盖离散化方法、强弱形式及变分问题以及单元划分和网格生成;求解域部分将介绍求解域的定义与划分、边界条件设定和处理以及网格节点和单元的挑选策略;概述及解释说明部分将探讨有限元法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与其他数值方法之间的对比与优势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最后,本文将总结主要观点,并展望有限元法在应用领域的发展前景。
1.3 目的本文旨在对有限元法进行全面而清晰的介绍和解释,包括其基本原理、求解域的定义与处理方法以及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
通过深入理解有限元法的原理和应用,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该方法的优劣势,并掌握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求解的能力。
此外,本文还将通过探讨有限元法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挑战,为研究者提供对该方法进行进一步改进和扩展的思路。
2. 有限元法的原理2.1 离散化方法有限元法是一种使用离散化方法来对偏微分方程进行求解的数值方法。
它将求解域划分为许多小单元,每个小单元称为有限元。
在这些有限元内,我们假设待求解的场量是线性或非线性的,并通过适当选择合适的函数空间来进行近似。
2.2 强弱形式及变分问题在有限元法中,我们将偏微分方程转化为一个弱形式或者说变分问题。
这是通过将原始方程乘以一个测试函数并进行积分得到的。
这样可以减小方程中高阶导数项对近似解产生的影响,并提供了更好的数学性质以进行计算。
2.3 单元划分和网格生成为了进行离散化,求解域需要被划分成一系列小单元。
有限元法介绍
通俗地说,有限元法就是一种计算机模拟技术,使人们能够在计算机上用软件模拟一个工程问题的发生过程而无需把东西真的做出来。
这项技术带来的好处就是,在图纸设计阶段就能够让人们在计算机上观察到设计出的产品将来在使用中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不用把样机做出来在实验中检验会出现什么问题,可以有效降低产品开发的成本,缩短产品设计的周期。
有限元法也叫有限单元法(finite element m ethod, FEM),是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弹性力学问题的数值求解方法。
五十年代初,它首先应用于连续体力学领域—飞机结构静、动态特性分析中,用以求得结构的变形、应力、固有频率以及振型。
由于这种方法的有效性,有限单元法的应用已从线性问题扩展到非线性问题,分析的对象从弹性材料扩展到塑性、粘弹性、粘塑性和复合材料,从连续体扩展到非连续体。
有限元法最初的思想是把一个大的结构划分为有限个称为单元的小区域,在每一个小区域里,假定结构的变形和应力都是简单的,小区域内的变形和应力都容易通过计算机求解出来,进而可以获得整个结构的变形和应力。
事实上,当划分的区域足够小,每个区域内的变形和应力总是趋于简单,计算的结果也就越接近真实情况。
理论上可以证明,当单元数目足够多时,有限单元解将收敛于问题的精确解,但是计算量相应增大。
为此,实际工作中总是要在计算量和计算精度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有限元法中的相邻的小区域通过边界上的结点联接起来,可以用一个简单的插值函数描述每个小区域内的变形和应力,求解过程只需要计算出结点处的应力或者变形,非结点处的应力或者变形是通过函数插值获得的,换句话说,有限元法并不求解区域内任意一点的变形或者应力。
大多数有限元程序都是以结点位移作为基本变量,求出结点位移后再计算单元内的应力,这种方法称为位移法。
有限元法本质上是一种微分方程的数值求解方法,认识到这一点以后,从70年代开始,有限元法的应用领域逐渐从固体力学领域扩展到其它需要求解微分方程的领域,如流体力学、传热学、电磁学、声学等。
第1章 有限元法概述
第一章有限元法概述第一节有限元法的发展及基本思想随着现代工业、生产技术的发展,不断要求设计高质量、高水平的大型、复杂和精密的机械及工程结构。
为此目的,人们必须预先通过有效的计算手段,确切地预测即将诞生的机械和工程结构,在未来工作时所发生的应力、应变和位移。
但是传统的一些方法往往难以完成对工程实际问题的有效分析。
弹性力学的经典理论,由于求解偏微分方程边值问题的困难,只能解决结构形状和承受载荷较简单的问题,对于几何形状复杂、不规则边界、有裂缝或厚度突变,以及几何非线性、材料非线性等问题往往遇到很多麻烦,试图按经典的弹性力学方法获得解析解是十分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
因此,需要寻求一种简单而又精确的数值分析方法。
有限元法正是适应这种要求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数值计算方法。
这个方法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航空工程中飞机结构的矩阵分析。
1960年美国的克劳夫(C l o u g h)采用此方法进行飞机结构分析时,首次将这种方法起名为“有限单元法”(finite element method),简称“有限元法”。
有限单元法的基本思想,是在力学模型上将一个原来连续的物体离散成为有限个具有一定大小的单元,这些单元仅在有限个节点上相连接,并在节点上引进等效力以代替实际作用于单元上的外力。
对于每个单元,根据分块近似的思想,选择一种简单的函数来表示单元内位移的分布规律,并按弹性理论中的能量原理(或用变分原理)建立单元节点力和节点位移之间的关系。
最后,把所有单元的这种关系式集合起来,就得到一组以节点位移为未知量的代数方程组,解这些方程组就可以求出物体上有限个离散节点上的位移。
图1.1是用有限元法对直齿圆柱齿轮的轮齿进行的变形和应力分析,其中图1.1(a)为有限元模型,图1.1(b)是最大切应力等应力线图。
在图1.1(a)中采用8节点四边形等参数单元把轮齿划分成网格,这些网格称为单元;网格间互相连接的点称为节点;网格与网格的交界线称为边界。
有限元-结构静力学分析
03
结果优化
如果结果不满足设计要求,需要对有 限元模型进行优化设计,如改变梁的 截面尺寸、增加支撑等。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结构静力学的求解方法
解析法
解析法是通过数学方法求解结构在静载荷作用下的响应的求解方法。它通常 适用于具有简单几何形状和载荷条件的结构,如梁、板、壳等。
数值法
数值法是一种通过数值计算方法求解结构在静载荷作用下的响应的求解方法 。它通常适用于具有复杂几何形状和载荷条件的结构,如飞机、汽车等。
结构静力学的基本假设和简化
问题描述和基本方程
问题描述
弹性地基梁是支撑在弹性地基上的梁,受到垂直荷载的作用。该问题可描述为求 解地基反力和梁的挠度。
基本方程
该问题的基本方程包括梁的平衡方程、几何方程和物理方程。这些方程描述了梁 在受力后的变形和应力分布情况。
利用有限元法进行每个单元之间通过节点相连。每个节点具有三个自由度:沿 x、y、z方向的移动。
系统方程的建 立
将所有单元的平衡方程 和变形协调方程组合起 来,得到整个结构的系 统方程。
求解系统方程
利用数值方法(如高斯 消元法)求解系统方程 ,得到每个节点的位移 和应力。
结果分析和讨论
01
结果输出
输出每个节点的位移、应力、应变和 弯矩等结果。
02
结果评估
根据输出结果,对框架结构的强度、 刚度和稳定性进行评估,判断是否满 足设计要求。
连续性假设
结构静力学的基本假设是结构的材料是连续的, 即结构的内部没有空隙和缺陷。
各向同性假设
结构静力学的基本假设是结构的材料是各向同性 的,即结构的各个方向具有相同的材料性质。
均匀性假设
结构静力学的基本假设是结构的材料是均匀的, 即结构的各个部分具有相同的材料性质。
有限元法的变分原理及其在土石坝设计中的应用
有限元法的变分原理及其在土石坝设计中的应用有限元法是采用直接法计算变分问题的重要方法,在土木工程计算领域的分析软件如ANSYS、Workbench、Autobank等均以变分法为理论基础。
本文将就有限元法的变分原理作一简单梳理,并采用Autobank软件建模分析某土石坝的渗流场及应力变形,计算结果表明大坝应力变形符合工程实际,计算分析对大坝设计工作起到了指导作用。
标签:有限元;变分法;Autobank;土石坝设计;应力变形分析引言随着坝工技术的发展,土石坝建设高度越来越高,其应力和变形计算越来越关系到大坝安全。
因此,结构计算分析将会在土石坝的设计和科学研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有限元法的理论基础为变分法,变分法历史悠久,是近代发展起来的一门重要数学分支,在工程技术及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变分法起源于泛函的极值问题,其关键定理是欧拉-拉格朗日方程。
Autobank软件应力变形分析模块是以变分法为理论基础开发的一款有限元分析软件,提供线弹性模型、非线性模型(如邓肯E-B、E-μ模型)等,在水利工程设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有限元法简介目前在水利工程结构分析领域常用的数值计算方法有:有限差分法FDM、有限元法FEM、边界元法BEM、离散元法DEM等,其中有限元法是应用最广泛的方法。
有限元法是以变分原理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是一种高效的数值计算方法。
工程计算和科学研究领域,常常需要求解各类常微分方程(组)、偏微分方程(组),而许多微分方程(组)的解析解很难得到,甚至无法求出。
使用有限元法将微分方程离散化后,编制计算机程序辅助求解,是一种可行且高效的方法。
2、有限元法的变分原理2.1 泛函及其极值设有泛函的极值问题:研究泛函在某函数类中的极值问题即变分问题,例如最小曲面问题、悬链线问题、边坡稳定最小安全系数的滑弧问题、重力坝的最优断面问题等。
研究泛函极值的方法即变分法。
直接法是求解泛函极值的近似方法,对于无法求解解析解的变分问题及工程计算,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有限元分析及应用》课件
受垂直载荷的托架
31
体单元
•线性单元 / 二次单元 –更高阶的单元模拟曲面的精度就越高。
低阶单元
更高阶单元
32
有限元分析的作用
复杂问题的建模简化与特征等效 软件的操作技巧(单元、网格、算法参数控制) 计算结果的评判 二次开发 工程问题的研究 误差控制
36
第二章 有限元分析的力学基础
(3) 研究的基本技巧
采用微小体积元dxdydz的分析方法(针对任意变
形体)
40
2.2 弹性体的基本假设
为突出所处理的问题的实质,并使问题简单化和抽 象化,在弹性力学中,特提出以下几个基本假定。
物质连续性假定: 物质无空隙,可用连续函数来描述 ;
物质均匀性假定: 物体内各个位置的物质具有相同特 性;
0.02 0.04 0.06 0.08
0.1
0.12
X
0.056
0.058
X
0.06
28
Y
Y
0 -0.02 -0.04 -0.06 -0.08
0
-0.001
-0.002
-0.003 0.054
-0.1 0
0.02 0.04 0.06 0.08
0.1
0.12
X
0.056
0.058
X
0.06
29
30
y
dy zy
1 2
zy
z
dz
0
略去微量项,得 yz zy
MY 0 zx xz
MZ 0
xy yx
剪切力互等定律
53
二维问题: 平衡微分方程
x yx X 0
x y xy y Y 0 x y
剪切力互等定律
有限元法介绍
有限元法介绍周宇 2012330300302 12机制(1)班理论研究、科学实验以及计算分析是人们进行科学研究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重要手段,随着计算机技术及数值分析方法的发展,以有限元方法为代表的数值计算技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有限元法是一种高效能、常用的数值计算方法。
科学计算领域,常常需要求解各类微分方程,而许多微分方程的解析解一般很难得到,使用有限元法将微分方程离散化后,可以编制程序,使用计算机辅助求解。
有限元法可应用于以任何微分方程所描述的各类物理场中,而不再要求这类物理场和泛函的极值问题有所联系。
一、基本思想有限元方法是一种求解复杂对象方程的方法,基本思想来源于“化整为零”、“化弧为直”的直观思路,将实体的对象分割成不同大小、种类、小区域称为有限元。
根据不同领域的需求推导出每一个元素的作用力方程,组合整个系统的元素并构成系统方程组,最后将方程组求解。
由有限元的发展,该法具有下列的特色:1、整个系统散为有限个元素;2、利用能量最低原理与泛函数值定理(见附录)转换成一组线性联立方程;3、处理过程简明;4、整个区域左离散处理,需庞大的资料输出空间与计算机内存,解题耗时;5、线性、非线性均适用;6、无限区域的问题较难仿真。
二、基本概念1、有限元法是把分析的连续体假想地分割成有限个单元所组合成的组合体;2、这些单元仅在顶角处相互联接,这些联接点称为结点。
离散化的组合体和真实的弹性体的区别在于:组合体中单元与单元之间的联接除了结点之外再无任何关联。
但是这种联接要满足变形协调条件,即不能出现裂缝,也不允许发生重叠——单元之间只能通过结点来传递内力。
通过结点来传递的内力称为结点力,作用在结点上的载荷称为结点载荷。
当连续体受到外力作用发生变形时,组成它的各个单元也将发生变形,因而各个结点要产生不同程度的位移,称为结点位移。
在有限元中,常以结点位移作为基本未知量。
并对每个单元根据分块近似的思想,假设一个简单的函数近似地表示单元内位移的分布规律,再利用力学理论中的变分原理(见附录)或其他方法,建立结点里与位移之间的力学特性关系,得到一组以结点位移为未知量的代数方程,从而求解结点的位移分量。
有限元法
称为有限元刚度矩阵,但 不能直接求解,需要消去
1行、1列。
2. 一维有限元法
由边界条件对整个问题的代数方程组消元:
由问题的边界条件,第5 个节点电位为0.5V,已知,故消去该节点的方程:5 行5列。必有这一步,实际上原K矩阵行列式的值为0,本质上是找参考电位
5 5
1 0.1
1. 有限元法
上一讲,利用加权余数法和变分法将偏微分方程转化为代数方程组求解
KC f b
kij k ji j i d
f
=
j
jq
d
bj
2
jh
d
通过尝试函数的 选取,近似解满 足1类边界条件,
该矩阵方程包括系数矩阵、激励源矩阵和边界矩阵,而计算这些矩阵的元素 时,常常用到分部积分法。如果为了计算精度而选取很多个尝试函数,那么 计算这些为数众多的分部积分既十分复杂又很费时间,并且很难用计算机进 行数值计算。
2. 一维有限元法
局部系数矩阵的计算
k
e ij
kkieie,1i,i
ke i ,i 1
ke i 1,i 1
f
e i
f
e i
f
e i 1
bie
bbieie1
kiej e j i de
2. 一维有限元法
本例,场域分割成4个单元,5个节点, 求场域内电势分布,转化为求5个节点的 电位即可。 场域内其它点(各单元内)的电位,由5 个节点电位来插值表示。(一阶插值、高 阶插值)
对一 维场域来说,单元就是一个线段; 对二维场域,有限元单元形状可为二角 形、矩形等,单元形状对有限元的简化 有影响,通常为三角形
有限元法_精品文档
12
一、有限元法的基本概念
1.什么是有限元法
我们实际要处理的对象都是连续体,在传统设 计思维和方法中,是通过一些理想化的假定后,建 立一组偏微分方程及其相应的边界条件,从而求出 在连续体上任一点上未知量的值。
25
4)具有灵活性和适用性,适应性强(它可以把形状 不同、性质不同的单元组集起来求解,故特别适 用于求解由不同构件组合的结构,应用范围极为 广泛。它不仅能成功地处理如应力分析中的非均 匀材料、各向异性材料、非线性应力应变以及复 杂的边界条件等问题,且随着其理论基础和方法 的逐步完善,还能成功地用来求解如热传导、流 体力学及电磁场领域的许多问题)
21
对于一个具体的工程结构,单元的划分越小, 求解的结果就越精确,同时,其计算工作量也就越 大。
梯子的有限元模型不到100个方程; 在ANSYS分析中,一个小的有限元模型可能有几 千个未知量,涉及到的单元刚度系数几百万个。 单元划分的精细程度,取决于工程实际对计算 结果精确性的要求。
22
4)有限元分析 有限元分析就是利用数学近似的方法对真实
5)在具体推导运算过程中,广泛采用了矩阵方法。
26
2.有限元法的作用 1)减少模型试验的数量(计算机模拟允许对大量
的假设情况进行快速而有效的试验); 2)模拟不适合在原型上试验的设计(例如:器官
移植、人造膝盖); 3)节省费用,降低设计与制造、开发的成本; 4)节省时间,缩短产品开发时间和周期; 5)创造出高可靠性、高品质的产品。
因为点是无限多的,存在无限自由度的问题, 很难直接求解这种偏微分方程用来解决实际工程问 题,因此需要采用近似方法来处理。
有限元
但在 23 边两端节点仅有二个节点法向导数值,不能唯
一确定 的二次函数,它与单元另一个节点 1 处的变
形有关。
2.2单元刚度矩阵
• 与上节矩形板弯曲单元的推导过程一样,单元刚度矩阵[k]的 计算公式是
• 式中
(2.7)
考虑到
式中
为常数矩阵,上式可改写为
(2.8)
式中
• 根据面积坐标求导公式
• 和
确定。由此证明,相邻单元在共同边界上位移连续, 在单元边界上由于法向
导数是 y(或 x)的三次多项式,而边界两端的两个节点上仅已知两个法向导数,
不能维一确定法向导数,故相邻单元在共同边界上法向导数不连续。
• 将节点坐标 1(-a,-b),2(a,-b),3(a,b),4(-a,b)代入挠度表达式(1.2)及其转 角表达式 中,列出各节点挠度值及转角值与待定系数
• 等等,代回(2.9)式得
(2.11)
左侧小孔固定 右侧小孔下侧受 压力作用
这是一个直角 支架的结构静 力分析的例子
ANSYS中支 架计算模型
ANSYS中计算 模型的网格划 分图
支架应力
彩图
• 及(1.9)式,得内力列阵
(1.14)
式中 为内力矩阵。弹性矩阵 见上页式,
见(1.8)式。 。再由(1.14)
求解线性方程组,就可得到单元节点位移列阵
式求出内力列阵
有 x、y坐标变量,因此内力列阵 有关。
。值得指出的是, 矩阵内含
与计算点的坐标值 x、y
有了计算点(x,y)处的内力列阵,就可计算该处的应力列阵 {σ},考虑到在板表面 处有最大应力,因此
是保证刚体运动条件所必需的,中间三项
是保证常曲
弹塑性力学及有限元法_
写成矩阵形式
R11 cos 2 θ x 1 Ry1 EA cos θ sin θ 1 = Rx 2 l1 − cos 2 θ R1 2 − cos θ sin θ y cos θ sin θ sin 2 θ − cos θ sin θ − sin 2 θ − cos 2 θ − cos θ sin θ cos 2 θ cos θ sin θ
单元刚度矩阵的子矩阵 K ij 表示:当单元 e 中节点 j 取单 位位移,且其它节点位移为零时,对应于 i 节点的节点力。
第五章 有限元法简介
单元1的节点力和节点位移的关系可写成
R1 K11 = R2 K 21
1
K12 K 22
1
δ1 δ 2
1 θFx1(u1) 3 Fx3 (u3) Fy1(v1 ) Fy3 (v3) y 2 o x
1
Fy2 (v2) Fx2(u2)
2
图5-1 简例结构图
第五章
分析步骤:
有限元法简介
2
1
1 1 Ry2(v2) 1 1 Rx2(u2)
1. 离散结构物为有限个单元 分为2个单元,第一个单元的节点编号 为1和2,第二个单元的节点编号为2和3。 对于第一单元,在第1、2节点处的节点力 为 R 11 , R 11 , R 1 2 , R 1 2 ,表示节点施加在单元1上 x y x y
1 − cos θ sin θ u1 1 2 − sin θ v1 cos θ sin θ u1 2 1 si成
R11 k x 1 11 Ry1 k21 1 = Rx 2 k31 R1 k41 y2 k12 k22 k32 k42 k13 k23 k33 k43
有限元法及其应用_概述及解释说明
有限元法及其应用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有限元法是一种数值计算方法,广泛应用于工程领域中各种结构、流体和热传导问题的分析与求解。
该方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并通过离散化方法将复杂的连续域分割成许多简单的子域,然后建立局部方程并组合求解得出整个系统的行为。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来阐述有限元法及其应用。
首先是引言部分,在这部分中我们对有限元法进行综述和概括性介绍。
接下来是有限元法基础,包括定义与原理、离散化方法以及数学模型和方程组等内容。
第三部分是有限元法的应用领域,具体涵盖了结构力学分析、流体力学模拟以及热传导分析等方面。
紧接着是有限元法的优势与局限性的讨论,其中包含了优势点和局限性两个方面。
最后在结论与展望部分对目前取得的成果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该领域发展的方向。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介绍有限元法及其应用,使读者对该方法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通过分析有限元法的原理和数学基础,以及讨论其在结构力学、流体力学和热传导等不同领域中的应用,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该方法在实际工程问题中的作用和意义。
同时,通过对有限元法的优势和局限性进行深入讨论,读者也可以对该方法的适用范围和限制条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最后,在总结现有成果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的部分,本文希望促进该领域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并为相关领域从业人员提供参考与借鉴。
2. 有限元法基础:2.1 定义与原理:有限元法(Finite Element Method,简称FEM)是一种工程数值分析方法,通过将复杂的连续体问题转化为离散的有限元模型,并通过求解一系列代数方程组来获得数值近似解。
它基于强大的计算能力和离散化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工程问题求解。
有限元法原理包括两个基本步骤:离散化和解。
在离散化过程中,需要将复杂的连续体划分为多个单元,每个单元具有简单的几何形状(如线段、三角形或四边形)。
这些单元可以通过节点进行连接,并构成整个结构或区域。
有限单元法知识点总结
有限单元法知识点总结1. 有限元法概述有限单元法(Finite Element Method ,简称FEM)是一种数值分析方法,适用于求解工程结构、热传导、流体力学等领域中的强耦合、非线性、三维等问题,是一种求解偏微分方程的数值方法。
有限元法将连续的物理问题抽象为由有限数量的简单几何单元(例如三角形、四边形、四面体、六面体等)组成的离散模型,通过对单元进行适当的数学处理,得到整体问题的近似解。
有限元法广泛应用于工程、材料、地球科学等领域。
2. 有限元法基本原理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包括离散化、加权残差法和形函数法。
离散化是将连续问题离散化为由有限数量的简单单元组成的问题,建立有限元模型。
加权残差法是选取适当的残差形式,并通过对残差进行加权平均,得到弱形式。
形函数法是利用一组适当的形函数来表示单元内部的位移场,通过形函数的线性组合来逼近整体位移场。
3. 有限元法的步骤有限元法的求解步骤包括建立有限元模型、建立刚度矩阵和载荷向量、施加边界条件、求解代数方程组和后处理结果。
建立有限元模型是将连续问题离散化为由简单单元组成的问题,并确定单元的连接关系。
建立刚度矩阵和载荷向量是通过单元的应变能量和内力作用,得到整体刚度矩阵和载荷向量。
施加边界条件是通过给定位移或力的边界条件,限制未知自由度的取值范围。
求解代数方程组是将有限元模型的刚度方程和载荷方程组成一个大型代数方程组,通过数值方法求解。
后处理结果是对数值结果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到工程应用的有用信息。
4. 有限元法的元素类型有限元法的元素类型包括结构单元、板壳单元、梁单元、壳单元、体单元等。
结构单元包括一维梁单元、二维三角形、四边形单元、三维四面体、六面体单元。
板壳单元包括各种压力单元、弹性单元、混合单元等。
梁单元包括梁单元、横梁单元、大变形梁单元等。
壳单元包括薄壳单元、厚壳单元、折叠单元等。
体单元包括六面体单元、锥体单元、八面体单元等。
5. 有限元法的数学基础有限元法的数学基础包括变分法、能量方法、有限元插值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有限元法简介1.1有限单法的形成在工程技术领域内,经常会遇到两类典型的问题。
其中的第一类问题,可以归结为有限个已知单元体的组合。
例如,材料力学中的连续梁、建筑结构框架和桁架结构。
我们把这类问题,称为离散系统。
如图1-1所示平面桁架结构,是由6个承受轴向力的“杆单元”组成。
尽管离散系统是可解的,但是求解图1-2所示这类复杂的离散系统,要依靠计算机技术。
图1-1 平面桁架系统图1-2 大型编钟“中华和钟”的振动分析及优化设计(曾攀教授)第二类问题,通常可以建立它们应遵循的基本方程,即微分方程和相应的边界条件。
例如弹性力学问题,热传导问题,电磁场问题等。
由于建立基本方程所研究的对象通常是无限小的单元,这类问题称为连续系统。
图1-3 V6引擎的局部下面是热传导问题的控制方程与换热边界条件:t Tc Q z T z y T y x T x ∂∂=+⎪⎭⎫ ⎝⎛∂∂∂∂+⎪⎪⎭⎫ ⎝⎛∂∂∂∂+⎪⎭⎫ ⎝⎛∂∂∂∂ρλλλ (1- 1)初始温度场也可以是不均匀的,但各点温度值是已知的:() 00x,y,z T Tt ==(1- 2)通常的热边界有三种,第三类边界条件如下形式:()f T-T h nTλ=∂∂-(1- 3)尽管我们已经建立了连续系统的基本方程,由于边界条件的限制,通常只能得到少数简单问题的精确解答。
对于许多实际的工程问题,还无法给出精确的解答,例如,图1-3所示V6引擎在工作中的温度分布。
这为解决这个困难,工程师们和数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近似方法。
在寻找连续系统求解方法的过程中,工程师和数学家从两个不同的路线得到了相同的结果,即有限元法。
有限元法的形成可以回顾到二十世纪50年代,来源于固体力学中矩阵结构法的发展和工程师对结构相似性的直觉判断。
从固体力学的角度来看,桁架结构等标准离散系统与人为地分割成有限个分区后的连续系统在结构上存在相似性。
1956年M..J.Turner, R.W.Clough, H.C.Martin, L.J.Topp 在纽约举行的航空学会年会上介绍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将矩阵位移法推广到求解平面应力问题。
他们把结构划分成一个个三角形和矩形的“单元”,利用单元中近似位移函数,求得单元节点力与节点位移关系的单元刚度矩阵。
1954-1955年,J.H.Argyris在航空工程杂志上发表了一组能量原理和结构分析论文。
1960年,Clough在他的名为“The finite element in plane stress analysis”的论文中首次提出了有限元(finite element)这一术语。
数学家们则发展了微分方程的近似解法,包括有限差分方法,变分原理和加权余量法。
在1963年前后,经过J.F.Besseling, R.J.Melosh, R.E.Jones, R.H.Gallaher, T.H.H.Pian(卞学磺)等许多人的工作,认识到有限元法就是变分原理中Ritz近似法的一种变形,发展了用各种不同变分原理导出的有限元计算公式。
1965年O.C.Zienkiewicz和Y.K.Cheung(张佑启)发现只要能写成变分形式的所有场问题,都可以用与固体力学有限元法的相同步骤求解。
1969年B.A.Szabo和G.C.Lee指出可以用加权余量法特别是Galerkin法,导出标准的有限元过程来求解非结构问题。
我国的力学工作者为有限元方法的初期发展做出了许多贡献,其中比较著名的有:陈伯屏(结构矩阵方法),钱令希(余能原理),钱伟长(广义变分原理),胡海昌(广义变分原理),冯康(有限单元法理论)。
遗憾的是,从1966年开始的近十年期间,我国的研究工作受到阻碍。
1.2 有限元法的基本思路有限元法的基本思路可以归结为:将连续系统分割成有限个分区或单元,对每个单元提出一个近似解,再将所有单元按标准方法组合成一个与原有系统近似的系统。
下面用在自重作用下的等截面直杆来说明有限元法的思路。
等截面直杆在自重作用下的材料力学解答图1-4 受自重作用的等截面直杆 图1-5 离散后的直杆受自重作用的等截面直杆如图所示,杆的长度为L ,截面积为A ,弹性模量为E ,单位长度的重量为q ,杆的内力为N 。
试求:杆的位移分布,杆的应变和应力。
)()(x L q x N -= EAdxx L q EA dx x N x dL )()()(-==⎰-==x x Lx EA q EA dx x N x u 02)2()()((1- 4))(x L EAq dx du x -==ε )(x L AqE x x -==εσ等截面直杆在自重作用下的有限元法解答1)离散化如图1-5所示,将直杆划分成n 个有限段,有限段之间通过一个铰接点连接。
称两段之间的连接点为结点,称每个有限段为单元。
第i 个单元的长度为L i ,包含第i ,i+1个结点。
2)用单元节点位移表示单元内部位移第i 个单元中的位移用所包含的结点位移来表示,)()(1i iii i x x L u u u x u --+=+ (1- 5)其中i u 为第i 结点的位移,i x 为第i 结点的坐标。
第i 个单元的应变为i ε,应力为i σ,内力为i N :iii i L u u dx du -==+1ε (1- 6)ii i i i L u u E E )(1-==+εσ(1- 7)ii i i i L u u EA A N )(1-==+σ(1- 8)3)把外载荷集中到节点上把第i 单元和第i+1单元重量的一半2)(1++i i L L q ,集中到第i+1结点上。
图1-6 集中单元重量4)建立结点的力平衡方程对于第i+1结点,由力的平衡方程可得:2)(11+++=-i i i i L L q N N(1- 9)令1+=i ii L L λ,并将(1- 8)代入得:221)11(2)1(i ii i i i i L EA q u u u λλλ+=-++-++(1-10)根据约束条件,01=u 。
对于第n+1个结点,2nn qL N =EAqL u u n n n 221=+-+ (1-11)建立所有结点的力平衡方程,可以得到由n+1个方程构成的方程组,可解出n+1个未知的接点位移。
1.3 有限元法的计算步骤有限元法的计算步骤归纳为以下三个基本步骤:网格划分,单元分析,整体分析。
1.3.1网格划分有限元法的基础是用有限个单元体的集合来代替原有的连续体。
因此首先要对弹性体进行必要的简化,再将弹性体划分为有限个单元组成的离散体。
单元之间通过单元节点相连接。
由单元、结点、结点连线构成的集合称为网格。
通常把三维实体划分成4面体或6面体单元的网格,平面问题划分成三角形或四边形单元的网格。
图1-7四面体四节点单元图1-8 六面体8节点单元图1-9 三维实体的四面体单元划分图1-10 三维实体的六面体单元划分图1-11 三角形3节点单元图1-12 四边形4节点单元图1-13 平面问题的三角形单元划分图1-14 平面问题的四边形单元划分1.3.2单元分析对于弹性力学问题,单元分析,就是建立各个单元的节点位移和节点力之间的关系式。
由于将单元的节点位移作为基本变量,进行单元分析首先要为单元内部的位移确定一个近似表达式,然后计算单元的应变、应力,再建立单元中节点力与节点位移的关系式。
以平面问题的三角形3结点单元为例。
如图1-15所示,单元有三个结点I、J、M,每个结点有两个位移u、v和两个结点力U、V。
图1-15 三角形3结点单元单元的所有结点位移、结点力,可以表示为结点位移向量(vector ):结点位移{}⎪⎪⎪⎪⎭⎪⎪⎪⎪⎬⎫⎪⎪⎪⎪⎩⎪⎪⎪⎪⎨⎧=m m j j i i ev u v u v u δ结点力{}⎪⎪⎪⎪⎭⎪⎪⎪⎪⎬⎫⎪⎪⎪⎪⎩⎪⎪⎪⎪⎨⎧=m m j j i i eV U V U V U F 单元的结点位移和结点力之间的关系用张量(tensor )来表示,{}[]{}e e e K F δ=(1-12)1.3.3整体分析对由各个单元组成的整体进行分析,建立节点外载荷与结点位移的关系,以解出结点位移,这个过程为整体分析。
再以弹性力学的平面问题为例,如图1-16所示,在边界结点i 上受到集中力iy ix P P ,作用。
结点i 是三个单元的结合点,因此要把这三个单元在同一结点上的结点力汇集在一起建立平衡方程。
图1-16 整体分析i 结点的结点力: ∑=++ee i i i i U U U U )()3()2()1(∑=++ee i i i i V V V V )()3()2()1(i 结点的平衡方程:⎪⎭⎪⎬⎫=∑∑=i y ee ie i x e iP V P U )()( (1-13)1.4有限元法的进展与应用有限元法不仅能应用于结构分析,还能解决归结为场问题的工程问题,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以来,有限元法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为工程设计和优化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1.4.1算法与有限元软件从二十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不但拓展了有限元法的应用领域,还开发了许多通用或专用的有限元分析软件。
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是计算方法的研究,主要有: 大型线性方程组的解法, 非线性问题的解法,动力问题计算方法。
目前应用较多的通用有限元软件如下表所列:另外还有许多针对某类问题的专用有限元软件,例如金属成形分析软件Deform、Autoform,焊接与热处理分析软件SysWeld等。
1.4.2应用实例有限元法已经成功地应用在以下一些领域:固体力学,包括强度、稳定性、震动和瞬态问题的分析;传热学;电磁场;流体力学。
转向机构支架的强度分析(刘道勇,东风汽车工程研究院动,用MSC/Nastran 完成)图1-17 转向机构支架的强度分析金属成形过程的分析(用Deform软件完成)分析金属成形过程中的各种缺陷。
图1-18 型材挤压成形的分析。
型材在挤压成形的初期,容易产生形状扭曲。
图1-19 螺旋齿轮成形过程的分析图1-20 T形锻件的成形分析焊接残余应力分析(用Sysweld完成)图1-21 结构与焊缝布置图1-22 焊接过程的温度分布与轴向残余应力热处理过程的分析BMW曲轴的感应淬火(Induction quenching of crankshafts at BMW,用SysWeld软件完成)在曲轴表面获得压应力,可以提高曲轴的疲劳寿命。
曲轴的有限元模型有限元模型的局部沿网格线52的残余应力分布,红线为预测的轴向应力与径向应力之差,黑点为实测值。
复杂形状工件的组织转变预测(石伟,用NSHT3D完成)预测工件的组织分布和机械性能二分之一工件的有限元模型淬火3.06 min 时的温度分布淬火3.06 min 时的马氏体分布参考文献S. I. Oh, W. T. Wu, K. Arimoto. Recent developments in process simulation for bulk forming processes. 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 III (2001) 2-9郭和德编. 有限单元法概论,清华大学,1998思考题:1)什么是有限元法?2)简述有限元法的基本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