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形态部分:肌肉与骨骼2017

合集下载

骨骼与肌肉解剖学知识点

骨骼与肌肉解剖学知识点

骨骼与肌肉解剖学知识点
在学习骨骼与肌肉解剖学知识时,有一些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我们深
入了解和掌握。

本文将围绕骨骼与肌肉解剖学知识点展开介绍,帮助
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领域的内容。

一、骨骼系统解剖学知识点
1. 骨骼的分类:人体的骨骼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四
种主要类型。

2. 骨骼的结构:骨骼由骨头、骨干和骨骼附属物三部分组成,其中
骨头主要连接在关节处,骨干负责支撑身体,骨骼附属物包括韧带、
肌肉和关节等。

3. 骨骼的功能:骨骼系统是人体的支撑结构,同时还具有保护内脏
器官、血液生成和储存矿物质等功能。

二、肌肉系统解剖学知识点
1. 肌肉的分类:人体的肌肉可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三种类型,分别分布在不同器官和组织中。

2. 肌肉的结构:肌肉由肌肉纤维组成,其中包括肌原纤维、肌原细
胞和肌细胞等不同结构。

3. 肌肉的功能:肌肉系统主要负责人体的运动功能,包括维持姿势、促进血液循环、呼吸等多方面作用。

三、骨骼与肌肉的协调作用
1. 骨骼与肌肉的连接:骨骼和肌肉通过肌腱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功能单位,实现人体的各种动作。

2. 骨骼与肌肉的协调:在进行运动时,骨骼和肌肉需要协调配合,通过神经系统的指令实现不同运动的完成。

通过对骨骼与肌肉解剖学知识点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为相关领域的学习和研究奠定基础。

在实际应用中,这些知识点也能帮助医护人员对疾病诊断和治疗有更深入的理解,为保持身体健康提供指导和帮助。

希望读者通过本文的介绍,对骨骼与肌肉解剖学有更清晰的认识,不断提升自身的学习水平和专业技能。

人体骨骼的形态和各部位的名称

人体骨骼的形态和各部位的名称

人体骨骼得形态与各部位得名称成年人得全身骨骼共有 206 块,每块骨头都有一定得形态与功能,形态与功能就是相互制约得,功能不同,形态也就各异。

通常可分为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四种形态:<1〉长骨ﻫ形体较长而坚硬,分布于人体四肢,在运动中起杠杆作用、长骨多呈管状,内含空腔,有骨髓,如股骨、胫骨、肱骨、尺骨、挠骨、指骨等。

ﻫ<2>短骨ﻫ形似立方体,富于而压性,往往集群地连在一起,多位于承受压力而运动得复杂部位,如手腕得腕骨与脚腕得跗骨等、ﻫ<3>扁骨多呈板状,富于弹性与坚固性,主要构成骨性腔得壁,对腔内器官起到保护作用。

如颅骨部位得顶骨、枕骨与胸部得肋骨等。

〈4> 不规则骨ﻫ形态很不规则,不属于上述任何一类得骨骼。

如髋骨、椎骨、颞骨等。

ﻫ2。

人体骨骼各部位得名称与数量ﻫ人体骨骼依据结构、功能、位置又可分为颅骨、躯干骨、上肢骨、下肢骨四个部分:ﻫ <1〉颅骨ﻫ共 29 块,除下颌骨与舌骨外,都借助于骨缝或软骨牢固地结合在一起。

依据功能与位置,又可细分为脑颅与面颅两部分: ﻫ①脑颅: 共 14块,位于颅骨后上方,构成颅腔,起容纳与保护脑子得作用。

额骨1—位于颅得上前方,由额部与眼眶上部构成。

ﻫ顶骨2 - 位于颅顶中部线两侧、额骨与枕骨之间。

枕骨 1 —位于颅骨得后下部,形成颅后与颅底得一部分。

ﻫ蝶骨 1 —位于颅底中部、枕骨得前方,因其形似蝴蝶,故名、ﻫ颞骨 2 —位于颅骨两侧、参于颅底与颅腔侧壁得构成。

ﻫ筛骨 1 —位于额骨之下、蝶骨前方及左右眼眶之间、ﻫ听小骨 6 - 位于左右耳室之内,可分为锤骨、砧骨、镫骨、②面颅: 共 15块,位于颅骨得前下方,构成口腔,并与脑颅共同构成鼻腔与眼眶,以维持面部形态。

ﻫ上颌骨 2 - 位于面颅中央,上方与额骨、颧骨等围成眼眶,与鼻骨围成鼻腔。

鼻骨 2 —位于两眼眶之间,构成鼻梁上部。

下鼻甲 2 —位于鼻腔得外侧壁,为一对卷曲得薄骨片。

ﻫ泪骨 2 - 位于两眼眶内侧壁得前部,为一对薄而不规则得小骨片、ﻫ颧骨 2 —位于上颌骨得外上方,构成面颊及眼眶底与外侧壁得一部分。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15章《骨骼、骨骼肌、躯体运动的形成)》精品ppt课件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15章《骨骼、骨骼肌、躯体运动的形成)》精品ppt课件

【课后练习】
夯实基础 7.(2017秋•文安县期中)人体骨骼分成(D) A.中轴骨和椎骨 B.中轴骨和胸骨 C.附肢骨和股骨 D.中轴骨和附肢骨 8.(2017秋•广阳区校级月考)下面不属于附肢骨 的是(B) A.肩胛骨 B.肋骨 C.髋骨 D.肱)下列骨中不属于中轴骨 的是(B) A.颅骨 B.锁骨 C.胸骨 D.肋骨 10.(2017•镇江模拟)下面的骨属于上肢骨的是 (B) A.趾骨 B.肱骨 C.腓骨 D.股骨
【课后练习】
18.(2017秋•巢湖市期末)詹姆士是NBA现役最 伟大的球员之一,在完美的投篮过程中,参加运动 的主要骨骼肌的运动状态最准确的表述是(C) A.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B.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 C.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D.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
【课后练习】
能力提升 19.(2017秋•海淀区期末)关于下列动物的运动,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C)
A.1代表的是肌腹,具有收缩的特性 B.2代表的是肌腱,就是我们俗称的“筋” C.1代表的是肌腱,起固着作用 D.2代表肌腹,起固着作用
【课后练习】
16.(2017秋•长葛市期末)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B) A.骨骼肌的组成包括中间的肌腱和两端的腹肌 B.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 C.动物的运动只靠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的控制和 调节来完成 D.所有动物的体内都有骨骼
【课后练习】
22.(2017秋•宁河县期中)某课外活动小组为探 究哺乳动物的运动原理,制作了一个肌肉牵动骨运 动的模型,如图所示(①为铁灯,②和④为松紧带, ③和⑤为硬纸片),请回答: (1)图中序号 ① 模拟关节,它在运动中起 支点作用.
【课后练习】
(2)如果用该模型模拟人体膝跳反射时小腿的突 然抬起,则小腿的运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此时, 图中序号 ② 模拟的肌肉收缩,序号 ④ 模拟 的肌肉舒张. (3)该小组用制作的模型来做实验,这是一种

3.鱼类的肌肉与骨骼

3.鱼类的肌肉与骨骼

0.2V
电斑(electroplaque)
4-5V 100万-200万个
发电器官
750V
分布于非洲尼罗河、刚果河、尼日尔河等流域。放电电压可达450伏,电流 自后流向前,可击毙小型鱼类。人触及50毫米长的个体即有针刺之感。
• 发电器官 与御敌避害,攻击捕食、探向测位及求偶等活动有关。发电器官 的位臵因鱼种而不同(眼后、胸鳍基部、尾部)。通常,产于南美洲河流中 的电鳗尾部的发电器官约有电细胞6000~8000个,放电时的总电压可高达 600Ⅴ~800Ⅴ,电流由尾侧往前传向头侧。电鳐的发电器官位于胸鳍内侧, 放电量仅100Ⅴ,电流的传导从背侧至腹侧。产于非洲河流中的电鲇放电量 为400Ⅴ~450Ⅴ,但其发电器官并非肌肉变成,乃是真皮腺的特化
大侧肌
肌节的数目,一般与椎骨数目标符
肌节→倒置的W形。前有肌节圆锥,后有肌节漏斗
附肢肌肉
◆奇鳍肌肉
• 圆口类和软骨鱼类的奇鳍肌肉比较简单,是一系列束状的肌肉,它一端附在 鳍条基部,另一端附在背中隔结缔组织的膜上。 • 硬骨鱼类的奇鳍肌肉远为复杂,背鳍及臀鳍的每一条基部附有6条束状肌肉, 每侧3条,浅层有1条肌肉,深层有2条,臀鳍的肌肉同背鳍,仅命名不同。硬 骨鱼类的尾鳍有肌肉比较复杂。
• 心肌 • 构成心脏肌的细胞比较宽短,彼此的分支连结在一起,如网 状,每个细胞有一个细胞核,它的肌原纤维有明暗相间的横 纹,但不如横纹肌那样明显,所以从性质来看,心脏肌是介 乎平滑肌和横纹肌之间的一种肌肉。 • 心脏肌因为细胞彼此的分支连结,所以一旦一处受刺激,其 它各处乃至整个心脏皆被兴奋,这是它最大的特点。此外, 收缩缓慢,宽息较长,而且有显著的节律性。
头部肌肉
躯干和尾部肌肉
• 大侧肌:躯部肌肉主要是从头后直到尾柄末端的大侧肌,它是体 侧一系列按节排列呈锯齿状的肌节,肌节间有结缔组织的肌隔相 隔。体侧中央有结缔组织的水平隔膜将大侧肌分隔为上下两个部 分,背部的肌肉称为轴上肌,腹部的肌肉称为轴下肌。 • 稜肌:上稜肌(背鳍牵引肌、背鳍牵缩肌)、下稜肌(腹鳍牵引 肌、腹鳍牵缩肌、臀腹鳍牵缩肌)

骨骼肌形态特点

骨骼肌形态特点

骨骼肌形态特点
骨骼肌是人体中最常见的一种肌肉类型,主要分布在骨骼上,包括四肢的肌肉和躯干的肌肉。

骨骼肌的形态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纤维排列:骨骼肌由许多纤维组成,这些纤维以平行排列的方式连接在肌腱上。

纤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红色缓慢收缩纤维(slow-twitch fibers)和白色快速收缩纤维(fast-twitch fibers)。

2. 随意控制:骨骼肌是主要由神经系统控制的肌肉类型,可以通过神经冲动来实现人体的运动功能。

这使得人们能够自主控制骨骼肌的收缩和松弛,从而实现各种复杂的动作。

3. 肌束结构:骨骼肌由许多肌束组成,每个肌束由许多肌纤维组成。

肌束与肌纤维之间通过肌膜相连,使得整个肌肉组织能够协同运动。

4. 肌肉纤维类型:骨骼肌包含两种主要的肌肉纤维类型,即红色缓慢收缩纤维和白色快速收缩纤维。

红色缓慢收缩纤维富含线粒体和血液供应丰富,适合进行长时间的持久运动。

而白色快速收缩纤维则适合进行短时间、高强度的爆发性运动。

5. 骨骼肌的收缩:当骨骼肌收缩时,肌纤维中的肌丝会与肌球蛋白结合,通过肌肉横纹的收缩来实现力量的产生。

这种收缩是通过肌兴奋传导过程中释放的Ca2+离子来调节的。

总的来说,骨骼肌在形态上具有纤维排列、随意控制、肌束结构、肌肉纤维类型和收缩等特点。

这些特点使得骨骼肌能够支撑和执行人体各种复杂的运动功能。

人体结构认识骨骼和肌肉系统

人体结构认识骨骼和肌肉系统

人体结构认识骨骼和肌肉系统人体是一个复杂而神奇的机器,它由众多的组织、器官和系统组成,每一部分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这个庞大的构建中,骨骼系统和肌肉系统无疑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们支持和使身体运动,保护内脏器官并提供稳定性。

本文将深入探讨骨骼和肌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进一步了解它们对我们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一、骨骼系统骨骼系统是人体内最坚固的支架,由分布整个身体的骨骼构成。

它包括骨骼、韧带和软骨,并且起到了维持躯体形态、支持内脏器官和保护脆弱组织的作用。

1. 骨骼的结构人体骨骼由206块不同形状和大小的骨头组成。

骨骼可分为两类:一是轴骨,如头骨、胸椎和骨盆,它们构成了人体的主要支架;二是附肢骨,如手臂和腿骨,它们可使我们自由运动。

骨骼与韧带相连接,韧带具有粘结性,并可连接骨头,起到保护骨骼、防止摩擦、稳定关节和促进运动的作用。

此外,软骨作为连接骨骼的垫子,不仅减少了骨头间的摩擦,还能吸收压力,保护关节。

2. 骨骼的功能首先,骨骼系统提供了身体的支持和结构。

它使我们能够垂直站立,并保持整体平衡。

其次,骨骼保护了内脏器官,如脑部、肺和心脏。

例如,颅骨保护了脑部,胸骨和肋骨保护了肺和心脏。

同时,骨骼还保护了脆弱的神经和血管。

此外,骨骼系统还支持肌肉连接和运动。

肌肉通过骨骼上的肌腱与骨骼相连,当肌肉收缩时,骨骼相应地运动。

这使我们能够进行各种动作,如行走、跑步和举重。

二、肌肉系统肌肉系统是人体中最丰富的组织之一,它由肌肉组织和与之相连的肌腱组成。

它使我们能够进行各种运动,包括主动运动和反射性运动。

1. 肌肉的结构肌肉由许多纤维束组成,这些纤维束由肌原纤维组合而成。

肌原纤维是肌肉最小的功能单位,它由许多肌细胞构成。

肌细胞内有丰富的细胞器,包括肌球蛋白和肌肉纤维。

肌腱是将肌肉与骨骼相连接的强韧带状组织。

它由胶原纤维组成,具有极高的拉力和弹性,可以承受大量的压力。

2. 肌肉的功能肌肉系统有多种功能。

首先,肌肉使我们能够进行各种主动运动,如行走、跑步和举重等。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骨骼ppt课件

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骨骼ppt课件
14
hou
15
骨 的 构 造
16
骨膜
骨的结构
血管 神经
营养作用
成骨细胞 生长、再生
骨髓 黄骨髓 红骨髓 造血功能
骨质 骨密质 致密 骨松质 疏松
长 骨 的 长骨的管状结构,既坚固 结构特点 又轻便,适于人体运动
17
骨的成分和特性 骨的成分 骨由无机物和有机物组成。成
人有机物占1/3,无机物占2/3。 骨的特性 硬度和弹性
19
小结
骨膜——对骨的生长和 再生有重要作用
骨质
骨的结构
骨髓——红骨髓有造血功能

骨的成分
长骨的结构特点——管状 无机物
成分 有机物
物理特性——硬度和弹性 长长——软骨层产生新的骨组织.
骨的生长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长粗——骨膜内成骨细胞产生新的骨
质 .
体育锻炼对骨的影响
20
骨连结:骨与故之间的连结称骨连结。
1.关节的基本结构 2.关节的运动
21
关节的基本结构
图片
关节面:是组成关节的相邻两骨的接触面。
关节囊: 是附着在关节面周围及其附近骨面 上的结缔组织囊。
关节腔:关节囊围城的密闭空腔。
22
关节的运动
在肌肉的牵引下,关节能做各种运动,如屈伸, 内缩外展等关节的运动范围与关节面有关,关 节的灵活性和牢固性与关节的构造有关。如肩 关节灵活性大,牢固性小;髋关节灵活性小, 稳定性大。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关节的灵活 性和牢固性
7
头骨
全 身 骨 的 躯干骨 分 布 与 特 四肢骨 征
8
(一)头骨
头 骨
9
(二)躯干骨 胸骨和肋骨

人体基本型结构和人体形态结构

人体基本型结构和人体形态结构

人体基本型结构和人体形态结构
1.细胞结构:人体是由无数个细胞组成的。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各种器官和组织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
各个部分。

2.组织结构:人体内有四大基本组织,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
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上皮组织主要覆盖和保护身体表面,结缔组织提供机
械支持和填充,肌肉组织用于运动,神经组织负责传递信号。

3.器官结构:人体内有许多不同的器官,包括心脏、肺、肝脏、胃、
肾等等。

每个器官都有特定的功能,它们通过神经和血管等连接在一起,
形成一个复杂的系统。

4.系统结构:人体的各个器官会组成不同的系统,包括呼吸系统、循
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等。

不同系统之间相互协调合作,以保持
人体的正常功能。

人体形态结构涉及到人类的外部形状和特征。

人类进化和地理环境的
影响使得人体的形态结构具有较大的差异,但总体上还是具有一些共同的
特征。

1.头部特征:人类的头部相对较大,有眼睛、鼻子、耳朵和嘴巴等器官。

头部的形状和大小可以反映个体的遗传和环境因素。

2.身体比例:人类的身体比例通常是头部较大,肢体较短。

这可以帮
助我们进行立体视觉和更好地控制身体。

3.肌肉和骨骼:人类的肌肉和骨骼结构是支撑我们的身体和实现运动
的重要组成部分。

肌肉和骨骼的形态可以反映个体的运动能力和生活方式。

4.性别差异:男性和女性的人体形态存在一定的差异。

男性通常有更宽的肩膀和较窄的髋部,女性则相反。

这些差异与性别特征和遗传等因素相关。

鱼类学课件 3.鱼类的肌肉与骨骼

鱼类学课件 3.鱼类的肌肉与骨骼

头骨
包括脑颅和咽颅
脑颅(共36块骨骼)
筛区:围绕嗅囊的骨胳。如中筛骨。 蝶区:环绕眼框周围的骨胳。如框蝶骨。 耳区:围绕耳囊周围的骨胳。如前耳骨。 枕区:连接脊椎的脑颅最后部分。如上枕骨1。 背面:顶骨2,额骨3
脑颅
咽颅
1对颌弓 1对舌弓 5对鳃弓:第5对特化为咽弓
鱼类鳃弓
从背面--腹面 咽鳃骨 上鳃骨 角鳃骨 下鳃骨 基鳃骨
鲑鱼不能合成虾青素 ,其来源主要依赖食物. 鲑鱼养殖中,饲料中需要添加叶黄素. 为什么?因为,红色的肌肉是高质量鲑鱼肉的 标准之一. 产卵其间,鲑鱼肉味道是否更好?
肌肉的发生
红肌和白肌的差别
白肌light muscle:产生ATP的来源是糖原.大 部分是无氧代谢,产生的产物乳酸,需要转运 到肝脏后,作进一步的代谢. 因此,白肌适合 strong, short muscle bursts. 红肌dark muscle:产生ATP的来源除糖原以 外,还可利用脂肪.有更多的线粒体,因此能充 分的有氧代谢,产生CO2 and H2O. 因此,红 肌适合continual, not so strong muscle movements.
骨骼是有细胞形态的
细胞: 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
Muscle Tissue Types
Smooth Muscle
Smooth Muscle(平滑肌) Striated Muscle(横纹肌) Skeletal Cardiac
Striated Muscle
Skeletal Cardiac
鱼类的肌肉 平滑肌 心肌 The anatomy of fish muscle is different from the anatomy of terrestrial mammals, in that the fish 骨胳肌(横纹肌)lacks the tendinous system connecting muscle bundles to the skeleton of the animal. 头部肌肉 躯干和尾部肌肉

躯干的骨骼与肌肉

躯干的骨骼与肌肉
远固定时,提肋助吸气。
3.前锯肌
位置:位于胸廓侧面浅层,前上部被胸大、小肌遮盖。为 锯齿状的宽大扁肌。
起点:以肌齿起于上位8-9肋骨外侧面 止点:止于肩胛骨内侧缘和下角前面。
(二)胸固有肌 包括肋间外肌、肋间内肌和胸横肌等。
1.肋间外肌
位置:位于肋骨间浅层,为扁肌,共11对。 起点:上位肋骨下缘。 止点:下位肋骨上缘。 功能:提肋,吸气。
韧带。 止点:上位2-3颈椎横突、颞骨乳突和上项线。
二、胸肌 胸肌分为胸上肢肌和胸固有肌。
包括胸大肌、胸小肌、前锯肌。
(一)胸上肢肌
1.胸大肌
位置:位于胸廓的前上部,为多羽状扇形扁肌。 起点:起于锁骨内侧2/3段、胸骨前面和第1-6肋骨前面。 止点:止于肱骨大结节嵴。
2.胸小肌
位置:位于胸大肌深层,为三角形扁肌。 起点:起于第3-5肋骨前面。 止点:止于肩胛骨喙突。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胛骨下降、前伸和下回旋。
2.背阔肌
位置:位于背的下半部及胸的后外侧,为三角形扁肌,是人体 中最大的扁阔肌。
起点:起于下6胸椎和全部腰椎棘突、骶正中嵴、髂嵴后部及下 3肋骨侧面。
止点:止于肱骨小结节嵴。
3.肩胛提肌
位置:位于斜方肌深层,为带状长方形肌。 起点:起于上位4颈椎横突。 止点:止于肩胛骨上角。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胛骨上提和下回旋。
• 背深层肌分布于脊柱两侧,分为长肌和短肌。 长肌位置较浅,主要有竖脊肌和夹肌。
• 短肌位于深部;
(1)竖脊肌 位置:位于脊柱棘突两侧、斜方肌、和背阔肌深面,呈长 索状。 起点:骶骨背面、髂嵴后部、腰椎棘突和胸腰筋膜。 止点:肋骨、椎骨、及颞骨乳突。
(2)夹肌
位置:位于上后锯肌深面 起点:起自项韧带下班、下位颈椎棘突、上位胸椎棘突和脊上

【2017年整理】人体骨骼名称

【2017年整理】人体骨骼名称

人体骨骼名称为了找出穴道,请一定要了解有关身体的骨骼组织。

当然,没有必要去背诵详细的骨骼名字。

不过,倘若能知道身体中,哪一部位有何种骨骼存在,对于要找出穴道,十分有利。

尤其重要的是脊椎骨。

脊椎骨是由颈部至臀部贯穿身体中央的骨,由上而下,依序是颈椎(7个)、胸椎(12个)、腰椎(5个)、骶骨、尾骨。

脊椎骨上有可从外部触摸得到的凸骨,这是找穴道时的重要依据。

人体骨骼图及名称罗列如下:顶骨、额骨、蝶骨、眶上嵴、眼眶、颞骨、鼻骨、泪骨、眶下孔、颧骨、梨骨、鼻脊柱、上颌骨、下颌骨、颏空、颈椎。

(头部骨骼名称)锁骨、胸骨柄、肋骨、胸骨体、肋软骨、胸骨蔽心突、胸椎、浮肋、腰椎、椎间盘、骶[dǐ]骨、尾骨、髂qià骨、坐骨、耻骨、耻骨联合、髋kuān骨(注:髋骨包括髂骨、坐骨和耻骨)。

(胸腹部骨骼名称)肩关节、肩胛骨、肱gōng骨、肱骨外上髁、肱骨中髁kē、肘关节、尺骨、桡ráo]骨、腕骨、掌骨、指骨。

(上肢骨骼名称)股骨、股骨外上髁、股骨中髁、膝关节、髌bìn骨(膝盖骨)、胫jìng骨、腓féi]骨、内踝huái、外踝、距骨、跟骨、跗fū骨、舟状骨、跖zhí骨、趾骨。

(下肢骨骼名称)运动与健康题目:体育锻炼对运动系统的影响指导老师:欧阳靜仁班级:热能092班姓名:林灿雄学号:200910814223摘要:这篇文章通过对人体运动系统组成的介绍,以及体育锻炼对运动系统的作用和影响的一点点描述,给平时不重视锻炼的人说明了体育锻炼的好处,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重视体育锻炼。

本文部分地方参考相关文件,可信度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同时也未免有疏落之处,请指正。

参考:/view/63163.htm/view/5df244d728ea81c758f5787c.html关键词:骨,骨连接,骨骼肌,支架作用、保护作用和运动作用,合理的体育锻炼,三磷酸腺苷(ATP)酶前言体育锻炼与我们息息相关,在我们的身边,无时无刻都有人在运动,各种球类运动、跑步、游泳等等...大家都知道体育锻炼对人体是有好处的,然而具体有些什么好处呢?这个答案有多少人知道。

骨骼与肌肉复习知识点和练习.pptx

骨骼与肌肉复习知识点和练习.pptx
垫、做好准备活动。
感谢您的观看!
第9页/共9页
➢ 2、人体的各种动作都是由肌肉 的(收缩和舒张)带动(骨)、 (关节)而实现的。
➢ 3、人体肌肉共有(600)多块。 肌肉占到了人身体重量的 (40%)。 第3页/共9页
➢ 4、附着在骨头上的肌肉总是
骨骼、肌肉的保健
➢ 1、体育运动可以强健我们的(骨骼)和(肌肉)。 ➢ 2、经常运动的好处有:(肌肉发达)、(体力充沛)、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三、把关节的运动方式与 关节的名称用线连起来
屈伸 旋转 既能屈伸又能旋转
肩关节 膝关节 桡尺关节(前臂) 指关节 肘关节 颌关节(下巴) 髋关节
第7页/共9页
四、问答
1.经常运动有哪些好处? 答:改善身体的柔韧性;
增强心脏功能和增大肺活量; 肌肉发达,体力充沛;延缓衰 老;身体匀称。
2.怎样预防运动受伤? 答:穿戴第保8页/共护9页 器具、使用软
➢ 5、关节的运动方式与相应的关节名称: ➢ (1)屈伸:肘关节、指关节、膝关节 ➢ (2)旋转:桡尺关节(前臂) ➢ (3)既能屈伸又能旋转:肩关节、颌关节(下巴)、
髋关节
➢ 6、人体关节有(运动第)2页和/共(9页缓冲)的作用。
肌肉
➢ 1、要使我们的身体动起来,仅 靠(骨骼)是不够的,还必须 有(肌肉)的参与。
➢ 5、蛋白质含量高的食品有:(鱼、虾、肉、蛋类;豆、 奶类)。钙含量高的食品有:(豆、奶类)。
➢ 6、预防运动受伤的方法有:(做好准备活动)、(穿戴
)。 保护器具)、(使用软垫 第4页/共9页
第一单元检测
一、填空题 1.人体中共有 206 块骨头。 2.骨骼具有 运动 、支撑 、 保

简述骨骼肌的形态、构造与辅助装置

简述骨骼肌的形态、构造与辅助装置

简述骨骼肌的形态、构造与辅助装置骨骼肌是人体内最重要的一类肌肉组织,它承担着维持人体姿势、产生运动和保护内脏等重要功能。

下面将从形态、构造和辅助装置三个方面来详细介绍骨骼肌。

一、形态骨骼肌是由肌肉纤维组成的,通常呈长条状,长度可从数毫米到几十厘米不等。

肌肉纤维的直径一般为10-100微米,可以裸眼观察到。

骨骼肌的形态可以分为肌腹、肌腱和肌膜三部分。

肌腹是骨骼肌的主体部分,由许多平行排列的肌纤维束组成。

每束肌纤维束又由许多肌纤维构成,肌纤维是肌腹的最小单位。

肌腱是骨骼肌的一种特殊结构,它是由纤维结缔组织构成的,连接肌腹和骨骼。

肌腱的主要作用是传递肌肉产生的力量到骨骼上,使骨骼运动。

肌膜是包裹在骨骼肌外部的结缔组织薄膜,它可以保护和固定肌肉,使其能够正常运动。

肌膜还能够分隔不同的肌肉,使其相互独立运动。

二、构造骨骼肌的构造是非常复杂的,它由肌纤维、肌原纤维束、肌束、肌肉纤维束和肌肉纤维组成。

肌纤维是骨骼肌的基本单位,由许多肌原纤维束组成。

肌原纤维束是由许多肌原纤维构成的,肌原纤维是肌肉纤维的最小单位。

肌束是由许多肌纤维束组成的,它们平行排列在一起,形成了肌腹。

肌束的数量和排列方式决定了骨骼肌的形态和功能。

肌肉纤维束是由许多肌束组成的,它们通过肌腱连接到骨骼上。

肌肉纤维束的收缩和伸展使骨骼产生运动。

肌肉纤维是肌肉纤维束的最小单位,它由肌原纤维和肌原纤维束组成。

肌肉纤维的收缩是由肌原纤维中的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相互作用产生的。

三、辅助装置骨骼肌在运动过程中需要依靠一些辅助装置来发挥作用。

常见的辅助装置有关节、韧带和肌腱。

关节是连接骨骼的重要结构,它可以使骨骼在一定范围内相对运动。

关节的运动方式包括屈曲、伸展、旋转和外展等。

韧带是连接骨骼的弹性结缔组织,它可以增加关节的稳定性。

韧带的主要作用是限制骨骼的运动范围,防止关节过度伸展或扭曲。

肌腱是连接肌肉和骨骼的结缔组织,它可以传递肌肉产生的力量到骨骼上。

肌腱的主要作用是增加骨骼的力量和稳定性,使肌肉能够更有效地产生运动。

人体解剖与肌肉、骨骼大全

人体解剖与肌肉、骨骼大全

人体解剖与肌肉、骨骼大全要了解身体肌肉的名称、起止点和功能。

上图说明:1.斜方肌:上背及中背的表层肌肉,并根据其肌纤维走向分成上、中、下三部分。

起点:枕外隆凸,上颈线,颈韧带,第七节颈椎至第十二节胸椎的棘突。

止点:上束纤维——锁骨外侧1/3及肩峰突,中下束纤维——肩胛棘上唇及尖端功能上束纤维——上举及外旋肩胛骨,协助头部后仰,侧屈及旋转中束纤维——内收(缩回)肩胛骨,下束纤维——下压肩胛骨2.棘上韧带:棘上韧带,是架在各椎骨棘突尖上的索状纤维软骨组织。

起自第7颈椎棘突,止于骶中嵴。

棘上韧带在颈部特别发达,构成颈部两侧肌肉之间的中膈,故称项中膈或项韧带(据近年解剖学发现,该韧带止于第3腰椎棘突者占百分之二十二,止于第4腰椎棘突者占百分之七十三,止于第5腰椎棘突者占百分之5。

从未发现骶椎上韧带附着)。

棘上韧带是由腰背筋膜、背阔肌、多裂肌的延伸(腱膜)部分组成。

分3层,深层连接相邻2个棘突,且与棘间韧带交织在一起;中层跨越2到3个棘突;浅层跨越3到4个棘突。

作用是与弓间韧带一起在棘间韧带帮助下限制脊柱过度前屈。

棘上韧带与棘间韧带由脊神经后支的神经末梢分布,是极敏感的组织,一旦受到损伤,可通过脊神经后支传入中枢,引起腰痛或牵涉性下肢痛。

3.背阔肌:是位于胸背区下部和腰区浅层较宽大的扁肌。

由胸背神经支配。

血液供应主要来自胸背动脉和节段性的肋间后动脉和腰动脉的分支,可以肩胛线为界,线的外侧由胸背动脉分支供血,线的内侧由节段性动脉供血。

起点:6-12胸肋棘突、胸腰筋膜、髂嵴和下3-4肋。

止点:肱骨结节间沟由胸背神经支配作用:伸展、内收、内旋肱骨,攀爬时拉起肢体4.胸腰筋膜:胸腰筋膜在胸背区较为薄弱,覆子竖脊肌表面,向上续项筋膜,内侧附于胸椎棘突和棘上韧带,外侧附于肋角,向下至腰区增厚,并分为前、中、后三层。

后层覆子竖脊肌后面,与背阔肌和下后锯肌腱膜愈着,向下附于髂嵴,内侧附于腰椎棘突和棘上韧带,外侧在竖脊肌外侧缘与中层愈合,形成竖脊肌鞘。

骨骼肌的形态及排列特点

骨骼肌的形态及排列特点

骨骼肌的形态及排列特点骨骼肌是人体运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态和排列特点对于人体的运动和姿势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详细介绍骨骼肌的形态及排列特点,包括长肌、短肌、扁肌等类型,以及骨骼肌的对侧支配、串联排列、群组化等方面的特点。

一、骨骼肌的形态骨骼肌主要包括长肌、短肌和扁肌三种类型。

1.长肌:长肌是指肌肉长度较长,跨越关节较多的一类肌肉,主要分布在四肢和脊柱等部位。

长肌在收缩时可以产生较大的力量,有助于人体进行大范围的移动和运动。

2.短肌:短肌是指肌肉长度较短,主要分布在关节周围,起辅助运动和稳定关节的作用。

短肌在收缩时产生的力量较小,但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反应速度。

3.扁肌:扁肌是指形状扁平的肌肉,通常由多个头组成,分布于人体各个部位。

扁肌在收缩时可以调整肌肉长度和张力,以适应不同姿势和运动需求。

二、骨骼肌的排列特点骨骼肌在人体中的排列方式具有特定的规律和特点,这些特点对于人体的运动和姿势具有重要影响。

1.对侧支配:骨骼肌的对侧支配是指大脑对于对侧身体的肌肉具有支配作用。

例如,左大脑半球支配右侧身体肌肉,右大脑半球支配左侧身体肌肉。

这种支配方式有助于保持身体的平衡和协调。

2.串联排列:骨骼肌的串联排列是指多块肌肉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协同工作以完成某一动作。

例如,在行走过程中,股四头肌、髂腰肌和胫骨前肌等肌肉会按照一定的顺序收缩,以实现抬腿、迈步和支撑等动作。

这种排列方式可以增加肌肉收缩的总力矩,提高运动效率。

3.群组化:骨骼肌的群组化是指将功能相似的肌肉组合在一起,形成肌肉群。

例如,背部肌肉群主要包括斜方肌、背阔肌和竖脊肌等肌肉,共同作用以维持背部姿势和运动。

这种排列方式有助于集中刺激肌肉群,提高运动效果和姿势稳定性。

总之,骨骼肌的形态及排列特点对于人体的运动和姿势具有重要影响。

了解这些特点有助于理解人体运动系统的复杂性和提高运动效果。

同时,针对不同部位和类型的肌肉进行训练和康复治疗时,需要充分考虑其形态和排列特点,以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案。

《骨骼、关节和肌肉》教案10篇

《骨骼、关节和肌肉》教案10篇

《骨骼、关节和肌肉》教案10篇《骨骼、关节和肌肉》教案10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骨骼、关节和肌肉》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骨骼、关节和肌肉》教案1一、教学目标1、在观察的基础上,能做好观察记录,在交流的过程中能不断完善认识,有意识地对自己的观察记录进行修改和补充。

2、知道身体的肢体运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会涉及不同的骨骼、关节和肌肉。

3、了解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结构特点在生活中的应用4、课后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有关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知识,并体验与人分享研究结果的快乐。

二、教学准备1、哑铃12个、记录表12份、骨骼模型、录音机、合叶、挖土机、起重机三、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刚才同学们能这么轻松自如地站起来又坐下去,你觉得这可能与我们身体的哪些组织有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人体中有关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秘密。

(随学生的回答揭示课题) (二)、了解身体中骨骼的作用1、请同学找一找自己身体中的骨骼、关节和肌肉。

2、试试看关节有什么作用?3、肌肉把骨骼包住了,你想不想看看我们人体中骨骼长得怎么样呢?4、这是我们人体的骨骼模型,看了之后,你想说些什么?5、你觉得骨骼会起到什么作用呢?6、有了骨骼,我们就能运动吗?还需要哪些组织与骨骼协调工作呢?(三)、观察上肢运动骨骼、关节和肌肉是怎样相互协调,一起运动的呢?1、请同学们看老师演示动作:右手拿起放在桌上的哑铃,慢慢地移到胸前,反复三次。

2、学生观察后讨论:如果请你来做这一运动你觉得应该注意什么?3、我们应该怎样观察这一运动中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变化?4、除了同学们所说的,老师也有几点建议:⑴、把袖子卷起来,人人参与,反复做几次。

⑵、先观察运动前上肢的骨骼、关节和肌肉。

⑶、再仔细观察和用手摸一摸运动中的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变化。

简述骨骼肌的形态、构造与辅助装置

简述骨骼肌的形态、构造与辅助装置

简述骨骼肌的形态、构造与辅助装置骨骼肌是人体中最常见的肌肉类型之一,也是最重要的肌肉类型之一。

它的形态和构造与辅助装置密切相关。

下面将对骨骼肌的形态、构造和辅助装置进行简述。

骨骼肌是由肌肉纤维组成的。

肌肉纤维是肌肉的基本组成单位,它们以束状排列,形成肌肉。

骨骼肌的形态通常呈长条状,它们与骨骼相连,通过肌腱与骨骼连接。

骨骼肌通常覆盖在骨骼的表面上,起着支撑和保护的作用。

骨骼肌的构造非常复杂,包括肌肉纤维、筋膜、肌腱等。

肌肉纤维是肌肉的基本单位,它们由许多肌原纤维组成。

肌原纤维是由许多肌纤维束组成的,每个肌纤维束由许多肌纤维组成。

肌纤维是由肌原纤维和肌原纤维束组成的。

肌原纤维是由许多肌原纤维束组成的。

肌原纤维是由许多肌原纤维束组成的。

骨骼肌的辅助装置主要包括骨骼、关节和肌腱等。

骨骼是骨骼肌的支撑结构,它通过关节与肌肉相连。

关节是骨骼的连接点,它使骨骼能够在运动中相互连接和移动。

肌腱是肌肉与骨骼之间的连接器,它将肌肉的力量传递到骨骼上,使骨骼能够进行各种运动。

骨骼肌的形态、构造和辅助装置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骨骼肌的形态决定了它的功能和作用。

不同形态的骨骼肌具有不同的功能,如附着在关节上的肌肉能够使关节进行屈伸运动,而附着在骨骼的其他部位的肌肉则能够使骨骼进行旋转、抬举等复杂运动。

骨骼肌的构造决定了它的力量和耐力。

肌肉纤维越多,肌肉的力量和耐力就越大。

骨骼肌的辅助装置起着连接和传递作用,它们使肌肉能够与骨骼相连,并将肌肉的力量传递到骨骼上。

骨骼肌的形态、构造和辅助装置是相互关联的。

它们共同构成了人体运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保证了人体的正常运动和活动。

了解骨骼肌的形态、构造和辅助装置对于理解人体运动机制和进行运动训练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不断的锻炼和训练,可以增强骨骼肌的力量和耐力,提高人体的运动能力和健康水平。

身体形态的保持与骨骼健康的关系

身体形态的保持与骨骼健康的关系

身体形态的保持与骨骼健康的关系健康的身体形态是每个人都追求的目标,而骨骼健康在维持身体形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身体形态的保持和骨骼健康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本文将探讨身体形态对骨骼健康的影响以及如何保持良好的身体形态与骨骼健康。

一、良好的身体形态与骨骼健康1. 身体形态和骨密度:良好的身体形态往往意味着较高的肌肉质量和较低的脂肪含量。

这种身体构成有助于维持良好的骨密度。

强壮的肌肉可以通过运动和重力对骨头施加压力,促进钙质吸收和新陈代谢,增加骨密度。

同时,减少脂肪含量可以减轻对关节和脊柱的压力,降低因过重而导致的关节疾病风险。

2. 姿势和平衡:良好的姿势对于保持稳定且正确分布压力至关重要。

正确站立和坐姿可以使骨骼承受的压力均匀分配,减少特定部位的过度负荷。

此外,良好的平衡能力是预防跌倒和骨折的关键。

通过保持身体形态良好并进行适当的平衡训练,我们可以增加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平衡的能力,降低摔倒风险。

3. 身体重量控制:保持适宜的身体重量对于骨密度和骨骼健康至关重要。

过轻或过重都会对骨骼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过轻会导致营养不足和激素水平异常变化,进而影响钙质吸收、骨密度以及整体健康。

过重则会增加关节的负荷,导致损伤和炎症,并加速骨质流失。

二、如何保持良好的身体形态与骨骼健康1. 高强度有氧运动:高强度有氧运动如跑步、游泳等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同时促进全身肌肉发展,并有助于减少脂肪的积累。

这种类型的运动还可以提高骨密度,增加骨骼负重的机会。

2. 抗阻力训练:抗阻力训练如举重、俯卧撑等可以增加肌肉质量和力量。

这些锻炼不仅改善身体形态,还能通过对骨头施加压力来促进骨密度的增长。

3. 平衡锻炼:平衡锻炼如瑜伽、太极等有助于提高身体平衡能力,减少摔倒和骨折的风险。

平衡器械锻炼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可以帮助身体适应各种姿势和地面不稳定性,从而更好地保持良好姿势。

4. 饮食均衡:营养均衡对于维持健康的身体形态和骨骼健康至关重要。

体育发展知识:运动员的肌肉与骨骼为何不同

体育发展知识:运动员的肌肉与骨骼为何不同

体育发展知识:运动员的肌肉与骨骼为何不同运动员是体育界的明星,他们在比赛中体现出的强大肌肉和力量,令人惊叹不已。

运动员的肌肉与骨骼为何不同,这对于我们理解体育运动的本质、科学训练和预防运动损伤都有重要的意义。

一、肌肉肌肉是人体的重要组织之一,通过收缩和松弛实现人体运动。

人体拥有三类不同的肌肉,包括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

运动员的肌肉主要指的是骨骼肌。

骨骼肌分布在人体肌肉系统的大部分地方,包括手臂、腿部、肩部和胸部等。

通过运动和训练,运动员可以让自己的肌肉更强大、更有力量、更有耐力,这是赢得比赛的关键之一。

相对于非运动员来说,运动员的肌肉明显更发达、更密集,尤其是训练过程中重量训练会导致肌肉产生微小的损伤,进而激活肌肉的修复和生长。

另外,由于运动员的运动训练量大,肌肉的代谢和能量供给也比普通人更有效率,因而能够保持较高的运动强度和持久力。

二、骨骼骨骼是人体的框架,不仅赋予了人体形态和稳定性,还是人体的造血器官和能量代谢的重要场所。

运动员的骨骼与非运动员相比也有明显的不同,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1.骨密度运动员的骨密度相比于普通人有显著的提高。

这是由于运动员在运动训练中不断承受重力和撞击的刺激,使得骨骼不断得到新陈代谢和更新,从而使得骨密度增加。

骨密度的提高可以增强骨骼的稳定性和抗挫能力,降低骨折的风险。

2.骨形态运动员的骨形态相对于普通人也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骨的长度和宽度方面。

运动员的骨骼往往更宽厚,更强壮,这样可以更好地支撑运动员的身体重量和承受运动训练中的力量冲击。

三、为何不同那么,为什么运动员的肌肉和骨骼会相对于普通人有所不同呢?首先,与普通人相比,运动员的运动训练量更大,不断的身体训练和力量训练会导致肌肉和骨骼的逐渐发育和加强。

其次,运动员也要在饮食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和控制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以支持肌肉和骨骼的健康发育和修复。

另外,运动员往往需要长时间进行单一或者高负荷的运动,这样就需要更强大的肌肉和骨骼来支持身体的运动和训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咽上器官suprabranchial organ
The jaw of a spotted eagle ray has a perfect example of teeth used for crushing shellfish including clams, oysters, and whelks.
3.Recovery phase(characterized by hyomandibular and palatoquadrate retraction)
鱼类的躯干和尾部肌肉
大侧肌:为主要肌肉,由肌隔区分为轴上肌和轴下肌。 稜肌:上稜肌(背鳍牵引肌、背鳍牵缩肌)、下稜肌(腹 鳍牵引肌、腹鳍牵缩肌、臀腹鳍牵缩肌)
大侧肌
侧肌
大侧肌能延伸到尾鳍鳍条位置
Warm muscle can increase the speed: All kinds of fish operate with body and muscle temperature the same as the ambient seawater. Heat is the by-product of muscle contraction. The problem is that water has a high heat capacity (four times that of air), ant the fish is in contact with it. Not only at the body surface, but also at the gills. About 30% of the heat is lost at the gills, much more is lost from the body surface.
鱼类几种游动方式
鳗式游动方式:全身放松,身体摆动不大。
鳟鱼式游动方式:身体摆动不是很大,但尾部摆动明 显。 沧龙式游动:全身绷 紧,身体摆动不是很 大,但尾部摆动非常 明显。
随波逐流式游动:身体基本不摆动,主要依靠鳍摆动。
鮪行式
鲔 Euthynnus affinis
鲔鱼持续游动的背面观(每幅图10 ms 间隔),每秒能游其体长的 8.2倍的距离,相当于每秒游4米左右.(After Fierstine and Walters, 1968).
鲨鱼头腹面肌肉
BA, branchial arches; CC,coracoarcualis; CH, coracohyoideus; CHV, constrictor hyoideus ventralis; CM, coracomandibularis; FA, fin adductor; GR, gill rays; HYP, hypaxial; IMD, intermandibularis; MC, Meckel’s cartilage; NC, nasal capsule; OR, orbit; POV, ventral preorbitalis; PQ, palatoquadrate; QD, quadratomandibularis dorsal; QV, quadratomandibularis ventral; VSBC, ventral superficial branchial constrictor
青鱼咽齿在一生中更换数次, 第 一年除初齿外, 换5-6代齿。每代 齿更换的速度随身体增长而减慢. 初齿在咽骨上存在3-4天, 第一代 齿为4-5天, 第二代齿为5-7天, 第 三代齿为1-12天, 第四代齿为90 天左右.
刘焕亮等,1990
慈鲷科鱼类上颌牙齿的发育
不管哪种,都是从中间开始长第一个牙齿
鉴定软骨和硬骨的方法
阿里新蓝可以把软骨 染成蓝色 茜素红可以把硬骨染 成红色 ?如何鉴定膜性硬骨和 软骨性硬骨
外骨胳:鳞片、牙齿 内骨胳:包在肌肉中的骨胳 主轴骨胳:头骨 脊椎 附肢骨胳:偶鳍骨骼 奇鳍骨骼
骨胳系统
硬骨鱼类的鳞片是骨鳞
鳞片
鱼类的牙齿
(结构与其它脊椎动物一 样)
软骨鱼类的牙齿
•硬骨鱼类的牙齿
大侧肌
Altringham and ellerby,1999
Summers,2004
The muscle that propels a fish has a complex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The boundaries of each block of muscle are defined by a sheet of connective tissue, which is bent into a zig-zag with two cones of muscle pointing forwards and two pointing backwards. In swift-swimming tunas, power is transmitted by a prominent tendon that arises between the two forward-pointing cones. a tendon has arisen convergently in the mako shark from the backward-pointing cone of connective tissue.
内 骨 胳
头骨
包括脑颅和咽颅
脑颅(共36块骨骼)
筛区:围绕嗅囊的骨胳。如中筛骨。 蝶区:环绕眼框周围的骨胳。如框蝶骨。 耳区:围绕耳囊周围的骨胳。如前耳骨。 枕区:连接脊椎的脑颅最后部分。如上枕骨1。 背面:顶骨2,额骨3
脑颅
咽颅
1对颌弓 1对舌弓 5对鳃弓:第5对特化为咽弓
鱼类鳃弓
从背面--腹面 咽鳃骨 上鳃骨 角鳃骨 下鳃骨 基鳃骨
腹肋和背肋(背肋比 较少见)
肋骨
腹肋
正常
gsc-缺失
河鲀胀气-肋骨缺失
鲀科和刺鲀科的河鲀,遇到捕食者时,能 快速吞水使胃迅速增大,使捕食者难以下 咽。 能胀气的河鲀,肋骨和腰带退化,而肩带 和头骨形态也有改变,以适应吞水的机 制。皮肤也变得很有弹性。
肌间骨
肌间骨是由肌隔结缔组织骨化而成的。只有低等 的鱼类如鲱形目、鲤形目具有。给这些鱼的加工 带来困难。 为什么只有低等鱼类具有?
鲨鱼摄食
CHD, constrictor hyoideus dorsalis; CHV, constrictor hyoideus ventralis; EP, epaxialis; HN, hyomandibular nerve; IMD, intermandibularis; LH, levator hyomandibularis; LHPE, external hyomandibula–palatoquadrate ligament; LHPI, internal hyomandibula–palatoquadrate ligament; LP, levator palatoquadrati; LPN, levator palpebrae nictitantis; MN, mandibular branch of trigeminal nerve; NC, nasal capsule; NI, nictitating membrane; POD, dorsal preorbitalis; POV, ventral preorbitalis; QD, quadratomandibularis dorsal; QV, quadratomandibularis ventra
肌间骨: 髓弓小骨,椎体小骨,脉弓小骨 肌间刺是通过两个途径演化而来的: 1.从I形--卜形--一端两分叉形--一端多叉形。 2.从I形--卜形--一端两分叉形--两端两分叉形--两端多叉形--树枝形。
低等真骨鱼类(非棘鳍鱼类)普遍存 在肌间刺,而高等真骨鱼类肌间刺退 化。
肌间刺形态复杂程度 银龙鱼 河鳗ຫໍສະໝຸດ 鱼类的骨胳骨骼的发育途径
软骨向硬骨发育过程
鱼 类 骨 性 质 的 演 化
低等真骨鱼类有骨细胞,高等真骨鱼类没有骨细胞。 其它脊椎动物都有骨细胞
Kranenbarg et al., 2005
骨髓是人体的造血组织, 能制造红细胞、血小板和 各种白细胞。血小板有止 血作用,白细胞能杀灭与 抑制各种病原体。
依靠身体和尾鳍推进的
尾鳍的高与宽的比例(Aspect ratio,A)能反映鱼的活动 能力 (Pauly 1989). A = h2 / s where h is the height of the caudal fin and s its surface area
虾虎鱼
黄鳍金枪鱼的尾部肌肉 尾下骨
骨髓
鱼类骨骼中没有骨髓
鲤鱼鳃盖骨横切(箭头指示骨细胞)
罗非鱼鳃盖骨横切
Macesic and Summers, 2012
不同脊椎动物骨骼主要成分比较: 陆生脊椎动物terrestrial vertebrates (gray circles): 真骨鱼类teleost fish (black circles) 软骨鱼类 calcified cartilage (white circles)
Conclution
1.Expansive phase( characterized by depression of the mandible and elevation of the cranium)
pressive phase(characterized by elevation of the mandible, cranial depression and palatoquadrate protrusion)
鲨鱼的牙齿
硬骨鱼类的牙齿
淡水白鲳 Piaractus brachypomus 草食性鱼类
A fish with humanoid teet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